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仲夏的古诗和诗意

2024-07-08

关于仲夏的古诗和诗意(精选11篇)

1.关于仲夏的古诗和诗意 篇一

咏仲夏的古诗

(一)

槐杨深处噪鸣蝉,六月熏风夏日炎。

一树榴花红胜火,半河云水绿如蓝。

莺藏叶老梧桐晚,浪静波平菡萏烟。

青草池塘雷雨后,蜻蜓起舞戏清莲。

(二)

仲夏芸芸呈瑞昌 衷素裸意荡娇肠

蜂狂戏吻花娘面 蝶浪嘻闻卉靥香

溪唱小桥思碧海 风扶妖柳梦西厢

虫鸣雅曲声声妙 霁月光风燃灿阳

(三)

柳荫蝉鸣夏意浓,清江浮影映苍穹。

沙滩稚子数鸥鹭,树下山妻拿碗盅。

老酒三杯抒意气,清茶两碗见从容。

灵台性定利害远,涤滤尘心淡穷通。

(四)

夜色如水月如灯,星河灿烂湛蓝晴。

蛙叫鼓噪声传远,蝉鸣急促嘎然停。

笑谈周瑜打黄盖,戏说武松斥李忠。

古来豪杰英雄壮,倏如而逝一流星。

(五)

阳伞体恤裙轻盈,酒馆凉棚乘路风。

水畔长堤接柳岸,坡头翠树拢山亭。

各色街边售冷饮,多姿树底凭荫浓。

穿梭紫燕云低处,阵雨忽临响雷声。

(六)

热浪汹汹四面攻,炙焦尘世入蒸笼。

吴牛喘月江燃火,塞马嘶风山烤红。

豪第清凉人乳乐,高温劳作打工穷。

层层剥扣寻常惯,渴望同酬待遇公。

(七)

竹影拈诗入客船,风声阵阵彻云天。

花深怎掩娇容瘦,酒烈难催浅梦眠。

蝶吻幽香书曲意,蛙鸣淡月漾湖弦。

犹斟墨泪遥思醉,仲夏佳音万里牵。

(八)

痴蝉尽唱无聊曲,酷日独裁占上天。

避暑何寻千载雪,反贪岂算百官钱。

烧窑炼铁别说热,放牧犁田却道闲。

政要辛勤开密会,冷风爽爽已觉寒。

(九)

五月官衙乐事多,绿阴庭院午风和。

茶烹雪乳新罗,砚洗青花旧斧柯。

翠竹露梢舒嫩叶,文鱼依藻泳清波。

一枰棋了人初散,小小宣罏爇水磨。

(十)

着意春残闲步催,野花雨后背人开。

吟肩渐共苍颜瘦,玄鸟曾衔风信回。

青桂潭中犹照影,白云舍外独登台。

抱子寒猿听佛日,夹山到底不重来。

(十一)

点点流萤长夏苒,簌簌宿雨比穷秋。

清风弄色描新景,浊物添情闹旧忧。

乱语茕迷缠故事,啸歌对影解闲愁。

飞花一顾沾襟惨,春梦前宵并水流。

(十二)

煞爽林涛九里松。清江晚照瘦峰青。

楼头几片残霞落,山半一声烟寺钟。

柳外重峦衔皓月,窗前丹桂吐香风。

羌笛缭绕深闺怨,不尽相思满夜空。

(十三)

云上已空金佛寺,山中剩有凝碧池。

横流危石圆常转,柱地方棱欹不支。

满眼风华俱昔往,一隅澍雨独今思。

嵇公酒醉非无事,寂寞天心未可为。

(十四)

银妆昼夜熏楼阁,蒲月东君让宇昏。

玉节千支撑绿伞,荷池一对衬乡村。

翁吟竹柳倾杯举,童牧蝉虫戏蝶蹲。

过客摇旗招手问,婆姨笑靥不声援。

(十五)

翼蝉嘶夏火烧田,烟薄岷江湖映天。

数只黄鹂枝上戏,一枚芍药叶间嫣。

有风曾拂泪流痛,无雨何留心碎欢。

只愿舟帆破棘去,新符红锻过新年。

(十六)

青山发挽吴丝秀,碧水裙拖蜀锦明。

羞涩荷花风妩媚,袅娜杨柳雾娉婷。

砌蛩草底晚传唱,家雀檐头和作声。

处处神州藏奥意,还休欲道醉朦胧。

2.诗意的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 篇二

一、导入,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什么比让学生拥有浓厚的积极性有更好的教学效果了。在古诗教学之初,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首先知道什么是古诗,学古诗有什么好处。在学习过程中,同样需要不停地通过游戏、活动等,来维持学生的兴趣。

课例一:《一去二三里》

师:小朋友们,谁能把数字一到十数给老师听一听呀?

(指名答)

师:这位小朋友不仅声音非常响亮,而且还读得非常准确。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我们语文里有一首,它把一到十一下子全部写进去了,好神奇呀!你们想读读吗?

生(齐):想!

虽然是简单的导入,但是带给学生的是无限的新奇和向往,学习的兴趣自然产生。

二、绘景,再现诗歌的物象

低年级阶段,语文教材选择的诗歌大多是那些场景性非常明显的诗作,再加上中国古典诗歌自身存在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黑板、挂图、投影仪、多媒体等媒体,尽可能展示出诗歌内容刻画的画面。不求面面俱到,但要尽可能展现。当然,对画面的喜爱,也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课例二:《登鹳雀楼》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诗里的生字。现在,我们翻开书,看看书里的画面。老师一边说景,你们一边指一指,看谁指得快指得准。

(生翻书)

师:火红夕阳靠着西边的山峰,渐渐地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生齐读第一句)

师:只有那奔腾不息的黄河水,还是不知疲倦地向东海滔滔地流去。(生齐读第二句)

师:但我总觉得还是看不够这美景,我想,如果把千里之外的景色也看够就好了。(生齐读第三句)

师:那就得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生齐读第四句)

一边是教师的语言描述,一边是学生在书中的寻找,图画中的物象会在学生的大脑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赏析,理解诗歌的内容

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过程中,教师的着重点不仅仅指向于字词句的理解,还应该通过多维度的解读,一方面初步感受诗歌创设的情境甚至意境,另一方面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课例三:《春雨》

师:一到春天,小雨便立刻赶来了。书中有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她?

生:好雨。

师:是啊,多好的雨,一到春天就来了!和她们一起来的还有谁?

生:风,随风潜入夜。

师:有声吗?

生:没声,润物细无声。

师:又给大地带来了生机,又不影响人们休息,真是——

生:好雨。

如果一味去解析就显得乏味,但如果抓住了关键词,联系到孩子们的生活,会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品读,感悟诗歌的韵味

记得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如果学习古诗不用嘴,那诗歌的美一定会失去大半。古诗,本来就是用来诵读的,其内在的音韵美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起一种语感的磁场,吸此学生。此处的读,不仅仅是要求学生能够读准诗中的每一个字音,还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变换(如领读、范读、互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诵读的兴趣。

课例四:《锄禾》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响亮,可老师觉得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提高。我们一句一句来看看。同学们,那么热的天,知了拼命地叫着,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你们有怎样的感觉呢?齐读一下第一句。

师:农民伯伯还没在意,一滴晶莹的汗珠滴入泥土。紧接着,又是一滴、一滴。同学们,如果你是农民,你会以怎样的语气读呢?请男生读一下第二句。

师:此时此刻,你一定会想起每一顿的饭食。问一问自己,你知道珍惜粮食吗?自己读第三句。

师:粒粒稻谷里都浸着农民伯伯的汗水呀!同学们,把你对他们的尊敬、你对粮食的爱惜,用心地读一读吧。请同桌互相问、互相读第三四句。

变换了诵读的形式,更重要是指点了学生如何去理解这几句话。通过指点,学生的诵读水平明显提升。

五、补白,拓展诗歌的内涵

留白是古诗常用的手法,每一首古诗里作者都用最精炼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心声。作为教师,要善于从诗歌的内容出发,激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联想,尽可能拓展诗歌的内涵。

课例五:《春眠不觉晓》

师:诗中说“处处闻啼鸟”,为什么到处都能够听到鸟叫呢?

生1:因为春天来了呀。

生2:因为鸟儿在喊我起床呢。

师:有意思,那鸟儿都在说些什么呢?现在,小朋友们都来说一说,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说……

生1:如果我是一只麻雀,我会说,终于不用在雪里找食物了。

生2:如果我是一只黄莺,我会高声地唱“春天在哪里”……

生3:如果我是一只燕子,我会说“我们又回来啦”!

……

拓展和补白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拓展,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诗句的含义。像刚才课例中的拓展,即是为了增强学生对春天到来的快乐感。

3.登鹳雀楼古诗的诗意 篇三

这样写,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 后两句写所想,而含意深远。我们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其中,前两句写所见,也起了点题作用,更上一层楼;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从这后半首诗,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这不是所谓“定格”,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极其浅显的语言,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既别翻新意。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

4.古诗咏柳诗意 篇四

咏柳

原文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碧玉:指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指装饰,打扮。

一树:指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是指用丝编成的绳带。这里指像是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指裁剪。

似:如同,好像。

译文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是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5.丝丝入扣,诗意盎然教古诗 篇五

大凡中国的孩子牙牙学语时,都免不了从背古诗开始学习。而为人父母呢,也以孩子能背出多少首古诗感到骄傲。鲜少有人让孩子去背现代文,哪怕是一小段。可见,古诗词在孩子的语言学习初级阶段有其明显的优势。研究证明,古诗篇幅短,有节奏,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易背,不仅能很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语言发展,同时,对儿童的心灵、情感的熏陶与升化,个性人格的健全发展,还有智力的提升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了近百首古诗词,是小学生接触、了解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绝好载体。但由于古诗体制的特点,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学生学习、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现状并不容乐观。

首先,教师对古诗词在语文学习的地位理解失之偏颇。除古诗外,小学的语文学习大致还可分为拼音、字词、阅读、作文。在许多教师的理解中,拼音是学生学习字词的重要工具,必须掌握;不认识字词,就不能阅读、写作,也是必须要学好的,能阅读写作现代文是学习语文的目标,所以也是要下大力气的。唯独觉得古诗是装饰性的,不会背古诗,不理解古诗,不会(也不要求)写古诗也不妨碍学生语言的运用,不妨碍适应现代生活,好像无实用价值,所以古诗学习变得可有可无。教师也就在古诗教学上不深挖深究,降低学习要求,把它作为母语学习的点缀。

其次,由于教学形式单一和教学方法的滞后使得原本应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教学变得单调乏味、机械僵硬。必须认真审视古诗教学的每一环节,找出弊端,精心改进,丝丝入扣,让古诗教学诗意、灵动起来。

弊端一:重背诵,轻诵读。诵读重节奏,轻感情。古诗的朗朗上口,很容易把它作为锻炼记忆力的载体,因此,学校也好,家庭也好,只要学生背诵出即可。其实,古诗美感之一就体现在它的音律韵味上。学习古诗,就不仅要求学生能背出,也要能诵读好。在指导诵读时,又往往局限于节奏指导上:哪两个字连在一起,是“二二一”的节奏,还是“二一二”的节奏。而诗中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何用语气的轻重缓急、词调的抑扬顿挫,音值的长短来表达则忽略了。应让孩子像古人一样,或中气充沛、高声吟唱,或辗转回复、抑扬顿挫,体验古诗的节奏、音韵、气势和丰采,以训练孩子的字感、词感和句感,积累语感。要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像艺术家一样投入,读出诗的氛围,在读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读出不同的感悟,要读出层次,渐入佳境。如,指导诵读《鹅》时,很多学生在诵读三个“鹅”字时一样的音高,一样的轻重,这说明教师没有带领学生深入细致地理解三个“鹅”字表达的不同含义。三个“鹅”要读出不同的感情,第一个“鹅”读出刚看到一只鹅时的惊奇,第二个“鹅”读出发现还有其他鹅时的惊喜,第三个“鹅”则要读出看到一大群鹅时的兴奋。这样,紧扣每个字,悉心理解,感情诵读,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体会到诗的意境。

弊端二:教学重记忆,轻理解。理解重对错,轻意境。《中国诗词大会》上就暴露出这一教学短板。一位留洋回国的硕士生选手,两次获得上台答题机会,但最后都败在写字题上。如“( )( )( )( )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一句中要求写出括号内的字,选手填了“频频鸟鸟”,而正确答案是“娉娉袅袅”,评委老师点评说:“这是一首描写小女孩情态的诗,怎么也得有个女字旁,怎么也得穿件衣服吧。”可见,他不是背不出,而是没有理解,所以确定不了用哪个字。又如“花重锦官城”一句中,很多人把握不准“重”的声调是阳平还是去声,其实如果理解了“重”的含义是花朵饱含雨水,沉甸甸的红艳状态,就能很准确地读对去声。所以有评论说,现在很多人学习古诗词,还仅仅是停留在背诵的层次上,没有深入理解其含义,而且书写古诗词的能力是大大弱化了,所以会出现让人目瞪口呆、错得离谱的现象。对古诗文注重理解,不仅是有利于读对音,写对字,更主要的是理解了,才能体味到其中蕴含的美学、哲学、优雅的情怀以及生存的大智慧。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凝聚在短短的几个字中,许多教师往往把释义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先逐字逐词地解释,再是理解每个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到此便达成了目标。而古诗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蕴却常遭忽略,成了雪泥鸿爪。比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翻译成“大漠中有一条垂直的浓烟,长河那边圆圆的太阳落下去了”。这也没什么错,但却没有表达出塞外黄昏雄奇壮观的景象。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沙漠平旷无边,放眼四顾,如此之大,但荒凉寂寥,了无林木沟壑可观。唯报警的一道狼烟拔地而起,刚劲挺拔,风吹不斜。黄河流经大漠,无遮无挡,横亘远方,衬托得落日更大更圆了。诗中只描写了几样景物,留白很大,突出了沙漠天宇苍苍、大地茫茫的特征,一首诗一幅画,整个画面于苍茫中略有生气,于寥落中蕴含壮美。”只有将古诗的精髓如层层剥笋般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感受到古诗的“深奥、柔美、神秘、缤纷、感情真实”,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与热爱。

教师可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比如可以演出诗的趣味。如教学《锄禾》时,可让学生饰演农民顶着骄阳在田间劳作,时而一抹脸上汗水,另几个学生却边用膳边把饭粒随心扔地上,农民焦急地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教诲他们……经过过程表演,诗中那光鲜活泼的形象,真切动人的情景和深长的哲理,自然就会深深印入学生脑海中,久久难以忘怀。也可以唱出诗的韵味。许多古诗都已被谱上曲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声像材料,通过吟唱,激发兴趣,理解意境。还可以像画家一样画出诗的意境。中国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引导学生将古诗中描绘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成一幅幅色彩鲜明、栩栩如生的图画,再画下来。学生在创造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对诗再理解再感悟的过程。如为《宿新市徐公店》一句中“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配画,学生就出现了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是要画蝴蝶,因为诗中写了蝴蝶;另一种意见是不要画蝴蝶,因为“无处寻”。所以,为诗配画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主动探究诗的意蕴。

弊端三:重传授,轻感悟的现象。古诗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有较大的距离,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于是,常常是教师不遗余力地告诉学生此词何意,彼句怎解,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等等。学生自主思考、自主体会的时间和空间很少,多是被动地听取和记录。所以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的课本上干巴巴又千篇一律的译文笔记。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后,教师干脆把想象画面的工作也一并承包下来。原本把古诗的意境还原成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是极富想象力也极具创新力的事情,现在也被教师事先制作的PPT所替代,垄断了学生的想象与情感。教师要有意识地留有空白点,安排时间、空间让学生表达出对诗的感悟。除了吟咏、表演、配画的形式外,让学生改写古诗则给予学生更多表达的空间。可以将古诗改写成小散文、记叙文、小课本剧、小品,还可以为诗写点评、穿越时空给诗人写信等。

弊端四:“单兵作战”,缺乏联系,缺乏整体性。由于古诗在教材中的安排是穿插在现代文中的,每两次相隔的时间比较长,因此往往是“单兵作战”,就这首诗学这首诗,造成学生的古文知识零散、断链。应当建立古诗联系、比较学习。这种比较可以是多样的,如学习白居易的《忆江南》,可以是同类题材不同诗人作品的比较,如与温廷筠的《忆江南》相比较。可以是同一诗人同类题材相比较,如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江南春》相比较。可以是同一诗人的不同题材作品相比较,如与《暮江吟》《草》相比较。除了在课堂上进行比较学习,还可介绍学生课外赏析相关联的古诗;指导学生做“古诗手抄报”“古诗文集锦”等,让学生把自己学过的诗收集起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归类整理,配上插图获感悟的话等。在联系、比较中学习,学生对古诗的学习更能融会贯通,也增加了阅读面,提升了诗词的鉴赏能力。

让古诗词教学不浮于表面,让蕴藏在寥寥数字中的诗意生动盎然,教师就要储备丰富的古诗文知识,涉猎更广更多的古代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乃至军事的各个方面的知识,充实课堂。还要力求在教学的每一环节精雕细琢,用心打磨,丝丝入扣,才能让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心灵相会,相互融合,产生共鸣,从而真正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省广昌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敖小英

6.四年级下册古诗及诗意 篇六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译文:从长安回望骊山,只见林木、花卉、建筑,宛如一堆锦绣,山顶上一道道宫门逐层地开着。驿马奔驰神速,看不清所载何物,惟有杨贵妃在山上远望,知道是最心爱的荔枝被运来,欣然而笑。3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独坐在幽深的竹林里,时而弹弹琴,时而吹吹口哨。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4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译文:小时候每年下雪,我常常会沉醉在插梅花的兴致中。后来虽然梅枝在手,却无好心情去赏玩,只是漫不经心地揉搓着,却使得泪水沾满了衣裳。今年梅花又开放的时候,我却一个人住在很偏远的地方,而我耳际短而稀的头发也已斑白。看着那晚来的风吹着开放的梅花,大概也难见它的绚烂了 5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晚年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苦难后双鬓已长满了白发,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6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译文: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充满生机和活力。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马诗 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广阔的沙漠如万里铺雪,燕然山上悬挂着如钩的弯月。何时能够配上金饰的络头,在清爽的秋天奔驰向前。8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南宋

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在参天古树的浓阴下,系了小船,拄着藜仗,慢慢走过桥,向东而去。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9、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苍松下,我询问隐者的徒弟,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就在这座山中。可是林深云密,我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哪。

10、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深秋时节,我沿山上蜿蜒的山路而行.云雾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我不由自主地停车靠边,是因为这傍晚枫林的美景着实吸引了我,那被霜打过的枫叶比二月的花儿还要红。

11、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家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12、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13、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14、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的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15 前出塞 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7.寻隐者不遇古诗诗意 篇七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译文1】

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父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座山里,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道他在哪里。

【译文2】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

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

【译文3】

在山林中的一棵松树下,我向隐者的小弟子询问他师父的去向。他回答说师父采药材去了。隐者师父其实就在这座旷远的大山里。但是山上云雾迷蒙,那个小弟子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在什么地方了……

【诗意1】

一唱三叹,一波三折使短短的小诗具有了无穷的韵味。诗中有一「问」三答,将三番问答精简为二十字。既写出了诗人感情的逐步深入及对友人的关切,又表现出作者构思谋篇的匠心。

【诗意2】

这是一首问答诗,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 得淋一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 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

【诗意3】

是一种洒脱、醉情于自然的隐逸生活。表达了诗人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意4】

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一般认为他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其实他的“推敲”不仅着眼于锤字炼句,在谋篇构思方面也是同样煞费苦心的。此诗就是一个例证。

这首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松下问童子”,必有所问,而这里把问话省略了,只从童子所答“师采药去”这四个字而可想见当时松下所问是“师往何处去”。接着又把“采药在何处”这一问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辞,把问句隐括在内。最后一句“云深不知处”,又是童子答复对方采药究竟在山前、山后、山顶、山脚的问题。明明三番问答,至少须六句方能表达的,贾岛采用了以答句包赅问句的手法,精简为二十字。这种“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间了。

然而,这首诗的成功,不仅在于简炼;单言繁简,还不足以说明它的妙处。诗贵善于抒情。这首诗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见深沉。一般访友,问知他出,也就自然扫兴而返了。但这首诗中,一问之后并不罢休,又继之以二问三问,其言甚繁,而其笔则简,以简笔写繁情,益见其情深与情切。而且这三番答问,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松下问童子”时,心情轻快,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答非所想,一坠而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线希望;及至最后一答:“云深不知处”,就惘然若失,无可奈何了。

然而诗的抒情要凭借艺术形象,要讲究色调。从表面看,这首诗似乎不着一色,白描无华,是淡妆而非浓抹。其实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鲜明,浓淡相宜。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见隐者先见其画,青翠挺一立中隐含无限生机;而后却见茫茫白云,深邃杳霭,捉摸无从,令人起秋水伊人无处可寻的浮想。从造型的递变,色调的先后中也映衬出作者感情的与物转移。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惟其如此,钦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怅惘之情了。

【赏析】

我国古代有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汉武,就是一种典型,乃至秦汉方士盛行,欺诈成风。与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隐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炼。在隐逸生活中,悟道、养生与服药(保健养生之药)构成主要的内容。魏晋以还尤其如此。

中国传统文化中,松、竹、梅为岁寒三友,士大夫们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贫乐道,不与世俗、清洁孤傲之志。首句“松下问童子”,从表层上说交待了作者寻访隐者未得,于是向隐者的徒弟问寻的这一连串的过程;而深层上则暗示隐者傍松结茅,以松为友,渲染出隐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着诗人的层层追问,意思层层递进,言约意赅,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答:“言师采药去”,从全诗的结构看,从环境氛围的渲染,进入到行动的白描,从抽象进入到具体。

对于真正的隐者,善悟道,擅养生,能采药也就是三位一体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现在鹤发童颜,往来如天马行空。童子言师采药去,正是把隐者这一典型特征揭示出来,同时添了诗人伤其不遇的惆怅。

第二答,是针对诗人何处采药的问话而来。

这一答很明确肯定,似乎给了诗人若干追寻的期待,不过紧接着第三答一转,好像是猜到了诗人的这种期待,最后给了一个没有结果的回答:“云深不知处。”

8.诗意的呼唤和语文的回归 篇八

可是如今我们不少语文课堂干枯、板结,令人可怕的乏味,甚至面目可憎。有鉴于此,我们在这里“呐喊”一声,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我认为,以深厚的生活和精妙的阅读为基础,创造出诗意,这应当是我们语文课堂不懈的美学追求。对语文课堂的最高赞美应当是:“就像一首诗!”

这里的“诗”,并不是指那些在书上供人反复吟咏的作品,而是指那些在课堂上让师生感受到的绽放、闪光,或者激荡。诗是语文课堂的生命,是语文课堂的本体。

让我们用敬佩的眼光来看看成都市石室中学李镇西老师以《心灵飞翔的时刻》(《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4期)为题讲述的“最近一节普通的语文课”吧。

“窗外,银杏树金色的叶子在寒风中顽强地燃烧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室内,我在给学生朗读路遥的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我和同学们的心灵正和路遥高洁的灵魂一起激荡。此刻,教室里弥散着一种宁静、温馨而又崇高的气氛,每个人仿佛都可以听见其他人心脏的跳动。是的,我们胸膛里的热血正和着主人公青春的激情而汹涌澎湃……”

可以想见,师生在课堂上进入的是怎样一个境界:用“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来作比,或许并不过分。

我们以为,师生,尤其是语文教师自身的哲学意识与诗意审美感受,是决定课堂美学追求成功与否的关键。诗意的课堂应当浮动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这种情绪、灵气和悟性是师生对人生经验、情感经验、社会经验、生活经验、阅读经验、课堂经验等各种经验集合之后产生的。

这涉及到一个基础。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但如果没有河水的流动,就会很快消失或者枯竭。也就是说,如果缺少经验的层次的话,情绪、灵气和悟性就没有什么价值,甚至不可能存在。阅读和人生的各种经验的体验是师生情绪、灵气和悟性充分表现自由流动的基础,它构成了课堂诗意最坚实的河床与有生命力的潮汐。

语文课堂上师生最缺少的经验是读解。读解是一门学科,一门探究文本意义以及意义的理解与创造的学科。人一来到世上,就被抛进意义世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草木虫鱼,大至立身处世,小至人情物理;情的骚动,语的呢喃,灵的呼唤,无不需要读解。这里有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具体实在的文学层面,叩问作品文本意义的生成过程;另一个层面是博大精深的哲学层面,揭示人的自我存在,探索人生的价值意义,展开对生存世界的理解。目前语文课堂尤缺哲学层面的读解。

这里首先要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即当我们在课堂上接触课文——文本时,首先应当认识到它的意义就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正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五颜六色的光芒。以苏轼的《题西林壁》为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这么四句28个字,字面意义描述庐山绚丽多彩,风姿各异;寓言意义(象征意义)表示正确认识事物,须保持距离;伦理道德意义指示处世待人毋偏执于一端;神秘意义暗指执滞、偏枯者难悟佛门,难化解万事万理。苏轼精研老释,倾心佛道,有超脱尘世的思想。你简直没办法穷尽它!

令人扼腕的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常常只在一个层面给学生读解。就是在一个层面读解,也拿了条“标准化”的绳索,给学生的思想来个五花大绑。这好比我们旅游时看到某处自然风光,比方一座山,可以看成猪八戒背媳妇,也可以看成孙悟空出世,还可以看成唐僧骑马,这完全是由于未经人工雕琢的天然的混沌状态才可能给游客这多样的感受,但我们偏要把它搞成猪八戒背媳妇的准确形状,搞得一点意思都没有。

当然,这里还得有个度,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来把握。举个例子,近年来有人读解朱自清及其散文创作,把作家描写成一个性欲得不到满足的“性压抑”者,说由于过剩的利比多受到道德的压制,于是“走向旁道”,在散文里“长出一些别样色彩的枝干和叶子来”,“最醒目最动人的就是‘性压抑情致”。又有论者认为朱自清的散文《绿》,以水拟人,暗示“黛绿少女”,是作者“性爱感情的升华”,“借了水之绿的象征描写表达了潜意识中那种‘节制和诱惑之间、最诚挚的温情与最无情的贪婪的情欲之间的冲突”。更有甚者,说朱自清惯用女性形象“来装饰他的想象世界”,“用异性的联想来折射风景,有时失却控制,甚至流于‘意淫”。这些可能都是在运用精神分析理论与方法来读解朱自清的散文,但他们似乎忘了作家的人格、所处的社会时代以及创作的历史背景,堕入了主观偏见,读出的也许只是他们自己。

这是一种误读。就合理的一面说,误读不失为一种创造;但不合理的是误读常常表现为随心所欲,胡乱猜想,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自大妄尊,固执己见,失之偏颇,失之公允。

不固守作品的本旨这个窗,去打开另一扇窗户,确能发现许多新景观,但合理不合理的关键,主要是另一扇窗户后面的风景美不美。这一点在语文课堂上尤为重要。以杜牧的《清明》为例。据传,这首七绝诗原是杜牧任安徽贵池刺史时,因城西杏花村产名酒“杏花大曲”而特意创作的,分明是一篇广告词!可后人作过种种误读,现在还编入课本,引导学生去误读,成了一首写行旅之人借酒浇愁的寂寞乡愁诗。我们觉得,这就是一种合理的误读。

仍以《清明》为例,若误读文体,将它作“小令”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即词以明快节奏,一扫原诗愁绪。如果我们再误读成“短剧”:“清明时节(时间),雨纷纷(背景),路上(地点),行人欲断魂(人物神态),借问酒家何处有(对白)?牧童(人物)遥指(动作),杏花村(远景)。”剧情展开,只见朦朦细雨中,行人快速穿过田间阡陌,向杏花村酒店走去,留下长长的空白,暗示人生匆匆,寄寓无限惆怅,则又是一种意义,这两扇“风景”都不错,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看一看。

其实可以用两个词来区别合理的误读与不合理的误读:一个是“误读”,一个是“读误”。

“误读”和“读误”都只能是插曲。我们应当突现另外一个词,那就是“悟读”。悟是悟出内涵,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永恒意义。因为解析不是终极,在审美沟通中,尚有“沟通后”一环,其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举例:《读者文摘》上曾转述一位台湾作者的话。作家说,年轻时看《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这对殉情的青年爱侣落泪,而人到中年再看这部莎翁经典,他同情的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父母。

又举例:历代读者对《伊利昂记》中希腊联军主将阿基疏斯的罢战颇多指责,指责他把个人荣誉置于集体利益之上,为了维护人格尊严而不惜让整个联军连遭惨败,血流成河。可有人却认为,阿基疏斯的拒战,恰恰是为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而抗争,是为集体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抗争。

其实,读解一般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认读,为泛览,感知阶段,先扫除文字障碍,认知文本的表层结构,以期进入作者世界,不妨谓之“读”;第二理解,为精研、沉思阶段,先反复诵读,待胸中豁然,然后进入文本的深层结构,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妨谓之“解”;第三创造,为发展、生产阶段,联系时代,贯通古今,必有意义的重建,不妨谓之“悟”。“悟”最重要,是在汲取、滋养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悟”是阅读教学的理想归宿。

“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要“悟”得好,必须提到和“诗意”相关的一个词——“感觉”。感觉,尤其是语文课堂上的感觉是师生各种情感、经验、体验蒸腾出来的,不是可以任意挥霍的,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需要“养气”。“养气”才能养出感觉的充沛与灵敏。就像气功师,发气不是每时每刻都能发的,发一次功,他们要休息一段时间。语文课堂上要“气盛”,须得在课后充足。现在的语文课堂之所以缺少诗意,缺少悟读,主要是“气虚”。“养气”是产生课堂诗意的关键,是语文回归本体的前提。

文本之间有着时空联系。《爱莲说》与《荷塘月色》两个文本相距一千年,却在语言、思想、风格上互相发生联系;再往前寻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司马迁说屈原:“濯淖淤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也。”又与之发生互文关系。由此可见,现代文本只有置入历史文本中去读解,才能显示出厚度;历史文本须要与现代文本相联系,才能显示出深度。同一时代的文本则必须嵌入与之相联系的文本系统,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局部或个别的意义。一个教师不贯通中外古今读书,就很难成“气”;一个课堂不纵横千里去勾连,就很难为“诗”。

这一点我们应当向于漪老师学习。于老师从教50年,总在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她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她把闻一多先生作为楷模。闻一多先生研究《楚辞》,对神话有癖好,对广义的语言学与历史兴味深厚,从人类学、社会学中吸取了关于原始社会以及宗教、神话的知识“三年不窥园”,数载不下楼。闻一多先生讲“什么是九歌”,“神光”照得天边通亮,满坛香烟缭绕,学生几乎分辨不出讲坛上是闻一多还是屈原大夫……于老师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这盏明灯,名字就叫诗意。

9.第20课古诗两首诗意 篇九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之:去,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使:出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浥:湿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再饮完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拓展 送别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黄鹤楼:楼名,在今湖北武汉

我的好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由黄鹤楼出发,乘船东行到扬州去。

之:去,到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故人:这里指老朋友

我伫立江边,目送友人的小船愈行愈远,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只望见浩浩荡荡的江水流向天际。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使:出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青砖绿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浥:湿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更尽:再饮完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因为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拓展 送别诗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10.关于仲夏的古诗和诗意 篇十

【关键词】李娟 散文

大自然的广阔与个体生命的孤独

尽管人类是群居动物,孤独却是人生的常态,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主题。群居知识人类的生存模式,但孤独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无论在繁华拥挤的城市,或广袤无垠的荒野,孤独都与生俱来般植根于人们的内心。对孤独感诗意的书写往往能引起人们长久的共鸣。《深处的那些地方》就有关于孤独的描写:1

从我站着的位置往下看,广浩的山林莽野,只有这么一个小人儿孤零零地坐在哪里,小小的,单薄的,微弱的,安静的……以此为中心,四面八方诠释如同时间一般荒茫的风景、气象……

这孤独会不会有一天伤害到他的成长?

深山中成长的孩子在地广人稀的荒野下显得如此渺小和孤独。但在繁华的大城市,人心也无法摆脱孤独。作者在乌鲁木齐工作的时候,异乡漂泊和对过往的牵挂依然让她感到孤独。

孤独永恒地存在于个体生命之中。孤独是人生的常态,换句话说,孤独并不是人类可以轻易解决或者扭转。接纳孤独、品味孤独、享受孤独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重要课题,学会诗意地感受孤独,是人成熟的标志。《星空》把个人情感与宇宙生命融为一体,在对星星的发送光芒诗意的描述,呈现出孤独宇宙生命中的无限美感:2

“这种狂欢紧凑急促的节拍中充满了的诠释星星与星星之间的惊人的距离——试想在那些距离中,有多少路程还在丈量之中;有多少已经传递出去的信息和爱意还没有到达;又有多少已经在中途改变了主意;还有多少仍不能被我知道,还在向着我的途中坚持着,或是渐渐绝望,渐渐地涣散、消失……星空把它的无限辉煌、无限华丽,无限奢靡喷涌向我的时候,让我感觉到的却是更多的,无边无际地,无涯无尽的,纷至沓来的一个又一个永远填充不了的,饥渴的——真空。”

此处“真空”正是人生孤独的象征。星星与星星之间传递光芒的距离如同人生的长度,漫漫人生路当中有许多人们无法预测的变故与未知,谁又能坚持最初的理想,企及遥远的彼岸?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长满了虱子”,众多看似璀璨的人生,在华丽的背后,掩藏着理想陨落的疼痛。理想的失落、心灵的空虚也正是人类孤独的根源。

苦难生活的诗意况味

苦难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不经历苦难的人生是有缺陷的。尼采说过:“极度的痛苦才是精神的最后解放者,惟有此种痛苦,才强迫我们大彻大悟。”一帆风顺的人无法触及生活最真实之处与生命最宽广的价值。漂泊困窘的童年让李娟对生命的苦难有切肤的体会和细致的咀嚼。《最坚强的时刻在梦里》有这样的叙述:3

还有一次,我五岁。外婆对我说:“我们没有钱了。”生命中第一次感觉到了焦灼和悲伤。那时我的妈妈在外面四处流浪,当时外婆是拾破烂的,整天四处翻垃圾桶。

在寥寥数语的轻描淡写之中,我们已经不难想象李娟童年的凄凉与自卑,还有贫穷、窘迫的现实给她带来不可磨灭的刺痛感。但李娟终究不是自卑自怜,自怨自艾的人,“世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李娟之所以成为李娟,正是因为她不被苦难现实掩埋,她坚持用一颗纯朴、善良的心发现生活的美感,感悟生命的本真,诗意地栖居在她生活的天地。

李娟是一个真正拥抱生活的作家,她为了真实记录阿勒泰地区牧民的生活,还跟随她家熟悉的牧民一家,在阿勒泰牧区的雪野上艰苦地生活了一个冬季,并以此为题材,出版的长篇纪实散文集《冬牧场》。其中同名散文《冬牧场》就对牧民的生活有这样的描述:4

而现实中更多的却是荒凉和贫瘠,寂寞和无助。现实中,大家还是得年复一年地服从自然的意志,南北折返不已。春天,牧人们追逐着融化的雪线北上,秋天又被大雪驱逐着渐次南下。不地出发,不停地告别。春天接羔,夏天催膘,秋天配种,冬天孕育。羊的一生是牧人的一年,牧人的一生呢?这绵延千里的家园,这些大地里最隐秘微小的褶皱,这每一处最狭小脆弱的栖身之地……青春啊,财富啊,爱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无声。

与传说中和平、丰饶的牧场截然相反,真实的牧生活是单调、寂寞的,青春、财富、爱情和希望在此都停止歌唱,尤其在冬天。面对如此单调、寂寞的生活困境,李娟从中汲取的是乐观无畏的生活态度。正如《羊的冬天》里描述道:

对于我这个外人来说,羊的生命多么微弱痛苦。羊的在喃喃那么多,长途跋涉,寒冷,饥饿,病痛……但千百年来,羊还是生存了下来,我们看到的情景大多是羊群充满希望地经过大地。就不说那些痛苦了——那是生命的必经之途吧。

李娟在养羊的过程中,体会到痛苦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历经风雨磨难仍能充满希望地拥抱生活,这样的生命才是有价值的。文中还有写到拯救病羊的趣事:为了从羊群中辨认出病羊,给它特别的照顾。李娟想到往它脖子上系上红领巾,这个主意被牧民一家采纳。此后看到带着红领巾的病羊歸来,他们都戏称它为“少先队员”。她迅速融入牧场的生活,平常和牧民居麻相互调侃,以轻松幽默的态度对待艰辛的牧羊劳动,从中体会劳动的愉悦。5在冬季艰苦的游牧生活中,牧民却总能苦中作乐,自得其所。这种恬淡、质朴、乐观的生活态度,给了远在都市人独特的启示。

总体而言,李娟以以坦然心态品味孤独,在苦难人生中拥抱生命的生活方式,更为在工具理性困惑下的当代人提供了诗意人生的生活范式。

【参考文献】

[1] 陈剑晖.诗性散文[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2]李娟.九篇雪[M],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一月第1版版。

[3] 李娟.冬牧场[M],新星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4] 李娟.这世间所有的白 李娟作品精选集[M],重庆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5] 李娟.阿勒泰的角落[M],万卷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6] 凌继尧.美学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7] 朱航满.朴素与童真:李娟[N],北京日报,2014年9月第014版。

[8] 李存.论李娟“阿勒泰系列作品”中的自然观照[J],评说作家与作品,2013。

[9]李娟《这世间所有的白》 李娟作品精选集.,99页,重庆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10]李娟《九篇雪》,132页,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一月第1版版。

[11]李娟《这世间所有的白》 李娟作品精选集.,151页,重庆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12]李娟《这世间所有的白》李娟作品精选集.,309页,重庆出版社,2012年11月第一版。

[13]见李娟《冬牧场》,新星出版社,2012年6月第一版。

11.关于仲夏的古诗和诗意 篇十一

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第一首: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前言]

是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作品。古诗山中送别的诗意_山中送别阅读答案_作者王维。此诗写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题材非常普遍,构思却独具匠心,极有特色。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并非就“送别”二字做文章,而着墨于送别后的行动与思绪,并表达了诗中人期盼来年春草再绿时能与友人团聚的情怀。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深厚真挚,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注释]

⑴掩:关闭。柴扉:柴门。

⑵明年:一作“年年”。

⑶王孙:贵族的子孙,这里指送别的友人。古诗山中送别的诗意_山中送别阅读答案_作者王维。后两句化用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句意。

[翻译]

在深山中送走了好友,夕阳落下把柴门半掩。春草到明年催生新绿,朋友啊你能不能回还。

[赏析]

这首诗,不写离亭饯别的情景,而是匠心别运,选取了与一般送别诗全然不同的下笔着墨之点。

诗的首句“山中相送罢”,在一开头就告诉读者相送已罢,把送行时的话别场面、惜别情怀,用一个看似毫无感情色彩的“罢”字一笔带过。这里,从相送到送罢,跳越了一段时间。而次句从白昼送走行人一下子写到“日暮掩柴扉”,则又跳越了一段更长的时间。诗人在把生活接入诗篇时,剪去了在这段时间内送行者的所感所想,都当作暗场处理了。

第二句“日暮掩柴扉”,不写与友人话别的情景,也不渲染分手之际的环境气氛,而偏写送走友人之后日暮掩上柴扉的举动。对离别有体验的人都知道,行人将去的片刻固然令人黯然魂消,但一种寂寞之感、怅惘之情往往在别后当天的日暮时会变得更浓重、更稠密。在这离愁别恨最难排遣的时刻,要写的东西也定必是千头万绪的;可是,诗只写了一个“掩柴扉”的举动。这是山居的人每天到日暮时都要做的极其平常的事情,看似与白昼送别并无关连。而诗人却把这本来互不关连的两件事连在了一起,使这本来天天重复的行动显示出与往日不同的意味,从而寓别情于行间,见离愁于字里。使诗人感到一种寂寞与孤独,自然会追忆友人的音容笑貌,眼前浮现友人在山中时朝夕相处的欢乐,同时,也一定会想象友人出山后的行踪,而且更盼望友人早日归来重聚。一句话,诗人身虽在柴扉之内,心却在柴扉之外。但所有这些,诗人都没有直接说出来,让读者自己从“掩柴扉”这一动作细节中体会。诗有“空白”,就耐人咀嚼。

诗的前两句是陪衬,后两句才是表现的主体。诗的三、四两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从“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两句化来。但赋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这两句诗则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

这两句化用句意,但一点也不使人感到是用典,而觉得是从诗人内心深处自然流出的深情话语hTtp://。这里用典不仅贴切,而且灵活,巧妙。中的王孙是淹留山中,辞赋作者是要招其离开山中归家,而王维诗却反用其意,盼友人回到山中来;是因游子久去而叹其不归,而王维诗是在与行人分手的当天就惟恐其久去不归;用的是直接感叹句,王维改用疑问语气,所传达的感情便微妙、丰富多了。

“归不归”,作为一句问话,照说应当在相别之际向行人提出,这里却让它在行人已去、日暮掩扉之时才浮上居人的心头,成了一个并没有问出口的悬念。这样,所写的就不是一句送别时照例要讲的话,而是“相送罢”后内心深情的流露,说明诗中人一直到日暮还为离思所笼罩,虽然刚刚分手,已盼其早日归来,又怕其久不归来了。前面说,从相送到送罢,从“相送罢”到“掩柴扉”,中间跳越了两段时间;这里,在送别当天的日暮时就想到来年的春草绿,而问那时归不归,这又是从当前跳到未来,跳越的时间就更长了。“归不归”三字,有担心、疑惑友人去而不归,又有盼望友人明春归来之意绪。在王维之前,南齐谢

上一篇:乡镇产业规划下一篇:安全互保联保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