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2024-09-18

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精选8篇)

1.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篇一

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这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公民与政府、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涵盖了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评判标准也各不相同。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和谐社会,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不同途

径,在这里我仅从现代民主治理的角度谈谈对和谐社会的几点认识。和谐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社会。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这本来就是人类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政通人和、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有序、尚同一义、博爱互助等等,既是我国古人追求的“大同世界”,也是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马克思主义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则是人类迄今最理想的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差别、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完全消灭,私有制和社会分工带来的不平等和社会冲突不复存在,人性得以完全解放,人们的创造力获得充分释放。可见,使社会更加和谐,一直就是人们孜孜不断地追求的东西,是人类的理想目标。

和谐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多元社会事实上是利益多样化的社会,它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也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逻辑的作用下,社会利益分配或迟或早会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个人之间出现分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开始逐渐形成,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是不可避免的。不同的利益群体一经形成,它们不仅有经济上的要求,而且必然会产生出相应的政治要求和其他社会要求。它们需要有合法的正常渠道来表达其利益要求,并要求国家的政治决策充分体现其利益需要。因此,一方面,政府和社会应当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提供畅通的利益表达渠道,使得处于不同利益群体中的个人有机会申诉其愿望和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必须协调各种利益矛盾,使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和睦相处。

和谐社会是一个合作和宽容的社会。在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的条件下,社会的和谐是各种利益群体和各种思想观点同时并存,在社会生活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挥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是一种相互融洽的关系,是古人所追求的“和而不同”。因此,和谐社会需要一种宽容的氛围和精神,要容忍各种不同利益关系的存在,尊重别人所做出的不同选择,特别要保护少数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要建立一个和谐社会,尤其要倡导宽容、谦让、奉献的社会公共道德,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社会氛围以及和睦相处的人际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不仅是一个宽容的社会,也是一个团结的社会、互助的社会、合作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和善治的社会。善治即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和管理活动。善治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最佳关系。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必须协调好各种社会关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政府与公民的关系。和谐社会当然需要人人友爱、家庭融洽、邻里团结、社区敦睦,但是,如果公民与政府处于互不信任、互不合作,甚至相互对立的状态,纵使人际环境再好,也不可能有真正的社会和谐。因此,一个和谐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一个公民与政府良好合作的社会,一个政治参与和政治透明程度较高的社会。简而言之,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善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和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一个动荡不定、秩序混乱的社会决不能使人们安居乐业、和睦共处。和谐社会需要权威和秩序,它要求,无论社会发生何种变化,始终有一个核心的政治权威,它有能力驾驭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它还要求,无论社会变化如何之大,社会生活依然遵循着基本的秩序。当然,在现代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社会生活的井然有序不能再建立在“传统的稳定”之上,而是建立在“现代的稳定”之上。传统的稳定是一种静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现状的静止不动,并通过抑制的手段维持现存的秩序。与此不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的稳定则是一种动态的稳定,其主要特点是把稳定理解为过程中的平衡,并通过持续不断的调整来维持新的平衡。维持社会生活秩序的基本工具就是法律和制度,没有对法律规范的充分尊重就没有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和谐社会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的社会。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基础,是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古今中外的大量事例表明,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级之间剧烈的利益矛盾,直至暴力冲突。一旦社会的尖锐利益冲突演化成剧烈的政治冲突,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了制度的保障。因此,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石。社会公平就是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这样的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厚基础。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的社会。社会和谐的深层基础在于全社会之间拥有一种普遍的认同,人与人之间有一种相互信任的纽带。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不睦,说到底是因为缺乏相互信任。古希腊圣哲亚里士多德

说,人是天性合群的动物,唯其如此才能组成社会。人类之所以能合群,是因为能够相互信任。人类若没有足够的相互信任,那么人与人之间就失去了相互联系的基本纽带,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行。正因为信任对于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所以自古以来没有一个民族,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种宗教,没有一种文化,不把它当作核心价值和基本规范。用我们古人的话来说就是,“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同样的道理也完全适用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没有诚信,就没有相互的合作,就没有社会的团结,就不能形成普遍的认同,也就没有社会的和谐。

和谐社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直是中国古人心目中的社会理想。古人在****多年前就提出的“天人合一”问题,或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用现在流行的术语来说,就是“可持续发展”问题。

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老子和庄子都明确主张“天与人一也”,“天与人不相胜”,“治人事天,莫若啬”,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就是充分尊重自然,平等地对待人与自然,使人与自然达到高度和谐,协调发展。和谐社会要求人类的经济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能源、生态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社会经济的增长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进而言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可持续发展,既是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统筹,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平衡,也是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协调。

总而言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从公共治理的角度看,政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政通才能人和。各级政府应当把构建和谐社会当作是自己的重要职责,努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努力推进公共权力与公民社会对社会事务的共同管理,带头成为民主的表率、法治的表率、善治的表率、宽容的表率、诚信的表率、合作的表率。

2.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篇二

一、理想国的写作背景

柏拉图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 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 父亲是雅典王卡德鲁斯的后代。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20 岁时就学于苏格拉底, 一生敬仰于其师的思想和人格。他当时和其他贵族子弟一样非常热衷于政治, 但是, 他不满于寡头的执政, 并对他们感到厌恶, 拒绝参与寡头政治。在民主制复辟后, 他们用不公正的审判和不正义的方式处死了自己敬爱的老师苏格拉底, 这一切的作为使他对现存的所有政体完全失望, 所以决心从哲学出发, 通过哲学来改变统治者, 以此来治理和改造国家, 建立一个正义的城邦。

他怀着这一政治目的的抱负, 三下西西里岛, 企图通过教育独裁者的途径建立一个新的政体, 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计划。在他返回雅典之后, 创立了学园, 成为西方最早的高等学府, 在那里讲授哲学和其他学科, 他注重思辩的智慧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必要的思想理论依据。

二、和谐社会理论的体现

( 一) 理念理论

1、正义的善, 善的理念是最大的知识问题, 从善中演绎出来的正义等知识才是有益的、有用的。善总是每一个灵魂所追求的东西, 是知识和真理的源泉。

2、勇敢的信念, 无论是天生的还是后期通过法律和教育的学习, 只有从小深入人心的勇敢品质, 才能以后遇到什么事情, 都能够一直坚守它。

3、节制, 是一种维护社会而有的良好秩序或对某些快乐和欲望的控制力。无节制的自由, 社会无序混乱。一个城邦要达到和谐, 都必须节制自己的欲望。

4、智慧, 是对于治理城邦要有很好的谋划和所具备的能力。身上所具备的各种作为受教育基础的天赋, 后期所分析事情的理性和理智理念。

( 二) 社会阶层理论

1、生产者阶层。由最初的职业劳动者组成, 往往处在最下阶层, 没有节制, 也不能自己做主。作为被统治阶级的他们, 为整个社会提供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 执行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职能。

2、保卫者阶层。承担保卫城邦的职责, 武士除了具有勇敢的禀赋之外, 还赋有智慧。他们在政治统治者的领导下, 对外执行军事任务, 对内则执行执法和镇压被统治阶级的任务, 来维护国家的安全。

3、统治者阶层。从武士阶层挑选出来的最有智慧、最有力量、最关心城邦的优秀人才, 经过长期磨练和考验, 富有治国经验的长者, 利用自己的智慧来治理国家。他们除了国家利益之外, 没有任何的个人利益。统治着生产者和武士保卫者。

( 三) 国家正义理论

1、国家是大写的人。对生产者来说, 正义的实现就是专心从事好城邦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对护卫者来说, 就是充分发挥他们勇敢的信念, 保卫好国家。对统治者来说, 就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来治理好国家。

2、同时也讨论了个人正义。他认为具备个人正义的人, 不会坚守自盗, 不会亵渎神灵, 不会出卖朋友, 不会背叛祖国, 不会犯其他种种别人可能犯的罪恶。因此, 真正的正义不仅表现在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 而且是在人的自身内部各做各的事。

三、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和借鉴

( 一) 对我国“民主法治”和谐社会的影响

提出现实可行的“次好”的法制, 柏拉图主张依法治国。他说“法律是主宰, 统治者只是法律的公仆”。同时主张教育, 从小培养有教养、有知识的人, 从中选拔出有智慧和实践经验的治国者。这对于如今我国构建“民主法治”和谐社会很有借鉴的价值。我国目前提出的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一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扬弃和升华, 更是对东西方不同文化机制的批判性整合与交融。

( 二) 对我国“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影响

柏拉图所构建的理想国就是一个正义的城邦, 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他认为公平的社会必定是和谐的。要实现国家的正义就一定要兼顾各个阶层的利益, 如果各个阶层相互干预、彼此替代则是不正义的体现, 只有不断提升社会整合程度, 实现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他的这种公平正义思想对于当今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结语

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和谐社会理论, 对于不断完善我国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 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只有不断借鉴东西方和谐社会思想理论的精髓, 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情况, 得以运用和发展, 才能建设成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2]罗素.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238.

3.《庄子》中的和谐社会解读 篇三

关键词:和谐;自然;自由;社会景观

中图分类号:B2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09-03

和谐社会是人类一直寻找的理想生存状态,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我国也不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而对于什么是和谐社会,说法不一,其中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社会学中的:“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由此可见,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人们各得其所,其核心在于人。

我国历史上就已经多次提出和谐社会的构想,其中庄子对于和谐社会的描述,不仅仅包含了社会场景、领导者等不同层面,更详细阐述了和谐社会下人们各得其所的生存状态。

一、《庄子》中和谐社会场景的描述

理想的社会场景,一种是通过想象的描述,庄子在《逍遥游》《齐物论》等多个篇章中已经描述过这种无所依待,实现精神自由的场景,但是这种场景更具有个体化倾向,而不能成为整体社会景象,因此需要通过借鉴以往典型社会场景的方式给予更明确的,更符合大众需求的景象描述。庄子选择尧舜禹三代的场景作为典型化场景描述,首先就诸子百家的理论看,那一时期的社会场景已经被作为理想化社会,得到一致的认可,其次,尧舜禹实行无为而治政治手段实现社会的安定和谐,这与庄子的政治观念相融合。

庄子的和谐社会理念中,超脱了儒家学说的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层次,直接进入到大同社会的场景。这个社会场景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整体和谐的社会状态,如《盗跖》中提到的“至德之世”,庄子描述的整体和谐社会状态,与孔子口中的大同社会一般,人们自得其乐,摆脱规矩的束缚,再无利益关系。另一个则是人们生存状态的归于自然。庄子认为的社会规范是具有一定的弊端的:“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縢、固扃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并进一步提到,“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鉤绳而弃规矩,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再毁灭人为的规定后,“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倕、离朱、皆外立其德,而以爚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庄子的个人理想境界,表现出有劳有得,丰衣足食,精神愉悦自然的场景。

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描述,表现出整体社会和谐,再无征战杀伐,勾心斗角的利益之争,是一个希望人们安居乐业,各得其所的“自然”的社会。

二、和谐社会的领导者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对于上古尧舜等帝王表现出一致的敬仰,表现出希望回到这些人统治的时代,或者统治者效仿这些圣贤治理国家。庄子在《胠篋》中举出容成氏到尧舜禹等十几个君王治理天下的案例,“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牺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而不相往来。”庄子将上古时代的社会称之为“至德之世”,并且提出“若此之时,则至治已”,表现出对于这些人以及他们行为的肯定。在对于尧舜的态度中,庄子以虚构的故事表现出来:“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舜曰:‘夫三子者,犹存乎蓬艾之间。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通过问答的方式,一方面表现出即使是尧也具有迷茫的时刻,而瞬则充当为尧“解惑”的角色,直接提出“释然”的“德治”方式。这种借助古代贤者表现出自身观念的方式,是建立在对于他们的行为的肯定的基础上的。

春秋战国时期为诸侯争霸的乱世,社会景象可以用民不聊生形容,这个时候需要一种理想的社会场景作为吸引,使学说的接受者能够看到实行政治方案后的明确目标,需要以一些典型人物以及事迹作为引导,使理论的受众感受到这一学说的可行性。以尧舜禹以及其他古代先贤作为推崇对象,大赞那一时期的社会场景,一方面尧舜禹等贤君在春秋战国时期具有非常多的神话传说,不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国君都对其具有非常好的印象,还有一些国君喜欢以其自比,以突显出自身的鲜明。因此选择他们符合当时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尧舜禹的治理政策中,比较少进行人为的干预社会生活,较少存在利益的纷争,这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动荡形成鲜明对比,更能够体现出导致社会动荡的原因,也容易通过对比得出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因此不论是推崇礼治的儒家,还是推崇道法自然的庄子,对于尧舜禹时期以及人物都比较认可。

三、和谐社会下人的状态

(一)对于“内圣外王”的个人状态的追求。

“内圣外王”作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最先是孔子提出的。在个人内在休养中,孔子提倡“为仁由己”,通过自身达到修养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最终在道德榜样的作用下实现“天下归仁”;在修身的基础上,儒家提倡实现“治人”的目的,“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庄子继承这一观念,并明确提出“内圣外王”的概念,“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庄子在对于自身的休养中,追求自身生命状态的和谐。“余立于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烯;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自得”。在庄子的“内圣外王”理念中,传出“克己复礼”,“仁者治人”的思想,“内圣”要求做到“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可以发现,庄子所在的战国时期,传统的关于是否维护周王朝统治的争论已经失去意义,拯救天下,关注社会的大范围思想状态开始收缩,这一时期的思想家在关注社会人生的同时,开始表现出内省的特点。如庄子在《天下》中所说,“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因此庄子的“内圣外王”的焦点更多的在于“自好”。“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篙,其庸可得邪!”。在这种天下整体陷入困惑的阶段,人们的本性,社会的前进方向都已经迷糊不清,这个时候,保持自身的清醒,看清天下形势,将自然运行规律以及社会发展规矩表现在人们面前,将人们从困顿的思想境地中解救出来,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内圣外王”,实现和谐社会下人的自由。

人间2016年8月0

0人间2016年8月

(二)和谐社会中的天人关系。

在对于天的理解中,庄子主张崇尚天性。在《庄子·养生主》中,公文轩见右师载曾惊“天与?其人与?”,而回答“天之生是独也,人之貌有与也”,说明天是天然存在的,非人力可以雕琢,人为的东西是可以效仿的,并非独一无二。“天”与“人”的关系便是是否可以加以人力修饰的关系。在《庄子·秋水》中,庄子加强对于天的思考,提出天到底是什么,人又是什么的问题,并说,牛马出生便是四只脚,这边是天,将牛马进行修饰,给马带上缰绳,将牛的鼻子穿上孔,这便是人;超出人的能力范围之外的,便是天;天是人不可能更改的,而在人的能力范围之内,则是对于天进行有限的雕琢。庄子认为,人的最高德性在于与天相和,其推崇自然,反对以人的行为对于天进行干预。在《庄子·应帝王》中,具有“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的句子,在《庄子·秋水》中也强调不要以人的行为干预天,“无以人灭天”。这里,庄子的天与道是具有一定的类似之处的。庄子在《庄子·知北游》中,强调天地之间自然具有“大美”,因此需要“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这里将天作为主宰万物的标准,通过“无为”而顺天,达到“大圣”的境界。在《庄子·渔父》中,庄子提出“法天贵真”的说法,将天作为形势的准则。另外庄子在《庄子·天运》《庄子·齐物论》《庄子·养生主》等多篇涉及到人与自然观念的文章中,提出注重天性的同时注重人性,不对于人进行过分的约束,避免违背人的天性。

庄子理念中,天具有决定人类命运的必然性,“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就无事实之事,徒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之乐不能过也”,这种必然性是不可逃脱的,在很多看似人为的事情下,实际是天性使然,“备物以将形,藏不虞以生心,敬中以达彼,若是而万恶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因此庄子主张遵循“天性”,“天下有大戒二。其一,命也;其二,义也”,庄子的“戒”与孔子的“畏”都是在认识天命自然之后的选择,是顺应自然,而反对以人力扭转自然,逆天改命的表现。

庄子理解中的人与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中,成为人作为客体,具有非常多的局限性,《庄子·大宗师》中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德充符》中也有“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的句子,表现出对于自然变化无常的认知,对于生命中各种境遇的无可奈何。庄子进一步提出,自然的主观性并非有意识的,“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冬夏青青;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幸能正生,以正众生。”天可以给与人类灾祸,也可以给以人类富乐,这些在造物者的眼中并没有差别,因此,命的客观性不含有福祸喜乐的差别,“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命也夫!”在承认命的同时,不评论天地的公正与否,表现出达观的精神。

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庄子表现出乐天知命的态度,“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三)和谐社会中的伦理关系。

春秋时期,社会混乱,这个时候依赖仁义治理社会能够起到救急的作用,但是这种仁义道德不过是人们失去基本的生存条件后的无奈之举,“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因此,实行仁义礼乐是在道德不存,性情不在以后的方法,而不能恢复道德与性情,甚至一些时候是对于人的天性破坏。以仁义道德作为社会伦理标准,希望借此达到和谐的社会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混乱的状况。

庄子认为,在天下大乱的状况下,过于提倡仁义,反而会导致“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提倡仁义这一观念并没有错,但是过于强调仁义,对于仁义的理念加以固定的行为标准,则人们根据认知的价值理念去追求仁义之名,从而实现自己的利益,这反而破坏了人的天性,与孔子最终提倡的仁义理念背道而驰。

庄子在《徐无鬼》中,以尧作为例子,如果尧以仁义作为标准,过于追求仁义,则会导致“后世其人与人相食与”,因为只有真正处于仁义之心,其行为才具有利于社会及他人的一面,没有诚心而借助仁义为工具,只能导致人类相残。

用仁义作为衡量社会伦理的标准,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便是仁义标准下的不公平现象,所以仁义的理念可以改善人们暂时的生活环境,但是赋予仁义具体的标准,则会具有蛊惑人心的功效,反而会导致利益相争。

在儒家观念中,以“孝”为名,人为地划分出阶级差异,这已经改变了人们自然平等的生存状态,“仁义又奚连连如胶漆,索而道乎道德之间为哉,使天下惑也”。通过孝悌的观念,礼乐的行为来规范人们,就像用规矩等处理木材,最终使木材合乎使用的标准,但是已经丧失了天性,这就和用孝悌礼乐思想规范人心一般,人心在被规范的同时,已经丧失了本性。人在丧失本性后,或者陷入迷惑的境地,或者走入另类扭曲的极端。

按照庄子的天道观念,天地运行是具有自己的规律的,人的存在也具有其本性,以孝悌划分等级,已经扭曲了万物存在的“常然”,这样的效果如何姑且不论,其目的是什么呢?如果是为了便于管理人们,为统治者服务,那统治者本身便是牺牲他人达到自己目的的,是不仁的,这样的人,不应该获得百姓的爱戴。另一方面,使百姓失去本性,属于违背其天赋予的权利,自然界中的事物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性,如《庄子·应帝王》中所说,鸟高飞、鼠深穴,以躲避戕害,人也是具有这样的本性的。伯乐发现良马,对其“烧之,剔之,刻之,锥之”,这种行为看似使马成为便于乘骑的千里驹,但是对于马自身是不利的,最终只能导致马挣脱缰绳,并因此使其产生天性中本没有的诡谲的特点。这样做,看似是马的错误,实际上如果没有伯乐违反马的天性,有怎么会有马的反抗呢?因此,以等级划分人们,以规矩管理人们,也不应该成为同时标准的。

庄子提出“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也就是在遵循人们天性的前提下,不给予额外的束缚,不扰乱人们的内心,使人们能够依照自然本性生活。

总结

通过分析《庄子》中对于和谐社会场景、理想的领导者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的描写能够发现,在庄子看来,和谐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全面的自由。人们安居乐业,统治者无为而治,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保证自身的天性不被改变,最终实现所有人最佳的生存状态。这种和谐社会的构想对于后世具有重要的影响,自汉代以后,庄子对于和谐社会的描述,包含了社会与个人不同状态的应对之道的“无为”与“自然”观念在融合统一的过程中开始深入人心。就大的方面来说,汉初以这种观念实现了“文景之治”,这个时候社会安定,“邦有道”,知识分子纷纷入世,依靠向国家进言献策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并通过言论的实施惠及民众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就小的方面来说,东汉末年三国争战,再次出现如春秋战国一般的混论局面,可谓“邦无道”,士大夫阶层采取“独善其身”的方式,退而悟道,谈论天地人生,实现内心世界的安定,并出现了如“竹林七贤”一般的传奇般士大夫阶层人物。

参考文献:

[1](清)章学诚:《经解》(上),《文史通义》卷一,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2]崔大华:《庄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3]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9月第1版

[4]郭沫若:《十批判书一庄子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

[8]张松辉:《庄子考辨》第三章,岳麓书社,1997年版

[9]冯友兰:《论庄子》,《哲学研究》编辑部编《庄子哲学讨论集》,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过常宝、冯友兰等:《名家品庄子》,中国华侨出版社,2008

[11]严北溟:《从道家思想演变看庄子哲学》,社会科学战线,1981(1)

[12]刘笑敢:《从超越逍遥到足性逍遥之转化——兼论郭象<庄子注>之诠释方法》,中国哲学史,2006

[13]张荣:《论庄子的生存哲学及其现实意义》,前沿,2010,p30-33.

曹小晶:《从<庄子·内七篇>中两个不同的孔子形象谈庄子之思想》,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14]张涅:战国至清《庄子》思想研究观点类编.[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12月,第20卷第四期

4.人工自然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审视 篇四

人工自然视野下的和谐社会审视

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可以归结为人工自然与和谐社会的关系问题.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人工自然不仅是利益的载体,也是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栽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四大关系”.这“四大关系”所在领域内的“四大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和谐的全息性使得“四大和谐”成为可能.从“三大关系”到“四大关系”、从“三大和谐”到“四大和谐”,既是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在人工自然演化过程中调节人工自然,进而调节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以及调节人类社会的利益格局,是通往和谐社会的可能路径.

作 者:王续刚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STS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刊 名:学术论坛  PKU CSSCI英文刊名:ACADEMIC FORUM 年,卷(期): “”(10) 分类号:C912 关键词:人工自然   和谐社会   利益和谐  

5.家乡的和谐社会建设的问卷调查表 篇五

1.您呆在福州多少年?

A.10年以内(1人6.7%)

B.10-20年(6人40%)

C.20-30年(4人26.7%)

D.30以上(4人26.7%)

2.您对和谐社会的理解?(多选题)

A.民主法治(6人40%)

B.公平正义(5人33.3%)

C.诚信友爱(5人33.3%)

D.充满活力(5人33.3%)

E.安定有序(5人33.3%)

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人33.3%)

G.不是很清楚,今天看到这些选项才知道(10人66.7%)

3.您觉得和谐社会建设最终受益的是社会哪些群体[多选题]

A.家庭(5人33.3%)

B.乡村(5人33.3%)

C.城市(9人60%)

D.政党(9人60%)

E.国家(9人60%)

F.个人(8人53.3%)

4.您觉得福州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宣传到位吗?

A.深刻感受到宣传(5人33.3%)

B.好像有些印象(8人53.3%)

C.没有听说(2人13.3%)

D.完全不知道(0)

5.在福州这些年,你感觉到福州在哪个方面改变最大?

A.图书馆建设(7人46.7%)

B.社区医院建设(14人93.3%)

C.公共交通设施建设(15人100%)

D.木屋改造工程(15人100%)

F.城市面貌的翻新

6.您觉得福州要建设好和谐社会需要改进哪些地方?

A.加大宣传,普及人们对和谐社会的理解(7人46.7%)

B.绿化环境,希望多植树,少砍树,以免导致生物链断裂(14人93.3%)城市规划有上下连接性,总是建了不久又拆,浪费社会资源(15人100%)

6.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篇六

内容摘要:

中学阶段各学科之间,既相互区别又融会贯通。“文史不分家”。作为人类精神故乡的历史与承载着延续民族历史文化精髓使命的语文,两者之间有着一种不可分割的天然同盟联系。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充分运用古诗歌进行教学,有助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吸引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培养和提高认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增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有效地完成历史教学任务。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古诗歌

渗透

促进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精华一部分的古诗歌植根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既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又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如何发掘中国传统古诗歌的合理内涵,推动历史与社会教学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有益的尝试。

古诗歌引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必要性

(一)古诗歌的历史资料性 “文史不分家”,文学和历史本来就是一家亲。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诗歌,与历史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古诗歌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演化,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诗圣”杜甫的诗因准确、深刻反映了社会生活现实,而被称为“史诗”。可以说,古代诗歌中蕴藏着一座丰富的历史资料宝库。一部中国古诗史,就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真实见证。史学研究者首先注意并运用了这无尽的宝库,利用诗歌反映历史的特点,以诗文证史,开辟了史研究的新途径和新空间。这给我们的历史与社会学科运用古诗进行更有效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启示。

(二)古诗歌的艺术魅力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芭,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风格独特,音节和谐,文字精致,结构匀称,注重格律,适合歌咏。其思想内涵深刻,情感表达充沛,真情流露强烈,有着其他文体难以具备的独特艺术魅力。阅读诗歌,欣赏诗歌,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和愉悦的体验。中学生刚好处在身心发育阶段,对美有着一种特别的想往和体会,其审美志趣正在不断发展之中,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将会给他们很好的陶冶、感受和引导,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美的教育,同时加深对历史的认识,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演变的领悟,无形中又巩固了中学历史教学的美育阵地。

古诗歌的引入和教学任务的落实 历史与社会课程在确定总目标的前提下,明确规定了完成历史与社会教学任务的三个分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了完成和达到上述目标,新课程特别强调:历史与社会是为实施公民素质教育而构建的综合课程,为此要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来把握课程目标的实施,要从不同侧面综合多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方法来进行教学,因此,古古诗歌的引入必将有助于历史与社会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和任务的顺利完成,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最终落实。

(一)有助于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

我国古代诗歌特别是诗歌发展的繁荣和高峰时期的唐诗,有着深刻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史诗”之作俯拾皆是杜甫即是现实主义流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这些诗歌能生动、鲜明的补充教材的基本史实,巩固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如在讲到西周奴隶制的强盛和周天子的无上权威内容时,引用诗句“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又如:讲秦统一内容时,引述李白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秦王统一业绩和雄才大略跃然眼前,使学生进一步加深了对这一节知识的理解。而王粲诗句“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又让学生深刻感受了东汉 年连年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无尽创伤和人间浩劫。而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具丰实。”则以典型的写实手法描绘了盛唐的繁华景象,封建社会的繁荣至尊,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已发展到了顶峰时期。

(二)有助于学生掌握过程和方法,培养提高能力

新课程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强调要体验过程,把握方法,锻炼综合能力。除一般的观察力、记忆力、表达力、思维力等之外,结合历史与社会学科,要着重培养和提高判断重大是非能力,创新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以及参与社会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等,而古诗歌引入历史与社会教学,对提高上述能力是有很大益处的。古诗歌为了表达最深刻的思想感情,总是用极具风格的逻辑结构,组织排列极简单、鲜明的事实,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从而激起学生的强烈求知欲。

如在讲到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结构时,分别引用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句,杨万里的“荒山半寸无遗土,田父何曾一饱来。”诗句,学生联系诗句,经过思索就明白了在四海垦辟,农业丰收之际农民还被饿死的总根子就在于封建土地所有制。又如:杜甫的《兵车行》“爷娘妻子来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和张养浩的一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国家“兴”、“亡”,百姓总是一个苦字?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历史反差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原因?这就是诗歌用处的发人深省的疑问。这种别具一格的 设问能力引导学生进行一次次的历史反思,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判断是非能力。

(三)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想教育既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重要的社会功能体现。提高人文素养,打造民族精神,这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的目标,也是最能集中体现本课程性质的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是历史与社会优先考虑的教育目标。

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以诗言志”的优秀优秀作品,或是表达对祖国、对人民的无比热爱,或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或是倡导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集中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以无奈的笔调表达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学生理解屈原当时的心境和忧国忧民的心态,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又如:讲祖国统一时,引用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望告乃翁。”这样融情感教育与知识教学于一体,让学生深切体会到了祖国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繁荣昌盛的标志,也是个人命运的最好保证。黄巢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又让学生明白农民起义战士昂扬的斗争风貌和扭转乾坤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含义。

三 古诗歌引入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原则

由上可见,在历史与社会课中运用一些古诗,对组织教学确实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古诗毕竟是一种文学形式,一个“古”字也道出了古诗作者及古诗内容本身的局限性。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引用古诗时不可乱用,也不可滥用,要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写实性原则

历史与社会学科本身的特点,要求所引诗歌能较客观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从而体现历史的真实,杜甫的“诗史”,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即是写实代表作。思想性原则

此点尤为重要。引入教学的古诗必须有较高的思想性,同情劳动人民,反对社会罪恶和一切不公平现象,对那些脱离和歪曲历史,美化统治者的诗歌,不可引用。要对古诗进行精心选择,扬长避短。3 简明性原则

所引诗歌要顾及到中学生的现有知识层次,尽量选择那些通俗易懂、富有艺术魅力,能够很快激起学生情趣的诗歌,避免一些深奥的诲涩的一时难以理解的古诗。精要性原则

7.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篇七

关键词:经济价值,伦理价值,和谐社会

一、十六大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要思想, 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坚持和发展了十六大提出这一重要思想, 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突出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 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二、伦理价值, 指的是主体在伦理方面所肯定的东西。伦理价值也包括三个要点:能满足主体伦理生活需要、是主体所意愿或相信的, 并给主体带来道德满足感和崇高感的东西。诸如诚实、忠诚、守信、正义、善、仁慈等伦理价值, 同时也是伦理学范畴。伦理价值与经济价值不同, 但与所有精神价值相同的是, 它通常以主体的行为或精神产品为载体;不可用金钱来测量和表征。与其它精神价值不同的是, 它具有独特的规范功能。

就现有资料来看, 在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关系问题上, 大致有四种模式:

(1) 单一模式。认为经济活动应只讲经济价值, 不讲伦理价值;或者只讲伦理价值, 不讲经济价值。 (2) 目的—手段模式。又分两类。一类主张伦理价值从属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目标, 伦理价值是手段;另一类主张经济价值从属伦理价值, 经济价值是手段, 伦理价值才是目标。如认为“经济刺激有助于伦理目标”, 实际上赞成经济价值从属伦理价值。 (3) 等同模式。又分两种。一种认为经济价值即伦理价值。例如有的认为, 有效的经济行为本身就具有伦理价值, 因此效率即具伦理价值;另一种认为, 伦理价值即经济价值。例如认为, 义即利, 义即公利, 它与利的区别只在于公利而非私利。 (4) 重义轻利模式。如儒家所提倡的“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就是一种典型有代表的表达。单一模式中的唯经济价值论, 把经济价值看成与其它价值无关且绝对的东西。没有看到唯有当这种价值满足其它相关价值的要求时, 它才能成立。例如“企业的目标就是利润”这一观念, 现在美国已受到挑战。而对于当下我国企业界, 这“企业目标就是利润”的思想却是大行其道, 在大学课堂上, 经理人培训上, 及各种具体的企业行为, 目的就是为企业或组织谋取经济利益。据资料表明:有人认为, 利润并非绝对价值, 经济活动也不是伦理中立的, 利润只有在满足其它要求时, 才成为价值。这就是说, 经济活动不能只考虑经济价值, 而必须同时考虑它是否与其它价值尤其伦理价值相容相助。单一模式中的唯伦理价值论, 忽略了经济活动的中心需要, 没有看到符合伦理要求的经济价值是经济活动的中心要求。手段-目的模式中, 无论主张伦理价值为经济价值服务, 还是相反, 都把这两种价值区分为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其实, 这两种价值之间的关系并非手段与目的关系。两种价值所表达的需求都是主体需求, 都属于开放的主体需求的一部分, 都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有机部分。如果以是否有助于经济价值的实现作为伦理价值的取舍标准, 那么可否说, 只要满足主体的物质需求, 只要这种活动是能满足物质需求的活动, 只要主体能从中获得可用金钱来衡量的东西, 即便偷盗、欺诈也无可非议?主张经济价值是手段, 伦理价值是目的的模式是否可取呢?笔者认为, 这种价值观造成社会发展缓慢, 这里第四模式的极端化。这里要强调的是, 在经济领域中, 经济价值是能满足主体中心需要的价值, 这里只存在是否具有相关和谐性支持的问题, 而如果经济价值得不到相关伦理价值的支持, 经济价值也就无以为立。这就是通常的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矛盾的情况, 但这也并非以伦理价值为目的, 而是经济价值本身失去了它立脚的根基。至于等同模式, 它把价值同价值的基础混在一起。说有效的经济行为本身就具有伦理价值, 至多只能这样理解:具有效率这一价值的经济行为获得伦理的支持, 因而具有伦理意义, 可以从伦理方面加以肯定, 而难以把效率等同于伦理价值。如厉以宁关于效率的分析, 认为有效率并不一定是好事, 清楚地表明效率的相对性, 而不可能将之等同于伦理价值。同样, 说“义即利”, 这里混淆了功利的或非功利的区别。重义轻利模式。这种思想使得社会上产生一种轻视经商的思想, 不利于社会的迅速发展。在高度注重道德伦理和人生内在价值追求的文化体系下, 必然产生排斥与内在“道德”相对立的外在物质利益的观念和思想, 把与社会活动相关的各种事务概括为谋利, “利”被视为一种与“道义”互不相容的东西。“崇义斥利”思想用观念性的道德力量抑制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愿望, 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评价和获取物质利益的态度长期受到贬抑, 降低了人们进一步从事经济活动的动机和要求, 从根本上压抑着经济的发展。再一方面, 这种思想也必然导致轻视劳动, 鄙视体力劳动者, 认为经济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技能、学术都是小人才去从事的末业小道, 是“君子之学”所不齿的。自然知识, 尤其是生产技艺, 被排除在读书人的视野之外, 成为士林所不齿、社会藐视的行当。“凡推步卜相医巧, 皆技也。……小人能之”。其鄙薄科技之意, 流于言表。

显然, 这四种模式都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它们都片面看待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功能, 没有很好地发挥这两种价值观的作用。经济价值和伦理价值同在社会生活领域中发挥着作用, 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我们却不能采取越俎代庖式的“统一”, 也不能只看到某一方面的作用, 而只能在这两种不同的社会约束方式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 在它们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追求社会效应的宏观整合。经济价值观是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 对如何满足人们需要的人类行为以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经世济民的“致用”之学。它不能满足于哲学层面的圆融备至, 而要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行的对策, 所以它的方法不能伦理化, 而必须是满足逻辑性和实证性要求的解剖分析型的方法。伦理价值观则是对人的自利行为的超越。为了消解人类行为的机会主义倾向和社会运行中的利益冲突, 它倡导人们克制物欲强度, 甚至牺牲自我利益。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营造来自于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功能的互补与协调。

三、亚当·斯密早在1759年就指出:“自爱、自律、劳动习惯、诚实、公平、正义感、勇气、谦逊、公共精神以及公共道德规范等, 所有这些都是人们在前往市场之前就必须拥有的”。这是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个体道德素养, 也是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行为选择的道德理性基础。马克思也曾说过道德是以“实践精神”来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道德的目的是按照善的法则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关系和自身。道德规范在经济活动以至整个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整个社会不能确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道德理性体系来自作为人们共同的“内在道德律令”和“外在行为准则”, 那么, 市场经济就会失去基本的道德文化支撑, 必将造成人们精神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严重无序。诺思认为, 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需要建立制度化的财产所有权, 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一种社会性活动, 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的收益率”。这种说法其实也就是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他们彼此发展的良性循环、彼此相互支撑、相互发展的关系, 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有效率的组织。

在习俗的观念中, 伦理似乎是与经济活动、利益追求相分离的结构, 是有闲者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 这是对伦理本性的误解。谋生是人面临的基本课题, 生产活动是人的基本活动, 但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 在于不仅追求“得”即获得, 更追求“德”即伦理。如果说, 经济解决的是“得”的问题, 伦理着重解决的就是“如何获得”的问题。人要生存就必须“得”, 但“得”有“大得”与“小得”之分, “利”有“长利”与“近利”之别。“小得”是个体的得, 它是真实的存在, 但有时为了群体或类的“得”, 个体必须牺牲自己的“得”;经济活动是谋利活动, 但为了长远的利益, 有时必须牺牲眼前的利益。正是这些“牺牲”中, 体现出了伦理的价值和意义伦理意识的核心是价值意识, 它代表着人们在利益活动中对价值与意义的追求。

这种以“德”谋“得”, “德”“得”相通的原理, 是一种超功利的功利性。伦理的意识, 是一种价值导向的意识, 是人的尊严的意识, 同时也是人文的意义。它赋予社会以价值的导向力, 个体行为的调控力与内驱力, 社会的自我组织力, 组织的凝聚力。因此, 在现代中国社会的宏观发展中, 经济发展是根本, 但经济运行的质量, 经济生活的秩序, 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都不可能在经济自身中获得解决, 而必须在人文视野中, 尤其在伦理人文视野中寻找动力之源。经济与人文的有机生态, 才能保障经济健康、健全的持续发展, 也才能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近现代工业文明和商品经济模式无限制地掠夺和开发自然资源并因此产生的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呼唤人们必须重视经济价值与伦理价值建设朝着相致方向发展。结合历史及现状, 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和谐社会的建设, 务必使伦理价值深扣当代经济建设的旋律, 反映经济建设内在和根本的要求, 并发挥其特有的效能使经济建设朝着和谐、美善的方向发展。当代伦理价值的生命力在于其一方面倾听经济建设的声音, 顺应经济建设声音, 并自觉地参与其中, 另一方面, 又要对经济建设给予必要的价值引导和目标的提升, 使其超越各自的局限而不断地发展完善。

2、确立市场经济的基本道德原则:不侵害他人的权益和由此带来的“双赢”。我们应当清晰认识到,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平等交易, 基于这种认识, 我们必须克服传统上道伦理价值的本质理解为“利他”和“自我牺牲”的狭隘看法。在当下, 我们要做的是明确市场交易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也就是明确个人的正当利益。

3、建立社会、企业、个人诚信体系。恩格斯早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指出:“大商店的老板是珍惜自己的声誉的, 假如他们出售劣等的掺假的货物, 最吃亏的还是他们自己。……大零售商在自己的买卖里投下了大宗资本, 骗局一旦被识破, 就要丧失信用, 遭受破产, 可是小店主的营业而不出一条街, 如果他的骗人的伎俩被揭穿了, 那他会失掉些什么呢?”这些至理名言道出了经商诚信的重要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也只有德利互济合一, 才能找到商业发展的源泉动力, 才能超脱物的制碍, 利的短见。伦理与谋略的统一, 使中国商人具备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素质, 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也可称作商业的“生存公理”。

4、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代, 有必要建立全球伦理主义, 这是企业让社会接受的基础。中国企业要想全球市场上有所作为, 本文觉得除了在硬件上我们要有优势, 在软件诸如伦理价值观上我们有必要与其他国家的伦理价值观进行某种程度的合拍, 树立全球伦理主义对当前中国企业界而言, 远比企业的硬件建设重要, 因为企业的伦理价值观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 而其功用, 使得企业的交易成本等会大大减少, 最终使得企业能为社会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三联书店版, 1995

[2]王克千.价值是什么——价值哲学引论.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2

[3]恩德勒.对企业的伦理评价.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95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 2002.

[5]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4

[6]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

8.古诗文中的“和谐社会” 篇八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和谐;科学发展;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0—0049—02

2009年,我国人均GDP大约在3 500美元左右。世界经验表明,在人均GDP处于3 000美元的关口,经济与社会发展会有两种走向:一类国家,如日本、新加坡、韩国,经济继续发展,社会持续稳定;另一类,如拉美国家,经济则停滞不前,从而陷入“拉美陷阱”。两种截然不同的前途命运告诫我们,社会矛盾不容忽视,尤其是和经济利益直接相关的社会危机问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在我国形成良性运行、协调发展的社会。这号召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在经济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多变的今天又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一、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实现经济和谐

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充满创造力而又稳定有序、实现各方面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是在科学发展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标就是科学发展和财富普惠。

从理论上来说,经济是社会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的基础,经济矛盾既是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诸多社会矛盾的直接原因,因此,没有经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和谐。中央政府之所以先提“科学发展观”后提“构建和谐社会”,也正说明经济和谐的基础性地位和关键性作用。

从实践上来说,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发展,经济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与和谐,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首先解决经济矛盾,协调经济利益关系,构建经济和谐。

二、构建和谐经济的现实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社会物质生产能力大大加强了,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矛盾,尤其是一些结构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如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居民贫富差距等,在国民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日益扩大,严重加深了我国社会矛盾;经济行为的非理性导致部分行业投资过热或过冷,造成宏观经济的不稳定;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也导致了整个运行体内的供求失衡、物价波动;人们的收入增长与宏观经济增长严重不协调等等。这些经济问题与所谓纯经济问题不同,它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只停留在经济领域,而是已经波及到社会领域,成为产生社会矛盾的直接甚至是主要原因,必将干扰和阻碍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正常发展。

实际上,国内的经济不和谐,也容易与外部经济产生不和谐,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导致了诸多摩擦和纠纷,也给国家对外关系产生了不利影响,这些基本上都与我国经济结构矛盾有关。

总之,上述诸多经济问题即是我国需要构建和谐经济的现实背景,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前必须解决的症结。

三、市场经济与经济和谐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市场竞争与经济和谐不能共存,认为经济不和谐是由市场经济体制天然造成的。这是一个很大的认识错误。

表面上看,竞争似乎会产生不和谐,甚至是矛盾和冲突,但这是对竞争概念简单和偏狭的理解。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和良好秩序下的竞争,并不必然带来冲突的后果。中国自古就有和气生财的传统和“不打不相识”的道理。市场经济在西方也存在了二百多年,但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都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道德水准。

市场经济体系内的效率就利于竞争机制的存在,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没有效率。那么,竞争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将产生怎样的后果?是你死我活的后果,还是相互促进或“不打不相识”的后果?显然,以人为本、相互诚信的规范竞争会带来社会的和谐,以钱为本、坑蒙拐骗的恶意竞争则必然导致社会的分裂。因此,决定竞争所引发社会后果的是竞争的方式和理念。本质上说,真正讲究效率的市场经济,必然要求竞争是规范、有序和和谐的。

人是一个矛盾的利益体。个体对社会来讲,是一个利益追求者与利益创造者。正如《史记·货殖列传》所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反过来,人又需要社会为其追求利益创造条件——协作的环境、交往的秩序和行为的规范等,也就是说,个人利益是要在实现社会共同利益的过程中才能实现的。因此,从社会角度看,人性的矛盾就是在人性的释放和利益的追求中化解的,而不是在个人人性的逻辑推演中化解的。用唯物史观的话说,就是人性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升华。因此,我们可以说,人们能够也有必要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和谐竞争,不仅仅是因为人类具有追求完美与和谐的天性和智慧,也是人性与物质相妥协的结果。

四、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不和谐的原因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经济中出现不和谐现象,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当前原因又有历史原因,主要还是因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所形成的。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基础差。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各地的工业基础都很差,农村发展更为滞后,贫困人口相当多。在那样的国情下,是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均衡快速地发展的,只能选择部分最有潜力的地区集中力量发展工业。这种发展策略的实施,一方面成功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等矛盾,出现了局部不和谐。第二,市场制度体系不够健全。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环境中开始的,没有样板可以参照,只有“摸著石头过河”。也正因如此,在一步步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体制不健全和制度不到位等情况,以及良好的秩序和规范没有及时形成,导致了诸如欺诈、腐败、犯罪等混乱后果。尤其是收入调节制度没及时跟上,出现收入差距过大的矛盾。第三,经济交往缺乏诚信。诚信意识受多种社会因素影响,如制度、文化、道德意识、风俗习惯等。在僵硬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有强大思想意识的主导,社会诚信问题并不突出。这使得在后来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当国家主导意识开始淡化之后,在需要诚信起关键作用的时候社会诚信却没有及时形成,导致了各种商业欺诈、恶性竞争等不和谐的经济行为。第四,知识、经验严重匮乏,技术十分落后。不可忽视的是,我国十分缺乏发展市场经济的知识和经验,在工业领域,技术知识和管理人才也十分匮乏,致使我国经济长期处于粗放式发展状态,产业层次低,资源浪费严重,企业效益差。微观问题反映到宏观层面上,就是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各种供求关系失衡,物价水平和宏观经济容易波动。

五、在完善改革和科学发展中构建和谐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内含经济和谐发展的要求,它强调以人为本和经济和谐,强调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科学发展观就是针对我国新时期的经济不和谐问题而提出的,因此,科学发展观是破解经济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最有效的方略。另外,我们也应当看到,只有把科学发展观与进一步深化改革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和谐发展。

化解我国新时期经济不和谐的具体思路主要有:一是继续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率的制度平台。在经济改革方面,深化所有制改革,实现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与繁荣;完善市场制度,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深化企业改革,提升发展动力,以改革促管理革新和技术创新。在政府改革方面,改革政府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打造廉洁、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二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首先是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解决好共性技术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关系,让企业成为应用技术的创新主体。其次就是通过技术创新与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依靠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经济环境不断改善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政府应当通过有效的宏观政策,引导和激励企业积极参与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来。三是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在城乡协调发展方面,一方面要好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寻找工业反哺农业的方式和途径;另一方面就是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做好农民进城打工的保障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把扶贫与扶持发展结合起来,支持落后地区首先搞好基础设施,把项目支持、政策扶持和落后地区制度创新结合起来,建立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长效区域合作机制。四是努力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解决就业和缩小贫富差距。我国现阶段,既要提高尖端制造业水平,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协调起来,使之相互促进。充分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优化三产结构和增加就业岗位。缩小贫富差距,不仅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更积极的策略是向低收入家庭提供就业机会,在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解决。五是增加公共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市场竞争中由于人的能力差异而导致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距的一个重要措施,就由政府通过二次分配来增加公共支出和社会福利,也就是用发展成果普惠人民。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完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落实好保障措施,使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保险体系中去。六是加强国民文化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伦理和道德教育,宣传良好社会风尚和行为规范,宣扬社会诚信意识,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软环境。

上一篇:圆的面积-教学设计反思下一篇:优秀爱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