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故事作文

2024-11-27

一粒种子的故事作文(共17篇)

1.一粒种子的故事作文 篇一

教学目标

1、识字15个。

2、理解课文的内容。

3、为老树续编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为老树续编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的内容,为老树续编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知道那些植物?这些植物有什么作用?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树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听课文录音。

要求学生听清字音。

2、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

(1)你怎么知道这是一课老树?

(2)老树为什么笑?

(3)什么样的小鸟在老树上安家?

3、学生自读课文。

4、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准。

5、齐读课文。

三、认识生字。

1、出示生字,

2、请几位同学读生字。

3、找出生字的“邻居”,他们还能与谁交朋友?

4、小组合作学习。

5、讨论交流,说说自己记生字的好方法。

6、出示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四、再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内容。

1、齐读课文。

提问:小朋友对老树说些什么?

2、讨论: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的“这些”指的是什么?

3、鼓励学生创新:为老树编故事。

五、背诵课文。

1、自己试背课文。

2、“开火车”背诵课文,一人背一节。

六、总结:

板书设计

老树的故事

这 百 吗 身 安 谈 礼 服

音 乐 告 诉 吧 所 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有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

这些 百岁 身穿 安家 谈话 礼服 音乐 告诉 童话

2、这节课我们的任务是学习写字。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老 故 百 岁 安 家 来

2.齐读生字。

3、观察这些字,讨论这些字的笔顺、结构。

4、示范写“老、岁”。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6、交流看谁写得好。

三、总结:

板书设计

老树的故事

老 故 百 岁 安 家 来

一粒种子

教学目标

1、识字15个,写字6个。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识字15个,写字6个。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种子是怎样发芽的吗?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粒种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课文。

2、看一看,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的读。圈出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4、出示生字

泥 醒 和 挺 舒 声 钻 松 泉 热 闹 连 忙 赶

5、我愿当小老师。

6、找出生字的“邻居”,还能和谁做朋友?

7、组内读课文。一人读一节。

三、理解课文的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种子是怎样看外边世界的?种子挺了几次?种子在什么情况下挺了又挺?种子想出去就能出去吗?

3、听学生汇报,并总结。

4、再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看谁读得好

钻出 松土 泉水 和平热闹 连忙 舒服 暖和

五、总结:

板书设计

一粒种子

泥 醒 和 挺 舒 声 钻 松

泉 热 闹 连 忙 赶 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写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粒种子”,谁能把这篇课文读一遍?

2、指名读词语:

钻出 松土 泉水 和平热闹 连忙 舒服 暖和

二、学习写字。

1.出示生字:

渴 喝 声 音 赶 光

2.齐读生字。

3.指导写“渴”

(1)师先示范笔顺。

(2)用红笔描出三点水旁,再请学生思考:“渴”为什么是三点水旁?

(3)请学生在书桌上用手指边写边说笔顺后描红。

4.同样方法自己学写“喝”,说说“喝”为什么是口子旁?

5.其余的字学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练习写。

三.总结评比。

板书设计

一粒种子

渴 喝 声 音 赶 光

语文天地

教学目标

1、抄写整体认读音节,知道可用拼音代不会写的字。

练习用词造句,练习问答句。

2、通过看图认识植物的几个主要部分,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象,用手势配合朗读。

3、练习用词造句,练习问答句。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想一想、填一填。

王+元=玩 立+日= 走+干= 门+日=

二.学习新课:

1.抄写整体认读音节

zi ci si zhi chi shi ri

要求:先读,再抄写。

2.选词造句。

热闹 光明 赶快 高兴 童话 暖和 音乐 口渴

(1)读一读。

(2)学生选一个词语造句。

(3)组内交流。

3.练习询问和回答

外面有什么声音?

外面是什么样的?

方法:同桌练习问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然后在班上交流。

师引导学生观察问话后面用“?”,回答完了用“。”。

三.总结:

板书设计

语文天地

童话:我喜欢听童话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看图认识植物的几个主要部分,继续学习在阅读时想象,用手势配合朗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高兴”说一句话。

二.自读诗歌并了解一些有关植物的知识。

1、学生自读诗歌。

2、说一说“唱不完的歌”,后面应当是什么?

3、观察图了解植物的一般知识。

认识 根 茎(藤)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三.学习加动作朗诵。

1、朗诵“老树的故事”,边读边加动作。

2、指名到前面表演。

3、练习给前几篇要求背诵的课文加动作。

四、总结:

板书设计

一首唱不完的歌

根 茎(藤)叶 花 果实(西瓜) 种子(瓜子)

[《老树的故事》《一粒种子》《语文天地》教学设计(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

2.一粒种子的故事作文 篇二

我原以为一说表演,学生们会“冲破”“掀翻”,一起“冒”出来,谁知他们对文本领悟深刻,“冒”出地面却有先后,多么默契!我故意生疑:“小竹笋们,你们为什么没有一起从泥土里冒出来呀?”“我们是一个一个从泥土里冒出来的!”说的时候还故意强调“一个一个”。

接下来的教学预设是品读春笋的外形特点——“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学生的出色表现让我随即调整了教学环节,安排了“采访”活动,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我用书本卷成话筒,开始采访,学生们完全沉浸在所扮演的角色中了。“笋娃娃们,你们不怕困难,这么勇敢地从地里冒出来,现在心情如何?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吗?”这一下打开了他们的话匣子:“我现在可高兴了!”“瞧,这儿的春天真美,虽然我费了很大劲才长出来,可我不后悔,却很快乐!”“今天的阳光真好,晒在我身上真舒服!”“有了春雨的滋润,我长得更快了,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这虽是课文原话,可学生真正领会了,一边说一边还做着努力向上生长的动作!)

我乘机出示:我们(把“它们”改成“我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

“笋娃娃,把你们的心里话一起告诉大家吧!”

“笋娃娃”们读得入情入境。此时,教室里洋溢着浓浓的春意,俨然一幅独特的春景。

春,这边独好!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普通的语文常态课,课前我还疑虑重重,生怕学生对这样的课文不感兴趣。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了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感悟文本,我还顺应学生爱表演的天性,安排了表演阅读。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学生们一听说表演,个个兴趣大增,涌动着表现的欲望,他们不但演得好,而且读出了“味”。学生个性化的语言更让我震惊,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被还原成流动的画面,学生的感悟也不再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深入文本,变得丰厚起来。

看来,只有顺应学生,让他们有施展空间的课堂,才会真正被学生所接受,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唯有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活动才真正有效。试想,在学生们入情入境地表演“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后,如果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循规于教学预设而直接转入品读春笋的外形特点,忽略学生的需求,那么刚刚燃起的灵感可能会被浇灭,创造的种子也将被遏制在萌芽状态。因此,课堂上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即时调整教学进程,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弹性优化。唯其如此,课堂上才会出现新的教学“生长点”,学生们的创造性也才能更好地发挥。

3.一粒叫“赫本”的种子 篇三

同样有那么一些人,身处娱乐圈,你看不到她的绯闻,挖不出她背后的故事,绞尽脑汁想编个什么出来都觉得自己恶心 ……而她们的生平也足够用一部长达 3小时的纪录片来拍摄且拍摄周期奇长,但这一定会是你愿意花钱买票进电影院看的为数不多的纪录片之一,票房也绝对能创造奇迹,毕竟观众喜欢。而这种喜欢,不是猎奇,不是 窥探,是内心深深的存在感。

在我心里,有这样一个女明星,更准确地说应该是一个女人,她的名字叫奥黛丽 •赫本。说不清那是种什么感觉,只知道提起这个名字,就想回以淡淡的笑容并惊叹世界上怎会有这样的美好。

越是喜欢一个人,就越想事无巨细地了解她,这时候我会选择看传记,那厚厚的油墨味透出来的踏实感是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可惜向来低调生活的奥黛丽•赫本并未出过自传,唯一被官方认可的传记是其子肖恩 •赫本在母亲过世后撰写的《天使在人间》。只这五个字,就足以让我从书架上将它带走,因为我认定,儿子眼中的赫本必将是一个脱去浮华的女人,而我一直记得一句话:上帝亲吻了一个小女孩的脸颊,于是赫本诞生了。

和那些明星们花花绿绿的演艺事业展示单不同《,天使在人间》中,你很少能看到关于奥黛丽 •赫本的电影海报,更多的是童年嬉戏的她,遭遇 “二战 ”的她,与丈夫相依相偎的她,与儿子亲吻拥抱的她。这样的画面,没有高高在上,有的只是普通人向往也会经历的一切。犹记得当中的一段故事:10来岁的赫本一家遇上了 “二战 ”,必须逃离才有希望不被德国人收入奥斯维辛集中营,而那个时候,赫本的父亲却抛下妻子和女儿不告而别。赫本说 自己的童年缺乏父爱,所以一直隐隐地有些交流障碍,有些内向。20年后,功成名就的赫本偶然得知父亲的下落,便想方设法完成与父亲的重聚。20年后,是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父亲的忏悔和一个女儿的宽容。直到父亲离世,赫本一直在经济上资助他。

“他没有养我的小,不代表我就不要养他的老。他始终都是我的父亲。”我相信这是赫本会说的话。也许在单亲家庭成长的小孩或多或少会因为缺乏父爱、母爱而留下阴影,也许我们的亲人曾不止一次地伤害过我们,但最终能够做到云淡风轻不计前嫌的人又有几成?大部分遭受创伤的人可能就这么恨了一辈子,到死也放不开。试问一下,你真心觉得这样快乐吗?

赫本的婚姻并不是我们想的那种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她有过两段婚姻,但对于每任丈夫,她都尽全力地去爱,去心疼,并和他们有了爱的结晶。她十分照顾自己的两个孩子,在演艺工作最忙的时候尽可能多地陪伴家人,分开只是因为两个灵魂已经无法融到一起,即便悲伤,也谈不上谁对谁错。

晚年的赫本一直致力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工作,她到了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国家的难民营,和那些孩子一起进食,一起舞蹈。她说自己在非洲从没有见过乞求施舍的双手,只看见这些不幸者的高贵举止 ——虽然他们生活在一个发展极度不平衡的世界里,无法与来自发达国家的人竞争,但他们并不怨天尤人,也没有憎恨生活。

都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不是好故事,但赫本的一生,就是这样温暖而柔软。你总是在读到某一段时,就涌起一股暗暗的情愫。她仿佛天生具备只吸附正能量的能力,并将这个热乎的小宇宙发散到每一个和她相处的人的身体里。读她的传记,你会觉得这个在烹饪意大利面时坚决不放猪肉的女人有些固执,像极了钻牛角尖的自己;你会感叹丢掉了芭蕾舞演员这个梦寐以求的职业时她有多沮丧,但我们谁又不是在放下了某个并不成熟的梦想后获得新生呢?

很多人会在自己的偶像栏中填上赫本的名字,想模仿她的优雅,她的大度,她的笑容,她的知足,只因她是女人的模范,男人的梦幻。但我总觉得,赫本的能量在于她一直相信爱可以疗伤,生命可以更美好。羡慕来自于内心的渴望,其实每个女人心里都住着一粒叫赫本的种子,它蕴藏着勇敢的爱、感恩的心、坚强的意志与未知的福气。当我们的头脑被各种坏情绪与极端思想占领时,给这粒小种子一点时间,你会发现,生命中有更多比受委屈和生气来得重要的事。

4.一粒种子的旅行想象作文 篇四

我是一颗天人菊种子,出生后,便展开了一场不平凡的旅行。

在我出生几天后,突然有一个陌生人把我和同伴从地上捡起来,和其他的种子一起被放到一个很大袋子里,袋子里很拥挤,你推我、我推你,感觉很有趣。过了不久,袋子居然破了一个洞!我和同伴都掉出来了!那个地方很热闹,我们在那边待了一、两个月,才被一位小主人发现,装在一个透明的小袋子里,感觉很舒服。后来,那位小主人又把我和同伴拆散了,分别送给了不同的.人。

这次,我被新的小主人埋到软软的土壤里,好舒服呀!我的新主人每天都很细心地照顾我、帮我浇水。有一天,我突然长出脚来!我的脚慢慢的伸长,头也露出了泥土,睁开眼睛,看见灿烂温暖的太阳在对着我笑,真是高兴极了!我听到新主人用着亲切的口吻对我说:“再过不久,你的身上就会长出嫩叶了呵!”真是令人兴奋!等待的时间似乎过得特别漫长,真希望那一天快来!过了几天,我真的长出一只小手了!顿时,我感觉到徐徐微风吹来,未来充满了无限的希望,真是太棒了!看着小巧可爱的叶子接二连三的长了出来,代表我也逐渐长大,开始新的生活了!

5.一粒种子作文 篇五

我待在这果园中已经很多年,算是资质最老的一棵树了。每天都有一个人来为我浇水,那是老主人。直到有一天,一个小男孩迈着稍显蹒跚的步子来到我面前,他打量着我,突然,指着我的果实向老主人大喊:“外公,我要吃这个。”我不禁微微一笑,一个小孩子竟也喜欢吃葡萄。

老主人剪下了一串我的果实,洗好后送到了他的手中,他盯着我,我看着他,然后顽皮的大声对我喊道:“再看我,再看我,就把你吃掉。”说完便埋头大吃了起来,看着他那心满意足的样子,整个果园都笑了起来,一阵风吹过,我笑的叶子直颤抖,而男孩依旧沉浸在酸甜的葡萄美味中。

后来,我被制作成了葡萄干,男孩如约而至,看到空空如也的我,他的小脸就像暴风雨一样阴沉了下来,哭着跑向了老主人,老主人似乎更了解他,直接塞给了他一把葡萄干,他顿时喜笑颜开。到底是个孩子,暴风雨来得快去得也快。

再后来,我被酿成了葡萄酒,在与诸多调剂混合,在一段时间后,我焕然一新,多了一些猛烈与多愁善感。好奇的男孩趁老主人不在的时候,猛灌了一大口,然后两眼瞪的很大,脸色通红,硬是喝了下去。第二口,男孩谨慎了许多,步伐沉重,脸色通红,一口一口的喝着,直到你靠着我睡去,我在陪着你。

6.一粒种子作文 篇六

回到家后,我在一堆歪七扭八的种子中找出几颗又大又饱满的,给它们最好的泥土,其余的小不点儿随便扔进一个花盆,就让其自生自灭吧。

过了几天,同学们开始炫耀种子发了芽,我心里着急呀,自己的小西红柿却似被魔咒封印了一般,陷入无限的沉睡。我盼啊盼啊,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那几颗大种子身上了,每天,把它们放在阳光最好的地方,再大的事也不能阻挡我对那些种子的关心。

终于,几丝绿意悄悄从土中冒了出来,试探着给我打了个招呼,笑了笑,那一刻我高兴极了!

可是,不久后,总在天空中笑盈盈的太阳被席卷而来的大雨夺走了地盘,整天刮着风、下着雨,那几丝新冒出来的绿苗,像是被那狂风暴雨吹走了生机。正当我失落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一颗又小又不起眼的种子突然卯足了全身的劲儿,在黑暗中冲破了铜墙铁壁,竟然像勇士一般站在了高处。它仿佛练就了一身武功,多么厉害的敌人都可以被它踩在脚下。我没有想到,这么小的一颗种子竟有如此的力量……

阴雨终于消逝,那颗小种子不张扬,却又努力着向上爬,一颗小苗不知不觉有了长长的身子、细细的腰,微笑的脸上满是喜悦。那些大种子这时早已黯然失色。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这小种子已成为了一只领头羊,它长出了浓密的叶子,挺拔的身躯面对着阳光,接受着沐浴,微风中,它轻轻摇晃却依旧笑得那么羞涩。

7.一粒粒种子从这里走向世界 篇七

安阳外国语小学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己任, 从学校的现实出发, 放眼世界, 确定了立足于“中”而融汇于“西”的“中西交融多元发展”的学校文化建设理念, 实现“融中西文化之优, 扬师生个性之长, 育走向世界之才”的办学目标。中西交融是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 是主体教育思想与多元智能理论相融合而形成的以主体多元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先进教育理念, 在这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 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了解世界先进文化”两个层面渗透“中西交融”。借助经典诵读、字韵飘香、家乡景观、传统佳节等形式进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以科技博览、双语育人、国际标识、异域风情等载体了解世界先进文化。并通过多元课程、多元管理、多元活动、多元评价, 营造文化教育的磁场, 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 严格严肃地进行基本训练, 实施扬长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使生生有个性, 个个都精彩,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本着思想引路, 文化立校的办学思路, 安阳外国语小学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精心构建并培育着学校文化:营建温馨高雅的环境文化, 让学生在和谐自然的物质环境中获得美的体验;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文化, 以人为本, 激发教师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的科研文化, 让科研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化成为一种品牌, 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 引领教师在科研中升华自己, 成为智慧型教师;筑巢学生快乐成长的生本文化, 相信学生, 依靠学生, 解放学生, 发展学生, 实施自主化管理,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和担当力!

学校是“十一五”国家级科研课题“小学生主体多元发展实验研究”先进实验校。秉承科研兴校的理念, 学校直面应试教育的唯分数论, 全面实施在主体多元教育思想下的素质教育, 奠基底色, 关注个性, 因材施教, 塑造品格, 精心打造英语教学、信息技术和阳光体育大课间三大特色, 培育健康阳光自信、信息素养宽广、外语基础扎实、具有国际文化视野的中国人, 让学生自信满怀地从母校走入社会, 走向世界!

在主体多元教育思想的引领下, 我们的教育理念在不断地转变与提升。“主体多元”是基于“人”的教育, 从课改的出发点便承担起了“使人成为人”的使命和责任。学生是“主体”, 课堂和自主管理如同这一主体的“两翼”, 成为支撑学校课改的两个最重要的支点, 也是重建学校教育生态这个系统工程的核心工程。可以说, 任何先进的教育思想都要落在这两个点上, 否则都将毫无意义。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育观:创造智慧教育促进主体多元发展———校长的话;教学观: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教师的话;学生观:我要成为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我———学生的话。

在我区特聘全国知名教育专家姚文俊先生悉心指导下, 我们求真务实做课题研究, 全校教师形成了一种不断“仰望星空”的精神状态, 它融进了每个教师的血液里面, 重铸了外小的学习型校园, 研究性教师的学校文化。读书、学习、实践、反思成为教师发自内心的成长愿望。教科室和志君主任对此深有体会:“以前只要提起课题研究, 我就心怵, 一是担心教师们埋怨, 很多同事都觉得搞教研是专家、教研员的事, 一线教师教学任务重, 琐事繁多, 搞教研是自找麻烦;二是担心‘事倍而功微’, 教师被动参加教研, 尽管学校煞费苦心, 但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现在的情况是大不一样, 教师们热情高涨, 完全进入了研究状态, 教师们交流不断走向深入, 同伴互助成为必然, ‘谁来搞教研’的难题不攻自破。自开展课题研究以来, 教师当中还自发出现了‘三比’现象:比谁查找的资料多、比谁笔记记得多、比谁教学随笔写得多。如今, 群众性的科研氛围已初步形成, 我对进一步抓好教研工作充满了信心。”

侯君茹老师在教师论坛上发言:“让我们追问几个问题, 看你是否是个研究型教师。“你是不是发现你天天在思考?又似乎没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我感觉我每一天都在思考, 都在尝试着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你是不是自觉不自觉地与同伴交流?你是不是案边有了几本必读书, 并且每天回家都要看一看?你是不是在书上做了批注?而且更重要的这些应用于课堂。当你有了成功时, 你会和同事一起分享, 当你失败时同事也与你一起分担。你是不是发现你在使用同事的策略, 而同事也在使用你的策略。如果是, 那这就是真正的研究。研究与我们的生活就是如此地近, 让自己能处于常态中发现问题, 能自己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 能与同伴一起分享策略背后的风险。”

课堂是开放的、自主的,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 同时让学生成为自我管理的主人。这是学校课改的“核心价值”。从自主学习到自主管理, 营造和构建基于学生自主的“课堂生态”、“班级生态”甚至“学校生态”, 好比是学校课改的“二次革命”。我校的课改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改课”的层面, 而是在进行一场文化的重建。让“理念变观念, 观念变方法, 方法变文化, 文化变信仰”, 让教育的理想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成为现实。

我校积极实践探索高效课堂, 向课堂要效益, 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校以殷都区举办教学节为契机, 坚持“校长导行, 骨干先行, 全员共行”的实施思路,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摸索高扬学生的主体性, 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在2010年、2011年两届教学节中, 全校共有有16名教师入选200节优质课, 10名教师入选60节示范课, 5名教师成为20节精品课教师, 1名教师成为成长中的领军者, 并连续两年荣获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单位。“我的课堂我作主”, 如今在安阳市外国语小学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随时推开任何一间教室, 你都可以看到以小组为基本课堂组织形式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精彩的展示和生成等, 教师的角色就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四四班的王若涵同学担任了小组长, 她提到:自从学校开展了高效课堂, 我变了, 学习更有劲头了。课堂上, 我组织我们小组学习交流, 我给小组成员分工, 谁讲解, 谁补充, 谁板书等。在小组学习中, 我得到了锻炼。

把学校还给学生, 让学校成为他们“生活的场所”。我校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 给学生搭建兴趣爱好培养的平台,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实施学生自主化管理, 开设有特色的多种阵地, 为孩子提供众多阵地岗位。如:五四中队和六一中队开设的班级新闻发布台、电子小报展示台、班级文化角等阵地, 大队部设置的“流动秀场”、“楼层小巡警”、“礼仪小使者”、“文明礼貌监督员”等阵地, 为学生提供锻炼自己的平台, 使人人有岗位, 事事有人做, 诚心诚意让学生做校园小主人, 使学生在体验中提高组织、协调和自主管理能力, 增强学生“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的责任意识;开办社会实践大课堂, 让学生走出校园, 亲近自然, 走进社会, 了解社会,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更好地为学生从母校走入社会, 走向世界奠基!“只要我们人人相互赏识激励, 真诚沟通, 人人为班级、为学校添砖加瓦, 我们的‘家’才会团结向上, 和谐幸福!”小校长助理焦雨茵充满自信地说。

目前, 学校已形成以主体多元教育思想为核心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以双向五环为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为支撑的科学的管理体系, 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培养了一批个性张扬、学有特长的优秀学生, 加强了家校沟通, 形成了教育的合力, 取得了一些成绩:2011年3月20日, 原教育部副部长、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到我校视察教育改革情况, 对我校的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 并欣然为我校题词:促进主体多元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2011年5月18日《中国教师报》专门用一个版面的篇幅对我校进行深度报道, 以《让“种子”自然生长》为题介绍我校的课改经验;2011年6月16日, 《教育时报》在头版头条以《侯鹏燕:在不断自我否定中成长》为题, 专题报道我校侯彭燕老师的成长历程, 并荣幸地被评为“河南省第二届最具成长力的优秀教师”;2011年9月23日, “全国区域课改经验精品 (殷都) 展示会”在我校成功召开;2011年10月《做智慧教师》一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 并面向全国发行, 阐释了外小人在坚持进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行动研究中师生幸福成长的故事和对教育独特的理解。学校先后接待了上海、北京、安徽、河北、河南、广东、湖南、湖北、辽宁、新疆等十省市32个团队2800余人的教育同仁到校参观交流和研修活动, 特别是还接待了《瞭望周刊》等知名媒体对我校课改的深入调研。

应天性而育人, 依个性而塑之, 顺应自然, 因材施教, 教育才是最适合, 最贴近学生都教育, 教育才会变得真实, 无痕!才能更好地培育出胸怀祖国, 放眼世界的世界公民!安阳外国语小学会为此不断努力着!

8.做一粒阅读的种子 篇八

总的想法是:语文教师要做一粒阅读的种子。

暑假去欧洲,在阿姆斯特丹转机的间隙,目睹了外国人读书的现场,去英国曼彻斯特候机厅稀稀落落坐着五六个我不知道国籍的外国人,我发现他们一落座,居然有三四个人拿出书来安安静静地读着……

中国人不读书或阅读量小,已是一个令人痛苦的事实。我相信许多年轻人阅读量比我大,知识比我鲜活。但是当我们从业若干年后,有了家庭,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我们还能坚持阅读吗?

的确,阅读作为生活方式之一种,我们似乎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因为每日十多个小时泡在学校,备课、上课、管理等诸多事项忙下来,已经够呛了,放松放松,似乎无可厚非了。

但是我想说的是,阅读的确应该是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必选方式之一。以我自己的经历,刚刚参加工作,精力旺盛,运动、娱乐、阅读一个也不少,当时正值文化解冻时期,传统经典开始印行,我们从读少儿出版社的唐宋诗词选本起步,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读周振甫的《诗词例话》,一直到李泽厚的“美学三书”,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西方的书则从尼采的《偶像的黄昏》开始读到他的系列著作再到叔本华、弗洛伊德,从西方哲学到西方美学,时新的报刊等等,同一时段阅读的报刊达十多种。一路读下来,似乎也没耽误什么,包括成家立业,结婚生子。虽然生活艰辛,但我仍然没有放弃阅读。

现在想起来,我的阅读的确是忙碌而紧张的空隙里进行的,但的确又是最值得回味的。因为它并没有让我的生活因忙碌而紊乱,相反,它使我的生活变得相对宁静。阅读之所以有这样的功能,是因为它让你于斗室之中,心骛八极,驰骋古今。其实古今中外无数读书读得通透的智者,无不是在阅读的世界里洞悉天下而成为大家的。

是的,阅读是一种生活,生活需要阅读。语文教师尤其需要阅读,我们应该成为阅读的种子。语文的另一个确切称呼叫“母语”,在母语里,文史哲、科学、艺术等等几乎所有学科,无所不包。合格的语文教师当然必须都有所涉猎,正如前人所说,语文人应该是“杂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当然是靠阅读!——历来的语文教育家无一例外的是学贯中西、博古通今的阅读大家,叶圣陶如此,朱自清亦如此,当今的王栋生、于漪、魏书生等人皆是视野开阔之专家!

似乎可以这样说,不读书无以教语文;不广泛而深入阅读,无以教好语文。——作为播种知识的人,首先应该让自己“饱满”起来!

第二个问题是,书籍的范围如许广泛,我们如何选择呢?我的看法是,首先读好文学和哲学。

文学书籍包括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前者有首选古典诗词曲和散文等文体,后者首选诗歌理论。语文教师必须有大量的文学作品的感性积累,这当然要靠阅读了。以我的经验,下面书籍可以重点考虑:《诗经》《山海经》《古文观止》、唐宋诗词(主要读《李白全集》《杜甫全集》)、唐宋散文(主要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散文),小说则以“三言二拍”、《今古奇观》《聊斋志异》为代表;当然现当代的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也要读,此处就不作列举了;不仅如此,时鲜的报刊也应成为案头必备读物。

文艺(学)理论对语文教师有着指导作用,不可不看。推荐如下较为适用的书籍:周振甫的《诗词例话》《文章例话》、朱光潜的《诗论》、龙协涛的《文学阅读学》、傅修延的《文本学》,等等。

哲学应是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阅读方向。简单地说,哲学给我们思考问题的视角,帮助人从芜杂中觅得清晰,在零散中找到方向、系统和轨迹。此处特别推荐北大出版社出的张世英的《哲学导论》。

其他的书籍,建议大家读一读美学书,如李泽厚的“美学三书”及《中国美学史》、宗白华的《意境》、刘荣凯的《审美原理》;看一看思维科学的书,如田运写给中学生的系列、美国奥斯本的《创造性想象》;还要看看脑科学的书,如英国苏珊格林菲尔德的《人脑之谜》、韩国李承宪的《脑呼吸》等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网络阅读。随时浏览各语文教育名家的博客,可以使你一直与语文教育研究前沿接轨,朱永新、王栋生、程红兵、韩军、李镇西、王珺等诸位的博客均可作为阅读的常选项。

书目是开不完的,时间总是有限的。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教育、热爱语文,我们一定会在忙里偷闲,少一点偷懒,少一点借口,床头饭余,点点滴滴,细水长流,积少成多,每天读一点,一周周、一月月、一年年,多年下来,你便会有惊人的发现:你的阅读量超乎你的想象!在平平常常中,你变得与众不同了!更为主要的是,带着阅读体验去指导学生阅读,就如播撒阅读的种子,极易收获学生阅读的成功,你的语文教育事业和人生就会成功并幸福了!

9.一粒种子的梦想优秀作文 篇九

梦想总是要有的,万实现了呢? ——题记

梦想是汪宽广的大海,海上烟波飘渺中处处白帆点点,虽广阔无际却总有座灯塔照亮水面;梦想是片辽阔的蓝天,天上天高云淡中处处雁群阵阵,虽转瞬即逝却总有对翅膀为你展开;梦想是片茂密的山峦,奇山怪石中处处层峦叠嶂,虽眼观易攀却总有座直入云霄,难以攀登。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有些事遥不可及,却给予人希望,使我们为之拼搏、奋斗;有些事隐隐若现,仿佛触手可及,我们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最终还 是付诸东流。每个人都为自己心中的梦想而拼搏着,而努力着,而奋斗着。

每个人当然都会有所期望,有所梦想。和众人样,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个梦想。小学三年级时,学校开始有了科学课。看了老师做的各种神奇的实验,看不懂的科学符号,听了老师讲解各种奇妙的原理,常用的科学知识,我的心中落下了粒种子,随着时间的浇灌,有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这颗种子很快就开始萌发了。它的名字叫当上名科学家。这个梦想难以实现,需要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为了能够实现这个梦想,我付出了长长的时间。虽然梦想难以实现,但绝对不可以放弃!只要有信念,梦想就能实现!

还 记得在小学是做过个名字叫“大象的.牙膏”的实验。这个实验最后的现象是液体上升,变色,气味散发(洗洁精味),水膨胀变成了泡沫,覆盖了器皿。由于开始不明白科学原理,我做了很久的这个实验,尝试了很多次,也失败了无数次。终于,在次我已经准备放弃做这个实验时,突然,老师恰好看见了我在实验室中尝试,便过来指导我,向我说明了原理:双氧水+碘化钾+发泡剂,碘化钾充当的是催化剂。原来,是我直用普通水代替了双氧水。老师过来,帮我找出了杯双氧水,和我起步步完成实验。终于,在重复了几次以后,瞬间,“牙膏”涌出容器,堆满了四周。我心中顿时充满了说不出来的喜悦和成就感。

到了初中,科学已经成为了分值最高的课程(没有之),中考有180分的分值,极易拉开差距。所以,我要更加努力,认真地学好科学。

10.一粒白色的金盏花种子 篇十

一晃就是20年,一天,那家园艺所意外地收到了一封热情的应征信和1粒纯白金盏花的种子。当天,这件事就不胫而走,引起軒然大波。

寄种子的原来是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当她20年前偶然看到了那则启事后,便怦然心动。她不顾八个儿女的一致反对,义无反顾地干了下去。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种子,精心侍弄。一年之后,金盏花开了,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又把它种下去。然后,再从这些花中选出颜色更淡的花的种子栽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在我们今天都知道的那个20年后的一天,她在那片花园中看到了一朵金盏花,它不是近乎白色,也并非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白。一个连专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在一个不懂遗传学的老人手中迎刃而解,这是奇迹吗?

11.一粒种子的故事作文 篇十一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1]。 阅读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名著阅读尤其如此, 而名著导读的核心就在于“导”。

一、导入

首先由微小一点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以亮点吸引学生, 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可作如下尝试: (1) 借名家名言推介。 许多名人名家都曾对莎士比亚作过评价,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名人名家的名言给学生引荐。 比如, 雨果认为《圣经》、荷马、莎士比亚“三位一体”;歌德说“莎士比亚就是无限”;大仲马说“莎士比亚是一个仅次于上帝, 创造最多的人”。 (2) 挖掘诱点刺激学生好奇心。 比如: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莎士比亚的戏剧《暴风雨》, 并且英国舞台剧演员肯尼斯·布拉纳还站在移植来的拉斯顿伯里山上向全世界高声朗诵《暴风雨》中的名句:“不要害怕, 这岛上满是喧嚣, 但声音却让人愉悦。 ”再比如推介《哈姆莱特》:思想的巨人, 行动的懦夫;推介《罗密欧与朱丽叶》:“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推介《李尔王》:爱, 要不要说出来? 推介《麦克白》:欲望的深渊等。 (3) 利用电视、电影和网络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如让学生欣赏影片 《罗密欧与朱丽叶》 (后现代版, 莱安纳多主演) 或奥斯卡获奖影片《恋爱中的莎士比亚》。

二、导读

学生有了阅读的主动性, 但如果不加以指导, 就会导致阅读的随意性, 教师必须教会学生阅读, 变 “我爱读”为 “我会读”。

1.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 阅读时间有限, 对于大部头名著, 难以进行完整而全面的阅读, 因此可指导学生把名著分为必读部分和选读部分。 必读部分要求全班学生共同阅读, 以便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检测, 也方便同学之间的讨论;选读部分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能力和兴趣选择性阅读。 比如, 《莎士比亚戏剧 》, 我要求学生把 《罗密欧与朱丽叶 》 (学生最熟悉) 、《哈姆莱特》 (悲剧代表作) 和《威尼斯商人》 (喜剧代表作) 作为必读部分, 《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仲夏夜之梦》和《理查二世》则作为选读。

2.指导学生仔细阅读必读部分, 教给他们名著阅读的方法。 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和文艺理论的阅读方法各不相同, 要读懂戏剧, 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做好“读”的文章———多读

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讲过学习时的趣事:20世纪20年代在北大读书时, 教他们莎士比亚戏剧的教授, 一上课就让他们读, 如果不懂, 就要读。 这样, 一堂课读来读去, 终于领会了莎翁戏词的妙处。 可见, 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文章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剧本尤其如此。

①融入角色, 读出感情。 让学生学会融入角色朗读, 这是走进角色的最佳途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词不是作为一种创造的手段而活跃在儿童的心灵里, 如果儿童只是记诵别人的思想, 而不是创造自己的思想并用词把它们表达出来, 那么他就会对词采取冷漠、漠不关心和不易接受的态度。 ”[2]只有融入角色中学生才会体会到自主阅读的快乐。

(2) 纵向深入阅读和横向比较阅读。

名著阅读要有纵向深入阅读。 教师应引导学生自行从书刊、互联网搜集相关资料, 比如, 剧作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家当时的思想状况, 剧作反映的时代特点、 人们对作品的相关评论, 等等, 以此丰富和深入对作品的理解。 同时名著阅读也要有横向拓展阅读, 譬如引导学生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 看看东西方爱情表达方式的同与不同;让学生观看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夜宴》, 让学生试比较《夜宴》和《哈姆莱特》叙事的同与不同;让学生观看《罗密欧与朱丽叶》 (后现代版) , 感受电影导演如何改编经典等。 通过这些横向比较, 就能拓宽学生的视野, 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

3.寻章摘句, 做点读书笔记。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引导学生摘录精彩的段落或语句, 写读书笔记或写自己独特的感悟, 对作品进行质疑、批判等, 可以写摘要, 做批注, 列提纲, 制卡片, 画图表, 写心得, 等等, 这些都是阅读的好形式。

三、监测

教师一定要对名著阅读进行有效的管理与监控, 才能使学生最终变“我会读”为“我读懂”。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 如开展读书报告会、辩论会、戏剧表演、戏剧改编等。 通过这些活动, 一方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调动积极性, 另一方面起到监督的作用,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阅读的情况, 检测他们阅读的效果。

总之, 名著导读教学可以做得风生水起, 可以找到教学的春天。 通过它, 我们就在学生心中种下一粒阅读的种子, 给它浇水、施肥, 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最终让名著阅读成为陪伴学生一生的美好。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12.北京中考作文做一粒的种子 篇十二

李白曾经写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写出了他的雄心,他心胸很宽广,我相信种子也一样,两个人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在种下希望种子,那它也就会努力地开花结果,以后长成参天大树。

有人认为一粒渺小的种子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而我认为它可以,因为这几天很冷,但我还是每天坚持给它浇水施肥,它也逐渐成长起来。终于有一天,他从土中探出了小脑袋,新奇的望着这世界,从此它就为世界多增添了一处色彩,它是多么弱小,仿佛一碰到就会又缩回土里。

经过邪恶的天气不断寒冷,而那粒种子却坚强地与寒风斗争,依靠着它那弱不禁风的身躯。因为在它心中只有成功,才会创造出他的那美丽的世界,生活在属于他的胜地,所以它不会向寒风低头。这就是友谊的力量。

我们一生都在为了梦想而前进的,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那是因为成功的人经常追名逐利,失败的人经常碌碌无为,我相信种下希望的种子,给它经心呵护,待它开花结果,我们的友谊便也实现。

13.我是一粒种子作文 篇十三

自从我掉落下来,就被百花嘲笑,有一个花骨朵儿喊道:“咦,大家来看,这里有颗种子,它长得好丑啊。看看你那丑样子,再看看我。我纤细的花枝,饱满的花朵儿,再看看你,浑身乌黑的,那么大的身子壳,你不丑谁丑。”一位游客走到这里,不禁感叹,“这里的花儿长得真美啊,只是这颗大种子却没有发芽,肯定是死胚,没有用的。”刚才那朵花儿更得意了,“你听,连人类都觉得你没用。”

我生气了,我决定要努力地生长。借助一阵风,我翻落到泥土里。我努力汲取这些大花儿剩下的营养,喝他们剩下的露汁。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们都睡觉去了,我还是在努力成长。后来,我生根发芽了,却依然被他们嘲笑为杂草,因为我的叶子跟他们不一样,他们又说我是异类。终于有一天,我开出了一个花朵儿,洁白的花瓣,独特的清香,柔美的叶子更衬托了我的美丽。

“这不是郁金香吗,这些野花里怎么会有郁金香?”有散步的人不禁惊叹道。其它花儿目瞪口呆,这时的我已经长得比他们要高出很多、漂亮许多。我终于不再是他们眼中的丑八怪了。

14.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篇十四

中国种业发展中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用种大国,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说“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绝不是夸张。一进正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与中国种子协会共同带来的中国种业的整体介绍与展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特别是近年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增收“八连快”,良种繁育和推广贡献巨大,种业功不可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一系列种子工作方针和政策。

自“九五”以来,国家启动种子工程建设。2000年,第九届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全面推动依法治种进程;2006年,国办印发《关于推进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市场监管的意见》推进政企脱钩;2011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推进现代种业建设;2011年5月,国务院召开全国现代农作物种业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各项工作。农业部作为主管部门,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推进现代种业发展,部领导多次深入基层开展种业调研,着力推动种业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和落实,强化工作机制创新,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其中,专门成立农业部种子管理局;修订完善《种子法》配套规章并印发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召开国务院8号文件发布一周年座谈会;着力搭建种业科技企业合作平台等措施效果不错。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加快现代种业发展,中国种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坚持在改革中发展、在创新中进步,实现了从种子到种业的历史性跨越。

经过多年探索发展,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加快,建立了一批又一批的科研育种机构,创造了一项又一项重大育种成果,诞生了一位又一位杰出育种专家。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院士、谢华安院士,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院士、刘秉华研究员,玉米育种专家李登海研究员、堵纯信研究员,油菜育种专家傅廷栋院士以及蔬菜育种专家方智远院士,他们都为我国的种业科技创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与智慧。在种质资源保护方面,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由2座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和43个种质资源圃构成的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现已长期保存220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41万份,保存量位居世界第二,为农作物科研育种提供了丰富遗传资源。

基地建设逐步优化

近年来,种子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先后在制种优势区和粮食主产区建设良种繁育基地700多个,全国商品种子生产能力达到80亿公斤以上,西北、西南、海南等地初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规模和特色的优势制种基地,一些骨干企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加大基地建设投资,加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和集约化制种基地。如甘肃拥有目前全国最大的玉米种子生产基地,玉米制种年产量达5.8亿公斤,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50%以上。湖南有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江苏有两系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山东寿光蔬菜智能育苗基地等。

市场管理初步健全

农业部自2010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全面清理不合格企业、退出不适宜品种、强化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套牌侵权等违法行为,始终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取得显著成效,种子市场秩序明显转好。

技术支撑得到强化

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建立。2000年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及14个测试分中心挂牌成立初步建立了农业植物新品种测试体系。截至2011年底,农业部受理来自国内30多个省(区、市)及14个国家的品种权申请9016件、授权3713件。目前,我国年度申请量位居UPOV(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Protection of New Varieties of Plants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的缩写)成员国第二位。

国际交流日趋频繁

近年来,我国种业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合作日益密切,在种质资源交换、育种科研合作、新品种保护、种子检测技术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种子进出口贸易持续快速发展,满足了农业生产的品种需求,提升了我国种业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到中国种业,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不可略过。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种业的领军企业,业务涵盖水稻、玉米、小麦、向日葵、蔬菜等五个领域,其中大部分是旱区农作物。此次展会,中国种子集团的展台布置也极具特色,由于是中国种业领军企业,要传达的信息量极大,从育种研发、生产加工、产品营销、农技服务、战略合作、科学管理、机构情况,每一个部分都有重要内容。中国种子集团积极发挥国家级种业公司在良种选育和推广方面的作用,注重选育高产、优质、耐旱作物品种,致力于为旱区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山东省的冠丰种业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种业科技研发与应用,在本届展会上它向大家展示了冠丰种业的发展成果。冠丰种业拥有全国唯一一家以企业为依托的“主要农作物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冠丰重点实验室正在研发“多空智能不育”技术,该技术是第三代杂交育种技术,将有望创造第三次绿色革命,有望在中国首次获得突破;冠丰种业2011年建成了民族种业第一个智能化、规模化的种子加工厂;冠丰种业积极响应“走出去”战略,在巴西购买了5万公顷土地,建设油棕种植及加工一体化项目,目前棕榈树长势良好,打下了丰产的基础。

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他们的近10种玉米良种,据他们此次参展的负责人介绍,这次他们带来的“吉单”系列玉米优良品种,具有棒大、粒深、高产、活秆、不秃尖、抗病、耐密、早熟等不同特点。公司已经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中国种业骨干企业50强,生产的“吉农高新”牌玉米种子系类被国家质量监督局评为“中国名牌”产品。

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是经农业部批准的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公司已拥有23家子公司,遍布全省不同农业生态区,经营品种超过120个。拥有科研试验用地2000亩和三亚商业化育种基地280亩,建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现代种子生产加工中心2处,稳定的种子繁育基地12.5万亩。为保持公司科研创新优势,公司成立创新中心,设有玉米、大豆、水稻、马铃薯、小麦5个创新分中心,下辖18个专业研究所,已审定农作物新品种26个,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8件,组配出苗头组合120个。

展区里还有很多的参展企业,展示各式各样的种子展品,如河南的秋乐种业带来的实体棉株和种子;荃银高科展示的迷你南瓜等各种瓜菜种子;海南神农大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棉花、水稻种子;丰乐种业倡导的“把丰收的快乐带给农民”的经营理念感动了很多参观者;北京京研益农科技发展中心展示的特菜种子吸引了很多国外采购商洽谈并最终签订合同;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展示的毛籽、籽棉、光籽、棉絮及成品等。每一家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每一个品种都有自己的特点。

15.一粒种子作文600字 篇十五

它是一颗种子,一颗榕树的种子,因为园丁的疏忽,它被遗漏在植物园外的草地上,它并不伤心,它的理想从被遗漏的那时起,就在心里萌芽了,它想让这片没有一棵树木的空旷草地,成为一座森林。

它开始努力了,它拼命让自己陷入泥土里,他不怕黑暗,因为它有宏伟理想。陷入黑暗后,它美美地睡了一觉。醒来时,它睁开眼,就得很是刺眼,那是太阳公公在抚摸它。它很神气,朝着太阳公公打了个招呼,它已经实现了它理想的第一步计划。它接受了太阳公公的照耀、春雨姐姐的洗礼、春风阿姨的抚摸,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已经是一棵树苗了。它不断汲取周围的水分、养分,它很快乐,因为它虽然还小,可是经常会有小动物来陪它玩、聊天。

冬天过去了,他在理想的支撑下,熬过了这个寒冬。

数年过去了,它已经不是原先的那棵小树苗了,它长成了一棵高大挺拔的大树,它开始繁衍了,它是一棵榕树,它有足够的能力改变这片草地。小鸟也来帮它的忙,因为小鸟的理想是有一片森林,有一个温暖的家,而它,正在逐步实现着它们的愿望。

……

终于,这片草地成了一片茂密的森林,园丁也很是奇怪因为他已经快走不出这片森林了。园丁离开了数十年,那棵从他手中遗漏的种子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创造了一片森林,创造了一个“鸟的天堂”。

它坚信,它绝对比自己曾经的同伴过的更好、更快乐!

16.四年级作文:一粒种子的启示 篇十六

说干就干,我拿来了种子,用小铁锹在土地上挖了几个小洞,我把几颗小小的种子小心翼翼放进了土里,然后盖上了土。然后耐心地等待。

我天天给它浇水,一个星期施几次肥。不到一星期,就开始发芽了,我细心地呵护着它。让它慢慢长大。我幻想着满园子都是牵牛花。几个月后,虽然有许许多多风吹雨打,但它那蜿蜒的藤蔓爬上了围栏,开出了美丽的花。

17.母亲曾播下一粒美好的种子 篇十七

吴楠4月离了婚。离婚后的郁闷日子,就像复印机里出来的纸张,雷同到无法忍耐,吴楠感觉自己对生活已然没有了信心,遂申请休假回老家。

她并没有提前通知母亲。打开门的母亲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手里的一本书在又惊又喜中滑落。那是一本浅蓝色的、书页已经泛黄的《宋词鉴赏大全》。她习惯每天在厨房转来转去的母亲,却很少看到母亲读书的样子,即便父亲在世,她也只记得母亲空闲时偶尔会翻翻她的课本。她从不认为自己这位典型的中国大妈式的母亲,会与宋词有什么关联。

母亲准备饭菜的当口,她换衣服洗澡,哗哗的水声,让她想起跟母亲去单位集体澡堂的日子。那时她还小,父亲出差,周末加班,母亲只好带着她。无事翻母亲的柜子,蓝色的工装,白色的线手套,以及印着红字的搪瓷缸……就在这一刹,吴楠的脑袋里突然灵光一闪,那一沓白色线手套下面,压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牛皮纸包,里面不正是母亲刚才滑落在地上的《宋词鉴赏大全》吗?

从洗手间出来,吴楠仿佛发现了一个藏了很多年的秘密,不由得用另一种眼光端详母亲。

母亲已经把饭菜端上餐桌。奶白色的瓷盘泛着润润的光泽,衬着吴楠最爱吃的清炒藕片、红烧排骨,让她垂涎三尺。母亲还要布上小碟,吴楠禁不住笑道,妈,也就咱两个人吃饭呢。

“两个人怎么啦,妈一个人在家,也会像皇帝一样讲究。”母亲笑着回答。

吴楠隐约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不一样的,隐藏着的,她不甚了解的母亲。

2

吴楠14岁那年夏天,母亲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发了一笔奖金,她用这笔钱,托人去城里扯了一块上好的白色暗花锦缎,为吴楠做了一身旗袍作生日礼物。吴楠那时高而瘦,其实并不很适合穿旗袍,但第一次穿上,镜前的少女却因为这件旗袍而风情起来。母亲看着吴楠,也是喜欢得不能自已,轻轻说:“女孩子就应该有一件像样的旗袍。看把我闺女衬的,娴静,优雅,不染尘俗,就像宋词里的女子。”

可吴楠后来又知道,为这件旗袍,父亲与母亲干了一架:“吃饱了撑的吧,那么多钱置办件衣服,穿上能飞吗?”也是,20世纪90年代,花100多块钱给一个孩子置办一件夏衣,真的是奢侈了。不过吴楠的那个夏天,却因为这件旗袍而变得浪漫诗意,也刻骨铭心。

一个月后,旗袍变成两件枕套。吴楠坐在地上哭得稀里哗啦,她怎么也想不出奶奶怎么会把旗袍联想成女鬼。母亲回来,她爬起来扑向母亲,对母亲哭诉,而母亲一言不发愣在那里,奶奶脸色铁青,一句解释的话都没有。母亲进了房间,吴楠手足无措地跟过去。母亲哭了。吴楠看到母亲的泪,在脸上静静蜿蜒。

日后,吴楠听到过两位姨妈的聊天。她们说,母亲带到婆家的所有书籍和大摞诗稿,都尽数被奶奶烧掉,只剩下带到单位的一两本幸免于难。这些事情,在尘封久远的时光之后,重新出现在吴楠的记忆里时,吴楠分明感知到母亲当年的无奈。

旗袍事件之后,很快,一切都恢复原样。但枕套,却在奶奶回老家之后被母亲背着父亲拆掉,做成4个方帕,她特意买来素雅的丝线,也是趁父亲不在家的时候,在每块方帕的一角,绣上梅、兰、竹、菊。当年的吴楠问母亲:“妈,这个料子不吸水,擦鼻涕不好用呢。”正一针一线绣着手帕的母亲头也不抬地答:“不是所有的手帕都是用来擦鼻涕的。”

3

吴楠习惯了埋头于锅碗瓢盆的母亲,她从没在意过自己有一个会写诗的母亲,更没有想过有一个在车间机器的轰鸣里读宋词的母亲。吴楠只知道,母亲与脾气乖戾的父亲说话,从来都是和声细雨,后来病恹恹的奶奶,母亲一伺候就是10多年。母亲性格柔和,善良、贤惠、孝顺,是邻里有目共睹的。

现在想来,那一袭旗袍,那几方不适合擦鼻涕的绣花手帕,也不过是庸常生活中母亲保留的最后一点美好。她努力要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送给吴楠,她希望,她不能够拥有的,吴楠都可以享有。也或者说,是那个时候,母亲在吴楠心里,播下一粒关于追求美好的种子,她希望有朝一日,它发芽,长大,让吴楠会对生活中的美好,心有所向。

回程的吴楠,第一件事就是量身订做了一件雅致的素花锦缎旗袍。吴楠站在镜前端详自己时,她又一次想起,当年自己穿上旗袍,母亲欢喜又赞叹的笑容;也想起,为她开门的母亲,戴着老花镜手握一本《宋词鉴赏大全》的投入;还有母亲摆出的餐具,散放出的柔柔的暖暖的光泽。

吴楠想,无论生活变得如何不堪,自己都要像现在这样,华丽丽地活着,而下一次回家,她还要告诉母亲,那件最终变成绣花手帕的白色暗花锦缎旗袍,在她绝望的某一刻,拯救了她的人生,许了她此后一世的美好。

(春之暖摘自《分忧》2016年6期)

上一篇:课文内容填空1-6课下一篇:销售一线人员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