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习题(13篇)
1.地球运动习题 篇一
《第一节认识地球》习题
一、选择题
1.一架飞机从北京出发,沿经线一直向北飞行,最终能到达()
A.北京B.赤道C.北极D.南极
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3.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
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
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
4.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B.二个C.三个D.四个
5.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阳光直射现象,以北为温带,则该点的地理位置是()
A.23.5°N,160°E
B.66.5°N,160°E
C.23.5°S,180°D.23.5°N,20°W
6.一个人丛10°N的纬线上往北走1千米,往东走1千米,再往南走1千米,最后往西走1千米,他回到了()
A、原出发地的正西B、原出发地
C、原出发地的正东D、原出发地的正南
7、我们总是在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是因为()
A.地球不停地自北向南自转
B.地球不停地自东向西自转
C.地球不停地自南向北自转
D.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8.在同纬度的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
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
9.以下正确表示北半球冬季的三个月是()
A.11月、12月、1月B.12月、1月、2月
C.1月、2月、3月D.10月、11月、12月
10.当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11.下列节日中,唐山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
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D.“十一”国庆节
12.某地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北侧是北寒带,南侧是北温带,则该地的地理
坐标是()
A.20°W,23.5°NB.20°W,66.5°N
C.160°E,66.5°ND.160°E,23.5°N
13.我国大部分地区分布在五带中的()
A.热带B.南温带C.北寒带D.北温带
14.当我们开始愉快的暑假时,澳大利亚正处于一年中的()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5.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带是()
A.热带和北温带B.热带和南温带 C.北温带和南温带D.北寒带和南寒带
二、填空题
1.地球公转时,地轴是_________,而且它的空间指向_________。
2.人们根据_________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每年的3、4、5三个月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6、7、8三个月是南半球的________季。
4.在地球仪上,指示东西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与地轴_________,并环绕地球一圈,其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_____________,到两极成_________。
5.在地球仪上,指示南北方向的是_________线,它是连接__________并且与_________垂直相交的半圆。
三、读图填空题
1.读图1-8,根据要求将图中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图1-8
(1)有正午太阳照在头顶现象的是_______带,有一段时间太阳总是在地平线以下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
(2)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气候终年炎热的是_______带,气候终年寒冷的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
(3)北回归线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的分界线,南极圈是_______带和_______带的分界线。
2.某日早晨7时26分,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升旗仪式,这一天最可能是()
A.元旦B.清明节C.劳动节D.国庆节
3.右图是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悉尼
(151°E,33°S)在春分、夏至和
冬至三天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示意图,下
()
A.①夏至日②春分日③冬至日
B.①冬至日②春分日③夏至日
C.①春分日②夏至日③冬至日
D.①春分日②冬至日③夏至日
4.右图示意的是北极圈以北地区为极夜,此现象有可能出现在()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列排序与图相符的是
5.读右图判断,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赤道上标出地球自转方
向的箭头。
(2)写出图中B点的经纬度。
(3)图中A、B、C、D四点,冬至日出现极昼现象的是
点。
(4)图中A点在B点的方向。
2.地球运动习题 篇二
八卦是《周易》的精髓,它是由阴阳三重组成,是在阴阳两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阴阳两重只能组成四个符号即四象。八卦是由四象演化而来的,那四象在哪呢? 在天上,就是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昼夜的更替( 既出现黑夜、白天、日出、日落现象) ,这就是天象。白天为阳,黑夜为阴,用阴阳把这四象画出来就是天书。因为它没有文字,只有符号,所以说四象又是无字天书。天书可以解释天地间的所有事情。从这天象上我们可以读出什么呢? 是运动和变化。那变化的方向呢? 是非上即下,天上的太阳要么向上运动,要么向下运动。
所有的天机天道尽在一天之中,先把一天从东西方向砍一刀,于是白天在正南,黑夜在正北,天南地北,天地定位。再把一天从南北方向砍一刀,于是正东为日出,正西为日落,日出为泰,日落为否( pi) ,于是变化的方向出来了。这是太阳的变化方向,也是万事万物的变化方向。
我们看一下太阳的视运动,太阳从正北到正南都是上升阶段,正东日出泰是上升的正位,太阳从正南到正北都是下降的过程,正西日落否是下降的正位,这就形成否、泰、乾、坤四卦。
( 一) 坤卦: 坤在正北是纯阴,是( 阴阴) ,用六代表这个老阴,是一天的夜里十二点,是一年的冬至,是大地,是百姓,是需求,是客观,万物的生之地,死之地,万物得地而藏,万事得地而生,是下极是弱小,始于弱小而终于状大,所有的可能都从大地开始。
( 二) 泰卦: 泰在正东,是少阳,用七代表,是一天的六点,是阴在上阳在下,阴为地在上,阳为天在下,在上的地它要向下运动,在下的天它要向上运动,于是天地完美的交合在一起,阴阳这对矛盾冤家终于合二为一了,这就是相益者相近,这就是阴阳相生,这就是官民结合,这就是男女结婚,天地结合,万物相生,官民结合欣欣向荣。
( 三) 乾卦: 乾是阳阳是纯阳是老阳,用九代表,乾为天在正南,是一天的中午十二点,是一年的夏至,是如日中天,是上极,所有的向上发展到此结束,所以说终于壮大,只要你混到如日中天这一步,下降就是你的宿命!
( 四) 否卦: 正南的乾( 阳阳) 离开正南后就在地道生出一阴即阳阴,否是阳刚在上阴柔在下,阳是变化的,是向上变化,阴是变化的是向下变化,二者距离越来越远,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供应越来越多,而消费越来越小,天道由动转静,赖以生存的财物不能交流,各类矛盾层层爆发,官权越来越大而民权越来越小,民权不能制约官权,不受制约的权力那是出笼的魔鬼,人性中的私、谋、欲、贪、狂是人性的阴魔,这是乱象的根源也是否象的本质特征。
事物的发展是从坤开始的,纯阴不生于是一阳复始,于是从阴阴变化阴阳,事物从正北的坤地运转到正东的泰地,由老阴变为少阳,由六变七,占据地道的一阳终于发展成了二阳,阳阳为老阳,事物从正东的泰终于发展到了极点,从七变为九,到了上极下降不可避免终于从正东的泰发展到正南这个上极,阳极而阴生,由阳阳变成阳阴,由老阳变成少阴,由九变八,占据地道的一阴终于发展成二阴,由八变六,万物归藏于大地,名利富贵转眼成空,一锨黄土埋一把白骨,万物归零周而复始。
一个东西南北装进乾坤否泰,一个六七八九演绎天下变化,泰极否来,否极泰来,尽在一天之中,在大无外在小无内,人生只有过程没有终点,追求成功的终究会失望,追求得到的终究会失去,除了感觉也许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外阴内阳,外柔内刚,还是泰象,泰象不在上下两极,最得中庸之道,五味令人舌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心盲,所以一个对感官刺激着迷的人他已眼瞎,耳聋,舌瞎,心死。他用什么来感受生命的美好? 所以一个人心情平淡,言语谦和,有所追求却并不执着就是泰象。
在现在我们的认知世界里,客观那个完整的世界被我们分开了,人类是不可分割的,我们却把他分成男人女人,国家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我们却把他分成官和民,谈官的时候只谈官,谈民的时候只谈民,从来就没人怀疑过这个分开的世界还是不是真实的世界,得,真的是得? 失,真的是失?对,真的是对? 错,真的是错? 对于概念从不怀疑的相信就是否式思维,对于概念有所怀疑,并且把相反的概念再小心的合起来就是泰式思维,看看老子的道德经满篇都是把两个相反的词给合起来。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与阴阳
地球公转运动有四个特殊节气,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春分是阴阳结合,是万物的开始; 秋分是阴阳的分离,是万物的结束,所以秋分后万物发展结束。因而看到矛盾结合那就是在上升,看到矛盾分开那是在下降,春分后面是夏天,秋分后面是冬天。
天道有衡,在正东的泰对应这正西的否,以达到阴阳平衡,正南的乾对应真正北的坤,以达到阴阳平衡,所以生活中有所得必有所失,有所失必有所得,超过平衡的东西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东西在等着你,用来阴阳达到平衡。
我们看到的世界都是现象,就是易经里的“象”,观天的叫天象,观星的叫星象,观五官气色的叫面象,各种社会现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是现象,只要我们用阴阳符号把万象代表出来,然后套进四象中,那么各种变化的必然性在四象里清楚明白,天地是牛皮万物是牛毛,只要了解了牛皮的走势那么牛毛的走势就出来了。
易经源于天象,把天象用阴阳符号画出来就是天书,他教会我们用简单的方法去解释变化而复杂的事情,让我们面对复杂的世界用简单的方法就搞定。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当把这些周易思想贯穿在这部分内容中时,学生非常感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对中国古老精华文化的探索欲,枯燥难懂的知识也不在难以理解,并且通过这样的思想表达,让学生更明白人与地的实质关系,更明白地理学科所要表达的思想精髓。
摘要:《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然而《周易》占测只属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实《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军事、科学、文学、农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地理学科就是研究人与地的关系,在地球的运动和大自然的规律中,其实就孕育着《周易》这一古老文化思想。
3.“地球运动”教学探究 篇三
一、地理教学和学习的困难
1.学科基础差
由于学校以应试为目标。因此,作为非中招考试科目的地理,在初中的教学中备受冷落。有些学校只是象征性的一周开上一节,老师画画重点。甚至有的学校都没有地理老师。因此,学生的地理基础很不好。
2.课外知识少
学生上初中以后,课外时间全部被剥夺了。学生很少有时间看电视或课外书。没有机会去了解一些课外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而这些课外知识是地理学习的基础。
3.学生的心理、智力发育不够成熟
高一学生在心理和智力上发育还不成熟。很多知识的理解要求超出了他们的心理和智力能力范围。这些知识学生下再多工夫也是学不会的。
4.课程的安排
高一上半学期的自然地理学与区域地理等相对较难,尤其是地球运动部分,可以说是高中地理中最难的一部分。许多学生到高三,甚至到大学毕业还搞不清楚。
二、教学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针对学生基础知识不足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开课之前,可以先开上两节“地球和地图”课,以尽可能的弥补学生基础知识上的不足。
2.针对学生知识面太窄,课外知识太少的问题
我建议教师可以每节课给学生准备一个或两个与地理相关的趣味小知识。用讲述、课件、图表等形式,在课前、上课中间或课后用一到两分钟时间给学生讲讲。
3.针对学生心理和智力发育不成熟
我建议:(1)教室有电脑投影的学校,教师上这几节课时,最好用电脑动画课件来讲,这样可以更直观地呈现知识。
(2)可以让学生每人买一个小的地球仪,学生在课间或平时可以经常看看,对学生更好地认识地球、经纬网的分布以及地球的运动很有帮助。
(3)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和模型。比如在讲到时区的划分时,让学生自己做时区分布图,并让学生将图粘成柱状模型。
(4)把自身或学生当成例证或解释“工具”。比如我在讲等高线时,我让所有1米65的同学站起来,然后让身高相同的同学将同一条绳子按在头顶上。这样就形成了一条海拔1.65米等高线。这样同学们就更有兴趣去学,也就更容易掌握等高线的含义了。
4.针对高一课程设置比较难的状况
我认为在讲高一第一章,甚至整个高一课程时,尽量浅显一点,能少讲就少讲。比如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只要学生根据日常生活常识知道夏季昼长,冬季昼短,南半球相反就行了。至于为什么變化,变化过程是怎样的,则可以留到高三去讲。
以上是我对高一地理教学的一些探究心得,希望对朋友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有所帮助。希望有不当的地方朋友们能给以纠正,不足的地方朋友们能多多包涵,并指出,以帮助我尽快成长起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4.地球运动习题 篇四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形象地比作鸡蛋,也可以分为三层,地球的最外层是最薄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一层是________________,最里层是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地球的内部结构可以分为三层,由外向里依次是地壳、地幔、地核。把它形象地比做鸡蛋是因为,它的薄厚也像鸡蛋一样,蛋皮最薄、蛋清其次、蛋黄最厚。地球内部三层也由外向里依次增厚。
答案:地壳 地幔 地核
2.根据水储藏空间,地球上最多的水体是____________,最多的淡水体是________________,这些淡水约有2/3储藏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地区。
思路解析: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所以地球上水以咸水为主,其中淡水仅占全球总水量的3%,这些淡水中有2/3储藏在南极和北极的巨大冰川中。
答案:海洋水 冰川水 南极 北极
3.读“地球外部圈层图”(图1-4-1),图中代表大气圈的是________________;地球外部圈层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图1-4- 地球外部圈层图
思路解析:从地球的外部到内部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地壳、地幔和地核六个圈层,其中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为外部圈层,在图中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
答案: A A B C
4.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岩石圈指地壳部分 ②岩石圈是地壳加地幔 ③软流层之上部分为岩石圈 ④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在一起为岩石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岩石圈概念的理解。岩石圈指软流层之上的部分,软流层位于地幔的上部,所以也可以说岩石圈是地壳加上地幔的顶部。
答案:D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科学家在划分固体地球为三个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时,主要的根据是( )
A.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B.科学家向地下打深井而得到的样本成分
C.厄尔尼诺现象D.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岩层结构
思路解析:地震波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地震波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科学家正是利用地震波的上述性质,通过对地震波的精确测量,“透视”了地球内部的结构。
答案:A
2.位于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地球内部圈层是( )
A.地壳 B.岩石圈 C.地幔 D.地核
思路解析: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研究,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三层之间的两个界面依次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为地壳,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答案:C
3.下列各地的地壳厚度,最厚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渤海大陆架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地球内部圈层中的最外层——地壳厚度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陆壳均厚33千米,洋壳均厚6千米,青藏高原区厚度达60~70千米。
答案:C
4.大气上界的高度大约为( )
A.500—800 km B.1 000—2 000 km
C.2 000—3 000 km D.3 000—4 000 km
思路解析:在2 000—3 000 km的高空,每立方厘米的空间,平均只有1个气体分子,与星际空间的情况很接近,一般把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答案:C
5.下列关于水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
B.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
C.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
D.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潜水和承压水
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关于水体的分类角度的有关知识。水圈按照它们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以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按水储存的状态可以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陆地水可以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其中地下水又可以分为潜水和承压水,所以选项C、D均是错误的。
答案:B
6.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 )
A.岩石圈 B.大气圈 C.水圈 D.生物圈
思路解析:地壳表层以外的外部圈层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生物圈因为具有生命,所以是地球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
答案:D
7.有关大气层中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存在于平流层 B.主要存在于暖层
C.能反射无线电波 D.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思路解析:大气中臭氧层存在于平流层中,它能够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而少量穿透大气到地面的紫外线对人类和生物则是十分有益的。
答案:A
8.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离层分布在高层大气 B.云雨现象分布在平流层
C.中间层上冷下热,热层下热上冷 D.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大气
思路解析:大气垂直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电离层)。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云雨现象都分布在这一层,热量来自地面;平流层适宜高空飞行,其中的臭氧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中间层和热层都属于高空大气,中间层下热上冷,热层相反。
答案:A
快乐时光
号脉
“一切正常,你的身体好极了。”医生粗声粗气地说,“你的脉搏像时钟一样平稳。”
“可是……这……这……大夫,您刚才的手指是按在我的手表上了!”
30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有关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纵波的传播速度较慢,横波的传播速度较快
B.纵波可以穿过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质
C.横波只能穿过气态的物质
D.纵波传播的速度随经过的物质不同而发生变化,而横波不变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震波的知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的传播速度快,能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三态物质,而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的物质。
答案:B
2.岩石圈的下界在( )
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 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
思路解析: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内核、外核),岩石圈包括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
答案:C
3.下列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地表至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
B.地壳包括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洋地壳较厚,大陆地壳较薄
C.在地球内部圈层中,地壳的厚度最小
D.地壳是地球的最外层,其主要由岩石构成
思路解析: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急剧变化的两个面:一个在地面以下平均33 km处,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大陆部分)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 900 km处,在这里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面叫古登堡面。莫霍面以上叫地壳,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其厚度地核>地幔>地壳;陆壳>洋壳,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地球的外部圈层中最外层是大气圈。
答案:C
4.据有关的证据说明,地球内部圈层中物质为液态的是( )
A.上地幔 B.下地幔 C.外地核 D.内地核
思路解析: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而且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还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地震波在到达古登堡界面时,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所以推断外核物质为液态。
答案:C
5.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 )
A.外地核 B.内地核 C.软流层 D.上地幔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软流层的位置。一般认为岩浆的喷发地为软流层,而软流层分布在上地幔顶部,所以排除错误答案A、B。但软流层只是上地幔的一部分,而非整个上地幔全部为软流层,所以最准确的答案是C项。
答案:C
6.大气层中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是( )
A.水汽和二氧化碳 B.水汽
C.水汽和固体尘埃 D.氮气和氧气
思路解析:大气层中除了水汽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外,固体尘埃物质可以作为成云致雨的凝结核。
答案:C
7.下列大气成分所在的大气层及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平流层中的臭氧,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B.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C.从平流层顶部到5 000千米的高空是高层大气,该层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D.对流层中的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思路解析:高层大气是指从平流层顶到3 000千米的高空,而不是5 000千米。高层大气的`密度非常小,与星际空间相当接近,且能反射无线电波,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
答案:C
8.有关地球外部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是由大气组成的简单的系统
B.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
D.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关系密切,但和地球的内部圈层没有关系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知识,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地球的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但和岩石圈的关系也较密切。
答案:B
9.“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降落过程中( )
A.所穿过的大气层温度越来越高
B.由臭氧层进入平流层、对流层降落地面
C.所穿过的大气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是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在平流层要穿过电离层
思路解析:本题结合实际案例考查地球外部圈层中大气层的基本知识。大气层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空大气,高空大气又细分为中间层、热层、外逸层,由下而上温度变化依次为先降—再升—再降—再升。大气分层中,对流层和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中臭氧的存在,使得该层成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电离层存在于高空大气中。
答案:C
10.海平面附近某地对流层顶气温为-50 ℃,近地面气温为11 ℃,该地对流层的厚度为…( )
A.10.17千米 B.9.34千米 C.11.47千米 D.12.02千米
思路解析:该题是道计算题。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顶层为-50 ℃,近地面气温为11 ℃,共相差61 ℃,用61÷0.6≈10.17千米。
答案:A
11.一架飞机由北极向赤道飞行,保持万米高度,它穿过的大气层是( )
A.始终在对流层 B.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
C.始终在平流层 D.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
思路解析:此题关键是掌握对流层在不同纬度的厚度。随着纬度的增高,地面的热量会逐渐递减,对流层所能达到的高度也会随之降低,在低纬度对流层的厚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为8—9千米。一架飞机保持万米高度,在极地应处于平流层中,到了低纬度则进入对流层,所以正确选项应为B。
答案:B
12.我们的气象工作者经常利用气象气球来获取一定方面对流层的气象数据,在下列各地点中,气象气球上升高度最高的是( )
A.0° B.30°N C.60°N D.90°N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对流层厚度随纬度变化规律的了解程度。该层上部冷下部热,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运动显著,对流层即因此得名。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
答案:A
13.读图1-4-2,完成下列问题。
图1-4-2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地震波:E__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连续界面:A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面以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厚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层;A和B之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软流层就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B面以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圈层:D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震波在经过B界面时传播速度有什么变化?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地震波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E的传播速度慢,并且不能通过外核,应该是横波;F是纵波。从深度上和内部圈层的划分图上信息可以看出:A是莫霍界面,B是古登堡界面,C是外核,D是地壳。
答案:(1)横波 纵波
(2)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3)地壳 最小 地幔 上地幔顶部 地核
(4)地壳 外核
(5)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14.读图1-4-3,完成下列问题。
图1-4-3 地球内部的结构
(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_____________,A和B+C是________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D+E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一部分。
(2)不连续界面:F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
(4)A和B为什么厚度不均?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了地球内部结构的有关知识及读图、析图的能力。从图上看:A、B所在的圈层是地壳,因为从深度上看从几千米到几十千米应是地壳的范围。地壳的厚度不均,A处是陆地,地壳厚度平均33千米,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地壳最厚的地方,有60多千米;B处是海洋,地壳厚度只有几千米。F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即莫霍界面,地震波在经过此不连续界面时,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明显加快。C+D+E是地幔的一部分,其中,C是上地幔顶部由岩石构成的岩石圈的一部分,A、B、C共同构成了岩石圈;D是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
答案:(1)地壳岩石圈软流层上地幔
(2)莫霍界面
(3)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5.地球的运动教案 篇五
地球的运动教案 七年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掌握地球自转定义、方向和周期,并学会用地球仪正确表示地球的自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学会用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显示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的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地球自转的基本特点及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实验演示法 【课时安排】
40分钟
【教学媒体】
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手电筒 【教学过程】
[联系实际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西游记》吧,你们喜欢大师兄、二师兄、沙师弟中的那一个呢?(同学回答)同学们都偏好大师兄。为什么呢?(同学自由发挥)可是老师最喜欢的是大师兄的筋斗云,他一个筋斗云就能走十万八千里。其实啊我们学习了今天的课之后我们就不用羡慕大师兄的筋斗云了。毛泽东曾说了这么一句话:“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就是说我们坐着都能行八万里,那么我们就不必去羡慕悟空的筋斗云的,他还得翻一个筋斗云才能走十万八千里,我们不用动就能走八万里。好了,现在老师就有一个疑问了,为什么我们坐着就能走八万里么?原因就在于我们的地球是在不停的自转着,所以我们只用坐着就能走八万里。那什么是自转呢?自转就是地球地球以地轴为中心并围绕着地轴不停的自西向东的转动的自然现象。下面老师就来为大家演示地球的自转,在老师演示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大家注意观察一下地球是围绕什么转动的,以及地球转动的方向和周期。(带着同学们一同演示和观看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板书)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 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旋转轴:
3、方向:
4、周期:
(承转)经过演示,同学们观察到地球绕着什么自转了吗?(板书:地轴)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哪个方向到哪个方向呢?一般的如果没有告诉同学们方向的话就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所以地球自转的方向就是自西向东(板书:自西向东)。我们再思考一下:从赤道上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哪个方向到哪个方向运动?(自西向东)要是从北极点上空和南极点上空观察地球的运动,你会得出什么规律特点?我们先来看北半球,同学们想一下我们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带着同学们演示,把北极对向学生,让学生观察北极地区地球的运动方向,并在黑板上画出北极地区地球自转的方向)接着让同学们思考从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的运动方向。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呢?(顺时针)(总结)(北逆南顺,我们学了知识当然要巩固了,我想请同学们上到黑板上用箭头来表示出以北极点和南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的方向。)
知道了地球是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且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地球的自转方向,那同学么知道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长吗?(24小时,也就是一天)你们是如何观察的出的呢?(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都知道地球时时刻刻都在太阳的照射下,同学们有没有想过阳光照射下的地球是什么样子的?(用手电筒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同学们观察产生的现象)是不是一半是白天,一半是黑夜。为什么只有半天是白天呢?原因是因为地球本身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阳光照在地球上就只照亮了一半,被照亮的一半叫昼半球,没被照亮的一半叫夜半球。在静止的状态下就形成了昼夜现象(在平面图上把太阳光、以及把昼夜表示出来)地球在自转一周时,每个地点都经历了一个白天喝一个黑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时间大约是多长呢?(24小时,一天)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的时间大约也就是24小时或者一天,也就是说地球的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大约也就是一天。那现在同学们来看看地球自转一周是多少度?(360度)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360度,同学们计算一下一小时地球自转转过的度数是多少度。(15度1小时)这个知识咱们可以稍微记一下。(承转)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与地球自转相关的基本特点,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地球的自转,也就是自西向东不停的旋转会产生哪些现象呢?刚才我们已经在地球静止不动时看到了昼夜现象(演示昼夜现象),同学们在观察昼夜现象时,有没有看到白天与黑夜过渡这条线,有黑夜过渡到白天的线称为晨线,而由白天过渡到黑夜的这条线被称为昏线,晨线和昏线共同围成的圈叫做晨昏圈。由于地球是不停的自西向东旋转的,所以白天和黑夜就不停的自西向东交替,昼夜更替就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一。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地区永远是白昼或者一个地区永远是黑夜会怎样?(同学们回答)最终太阳照射的地方就很热,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很冷,全球的气候就不适合我们生活。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能很好的居住在地球上呢?那是因为地球在不断的自西向东运动着,白天和黑夜就不停的交替着,最终地球的冷热程度便适宜我们生存。我们是不是还得感谢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的运动呢?(板书:
5、地理意义(1)昼夜更替)(承转)刚才我们学习了一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就是昼夜交替,接下来我们共同来探讨另一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在黑板上画出几个不同地方的时钟)同学们观察一下,为什么这些时钟的时刻都不一样呢?是有些走慢了?还是有些时钟停掉了?(让同学们讨论)(总结)这些时钟可以肯定全都是正常运作的好钟,而导致时钟上面时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时差”,这就是我们马上要学习的第二个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有哪位同学能够根据我们之前讲的知识来谈谈时差是如何产生的?(总结)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的不同地点见到日出的时刻就会有早有晚,而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就较早,而他们之间产生的时间差,就叫做时差。下面我们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三个城市:北京、伦敦、纽约。同学们现在就来观察这三个地点随着地球自转运动他们经历的昼夜先后顺序有什么规律。转动地球仪,让同学们观察,是不是北京先看到日出,其次是伦敦,最后是纽约,他们之间产生的时间差异就叫时差。同学们来计算一下北京和伦敦的时间差是多少呢?(8小时)那北京和纽约的时间差又是多少呢?(13小时)我们再来看一下他们之间相隔的经度,北京与伦敦相隔120度,而北京与纽约相隔195度。(同样我们也可以用刚才得出的结论:经度相差15度时间相差1小时来计算出他们相差的时间)从时间差和经差大小我们就可以归纳出经度相差越大,他们的时差就越大。(板书:时间差异)知道了什么是时差,同学们阅读一下课本第10页“畅畅和阿姨的问候”,思考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我们看到,在同一时刻,中国北京,小女孩说“姨妈,晚上好”,而在美国纽约小女孩姨妈说“畅畅,早上好”,说明中国北京现在是什么时间,美国纽约是什么时间?(北京是早上,而美国纽约是晚上)北京是早上,那北京处在昼半球还是夜半球呢?(昼半球)纽约有处于哪个半球呢?(夜半球)大家看一下北京和纽约之间的经度相差大不大?是不是很大?所以从畅畅和姨妈的对话中我们知道了纽约与北京的经度相差很大,因此就产生了时间差异。同学们能不能找一些与时差有关的生活中的事例。(让同学们自由回答)
(承转)既然我们已经研究了地球的自转,为什么我们感觉不到地球在动呢?(学生讨论)(总结)这就像我们坐在车上的时候,如果不看窗外,是不是感觉不到车在动,如果我们想要感觉车在动,就必须要将身边的树啊,灯塔啊等,作为参照物,才会感觉到我们是在运动着的。所以,现在我们在地球上,就感觉不到地球在动。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概念:
2、旋转轴:地轴
3、方向:自西向东
4、周期:一天(24小时)
5、自转意义
6.地球运动习题 篇六
鲁教版高中地理中的气旋和反气旋、风带、季风环流、洋流、台风的移动路径、河岸冲刷淤积等, 它们的形成过程都与地转偏向力有关。虽然课标中没有强调这一原因, 但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 探究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就成了教学的关键。教师若用文科的教学模式照本宣科, 学生会感觉枯燥无味。因此, 教师应该借鉴理科思维方式和实验方法, 组织学生进行地理实验探究, 形成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得到的规律, 形象直观, 便于记忆, 理解深刻, 应用自如。
一、实验探究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发现规律
新课标要求“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 提出探究方案, 师生合作, 搜集相关信息”, 形成规律。
1. 实验探究
教师设疑:通过“空中飞行的飞机留下的‘尾巴’”设问:“尾巴”是否总是直的?引出地转偏向力。“尾巴”是否都是向右偏的?设疑:“尾巴”是否能向左偏或不偏?
实验活动:甲同学打开一伞, 乙同学在伞面滴红墨水, 观察红墨水的运动轨迹。然后甲同学抬头面视伞面内侧, 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 再观察红墨水的流动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当雨伞处于静止时, 红墨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 不会发生偏转。当甲同学抬头面视雨伞内侧, 呈现顺时针运动, 对乙同学来讲, 雨伞为逆时针方向运动, 所以红墨水在伞面运动的轨迹是向右边偏转的。同时提醒学生在用地转偏向力分析和解释相关现象时, 最好能总结出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2. 利用图片分析总结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学生阅读课文, 观察台风图片资料:
教师介绍台风:台风起源于热带洋面, 四周空气向中心汇集, 它是一个巨大的空气旋涡。引导学生思考, 台风的空气旋涡运动实际上就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图1四周空气在向中心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向右偏转。
师生共同归纳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在北半球无论沿经线方向还是沿纬线方向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其运动方向向右偏转。图示: (点虚线为初始运动方向, 实线为偏转方向, 以下相同)
教师进一步利用多媒体模拟演示南半球和赤道上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转的方向, 结合图2, 让学生运用相悖原理归纳南半球和赤道上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规律:
(1) 在南半球无论沿经线方向还是沿纬线方向作水平运动的物体, 其运动方向向左偏转。图示:
(2) 物体沿赤道作纬向水平运动, 其运动方向不发生偏转。图示: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可用小诀窍巧计规律:
(1) 北半球 (右手法则图3) , 伸直右手, 手掌朝上, 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且在同一平面上, 四指所指方向与物体初始运动方向一致, 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偏转方向。
(2) 南半球 (左手法则图4) , 伸直左手, 手掌朝上, 四指并拢与拇指分开且在同一平面上, 四指方向与物体初始运动方向一致, 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偏转方向。
(3) 观测者脸朝物体前进的方向, 北半球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偏向观测者右手那侧, 南半球则偏向左手那侧。
一句话概括为:北右南左赤道无, 纬度越高越显著。
二、学生自主活动——巩固规律
新课标要求“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规律, 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 做出判断”。
依据河岸冲刷淤积的问题, 让学生观察图5分析、判断崇明岛的成因, 沙洲群面积的变化。
具体步骤如下:
(1) 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
(2) 长江流向。
(3) 比较崇明岛南北两侧水道的宽窄, 流量的大小, 两侧深水航道的一般偏向。
(4) 地转偏向力导致长江冲刷南岸, 将泥沙堆积到北岸。
(5) 由于泥沙的堆积, 崇明岛终将和北岸连成一体。
思考:
(1) 崇明岛上C、D两个港口, 发展前途较好的是哪一个, 说出理由。
(2) 我国城市的主城区与建筑一般集中在大河冲刷岸还是淤积岸, 为什么?
三、课外社会实践——应用规律
新课标要求“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 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 并与别人交流。”“运用有关地理规律, 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教师介绍上体育课学生沿环形跑道跑的情景, 强调跑步要遵循一定的科学规律。
学生结合自己体会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问题: (1) 在环形跑道弯道处跑你受几种力的作用? (2) 北半球, 在弯道处为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 你认为沿着哪个方向跑最科学? (3) 南半球又是怎样?
网络查询:
利用规律解释我国公路中间高外侧低, 车辆靠右行驶, 而火车是左行驶的原因。
7.测试卷1 《地球运动》 篇七
1. 随着坡度的增加,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 冬春季的南坡
B. 夏秋季的南坡
C. 冬春季的北坡
D. 夏秋季的北坡
2. 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昼夜长短
B. 正午太阳高度
C. 天气状况
D. 植被覆盖率
3. 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 3月21日14时50分
B. 3月21日15时10分
C. 3月22日15时10分
D. 3月22日14时50分
下图为分别在M、N、S三地记录到的日出时刻坐标图。读图,完成4~5题。
4. 图中M、N、S三处,按照纬度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
A. M—N—S B. S—M—N
C. S—N—M D. M—S—N
5. 图中M、N、S三处,应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下图是“以N(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6~7题。
6. 一架飞机经过MN经线时,服务员提醒乘客变更日期。若当地时间是21时,则北京时间是( )
A. 3时 B. 7时
C. 17时 D. 23时
7. 关于M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纬度不高于66.5°
B. 此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 此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 正午日影全年指向N点
读地球上极昼边界纬度随时间的移动路径图,回答8~10题。
8. a是“二分二至”中的(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9. b纬线的纬度是( )
A. 0° B. 23°26′
C. 66°34′ D. 90°
10.造成图中两个阴影面积大致相等的因素是( )
①地球自转 ②地球公转
③黄赤交角 ④地方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6月22日,“网络天文爱好者协会”的四位会员展示了各自所在地的太阳视运动状况,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问题。
11. 对纬度介于甲、乙之间的地区来说( )
A. 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北方上中天
B. 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南方上中天
C.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从西南方向落下
D. 6月22日这一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从西北方向落下
12. 图1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是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_______;N_______。
(2)30°N纬线的白昼长为_______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_______方向升起。
(3)在图2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13. 已知图甲中丙点地方时为0时,BC为晨线,且与赤道成66°34′夹角。图乙中S为南极点,据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0时所在的经线是自然日期分界线,其位置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的,判断它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向东或向西),并说明理由。
(2)若图甲和图乙表示同一时刻,则图乙中此时日影朝正北的是(多选)( )
A. a B. b C. c D. d
(3)在图乙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晨昏线、用平行斜线表示夜半球)
14. 下图中,图甲阴影部分的中央为12月21、22日两天分界线,图乙ab、bc为此刻地球表面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在66°34′纬线上,d地此日昼短夜长。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一般情况下,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月_______日_______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
(2)d点这一天的昼长为_______h,当地_______日出。
(3)在图乙上用阴影画出夜半球。
(4)说出这一天昼夜长短按纬度的分布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 篇八
《地球的运动》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内容比较抽象,在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实际内容,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注重课外的伸拓,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是这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教师在课堂上给了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展示。同时,教师巧妙地把这些资源引入新课教学中,珠联璧合,事半功倍。学生的默契配合和他们积极主动参与的态度是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得以落实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还是疑难题的讨论,他们积极思考、敢于创新、踊跃发言使课程目标的实现水到渠成。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结合地图内容,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提取、归纳,不仅能力得到提高,辩证思维的意识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活动充分贯彻整个课堂始终,教室不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是学生成长的空间、平台,教学反思《地球的运动教学反思》。活动形式多样化,有小组合作学习,有学生上台画图,有个体的展现,有团队之间的合作与竞争。充分彰显学生的能力。归根到底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师生新的关系,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单向传输者,而是引导者、组织者、评价者。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予以简要点评,而且点评得比较到位。
教学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本课教学我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结合自己的体验说出四季的感受。这样不仅是学生学得有兴趣,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获取有用的地理知识,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不过这节课的设计也有不足之处,主要是演示过程中速度快了一点,理解能力强的部分同学很快就懂了,理解能力慢的还似懂非懂,今后我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
9.测试卷2 地球运动(二) 篇九
地形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重要因素。下表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的1、4、7、10月平均最高气温(单位:℃)随坡度的变化统计,表1为北坡,表2为南坡。据此完成1~2题。
降低幅度最大的是( )
A. 冬春季的南坡 B. 夏秋季的南坡
C. 冬春季的北坡 D. 夏秋季的北坡
2. 各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坡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昼夜长短 B. 正午太阳高度
C. 天气状况 D. 植被覆盖率
3. 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
A. 3月21日14时50分 B. 3月21日15时10分
C. 3月22日15时10分 D. 3月22日14时50分
下图为分别在M、N、S三地记录到的日出时刻坐标图。读图,完成4~5题。
4. 图中M、N、S三处,按照纬度由高到低排列的是( )
A. M—N—S B. S—M—N
C. S—N—M D. M—S—N
5. 图中M、N、S三处,应位于( )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D. 北半球
下图是“以N(北极点)为中心的局部经纬网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6~7题。
6. 一架飞机经过MN经线时,服务员提醒乘客变更日期。若当地时间是21时,则北京时间是( )
A. 3时 B. 7时
C. 17时 D. 23时
7. 关于M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纬度不高于66.5°
B. 此日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C. 此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D. 正午日影全年指向N点
读地球上极昼边界纬度随时间的移动路径图,回答8~10题。
8. a是二分二至中的(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9. b纬线的纬度是( )
A. 0° B. 23°26′ C. 66°34′ D. 90°
10. 造成图中两个阴影面积大致相等的因素是( )
①地球自转 ②地球公转 ③黄赤交角 ④地方时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图1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是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 ;N 。
(2)30°N纬线的白昼长为 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 方向升起。
(3)请在图2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12. 已知图甲中丙点地方时为0时,BC为晨线,且与赤道成66°34′夹角。图乙中S为南极点,据图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完成以下各题。
(1)0时所在的经线是自然日期分界线,其位置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固定的,判断它的移动方向是 (向东或向西),并说明理由。
(2)若图甲和图乙表示同一时刻,则图乙中此时日影朝正北的是(多选)( )
A. a B. b C. c D. d
(3)在图乙上完成日照图。(画出此时的太阳光线、晨昏线、用平行斜线表示夜半球)
13. 下图中,图甲阴影部分的中央为12月21、22日两天分界线,图乙ab、bc为此刻地球表面晨昏线的一部分,b点在66°34′纬线上,d地此日昼短夜长。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一般情况下,此时北京时间为 月 日 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d点这一天的昼长为 h,当地 ,日出。
(3)在图乙上用阴影画出夜半球。
10.地球运动习题 篇十
本文拟通过“地球运动”教学, 对高中地理学习中存在的理解障碍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对策, 供同行参考。
一、产生理解障碍的原因
1. 教材地理知识本身难理解
(1) 知识本身高度抽象
“地球运动”研究的对象是大尺度、大范围的地理事物所反映的现象和运动规律, 涉及的知识点如太阳日和恒星日、地球绕日公转速度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 因其大大超出了人的视觉感知范围, 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不仅无法观测和实验, 而且很难想象和验证。尤其是示意图, 尽管其形象直观, 因缺乏必要的读图指导和知识铺垫, 反而成了地理学习最大的绊脚石。
(2) 学科知识衔接断层
由于初中课程设置及中考不考地理等原因, 学生只在七年级的《科学》中初涉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加之初中任课教师学科专业背景的不同, 学生初学地球运动知识时往往似懂非懂, 两年的地理知识学习休眠更是“雪上加霜”, 致使高一学生的地理知识衔接出现明显断层。
“地球运动”知识综合性强, 需要相关学科 (数学、物理) 知识和技能的支撑。由于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模块的调整, 高一学生在学习“地球运动”时尚未接触线面角、面面角、球等立体几何知识, 缺乏必要的空间想象能力, 难以按教材要求用“图解法”推导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物理学科中有关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是高二的教学内容, 高一学生难以理解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和远日点地球运动速度的差异就在情理之中。没有数学、物理学科圆周运动的相关知识作支撑, 地球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等地理知识自然就难以理解, 更谈不上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归纳总结。
(3) 叙述不当产生歧义
教材内容叙述随意易产生理解歧义。湘教版必修1地理教材为了引入日界线的概念, 设计了这样一道学生活动题:“因为地球是球形的, 所以东西相距比较远的甲乙两地, 我们既可以说乙地在甲地的东边, 也可以说乙地在甲地的西边。这时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日期和时间的计算时, 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对这道题, 学生易产生两种误解:一是误以为地球上的东西方向是随意的, 既可以说在东边, 也可以说在西边;二是在计算时间时, 误以为东西之间的地方时 (或区时) 既可以是“加” (在东边) 同一时差, 也可以是“减” (在西边) 同一时差。
2. 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未形成
(1) 空间思维能力欠缺
高一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变尚需时日, 在“地球运动”学习中, 地理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不强会使学生难以进行正确的理解, 再加上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均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而人与地球的相对静止, 令人很难感知地球的运动。由于没有认真观察过太阳在天空中的日运行, 学生就无法理解太阳的视运动, 更无法理解极夜地区正午太阳高度≤0°、极昼地区0时的太阳高度≥0°。
(2) 思维定势演绎错误
已有知识推理错误或生活经验缺失也会产生理解误区。在二分二至日太阳升落的方位判断上, 有些学生认为, 在本地 (台州约28°N) 不管是哪一天, 太阳都是自偏南方升起。造成学生思维产生误区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理清太阳直射点纬度位置与太阳升落的方位之间的关系, 认为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 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 太阳永远位于偏南方向, 不可能在偏北方升起。也有学生认为, 赤道上全年都是正东日出、正西日落的。产生这一误解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时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因此本地的昼夜平分时也是正东日出、正西日落。
3. 教师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
(1) 理科情结挥之不去
理科学科背景使不少地理教师具有挥之不去的理科情结。严格遵循自然地理知识本身的系统性, 对自然地理的概念、原理、规律分析得细致周到都没错, 但如果教学“生成”意识不强、能力不足、把控不力, 一旦有学生质疑, 教师就容易机械地复述学科内容, 或不着边际地随意拓展, 而置课程标准和教学指导意见相关要求于不顾。例如, 当学生提问为什么地表物体水平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时北半球向右偏而南半球却向左偏时, 某教师乘机“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从“傅科摆”讲到水槽的漩涡, 把地转偏向力的发现、表现、应用等分析得一应俱全、头头是道, 唯恐不多讲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博学。以致只有小部分学生有所收获, 大多数学生依然云里雾里, 既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 又加重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负担, 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
(2) 繁难知识随意添加
有些教师一切以考试为中心, 以粗讲多练取代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参悟。特别是刚从高三轮转到高一教学的教师, 习惯于知识点的深度挖掘, 教学目标随意加大难度, 再加上部分教辅材料直接选用高考试题作为训练题, 导致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杂, 远远超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课程目标。例如, 教学区时的计算, 课标只要求“会对不同时区的区时进行简单计算”, 而许多教师却对“日期的界线”进行了拓展, 作出诸如“当北京时间是今日8点时, 与北京同日期的范围占全球的比例是多少”的设问, 并详尽讲述了北京时间8点时, 零时区是0点而不仅是0°经线是0点, 零时区范围是7.5°W~7.5°E, 所以今日的范围应是7.5°W向东到180°, 占全球的一半以上, 此举明显超标, 不利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化解理解障碍的对策
1. 依据学生基础, 合理制定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处, 规范着教学活动实施的基本方向, 对教学活动向深度与广度拓展有指导作用。因此,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既要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 更要认真研究学情, 在了解学生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基础上,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
例如, 在“地球自转”教学中, 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 笔者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详见表1) 。
由于学生的基础存在着差异, 在把握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 对“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合理分解、有所侧重。目标一, 基础性目标。即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定位于应知、应会的层面, 学习难度适中, 学生理解容易, 能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目标二, 拓展性目标。即在达成基础性目标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以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操作技能的养成, 对学生的学习基础要求较高。
总之, 教师应根据不同生源, 把握理解的起点, 合理地制定和选择教学目标, 教学适度, 既让普通学生“吃得了”, 也让基础好的学生“吃得饱”, 保持学生认知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平衡, 使全体学生通过努力均能达成课程标准的要求。
2. 精心设计活动, 主动参与感悟
有关“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 最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讲台前手持地球仪边演示边讲解, 可谓耐心细致、想尽办法、头头是道, 可学生仍听得云里雾里, 效果不尽理想。笔者认为, 只有精心设计活动, 让学生主动参与、获得感悟, 才是破解这一重难点的有效途径。
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对各地昼夜长短变化”为例, 笔者先出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动画, 然后提醒学生观察图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不同纬度地区昼长或夜长产生怎样的变化, 鼓励学生在仔细观察老师演示过程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发表看法, 师生合作, 共同寻求破解这一重难点的规律性认识和方法。
步骤一:出示“太阳直射点移动对各地昼夜长短变化的影响图” (详见图1) 。
步骤二:过程与讨论。
图中的E1、E2、E3和F1、F2、F3分别表示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不同位置时E点和F点的昼长情况。要求学生在A1、A2、A3三幅图中任意选定E点和F点, 并画出其所在的纬线。鼓励学生观察后思考、讨论、总结规律。
步骤三:归纳与总结。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昼长夜短, 纬度越高, 白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往北移动的过程, 就是北半球白昼增长的过程, 同时北极点附近的极昼范围也不断扩大, 至夏至日, 北半球白昼最长, 整个北极圈内出现极昼。赤道上昼夜长短不变。
该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从而有效地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变传统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 通过探究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也有助于教师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 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完成教学任务。
3. 巧借教室环境, 帮助学生理解
巧借教室环境, 能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点。
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为例, 在讲解的基础上, 笔者巧借教室日光灯和学生座位的分布, 类比赤道、赤道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回归线、南北回归线以外各地区在不同日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详见图2) 。
注:教室里座位第1~7排表示地球上不同纬度处的纬线, 其中第4排表示赤道, 第2、6排分别表示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顶部第一、二、三组灯分别表示夏至日、春秋分日和冬至日的太阳直射点位置。
教室里学生座位共7排, 座位上方有三排日光灯, 分别在第2、4、6排位置上方。控制开关, 使第一组灯亮, 表示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各排学生观察灯的仰角可类比夏至日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关第一组灯, 开第二组灯, 表示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各排学生观察灯的仰角可类比春秋分日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关第二组灯, 开第三组灯, 表示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各排学生观察灯的仰角可类比冬至日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笔者要求学生参考图2填表, 并总结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引起不同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详见表2) 。
由于笔者巧借了教室学生座位和日光灯的分布这一资源,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 成了学习的真正主人, 笔者只需适时点拨、提醒即可。这样,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轻松, 难点知识迎刃而解。
4. 运用逆向思维, 化解理解障碍
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内容, 如果单从正面解释, 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和理解。此时换一个角度启发学生思考, 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容易得到充分的显现,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例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 笔者借助地球仪的旋转, 提出如下的假设让学生思考:假如地球不自转, 昼夜交替现象会怎样变化?假如地球自转而不绕太阳公转, 昼夜长短和四季有何变化?假如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自转, 昼夜和四季又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和讨论, 一般都能认识到地球公转与否直接关系到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 决定了昼夜长短和四季的变化。笔者接着假设: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从66.5°扩大至90° (即黄赤交角由23.5°缩小到0°) , 太阳的直射点怎样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和各地的昼夜长短会产生哪些变化?让学生充分思考和议论, 然后再演示讲解, 效果就好得多。
难度适中的逆向假设,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课文内容的正面理解, 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地理原理和规律。
5. 组织实践活动, 提升理解能力
地理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不能完全依赖于书本学习和教师传授, 更多地是通过生活实际获得的。
有关“地球运动”实践活动, 教材提供了4个, 分别是动手演示 (昼夜交替、昼夜长短变化) 和动手测量 (当地经度、正午太阳高度) 。以动手测量活动为例, 笔者组织的实践活动分三步:一是室内知识准备阶段 (教师讲解演示) , 即讲清实践活动的原理、测量方法、注意事项;二是室外观测阶段 (学生动手实践) , 即组织学生分工合作, 做好观测记录;三是计算总结阶段, 即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计算, 与查阅资料所获数据对比分析, 找出偏差的原因, 提出修正的方法, 做好再测的准备。实践证明,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 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 掌握了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了动手、观察、合作、探究等能力。
11.《地球的运动》听课报告 篇十一
【观察主题:学生活动与学习目标的达成】
本节课内容为《地球的运动》,周老师共组织了三个学生活动来实现本课的学习目标:
1、分小组:自制地球仪,限时10分钟。在泡沫球上用彩色水笔标注南北极点、赤道、4条经线(每隔90度画一条)。
2、(1)用刚才制作的小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
(2)思考下列问题:
地球沿什么方向绕地轴自转?
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呈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仰视呢?
你知道地球自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呢?
指向学习目标:学生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3、(1)演示地球自转,手电光代替太阳光;
(2)观察讨论:地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假定它是静止的,地球表面向着太阳的一面和背着太阳的`一面各有什么现象?而地球自转又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
指向学习目标:学生能够解释所产生的昼夜更替与时间差异现象,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其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观察结果】
活动一制作地球仪过程中,学生非常兴奋,参与度非常高,用时15分钟+过长,学生能够很好的认识地球仪,经纬线等基础知识,但这应属于上个课时学习目标。
活动二地球自转教学中,通过地球仪演示,和学生的观察探讨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说出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学生对于地球自转理解比较透彻。
活动三昼夜更替讲解中,通过用手电光模拟太阳光照射,生动地让学生感受到“昼”与“夜”,并且理解由自转导致昼夜之间的更替。并能举出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但发言不够积极。
【听课感受及建议】
整节课观察下来,在学习目标的驱动下,学生积极展开活动,通过自己探索的过程去理解、运用课堂知识,相信学生在这节课中收获颇丰。周老师很好地用活动调动起来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的一点。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因此学生活动的首要特征就是要能够吸引学生。此外,周红老师问题设计有层次,环环相扣,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很好的点明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快速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美中不足的是,这次的学生活动的时间安排值得商榷。因为活动一制作地球仪前后所花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但是对于“地球的认识”的大部分内容,例如:认识南北极、经纬线部分都是完全可以在上一个课时完成的。这个活动更像一个复习或者导入,这样安排会不会使得后面内容时间不够充裕。也许周红老师是希望能够加深学生的认知感受,但这样的活动安排并不是必要的。在评课的时候,组内老师就提出活动一与后面活动二、三不够贴合。制作地球仪在后面的教学中其实扮演的角色并不重。建议可以将活动一取消或者简化,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后面的活动。
12.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 篇十二
地球形状:月食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投射在月球上的地球影子总是圆的;往南或往北作长途旅行时,则会发现同一个星星在天空中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一些聪明的古人从诸如此类的蛛丝马迹中就已经猜测到地球可能是球形的。托勒密的地心说也明确地描述了地球为球形的观点,但是直到16世纪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环球航行,才真正用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规则球体,而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规则椭圆球体,夸张地说,有点像“梨子”,称之为“梨形体”。地球的赤道半径约长6378.137Km,这点差别与地球的平均半径相比,十分微小,从宇宙空间看地球,仍可将它视为一个规则球体。
第 1 课
思考:什么是昼夜现象?什么是昼夜交替现象?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地球上昼夜会不断地交替呢?
1、昼夜现象现象有多种可能的解释。
2、昼夜交替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圆周运动)有关 第 2 课
思考:“日心说”和“地心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日心说”)和(“地心说”)中有关地球及其运动的观点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第 3 课
思考:摆有哪些特点?
4、摆具有(保持摆动方向不变)的特点。
5、(“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这可以证明(地 球在自转)。注意:傅科摆不是根据等时性原理做的测量地球自转仪器
6、(傅科摆)是历史上证明地球自转的关键性证据。7.哪些证据能说明地球在自转?
①“傅科摆”摆动后,地面的刻度盘会与摆的摆动方向发生偏移; ②太阳、月亮和星星每天都东升西落的现象;
③地球上南北方向水平直线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西的现象。第 4 课 我们周围的方向怎么辨别? 什么是相对运动?
什么是顺时针什么是逆时针?
地球的经纬度是什么? 什么是时区?
北京、乌鲁木齐、东京、伦敦哪个最先看到黎明? 为什么同一时间地球什么各个地点的时刻会不相同? 地球上各国新年钟声会不会在同一时刻敲响?为什么? 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7、(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自转)而发生的现象。
8、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自西向东)或(逆时针)。9(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10、不同地区所处的(经度差)决定了地区之间的(时差)。
11、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 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 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 度经线)。从 0 度经线向东 180 度属东经,向西 180 度属西 经。经线每隔(15 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1 小时。
第 5 课
什么是北极星?什么是恒星?什么是行星?
12、天空中星星围绕(北极星)(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不动”,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13、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倾斜的)。
14、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原来,地球是围绕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北极星就 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并且地球始终围绕地轴在转动,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因此,地球仪也都是做成倾斜的样子。
15、地球自转时的特点:1.地球是围绕地轴自转的,2.地轴是倾斜的、3.地轴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第 6 课
什么是视觉偏差?为什么早晨和傍晚看到的太阳比中午看到的太阳要大?
因为人类的眼睛看到的东西会不自觉的跟边上的事物进行对比。
早上或者傍晚看到的太阳,我们会与房子啊,树啊,山啊,而不会与浩瀚的天空对比; 中午看到的太阳,我们只能与如此美丽动人的太阳进行对比咯。
假如你身处宇宙,看到如此浩瀚的宇宙里面只有个太阳,你觉得它大么; 而有个地球在边上呢。
14、公转就是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动;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1年)。
15、(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其他的证据也可以证明这一点。
16、在围绕某一物体(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会观察到远近不同的物体存 在(视觉位置差异)。第 7 课
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角)?
四季和什么是正午太阳高度(角)有什么关系? 地球上面为什么会有四季变化? 四季的特点是什么?
17、(四季的形成)与(地球的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18、四季的成因: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 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第 8 课
什么是极昼极夜现象?如果地轴的倾斜度再大一些,会怎样呢?
19、(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地球公转)、(自转)和(地轴倾斜)有关。20、(地轴倾斜角度的大小)可以影响(极昼极夜)发生的地区范围。
21、地球确实在(自转和公转),证据不仅有来自(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还有来自(观 察或实验)的多种现象。
2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自西向东),周期为(24 小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转,地轴是(倾斜)的。
23、与地球自转相关联的现象有:(昼夜交替),(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看 上去(北极星不动)等。
13.三种解法应对地球运动考点 篇十三
9.S地的纬度
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D.低于M地
10.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
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
11.若R点沿直线RS
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
本组题主要综合考查地球仪、晨昏线、季节判断、昼长变化、不同视角的光照图等地球运动中六个方面的知识。
有关地球运动试题,一直是广大高中文科生由地理“理想王国”步入“自由王国”时的一道最难跨过的门坎,并常常将其列为复习阶段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学生,就由于地球运动试题屡战屡败,而基本放弃对该内容的攻坚复习,甚至把“地球运动专题”作为“机动内容”,排在最后,要视具体复习时间充裕与否而取舍。
在复习备考中,许多学生只用一种解法,往往难以适应和应对地球运动“难题”。以下是笔者一直给学生推荐的三种解题方法,可以攻克此类难题。
一、最传统的解法——现场图解法
鉴于地理试题几乎无图不成题的特征,许多学生已经知道解答地理试题时,往往需要图文结合、图图转化。所以,现场图解法是解答地球运动题时最传统的方法。其特点如下:
优势显著:其一,为平时备考减负——现场画图推导,只需记忆少量主干知识,从而节约大量时间,为平时学习和备考减负。其二,解题形象直观——直观画出平时积累的重要图形,容易上手,如,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二分二至日光照图。
缺点明显:其一,绘图费时——图解法即使只用绘课本熟悉的图形,也比较费时。其二,转化吃力——过去的高考题“以知识立意为主”,基本上是直接考查课本二分二至日的固定光照图及其简单变式图;现在的高考题“以能力立意为主”,简化和变形太大,现场画图法很难还原出课本基础图。那么,在图图转换时,如果找不到要转化的母图,仍然会一筹莫展,难以找到切入点。
运用图解法解析这组题如下:
第9题,第一步,根据题干条件,将已知图3的局部图转化成完整图(见图甲)。第二步,根据图3和图甲中的纬线m是一条直线,符合常见侧视光照图习惯,从而判断空中的R点与纬线m所在的纬线圈在同一个平面。第三步,判断S点的位置时,根据R点在地表的投影为S点,结合地球仪知识:S点必须经过R与地心O的连线OP,可以直观判断S点的纬度低于M地和N地,所以D项正确。
第10题,第一步,将图3的局部简图还原完整的侧视光照图(见图乙)。
由题干中“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可知粗曲线n以南为夜,以北为昼,北半球发生极昼,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步,由四个备选项的季节特征,很容易判断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的季节,正是其地中海气候的夏季,也是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的干燥少雨时期,所以B项正确。
第11题,第一步,观察画出的图乙,m、n两条线的两交点间距离,即纬线与晨昏线的两个交点间的昼长(或夜长),不会因观察者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从而排除A、B两项。第二步,若R点沿直线RS上升,观察者位置位于m纬线所在的平面之上时,则观察视角类似于极点俯视图,m纬线则如图丙中60°N呈现向南弯曲的形状,即与n晨昏线弯曲方向相反,所以C项正确。
二、最灵活的解法——题组倒推排除法
排除法许多人经常使用,其优势有二:其一,正面困难,侧面排除——用其它方法从正面解题较困难,找不到正面解题的切入点时,从备选项出发逐项排查;其二,常规费时,排除提速——常规解题法,往往速度慢,费时多。
许多人惧怕地球运动类试题,就是因为往往一个题组彼此密切相关,如果第一小题出错,后面的答案往往一错到底。
既然如此,我们解题时不能只会“顺藤摸瓜”,还要“顺瓜摸藤”,即不从第一题开始解答,而是从本组题中的后面某题开始,再倒推出前面题答案。比如,先由中间的第10题开始,再做前后两题。
“题组倒推法”的具体解法如下:
第9题的光照图读不懂,或太麻烦,先从第10题的四个季节分明的备选项出发,轻松判断B、C、D三项的时间分别为北半球的夏季、冬季、冬季,再根据单项选择排除季节相同的C、D两项,从而判断正确答案为季节惟一的B项。
再回头解答第9题时,先根据第10题的A项错误,初步判断该时期与“S地的白昼比N地长”相反,即北半球夏季S地的白昼比N地短,从而确定S地纬度低于M地,即第9题D项正确。
三、最快捷的解法——考场实物模型法
地球运动题的常规解法需要画图,其实,完全可以创新解题方法——考场实物模型法。有人很奇怪,说“实物模型法”我们在课内外学习中,并不陌生,但考场哪能够带模型进去呢?
看看下面的一组“实物模型”,你就不会奇怪了。
以下四幅实物模型,是不仅能够被允许带进任何考场,而且能够随身携带,甚至终身携带的简易模型,名称可以叫作“握拳地球仪”“矿泉水瓶地球仪”。
“考场实物模型法”的具体解法如下:
第9题,观察图①或图③,为简单地球仪实物模型侧视图,能够既直观又快捷地判断S点的纬度低于M地和N地,所以D项正确。
第10题,A项中S地与N地的昼长,也能够由图①或图③的实物模型对比出来。
第11题,观察图②或图④,为转动后的极点俯视“实物模型”。观察对比侧视和俯视的①与②、④与③,就能够直观地判断纬线形状的变化——由直线变为图②、图④中与n线弯曲方向相反的曲线。所以C项正确。
对比三种解法,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解法刷新:所谓“难题”不一定真难,关键是需要解题方法的不断“刷新”,才能化难为易。熟练运用电脑的人都了解一个常识:时常对页面刷新,才能加快速度。否则,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往往卡壳、死机。
同理,地理试题在不断更新,解题方法也要不断“刷新”。解题方法是解题的杀毒软件,软件只有不断地升级,才能防止新题型的“病毒”换代,使你解题死机。因此,在复习备考和平时的地理学习中,不能仅仅只是跟着教材和资料,亦步亦趋地前进。
第二,必胜信心:所谓“难题”不一定每一次、每一题都难,因为一组题中,各小题的难度系数或者选择题的四个备选项的难度系数是不相同的。一定要有必胜的自信心,否则,就会像条件反射一样,看到地球运动题就胆怯和自卑地举起双手。
第三,方法综合:这三种解题方法应运用娴熟,练习时应该学会一题多解,在对比“多解”中,逐步适应和习惯,然后,择优录取最好的方法。同时,学会在一题多解中训练思维的广度、深度和灵活度,从而提高地理分析能力和解题速度。
【地球运动习题】推荐阅读:
《地球的运动》课后教学反思07-25
地球运动学考复习教案10-22
地理《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教学设计10-18
中图版地球和地球仪07-17
初一地理《地球和地球仪》教学教案06-17
写世界地球日的作文:爱护地球母亲09-18
热爱地球妈妈06-20
地球爷爷09-09
地球的标语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