生命之舟

2024-11-02

生命之舟(精选6篇)

1.生命之舟 篇一

看完了《生命之舟》,一闭上眼,就有无数个瞬间在我的脑海里再现,生命之舟观后感。

一次无情而凶猛暴虐的天灾、三道艰难却果敢明晰的决定、四十八小时惊险但毫不动摇的坚守、七十八名一度身处地狱但最终安然“穿越回天堂”的陇南矿工…这一切最终都汇聚成一个淡淡微笑着的女子。在面对家人时你温柔娴淑,相夫教女,平平淡淡;在滔天巨浪中你不顾个人安危,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在生死抉择时你对矿工不离不弃,勇敢担当,尽职尽责;在获得荣誉时你不忘整个团队,谦虚谨慎,无私奉献。这就是你,王金玲,一名如我们般普通平凡的电力员工。

但是为什么,在面临洪水天灾肆虐,家人和用户同时受灾时,在亲情面前,你能毫不犹豫的选择坚守在工作岗位,哪怕家里只有孩子和老人,哪怕你的女儿最害怕水,哪怕要和自己的丈夫剧烈争执?为什么,在面对雷雨天气下的危险操作时,在爱情面前,你能毫不徇私的安排自己的丈夫上塔作业,把死的危险留给爱人,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为什么,在面对一边矿井工人由于停电无法上井,另一边受制于没有调度命令无法送电的两难局面时,你能果敢坚决的发出指令:“送电,责任我来负!”,而不惜违规?

我一直在想,作为一个母亲,一个妻子,在亲情和爱情的压力之下,王金玲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才能做出这些抉择?后来慢慢释然了,危险面前,也许她无需决择,因为这瞬间动作源自内心品质,源自一名电力员工对社会的责任和爱。对此,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个电工应该做的事情,作为一名国家电网的员工,是你,你也会这么做的”。

犹记得故事开头,女儿婷婷在山上画画时说,有了这些树,我的家乡就变得更美了。王金玲手指着电力杆塔,略带自豪的告诉她的女儿:“你看那些电杆和杆塔,那就是我们电力职工种下的树!”,而以后终会有一天,我们也能指着挺拔的电力杆塔、指着完善齐备的安全标示、亦或是指着在夜色中闪耀的各色灯光,自豪的对自己的孩子说,这些,就是我们孝昌电力人种下的树,观后感《生命之舟观后感》。

2.大爱托起“生命之舟” 篇二

几个刚刚从高考考场走出来的考生跳入湖中,想一扫连日来的紧张和烦躁,他们却没想到危险正在向他们逼近。突然,一个涉入深水区的学生遇险惊呼,欢乐气氛骤然变得紧张。就在这紧急的当口,睢县总工会游泳协会的一名会员听闻呼救,迅速奔向出事地点。可是,一个花季少年还是没有逃过死神的魔爪,他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绝望地沉了下去……此情此景,令时任睢县游泳协会会长张立的心一下子缩紧了,会员们也纷纷表示应该组建一个水上义务救援组织,以实际行动挽救溺水者的生命。

这一年的6月20日,睢县总工会游泳协会组织的水上义务救援队经民政部门批准正式成立。救援队是群众性的社团组织,受睢县总工会游泳协会领导,在睢县公安局、睢县交通海事所和睢县总工会游泳协会指导下开展义务救援活动。救援队章程规定:救援活动属无偿义务救援,救援队或救援队员在救援期间不得以任何理由索取任何救援费用及收取救援馈赠。

崇尚公益、生命至上、博爱奉献、精准施救是这支救援队伍初建时的理念。

对救援队队长张立来说,2012年夏天,可以称得上是一场生死考验。一名商丘游客不慎落水,随行同伴在湖边喊:“谁把他捞上来,给20万!”无人应答,最后这个同伴叫到了50万,依然没人下水。接到110指挥中心的通知后,张立带领队员赶到现场。由于溺水时间太长,这名游客已经沉入水底,张立等人立即展开潜水搜救。

在没有专业潜水设备的情况下,4米水深几乎就是救援极限。由于救人心切,张立带着队员们忍着6米多深的巨大水压,反复入水,经过几十分钟的搜救,终于找到了溺水者的遗体,将其打捞出来。当岸上忙作一团的时候,张立带队悄然离开。

这次超极限的搜救,让张立的耳膜穿孔,血流不止,从此落下了病根,一潜水就会钻心地疼。从此,队长张立的口袋里多了一瓶耳膜消炎滴液,每天要滴几滴才能缓解疼痛。

“水里救援不同于陆地,技术性较强,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有的地域水质非常恶劣,有的地方水草腐烂发出的恶臭呛得人直想呕吐。被水草划伤,被碎玻璃扎伤也是常有的事,但是,我们的救援队员从来没有因为这些而放弃过救援。”张立告诉记者。

虽然,加入协会的40多人都是选拔出来的谙熟水性的高手,但是水上救援是高危活动,意外的风险不可预知。

这支铁打的团队,队员入队前必过五道关:冬泳队员;有潜水能力,砖头扔进4.5米水面以下,1分钟能捞上来;12分钟能游够400米;会两种以上泳姿;有耐力,一次性能游3000米。这支精干的团队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队员每次出征前都要在“义务救援,不收钱物;出现意外,后果自负”的保证书上亲笔签名。

记者在40多份义务救援队员的申请表上看到,不仅要有申请者自己的红指印,还需要有爱人的同意才行。“由于都是自愿加入,后果也要自负,签了这个字,就相当于签了一个‘生死状’。”张立说。

水上救援和其他的爱心活动还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服务时间:大多数公益组织和爱心活动人员都是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去做。而救援队队员没有选择的余地,溺水事故发生的时间就是他们服务的时间。可能是深夜,也可能是凌晨;可能是中秋团圆节,也可能是除夕之夜。

2009年大年初一,上午十点半,队长张立接到110指挥中心电话,说民权县发生汽车落水事故,请求援助。他放下电话后就给队员们群发飞信,内容是:民权发生事故,谁能参加和我联系。出门时,他不敢告诉80多岁的爹娘,只悄悄对妻子说,厂里有急事,中午可能回不来。但一路上,他却不断接到队员电话,要求参加救援。这,就是他的队员,他的团队以及他们的精神!

“你向她们要一分钱,就给她们添十分痛。这是我们无偿施救的唯一理由。”

义务救援,无怨无悔。然而,他们的行为有时却得不到人们的理解。一次,队员张强的一个邻居在电视上看到他捞尸的镜头后问他:“你捞一个尸体要多少钱?”在得知他是义务打捞时,邻居不屑地说:“不要钱捞什么,怪吓人的。”但是,自从发生“天价捞尸”事件后,他的这位邻居态度转变了,对他说:“你们做得好,跟他们(捞尸要钱者)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他们的多次救援,感动着周围的人,也激励着这个团队。42岁的刘某,是他们中的一员。刘某是一名下岗工人,右手残疾,夫妻二人以早上卖粥维持生计。然而,就是这只仅剩下小拇指和无名指的手,一次次托起了溺水者的身躯。

60岁的韩超,因在家中排行老二,人送外号韩老二。有人曾这样形容当年的他:若他在县城的十字街口跺跺脚,县城的四角都会有震感。后来他因与人打架而被送进监狱。出狱后,他通过勤奋与智慧挣下万贯家产。如今,本应颐养天年的他却选择了加入水上义务救援队。用他的话说:“像我这样的人,活到这把年纪还能发挥余热救人命,说明我这个人还有用。”

前年冬天,一位74岁高龄的老人被骑翻的电动三轮车无情地撞入了冰冷的湖中。韩超接到通知,仅5分钟就赶到了事故现场,他脱下衣服跳入刺骨的冰河中,双手破冰向老人靠近,最终将老人救出。上岸后,围观群众告诉他,说他的脚在流血,但那时,他的双脚已失去了知觉。当他打出租车回家时,司机恰巧是多年不见的老同学,下车时老同学喊着他的外号直呼:“韩老二啊韩老二,二十年前你孬得出名,想不到黄土埋到脖儿的人又脱胎换骨了。刚才在救人现场看到你不顾生死,我这个老头子感动得差点流泪,以前跟别人说咱们是同学都嫌丢人,可现在你了不起啊,以后你们救援队的人坐我的车一律不收费!”

“像您这把年纪,从事这项具有危险性的救援工作,家人没有怨言吗?”采访中,我的问话让这位回族老人再一次陷入沉思:“要说不怕那是假话,可一旦看到遇难者家属那哭天喊地的情景,我都想替人家去死。有时候半夜正睡着觉接到电话,我就得马上穿衣服走人。有一次,我凌晨两点接到一个电话,可老伴扯着我的胳膊不让我出门,我挥起拳头在她面前晃着,‘去晚一会儿,一条命可能就没了’。就这样,等我把人救出来回到家时,老伴儿竟蜷缩在沙发上睡着了。看到那一幕,我真的……”韩超的声音哽咽了,半天他才继续说道:“以前在别人眼里我是个罪人,可现在我就是要让人看看我韩超也是条汉子。”

nlc202309020619

经常有人问他们为什么要义务打捞遇难者,救援队副队长刘红军这样告诉我:“我们延续和传承的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超脱的是一种庸俗,追求的是一种境界,实现的是一种价值,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染与净化当今浮躁社会中的现实!”富有诗意的语言从这位曾做过记者的汉子口中吐出,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选择加入团队,就意味着将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去救人,图的是啥?”

面对我的疑问,刘队长淡淡一笑:“你若能亲眼看到一次溺水事故现场,你的疑问就会释然。面对溺水者家人的痛苦,尤其是母亲的号啕,即使铁石心肠,也会为之动容。你向她们要一分钱,就给她们添十分痛。这是我们无偿施救的唯一理由。我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不允许有天价打捞。我们选择当志愿者,就要让‘志愿’二字名副其实!”

“责任在肩,大爱无言,少一起事故,多一份心安。副队长刘红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夏季是儿童溺水的高发季节。进入三九寒冬,河面早已结冰,即便如此,溺水悲剧依然时有发生。

“其实,如果掌握了安全知识,懂得救援常识,很多悲剧就不会上演。”这是刘红军亲自参与50多次救援行动后一遍又一遍重复的话语。这是忠言,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2008年7月1日,在位于五号卫星湖附近水域,经过两个小时的紧张打捞,已经失踪两天的落水少年的尸体终于被打捞上岸。后来才知道,两天前4个十几岁的少年结伴到此洗澡,期间,两个人有事先走,剩下的两个少年中的一个在游向湖中心时沉向湖底。当时,另一个少年一看同伴被淹,吓得惊慌失措。由于害怕有责任,慌乱中把同伴的内裤藏匿起来跑回了家。当同伴家长找了一天后问到他时,他还矢口否认他们一起去洗过澡。后来他又把同伴的内裤找出来扔在了湖边,这时,人们才把少年失踪位置的重点放在了湖里。

“这样的事情并不是个案,青少年溺水事故基本都是这种情况。”刘红军说,从目前溺水者的情况来看,青少年占很大比例。他们一般是中小学生,喜欢玩水,又不懂游泳技巧及安全常识,“往往在发生事故后吓得赶紧跑回家,连呼救都不敢”,耽误了最佳救援时机,酿成悲剧。

关爱少年儿童,关注水上安全,救援队与有关部门联合,在全县中小学生中间进行水上安全宣传教育:他们与当地电视台联合推出水上安全教育片并全天候播放,他们现场教小学生如何预防水上事故及发生事故后如何实施有效的救援措施。五年来,队员们到学校讲课180多场,散发宣传单16万份。救援队副队长韩超说:“如果能通过宣传教育减少哪怕一起溺水事故,我将死而无憾。”

今年,保险公司主动给队员们投了250万元的人身保险,还有医院提出要定期为他们免费检查身体。这一切,就像一股股热流,温暖着所有救援队队员的心,也让他们感叹:“觉得脚下的路越走越宽了,越走越顺当了。”

请记住他们的名字:睢县水上义务救援队。

3.生命之舟作文 篇三

一直很喜欢这样一句话:“高高兴兴上班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是上学时代我路过某一公司门口时看见的标语,至今记忆犹新。平安,一个普通的词儿,可是它是每一个家庭幸福的保障。而作为它的同义姐妹,安全,却很少深入人心,直到成长过程中那些发人深省的故事。

我们中国人往往总是缺乏安全意识、从古代的亡羊补牢到现在的临渴掘井,总是不能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还记得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那场触目惊心的火灾吗?四条年轻的生命毁于一旦,原因仅仅是一个”热得快“使用不当引发的悲剧。试想:如果学校加强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管理,如果学生拥有忧患意识、学会防范灾难准备、如果常用安全设备灭火器和消防龙头落实到位,那么结果还是会那么令人扼腕叹息吗?我们的建筑与道路,多少不该塌陷的工程化为废墟,多少不该逝去的生命成为历史。直到最近,江西省广丰县一位父亲将私家车停在水库旁,汽车滑入水库、里面的两个儿子不幸溺水身亡。”不要让孩子单独留在车内或场外!“这几乎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可是就是那一次次的心不在焉,造就了无法追悔的悲剧。如果人们稍微有那么一点安全意识、也会将灾难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这难道还不足以让人们警醒吗?

记得有这样一句俗语:”小洞不补大洞难堵、小患不防大患难当“.其实,人人往往拥有了安全意识、就差那仅仅一步的执行,引发了一次次事故甚至是悲剧。

我有一位很好的`朋友,她为人师表、堪称表率。作为一名教师,她的思想与觉悟往往比平常人更高一筹。去年暑假,她所在小区的几位家长将孩子拜托给她管教。其中的一名男孩顽劣至极、打闹、爬栏杆、钻桌底无所不能。她连着打了三天电话让家长把这个孩子带回去管教。而家长忙着做生意根本无暇理会。就在第四天休息时几位孩子下楼活动,她找到房屋的钥匙刚刚锁好门,就听到了惊天动般地哭喊。危险就在那时发生了:那个顽劣的孩子从栏杆上掉下来被撕裂了两道拇指宽的伤口、鲜红的肉全被运动设施底座硌掉!我的朋友吓蒙了!幸好她老公休班、把孩子立马送进医院!也算是不幸中之万幸、孩子没被伤到骨头。但是三十多针的手术留下了两道深深的伤疤。尽管孩子的父母自知理亏没有责怪她。但是在她的心理留下了一种深深的负罪感:既然已经预测到可能发生万一为什么不再坚决一点,强行把孩子教给他的第一监护人:父母!既然他的父母都不把安全当回事,自己为什么还放心让他跟其他学生一起自由活动、仅仅是锁门时的那个时间差,事情就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这怎能不让人追悔莫及?!

在她到医院看望那个孩子的时候,临床的一位小女孩的遭遇更是发人深省:那女孩的胳膊竟然被卷在摩托车车轮里压断!原因只是下雨,那位爸爸爱女心切,给后座的女儿披上一件大雨披,没想到雨衣下摆太长连同小女孩的手臂被卷入车轮中!在刹闸的那一刻,小女孩的胳膊也被压断!当朋友泪眼婆娑地把这一切告诉我时,那时那刻,我的心灵被深深地震撼了!

生命可贵,对于每一个人只有一次!只有安全有着落,生活才有笑声。就看那川流不息的马路、看似喧嚣鼎沸,实际上每位司机都在专注驾驶、避免着事故的发生,每一位行人也遵守着交通法则、为平安掌舵。没有了安全,就像没有了健康,即使你拥有了100000000的财富,一旦前面的那个”1“倒下了,你还能拥有什么呢?

我所在的日照港、且不说那宏大规模、也不论那繁忙的业务,单讲那上百个需要恪尽职守的岗位。那稍微的一失误就是人命关天!在这样的环境中、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安全操作已成为重中之重!那就需要我们不但要拥有忧患意识,还要制定完善规章制度、更重要的是落实生产现场的监督检查,时时刻刻铭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不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是的,我的岗位我负责,我的安全我保障!那样,无论在机器轰鸣的码头还是在高空作业的机车,无论在人声鼎沸的一线还是在长案累牍的后勤,无论在欢声笑语的家庭还是在风尘仆仆的路途,平安、幸福才会一路相伴!

思想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安全意识形成了习惯,落实于行动,那么,生命才是那幸福的花朵美丽如画,人生才是那醇香的茗茶沁人心脾,而每一个独特的我们才会让生命之舟扬帆远航!

那么,一起来努力吧!让安全警钟时时长鸣,让未知风险由我们来掌控,让亲爱的你我来决定我们的幸福人生!

4.八年级上册语文《生命之舟》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于救群众的牺牲精神。

2、了解电视新闻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电视新闻是如何用准确、生动、简明的语言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2、掌握生命之舟的内涵。

3、了解1998年历史背景。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

水,是生命之源,它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人类。 水,也是妖魔猛兽,它给人类带来数不尽的痛苦和灾难。大家还记得 1998年的那下场大水吗?,肆虐的暴雨,横扫着中国的南方和北方,浩浩荡荡的江水,每天都在不断地制造大大小小的险情。酿造大大小小的悲剧和灾难。让我们随着记者梁家新等乘着生命之舟回到1998年,回到湖北嘉鱼 州,看看那里所发生的事情吧。

背景介绍:

1998年8月1月晚,湖北嘉鱼簰洲湾溃口,记者冒着生命危险,登上进入险区的第一艘冲锋舟,一边拍摄,一边参与救人。拍摄过程中,记者始终采用长镜头记录的手法,记录下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面。在编辑过程中,记者又以二号冲锋舟为视角,透视整个簰洲营救的惊心动魄的场面,并配以解说词,在湖北电视台播出。

二、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并思考:

1、文章属于什么类型的新闻,它和报纸上的新闻、广播新闻有什么不同?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电视新闻报道的主要事实。

(学生朗读,思考并回答问题)

释疑:

第一题:

师:同学们比较一下,电视新闻与报纸上登载的,广播里播放的,有什么不同?

生:有画面,有声音,有看有听。

师:对。这就是电视新闻的特点。那位同学读一片书上对电视新闻的解释?

生:电视新闻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括图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师:对,电视新闻是声画合一,而报纸、广播新闻只能看或者听。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

第二题: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解放军和武警战士(某舟桥旅和某公安消防总队)前往营救被困群众。

三、分析课文: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请四位同学朗读,一学生读导语部分,一学生读同期声,一学生读主体部分,一学生读结语部分,注意:把握感情色彩)

二)、标题、导语、主体是一则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的消息还有背景和结语。本篇文章包括哪几部分?

1、找出本则新闻的导语部分(1-2段),说说导语部分交代了些什么内容?

时间:1998年8月1日晚8:20

地点:湖北嘉鱼簰洲湾

人物:广州军区舟桥某旅、湖北省公安消防总队、赶往营救记者随同

事件:湖北嘉鱼簰洲湾突然发生溃口,奉命赶往现场营救

_ 导语在新闻中的作用是:概括新闻主要事实

2、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哪个段落?(3-9段),阅读新闻的主体部分,回答问题:

A、主体部分具体写了什么?

——救助过程或战士解救被困人员 ,重点选择了两个画面加以表现:救助战士苟峰和救助小女孩。

B、小女孩处境有多危险?为什么营救工作一次以一次失败? 请找出相关的语句加以分析。

处境危险:冲锋舟左前言一棵小桶上,一个小女孩正紧紧抱着树干,洪水已淹到她的腰部,情况十分危急。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

营救工作一次又一次失败:急流顶冲,小女孩抱着的小树难已靠近。

6、救助行为是通过哪些具体的动作来表现的?根据课文填空,体会电视新闻语言上的特点用其作用。

阅读主体部分,选词填空。

(1)搜寻 绕过 穿梭

二号冲锋舟,驶向溃口方向,冲锋舟一路(绕过)房顶、电线等障碍,(穿梭)于树丛之中,(搜寻)被困群众。

(2)迂回 冲去 转舵

由于急流顶冲,冲锋舟向小女孩背部(冲去),驾驶员迅速(转舵),从二十多米的地方向小树(迂回)。

(3)抗争 靠拢 肆虐

一次失败了,两次、三次都失败了。洪水仍在(肆虐),幼小的生命在(抗争)。冲锋舟一步一步向步树(靠拢),五米、四米、三米、二米、一米……

简析:A、语言特点:高度概括、言简意赅、准确生动,且带大众化、口语化的听觉语言。

B、作用:表现救助的危险、困难,更表现战士们冒险救人的舍己救人精神的可贵。

7、文章最后一段结语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当地群众称这些舟是“生命之舟”?

总结救助行动,点题 。 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置自己的生命于度外,在激流中驾着一百五十多艘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一万七千多人。生命之舟——战士们冒着生命危险,舍已救人,在激流中驾冲锋舟,勇救被困群众。群众称这些救命的舟船为“生命之舟”,是对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的褒扬,表达了对他们的无限感激与热爱之情。

两个多月里,我们流了太多的泪——不是因为受了太多的苦,而是因为承受了人间太多的爱,经历了世上太多的感动。当千万双泡白了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千万张晒黑的脸挂满欢喜的泪珠,灾难而激情的98,令人感慨万千……

当我们再次展开记录1998抗洪救灾的长幅画卷时:

我们会记住长江、嫩江、松花江的惊涛骇浪。

我们会记住那个让人彻夜难眠的惊心动魄的夏季。

我们会记住高建成和他的战友们。

会记住胡继成等许多普通农民的名字。

我们会记住在那次灾难中不幸遇难的3004名父老乡亲和兄弟姐妹。

我们会记住那些舍小家保大家,将洪水引向自己家园和土地的农民。

我们会永远记住1998

《生命之舟》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生命之舟《是一篇电视新闻,作者梁家新等。电视新闻以画面和声音为主要传播手段,画面包刮图像、字幕、图表、照片和影像资料,声音包括:解说、同期声和现场效果。

二、字词拼音

率先(shuài) 肆虐(sì nüè) 簰(pái)

三、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通过报道1998年簰洲湾发生溃口以后,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勇救被困群众动人事迹,表现了解放军和武警战士奋不顾身、把群众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的崇高精神。

《生命之舟》教学反思

我在导入新课时,选取了《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曲,因为担心学生不会唱,造成课堂混乱,结果音乐响起,很多学生都在跟唱。我其实应该课前在学生中调查,看看学生喜欢什么歌曲。后来几个班,工干脆作了调整,先让课代表布置任务,收集与合作有关的歌曲,选同学们都会唱的歌曲,提前唱几遍,后来我发现学生唱得最多的是《团结就是力量》和《众人划桨开大船》这两首歌曲,感觉效果非常好。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我在集体备课后作了调,整个教学内容,我设计了十一个问题,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看看哪个小组效率高,在总结的时候,我请学生分析为什么有些小组完成任务又快又好,学生现身说法,告诉我们合作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教学正赶上我生病期间,为不耽误教学内容,我临时指定一批学生,提前研读教材,提前备课,课堂上充分展示,虽是初次尝试,感觉效果不错。

在《合作宝典》这一框,我引导学生回顾上两框内容,我们虽然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好多时候我们并不会合作,怎样的合作方能创造双赢高效呢?你有哪些与人合作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然后结合事例分析,自编自导小活动,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达到了教学目标。

5.沙漠之舟 教案 篇五

一、新课导入

在上一篇课文《跳水》中,我们坐着环游世界的轮船来到了大西洋,见识了一次勇敢的跳水表演。今天,我们的游轮继续前行,漂洋过海,来到了一篇广袤的沙漠,一起走进“沙漠之舟”。(教师板书,学生手指比划)

(1)齐读两遍课题,说说你的发现。

(2)原来沙漠之舟就是骆驼呀!现在谁来介绍下你所了解的骆驼?

二、检测预习

1、字词关(PPT出示词语)

(1)小组朗读词语展示

(2)词语理解(小组汇报交流)

2、朗读关(PPT出示课文中的三句话)(1)组内读,并推荐一名学生进行展示

(2)学生点评、老师点评

3、课文内容检测(以抢答题的形式检测)

三、交流展示,深入学习第一自然段

1、给课文划分逻辑段(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按照要求学习第一自然段(PPT出示朗读要求),边读边标注,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3、教师带领学生以一张骆驼身体图来再次熟悉骆驼(PPT出示图片)

引导学生提出本文的记叙方法:从头到脚、总分顺序。

4、动物的进化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是什么样的环境造就特殊的骆驼呢?了解沙漠(播放视频)

说一说你眼中的沙漠?

5、根据课文内容及视频,完成表格(骆驼身体特点如何与沙漠环境相适应)填写(PPT出示表格)

6、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

指路、预报风沙、驮重物

7、以填空形式巩固课文内容 因为„„所以„„

骆驼既能„„又能„„还能„„所以被称为“ ”

四、拓展延伸

1、以骆驼的身份,介绍自己身上的一个特点;

2、骆驼是大自然赠给沙漠的一份礼物,为骆驼唱一首赞歌!(PPT出示)

五、课堂小结

了解了骆驼的身体特点;知道了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学习了作者介绍动物身体特点的方法;体会了骆驼任劳任怨、坚韧不拔的品质。今后要认真观察动物,爱护动物。

六、课后作业 用学到的方法写一则观察日记。

七、评选优秀小组

教学反思:

(1)没有抓住本篇说明文实质要教给学生的东西,而将主要精力放在让学生掌握骆驼的身体特点;

(2)因内容安排的过多,而没有预留太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会。教师在很多问题上,是牵着学生在学习,而没有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3)讲课声音洪亮,但是声音太平,没有起伏,因而感情不够饱满;

6.余之舟:昆虫记 篇六

偏好微观

研三上来就开始准备定毕业研究方向,我清醒地认识到作秀式的毕业方式是多么消耗财力人力,怕还没有来得及为社会贡献余热就累死在毕业季里,于己于人都是不好的。于是,我很知趣地打算在自己熟悉擅长的领域里选择一个研究点,一开始就放弃了那种为了追求高度、深度、热度而超出自己能力的强求主义路线。

我喜欢手工艺,靠它吃饭。我喜欢写字,靠它抒情。我喜昆虫,靠它和自然界保持联系。我喜欢它们的原因,除了喜欢的本身,还因为它们只被少数人喜欢,喜欢冷僻的东西可以让我避开锋芒地过活。毕业研究的落脚点在这些爱好里反复着,直到去年暑假前,在食堂边的火车头茶座里向导师正式申请确立为昆虫采集保存诉求的物化应答。

我对昆虫的兴趣与生俱来,可能是我的敏感性格导致我偏好微观。即便有人会说我格局小,那也没有办法,性格使然。我真正抱着认真的态度,带着研究的性质去玩赏昆虫要从2004年算起。因为做一次仿生设计作业,我想弄清楚一种甲虫的身份,然后通过网络搜寻,无意间开启一扇门,让我进入了一个昆虫爱好者群体。这个群体里有业余爱好者,有职业研究人,也有从业余爱好转行到职业研究的重度发烧友。至今为止,我在里面仍是一个浅资辈,但这样的程度用来结合做我的毕业选题也够用了。后来我又由这个群体里部分朋友的引领扩大到对其他动物、植物和生态的关注,不管怎样,兴趣的核心始终是围绕昆虫展开的。

开始玩虫的时候我正就读于国美的上海张江校区,随后就似乎着了魔似的在张江绿化带里细致排查。上学时早去一会儿,放学后搜寻到天黑,总要绕远路途经绿化带,翻遍石块和树洞,然后再回到学生公寓。那个时候,我尚处于玩虫的初级阶段,只是对昆虫的大小、造型有着执着的要求,因此眼里只有锹甲、犀金龟和大型天牛这类大个体的昆虫。不消多时,对张江绿化里的大型昆虫我已是如数家珍。邀请虫友来采集,也不用寻找,便可以直接带他们去有料的地点。为此还骗得年幼的小虫友们的钦慕。

时间一长,张江绿化带里的十多种可以入眼的昆虫已经不能满足我的需求,而小型昆虫的好处还没有能力认清,因而进入了青黄不接的困难期。然后我开始扩宽交友圈,结识资深虫人,央随他们去保护区领略生物多样性的魅力。第一站是西天目山,我带着简单粗糙得瓶瓶罐罐就上路了,预想着装它个盆满钵满。资深同伴的装备,也大致只是我的升级版,总体说来装备的“专业性”和“千里来投只为虫”的执着颇有差距。但那时候我还想不到这其中的需求之于设计整合的价值,初入名山大川,只觉得山雄树壮,绿盈虫满,决非张江绿化带可以并论同题,很快就迷醉得物我两忘。

有前辈的指引和在大自然里的现场体会,我逐渐感受到小昆虫亦有迷人之处,在多样性的体现上更加充分。我开始迷恋小虫,探知昆虫的多样性之后,逐步发展到思考物种的分布和进化关系以及在生态上的意义,买书来看,求问于前辈,就不由得沾上了一点业余研究的性质。不再像开始那样只是一味追求视觉上的刺激。之后,所去的地方和采集的经验都逐渐丰富,随着视野的拓宽,自己在采集的数量和种类上也开始激增,认识到不同种类的不同行为特点和构造差异之于采集保存上的区别。记得仍是第一次在天目山,我将所有的采获一视同仁投进酒精瓶,虽然抹消了保存上分别对待的麻烦。但是回家后制作标本时,关节坚硬如木的肢体让我吃尽苦头,最终标本质量还是大打折扣,才认识到资深的同伴们那些繁杂的小器皿以及一些收纳技巧的意义。

专业化虫虫容器

科研、欣赏、收藏,无论是以哪个角度玩虫,包括我在内的虫人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野外采集。在我采虫的7年多时间里,一直没有见到过专业的采集工具,有的只是未被物化、产品化采集方法。这其中,容器类是最缺乏专业化、产品化的工具。等自己也具备了对采集保存全面的认识,作为一个采集人,我偶然也会想一想这其中应该注意到的方方面面,用我后来做论文的一个关键词表达,就是:用户诉求。照顾到了这方方面面也就等于满足了采集保存的需要。我注意到,每个虫人都在传承和相互借鉴采集保存方法时,发展出各自的亮点。但这些都是基于一种智慧方法的临时改造和对物品的挪用。例如:完成采集动作之后,采获通常按需被分为死体和活体分别存放、带回。传统的死体保存方法对后期标本展示效果要求不高的通常是用酒精浸泡,所用之器只需一个饮料瓶。

但这样的做法很少。常见的是将毒杀以后的死体放进临时制作的纸包里折叠收纳,纸包中或有衬垫,或者没有。纸包有一定的透气性,在野外存放的情况下,可以让死体逐渐阴干,一定程度上避免死体的腐败霉变。纸包保存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轻便省空间。减省虽少,其积聚效应对一个深赴野外,辎重繁多的采集人来说却很有意义。但是这样的做法也存在弊端。一者,纸包缺乏强度,受压会殃及采获;二者,纸包的开合方式容易抖落小虫;再者,纸包的可视性差,难以视判内含物;第四,纸包的材质决定了衬垫对采获的包容效果差,在一器多虫的情况下,大小虫体落差会对容仓形成空隙,采获则容易随人的运动发生位移,造成采获在干燥情况下的肢体脆断;最关键的是,纸包形式只是一种保存的智慧方法,没被物化,需要有人来整理完善,给采集人提供便利。如果有了固定的物态,那么虫人就不必每次采集都重复制作纸包了。正如这样的一些亮点,后来被我整理、借鉴到设计上保存下来,结合诉求解析出的不足上的补足,才有了毕业设计四款。

被问起这种设计研究背后会有多大的市场需求,虽然我可以毫不理亏地表示包括各个高校生物系动物实习的采集需求在内,加上随着经济水平上升后日益增长的民间爱好者这个不小的群体,以及部分科研单位,昆虫采集工具的用户已经存在一定的规模,但是,比起非有不可的生活用具这就算不得是刚性需求。甚至,不值得一提。但,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也无心与人攀高。争斗总是要输的,于是我就先认输了。何况,处在产品设计和昆虫采集这两个领域里的灰色价值总需要有人去挖掘整理。我既处在这个灰色区域里,又希望避开竞争的锋芒,做这个题目应该是适合我的。这样,我才会从设计师兼用户双重身份的立场,系统提取整理各类诉求,展开半玩半研的毕业工作。于我另一个私心而言,做出的成果(产品)或许可以成为虫友聚乐的一个话题,被他们打击批评一番,大家都快快乐乐,就像往常我作自贱状,诱受各种打击一样,既满足了自己的自虐情绪又让大家疏导积郁。

今天,模型当真做出,论文真正写成的时候,我只想切切地拿着自己物化的成果去试采集,心里是愉快的。事实也真的反应了其中的一些较之于传统的优势,实现了设计上的大部分预期。可惜那只是一些模型,很多设计指标远未能达到。也有看过我设计的虫人问我的设计比起瓶瓶罐罐的优势在哪里,我想了想花去8000元做的几个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模型调侃说:“比起我们以前用的那些东西,我的设计最大优势在于——贵,但更舒服。”

上一篇:电子商务培训心得下一篇:大班开学第一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