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共12篇)
1.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一
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承”就“承”在牢牢把握住了发展这个马克思主义的重大主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本质上说就是发展的理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是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的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是从社会主义形态演进上研究发展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规律。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就指出,对于共产党人来说,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阐明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主要就是讲生产力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到主要议程上来。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系统阐发了“发展是硬道理”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思想,强化和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认识。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中的主题,也是发展,提出了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科学命题。
新闻班 邹亮玙
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二
一、提出理论
二十世纪以来, 各个国家、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人类实践的重大变化, 马克思主义在20世纪初发生了分化, 先后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思潮和派别。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长达30年的发展后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 各种矛盾日益突出。首先在资本主义国家内,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矛盾尖锐化, 使广大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贫困破产, 走上革命的道路。其次, 资本主义列强和殖民地、附属国之间的矛盾激化, 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再次,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同时, 第二国际中出现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 他们否定马克思主义, 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来反对马克思主义。
为了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遗产, 批判各种错误思潮, 指导新阶段的无产阶级革命。列宁深入研究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 先后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问题和殖民地理论等。列宁曾说:“我们的任务是建设新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我们要朝这个方向不断地努力”“但是, 向新制度过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1、帝国主义理论
十九世纪以来的经济危机, 使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转向垄断资本主义,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更加激化,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加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给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由于世界大战造成了世界经济的破坏, 使得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更加成熟。列宁为无产阶级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制定了正确的理论、路线和策略。他分析了帝国主义的基本经济和政治特征, 那就是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转向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和基础就决定了帝国主义掠夺、侵略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本性。列宁:“金融资本竭力追求的是统治, 而不是自由”, 垄断造成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尖锐化。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强大的动力。
列宁对帝国主义的分析是他革命观发展的关键。帝国主义战争将世界金融资本主义带入其最后阶段, 并为世界范围的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客观的和主观的先决条件。
2、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
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 理论家们却把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提出的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文明国家“同时发生”的论点, 演变成了无产阶级革命只有在无产阶级占多数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并取得胜利的观点。由于一战的爆发, 各社会党人纷纷支持帝国主义战争, 在这种条件下, 列宁深入研究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 并得出了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结论。列宁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 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此后, 列宁又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 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这样, 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 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 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仍然是有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
3、民族问题与殖民地问题理论
列宁认为, 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也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因为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民族与无产阶级有着共同的敌人与共同的利益。被压迫民族应争取民族独立。列宁把民族问题扩大为世界范围的民族殖民地问题。把民族解放运动同推翻帝国主义, 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结合起来。列宁认为, 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基础。
二、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世界历史进入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迫切需要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 恩格斯也曾指出“要使无产阶级在决定关头强大到足以取得胜利, 无产阶级必须组成一个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并与他们对立的特殊政党, 一个自觉的阶级政党”。这个党必须摆脱旧政党的一切影响, 在思想上、在政治上、组织上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派和其他一切社会主义流派划清界限。
列宁在《怎么办》和《进一步, 退两步》著作中, 深刻阐述了布尔什维主义的建党思想, 为他的理论奠定了基础。列宁提出党的纲领是反映党的性质的一个标志。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通过的党纲规定最高纲领是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推翻资本家的政权,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最低纲领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建立民主共和国。在《进一步, 退两步》中, 列宁阐述了建立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思想: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 由无产阶级中最有觉悟、最先进的分子组成的无产阶级的先进部队, 党应该是把全体党员都组成一个有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规律、团结起来的有严格组织性的统一队伍。党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是无产阶级先进部队与千百万群众联系的体现。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等。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四月提纲》的提出, 使社会主义革命思想在党内确立, 七月危机之后, 列宁提出要重新组织, 聚集力量, 在危机进程允许进行真正群众性的全民的武装起义的时候坚决地准备武装起义。在第六次代表大会上, 列宁提出了“推翻帝国主义资产阶级专政”的口号, 认为“革命的和平时期已经结束, 搏斗和爆发的时期已经到来”, 并为推翻资产阶级, 实行武装起义, 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做了思想上的准备, 11月7日, 列宁的直接领导下, 十月武装起义爆发了。
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的胜利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第一次由科学理论变成了伟大实践。列宁指出, 苏维埃只有在取得全部国家政权以后, 才能真正发育起来, 才能发挥自己全部的潜力和才能。
四、新经济政策的提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在一定的历史阶段, 由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了工商业劳动同农业劳动的分离。从而也引起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和城乡利益的对立。马克思指出:“一切发达的, 以商品交换为中介的分工的基础, 都是城乡的分离。”列宁在革命和政治活动中, 自始至终都关注着农业和农民问题, 他首先意识到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经济落后的国家, 为了“赶上”发达国家, 使社会主义具有稳固的基础, 无论从发展国民经济, 大力提高生产力, 协调社会主义国家的工农业关系, 保证大工业的发展, 还是从巩固工农联盟, 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产状况等方面来说, 都应首先大力发展农业, 在严重的经济危机下, 以前的政策不能保证提高国家的生产力, 列宁放弃了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旧途径和方法, 改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 当时, 国内战争加剧了经济的破坏, 其中受害最深的是无产阶级而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 就需要粮食和燃料。而要增加粮食和燃料就得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 提高生产力, 所以, 问题的解决应该从农民方面开始。这样就结成了工农联盟。在这个时期, 列宁提出了许多深刻的思想。
全文从列宁在实践中提出的系列理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新经济政策的提出这几个方面来论述。
参考文献
[1]列宁全集 (第3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0
[2]列宁全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05.
[3]列宁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54, 72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685.
[5]马克思恩格斯辽宁领导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7.
[6]斯大林全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5:174.
3.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三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一、列宁主义的形成
19世纪70年代后,自然科学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开始了自然科学革命。自然科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工业生产从棉纺织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世界资本主义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时期[1]。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加速了资本的集中,使得拥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不断出现,逐渐形成了各种形式的垄断组织。开始了从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
于此同时,世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情况,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说广泛传播,推动了各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当纷纷成立,并通过罢工等手段,积极开展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经济关系和工人运动的形势发生了新变化,各国资产阶级不同程度地调整了统治策略,并利用垄断利润的一小部分收买本国工人的上层分子,致使一些国家的和工人革命意识减弱。在此情况下,如何解答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面临的新考验。
列宁认为,正确把握时代特征,要从整个世界的范围去考察,不能只局限于个别国家的特点。如何科学认识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正确把握新时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的重要课题。
二、《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发展
列宁哲学思想是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发展、俄国革命形势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概括和总结。《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是列宁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重要哲学著作。列宁在批判以波哥丹诺夫为代表的俄国马赫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来哲学发展新成果的基础上,对一系列重要哲学问题进行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从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列宁在对马赫主义的物质概念和经验概念的批判中,进一步指明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定义关系到两条哲学基本路线。马赫主义者认为,世界的本源就是“感觉”、“要素”。“感觉”和“要素”就是经验或“纯粹经验”。他们把自己的哲学叫做经验批判主义,就是为了否定经验中包含的客观内容,主张唯一存在的只是感觉、经验,从而否定了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列宁指出,经验“这个概念的各种不同的‘定义’,只是表现着被恩格斯十分鲜明地揭示出的哲学上的两条基本路线”。
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能不能在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对这个问题作了肯定回答,主张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但是,某些哲学家否认认识世界或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俄国马赫主义者切尔诺夫歪曲和攻击恩格斯对不可知论的批评,把恩格斯对康德的“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评歪曲为对“自在之物”的存在的批评。列宁在关于休谟和康德的不可知论的比较中,驳斥了这个观点,指出休谟和康德这两个哲学家的共同点是把现象和显现者、感觉和被感觉者、为我之物和“自在之物”根本分开。恩格斯所批评的不是承认“自在之物”存在的观点,而是关于“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观点[3]。
在此基础上,列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认识论的结论”:“(1)物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在我们之外存在的……(2)在现象和自在之物之间决没有而且也不可能有任何原则的差别。差别仅仅存在于已经认识的东西和尚未认识的东西之间。……(3)在认识论上和在科学的其他一切领域中一样,我们应该辩证地思考,也就是说,不要以为我们的认识是一成不变的,而要去分析怎样从不知到知,怎样从不完全的不确切的知到比较完全比较确切的知。”第一个结论是关于认识的唯物主义前提,肯定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是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的思想在认识论中的贯彻和发挥;第二个结论是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个结论是关于认识论的辩证法[4]。这三个重要结论,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贡献。
三、《哲学笔记》对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和发展
《哲学笔记》是列宁在1895—1916年间研读哲学著作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问题时所写的摘要、短文、札记和批语[5]。这本笔记体著作在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方面,在关于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方面,在关于唯物辩证法体系构想方面,以及在马克思主義认识论等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哲学特别是辩证法。
在《哲学笔记》中,列宁对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作了充分阐述。在列宁看来,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首先,一般与个别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一般不是个别,个别不是一般。个别是指现实存在的具体的单一的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具体的单一的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它是在许多个别事物中重复出现的东西,是把许多个别事物联系起来的相似点、共同点,因而他有事事物的共性。但是,一般与个别又是同一的,个别与一般相连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般与个别的辩证法具有普遍性,任何一个命题,即使是最简单的、最普通的命题,“就已有辩证法:个别就是一般”。
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事物到抽象的一般概念,是一个过程,一个认识和思维的辩证过程。按照认识发展的规律,一般、概念以及关于任何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所以,在认识的发展中,人们在认识一种新的具体事物时所具有的或遇到的关于该类事物的既定概念,“它是僵死的,它是不纯粹的、不完全的”,“一般的含义是矛盾的”[6]。这些概念一定会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实践和认识的过程中,得到检验、修正、充实和发展。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提出了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辩证法规律的论述是列宁作出者结论的思想资源。列宁正是通过对《资本论》的阅读和评价作出了三者是“同一个东西”的结论。他指出:“虽说马克思没有遗留下‘逻辑’,但他遗留下《资本论》的逻辑,应当充分地利用这种逻辑来来解决问题。在《资本论》中,唯物主义的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都应用于一门科学,这种唯物主义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全部有价值的东西并发展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
《哲学笔记》是列宁为解决时代提出的迫切问题所作的哲学理论准备。虽然一个完整而严密的科学的辩证法体系还没有呈现,还仅仅是以种计划、构想,并且它的有些内容还有待补充,有的表述有待精确化,还有些原则有待彻底贯彻,但是距离这样一个体系建构的实际完成,已经不远了。列宁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特别是通过对《资本论》等马克思和恩格斯著作的研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哲学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四
第24期中青班 李初
通过在市委党校第一阶段教学主题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的学习,学员们都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自觉地将学习和实际思考牢牢地结合起来,思索着平时较少触及到的深度。在学习原著的过程中,我认为只有做好三个方面的结合,才能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使理论得以发扬光大,与时俱进。
一、学习基本问题要与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相结合,弘扬宝贵灿烂的中华文明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法家、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充满着伟大而无穷的智慧。我们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时,对照马克思主义的许多理论、原理和方法,可以发现和了解我国儒、法、道学说也蕴含其中:
一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古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一开始是什么都没有的,通过运动开始有一,有了物体,有了形状,通过变化有了各自的特点和属性,产生了理性,尔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这与马克思的物质是第一性、存在决定意识非常一致。二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即客观规律。古语云:“天不变,道亦不变”。这就是说,道就是规律,容不得你思议,必须按规律办事。物质有生有灭,依照客观自然规
1律在运动,旧的覆灭,新的产生,相互更替,合乎自然,合乎理性的发展。三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古语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憋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了辩证法,充分地阐述了辩证统一和对立统一的关系。四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古语云:“圣人不法古,不循今,法古则后于时,循今则塞于势”,即审时度势,把握时机,依时势而动才是真正的智者。五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观与经济理论思想。古语云:“民不患寡,只患不均”、这说明劳动者需要劳动,更需要公平和公正,通过劳动来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富裕自己,富强国家。
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这些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瑰宝,大聪明、大智慧、大思想,更应该学习和研究,不能顾此失彼,舍近求远,遮蔽了老祖宗璀璨夺目的思想光芒。
二、学习基本问题,要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突出运用和实践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一方面是为了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拓宽自己的思路,更重要的是运用和实践。而事实上运用和实践也就是运用理论和思想,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认识分析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社会要发展,人类要进步,企业要盈利,群众健康生活要改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和客观要求。面对这些必然要求,我们必须运用理论和思想,主动地去顺应,而
不是被动地去顺应,也就是古人说的“凡事思之者立,不思之者废”。通过思考抓住转瞬即逝的天赐良机,明确与时俱进的发展方向,从而去改造社会,创造未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为解决一些复杂而尖锐的矛盾而苦恼和疲惫,甚至于悲观而失去信心,马克思主义思想活的灵魂告诉我们,回避矛盾是懦夫,解决矛盾是勇士,处理矛盾是智者。这就需要我们运用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针对矛盾的复杂性,尖锐性,静下心来,不急不躁,不偏不倚,理清思路,拨冗从简,去发现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学理论全在于运用,学之则精,力量无穷,用之则当,事半功倍。因此,我们工作中不论遇到的问题多困难,矛盾多复杂,只要我们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和观点以及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思想精髓,解决的办法会随之而来,随之而生。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攻不破的难关。
三、学习基本问题,要与学习马克思崇高品质相结合,历练自己的人生
马克思一辈子著书立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精神财富。他写《资本论》40 年,生活穷困不堪,5个小孩两个因饥饿而死。尽管如此,马克思没有因穷困而放弃写作,矢志不渝为人类贡献了伟大的思想和理论,其身处逆境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赞叹。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有些工作是短期性的,有些工作是需要长期完成的,因此,我们既要充分看到工作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同时要树立完成工作的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契而
5.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五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著作汇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生平和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B 哲学、宗教
B0 哲学理论 B1 世界哲学 B2 中国哲学 B3 亚洲哲学 B4 非洲哲学 B5 欧洲哲学 B6 大洋洲哲学 B7 美洲哲学 B80 思维科学
(总论)B81 逻辑学
(论理学)B82 伦理学
(道德哲学)B83 美学 B84 心理学 B9 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C2 机关、团体、会议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C6 社会科学参考工具书 [C7] 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书 C8 统计学 C91 社会学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律
D0 政治理论
D1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2 中国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产党
D4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D5 世界政治 D6 中国政治 D73/77 各国政治 D8 外交、国际关系 D9 法律
E 军事
E0 军事理论 E1 世界军事 E2 中国军事 E3/7 各国军事
E8 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 E9 军事技术
E99 军事地形学、军事地理学
F 经济 F0 经济学
F1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F3 农业经济 F4 工业经济
F49 信息产业经济(总论)F5 交通运输经济 F59 旅游经济 F6 邮电经济 F7 贸易经济 F8 财政、金融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0 文化理论
G1 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G3 科学、科学研究 G4 教育 G8 体育
H 语言、文字
H0 语言学 H1 汉语
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H3 常用外国语 H31 英语 H32 法语 H33 德语 H34 西班牙语 H35 俄语 H36 日语 H37 阿拉伯语
I 文学 I0 文学理论 I1 世界文学 I2 中国文学 I3/7 各国文学
J 艺术
J0 艺术理论
J1 世界各国艺术概况 J2 绘画 J29 书法、篆刻 J3 雕塑 J4 摄影艺术 J5 工艺美术 J6 音乐 J7 舞蹈 J8 戏剧艺术 J9 电影、电视艺术
K 历史、地理
K0 史学理论 K1 世界史 K2 中国史 K3 亚洲史 K4 非洲史 K5 欧洲史 K6 大洋洲史 K7 美洲史 K81 传记 K89 风俗习惯 K9 地理
N 自然科学总论
N0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N1 自然科学现状及发展 N93 非线性科学 N94 系统科学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O1 数学 O3 力学 O4 物理学 O6 化学 O7 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P1 天文学 P2 测绘学 P9 自然地理学
Q 生物科学
Q1 普通生物学 Q2 细胞生物学 Q3 遗传学 Q4 生理学 Q5 生物化学 Q6 生物物理学 Q7 分子生物学
Q81 生物工程学(生物技术)
R 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 临床医学 R5 内科学 R6 外科学
S 农业科学 S1 农业基础科学 S2 农业工程 S3 农学(农艺学)S4 植物保护 S5 农作物 S6 园艺 S7 林业
SS 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S9 水产、渔业
T 工业技术
TB 一般工业技术 TD 矿业工程
TE 石油、天然气工业 TF 冶金工业
TG 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TH 机械、仪表工业 TJ 武器工业 TK 能源与动力工程 TL 原子能技术 TM 电工技术
TN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TP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TQ 化学工业 TS 轻工业、手工业 TU 建筑科学 TV 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U1 综合运输 U2 铁路运输 U4 公路运输 U6 水路运输 [U8] 航空运 V 航空、航天
V1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V2 航空
V4 航天(宇宙航行)[V7] 航空、航天医学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X1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X2 社会与环境 X3 环境保护管理 X4 灾害及其防治 X5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X7 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X8 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 X9 安全科学
Z 综合性图书
Z1 丛书
Z2 百科全书、类书 Z3 辞典
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Z5 年鉴、年刊
6.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重要论述 篇六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思想本身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思想要得到实现,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节选)》(1844年9—11月),《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1页
共产党人同全体无产者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
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13页
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7年12月—1848年1月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34页
没有千百万觉悟群众的革命行动,没有群众汹涌澎湃的英勇气概,没有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工人在公社时期的表现时所说的那种“冲天”的决心和本领,是不可能消灭专制制度的。
列宁:《社会民主党在俄国革命中的土地纲领》(1908年7月18日),《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页
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列宁:《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文献》(1917年11月上旬),《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47页
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
列宁:《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文献》(1917年11月17日),《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页
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列宁:《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文献》(1922年3—4月),《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5页
毛泽东重要论述
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
毛泽东:《抗战十五个月的总结》(1938年10月12日),《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81页
共产党是为民族、为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它本身决无私利可图。它应该受人民的监督,而决不应该违背人民的意旨。它的党员应该站在民众之中,而决不应该站在民众之上。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1941年11月6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09页
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1942年2月1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12页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2页 邓小平重要论述
党的工作中的群众路线,本身就要求党的领导保持谦虚和谨慎的态度。骄傲,专横,鲁莽,自作聪明,不同群众商量,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为了自己的威信而坚持错误,是同党的群众路线根本不相容的。
邓小平:《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1956年9月16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9页
我们脱离群众,干部特殊化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干部搞特殊化必然脱离群众。我们的同志如果对个人的、家庭的利益关心得太多了,就没有多大心思和精力去关心群众了。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8页
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呼声;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则换人情;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1985年9月23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只要我们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地做工作,把道理向群众讲清楚,就能得到群众的同情和谅解,再大的困难也是能够克服的。
邓小平:《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9页 江泽民重要论述
各级干部一定要牢记,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奋斗,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力量和优势所在,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取胜之道。
江泽民:《以人民群众为本》(1994年1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64页
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
江泽民:《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1995年12月5日),《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4页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页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72页 胡锦涛重要论述
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7月1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9页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的法宝。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35页
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
胡锦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大力树立和弘扬良好作风》(2009年1月13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851页
群众工作是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各方面的经常性工作,采取临时抱佛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态度是做不好的,必须建立健全制度、认真执行制度,提高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胡锦涛:《继续抓好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确保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2010年10月18日),《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4—1015页
习近平重要论述
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
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2012年11月15日),《求是》杂志2013年第1期,第6页
从严治党,惩治这一手决不能放松。要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既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月22日)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3月17日),《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
7.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七
一、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发展观的重要论述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 有很多地方表述了人类社会应当如何发展的观点, 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谋求全人类幸福的发展观。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为人类工作”的崇高理想, 他在《青年选择职业的考虑》的德语作文中, 表达了他为人类谋幸福而不惜一切的崇高志向, 他写道:“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 自己才能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那么, 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 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 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1]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这时已经萌发了个人奋斗以及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类幸福的社会发展观的思想。1843年初, 马克思在主编《莱茵报》期间, 看到德国政府无视摩塞尔农民的惨状, 认为那是一种极不合理的社会发展结果, 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应当是谋求绝大多数人的幸福, 而不是少数人的享受。
2. 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发展观。
在19世纪40年代, 马克思恩格斯初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人与人的新和谐观的思想萌芽,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 马克思恩格斯从哲学高度对这些观点作出了最初概括, 比如,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这样写道:“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 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2]“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 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这些论述表达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观。在1845年马克思所作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3条也讲到人与环境的问题, 马克思认为环境发展、人的活动发展、人身的自我发展是一致的, 并把革命实践作为这三者发展统一的物质活动基础[3]。而恩格斯则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 第一次生动具体地描述了英国工人遭受的贫困危机和环境危机, 批评了资本主义社会造成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 造成了人与人的关系极不和谐, 他说:“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日益恶化……物价稍波动, 成千上万的工人就要失去工作, 他们的一点点积蓄很快就会花光。那时他们就有饿死的危险。”“国家不管他们, 甚至把他们放逐出去。”[2]最后他们得出了一个重要思想, 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目标和本质特征应当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矛盾的解决, 应当是人与自然新型和谐关系的建立, 即“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 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 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2]这些论述显然蕴涵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
3. 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
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有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手稿中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考察后得出一个结论, 即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 土地所有者“对土地进行野蛮的掠夺”, 最终必然造成“土地枯竭”。所以, 他设想在未来社会条件下, 人们不再是土地的所有者, 只是土地的占有者和利用者, 并且他们必须像负责任的家长那样, 把土地改良后传给后代。在这里马克思已经明确地论及了”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关系问题。恩格斯1876年在《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这篇论文中, 写下了那些蕴涵着生态危机观与科学发展观萌芽的哲学名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 为了想得到耕地, 把森林都砍完了, 但是他们梦想不到, 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不毛之地。”[4]这些论述表明了当时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已比较成熟。
4.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他们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5]。在这里他们已经论及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创造过程中, 马克思进一步形成了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的社会发展观的基本思想。在第一手稿中, 他有一个统摄全局的基本思想, 即人的发展的三大历史形态理论, 他特别强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价值目标:“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个阶段”[6], 这个阶段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7]。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 人是社会发展的出发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已经涉及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
二、列宁有关发展观的主要思想
列宁有关发展观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列宁指出辩证法本身就是最为全面深刻的发展观。
1913年, 列宁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三十周年, 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这篇著名论文, 首次提出了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就是发展学说的科学定义:辩证法“即最完整深刻而无片面弊病的关于发展的学说”[8]。1914年, 列宁应约为格拉纳特百科辞典写了一个长篇词条《卡尔·马克思 (传略和马克思主义概述) 》, 他在介绍马克思哲学时, 再次指出“马克思辩证法就是全面深刻的发展观”, 这个定义成为“辩证法”一节的思想主线。他列出了辩证法发展观特有的五个要点:否定之否定, 发展的飞跃式, 渐进过程的中断, 量转化为质, 发展的内因是内在矛盾, 发展过程的总体性与普遍联系。最后的结论是:“这就是辩证法这一内容更丰富的 (比通常的) 发展学说的几个特点”[3]。1915年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 列宁提出了两种发展观的基本分野:“有两种基本的发展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 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 (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9]可见, 列宁讲得很清楚: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其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
2. 使事物对立面和谐结合的发展观。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 提出了探索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新型矛盾论, 即寻求对立面和谐结合的新思路、新观念, 在《论工会、目前局势及托洛茨基同志的错误》这篇名著中, 列宁阐述了这一重要思想, 指出在走向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必须学会寻求对立面的和谐结合, 他说:“的确, 可以把这些对立的概念不和谐地结合起来, 也可以把它们和谐地结合起来。”[10]他进一步解释说:“‘结合’这个概念的意思就是说, 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事物, 还需要把它们结合起来;‘结合’这个概念含有这样的意思, 就是要善于利用国家政权的措施, 来保护全体联合起来的无产阶级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10]这就启迪我们,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许多新型矛盾, 不能再采取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方式, 一方压倒一方, 一方吃掉一方, 而是应当寻求对立面的和谐结合, 共同发展。这是社会主义时期的一种很重要的发展观。
3. 关于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
在1902年和1919年列宁先后主持制定的两个党纲中, 他都把人与人的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共产主义未来社会最高的理想目标, 这非常有助于今天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1902年, 列宁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草案》中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不和谐的发展观, 他说:“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社会财富增加的技术改进, 在资本主义社会却使社会不平等加剧, 使有产者与无产者贫富更加悬殊, 使愈来愈多的劳动群众的生活更无保障, 失业和各种困难加剧。”[11]所以, 他强调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标, 不仅在经济上“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12], 而且在政治方面要“真正实现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制度”[11], 要让“劳动者能够真正享受文化、文明和民主的福利”[11], “使他们获得自由的全面的发展”[12]。列宁认为, 单讲物质福利,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大体也能做到;在此基础上,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 才是共产主义特有的更高目标。1919年2月, 列宁主持制定的第二个党纲, 仍然坚持了上述双重目标的有机统一:“有计划地组织社会主义生产过程来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全面发展”[11]。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 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总之, 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思想理论体系中, 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始终的重要思想线索之一, 他们有关社会发展观的一系列重要思想, 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来源, 我们只有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才能毫不动摇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摘要:主要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有关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这些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来源, 它们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我们只有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才能准确地把握它的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发展观,理论来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第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第2版) [M].北京:人民出版杜, 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第1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第1版) [M].北京:人民出版杜, 1972.
[5]谭培文.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编与导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杜, 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第1版) [M].北京:人民出版杜, 1972.
[8]列宁全集:第19卷 (第1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9.
[9]列宁选集:第2卷 (第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列宁选集:第4卷 (第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1]列宁全集:第36卷 (第2版)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8.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八
关键词:马克思;列宁;对外投资
中图分类号:A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6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投资规模的日益壮大,各国都开始出现了研究对外投资热。马克思列宁虽然没有直接创立系统的对外投资理论,但是追溯他们的思想,不难发现有关对外投资理论的雏形,而这些思想理论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球经济在高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对外投资领域也涌现出新的特点、新的变化,因此,认真分析马克思、列宁的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研究对外投资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的对外投资思想
马克思的对外投资思想形成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而这一时期正处于工业革命前后,工业革命的内在动力大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他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出发,揭示了资本的运动规律。归结其对外投资思想主要体现在科技进步、世界市场和资本输出理论等方面。
1.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剧了对外投资的必然性。科技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而马克思对外投资思想正是建立在对近代科技革命发展的认识上,而产业革命是由蒸汽机、各种纺纱机、机器织布机和一系列其他机械装备的发明而引起的。它所创造的巨大生产力使得社会生产分工细化,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商品极大丰富,资本家再也不满足于本国市场,需要向外扩张,要发展他国市场,以寻求最大利润。科技革命促成了国际分工,而近代历史上的每次科技革命都赋予了国际分工新的内容和形式。马克思也指出由于机器和蒸汽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追溯到工业革命的始发地英国,由于技术革新,促使英国国内工业和农业之间的社会分工的矛盾激化,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英国的工农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必然要以跨越国界的方式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内部日益尖锐的矛盾,而科技革命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销售市场绝非本国所能提供的。故而引发资本跨界流动,即所谓的对外投资行为。一方面通过高技术含量产品向全世界扩散来推动国际分工,另一方面为世界贸易的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促进商品、人员、技术、资本和货币的跨界流动,形成国际生产市场和国际销售市场。所以科技的发展推动了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的发展,通过对外投资以及引用外资,使得各国的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反过来也大大加剧了对外投资的必然性。
2.世界市场的开拓为对外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条件。马克思指出:“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发展[1]252。在这里马克思高度概括了世界市场的发展历程,强调了世界市场的开拓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重要性。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使命是建立世界性的生产市场和销售市场,而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只有不断发展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努力开拓更大的市场才能够与之先进性相适应。追其根源,世界市场是在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国际化与资本的国际化不断发展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当社会分工跨出了国界,就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分工,所形成的市场就成为世界市场。马克思曾经说:“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1]254。新兴的国际大市场打破了各国经济的孤立性和闭关自守状态,将世界经济置于一体化中。随着世界市场的壮大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资本家们活跃在世界各地,积极展开对外投资,所以说世界市场的开拓为对外投资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反过来,对外投资的发展又壮大了世界市场的规模。
3.资本输出是对外投资得以开展的重要形式。马克思资本输出理论揭示的是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下资本的运动规律。他曾经指出,“过剩资本”是资本输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而资本输出则是过剩资本的必要出路[2]279。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直接导致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需求而表现为相对人口过剩,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在造成人口相对过剩的时候也造成了生产过剩,生产过剩发展成为生产过剩危机,继而引发具有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即导致生产出来大量的商品卖不出去,物价暴跌,工厂、企业、商店破产,工人失业,社会生活陷入混乱之中。资产阶级不愿看到资本主义社会所发生的资本过剩是通过经济停滞,破坏资本等方法来解决,同样也受利润最大化的驱使,故而引发资本对外输出。资本输出不仅很好地缓解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问题,而且落后国家的利润率又普遍高于先进国家的利润率,因为在那里资本少,地价比较便宜、工资水平低,生产原料可以就地取材。
二、列宁的对外投资思想
列宁的对外投资思想形成于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他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阐述了对外投资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1.资本输出是垄断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的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的高度发展,伴随着垄断组织在国内的统治,激化了政治经济矛盾。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由自由竞争阶段向垄断阶段过渡,从而加快了垄断资本的对外扩张。资本输出是帝国主义进行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也是资产阶级对世界进行剥削和统治的重要基础,虽然资本输出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就已经存在,但只有到了垄断阶段,它才具有重要意义。列宁曾经说过:“对自由竞争占完全统治地位的旧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是商品输出,对垄断占统治地位的最新资本主义来说,典型的则是资本输出。”[3]626
2.对外投资是垄断过剩资本为攫取高额利润的重要途径。当自由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时候,资本主义在少数国家中已经“成熟过度了”,“有利可图”的投资场所已经不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除了在国内通过国家政权、关税等政策维护其利润,还通过垄断过剩资本输出到他国,为了避免在国际竞争中与别的国家两败俱伤,通过协商达成协议,形成国际垄断同盟,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进行资本输出的主要是在落后的殖民地国家,而落后的殖民地可以作为垄断资本的廉价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为过剩资本提供有利的投资场所,并而坐享因垄断过剩资本而带来的高额利润。
3.对外投资是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进行剥削的重要手段。列宁指出:帝国主义就是货币资本大量积聚于少数国家,“于是,以‘剪息票为生,根本不参与任何企业经营,终日游手好闲的食利者阶级,确切些说,食利者阶层,就大大地增长起来。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资本输出,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种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整个国家打上了寄生性的烙印。”[4]落后国家的资本的有机构成低,地价和劳动力低廉,生产原料可以就地取材故而就成了投资的最佳对象和场所,随着国际垄断同盟的不断发展壮大,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其他落后国家进行投资的规模越来越大,虽然资本主义国家在对外投资中促进了落后国家的经济的发展程度,但是也加强了对落后国家的控制和剥削,使得他们本国的民族经济衰退,不仅从经济上剥削他们,而且从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控制他们,而这些资本输入国的国家或地区的劳动人民则过着十分悲惨的生活,进而日益沦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三、马克思、列宁的对外投资思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外投资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而它的发展过程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随着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对外投资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现在不仅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之间的投资,还出现了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以及相互投资的新热潮,不管对外投资怎么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对外投资的二重性原则。
1.和平与发展是21世纪世界的两大主题,政治经济发展格局都比较稳定,虽然资本输出国对资本输入国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是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剥削和榨取剩余价值,而对外投资是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经济工具,所以不能保证西方发达国家企图会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控制他国的经济命脉继而推行霸权主义,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国家在对待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时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趋利避害,积极参与和融入世界贸易中,掌握主动权,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联系与斗争中发展和壮大自己,提升自身优势。
2.当代资本主义对外投资的好处,虽然可以使资本主义国家获得新的投资渠道,可以获得比在本国市场更高的资本投资收益,以及使发达国家的企业走出国门、扩大企业发展规模,实现全球化经营,但是对本国的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对外投资会导致发达国家自己的资本外流,而对本国内其他需要大量资金的行业来说会失去发展机会以及会减少本国资本的对内投资行为和投资能力。所以在对待投资问题的时候,应该处理好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的关系。
3.纵观当今世界上对外投资大国不外乎是些具备庞大的规模和雄厚的资金实力,拥有资本输入国无法比拟的融资渠道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优势,所以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像我国应该努力跨出国门,积极进行对外投资,在国际性的大舞台上,不仅可以积极争取更多的市场投资机会,规避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分散业务和市场风险程度,还可以努力学习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我所用,以促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和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才能不断壮大我国对外投资的规模,提升在世界市场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九
通过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线的重要论述,使我深刻认识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我认为坚持走好群众路线,必须做好三个主动。
一、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社会现状和人民期盼,积极支持经济发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更重要的是解决各级干部的群众观点、宗旨意识和对党的群众路线的认识问题。通过专题辅导学习,使自己深刻地认识到,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我们党的生命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工作指导方针。坚持和发扬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政治立场和政治优势,是有效应对风险、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法宝,在工作上是我们提高财务管理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方针和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必须主动深入群众,了解社会现状和需求,懂得什么是人民群众的期盼,防止工作脱离群众和偏离方向,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有利于各项工作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主动深入基层,虚心听取基层意见,关心和支持基层发展。
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切实感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了解基层实情、掌握基层干部所思所想,关心基层期盼,解决基层实际困难,支持基层发展所需;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必须主动到条件比较艰苦、困难比较多的基层单位,摸实情接地气,排忧解难办实事,确实十分必要,非常必要。要通过多种方式,认真倾听基层的真实想法,对照检查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切实整改提高。要把问政于基层、问需于基层、问计于基层,作为基本工作方法,在具体工作中,谋划发展思路向基层求教、落实发展任务靠基层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基层评判,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开创质监工作新局面。
三、主动作为,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提升工作水平。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中,要结合本职工作,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意识,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在计划生育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孕前治理力度,将治理融入服务之中,通过服务加强治理,确保计生率达标;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利用人口学校对育龄群众进行培训,举办以计生为主题的文体活动,吸引群众参与,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提高群众的计生知识知晓率;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工作,为育龄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提高群众的满足率。以依法行政为手段,着重解决目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执行法律法规要严厉,执行政策要严格,工作纪律要严明,工作态度要严谨,不断提高依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工作水平。
10.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十
在同学们的疑惑中我们迎来了一门新的课程——毛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已经由初始的不解变为了现在的收益匪浅。
通过学习,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资产阶级在推翻封建统治和镇压工人反抗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政党,使他们具有联合的力量来维护自身的统治。而马克思主义政党却是工人阶级或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它明确地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姓和先进性。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具有鲜明的政治纲领的党,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党。共产党的最终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为了最终实现这一根本目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条件下又有近期的奋斗目标。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论者。
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是非常成功的理论,然而却不是任何地方都能照本宣科地直接拿来用,我们的先辈们是伟大的,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将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一个中国化的蜕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教训。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提出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方略,提出了要把马克思辽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且进行了艰辛的探索。
伟大的思想总会有一些杰出的继承者、发展者。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的智慧结晶。这一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该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现在国际国内的形势比起当年有很多变化,但邓小平理论为我们确立的基本思想依然有着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11.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十一
一、两派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条件的斗争经过
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的生产力水平太低,经济落后,是不可能谈论社会主义变革的。他攻击列宁提出的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主张是违背客观规律。所以,他主张建立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支持与德国作战。十月革命胜利后,他否定了十月革命的重要意义,认为俄国无产阶级还没有成熟到掌握政权的程度,他认为落后国家的社会主义结果将不是人民当家作主,而是半亚细亚专制主义,或者就是如印加帝国一样昙花一现。
针对孟什维克派的责难和攻击,列宁先后发表了许多著作,提出了很多重要观点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列宁认为,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孟什维克党人,一举一动都暴露出他们是怯懦的改良主义者。他们只看到过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民主在西欧的发展这条固定的道路,对马克思主义形而上学,不能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相应的改变和修正。列宁认为俄国是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列宁根据帝国主义时代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科学地分析了俄国的情况,提出了“首先胜利说”。列宁认为,只要找出国际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就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并取得胜利。在他看来,俄国正是这最薄弱的一环。原因是:
(一)一战极大地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给劳动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暴露了俄国经济的落后和沙皇政府的腐败。这一切加深了人民群众对沙皇政府的愤恨。
(二)二月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列宁认为,既然政权已经被资产阶级掌握,那么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基本完成,必须及时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三)俄国无产阶级久经革命锻炼,布尔什维克党也已成熟起来,并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完全有能力担负起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任。
(四)列宁强调,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并不违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五)列宁认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实现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生产力水平是不一样的。俄国生产力水平不高,但不应以此为借口去否定社会主义革命。而是应该在社会主义革命主客观条件都具备的时候,就应该先进行革命,然后利用革命后无产阶级政权的优势,去创造实现社会主义所必需的物质文化条件。
布尔什维克与孟什维克两派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斗争是激烈复杂的。这一斗争一直到斯大林执政后才以布尔什维克的胜利而告终。
二、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谈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主要原因
(一)长期脱离实践是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条件的一个主要原因
普列汉诺夫长期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早期参加工农运动的实际斗争帮助他树立了热爱人民的思想。可是自从1880年流亡国外之后, 他脱离俄国实际和工农群众长达37年之久。普列汉诺夫在西欧活动的年代正值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时代。在这一历史转折时期, 一批第二国际的理论家和活动家由于不认识时代的变化和革命形式、革命任务、革命斗争形式的变化, 思想僵化, 墨守成规; 把马克思、恩格斯过去的某些论述当作一成不变的教条, 削足适履到处生搬硬套, 终于成为时代的落伍者。
(二)普列汉诺夫虽然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但是他只是精通唯物主义, 而并不精通辩证法
普列汉诺夫对十七世纪荷兰和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深有研究, 思想上也深受斯宾诺莎、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形而上学的影响。由此看来他没有清除掉机械唯物主义的哲学根底。尽管他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书面上也能头头是道加以评价, 然而并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在观察、分析具体问题时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普列汉诺夫在分析具体问题上, 往往思想方法片面, 离开辩证法, 陷入形而上学。他在政治问题上失足、犯机会主义错误, 主要是党建、革命和战争三个方面的问题。这三个问题上, 折中主义和机械类比就是他犯错误的思想根源。当党内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因路线分歧需要划清界限的时候, 当俄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因对革命采取不同态度需要划清界限的时候, 当无产阶级同沙皇专制政府因在战争中利害不同需要划清界限的时候, 他三番五次力图调和折中,百般诡辩。他硬要布尔什维克同孟什维克无原则地统一于一个党内, 硬要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一起去进行革命斗争, 硬要人民大众同反动政府一起把战争进行到底。如前所述, 普列汉诺夫本人多次宣扬的“猫尾巴论( 所谓两猫相斗, 最终互相咬掉尾巴, 两败俱伤) ”, 就是形而上学这种主义哲学的形象说明。这种调和哲学是他多次在斗争的关键时刻走向了机会主义一边。在俄国究竟要建立什么样的无产阶级政党?俄国社会和革命的发展究竟要走什么样的道路?在二十世纪帝国主义时代要怎样对待帝国主义战争?面对着这些问题,普列汉诺夫不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具体地进行分析, 独立地加以解决, 而是采取形而上学的历史类比法。
三、对普列汉诺夫、列宁理论观点的客观评价
我们有必要对列宁和普列汉诺夫两个人的观点作客观地分析和评论。列宁和普列汉诺夫的观点之所以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其原因主要在于,列宁是一个革命家、实践家,而普列汉诺夫是一个学者和理论家。两个人的生活背景和社会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会存在很大区别。
虽然普列汉诺夫坚持了唯物主义,而对于马克思主义有决定意义的东西,即马克思主义革命辩证法却没有加以革命性地应用。于是才会出现孟什维克党派的教条主义,完全地照搬书本,不会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去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普列汉诺夫是第二国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其理论生涯中,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一系列创造性地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由于他主要是从理论的层面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的,理论研究是其主要的生命活动。并且与革命斗争实践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所以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缺陷主要是对科学实践观的忽视。
而列宁作为革命家,作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他的重心肯定侧重于革命实践,并且一定会反对一切反对革命的人。当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样做是绝对必要而且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发动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最终取得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普列汉诺夫在十月革命前后反对十月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主张在当时俄国背景下实行阶级合作,这不仅背离了自己以前的观点,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他所做的思考一方面具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另一方面又体现了与革命斗争实践“隔膜”的理论家的固执和天真。普列汉诺夫的这些思想给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意识形态发展留下了发人深省的启示。普列汉诺夫清楚地看到,在生产力未达到一定水平时,社会主义改造是不合适的;但他却没有想到,没有无产阶级的奋起,没有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自觉和革命行动的展开,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改造也是不会到来的。在普列汉诺夫的眼中,也许列宁太实践了。但在我们看来,普列汉诺夫他终究没有找到一条从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没有找到一条终结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现实道路。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江泽民.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许进品. 价值内涵与发展方式:社会主义的双重定义[J].桂海论丛,2002,18(3).
12.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 篇十二
关键词:生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乔纳森·休斯
英国著名环境伦理学家乔纳森·休斯是当代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对生态问题进行探讨, 反驳了马克思主义不能恰当解决环境问题这一广泛持有的观点。休斯“试图捍卫马克思主义的一些核心论题 (这些论题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 反对环保主义者对其进行的公开指责, 同时表明得到恰当诠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可以针对威胁和危害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所提出的政治发展对策提供一个解释性和规范性的思考框架。”[1]
1 生态问题的核心问题
休斯提出两个定义生态问题的核心问题:“ (1) 在社会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哪些可视为生态问题? (2) 导致这些现象被视为问题的价值观念或者道德准则是什么?”[2]这两个核心问题可以看成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因为对前一个问题的解决必然以后一个问题为依据, 而后一个问题的提出必然以前一个问题为基础。
“自然界, 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马克思认为, 自然界作为“人化”的自然是人的无机身体。但是, 人类对自然的概念太过模糊。在古代中国人眼里, 自然是一个很宏大的概念, 既包括物质的存在, 也是精神的存在, 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4], 可见自然是道的源泉。另外, 古人说的“天地”即是指自然, 但是“天地”在古人眼中是一个神化的概念, 是一种在道德上和思想上都超凡的存在。这种概念的宏大造成理论上的不确定, 导致对自然问题的模糊化。
在西方人看来, 自然是一个生态系统, 从这个角度讲, 生态问题与自然环境问题是等同的。于是, 物质世界分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两个部分。这就造成一种误解, 似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独立的, 而为了人类的利益而牺牲自然似乎没有道德上的责任, 因为道德准则只是对人类社会有效, 对自然界却是无效的。
生态问题的道德价值判断是生态问题的核心问题, 主要分为“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自身才具有道德价值, 我们保护环境是因为这是人类的栖息地, 如果人类不需要这个栖息地, 那么需不需要保护环境就不具有道德价值上的判断。“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将道德价值归因于部分或全部非人类的自然。
2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生态问题
休斯将人类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归结为三个原则:第一, 生态依赖原则。人类为了自身的存在必须依赖自然。第二, 生态影响原则。人类的行为, 会对自然造成重要的影响, 包括人类有意识地改造自然和人类行为的无意识后果。第三, 生态包含原则。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 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5]马克思把人类看成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的存在必须依赖自然, 并且人类的行为对自然产生影响。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 人类与自然之间表现的三种原则可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十分恰当地展现出来。但是, 有人认为, 在马克思的后期著作中抛弃了生态依赖原则, 从而形成了马克思前后期著作的一个断裂, 休斯认为, 这种观点的产生源自对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的误解, 认为马克思的生态依赖原则与生产力发展理论相矛盾。这就需要对马克思的生产力发展理论进行考察。
3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桎梏
马克思强调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马克思的论断:一是, 生产力的发展可以使人们付出更少的努力和花费更少的时间而生产更多他们需要的产品;二是, 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体现了人类创造力的应用和增强;三是, 马克思所盼望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生产力发展到一个高级水平。因此, 可以认为, 马克思将生产力的发展视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这也许是马克思最容易受到质疑和攻击的方面:马克思赞扬资本主义技术进步, 为实现共产主义铺平道路, 但却似乎忽略了生态问题的产生。
对此, 休斯认为, 生产力的发展并不等同于技术的发展的结论。实际上, 技术只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生产力还包括劳动者的体能、原料和自然给予的生产资料等等。生产技术的发展可以不依赖于生产力的总体发展, 有时生产技术发展保持不动或者略有发展, 但是生产力的发展却下降的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但是, 只有通过发展生产力的技术方面, 人们的生产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增加。
虽然生产力的发展不等同于技术的发展, 但是如果技术的发展会成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桎梏, 这也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休斯指出:“新技术可能并且经常是耗费更多的原料, 燃烧掉更多的燃料, 并且比它所替代的技术带来更多的污染。然而, 问题并不是这样的后果是否可能, 而是它们是否是所有形式的技术的一个不可避免的伴随物, 或者在另一个方面, 是否存在满足马克思的生产力发展准则而又能避免这样后果的技术发展形式。”[6]也就是说, 技术的发展产生生态问题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一种必然性。
对于技术危险的担忧, 休斯认为, 强有力的并且具有潜在危险的技术已经存在, 虽然没有任何一种这样的技术, 我们或许也能生存下去, 但是考虑到当前的人口数量水平, 我们的生产和基础设施对电力的依赖等等, 我们是不能离开所有这样的技术而继续生存下去的。在这样的形势下, 我们要考虑的不是新技术是否会带来危险, 而是这些技术带来的危险是否比已经存在的技术所带来的危险更严重或者较轻微一些。
休斯在分析和批判了一些主张技术的发展必将导致生态问题的学者的观点之后, 提出了技术的发展与生态问题没有必然联系。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现实情况, 在这个大背景下, 讨论技术该不该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对新能源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自动化生产可以消耗更少的能量和原材料而得到更多的产品, 从这些方面看, 虽然技术的发展不足以彻底解决生态问题, 但是它和生态问题的产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参考文献
[1][2][6]乔纳森·休斯.生态与历史唯物主义[M].张晓琼, 侯晓滨, 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1:1, 8, 18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 1995:298.
[4]老子[M].饶尚宽, 译注.北京:中华书局, 2006:63.
【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推荐阅读:
列宁新闻思想探究06-30
读列宁传有感1500字07-27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09-19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案10-15
马克思主义的简答题06-23
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08-20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08-07
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感受09-29
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信仰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