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13篇)
1.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一
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的活动意义
由于青年志愿者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有青年志愿者组织机构的组建活动、青年志愿者的招募活动、培训活动、服务活动、交流活动、推广和宣传活动。这众多的活动均需要青年志愿者亲身投入,发挥自身的特长和能力。所以青年志愿者在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的过程中,可以
体现出相当大的价值意义。主动要表现于下面几个方面:
一、提升个人的精神境界
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有机会为社会贡献自身的才学、能力,关并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自身的作用和优势,满足了“自我实现”的最高需要,不单为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弘扬了新风气、新风尚,而且人生的价值也在志愿活动当中得到体现,从中学会自觉地奉献精神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二、充实业余时间,丰富生活体现
青年志愿者利用空暇余时间,参与不同形式的、有意义的志愿服务工作和活动;在开展各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同时,可认识更多的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年龄的志愿者,通过参与活动,彼此可以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社交生活圈子,亦可以让自己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新观念;同时,志愿者更可通过服务活动,亲身体验和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同层次和领域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必定有帮助。
三、提供学习机会
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过程中,增加个人的课外知识,服务时可接触未知的事物,学习未知的东西。此外,除了可以帮助他人,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交际及领导能力,学习新知识,提高自身素质。还可培养正确的工作态度和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利于价值观的改变,使个人能充分认识如何发挥自身的价值。掌握协同工作的方法,学会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冲突的办法。此外,志愿者将参与志愿活动时所学的知识,运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也可用来解决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使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精彩、更加完满。
四、促进自身发展
在开展志愿者各项活动过程中,志愿者可通过对比发现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不足,并可以善加利用,取长补短,有助于自身的发展。但这一点往往被部分青年志愿者所忽视或错误理解,更有一部分青年志愿者抱着错误的心态和认识,对于志愿工作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或抱有过多的功利主义,从而影响了志愿工作的开展及顺利进行,也影响着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服务的延续,更影响了志愿者事业的良性的发展,使青年志愿者自身和志愿服务活动均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青志活动对于志愿者的价值意义主要通过培训、服务、交流、管理等活动去实现,必须加以重视,使得志愿者在整个青志活动过程中,有付出也有收获。
2.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二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文明的传承过程中,不得不提到孝道的重要作用。孝文化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被延续壮大,弘扬孝道也受到了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阶级统治安定的基础。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回答齐宣王治国之道时便将“孝道”提到了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人们若在孝敬自己父母的同时,还同样尊敬别的老人,在全社会形成敬老的淳厚民风,则国治邦安。此语有着不凡的现实意义,其中体现了我们新时代学生肩负的责任与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孝道与敬老的不同表现形式
孝道反映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个字:敬老。敬老这一概念,自古以来,就被前辈们反复提及。[1]从“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到“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再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阐述敬老的重要性,指示要在当代形成全民敬老,全民养老的良好的社会风气,同时,总书记指导青年人要敢于创新,在对前人优良传统加以继承的同时让敬老创新化、多样化。
诚然,敬老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其目的相同,都是让老人老有所养、病有所依、晚年幸福。
(二)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压力
进入21世纪,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关于老人的定义,在我国,65周岁以上的人群就被称为老年人。国际上的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老龄化社会。[2]有研究表明,我国是全球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国家。我国的年龄段划分,比之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来看,无形之中将人的衰老期提前10年,这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抗衰老意志有着一些消极影响。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不仅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等各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同时,也对敬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空巢老人数量显著增加
近年来,空巢老人的数量显著增加。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这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可能会因此产生心理失调等症状。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引发大众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老人甚至因为子女疏于照顾,被送去养老院。就我们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老人入住养老院并非自愿,这也是我们呼吁敬老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大学生敬老影响更加深远
有利于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大学生是素质相对较高的群体,同时创新能力相对较强,大学生敬老会使老年人的老年生活丰富化、多元化,会推动敬老的良性发展。
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大学生敬老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继承“孝文化”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大学生群体为了更好的敬老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得不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必然会推陈出新,在新时代下为优秀传统文化赋予新的生命。
有利于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大学生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是即将走向或者已经走向“4-1-2”居家模式的主体。所谓“4-1-2”模式简单来说,其中的“1”是大学生主体,“4”是家中需要赡养的4位老人,“2”是家中的2个需要抚养的孩子。此时中间的主体是极为被动的,生活压力也是极大的。但同时,大学生参与敬老的影响也必将发挥带动全社会敬老,营造社会敬老的良好风气的作用。
二、推进大学生敬老实践活动的措施
(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1. 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思想层次方面的最高要求,对于引领大学生敬老方面的意义是极为重大的。[3]让大学生普遍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使其对敬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同,从而能够做到自觉、主动践行敬老。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可以有效带动全社会敬老,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1)通过播放公益广告、公益电影,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形成符合社会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潮。文化环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所以,通过这种形式构建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使社会成员无时无刻感受到这“二十四字”的意义所在。
(2)通过主流媒体寻找、宣传、弘扬社会好人好事。利用榜样激励作用,使大学生认识做到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多媒体平台是当今社会新闻传播的一个重要渠道,它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所以我们国家可以借用这一平台进行宣传以达到使全社会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思想道德体系。
2. 学校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大学教育应更加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这在很大程度上有益于大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生活阅历少,社会经验低,对敬老问题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学校应帮助学生在对待老年人问题上树立正确态度,加强校园“孝文化”环境构建。
(1)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力度。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站、校园条幅等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知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通过开展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班会、观看公益电影、演讲比赛等形式,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概念的理解。
3. 家庭发挥传统美德教育作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家庭就是学习开始的地方。父母应以身作则,尊敬老人,给孩子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从而传承敬老的传统美德。
(二)开展满足老人不同需求的实践活动
通过集体劳动集资方式满足老人的物质需求。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轻松,课余时间比较自由。在大学生充分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之后,可以通过义卖、个人兼职等形式获得一定的资金,这种活动不仅会增加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同时也会使大学生有能力给老人带去更多的物质方面的关怀,尽管微薄,但却意义深刻。通过实地走访加强与老人沟通,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当今社会,多数子女迫于生活压力,外出打工,将老人送去养老院,同时也就出现了前文提到的空巢老人现象。大学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实地走访养老院,给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老人带去他们喜欢的文艺汇演,陪老人聊聊天,谈谈心,使老人感受到温暖。
通过举办“时事新闻讲解”等活动,让老人了解时事消息。可以利用“模拟法庭”,开展系列生活中常见案例的演示和宣讲,帮助老年人掌握相关知识,避免老人上当受骗,并增强老年团体维权意识。同时可以通过活动鼓励老人积极行使自己的选举权,强调他们所拥有的权利。让老人感受到在这个社会生活中的价值所在。
利用有利条件,创造性开展一些发挥老年人主体地位的活动,争取调动每位老人的积极性,为每一位想要展示和敢于展示自我的老人搭建平台。
参考文献
[1]吴祖谋.法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
[2]马丽丽.人口老龄化社会敬老美德教育策略探究[D].吉林大学,2014.
3.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三
关键词:跨文化适应;大学社团;中非学生交流协会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下逐渐显现出自身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中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迅猛发展,并逐渐掀起了一股来华留学潮。中国的留学生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发展,现今的留学生教育已日趋成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肤色和背景、怀揣不同理想和信仰的外国学生,来到中国的首要任务就是适应中国的文化。因此,探讨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现实问题。
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双方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密切,以及中国对非留学政策的多重优惠,越来越多的非洲留学生来华求学。如何促进非洲留学生适应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也成为非洲留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议题。例如,一些大学为非洲留学生专门开设了汉语与文化课程等。这些举措固然重要,但仅仅靠课堂教学与汉语培训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跨文化适应不仅需要课堂教学,更需要深入留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营造跨文化适应的大学校园文化。社团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文化建设的活细胞。在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大学社团不仅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1],而且具有促进在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这一新的时代意义。
一、大学社团发挥跨文化适应作用
目前,国内不少高校接收了非洲留学生。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近年来,非洲留学生数量占该校外国留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日常生活中,中非学生之间产生了许多交集,双方也希望更多地了解彼此的文化、习俗等,在这一背景和需求下,浙师大中非学生交流协会(Sino-African Students Association,SASA)应运而生。
中非学生交流协会以促进中非青年学生的交往,增进双方对中国与非洲大陆多种文化的认识与相互理解为宗旨,在中国与非洲各国传统友谊的基础上加深中非青年人之间的友谊;培养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为未来成为国际公民做好准备。协会设有主席(会长)、副主席(副会长)、团支书(秘书处)、学术部、文体部(文娱体育部)、外宣部(外联宣传部)和财务部,各部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分支机构。协会由会长、各部部长组成理事会,实行会员大会监督下的理事会负责制。各部门在理事会的监管下各司其职,互相协作。协会的活动内容主要有“学术型”和“文体交流型”两类。学术类包括围绕中国或非洲国家、地区的文化、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等各类主题开展的研讨会和讲座,以促进成员间相互交流学习,发表不同见解;通过问卷、走访调查等调研、实地调察,培养协作能力,增强相互了解。文体类包括文娱晚会、聚餐等,增进成员对中国和非洲文化的感性认识,建立跨文化的友谊;各类体育活动、友谊赛等;观光远足、深入社区走访调查,了解中国风土民情。
协会自成立以来,已连续两年举办了大型的文艺晚会——“中非之夜”。来自不同国家的非洲留学生以歌舞等形式展示了丰富多彩的非洲风情;同时,中国学生也通过民乐表演、京剧等形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艺的魅力。晚会促使中非学生进一步了解各自的文化,搭建沟通的桥梁,增进双方的友谊。学术类活动方面,协会举办了“中国人在非洲和非洲人在中国”的商贸与人文交流。非洲留学生围绕中国人在非洲的商业、社会活动,探讨中非关系现状及中国对非洲的影响,以及“中国的非洲存在”这一议题。中国学生同样对中非关系和中国在非洲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发表了看法和意见,并围绕“非洲人在中国”和“中国人对非洲人的观感”等问题展开讨论。学术活动的开展,不仅使得中非学生增长了知识、增进了友谊,而且促进了相互的文化认知。
二、跨文化适应大学社团的特征
从中非学生交流协会的宗旨、组织架构、活动内容等不难发现,其作为一个促进跨文化适应的大学校园社团组织,具有主体间性、双重理性和公共领域性三大基本特征。
第一,主体间性。协会宗旨充分体现了中非民族文化间性①,它强调中非文化之间平等交往和相互理解,对非洲留学生的文化适应具有积极的指向性意义。因为在华非洲留学生良好的文化适应不是被动的适应,而是中非学生在平等交往和互动中积极建构的适应。
第二,双重理性。协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体现了双重理性原则,其学术型活动侧重的是认知理性与学术理性,文体交流型活动侧重的是实践理性和审美理性。良好的跨文化适应往往既需要认知理性,需要对他者文化有一种概念性或理论性的认识,也需要一种对自身文化的认知和审美体验。两者相互支撑,有机一体,缺一不可。缺乏认知理性的文化适应则“盲”,缺乏实践理性的文化适应则“空”。
第三,公共领域性。协会既是兴趣共同体,也是文化交流协会,打破了大学的院系格局与班级制的局限,其成员来自各个不同院系、不同的年级,这种多样性为文化融合和新的文化生成奠定了基础。同时,协会既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系统组织,也不是私人组织,而是一个相对自由的服务学生的公共平台,在本质上具有公共领域性。当代著名的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哈贝马斯认为,以交往理性为基础的公共领域,既能防止系统世界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又有利于丰富个体的公共生活。
三、大学社团对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意义
跨文化全人适应理论认为:“跨文化主体是身、心、社、灵四维一体的全人,真正的跨文化适应是身、心、社、灵四维的有机卷入。跨文化身体适应是基础;跨文化心理适应是关键;跨文化社会适应是保障;跨文化灵性适应是根本。跨文化身体适应是跨文化主体的身体的重新自在化过程;跨文化心理适应是跨文化主体的主我与客我的协调化过程;跨文化社会适应是跨文化主体的实践感的获得与他者语言习得的过程;跨文化灵性适应是跨文化主体保持文化间行和不同信仰之间的和谐化过程。”[2]通过对中非学生交流协会成员的观察与访谈,发现协会对非洲留学生的跨文化全人适应,即身、心、社、灵四个方面的跨文化适应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体而言,协会促进了非洲留学生的跨文化身体适应,增进了他们在异国生活的归属感,增加了其与中国学生交流互动的机会,丰富了他们的灵性生活。
(一)跨文化身体适应
大学社团在来华留学生跨文化身体适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浙师大中非学生交流协会为例,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协会为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提供了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协会作为一个大学校园社团组织,相对大学其他正式组织(如班级等),能让非洲留学生更贴近生活、活动更加自由。协会打破了班级制度的局限,不同院系、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可以自愿参加,自由组合。如果说班级中学生“身体”主要是一种学习认知型取向的“身体”,那么协会中的“身体”则是更彰显了一种生活文化取向的“身体”。在传统班级教学中,“身体”往往受到忽视和遮蔽,而在协会中“身体”则去遮蔽化,获得了重要的地位。因为在协会的具体活动中,其成员的“身体”是充分在场的,“身体”之间的交往是协会活动的重要特征。当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学生携手在一起的时候,当非洲舞蹈跟中国舞蹈交融在一起的时候,跨文化身体适应此时得到了有力的彰显。
第二,协会为非洲留学生跨文化身体适应搭建了温馨的友谊平台。初到异国他乡的非洲留学生,首先遭遇的是身体的不适应问题。这不仅包括自然气候的问题,也包括文化的差异问题。协会通过中非学生集体聚会、聚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非洲学生克服跨文化身体适应难题。在访谈中,一位来自肯尼亚的协会成员诉说了其亲身经历与体验。她来华两年,在身体适应方面,碰到了与其他非洲学生同样的难题,不仅难耐中国寒冷的冬季,还很不习惯当地饮食,不会使用筷子,在进餐的时间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加入协会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她不仅习惯了当地的气候,还爱上了中国的饮食文化。
(二)跨文化心理适应
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心理适应是关键。是否适应一种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以个人的心理形式反应出来。心理适应以情感反应为基础,指向为在跨文化接触中的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以心理健康为测量依据。[3]在跨文化心理适应阶段,旅居他乡的人们首先会在情绪上出现较大的波动。刚接触一种新的文化时,他们会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觉得新奇甚至于激动喜悦,即“蜜月”阶段。然而,在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中,这种好奇感会随着适应过程中的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而使得沟通交流变得力不从心,这时尤会引发人们的思乡之情,孤独感也扑面而来。此前的“蜜月”阶段往往会转为“文化休克”状态。这种从好奇转向孤独与归属感的缺失现象在非洲留学生中也普遍存在。
影响归属感的因素有很多,公共生活与组织中的角色和身份认同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以浙师大中非学生交流协会为例,协会对克服非洲留学生的这种孤独感,帮助他们重获归属感十分有益。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互赏的主体间关系,因此有利于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建构新的角色和身份认同。此外,协会倡导的互赏、互助的共同体精神契合了非洲传统文化的“乌班图”(Ubuntu)精神。乌班图是非洲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伦理精神,其意思是“通过他人,人才成为人”[4]。它以“交互偶在论”(Contigent Inter-existence)为人学本体论,与他者共在是其本体特征。[5]
在访谈中,一位来自赞比亚的协会成员说,刚来中国时,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而且兴奋了许久。但是,望着周边陌生的人群和环境,想交流却又表达不清,想倾诉却又无人能懂,心情特别低落,孤独感与无归属感油然而生。加入协会后,他不仅找到了老乡,还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并且越来越活跃,协会主办的晚会上常有他热情奔放的舞姿。闲暇之余,他不仅热心教中国学生非洲舞蹈,而且不断学习中国舞蹈。在中非学生交流协会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他获得了一种身份认同,一种积极健康的归属感。
(三)跨文化社会适应
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除了身体和心理的适应外,社会适应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跨文化社会适应主要包括他者文化的语言习得与实践感的获得。以浙师大中非学生交流协会为例,其对非洲留学生的跨文化社会适应的作用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非洲留学生汉语的习得。不少非洲留学生在来华之前就学习过汉语,但这种学习大多局限于书本学习或间接经验学习,缺乏学习汉语的本土语境。真正的语言习得不仅是掌握一种表征的符号系统,而且是理解一种社会文化,领悟一种独特的语言规则。这种规则不是私人的制定,而是一种社会的约定。正如分析哲学试图“从语言的主体间性或社会性来避免传统主体原子化②的困境”[6],跨文化者需要在他者文化场域中习得他者语言来避免跨文化社会适应面临的困境。非洲留学生也一样,语言障碍是在华非洲留学生社会适应面临的重要问题。异国他乡,没有亲朋好友,又不通语言,这对留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及心理上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和阻碍。
在访谈中,一位来自科特迪瓦的学生表示,刚到中国时,语言不通一度让他十分苦恼,而在加入协会后,他不但找到了和他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留学生,还结交了许多中国朋友。协会不仅为他学习汉语营造了鲜活的语言环境,而且通过互动交流让其深入中国独特的语言文化之中。通过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他深刻领悟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在与中国学生的交流互动中,他大大提高了语感,也加深了对汉语的社会文化内涵的体验。
第二,有助于非洲学生的在华实践感的获得。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实践感是人的一种前反思的思维和行动习惯。这种习惯的养成跟所在的社会场域密不可分。实践感的获得不是来自书本或其他间接经验,而是来自亲身的社会实践。因此,协会注重中非学生的文化交流,定期举办一些集体性的实践活动,如球类比赛、爬山、野炊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大大地增加了中非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培养了双方团结协作能力,促使双方更多地了解对方国家和民族的风土人情,而且促进了非洲留学生跨文化“地方性知识”和“具身知识”的形成,促成了非洲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实践感的重获。
(四)跨文化灵性适应
跨文化全人适应理论认为,跨文化适应不仅包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还包括灵性方面适应。跨文化灵性适应强调不同信仰间的和谐共存。不同的文化传统背后往往有着不同的信仰。不同信仰的人在交往过程中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对方的信仰。以浙师大中非学生交流协会为例,其对非洲留学生跨文化灵性适应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中非信仰文化的相互认知,拓展了非洲留学生跨文化生活的灵性空间,即具有一定超越性的信念或信仰领域。由于协会倡导的中非学生文化交流精神充分体现了主体间性,且在具体实践方面帮助非洲留学生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尤其是儒释道所蕴含的信仰文化,如儒家信仰“仁爱”,佛家信仰“爱众生”,道家信仰“自然之道”等。协会强调中国的礼仪之邦精神,对非洲朋友非常热诚友好,强调大家相聚这一大家庭是一种难得的缘分,要格外珍惜。非洲学生通过太极、气功武术等方面的活动也体悟到了道家精神。
协会开展的学术类活动也促进了中非信仰的相互认知,这种认知有利于非洲留学生在对待中国信仰文化时有一种更好的理性认知。协会开展的文体娱乐实践活动则在感性层面让非洲留学生尽情地体验中国的传统信仰和文化。例如,深受道家影响的中国功夫、太极与水墨画,充满儒家伦理道德色彩的京剧等都很受非洲留学生的欢迎。这些承载着不同信仰的传统文化大大地拓展了非洲留学生的灵性空间。
第二,搭建公共的信仰文化交流平台,丰富了非洲留学生的灵性生活。作为大学校园社团,协会的本质是一种兴趣共同体。这种兴趣共同体对不同的民族文化持一种互识互赏的态度,促进了中非学生的文化深度交流。协会成员对不同文化的浓厚兴趣不是以一种私人生活的形式体现出来的,而是以一种社团公共生活表现出来的。这有利于非洲留学生在公共生活中与中国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这种心理沟通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基础。中非传统信仰文化虽有不同,但在对抗当下的物质主义横行的流弊方面有相通之效。渗透着信仰的传统文化能为这种公共的信仰生活提供有益的基础。非洲留学生在跨文化灵性适应过程中,虽然面对不同的信仰文化,但不同的信仰文化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对克服过度世俗化的意义之困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协会这一兴趣共同体对非洲留学生跨文化灵性生活具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大学校园协会的中非学生交流协会,对在华非洲留学生的身、心、社、灵四维一体的跨文化适应具有积极意义。不仅如此,它对其他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相对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它将开启一种新的促进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范式,即以跨文化交流为旨趣的大学社团范式。
注释:
①文化间性:指文化之间的平等交往、交流的主体关系。
②主体原子化:指主体各自封闭的,缺乏相互之间有机联系的状态。
参考文献:
[1]陈中建.论高校社团文化的德育价值[J].中国青年研究,2008(6):91-93.
[2]李育球.跨文化全人适应理论建构及其教育意义[J].重庆高教研究,2015(5):59-60.
[3]陈慧.留学生中国社会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136.
[4]Augustine Shutte, Philosophy for Africa[M]. Rondebosch, South Africa: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Press,1993:46.
[5]李育球.曼德拉的人学思想探析与建构[J].非洲研究(辑刊),2014(1):277.
[6]李育球.主体性教育的三重性:主体性、主体间性、他者性——后形而上学主体性教育内涵的探索[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
4.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四
绿行-小志发表于2998-6-27
文/张坚
摘要: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对广大青年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重视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学生社团; 意义; 存在问题; 对策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活动的有效载体,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学生社团,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扩大求知领域,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学生社团已成为高校校园文化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群体,社团在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技能的成熟、能力的加强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等方面愈来愈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16号文件,强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今天,正确认识学生社团建设的意义、存在问题并充分发挥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有利于加速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一、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社团活动缺乏必要的规范性。目前,许多高校学生社团没有严格规范的章程,光凭社团成员的一腔热情在维持运转,甚至在社团活动中出现价值取向偏移,忽视或淡化精神支柱的倾向,这就势必影响到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是社团物质条件欠缺。很多高校的学生社团普遍存在活动经费不足,缺少活动场地,社团指导教师配备不够等问题。据资料统计显示,目前上海高校80%的学生社团普遍存在着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这也是一些社团活动不正常,一些社团昙花一现的重要原因。
三是社团活动层次较低。近年来,高校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但很多学校在学生社团建设上没有总体的发展规划,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对学生社团建设听之任之,导致一些学生社团一哄而起,一哄而散,学生社团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外,许多社团活动缺乏整体策划,缺乏老师的指导,尽管大部分社团拥有自己的指导老师,但因为指导老师是义务为社团兼职服务,不可能投入全部的精力,使得一些社团活动在低水平上徘徊。
四是内部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或制度不落实,社团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分工不明确,管理不规范,组织过于松散。目前,许多高校的社团没有必要的章程、管理制度,结果造成了一个活动一个组织、一个会长一个组织的局面,一旦活动结束,会长卸任,整个社团就变成了一个空架子。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
二、新时期学生社团建设应采取的对策
1.进一步加强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
(1)要在提高社团骨干素质上下功夫。社团骨干是社团的组织者和管理者,社团骨干的素质如何是一个社团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一个社团是否有战斗力和生命力,尤其是社团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关键就取决于社团负责人的素质。因此,高校要把社团干部作为学生干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校学生干部的管理之中。要有计划地举办社团干部培训班,着力提高社团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2)要在提高活动的层次上下功夫。开展活动是社团存在的主要目的。活动是社团凝聚青年学生的重要手段。很多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加入某一社团,但参加几次活动以后便再也没有了兴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不高,活动低水平重复。因此,学生社团活动必须体现时代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社团活动的层次和质量,增强社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社团的影响力。
2.明确学生社团的发展方向
(1)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引导各类学生社团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社团活动的重要任务;要利用各种纪念日引导学生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弘扬主旋律;要通过鼓励社团团支部定期开展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强化社团团支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增强社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生社团成为共青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之一;要坚持社团建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满足广大学生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使学生社团成为团组织凝聚青年学生的纽带,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成为校园稳定的润滑剂。
(2)要把学生社团建设成为大学生自我服务的有效载体。高校要以“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大力发展学生社团,使之成为大学生素质拓展的实践平台。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青年学生的头脑,大力扶持学生社团的发展,使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学习型团队”,成为学生自我锤炼意志的重要场所,让青年学生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
3.建立和健全学生社团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
社团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运行方式。因此,必须把握社团自身的特点和活动方式,促使社团文化发挥育人的最佳功能。对此,一方面要根据社团特点、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直属于校团委等部门的类似于社团联合会等社团服务管理机构,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以加强对社团的宏观引导和有效管理,确保社团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要制定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如《学生社团管理条例》、《学生社团财务管理制度》、《优秀学生社团评比办法》等,从而使社团明确工作的目标,做到有章可循,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4.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社团文化精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不仅指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也对新时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社团组织作为高校学生活动中最活跃的群体,应该主动成为联系社会文化的纽带,成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辐射社会的桥梁。学生社团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知识变革的需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引导社团这一群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精神,这不仅是社会发展对社团提出的客观要求,也是社团自身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社团作为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将会对广大青年学生知识、技能、能力的塑造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关注。
参考文献:
[1]陈至立.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五
社团活动作为中学生课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一)学生社团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途径
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我校2013年春季开始逐步开展竞技类、美术类、音乐类、技术类、播音主持和编导类五类学生社团,成为学生的主要课外活动,对课堂教学也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二)学生社团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学生社团活动以其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吸引了广大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增强了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社团活动把学生的兴趣培养成特长,把特长提升为技能,把技能拓展为素质,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有效途径。社团活动打破了年级、班级的界限,使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的学生能够广泛交流,开阔了学生视野,扩大了学生求知领域。各社团活动的,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了实践平台,使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四)学生社团是拓宽学生升学渠道的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竞争也愈来愈激烈。由于受学业、就业压力的影响,一部分学生靠普通大文大理的高考,显得有点力不从心。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正确引导学生选择自己适合并喜爱的专业,并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步入理想的大学。
我校社团活动的总体思路:高一:广泛接触、培养兴趣
高二:各得其所、发展特长
6.党性实践活动意义 篇六
一、主题教育阶段活动安排
根据教育局党委的主题教育步骤,学校也相应开展“认真学习提高”、“加强党性锻炼”、“深化实践成效”三个阶段活动。同时,将每一阶段党员学习心得体会在党支部QQ群组里共享,并选取部分党员的学习心得体会上传至校园网“党建学习”专栏。
第一阶段(3月—4月)组织动员、认真学习法纪条规,提高思想认识
(一)、党支部及时制订“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计划。并在学校行政会和支部会上宣传和贯彻崇教委[2012]9号文“关于在教育系统党员干部中继续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主题教育的通知”精神及学校制订的开展主题活动的计划。
(二)给全体党员干部印发1、《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学习读本》上的内容节选。2、印发“九届市纪委七次全会精神”学习资料。3、《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读本》相关内容。要求党员干部在自学的基础上撰写心得体会,并借助组织生活会,组织学习探讨交流活动。
(三)、要求学校党员干部重温《中国共产党章程》为主要内容的法纪条规。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党员干部违法、乱纪警示教育片”;要求每位党员撰写“法纪条规”学习体会,并结合工作实际展开讨论。
第二阶段(5月—7月)突出重点,加强党性锻炼,提升理想信念
党支部组织学校党员干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党员干部自觉践行以“传承垦拓精神、崇尚绿色文明、追求创新卓越”为核心内容的崇明岛精神,争当学校教育教学的排头兵、先行者。本学期,以教学视导为契机,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人人主动请缨,登台亮相,为组内教师上公开课、教研课,并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备课、上课,人人打有准备之仗。并且结合师德师风教育,强调一定要自己模范执行之外,还要教育影响组内、身边教师坚决杜绝体罚、半相体罚现象;有偿家教现象;向家长索要财物现象;推销教辅材料现象。要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做群众表率。
第三阶段(8月-9月)自觉参与,积极践行职业道德活动,深化实践成效
(一)开展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一是联系群众、结对学生。支部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要结对一名青年教师,做他们的人生导师、业务恩师。要求每位党员教师参与暑期学生家访活动,对结对帮困学生进行暑期关爱,除上门家访外,每个星期都要以不同方式(电话、短信、QQ、电子邮件)与结对学生进行沟通联系,或指导暑期作业,或了解暑期活动动态,或帮助解决生活困顿。同时,克服盛夏炎热、路途遥远等困难,积极参与插村工作,指导学生的暑期活动。也鼓励党员教师参与学校暑期为离退休老教师送清凉工作。不断深化学校创导的“双结对”活动,了解和感受青年教师、困难学生、离退休老教师的心声和呼声。
(二)结合师德研修与第四次党员学习日活动,学校党支部为全体教师作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职业道德素养”专题讲座,并为全体党员上了廉政党课,以学校刚刚退休的老党员袁静芳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先进事迹为典型,组织全体教师进行默默许诺、公开承诺、庄严签诺活动,促使全体党员干部始终铭记党性在上,模范在先的准则。
(三)结合学校读书活动,继续组织教职员工开展 “品读好书,共铸师魂”系列活动,结合今年暑假学生及家长评选出的 “我心目中的好老师”,为全体教师树立身边的学习榜样。
7.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七
一、东北电力大学早操健身活动开展的现状
(一) 主要做法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教育厅《关于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实施集体早操健身活动 (试行) 达标细则的通知》, 学校于2013年3月成立实施集体早操健身活动工作领导小组;2013年4月, 由学生工作部 (以下简称学工部) 制定并下发《关于开展集体早操健身活动的实施方案》, 对早操活动的主题、时间、内容及具体要求做明确规定;各院系学生工作办公室根据学院学生特点, 尽心策划本院早操活动的具体内容及形式, 明确早操负责人并上报学工部;学工部制定早操健身活动的考核办法, 通过院系自查和学校检查的方式每天记录各院系早操开展情况, 每周将检查结果在学生工作网站进行公示, 确保结果的公正公平。此外, 学工部与校团委、校党委宣传部等部门合作, 通过校园广播站、校报、宣传板报和条幅等方式宣传早操活动的积极影响和作用, 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 活动效果
通过对2013~2014年第一学期的早操活动进行统计, 全校共有大一、大二年级8620人参加。早操活动以院系为单位, 内容涵盖健美操、广播操、太极拳、军体拳、跳大绳、踢毽球、晨跑和早读等项目。经检查人员统计, 每天早操活动的出勤率都在95%以上, 学生参与度高。任课教师纷纷表示开展早操活动以来, 上午第一节课的出勤率明显提高, 早操活动对于学校的学风建设有一定促进作用。
(三) 存在的问题
1) 虽然学生的早操活动出勤率已经达到95%以上, 但是仍有个别同学习惯性缺席早操活动, 且屡教不改。
2) 目前的早操活动主要依靠学校的强制执行, 学生的自主参与性较低。早操锻炼的直接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如何能使学生认识到该活动的深刻内涵, 化被动为主动, 也是学校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之一。
3) 由于学校的场地有限, 早操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 不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开展, 这也是导致学生消极参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4) 据有关学者关于早操的研究结果表明, 适宜的早操运动负荷对大学生的心理品质产生积极影响, 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但如果早操运动负荷过大, 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学生在开展早操活动时随意性比较大, 很难去合理地监控活动的负荷量, 因此不可避免一些学生会在早操之后产生负作用, 上课疲劳易困, 从而影响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二、大学生开展早操活动的重要意义
1) 早操作为高校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第二课堂,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生命在于运动,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在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于2006年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中提到:使“健康第一”、“达标争优、强健体魄”、“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工作五十年, 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家喻户晓, 深入人心。长期的早操锻炼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强体质, 形成健康体魄, 缓解生活和学习中的诸多压力和负面影响, 从而更加出色的完成学习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战。
2) 早操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长期的早操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组织和纪律观念, 这也为大学生日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由校园踏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3) 早操锻炼有利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积极的学风和校风。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就是每天身处于其中的学生, 大学生的精神面貌、言行举止直接反应这一所大学的气质和文化。科学合理的早操安排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也为校园带来青春的朝气和积极开朗的氛围, 使整个校园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三、对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早操活动的思考
虽然东北电力大学的早操活动已经初显效果, 但从存在的问题中可以看出学校还需深入思考, 进一步完善早操活动, 使其更加合理和高效。学校应拓宽早操活动的参与主体, 通过与体育类和文艺类社团的合作, 使学生自愿选择活动内容, 提高学生参加早操的积极性, 而不是仅仅依靠制度来约束学生。此外, 早起的前提是早睡, 许多学生缺席早操或者早操过后回寝室补觉都是因为睡眠不足。因此学校在开展早操活动的同时, 也应扩大活动的外延, 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板报和条幅等方式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 倡导学生关心、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 远离不良的生活习惯, 否则, 早操活动只能是形式上的有效, 无法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摘要:东北电力大学自2013年开始在全校大一、大二年级开展早操健身活动 (早读、早餐、早锻炼, 简称“三早”活动) , 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效果明显。早操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也对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但是现有的早操活动中仍存在一定问题, 还需深入思考和完善, 从而提高早操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早操活动,现状,意义
参考文献
[1]蒋建森.早操对大学生课堂学习心理品质影响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2]宗延伟.大学生早操期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研究[J].学术研究, 2013.
8.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八
关键词: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8-0056-02
收稿日期:2015-06-10
作者简介:林条颖(1978-),男,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中学体育一级教师,学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广东 顺德/528325)一、中职学生就业现状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学生的就业途径主要是:一是学校推荐,各企业到我校择优录取。二是学生自主择业,即家长自己联系企业安排子女就业。其中70%是学校推荐,但该部分学生到了工作单位后能长期坚持下来的非常少,很多学生干不了多少天就纷纷退出了,究其原因是:
(一)年龄结构偏小
中职学生毕业时年龄在18周岁左右,由于年龄偏小,再加上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业习惯,在单位基本上是不会受重用的。从企业反馈的情况知道,很多学生是因为不能遵守最基本的正常劳动秩序而被企业所辞退。有的学生到了企业采用“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形式,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经常旷工、迟到或早退。
(二)文化程度相对较低
由于中职学生的文凭时中专,文化水平虽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其本身学习的能力不强,自控能力较差,进校后对文化知识、专业知识的学习的认识程度又不同,造成了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特别是专业技能方面,学生普遍动手能力不强,如有的学生学的是机电专业,但是到了企业,连一张普通的图纸都看不明白,更不用说动手实践操作方面了。由于文化水平较低等方面的原因,所以学生到了企业基本上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进一线车间的较多。繁重的体力活动,枯燥的生活制度,也使一部分学生不能长期坚持下来,很快又重谋其他职业。
(三)思想道德存偏颇
中职学生个性心理的品质表现不容乐观,生活品质方面存有不良倾向。具体表现为:(1)学习基础比较差,基本上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的学生出现学习困难,少部分学生甚至厌学。(2)对校纪认识不足,不愿意受学校纪律的约束,以自我为中心,责人严律己宽。(3)学生个性化太强,自我表现欲强,不顾后果。(4)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5)缺乏责任感,欠缺奉献精神,重视“利益”。(6)对批评教育有较严重的对抗和敌视情绪,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
二、参加社会实践的作用和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技能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看到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长期以来学习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单一,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课堂满堂灌,缺乏说服力,缺乏生机和活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受到各类职业指导,将专业知识贯穿于实践当中,从社会实践中检验专业知识。学生在实践中吸收了不少的实践经验和实践知识,克服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的毛病,理论联系实际,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更好地提升了他们的专业技能。
(二)有利于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当代学生是幸福的一代,科技信息高度发达,物质条件宽裕,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长辈视其掌上明珠,什么辛苦的活都不让干,不缺钱,要什么给什么,其结果是学生很少参加社会劳动,劳动习惯差,“娇”、“骄”二气严重。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锻炼,逐渐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习惯,提高思想道德素质,磨练学生的意志,感受劳动的辛苦,让学生知道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感受到父母的深恩,培养他到孝顺父母的良好品质。我们发现,不少学生通过实践锻炼,思想道德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三)有利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参加社会劳动实践活动,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加深他们对企业和社会的认识,激发和培养了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的兴趣和爱好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就业创业信息
中职学生长期生活在一个较封闭的圈子里,学校、家庭两点一线,信息的交流还不是太畅通。有的学生虽然喜欢上网吧,但他们更多的是上网玩游戏,和朋友聊聊天,很少会去特意关注就业创业方面的信息,了解到与自己今后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社会实践应该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它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学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并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发挥自己的才能,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真正转变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技能。
为了培养出大批能迎接新挑战的创新型人才,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既学会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实践,又学会集思广义、善于交流合作;既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又学会深入分析问题、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利于在学校营造创新氛围、树立创新风尚,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梁杰锋.中等职业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作用研究[J].职教探索,2010(6).
[2]何锦河.创新社会实践模式,提升中职学生素质——中职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探讨中国校外教育[J].高教,2012(5).
[3]梁荣滨,刘冰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就业能力——谈中职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C].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6.
9.团日活动主题及意义 篇九
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
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110年的风雨兼程,我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人才。我们相信,广泛的110年华诞将成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辉煌的新起点。在此,我班向理工大致以最诚挚的祝福。举办题为“邮递送出祝福理工生日快乐”的团日活动,用110封信载着同学对理工的的祝福邮递到北区。衷心祝愿理工大永远年青,永远充满生机,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为了推进我校良学风、校风的建设,充分调动本班学生参与创优活动的积极性,营造“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良好班风,特开展班风设计活动。班风设计活动的目的是确定我班的格言、班规、班旗和班徽,展现我班的创新精神和风采特色,促进我班同学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我班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打造成型11-3班的集体团队精神和升华对理工的感恩。
这次团日活动的意义:每一次活动前都必须明确活动目的,所要达到的效果;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的流程与内容,熟悉各个环节;必须全面考虑活动所可能发生的临时状况;团结就是力量,通力协作,能充分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
10.重温入党誓词活动意义 篇十
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为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章、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穿始终,把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贯穿始终,把进一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贯穿始终,把抓落实、求实效贯穿始终,把加强领导贯穿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良好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2005年9月25日49中全体共产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我们就如同走进了历史,走进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民族英雄前赴后继,谱写了一曲曲英勇无畏的抗战壮歌创出了辉煌战绩,为抗击侵略者,为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革命精神它是一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
它是一种机智灵活、勇于挑战、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它是一种大公无私、甘心奉献、舍家忘我的牺牲精神。它是一种干群一致、协同奋战、合力攻坚的团结精神。地道战精神的灵魂就是爱国。我们要弘扬地道战精神,靠这种精神推动工作,靠这种精神加快发展,靠这种精神创造新的奇迹,使之成为我们推动事业前进的动力。
在党小组长的带领下,全体党员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11.加强数数活动 理解乘法意义 篇十一
近日读了张奠宙教授和戎松魁先生《正本清源,通过“数数”活动理解运算律——关于加法和乘法交换律的讨论》一文(下简称《讨论》),深受启发,尝试着重新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方案,试图尊重知识的内部结构,厘清知识间的脉络,通过学生数数的操作活动来理解乘法的意义。
一、设计意图
(一)通过数数,建立图与式的联系
人教版教材提供了三个不同的生活情境图片,分别呈现了5个3相加、4个6相加和7个2相加三个算式。我们通过数一数,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在图和式之间建立了联系。“几个几相加”这样的表达比较直观地呈现了学生数的结果,又能突显图片中“同数相加”的本质特征,为引出乘法做好铺垫。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沟通也是通过数数来达成的。学生通过数数活动发现乘法算式中的第一个数就是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数,乘法算式中的第二个数就是相同加数的个数。这样就建立了图与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之间的联系,乘法核心意义的理解就是通过数几个几完成的。
(二)通过数数,沟通式与式的关系
式与式的关系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其一,通过数数沟通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之间的关系;其二,通过数数发现两个乘法算式之间的等值关系,从而拓展看图写算式的方法。因为是乘法内容的起始课,学生尚未学习乘法口诀,需要依靠对乘法意义的理解用加法来计算乘法,在这个过程中数数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数数,厘清知识间的脉络
正如《讨论》一文中所说:如果在“乘法的初步认识”中,就规定了2×7=7×2,那之后学生也就没有学习乘法交换律的必要了。这样就使得整个小学阶段的知识体系前后矛盾了。本课在学生认识乘法中,通过数数发现7个2相加是14,2个7相加也是14,得出了2×7=7×2,正因为两个算式有这样的等值关系,所以当碰到求7个2相加是多少的时候,我们既可以用2×7来计算,也可以用7×2来计算。这样,不仅理顺了乘法意义和算式之间的关系,也为以后学习交换律做了铺垫,知识间也不再矛盾了。
张奠宙教授说:“‘数数’这样的基本数学活动,需要多次进行,使之成为理解自然数运算规律的一把钥匙。”的确,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知识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发展了数感,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看图写式
1.师(出示游乐园图):六一节快到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到游乐场活动,仔细观察,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生:有些小朋友在坐火车,有些小朋友在玩飞机,有些小朋友在坐过山车,还有些小朋友在玩旋转木马。
生:同学们玩得很开心。
2.请你根据学习要求学习。
(1)写一写:看图,独立写算式。
(2)说一说:两人一组,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分一分:将算式进行分类。
3.全班交流。
生:我的算式是2+2+2+2+2+2+2=14,过山车里一共有14个人。
师:这位同学说了这么多个2,老师都记不下来了,哪位同学有办法让老师不会多写,也不会少写?
生:老师你写7个2相加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是7个2相加呢?
生:我是数出来的。
师:那我们一起数一数吧。(出示过山车图,师生一起两个两个数,1个2,2个2,3个2,4个2,5个2,6个2,7个2,数完后老师写下算式)
师:还有其他算式吗?
生:3+3+3+3+3=15。
生:就是5个3相加等于15。
师:谢谢这位同学,知道了5个3相加,我就不会多写也不会少写了。我们也来数数到底有几个3。(出示飞机图,师生一起三个三个数)
生:我的算式是4个6相加等于24。
师:你们能像刚才这样数一数吗?(出示火车图,师生一起数)
生:我的算式是3+3+3+2=11。
师:你们明白这位同学的算式是求玩哪个项目的人数吗?
(二)算式分类,引出乘法
1.分类。
师:这么多算式,我们把它们编个号吧,你们是怎样分类的呢?
生:①②③分一类,④单独一类。
生:他的意思就是加数都相同的归一类,加数不相同的归另一类。
2.摆学具,写加法算式。
(1)学生活动。
师:像这样加数相同的算式,你还能写吗?请你拿出圆片摆一摆,写算式。
(2)根据圆片图猜算式。
呈现两位同学摆的圆片图,猜一猜算式怎样写?(交流中强调数一数相同的加数有几个,表示几个几相加)
(3)根据算式猜圆片的摆法。
师:有一位同学写的算式是3+3+3+3,猜猜他是怎样摆圆片的,请你摆一摆。
呈现几位学生不同的摆法(如图)。
师:这几位同学的摆法看起来一样吗?为什么都可以用3+3+3+3表示?
生:每一堆都是3个圆,摆了4堆。
生:尽管摆出来的形状不同,但都是摆了4个3。
3.引出乘法。
师:这类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表示。(出示过山车图)坐过山车的小朋友人数可以用2+2+2+2+2+2+2=14来计算,还可以写成乘法算式:2×7=14。算式中的“×”是乘号。2和7都叫作“乘数”,14叫作“积”,这个算式读作:2乘7等于14。请你想一想,2表示什么,7又表示什么?
生:2就是相同加数,7就是有7个2相加。
师:很好,我们把相同加数2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相同加数2有7个,把7写在乘号的后面。我们一起把算式②和③也改成乘法算式吧。
生: 6+6+6+6=24可以改成6×4=24。
生:3+3+3+3+3=15可以改成3×5=15。
师:你们是怎么把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的呢?
生:用相同的加数乘相同加数的个数就可以了。
(三)巩固练习,发现联系
1.独立练习:看图写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馈交流。(第一题和第二题略)
师:这位同学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写得对吗?你猜猜他是怎样想的。
生:对的。上面有4个,下面也有4个,一共是8个。4+4=8,4×2=8。
生:我写的算式是2+2+2+2=8。
师:你认为谁的算式对呢?两人一组进行讨论,说说理由。
生:都对。4+4=8是横着看的。2+2+2+2=8是竖着看的,每一条(指每一列)都有2个人,所以是2+2+2+2=8。
师:你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吗?横着看,一排有4个,会有几个4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1个4,2个4。
师:所以是……
生:4+4=8,乘法算式是4×2=8。
师:那如果是竖着看,我们再来数一数。
生:1个2,2个2,3个2,4个2。
师:一共是4个2,加法算式是……
生:2+2+2+2=8,乘法算式是2×4=8。
师:这两种做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生:不同的是一个是2个4相加,一个是4个2相加,乘法算式正好相反。
生:它们的结果都相同,都是8。
师:很好,不管是4×2还是2×4,计算结果都是8,所以我们可以用等号连接这两个算式,得到4×2=2×4。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用来计算这幅图中的人数。同样,在第一题中算气球的数量,我们也可以用4×5=20来计算,想一想第二题中求钥匙的数量,我们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四)回顾小结,拓展提高(略)
三、课后反思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内容的一次拓展,笔者力图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入手,通过各种学习活动,逐步从加法运算上升到乘法运算。作为概念的学习,力图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来体验、感悟、掌握概念的本质属性。从课堂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通过学习较好地掌握了乘法的概念,能用乘法解决同数连加的实际问题。
(一)有效的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建立乘法概念
乘法是求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在学习口诀之前,学生还不能体会到乘法的简便之处,理解乘法的含义更多的是基于对相同加数的理解。因此本节课中花了较多的时间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相加。通过读一读,数一数,分一分,摆一摆,写一写,学生不仅能够辨别同数连加的算式,也能自己创造同数连加的算式。这些活动和体验对学生理解乘法的概念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二)适度的数学抽象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仔细阅读教材可以发现,教材在飞机图、火车图和过山车图中分别标注了“5个3”“()个6”和“()个()”,以此来引导学生的思考。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能比较快地提取出“几个几“,对于基础比较弱的学生,通过数数也能得到“几个几”的数学信息,相对“相同加数”而言,“几个几”略微抽象,但是更指向于乘法的意义。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就以“几个几”为核心,统领整节课的学习。情境图中数一数有几个几,加法算式中读一读有几个几,小圆片摆出几个几,为的就是得到乘法算式。由“几个几”入手,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乘法意义,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三)合理的逻辑体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
从加法到同数连加再到乘法,从生活情境到圆片摆放再到写算式,整节课学生经历的是一个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学生学下来顺理成章。学生既明白了求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表示,也发现了2×4和4×2的等值关系,2×7和7×2的等值关系等,避免了“7个2相加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为2×7或7×2”的尴尬,为以后学习乘法交换律积累了经验。
12.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 篇十二
生命教育的内容与生命意义感之生命的热诚、生活目标、死亡接纳等内容相对应, 所以, 可以通过生命教育来提升生命意义感[1]。生命教育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重视、珍惜生命,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 提升生命存在的价值。生命教育要注重实践, 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收获, 不断成长。通过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使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 更加珍惜生命, 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本研究欲通过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了解其是否可以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两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研究, 每组40人。
1.2 研究工具
采用宋秋荣 (1992年) 对Cmmbaugh和Maholic编制的Purpose in Life Test (PIL) 量表[2]的修订版。该量表共20个项目, Likert式7点计分。量表分为以下几个维度:生活品质、生活价值、生活目标和生活自由。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78, PIL总分和幸福感总分之间的效标相关系数为0.768, PIL总分与SCL-90总分、抑郁因子的效标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和-0.560, 说明该量表信、效度较好。
1.3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 学会尊重生命、感恩生命、珍爱生命, 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建立和谐的生命关系。
活动形式:两组所有被试统一接受前测, 然后实验组由经过培训的教师严格依照干预手册, 每周两次进行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持续6周, 共12次;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在所有活动结束后一周, 两组统一接受后测。
活动方案[3~5]见表1。
2 结果
2.1 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结果比较
两组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2) 。
2.2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对照组前后测结果在生命意义感总分和各维度得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3。
2.3 实验组前后测结果比较
实验组后测得分在生命意义感和各个维度上均有所提高, 且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与实验前测得分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4。
2.4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结果比较
两组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说明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有促进作用 (见表5) 。
3 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 为期两个月的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对提高大学生的生命意义认知水平有显著作用。实验组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得分上都有显著提升。这是由于生命教育团体活动从认识自我、人际沟通、感恩父母、珍惜时间、树立目标等方面综合系统地进行实践, 从各个方面着手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但是, 实验组的后测结果在另外两个因素———生活价值和生活自由方面并未取得显著效果, 可能与活动设计尚不完善有关。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旨在通过团体活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态度, 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进而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更加认真地对待生活, 提升生命意义感。但是由于生命教育范围较大, 无细致可操作的标准, 所以,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很难深入、系统地直达学生内心, 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4 不足与展望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是对提升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一次尝试,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目前参考文献、参考教程较少, 结果还有一定的局限性, 且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 如可以查阅资料, 对生命意义感的构成因素进行研究, 从而有针对性地全面辅导;可以设计更为完善、系统、持久的团体课程, 更多的讨论环节, 布置课后作业等来增强团体活动的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开展生命教育团体活动, 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提升其生命意义感。方法 整群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以“生命意义感量表 (修订版) ”为评估工具, 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结果, 探讨制定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团体活动方案。结果 实验组前后测结果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结果在生命意义感、生活品质和生活目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 生命教育团体活动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有影响, 有助于大学生生活得更有目标, 更有意义。
关键词:生命教育,大学生,生命意义感
参考文献
[1]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2]Crumbaugh J C, Maholick L T.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entialism: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J].J Clin Psychol, 1964 (20) :200-207.
[3]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3.
[4]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13.开展学雷锋活动意义 篇十三
学雷锋活动内在意义之我见
摘 要: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先后三次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本文从深化学雷锋活动的目的和要求入手,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剖析了蕴藏在学雷锋活动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以此阐述了坚持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战略意义、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学雷锋;意义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部署学雷锋活动的总体要求中强调了“三个着眼于”:一是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着眼于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三是着眼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把深化学雷锋活动的主要目的和总体要求用“三个着眼于”来表述、来概括,是对学雷锋活动目的性要求的科学表述,是对学雷锋活动目标性追求的高度概括,其意义十分明显又极其深远。
一、深化学雷锋活动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只有努力构造具有
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而党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开展学雷锋,正是增强这种广泛感召力的一种群众性活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深入持久地开展学雷锋活动,并使活动常态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意见》中明确指出:“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新形势下开展学雷锋,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雷锋的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雷锋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雷锋的“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雷锋的“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与时俱进的精神资源。
雷锋精神从本质上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脉相传的,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因为它赋予了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内核因子和很多鲜活的精神元素,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彰显,因为它承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所蕴含的科学理论、理想信念、主流价值和道德追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雷锋精神的灵魂所在,是雷锋信仰和信念的所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雷锋精神的方向所指,是雷锋理想和追求的所
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也是雷锋精神的活力所在,是雷锋忠党、爱国、敬业奉献的所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雷锋精神的根基所系,是雷锋有品质、有道德、有美德的所现。今天,我们学雷锋,必须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来谋划,才有认真学雷锋的积极性,使学雷锋精神时代化;才有不懈学雷锋的持久性,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二、深化学雷锋活动对于推进“四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简称“四德”)建设列入其中,说明“四德”建设之重要。从要义上讲,“四德”建设是道德建设在社会、职业、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将道德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社会到个人,从职业到家庭的详分细说;从道德建设的目标上讲,这四个方面是各有内涵的;从逻辑上讲,个人品德是社会、职业和家庭“三德”建设的基础,没有良好地个人品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也就成了无“地基”的空中楼阁了。这也正是当前党中央开展学习雷锋的现实意义所在。
从理论意义讲,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之基础,在“四德”建设中起着“奠基”之作用。因为人类社会是由每一个具体的人组成的,职业是每一个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承担的,家庭是人类社会的细胞,这个细胞核就是家庭的每一个成员。
所以,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职业和家庭这些舞台或平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当着不同的责任。而这种扮演、这种担当都是来自同一个人,只是空间的位移,时间的转移。如果说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有公德,在职业上有道德,在家庭里有美德,从根本上来说都是来自这个人的品性好,都是源于个人品德好。雷锋之所以是道德楷模,郭明义之所以是当代活雷锋,究其根源是他们的个人品德之高尚。
从实践层面看,凡是有益于社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都是个人品德高尚的人;凡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做的好的人,都是个人品德非常好的人。雷锋的平凡之中的伟大无一不来自个人品德的高尚,来自于心灵深处的纯洁,来自于对人民的挚爱。与此相反,那些置社会公德于不顾、那些与民族美德相违背的现象和行为,无一不来自道德低下、品德不端的心灵深处。这就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强调领导干部要带头学雷锋、讲“四德”的根源之所在。
个人品德的培养,要从教育入手。人无常心,习以成性;国无常俗,教则移风。中华民族自主以来十分重视道德的教化和养成。当前,全国上下开展学雷锋活动,而且还从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学习要求上保持活动的常态化,从根本上说来,就是一个全方位、经常性、立体化的道德教育。这种教育有雷锋做榜样,有许多雷锋式人物当标杆,配以很多好的形式,好的方法,效果一定是好的。
三、深化学习雷锋活动对于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
度具有重要的深远意义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坚持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终极目标之一就是“两个提升”:一是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在这“两个提升”中,公民思想道德的提升是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它影响并决定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面和提升度。一是提升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首先要坚定人们的社会理想。人的理想有四个层次:社会理想、职业理想、学业理想、生活理想。这其中,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的理想,其他的都是个人理想。人都是社会的人,所以,社会理想是每个人都必须树立并坚定的。在当代中国,社会理想就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只有坚定了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属于个人理想范畴的职业,学业和生活等,才有实现的方向和目标,才有实现的基础和条件,才有实现的希望和可能。
其次,要铸就人们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曾说过:“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国民精神不强。精神来自实践。在新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着力于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自强意识。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唱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强化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牢固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要大力倡导各民族、各阶级团结和睦、平等互助、共同发展的理念。要发扬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奋斗精 篇二:学雷锋活动的意义
新形势下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四个方面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一是有助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二是有助于凝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遵循,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三是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因为雷锋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今天我们党员干部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也要从学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中寻找我们的思想源泉,从而我们才能忠实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四是有助于凝聚干部群众的思想和意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据中国网文字直播整理)人民日报:重温《讲话》的现实意义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纪念《讲话》、重温《讲话》,因为它代表了党在文化领域的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讲话》不仅在新中国的文艺事业中长期发挥着指导作用,也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探索过程。
“一切人”与“一切材料”
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观
《讲话》的最大意义是确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文艺观,它通篇贯穿的思想是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鲜明地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这个以人民为根本的文艺观,相比历史上的各种文艺价值观,最有社会影响力,最具文化创造活力,最能体现艺术规律,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在文化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和方向。这一点是我们今天的文艺事业仍然必须坚持的最根本的原则。
围绕文艺为人民群众这个根本问题,《讲话》在文艺的来源、创作、传播、功能、标准、批判继承、世界观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论断,给我们以重要启示。
《讲话》提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这里提出的文艺的唯一源泉,革命的文艺家、有出息的文艺家必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的“五个一切”,不仅强调了人民生活对于文艺的重要性,而且强调了深入生活需要广泛性;既指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也指出了社会生活中人民和阶层的广泛性。文艺家要了解一切人,不是深入一部分人,要研究一切文艺的原始材料,不是研究一部分材料。这使群众的概念、生活的概念、革命文艺与生活、与人民,有了最广泛的含义,不是狭隘的、片面的、机械的意义。
这既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文艺的规律决定了只有最广泛地占有对人和生活的了解,才能带来艺术创造的巨大空间与丰富可能。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决定了先进文艺一定是从最广大的群众中来,到最广大的群众中去。今天的文艺要建设先进性、重视群众性,需要更加全面地贯彻“一切人”、“一切材料”的群众观点。全面认识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人民”范畴的新变化,让文艺全面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诉求和进步社会理想,有助于增强社会的民主团结。全面贯彻“一切人”、“一切材料”的思想,也有利于文化建设在开放环境中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精神财富,有利于文艺的创造活力,防止文化观上的片面与偏激。认清发展阶段求真务实的精神
在文艺如何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上,《讲话》突出体现了求真务实的态度。如在阐述普及与提高、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的关系时指出,普及与提高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群众需要而实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任何一种东西,必须能使人民群众得到真实的利益,才是好的东西。”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毛泽东同志说,普及与提高,一方面是文艺家帮助群众、指导群众,一方面又是文艺家向群众学习,吸收群众中的养料,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使自己的专业性不致成为脱离群众、脱离实际、毫无内容、毫无生气的空中楼阁。“一切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只有联系群众,表现群众,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他们的工作才有意义。”这些思想告诉我们,文艺面向人民群众,不仅使人民受惠,也使文艺受益。优秀作品和艺术成就,只有在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中才能产生。文艺家不仅应该在艺术上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而且应该在社会生活、在精神上代言人民。今天看来,我们的文艺在这方面还有很大距离。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
《讲话》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它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讲话》是在延安整风中产生的,是在党内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作风,确立实事求是精神的思想教育中,毛泽东同志带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的产物。
《讲话》指出,文艺和其它工作都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文艺工作者学习马克思主义,应该学习它的立场观点,“是要我们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观察文学艺术,并不是要我们在文学艺术中写哲学讲义。马克思
主义只能包括而不能代替文艺创作的现实主义”。这些话科学地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不能代替文艺的特殊规律。加强文艺队伍思想建设,最重要的是文艺家要掌握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髓,既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大方向上坚定不移,又在坚持文艺自身规律上保持清醒头脑。文艺繁荣同样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察实情,做实事,讲实效。
文艺坚持实事求是,面临的一个创作问题是,怎样有艺术感染力地真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创造来自生活、来自现实、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写真实,不仅是勇气的问题,也是艺术良知的问题;不仅是能否正确对待金钱、名利、荣辱进退的问题,也是科学的艺术观念问题。现在有些创作生产存在脱离实际生活、价值观错位、回避矛盾、讲空话套话、为名利牺牲精神、低俗化的倾向;有的在观念上表现出形而上学,把艺术的歌颂与批判、继承与创新、精神与形象、崇高与滑稽对立起来,造成违背规律的片面性,失去艺术的真实的魅力和信誉,都需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来提高。
《讲话》本身朴素、求实的文风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本来的感染力,是一个求真务实的榜样。在起草《讲话》前,毛泽东同志广泛征求过文艺家的意见,与许多文艺家通信、交谈,反复联系,在给两位文艺家的信中,还特别要求听取人们对文艺方针的反面意见。正是通过对当时文艺实际的全面把握和科学总结,《讲话》后来才能对解放区文艺的大面积繁荣发挥重要的作用。
《讲话》也体现了党对文化工作的高度重视。它一开始就把文化作为中国革命全局的组成部分,是继《新民主主义论》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之后,再次从中国革命全局出发阐述党的文艺主张,体现了创业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源泉。今天更全面地认识文艺的地位作用,不仅要从思想文化的立场,而且应该从社会法制的观点看待文艺,创造更完善的制度环境,这样才能尊重文艺、善待文艺,又不夸大文艺、误导文艺。文艺工作者只有明确了文艺的根本方向,才能把为祖国、为人民服务,德艺双馨,精益求精,作为自己的根本追求。篇三:学习雷锋活动历史与现实意义
学习雷锋活动历史与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愿望和呼声。这是我们党总结学雷锋活动历史经验,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高度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方针,对于推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学雷锋活动有着重大意义。
一、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历史根据
全国性的学雷锋活动是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为开端的。1963年3月5日,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相继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揭开了中国学雷锋活动的序幕,开启了一场影响新中国历史走向,塑造全新国民性格的伟大实践。
第二,定位雷锋精神实践价值,强调了学雷锋活动的目的。
邓小平题词“谁愿意当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指明学雷锋是一个自觉成长为共产主义者的自我提升过程,是向共产主义者高标准前进的自觉的实践过程。进而强调了学雷锋根本就是要解决“怎样做人,为谁活着”的问题。周恩来题词,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原则、赋予明确内涵,指明学雷锋的目标取向。
第三,揭示雷锋典型人物特征,启示了学雷锋活动可能性、层次性、超越性。“学习雷锋同志平凡而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刘少奇)深刻揭示了雷锋“平凡而伟大”的典型特征,强调平凡与伟大在雷锋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这一方面从认识角度引导人们在学雷锋中着眼平凡,追求崇高,从雷锋的凡人小事中,探寻和强调不寻常的共产党人的价值;另一方面从实践角度启示了学雷锋活动的可能性、层次性、超越性,引导人们把学习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相结合。
第四,奠定雷锋精神基本范畴,明确、精简、易懂、易记使得学雷锋活动有抓手。题词以及遵循题词在随后宣传中提炼一系列新概念、新范畴、新规范,诸如“平凡而伟大”、“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螺丝钉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傻子精神”“钉子精神”等。在道德价值观上形成“甘做人民勤务员”、“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等新规范。这些新概念、新范畴、新规范,不仅使雷锋精神抽象概念变得有血有肉,而且易于入心入脑,加速人们内化雷锋精神过程。
第五,构建起上层周密安排,底层激情创新的组织体系,使学雷锋活动充满活力与成效。我们党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经验,学雷锋活动从一开始就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组织积极倡导和精心指导下进行的。学雷锋活动兴起之初很快就形成了党政的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积极组织引导,党、政、军以及妇联、共青团、工会等群众团体互相配合、同心协力、共同推进的组织体系。上有精心安排,中有合力驱动,下有激情创新。与此同时,多种媒体载体共同宣传,报纸、图片展、画册、雕塑、诗歌、电影、教科书等媒体全部上阵,迅速推进雷锋精神的大众化。学雷锋必然酿成理性与激情合流的群体性盛大活动。
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学雷锋活动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十分有益的积极影响。它的社会意义就在于:雷锋精神鼓舞着人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激励着无数有志青年在雷锋的旗帜下,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学雷锋活动为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现代中国社会精神文化建设的主题提供了绝好的典型材料。由它以及它所代表、所激励而产生的各种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构成了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未来的社会文化发展指示了价值目标和构成模式,并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方法。“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广泛接受而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现代中国社会大众所易于接受的行为价值目标和道德品质,它也就自然成为中华民族现代文化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及其指导下的学雷锋实践揭示了学雷锋活动的科学规律,其真理性在延续近半个世纪实践过程中,得到并将继续得到证实。它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提供了历史依据,规定学雷锋常态化的走向。
二、科学界定学雷锋活动内涵地位
学雷锋活动的含义是什么?从学雷锋活动的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以及群众性的学雷锋实践厘清了雷锋事迹与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的两个层面等几个概念。
所谓雷锋事迹,是指在雷锋自身的社会实践中表现的具有先进典型意义的言论和行动。雷锋精神是指在雷锋身上得到充分体现的先进意识形态即共产主义精神。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的区别在于二者表现形态不同,雷锋精神不是雷锋事迹的机械相加或简单的排列组合,它是从雷锋事迹中抽象、提炼出来的一种理性认识,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雷锋事迹作为雷锋亲身经历的真实记录,属于实践活动的范围,是精神的物化形态。其次是发生启迪教育作用的重点和深度不同。雷锋事迹以生动、具体的事实打动人心,以光辉的形象鼓舞和感染人们。雷锋精神是在更为本质的意义上把握了雷锋的形象,从而把学习雷锋活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再次是历史归属不同。雷锋事迹作为客观记录,是随着一个具体的人的成长进步而产生,随其自然生命的结束而结束。雷锋事迹只能是雷锋个体所为,而雷锋精神不属于雷锋个人所有,在根本上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它是以雷锋名字命名的汇集熔铸了一代共产主义新人先进思想品德的,由集体共同创造、共同拥有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弄清雷锋精神和雷锋事迹关系的意义在于解决学雷锋到底学什么问题。避免学雷锋流于对雷锋事迹的机械模仿,而要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真正把握和弘扬雷锋精神上。学习雷锋事迹,重在引导领会雷锋精神。
学雷锋活动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一种是在战略层面,作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学雷锋活动。一种是在具体实践层面,带有具体方式、具体方法性质的学雷锋活动。
这两种意义上的学雷锋活动,各有自己不同的特点。
作为从方向性、战略性角度提出来的学雷锋活动,具有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主导性和覆盖全社会的普适性,以及纳入常规工作的稳定性特征。
作为具体方式、具体方法性质的学雷锋活动具有形式服务于内容的从属性和相互区别的特殊性以及因地制宜的灵活性特征。
学雷锋活动的双重含义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作为带方向性的学雷锋活动,反映了社会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适应了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其目的、功能是恒久不变的。作为具体形式的学雷锋活动,可以而且应当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在形式及载体上是与时俱进的,以保证和促进作为方向性学雷锋活动的深入开展。不能把学雷锋的具体形式变成一种凝固的僵化的模式,也不可因为具体学雷锋活动中出现了某种偏差,就从总体上否定学雷锋活动方向,动摇学雷锋活动信心。
毛泽东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以及群众性的学雷锋实践厘清的雷锋事迹与雷锋精神、学雷锋活动的两个层面等几个概念,对当前理解贯彻六中全会关于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指示,有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如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指引下的学雷锋活动一开始就定位在培养革命与建设接班人的战略层面上一样,学雷锋活动常态化要放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高度来思考,来破题。
三、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把学雷锋活动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一个科学的“顶层设计”。因为,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在契合的,学雷锋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是一体同进的。
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在契合的。
首先,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周恩来总理对雷锋精神的概括即“爱憎分明的阶段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两相对照,不难看出雷锋精神源于学习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源于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理想,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一句话,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其次,雷锋精神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在不断创新与发展过程中,继承以往的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文化传统当中的文化资源,并将其作为继续前进的基础和平台。雷锋精神所包含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精神,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宝贵的价值元素。
再次,发挥雷锋典范引领作用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社会成员共同价值追求的有效途径。任何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典范人物,典范人物之于时代存在的意义就在于
一方面社会通过树立典范人物来确定主流意识形态,并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和强化;另一方面典范人物把抽象概念变为感性认知,易于人们接受,加速社会价值观的内化。学雷锋活动持续近半个世纪,雷锋精神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发展为一种大众行为,形成为一种道德规范。学雷锋活动为建设、传播、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提供了良好的载体。
从学雷锋活动的历史经验来看,学雷锋活动从来是与各个时期社会价值观的建立相结合并共同推进的。它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价值观占居主导地位,但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学雷锋活动是在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下发起的一场全国范围的学习活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影响也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反过来,学雷锋活动也对不同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确立起到巨大的的促进作用。以学雷锋活动兴起为例,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经济建设片面追求高速度,出现了违背经济规律倾向,加之三年自然灾害使国家面临巨大的困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爱党、爱社会主义,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成为全国人民同舟共济、重燃社会主义建设积极性的重要美德。于是,以马列主义思想为指导的,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本位的,融中国传统美德为一体的价值观就成为这一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在这种社会本位价值观的主导下,大公无私的雷锋成为全社会的精神坐标,雷锋作为履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人物被全社会广泛学习。这个时期学雷锋活动不仅仅起到凝聚民众,团结一心共度时艰的聚合作用,而且有力促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巩固。通过学雷锋活动历程考察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学雷锋活动的确通过具体形式加强了同一时期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对群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所以,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问题应该根据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原则、要求及时代特点,科学组织、统筹安排。
在具体操作层面,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强化组织动员。运用组织动员贯彻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我们的传统。在以往学雷锋活动推进过程中显示了巨大优势,使整个社会形成了助人为乐、忘我奉献的良好风气,呈现出政通人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这种行之有效的经验我们要坚持,不能因为在执行中曾经出现某些偏差而否定合理的内核。
二是强化制度安排。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首先要有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体同进的定位,要有强有力的组织动员,同时也离不开系统的制度安排。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前者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制度则约束人们必须去做。制度安排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保证。要走制度化的路子,就必须形成完善的机制。诸如社会奖惩激励机制、教育培养机制、舆论宣传机制,还要建立法律强制机制,保护追求崇高的人的合法权益,惩治不道德行为,间接地为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不能否认雷锋精神的历史意义,也不能否认雷锋精神的现实价值。为什么?不是雷锋精神没有意义,而是现实中的不少人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与实际运用的歪曲,使得雷锋精神违背了其本质也是最初的意义。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这个国家太缺少了雷锋精神,太缺少了雷锋这样的人物,因此政府才不会把这样的人当成标兵,当成榜样来宣传。因为稀缺所以珍贵,因为没有才提倡。雷锋恐怕就是这样的产物。即便如此,雷锋照样有其真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其实雷锋的存在只是证明了我们这个社会暂时在这个方面有所欠缺,雷锋用他的行动填补了这个空缺而已,或者说雷锋提醒我们不能忘了真善美的价值,不能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应该
互相帮助,不能忘了作为一个人你得成为一个正直的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如果我们追溯雷锋精神的历史演变,我们不难发现雷锋精神是有很强的时代色彩:60年代雷锋=真善美;70年代雷锋=爱憎分明;80年代雷锋=钉子精神;90年代雷锋=爱岗敬业。我们不能轻易否认雷锋在每个时代的意义,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每个时代给予雷锋精神的特殊内涵而不去探究雷锋精神的实质及其现实的意义。
我们学习雷锋并不一定要把他放在一个高度来学习,而要从他作为一个人活的深度来探讨。他生命的时间很短,但就在他短暂的生命历程里却有着闪亮而独特的价值:作为一个人,他是一个真正懂得生命价值的人,他是一个有生命力量的人;尽管他被媒体宣传成一个标兵,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他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懂得关心人、帮助人、谦虚好学、不断提升自我修养。
假如我们这个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够从雷锋身上获得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我们这个社会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生命力?会不会因此而变得更有生命的张力?我想会,一定会。我们学习雷锋,只要学那些值得我们学习,也应该学习的东西,才有现实意义。篇四:开展学雷锋活动总结
开展学雷锋活动总结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三月五日是毛泽东主席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学习的日子,是老一辈革命家集体号召向雷锋学习的日子。为弘扬伟大的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我校掀起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热潮,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大力号召全体师生学习雷锋精神。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思想到位,认识到位
我校教师充分认识到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意义,把组织开展宣传、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大力宣传雷锋事迹、雷锋精神和社会各界雷锋式人物,营造良好的学雷锋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努力践行雷锋精神、争当先进模范。
二、活动丰富,效果明显
(1)广泛开展活动宣传
通过校园广播播放学习雷锋歌曲,在国旗下讲话宣读学雷锋倡议书、主题班会上讲述雷锋纪念日的由来、雷锋事迹、当代雷锋式人物先进事迹,号召全体同学向雷锋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学雷锋氛围。(2)开展美化校园及周边环境环境活动
①立足校园做好事,组织学生对校园环境及周边进行彻底清扫,净化、美化校园,要求学生做到不乱扔杂物,见到地上有杂物主动拾起。②清扫东井村老人会。真真正正的做一回活雷锋。
(3)开展我以雷锋为榜样主题班会
各班组织开展我以雷锋为榜样主题班会,集体对雷锋精神进行深入讨论和学习。各位同学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讲述自己学习雷锋的故事,对雷锋人物进行了具体化、细化,让雷锋精神深入每位同学心中。
三、学习雷锋,意义深远
通过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学生的助人为乐精神逐渐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所改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逐步培养。把学雷锋活动和学校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对我校学生的培养及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我校将找准方向,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加强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改变学生的生活、学习观念,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篇五:学雷锋的意义
学习雷锋的意义
进入三月份以来,全国各地都在组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学雷锋活动。这是一件好事。它说明雷锋精神依然在温暖着我们的世界、灿烂着我们的生活、高尚着我们的信仰、鼓舞着我们前进的脚步。半个世纪的事实证明,无论时光如何流逝,世事怎样变迁,雷锋精神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雷锋毫不利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年轻人中已经是弱智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物质上一点点丰富的同时,信仰的缺失和道德败坏,理想的泯灭大行其道。讥笑高尚,怀疑理想,使社会溃败。
雷锋是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典范。雷锋出现之后,在我们的英雄画廊里,就涌现出成千上万个“雷锋式的人物”;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就出现了雷锋精神。四十多年来,雷锋那种公而忘私、言行一致、艰苦朴素、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鼓舞和激励着我们。一代一代的领袖,一代一代的领导干部,一代一代的军人,一代一代的青少年,都向雷锋同志学习,雷锋精神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力量。雷锋精神的意义在于,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国家、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间找到了结合点。
向雷锋学习,第一要学习他埋下头来实实在在做好事的精神。第二要学习他认认真真、高质高量干好本职工作的精神。第三要学习他具体而微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雷锋精神表现为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雷锋自觉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始终坚持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积极团结身边同志、自觉维护集体荣誉。
雷锋精神表现为追求进步、刻苦钻研的进取态度。雷锋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精神,追求真理、追求进步,以“秋风扫落叶”的态度对待缺点和错误。他认为,“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们,属于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他把科学理论当作粮食、武器和方向盘,认真钻研毛泽东思想,阅读报纸和政治书籍,积极参加各种会议和学习活动,努力充实精神生活,改造主观世界。
雷锋精神表现为言行一致、尽职尽责的实干作风。雷锋以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对待工作。他常说,革命需要我去烧木炭,我就去做张思德;革命需要我去堵枪眼,我就去做黄继光。
雷锋精神表现为见义勇为、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雷锋坚持把“生为人民生,死为人民死”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出色地传承了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他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今天,在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革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该怎样学习雷锋?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么我甘愿做这样的傻子”。今天重读《雷锋日记》,重温他那一个心眼向着党、向着人民、向着国家的“傻子”精神,仍能给我们深刻启示和教益。
“傻子”精神,实质上就是多做贡献、少取报酬的精神。在奉献与索取之间,具体到每个人,其所得所失计算起来可能会千差万别。但鲁迅先生也说:“世界却正由愚人造成,聪明人决不能支持世界。”只要有雷锋那种甘当“傻子”的觉悟,并切实付诸实贱,我们就能看到人类的希望。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就要把学习雷锋同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用雷锋精神去激励人们,要像雷锋那样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去。
学雷锋,关键在于“岗位学雷锋”,真正使雷锋精神扎根在各行各业。我们的事业是由无数个千差万别的岗位组成的有机整体,如果每个人都能像雷锋那样,立足岗位、忠于职守、勤勉敬业、做好本职工作,我们的社会就会充满人文关怀和希望。
【大学生社团活动意义】推荐阅读:
大学生创业意义09-28
大学生创业意义论文08-25
大学生入党的意义10-07
大学生创业的社会意义08-20
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意义10-04
三下乡大学生的意义08-1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何在08-26
论述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07-29
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