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精选8篇)
1.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一
我校是一所以德育为特色教育的学校,在以“健康人生,和谐共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成为我校体育课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发挥体育教学中潜力巨大的思想教育力量,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就成了我们体育教师研究和努力的方向
一、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教育最终是一项为未来培养人才的神圣事业,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培养的未来建设者,不但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强健的身体,而且还要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甘愿为社会主义献身的精神。
学校体育是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陶冶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任务。实践证明,在体育教学中,加强组织纪律性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实事求是的优良品质教育,体育课的教学任务,才能在严明的纪律保证下,在良好的教学气氛中顺利完成。
二、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优势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因此,研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就要从分析学校内部固有的特点入手,认识德育与学校体育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学校体育是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及自然条件下,在动态中进行的以“运动”为核心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体力与脑力并用,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高度结合,智力开发价值较大,人际关系广泛而活跃的课程体系。这就是学校体育固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为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独特、有利条件。
寓德育于身体活动中,把身体活动与内容要求、意识与动作、理论与实际紧密和谐的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学生在活动中将纪律观念和行为有机统一起来,付诸实践,直接受到时间的检验。
在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人际关系,有利于促进职高生个体早期社会化。例如篮球教学,在球场上强调互相配合的集体力量,对少数学生的个人英雄主义要及时纠正;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技术好的同学要热情帮助技术差的同学;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裁判的漏判和错判,要站在公正的立场对待。这样可以使学生学会如何做人、交友,如何处理好竞争与合作、对手与朋友、胜利与失败、纪律与自由等诸多问题。
三、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做法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中学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就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教育,制定出各种严格的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以保证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1] [2] 下一页
2.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二
中华传统的音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音乐教育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通过学习,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文化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民族情感在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呢?下面我谈谈体会。
一、让学生在民歌学习中感受民歌韵味
中国土地辽阔,民族众多,民间民俗多样,形成了品种繁多的民歌。民歌是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音乐文化,它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抒发了他们的感情,表达了他们的意志和愿望,更具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色彩,更贴近广大劳动人民,并为他们所接受和喜爱。现在我们使用的花城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从三年级开始就安排有“多彩的乡音”主题,向学生介绍中国各地的民歌,为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提供平台。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和效率,学唱前可以让学生了解这首歌的社会背景、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相关的一些有趣的故事。也可以利用学生追星的心理,在网上找一些当今明星翻唱的民歌让学生跟唱,再回到课本的民歌,这样学生会觉得民歌不是老古董,也可以唱出“潮味”。如唱《浏阳河》时,我就让学生听了沙宝亮在“我是歌手”里唱的、李谷一唱的和课本配套光盘里唱的三个版本,让学生体会“一曲千家唱,巧妙各不同”,更体会民歌的独特魅力。
通过《茉莉花》、《凤阳花鼓》、《黄河船夫曲》、《草原就是我的家》、《浏阳河》、《沂蒙山小调》等民歌,学生领略了内蒙古民歌的豪放、昂扬,陕北民歌的高亢、奔放,云南民歌的明丽、清新,新疆民歌的活泼、欢快等,也知道了由于所生活的地域不同和民俗不同,民歌风格也不同,在平原地区多为柔美动听的小调,在山区则是高亢嘹亮的山歌,从而领略了民歌的魅力,提高了鉴赏、审美能力。
二、让学生在欣赏音乐中触摸民乐脉搏
中国民族音乐又称民乐,是指中国传统音乐及以其为基础发展出来的种种音乐。其乐种包括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的独奏曲与协奏曲、传统中国的各种器乐合奏、近代发展出来的民族管弦乐大合奏曲及小合奏曲、交响乐团演奏的中国民族风格乐曲及中国民族声乐等。现行小学音乐教材里也安排了不少民族乐器的知识及用这些乐器演奏的乐曲,为学生了解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如唢呐、琵琶、笛子、笙、胡琴等乐器,《金蛇狂舞》、《江河水》、《百鸟朝凤》、《北京喜讯到边寨》等乐曲都成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帮手。
如在教学《百鸟朝凤》时,我让学生先听唢呐的音色。当唢呐的声音一出来,学生就说:“哦,死人笛。”(原来我们这里平时有人办丧事时都请“嘀嗒佬”,主奏乐器就是唢呐。)我再让学生了解唢呐。唢呐也称喇叭,广东地区亦将之称为“八音”。唢呐从波斯传到中国已经有700多年了,在中国各地广泛流传,它发音高亢、嘹亮。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民族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民间多用于婚丧喜事的吹打乐队中,也用作民间歌舞和戏曲的伴奏乐器。认识了唢呐,接着就是聆听由唢呐演奏的《百鸟朝凤》。在听之前先简述百鸟朝凤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这首乐曲。在学生闭着眼听了这首乐曲后,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有的说“看见了”万千鸟儿朝拜凤凰的画面;有的说“看到”有的鸟在聊天、在谈恋爱;有的说“看到了”仪态万千的凤凰……可见一支小小的唢呐表达了万千雀鸟的万千姿态,真了不起。
又如在教学三年级的《瑶族舞曲》,一开始,我让学生看课本插图,了解瑶族、瑶族长鼓舞,之后介绍这首乐曲的意境:乐曲一开始描述了夜幕降临,人们穿着盛装,打着长鼓,聚集在月光下,引子后一位窈窕淑女翩翩起舞,婀娜多姿,随着快乐的主旋律姑娘们纷纷敲起了长鼓,加入舞蹈行列,情绪逐渐高涨,人们活跃起来。结尾部分的音乐越来越欢快,人们纷纷加入舞蹈的行列,沉浸在一片狂欢之中,欢笑着、旋转着、歌唱着,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学生在我的解说中听着《瑶族舞曲》,仿佛置身于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歌舞场面中。而在这聆听过程中学生触摸到了民乐的脉搏,领略了民乐的魅力。
三、让学生在节奏学习中体会古诗词神韵
在学习节奏时,除了用日常用语外,用诵读古诗词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美妙诗句,它们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节奏的辅助物。因为学生或多或少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都看过古人摇头晃脑地诵读,让他们也来个古诗词诵读他们会感觉很新鲜,学起来更有兴趣。如学习××、××××××、××××等节奏型时,可以让学生回忆学习过的古诗词,学生读,老师帮他们记在黑板上,也可以老师读,学生帮记。看着自己读的诗句被老师用长长短短的线写在黑板上,他们会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原来这个就是节奏,原来我们也懂节奏,从而自豪感顿生,对学好节奏充满信心。这时候再让他们模仿古人的神态按写好的节奏诵读,他们会觉得自己穿越到了古代。如唐代孟浩然的《春晓》的古代诵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读完古代读现代的现代说唱型朗读,这时,再要求学生按节奏拍读: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花落知多少,知多少。经过这样同是一首古诗,用不同的节奏朗读,效果马上就出来了。这样学生既掌握了节奏,又知道了节奏的作用,还体验了古人的诵读方法,一举多得。
此外,在课外的实践活动中也可以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课外,让学生广泛收集全国各地的地方剧目,学唱本地有代表性的剧目选段,了解它们的历史、特点等。在各班级排练节目时着重排一些有点“古味”的节目。这几年,学生在我的指导下编排了小品《司马光砸缸》、《诚信果》、《西门豹》、粤剧《沙家浜》之“智斗”、粤曲《春日郊游》、《双飞燕》等。总之,中华传统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我们时时处处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承和振兴中华传统文化。
3.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思想品德 渗透德育 点滴体会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c)-0219-01
德育教育是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几乎与学校所有教育教学活动联系都比较密切,与学科教学交叉融合性更为较强,涉及到众多学科的相关内容。但有时候会出现德育工作干巴枯燥、苍白乏力的问题,我觉得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教育与教育教学内容没有有效结合,德育教育与各学科相关教学内容结合点没有抓住。恰在此时我校市级课题《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开始立项研究,我有幸成为课题组研究成员,认真参与了研究。从成为课题组成员到现在,对这个课题有了不知从如何做起到时时处处都在落实课题研究的跨越,从中有很多体会。认识到所有学科教学中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因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找好德育教育的切入点,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之中。
1 思想品德课对加强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课程,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同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其教学模式过程是影响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对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教学中应准确把握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以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为主要线索,将道德、心里健康、法律、国情等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教学中要避免孤立化地传授知识,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关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
2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活动中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思想品德课德育的实效性。我在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重视对学生自身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使学生的参与过程和生活体验成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达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课题教学中,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之中。初中七年级思想品德学科上册第十一课内容是《做一个自强的人》。七年级学生的生活阅历不多,对自立和自强的含义及其对人生的重大意义,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强不息的深刻含义,明确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在教学中我经常准备一些名人的故事,如我国的桑兰、邓亚萍等名人的事迹。虽然这些事例很有针对性,但是学生觉得他们是名人,离自己太远,教学效果不太好。所以在教学中我尽可能选用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从中感知,只有自立和自强的人,才能克服在人生旅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我在杂志上看见《两个乡下人的不同命运》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故事恰恰说明了此道理,就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出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学生的表演,这个故事更生活化和具体化,再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亲身体会到一个道理: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发起克服困难的勇气与努力向前的决心,只有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五年前,两个乡下人在候车厅退票处相遇时可以说他们是站在人生的同一起跑线上,可是到了五年后,他们之间的差距却很大。一个西装革履,是拥有150多个工人的清洗公司的老板;一个破衣烂衫,是靠捡破烂维持生存的乞丐。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大的差距?通过学生的讨论分析,原来打算要去北京而后又去了上海的那个乡下人,抱着自立自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有明确的目标,树立乐观向上的世界观,所以,他认为选择去上海就是选择了发财致富的好路子,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功。那个打算去上海却去了北京的乡下人,则抱着消极被动、安于现状和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了与世无争的世界观,结果成为乞丐。明确目标才可能实现成功,但设立的目标要可行,还要把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不懈地去实现目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做什么都要脚踏实地,也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
3 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思想品德课实践活动中
注重道德实践体验,加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好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教育涉及大量的实际问题,单靠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解决,因此在思想品德课程中,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例如,在讲授九年级第五课《树立科学发展观》这一课时,学习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组织学生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实践活动,在学校有的同学清理校园的口香糖污渍,有的同学随时弯腰捡起地上的垃圾,有的同学主动擦教室的门窗;学校的小志愿者组织部分同学一起到街道上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基本国策;再如,母亲节的到来,布置学生回家给妈妈洗脚的活动,或者回家帮家长做一件事,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会感恩等等。通过这些活动,产生了课堂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在道德实践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普遍得到了升华,产生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落实具体正确的道德行为,懂得了要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做负责人的公民。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能孤立地进行教学,科学地利用教材,结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事例、故事和案例,让学生参与主题情境表演,抓住德育与本学科教学的结合点,科学地渗透德育教育功能,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人生观、世界观和法律常识教育,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心理、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寓德育教育于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活动之中,强化了德育教育在思想品德课程中的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4.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四
教师:王启进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传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确保德育首位。教学永远具有强烈的教育性。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热点。小学英语教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德育因素贯穿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对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独到的优势。现就德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谈几点体会:
一、确定每部分的德育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要仔细分析教材,深挖教材,敏锐捕捉每个部分、每篇对话中的德育因素,把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把他们纳入教学目的,有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课堂语言学习中形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及良好道德习惯,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例如,在教人教PEP五年级下册Unit5 part A时,渗透了德育教育,在教单词“swim”时,教师可说:Summer comes,Don’t swim in the rivier。因此,教师应把安全教育作为该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在教三年级上册Unit3 part A时,我们可以看出 “How are you?” “Nice to meet you.”这两个句子含有德育因素,因此应把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团结友爱的思想感情纳入该课的教学目的。在教五年级下册Unit2 part B时,有这样一个句子:“Why do you like spring?Because I can fiy kites。” 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看出这个句子含有安全教育因素,可以让学生讨论放风筝时要注意些什么?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达到了本堂课的教育目的。因此,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教学,应把同学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如:“Can I help you?” “Let’s go to the Children’s Senter together!”;讲文明懂礼貌:“Hello.” “ Hi.” “Good morning.” “Thank you.” “ Excuse me.” “May I use it?” “Can I go? ” “How are you? ” “ Nice to meet you.”;爱学习、爱劳动: “What is that ?” “What is this”? “What are these/those? ” “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等等纳入英语的教育目的,使英语课成为富含德育内容的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小学生模仿力强,很容易从榜样的形象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小学生产生着直接的影响。教师是学生的最直观的榜样。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先为范,后为师。教师的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首先教师要作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英语教师标准的语音语调、流利的口语„„以及独特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尽量用标准的、原汁原味的日常英语来表达对学生的关心、爱护、问候等,这样就使学生在运用英语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其次教师要具有敬业精神,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要用自己的爱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爱,从而引伸到对生活的爱。例如:学生在取得了好成绩时,教师说一句“Congratulations on your success!”和学生相遇时,你说一句“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again.再天气急剧变冷时,你说一句:“It ’s so cold today,you wear more clothes。” 学生交作业时,你说一句“Thank you.”在和你朝夕相处的过程中,学生会感到你的爱护与鼓励。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行为举止也会受到良好的熏陶。
三、创设情景,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
寓德过程以课堂教学为渠道,不同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其侧重点不同。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语言的交际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要在语境中,在活动,在模拟交际中学习英语,感受语言。
首先,创设和利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手段来渗透德育。在课堂问答和操练中,教师应尽量多采用group work、pair work、discussion等形式,教师不断的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使学生学会与别人合作、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原望的驱使下,学生会忘却羞涩,积极向上,努力合作,去争取更高层次的成功。伴随着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德育融汇其中。
其次,创设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结合教学内容明确德育目的,使德与智有机结合。如歌舞比赛、英语小品比赛、拼词组句游戏、开Party、参观郊游等等。歌舞比赛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性、集体主义精神;英语小品比赛,要求小组全体成员一起根据所学口语,创造性编小品,然后进行熟练表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拼词组句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动脑、爱学习、细心等品质;开圣诞节Party和Women’s Day、Teaches’ Day、Mother’s Day、Father’s Day时,要求学生亲手制作卡片,写上Merry Christmas!Happy New Year!Happy Women’s Day、Happy Teaches’ Day、Happy Mother’s Day、Happy Father’s Day等圣诞、新年和节日祝福之类的话语,并赠送给亲朋好友、父母、老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同学、尊敬老师的美德以及热爱劳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珍惜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美好情操等等。
5.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五
铜仁市第七小学龙丽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在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外,更要特别关注学生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加强法制、道德教育,做到 “整体育人”,培养具有健康体魄、真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优秀人才。作为小学英语老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健康的合格的少年。为充分挖掘和利用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法制教育因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讲文明,讲礼貌;尊敬师长,关爱他人;遵守规章制度,讲公共道德;热爱劳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爱护动物,保护环境。
湘教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相关的法制教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法制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法制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培养良好的品德;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呢?本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结合自己的应对方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湘教版教材
1的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如小学英语在教学国家和语言的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国旗进行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辽阔的疆域,欣赏我国美丽的各地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更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师生问答,认识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Do you know these places? Where are they? Tiananmen Square, Yu Garden, West Lake, Li River, San Ya, Ocean Park„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
二、遵守规章制度,讲公共道德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法律法规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良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当我在教学湘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What color is this balloon? Part B部分的颜色词redyellowgreen时,出示交通信号灯,自然引出道路安全交通法的第26条;接着又出示行人交通信号灯,引出交通法的第38条;教学white black 时出示斑马线图案,引出交通法第62条。让学生将英语融入生活,培养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如我在教学表示地点的词汇时,我请学生们看了这样几个片段,请他们判断正误:
(1)Be quiet in the library.(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
(2)Drink and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在电脑室里吃东西)
(3)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在花园的草坪上走路)
(4)Smoke in the school.(在学校里抽烟)
(5)Swim in the river.(在河里游泳)
答案是很明显的:(1)是良好的习惯,而(2)、(3)、(4)、(5)是不良习惯。孩子们用他们那稚嫩、响亮而又坚决的声音向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公德答卷。虽然这并不能保证今后在面对这样的人生考题时,他们仍能做出如此一致的回答,但至少在他们幼小而又洁白如雪的心灵上印着最初的,美好的人性品质。这也是为人师者所应给予的。
三、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 mom./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情境表演,排演儿童剧目等。
如在教学“Hello, how are you?这个句型时,让同学们相互问候,时时关心他人。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还促进他们形成尊敬师长,关爱他人的情感品质及对美好事物的认知情
感,从这些方面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
四、讲文明、讲礼貌
在英语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如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常用语时,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情境一:下课的时候,Dongdong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Lingling,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Peter和Anne约好8:00 去动物园,可是:Anne等到8:30了Peter才来,Peter该说什么呢?学生们在可爱的头饰面前,争相扮演角色,并进行极为生动的表演。---I’m sorry.---That’s all right.(——对不起。——没关系。)„.通过表演学生们可以知道应用的场合极多,并大多是用来表达自己做错事时的抱歉心理。由此学生们在情境表演中养成讲礼貌的习惯,并知道做错了事应该诚恳的道歉,从而逐步养成理解、关怀的情感品质。
同样对于“Thank you”(谢谢你)这一更为常用的礼貌用语,在教学上,教师也应侧重于学生这一良好习惯的养成,并时刻加以提醒:如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赞美时,要说“Thank you”;接受别人的礼物时,也要说“Thank you”。即使是自己的父母,也别忘了说“Thank you”。因为只有对生活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才能真正体验心灵上的满足与快乐。
五、爱护动物、保护环境,健康安全教育
在学习三年级英语上册动物词汇时,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看了一些自由自在的快乐的小动物,学生们的兴趣相当浓厚,为了挖掘
教材中渗透着的德育因素,我又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一转眼刚刚还是茂密的森林变成了荒山,清澈的小溪流淌的是黑色的浓液,鸟儿的歌声不再有,鱼儿也不见了踪影,还有一幅幅濒临绝种的珍稀动物的图片,激起了学生们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强烈愿望。让学生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做到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
学习湘教版五年级上册句型‘Do you have any hobbies? ’时,同学们的回答各式各样,兴趣爱好健康广泛 ‘I like playing
football’,‘I like reading books’I like growing flowers.’当我问:‘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 like?’时,有的同学皱起了眉头,有点愤愤不平的样子,平时最不喜欢发言的金标站起来说:“我妈妈整天除了帮我烧好饭,然后就知道打麻将。我讨厌死了。”叶同说:“我爸爸一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然后朝床上一躺,又打开电脑打游戏,有时在电脑上打牌,打麻将。”可见这些家长的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学生,甚至摧残了学生的幼小心灵。于是,我首先指出这些行为的错误性,还告诉他们要说服自己的父母,做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重要的是自己不能有这些不好的行为。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德育的主阵地,只有将两者有机融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让我们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真、善、美的情感空间,使他们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把握情感品质的内化力量,让他们在语言的天空中感受纯我本色。
教师应善用慧眼,巧耍“花招”,充分开掘课程资源中的有效素
6.在学科中渗透德育心得体会 篇六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过幸福快乐,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实现。幸福是人类个体认识到自己需要得到满足以及理想得到实现时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是由需要、认知、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的交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而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场景中自身需要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感受,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一种教育主体生存状态。教师的幸福就是教育幸福。幸福的教师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
教师,循循善诱,守望的是讲台,放飞的是梦想,播种的是知识,收获的是未来。教育是教师的生命,因而教师的幸福首先来教育教学的工作;其次教师的幸福来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为从学生身上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进而体验到精神上的无限幸福,学生的道德成长,桃李满天下,便成了教师最大的幸福;教师的幸福同时也来自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研究、善好的学校生活。
“每一个孩子,其实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使。他们为什么会掉下来呢?因为他们的翅膀断了。他们从来到这个世界上,就一直在寻找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当成人世界不再嘲笑他们的青涩、荒唐和鲁莽,给他们一种鼓励、一种包容时,他们便会在没有忘记天空的时候,缝上翅膀重新翱翔,成为天使。”当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油然而生一种责任感和自豪感。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就要做那个给天使们缝补翅膀的人。善待自己的心灵,就是善待学生。行动的改变来自心灵,换一种态度对待生活,即是获得了一次重生。教师的幸福其实很容易得到实现,当学生的成绩有进步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调皮的学生开始懂事、听话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当在比赛活动现场,学生一起呐喊、加油、努力、全力以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幸福·······对于教师,我们很容易在身边的小事上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7.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七
一、德育教育要具体化
德育教育包括很多方面, 感恩教育就是其中之一。有人说:“感恩就是灵魂上的健康。”说得多好啊!但是, 现在很多学生缺乏对父母的理解和尊重, 他们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怀往往熟视无睹。这就需要身为人师的我们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感恩教育上, 我是这样做的。我以“人的生殖”的内容为切入点, 让学生了解母亲孕育生命的过程, 特别是母亲40周怀胎、分娩等知识。之后, 再向学生介绍:分娩的过程看似简单, 实际上给母亲带来巨大的疼痛。并通过下面这个表格, 让学生分析:“孕妇在怀孕期间体重增加了14千克的数据, 能不能说明母亲怀孕的艰辛和不易呢?”
顺势指出:我们出生之后, 父母把我们养育成人, 更是倍加劳累和辛苦, 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刻铭记的。
还有, 在学习“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时, 向学生介绍:作为家长的我深有体会, 平时孩子的一日三餐都不会重样儿, 怕孩子吃腻了。特别当孩子生病、中考和高考等时候更是挖尽心思弄吃的……每个家长都是这样。作为孩子, 也应该关心家长的饮食。就运用刚学过的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 要求学生为家长设计一份午餐食谱。设计食谱的时候要考虑当地常吃的食物种类、营养成分、价格, 以及家长的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等, 做到荤素搭配、干稀搭配、营养合理、经济实惠……并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 在周末亲自在家里为父母烹制美食。整个过程中, 家长只是动口 (指挥) 不动手;而学生, 既要动口勤问又要动手勤做 (按照家长的指挥来操作) 。做好之后, 请家长品尝并作出评价。
通过类似的活动, 让学生理解和体会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 学会感恩, 尊重和孝敬父母。
二、德育教育要注重身教大于言教
见过我的人, 一般都会有这样的印象:开朗乐观、幽默风趣、做事认真、积极向上……正像去年毕业的小宇同学说的:“老师, 你一天总是那么开心, 看到你我就高兴!”我立刻伸出两个手指回复了他一句:“哦耶!”记得有这么一句话:“人生有三乐, 助人为乐、知足常乐和自行其乐。”我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着。初中就我一个生物教师, 凡是在三完中学读过书的都是我的学生。据有关资料显示:心情愉快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 (我认为, 对成年人亦是如此) 。我希望在我与学生相处的这几年间, 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 使他们能拥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 做阳光、快乐的少年。
再如, 在学习“输血和血型”时, 让学生明确了正常成年人的血量为体重的7%~8%。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液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所以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从1998年开始, 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讲到这儿, 有大胆的学生会问:“老师, 你献过血吗?”我会停下来, 接着说:“我献过, 而且不止一次。老师的血型还很特殊, 是俗称RH阴性的‘大熊猫血’。仅2009年, 老师就献了两次, 每次400毫升。献完血回来, 还直接上课呢!什么也不影响, 你们看到了, 老师是不是很健康……”接着, 把我的几个献血证分发给各小组传阅。有的学生还问献血时疼不疼, 献血有什么好处等, 我都一一作答。通过这次课使学生们明确了一次献血不超过4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同时还可以回报社会、挽救他人生命;若家属和自己需要用血时, 还可以相应地免费用血。之后再展示问题:“同学们, 等你们长大了, 你们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几乎所有同学都表示愿意, 有的还要马上去献……
三、德育教育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在校期间我经常发现有的学生不吃早餐就来上学。饿了, 就课间跑到商店买吃的, 甚至在课堂上偷偷摸摸地吃;还经常看到学生喜欢喝饮料、吃烧烤、吃油炸食品以及在学校对面吃形形色色的小吃等。在学习“营养物质”一课时, 就把这些现象拿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分析讨论。再加上教师的补充, 使学生明确了:不吃早餐就去上学是不科学的。上午学习任务很重, 往往两节课后就处于半饥饿状态, 出现头晕、心慌、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影响学习效果;不定时吃东西, 胃肠得不到充分休息, 时间久了容易患胃痛、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果长期这样, 肯定影响健康。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 要养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吃早餐等良好的饮食习惯。
四、德育教育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习“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时, 我问学生:“中国有句俗话, 叫‘食不言, 寝不语。’你知道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的原因吗?”学生答不出。这时我让学生用手轻摸自己的喉部, 做个吞咽动作, 感受一下喉的运动方向。再出示一张图片, 告诉学生:人吞咽的时候喉部会上升, 这样, 会厌软骨会像盖子一样遮盖在气管上面, 避免食物进入气管;要是吃饭的时候谈笑, 会厌软骨还没来得及遮盖气管食物就进入气管了, 结果“误入歧途”, 引起激烈的咳嗽和痛楚, 甚至带来生命危险。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像“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有人吐痰之后还要用鞋底将痰擦去, 这样做好不好?”“我们天天都在跑步, 那么跑步的时候用鼻子呼吸好还是用嘴呼吸好?”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这样的思想教育, 学生容易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 从而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8.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小学;英语;法制教育
湘少版的小学英语教科书内容丰富,色彩鲜艳,设计精美的系列教材,以话题为纲,注重能力培养,课文所涉及的题材都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启发性和创造性。如:学校、家庭、动物、时间、文具和饮食等。这些教学内容都渗透了相关的法制教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法制教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人际关系、思想品质、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法制教育。
一、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传统美德”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英语湘教版教材的选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突出"语用教育"。在英语文化意识熏陶学习和交际能力培养中,对学生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热爱祖国、热爱国旗,如小学英语在教学国家和语言的内容,教学时可以结合国旗进行教学,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辽阔的疆域,欣赏我国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努力学习,长大为建设更繁荣富强的祖国而努力。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祖国美丽风光的图片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师生问答,认识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Do you know these places? Where are they? Tiananmen Square, Yu Garden, West Lake, Li River, San Ya, Ocean Park…营造浓郁的法制教育氛围。
二、遵守规章制度,讲公共道德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因此,教师要善于唤起和诱发学生对法律法规现象的情感体验。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善良的心灵,让学生真正地感动,以自觉的行动克服不良的行为。
当我在教学湘教版三年级英语下册Unit 3 What color is this balloon? Part B部分的颜色词red yellow green时,出示交通信号灯,自然引出道路安全交通法的第26条;接着又出示行人交通信号灯,引出交通法的第38条;教学white black 时出示斑马线图案,引出交通法第62条。让学生将英语融入生活,培养他们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如我在教学表示地点的词汇时,我请学生们看了这样几个片段,请他们判断正误:①Be quiet in the library.(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②Drink and eat in the computer room.(在电脑室里吃东西)③Walk on the grass in the garden.(在花园的草坪上走路)④Smoke in the school.(在学校里抽烟)⑤Swim in the river. (在河里游泳)
答案是很明显的:①是良好的习惯,而②、③、④、⑤是不良习惯。孩子们用他们那稚嫩、响亮而又坚决的声音向我递交了一份完美的公德答卷。虽然这并不能保证今后在面对这样的人生考题时,他们仍能做出如此一致的回答,但至少在他们幼小而又洁白如雪的心灵上印着最初的,美好的人性品质。这也是为人师者所应给予的。
三、尊敬师长,关爱他人
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不懂得关心别人、爱护别人。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有目的、有计划的加以引导,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同时更让学生得到良好道德情感的熏陶。如在教师节,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贺卡,并写上祝福语:“Happy Teacher’s Day !”(教师节愉快!);在母亲节、父亲节更可写上:“I love you, mom./ You are the best father in the world!”(我爱你,妈妈/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情境表演,排演儿童剧目等。
四、讲文明、讲礼貌
在英语中,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更好的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促进学生情感品质的形成。如教学“I’m sorry”这一礼貌常用语时,由于这个短语在我们生活中的出现率较高,所以对于它的读音、意思教师都不需要太多的解释,而如何正确的使用,什么时候使用成了教师教学的目的。我创设了以下几个不同的情境进行了表演。情境一:下课的时候,Dongdong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作业Lingling,他们该怎么做,怎么说呢?情境二:Peter和Anne约好8:00 去动物园,可是:Anne等到8:30了Peter才来,Peter该说什么呢?学生们在可爱的头饰面前,争相扮演角色,并进行极为生动的表演。——I’m sorry. ——That’s all right.(——对不起。——没关系。)
【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8-10
浅谈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1-12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体会12-14
仁爱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10-30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9-05
德育教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08-25
初中语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0-19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07-06
OK化学课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总结07-21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