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重要问题

2024-07-19

21世纪的重要问题(精选8篇)

1.21世纪的重要问题 篇一

21世纪客户关系是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是公司产生利率的靠山,没有稳定的客户支撑,公司就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稳定的客户资源已成为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客户的需求不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满足往往是导致公司客户流失的最关键因素。一方面,我们应及时将公司经营战略与策略的变化信息传递给客户,便于客户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把客户对企业产品、服务及其他方面的意见、建议收集上来,将其融入公司各项工作的改进之中。这样,既可以使老客户知晓企业的经营意图,又可以有效调整公司的营销策略以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善于倾听客户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相应的投诉和售后服务沟通渠道,鼓励不满顾客提出意见,及时处理顾客不满,并且从尊重和理解客户的角度出发,站在顾客的立场去思考问题,采用积极、热情和及时的态度。同时也要跟进了解顾客,采取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大量实践表明,2/3客户离开其供应商是因为对客户关怀不够。对一些(抽取有效客户资料)、客户经常做一些电话拜访,咨询她们使用产品所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回访客户时,我们应注意四点:了解客户使用产品的情况;了解客户近期有无新的需求,以便发现新的销售机会;向客户宣传、推介新产品,创造再销售;在节假日如元旦、春节、清明节、五一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或在客户生日、客户公司的重大节日时问候客户。在明确了客户的所在之后,就应对于客户的基本信息加以收集,分析其对产品的可能需求点,以此为基础准备一套个性化的产品和公司相关资料体系;此后,我们要重点考虑接触的方式,实现与客户的接触;实现接触之后,则要从满足客户实际需求出发,获取客户的信任。

2.21世纪的重要问题 篇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上丝路”)建设,是为整个人类社会共同繁荣进步而实施的一项伟大工程[1,2,3]。通过推进合作,与海上相关国家共同打造沿海发展经济带,利用港口连接,为港口经济、沿海经济创建新的发展空间,同时打通基于开放安全的航海通道[4]。因而,航线、节点和港口是建设“海上丝路”的重要支撑和重点考量。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已是大势所趋,由印度洋到东南亚再至远东,这一区域内船舶行进路线的安全及可靠持续的沿途节点成为众多商船航行自由的关键,特别是贸易航道上的关键海峡,一旦海盗或恐怖分子以攻击一定规模的船舶实现其沉没,必然对全球化的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作为我国原材料、技术主要来源国,工业产品、对外投资的主要对象国,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国家已逐渐成为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如果不能保证顺利的海上通行,将会对双方造成严重的经济影响,因为贸易是个互动的过程,能够实现资本、生产要素等在各国的最优配比,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假设这个过程不能实现的话,这将导致相关贸易国社会出现动荡而产生政治影响。在关注航线的同时,沿途港口是另一个重点,它们确保了船只沿途的稳定补给与修养。如果关键节点受到封锁甚至阻断,最优路线将无法实现,进而产生绕行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带来不必要的损失[5]。因此,保证海上航行的安全而顺畅成为各国的一个共识,需要各国对此进行保护,必要时还需在公海进行危机管控。无论是自由航行还是危机处理,回溯上句可以发现,路线和节点是需要直面的,它们的核心即为航线和港口[5]。结合海上丝路的发展远景,做好线与点的分析,对我国高效利用“海上丝路”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略海疆、迈向深蓝,充分掌握海洋环境、人文背景等信息是先决条件[6,7,8]。关键节点预置更是重中之重,将其打造为可靠的战略支撑点、现代之“海上驿站”,期望在未来的建设中,赋予其综合补给、舰船维修、情报监测、医疗救护、海上救援、海洋权益维护等功能,助力军地海洋建设。在此对 “海上丝路”涉及的主要航线、地理节点与重要港口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以上述三者作为切入点,从地理、气候、水文、贸易类型、承载能力、基本设施等方面进行梳理,抛砖引玉,期望可以为“海上丝路”建设、“海之梦”、“中国梦”尽绵薄之力。

2 主要航线

2.1 近洋航线

近洋航线主要指从我国各港口到南海周边国家重点港口的航线,主要有6条。

(1)中国—越南:主要停靠港口有胡志明市、海防等。该航线主要承担中越之间的海上贸易运输。其中,中国主要向越南出口钢材、设备以及棉纺等产品,而从越南进口煤炭、原油和果蔬等物资。

(2)中国—菲律宾:主要停靠港口有马尼拉、宿务等。其中马尼拉是菲律宾最大的海港,同时也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而宿务则是菲律宾第二大港,物资、矿产丰富。此外,中国-菲律宾航线途经的港口包括深圳港、阿布约港、阿姆尼坦港等。该航线承担了中菲之间绝大部分的贸易运输。其中,中国主要向菲律宾出口纺织品、煤及服装等,而从菲律宾进口电子器件、生钢以及香蕉等物资。

(3)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途经南沙群岛西部到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主要停靠港口有新加坡港、关丹港、巴生港、槟城港及马六甲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矿物燃料、有机化学品、天然橡胶、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和电子等,主要出口的产品是钢铁制品、机械、电子、船舶和家具等。近年来中国- 新马航线途径港口明显增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发展。

(4)中国—泰国、柬埔寨:主要停靠港口有海防、林查班、曼谷及宋卡各磅逊等。主要进口产品包括农产品、塑料及其制品、橡胶及其制品、机械和电子等;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有机化学品、钢铁、机械、电子和光学医疗设备等。

(5)中国—印度尼西亚:主要停靠港口有雅加达、苏腊巴亚(泗水)、三宝垄等。主要进口产品包括矿物燃料、动植物油、杂项化学产品、橡胶及制品等,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机械设备、钢材、贱金属及制品等。目前,中国已成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条航线也变得更加繁忙。

(6)中国—北加里曼丹:主要停靠文莱的斯里巴加湾和马来西亚的米里、古晋等港口。主要进口商品为机电产品、矿物燃料、动植物油、机械设备和橡胶及其制品;主要出口商品有机电产品、机械设备、粗钢、铜及制品、光学仪器、纺织品等。连续多年,中国都是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与文莱的贸易也迅速增长,该航线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远洋航线

“海上丝路”涉及的远洋航线是指中国各港口到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等沿岸重点港口的航线,主要包括以下6条。

(1)中国—孟加拉湾:主要停靠港口有仰光、吉大港、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等。双边贸易中,中国对孟加拉的出口种类包括纺织品、机械、设备、化工、化肥、种子和消费品等,而中国从孟加拉进口主要包括:黄麻和黄麻产品、原料和加工皮革、虾和冷冻食品等。 对缅甸主要出口木材、农产品和矿产品等,向中国进口成套设备和机电产品、纺织品、摩托车配件和化工产品等。印度向中国主要出口棉花、矿产品、铜及制品、有机化学品和建筑材料等产品,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则主要有机电产品、机械设备、有机化学品、文物制品和肥料。

(2)中国—斯里兰卡:主要停靠港口有科伦坡等港口。斯里兰卡对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为植物纤维及制品、茶叶、橡胶及制品、非针织和非钩编服装、针织和钩编服装;斯里兰卡自中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机电产品、针织产品、棉花和钢铁产品。

(3)中国—阿拉伯海、波斯湾:主要港口有孟买、卡拉奇、阿巴斯、迪拜、哈尔克岛、科威特、多哈、巴士拉等。该航线承担了中国海上石油运输量的一半左右,是中国能源进口的生命线。此外,该航线还是中国和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主要贸易通道。因而,该航线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保障我国的能源供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4)中国—红海:主要停靠港口有亚丁、吉达、亚喀巴、苏丹等。中方对也门出口商品以纺织品、机电产品、粮油食品和轻工业品为主,主要进口原油。从贸易商品结构来看,中国从沙特进口的商品主要为石油和石化产品,是沙特的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国;中国出口沙特的商品主要是服装、IT产品、家电等,是沙特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目前,沙特已经成为我在海外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原油供应国之一。而苏丹同样也有丰富的石油和矿产资源,其石油出口的2/3都输送到中国,约占中国石油进口的6%,是中国在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苏丹第一大贸易伙伴。由此可见,该航线对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保障我国能源供应都具有重要意义。

(5)中国—东非:主要停靠港口有摩加迪沙、蒙巴萨、达累斯萨拉姆、马普托、路易港。中国对肯尼亚主要出口商品为:机械设备、家电、纺织品、日用百货、五金工具、建材、药品、化工原料等,从肯尼亚进口的主要商品为:兽皮兽革、原木、锯材、剑麻、除虫菊精、鱼肚等。中国对坦桑尼亚主要出口粮食、车辆、纺织品、轻工产品、化工产品、机械设备、电器、钢材等,从坦桑尼亚进口干制海产品、生皮革、原木、粗铜和木质工艺品等。中方向莫桑比克主要出口机电产品,钢材、车辆等运输设备,从莫桑比克主要进口原木、矿产品等初级产品。随着中坦和中莫之间贸易的迅速增长,该航线的货运量也在不断增长。

(6)中国—地中海:主要停靠地中海南北两岸的各港口有敖萨、康斯坦萨、瓦尔纳、伊斯坦布尔、里耶卡、威尼斯、热那亚、马赛、巴塞罗那、巴伦西亚、亚历山大、的黎波里、班加西、突尼斯、阿尔及尔等。目前,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出口市场、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及第四大实际投资方;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当前中欧经贸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欧盟连续11年位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连续12年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2014年中、欧双边贸易额突破6 000 亿美元大关。由于该航线比绕道好望角明显要短并且更加安全,因而在中欧日益增加的海上贸易运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分析可知,中国- 波斯湾航线、中国- 红海航线、中国-印度尼西亚航线以及中国-北加里曼丹航线在我国进口能源的海上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而其他航线,尤其是中国- 地中海航线和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航线则对加强我国的对外贸易具有重大意义。

3 重要节点

“海上丝绸之路”有一些重要航线,而这些航线中还包含了一些重要节点,诸如: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以及苏伊士运河等。

3.1 台湾海峡

地理特征:台湾海峡是我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主要属东海海区,南通南海。海峡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km。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km,南口宽约410km,最窄处在台湾岛白沙岬与福建海坛岛之间,约130km。海峡大部水深小于80m,平均水深约60m。西北部较平坦,东南部坡度较大,中间有岛屿和浅滩构成弧形降起带。南口有台湾浅滩,由900余个水下沙丘组成,呈椭圆形散布,东西长约140km,南北宽约75km,水深10~20m,最浅处8.6 m,滩上有急流,水文情况复杂。台湾岛台中以西有台中浅滩,东西长100km,南北宽18~15km,水深最浅处9.6 m。两浅滩之间为澎湖列岛岩礁区,南北长约70km,东西宽46km,由岛屿、礁石和许多水下岩礁组成。北部岛礁分布较集中,水道狭窄;南部岛礁分散,水道宽阔[9]。

气候概况:属南亚热带、北热带季风气候。中部气温平均最高28.1℃,最低15.9℃,年降水量800~1 500mm。西北部气温年差较大;东南部年差和日差较小。10月至翌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平均风力达4~5级,时有6级以上大风;5-9月盛行西南季风,平均风力3 级左右。7-9 月多热带气旋,每年平均5~6个。海峡中雾日较少,两侧近岸雾日较多,东山岛、马祖列岛和高雄一带,每年超过30d。

战略地位:台湾海峡是东海及其北部邻海与南海、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它不仅是我国沿海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也是西太平洋地区一条重要的国际航道,东北亚各国与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各国间的海上往来,绝大多数从这里经过,日均通过的商船达百艘之多。我国南北方的贸易航线以及三大南下外贸航线都需要经过该海峡,而“海上丝路”几乎所有的航线也要由此通过。因而,其航线畅通对我国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和外贸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2 马六甲海峡

地理特征: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海峡西连安达曼海,东通南海,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 080km,连同出口处的新加坡海峡长为1 185 km。 西北宽370 km,东南宽37km。海底比较平坦,多泥沙质。水深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一般为25~115m。东南峡口有许多小岛,一些小岛边缘有岩礁和沙脊,妨碍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于海峡东侧,宽度2.7~3.6km,可通航吃水20m的巨轮[10]。

气候概况:马六甲海峡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年均气温25℃以上,年均降水量2 000~2 500mm,马六甲港等地达3 000 mm以上。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风力微小,因而被称为是“风平浪静的航行海峡”。但该海峡对流活动频繁,尤其是4-5月、10-11月可能出现猛烈的暴风雨和雷暴,过往船只需要加以防范。

战略地位: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航道,是环球航线的重要环节之一,按照统计,每天平均通过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过8万多艘,控制着全球四分之一的海运贸易,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途经马六甲海峡。对于我国而言,目前有85%的石油运输途经此地,也是中国进出口欧洲及非洲货物的交通之路,因而可以说是海上丝绸之路最重要的节点。

3.3 巽他海峡

地理特征:巽他海峡位于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之间,沟通太平洋的爪哇海与印度洋。航道狭长,约为120km,宽为22~110km,最窄处3.3km;平均水深50~80m,最大水深1 080m,远远超过马六甲海峡;峡底多为泥、沙、石、贝质。该海峡非常适于大型船舶通航,但也容易遭受破坏和封锁。

气候概况: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对流活跃。年平均气温达30℃,最低为23℃,年均降水量1 500~1 800mm。11月至翌年3月为西北季风期,多雨多云;4-10月为东南季风期,晴天多而雨量少。此外,要特别注意的是,海峡地区处于地壳运动活跃地带,多火山活动和海啸。

战略地位:巽他海峡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之一,也是西北太平洋沿岸国家至东、、西非洲和绕道好望角去欧洲的海上咽喉要道,开往我国的部分大型油轮也由此通过,并且还是我国与澳洲之间的重要贸易水道,因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由于该海峡非常适合大型舰船和潜艇通过,因而也深受美军重视,是美国海军第7舰队往来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重要海上航道之一[11]。

3.4 霍尔木兹海峡

地理位置:霍尔木兹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西接波斯湾,东连阿曼湾,北岸是伊朗,南边是阿曼,中间有格什姆岛、霍尔木兹岛和哈豆岛。。霍尔木兹海峡东西长约150km、最宽处97km、最狭处只有48.3km;南北宽56~125km;平均水深70m、最浅处10.5m、最深处219m。海峡中地形复杂,北部水浅,沿岸多沙滩和珊瑚礁;南部水深,,沿岸多湾和小半岛[12]。

气候概况:霍尔木兹海峡地处副热带,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在26℃ 以上,7月平均为31~32℃,1月平均为20~21℃。海峡大部年降水量仅100~200mm,只有布什尔附近可达300mm。该海峡平均风力较小,6级以上大风一般只出现在11月至翌年3月。海雾出现频率极低,但5-7月常有尘埃所致的低能见度天气[13]。

战略地位: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和波斯湾石油通往欧洲、美国和东亚等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石油运输通道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14]。霍尔木兹海峡还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红海航线的必经之地,对于中国和西亚及非洲开展海上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该海峡也是中国重要的石油航线即中东航线的必经节点,我国进口石油总量的约40% 都要经该海峡运输[15],是我国最重要的海上能源通道之一。

3.5 曼德海峡

地理特征:位于43°20′E、12°40′N,亚洲阿拉伯半岛西南端和非洲大陆之间,连接红海和亚丁湾、印度洋。海峡长50km,宽26~32km,水深30~323m。海峡入口处有几个小岛,其中较大者名丕林岛,面积13km2,把曼德海峡分为东西两条水道,即东西两条分峡。 东水道宽仅3.2km,水深约30m,是红海进入印度洋的重要航道;西水道宽约28.95km,水深333 m,但多暗礁、险滩,不便航行[16]。

气候概况:海峡地区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高温。4-10月为热季,平均气温37℃左右,最高气温达45℃以上。11月至翌年3月为凉季,平均气温约27℃。雨量稀少,年平均降雨量仅为150~200mm。由于蒸发远远大于降水,加之周围很少河水补给,并且与亚丁湾、阿拉伯海间海水交换受阻,以致海峡中海水盐度在38以上,成为世界上盐度最大的海峡[17]。

战略地位:自古以来,曼德海峡就是沟通印度洋、亚丁湾和红海的一条繁忙商路。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就曾率船队穿过曼德海峡,沿红海北上到达麦加。苏伊士运河通航后,曼德海峡更是成为大西洋通往印度洋最短航线上的必经航道,也是欧、亚、非三洲间海上交通贸易的重要航道,每年都有两万多艘船只通过,是世界上最重要和最繁忙的海峡之一,被誉为“世界战略心脏”[11]。对中国而言,该海峡不仅是联系中国与西欧的重要节点,也是中国从沙特、也门和北非进口原油的关键通道。

3.6 苏伊士运河

地理特征: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东北部,是亚洲与非洲间的分界线,同时也是亚非与欧洲间最直接的水上通道。运河西面是尼罗河低洼三角洲,东面较高,是高低不平且干旱的西奈半岛。运河沟通地中海与红海,贯通苏伊士地峡,全长190km,宽280~345m,平均水深22.5m左右,峡内自然条件良好。

气候概况:苏伊士运河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1月平均气温12℃左右,7 月平均气温约26℃;年均降水量50~200mm。

战略地位:苏伊士运河是沟通地中海和红海的著名国际航道,扼守北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之间海上航行的要道,具有重要的国际经济意义和战略价值。作为西欧与波斯湾地区、亚太地区之间贸易往来的捷径,它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每年有100多个国家的船舶航行于此。其货运量接近世界海上贸易总货运量的20%,欧、亚两洲间近80%的海运货物要经过苏伊士运河。对于 “海上丝路”来说,它是沟通中国—地中海航线的重要节点,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1]。

3.7 直布罗陀海峡

地理特征:直布罗陀海峡位于西班牙最南部和非洲西北部之间,是连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门户,全长约90km。该峡最窄处仅13km,其西面入峡处最宽,达43km;最浅处水深50m,最深处水深1 181m,平均深度约375m[18]。

气候概况:直布罗陀海峡和附近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热少雨,蒸发旺盛;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气旋活动,温和多雨。春秋季多风暴。春季多浓雾,整个海峡能见度很低,对船舶航行威胁极大。

战略地位:是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唯一通道,也是西欧、北欧各国舰船经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南下印度洋的咽喉要道,而从波斯湾运载石油的船只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运往西欧和北欧各国。据统计,每年经海峡的航运量占世界航运量的25%,而经过的船只达12万余艘[11]。作为中国与西北欧之间最短航线的必经节点,它对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也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分析表明,“海上丝路”中的许多重要节点都是世界经贸和能源运输的战略要地,更关乎着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这些海峡通道往往地形狭长,地理情况复杂,水文气象条件恶劣,其通航容易受到人为封锁控制和自然条件影响,需要我们对这些风险加以分析和防范。迈向深蓝,需要我们在关键节点提前预置,将其打造为“海上丝路”建设的军民两用的战略支撑点。

4 重要港口

港口被视为国际物流的一个特殊节点,其具有水路联运设备和条件,是水路交通的集结点和枢纽,因而成为联系内陆腹地和海洋运输的天然界面。对于建设“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的港口更是联系我国和相关国家的基点和桥梁,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此外,我海军肩负维护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使命,为了维护海上丝绸之路的贸易安全、我国和涉及国家的海洋安全、人道主义救援等,也就要求我们挺近深蓝、挺近大洋。关键节点预置是重中之重,期望在未来的建设中,赋予其综合补给、舰船维修、情报监测、医疗救护、海上救援、海洋权益维护等功能,助力军地海洋建设。本文在此分析了南海-印度洋周边一些重要港口的特征,主要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概况、人文背景、货运吞吐量等,为打造可靠的战略支撑点提供参考。

4.1 南海周边港口

我国南海周边的港口多为天然良港,自然条件较好,并且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因而,区域外大国对南海周边港口的争夺非常激烈。其中,越南的金兰湾、菲律宾的苏比克湾以及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港等,都纷纷成为域外大国的海外基地。近年来,美国海军在重返亚太的战略背景下,更是加强了和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以及新加坡等国的军事交流,并且高调宣称将重返苏比克,同时还力争进驻金兰湾。而日本也毫无遮掩地加强了对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的军事援助,更是在我国礼乐滩海域与菲律宾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不排除未来在这些国家建立海外基地的可能。这些,对我“海上丝路”建设和国防安全都构成了严重挑战和威胁。未来还需加强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评估,积极探寻降低上述威胁的战略战术。

4.1.1 金兰湾港(越南)

地理位置:11°59′53″N、109°13′10″E。位于越南富庆省南部海岸,内港金兰,面积60km2,水深1~16m,湾口宽仅1 300m,湾长20km,宽6km;外港平巴,水深30m以下,湾口宽3~4km,口外水深30m以上。

气候概况:属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降雨量为1 500~2 000mm,雨旱两季分明,5-10 月为雨季,11 月至翌年4 月为旱季。

人文背景:人口约110万(2003年),居民以京族为主。宗教主要信仰大乘佛教。

货运吞吐量:可停泊航空母舰及成百艘舰艇。

4.1.2 苏比克湾港(菲律宾)

地理位置:14°49′12″N、120°14′35″N。位于菲律宾吕宋岛西南,是南海东岸的重要港湾。东为马亚加奥岬,西为比尼克提坎岬。港湾长14km,宽8~13km,水深24~50m,有良好的锚地。

气候概况:属热带季风性气候。终年炎热,其中12月至翌年2月比较凉爽,3-5月最热。雨量丰沛,年降水量达3 000mm以上,其中12月至翌年4月为旱季,其他时间为雨季。

人文背景:人口23万(2007年),主要居民为他加禄人和伊洛克人。主要信仰天主教。

货运吞吐量:一期工程将要建成280m长的集装箱泊位,年吞吐量可达到30万标准箱(TEU)。

4.1.3 新加坡港(新加坡)

地理位置:1°16′N、103°50′E。位于新加坡南部沿海,西临马六甲海峡的东南侧,南临新加坡海峡的北侧。本港自然条件优越,水域宽敞,水深适宜,吃水在13m左右的船舶可顺利进港靠泊。

气候概况: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4℃。年降雨量约2 400 mm,每年10 月至翌年3月为雨季。属全日潮港,平均潮差2.2m。

人文背景:人口约547万(2014年),主要居民为华人、印度族、马来族、欧亚族;主要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等。

货运吞吐量:共有250多条航线来往世界各地,2006年,货运吞吐量达2 480万TEU。

4.1.4 达尔文港(澳大利亚)

地理位置:12°27′S、130°50′E。位于澳大利亚西北海岸,是北领地的首府。有主要码头3 座,长734m,水深9~13m。

气候概况:属热带气候。旱季为5-9 月,6、7月是最凉的月份。雨季为12月至翌年3月,常有热带风暴和雷暴。

人文背景:人口约22万(2012年),居民多是欧裔移民的后代、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主要宗教为英国国教和天主教。

货运吞吐量:年货物吞吐量达300万TEU。

4.1.5 西哈努克港(柬埔寨)

地理位置:10°38′N、103°29′E。位于柬埔寨西南沿海,是柬埔寨最大的海港。共有6个泊位和3片锚地,水深7.5~13 m。 大船锚地水深可达18m。

气候概况:属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约29℃,9月至翌年2月为凉季,月均气温24℃。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 000mm,6-11月为雨季,12月至翌年5月为旱季。属日潮港,平均潮差0.7m。

人文背景:人口约24万人(2007年),主要为高棉族。

货运吞吐量:可以同时容纳4艘万吨货轮进港,2006年货物吞吐量将近200万TEU。

4.1.6 林查班港(泰国)

地理位置:13°5′N、100°53′E。位于泰国中部曼谷湾东岸,曼谷市东南方。航道泊位水深保持在最大16m,低潮水位至少在14m。港口所在城市平均海拔不足2m。

气候概况: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明显的热季、凉季、雨季,年平均气温27.5℃。6月为全年最高气温,可达35℃;11月至翌年1月为凉季,月均温度17~24℃左右。年降水量约1 500mm。

人文背景:曼谷市人口约1 197万人,半数以上有华人血统,每年都有大量移民及外国人涌入曼谷。主要宗教为佛教,被誉为“佛教之都”。

货运吞吐量:有11个码头,其中5 个是集装箱码头。2005年吞吐量3 793 802TEU,世界排名第二十位。

4.2 印度洋周边港口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与印度洋周边一些港口的投资和建设,为我国海上通道的安全保障以及海外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后勤补给提供支撑。国际安全专家则进一步指出,战略支撑点的打造是实现海上通道安全和海权建设的重要手段,中国应以海洋强国战略和“海上丝路”倡议为依托,借鉴古代历史经验,结合互联互通、基础设施投资、港口建设的布局,分类型、按步骤地将重点港口打造为战略支点[19]。例如,可加强对上述重点港口的现代化建设,通过划定工业园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冶炼、造船等产业的发展与升级,使这些港口兼备商用与军用功能,并积极参与港口管理,从而为中国船只和海上力量提供后勤补给,助力中国维护海上通道安全和掌控关键性航道。

此外,还要特别指出的是参与瓜达尔港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对我国能源运输安全来说,更是具有特殊意义。项目建成后,中东地区的石油可经瓜达尔港通过石油输送管道输往我国新疆,把经由阿拉伯海及马六甲海峡长达12 000km的传统路线缩短为2 395km。自从2013年巴基斯坦政府将瓜达尔港的建设和运营权正式交予我国以来,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加大了对该港的投资建设力度,使其已具备运营能力[20]。

4.2.1 实兑港(缅甸)

地理位置:20°8′19″N、92°54′4″E。是缅甸孟加拉湾沿岸的最大城市和海港。临孟加拉湾北岸,加叻丹河口西侧。

气候概况:属热带季风气候,12 月至翌年4 月为旱季,其余月份为雨季,其中6-8月降水量均超过1 000mm,12月至翌年2月则相对干燥凉爽。

人文背景:人口约18.1万,主要是若开族和缅族,还有苗族、德族、克米人和贷尼人等。主要宗教为佛教。

4.2.2 南港(斯里兰卡)

地理位置:6°56′N、79°50′E。位于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南部,是连接海上丝路东西线的枢纽,堪称海上丝路的重要节点。港口水深在9~11m之间。

气候概况:属热带季风气候,盛行偏西风。年平均气温22~32℃,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 300mm。平均潮高:高潮为0.7m,低潮为0.1m。

人文背景:人口约64.2万,居民以僧伽罗族人为主。宗教以佛教为主,伊斯兰教、基督教和印度教次之。

货运吞吐量:码头共有4 个泊位,岸线总长1 200m。设计年吞吐能力240 万TEU,可停靠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适宜停靠大型、超大型船只。

4.2.3 瓜达尔港(巴基斯坦)

地理位置:25°07′35″N、62°19′21″E。位于巴基斯坦西南俾路兹斯坦省瓜达尔市,东距卡拉奇约460km,西距巴基斯坦—伊朗边境约120km,南临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位于霍尔木兹海峡湾口处。进港水深超过15m。

气候概况:属热带沙漠气候,干旱炎热。6月最热,平均气温31~32℃;1 月最凉,平均气温18~19℃;6-8 月有季风阵雨。 年平均降水量只有100mm左右。

人文背景:人口约9万,主要居民为俾路支人和巴丹人。信仰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属逊尼派的哈乃斐教法学派。

货运吞吐量:一期项目工程包括3个泊位兼顾滚装的多用途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10万TEU、杂货散粮72万t。

4.2.4 吉大港(孟加拉国)

地理位置:22°22′N、91°48′E。位于孟加拉东南沿海的卡纳富利河下游,距河口约8nmile,濒临孟加拉湾东北侧,是孟加拉的最大海港。泊位吃水深6.4~8.5m。

气候概况: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29℃,每年雾日20d,雷雨日50d。全年平均降雨量2 800mm。大潮高潮4m,低潮0.5m。

人文背景:人口约175万,主要居民为孟加拉人和藏缅语族人。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和基督教。

货运吞吐量:为天然良港,有28个码头,有6万载重吨的原油泊位。年吞吐量达400万t。

4.2.5 马累港(马尔代夫)

地理位置:4°26′N、73°20′E。位于马尔代夫中部的马累岛北部沿海,濒临印度洋的北侧,是马尔代夫的最大海港。它是马尔代夫的首都,又是印度洋上军事、交通的要地。东航道水深在30m以上。

气候概况:属热带季风气候,盛行西南风。年平均气温约28℃。全年平均降雨量约2 000 mm。平均潮高:高潮为1.1m,低潮为0.7m。

人文背景:人口约15 万(2014年)。主要民族马尔代夫族;主要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属逊尼派。

货运吞吐量:有10多艘载重为75~150t的驳船。每年出口的鲜鱼制品为4 000t。

4.2.6 蒙巴萨港(肯尼亚)

地理位置:4°04′S、30°40′E,位于肯尼亚东南沿海的蒙巴萨岛上,濒临印度洋的西侧,是肯尼亚的最大港口,也是东非的最大港口之一。港区主要码头泊位有21 个,岸线长2 343 m,水深在9.5~13.4m。

气候概况:该港属热带草原气候,盛行东南风。年平均气温约24℃,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 200mm。平均潮差约1.8m。

人文背景:人口约70万,是肯尼亚第二大城,滨海省首府。 居民有班图族人、阿拉伯人以及印度人等。

货运吞吐量:该港有各类万吨级以上泊位21个,24h通航。据不完全统计,蒙巴萨港每年集装箱进出口约15万~20万TEU。

4.2.7 巴加莫约港(坦桑尼亚)

地理位置:6°26′S、38°54′E。坦桑尼亚著名港口,濒桑给巴尔海峡,近鲁伏河口。是东非—阿拉伯—印度贸易网中的重要中转站。 水深3.6~9.1m。

气候概况:属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湿热,年平均气温26℃。

人文背景:人口约3万人,主要民族有苏库马、尼亚姆维奇、查加、赫赫。主要宗教为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货运吞吐量:巴加莫约港综合开发项目建成后年吞吐量将达到2 000万TEU,而目前达累斯萨拉姆港的年吞吐量仅为80万TEU。

4.2.8 吉布提港(吉布提)

地理位置:11°36′N、43°8′E。位于亚丁湾西端吉布提东南的岬角上,北距曼德海峡77n mile,东距亚丁湾130nmile,是东非最大的现代化港口之一。水深9.7~12.1m。

气候概况:属热带沙漠气候,年平均气温在35℃以上,最高可达46℃,冬季平均气温约25℃。全年平均降雨量约150mm。最大潮高2.9m,最小潮高为0.2m。

人文背景:人口约81万,主要民族为伊萨族,阿法尔族。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

货运吞吐量:全港共计12 个泊位,岸线长2 300m。原油每小时可卸2 500t。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5.7万TEU。

5 展望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国自明初郑和下西洋以后,统治者一直实行海禁制度,作为一位新入门者,如何以 “海上丝路”为基础,熟练地驾驭海洋,不仅需要大规模的船队,更需规划好如何利用船队,优秀的驾驭者对目的地以及到达目的地的流程都是深谙于心的。熟悉规则、利用规则并最终以我为主发展规则。熟悉规则是最基本的要求,缺乏对上述航线、节点与港口的实地勘察是该项工作的不足之处,下一步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部分区域进行调研。翻转地球仪可以发现,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8%,通过沿海水域连接着各大洋,世界上80%的国家都是沿海国,多于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带[5]。在国力逐渐增强及外贸规模稳步扩大的背景下,应当利用好《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稳步推进适用于我国及围绕“海上丝路”的沿海国的共同发展,实现睦邻、强邻、富邻的目标,促进人类社会的共同繁荣进步。

为保障“海上丝路”的海洋建设,我们做了初步设想,抛砖引玉,期望更多同行积极为 “海之梦”献策。

(1)构建立体观测、监视平台。构建基于天基、空基、陆基、海基于一体的立体观测网,增强实时监测能力。基于该平台,广泛收集、整理、分析海洋数据,可以为基础研究、海洋开发建设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2)海洋气候特征统计。含气候背景特征、历史天气系统查询(尤其是灾害天气特征查询)。经验在气象水文保障中占了很重要的比例,但是,当进入陌生海域,我们的预报员、航海人员并没有太多经验可以借鉴,这就要求我们应系统性、精细化地做好海洋气候特征统计工作,有需求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

(3)海洋环境预报[21,22,23]。包括区域预报、航线预报、港口预报。预报要素包括:天气、能见度、风、浪、流、温、盐等。预报时效:短期预报、中长期预测。尤其要做好灾害天气的预报,搭建实时预警系统。

(4)不同季节的航线规划。根据不同季节的灾害特征、地理特征、成本等因素,制定不同季节的最优航线。

(5)风险评估。对重要的航线、海洋工程等进行风险评估。

3.邵建:21世纪胡适可能更重要 篇三

——胡适

《看历史》:为什么您将胡适作为21世纪的文化选择?

邵建:我说这句话是受到已故李慎之先生的启发。李慎之曾经预言: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李慎之当年是读着鲁迅的书走上了革命道路,他在晚年反思的过程中意识到:读胡适比读鲁迅更重要。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本书,名叫《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这本比较胡适与鲁迅的书意旨很明确:作为20世纪最重要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的思想脉系不同,文化资源有异,价值取向也大相径庭。在20世纪的历史形势下,胡适是英美式的改良主义者,鲁迅是苏俄式的革命主义者。鲁迅说“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胡适说自己是一个不革命主义者。而当时对中国社会尤其对年轻人产生影响的不是胡适,而是鲁迅。

我读胡适与鲁迅,不但把他们当作两个人,两个独立的个体,同时也把他们当成两种文化包括两种制度的符号,胡适代表了“胡文化”、鲁迅代表了“鲁文化”。如果仅仅从社会改造的方面来看,“鲁文化”就是一种革命文化,而“胡文化”是改良文化。在20世纪,由于各种可以理解的历史原因,我们选择了鲁迅,那么当我们进入21世纪,胡适或者胡文化的价值意义便呈现出来,这条路可能会让我们觉得更重要。

《看历史》: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胡适的?在之前又是如何认识胡适的?

邵建:我真正把胡适当作研究对象,已经是2000年左右的事情了。我之前甚至不太欣赏胡适。因为我们知道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是主张新文学,一般有中文专业背景的人接触胡适是从《文学改良刍议》开始的,这篇文章写得很一般,难以吸引我。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读了一些自由主义的书,然后开始读胡适,主要不是从文学革命和白话文的角度看,而是看胡适有关社会政治方面的文章,看了之后就很认同胡适。认同胡适和反思鲁迅对我来说几乎是同步的,所以我就写了那本书(《20世纪的两个知识分子——胡适与鲁迅》)。

《看历史》:您曾经说胡适“他什么都没有完成,却开创了一切”,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邵建:在这里更正一下,其实这不是我的话,但因为这句话太精彩了,我不得不把它引用到我的文章中。我现在已经找不到这句话的出处了,只记得好像是在学校图书馆里的一本回忆胡适的书里面看到的。我最初看到这句话时,觉得它很醒目,这也是我看到过的对胡适的评价最精彩的一句话。

胡适所处的时代,被视为中国现代史的开端。胡适涉足很多领域,文化、政治、历史都有他的身影。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胡适和胡适那一代人给我们的现代史开了头(当然,现代的开端还可以往前溯,那就是清末的梁任公时代)。新文化运动那一代人,给我们20世纪的文化史、学术史、思想史乃至政治史都开了一个头。但新文化运动不是铁板一块,它很驳杂。在新文化运动中,无论在文化上还是在政治上,胡适恪守的是自由主义倾向。而陈独秀、鲁迅等人,尽管他们都在办《新青年》,但与胡适的价值取向有所不同。假如说胡适恪守的是来自英美的自由主义的话,李大钊、陈独秀、鲁迅奉行的价值观更多地来自苏俄的社会主义。他们都生活在北洋时代,那是20世纪最不坏的时代。因为在那个时代,各种主义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虽然开创了一切的是胡适和“胡适们”,只是这句话中的另一句是“什么都沒有完成”。胡适和“胡适们”当然是指来自英美的留学生,他们带回了英美自由主义思想,然而这一思想在那个时代虽然开花,却没有结果。因此这样一句话于我而言有着很深的读史感慨在里面。我想说,当年胡适他们开创却没有完成的,在21世纪初期重新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看历史》:如今人们似乎更加重视对自由的表达,而您在书中特别强调了自由不可或缺的另一面——责任,这也是胡适思想遗产中有价值的一面。您能否具体谈一下自由与责任的关系。

邵建:如果我们今天还对自由这个词众说纷纭的话,其实从它传入中国以来,含义就是非常清楚的。胡适的自由主义主要来自19世纪英国自由主义的密尔。密尔写了一本经典的书,叫《论自由》,这本书最早由严复翻译到中国,他把《论自由》的书名意译成《群己权界论》。自由是一种权利,而人人都有权利,当人的权利不受强制的时候,他就是自由的。同时,自由也是有界限的,也就是你的权利不能侵犯别人的权利。美国某大法官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挥舞手臂的自由,但你必须止于别人的鼻梁之前。”这就是《群己权界论》的“界”。这个“界”就是你的权利不能侵犯别人的权利。如果说自由的另一面是责任,就是这个意思。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爱自由,但是在爱自由的同时,也要想到他人同样有自由,我的自由不能侵犯别人的自由,我的权利不能侵犯别人的权利。这就是自由的另一面——在享受自由的同时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能侵犯别人。

《看历史》: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胡适所说的“容忍与自由”?

邵建:在晚年时,胡适就“容忍与自由”有过两篇文字,一篇是他写的文章,一篇是他在《自由中国》杂志社所做的讲演。在这两篇文字中,胡适都提到了他老师布尔的一句话:“我年纪越大,越感觉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在我看来,如果说我们今天有着各种不容忍的现象的话,这种现象是由来已久的,否则胡适当年不会这样说。这是一种不宽容的风气,这种风气在新文化运动中就有所表现。在新文化运动中,胡适他们办《新青年》,提倡白话文,而当时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反对白话文,反对新文化。关于《新青年》是否给保守主义发表言论的机会这个问题,在《新青年》的几位编辑中是存在意见分歧的。胡适主张刊登一些不同的声音,哪怕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也要容忍不同的声音在杂志上出现。胡适也约过不同意新文化主张的稿件,这就是一种宽容多元的态度。当时陈独秀就很不以为然,给胡适写信说“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意思是既然自己做得对,就要排斥反对意见,这就是一种不容忍的态度。

nlc202309031734

今天我们在微博上,常常会看到观点不同,彼此骂来骂去的现象,这同样是一种不容忍的态度。容忍的态度是争论中的理性与节制,而不是谩骂。这种“不容忍”就是胡适说的“正义的火气”:我只要认为自己真理在手,就可以随便用什么方式对待对方。

《看历史》:胡适曾说:“我自命为世界公民,不持狭义的爱国主义,尤不屑为感情的爱国者。”今天,“正义的火气”与道德绑架的现象似乎依然存在,您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从这种“感情的爱国者”中走出来?

邵建:胡适早在美国留学读书的时候,也碰到了日本人向袁世凯施压,当时爱国的学生都群情激愤。其实这也是人的天性,是可以理解的,就像“正义的火气”,我想你我身上都会有。只要你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你听到和你不同的声音,总会有一种火气在心里不断升腾。这是天性,也是一种朴素的自然情感,没有必要太多的非议。但是正义也是多元的,我们常说“横看成岭侧成峰”,正义也是如此,你從正面看和侧面看,看到的不一样,理解和认知也不一样。当时和胡适在一起的留学生,都很群情激昂,表现出一种情感的爱国,可以理解,也有其特殊的合理性。但我觉得胡适强调的是理性,他从情感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他的爱国就是一种制度爱国。爱国说到底是爱国家中的人,这个国家必须用制度来保障人民,保障人民的权利,它才值得爱。

我们不否定情感爱国,但是我们应该把情感爱国上升到一种理性的爱国。因此看看胡适对于爱国的论述,对我们有启示意义。今天有些人的爱国方式很糟糕,你认为你反抗的是日本,结果你砸的是自己同胞的车。这不叫爱国,这叫害人。爱国我们说是爱人,你砸同胞的车能说是爱人吗?如果不爱人,这种爱国难道不是空洞的吗?

《看历史》:您曾提到胡适的母亲最大的禀赋就是容忍,这是胡适一生力倡宽容并身体力行的根苗,能否谈谈胡适母亲对他的影响?

邵建:读胡适传我们就可以知道,胡适的母亲是生性很大度的人,是能容的人,这一点对胡适有很大的影响。胡适曾经在《四十自述》中写道:“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儿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母亲对胡适来说是最好的言传身教。我们看胡适的照片,几乎都是笑容可掬的。如果看鲁迅的照片,正好是相反的。我们不做价值评价,至少它是一种现象。从生性来讲,胡适这种容忍是来自他的母亲。

《看历史》:胡适一生是不是都很理性,他没有冲动过的时候吗?

邵建:胡适在认知上也有偏差的时候,也有冲动的时候,但胡适基本上是个理性的人。因为胡适生性就是宽容的,心态总是平和的,就像鲁迅的内心老是纠结的。看鲁迅的相片能感到他内在的紧张,看胡适的肖像能感到他内在的放松。这个我们无法做价值评价,是来自他们各自的天性。他们的童年经历,对他们后天的性格是有极大的影响的。胡适的母亲替胡适担待了一切,养成了胡适宽容的性格,何况胡适又在美国接受了宽容的自由主义理念,这两者结合,使得胡适成为一个理性而宽容的人。但尽管如此,胡适也有冲动的一面,从胡适早年的日记我们也能看出。1927年,胡适到英国开会,路过莫斯科,他就冲动起来。只要他冲动的时候,就是他出偏差的时候。但这种偏差对胡适来说很少,他天性是温和宽容的人,接受那些理念后,很能用理性约束自己。

《看历史》:假如当时胡适没有去美国留学,而是去了日本留学,会成为今天的胡适吗?胡适的人生是不是就会改变?

邵建:我相信会的。我们拿鲁迅与胡适比较来谈这个问题。鲁迅留学的时代,都是去的日本,一是地理上就近,二来费用也比较低。我曾经说鲁迅代表了“鲁文化”,他的价值观念都是从那个时期的日本学得的。日本那时流行的是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超人哲学等,这些都对鲁迅思想的形成,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人在年轻的时候,吃什么奶长什么肉,看什么样的书就成为什么样的人。鲁迅成为后来的鲁迅,从他的知识资源来说,一点儿都不奇怪。而胡适那个时候留学已经不再去日本了,当时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清政府每年都送出留学生,留学的潮流也从日本转向美国。胡适在1910年通过清华的庚款,到美国念书,接受美国的自由主义教育,自然而然形成了他后来的价值观。胡适比鲁迅小10岁,如果胡适和鲁迅同年,又到日本留学的话,我相信胡适就有可能不是后来的样子。你看,他到莫斯科不过三天,不就有所动摇了么。

(戴学林对本文亦有贡献)

4.21世纪的重要问题 篇四

一、21世纪中国失业型城镇贫困问题治理的八大难点

(一)理论研究及政策指导的严重滞后。失业,作为商品经济的范畴,是市场化进程中劳动力配置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西方对失业的经典解释是指所有那些未曾受雇、以及正在调往新工作岗位或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率找到工作的人(注:D·皮尔斯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600页。)。失业的实质就是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的分离。由于受传统理论和传统体制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对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仍明显严重滞后。其具体主要表现在:首先,对“失业”、“下岗”、“再就业”等概念定义不清。(1)关于“失业”概念。我国的传统理论把“失业”看成是一个制度范畴,把失业看作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有现象。从1993年起,我国才开始正式使用“失业”和“失业率”的概念。但至今为止,我国官方所指失业人口一般指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且将它界定为“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求职的人员”(注:《光明日报》1997年4月4日第三版。)。显然,我国官方对失业的定义既不符合国际统计惯例,更不能准确反映我国当前的失业人口现状。我国理论界对失业的定义更是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形成一种经典性的解释。(2)关于“下岗”概念。从全国的角度至今未对下岗作出统一科学规范的定义。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企业对下岗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把在企业内部转岗安置的也纳入下岗之列;很多人从企业下岗后自己很快找到新的就业岗位,但原企业和当地劳动部门不了解,把这些已实现再就业的还算在下岗职工之列等。(3)关于“再就业”概念。对于下岗后通过各种方式找到了不同单位性质、工作期限长短不一的新单位的职工,算不算实现了再就业也没有明确的说法。其次,各部门对失业人口尤其是对我国城镇隐性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统计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客观标准。

再次,对下岗职工的动态变化缺乏了解的途径和手段。一种情况是:企业让职工下岗后,没有及时向劳动部门申报职工下岗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职工下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的虽然在认定上已经实现了再就业,但在找到新的单位后又下岗。有的职工一年可能多次变换岗位,而有关部门以年为统计周期,无法及时了解下岗职工就业的动态发展情况。另外,有的地方政府给企业规定职工下岗最高限定比例,使企业不可能把超过这一比例的情况如实向有关部门上报。

由于在理论上对“失业”等概念界定不清及统计口径不一致,再加上对下岗职工动态变化情况缺乏及时了解,势必导致对中国目前失业人口统计结论的不一致,如某市工会统计的下岗职工总数是40万,而劳动部门、统计部门则分别为20万、29.5万。由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失业人口的总体状况缺乏准确把握,势必模糊中国目前失业人口的现状及分布特征,影响中国就业工作的具体政策操作,从而制约或影响中国就业工作的进程及效果。

(二)中国将面临成为世界上最大失业人口大国的严峻现实。从官方统计数字看。中国目前的失业人口并不多,1997年末,英语论文格式我国城市登记失业人口为589万人(注:《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3月3日第7版。)。但中国的实际失业人口(包括城乡的显性失业人口和隐性失业人口在内的综合失业人口)规模巨大,而且随着我国国企改革的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及产业结构的升级,中国的失业人口还将逐年增加。据学者估算,1997年中国城乡综合失业人口大约1.8~2.6亿规模之多,预计到2000年,将达3亿多(注:《经济学消息报》1998年3月13日第1版。),从而面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失业人口国的严峻现实。

(三)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偏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当丰富,不仅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产生总量性失业,而且供求结构差异较大,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结构性失业。我国劳动者素质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文盲、半文肓多。据统计,我国总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只占0.86%,受过高中教育的只占6.9%,文盲、半文盲达1.8亿,占总人口的22.2%,其中青年又占36.1%,即我国有6500万青年几乎没有受过文化教育(注:《经济参考报》1996年8月10日第2版。)。(2)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据资料表明,目前,全国现有职工1.5亿多人,技术工人近7000万人,其中初级工、中级工分别占80%和18%左右,而高级工则不到2%,全国已评聘的技师只有34万人,而高级技师不过2000多人。(3)思想素质不适应,如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更新加快,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势必难以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而沦为结构性失业人口,并形成中国不少单位“超编”和“缺员”、“缺编”并存的两难局面。

(四)国企改革的困惑。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国企改革严重滞后并已日益成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瓶颈”。其直接结果,主要表现在国企亏损面仍继续扩大、国企亏损额增加、国企销售收入增长缓慢、资产负债率攀高、“双停”企业有增无减、破产倒闭企业越来越多等方面。而国企改革严重滞后的间接结果的主要表现之一则是国企职工失业人数剧增。目前国有部门作为吸收新增就业劳动力主渠道的格局已发生变化,并已出现国有经济吸纳新增劳动力的减少和历年冗员存量大量排放(即隐性失业显性化)并存的严峻局面,从而增加了21世纪就业工作的严峻性和艰巨性。

(五)农业部门就业严重不足。从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看,我国就业工作除面临着劳动年龄人口自然增长的就业压力及隐性失业显性化加速两种劳动力过剩压力外,还受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潮顶托”,更面临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加速转移的就业压力。由于受传统体制及户籍制度等影响,我国失业最明显的特征之一是农业部门就业不足,即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村大量劳动力外流,流入城市又无法为现代经济部门吸收,从而增加城市就业负担。据专家测算,我国目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达1.8亿左右,近9000万流动人口,尚有1亿滞留在农村,形成潜在的过剩劳动力。随着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农村商品化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推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加速转移。据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农村过剩劳动力总量将达2.14亿人,尚有1.37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

(六)就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具体主要表面在:(1)就业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全国各级财政拨付的就业经费每年只有2亿多元,在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不到1%,与就业对资金的需求相差甚远。不仅如此,不少地方政府对就业经费的投入不够重视,拨款数额也越来越少,有的地方(如广西、吉林等省区)甚至早已取消就业经费预算,使就业经费缺乏可靠保障。(2)作为就业资金的另一重要来源——失业保险基金也远远不能满足大量企业职工失业或下岗后的救济与再就业的资金需求。据劳动部就业司预测,1995年~2000年,全国失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大约为255亿元。(3)各地为弥补资金不足而建立的再就业基金的资金来源和征集标准缺乏可靠的制度保证,所能筹集的资金极为有限,从而大大制约了就业资金的成效。

(七)劳动力市场不完善。我国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合理流动的就业体制。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受户籍制度、人事档案制度、跨省就业核准制度和外来人员就业许可制度等劳动人事行政管理的制约,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城乡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之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劳动力流动,仍然存在着实际上的障碍,从而不利于劳动者自主择业权的实现和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2)市场化的就业体制尚未形成。据统计,我国城镇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大约在40%左右。(3)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十分落后,亟待加强。

(八)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是缓解就业压力并为就业提供宽松社会经济环境的一个技术性措施,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的失业保障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失业保障的社会化程度低;企业包袱重;失业保障覆盖面狭窄;失业保障待遇水平低,与现阶段的平均生活水平不相适应;失业保障基金筹集困难,数量有限;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失业保障立法不健全,目前还没有制定《失业保障法》等方面。这些问题使我国21世纪的就业工作既缺乏理论上的支持,又没有现实的经济社会基础。

二、21世纪中国失业型城镇贫困问题治理的八大对策

中国目前乃至今后职工失业型城镇贫困的治理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对中国目前以失业型贫困为主体的城镇贫困问题的理论探讨及政策指导,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前提。

首先,按市场经济要求,从全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考虑、分析中国的失业问题。当务之急是科学地规范“失业”、“下岗”、“再就业”等概念。我国应尽快确立符合国际惯例的全口径、没有城乡之分、对劳动年龄没有上限的一般失业观。尤其是对城镇隐性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确定一个公认的客观的统计标准。

其次,国家统计部门应重视对中国目前真实失业人口的统计工作,并每月、每季度、每年定期公布我国实际失业人口规模、真实失业率等基本信息数据,从而及时以科学、规范、权威、动态的统计数据,有的放矢地指导21世纪中国的就业工作。

此外,为便于对失业人口进行动态的规范管理,还应重视规范企业用工申报备案制度和用工年检制度。企业正式招用下岗职工一定期限以上的必须及时(或限时)向劳动部门申报备案。

(二)提高我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基础。

首先,应加紧建立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层次、多渠道、多功能的职业培训体系。尤其是要发挥各级教育部门的作用,并鼓励兴办社会民办培训实体,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就业培训,积极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拓宽职业选择余地,提高失业人员就业或再就业的竞争能力和对新岗位的适应能力,从而最终缓解劳动力供给与经济发展所需人才不对口的矛盾,缩短失业者的待业时间,减少结构性失业人口。

其次,应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观念转变。通过抓思想教育,引导失业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树立自主意识和自立自强的精神,并使市场就业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最终为失业人员就业或再就业创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此外,还应重视尽快提高我国农村劳动力的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其中剩余劳动力1亿多,他们中的大部分文化水平很低,甚至没有文化。因此,重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提高整体劳动力素质的关键(注:陈端计著:《贫困经济学导论》,新疆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177-181页。)。

(三)“离业”与“就业”并举,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思路选择或突破口。

基于中国目前失业人口数量巨大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几乎无法就业或再就业的现状特征,我们认为,在21世纪,中国政府解决就业问题的思路选择或突破口是实行“离业”与“就业”并举(或并重)。所谓“离业”,它既不同于“失业”,更不同于“再就业”,也不同于“退休”。由于这部分失业人员从年龄上还不到退休标准,故称之为“离业”。通过“离业”途径安置的失业人员既包括城、乡劳动力明显弱化的老弱病残者,也包括一些另有家庭生活来源的失业人员等。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把消费资料分配中社会福利、社会保障部分与职业分离开,并根据目前主要城市生活标准来核定每个失业人员永久性“离业”的补偿费。这是解决“离业”问题的核心。而对除“离业”安置以外的其他正常失业人口则通过正常的就业或再就业途径安排就业。

(四)重视经济发展,增加就业需求,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关键。

解决我国失业问题的治本之策或关键是以大力发展经济为手段,通过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方式,积极开拓就业渠道,使就业岗位在原有的基础上,总量上有新的增加,从而扩大城乡劳动力的需求。具体的政策和措施主要有:(1)大力推动国企改革,挖掘企业内部潜力,尽量在企业内部消化分流人员,并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的厂房、土地、设备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等资源,开拓新的生产经营领域和就业空间;(2)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增加就业渠道;(3)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发挥中小企业的就业主渠道作用;(4)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全方位发展街区经济,并组织引导一些下岗失业职工向社区服务业转移;(5)通过推广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来增加就业机会,充分挖掘潜在的就业岗位,广泛推动非全日制、临时工和弹性工作制,通过政策引导失业职工以非正规部门就业的方式从事各种劳务活动;(6)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开发和统一,鼓励职工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合理流动,并利用

职工大流动所产生的就业岗位替补倍增效应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7)加大基础建设投资规模,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8)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向非农产业及小城镇分流和转移等等。

(五)重视增加就业资金投入,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要环节。

为适应市场经济对就业资金投入的要求,一方面应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就业经费的投入,并使之得到制度上的可靠保证。为此,在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应当将“就业经费”列入一类款项,由劳动部门提出就业经费预算拨款的详细申请报告,由财政部门根据财政预算收支的总体情况和就业经费的客观需求制定预算,并将就业经费和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比重与实际失业率挂钩;另一方面,应重视增强失业保险基金的承受能力,重点应放在提高统筹层次与增加基金来源上,并相应地提高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再就业资金的比例等,从而增强失业保险基金在失业救济与促进再就业方面的功能。

(六)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网络体系,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点。

从长远看,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1)逐步消除阻碍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种种制度障碍,促进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2)建立覆盖全国的劳动力信息网络,定期向社会发布劳动力供求信息,减少劳动力流动的盲目性,包括建设就业信息传播媒体,如开办就业信息报纸,在广播、电视、报刊上开辟就业信息栏目等;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组织区域劳务输出协作;开展长期中介服务等。(3)建立各种职业培训中心。(4)重视健全就业登记制度,加强劳动力市场法规及法制建设,强化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劳动力市场发展的有序性,使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法制化、规范化,从而最终实现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七)建立和完善中国就业工作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要保证。首先,应制定统一的就业工作政策保障,在劳动、工商、税务、信贷、保险、城市管理等方面给失业人口的自主创业和安置失业人口较多的企业以优惠政策;其次,应加紧建立和发展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障制度,从而为失业人口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减轻由失业人口过多而造成的社会压力,从而最终为国企改革和发展提供宽松的社会环境;再次,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应广开资金筹集渠道,尽快建立再就业基金,英语论文格式为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再就业培训等提供保障;其四,重视维护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既加强对劳务中介机构的规范管理,又加大对企业用工制度的监督,保证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最后,应建立一体化的社会救济系统,当务之急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尽快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扩大到农村,尤其是扩大到贫困地区,从而建立一个面向全社会的救济体系。

(八)重视其他相应的配套改革,这是21世纪中国城镇贫困治理的重要措施。

5.21世纪的重要问题 篇五

“滴滴滴!咔啦!”随着一阵欢快的解锁声,只见一个路人用腿甩出了一个优美的狐线,轻盈地跨上了一辆“摩拜”,哼着小曲儿,不一会就消失在我的视线中。

共享单车?可真是个新玩意儿!我从五年级就开始观察它们,它们其实还分成许多个品种,其中比较火热的还属“摩拜”和“ofo”。并且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它们也有自己的软件为它们开锁,因此也造就了开锁方式与私家自行车的不同。“摩拜”使用电子自动开锁,用手机一扫它的二维码,在“咔啦”一声后就可以畅享轻骑。而“ofo”经历了更多的更新换代,一开始是扫码获取密码手动开锁,又改成了电子按码锁,最后也就是现在实现了蓝牙开锁。

其次就是价格,“摩拜”相对较贵,押金就要299元,有一元和五毛的车型可选,而“ofo”押金只要99元,只有一元的车型,两者创立了骑行月卡,所以还是按个人的喜好决定吧。

共享单车的崛起,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观念。原来早上匆匆忙忙赶到地铁站的上班族们,现在优哉优哉地骑车到站头;原来苦苦挤公交、地铁,走回家的学生党们,“嘿!哥们!今天咱们骑车回去吧!”原来要辛辛苦苦走到菜场的老人们今天骑着单车,能更加享受晚年生活,锻炼身体……大家都享受共享单车的便利,感受城市微风……

当然其中不乏有些危险不法的行为:有大人骑共享单车带小孩,让他们站在杠子上的,有三、四年级的学生无视未满12岁不可骑车的标语;还有强行拆锁,将车占为己有的;更不乏将车乱停放至小区者……这些人难道就没想过“安全”、“公共财产”这些词吗?我呼吁不要把便利设施变成危险源头,更不要破坏、占位己有、随意停放!当然我也想提示一下共享单车的公司,不要生产大量车辆,这样就不是便利设施,而是毁坏市容了!

6.在21世纪的今天 篇六

森林的乱砍滥伐不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吗?据调查全世界森林面积正以每年上千万公顷的速度在消失。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使许多地区成为沙漠。人类的活动范围在不断减少,这不可怕吗?

人类除了破坏森林之外,难道就没有什么破坏环境的问题了吗?不是这样的。现在我们应该看到水污染的严重性,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难以得到清洁水,51%的人无法得到卫生用水。这是什么造成的呢?是我们人类自己造成的,现在的工厂及我们生活中的污水,没有通过处理就排出去。这不是最好的证明吗?据研究,每排放1立方米污水,就污染14立方米天然水。想一想,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

在工厂排出的浓烟里,我们不知道浓烟是污染大气的吗?科学家发现,至少有100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

难道我们想在这种环境中生活吗?当然不想;那让我们用行动来证明吧!我们可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爱自然、爱护环境的意识吧!来做宣传环保的使者!让我们一起为保护环境行动起来吧!

7.21世纪的重要问题 篇七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理论教学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建筑业企业和从业人员规模迅速发展, 社会对工程管理高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大。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要求, 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相关专业专业, 设置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及物业管理五个方向, 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广的专业覆盖范围。此后, 各高等院校纷纷开设工程管理专业, 目前已有三百多所。虽然有些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虽然解决了数量上发展问题, 但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这使得高校教育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以后不具备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因此, 探索和创新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制定适应行业发展、专业结构合理、实践运用有效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 对提高教师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加强学生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研究和探索面向21世纪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人才培养定位模糊

从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模糊。工程管理专业的主干学科是土木工程和管理学, 辅之以经济学。很多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由于各自的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不同, 或侧重于工程技术通识教育, 或侧重于管理知识和经济学知识的教育, 因此, 各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很大差异。如:清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中工程技术类的专业课占65.09%,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59.12%, 重庆大学为47.72%, 东南大学为42.15%。因此, 高校应统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素质要求和标准, 以规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1.2 课程设置不合理

工程管理专业包含的基础平台课程多达四大类, 包括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如果再加上其他相关知识, 如语言、计算机、政治思想、专业方向等则至少有8大方面的课程。一方面对学生的知识面要求较广, 如果每个方面都要深入学习的话, 则需要安排较多的课程。但由于课时分配有限, 有些需要详细深入掌握的课程因为课时不够, 学生学得也不扎实, 只能学点皮毛。另一方面由于学制和课程设置的原因, 难以充分考虑先前所学知识 (前导课程) 作支撑, 课程之间也没有很好地衔接, 缺乏后续的课程或实践作检验, 因此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效果也不好。这样的课程开得越多, 就越让学生产生懈怠的心理。最终将导致工程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在工程技术方面不如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扎实, 存在看不懂图纸、做不了预决算的现象;在管理和经济方面不如管理学科毕业生, 存在做不了工程监理、搞不了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急需调整, 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要求。

1.3 教学方法单一、课程内容落后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这样很难给没有任何工程实践经验的学生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另外, 建筑工程领域国家采用的各种规范、规定非常多, 而教材当中又很难体现最新的规范, 学生在课堂学习到的内容很多是工程实践上已经淘汰的规范, 如果教师不是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很难把相关内容讲授清楚。

1.4 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脱节、知识割裂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首先反应在教学计划上, 即在确定实习和与实习密切相关的课程的开设时间时, 并没有考虑实习是印证和检验所学知识、激发将学课程学习兴趣和激情的关系, 将实习和理论课程各自独立安排。如某些学校将建筑材料安排在第一或第二学期开设, 而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五或第七学期初, 使所学知识不能及时在实践中印证, 导致实习时理论知识淡忘, 实习效果不佳。其次, 具有实践环节的理论教学各自独立。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学等课程均有课程设计, 在课程设计上各自独立, 而在课程设计安排上也由各任课教师自行安排, 隔断了工程实践中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

1.5 教师结构不合理

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的博士 (硕士) , 虽有较好的学术素养, 但是工程实践经验较少, 在工作岗位上仍是新手, 需进一步进修与学习。

2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

2.1 人才培养定位

设置在经济管理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偏重于管理方面的教学, 而设置在土木工程学院的工程管理专业往往不受到学院的重视, 而且课程设置过分强调工程技术知识, 经济管理类课程学时过分压缩, 致使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趋于纯粹的技术教育, 忽视了自身“工管融合”的交叉学科优势和特点, 培养出来的人才只懂技术, 缺少工程管理人才所必备的管理素质。因此, 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 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理念, 进行课程体系的调整。新形势下的建设工程已不再是单纯的“造物”, 更重要的是与“人”的沟通和协调, 工程师的管理艺术主要来源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专业基础课的设置应具有宽广的覆盖面,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 尽量使课程内容集成化和综合化。

2.2 课程设置

在经济管理及法律的基础课程当中, 尽量设置应用性强, 并配备合理的课时来讲解。针对专业性强的课程, 特别是不同科目的实践教学环节摒弃过去那种各科目独立进行实践教学的做法, 采用任务导向性教学, 也就是以工程任务为源头, 每门课的教师负责其中相关环节的实践教学, 尽量让学生掌握工程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的知识体系,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3 教学方法、内容改革

首先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 将工程实践引入课堂, 以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视频、动画为主要材料, 辅助以教师讲解;偏管理类的实践尽量以信息化软件为主要教学手段, 让学生在信息系统当中掌握工程建设过程当中的有关管理环节, 理解管理权力与责任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其次, 信息化软件或者模拟沙盘教学, 让学生在信息化软件上或者沙盘上熟悉项目管理的过程等。最后, 将最新的规范及时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 以防止老的规范误导学生。

2.4 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应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 提高综合教学效果。具体措施有: (1) 灵活设置课程实习。如工程测量、房屋建筑学、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等课程, 根据教学进程, 及时安排实习时间, 增加授课过程的实习环节。 (2) 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程。如将认识实习安排在第四学期, 生产实习安排在第五学期初, 实习时间尽量与工地检查错开, 保证实习效果。 (3) 优化实习环节。在第七学期初增设专业实习。生产实习主要是专业技术实习, 专业实习主要是专业管理岗位实习, 以掌握岗位技能为出发点。

2.5 培养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应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 为年轻的博士教师搭建宽松的发展平台,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并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工程实践, 增强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的经验积累。通过选送优秀年轻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行短期交流访问, 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S

参考文献

[1]戴兆华, 杨平.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建设教育, 2006, 4 (4) :7-10.

[2]王进, 王冬梅.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范式的转型策略[J].高等建筑教育, 2008, 17 (3) :11-16.

8.21世纪的重要问题 篇八

关键词:工资增长;在岗职工工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最近,国际劳工组织(ILO)在日内瓦发布《全球工资报告2010~2011》。报告显示,金融危机后全球工资增速几近折半。而中国工资增速“引涨”全球,超欧美国家达5倍之多。但是这个数据并没有得到中国民间的认同,老百姓对工资是否增长并没有什么感觉, 倒是对物价飞涨带来的“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苹什么”等印象颇深。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三十年来广东经济发展始终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工资增长水平却总体落后。从2009年开始沿海地区频繁爆发集体劳资纠纷,而纠纷的导火线都集中为工资薪酬水平过低引发。因此,比较分析广东职工工资增长现状和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紧迫性,对全国的工资增长问题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 21世纪以来广东在岗职工工资增长轨迹

1.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以及年平均工资的增长轨迹。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呈显著增长态势,工资总额从2001年的1 146.11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4 363.82亿元,实际增长3.9倍,而年平均工资从2001年的15 682元增长到2010年的40 358元,实际增长2.6倍。10年来广东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轨迹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广东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与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态势基本一致,2001年~2005年广东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以及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速几乎一致,从2006年起,两者增幅差距有扩大趋势;第二,从2006年~2010年,广东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速都高于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速,这5年来,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实际增长80.8%,年平均增长16.2%,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实际增长54.1%,年平均增长10.8%,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年均增长比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年均增长高5.4%。

2. 在岗职工工资与本省GDP增长轨迹比较。从总量来看,近5年广东省GDP总额和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轨迹相比呈现以下特点:第一, 2006年~2010年广东省GDP增长与本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大体呈同升降态势;第二,从2006年~2008年这三年来看,广东省GDP的增长速度略比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高,但增长速度的差距逐年缩小;第三,自2007年以后,经历金融危机,两者的增速都呈下降趋势;第四,2008年~2010年,工资总额的增速持续超过GDP增速,一是经济受金融海啸冲击持续疲软,二是国内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显著下降导致工资成本持续上升。

从人均来看,广东近五年人均GDP以及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的增长轨迹相比呈现以下特点(见图1):第一,人均GDP的增长速度与人均工资的增长速度的呈同升降态势;第二,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基本大于人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但差距逐年缩小;第三,2009年人均工资的增长速度为9.8%,首次高于本省人均GDP的增长速度;第四,到2010年,广东省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又再次超过在岗职工的平均工资,差距为2.4%。

自2006年~2010年五年来广东省的GDP和在岗职工的工资总额与人均额增长轨迹基本同步,但2010年例外,2010年的广东省GDP的增长速度是低于在岗职工的工资总额,但是这一年的人均GDP的增长速度是高于在岗职工人均工资的。这与近年来广东出现的“用工荒”密切相关,广东在岗职工的人数不断减少,2010年广东省在岗职工人数的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使得人均GDP得到提高,所以出现了人均GDP超过在岗职工的人均工资的现象。

二、 广东省与全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长的横向比较

1. 广东省及全国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比较。2006年,全国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1 001元,广东为26 186元, 是全国水平的1.2倍。2007年~2010年,广东省的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大约都是全国水平的1.1倍,到2010年,广东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超过40 000元,而全国水平只有36 539元。但结合两者的增长轨迹图(见图2)来看,我们可以看到,2006年,全国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达到14.4%,而广东水平只有9.3%,差距达到5.1%,2007年,全国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增长率更是达到18.7%,而广东水平只有12.4%,差距达到6.3%,是5年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自2007年后,两者的增速差距不断缩小,到2010年,两者的差距只有0.6%,但绝对值来看,广东省在岗职工与全国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增速都呈下降的趋势,这个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2. 广东省平均工资相关指标比较分析。广东省平均工资的相关影响指标不尽合理(见表1)。

(1)广东省人均GDP和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落后于全国增长水平。人均GDP从2006年~2010年,我国GDP增长0.9倍(净增184 888亿元),我国人均GDP增长80%(净增13 492元),全国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扣除价格因素)增长50%(净增938元),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0%(净增262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2006年上涨13.8%。相同条件下,广东省的GDP从2006年~2010年五年间只增长了70%(净增19 425亿元),比全国水平低20%,人均GDP增长了60%(净增16 202元),比全国水平低20%,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扣除价格因素)增长40%(净增886元),比全国水平低10%,扣除价格因素后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只增长40%(净增370元),与全国水平的增长持平,广东省五年来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了9.6%,低于全国水平13.8%。

(2)广东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居民月平均工资比例过高。2006年~2010年全国的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居民月平均工资的比例由41.7%下降到36.9%,5年来人均消费性支出占月平均工资的比例下降了4.8%;而2006年~2010年广东的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居民月平均工资的比例分别是47.5%、48.7%、46.9%、46.4%、45.8%,五年来只下降了1.7%,远远落后于全国。五年来,全国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净增938元,广东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净增886元,而全国城镇在岗职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净增262元,广东城镇在岗职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净增达到370元,广东在岗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不大,但消费性支出的增长幅度偏大,高于全国水平。

可见,广东省得工资增长情况的国内横向比较结果并不理想,工资增长幅度和速度都显著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准,工资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三、 对于广东省工资增长问题的总结与建议

1. 总结。

(1)广东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的增速跟不上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广东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和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都逐年增长,自2006年以来,广东省在岗职工工资总额的增长速度都高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并且差距逐年拉大,这说明在岗职工人数增长对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的贡献大于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加对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增长的贡献。

(2)广东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与人均GDP比例衔接不协调。从2006年~2010年5年看来,在绝对数上广东省人均GDP一直高于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从增长速度来看,除了2009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广东经济严重下滑,大大拉低了人均GDP的增速之外,其余年份广东的人均GDP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年平均工资;从比例系数来看,两者的比例系数都低于1,广东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只占人均GDP90%左右。这可以看出,广东职工对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大于自己所得到的报酬,政府应该实行措施让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跟上人均GDP的步伐,除了从最低工资标准以及工资指导线标准两方面入手外,还应该缩小贫富差异,优化税率结构等方面下工夫。

(3)广东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总体偏低。从2006年~2010年,从绝对数来看,全国的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低于广东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从增长速度来看,广东省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并且广东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逐年降低的。我省是经济大省,每年的GDP都名列前茅,但是工资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我省在岗职工的工资标准还不够合理,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是必要的。

(4)广东在岗职工的生活质量有待提高。2006年~2010年广东省在岗职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实际工资的平均比例为47%,而全国在岗职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实际工资的平均比例为39%,两者的差距达到8%,这是一个足以引起重视的数字。5年来,广东在岗职工的人均消费性支出在不断增加,虽然在岗职工的月实际工资也在不断增加,但并没有赶上消费性支出的增幅,两者不成比例,严重影响了广东在岗职工的生活质量。在物价高昂的今天,我们只有提高广东在岗职工的实际工资,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建议:加快建立健全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广东省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低于人均GDP,其增长速度低于全国水平,并且人均消费性支出占在岗职工实际工资的比例达到50%,尽管每年广东省政府都出台最低工资标准,但最低工资的缓慢提高令在岗职工难于分享到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针对这种现状,广东省应建立一个使在岗职工工资随经济效益提高并与其他有关因素变化而相应协调、合理、持续增长的健全的工资增长机制,才能让更广大的人民分享到经济发展成果。

(1)要必须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在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时候,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十分有必要。应将广东省在岗职工工资增长情况作为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2)要完善、推广工资指导线制度。2006年以来,广东省每年都有设定工资指导线,但效果不甚明显。广东省可设定职工工资增长与本省GDP增长挂钩的办法,制定一定的增长比例,并且广东省还应设定职工工资增长幅度与全国工资增长幅度相一致,缩小差距。同时,除发布地区性工资增长指导标准外,还应发布行业工资增长指导标准,引导企业合理确定工资水平和增长幅度。

(3)要合理制定并及时发布广东省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线,加快建立行业最低工资标准。由广东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在农民工和低收入群体比较集中的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出台行业最低工资标准,将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 韩兆洲等著.劳动工资与社会保障—广东最低工资调研与统计测算模型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 韩兆洲,魏章进.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模型及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10,(24).

3. 李艳,韩兆洲: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广州、佛山、深圳最低工资标准比较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11).

4. 李立春,董丽.我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的关系分析.经济师,2008,(12).

5. 张长生.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职工工资总额及平均工资增长研析.南方经济,2009,(1).

6. 黄桂田,尹志峰.工资增长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财贸经济,2009,(9).

7. 屈曙光,彭璧玉.工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评论,2010,(4).

8. 关于完善广东最低工资标准制度的对策思考.岭南学刊,2011,(2).

9. 刘丽,任宝平.工资、物价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8,(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最低工资标准问题研究”(项目号:08BJY046),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我国最低工资标准统计测算与调整决策支持系统研究”(项目号:08JA910002),广州市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工资增长机制与劳动关系互动研究:以广州市为例”(项目号:11Q28)。

作者简介:李艳,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讲师,暨南大学博士生;郭张媚,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系2008级本科生。

上一篇:爸妈谢谢你作文300字下一篇:论文—浅议如何抓好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