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我心中的风

2024-07-25

学生作文:我心中的风(精选14篇)

1.学生作文:我心中的风 篇一

“一颗草莓甜在心间,一篮枇杷露出笑脸,锦绣东山让天下人分享,双流、双流,我美丽的家园,这里有海棠映月让人留连忘返,这里有黄龙溪水流向天上人间……”每当我一次次听到这熟悉的歌曲时,我都会为自己生活的家园感到自豪。同时,这优美的旋律又会一次次的让我对未来的美好家园充满遐想。

当你走进双流县城,抬头仰望,你会看到蔚蓝的天空里飘着朵朵白云,鸟儿在自由自在地飞翔,并不时传来欢快的鸣叫声,逗得太阳公公眉开眼笑;俯视大地,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参天大树掩映着每条大街小巷,花坛里的花,争奇斗艳,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好似一场激烈的选美比赛。微风一吹,散发出的芳香扑面而来,使人心旷神怡,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像生活在画中一样。

慢慢欣赏吧,县城的风景一定会让你目不暇接,如果在游览过程中你感觉饿了,想吃东西了,没关系,只要你拿起手中的电话,根据提示拨通附近餐馆的号码,几分钟内便有服务员给你送来可口的饭菜,保证绿色环保无公害,而且色香味俱全。

逛过县城后,欢迎你到双流的乡村来做客,这里的农居不是深宅大院,也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一座座精致的别墅,别墅的周围,或者树木掩映、或者草坪环绕,一年四季都会鲜花盛开、果实满树,幽静而温馨;走进农居的客厅,桌子上都摆着多功能的笔记本电脑,通过它既可以上网查阅资料,也可以观看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还可以与朋友交流、购买东西和交费,总之通过它不出门就可以办好多好多的事情。如果你累了,你可以躺在树荫下的吊床上或者躺在用藤条编织的摇椅上美美地睡上一大觉。

精神养足之后,你不妨去外面走走,来到公交车站台,不需要你久等,公交车一会儿就会迎面开来,轻轻的停下,当车门慢慢的打开后,你首先会闻到一股清香,然后司机会热情的招呼你上车,并且告诉你不用掏钱。上车后你会发现车上有很多柔软的座位,根本不用担心没有空位,如果你想躺着,按一下按钮,座位马上就变成了一张舒适的小床……

双流现在已经是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之一,而且现在正在建设中国西部航都和现代空港田园大城市,有了这些基础,我想我心中的美好家园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我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付出心血和汗水,我心中的美好家园一定能变成现实。

2.学生作文:我心中的风 篇二

虽然二十多年过去了, 他依然能清晰地回忆得起每当周末回家时, 学校三四十个学生送他的情形:他推着自行车, 学生们跟在后面, 没有多少言语, 每次都要送上很长一段路, 他才骑上自行车, 学生们停在路边望着他顺着公路远去, 当他回头看时, 学生们还在那站着, 直到转过一个小弯……

“每次, 我都非常感动。我好像突然浑身有了力量。”贡布次旦回忆起在卓尼县完冒小学工作经历时说, “那时, 除了学生看得起教师外, 很多人看不起教师。是学生给了我力量。”

那已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事了。

贡布次旦1983年从甘南民族学校毕业后, 分配到了卓尼县比较偏远的完冒乡小学。学校离家骑自行车需要六七个小时。

学校离家远, 所以贡布次旦一月左右回一次家, 顺便从家里带一些干粮和生活用品。“回去时空着背包, 回来时洋芋、馍馍什么的驮了一自行车。”贡布次旦说。

那时候, 学校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没有电, 晚上看书、批改学生作业点的是煤油灯, 而且, 煤油还经常断货。

寂寞, 艰苦, 以及与学生在一起时的快乐, 陪伴着贡布次旦在完冒乡小学一过就是五年。

当时他的学生现在成为同事的齐君扎西说起他上小学的那段时间时, 脸上露出喜悦的表情, 说得滔滔不绝。

他说, 他家离学校有30多里路, 他记得非常清楚, 到秋冬时节, 每天早上学生们到学校的时候, 贡布次旦老师已经把炉子里的火生着了, 一进教室就有一种暖洋洋的感觉。

那时学校条件差, 没有钱买煤, 生火用的都是牛粪。所以每天课外活动或劳动课时, 贡布次旦就带着学生上山去拾牛粪。

“虽然条件差, 但很快乐。”齐君扎西说道。

虽然贡布次旦擅长的是藏语文教学, 但那时学校教师紧缺, 好多小学都是“一校一师”, 所以什么课都带, “成了全科教师”。

之后, 贡布次旦被调到卓尼县尼巴学校———依然是一个比较偏远、条件艰苦的学校。在他工作的前十年中, 他是在牧区最基层学校度过的, 马背学校, “一校一师”的学校他都工作过。

“那是我一笔珍贵的财富。”说起在艰苦条件下的那些年月, 贡布次旦这样评价道。

心中有学生才会有动力

贡布次旦喜欢学习, 工作近五年之后的某一天, 他听到了一个消息, 说老师可以通过成人高考上高一级学校。于是他就在课余时间学习, 准备了好长一段时间, 1988年他参加了考试, 工夫不负有心人, 他最终被中央民族大学录取, 学的是藏语文教学专业。毕业后, 他先是在卓尼藏中工作, 之后, 又被调到合作藏中, 从事藏语文教学并兼任教导处副主任职务。新的工作岗位, 工作繁杂, 但他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的人, 在新的工作岗位上, 他起早贪黑, 每天在校工作时间超过15个小时。

他不是什么名师, 但给每一届高中毕业的藏族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不是兄长, 却给全校师生留下了兄长般的情谊。

贡布次旦的“严”可以说是出了名的, 在学生的印象中最为深刻的就是一个“严”字, 一位他当时的学生现在也成为他同事的老师讲了一个小故事。

他说, 在合作藏中毕业后, 他的同班同学好多人都考入了甘南民校, 有一天下午晚自习, 班里比较乱, 这时, 有人从外面跑进来, 说了一声:“贡老师来了。”这时, 捣乱的几个同学立刻跑到座位上, 装着读书的样子, 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 过了半天, 有人才反应过来:“这是民校又不是藏中, 贡老师怎么会来呢?”

贡布次旦说, 他之所以这么严, 是因为他心里装着学生。

他说自参加工作以来, 他经常遇到学生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厌学、逃学的现象, 再加上牧民送子女上学积极性不高等情况, 学生经常流失。当他知道后, 他就利用节假日和课外时间, 为学生开小灶进行辅导, 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他还经常苦心劝告牧民把子女送入学校, 在他的劝说下, 很多学生重返校园, 开始学习, 现在已有很多当时在他劝说下回校的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 有的学生现在见到他还深情地说:“没有贡老师您, 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身为甘南人, 贡布次旦深知来自七县一市的农牧民孩子上学的困难, 有些学生家庭困难, 有些是单亲家庭学生, 有些是残疾学生。他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 找基金会, 求助于慈善人士, 为这些孩子争取助学金。近八年来, 在他的发动下和努力之下, 共争取到近50万元的资助款, 让2000多名孩子顺利实现了求学的梦想, 没有让一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半途退学。

然而, 贡布次旦却非常节俭, 比如, 他经常把打印过的纸收集起来, 在背面打印。每年给学生买奖状和奖品时, 他总是跑上几家店铺打问价格, 跟店主三番五次地砍价。店主都说他太“抠门”。但贡布次旦不在乎这些说辞, 他说多砍点价就可以多买一些奖品, 在成人看来那些奖品算不了什么, 但对学生来说, 它的价值就不在于他值多少钱, 而是能给他们学习的信力和力量。

我喜欢给学生上课

现在, 贡布次旦任合作藏中的副校长, 多少年来, 他不管任什么职务, 始终都带课。

他说, 如果不带课, 就会失去了解学生的机会, 就会脱离学生的生活, 无法真正跟学生交流和沟通, 甚至不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 每一届的学生都不一样, 学生在变化, 脱离了教学就无法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需要, 从这一点上说, 不教学就无法真正搞好管理。“管理与教学是相结合的, 不能分开,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课堂是最能和学生亲近的地方。”

“我喜欢上课。”这是贡布次旦最真实的表达。如果哪一天参加会议或要出差, 他总是想方设法提前把课给学生上了。

2007年, 他所教的藏语文, 班里学生高考均分120分, 及格率100%。2010年, 他所教的高三年级以藏为主藏语文, 高考成绩名列全州同类第一, 及格率100%, 成绩遥遥领先于全州同类学校。

2002年他被甘南州确定为第一批中学骨干教师, 在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 他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 他还在甘肃省新课程骨干教师培训中作为主讲教师, 培训骨干教师, 他还带领藏语文和藏数学教研组成员翻译藏语文和藏数学资料各三本, 填补了以藏为主类教学资料的不足, 这些资料在甘南州各民族学校受到欢迎, 并一直作为备考的必备资料, 2005年他被甘南州教育局聘为兼职教研员。

给学生一个成才的舞台

合作藏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 除了甘南州七县一市的藏族学生外, 还有其他省份的学生。因此, 搞好学生的课余文化娱乐活动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现在合作藏中周末文艺晚会就是贡布次旦在担任教导主任时和同事一起发起的。

学校一位老师介绍说, 现在晚会的形式已经非常成熟了, 从以前的全校每周举办一台晚会到每个年级每周举办一台晚会, 再发展到现在每个班级就可以搞一台晚会了, 从策划、舞台设计到节目安排学生一手就可以包办下来, 一台晚会往往持续两三个小时才能结束, 学生的热情很高, 已经成为合作藏中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

到今年, 合作藏中的周末晚会举办了18年, 这在甘南州是首创, 也是持续时间最长、最有效果的校园文化活动, 它对学校文化的丰富和学生才艺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不是“丰富了学校文化, 培养了学生才艺”这样的词汇就可概括的。

3.学生作文:我心中的风 篇三

在上小学时,我们只在村子里生活,所以都生活得安居乐业,每天都过得很开心。村子里的人们也很善良。但是,在我刚走出社会时,就感觉不到一点温暖了。感觉到的总是一丝丝凄凉。

在现实的社会中,同学们大多都不会为别人着想,而是整天只想着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利益,只在乎自己,从不在乎别人。

以前,老同学那张熟悉的脸,现在也变得越来越陌生了,因为以前,在我们可爱的母校中充满了欢笑,学校里到处洋溢着爱,可是现在呢?同学们来这里读书后,都变得让我不认识了,在这里,她们学会了许多坏毛病。却没有学到一点有益的东西。

从这一刻起,我每天都在憧憬,憧憬着外面社会的大家园是一个和谐、充满爱的大家庭。

在这里,没有险恶,没有被别人布满一个个陷阱等你往下跳,也没有一丝丝凄凉的气息。拥有的却是农村人特有的淳朴,善良的品质。

在这,学校里的同学没有被打而打回家的情形。也没有拉帮结伙捉弄别人的情况,而是整所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爱,同学们也不会那么的自私,而是当找到学习的好方法时,就拿出来共同学借鉴,并且还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显出一片紧张的学习气氛。

在求职的路上,老板领导不会为了自己的一点儿利益,就让有能力的人淹没,而且有能力的呢?随心所欲。正在这时,每个人都在努力,力求超越别人,也超越自己。这时的人才不断涌现,为我国创造了辉煌的一页,留给后人的时一声声赞叹。

在公共场所中,没有一个人会违法,随处可见年轻人给老人让座,给孕妇让座,给残疾人让座,并且也没有人会明目张胆的在公共场所抽烟,因为他们考虑了别人的感受。

……

4.学生作文:我心中的-- 篇四

煮一杯茶,暖暖手,暖暖心。 ――题记 茶沸腾的声音渐渐地响起。这一切跟以前相似,却又不同。我的思绪流转,穿越了时光……那是一个异常寒冷萧瑟的秋,只有张扬的枫叶在风中招摇着一抹抹亮色。

中学生月考作文:月考之后

时间如白驹过隙,过得飞快,眨眼之间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了。掩卷深思,留给我的有经验,有自责,有遗憾,更多的是教训。面对一张张优而不尖的考卷和“绊脚石”似的分数令我不禁陷入沉思;看看一道道不该错的题目被打上大大的...

关于母爱的作文:谢谢你,为我助跑

5.我心中作文 篇五

“印尼连遭3种自然灾害”、“俄罗斯出现10世纪以来的最高气温”、“中国遭遇严重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等。世界气象组织称,今年以来发生的一系列极端事件的严重性、持续性以及发生的地理范围,赶上甚至超过历史上的最严重的极端气候事件。而前段时间,北半球各国先后遭遇了“集体高温”。在人们印象里很少与“严寒”挂钩的南半球国家,却纷纷遭遇数十年不遇的极端寒冷天气。为什么一南一北,会同时出现极端天气?而专家推测,未来将有更多更严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为什么极端天气如此多发?地球到底怎么了?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将如何在这几千年赖以生存的地球上自处?我们又能为改变做些什么呢?这一切源于什么?我们不禁要追问。专家的论证观点告诉我们:地球变暖了!二氧化碳浓度升至地球历史最高点!厄尔尼诺现象将持续!而这一切恰恰源于人类肆无忌惮的向地球索取!源于人类对周边环境的破坏与糟践!这一切源于人类自己!

如此便可以数落数落我们现在的生活。常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的故事,他们说常常躺在自家的院落里说星星,看流星飘过,而今天生活在都市的我们却再也享受不到那份惬意,再也无法从流星里获得翩翩遐想,我们只会沉迷网络,沉迷虚幻的游戏,当然,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头顶只有被路灯照耀的和被二氧化碳充斥的白茫茫的浑浊的那片称不上天空的天空,谁来还给我们那片蓝天!而今天的成人却用无情的事实告诉我们,你不见你的小区停满的车辆;你不见天气稍有冷暖,我们便打开空调,不管带给外面的和别人的是什么,只要我们的周围是恒温的是舒适的可以;你不见农村的家乡已再也看不到青山绿水,因为那里的山要为建高铁而变成了石子,那里的水因为填埋粉砂而枯竭……

6.我心中永远的丰碑 篇六

黄先生是一位对我一生成长有着重要影响的师长。我在读大学本科时,他为我们班开设了老解放区教育、毛泽东教育思想等专题研究课。1964年我毕业留系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们曾在一起劳动改造(我始终尊他为“黄老师”)。1979年我又有幸被调到了黄先生所在的教育学教研组,从此便有了进一步向黄先生讨教的机会,开始与黄先生结下了长达近四十年的不解之缘。他给予了我慈父般的关爱、教诲和指导。

一、启发我如何为人处事

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两次面临专业方向的再选择。一次是1982年,系领导决定推荐我去美国专攻教育哲学。当时我一方面很想得到这个出国学习的机会,另一方面又不想放弃我的教学论研究方向而去开拓一个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所以十分犹豫。第二次是两年后,系领导鉴于当时教育系从事教学论研究工作的已有多位教师,再次动员我转专业研究方向。我请教了黄老师,他认真听了我的述说,了解我的困惑后,没有直白告诉我取此舍彼,而是启示我如何去寻找思考问题定位的坐标而不至于为眼下短暂利益迷住了双眼,影响自己做出理性的判断。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系里评职称时,我自认为自己的研究成果已达到了条件,申报副教授职称应该没有问题,我也当仁不让。但因为指标紧张,有人劝我从全局考虑能否放弃这次职称申报,让给他人,当时我想不通,还给系学术委员会写了一封信。黄先生拿着我的那封信找我做工作,他语重心长的促膝谈心让我懂得了如何学会宽容、学会谦让,懂得了“为人正、为人真”的内涵,懂得了应如何真诚地去关爱他人而在群体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尽管这一“让”影响了后来我解决正高职称的时间,但我无怨无悔,是黄先生让我懂得了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他就是一个楷模!

1992年,基于“人缘关系好”,我这个没有任何干部经历的副教授,突然被推上了北师大教育系系主任岗位。当时,领导班子中另三位副系主任劳凯声、史静寰和冯晓霞都是讲师,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不到42岁(我那年49岁)。说实在话,当时接这个活底气很不足。黄先生鼓励我们只要做到公平、公正,“一碗水端平、一碗水见底”,大胆去做就一定能做好。我们很认真很敢干,也有很多新思路,常常几分钟就可以拍定一件大事,但带来的问题是工作粗漏不细,尤其是不会做人的工作。以黄先生为首的系里一批老教师成为我们的依靠,给了我们大力支持,为我们摆平诸多难事,使得系里的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黄先生带头参加系里组织的所有集体活动,比如那年红五月歌咏比赛,他和许多老先生积极参与,结果教育系获得了全校一等奖。四年多的系主任经历,我当作是自己人生的一个磨炼。当我遇到难处、受了委屈时,我常会找黄先生倾诉,向黄先生求教,他总是耐心为我排解,给我安慰。正是黄先生和一批老先生的激励和支持,我们将工作做得还算有声有色,这一点被广为传扬。记得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陆有铨教授笑着对时任华东师大教育系主任的施良方教授说:“您和裴老师最大的不同在于,她有黄济先生等一批老前辈的支持。”学习黄先生崇高的人品和境界,这是我逢年过节均带领我的学生去看望黄先生的根本理由。

二、引导我确立并开拓了教育研究方法这一专业方向

学会如何做教育科学研究,这是每一个年青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早在1987年,黄先生要我围绕教育研究方法写文章并参加在北师大召开的教育基本理论的年会,我遵嘱写成“谈谈教育科学的研究方法论问题”一文,他亲自和我逐字逐句讨论修改,此文后来发表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3期。基于方法论对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黄先生提示我将教育研究方法作为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年多访学的两个研究议题之一(另一议题是研究美国的教学理论流派),我出国临行前他还亲自写条幅赠我。学成回国后他又亲自为我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一书(1993年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作序。继后,他又让我承担了《现代教育论》一书中关于教育研究方法共3章的撰写。正是黄济先生睿智的思想成就了我教育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向。

在教育研究方向这一领域,鉴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起步晚基础薄弱的现实,黄先生要我站在高位总体关注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诸如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及其坚持与发展问题,教育科学的性质及研究方法的特点问题,关于教育对象——人的研究的复杂性和随机性问题,对历史遗产和外国经验的批判继承和借鉴问题,方法论与具体研究方法的联系与区别问题,等等。我们曾多次讨论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以及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关系问题。黄先生指出,不站在哲学方法论的视角思考问题,就会就事论事,就不能很好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方法论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一般方法与具体方法的关系及中外古今的关系等当前教育科研中的重要问题。

黄先生总是与时俱进,站在学术前沿。他提醒我要关注研究方法的多元、综合的发展特征,关注系统科学方法的运用,关注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人类学发展的影响和有关研究方法的移植。正是黄先生的点拨,以及他的教育哲学观,助我在教育研究方法这条路上一步步前行。

三、对主体教育实验研究的帮扶

始于1992年的我所主持的主体教育实验研究,始终得到了黄先生的倾力指导。他多次亲赴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天津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小学以及北京的几所实验项目学校进行指导。他的报告深入浅出,说理透彻。为节省科研经费(仅2万元的项目科研经费要维系三年的研究),黄先生和我们一起坐火车挤地铁乘大巴,住简陋屋子。一次到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调研,黄先生坚持要随我一起骑自行车去,往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对他说“不”。实验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为这样一位泰斗级人物朴素的衣着、谦和的话语而深受感动。只要他在场,我们也就感到有了主心骨。

黄先生得知主体教育实验研究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非常高兴,亲自出席了2002年5月25日在四川成都召开的《主体教育与我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开题论证会暨第一次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有王策三、王道俊、韩庆祥、腾纯、文喆、谢维和、连秀云、赖德胜、许燕、郝京华等众多专家学者,10所高校、3所科研单位及91所中小学代表参会。黄济先生为大会做了“主体教育研究应关注人的社会性和坚持辩证思维”的重要报告。他首先表明了他反对纯自然主义和绝对的相对主义的态度,重申对“什么是教育”的理解,强调要关注人的社会性。在此基础上,围绕课程的分科和综合、怎样认识和评价班级授课制以及师生关系问题,提出了他的意见和建议。黄先生的报告充满了辩证法。他认为,小学的学科,是一定能综合的,到了高中就需要以分科为主,以后到了大学,学科又是一种高级的整合,恩格斯讲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他希望不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非此即彼。就班级授课制的改革问题,黄先生告诫要重视历史,好好判断分析,做到改革要适宜要稳妥。要弘扬学生主体性,但这个过程不是任意的,不是自发的,需要教师很好的指导。最后,黄先生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重视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三是搞主体教育实验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黄先生分析,我国的地区差异很大,东西部发展很不平衡,教师的水平也有不少的反差。因此,虽然我们有了上位的高层的指导思想,但在做的过程中,要时刻牢记联系实际,脚踏实地,做稳做好。

我们的主体教育实验正是在黄济、王策三、王道俊先生等前辈倾心指导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去年八月家人转告,黄济先生几次打电话找我。我出差回来后立即去他家。原来他急于想了解关于学派的建构问题,我向他详细介绍了叶澜教授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学派。我认为中国是到该出学派的时候了,否则不会带来理论研究的繁荣。黄先生听后又进一步追问了主体教育实验的情况。当听我介绍到一个大的团队,近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所做的研究,研究成果扎根在土地上,尝试从主体性发展到“三力”模型(即决策力、领导力、学习力)构建中国基础教育未来发展之路时,他非常感兴趣,希望我们在扎根实践的同时要注意不断形成和提炼新思想新观点,他希望我抽时间多给他聊聊研究的进展,离开他家时他还将他的一份手稿送给了我。从这次深谈后我立即开始着手一方面继续向下扎根,另一方面加大对研究的向上系统总结梳理。遗憾的是以后再也不能得到黄先生的指点。

7.我心中有作文 篇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九月不约而至,阳光从不控制温度,但却给予人温暖;白云千姿百态,却是百般的悠闲自得;蓝天时刻在准备着惩罚人类,却也不忘给人自由,远处缠绵的山阴如画,悠悠我心,荡气回肠,这才是渺渺真世界。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世事难料,事终究会与我们而愿违,有时学会放弃或放下,心才能得到释怀,也为尝不可。但在这世间路有几人可做到放下,因为还抱有希望。佛说:所谓的放下,就是放下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如果是这样的.话,便可遁入空门,潜心修炼,这才是真正的放下了,但世间几人做得到了,人总会因情驱动着我们做事,被牵着走,所以人放不下情,对世间的情,对万物的情,情字当头,所以放不下。

8.在我心中作文 篇八

从小到大,我经常听爸爸妈妈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在他们那个年代,几乎没有一顿能吃饱,营养也跟不上。他们炒菜时,只是用把子在油碗里沾一点油在锅里刷一刷再放入油碗里再把菜倒进去翻炒,一年顶多也只吃两斤油。他们一日三餐,餐餐都是稀玉米粥,而且也只有一小碗。现在吃什么就买什么,餐餐都是大鱼大肉。

以前的路是又陡又狭小,而且是泥路。204国道也是用沙子铺的,如果两辆汽车相对驶来,都要慢慢地开,实在不行一辆汽车先停下来,让另一辆汽车通过后再走,而且那时没有摩托车。电动车,都是靠步行。现在204国道加宽了许多,来的来,去的去,用不着再停下来让另一辆汽车通过,家家也都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好多人都开上了小轿车。面包车。

我爷爷那时候都住的泥房,屋顶盖的是稻草,既矮小又阴暗。特别是下雨天,到处都漏雨,有的大风一吹就会倒塌,现在家家盖的是楼房。瓦屋。平房。商品房,比较富裕的人还买的别墅。

有句老话说:“新衣服给老大,老大嫌小了理理给老二,老二嫌小了,缝缝补补给老三。听我爸爸说过,在他小时候,我爷爷买了一双新球鞋,哪个上天里干活,才能穿球鞋我爸爸和我叔叔都抢着上田干活穿球鞋。可现在我们都能穿新的戴新的,漂亮的衣服有好几十件呢。

那时只要谁家能买台黑白电视,好多人就会跑去站在人家窗户外面偷偷的看电视节目。有的家里还有电脑,以前的灯不像我们现在用的日光灯。节能灯,而是用的洋油灯,做作业。织毛衣都看不清。在农村里如果庄稼上有虫子,不像现在用喷雾器去消灭它们,而是用手一只只地去捉。

以前洗衣服,要手反复搓洗才能洗干净,现在我们都是用洗衣机来洗,只要按一下电源就行了,有的人还把衣服送去干洗店干洗。以前储存瓜果蔬菜都容易坏掉,现在直接放入冰箱里就行了,以前的夏天太热都是用蒲扇扇,冬天也非常冷,现在好多家庭里都有空调,可以随意调节室内的温度。以前洗澡是用大木桶洗,现在用的是浴缸洗澡,水都不用自己烧,都是用的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

9.我心中的课堂改革 篇九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 即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过程的研究者。在新形势下, 教师不再是“教书匠”, 而应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是平等的学习群体中的“首席”;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从此不再主要是传递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管理知识, 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因此, 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 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由教向学转变。

二、教学观的转变

以往的课堂上, 总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真实理解发表意见的机会, 学生被动学习多, 主动学习少。如今新课改正全面展开, 这就要求我们作为课改先驱的教师, 要彻底改变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自己去推论, 给他们讲得应尽量少些, 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 学生自己能够自主解决的, 教师决不和盘托出。我省的刘品一老师也曾说过, 今后要评价一节课, 首先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其次要关注过程和方法, 最后才关注知识技能。

三、学生观的转变

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 在评价学生时, 不仅仅是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 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 心中多一把衡量的尺子, 我相信在我们的眼中, 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课改实验, 带动了教科研工作的开展, 使我们具有了研究意识, 养成了课后反思的习惯, 不仅重视授课前的设计, 而且重视课后的总结和反思, 即对照新课程的理念, 反思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标准的把握, 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课程功能的落实等。研究方式的改变带动了我们工作方式的改变, 我们走出封闭的教室, 打破学科壁垒, 与其他学科教师相互沟通学习, 共同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之间更加紧密地合作。

一、实现知识结构的更新

面对新教材的新内容、新要求, 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 看到自己存在的缺漏和差距, 在吃透课程标准、精研教材的同时, 花大力气, 下大功夫, 深入学习所教语文专业的新理论、新知识, 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前沿动态, 及时吸收专业推出的新成果;与此同时, 一方面还进一步学习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 借鉴教育同行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新经验, 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 以此从全方位、多角度来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不断充实,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形成能适应新教材教学要求的过硬的业务功底。

二、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感受到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我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 让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我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或质疑问难, 或浮想联翩, 或组间交流, 或挑战权威。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 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 比如, 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 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学习方式还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在学习中我让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评价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思考, 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 课堂中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 在探究性学习中,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 通过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 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 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在有限的时间内, 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死角”, 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 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 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学生思维活跃, 闪光点频频, 他们已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班内学生普遍反应喜欢上语文课。一节课40分钟, 往往觉得太短了, 下课后还围着我讨论问题。

10.黄河我心中作文 篇十

黄河,我心中的黄河:你从来都只是气势磅礴,清澈见底,浩浩荡荡…………昔日的黄河已经不存在了,那哺育这万人的黄河不见了,现在,变得浑浊肮脏,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人类对您的“回报”!真的是很完美的“回报”哈!

黄河!我真的很想问您痛么?您现在会很痛么?一次次的涌潮是您疼痛的呻吟么?您累了!您辛苦的把两岸的人名哺育!您真的累了!如果我来生有幸,我愿意变成您心底的一棵树,我要让您感受到生命的跃动!我要绿化您的身体!让您呼吸到我们的气息,您翻滚吧,跳跃吧!让我感受到您的存在!激情,而不失体魄。我真的很不辛,因为在这十几年中,我从未见过您,名族的母亲---黄河。这是一种不孝,一种极大的不孝,在我的心底您用您的惊涛骇浪及主流婉转,激励着我,关怀着我!

11.我心中的一堂好课 篇十一

一、一堂好课应该是一个整体, 各个教学环节自然勾连, 无缝对接, 丝丝入扣, 浑然一体

近几年来, 活动单导学、板块教学等各种教学模式冲击着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在竞相效仿的过程中, 有的课堂各个教学环节像是被人大卸八块、四分五裂。其实, 教学活动的前后环节应该环环相扣, 一节好课应该像流水那般顺畅, 前一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为下一个活动做好知识上和活动上的准备和铺垫, 使教学活动的推进由浅入深, 层层深入, 才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 在教学《陋室铭》这篇文言文时, 我就设计了“朗读—读顺文章→品读—读懂文意→赏读—读通思路→研读—读明情操”这样几个环节, 让学生拾级而上, 自然而然完成学习目标。再如, 在学习朱自清的《绿》时, 我设计了“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三个环节, 把“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 前后环节紧密连贯,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教学环节的转换。

总之, 语文课堂设计活动环节要统筹兼顾, 还要会用、善用课堂教学过渡语, 才能使课堂教学如行云流水, 不着痕迹,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一堂好课应该有一个精彩的导语, 让学生迅速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去

课堂导语是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 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概括性的教学语言。好的导语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衔接新旧知识、营造教学气氛的作用, 为一堂课的顺利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良好的开头乃是成功的一半。特级教师魏书生认为:“好的导语像磁石, 能把学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拢过来,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 能给学生启迪, 催人奋进。”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一文时, 我引用了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首诗来开头:“我常觉得, 生命是一项奇迹。一株微不足道的小草, 竟开出像海洋一样湛蓝的花;一对毫不起眼 的鸟儿, 在枝头唱 出远胜小 提琴的夜曲……”并顺势利导:“是啊, 青青芳草, 盈盈春水, ‘一花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大自然给了我们太多的启迪和感受。今天, 就让我们跟随作家宗璞的脚步去走进一片紫藤萝, (出示投影) 去聆听生命的感言。”这样的导语既激发起学生对紫藤萝的好奇, 又能触动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思考。当我缓缓念出这首优美的小诗时, 学生一下子进入了我创设的那份宁静、优雅的意境中。再如, 教学《台阶》一文时, 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当穿着黑布棉袍、青布马褂的背影漫上荧屏时, 我们不禁被那伟大而无私的父爱深深地感动了。父爱像冬日的阳光温暖着儿子的心田。今天, 让我们沿着作家李森祥为我们搭起的‘台阶’, 一同再去感受父亲的品质, 理解父亲的情怀。”既重温了《背影》的主题, 又为下面的课堂教学营造了浓浓的父爱氛围。

在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已成为绝大多数语文教师日常授课的主旋律的今天,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精心设计一个让人心动的导语, 也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一堂好课应该渗透情感的教育,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灵魂的洗涤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渗透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关于情感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这便是情感教学的价值。”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情感的需要, 既要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 绘声绘色、生动形象地传达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还要善于控制语速的轻重缓急传达文本中的喜怒哀乐。语文教师的情感教育还应该表现在方方面面, 一举手一投足, 一个简单的会意, 一个赞许的眼神, 都会对学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从而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 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觉得课堂生动有趣, 喜欢学、愿意学, 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12.我心中想象作文 篇十二

韶光似水,不知不觉中,时光的巨轮飞逝到了……

看,这个如仙境般的地方就是绿色家园。啊,人和动物一起生活在这个安详的地方,这儿没有冒着浓烟的工厂,没有后面冒着黑烟的汽车。小溪如一个欢快的小姑娘,在快乐地奔跑着,在高兴地歌唱着;小伙伴在和蝴蝶玩捉迷藏,和小鹿比赛跑步,和小猴子一起爬树,和小鱼比赛游泳;大树微笑着为我们遮阴,给我们抵挡狂风暴雨;五彩缤纷的彩虹如一条艳丽的彩带,高高地挂在蔚蓝的天空上;花儿绽开了美丽的笑脸,迎着风向我们微笑;各种昆虫在忙碌地做着自己的工作。蜜蜂在采花粉,准备酿造甜滋滋的.蜂蜜、蚂蚁在辛勤地搬运食物,准备度过寒冷的冬天…...

啊,绿色家园真是太美了!不知在现实中可否出现。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去努力创造,那么,就会有更美的绿色家园!

13.我心中作文 篇十三

·XX年2月11日对整个南京来说是具有历史性的一天,所有的人们都为之雀跃,为之自豪,因为20xx年南京举办青奥会,这是我们作为南京人的骄傲!

风景如画的玄武湖代表秀丽的南京,桨声灯影的夫子庙代表古朴的南京,绿树成荫的中山陵代表清静的南京,层林尽染的栖霞山代表缤纷的南京,青奥,我心中的自豪作文。而青奥会的举办会让这座六朝古都,更添风采!

从听说青奥将在南京举办的那天起,我就盼望着自己能当一名青奥志愿者,为青奥尽自己的一份力,为参赛者们加油助威!作为一名小学生,我只能用文字表达我心中无尽的期待!

“分享青春、共筑未来”是南京青奥会的口号。每每当我读到这句话,总让我心中感受到少年奋斗的活力,仿佛眼前看到了繁荣美好的未来!

现在距青奥会还有两年左右的时间,我作为南京市的居民,作为一名南京的小学生,我们要为南京加油,为青奥会加油,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纪律,热爱集体,爱护公物的好市民。努力学习,积极宣传青奥会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奥会,参与青奥会。

14.我心中的音乐课 篇十四

一、扎实、有效的课

前段时间在全乡音乐课观摩时听了一节《田野在召唤》新授课,让我感觉耳目一新。这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春天里刮起的春风很轻柔,让我们用“呜……”的声音来模唱这段春风的旋律吧!幻灯片呈现了模唱谱,这段春风的旋律采用的是歌曲的旋律。她引导学生将旋律变幻各种速度模唱,感受不同速度带来的不同音乐效果。因为这首歌是二部合唱,她又巧妙地将低声部安排成春雨的声音,也是采用歌曲的低声部曲谱,因为曲谱简单,学生容易模唱,所以学得很快。最后幻灯片呈现了二声部合唱曲谱:风雨二重唱。这样既练了声,又学会了曲谱,还练习了合唱,一举三得。接下来采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教师的点拨既及时又到位,所以学生学得又快又好。这节乍看平淡,其实蕴藏了教师的匠心独具,知识已不知不觉传授给了学生,那么自然,那么简洁,那么易学易懂。

二、新颖、确切的课

新课标倡导创新,我们需要把握的是如何创新。我执教《银屏之歌》时,选取歌曲《雪绒花》在电影《音乐之声》中两次出现的不同效果让学生做对比分析取得很好效果。先弹琴教唱《雪绒花》,让学生用手势随旋律起伏作渐强渐弱的变化,使音乐更具感染力。之后先欣赏《雪绒花》画面一:上校和他的孩子们及家庭教师在家庭派对上演唱《雪绒花》的情景。请大家欣赏并思考:在演唱速度、力度和音乐情绪上是怎样的?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学生总结:非常优美,很抒情、很温馨的家庭氛围。然后欣赏《雪绒花》画面二:电影结尾时,上校一家面对敌人枪口,在晚会上又唱起《雪绒花》的场景。在欣赏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合唱的情绪。这段音乐,慷慨激昂,歌曲使人的心都沸腾了,全场一起高唱令人无比震撼。歌曲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仇恨,唤起了奥地利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这样通过对同一首歌曲在不同的场合,由于速度、力度不同所表现的音乐情绪也不同的对比分析,使学生自然感受到影视音乐的功能———揭示主题思想,抒发情怀,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技能。

三、专业、真实的课

基于大家对课改的浅显认识,现在的音乐课堂大多被泛化、被形式化。自己平时上课还算守得住音乐本分,可一上公开课,就少不了煞费苦心的要折腾一通,去挖掘所谓的“音乐作品内涵”,去准备色彩缤纷的课件,去拓展天文地理等相关内容,最后却弄得学生记不住乐曲的主题,真是令人哭笑不得!课本课本,上课之本。音乐本身就是文化,不需要二传手;音乐就是一种直接体验,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即可。

摘要: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享受音乐之美的平台,阐述了教师心中的音乐课应该是怎样的。

关键词:专业,有效,真实,新颖

参考文献

上一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考试下一篇:寒假那些事作文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