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共14篇)(共14篇)
1.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 篇一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妈妈去婆家作客。刚下车,我就看到满山遍野的茶叶随风摆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一群可爱的金鱼在快活地游着。
忽然,我发现土壤里有根“绳子”,咦,这是什么东西哩?我弯下腰,仔细一看,哦,原来是条蚯蚓啊!只见它又细又长,身上有许多环节。我头上冒起了个问号: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蚯蚓喜欢吃什么呢第个问题,我就在吃完午饭后问妈妈:“妈妈,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当然是益虫喽!蚯蚓每天帮农民伯伯翻动土壤,怎么不是益虫呢!”第二个问题,我要实验实验。我在土壤中找到了蚯蚓,在它面前放了面包屑和白菜叶。奇迹出现了,蚯蚓什么也没吃,只是钻进土壤里,过了好一会儿才出来,实验失败了。回家后,我查了查电脑,原来蚯蚓吃得是土壤中的东西呀!
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善于观察,就能发现大自然的奥秘。
2.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 篇二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数学教学中, 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的“主编寄语”中明确说明:数学是有用的数学, 是自然的数学, 是清楚的数学.南京大学的郑毓信教授在《关于“问题解决”的再思考》中也提出:只有通过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 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也才能使学生真正看到思维方法的力量, 这样才不会变成一门纸上谈兵、借题发挥的空洞“学问”.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应突出知识产生的自然性与合理性.
下面, 笔者以椭圆定义的发现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
在老教材中, 课本先以情景方式举出了行星运行轨道、汽车油罐等相关椭圆的例子, 然后用绳子画椭圆, 再由画法归纳出椭圆的定义;在现在的课本中, 直接给出了椭圆的画法和定义.不管是老教材还是新课本, 这种知识的传授都只能让学生“被动地接受”, 而不是“主动地建构”.让学生迷惑的是, 这一画法是怎样得出来的?为什么会想到这种画法?椭圆的定义来得非常“空洞”.当学生离开课本后, 不能真正得到其本质的东西, 让学生感到这一概念来得极其的“不自然”, 有一种“强加于人”的感觉.
为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 对该节内容作了重新处理.先让学生完成两个实验.
实验1:将一个球体置于桌面上, 用一束光线斜射 (即不垂直于桌面) 在球体上, 观察球体在桌面上形成的影子. (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感性认识)
实验2:在圆锥中, 用不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圆锥, 观察所得的截面. (该截面即为椭圆, 让学生能够进行感知)
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得出教材中关于椭圆的定义, 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如图, 作圆锥的斜截面及两个内切球O1和O2, 两球在截面的两侧和截面相切, 其切点分别为F1和F2.在椭圆上任取一点P, 圆锥的母线SP (S为圆锥顶点) 与两球分别切于点T和R.显然TR是两球的公切线, 其长为定值.于是有:
由此得出教材上的椭圆定义:“平面上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等于定长 (该定长大于两定点本身的距离) 的点的轨迹叫椭圆.”
得出这一本质定义后, 自然就是一些相关问题 (如让学生动手实践画图过程, 探讨定长等于或小于两定点本身的距离时其点的轨迹等) 和求椭圆标准方程的内容, 在此不用赘述了.
通过上述分析, 让学生对椭圆的认识从粗浅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深层次的理性认识, 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 椭圆是在现实中被发现后, 通过分析才得出其严谨的数学定义, 学生对椭圆的概念不仅能“知其然”, 而且能“知其所以然”.
笔者在对本节的教学实践中, 所收到的教学效果与之前的收效相比, 的确大不一样, 这可以通过学生获取新知识时的那种兴奋和愉悦完全感知得到.
数学是在人类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千锤百炼的数学精华和基础, 其中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如果有人感到某个概念来得“不自然”, 是“强加于人”的, 那么只要想一下它的背景、它的形成过程、它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概念的联系, 则会发现它实际上是水到渠成、浑然天成的产物, 不仅合情合理, 而且耐人寻味.
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返璞归真, 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数学课程要讲究逻辑推理, 要给学生“讲道理”, 而不能“凭空”得出.要使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结论逐步形成的过程, 体会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方法, 追求数学发展的历史足迹, 把数学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态.
摘要:数学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探究,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通过亲身实践、主动思维, 经历不断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抽象概括活动来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 并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才能真正学会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自然性,学生主体,椭圆定义
参考文献
[1]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必修》 (第二册上)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2]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必修3.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3.小学作文:我发现大自然的奇妙 篇三
大自然中有许多奇妙的事物,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奇怪的事。星期天,我在小河里玩水,一群黑压压的东西向前爬,仔细一看,原来是一群蚂蚁。我捧了一些水泼到上面,它们立刻乱成一锅粥,好像以为下雨了一样。
过了很久,它们似乎确认不是下雨了,便重新整好队,又重新开始走,我想到:它们搬家,是不是要下雨了?我也可以证明一下呀!
我穿好衣,回到家,爬上阳台看会不会下雨。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可还是没见到一滴雨。我觉得很奇怪,古人云:蚂蚁搬家要下雨,难道古人说错了?我正要快放弃时,倾盆大雨下了起来,真是太巧了!原来古人说的是对的呀!
4.大自然的发现作文 篇四
溶溶月,淡淡风,听一曲高山流水,谱一首千古绝唱。看着云卷云舒,品味大自然的美。
自然的美,是万物的美。它的美有着灵气,有着灵魂。
也许你曾去过山林里,去采摘山中野蔌。也许你曾去过林间小路,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听鸟儿的欢乐乐章。但你可曾用心去体会大自然的美?会吧!
曾几何时,我会迎着朝霞,漫步在林荫小路上,踏着那软软的小草,闻着那淡淡的花香,听着那悦耳的乐曲,呼吸着大自然带来的清新气息。我会去山间采摘那红如火的枫叶,望着树叶达着旋儿轻舞落地,我会为此大声叫好。我在大自然中体会着它那丰富,幽深的美。美得如此淡雅,美得如此低调,让我沉醉……
当你伤心时,哭泣时,站在那高高的山顶放眼望去,眼下的美景会让你露出那甜甜的微笑。随后会忘记一切烦恼和悲伤,去欣赏它那广阔的美。会让你驻足停留,久久不愿离去。
美无处不在,只要用心去体会。
5.在有效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内在力量 篇五
关键词:有效教学,学生,内在力量
学生是有思维模式和想法的独立个体, 都有其内在的力量, 内心有着无尽的好奇心, 渴望了解这个世界, 他们是不知疲倦的学习者。有效教学要做的是激发潜藏在孩子身体里的自然能量。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去学习、了解这股力量并学会使用这股力量, 而不是由成人去替代其学习, 或者被成人剥夺了使用它的机会。笔者认为, 这才是有效教学的本质。那么教师应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 发展这种力量, 实现学生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呢?笔者将对此问题进行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从兴趣入手, 扩大学生的课堂参与
学生学习的兴趣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儿童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而且在“智力发展最佳状态”中学习, 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有效的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要尽力调动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提供的信息进行灵活处理,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让学生将教材化静为动, 积极参与课堂上的小活动, 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也可以完全打破传统的教法, 围绕教材要求, 指导儿童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 或观看视频或排演课本剧或自己写故事结尾或畅谈感想等, 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 不断提高学生的成绩。
二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无法代替学生掌握知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启发指点。孔子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意思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时“启”, 在学生“口欲言而未能”时“发”。
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真正把自己看作是学习的主体, 是知识的发现者。在进行分组学习的时候,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所有学生都要积极开动脑筋, 努力为本小组的研究活动做贡献。教师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勇敢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判断, 独立对所学知识进行思考。有效的教学, 应当注重对学生创造精神的培养。
三课堂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爱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源泉, 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源泉。清代教育家颜吴先生说:“教子十过, 不如奖子一长。”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苛求学生, 不如用心去发现其优点, 并以此鼓励他, 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滋味。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吝啬赞许与鼓励, 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学生答得好, 应及时称赞, 当学生发言不对、说得不清楚时, 教师应及时补充, 不使学生感到难堪。在课堂上, 教师也要经常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 肯定他们的能力, 使学生感到一种满足和动力。教师只有以关怀、关爱、理解、赏识的心态评价学生, 才能起到启发学生心智, 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作用。
四重视美德和情感的培养, 全面评价学生
有效的教学, 应是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的, 绝非以知识累积为唯一目标。教师应更为注重培养学生高贵的品质和健全的情感。
众所周知, 拥有卓越的美德、健康的情感和完备的知识, 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而只注重发展其中的一方面, 就会造成不和谐, 缺少美德和健康的情感, 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过是一种谋生技术。有效的教学应当促使学生向上、向善, 使学生得到智慧、勇敢、诚信、友善和公正等美德, 而不仅仅是重视知识层面上的积累, 甚至以学生得高分、上好学校为目标来培养学生, 这是不可取的。
五从预习入手,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主体性是指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 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实践证明, 一切教学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 (思考和实践) , 才能够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由于预习是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 因此教师若重视这一环节, 就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为确保预习的有效性, 实现有效教学, 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明确预习要求;预习要求尽可能地体现趣味性,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以宽容、鼓励的态度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
六因材施教地进行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 每一个教学工作者都要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仅靠集体指导还不够,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结合自身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
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 面对要差异的学生能熟练地实施差异教学,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优质教育, 实现有效的教学, 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6.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作文 篇六
粉色的樱花开了,她在风中舞蹈,她在风中歌唱,她在风中嬉戏,多美啊!这时,一股芬芳扑鼻的香味向我们迎来。原来是樱花那让人陶醉的花香呀!红里透绿的叶子向我们微笑。
沙沙――沙沙一阵阵动听的乐曲传入每个人有心房里,这个时候,我想这乐曲是谁在弹奏的?原来那是微风穿梭在绿色的柳枝间的声音。这声音美妙、轻柔。柳树真是一个伟大的“钢琴家。”
一望无际的草坪,镶嵌在大地母亲的礼服上,在阳光下闪着绿光。
白色的丁香花挂满枝头,像成千上万个小喇叭。装饰在枝头,好像在告诉大家:“大自然的奥秘,等着你们去发现。”
紫荆又来到了美丽的人间。一簇一簇地挤在一起,像是在讨论重要的大事一样。微风一吹,闭了眼,似乎像紫色的珊瑚升到了蓝色的天幕上。
一朵朵鲜艳花朵的碧桃,在矮矮的树上闪烁着零零点点的亮点。远看像一片花海,近看像一“座”红色的雕像。
7.我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话题作文 篇七
瓢虫
看!一只小小的七星瓢虫正在一片叶子上小憩。再凑近些,它有着七个黑色的小点儿,分布均匀,身披有特色的外衣,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眼球!它的脚非常细,细如一根毛发,只有把眼睛贴上去才能看见。它时而舒展翅膀时,可以看见外面红翅膀包着的两片皱巴巴的小翅膀,它就是利用里面的翅膀飞翔的呢!
松树
瞧!一棵棵松树像一名名英勇无畏的战士笔挺的站立着,就连分叉的小树枝也是笔直的,留心观察,发现它的小树枝上通常会有15根小细丝,春天和夏天,这些小细丝还碧绿碧绿的.,秋天就慢慢变黄了,但这是还不会掉落。因此,每年冬天我们都要去把那些已经变得蜡黄的小细丝给抖落,要不然来年会影响松树的生长。
螺蛳
啊!一只背着重壳的肥大田螺正纹丝不动地贴在一块石头上,时不时探出脑袋小心翼翼地向外张望,它头部的触角,四下打量着,伸缩自如,直到知道外面的世界在目前没有危险时才开始慢慢移动。突然后面不知是谁扔了一块石头,刚好砸在田螺的壳上,惊慌失措的田螺瞬间脱离了赋予它安全感的石块,被一波接着一波的海水涌上了岸,但是好在不一会儿,又被风吹回了河里了。
8.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 篇八
著名教育家苏格拉底、杜威、布鲁纳等都提出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的重要性.记得一位大师曾说过: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 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场考试下来, 有些问题细究起来, 不是学生对知识点不熟, 而是学生在某个问题的某些点上发现不了, 一旦突破, 整个问题就连贯了, 也就能给出完整的解答过程.平时, 我们的课堂可能较关注题目的解答过程, 其实, 联想发现过程显得尤为重要.所以, 我认为联想发现过程重于解答过程.
一、联想发现要以我们所教授的课本知识为基础
例1 求数列undefined前9项和.
undefined
这种解法通过先求出各项, 再求出前9项和.在学生看来, 发现不了各项之间的关系, 只能退而求其次, 求出各项了, 也不失为一种万全之策.但是计算各项费时, 尤其到后面求和, 显得相当繁琐, 需通分.
若能审题时仔细观察, 不难发现分母是一个等差数列求和, 而这是我们平时教材中熟知的.所以, 可先求出通项, 再求和.发现:第一项分母是1, 第二项分母是1+2, 第三项分母是1+2+3…所以第九项分母是1+2+3+…+9, 第n项分母是1+2+3+…+n.
另解 设已知数列为{an}, 则其通项公式
undefined
运用后者方法过程中, 得出undefined, 可能又会陷入迷茫.要是能发现其形式结构, 联系到求和方法中常用的裂项相消求和方法, 将其裂成undefined, 就能相消求和了.
由上例可见, 发现过程离不开我们所教授的课本知识, 需要我们脑中已经生成的原有知识.发现不是凭空产生, 其实, 它是原有知识在脑中的升华.只有当一个人对一个或几个知识及方法有了很深的认识和理解, 才能融会贯通, 并能将其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 发现并作出反应.所以理清基础知识是发现的前提.
二、联想发现要注重在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较多时候, 学生思考一个问题陷入僵局时, 容易出现灰心丧气的状态.此时若能及时加以适当的引导, 化腐朽为神奇, 让学生体会发现的成功, 体会那份欣喜, 长此以往, 学生对解不出的死局僵局不再头疼恐惧, 而是迫不及待地想去重新走发现之路, 也就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发现能力, 并且还同步提高了审题能力、抗打击能力.
例2 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且满足undefined, 求an的表达式.
生甲:我发现加号后面是Sn·Sn-1, 所以我想起我们学过an=Sn·Sn-1, (n≥2) , 可将an用Sn-Sn-1 (n≥2) 替代, 于是, 当n≥2时, Sn-Sn-1+2Sn·Sn-1=0.
师:此式是关于Sn, Sn-1的, 那么下面如何处理?
生甲:因式分解.
师:怎么分解?
生甲:Sn+Sn·Sn-1+Sn·Sn-1-Sn-1=Sn (1+Sn-1) +Sn-1 (Sn-1) =…… (思路陷入僵局)
我一方面想引导这位学生, 一方面想鼓励一下他, 还有调动一下全班的积极性, 于是我问:若此式能因式分解为 (Sn-Sn-1+2) (Sn-1) =0, 又将如何进行下去?
生甲:由前一个因式得{Sn}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2;而由后一个因式知{Sn}为常数列.
师:刚才这位同学为大家揭示了, 若能因式分解, 是有很大可能将这个问题解决的.那么不能因式分解, 我们又将如何处理?哪位同学由这个式子的结构, 又能联系到我们做过的什么式子进行处理?
生乙:我想到我们做过式子an-1-an=an·an-1, 它是两边同除以an·an-1, 化为undefined, 即构造等差数列undefined.所以此题中, 该式可以同除以Sn·Sn-1, 化为undefined, 即undefined
师:太好了!能将做过的方法为自己所用, 触类旁通, 你太了不起了!
下面同学们都兴奋得为她鼓掌, 这个问题的难点也就基本上靠发现全部解决了.
解 当n≥2时, Sn-Sn-1-Sn+2Sn·Sn-1=0,
Sn-1-Sn=2Sn·Sn-1.
由题意知, Sn·Sn-1≠0.
∴两边同除以Sn·Sn-1, 得undefined常数.
undefined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2, 首项为
undefined
当n≥2时, undefined
∴综上所述, undefined
以上案例中, 学生参与性很高, 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去发现.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并且我们知道, 学生因人而异, 不是每个人能联系到原有知识和方法的, 每个学生基础也有差异, 这更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加以引导、培养, 并且发现之路上, 充满挫折, 学生常会灰心, 有挫败感, 鼓励这时就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下面再看一个更为复杂的案例:
三、联想发现要给学生创造在课后锻炼独立发现的机会
课堂上的培养固然重要, 但课后的锻炼也必不可少, 不能让学生一味依赖于教师的点拨.考试时, 考查的是学生的独立能力, 没有老师的监控, 只能依靠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 而这时独立的发现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下面以课后的一道练习题为例:
例3 各项都为正数的数列{an}和{bn}, 满足5an, 5bn, 5an+1成等比数列, lgbn, lgan+1, lgbn+1成等差数列, 且a1=1, b1=2, a2=3, 求{an}, {bn}的通项.
解 由题意知
(5bn) 2=5an·5an+1, 即2bn=an+an+1. (1)
2lgan+1=lgbn+lgbn+1, 即aundefined=bn·bn+1. (2)
undefined
undefined为等差数列, 公差为undefined, 首项为
undefined
将其代入 (2) 得, undefined
此题较多学生在得出 (1) (2) 式后便无法继续下去, 少部分同学虽能得出undefined, 但依然无法发现特点, 我并不急于给出提示, 让其继续作课后思考.又一天后有学生发现了只需处理成undefined就可以继续下去了.例3告诉我们, 有时学生联想发现能力有限, 我们只需给其充分的时间, 加以鼓励, 实在不行再考虑扶君上马即可.另外同学之间联想发现过程的讨论远比教师的提示能让其有欣喜若狂、心跳的感觉.
总之, 数学解题过程中不时会遇到困难, 这时发现显得很关键, 很强的洞察力固然很重要, 但联想发现过程更离不开以下两方面:
(1) 需联系原有知识和方法, 这就需要学生有过硬的功底, 同样也需要教师注重启发和培养.
(2) 联想发现过程会遇到挫折, 这对学生自己心态的及时调整和发现角度的及时转换是一个考验.
9.发现自然作文 篇九
金蝉脱壳的秘密、蜻蜓点水的知识、蝌蚪变青蛙的故事……种种事物在时间中流逝。
金蝉脱壳。
蝉蛹的身体来回抽搐了几下,背上立刻裂开了一道口子,蝉背露出来了。接着,蝉头露出来了,前面一双透明发亮的大眼睛像两颗花椒籽一样又黑又亮。最有趣的是蝉尾出壳的情景,蝉儿把身体向后扑又向前扑,再用脚拉住蝉壳用力一抽,蝉尾就出来了。
蜻蜓点水。
蜻蜓从春天到秋天,经过了大半年,终于在秋天来到出生的地方产卵了。蜻蜓在水塘中的一处地方产卵,开始产卵了。蜻蜓在水面上轻轻地拍打着,水面立刻泛起了一圈圈小圆晕。慢慢地,蜻蜓的尾巴点到了水面上。过了好一会儿,蜻蜓从水面上起飞,慢慢飞向远方。向水中一看,水中有了一个个椭圆形的卵。蜻蜓不怕死亡,飞过千山万水,飞回家乡,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蝌蚪变青蛙。
蝌蚪在水中出生,可以说,蝌蚪的一生几乎都在水中度过。青蛙在水中产卵,蝌蚪也在水中生存。蝌蚪成群结队地觅食,成群结队的生活,好得就像亲人一样。蝌蚪长大了以后,就变成了青蛙,开始了歌唱生涯。
10.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 篇十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改革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他们亲身经历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在现行《自然》教材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科学》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是摆在广大自然教师面前的新课题。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是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经历为途径。
我以(苏教版)第五册《食盐哪里去了》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发现问题,亲身经历探究过程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
我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在上课时我举起一杯水问:(1)杯里装的是什么?(学生:水)。(2)把食盐放在水中并轻轻摇晃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学生:会沉在杯底、会化了的、会不见的……)。(3)让学生分组实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4)学生汇报:(食盐不见了)。(5)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什么疑惑吗?(学生:食盐哪里去了)。问题产生了,学生自己提出了他们想要研究的问题,我就因势利导,让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研究。这一环节很重要,教师要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引领他们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教师设计的情境就是起到“引领”学生进入探究活动的作用,使学生对这一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让学生亲生经历探究过程
探究既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又是学生学习的方式。在做用高锰酸钾和粉笔灰进行的对比实验的过程中,借助高锰酸钾和粉笔灰的颜色,学生直观地看到了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溶解的过程以及粉笔灰沉淀在杯底的事实,学生在报告实验结果时纷纷说出了: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粉笔灰沉淀在杯底。我及时告诉学生像高锰酸钾那样在水中变成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这种现象叫做溶解。学生亲身经历、亲眼目睹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因此对溶解的概念理解得想当透彻。此时我趁热打铁,追问学生:谁能告诉大家,通过刚才的对比实验,你认为“食盐到那里去了”这是学生纷纷举起小手,争先恐后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我及时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表扬了他们,惊讶地说:原来高锰酸钾在水中变成了极小极小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即高锰酸钾被水溶解了,你们真聪明。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情绪高昂,他们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他们获得了科学的知识,增强了探究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动了、学生乐了、学生也得了。
本课教学中的几点不足:
(1) 实验之前没有让学生进行大胆的预测和假设,今后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实验的结果。
(2) 个别学生对实验的步骤、过程不够明确,以后要改进方法。
11.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 篇十一
一、辅导学生从阅读中发现问题
事实上, 学习应从提出问题开始。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其中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因此, 在课堂内外, 数学阅读必须给学生时间, 让学生自己去安排, 这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 教师要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一是个体自我阅读。一般指教师给出提纲, 引导学生阅读新课内容, 通过与已有旧知识的沟通联系, 认识新知识产生的渊源和发展的过程, 通过探究发现和自我学习来产生问题, 并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领略知识的同时经历着学习的体验, 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过程。
二是合作交流阅读。课堂中教师指定阅读内容, 引导学生围绕阅读中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小组讨论, 开展好学生组内的合作交流, 使学生借助集体的智慧消除在个体阅读过程中理解问题时可能出现认识上的忽视、片面或模糊不清之处等, 提出更深入、更有价值、更有建设性的问题。从而, 使学生懂得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团队合作之下创新和拓展的过程。
三是教师点拨阅读。教育家叶圣陶曾说, “教师之教, 不在于全盘讲授, 而在于相机诱导”。“相机诱导”就是在学生学有疑惑时, 教师适时点拨, 让其茅塞顿开, 引导其思维活动向纵深延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困难, 即便是大量的讲解仍收效甚微, 此时不妨去寻找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 给出如下问题: (1) 你知道这个问题的知识背景吗? (2) 解决这个问题, 你还有其他方法吗? (3) 从这个问题你能联想到什么?这样, 学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也容易发现并提出问题。
二、帮助学生从辨错中发现问题
教学中, 教师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不应该冷眼视之或束之高阁, 而应是及时引导, 将其纠正过来, 即应该把它视为“财富”, 作为十分重要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这样, 一方面学生感到老师在关注他, 当他把错误改正过来之后, 意识到自己出现错误的原因;另一方面, 使他由错误走向正确而找到自信, 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
例如, 针对学生平时学习中易错的问题, 让学生一起讨论, 研究易错的原因, 提出应对的策略, 逐渐使学生养成用“挑剔”的眼光看问题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因式分解时学生常犯的错误:
(1) 对意义理解不正确的:x2-9+8x= (x+3) (x-3) +8x;
(2) 与整式乘法混淆的: (x-y) 2- (x-y) 3= (x-y) 2 (1-x+y) = (x2-2xy+y2) (1-x+y) ;
(3) 分解不是恒等变形的:a2-a-2= (a-2) (a-1) ;
(4) 分解方法运用不正确的:
同时要重视教材中辩错题的利用 (如华师大九上§22.2) :
小张和小林一起解方程x (3x+2) -6 (3x+2) =0.
小张的解法是这样的:
将方程左边分解因式, 得 (3x+2) (x-6) =0,
所以3x+2=0, 或x-6=0.
方程的两个解为
小林的解法是这样的:
移项, 得x (3x+2) =6 (3x+2) ,
方程两边都除以 (3x+2) , 得x=6.
小林说:“我的方法多简便!”可另一个解哪里去了?小林的解法对吗?你能解开这个谜吗?
上述解答中, 忽视3x+2≠0这一使等式的性质成立的条件, 从而遗漏了3x+2=0这一情形, 导致遗漏解。
三、指导学生从探索中发现问题
问题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学中, 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独立或合作思考, 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尤其要通过“做一做”、“试一试”、“想一想”、“探究活动”充分地进行实践和探索, 不断地进行归纳和总结, 提出自己存在的困惑, 寻找解决的途径。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一节时, 可利用教材中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 (如浙教版七上§7.1) 。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卓越创造, 在19世纪曾极为流行, 七巧板虽然只有七块板组成, 但用它们可以拼出人、动物、交通工具等各种图形。试回答:
(1) 七巧板的七块板分别是什么形状?
(2) 用一套七巧板可以拼出哪些平面图形呢?
(3) 发挥你们的创造性, 尽可能多地用七巧板拼出表示人或物的图案, 并配上一句解说词。
当我提出这些问题时, 学生热情高涨, 马上产生了兴趣, 越拼越有心得, 也画出了许多平面图形。在我的鼓励下, 学生把全部的图形加以分类并整理, 最后完成了探究活动。他们发现, 七巧板可以拼出许多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等) , 且尺寸不同的同一种平面图形也有许多种拼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 动手动脑, 自己发现问题, 沉浸在对问题探讨的过程之中。在日后的平行与垂直的教学中, 还可以在上面的七巧板拼图中, 找出互相垂直或平行的线段, 或找出其中的锐角、钝角、直角。
《课程标准》 (实验稿) 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于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 目标重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追求的是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和谐统一。因此, 教师的作用就要形成有助于创设探究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知识时, 可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人认为“七巧板拼成的多边形, 其边数不能超过8”。你认为这个结论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整个过程完全可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 教师只要辅之以引导。因为七巧板7块部件的内角度数只有45°、90°、135°, 用它们拼成的最大角是135°, 设七巧板能拼成n边形, 则 (n-2) ×180°≤n×135°, n≤8, 即用七巧板拼成的多边形其边数不超过8。
四、组织学生从活动中发现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老师的建议》中写道:“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一切力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 使他们面前产生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 事情就成功了一半。”事实上, 在教学实践中,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方式是很多的。
一是讨论交流。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 教学中要通过开展讨论、合作、对话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学生在对话中学会了表达自己的观点, 展示自己的智慧;在倾听中学会了理解他人的观点, 分享着他人的思想;在质疑中学会了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 学会了严谨的思维;在探索、说明、争论、推理、判断的过程中理顺思维, 体验发现。
二是活动课。如统计图表一节教学中, 为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能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分析数据, 作出合理的决策。教学中, 可组织学生走向社会调查收集数据, 自己动手写一份包含课题及目的、调查方案、搜集到的数据、制作统计图、结论五项内容的调查报告。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信息,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开展“你点我探”活动。如给定一个问题情境, 学生在经过了细致观察、认真比较、综合分析后, 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看看谁发现的问题多, 提出的问题有创意, 解决问题的方法好。久而久之, 学生逐步养成“找问题, 提问题, 解问题”的良好习惯。还可以开展问题训练, 譬如, 在一节课快结束的时候, 教师出示几个问题, 请学生小结本课, 即谈谈通过学习后的收获: (1) 我对本节课知识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 我在本节课上有哪些收获? (3) 本节课中的问题在解决时主要采取了什么方法?我能提出更好的方法吗?这样, 学生在小结时, 按照问题训练单自我提问, 自我回答, 学生在反思中既有整理知识、整理思维的过程, 又是总结得失的过程。
学习过程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应从提出问题开始, 在分析处理问题中求得发展, 最后以解决问题告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课堂中, 除了要主动给学生发现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外, 还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和指导, 只有这样, 才能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质疑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盛建武.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2.
[2]曹绍炼.促进学生课堂参与的八种策略[J].教学科学研究, 2007, (3) .
12.生活中的发现小学生作文 篇十二
到了夏天,各种鲜花都盛开了,其中最为美丽的就是蝴蝶花了。蝴蝶花黄色的花瓣,加上褐色的斑点,风儿一吹,就像是一片蝴蝶在翩翩起舞,真是美不胜收啊!
在我们小区的中部有一个健身娱乐区,中间有个大大的圆盘,在中部的石砖道上,种着一些石榴树,夏天的时候,石榴笑破了肚皮,咧开了小嘴,我看到了就想顺手摘一个吃了。可是看到它那可爱的样子,却又不忍心摘下。
如今,你漫步在这个小区内,就像置身于五彩的花园当中。这一切说明了人们的生活品质提高了,在爱绿护绿的意识方面也有了巨大的改变和提高。
13.大自然的发现作文 篇十三
花园里,有红色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杏花。有的花挤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花挂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长发。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了白生生的梨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
山坡上,小草偷偷地钻了出来,花儿们在偷偷地笑着。它们一面伸展着小小的肢体,一面吹出醉人的香气。这个时候,我想起了一首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只蒲公英被风吹上了天,它们开始了自己的旅行,等它们重新飘到陆地上,便成为一只真正的蒲公英了。
河边,柳树姑娘伸展着长长的枝条,拍打着水面,正在梳洗头发。
田野里,农民伯伯撒下了一粒粒金黄的种子。他们希望到了秋天,这些种子能早日变成饱满的麦穗。
14.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 篇十四
一、课堂教学课前“学习”是门道
1.问自我。课前, 在备课时用“3W”的形式多向自己提问, 即:“Why———这节课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How———应该怎样上这节课”, “What———这节课还可以设计什么内容”。同时还要坚持“课中问”, 课堂中面对瞬息变化的学生时常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无论这些“意外”对你的课堂是好是坏, 都要及时进行反思。此外还要坚持“课后问”,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新教师, 不能把一节课的结束看作是一次教学的结束, 每节课后要及时进行反思, 反思课中的亮点与不足。
2.问同行。作为一名年轻教师, 平时要多观摩指导老师的课, 从中取其精华。同时也可以和其他专业教师多交流, 将他们邀请到自己的课堂, 请他们对自己的教学给出专业性的意见与建议, 并及时进行总结, 以便于长善救失, 这对年轻教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3.问学生。不要小看你的学生, 不要觉得一个小学生什么都不懂。试着和他们进行交流, 问问他们对你课堂的看法, 问问他们在课堂中需要些什么。问学生, 可以让我们知道学生真正需要什么样的课堂;问学生, 可以让我们的课堂设计少走些弯路;问学生, 可以让我们“对症下药”。
二、课堂教学备课是关键
1.备教材。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系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之一, 它也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基本工具之一。因此, 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十分熟悉教材。因为只有做到对教材非常的熟悉, 教师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从而设计出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 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一切以学生为主,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2.备学生。每一个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而且我们每日面对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着的, 因此, 教案的形式不能单一。在备学生时, 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等特点,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合理分配。教案在内容设计上需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课中要做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让有基础的学生不觉得“吃不饱”, 而那些基础相对薄弱一点的学生也不会觉得“撑得慌”。
3.备教法。好的教学法在让老师教得轻松的同时更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 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在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的同时, 还有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同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备方法时, 教师可以考虑用游戏和故事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其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1) 情境教学法。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把教学内容融入到学生熟悉的、喜爱的故事情境中, 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而且还更利于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且能够引导学生在“玩”中轻轻松松地掌握老师所教内容。耐久跑是小学生普遍比较畏惧的一项运动, 枯燥无味, 在耐久跑的教学中, 我们也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都会对此产生畏难情绪, 有的女生甚至会“临阵逃脱”, 这时候老师就可以设置一些情境, 如:“穿过小树林”“营救抗日伤员”等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情境中完成学习内容, 实现学习目标。
(2) 游戏教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学不如乐学”。例如, 一年级新生的空间知觉感较差, 方位认识模糊, 常规教学中的队列教学是个会让不少新教师都会感到无助和头疼的问题, 如果用传统的讲解示范教学, 效果肯定不好。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 采用合适的游戏教学, 用游戏教学法来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如在课中给每人编上号, 然后通过“找找火车头”“找找小伙伴”和“快快集合”等游戏, 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自己的位置, 分清队伍的前后左右, 区分横队、纵队等。
(3) 儿歌教学法。
体育运动大多源于生活, 教师可以从生活中寻找内容丰富、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 用简洁的语言将复杂的动作表达出来, 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儿歌教学法。如, 原地踏步的儿歌:抬头挺胸121, 手臂摆起121, 小腿抬高121。再如原地踏步走的儿歌:抬起头, 挺起胸, 脚尖对准前, 抬头又挺胸, 身体不能弯, 等等。这样既通俗易懂又简洁精练, 非常利于学生理解记忆,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教学反思亦重要
所谓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一节课并不是伴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而结束, 作为年轻教师一定要注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一名教师快速成长的必备课之一, 很多优秀教师都善于教后反思。反思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做表面工作, 应该从多个维度来反思, 如, 教师行为、学生课堂反馈、场地器材的布置, 安全隐患等。通过课后反思来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生亮.创设情境, 打造高效课堂[J].青年文学家
[2]毛振明著.体育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大自然中发现小学生作文】推荐阅读:
自然中发现了美作文800字09-02
发现大自然秘密的作文09-04
我发现了数学中的窍门小学生作文200字10-23
玩耍中的发现话题作文07-31
我在生活中发现智慧作文08-06
生活中的发现五年级作文400字07-27
发现生活中的美六年级作文350字08-23
发现不足小学生作文06-25
大自然中的感动作文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