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2024-08-15

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精选15篇)

1.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篇一

如何更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员工通过戴老师两天的精彩讲解、学习与交流,尤其是老员工们的讲解和真实案例的分析,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收获。

我对这两天的学些总结了几个方面:

1、技术:精湛的技术是我们让客户满意的前提,是公司发展的必备条件。

2、反思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重要的是我们在工作之余要学会反省反省自己。

3、沟通:和谐在于沟通。宜通是一个军队,一个学校,一个家庭,一个团队,我们唯有沟通才能让我们的大家庭更加和谐,也只有沟通才能让我们更快的融入宜通这个大家庭。

4、感恩: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家人,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每一个人,学会感恩,我们在今后的道路将会一帆风顺!

5、目标:我们今天在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今后要到哪里去。正确的目标是指引我们到达成功到达彼岸的指路灯。

6、心态:心态是一个人除了学历、经验之外,人格特质的总和,是决定我们心里活动和左右我们思维的一种心里状态。一种好的心态就像是黑暗里的一盏明灯,沙漠里的一片绿洲。

7、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是一支军队,铁的纪律就是战斗力。我们要时刻牢记公司的规章制度,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降低风险,减少损失。

针对以上几点,我觉得心态决定一切。有什么样的心态,你就会选择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如何摆正心态?如何正确选择一种好的心态?在今后的路我们该何去何从?

针对以上问题,我觉得人要有种归零心态,就是完全放下自己,人是活在今天,要珍惜现在。成功代表过去,能力代表现在,学习代表未来。只有学习才能决定将来;要具备创新的心态,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变着通,通则达。创新的基础是知识,是见识;要具备共赢的心态,小成功靠自己,大成功靠团队。狼的伟大在于团队合作精神;摆正自己的价值观,你希望自己值多少钱,就要让自己具备多少价值。与人合作共赢是你有多少能给别人的价值;要具备责任的心态,首先要清楚自己做些什么,只有做好自己分内的自己的本分工作,才有可能在做以一些别的什么。工作无小事,认真对待每一件事都算是大事。固守自己的本分和岗位,就是做出了最好的贡献。努力是持之以恒的,即使你的职业是平庸的,如果你处处抱着尽职尽责的态度去工作,也能获得个人极大的成功;要具备主动的心态,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要具备务实的心态,所谓务实就是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要具备空杯心态,学历代表过去,只有学习能力才能代表未来。要能容人,装下新的知识和东西,要吸引别人的优点和先进的东西才能让自己提高得更快;要具备竞争心态。成功是建立在失败之上的,成功者永不放弃,放弃者用不成功,成功那个一定有方法,失败一定有原因。要不断的充实喝完善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竞争策略和战略规划,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要具备谦虚的心态。不断的请教和学习才是进步的根源;要有感恩的心态。有了感恩之心,我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将会越走越宽广。在我参加招聘的那段时间,我一直在困惑,到底要找一个月薪多少?年薪多 少的公司?但是工作不好找,再加上我们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没有经验,我们没有资格跟公司要待遇,因为我们没有能力。所以我选择了我喜欢的工作,不在乎待遇。在我入职以后,我们都发现公司给的待遇只能勉强生活,所以有人的心就动摇了,他们都自以为是的觉得我是个大学毕业,为什么就要接受这么点工资?更有人可能会说,老板就给我这么点工资,我怎么勤奋起来?那多少钱就做多少事,是天经地义。

那时听着也挺有道理,不过换位思考,你会发现这话如此的幼稚可笑。讲到这,我想起了一名著名的学者卡耐基说的一句话:拿多少钱,做多少事,钱就会越拿越少;做多少事,拿多少钱,钱就会越拿越多。想想确实有道理。

我们大可不必在意公司给你的待遇有多少,因为一个人道的公司是不会对一个有能力的员工打折的。你有多少能力,值多少钱,公司才会付给你多少钱。我们应该趁年轻时,利用一切工作的机会来学习,来锻炼,来提高。吧目光放远点,不要老盯着目前的工资收入,然后怨天尤人或者沾沾自喜觉得还过得去的话,十年后你还是停留在目前的水平,你可能是一个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的可怜人。

所以从现在开始,没必要太在意公司给我们的待遇有多少,我们更该想的是我们的能力值得公司给我们多少待遇。与其把更多的心思放在这层面上,还不如多用点心思让自己充电,把自己做大做强,那才是我们无价之本。也唯有把自己做大做强,我们才有资本计较我们的待遇。只有把自己做大做强,才能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把心态放好,你会收获不少。在今后的日子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工作中,无条件遵守公司规章制度,做到安全生产。让自己的上司,家人和朋友少些担忧!

2.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篇二

由于新护士长自身心理压力过大和管理知识的缺乏, 所以要积极参加医院和护理部组织的各种管理培训班, 甚至自费到其他机构学习管理知识[1]。还要虚心向老护士长们学习经验和技巧。在工作中可借鉴前辈的经验, 再结合实际情况解决问题。凡事站在科室的角度考虑, 要有担当和强烈的责任感, 出现问题或纠纷时勇于站出来解决问题[2]。

2 学习专业知识和新知识新理念, 而且要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新护士长要想使护士们心服口服, 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学习专业知识和新动态新理念, 并将所学应用于工作中, 使护士认识到护士长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过硬的专业技术和操作能力既能帮护士完成较高难度的穿刺又可使患者达到满意, 也便于护士长开展病房管理。对于没有一针扎上的护士, 护士长应该主动帮忙, 并给予鼓励和安慰。

3 以理服人, 吃苦耐劳, 做好护士的表率

护士长要以身作则, 处理问题公平公正, 一视同仁, 不谋私利[3]。护士之间、医护之间在工作中可能出现矛盾, 所以在处理问题时要公平合理, 还要使他们明白团结协作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工作中吃苦在前, 脏活累活带头干, 对待患者要时刻保持良好的服务态度, 言传身教。在生活中也应关心护士, 及时了解护士的心理状况, 倾听其宣泄, 深入了解护士的需要[4]。

4 取得各级领导的支持, 协调好医护、护护、护患关系

护士长是一个特殊的岗位, 既属于管理岗位, 又属于临床一线的护理工作者。因此要想使科室工作顺利展开, 除了要取得科主任的支持, 还要尊重各部门领导, 特别是后勤和行政部门的科长、主任们, 以便于科室问题快速有效解决。对内也要处理好医护、护护、护患关系, 尽量让大家在和谐愉快的环境中工作。

5 要有良好的心态和心理素质应对各种挫折

年轻护士长刚走上工作岗位, 不仅会遇到很多工作难题, 也会受到刁难非议。所以新护士长要有豁达的胸怀和坚强的毅力积极应对。尊重护士, 多听取建议, 做到有效沟通, 解决问题。

6 要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能力素质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护士长要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工作。除了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有较强的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护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 护士长是基层护理管理者, 既要增强专业技能又要学习运用管理技巧, 使各部门协作顺利。

7 新护士长要处理好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关系[3]

新护士长往往工作热情非常高, 而科室工作尚未理顺, 各方压力大, 可能经常早出晚归顾不上家庭。所以要与家人多沟通取得理解, 拥有家庭这个强大的后盾作支持, 以便更好的工作。

总之, 从一名护士成长为一名新护士长都要经历一个阶段。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这个阶段会更平稳地度过。新护士长要以自身做表率, 吃苦耐劳,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并争得领导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工作, 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新护士长。

摘要:从一名有经验的护士成长为一名新护士长, 是每名护士的一大转折, 她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和难题, 所以新护士长要做好角色转变, 增强自身素质, 提高职业修养, 学习运用管理技巧, 使自己快速成长为一名新护士长。现就个人工作经验报告如下。

关键词:护士,成长,新护士长

参考文献

[1]马社君.新护士长开展工作的体会.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5, 21 (6) :63-64.

[2]林巧艳, 董长艳.浅谈从普通护士到护士长的角色转变与适应.中外健康文摘, 2012, 5 (9) :398-399.

[3]龙建华.新护士长的角色转变与适应.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 (1) :53.

3.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篇三

新教师不断充实到高中英语教师队伍中给高中英语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但新教师的问题如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行为不规范、教学方法的不成熟,事业心和责任感不足,职业态度不够端正则严重影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二、影响新手英语教师发展的因素

(一)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职业态度不够端正

高中新手教师大部分都属80后,多数成长环境优越,缺乏吃苦精神,责任感不强,做事不能持之以恒,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没有端正的职业态度,片面盲目追求业绩、评职、评优、评先、金钱,喜欢攀比,牢骚不断,只讲收益,不谈付出。

(二)缺乏实用的英语教学理论支持

师范院校对英语专业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不够重视,使得年轻教师普遍缺乏实用的教学理论。现实工作的“为考而教,教什么考什么”,使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对教育理论再学习的意识淡化。单位对于继续教育仍然不够重视,严重影响了新教师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

(三)专业基本功的欠缺

1﹒缺乏专研精神

一些新教师缺乏专研精神,不认真研究、理解、处理教材、整合、分析学情,使得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相脱节。实际教学中,多数新教师习惯使用现成的教学资源和教辅资料照本宣科或使用现成课件以及专项练习,对使用的资料不作任何筛选,教学没有目的性。2﹒缺乏课堂教学设计,不能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顺序

教学设计是一种基于现代学习理论的现代教育技术,是教师基于学习者特征等学习需求分析,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并进行评价反馈,以进行教学准备的过程”。新手教师往往照办老教师上课的流程而不考虑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只能是学到表面,与老教师的教学效果相差很大。上课过程中往往是想到什么讲什么,缺乏必要的导入和问题设置

(四)教育反思能力不强,科研意识淡薄

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然而部分新教师只满足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不愿在教科研上投入,大部分出于绩效及评职等需要。

三、优秀英语的成长之路

想成为合格优秀的高中英语教师,新手教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个人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四点:

(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有事业心、有责任感、职业态度端正的新老师

新手老师要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敬业精神、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行业是需要没有私心的行业,热爱这一行业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

(二)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

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是做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积极参加校内外举行的培训学习,多看书,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组织和调控能力、教学反思能力、课堂观察能力、师生互动能力、教师话语能力等。对于想成功的新手教师来说,不断学习、探索、总结、反思和积累是唯一出路。没有钻研的精神、勤奋的工作、善思的习惯、广泛的交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是不可能的。

(三)苦练教学基本功

基本功扎实与否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基础。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生动、清晰

课堂教学语言条理分明,口齿清楚,声音洪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顿挫。在教学的初始阶段,可以先给学生灌输一些常见的课堂用语,如“Let’s turn to page…”,“Please hav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group menbers”等等。

2.板书应工整、规范

板书字体必须规范正确,书写清楚。板书内容要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和教学过程,版面安排合理,便于学生思考和记录。

3.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时要严格根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找准教学定位。充分考虑学生人格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学环节清楚,步骤合理;要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分解难点;使每一节的教学目标既符号新课程标准精神,又切合学生实际。

4.规范教学内容

英语课堂教学的不同课型要特点鲜明。新手老师要特别注意新授课做到新颖,创新,增加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复习课要重点难点突出,精讲、略讲相结合。活动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一切机会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5.优化教学方法

新教师每上一节课都必须有详细的全案,实施教案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进行调整,一节课做到容量适当,重点突出,启发思维,形式多样。在课堂教学前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问要紧扣知识的延伸点和学生思维的发散点,充分利用提问在引发思维,加深理解,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等方面的价值,反对无目的的、随意性的课堂发问。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采用积极的调控手段消除无意注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研究型学习的方式,组织好学生活动。不能课堂教学“一言堂”,满堂灌。

6.因材施教,分类指导

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根据教材内容特点,适当增加教学内容的弹性;根据学生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于同一教学目标设出多级的学习要求。设计不同层级和难度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训练,激励每一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

7.指导学习方法

课堂结束前要认真做好课堂小结,小结要突出重点,梳理教学内容,指导和介绍学习方法,教育、督促学生养成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的良好习惯。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四)培养英语教学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陈玉华,2008)1“反思性英语教学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并据此产生相应的对策”,可以看出教学反思能力对于教师的不断进步是至关重要的,是不断前进、发展的动力。新手英语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反思,(屈志贤,2007)2“可以采用文献研究,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研究,经验总结,同伴互助”等方式进行反思。在平常的教学中,最为便捷的反思方式就是在每节课上完之后,在教案的后面写下自己上这一节课的心得体会,分析每节课的成功和不足。长此以往,不但教学能力提升了,而且会发现教学的规律性,有助于教学科研的实现。

教育科研是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无研究则无发展。新时代的教师不应只是一个“传授型”的知识传递者,更应是“研究型”的教育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终身学习意识,提高教育科研能力是年轻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年轻教师在努力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学会用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学会从研究的角度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升理論运用水平。

四、结语

新手高中英语老师的成长关乎很多方面,既需要具备很强是事业心和责任感,又需要崇高的职业道德。同时还要求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夯实教学基本功,不断反思学习,增强教学科研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玉华. 普通高中英语教师反思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2]屈志贤. 中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J].甘肃兰州: 甘肃教育, 2007(04A).

[3]林东方. 促进高中英语年轻教师专业发展的探索和实[J]. 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2009.

4.如何做一名优秀教师 篇四

未来世界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主体——教师,肩负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要培养造就二十一世纪高质量、高规格的人才,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教师的师德决定了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又决定了教育的质量。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 “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现在我对新时期的师德师风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了新的认识,我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要具备以下素质:

一、更新教育观念

当今时代,科学发展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人类社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整体性、综合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教育全方位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具有综合文化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一轮的课程改变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的地进行着,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尽快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发展为主”、“培养创新型的学生”、“学生对生活有用的知识”、“转变师生关系”等等,这些都是新课程下的教育观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的能力和思维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与时代共同进步的学者。

二、爱岗敬业

有人说:“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它把野蛮变成文明,把无知变成渊博。”当今社会,有些人把名誉、金钱、权利看成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法码,这些人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想得到这些东西。而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过眼烟云。为党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才是我人生最有价值的,最可宝贵的。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学工作有“鞠躬尽瘁”的决心。既然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

三、热爱学生

爱心是师德素养的重要表现。在学习了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后,让我更懂得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师爱是师德的灵魂”、“用心去爱每一位孩子”。也更得了对教育事业的无怨无悔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对所有孩子的真诚无私的爱。同时更让我感动的是: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老师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对学生细微之处的好的改变也要善于发现,并且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孜孜不倦,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学生们的学习基础、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各有不同,学习上存在差异是客观现象,作为老师,我们要做的首先是不要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不要歧视成绩差的学生,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教育对象,把荣誉给每一个孩子。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是范。” 学识与品德永无止境,致真、致善是教师一生的追求。古往今来,从教人员无论社会上称之为“先生”还是呼之为“教师”;无论众人评定他们社会地位是高,还是低;无论领到的薪水是多,还是少;在人们的眼里,教师的职业是崇高的,是倍受世人尊重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把你当成良师益友。

5.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心得 篇五

身为教师,也许是情有所钟,我们早就在心中播下了甘为人梯的种子,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学校;也许是阴差阳错,我们还没有闹清楚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地走进了学校;也许是无可奈何,我们没有了更好的人生去路,勉为其难地走进了学校——不管曾经是何种情形,现在的事实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都当了教师;不管曾经怎样看待教师职业,现在的念头也只能有一个,那就是:当好——教师,无愧称号;当——好教师,无悔人生。

如何无愧称号,无悔人生?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对教师而言,书籍,是专业成长的“能源”。只因有着特殊的身份,只因肩负特殊的使命,书籍更是教师须臾不能离弃的职业伴侣,读书更是教师须臾不能懈怠的人生功课。怎样认识教师读书?怎样在读书中积聚专业成长的“能源”?笔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发表肤浅的体会如下,恳请同仁批评:

一、“雾里看花”:教师读书现状之评价

毫无疑问,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教师肯定是特别重视读书的,而且读书大都是比较有计划的,有规范的,也是有成效的。教师所以重视读书,首先由于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的即时需要,至少,每天要去上课,要尽量上得不落俗套,让学生愿意听,这就需要在阅读教师用书和备课手册的同时,翻翻有关的教育杂志,看看名特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其次由于上级教育部门以及学校的积极推介和推动,出于对本地、本校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普教科、教研室、教导处、教科室,会经常布置读书读刊交流心得的任务,让教师得以不断充实头脑,更新思想。但是,这种读书,多半有点流于形式,出于应付,发自教师内在需要的比较少,自我加压的比较少,因此,其收效是不佳的。

审视教师读书的存在问题,笔者以为可以用“雾里看花”来形容。所谓“雾里看花”,就是书海茫茫,有如大雾遮障,朦胧中“花影”绰绰,隐现无常,让人捉摸不定,观望不清,凝视不深。这种现象,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三种情形:其一是不知所以的“盲读”,即未曾认真反省和估价自己的学养基础,未曾清醒意识到自己知识结构中优势所在和欠缺之处,选择书籍未从自身内需出发,未曾深思熟虑,而是追风逐潮,人读亦读,或是不作利弊权衡,而是漫无边际,茫无目标。其二是不能沉潜的“躁读”,即读书态度浮躁,功利之心明显,价值诉求变异,鲜有积淀底蕴之意,却有哗众取宠之心,鲜有追求长效之规划,却有奢望速成之期待,往往兴起时猛读狂读,意冷时束之高阁,终究不能持之以恒,不能伴书远行。其三是不求甚解的“浅读”,即读书方式多以泛读、浏览为主,浮光掠影,浅尝辄止,细读精读的甚少,好不容易遇到和读到难得的好书、佳作,也常常只是通读,将其提及的新颖理念、新鲜做法、新式话语等有意无意地议论一番,便再无下文。

笔者以为,教师读书若要读出味道,读出实效,读进心中,让书籍真正变成专业成长的“能源”,就必须谨防误入“雾里看花”的歧途。

二、“成人成师”:教师读书价值之探讨

读书,从本质上说是人的一种语言交流方式,读者是交流的一方,作者是交流的另一方;读者在进行语言理解,作者则是在进行语言表达。“读书”对人有何价值,对人类又意味着什么?我非常认同朱永新先生说法,叫做“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每个个体的阅读水平。”“语言交流”对人又有何价值,对人类又意味着什么?我又非常信奉恩格斯的论断,他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进化中的作用》一文中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促使猿的脑髓逐渐变成人的脑髓。很显然,这一论断深刻地揭示:劳动与语言是使人成为人的根本原因。如果可以联系恩格斯全文的语境,将劳动概念定位于身体与肢体的目的性行为,并将这类行为视作推动作为人的肉体发育的动力的话,那么语言便主要可以视为推动人的精神发育的动力。于是,我们可以由此认为:朱永新先生的观点与恩格斯的论断是“英雄所见”,“异曲同工”,它们共同表明:语言活动,尤其是现代人读书方式的语言活动,让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真正完善的人——通过语言活动,人们外显和奉献自己的生命能量和精神成果,也通过语言活动,人们汲取和内化他人的生命能量和精神成果,就在这外显和内化的交替、互动过程中,人们不断蕴蓄生命能量,丰盈精神世界。

读书之价值,是让人成为人;无疑,教师读书之价值,是让教师成为教师。读书何以让教师成为教师:可以从三个层次理解:

1、读书,完善专业行为。教师所以是教师,首先体现在他与众不同的专业行为上。教育作为人类的特殊劳动,是建基于“主体-主体”关系框架中的交往实践,而不是建基于“主体-客体”关系框架中的生产实践,在这种劳动中,教师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儿童少年,每个儿童少年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其心智水平、生活经验、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都各不相同,在其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需求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面对他们,不是面对器物,教育他们,不是灌输填鸭,给不同的对象以同样的教育不行,给相同的对象以不同的教育同样不行,因尊重失范而导致放任不行,因规训过度而沦为禁锢更不行。由此足见教师的专业行为需要有专业理念引领、专业学识支撑,而理念、学识,首先只能从读书中获得,通过读书,不断获取教育原理知识、教育行为知识、课程背景知识,方能不断改进实践,积累经验,使自己的专业行为日趋完善,使教育不断走向成功。

2、读书,增添专业情趣。完善专业行为,使工作有序,使教育有效,出发点是学生,落脚点也是学生。从职业道德看,从专业使命看,教师都应毫不犹豫地坚守这一价值取向,致力于通过读书,让自己的专业行为走向科学,走向规范。然而,如果仅仅将读书的价值诉求局限于专业行为不失范,无瑕疵,就不免有失偏狭,就贬损了读书的价值。其实,教师的专业读书如能持之以良好心态,辅之以合理安排,就会为自己的职业生活平添许多情趣:情趣之一,读书真正付出了精力,会在思维和情感作用下,让书籍内容发生“增值”,即读了相关书籍,运用于专业实践,在不断改善专业行为的同时,会产生心领神会、豁然开朗的愉悦感;情趣之二,读书真正形成了习惯,融入了自己的职业生活,书籍便如空气和水分般不可或缺,感觉每天都要如呼吸与饮水般在读书中源源不断地了解业界的各种新闻、故事、人物报道、经验介绍、高层信息、前沿理论等,从中享受“吐故纳新”带来的惬意。

3、读书,享受专业幸福。教师对其职业大抵有两种理解方式和两种体验状态,一是理解为生活的手段,关注职业活动带来的物质待遇和名誉标识,愉悦或痛苦大都源于这些外在因素;二是理解为生活的本身,关注职业活动的过程及其意义,愉悦与痛苦也大都源于职业活动本身的效果。前者的价值取向存在致命的缺陷,即主观需求与客观供给处于悖论之中,即人一旦陷于欲望泥潭,便永无满足,然社会所能给予的恰恰很是有限;而后者的价值取向具有潜在优势,即人愈是专注于活动本身的意义,事物便愈会敞开意义的空间,给探索者以获得意义与价值的机会。因此,前者可能堕入“此路不通”的窘境,后者则有望在职场中获得真正的幸福。教师专注读书,乃是摆脱名缰利索、感受专业幸福的一剂良药,因为那些充满哲理、富有诗意、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的书籍,给教师以睿智的眼光,深沉的思想,去发现生命的真谛,去参悟教育的意义,让教师从容行走于美好的教育世界。

三、“远近兼攻”:教师读书内容之选择

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论及读书,听古人之言,循古人之训,力求博览多读,应当始终没有错;论及教师,作为知识阶层,作为以引导和带领后人读书为己任的专业人士,读书理当视野更宽,内容更广,多多益善,庶无所限。然而,客观地说,我们还得承认“生也有涯,知也无涯”,不宜盲目地“以有涯随无涯”。教师从事着以儿童为对象、以育人为旨归的复杂工作,若能博览群书以求教育之灵动自如,无疑很好。但恰恰因为这项工作内容复杂,头绪纷繁,让我们没有足够精力可以恣意攀登于书山,纵情遨游于学海。因此,教师读书当有所选择, 有所取舍,精力受限时,必须读的书定要努力去读,且认真读好;精力允许时,将视野拓展开去,值得读的书要争取去读,且力求读懂。

白岩松在题为《作为一个人而读的书》的文中,把自己的读书分为工作性阅读、职业性阅读和作为一个人的阅读。工作性阅读是指每次为作节目进行的阅读,职业性阅读是指为积淀自己的专业底蕴而进行的阅读,作为人的阅读,是指为丰富人生而进行的阅读。受白岩松的启发,我以为教师在读书的内容选择上同样既要立足眼前,又要放眼长远,叫做“远近兼攻”。具体来说,主要须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贴地而行:读教育行为指导之书。在学校,作为教师的最主要、最根本的专业行为就是日常的教育教学。就教育而言,有班级管理的实施、团队活动的组织、行为习惯的培养、偶发事件的处理、问题学生的教育等,就教学而言,有教学内容的分析与把握、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教学媒体的制作与使用、教学结构的精心设计、教学方法的灵活选择、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课堂事件的机智处置等,这些专业行为堪称无大不及、无微不至,充斥教师校园生活的全部时空,它们直接指向学生,是直接收获教育教学成效、直接体现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内容,是衡量和评价学校管理水平、办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态度和教学水平的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和教师一切内在理念、内在价值取向和内在文化选择借以物化和得以外化的重要载体。如何才能有条不紊又富有成效地做好这些纷繁的工作?埋头苦干事倍功半显然不可取,需要读书,读典型案例,读成功经验,读同行的建议,读名师的设计,从中汲取营养,分享智慧,在自己的实践中移植、生发、创造,进而不断提高自己专业行为的质量水平,使之逐步走向高效,走向娴熟,走向得心应手。

2、择高而立:读教育理论提升之书。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先生,曾积极倡导阅读哲学尤其是西哲,将读柏拉图与康德喻为“让自己的心灵由平地走向高原”,虽然“高原上空气较为稀薄,……但是视野辽阔”,可以“望尽天涯路”,可以整体了解与评估人生全貌及价值层次。这话及其精辟,适用于教师读书。对教师而言,完善专业行为,是专业成长的重要表征;但专业成长绝不限于专业行为的完善,还在于专业学养的提升,其中标志对教育深度理解和对教育宏观把握的理论水平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要提升理论水平,那就需阅读理论研究的论著、论文。比如,读读哲学和人学,便能从高处“看看”世界的本源和本质,“看看”人是什么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读读教育哲学,便能将教育置于更为宏观的背景中,找到它的原点和本意;读读卢梭的《爱弥儿》,方能明白人应受到的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应和谐统一;读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方能懂得认知发展是同化与顺应两者的冲突-平衡循环往复的过程……教师了解甚至熟悉了这些“高端”理论,便能居高临下审视教育,把握本质,进而从根本上完善自身专业行为。

3、居外而观:读教育视野拓宽之书。有观点认为:对本专业知识掌握愈是系统愈是娴熟,在该领域往往愈是难有突破,难有建树,原因是他在该领域形成了思维定势,被太多的框框所束缚;相反,大略了解,知之不深,倒有可能跳出专业束缚,有所突破,有所创见。有例为证:法国大数学家费马终身是律师和官吏,但他提出的费马大定理至今未被完全证明,奥地利的维特根斯坦原本是机械工程师,但他后来成了著名的语言分析学派代表。此类例子还有不少。我以为这对我们教师读书的启示在于:我们有必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在教育之外看教育,亦即既要认真读好有关教育的专业书刊,又要“留意”自己误入定势和固执的歧途,沦为专业书籍的“囚徒”,努力把书读活,努力做到融会贯通,创造性运用,在此同时将阅读视野由专业之内,延伸到专业之外,涉猎与专业“无关”的书籍、杂志、随笔、散文,诸如哲理小品、生活趣闻、宗教故事、情感美文等,它们短小精悍,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读这样的作品,不仅可以在记忆的宝库中储存大量活的课程资源,更重要的是其中有很多作品中蕴含着的深意与教育之道相通相关,能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打开全新的视窗。

四、“务实求真”:教师读书要求之建议

前文的探讨已经表明:教师读书,从根本上说是为了积淀自己作为一种特殊身份的内在专业底蕴,提升其专业素养,乃至整个生命价值,而不是为了呈现其身份所需的外在表征。有鉴于此,教师读书不能,也不必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诸如在阅读领域、阅读数量、阅读深度等方面作出划一的规定或提出苛刻的要求都是不合适和不足取的,重在切合自身需要。总体要求是:有精有略,因需制宜;眼到心到,读到实处;言意兼得,读出真效。具体建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平心静气地读。在日常生活语境中,我们的读书往往比较随性,跟着感觉走,凭着兴致读,多数时候是以读书打发时间,排解情绪,寻找乐趣,因此,通常未必上心,未必入神,未必沉潜深思,也不必强求自己非得读多少,非得读多深。这样的读书,基本上是作为人在紧张的职场劳作之余借以调节精力劳逸、情绪张弛的娱乐性行为。在职场中语境中,读书便不是休闲,也不是消遣,不可以如赶吃快餐般匆匆而为,也不可漫不经心地似读非读,而要平心静气地读。所谓平心静气地读,就是要杜绝急于求成的心态,不可期望通过一篇文章,一部论著、一次阅读,就完全理解某种理论,就顺利解决某个问题,甚至就达到某种境界;所谓平心静气地读,就是情不燥,性不急,“气沉丹田,神凝书卷”,目及字里,则心无旁骛,思入行间,则心有专属,阅读进程中,始终保持恬然之容,宁静之色,需精读时,则字斟句酌,须臾不怠,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当略读时,则如遛马观光,极目浏览,虽视域扩大,亦要言不落。概而言之,不论精读还是略读,都能从书籍中感受到清风拂过心灵的天空,甘泉流进思想的泥土。

2、循序渐进地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塔,始于垒土。教师读书,欲求确有所得,确有所进,须按照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确定自己读书的总体需要,制定相应的分步实施计划,让整个读书有个稳实的起步,有个鲜明的路向,有个递进的足迹,有个理想的收获,形成由低到高拾级而上、由浅入深渐入佳境的学识长进、学养提升轨迹,最终较好地实现自己的读书“愿景”。笔者觉得,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致是:步入职场初期,以阅读两方面的书刊文章为主,一是任教科目方面的学科书籍,以教材内容为主轴,通过阅读向四周画圆,努力拓宽相关的背景知识,二是教育教学技艺方面的指导书籍,努力熟习相关的技术、艺术、方式、方法;此后,增加接触介绍不同特色教育教学名家的教育教学经验,研究其各自优势,借以根据自身实际,有机汲取精华,增强自己灵活运用、创造发挥教育教学方法的能力;再后,逐步进入“高端”阅读,经常关注宏观层面、高度理性的前沿研究成果,选取有兴趣的论文论著进行阅读,先从教育内部开始,视需要和可能逐步向教育外部拓展。这是对读书基本顺序的建议,并非强求一律,也不排除各阶段重点阅读之外自由阅读其他内容。

3、力求甚解地读。首先客观地承认,教师读书不必奢求每读必得,因为教师毕竟只是实践工作者,而不是理论工作者,限于精力也限于学养基础,因而不允许也不可能将有关理论研究得头头是道,但是,对于有些确实应该弄懂的,或值得去弄懂的,或已进入阅读“程序”的理论问题,就不能回避,不能知难而退,而应迎难而上,从语词理解开始,不绕过任何理解障碍,尽心竭智,精读细读,走进学人们思想的天空,理清其理论或学说的概念系统和话语框架,认识和把握其理论或学说的基本。说说我本人的经历吧:记得接触抽象文章的初期,曾经遇到类似“圭臬”、“鹄的”、“诟病”等从未见过的词汇,从全文看,它们对整体理解并不构成直接的或明显的理解障碍,但留在里面总觉得眼里“硌沙”,心中“梗石”,于是,认认真真翻查词典,逐个“排雷”之后,才感觉心里爽快。在理解概念和领清意涵过程中,我更会殚精竭虑,全力攻关,往往依照专题搜集多篇文章,复印合订,集中一段时间,逐词逐句反复研读,直至领悟其精神实质,形成自己的理解。为了这样力求甚解的“专题攻读”,我先后复印出来的文稿有一尺多高,其中涉及十多个专题的内容。

4、有所批判地读。刚刚读过叶开先生的《对抗语文》,他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书都没有什么价值”,“人不能成为书的奴隶,也不能让自己的脑子被别人当成跑马场”。纵观时下书市和读书现实,我很赞同叶开的观点:其一,当今之书,雷同与抄袭现象十分严重,教育教学研究方面,存在的过度“借鉴”、巧妙“组装”情况也不乏其人,不乏其文,不乏其书,因而需要擦亮眼睛、审视其价值何在;其二,当今之人,崇尚个性,观念不为传统所囿,思想不为权威所挟,行为不为常规所制,这种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应该在教师身上有所体现,在教师读书上面更有体现,面对书本须秉持充分尊重、辩证理解、批判吸收的态度,将自己的观点注入,与作者的思想交锋,从而努力读出自己的“哈姆雷特”,这样才能真正收获自己的读书果实。本人在读书过程中,对他人思想成果做到珍视而不迷信,在“另眼相看”中发现欠缺,提出质疑,萌生新的思想。曾经在读了福建林贻坤《小议齐读课文》对齐读方法的偏颇批评之后,写了《齐读课文之我见》(发表于《小学教学研究》)进行质疑争鸣;曾经在读了曹永国《教育终极关怀:一个需待批判的话语》对终极关怀理念的指责之后,撰写了《终极关怀:现代教育应有的视界》(获省“师陶杯”征文一等奖,并发表于《现代中小学教育》)提出商榷;最近阅读孙绍振的《文本细读》,感觉孙老师批评他人赏析诗文的观点有偏执意味,便在页面旁随机写下自己的不同看法。我以为,这样读书,才会有真正的长进,真正的提升。

至此,我想说:好好读书吧,老师们——也许,读书未必能让我们在教育上走向出色和成就卓越,但不读书就注定我们与出色和卓越无缘;不惟如此,不读书甚至连成为地道的教师都难。好好读书吧,老师们——至少它可以让我们形成属于自己的教育理解,拥有属于自己的教育话语,进而在自己的同伴中,在直面其他社会人士时,有足够的底气响亮地说一声:

6.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六

安徽省亳州市米立海

我认为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默默无闻的工作者;教师是指点迷津、引向人生之路的向导,雕塑着亿万多彩多姿的人生;教师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懂得珍爱学生的生命,懂得开发学生的生命潜力,工作充满创造性。教师教给学生的是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打下的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好教师的标准是什么?一位好的教师是为明天操劳,也为今日奔波;一位好的教师是时刻净化校园空气,也朝夕净化社会风气;一位好的教师是既雕塑着儿童的心智,也校正着家长的心态;一位好的教师是既向幼小的心灵播种,又向社会的心田开犁……

我认为也有一个“好教师”的标准,多年来我也在为此而努力,尽量当好一名教师,当一名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我认为当好一名中小学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而且要不断地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要丰富自己的业务水平,更重要的是以德育人,还应该具备:①爱的心理品质。②浓厚的从教兴趣。③勇敢顽强、坚定果断、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④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一、热爱学生

爱是一种内在的情感体验,表现为一种倾向,从而形成一种动力。一方面我们要热爱小学教育这一职业,另一方面我们要热爱学生,这一条最重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这是教师的本职,爱孩子的感情是书本上学不到的,与学生共同学习、玩耍,成为学生的朋友,学生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老师说,这是怎样的一种亲和力啊!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对学生充满爱心和对学生保持人格上的平等。关心学生的冷暖、体察学生的心理,通过各种渠道,加深师生的感情沟通,通过师生心灵上的交流、撞击和感情交融,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幼小的心灵。我在工作中用真挚的爱去对待学生,才能提高学生对我的信任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热爱学生应该做到:

1、对学生的爱是有原则的、合理的、公正的、理智的。

2、对学生的爱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对学习成绩好,还是对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都应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二、兴趣的培养

要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多争取一些表现自己的机会;还要争取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让自己对教育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意志的培养

1、勇敢顽强的意志
小学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诸多光环,在加上小学教育内容本身具有一定的繁杂性,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教育,努力克服困难,突破心理上的困惑,坚定从教的决心。

2、坚定果断的意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自己坚定果断的意志品质。因为坚定果断的意志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我乐于接受各种考验,这样可以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良好能力。

3、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要培养自己具有沉着冷静、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应该多学习特级教师、名教师及优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心理品质,以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

四、培养创新精神

创新是教育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现代教育。所以做一名小学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大胆突破,敢于向传统挑战,提出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与方法,从而培养其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以适应教育改革新形式的需要。

时代在迅猛地飞跃,作为教师来说,具备各方面综合能力不是夸夸其谈、轻而易举的事。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所以,未来的教师要有超越自己的紧迫感,应善于从学生身上诊断、分析发展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设想,有效地处理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我十分热爱教师这个职业,热爱教师这个集体,更喜欢活泼可爱的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说句心里话,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无怨无悔!

1、爱岗敬业以身作则,勇于奉献。

2、热爱学生平等对待。

3、不断反思,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4、坚守职业道德,杜绝职业之职谋私取利。

5、目标远大,有理想有抱负。

教师的行为准则

五、品德要高尚

教育是文明之母,教师是教育之本。教师肩负着传播文明、开发智慧、塑造灵魂的神圣职责。胡锦涛总书记曾说:“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古人很注重人的品德修养,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要想培养品德高尚人才,教师必须有胸怀祖国、热爱人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我们知道,只有发自内心、表里如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学生身上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效仿。

国家领导人邓小平、江泽民曾指出:“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新世纪的教师要能够安贫乐教,甘于奉献。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拒绝高官厚禄,创办乡村师范,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甚至把文稿的收入也用来教育孩子。他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师德丰碑。

六、学识要高深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我国古代散文家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是培育人才的园丁。广博的知识是课堂内容丰富的前提,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砝码。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胡适、季羡林等大师都曾在大学任教,给他们的学生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沈元老师高深渊博的知识引来了陈景润日后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的壮举,于漪、钱梦龙等名师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与他们有着高深渊博的知识是分不开的。

并不是每位教师都具有高深渊博的知识,那么如何增长自己的知识呢?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地努力,我们就会离这个目标越来越近。特别是当今的信息时代,“处处留心皆学问”,报纸、网络、电视等都是我们学习的好途径,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做一个有心学习的人,处处留心,时时积累,定会汇合出知识的海洋。

成为一名令人民满意的教师,除了具有非专业知识的“博”,还要有专业知识的“深”。古人说“教学相长”“教,然后知困”,这就要求教师遇到问题要深入钻研、虚心请教,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有“举重若轻,行云流水”般之感。

七、目标要高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之所以任重而道远,是因为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递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活动的基本规律。广大教师面对的是具有灵魂的人,教师传授的思想一旦深入人心,将影响其一生。所以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高尚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变“教书”为“铸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未来发展”。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也就是要求广大教师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教书,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新世纪的教师要培养出新型人才,其中很重要的就是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引发创新的思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教学的过程变成师生共同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不但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知识可以获取,而且在“探究”中自然也就学会了“求知”。真正的研究是主体积极参与的活动,在主体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学生也磨练了克服困难的意志,久而久之也就有了好的习惯,好的习惯就会形成好的性格,而性格可以改变命运。即教育家说的“教师既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

八、情绪要高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想成为一名令人民满意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时时精神饱满,处处充满激情。激情是工作的动力,是生活的支柱。充满激情的课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充满激情的课堂是生动课堂必要条件之一。没有激情的课堂死气沉沉,枯燥无味,难以出彩。梁任公的一次激情上课,让梁实秋久久难忘;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一到讲台,便激情四射,因此课堂精彩迭出,亮点多多。充满激情的教师,会认真对待每一节课,从课前的认真准备,到课后的积极反思,都贯穿了极大的热情。

有激情的教师热爱职业,更有一颗爱生之心。爱是教师责任心的沃土、养料,教师有了爱才会滋养出学生健康的人格,向上的信念,才会培养出有魂有根的民族脊梁。因此教师要关爱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进步,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爱学生,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哲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师关爱学生,要做到诲人不倦,无微不至。爱是教育的灵魂,爱是师德的核。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情感,是一种无私的爱。

九、教法要高超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门艺术。科学的教法能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使教学活动顺利完成。优秀的教师很注重教法的选择与运用,教法的运用要灵活多变,具有针对性,突出实用性。不必盲目求新,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不管白猫黑猫,逮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的内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法,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教法。比如,古诗背诵时,对于小学生多用形象记忆法,对待中学生多用理解记忆法。

教师要练就扎实的基本功,掌握多种教学方法。既要继承传统的,又要借鉴国外的;既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又要更新储备知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句话,根据学生实际,选择最适合的、收效最大的方法。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方法,仍是我们教学方法的精华,我们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

十、生活要高雅

教师是教育人的职业,教师是社会崇尚的职业,教师是社会关注的职业。它具有其他职业不可替代的独立特性。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时时处处都要为人师表。教师的示范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与校园,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影响。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作为一名令人民满意的教师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高雅的生活情趣。陶行知也认为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我们不仅要注重教书,更要注重育人;不仅要注重言传,更要注重身教。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心灵的健康和成长是任何东西都不可代替的最灿烂的阳光。作为人民教师要加强师德修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去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因此,教师要自觉抵制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玩乐主义等各种不良思想的侵蚀,要坚决摆脱庸俗低级无聊的生活情调。

7.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篇七

关键词:中国英语教师,口语,口语教师,优缺点分析

一.口语课程及其目标

1.课程设置及其目标

根据中国的教学大纲,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头两年需要上口语课。通常每周一次。在第一学年过后, 学生应达到能用简单英语进行日常对话, 基于阅读或听力材料进行问答, 并且能够在经过一到两分钟的准备后对课文内容进行简短的讨论。在第二学年过后, 学生应达到能和以英语为母语人士进行包括日常生活和社会问题的对话, 基于阅读或听力材料重述内容, 并且能在提前准备一到两分钟的基础上进行三到四分钟的讨论。而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对于口语课堂教学非常重要。当中国学生进入大学时, 他们已经学习了六年英语。但是由于他们一直忙于备战高考, 所以大多数学生已习惯于记忆新单词和表达方式, 更多的主义语法点和语言的结构, 而对口语的掌握不是很好。而另一方面, 他们发现口语教材中充斥着大量的对话而没有多少新单词和表达方式, 因而觉得没多少用处。

2.对于英语口语教师的要求

那么成为英语口语教师需要什么特质呢?根据张正东的理论 (2007-12) , 在教学评估过程中, 必须将以下要素纳入对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授的教师的评价当中。首先是对目标语言的擅长, 包括老师需掌握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发音正确, 了解外国文化, 拥有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学知识, 并且拥有引领、维持、总结交流任务的能力。其次是对教学效率的控制包括对能够实现教学目标的教案的准备, 以及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三是对外国文化的呈现教师需对外国文化持开明态度, 能与学生分享其与本国文化的异同,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呈现。另外, 对课堂教学的管理, 包括对座位、黑板和特定活动的设置和安排, 以及拥有转换课堂呈现方式和提问类型的能力。教师应将学生引领到学习过程中去, 给予适时的反馈, 并利用小组和个人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心理因素和个性特点也很重要。教师应有耐心, 有自信, 有想象力, 有热情, 有幽默感和创造性, 并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对学生的能力持肯定态度, 并适时的给予学生鼓励。

对于英语口语教师来说, 上述的能力当然是必需的。根据斯蒂文和戴安娜 (外籍教师) 在英语教学中的阐述, 英语口语教师还应具备如下能力:口语包含了说话者和听话者之间一系列复杂的交互活动, 包括声音、语气、风格、语调和肢体语言等等。也就是说口语是无法真正被教授出来的。人们是通过听和说的实践来学会口语的。反之, 当人们的听说经历受制时, 口语能力的发展即会受限。英语口语的学习技巧和对语言的实际运用有密切的关系, 我们认为教师应使课堂教学设置成为口语实际运用的场所。

二.英语口语课程中英语母语教师和中国本族教师的优缺点分析

教师必须能够轻松应对学生的期望。英语母语教师当然可以做到学生要求他实现的任何教学行为, 并且他对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了如指掌。他们能够自如的交流, 这使中国学生和中国本族英语教师确信, 英语母语教师是教授英语口语的唯一并且是最佳选择。许多英语母语者成为了优秀的英语口语教师。他们的成功可以归为如下原因: (1) 英语母语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在各个方面均是陌生而又新鲜的。 (2) 他们是学生习得语言和异国文化的最佳样板。 (3) 他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然的语言环境, 以及一个和母语者沟通的平台, 如果学生能够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 这将给予他们莫大的成就感。 (4) 英语母语教师可以谈论任何关于自己国家和生活的趣事, 因此这将激发学生对他们所讲述的内容产生兴趣。 (5) 英语母语教师必须擅长在文科和理科双方面的教学。 (6) 英语母语教师应能够摒弃课本中无用、低效的内容, 以有用、日常事务或时事新闻取而代之, 从而使学生获得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的能力。

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使得英语母语者成为优秀的英语口语教师, 诸如教师友好幽默的个性等等。也有部分英语母语者由于缺乏教学经验或教学技能而没有成为合格的口语教师。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也许仅仅得到了听力方面的的锻炼, 或者由于教师不标准的英语或较快的语速而无法理解授课内容。和本族语的英语教师相比较, 中国英语教师在口语的精确度以及西方文化的熟悉度方面比较劣势, 但是经过四年的专业训练, 获取了英语语言文学学士或者硕士的中国英语教师对于英语教学将较为专业。对于中国的英语教师来说, 有很多种途径来学习外国文化。一个中国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口语方面有所成就, 关键在于教师自身要有能力驾驭课堂。在教学过程中, 中国英语教师也许会遇到以下问题: (1) 、课本知识比较枯燥, 甚至不涉及文化背景知识, 尤其是中小学, 口语展示得不到充分的平台;教师就会得绞尽脑汁去思考如何将口语贯穿于整个课堂。 (2)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 会查找一些西方文化的资料, 这些材料能很好的补充课本知识, 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实际上是把口语材料转化为听力材料了。教师在课堂上长时间的大量使用口语会促进教师业务的进步和成长。 (3)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或者背诵对话, 但是在交流中却不能恰当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教师也在尽力做一些课堂活动, 例如:分组活动或小组讨论, 结果只发现一些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要么不说话, 要么就是用汉语说, 或者刻意找一些英汉词典中的新词, 求新求异。

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本族的英语教师已经习惯于教学生一些新词的用法, 表达以及语法知识点, 而且要求学生机械的背诵或记忆, 因此, 本来属于“练会”而不是“教会”的口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很难掌握了。

三.中国英语教师如何成功的驾驭英语口语课堂

为了上好一堂英语口语课, 教师应该首先改变“教”口语的理念。口语的重点在于练习而不是教授。也就是说, 语言的使用远比知道语言的用法重要的多。应该引导学生花足够多的时间, 互相之间做一些在真实场景下的对话。教师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 这样的话就能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英语口语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的重点就集中在如何鼓励学生多用英语说, 渐渐的增加英语口语的流利度, 准确度和深度。教师要在课堂中多采用合作学习和小组学习。但是一定要把握好学生所讨论的话题是学生所感兴趣的, 或者有所了解的。这里有可操作性较强的方法和策略。

1. 在学生和教师初次接触的时候, 教师要尽力去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以便日后进行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的讨论。

另外, 和学生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很重要,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

2. 第一次和学生接触时,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

所在, 以便和学生进行一些感兴趣的讨论话题, 这样, 学生也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很感兴趣, 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就很容易建立起来了, 教师要求学生简要自我介绍或者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一些学生的信息, 其中包括学生在大学里的喜好, 他们对某些社会问题, 生活和学习的态度等等。调查问卷看起来更为有效, 教师可以保存这些信息并通过查阅来掌握这些信息, 了解自己想了解的内容。

3. 对于教科书的使用, 中国的英语教师应该向母语英语教师学习:

在课前和学生交谈, 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做一些情景对话或者角色扮演。对于教师来说, 创造一些“信息代沟”练习很有必要。发给每个学生一个角色卡片, 通过描述, 让学生之间猜其他同伴的信息。为了确保学生使用他们可能要用的词汇或者表达,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一些相关的词组和表达方式,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使用既定的表达方式了。当进行到“自由对话”时, 教师要组织学生尽量用英语交谈, 否则就通过适当的方式“惩罚”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鼓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组成小组来谈论一些课外的活动, 比如:运动, 音乐, 国内外大事, 社会问题, 学校生活问题, 学习方法研究, 戏剧, 西方文化研究, 或者流行时装等等。学生兴趣归类为小组之后, 他们就会在每天的英语报纸杂志阅读过程中收集和自己小组有关的信息, 并且在每日的交谈中谈论这些内容。他们呈现的方式会形形色色:比如对话, 讨论或辩论, 或者他们也许知识谈论一些最近的新闻。当学生们对此感兴趣时, 将很大的帮助他们自觉自愿的用英语来进行交谈。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将习惯于互相学习而不是查字典才能完成用英语来交流。为了让学生熟悉西方文化, 教师要设置真实场景, 或者进行角色扮演来表达和懂得西方文化和本族文化的差异。要想做到这一点, 教师自己应该具有较宽的西方文化知识。西方有很多节日, 教师可以用西方人的方式和学生一起庆贺, 以便学生更加真实和透彻的了解并学习这些文化。

4. 对于本族的英语教师来说, 恰当的使用视听资料是很有必要的。

收音机, 电视机, 网络都是很好的途径。对于新生来说, 每天听Special English Programs of VOA, 然后复述那些他认为有趣的。如果教学条件许可, 学生可以观看一些英语节目的视频和原版的电影。这些对于学生的发音和音调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能扩展知识面。

5. 为了帮助学生口语的准确性, 教师要适当的纠正学生

的错误, 然而, 在学生正在讲的时候教师没必要去打断学生而纠正错误。合理的办法是教师记下学生的错误, 如果错误是共性的, 教师可以作为语言点来讲解给学生并做一些有关的练习。如果错误是个性的, 只需要给这个学生加以纠正就可以了。

6. 为了帮助学生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复述和释义是事实已经证明的很有效的途径。

7. 最后, 随时更换小组活动和小组成员很有必要以免学

生厌倦, 形式多样化会使得小组学习更为高效, 也许只是一首歌, 一个游戏。

四、结束语

中国英语教师和母语英语教师分析课程和目标, 学生的条件, 一些英语母语教师成功的原因, 以及一些教师在口语课上遇到的问题, 这些将在口语教学中使教师能够确定自己的角色。为了将英语口语课上的更好, 中国英语教师需要利用作为母语英语语言教师的优缺点和东西方文化差异。.不管是哪类教师, 都要清醒的认识到他们在课堂中所起的不同作用的重要性, 因此教师不仅仅是一个组织者, 先行者或者参与者。一个称职的, 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必须充分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所在。如果一个教师能充分认识自己在口语课中的优缺点, 那么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口语教师。

参考文献

[1]David Brazil.口语语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

[2]苗兴伟.会话话语中的意义磋商[J].解放军外国语学报, 1996 (6)

[3]文秋芳, 王立非英语口语研究与测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正东: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5]张之南: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策略实证研究[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

8.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篇八

这么多的学习内容,我按照学习者建模的必然顺序,也就是教师专业发展应该秉承的顺序分成这样几块:一、教师对自己、对职业、对学科的专业认识,这体现的是教师的专业理念和师德修养。专家们从“教师标准的职业认同与专业自觉”,“国学与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育家的师德情怀”的视角向我们阐述了怎样才能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二、专业知识,这一板块里包括有教师对于课改的新命题与新谋略的把握,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对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朗读等语文学科知识的研究,这项内容包含了很多专题,专家们从当今的教育教学热点难点出发,领着我们亲历了教改的诸多历程,比较了新旧版课标的异同,深刻解读了新课标所蕴含的新理念,来自吉林省教育学院的孙世梅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年轻教师要敢于创新,使课堂教学成为真正的艺术,也是在这一板块中,我知道了“以学定教”是当今也是未来一段时期内课改和课堂教学遵循的一个新理念,知道了朗读的技巧并不只限于声音的强弱,还有很多具体的方法,等等诸多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学科知识。三是专业能力。这一板块注重的是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指导,让我学到了许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三者的辩证关系阐明了一名教师要想成长为专业教师必先对自己,对自己的职业有清晰、客观、科学、专业的认识,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这样的老师自然有了专业诉求,就会想方设法去涉猎专业知识,挖空心思去锻炼专业技能,及时反思自己和自己的教学行为,继而快速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我认为这三点中教师对自己,对自己职业的专业认识及他的师德修养尤其重要,对其他两点起着决定性作用。

下面我想结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副处长付宜红老师的讲座,谈一下怎样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

什么是优秀且具有魅力的教师?满腹经纶的文化知识?机敏、幽默的教育才智?课堂上蓬勃洋溢的爱心与活力?亲切、安详的教态和话语?……想想李吉林、霍懋征这样的前辈,再看看影视作品中那些受学生欢迎的一个个个性鲜明的教师形象(《乡村女教师》中的瓦尔瓦拉·瓦西里耶夫娜 、《死亡诗社》中的基挺)他们呈现出的是一种特有的精、气、神,而这种精气神彰显了他们独特的魅力。

可优秀具有魅力教师的这种精、气、神从哪里来呢?付老师说,它来自各位教师的人格品质、天赋性情、学识修养、远大的职业境界、开阔的课程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教学技能、丰厚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正在转向注重内涵发展的新阶段,所谓的内涵体现在职业意识、精神生活、心理素质等方面。

1.教师要关注职业情感的培养,也就是我们要对自己的职业有感情,没感情要慢慢培养出感情。拿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自己对一个个方块字只是觉得它是一个个符号,对其中蕴含的美与智慧,对一个个汉字的巧妙组合所表现出来的力量和魅力无动于衷,对一句句精炼的诗词歌赋所描绘的意境视而不见,那他如何带领孩子走进热爱母语之门,成为祖国文化的传承者呢?所以我们要从唤起我们自身的职业情感做起,要使课堂焕发出语文味,我们先做个有语文味的教师;要使课堂充满情感,我们的教师先要对每篇教材、每一个文字、对每一位学生,甚至教室的每一块墙壁充满情感。同时,更重要的是怀着一份诚惶诚恐之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这份职业。从热爱这份职业,理解这一职业的美好做起,把语文教师的工作看作自己终生享受并为之努力奋斗的事业,投入自己的情感去做,而不仅仅是为完成教学任务、养家糊口而工作。

2.教师要关注专业意识的形成,1966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指出:“教育工作应被视为专门职业。这种职业是一种要求教师具备经过严格而持续不断的研究才能获得并维持专业知识及专门技能的公共业务。”意思就是说教师像会计师、律师等职业一样有自己的专业性。而教师的专业意识表现为研究意识和责任意识,梁启超说:“人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3.教师还要关注职业素质的修炼,一名有专业精神的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道德,坚守自己的职业底线,严守自己的职业规范,增强自己的职业涵养,调整自己的职业心理,强大自己的职业精神。

作为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知道为什么这样教以及这样教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9.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篇九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尚的师德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和职业观念。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获得良好发展,并对学生严格要求,才能做一个同事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好老师。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自我修身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善于修身养性的教师,才能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习惯。我们从生活中的点滴就可以做起。在工作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和服从领导,不打折扣,认真、圆满地完成学校领导分配的任务。尤其是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更要积极向上,不怕苦、不怕累。我们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时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查找不足,及时纠正,对别人的缺点,则尽量宽容。为人师表,注意自身的教师形象,在教师和学生中形成良好的形象、和谐的氛围,才能不愧为人民教师的称号。

其次,要成为优秀的教师,除了要有良好的自身修养,还要有精湛的业务水平。单凭工作热情是不能够把工作做好的。我们要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水平。第一,学会选择学习的对象,合作的对象,处事的方法。我认为,教师的岗位是需要不断学习的。因此,作为年轻教师,就必须虚心谨慎地向前辈们学习,同时要做一个有心人。学会与学生合作,与课任教师合作会让我们的工作更加如鱼得水。第二,学会创新。跟上时代步伐,努力寻求不同的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我们才不至于落后。

最后,要乐于奉献。党和政府给了教师崇高的荣誉和越来越好的生活待遇,教师没有理由不努力工作。要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教育事业中,奉献毕生精力。

10.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篇十

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须具备“七心”,即爱心、耐心、细心、精心、恒心、诚心、公心。

许多人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用劳动创造了人类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的职业也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羡慕与尊敬。但要当好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那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怎样才能做好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呢?我觉得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须具备“七心”,即爱心、耐心、细心、精心、恒心、诚心、公心。

爱心: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应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要有师德,师德的要求基于教师的人格。师德的魅力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表现出来。教师对幼儿的爱简称师爱,它是师德的核心。幼儿园的孩子像刚出生的嫩苗,需要老师的呵护与培养,我也是一个的孩子,作为母亲,我倾注了全部的爱,关怀他的成长,这种爱是无私的,每当孩子在生活中或学习上取得一点进步,我都会非常的高兴。这正是幼儿们所需要的爱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母亲的宝贝,都需要母亲般的关爱,在幼教工作中只有将幼儿园的孩子当着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他们,关心他们,这样幼儿的身心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所以,爱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一种宽容和体贴,是一种责任和追求,是一种无私的奉献.耐心:幼儿教师引导幼儿时要有耐心。孩子的理解思维能力和接受能力是有限的。很多事情都要反反复复,不厌其烦的去教

育、引导他们。他们才能接受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见到老师要问好,不要随地丢垃圾,上课有事要举手说话等等,单单一遍他们是不会记住的,接受的。只有天天讲,天天说,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细心:幼儿教师的观察一定要细心,每个幼儿都有他独特的个性与性格,教师要根据不同性格的孩子实施不同的引导方式。对于性格内向的小朋友要不断的鼓励他们,这样他们才能放开自己。对于活泼调皮的孩子需要老师随时提醒,他们才能管好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

精心:幼儿教师的教育要精心。教师不但要有过硬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业务素质。专业技能技巧更为重要,教师在给幼儿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有趣味性,让孩子在边玩边学的情况下,轻轻松松的理解与接受。

恒心:幼儿在幼儿园获得知识,可以提高他的智商,受到良好的品行训练,可以培养他的情商。科学合理的常规教育,是幼儿获得情商的重要途径,再加之持之以恒的常规培养和训练,更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好习惯助你一生发展。从幼儿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能力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内容有自理能力、良好行为,交往与合作等。从如何吃饭、入厕,到自己正确地穿脱衣服鞋子;从坐享其成的“小皇帝”到主动关注他人;从互相帮助到共同分享。需要教师反复地激发、引导、鼓励,不厌其烦地督促、训练,把琐碎的工作做好,把每一个细节做精。

诚心:有的家长对老师的不信任和对幼儿园工作的不了解,有时会对老师产生误会。老师就要有“忍辱负重”的心态,以大局为重,向家长做好解释,用热情地态度,扎实地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化家长,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去年,我教的一个班一个幼儿上课时被另一个孩子撞倒了,胳膊上擦破了点皮。放学后,我及时和家长取得了沟通,做了自我批评,向家长做了详细的解释,家长尽管心疼孩子,但也没说什么。后来听别的老师说,这位家长特厉害,前年他的孩子脸上被其他小朋友抓了个指印,她大闹了一场,还把当时的任课老师告到了园长那里。因些,要以一颗诚心,及时和家长取得沟通,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公心:常听见孩子们在背后议论,某某老师最喜欢谁了,又最不喜欢谁了,对于喜欢的孩子犯了错也不批评。而对于不喜欢的孩子,却总在鸡蛋里面挑骨头,总看不顺眼,对于他们总是百般挑剔------听到这些议论,看到这些现象我就会想起陶行知先生的小孩歌:“小孩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你比小孩还要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在不知不觉中宠坏了一半的聪明优秀的孩子,而失去了另外的一半孩子,忽视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因此,要有一颗公平之心,在工作中要时时兼顾到每个孩子,关注的目光追随着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师的爱与关注。

11.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 篇十一

一、教师应认真解读新教材

社会在进步,教学也在进步,随着新教材的到来,新理念、新思维也前后出现,这给给中学课堂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对各科的教师来说也意味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如何领会新教材,把握新教材,使教学方法与新教材达到完美统一,在蓬勃发展的教育改革中充分展示新教材的魅力呢?

1.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随着教材的改革,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应改革,教师要有深刻的认识,要立足于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教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教师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原来的传统教学,革新教学方法,将教学方法和新教材相结合,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2.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课程的执行者,我们应该对此加以强化。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别开生面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数学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以我国在数学领域的卓越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要挖掘绚丽多姿而又深邃含蓄的数学美,给学生以美好的精神享受,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学生喜欢这一科目了,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这个科目。

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在教育部门一直很重视数学课堂的创新意识,并将数学创新意识界定为“对自然和社会中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这一教学目标的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说数学”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大胆质疑。俗话说:“学问学问,有学有问”,学问常常起源于疑问,在人们习以为常的小事中发现问题,是优秀科学家的品质。质疑态度在科学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质疑不只限于发现问题,还要提出问题。一个问题的提出,可以成为一个见解,一个研究项目,一个科研目标。发展学生说数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观察、思考,并提出质疑,再引起知识的迁移,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学生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成了一句空话,学生只是知识的贮存器,导致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并且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重视并发展学生说数学能力,既能消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障碍,便于双向交流,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比如:在教学中那些调皮的学生喜欢提问、猜想,经过讨论后直接给出答案,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发言,之后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分析,最后教师可以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分析,调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会很认真地参与。这样,教学课堂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所谓合作精神,就是与他人合作的愿望,同时也表现了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小组的划分,锻炼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小组合作教学,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化趋势的要求,也是当代与未来科学研究的特点所决定的。

三、注重数学教学中的情感作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到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概念、理论、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重视情感教育不仅能让学生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而且对其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首先,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教师必须树立威信,真正做到“學为人师,行为人范。”要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用,有一颗乐于奉献的心。由于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与钦佩,学生将确信教师教导的真实性和正确性。对于其所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于其谆谆教导言听计从,师生的感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产生共鸣。教师的赞扬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愉快和深深的满足。师生之间有了情感,其关系才会协调,课堂的效率也才会得以提高。

其次,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情感场”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试想: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能鼓舞人呢?没有兴奋的情绪怎能激励人?没有清醒理智的人怎能唤醒沉睡的人呢?陶醉观众首先要陶醉自己。学生的思维一旦和你协调,那么你讲上一句,他便知下一句。

四、教师要有爱生之情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学生本身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关心、理解、爱护学生。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关爱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自始至终洋溢着饱满的工作热情,运用自己的情感因素来引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使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教师要以情激情,以情带语,以情发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师之爱”激发“生之情”。

12.浅谈如何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篇十二

一、认识语文的本质

我们应该“敞开怀抱, 品尝母语的味道, 体会母语的性情———给自己一个机会, 感动于母语, 感恩于母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 把每年的2月21日定为母语日。这番苦心, 源于世界7000多种语言当中, 每年有70种被淹没。这听起来有些骇人听闻, 但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就像亚马孙河流的热带雨林在逐年递减, 如果我们再不重视就会走向消亡。因此, 我们要大声呼吁:对母语要维护她自身的本色, 同时要有一种深深的敬畏, 在任何时候, 这都应是我们最基本的语言操守。

二、学生, 教学的全部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 有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落实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 还是按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例如, 在一节初一年级的课例中, 教师总叫前面的几个学生发言, 使得其他的学生一次次失望, 下课后这位教师还嫌其他学生课堂举手发言少。又如, 有些教师会热烈地赞扬回答对问题的学生, 而冷落那些没有回答对的学生, 使得没有回答正确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为了改变这些情况, 我们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自主学习, 快乐学习。

此外, 我们教师还应在课上要学会倾听。目前一些研究课热闹大于宁静, 言说多于倾听, 有一些教师甚至听不出学生读错说错的内容, 这又怎么能指导学生呢?所以, 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 为学生学会倾听起到表率作用。

三、读书, 我们必须的生活

这一点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非常重要。余秋雨曾说过:“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 则尘俗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 对人亦语言无味。”窦桂梅也说:“工资再低也要买书, 交情再浅也要送书, 屋子再小也要藏书。”

因此, 我们语文教师要在繁重芜杂的工作之余, 充分利用点滴闲暇, 坚持挤出时间来读书。不管是经典著作, 还是报刊杂志如《人民教育》《读者》《随笔》……都是可以作为我们生活的伴侣。会前会后, 旅行途中……都可以拿出书来, 作一次精神的短暂漫游。读书, 会让我们语文教师“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 会让我们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底气十足, 挥洒自如;读书, 会让我们语文教师的精神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元素, 永葆青春, 永远美丽!

读书, 我们必须的生活。只有通过读书, 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我更同意窦老师那种“挤一点儿, 占一点儿, 抢一点儿”的读书方法。无论如何, 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要为儿童文学作品保留一个特殊的位置, 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呼吸。

四、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

语文教师要对教材解读有深刻认识。上好语文课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为重要的工作, 但教过多年书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手里的教材那么多, 当我们真的要选出几篇好好精讲的时候, 却又不知何去何从, 觉得无从下手;或是好不容易选好了文章, 想好好讲一讲, 设计教学时却又觉得没什么可教的;回望自己的课, 读、说、议的环节一点也不少, 可自己总觉得课堂像一杯白开水, 索然无味, 却又找不出原因在哪。究其原因, 我们缺乏的是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而要深刻解读文本, 更不是件容易的事。怎样把教师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认识, 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产生独具个性的阅读体验, 这些才是更为艰难的跋涉过程。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思考, 领我们走向清醒。可如果我们手中没有直面教材的底气, 我们怎么去思考, 又怎么能思考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又怎么能带着对教材的独特理解进入心灵的觉醒呢?

手捧教科书, 为自己, 更为学生, 我们必须怀着虔诚而又审慎的态度, 从阅读出发, 或钻进文字的里面, 透视到文字的背后, 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拿到教材, 我们首先要将教材置于广袤的林子。如何解读教材?我们可以先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第一, 文本究竟说了什么?第二, 文本想说什么?第三, 文本能够说什么?第四, 文本应该说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 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思, 可以轻松解读文本, 走进文本, 从而找到好的教学方法。

五、公开课, 生命试练的地方

每一位教师都有过这样的心理体验:害怕别人听课。怕的不是听课的人, 而是怕自己, 怕自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 怕自己课堂设计不完善, 怕自己不能驾驭课堂, 不能驾驭学生, 总之是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我一直认为公开课是锻炼教师最好的平台, 可以给自己提供丰厚的“利息”, 专家、领导的指点比自己的单打独练要强很多。十年读书, 不如听君一席话。宁静的读书只是点滴的积累, 而公开课的“利息”, 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

13.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心得体会 篇十三

如今我正在为作为一名优秀教师而准备着,我喜欢我所学的专业,我希望我可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己。读完此书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注意一下几点。

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作为人民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不成熟和发展的阶段,如果没有很好的引导,就很容易走上生活的弯路,误入歧途,所以教师的责任是任重道远的。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特别“信任”老师,模仿能力极强。因此教师,更应该注重为人师、以身作则。教师真正的权威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更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教师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带头不做。教师为人师表,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这样学生才能更全方位的发展。

二、要有丰富的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教育是用已知的知识去为未来培养人才的过程。在知识逐渐信息化的今天,作为一个教师,必须具备所教学科的知识;同时应还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一名知识功底深厚、教育观念、教法灵活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导演出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戏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可以深入地展开。任何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不容怀疑的。要让学生爱学、会学、学会、学好,教师必须爱教、会教,才能教会、教好。舞蹈老师也一样,不仅需要严格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各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让每一个热爱舞蹈的孩子用心去跳。

三、要爱岗敬业,有责任感

要爱岗敬业,有责任感,也就是要很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工作。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平淡的,然而在这平凡与平淡的背后,却蕴含着无限的艰辛以及丰富的内涵,这需要倾注大量的心血,进行持久不懈的探索,这需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需要对教师这个职业怀有深挚的爱。不论是遇到挫折还是险阻,都决不放手,决不回头。

四、热爱学习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自己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那教师就必须有有桶水,这就需要我们多读书、多学习,吸收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们就更是受益非浅。

五、对学生要有爱心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名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才会把教育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才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才会用心来和学生交朋友,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没有足够的爱心,就没有办法与学生进行正常的交流,也就没有办法真正了解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批评漫骂是无效的锤打,和风细雨却能润入心田。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魂的教育过程。

六、教师的外在形象

除了上述这些,能接受学生极其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学会宽容、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等等,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适应这个社会。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和鼓励学生。书中说教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教师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在教师的高尚人格的影响下,学生为其崇高的品德所折服,为其卓越的才能所倾倒,为其广博的知识所陶醉,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这就是教师的人格力量。那么何谓教师的人格?那就是四个方面形成的文化品格。

先说“德”。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都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支撑教育大厦的栋梁,是教师的灵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以德服人”。只有良好的师德修养,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完成教育新一代的神圣使命,才能不辱教师这一神圣而崇高的职业,才能实现自己真正的人生价值,最终也能得到学生的尊重。那么,教师的德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首先,要无限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为了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只有热爱本职工作的教师,才会有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老师只有热爱、尊重学生,才会关心学生的成长。其次,要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没有教育,人类就无法前进。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势必会使教育误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第三,要作风正派,待人以诚为贵,交往数信为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具备了以上三点素质,教师道德品质之灯便高悬于讲台之上,浩然之气便充塞天地之间,就会产生无穷力量。

再说“才”。有德尚需有才。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口好的普通话、一手好板书、一副好口才、一笔好文章、一套好方法。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点点滴滴都要通过教师之口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每一个教师都要力争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说和写是教师的“绝活”、“硬功”。教师还要善于组织管理学生。一个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无教学效率可言,就更谈不上高效了。

第三说“学”。衡量教师合格与否,“学问”很要紧。一个具有丰富的学识水平、严谨笃学、专业精深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尊敬,也才能激励学生刻苦攀登科学高峰。很难设想一个不学无术、胸无点墨的教师能够胜任培养下一代的工作。大量的事实证明,现代的学生不喜欢那种古板、单一的教师,而是喜欢那些学识渊博,而且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教师学识渊博,才会被学生信服。上课讲得清楚,学生明白,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收获,而教师良好的、渊博的学识功底,则会使教师处处显示出智慧与灵气,让学生陶醉,获得享受,感受到心灵的冲击,这才能使课堂产生迷人的魅力,所以说教师应是好学之人。

最后说“识”。作为教师,对事物的认识应比一般人深刻、正确。教师的工作离不开思考,思考之后要有主见。教师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必须具有远见卓识,教孩子六年要为孩子想六十年,为国家民族想六百年。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工作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之下。教师是做人的工作的,面对不同特点的青少年,教师要“知人”,尤其对那些在别人眼中是“差生”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他们上进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挖掘其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动辄训斥学生,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前途妄下断语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善于从学生身上找闪光点,才是智慧的表现。

“德、才、学、识”构成了教师的人格大厦。不具备这几方面的素质,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每一个教师都有管理学生的权力,因此,学生基本上是服从教师管理的。但是教师必须明白,权力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为什么会发生学生不听话,甚至与教师吵架的现象呢?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也是人。学生有自尊心,有人格。当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时候,学生自然会产生反抗情绪。我们发现,凡是学生敬爱的教师,都具备热爱学生的品质,都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较高超教学艺术。这样的教师待人平等,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动辄叫家长,而是用崇高的精神品质去感化学生,身教在先,言教于后。学生的心也是肉长的,只要教师火热的心能温暖融化学生的心,只要两颗诚挚的心息息相通,学生必定会被教师所折服。这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

14.如何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篇十四

本学期,我阅读了英国教育家苏·里奇的著作《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教师》一书,印象最深,心得颇多。

我在工作中经常有许多困惑,如何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呢?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英语教师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我一直在思考以上这些问题,阅读这本书后,我认真思忖,结合中学英语学科的特点,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英语教师要具有丰富的英语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具有母语教育的能力,普通话水平较高。但是,要想做到优秀,必须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善于吸纳新知识,获取新信息,并善于把这些新理念、新知识、新信息合理的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以保持与时代同步。时代的飞速发展,新学科,新技术,新知识的大量涌现,要求教师必须善于接受新理念、掌握新知识、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优秀教师更应该如此。

其次,英语教师必须具有系统而全面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懂得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一名教师虽然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也有满腔的教学热情,但如果不懂得教育教学规律,其必然会走“弯路”,当然距离优秀就更会有一段差距了。英语教师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和其它一些学科基础知识,要尽力扩大知识面,并能综合运用各类知识进行教学,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对学生进行文学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是现代教育的时代要求,要努力提高所有学生的人文素养,以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

再次,作为一名中学英语教师,我认为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家罗杰斯曾经说:“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从“教”变“导”。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

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给的学习方法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形成知识社会所需要的更高的自学能力、技术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过去的“讲堂”变成真正的“学堂”。在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做一个积极、善意的旁观者。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总站在他的身边,或轻轻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或真诚鼓励使学生充满自信。让学生感受到你的存在和你对他们的认同,给学生心理安全的感受。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只是指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时,要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学习计划,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己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双方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这样,既把握住了教学的重点——教材,又把握住了教学的难点——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法,持之以恒,教学效果必佳。2007年亲自聆听人大附中特级教师于树泉老师的报告,也是讲明了把握重点和难点的作用。

最后,英语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具有奉献精神,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这是职业道德要求,一名教师专业能力再强,如果思想上有问题,责任感不强,不喜欢学生,甚至道德品质有问题,他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优秀教师必须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无论是教学理念的贯彻,还是教学方法的选用都必须与实际需要相吻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只有结合各地具体情况不断的探索,大胆的创新,才能不断找出合符实际需要的东西,以满足教育教学的时代要求。必须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一名优秀的美术教师不光能做好教学工作,同时还要善于把教育教学工作中好的经验总结、归纳出来,并加以推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中不利于学生良好发展,不利于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因素即时发现,找出适当的办法,加以克服;能有效的利用现有环境资源、教学设施、当地特色文化合理地组织教学,运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15.努力做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 篇十五

一坚定不移的教学理念

思想品德科作为一门被边缘化的学科, 易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忽视, 尤其在这个重分数、轻德育的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里, 思想品德科更是被认为“可有可无”, 甚至是“累赘”的学科。作为思想品德工作者的我们, 不可以“自甘堕落”, 不可以妄自菲薄, 而是要始终保持抖擞的精气神, 扎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第一线, 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感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把乐观、上进传递给学生, 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态度, 这比单纯的知识灌输重要得多。作为专业的任课教师, 我们必须具备坚定的教学理念和学科本位意识, 牢记思想品德课承担的重要使命, 认真实施课程的三维目标, 尤其是德育目标, 发挥本学科的德育功能, 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做出不断的努力, 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

二坚持不懈的教学追求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不仅要熟悉相关的专业知识, 更要储备与时俱进的社会知识, 如时政热点及自身的评析观点等, 掌握更多的教育智慧, 从而提升教学权威。现在的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 学生渴望通过多渠道了解课堂之外的社会, 如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 因此政治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教到老, 学到老,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专业书籍, 反思教学行为, 了解时事要闻, 不断给自己“充电”, 补充自己的知识素养, 给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知识养分, 做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真正的思想引领者。政治学科理论性强, 知识学起来枯燥乏味, 容易让人产生厌倦的心理, 所以我们要勇于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敢于挑战自我, 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三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

“教无定法, 重在得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切忌“一言堂”、“满堂灌”, 沉闷无味的课堂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 教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 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心理、思想情况, 努力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从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1. 主题式案例探究法

主题式案例探究法即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对身边的实际生活案例进行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步骤包括: (1) 教师在课堂上展示与知识主题相关的案例及要探究的问题; (2) 教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3) 小组讨论结束后, 教师依据学生推荐结果, 每组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交流发言; (4) 根据发言情况, 教师鼓励全班学生畅所欲言, 表达自己的不同看法, 提出疑问, 大家群策群力, 达成共识, 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整个探究环节中, 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了很好的调动, 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2. 多媒体情境创设法

多媒体情境创设法即在思想品德课教授过程中,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 收集并利用相关视频、影视资料, 创设模拟情境, 吸引学生高度的注意力, 引发学生思考, 从而更深刻地掌握知识, 获得心灵的启迪。情境创设法包括利用歌曲、视频等方式创设相应的情境。如我在教授“勇敢面对挫折”时, 播放了雷庆瑶《隐形的翅膀》的视频及相关的歌曲, 感人的画面、动情的歌曲, 深深地震撼了学生的灵魂, 学生感受到了作为健康的人应拥有的坚强与豁达乐观, 并以此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的决心。在教授“珍惜青春”时, 我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 表现了我国西部贫困地区落后的教育条件:破旧的桌椅, 快坍塌的教室, 学生冒着酷暑严寒走路来上学……接着我又展示了我国西部贫困儿童自立自强, 发奋求学的图片, 之后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说说自己看完视频后的体会, 学生都很踊跃, 纷纷表达自己努力上进的决心, 气氛很热烈, 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此外, 在教授“善待他人、关爱社会”时, 我和学生一起观看了“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感人事迹, 在这特定的情境中, 学生受到很大的教育, 懂得了要如何做一个乐于奉献、关爱他人的人。

3. 道德实践活动内化法

道德实践活动内化法即教师根据书本中有关的德育知识, 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将这些知识通过实际行动加以实践。如讲授到“孝敬父母”一课时, 我要求学生填写一张有关父母的表格, 包括生日、兴趣爱好、最近的烦恼、最大的希望等, 很多学生填不完整, 于是我鼓励学生回家后与父母聊天, 增进亲子间的了解, 促进彼此的感情。此外, 我鼓励学生给父母写一封信, 定期送生日祝福以及给家里的老人设计一次重阳节的节日方案等。通过这次实践活动, 学生将“死”的知识内化为“活”的道德理念及实际行动, 价值观得到了培养。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政治教师, 不仅需要坚定不移的教学理念、坚持不懈的教学追求, 还需要不断创新的教学方式。这是一种人生的理想, 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一个值得荣耀的使命!

参考文献

上一篇:施工工作年限证明下一篇:传染病报告管理人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