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有害气体应急细则

2024-09-07

有毒有害气体应急细则(精选4篇)

1.有毒有害气体应急细则 篇一

新建云桂铁路(云南段)YGT-6标段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中铁十八局集团云桂铁路云南段项目经理部二分部

二0一0年八月十五日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事故应急预案

新哨隧道位于南盘江至弥勒区间,南盘江深大断裂北西侧,主要穿越乍尾-大雨邦、大山-老隐坡、恨坎-阿岱、阿楼-小普特等区域压扭性断层和小雨盖平移断层、金顶山交扭向斜、小石城断层。全长11512米,设计为双线隧道,均穿过煤系地层,开挖可能会遇到瓦斯。瓦斯可能从煤(岩)层中涌出、喷出、突出。当瓦斯浓度超过5%时,可能发生瓦斯爆炸。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就可能对隧道内的施工人员、机械造成危害,并引发火灾,因此制订本预案。

一、隧道出口设值班室,安装专用电话,设值班人员昼夜值班,并每隔30分钟进洞巡视一次。一旦发生瓦斯爆炸,立即变值班室为报警联络所。值班人员为3人,实行8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要认真负责,严密关注隧道内情况,一有情况,随时报告。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应急预案领导组 组

长:李 辉 副组长:罗启陆 罗美华

员:杨东升

波 赵

张大松 钱金华 联络员:赵金东

陈访琼

2、领导组下设抢险队救护队40人,物资运输队20人,机动队10人。

3、职责 组长职责:

李辉负全面指挥责任,组织各级有关人员及调动所有机械、物资,并向局指挥部报告。

副组长职责:

罗启陆负责现场协调、组织指挥具体工作。罗美华孙明英负责抢险、救护指挥。抢险救护队职责:

1、抢救遇难人员;

2、处理水、火、煤尘爆炸、瓦斯突出、冒顶等洞内事故;

3、参加排放瓦斯工作,负责震动性放炮,揭穿突出煤层,启封火区、反向试验和其它安全技术性工作;

4、协助职工搞好自救、互救的常识教育;

5、保管检查救护装备,使之随时处于良好状态。运输队职责:

负责抢险物资的运输,从物资储备处运到隧道塌地点。机动队职责:

负责补充以上三队的力量以备特殊之用。

三、对外联系

对外联系负责人:邱跃进

弥勒县人民医院为定点救护医院,联系电话0873-6122254,弥勒县消防大队,联系电话0873-3732685。

四、指挥中心设于隧道洞口附近的民房内。各级人员接到报告后,于10分钟内到抢险指挥中心报到。并各就各位,各负其责。

五、工作方式

一旦发生瓦斯爆炸,现场值班人员及时报告现场联络员,联络员报告调度,调度通知应急预案领导组成员。启动预案,领导组成员齐聚指挥中心,同时通知相关地方单位作好准备。

六、瓦斯爆炸事故的处理及预防

(一)处理爆炸事故的一般措施

1、首先对遇险、遇难人员立即进行抢救,并送到定点医院。

2、爆炸引起火灾而灾区内有遇难人员时,必须采取直接灭火法灭火。

3、在保证进风方向人员已全部撤离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反风措施。

4、确认没有二次爆炸危险时,可对灾区进行通风,排除有毒有害气体。

(二)处理爆炸事故的安全注意事项

1、救护队在执行任务前,必须了解事故性质,并制定侦察工作的安全措施,方能进入灾区进行侦察。

2、抢救队进入灾区后,必须随时检查瓦斯和其它气体浓度,掌握各种气体浓度的变化,采取措施防止瓦斯连续爆炸。待采取措施后,确认没有爆炸危险,方可进行工作。

3、救护队进入灾区前,应切断灾区电源。

4、不应轻易改变通风系统,以防引起风流变化,发生意外事故。

5、在有明火存在时,要严格控制风速,不使煤尘飞扬。

6、注意坍方冒顶,必要时应设临时支护。

(三)处理灾害事故防止爆炸的技术措施

1、选择能反映灾区瓦斯变化的关键地点对爆炸性混合气体进行监测。

2、通风措施:

(1)火灾在工作面附近,应保持正常通风,防止瓦斯积聚,如果已经停风,切不可再送风,可设法切断自然供风,造成缺氧条件使火灾自行熄灭。

(2)因火灾中断工作面的通风,使工作面涌出的瓦斯得不到排除,因此必须撤出人员。

(3)因瓦斯喷出、突出造成瓦斯燃烧时,如果喷出和突出数量较小,而且瓦斯浓度在爆炸界限以下,应保持正常通风或加大供风量,以防止瓦斯浓度上升,发生爆炸。

如果瓦斯喷出和突出的数量很大,且为高浓度瓦斯时,应停止供风或隔断风流,对火区进行封闭。

(4)防止瓦斯积聚所需风量Q,可以按下式计算。

Q>Q沼/(P1-P2)

(m3/min)

式中:

Q沼—灾区内涌出量,可根据回风风量和回风风流中瓦斯浓度求出(m3/min):

P1—瓦斯浓度爆炸下限,一般取5%: P2—供风风流中瓦斯浓度(%)。

(四)煤与瓦斯喷出、突出事故的措施

1、处理瓦斯爆炸后继续喷出、突出事故的措施(1)一般原则

1)救护队迅速救灾区遇难人员,并对充满瓦斯的坑道进行处理。2)通知灾区附近受到威胁的人员停止工作,撤出危险地段。3)迅速采取措施,以最大风量供给灾区,以最短路线排除瓦斯。4)为了防止瓦斯扩散,应封堵瓦斯排入源。

5)突出的煤与矸石,应先喷雾洒水,在短时间内加以清除。(2)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灾区抢救遇难人员,首先要切断电源,以防止人员触电和出现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2)对使用的矿灯,应严格进行防爆检查。

3)进入灾区必须认真检查气体和温度变化,发现气体中一氧化碳和温度升高现象,应提高警惕,查明原因。

4)当瓦斯喷出、突出,发生燃烧时,可采用干粉、惰气灭火等措施,将火源扑灭,如果是大型瓦斯燃烧事故,应立即撤出人员,对灾区进行封闭。

5)排放瓦斯时,应尽量避免排放的瓦斯空气流经过带电的电气设备,瓦斯浓度超过0.75%的气流排出洞口,洞口50m内应设岗哨。严禁烟火,除特许的人员以外,其它人员不得接近该地。

6)清理喷出或突出的煤矸石时,应洒水降尘。7)为防止二次突出,防止突出孔洞的煤岩坍落伤人,应设置防护板、打密集支柱。

8)处理二氧化碳突出的事故,要戴好防烟眼镜。(3)超限排放瓦斯的一般原则 1)超限排放瓦斯应由救护队执行。2)瓦斯通过的坑道,必须切断电源。3)不得在经过没有熄灭的火区排放瓦斯。

4)为了加快瓦斯的排放速度,以减少坑道内的通风阻力,清除坑道堵塞物。

5)排放瓦斯时,瓦斯流经的坑道必须撤出人员。由救护队站岗,没有佩戴氧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排入瓦斯的坑道。

6)在洞内总回风道中排出的瓦斯浓度超过0.75%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4)瓦斯排放技术

1)充分利用大断面坑道通风排放瓦斯,因这种通风方式风量大,收效快,施工简单。

2)利用局扇正压排放瓦斯,局扇安设在新鲜风流中。用风管将新鲜风流引向瓦斯排放地点,可采取局扇并、串连的方法提高风压。

3)利用抽放瓦斯系统排放瓦斯,管路中使用能抗静电的塑料管。

(五)火区处理遵守下列规定

1、防火墙应编号并在附近设置栏杆及警示牌,并经常检查,做到封闭严密;

2、封闭的火区确认火已经熄灭,达到启封条件方可启封;

3、启封火区时应逐段恢复通风,同时测定回风流中一氧化碳浓度,当发现复燃征兆时,应立即停止送风重新封闭火区;

4、启封火区及火区初期恢复通风等工作由救护队进行,火区回风流经过的坑道内的人员必须全部撤出。

七、瓦斯区施工应遵守下列防火安全规定:

1、消防设施:

1)两座隧道必须在洞外设置消防水池和消防用砂,水池中应经常保持不小于200m3储水量,保持一定的水压;

2)瓦斯区段内必须设置消防管路系统,并每隔100m设置一个阀门(消火栓);

3)瓦斯作业区内应设置灭火器及消防设施,并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2、火源管理

1)严禁火源进洞,洞口、洞口房、通风机房附近20m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2)瓦斯工区作业人员进洞前必须经洞口检查人员检查确认无火源带入洞内。

3、易燃品管理

1)瓦斯工区内不得存放各种油类,废油应及时运出洞外,不得洒在洞内。

2)瓦斯工区内待用和使用过的棉纱、布头和纸张等,必须存放在密闭的铁桶内,并由专人送到洞外处理。

4、瓦斯工区进洞人员应遵守下列规定 1)进入瓦斯隧道的人员必须在洞口进行登记; 2)严禁穿着易于产生静电的服装进入瓦斯工区; 3)进入瓦斯突出工区的作业人员必须携带个人自救器。

2.有毒有害气体应急细则 篇二

本文针对深基坑易引发中毒气体的特殊种类CO,H2S,CO2,研制出了一种能同时并实时检测三种气体浓度并提供声、光等报警信号的新型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对保证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较高的市场价值。

1 整体设计

1.1 系统概述

气体检测仪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由传感器模块、信号调理模块、电源调整模块[2]、按键输入模块、液晶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微控制器模块组成。

气体传感器主要用于准确的检测基坑中有毒气体的浓度。信号调理电路则把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的电流量转换成具有一定动态范围的电压信号,并输入到LPC2131的ADC端口进行模拟信号采集,经过信号处理后计算出相应气体的浓度,并送至液晶显示模块;如果浓度超过设定的警戒阈值,则微控制器LPC2131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按键输入和液晶显示模块构成了人机交互界面,便于用户完成对检测仪的各种参数的设定。

1.2 硬件电路设计

检测仪的微控制器采用PHILPS公司的LPC2131,它是整个硬件电路的核心。

1.2.1 电源调理模块

电源电路采用9 V电池供电。本例采用宽压输入稳压单输出电源模块ZY0505WRBD-3W,输入电压范围4.5 V~9 V之间,充分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稳压输出5 V即保证气体传感器加热电压的精度,又供给SPX1117转化为标准3.3 V电压,供微控制器工作。

1.2.2 传感器及调理模块

传感器作为气体检测仪的核心检测元件,其性能参数决定了本仪器的检测性能。对于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采用电化学传感器,它以恒定电位电解为其基本工作原理[3]。

对于CO2的浓度检测,采用TGS4161型传感器。它的突出特性是ΔEMF与被测气体的浓度成线性关系,由于自带有高温加热电路,只需保证加热电源的稳定,就可以消除ΔEMF随被检气体的温度、湿度的变化情况。

ΔEMF=EMF1-EMF2。

其中,EMF1为CO2浓度为350 ppm时传感器的输出电压;EMF2为被测浓度气体的输出电压。

在信号调理电路中,加入电压跟随器作缓冲级[4],随后经过放大后送至微控制器的ADC输入端,如图2所示。微控制器对转换信号经过计算后,以实现对二氧化碳气体浓度真实值的准确检测。

对于CO的浓度检测,采用CO/CF-200型传感器;对于H2S的浓度检测,采用H2S/M-100型传感器。它们的结构和测试电路相同。传感器中的电极包括工作电极(Working Electrode)、参比电极(Reference Electrode)和计数电极(Counter Electrode)。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应形成一个稳定的电压,如图3所示,运放IC2就起到此作用,在该电位下可以发生待测气体的电化学氧化。工作电极响应目标气体,无论氧化过程还是减少气体,都会产生与气体浓度成比例相应大小的电流,电流都由传感器的计数电极产生,经过电流电压变换放大电路后送至微控制器的ADC输入端,对数据进行采集处理,以实现对CO及气体H2S浓度真实值的准确检测。

1.2.3 按键输入

对于按键输入的设计,系统采用了精简输入法,只有4个按键,通过功能复用实现对报警方式设定、报警阈值设定及仪器调零设定等。这些数据要通过IAP写入LPC2131的FLASH中,以保证不必每次系统重启时都对这些参数进行设置。S1代表设置键;S2代表数字增加或功能的向上选择;S3代表数字的减少或功能的向下选择;S4代表确认键。

1.2.4 液晶显示

考虑到主控芯片LPC2131的GPIO口数量,系统液晶显示采用了3.3 V串行通信液晶CM12864-12LSYA-3V,显示检测气体浓度值、电池电量标志及仪器型号等信息。

1.2.5 报警电路

声、光报警采用9014三极管驱动。扬声器采用8 kHz有源蜂鸣器,声音报警时只需由I/O口输出高电平;发光报警采用高亮度LED[5]。

1.3 软件实现

系统可以工作在测量显示模式或参数设置模式,对应的系统程序主要包括初始化程序、信号采集处理程序[6]、浓度计算程序、液晶显示程序、按键输入程序、电池电压检测等多个子模块。主程序是整个系统程序运行的主干线,通过对各个模块程序的协调调用而控制仪器实现相应功能。

2 传感器标定实验

气体传感器的定标分为两步:首先是“零点”设置;其次是“全量程”标定[7]。对于本例所采用的线性传感器,希望找到一条标定直线来拟合测量曲线。

调零是对仪器进行标定时的必须环节,即找出b值。“零点”是气体传感器在相对纯净空气中时,经由A/D转换所采集到的浓度值,此值并不一定为零,但我们视其为检测仪的“零点”,即b值。

采用平均斜率法进行全量程标定。每次采用表样气体进行试验,气体浓度值为xi,此时对应传感器的输出值为yi,把b,xi,yi三值代入公式中,便可以求得ki,最后k=∑ki/n,其中,n为进行试验的样本数。

从表1~表3中可以看出,气体传感器都呈现出了较好的线性关系,kCO2=0.028 64,kCO=0.008 272,kH2S=0.029 87

3结语

本便携式深基坑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具有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工作稳定、性能优良等优点。目前,本仪器已完成了样机研制。

摘要:提出了以LPC2131微控制器为核心,使用多传感器检测技术,实现对CO,H2S,CO2等深基坑有毒有害气体检测仪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其硬件结构、软件设计、传感器的标定方法以及其实现的功能,并指出该仪器具有低功耗、高精度、工作稳定、操作简便以及功能齐全等特点。

关键词:LPC2131,多传感器,有毒气体检测,标定

参考文献

[1]李秋生,胡璇.建筑基坑突发性中毒事故的原因及对策[J].建筑安全,2000,2(1):6-7.

[2]童诗白,华成英.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70-550.

[3]吴元忠,胡钢.基于ATmega128L的瓦斯检测报警装置的设计[J].工矿自动化,2007,12(1):68-70.

[4]David Culler,Deborab Esrtin,Mani Sivastava.Overview of Sen-sor Networks[J].IEEE Computer Society,2004(8):93-94.

[5]赵茂泰.智能仪器原理及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6]李锡文,杨明金,谢守勇,等.基于神经网络信息融合的铣刀磨损状态监测[J].农业机械学报,2007,38(7):160-163.

3.有毒有害气体报警分析制度 篇三

为了及时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中瑞公司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建立健全报警分析工作流程,保护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保护条例》(国务院352号令)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1、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定义及分类

“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是指存在或可能产生丙烷、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有缺氧危险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和地下管道等受限空间危险场所。如:退火炉、抛丸机地坑、污水管道、垃圾堆放场、化粪池、密闭容器等长期不用的设施或通风不畅的场所。

2、公司要对本车间产生和聚集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设备、设施和重点部位等进行认真排查、逐一检测、查找隐患,认真进行风险分析和危害辨识,掌握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详细分布位置、周围环境、检测结果、设备设施状况、涉及人员数量、作业时间等,建立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档案。监测仪器及防护设备应由专人管理。

3、公司要建立完善有毒有害气体安全管理制度,制订相应的中毒和窒息危害辨识制度、气体采样分析制度等,制定完善相

应的作业许可程序、作业安全规程、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监护人员的职责,并建立隐患定期排查整改制度。

4、公司要加大安全投入,为在可能产生或聚集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作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和仪器。

5、认真按照《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保证安全生产投入,加强作业场所劳动保护工作,不断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6、可能产生或聚集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场所应设置醒目的防中毒、防窒息、穿戴防护用品等警示标识。

7、为从事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作业的人员配备固定式和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和报警仪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救护带、救护索、应急通讯设备、风向标、医疗救护设备和药品等。监测仪器及防护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标明检查和维护日期,确保准确完好,并制定相关的使用管理规定。

8、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单位每年要定期开展专题教育,针对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等危害进行风险辨识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能力。

9、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作业前,应根据作业内容对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

10、作业安全措施

10.1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施工作业前应对现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如实告知作业人员、监护人员、救援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紧急情况处理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护方法等。施工作业过程中工作负责人要落实安全措施并指导作业人员正确使用职业防护设备和用品。

10.2制定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内容包括作业人员紧急状况时的逃生路线和救护方法,现场应配备救生设施和灭火器材等,现场人员应熟知应急预案的内容。

10.3未穿戴合格的防护用品和设置监护人,禁止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作业。

10.4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应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确保有毒有害气体作业危险场所内空气良好流通。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

10.5在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作业前应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5%为合格;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0.2%为合格;氧含量为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容许浓度”的指标),分析合格后才允许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内作业。如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内作业时间较长,应随时进行检测分析,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

10.6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36V,在潮湿或狭小空间内作业应小于12V。所用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要求,作业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工具。

10.7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内作业必须安排专人监护,监护人应与作业人员保持有效的联系。出现有人中毒、窒息等紧急情况时,抢救人员必须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并指定专人在外部负责联络工作,禁止不具备条件时盲目施救,避免伤亡扩大。

10.10在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作业条件发生变化,并有可能危及作业人员安全时,必须立即撤出;若需要继续作业,必须重新办理进入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作业审批手续。

10.11作业完工后,经施工人员、监护人与使用部门负责人共同检查确认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内无人员和工具及杂物后,方可离开。

11、有毒有害气体超限就是事故,就要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分析,查明原因,拿出防范措施,根据责任划分结果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12、有毒有害气体超限根据情况,由安监处牵头,由各单位组织分析,现场管理问题由安监处负责,机电故障由机电设备管理部负责,生产调度问题由调度室负责。

13、有毒有害气体一旦超限,必须按规定程序逐级汇报,保证能及时得到处理。

14、有毒有害气体超限2分钟以下时,专职安监员必须把超限原因及处理情况汇报安监处,安监处做好记录,是由于人为造成的由安监员组织分析,拿出分析报告,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存档,非人为造成的由安全管理办公室做好记录在记录上注明。

4.有毒有害气体应急细则 篇四

通知渠道发现有毒气体泄漏事故时,均应迅速报警(119)并通知周围人群撤离,拉响警铃。报警内容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险物名称和数量、事故初步原因,事故性质、危害程度和对救援的要求,以及报警人与联系电话等。

总指挥由医院实验中心钟主任和王院长担任,指挥部成员由医院、公安消防大队、卫生局、环保局、武警中队、交警大队、供电公司、供水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

应急指挥小组 由消防大队组成,负责制定具体救援方案,部署各参战力量,指挥现场抢险救援;了解掌握现场情况,调集扑救力量,抢救危险区人员,协同事故单位控制危害源,抢修设备、排除险情,抢修处置设施设备,消防灭火、洗消、实施特种救援;组织有关专家对事故现场进行预测、侦检、监测、估算、报告,为指挥部提供决策咨询,对各专业救援队进行技术指导。如测定毒物性质、危害程度、危害范围,标定染毒和危险区域等;负责各参战部队之间的临时无线组网,确保救援部队之间及现场与有关单位的通信畅通。

全体转移通路 迅速向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转移,不要在低洼处滞留。有条件的话可转移到有滤毒通风装置的人防工事内。来不及撤离,可躲在结构较好的多层建筑物内,堵住明显的缝隙,关闭空调机、通风机等,熄灭火种,尽可能躲在背风无门窗的地方。

转移安全地带 由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在污染区设置“禁止入内”、“此处

1危险”的标志,或根据情况设立警戒岗,切断通往危险区域的交通,禁止车辆、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

救护方法 当事故发生时,首先应想到使用就便器材进行自我保护,如可用湿毛巾、湿手巾、湿口罩等就便器材保护呼吸道,其次可用雨衣、手套、雨靴等保护皮肤。离开染毒区后,要脱去污染衣物,及时进行消毒,必要时应到校门诊部门检查或诊治。救援队要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险情,防止事态扩大。一是关阀断源。对装置泄漏,可采取关阀断源措施,如阀门损坏,可在关住有关阀门断源后换阀或直接更换损坏阀门的措施排除险情。二是堵塞漏洞。如管道断裂、阀门损坏,在无条件关阀换阀的情况下,可用木塞或随车充气堵漏塞、充气堵漏包扎带,实施堵塞漏洞,排除险情。

上一篇:民警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