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精选19篇)
1.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一
幼儿园托班美术活动:会画画的小汽车
【设计意图】
玩具是每一个宝宝的最爱,并且各种各样的颜色对于托班的宝宝来说也充满了好奇,这节艺术活动就是通过让宝宝在用小汽车绘画的过程中使宝宝产生对颜色的兴趣,感受和同伴一起玩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颜色感兴趣。
2.会将小汽车车轮或其他圆形的东西蘸颜色在白纸上滚。
【活动准备】
1.为每个宝宝准备一辆玩具汽车。(事先用布盖好)
2.红黄蓝水彩颜料若干盘,每组(不超过5名宝宝)一张大画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宝宝开小汽车进入教室。
1.师:宝宝,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许多好玩的玩具,你们猜猜看是什么?
2.在宝宝自由猜测时,教师掀掉布,给宝宝一个惊喜,师:“看,是什么?”(小汽车)“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玩玩吧。”
3.宝宝自由选择自己喜爱的玩具汽车玩。
二、引发兴趣,教师进行示范演示。
1.师:宝宝,快来看呀,老师的汽车会变魔术!教师把汽车车轮蘸上颜色在白纸上开过,边开汽车边念儿歌“小汽车,嘀嘀嘀,开来开去真有趣。”
2.引导宝宝观察小汽车滚出来的画,师:宝宝,小汽车还会画画呢,看,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宝宝自由回答,在宝宝回答像什么时,教师要给与肯定。
3.师:宝宝,你们想不想让你的小汽车画画?(想)
三、引导宝宝学习滚画,并说一说,讲一讲滚画的内容。
1.请宝宝试着用汽车车轮蘸色滚画。蘸色时,提醒宝宝要把车轮前后滚动一下。
2.师:宝宝,小汽车很累了,让我们把小汽车送回家好吗?宝宝把小汽车放到盆里。
3.引导宝宝观察说一说,讲一讲滚画的内容。并把宝宝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的墙上继续让宝宝欣赏。
四、活动结束
在音乐的伴奏下,宝宝做《开小汽车》的游戏。
2.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二
一、学会宽容与尊重, 激发幼儿兴趣
美术活动是对幼儿情趣的激发, 能启迪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 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它不同于一般理性科目, 教师要利用情境, 谆谆善诱, 唤起幼儿敞开心灵的大门, 不能有强制性。幼儿的艺术创新具有多种童稚性和儿童特有的浪漫性, 他们大胆、浪漫、无拘无束, 在创作作品时随意联想, 各具拟人、天马行空的特点。充满个性的作品需要教师有一颗宽容和理解的心去欣赏。在幼儿进行美术创造活动时, 教师要宽容理解幼儿。
【案例1】小汪到了美术区域活动, 她今天要制作一张自己的名片。写完名字后, 她开始认真地涂颜色。小林刚制作了一张名片, 他走到小汪旁边, 看到小汪把油画棒涂到用记号笔写的名字上, “这么多颜色, 老师会骂的。”小汪:“不会的, 有人也这样的。”她指了指旁边的雯雯。
有创造性的人往往会因为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偏离了常规而感到焦虑不安, 幼儿也是如此。因此,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 我们应该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作品。这个案例中, 小林口中的“骂”, 我想可以理解为教师与幼儿间的审美误会。因为以前教师在理解幼儿作品时与幼儿产生审美冲突, 带给孩子心理上严重的不愉快感, 这种感觉会影响孩子以后一系列的美术创造活动。在这个案例中, 不仅影响到了小林自己的创作, 甚至改变了他的审美眼光和评价标准, 影响到了他周围的孩子。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案例中的小汪就给自己的创作寻找到一个安全的依靠, 就是“别人也是这样做的”。在区域操作中我们发现, 很多孩子不是不会做, 是不敢做。他们在美术创作时会不自觉地考虑成人的喜好, 摸索着老师说“好”的标准。而美术作品的标准应更注重作品的个性、创新性, 注重幼儿在创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技巧训练和情绪感受。教师应给孩子提供“心理的安全”, 欣赏的目光, 满意的点头, 一句话, 一个动作, 都能给幼儿带来莫大的快乐, 激发起幼儿创造的兴趣, 给予他们自由、创新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 孩子们在刚进入活动区域, 面对丰富的材料, 他们这边看看, 那边玩玩, 在“玩”中孩子们对各种材料有了认识和发现, 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这种充分自主、自由的活动在满足幼儿内在兴趣、需求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使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时教师应耐心一点, 尽量不要提建议、出点子, 给予孩子充分的选择机会和时间, 可以问问他们“你想好要怎么做了吗?”
二、善于观察与倾听, 寻找指导契机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教师是一个观察者、倾听者和引导者。教师的观察、倾听可以从几个方面去做。
一是注意观察、倾听幼儿的兴趣点。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检验投放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儿当前的需要, 是否能激发幼儿创作的欲望。从中教师也能找到下一阶段区域生成的内容。
二是注意观察、倾听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个性品质和社会性发展, 包括幼儿在活动中的独立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比如有些孩子碰到一点困难就会想要老师帮助, “我不会。”有些孩子遇到困难坚持自己独立解决, “我自己来!”有些孩子进入区域后这个玩玩那个弄弄, 把所有的材料都摆弄一遍。
教师在观察、倾听后做一些记录和分析, 有助于教师调整思路, 做出客观的纵向与横向比较, 更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分析观察记录也能指导教师下一次的区域活动, 使幼儿受益。
教师的观察与指导是相辅相成的, 有指导的观察才是行之有效的, 有价值的指导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因此, 在观察的基础上, 顺其自然, 适时引导是保证幼儿主动发展的关键。比如当幼儿在美术活动中, 发生错误、遇到困难时, 教师应观察他们的情绪, 发现有消极情绪就鼓励他们:“想想有没有好办法”, “再试试看!”当幼儿出现学习兴趣疲软时, 通过假设性问题“也许还会有秘密呢, 再试试看”, 引导幼儿去继续探索、发现。当发现幼儿的探索过程出现错误时, 教师应用“确定是这样的吗?”“你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等问题, 激发其继续学习、探索的欲望。这样, 当活动结束时, 幼儿在自由探索中不仅发展了动手操作能力, 又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及不拘一格的表现力。
【案例2】昊昊是一个内向的孩子, 他进入美术区域后独自找了一个小空地开始创作。其他孩子在他周围说说笑笑, 他也不理, 偶尔抬起头朝他的同伴们笑一笑。这次活动是“春天的花”, 其他孩子画着花朵, 昊昊选择了用纸折, 他在进入区域前告诉我:“老师我会折花, 是奶奶教我的。”“那你就做一朵吧!”不一会儿, 他做好了花, 转过头远远地看着我。我走过去:“你让小朋友欣赏一下, 也去欣赏小朋友的作品吧!”他怯生生地把纸花拿到同伴面前, 一下子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兴趣。“真好看。”“怎么做的呀?”“你看看我的画, 也很漂亮!”昊昊变成了美术区域的小“明星”, 他的纸花还被一个小朋友粘贴到了自己的画上呢!
在这个案例中, 教师收到了孩子的信号, 及时给予反应, 把握了幼儿在活动中的教育契机, 提供适度的帮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了美术技能方面的发展, 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在社会性方面, 积累了与同伴交往的经验。
三、关注个体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兴趣爱好, 有独特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区域活动作为集体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开展这类活动的目的即是要让孩子在自身不同水平前提下相对提高, 因此教师在指导活动时更要注重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师要注意观察、倾听幼儿在美术领域方面的个体差异。《纲要》特别强调“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 在美术区域活动中伴随幼儿自主性活动, 教师势必要分层指导。如中班开展“水果大餐”区域活动, 用各种材料制作水果。用橡皮泥操作的孩子中, 有些已经能用橡皮泥捏出各种水果形状, 有些看着别人做他才会跟着做, 有些搓个圆说这就是草莓。教师通过细致观察了解幼儿的美术领域发展水平, 以此为依据作出有针对性、适合幼儿的分层指导。观察、倾听幼儿的个体差异是做出指导的依据和前提。
3.美术活动和托班幼儿小肌肉发展 篇三
托班孩子入园已经一个多月了,老师发现午睡起床的时候,大多数孩子对鞋子的搭扣很无奈(鞋扣通常是雌雄襻的),要么打不开,要么粘不上。不管是穿鞋还是脱鞋,只要是撕和粘的动作,孩子们就束手无策。
由此想到我们应该为托班孩子创设和提供尽可能多的自我锻炼的机会和环境,注意从日常教学过程中选择适合托班孩子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加强孩子们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提高他们手部小肌肉及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
锻炼小肌肉的活动有很多,我们根据托班幼儿心理上兴趣转移快速和生理上的很多肌肉群未发育成熟的特点,并特别考虑了家园合作的重要性,选择了一些幼儿园和家庭都适合进行的美术活动来促进孩子小肌肉的发展。
涂色活动
托班孩子喜欢涂鸦,我们选择他们熟悉的水果和动物图形来涂色,熟悉的图形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
准备:画有香蕉轮廓线的纸一张,黄色蜡笔一支。
策略:如果光提供幼儿涂色材料,通常幼儿难有耐心将涂色进行到底。为此,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游戏情境。
创设故事情景:咦,香蕉的衣服不见了,请小朋友找一下,帮助香蕉穿上黄色的衣服。穿的时候别让香蕉的肚子和腿露出来。家长可适当地在边线处涂色做示范。
涂色时的动作,使幼儿手指肌肉得到锻炼。涂色时手腕上下、左右来回运行,手腕的灵活性也得到了锻炼。
点画活动
托班幼儿对色彩情有独钟,我们借助各色蜡笔、画笔,尤其是五颜六色的颜料来进行点画活动,点画活动能运动手、腕的肌肉,对于手部小肌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随意点画活动
随意点画是用手指蘸颜料点画。托班幼儿的随意性较大,选择纸上随意点画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最受幼儿欢迎。点画能锻炼幼儿手指的力量。
准备:画有小伞的纸一张,红、绿、蓝各色颜料一份
策略:用手指蘸颜料画雨点,通过手指直接接触颜料的感官刺激来激发幼儿点画的兴趣。
创设故事情景:老师和家长要创造故事情境,模仿雨滴说:我们都是雨滴天使,这把漂亮的雨伞是我们的家。我们一起来下一场彩色的雨送给雨伞做礼物吧!提醒幼儿用指腹点画。
有意点画活动
最初的随意点画尝试过后,幼儿有了基本的经验。接下来可以从手指点画过渡到工具点画。工具可以从易控制的硬的蜡笔过渡到软的棉签。幼儿通过工具的变化来感受手部的运动和控制。
点西瓜籽
准备:画有西瓜的纸一张,黑色蜡笔一支,红色颜料一份。
策略:要求幼儿在西瓜里面点画西瓜籽。将真的西瓜放在旁边请幼儿观看,点画完后一起品尝西瓜。
创设故事情景:妈妈今天买了一只大西瓜,切开来一看,少了一点什么。请幼儿添画西瓜籽。提醒幼儿不要点到外面去。点画完西瓜籽后和幼儿一起刷上红色颜料。
点鱼鳞
准备:画有小鱼的纸一张,红、绿、蓝各色颜料一份。
策略:在直接接触颜料作画后,再借助工具点画。选择易拿、易画的棉签来训练小肌肉的灵活度。教师事先进行棉签点画示范。
创设故事情景:家长请幼儿观看小鱼图片,再出示没有鱼鳞的小鱼。请幼儿帮助小鱼找回漂亮的鱼鳞。
连线活动
因为小肌肉还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幼儿还无法很好地控制手部的小肌肉,所以对画圆滑的波浪线这样的精细动作难以完成。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设计简单连线画活动。
曲折线和波浪线
准备:画有由虚线组成的曲折线和波浪线的纸一张,各色蜡笔。
策略: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沿虚线画各种曲线。幼儿在连虚线的同时也完成了圆滑波浪线的绘画。通过连虚线的方式来锻炼手部的精细动作。
创设故事情景:家长出示虚线请幼儿观察。给幼儿一个整体概念,告诉幼儿请他们用彩色线把这些黑色的珍珠连起来。彩色的线就是彩色的蜡笔。
连线和涂色综合
准备:虚线组成的爱心画一张,各色蜡笔。
策略:作为节日的礼物,请幼儿做设计师,自己连好虚线并选择颜色。最后将礼物送给自己喜欢的人。幼儿在连完虚线后发现是一个爱心,会很有成就感。最后涂上颜色。得到一个美丽的爱心,幼儿的喜悦与成功是无与伦比的。
创设故事情景:请幼儿先观察图形,再连线,最后上色。教师开始就给幼儿一个设计师的概念。请幼儿在拿到图纸后像设计师一样设计自己的礼物,完成后送给自己喜欢的人。
团画活动
托班幼儿画封闭的圆有一定的困难,那么就选择从团画入手。一圈一圈的旋转像漩涡一样。用画棒棒糖来激发幼儿团画积极性。
准备:画有一个棒棒糖的纸一张,各色蜡笔。
策略:做团画示范,个别能力弱的幼儿要手把手示范。
创设故事情景:出示画有一个棒棒糖的纸问幼儿只有一根棒棒糖够不够大家分享。要求幼儿做棒棒糖设计师,一起来画棒棒糖,越多越好,大家可以分享。最后请幼儿说出自己的棒棒糖的口味让他们刷上颜料。
在进行以上的美术活动时,教师和家长都要注意创造游戏化的情境。在这样的情境下托班幼儿才能有兴趣、有耐心坚持完成任务。这些美术活动,既培养幼儿的审美又锻炼双手的能力,并间接促进大脑的发展。
4.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四
一 幼儿美术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幼儿丰富的情感是他们参与到各种活动的原动力,因此在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时,大人应首先考虑到幼儿的情感需要。不是因为需要一份作品,而是幼儿将绘画作为他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途径。如果大人依据成人对于美术作品好坏的标准来衡量,其结果只会埋没了幼儿的创造性。而幼儿美术作品珍贵之处,恰恰就在于她不受任何条框和规则的限制,不用考虑逻辑和比例。正如大师毕加索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要想像儿童画一般纯净。”因此,大人在看幼儿的美术作品时,要多站在的角幼儿度,用欣赏和发现的眼光来评价。
二 开展幼儿美术活动应尊循的原则要创造一个宽松的心理环境。如信任幼儿,减少不不必要的规定,让幼儿进行不受评价干扰的自由活动等。2 要丰富幼儿的经验,多给幼儿欣赏优秀的图书和艺术作品。不必过分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但适时恰当地帮助幼儿提高艺术表现的技能、技巧是很有必要的。4 要正确认识和使用示范和范例。
我们不妨这样:开始时,尽量让幼儿自由地、无拘无束地画他自己的;之后,大人可以帮助幼儿获得满意的效果而必须的技巧,如通过分析、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最后,在幼儿发展到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和目标后,让他充分接触各种伟大的名画,并意识到绘画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鼓励幼儿有创造性地研究、模仿。
三 幼儿绘画的特点涂鸦期(2___4岁)象征期(4—6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画能在涂鸦的基础上,有一定的目的,有一定的内容。这时期的儿童画有时要与他们交流,才能了解到他们在画什么,他们把画画当做喜欢的游戏。图式期(5—11岁)
也叫高峰期,是儿童表达对世界看法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儿童绘画兴趣浓厚,想象力、创造力达到他人生中的最高峰。在这时期,要不断地引导儿童观察生活,留心生活细节。转折期(11—13岁)
到了这个阶段的儿童画,虽然有了写实的倾向,也注意了比例大小、结构透视,但画出来的作品反而没有了情趣,失去了儿童画的生动。这个阶段,如果引导不正确,会使儿童在这个时期丧失绘画兴趣。所以,这一时期称为“转型期”或“危险期”。
四 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初步感受周围环境与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与内容美,对美有敏感性。
应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自然环境、美术作品,使他们的感知活动渐渐适应对象世界中对称、均衡、节奏、和谐等美的活动模式,从而形成对这些模式的敏锐的选择能力和欣赏能力。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欣赏时,多让幼儿说一说、摸一摸,感受一下,引导幼儿重点观察它们的色彩、形状、结构,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通过各种造型要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美术创造的乐趣。
美术活动是幼儿进行情感表达和交流的工具,在幼儿的情感满足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美术活动的宗旨就是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与热爱,使幼儿自主自愿地参与美术活动。因此,大人应关注的是“积极投入”、“自由表达”、“体验乐趣”等字眼,这些意味着“要尊重幼儿的个人意志,给幼儿自己选择表达内容和方式的自由”,要给幼儿提供宽松的、具有心理安全感的创作环境。初步尝试不同美术工具和材料的操作,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出来。
多种的操作工具和材料,如绘画、剪刀、泥工、胶水,以及水粉、水彩笔、宣纸、线、珠子、面、泥等等,可以大大地刺激幼儿的表现和创造欲望。大人应尽可能地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美工材料,引导幼儿去探索、使用。
五 幼儿绘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初步学习用造型、色彩、构图等美术语言进行创造性地表现,具有创造的意识;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能积极投入绘画活动;初步尝试不同绘画工具和材料的用法,形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对于幼儿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绘画活动中,要求幼儿养成主动整理工具和材料的好习惯,如安置自己的用品,活动结束时主动清理垃圾并收拾自己的用具等。
六 怎样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美术活动中的观察指:把注意力集中在事物的形状、色彩、空间等形式因素,及其表现的对称、均衡、节奏、多样统一等形式美的模式上,还集中在事物的主体和背景、情节、形象等。
要遵循这样的感知顺序:先从远处感知事物的整体和背景;再到近处感知事物的局部特征和构成;最后,再回到整体的感知上,让幼儿形成牢固的整体印象。
在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时,不仅通过眼睛来体现事物的特征,还可以摸一摸、闻一闻、说一说等多种感官形式来体验和表现。
七 怎样让幼儿大胆地绘画要给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首先是信任幼儿,也就是在相信幼儿能画画的基础上,为他提供充分的机会;其次,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观念。要尊重幼儿不同寻常的提问和想法,肯定其想法的价值,不因为其想法不要用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去限制他。宽松的心理环境还要求注意减少规定,过多、多细、过于整齐划一的限制,势必会阻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2 要给幼儿提供多样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多样的绘画工具和材料能够刺激他们的操作欲望,让他们在“玩工具”、“玩材料”的过程中积极从事美术活动。3 尽量采用情景、游戏的形式开展绘画活动。尽量采用“鼓励法”评价幼儿的作品
画完后,可以和幼儿一起高兴地欣赏作品,引导幼儿说出画的是什么,同时给予表扬。评价时要注意不要求幼儿作品和事物的“形似”,而应更多地看重幼儿作品中的神韵。要多表扬鼓励,对其不足之处也尽量用建议、商量、诚恳的口吻提出。提出意见也应该是具体的、幼儿可以理解和执行的,如“画上的人物很生动,如果再添上背景就更丰富了”
八 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
幼儿的审美想象和艺术创造如果不正确地加以引导,就会被大人不经意地扼杀。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应尽可能保护、培养好幼儿的想象力合创造力。要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并借助其他学科领域来帮助幼儿拓展想象的内容。培养幼儿的审美想象
1有意识地带他们到大自然去体验,多参加社会活动,多与人交往,注意多让幼儿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和公益活动,这样他们会有多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
2欣赏文学作品、音乐作品时,利用作品提供的特有情景空间,对幼儿进行想象的提问;
3经常带领幼儿观察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动物、植物、风、雨、雷、电)、人造物(车辆、建筑物、服装、橱窗设计等),利用他们的新奇发现,进行联想性的解释;
4可以和幼儿一起做游戏,结合一些有趣的游戏,也能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要为幼儿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要尊重幼儿的创造欲望,不要强迫幼儿接受成人多的创造意图,不要交代过细,以免各种各样的条条框框限制幼儿。以启发式言进行提问和指导。
一定要用启发式提问,如:“这是什么?”、“为什么?”、“可以怎样做?”,而不要用“是不是这样”等封闭性提问,这样的提问幼儿只需答“是”或“不是”,封闭式的提问会造成幼儿思维的惰性。在创造过程中不强迫幼儿模仿。
可以给幼儿提供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形式,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打开思路。例如,幼儿画房子,成人提供各种房屋的图片——中国的四合院、古代宫殿、高层建筑、歌特式建筑、罗马式建筑、、、等古今中外的建筑,这样幼儿在进行创造时的思路会很开阔。又比如,画花。成人提供各种各样的花卉图片给幼儿,让他们自由取材。4 创造活动宜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组织方法。
5.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 篇五
设计思路:
幼儿对玩色有较高的兴趣,能大胆而富有个性的玩色。本活动将营造缤纷多彩的语言环境,通过幼儿的想象力,运用多彩的短线和圆点创造出富有个性的七彩雨及多样的小水花,以引发幼儿的兴趣。针对幼儿现有的绘画基础,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画面,同时鼓励幼儿不断地变换颜色,大胆地表现。
活动目标:
1、幼儿调换颜色的方法。
2、幼儿是否能点出多变的七彩雨。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油画棒、各色水粉颜料、铅画纸、水粉笔。
2、知识准备:观察下雨及雨点落在池塘里出现小水花的情景。
活动流程:
启发谈话 操作演示 幼儿创作 游戏结束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嘀答、嘀答”下雨了。雨是从哪儿掉下来的?小朋友,你们见过小雨点吗?是什么样的?
小结:下大雨时,像根直直的、长长的线;下小雨时,一点点的。
二、操作演示,引出内容
1、演示讨论,共同参与
1)油画棒演示画长直线雨
哗!哗!下了一场大雨。幼儿试画(强调从天空中滴下来,直直的,长长的。)
2)讨论:滴答滴答,下小雨了,小雨的雨点怎样的呢?(一点点的)小雨点落到了哪儿?(幼儿讨论)
小雨点落到池塘里会怎么样?(幼儿讲讲)边讲边演示大小不同的水晕及水花。
2、激发兴趣,尝试取名
1)演示用各种颜色的短线画小雨点。
雨越下越小,太阳公公出来了。咦,小雨点一下子变成了五颜六色,怎么回事?(幼儿讲述)五颜六色的小雨点可真漂亮。
2)这么漂亮的小雨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幼儿取名:七彩雨、好看的雨等)
三、幼儿创作,教师观察指导
1、引导创作:下雨啦,我们一起来看漂亮的七彩雨。(雨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1)能将最喜欢的颜色雨先画出来吗?
2)池塘里的水晕是什么样的?有多少个?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调换颜色画的情况。
2)观察幼儿能否画出大小基本相同的雨点。
3)能否添加自己喜欢的东西
四、以游戏方法结束
幼儿听《小雨点》的音乐做游戏。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弯弯曲曲的小路
一、设计意图:
小小班的孩子对于许多行为规则都不是很理解,他们更多的时候都是比较随心所欲。比如,在户外散步,外出考察等活动时,我们一般都要求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排得整齐,然后出发。在行走的同时,出于幼儿安全方面考虑,也总是一直强调他们队伍排整齐。但是孩子们却总会有意无意走得歪歪扭扭,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另一方面,我考虑到小小班的幼儿已经开始接触油画棒等较常见的绘画工具,因此就设计了弯弯曲曲的小路这个美术游戏,意在通过该活动,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走弯曲小路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他们一些行为规则,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其他活动做准备。
二、活动目标:
1、学习沿虚线画曲线,让幼儿初步掌握画曲线的方法,鼓励幼儿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2、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走走、爬爬、玩玩,感受活动的乐趣。
3、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得到其中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
课件、森林场景图、幼儿作画垫板、油画棒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入场
1、幼儿排好对一个跟一个随着音乐入场,就座
2、观看森林里的东西(课件),森林里有什么?
(二)、结合课件,讲述故事
1、观看课件,教师引导提问,并讲述故事《捉迷藏》
2、毛毛虫觉得彩色的弯弯曲曲的小路特别好看,非常喜欢,就又请来两位好朋友来帮它变小路。(引导幼儿再次观看沿虚线画曲线的方法)
(三)、幼儿作画
1、我们都来变小路,再把小路送给毛毛虫做礼物。
2、幼儿作画,教师观察指导,及时表扬能干幼儿,鼓励他们使用多种颜色作画。
(四)、走小路
这里有一条小路是通向毛毛虫家的,让我们带上礼物去送给毛毛虫吧。(幼儿随音乐走弯弯曲曲的小路)
五、活动反思:
该活动主要是让幼儿学习画曲线,感受曲线。活动中幼儿兴趣较高。在作画中我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因人而异的,力求为每个幼儿都提供发展的机会,给予幼儿充分自我表现的机会。当然在活动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一开始课件有一点小失误;最后一个环节没有真正作到面向全体,导致有部分幼儿没有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今后在其他活动中还应注意以上问题,做到让活动中的每一环节真正渗透。
幼儿园托班美术教案:小鱼回家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能够明白鱼是生活在水里的 2.通过画水的曲线,锻炼孩子小手的肌肉组织
3.培养孩子的爱心
活动准备:
1.白纸、水彩笔人手一份
2.“小鱼”若干;一条大鱼:一面是哭脸一面是笑脸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出示一条大鱼问:这是谁啊?(幼儿回答)它怎么了?(哭脸)这个漂亮的小鱼没有家了,怎么办呢?你们知道小鱼的家在哪里吗(幼儿自由回答)
二、帮大鱼找家
老师示范画水(曲线):鱼是生活在水里的,那我们现在没有水怎么办呢?老师想了个办法,我们帮小鱼在纸上找个家吧。
三、帮小鱼找家
1.老师这里还有很多漂亮的小鱼没有家呢,我们一起帮他们找家好不好
2.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演示一遍,把小鱼贴到画好的“水”里
3.老师这儿还有好多的小鱼没有家呢,请你帮帮忙把他们都找一个家好吗?现在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纸上画上漂亮的水,然后老师把小鱼送到你的水里
活动结束
托班音乐教案:身体当小鼓
2011-07-18 10:17:17 作者:赵丽霞 来源: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固定节拍xxxx。
2、让幼儿乐于参与游戏,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智慧树音乐《小手拍拍》。
2、小鼓棒11对,鼓一只。
活动过程:
1、引出活动:今天,我们来了那么多客人老师啊,我们先跟客人老师打招呼吧。
2、暖身活动: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入场。
3、师请幼儿听一听、猜一猜,是谁发出的声音?
(1)师神秘出示“小鼓”,并以小鼓的口吻像小朋友问好:“小朋友好!”
师:这是什么呀?
(2)让幼儿亲自感受敲击小鼓发出声音的乐趣。
师:哦,是一个小鼓,这个小鼓还会唱歌呢。谁能让小鼓唱起歌?(请3-4名幼儿尝试让小鼓“唱歌”)
4、师引导激发幼儿用身体各部分当小鼓,并体验和小鼓做游戏的乐趣;
(1)师:身体哪里可以当小鼓?
幼:肩膀肩膀可以当小鼓 咚咚咚咚(xxxx);
师:小鼓今天来和我们的身体做朋友的,想一想身体哪里还可以当小鼓呢?
小头小头可以当小鼓 咚咚咚咚(xxxx);
肚子肚子可以当小鼓 咚咚咚咚(xxxx);
胳膊胳膊可以当小鼓 咚咚咚咚(xxxx)。
(2)师:看看赵老师的后背还可以当小鼓呢(后背用手够不着,可累了,可不可以找一个小朋友来帮忙啊?)
(3)幼儿用小伙伴的后背当小鼓,敲出节拍xxxx;
(4)两个小伙伴交换一下(师:两个小伙伴拥抱一下,给小伙伴说一句:“谢谢你,你辛苦了!)
5、集体表演游戏:
6、师带领幼儿和小鼓一起律动(游戏结束)
小朋友,小朋友,快快走
一 二 一 二
咚 咚 咚 咚
托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果园
2011-10-31 17:32:59 作者:anny 来源:学前谷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活动目标:
1、认识纸的正反面,学习均匀地抹浆糊。
2、感受色彩与形状的美,体验粘贴活动的乐趣,加深对秋天成熟的果实的认识。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到果园观察果实累累的苹果树、柿子树、橘子树、梨树等。
2、活动前在墙上粘贴或画好几棵无果实的果树,3、剪好的苹果、梨、柿子、橘子纸样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论秋天的水果
1、教师出示苹果、梨、柿子,请小朋友说出它们的名称、颜色、长在什麽地方?它们什麽时候成熟?
2、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丰收的果园》,让幼儿知道秋天是苹果、梨、柿子成熟的季节。
3、引导幼儿观察墙上贴的果树没有果实,并以果树妈妈伤心的口气请小朋友帮助它贴上许多的水果宝宝。
二、粘贴水果
1、教师分别介绍剪好的苹果、梨、柿子、橘子,请幼儿给四棵伤心的果树妈妈贴宝宝。
2、教师鼓励幼儿独立上前给大树贴水果。
3、教师观察并发现操作正确的幼儿,请大家观察他的方法,教师给予讲解:xx在苹果没有颜色的一面均匀地抹上了浆糊,然后,轻轻地贴在树枝上,压一压,苹果贴好了。
三、观察丰收的果树
1、教师和幼儿一起站在贴好的果树前,看看哪棵果树的果子多,猜猜果树妈妈的心情会怎样?
2、让孩子进一步体验粘贴活动的快乐和帮助他人后的幸福感。
四、结束活动:引导幼儿帮老师收拾用具,自然结束教学活动。
托班艺术教案:好吃的糖葫芦
2011-06-26 11:10:45 作者: 来源: [我要提问] 我要评论 [推荐] [收藏]
活动目标:
1、学习做糖葫芦的技能。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活动中体验成功感。
活动准备:
1、操作材料,橡皮泥、小棒若干根、一串糖葫芦(实物)。
2、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1、猜猜老师带来了什么?
出示一串糖葫芦“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糖葫芦)
“小朋友吃过糖葫芦吗?好吃吗?”
“娃娃也想吃糖葫芦,我们来给它们做糖葫芦吧!我们一起来做糖葫芦。”
2、老师示范做糖葫芦。
掰一块橡皮泥放在手心然后两手合起来搓成小圆,放在桌子上,再用同样的方法搓几个小圆,然后用小棒串起来,变成糖葫芦状。糖葫芦就做好了。
3、交代要求,开始操作。
(1)在操作时,提醒用正确的方法。
(2)做好一串糖葫芦后,还可以再做另一串糖葫芦,比比谁做得又多又好。
4、展示糖葫芦
“比比谁的小手最能干,包得又多又好看。”
表扬那些在活动中认真的小朋友。
活动延伸:将糖葫芦送到娃娃家去,给娃娃吃。
体验手印画的创作乐趣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手印的形状大胆地想象,添画成完整的物体形象。
2、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想象能力,并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乐趣。
3、能保持画面整洁,与同伴协调合作。
活动准备:白纸、记号笔、范画、报纸
活动过程:
一、引起幼儿兴趣。
昨天我学了一种新本领,叫五指神功,你们想不想学?
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本武功秘籍,我们要学的功夫就在上面,想看吗?
二、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这些是什么?这些手印你们知道是怎么来的吗?这就是我们神功的第一招:描手印。教师示范描,幼儿仔细观察。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描的?你们还能做出其他不同的姿势来吗?请幼儿做各种姿势。说说像什么。
三、教师引导示范。
1、教师指导幼儿练习描手印(用手指做笔)。你们再来看看,这像什么啊?请幼儿回答。究竟这些手印会变成什么我们来看一看?出示范画。你们看,这些手印变成什么了,是怎么变过来的呢?请幼儿回答。
2、神功还有最厉害的一招,这一招一个人完成不了,需要两个人一起合作完成,你们想不想学?我们一齐来看看,出示双手的范画。这是什么?是怎么画的?请幼儿说说。
6.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六
科研论文:探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与实施策略
【摘要】众所周知幼儿园的绘画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实践表明,开展丰富多彩的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和成功的体验,是发展幼儿智力和培养幼儿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的眼界,增进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整个绘画活动中,不但锻炼了幼儿的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也陶冶了艺术情操。
在《纲要》中也提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并明确要求教师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想像,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也就意味着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幼儿绘画的创作过程,鼓励幼儿大胆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绘画活动中的重要性,教师要更关注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运用多种形式为幼儿提供可发展的创作条件,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及时的加以适时的、适当的指导,帮助幼儿更深层次的理解作品,鼓励幼儿对作品形式进行大胆的表现。
【关键词】绘画教学 教师指导 创造力
在目前幼儿园绘画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在绘画活动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太关注向幼儿传授绘画作品表面上所表达的内容,过多地要求幼儿掌握一些绘画方面的技能和技巧,而忽略幼儿参与绘画活动兴趣与自我表达意愿上的发展。
2、在绘画活动的内容上,幼儿较依赖范例,对作品的理解和表现也仅停留在观察、临摹和仿照教师范例的阶段,作品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上缺乏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了更科学,更有效的解决以上几点问题,探究教师在活动中的教法和幼儿在活动中的学法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在探究幼儿园美术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法和具体实施策略上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摸索,现谈点自己初浅的看法。
一、绘画作品内容要符合本阶段幼儿年龄特点的发展状况。
在艺术活动的过程中,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绘画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绘画内容对幼儿参与的兴趣、创造力的培养、技能的发展和完成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在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后,再来制定幼儿美术活动的绘画内容,绘画内容的选择应从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出发,所选择的内容应从幼儿所熟悉的,接触较多的事物出发。
小班阶段(3—4岁幼儿):这个阶段的幼儿刚对自己喜欢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和形象思维,也对色彩也有了初步的感知,所以教师在作品的选择上应该让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物体进行涂鸦开始,如为苹果涂色,给小兔的花衣服涂色等等。同时可以鼓励尝试运用简单的线条对画面进行简单的添画,如学习画直线(土地)、学习画波浪线(小河),学习画圆圈(小花)等等。也可利用棉签蘸颜料进行棉签画,用莲藕、瓶盖进行拓印画等等,以此激发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中班阶段(4—5岁幼儿):这个阶段的幼儿已经基本能够控制自己手部小肌肉,对事物的外型、轮廓进行初步的勾画。对于这个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学习运用各种图形来替代单一的线条,扩大对物体特征的认识,幼儿可尝试进行图形与图形组合、图形与线条组合等等,尝试变化人物或动物各部图形组合的位置,尝试表现它们的某些细节,使图像更为生动。鼓励幼儿进行简单的写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基本的构图能力。可以尝试运用颜料、水粉等感受颜色组合和变化,如用颜料粉刷石头、制作花馍、宣纸丝巾等印染活动,以此让幼儿感受不同颜色的搭配所带来的不同的视觉美,学习大胆运用颜色。大班阶段(5--7岁):这个阶段的幼儿,对所看和所想的事物能够进行大胆和准确的表现,所表现的事物或人物的比例也比较协调和准确,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画面上加上一定的情节,注意合理布局。合理准确地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情节内容,逐步体会布局的均衡与变化以及美感。可以尝试让幼儿听故事然后把故事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又或者可以让幼儿把自己庆祝儿童节、中秋节或其他有意义的事情画下来并讲给其他小朋友听。可以利用幼儿已经掌握的美术功底进行其他美术创作,如在图书区自己创作一本故事连环画。手工区给妈妈设计一条围巾或一个手提袋,为表演区设计一些常用的头饰或道具等。
二、教师在选择和实施教学内容前要详细分析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存在的教育价值。
《纲要》指出:幼儿的学习要来源于幼儿的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又要建立在生活之上。”缺乏生活经验的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是空洞乏味的;同样,缺乏生活经验与体验的绘画活动也是枯燥无味的。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幼儿熟悉并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其绘画对象。
在绘画教学中的内容选择上,教师和幼儿相比具有一定的主导性,教师所选的内容要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可围绕幼儿熟悉和喜欢的事物或人物为出发点来设计活动。一切以幼儿的角度为出发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绘画的形式上有所提升。因此,如何为幼儿选择合适的内容?如何让幼儿更好的理解所选内容的内在含义?都是教师在实施教学前应该思考的问题。
当教师选择好一个教学内容时,首先要深入分析教材本身的教育价值,提炼出作品要表现的内在含义,分析它究竟要向我们表达些什么、传递些什么。对幼儿的认知、情感和能力等方面是否有所帮助和提高。再次分析所进行的内容是否适合本阶段幼儿年龄特点,即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宜本年龄段的幼儿,幼儿对老师所选择内容是否理解和感兴趣。难度是否适宜,如果有难度怎样才能帮助幼儿在实施过程中解决,解决的方法又有哪些等等。最后,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思考教材中的重难点,并围绕活动的目标设计出生动有趣、环节相扣的教学环节,进而带动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三、采用多种不同形式的教学方法进行各种艺术活动,注重幼儿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纲要》中提出,尊重不同幼儿的不同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满足和成功。
传统的美术教学常以教师示范。幼儿模仿学习为主要手法,教师往往只注重教育的结果,以“像”或“不像”来评价幼儿作品的好与坏,而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幼儿是否在兴趣和情感方面有所提高与发展。如果经常让幼儿重复临摹教师的绘画作品,让幼儿错误地认为画的跟教师的一样就是好作品。久而久之便会幼儿形成一种依赖范例作品的习惯,如果没有教师的示范、讲解,就无从下手。这样势必压抑孩子对事物的自我表现能力和创作能力。因此,在美术活动中,老师应尊重幼儿个性特点,兴趣,关注幼儿原有发展水平、能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作品中要体现自己的想法。
绘画技能的发展是绘画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但教师要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注重两者的有机结合。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是美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而绘画技能又是实现这个目的的前提条件,二者在美术教育活动中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作用,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绘画活动中,教师可以将这些技能用有趣的方式呈现在幼儿面前,如教师可以设计“图形创意的活动”这样有利于幼儿去创造和表现,又会让幼儿把各种图形转化成看到的物体。在教师的鼓励下,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去创造新的作品,每个幼儿意愿和想法都不同,创造的作品也会不同。这既提高了幼儿的技能,又留给了幼儿创造的空间。
幼儿天生就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愿意尝试多种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教师只有不断地设计、和组织一些更生动,更有趣的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激发起幼儿对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热爱。
(1)形式要多样的导入活动。绘画活动的导入环节一般都采用出示范例画的方式来引起幼儿兴趣,但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就会使幼儿感到索然无味,毫无新鲜感。因此,在活动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导入方式。可以尝试运用游戏情境的方式来感染和调动幼儿参与的活动积极性。如:情境表演、看录像、讲故事、变魔术,猜谜语等活动进行导入活动。这些情景游戏既引起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包含着丰富的美术知识,帮助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的同时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达出来。教师采用不同形式的导入方法,对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我在进行绘画“成长的故事”活动中,运用了观看成长录像的方法导入主题,提前搜集了幼儿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照片做成了PPT,又配上了音乐和讲解,一时间就引起了孩子的关注和共鸣。
(2)观察引导法。绘画活动是视觉艺术感受活动,离不开幼儿的对作品的细致观察。教师在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或范例时,首先是启发幼儿对生活和事物的热爱,如引导幼儿观察、回忆生活中最喜爱的动画片里的人物或动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进行交流之后让幼儿明白自己所画内容的特征,并鼓励幼儿把自己的感受和联想表达出来,使他们的画面生动而充满童真童趣。
(3)过程指导法。在幼儿作画时,教师即不能漫无目的的巡视,也不能过多的询问干扰幼儿的原有思路。老师要做到因人而导、因需而导。针对幼儿绘画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对他们进行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辅导。无论集体辅导还是个别辅导,我常采用“你画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画?”了解幼儿所想,以启发幼儿用画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针对不同幼儿的创作,给其提供不同的建议,如对自信心不足,不敢下笔的孩子,可以采取手把手或在纸上示意,帮他迈出“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对不知道如何继续丰富画面的幼儿,老师应及时指导其丰富画面,帮他添上关键的几笔,起到拓展、丰富画面的作用。对于创造力丰富的幼儿,教师可以鼓励其大胆尝试,在大胆想象的基础上提高作品的美感等等。
(4)注重幼儿情感体验的提升。绘画的过程也是孩子们自我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从他们的画中可以反映出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所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在作品中,使之成为他们自己天真的语言,他们时而自言自语,时而互相对话,表述欲望非常强烈
四、幼儿进行作品创作时给予适时的指导和评价。
在美术活动中评价和欣赏常存在于活动的最后,也常常被我们忽略和淡化。提升幼儿美术作品评价并发展评价的多样化,既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也是进一步激发幼儿再参与、再创造的重要教育策略。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集体评价模式,充分发挥评价的发展性功能,不仅仅在活动结束时才进行评价,而应将评价伴随于幼儿的整个创作过程当中,关注一些幼儿的创作思路与独特表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来自同伴、老师和自己的鼓励与启发,从而让思路更开阔,想像更丰富。
评价的方式有幼儿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自评能培养幼儿自信、大方的品质,为幼儿提供向他人介绍自己作品和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机会,也是教师和其他幼儿聆听其内心世界的重要途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聆听,给予适时的肯定与鼓励,从而充分理解幼儿创作其作品时的心理,了解幼儿“艺术”语言的独特性。如在主题为“树叶粘贴”的美术活动中,有位幼儿没有像其他幼儿一样用树叶粘贴教师范例上的小鱼等,而是仅用了三片树叶粘贴了一幅大家都看不懂的作品,当他介绍自己的作品时说这片法国梧桐叶是“火”,上面的两片杨树叶子是煤气灶。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幼儿自己评价的机会,没有聆听孩子自己对作品的独特诠释,恐怕就会以为这个孩子不过是在调皮捣蛋罢了。这也证实了从幼儿自身的角度出发解读幼儿作品的重要性,只有在与孩子的充分交流欣赏中,教师才有可能读懂孩子作品想要说的“话”。而只要读懂了,教师往往就会被幼儿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深深震撼。
同伴间的互相评价则能让孩子通过对比,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互相学习中取长补短,引发新思考,获得新知识,创造新方法。相比之下,教师的评价则应十分讲究和慎重。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教师必须首先了解幼儿艺术表现的特点,深刻理解稚拙是幼儿艺术表现的突出特征,如“蝌蚪人”“五颜六色的太阳”等等。当幼儿大胆进行种种表现时,教师都应报以欣赏的态度,鼓励并肯定幼儿一切稚拙的表现,而不能用“像不像”“对不对”去衡量和评价。同时,教师千万不要轻易动手去改动幼儿的作品,相反,应努力启发孩子,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修正。这不仅能够逐步培养幼儿的洞察力,让幼儿形成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而且能够进一步激发其创造力,保持其绘画的兴趣。
综上所述,幼儿绘画活动必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人定教,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幼儿绘画活动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幼儿思维的创造能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感受与表现能力。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绘画活动时,要先鼓励幼儿大胆地想,再引导幼儿有效合理地画。尊重每位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独特、纯真、稚嫩的造型和色彩,挖掘每一位幼儿与众不同的独特潜能,使当前幼儿美术教育适应于培养二十一世纪人才的需要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纲要》
2.幼儿园美术教学开展与指导
7.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七
在具体的教学中, 应该从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从培养学生对学习美术兴趣入手,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首先、必须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动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 美术教师的言谈必须幽默, 举止必须大方得体, 装束必须高雅和谐, 面貌必须饱满热情, 处事必须宽容豁达;时时处处体现美术教师的不同风采, 尽显自己的人格魅力, 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 使自己成为学生乐于亲近、乐于仿效的老师, 从而使学生亲近自己所教学科。
其次, 选择性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习惯, 书本上的教学内容不一定是学生最感兴趣的知识,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 能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灵活性选用更是取决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和掌握教学技巧的多寡;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 更灵活、更实用的组织教学是现代教育发展的主流方向。
再次, 要让学生拥有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觉得学好美术并不太难, 要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使学生觉得只要稍加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让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喜悦中变得更加努力, 任何太难完成的教学任务, 太复杂的教学过程, 都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 愉快和轻松是美术学科赢得学生喜爱的法宝。
第二, 从在绘画活动中培养儿童的观察力入手。要让学生知道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星空浮云、泥沙海浪、飞禽走兽, 甚至锅碗瓢盆等等, 都是儿童观察和描绘的素材。学会启发儿童用他们的眼睛、耳朵、手、鼻以及全身去感受、发现他们周围事物的“形”与“色”, “秩序”与“变化”中的点, 并由此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刺激他们从事绘画表现的意欲。
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养成随时随地观察的良好习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儿童感兴趣的东西。一般说来, 儿童喜欢活动的、有声音的、具有鲜明色彩的、新异的事物。教师必须趁热打铁在观察前向他们提出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引导他们观察, 教给他们观察的技能。
课堂教学应深入自然, 让学生到室外去认真观察一下, 树不是一种绿, 有的是黄绿, 有的是深绿, 还有点发紫的, 这样画出的色彩就不单调了。可以组织学生到室外, 引导学生观察, 启发他们仔细区别远近天空的不同颜色, 大家发现头顶的天空很蓝, 颜色清新, 远处的天空不是很蓝, 好象有层朦胧的薄纱罩着, 颜色发灰。学生在细心观察自然的过程中, 能够积极主动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大自然的色彩千变万化, 鼓励学生多到生活中去观察,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色彩感受, 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美、采撷美, 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和表现力。
引导学生观察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儿童在绘画创作中“言之有物”。所以, 教师引导儿童观察后应及时地要求儿童用绘画来把它表现出来。如果在绘画中发现观察有不足之处, 则应让儿童重新回到观察对象那儿去作进一步观察, 促使儿童观察能力的发展。
第三, 从鼓励学生大胆创作发挥无限想象力入手。要让学生知道:幼儿是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 而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不仅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途径。想象画具有极强的创造性, 通过想象画教学能提高孩子们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表现力, 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四, 从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美术设计活动入手。创设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学生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 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因此, 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美术设计活动, 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
以游戏的口吻导题, 激发学生对美术设计活动的兴趣。比如在折纸贴画“屋顶”的开始部分, 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前几天下大雨, 大风刮走了小兔家的屋顶, 小兔多伤心啊。”用故事吸引了每一个学生, 学生对小兔的同情为小兔“盖新房”。这时教师就可以教学生用折纸的方式, 为小兔盖新房, 大家用正方形的纸对角折成三角形, 贴在小兔的屋子上, 小兔的新房就这样造好了。
在边做边玩中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教师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有趣的游戏比如和学生一起玩吹泡泡, 现在的学生都是小时候玩过吹泡泡, 现在让学生在开心之余再进行泡泡画。即用吸管蘸了加入洗洁精的颜料后, 对着白纸吹泡泡, 泡泡破了但却在纸上留下了美丽的痕迹。比如在剪纸“雪花”活动中, 让学生再把小纸条变成一片片的小雪花, 然后将小雪花放在一起, 再玩下雪的游戏, 并让大家在捡雪花的游戏中巩固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认识。在这些有趣的游戏中, 学生不但愉快地掌握了剪、贴、捏、画、撕等基本技能, 而且对美术设计活动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美术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 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使之富于同情心和帮助别人, 解决困难, 摆脱困境, 并为同伴的进步和成就而感到愉快。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 使学生树立信心, 做好幼儿教育这项工作。
摘要:幼儿美术教学是以实践操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它的过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时间的过程, 其教学模式也应顺应时代而变, 探索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的美术教学模式, 应该从对美术的兴趣、观察力、想象力入手, 还要在游戏中为幼儿创造美术的环境, 给幼儿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 保证幼儿生理、心理健康发展。
8.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要重视巡回指导 篇八
【关键词】幼儿 美术活动 巡回指导
幼儿园教育五大领域中有一个领域是艺术,它主要包括了音乐和美术活动。而在美术活动中,如何让幼儿能够用简单的材料、工具,大胆表现他们心中美好的事物,同时能够探索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装饰生活用品和美化生活环境,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充分感受创造、表现、合作的乐趣,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愿望,丰富他们的审美体验,根据他们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及时对其表现和技能给予适时、恰当的指导,帮助他们完成自己的作品,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
然而,在工作当中,好多同事常常会谈起,自己班上有好多孩子因为对美术活动兴趣不高,从而不能完成自己的作业。我觉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的具体指导。他们往往注重怎样去示范、讲解,而很少考虑幼儿在具体操作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出现哪些问题,教师要采取怎样的方法指导孩子完成作业这一环节。因而,造成了原本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最具求知欲的活动变得枯燥无味,达不到预设目的。我通过多年的教育经验,认为只要做好以下两个方面,对达到美术活动的教育目的很有帮助。
一、认识巡回指导的重要性
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一般都是集体活动,在几十个人的班级中,每个幼儿的兴趣不同、认知情况不同、爱好也不同;距离教师的远近不一样、注意力也不一样。这就影响到教师示范讲解和提出要求的时候,有的孩子听懂了,有的还没有搞明白;有的孩子记住了这一部分,忘记了另一部分;还有一些孩子注意了局部,忽视了全局,等等。因此,光凭简单的示范讲解很难达到全体幼儿都明白教师组织活动的目的。在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及时地、认真地巡视,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加以指导,帮助幼兒解决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另外,每个幼儿的生理特征、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是有差异的,他们在绘画、操作上的能力发展也各不相同,教师针对大多数幼儿情况下的讲解和示范,难以满足处于两端不同特点幼儿的要求。所以,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幼儿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要充分认识到,个别指导,是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获得充分发展的好办法,如果等幼儿作品已经完成再去评议和帮助解决,幼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就难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另外,教师要通过巡视,在幼儿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检验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幼儿实际等。用巡视过程中所收集、分析得到的信息,及时加强活动过程的信息反馈工作,对以后的活动设计能有一个调节、补充作用,从而使教学活动不会只是教师单方面的活动,而变成以幼儿为主,达到幼儿园教学活动以游戏为载体,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有效教学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在愉快的气氛中快乐的成长。
二、如何做好巡回指导工作
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美术活动的巡回指导中,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绘画过程中,及时了解幼儿的构图想法
在设计了绘画活动后,我一般都要求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画出一幅不同于别人和老师的作品。幼儿在刚开始作画时,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构图上,每个人的构思都有不同,教师的任务就是及时了解每个幼儿的想法,用提示、提问、讨论的办法积极引导幼儿开阔思路,帮助他们有目的的设计自己的作品。例如:“美丽的夏天”这一活动中,一位幼儿只简单的画了一棵长了好多树叶的柳树,画面十分单调,我就及时提示:“树长在什么地方?树下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结果,惊喜出现了,画面上有了一个池塘,池塘里有荷花盛开、有小青蛙在水里游,还有小朋友在大树底下做游戏。
有时候,绘画过程中,由于幼儿的注意力不够稳定,他们会不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比如,看到同伴的作品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看见别的小朋友画了一个和自己不同的东西,他们就会不断地改变主题,从而使自己的主题比较分散。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及时给予帮助和纠正。
我还发现,尽管有些小朋友绘画技能不是太好,但是他们会有一些奇妙的令人叫绝的想法,作为教师,要及时的鼓励和帮助他们完成作品,这将会极大地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要有敏锐的职业感觉,了解幼儿的意图和思想感情,提出幼儿乐于接受的建议,实现师幼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这一切,都要在巡视过程中不断地去实现。
(二)制作活动中,及时指导幼儿对操作材料的运用
人们普遍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不适合使用剪刀,尤其是小班幼儿。但根据报导,国外的幼儿从一周岁以后就开始教他们学习操作剪刀了。我认为,尽早学会使用剪刀,对开发幼儿智力有很好的帮助。在小班孩子入园两个月以后,我开始让幼儿接触剪刀,并根据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练习。
第一,学习拿剪刀。教师通过示范握剪刀、开合剪刀、放剪刀的正确姿势,让幼儿反复练习,并及时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幼儿握剪姿势,让幼儿反复练习。同时,教育幼儿不要拿剪刀开玩笑,不拿着剪刀走动,用剪刀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
第二,学习剪东西。学会正确拿剪刀之后,开始让他们在废纸上随意的剪东西,教师要巡回指导和检查幼儿使用情况,并启发幼儿说出他们的作品名称,例如:面条、饼干等等。
第三,画、剪、贴结合。通过在小班和中班的练习以后,到了大班,所有幼儿都能熟练掌握剪刀的使用方法,就可以给他们充足的制作材料,逐步引导幼儿完成一幅有绘画、有剪贴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巡回指导作用就充分体现出来了。不断地练习和创作,让幼儿体会到了成功的乐趣,也提高了幼儿的创造能力。
9.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九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蘸颜料在纸上画披萨饼。
2、在制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品位的披萨。
活动准备:
1、卡纸做的锅若干、颜料、各色纸彩纸片
2、抹布、披萨饼的图片、围裙、厨师帽
活动过程:
一、预热阶段:律动《开汽车》。
1、听说森林公园里,新开了一家披萨店,那里的披萨可好吃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2、好我们开着汽车出发吧!
二、图形刺激:
1、组织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披萨的外形和品种。
(1)哇什么地方到了?(披萨店到了)
(2)你去吃过披萨吗?披萨好不好吃?你吃过的披萨是什么样的?是什么味道的,饼上面有些什么?(鼓励孩子自由说一说)
2、学习制作披萨饼的方法。
(1)听说森林披萨店的生意可好了,一会儿饼就买玩了,所以他们想请一些小厨师来帮忙,那小朋友想不想来当小厨师?
(2)我们来看看这个披萨饼是怎么做的?
先拿好一只锅,接着在锅里放入香喷喷的鸡蛋面粉。用食指蘸一下颜料,然后涂在锅里,像绕圆圈一样,从里往外绕,越绕越大,把整个锅底都涂满。面粉涂好后,在上面放上你自己喜欢吃的蔬菜、海鲜(彩色的小纸片)等即成。
三、想象创造。
1、好小厨师们穿上工作服、戴好工作帽开始工作吧!
2、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做自己喜欢的披萨饼,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各种不同品种的披萨来。
五、作品赏评:
10.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篇十
如何培养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昆山市机关幼儿园王燕青
摘要:美术活动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发幼儿心智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它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欣赏能力,也培养了幼儿表现美的能力,而美术活动就是这些能力的表现形式之一。幼儿对美术活动的爱好与探求,往往是从兴趣开始的。兴趣有一种特殊的指向性,是幼儿学习入门的向导。美术活动中兴趣非常重要,幼儿有了兴趣,才有作画的愿望,但是幼儿美术的兴趣不是说有就有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地、多方面地进行培养。
关键词:幼儿美术兴趣
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却是发展幼儿智力的重要条件。它是幼儿求知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直接推动幼儿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我们求知和成才的起点。我们老师在工作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老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是不理想的。试想,如果老师坚持按准备好的内容去做,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甚至还可能会扼杀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如果我们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那么他们所得到的,除了艺术兴趣的增强和技能的提高外,还能产生成功感、自信心,并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那么,在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兴趣呢?我们主要从选择素材、组织形式和指导语言这三方面进行了实践和研究,并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并且是幼儿感兴趣的绘画素材。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们往往对日常生活接触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有绘画和制作的兴趣,因此,选择绘画素材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比如,汉堡包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在大班美术活动中,我们就以画“汉堡包”作为课题,在活动中老师特地准备了一个“汉堡包”,当“汉堡包”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孩子们情绪顿时高涨起来,表现出极大的作画兴趣。同时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选择不同的题材,因为小、中、大班幼儿的认知水平不同,所以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不同。比如,小班幼儿比较喜欢小鸡、小鸭、小猫、小狗等,他
们还对自己熟悉的人,玩过的玩具,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感兴趣;升入中班幼儿就比较喜欢大老虎、大狮子、熊猫等这类动物,同时对周围的事物也开始产生浓厚的兴趣;到了大班,幼儿的知识面不断扩大,这时他们的兴趣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而是开始热衷于电视中的形象,如奥特曼、哪吒等。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从其兴趣出发来选择绘画素材。
二、运用多种多样的游戏形式,提高幼儿的作画兴趣。
游戏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教育最有力的手段,也是美术教育的重要形式之
一。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可以使其获得积极愉悦的感受。在美术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游戏形式:
1.玩色游戏。玩色游戏是让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身体,或看作是玩具的各种材料、工具,在纸上玩,留下颜色,创造出画面,从而发现美,感受美,使自我得到满足。例如,在“蜘蛛网上的昆虫”这一活动中,幼儿将颜料倒在整张大的白纸上,围坐在纸边,玩“池塘边钓鱼”的游戏,用树枝把白纸中间的颜料往外刮,游戏结束时蜘蛛网也画好了,这时幼儿发现沾上颜料的树枝能在纸上留下痕迹,大团的颜色在划动中向四周扩散开来,形成了一个蜘蛛网。在“外婆的澎湖湾”活动中,老师给幼儿提供各色颜料,请幼儿穿着自己的鞋,蘸了自己喜欢的颜料,伴着“外婆的澎湖湾”的优美音乐在“沙滩”上漫步,结果孩子们发现自己五颜六色的小脚印留在了大纸上,一个个都兴奋不已。
2.拓印添加游戏。在拓印添加游戏中,幼儿不仅对鲜艳的水粉颜色有着浓厚的兴趣,更是对拓印的材料爱不释手。在玩玩、印印之后,添上几笔又能变成一样有趣的东西,幼儿更能获得满足。比如,把茨菇竖着一切二,用它的截面蘸了红色水粉颜料印在纸上,在用手指蘸了红色颜料点上金鱼的眼睛,等到颜料干后再用黑色油画棒添画上眼珠子,红色油画棒添画上金鱼的尾巴。还可以把茨菇的小尾巴切去,蘸肉色或咖啡色在纸上印出许多椭圆形后,用油画棒添画上眼睛,鼻子,嘴巴和四肢,就变成了小孩。简单的拓印添画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它能帮助年龄小的幼儿的画面达到更好的效果。中大班幼儿由于想象力已有所发展,绘画技能已掌握较好,还可以进行拓印想象游戏,比如,将各色水粉颜料倒在玻璃上,让幼儿把自己的画纸放在玻璃上印出各种色块,等颜料干后让幼儿根据色块的形状进行想象添画。
3.跟画游戏。跟画游戏是小班美术活动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师创设一个游戏情境,吸引幼儿用笔跟着老师一起画,游戏结束了,画也画好了。如在美术活动“娃娃”中,老师设计了“游公园”的游戏,先找到公园的大门(用笔在纸上画一个点),从大门进去在公园里兜了一大圈回到大门口(从圆点出发画一个大圈),在公园里看到了一座山(画鼻子),山的两旁有两个山洞(画眼睛),我还看到了一个池塘(画嘴巴)。孩子投入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跟着老师一起画,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情景中完成了作品。跟画游戏可以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简单、轻松的游戏,比较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4.变色游戏。变色游戏是为了使画面颜色更丰富,油画棒画完后,用水彩颜料在画面上刷一层,让油与水分离开,产生更好的效果,从而提高幼儿的兴趣。比如,在美术活动“雪娃娃”中,老师先不告诉幼儿画雪娃娃,而是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用白色油画棒在纸上学习绕毛线(画雪娃娃的头和身体),再画毛线头(画短线作为雪花),等幼儿画好后,老师用群青色水粉颜料进行油水分离,孩子们看到变出了雪娃娃都欢快地拍起了手,高兴地喊起来:“老师会变戏法,变出了雪娃娃。”
三、运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在美术活动中语言的指导也是很重要的,由于幼儿对直观、形象、生动的事物感兴趣并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运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尤其重要。剪纸活动虽然对幼儿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老师生动形象的指导语却能化难为易,使幼儿轻松掌握其技巧。在活动中老师形象的将正方形对折出的三角形比喻成一座大山,再请幼儿将大山对折变成一座小山,然后师生一起找到山顶、山脚、山坡,接下来要求幼儿将山顶剪掉,在山脚下剪出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然后在山坡上挖各种形状的坑坑。在老师形象的语言指导下,孩子们的窗花都剪得栩栩如生。
综上所述,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培养,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兴趣所在,充分调动幼儿的活动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4月。
2.《学前儿童音乐与美术教育》,许卓娅 孔起英编著,苏州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1.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十一
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自发地运用线、色表现自我、表述思想、宣泄情绪、想象和创造他们自己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往往不受时间和空间关系的束缚,也不受客观事物的限制,他们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地流露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可以说幼儿是在经意与不经意间进行着创造。学龄前期的幼儿虽已初步具备一定的语言运用及理解能力,然而这时的幼儿,尚不能完全自如地运用和理解成人的语言符号,但对于与他们生活相关、与他们理解水平相近的语言,持有较高的兴趣,并能有一定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所以,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应该用具体、形象富有启发、鼓励性的语言,让幼儿更加清楚明白地理解创造的意图,再加以为幼儿营造适合其创造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信心,引发幼儿创造的动机,教师再从旁点拨幼儿的创造困惑,这样才能达到更理想的效果。
一、用和蔼可亲的语言,为营造幼儿创造的氛围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是促进创造性的两个重要条件。”幼儿年龄小、身体弱对老师情感上特别的依恋,对环境特别敏感,尤其是小班的幼儿,老师的情绪、语言、行为,直接影响幼儿情绪心态,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行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若不拘言笑或语言干涩缺少情感渲染、缺少幽默,则教室的气氛必然会趋向紧张,使幼儿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创造性思维无从产生。因此教师在一日活动中要有和蔼可亲的态度,使用亲切、平等、幽默的语言,让幼儿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情绪上轻松愉快,心理上如沐春风,这样才能让幼儿在表达上做到流畅自如。如何运用亲切和蔼的语言、为幼儿营造创造的氛围呢?我们首先给幼儿正确定位:“幼儿是完整的人,有权享受与成人相等的尊重与权力,并因为生理上的弱小理应得到更多的爱护。”同时给自己正确定位:“教师并非是高大完美的指令者而是幼儿的协作者、帮助者、然后才是指导者。”我经常用商讨式、议论式、讨论式、探究式的语言组织活动,使教师和幼儿之间教师与美术创造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关系。例如指导幼儿开展手工活动《撕贴瓶花》时,我和幼儿一起布置花店,共同讨论:“你觉得什么花最美,为什么美?”画房子时我让幼儿先搭建各种房子,再对幼儿说:“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房子的画法?”讨论中我不用自己的想法束缚幼儿,听到他们的不同意见时,我不急于指正或轻易反驳,而是用平等探讨的口吻让幼儿自己寻找正确答案,这样他们敢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创作思路源源不断。
二、运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
幼儿美术教育中的创造活动,是具有指向性的创造活动,这个指向性实际上是教师设计的创造意图,如何将这个创造意图传导给幼儿,语言传达是其中难度最高,最直接、便捷的方法,幼儿对成人化的、干涩的语言符号缺少耐心,不易理解,教师必须使用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通俗易懂的、形象具体的语言让幼儿直截了当地明白活动的创造意图。首先,教师必须了解幼儿,幼儿的生活世界与大人相比是较为浅显简单的,选择与幼儿生活相近相关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创造意图,使幼儿的创造活动基于教材之上,又发散于无限的想象空间之中。当幼儿对人物的表情创造不尽人意时,我开展了一次“下雨的时候”的活动,假设在下大雨的时候,小动物们出现了许多困难,大家焦虑踌躇,解决困难时又获得了快意。设想具体的一个一个情节,并观察面部的表情变化,启发他们边讲边表现出来。再者,在他们幼稚的心里,世上的一切物质和人一样是有生命、有喜怒哀乐的,在语言中经常采用拟人比喻的方法向幼儿阐明创造意图,这种方法可以让绘画内容与幼儿生活连接,使他们产生丰富的想象、创造。当我把蜜蜂比作“蜜蜂宝宝”时,幼儿会让它们害羞、哭泣,和蝴蝶做游戏等。当我把花儿比作“花姐姐”时,幼儿会把它们比作花房子,给“蜜蜂宝宝”遮风挡雨。在想幼儿讲述创造意图时,将讲述的语言精简成以动词、名词为主的句子,并将动词、名词以象声词、叠声词的形式出现,不仅有助于幼儿理解创造意图,更有助幼儿浮想联翩。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三、运用激励、鼓励的语言,激发幼儿创造信心
创造性活动是一种思想行为,鼓励能给予幼儿一种肯定的信心,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都得到信心的激励。孩子有天资差异的存在,老师在活动中要找出不易为常人所发现的创造金点,并肆意夸张:“真不错,你的这一处和别人都不一样,你真会动脑子。”这样的语言会让幼儿对自己的创造能力得到不容置疑的肯定,他会在创造活动中竭尽全力。有的孩子天生爱创造,善于创造,然而他超一般人的奇特想象创造往往不受同伴和老师的接纳,有时甚至排斥,老师用语言对他的大胆无忌给予支持、鼓励,这不但增强此类幼儿的创造反应,而且会影响到全体幼儿,使他们也敢于创造、敢于表达,形成创造氛围。创造性活动具有探索性、尝试性的特点,因此,与他伴随的经常是失败。我给孩子经常性的鼓励是:“没关系,你做得很好,下一次你会做得更好。”
四、运用启发探索的语言,引发幼儿创造动机
如何使创造的种子萌动,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语言是否具有启发性、探索性,将直接影响到幼儿的创造活动。示范讲解中教师对现有的知识应有开放的态度,对已有定义的知识不作封闭性陈述,而是在陈述知识的同时要有一种质疑和探究的态度。我在指导幼儿画鱼时,首先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鱼,要求幼儿回家观察家里的观赏鱼,或让家长带自己到菜市场观察鱼,到公园观看各种各样的鱼,在电视录像里观看各种各样、形态各异的海鱼,然后在班上交流心得。幼儿有了鱼的知识也学会了画鱼,于是我以“神奇的鱼”为题,创造出与真实的鱼既相似又有别的鱼及完全超越真实鱼的“想象鱼”。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启发下常常会处于一种创造的兴奋之中,随着手部描画的深入,创造的兴奋会渐渐褪色,随之会产生创造的困惑踌躇,教师应该始终是幼儿创造的鼓动者、导引者。这时应注意观察幼儿作品,从中寻找创造的火星以燃起新的创造火花,可以说幼儿是天生的创造者,创造从他们的作品中可隨处可取,只是幼儿不能常明确地意识到。如一位幼儿画太阳时,将太阳涂成紫色,无论幼儿是出于什么动机,教师都应该无忌的夸奖和鼓励他:“你的太阳变成了紫色,肯定是有什么原因,你能告诉大家吗?这里会发生一个什么样神奇的故事,你画出来好不好?”幼儿立刻产生了新的创作动机,如此循环,收益匪浅。教师适时的提醒鼓励能激起他们新的创造热情。
12.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十二
一、激趣———营造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情境, 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1.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教师要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自主学习情境, 这样有利于幼儿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自由想象, 大胆创造属于自己的童话世界。
2. 教育即生活,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
因此, 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们观察生活, 捕捉生活中的美, 注重挖掘幼儿的生活经验, 借助各种美术表现手段进行表达和表现, 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如, 我在进行大班版画“哈哈大笑的人”活动中, 首先让幼儿欣赏感知幽默、夸张的漫画人物, 之后再让他们观察同伴哈哈笑的表情的面部特征, 加深幼儿对夸张的面部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然后让幼儿在观察感知、体验理解基础上进行自主想象与创作。趣味化的活动内容会让幼儿感觉美术活动就是游戏, 是一种能获得快乐的创造性游戏活动, 他们在获得快乐体验的同时增强了感知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品趣———感受自然材料的材质美, 塑造废旧材料的创意美, 培养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
1.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它为幼儿的造型活动提供了天然的材料, 自然材料的使用会使幼儿产生更浓烈的创作兴趣。如:蔬菜、水果、蛋壳、树叶、草叶、种子、石块、稻草、玉米皮、麦秆等等, 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能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 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 易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
2. 利用废旧材料, 塑造创意美。
如, 在班级“创意手工坊”里, 我和孩子们共同收集了大量的废旧材料, 并引导幼儿进行纸箱水粉画、碟片线描画、石头装饰画、蛋壳水粉画、水果蔬菜的创意造型等一系列的创意美术活动。这些冲破传统的、生活化、自然化的造型材料和废旧材料的运用, 更能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性。
三、增“趣”———多样化美术表现形式提高幼儿创造美的能力
大班幼儿的小肌肉群快速发展, 手指灵活性增强, 已能自如地控制手腕。同时, 幼儿观察力逐渐细致, 辨色能力迅速提高, 能较准确地控制动作的方向与力度, 能按各种不同工具的特性灵活地运用。因此, 在大班开展创意美术活动时, 应以多种美术表现形式进行创作, 如可进行版画、墨迹画、水油分离画、砂纸画、水粉画等创意绘画内容。
美术欣赏活动可以使幼儿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 提升幼儿创意审美素质。因此, 教师可让幼儿欣赏人类最优秀的艺术精品, 与大师对话, 直接感知艺术作品的魅力, 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 使之从小具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在欣赏活动之后, 可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创作材料, 激发幼儿想象并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如:对于大班美术欣赏———梵高《向日葵》, 幼儿欣赏了名作之后, 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五彩多样的花朵。实践证明, 美术欣赏活动不仅有效激发了幼儿对造型活动的兴趣, 而且还开拓了幼儿的眼界, 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作能力, 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
四、提趣———多元化的创意美术组织形式,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
创意美术活动组织形式上可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相结合, 教师教学和亲子互动教学相结合。可通过渗透式节日美术活动、互动式美术主题教育、自主式美术区域游戏、亲子美术创意活动等各种途径、方法, 让幼儿在生活情景中感受美、理解美、热爱美、享受美、创造美, 用美术活动来丰富幼儿的生活、美化幼儿的生活,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的创造热情、陶冶幼儿的美术情操, 从而促进幼儿一生可持续性发展。
而亲子创意美术活动有别于集体教育方式, 是一种能有效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及良好的情绪体验的教学方式, 不仅激发幼儿创作兴趣、提高幼儿审美情趣, 更重要的是增进亲子情感, 带动创意美术活动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 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师可结合新年节日活动, 举行迎新年亲子手工制作灯笼活动, 家长充分利用纸盒、塑料杯、筷子等废旧材料和孩子共同制作出创意灯笼作品等。亲子美术活动在培养幼儿审美情操的同时也提升了家长的审美情趣和美术鉴赏力, 使家园共同促进幼儿创意美术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13.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 篇十三
1、进取参加团体游戏,体验大家一齐玩的欢乐。
2、学习句式:我是(红、黄)苹果娃娃。
3、在游戏中学习认识并正确区分红、黄、两种颜色。
二、活动准备:
1、红、黄苹果胸饰各20个2、两棵大苹果树。
三、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红、黄两种颜色苹果的卡片
1、教师:宝贝们,我们家今日来了好多的水果客人,他们长得圆圆的,猜一猜是什么
(幼儿发散思维,随意猜)究竟是什么呢想不想来认识他们呀(与宝宝一齐变魔术念咒语后再出示)出示红苹果娃娃,“大家好,我是红苹果娃娃!”来吧,我们一齐跟红苹果娃娃问好。“红苹果娃娃你好!”(引出红、黄苹果)还有一位客人等着我们请他出来,我们一齐来念奇妙的咒语吧!2、看谁说得快:教师逐一变化苹果颜色,幼儿说出苹果名字。教师:哦哦哦,欢迎欢迎欢迎苹果娃娃来到我们家!今日呀,苹果娃娃有礼物要送给你们,可是呢他有个要求,谁能大声的喊出他的名字,喊的又对又快!礼物就送给谁!
(二)游戏:学说一句话“我是_苹果娃娃”
1、请幼儿从篮子里拿出苹果胸饰挂在胸前
教师:哇,宝贝们真棒,来来来,给我们自我放个大礼花吧!(___)好了,你们想不想来当苹果娃娃呀苹果娃娃把礼物送来了,请宝贝们把礼物戴起来吧!此刻你们都是苹果娃娃了,谁能告诉我,你是什么颜色的苹果娃娃(要求能完整回答:我是_苹果娃娃)2、幼儿扮演苹果娃娃,听指令进行游戏。教师说:“红苹果娃娃站起来!”颜色相同的苹果娃娃站起来。问:你是什么苹果娃娃(向个别幼儿提问)来来来,红苹果娃娃跳起来。好啦,红苹果娃娃请休息。(拍拍手、摇摇头、笑一笑……)黄苹果娃娃同上
(三)歌舞《欢乐的苹果娃娃》
师:好啦,此刻我们请所有的苹果娃娃都来跳舞吧!
(四)结束:送苹果娃娃回家
1、出示两棵树妈妈师:好喽,苹果娃娃们该回家了,我们把它们送回家好不好咦他们的家在哪里我来念个咒语,把它变出来。红色树妈妈说:“红色的苹果娃娃请进来.。”黄苹果娃娃回哪里呢哦,黄色树妈妈说:“黄色苹果娃娃请进来。”2、教师示范送苹果娃娃回家师:哎呀,我那里有个苹果娃娃,他该回哪里呢他是什么颜色的指一指它的家在哪哦哦哦,宝宝们真聪明!3、幼儿送苹果娃娃回家好喽,你们的苹果娃娃也该回家了,把它取下来,送到他的小床上去吧!好,跟苹果娃娃们再见!再见!(鼓励成功把苹果娃娃送回家的幼儿说再见)
幼儿园托班活动教案范文三:奇怪的家
【活动意图】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孩子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此刻很多家长往往给予孩子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而非情感上的满足。多数幼儿由保姆接送和陪伴,“家”的概念正在逐渐淡化。所以,我选择了“家”这个话题。让孩子在学习儿歌和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家的温暖。同时,在语言方面,主要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资料并让他们大胆表达。在这个基础上,幼儿扩充想象,进行简单的儿歌创编,使他们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资料,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基本诵读诗歌。
2、感受家的温暖,明白幼儿园也是小朋友的家。
【活动准备】
1、白云、蝴蝶、小鸟、小朋友头饰
2、蓝天、树林、花朵、幼儿园图片
【活动过程】
一、幼儿讨论自我的家。师:你们喜欢自我的家吗为什么师:其实,小朋友们还有另一个家,你们明白是什么地方吗
二、游戏《找家》
1、个别幼儿游戏师:此刻我要请小朋友们帮它们找找家了。我要请小朋友上来扮演白云、蝴蝶、小鸟、小朋友,请他们找找家,看他们找得对不对,好不好
2、找到家后请他告诉小朋友哪里是他的家。我先请一个小朋友试试看。(四个小朋友一组,进行3~4组)
3、幼儿团体游戏(教师将四种头饰分别分给每一个幼儿)
师:此刻,我们来一齐找找家。小朋友们一齐把首好听的儿歌念出来。我们听到白云的时候,谁去找家啊,听到小鸟的时候呢听到蝴蝶的时候呢听到小朋友的时候呢我们找到家的时候就静静地在家里睡觉,因为家里很温暖,家会保护我们。师:此刻我们来试试看。(游戏进行2~3次)
三、幼儿诵读诗歌师:其实,在我们这个游戏里还藏着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把它找出来,好不好(教师根据图片诵读儿歌)
师:你们觉得这首儿歌好听吗那此刻和教师一齐把它找出来,一齐念念看,好吗
四、儿歌创编师:你们想想看,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还是谁的家呢(教师用图画的形式将幼儿的答案记录下来)那树林除了是小鸟的家还是谁的家呢那小花朵还是谁的家呢幼儿园呢
师:好!小朋友们都想了很多,我们把它们编成好听的儿歌,好吗
14.托班幼儿亲子活动方案 篇十四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给每一位孩子展现自我才能的机会;同时,使每一位家长发现孩子的优点,注意各种才能的挖掘和培养,沟儿湾小学学前班举办此次亲子趣味运动会。
二、活动宗旨
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三、活动主题
“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四、活动简介
1、活动时间:20xx年6月18日(周二下午)
2、活动地点:xx小学操场
3、参赛对象:xx小学学前班的全体幼儿及家长
五、活动内容
1、幼儿主持
2、序幕:《春晓》
3、主任和家长讲话
4、亲子游戏
5、感恩结束
六、比赛项目及规则
家长)
1、背靠背运球(材料:报纸球)
幼儿)
参加比赛。
比赛距离: 20米距离
规则:(1)两个家庭一组,家长分别站在起点和终点。
(2)比赛开始了,起点的家长放到两个幼儿的背部,幼儿夹住,螃蟹走到终点,交给终点的家长,
(3)最后哪一组所用的时间最少获胜队。
场地布置:20米
2、袋鼠跳接力赛(材料:布袋、报纸、气球)
参赛人数:共3组,每组4个家庭,每个家庭由一家长带一孩子参加比赛。
比赛距离:20米距离
规则:(1)孩子在起点线、家长在终点。
(2)幼儿将双脚套在麻袋内,用手提着。
(3)比赛开始,双手提着袋口向前跳,跳到终点与家长击掌。
(4)家长用报纸兜气球返回到起点,最先到达的为胜。
场地布置同上
3、障碍跑组合游戏
道具:梅花桩,彩色瓶
参加比赛。分组分两队,一队4个家庭。
比赛距离:20米距离
规则:(1)家长在起点线、孩子在终点;
(2)比赛开始,孩子原地转三圈后,走梅花桩来到中间场地;
(3)家长绕彩瓶8字跑,与孩子到中场击掌;再和孩子各自原路跑回;
(4)另一对家长与孩子继续开始,依次类推;
(5)最后哪一组所用的时间最少,哪一组就是获胜队。
4、小青蛙找妈妈(纸板)
参赛人数:共34组,每组4个家庭,每个家庭由一家长带一孩子参加比赛。
比赛距离:20米距离
规则:(1)幼儿站在起点,家长站在终点;
(2)幼儿不断的倒换纸板,来到家长处,期间不能从荷叶上掉下来;
(3)到达终点后,领着家长一起跑回。
(4)用时最少的为胜。
场地布置同1、2
5、宝宝寻宝(材料:玩具、垃圾、玩具盒) 20米
比赛距离:20米距离
规则:(1)孩子在起点线、家长在终点。
(2)幼儿跑到宝库,选出宝贝,再跑到投掷区,扔到自己家长的玩具盒里。
15.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十五
一、准备足够的工具材料,为培养幼儿创造力提供合适的条件
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可以每年都对学校院墙进行美术粉刷,绘画出各种各样的儿童世界,教室内的墙壁也可以根据学校整体艺术风格进行涂色绘画。当幼儿怀揣着好奇心走进自己的校园,会发现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种良好环境下不断的引导幼儿自己迈出第一步,为幼儿的兴趣探索和自主参与创造条件。
孩子是无比纯洁的天使,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在举手投足间就会找到他们的创新萌芽和实践能力,作为一名幼教,我们就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灰姑娘的美丽”。我们带领的不是单个幼儿而是一个幼儿团队,在一起学习绘画中教师的作用就是去发现他们的特长,了解他们每一个人谁喜欢画画,谁喜欢手工制作等等。根据他们的喜好为他们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工具使他们尽情发挥自己的创作天赋,在实践中让幼儿觉得自己的想法可以得到认可。
二、创造有利于激发幼儿创新兴趣的环境
孔子说过: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孩子兴趣很关键,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努力创设环境促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幼儿的实践欲望和创新意识就体现在他们平时的活泼、好动和好奇中,教师不该为了安稳而过分遏制他们,而是呵护好这些创新意识到萌芽并给予一定的支持,通过利用环境资源帮助激发他们的灵感。譬如在玩色活动中,幼儿任意选择老师给准备的蓝、黄和红三类颜色的小瓶和水,然后在一番调和、搭配之后就会发现瓶子里的颜色一会变紫,一会变绿,又一会儿变浅,一会儿变深,特别奇怪,这样幼儿肯定就会对颜色的变化充满无限的好奇心,老师顺其自然地引导他们试着创造新颜色,为使他们对配色活动的兴趣放大,就可以教给他们配色的方法,让他们用自己配好的颜色和相应的宣纸来装饰剪好的各种各样的服装。有的小朋友会在事后自豪地告诉我们: “老师。我只用几种颜色就配出了五颜六色的裙子,好看吗? 我还能配出别的许多颜色呢。”还会有同学高兴地尖叫: “我成魔术师啦! ”由此可见,一旦幼儿对某些事物产生兴趣,他们就会把这件事当成一份无尽的乐趣,并从学习中获得喜悦,创新意识油然而生,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培养。
三、鼓励幼儿动手操作,培养幼儿创新能力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不只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还要知道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也就是动手能力。“幼儿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尖上。”这句话充分说明虽然幼儿时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还不够丰富,但动作表达可以成为他们表达思想的直接表现形式。在绘画教学中,我们就可以通过鼓励实际动手操作激发孩子的创新意识,创新引导实践,实践促进创新,幼儿的创新思想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
四、激发想象,促进幼儿创新活动的开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创新都是通过想象,对材料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新假设开始的,这是创新活动开展的第一步。幼儿时期正是想象力发生和发展最为活跃的时期,而且创造性想象的能力也逐步发展起来。幼儿由于缺乏旧知识经验的束缚,想象会更大胆,更富有创新意识。想象力不仅包括幼儿对事物的联想能力,还包括他们对事物的幻想,这两者都是幼儿探索活动和创新性活动的前提。
五、成果展评,体验创新乐趣
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在艺术领域的指导要点中明确提出: “幼儿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采用分层主评、全体讲评、小组互评、幼儿自评等形式对幼儿作品进行评价。对完成质量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 对有进步的幼儿作品给予肯定,对其不足用商量的口吻、建议的方式提出改进意见; 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彰,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
六、不断改进方法,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
在美术教学中,不能以传统老套的方式进行授课,教材中的内容是学习中心,可以组织幼儿实际观察、探讨学习,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发展多层次地创新观念,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挥想象,鼓励孩子大胆发言。尝试不断改革教学,多听、多看、多夸奖是鼓励幼儿创新精神的有效方法。
七、结语
16.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十六
关键词:幼儿;艺术活动;兴趣此时的孩子,由于受年龄和心理双重因素的正常制约,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一碰到困难和挫折,便会产生畏惧的情绪,如爱哭,迟迟不肯动手等,注意力的持续性也较低,对美术活动也亦缺乏兴趣,特别是小班幼儿不习惯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往往凭自己的兴趣自由行动,兴趣与注意力都不稳定,他们对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物体易产生兴趣,但观察不仔细,无意注意占优势,易受外界干扰。针对小班幼儿的这些特点,采取各种有趣的方法吸引幼儿的注意,稳定幼儿情绪,初步培养他们对美术活动兴趣,进一步培养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学前阶段的美术教育,正是幼儿学习的启蒙阶段。美术活动对培养幼儿的创造非常有利,这是幼儿年龄特点及幼儿特有的表现力决定的。但小班初期的幼儿由于心理、生理正处于发育之中,他们的思想境界还处在涂鸦阶段,他们绘画并不是为了描绘某个物体的形状,只是为了绘画过程中体现愉悦感,初入园的幼儿还不习惯于有组织的活动,对绘画是怎样一回事也并不清楚,所以在幼儿美术方面教师应该着重引导和帮助幼儿由不习惯过渡到习惯,由不清楚过渡到清楚,并使之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对于幼儿的美术活动应怎样指导,如何使幼儿感兴趣,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对此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感想,愿和大家一同分享!
一、看看、做做、玩玩的学法,激发幼儿对画的兴趣
(1)组织幼儿观看老师的作品,告诉幼儿这是老师们画出来的,还可以带领幼儿观看中班幼儿画画的情境和画的内容,让幼儿知道自己也能画,而且还能画得很美丽。(2)鼓励幼儿大胆放心地自由涂抹,练习手指、手腕的动作,教师对幼儿绘画内容、题材、形式及技不能提过高的要求,而是鼓励幼儿大胆用笔,以轻松愉快的情绪和浓厚兴趣去随意涂抹,自由表现。(3)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可彩游戏的方法,如添画游戏、涂色游戏等,使幼儿渐渐有意識,使幼儿有目的的画出一定的线条。运用各种各样的材料,提高幼儿学画的兴趣。可以让幼儿拿各种印章、笔帽、牙膏盖等,印盖在纸上,也可以用手掌或脚掌来印,也可以滴些水粉颜料让幼儿用嘴来吹或用吸管来吹,还可以教幼儿用棉签进行简单的涂染。
二、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针对小班的幼儿手指和手的控制力弱,用笔涂染困难,线条无力的情况,我设计了纸团印画、滚珠画、吹画、手指点画、棉签画、印章画等色彩游戏,使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得到满足,激发他们的兴趣。例如:纸团印画,用纸团分别沾上各种颜色,在白纸任意印出花纹。为了有更好的效果,我设计了主题,如“花布”、“草地上的花”等吸引幼儿,画出或剪出各种物体轮廓,如衣服、花瓶、桌布等,要求幼儿用色彩装饰。滚珠画,在盒子里垫张白纸,把沾上颜色水的玻璃珠放入盒,双手摇动盒子,再滚支架,使白纸上留下五颜六色、花样各异的纹路……幼儿通过各种色彩游戏活动,绘出各种色彩斑斓的纹样,别具风格,让幼儿感受到自我创造,自我表现的乐趣。
三、创造条件——诱发绘画兴趣。
在绘画活动中,总有个别儿童要么一笔不画、要么乱画一气,有的甚至会说:“老师,我不会……”这主要是他们习惯于依赖成人的帮助,缺乏自信。面对这些孩子,要多组织一些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创造条件让他们消除恐惧心理,诱发绘画兴趣。
对于胆小不敢多画的儿童,在作画过程中找出有趣的地方,通过情景式语言步步诱导,帮助他们逐渐丰富画面。如:在画“好吃的苹果”时,有的孩子只画了一个大红点,依稀像个苹果,我马上加以赞赏:“苹果真大呀,可是太少了,能多画几个给老师尝尝吗?”当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手捧画有好多苹果的画儿向我走来时,我趁势又说:“苹果真多呀,太好了!要是能把老师和小朋友吃苹果的样子画进去,就更好了!”孩子们连连点头。当看到他们时一步大胆表现时,我不断地用诙谐、夸张、指向性强的表扬语不断鼓励他们,一幅幅“苹果丰收、吃苹果、运苹果”的画面跃然纸上、生动有趣。
四、从绘画过程中的激励评价入手
小班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有效方法,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参与性,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兴趣,激发孩子绘画信心。幼儿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合作者、应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适时地给予指导,对于孩子的点滴进步、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无从下笔,则要引导幼儿大胆作画,鼓励其积极参与活动,进行想象、创造。活动结束时,我们总要展示孩子们的作品,肯定幼儿画画的成果,指出不足的地方。并经常将幼儿的作品布置在走廊的主题墙上,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在评价时教师还要采取全面肯定的方法鼓励,经常给一点小小的奖励。如:画个大红花,贴个笑脸等等,每当得到奖励时,在他们看来,得到老师的奖励就是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因而对绘画充满自信,由于经常得到全面肯定,渐渐地不害怕绘画了,落笔大胆了,对绘画有了信心了,使幼儿真正成为了绘画活动的主体,乐于并积极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
总之,我们要时常让孩子对绘画活动保持新鲜感和愉快的心情,只要我们按照《纲要》的要求,引导得法,不断地总结经验,进行自我反思。我相信通过绘画活动能让幼儿即获得了学习的经验,又获得了学习的兴趣。我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能真正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引导幼儿对美术产生兴趣,同时为他们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在活动中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以一定的鼓励,多给予幼儿一些爱心和耐心,有效的促进每一位幼儿的绘画能力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高,使他们逐渐想画,爱画,敢画,从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对美术产生兴趣。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将让一个孩子终身受益!愿幼儿在我们的精心呵护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同时智力又得到发展!
17.幼儿园托班综合活动教案 篇十七
活动目标
1.知道邮递员叔叔是帮助我们传递信件、报纸、《婴儿画报》的人,我们喜爱并尊敬他们。
2.学说:邮递员叔叔辛苦了。
活动准备
与邮递员联系,请他到班上来配合开展教学活动。
活动过程
1.邮递员叔叔以送《婴儿画报》的形式进教室。
小朋友们欢迎邮递员叔叔,自由地看看、说说:这是谁?叔叔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
2.了解邮递员工作。
邮递员打开邮包,把里面的信、报纸及《婴儿画报》拿出来托儿看看,说说:这些是什么?邮递员叔叔是干什么的?
学说:邮递员叔叔辛苦了。
3.欢送邮递员叔叔离开幼儿园。
活动二:歌表演“邮递员来了”
活动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边唱歌曲边表演。
2.喜欢和尊敬邮递员叔叔。
活动过程
1.回忆邮递员叔叔送《婴儿画报》的情景。
2.学唱歌曲。
3.在教师歌声伴唱下,做骑车、按车铃动作。
4.边唱边表演。
活动三:涂色“邮筒”
活动目标
用绿颜色油画棒进行大面积地涂色。
活动准备
画好邮筒的作业纸若干张。
活动过程
1.以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
2.托儿练习大面积涂色,不涂到线外。
活动四:数学游戏“实物配对”
活动目标
感知2以内的数量,学习实物与数量配对。
活动准备
数字“1”、“2”实物卡片。
活动过程
1.数数“1~5”。
2.听口令会用手指做出相应的数量。
3.玩小动物找家的游戏,学习2以内的实物与数量匹配。
活动五:儿歌“小邮筒”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喜欢朗诵儿歌。
2.读准“吃”(chi)、“裳”(shang)的字音。
活动准备
邮筒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出示邮筒,让托儿自由地说说邮筒的颜色和用途。
2.教师朗诵儿歌。
3.托儿学念儿歌,纠正发音。
4.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邮筒。
附:[[]儿歌]
小邮筒
小邮筒,嘴巴大,四方信件都吃下。
18.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十八
目标:
1、知道鱼生活在水里,学会将各种各样的鱼贴到大海里。
2、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性。
准备:
范画一幅:“一条哭泣的鱼”,幼儿手工纸若干。
过程:
1、出示范画,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听,什么声音?(师做哭泣状)是谁在哭啊?小鱼为什么哭呢?原来它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们知道它的家在哪吗?
2、师示范讲解如何将小鱼送回家。
师:让我们一起来把它送回家吧!(师将小鱼贴到大海里)哈哈,回到家的小鱼可开心了,这边游游那边游游,还有没有哭了呢?
师:可是它还有许多伙伴没回家呢,它希望我们再来帮帮它的忙,把它的伙伴都送回家,你们愿意吗?(师请个别幼儿送小鱼回家)
3、幼儿动手操作,师巡回指导。
19.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 篇十九
体育活动是培养幼儿勇敢、坚毅等良好意志品质的有效途径, 我牢牢抓住这一机会, 培养幼儿努力克服困难的精神。当幼儿在攀登、滑滑梯、走平衡木等活动中表现出怕难的情绪时, 我就利用平时讲的故事, 激励幼儿战胜困难。有时候还组织一些比赛, 借此培养幼儿勇敢、坚强、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品质。
一、从每日活动中, 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常规
孩子们刚入园时, 不会进行集体活动, 没有养成良好的上课常规和运动习惯, 甚至连排队不会。所以首先做的是从自然起步, 学习良好的常规和习惯。利用幼儿爱玩游戏的特点, 训练幼儿排队, 一开始请孩子们一个拉着一个的衣服进行开火车练习, 慢慢地要求他们把手放掉, 一个跟着一个走。幼儿很快就有了一个跟着一个走的意识, 最后请孩子们沿着线走圆形、正方形、“S”形。我带领幼儿随意地在线上走走, 幼儿开始自然放松, 教师逐步发挥主导作用, 在音乐的背景中, 做模仿动作等, 从而使幼儿逐渐体会按一定要求走。自然起步之后, 我用教具引导幼儿听口令跟着要求走:绿灯, 大家开始走;红灯, 停下来;高人走, 踮着脚走;矮人走, 蹲着走。这样, 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听教师的口令, 并在自然放松的条件下学会一些简单的队列队形。使幼儿在没有压力、没有拘束的情况下很快适应集体生活, 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设体育情境, 帮助幼儿树立信心
体育游戏活动多以集体为主, 在活动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可以缩短教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间的心理距离, 使他们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对于缺乏与同伴交往能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幼儿, 应创造机会利用幼儿的长处发挥他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让他们在自由结伴的游戏中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相互评价。这样, 在被教师和同伴接受的氛围中, 幼儿的积极情绪在活动中占主导地位, 有了被他人接纳和受人尊重的体验, 自信心便随之增强, 而且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也会更强烈。
托班的幼儿在情境游戏中很投入角色之中, 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角色, 扮演的角色遇到困难时, 孩子们会很害怕。如在体育活动《小小鸡》中, 孩子们扮演小鸡, 老师扮演老鹰, 活动中强调会有老鹰吃小鸡, 所以小鸡要时刻保持警惕, 孩子们在玩的时候就很紧张, 注意力很集中。活动主要训练幼儿向指定的地点跑, 所以在游戏前要交代清楚游戏规则, 哪里是小鸡的家, 在什么情况下小鸡要跑回自己的家里, 什么时候小鸡要跟着妈妈出来。交代清楚之后, 我们开展游戏, 为了让幼儿不产生恐惧心理, 在前几次的游戏中老鹰都没有抓到小鸡。在幼儿熟悉了游戏规则后, 老鹰就抓到了小鸡, 被抓到的幼儿很害怕, 当她知道自己被抓到后不能继续玩游戏时就哭了。后来我请幼儿担当主角, 让他们也来试着抓小鸡。这些有趣的角色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游戏的快乐氛围中缓解幼儿 恐惧心理, 从而使幼儿愿意担当游戏的主角, 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自己, 初步建立自信心。
三、从兴趣中锻炼, 从锻炼中得到自信
为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 是我们幼儿园的特色。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参与了较多的体育活动, 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 幼儿对体育活动有了兴趣。教师在日常活动与上课中要树立起正确的儿童观, 在活动中坚持面向全体, 因材施教。对于胆小、动作笨拙的幼儿, 教师要仔细观察, 帮助指导, 尽可能给予幼儿充分表现自己特点和长处的机会, 赞赏幼儿点点滴滴的进步。如在体育活动《熊猫吃竹叶》中, 让幼儿练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和两手两膝着地爬行, 发展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我在活动中突出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 设置合适的障碍物, 山洞的高低从易到难, 如果幼儿完成得较好, 就请他到难度较大的一处玩。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在栅栏上面挂上竹叶, 还有熊猫的头饰, 孩子们看到这些后对活动产生了兴趣, 为整个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运用情景引导幼儿跟着熊猫妈妈一起去竹林里吃竹叶, 小熊猫们在竹林前听熊猫妈妈讲要求, 个个眼睛都瞪得大大的, 就怕熊猫妈妈不带自己去吃竹叶。在穿过障碍吃竹叶的过程中, 我鼓励幼儿大胆进行选择, 勇敢锻炼, 让每一个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其中, 让幼儿最大限度地自主运动, 使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一开始有几只小熊猫不小心将栅栏弄倒了, 大家一起为他们喊加油, 第二次玩的时候他们就注意了, 没有让栅栏倒下。活动中每一个幼儿都完成了相应的动作, 大胆参与了进来。
四、有效地评价幼儿的成功, 鼓励幼儿
成功是相对的标准, 只要幼儿能在各方面超越自己, 便是一种成功, 就应得到教师的激励性评价, 尤其对那些胆小、体质能力差的孩子, 教师的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是对他们的莫大鼓舞, 成为他们战胜自我、克服困难的动力。如在体育活动《赶小猪》的活动中, 让孩子用棍子把奶粉罐赶到相应的门框里, 在活动中发现孩子们的控制能力和动作协调性较差, 许多孩子都不能够将小猪赶到指定地方去, 看到罐子滚的方向歪了, 也不知道如何纠正方向。练习了一会儿, 我请孩子们休息一会儿, 告诉他们小猪不乖的时候, 我们要及时请他们回家, 告诉孩子们大家是小猪的主人。
在第二次赶小猪的时候, 我提醒幼儿赶的时候不要着急, 慢慢地, 对准了再用力赶出去。经过多次训练, 丁丁、贝贝和妮妮几个孩子都成功了, 我请他们在所有孩子面前再赶一次, 大家看到他们成功地赶进去都拍手表扬, 几个孩子可高兴了。老师建立恰当的成功标准, 及时发现肯定每个孩子的点滴进步, 及时给予表扬, 奖励, 一方面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另一方面激发他们产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信心。皓皓、晓云等几个小朋友力气很小, 也瞄不准, 要赶很多次才能够将小猪赶出去, 看见其他小朋友都赶进去了, 很着急。我给这些小朋友充分的时间练习, 再对他们个别指导, 累了就先休息一会儿, 再接着训练。
孩子们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没有做好, 并不表示孩子不具备这个能力, 只不过是他还没有掌握技巧而已。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先不要急于指责幼儿, 尤其是缺乏自信心的孩子, 如果这时老师采用消极的语言, 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受到伤害, 认为自己不行, 可能会放弃努力。如果老师采取积极的态度, 对孩子说:“再来一次, 你行的。”他们就会懂得接受挫折和失败, 相信自己的能力, 并继续努力。老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要恰当, 既不要过分赞扬, 以免使幼儿产生骄傲情绪, 又不可用讽刺的语言, 使幼儿自尊心受到伤害。孩子来自不同家庭, 他们都有自己的特点, 针对不同孩子要采取不同鼓励方法, 有时候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向孩子传递赞许信息也是很有效的。这样不仅可以实现老师与幼儿间的互动, 拉近老师与幼儿的距离, 更是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的有效方式。
【如何指导幼儿园托班幼儿的美术活动】推荐阅读:
幼儿园开展对幼儿早期教育指导站活动方案11-15
学习方法指导:如何学好一年级的语文10-15
如何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09-29
中考作文如何立意指导12-11
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阅读12-16
如何激发幼儿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11-10
如何指导学生写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11-15
作文指导如何列提纲08-10
我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10-20
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审题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