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学史试卷

2024-10-09

中国语言学史试卷(7篇)

1.中国语言学史试卷 篇一

中国语言学史

一、1.研究对象: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语言学家,语言学著作,语言学现象和理论,中国

语言学发生发展的历史

2.中国语言学史是中国文化史的一部分

二、中国语言学史的特点

1.小学:传统语言学,相当于广义语言学,只要有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三部分组成 语言三要素:语音,词汇,语法

汉字三要素:形(文字)、音(音韵)、义(训诂)含义:①小儿学习的学校②学科(见《汉书》)③除字书外,又包括训诂类书籍(音韵《尔雅》放入了经部,未入小学,(隋书)④《尔雅》入小学⑤宋代,小学又被称为“文字之学”,晃公武《郡斋读书志》,“文字之学,凡有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横竖曲折之书(形);其二,训诂,谓称谓由古今雅俗之志(义);其三,音韵,谓呼吸有轻浊高下之不同(音)。音韵—《四声谱》字形—《说文解字》训诂—《尔雅》

2.传统语言学与西方语言学对比:传统(音韵、训诂、文字)西方(语音、词汇、语法)

三、中国语言学史分期

六个时期:1.先秦(公元前三世纪以前),诸子著作涉及语言问题,语言学萌芽时期2.两汉,重点讲文字词汇,语言法确立时期3.魏晋南北朝,语音研究的开始阶段4.隋唐宋,语音研究趋向稳固5.元明,语音面向实际(今音)6.清代,古音古义研究为主,传统语言学的大总结时期

四、中国语言学史是世界语言学史的一部分:国外语言学史,古印度,古希腊,中世纪阿拉伯 中国语言学在国际上未受重视的原因:①语言文字上的障碍②长期闭关自守③缺少介绍

第一章 先秦语言研究(公元三世纪以前,包括秦代)

有语言学的证据:①有方言调查②词义辨析③有修辞④出现训诂(《尔雅》)⑤语言理论⑥汉字

第一节

1、先秦诸子的语言观(见于诸子哲学观点,不系统的,片段的)1.孔子—正名论(名不正,则言不顺)2.老子—名的产生(道可道,非常道)

3.墨子的语言学理论①交际过程(闻,耳之聪也,循所闻而得其意,心之察也;言,口之利也,执所言而意得见,心之辩也)②谈论事物名称的分类

2、事物的分类:名:达(通称,物)类(马)私(专用名,臧)荀子的语言学思想:《正名篇》

1.论词和概念语言思维的关系 异:目异,耳异,口异,鼻异,形体异,心异

☆人们有了抽象的语言思维,就可以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来认识社会、自然界的规律,从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来看,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工具。2.谈语言的社会约定性(名—实的关系)荀子第一个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

“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正名篇》(名称与事物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本质的联系,名称是为了命名各种事物的假定符号,语言有相对的稳定性,名和实是一种辩证关系,名对于实既不是本质联系,也不是个人意志的武断符号。)

3.论方言和共同语的关系(言语异声)南北两系:南系楚语,越语

北系夏语

第二节

一、训诂学(解释学)1.训诂的产生:

2.方式:训诂的方式基本齐备 ①同训:(天帝皇后群公,皆君也)把具有相同意义的词放在一起,用另外的词解释 ②递训:(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用几个词递相解释 ③形训:(蛊,皿虫为蛊)分析汉字的结构来解释字义 ④因声求义:顺着字的读音线索,探索字义

二、《尔雅》(我国最早的而又保存下来的按意义编排的词典)1.名称:《汉书·艺文志》古文读音尔雅,故解古今语可知也。尔:接近雅:正确、准确 2.作者:最早为《尔雅》作著的是晋代郭璞,说“兴于中古,隆与汉氏”,成熟于战国末年,无准确作者

3.内容:原有20篇,现存19篇,共收1091条,4300多个词

《尔雅》前三篇,收录2000多个词,释诂第一,释言第二,释训第三

①释诂:将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列在一起,用一个当时通用的词来解释(卬、吾、台、予、朕、甫、余、言:我也)

②释言:被解释的是常用词,有时是两三个(贸、贾:市也)③释训:解释描写事物形貌的词,多是叠字(穆穆肃肃,敬也)

④释亲:解释事物名称为主,收集专用名词,又分小类别,关于亲属(夫为考,母为妣)⑤释官:解释人们所居房屋的道路名称(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⑥释器:解释一切日用器物、饮食和兵器的名称(金谓之镂;木谓之刻;骨谓之切;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⑦释乐:解释各种乐器及演奏各种乐器的名称(大鼓谓之“鼖”,小者谓之“应”)⑧释天:解释天文、历法、地理的词(穹苍,苍天也)

⑨释地:有关地理方向的名词(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⑩释丘:指自然形成的高地名称的解释(坟,大防)⑾释山:山西曰“夕阳”,山东曰“朝阳” ⑿释水:“浒,水厓”

⒀释草:解释草本植物(卉,花卉;荼,苦菜)⒁释木:解释木本植物(灌,木族生为灌)⒂释虫:蚬,缢女 ⒃释鱼:解释各种鱼类名称 ⒄释鸟:解释各种鸟类名称和形体(仓庚,黄鹂)⒅释兽:羆,如熊,黄白文 ⒆释畜:獒,狗四尺为獒 4.《尔雅》的体例

A.1用一个常见词解释另一个词;2把许多词义相同的词归纳在一起,用一个词来解释 释诂第一条是“始”,第二条是“君”,最后一条为“死”(可能是后人后加)倒数第二条为“终”。

畯:农夫也

B.属中求别:近义词强调不同(岁、祈、年、载)C.描写:狒狒,如人披发,迅走,食人 D.互训,递训,声训:贵之为言归也 5.《尔雅》的局限

①没有注意到词义间的差别②解释的有的不是词而是句子③有的词列出了却未解释

第三节 先秦时期的汉字研究

一、汉字的起源:仓额造字

二、周秦时期书同文

第二章 两汉时期语言学(前2世纪—前3世纪)

第一节 汉代方言学 杨雄的《方言》

《方言》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第一部方言著作,也是世界语言学史上比较方言著作。1.方言的体例:全称《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全书现存十三卷,669条,11900多字

卷一、二、三、六、七、十、十二、十三解释一般性词语

卷四(服制)卷五(器物)卷八(动物、家禽)卷九(兵器、车、船)卷十一(昆虫)第十二、十三卷体例与前十一卷有所不同,此二卷内容达到全书38%,多达251条,因此有人推测此两卷为四卷所合 2.《方言》的成就:

⑪杨雄注意到语言在时间上的变化和地域上的转移,正确认识方言的地位 ⑫杨雄提出了汉语方言的分区问题,划分方言所用词语①通语:共同的或流行较广的语言②某地之间语:某些地方之间所用的语言,范围较通语较窄③某地语:某一地方的方言词(大方言区、次方言区、小方言区)杨雄所调查的地方东北到朝鲜、西北到西秦、东南到吴越、南到桂林(具有广阔性)

⑬杨雄注意到词的语义差别(耸、耳宰:聋也;生而聋,双聋,谓之耸;听而不聪谓之耳宰)⑭在收集材料的方面,杨雄采用了调查的方法,并使用了现有的材料,这一点受到罗常培的称道。

3.《方言》的局限:

①杨雄采用了调查的先进方法,但其记音工具有先天的缺点(运用汉字记音,反切还未发明)②杨雄仅靠自理力量去记,有遗漏 ③点差的主要记载是方言词汇 第二节 汉代文字学

一、汉代的文字整理

司马相如《凡将篇》 杨雄《训纂篇》 杜林《苍颉故》

二、许慎和他的《说文解字》 1.许慎在图书馆工作过

2.许慎编写《说文解字》的原因

⑪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汉代重视识字的教育,与仕途相结合)⑫由于汉代经学发达,古今文经增长

⑬许慎从语言文字的实际出发,具有正确的语言学观点

①许慎对语言文字的看法具有发展的观点,开始有八卦、后有结绳,再有仓颉初造书器,秦统一文字

②许慎对繁杂的汉字进行分析,发现其内部严密的系统:六书。许慎运用六书分析字形,并对其下了定义,取了例字,大规模使用六书 ③能联系社会实际,来看待语言问题。“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主要因为国家不统一。《说文解字》的地位极端重要,标明中国传统语言学已经成熟的建立起来 3.《说文解字》的内容和体例

“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如今所见的《说文解字》是宋初的徐铉校对本,共十五卷,每卷分上下,共收9353个字,重文1163个字,13441个解说文字,分成540个部首 六书:古人分析汉字结构和使用情况,而归纳出的字体分类 4.《说文解字》的贡献

①创学科(汉字学从许慎开始)许慎第一个编汉字字典,建立部首是许慎的重大发明,很好处理了汉字“形”“音”“义”的关系,《说文解字》中先列小篆字头,然后解释意思,最后再说明读音,注音多为形声字(占80%),方法为“从**声”其余为“读若*” ②通百科。“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 ③存古篆。对篆书保存有功,基本保存原貌

④达神恉(神秘的旨意所在)努力将字的本义解释出来 ⑤存古音。珍贵且准确 ⑥对文字统一起了规范作用 5.《说文解字》的不足:

在字义解释上,有的太笼统,有的没做解释,有的利用封建说教解释字义 6.《说文解字》的影响: 大小二徐(徐铉、徐锴)清代“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推举说);桂馥《说文解字义正》(说解根源);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解释条例、体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第三节 汉代词源学

一、词源学与汉代声训

1.词源学又叫语源学,任务是探索词的形式和意义的来源及演变历史 ①本质论:认为词和所反映事物具有一致的本质的联系

②约定论:认为词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联系,是一种这回约定 2.声训:用音同、音近词去说明被解释词的来源(词源学);以声音为线索来解释词义的方法(训诂学)

两汉声训的特点:理论性;政治性;主观随意性;普遍性

二、刘熙和他的《释名》

1.作者:说法不一,最后认定是刘熙 2.《释名》的内容和体例

⑪共八卷,27篇,共收1502个词,大多用声训办法 《释名》与《尔雅》比较:

①在分类上,与《尔雅》大体相似,但更为详细(尔雅19篇,释名27篇)

②收词原则和解释方式不一样,释名中没有动植物名称,但是有形体、姿容、疾病、丧制等 ③在宗旨上有所不同,尔雅收集的是前代的故训,释名主要探讨事物命名由来,是词源词典 ⑫类型:①同字为训②同音为训③同韵为训④同声为训

⑬声训的评价和《释名》的局限①王力《中国语言学史》认为声训需要批判②局限:思想倾向上,有一些是有封建思想和神秘色彩;语言上,对于复音词的解释是错的,因为他将其拆开了;语源学上,在解释词的来源时,与不同的词建立了词源关系 ⑭《释名》的价值

①有一些解释比较到位的例子②对我们了解东汉的词汇面貌有重大作用③对考证东汉时的语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④对研究汉代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释名》与《说文解字》比较:

①所收字数较少②收词原则不同③说文收单字,释名收词,所以说文中无双音节词,而释名中有很多双音节词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语言学

第一节 反切与四声

一、反切

1.反切的释义:近现代吴承仕《经籍旧音序录》中说:反切是古人的一种注音方法,是用两个字来拼出另外一字的读音,利用双生叠韵,如丁,当经切,丁叫做切字,当经为切语 2.反切的产生:①认为产生于东汉末年,创始人为孙炎②认为从西域传入我国③认为是中国自周朝以来就固有的 3.反切的价值:①在注音字母正式公布以前,反切一直是汉语汉字注音的重要工具,孙炎《尔雅音义》是第一个使用反切的②反切法的创造,为韵书的产生装在了条件③反切不仅有注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海有统一读音的作用④反切在当今社会仍然有相当大的作用,一是研究上的作用,我们根据反切可研究语音体系,建立一个时期的语音系统。二是编纂字典词典,对词典的审音,定音,反切有巨大的作用 二、四声

1.四声的发现:南北朝之前,汉语有音调之实,而无声调之名。南朝齐时,周颙、沈约明确提出四声。《四声指归》中记载:宋末以来,只有四声之目,沈氏乃注其谱论,曰起自周颙。2.四声发现的原因:陈寅恪认为和佛音的转读有关 3.四声的调值:古代四声,平上去入 4.四声说是为建立五言诗的格律服务的 第二节 韵书与辞书

一、韵书

定义:韵书是一种按音续编排的字典(查韵字用的)

二、辞书

1.张揖《广雅》,仿《尔雅》而作 2.吕忱《字林》,是《说文解字》体系的字典 3.顾野王《玉篇》,是此时期的重要字典 胡朴安《中国文字学史》概括出五大特色:①引证悉出原书②证据不孤③按语明白④广收异体字⑤保存古书之材料 《玉篇》以楷书为字头,是第一部以楷书为正体的字书,有反切注音

4.陆德明《经典释文》 音义之书,全书共30卷 一卷序录为纲,二卷至三十卷为十四部书所作音义(周易、尚书、毛诗、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三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

第四章 隋唐宋语言学

第一节 《切韵》系韵书

一、陆法言和《切韵》 1.作者:陆词,字法言

2.《切韵》内容和体例: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韵书,因“唐韵行而切韵废,广韵行而唐韵废”而失传。按“平上去入”分卷;共五卷,分为193韵,收字12158个;收字较为简单;不正字形;成书目的:诗文用韵;审音

二、《切韵》系韵书

王仁熙《康谬补缺切韵》 孙愐《唐韵》 李舟《切韵》

三、陈彭年《广韵》第一部官修的韵书,带有法律性质 1.《广韵》内容和体例:

共五卷、平(两卷)上去入各一卷,全书收字26194,191692个注解,引用270多种古籍,206个韵部;按韵部收字,同音字放在一起,每个字下有注释,有反切,有同音字的统计数字

2.《广韵》的地位:①由于官修,编写的人多,手机材料也多,印刷数量多,发行数多,所以《广韵》成为切韵系书的集大成者,宋以后传统音韵学便以《广韵》为研究中心。《广韵》是研究古音字的阶梯②《广韵》是研究等韵所必须的参考书,一部分析发音原理、发音方法的著作③后世编纂韵书,以及研究各地方言,也要以《广韵》作为重要的依据。第三节 唐宋文学

一、正字形之学(帮助大家辨别字形,避免写错字)

1.颜元孙《干禄字书》2.张参《五经文字》3.玄渡《新加九经字样》(九经:三礼、三传、诗经)

二、说文之学(对《说文解字》进行订正,发现错误)1.李阳水《刊定说文》,研究《说文解字》三十年,著书三十卷

2.大小二徐,宋代研究《说文解字》的专家,徐铉(兄)徐凯(弟)徐铉奉召校订《说文解字》,现行的《说文解字》皆为“大徐本”,较原本有几处变化:①改分卷,正文十四篇,序目一篇共十五篇(十五卷),徐铉将美卷分为上下,改成三十卷②增加了反切③增加了注释(有明确标明“臣铉等曰”)④在正文中补充了19个字(如诏、志、鉴)⑤增加了新附字(增加402个)小徐《说文解字细撰》四十卷,“小徐本”有研究性质,阐释《说文解字》的义例 3.郑樵《六书略》,在例字上做进一步分析,对部首分布进行调整,540个部首分成330母(母部)和子部

三、右文说

形声字(一个形旁,一个声旁,最主要的构型安排是左形右声)

右文就是指形声字左边的声旁,认为声旁是表义的(这是右文说所持的观点)

右文说的评价:左文(形旁)没有问题,但右文表义作为普遍规律来看待是不科学的,不是所有形声字声旁都表义或都表相同意义,汉字不受汉语的制约,而是受到汉字系统本身的制约。

四、古文字研究

1.六艺文字(孔子笛子用来写经的文字)2.钟鼎文字

第五章 元明语言学(13世纪中叶—17世纪初)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周德清根据元曲音韵,把音韵归为19部,收5866字(另有说收5869字),无反切、无释义,首创“平分阴阳,入派三声”,为乐府而作,周德清认为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六章 清代语言学(17世纪中叶到19世纪)

全面总结的时代,总结性著作较多 清代语言学特点:

1.抓住上古音这个中心环节,也涉及到其他分支 2.有一个整齐、强大的学术队伍

3.有一个好的社会条件(有利于语言学研究的社会条件)学术成就多出于苏皖一带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清代语言学不足;1.有严重的复古主义倾向(由于对明朝的怀念)2.理论上有片面性,具有门户之争 3.对现实问题漠不关心

4.在研究方法上,过分强调考据 马建忠《马氏文通》:第一部我国系统的语言学的专著。马建忠精通多国外语,且小学基础好,有良好的汉字学根基,所以有撰写《马氏文通》的条件 我国系统研究语法从《马氏文通》开始 目的:揭示语言的规则,便于语文的学习研究对象:古文

不足:太模仿西方语言学,有时与古文不合适

2.中国语言学史试卷 篇二

关键词:理性主义 经验主义 实践 语言学史

一、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概况

(一)理性主义(Rationalism)

在理性主义的哲学观中,认为人的理性才是一切知识和科学的源头。人类通过自己从具体到抽象的推论,得出自己的科学观点。

这种产生于17到18世纪的哲学观点曾经在欧洲大陆掀起一股理性主义研究的风潮,很多人认为“理性主义本质上体现资产阶级的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旗帜。”(王红梅,2007)

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士、亚里士多德、爱丽亚学派等。

(二)经验主义(Empiricism)

经验主义是与理性主义相对的一种认识论学说。它是建立在对人类既有经验基础上、从大量已有材料或语料库中得出科学知识的哲学方法。

经验主义者在科学研究中所践行的研究方法是归纳法,他们认为人们不可能跳过经验而获得科学论断,只有通过一定的系统性归纳,才能得到知识。

这种观点最早诞生在2400年前的古希腊,代表人物是洛克、弗兰西斯·培根、托马斯·霍布斯等。

(三)理性主义(Rationalism)和经验主义(Empiricism)之争

在哲学发展史上,经验主义一直和理性主义作为对比,但又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时常完美融合,很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是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双重支持者。

从对立方面来说,理性主义认为大部分知识来自于感觉上的独立思考。而经验主义认为知识的提取应该来自于对经验的演绎和归纳。这种过于简单的对立分法,让很多学者成为了极端的理性主义者或经验主义者。

严格来讲,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没有很明确的分界线,近代的欧陆理性学者也倡导利用科学方法去取得实际经验,以笛卡尔和康德为代表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很多都是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综合结果。

二、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研究的科学判定

作为语言学的研究者,对于这两个哲学理论我们总是会去比较和评析,难免会得出一些是非论断。因二者在客观上的确存在一些优缺点,这种研究是有意义的。至少说明我们意识到了它们的不同,因而有研究的价值。

假如我们试图排序,用条框告诉语言学以后的学习者哪个是先进的哪个是落后的,这是不可取的。我们只有把它放在有确定对象和目的上才可以看出,要先有针对性,离开这些针对性,任何说法都是没有意义的。

在语言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各执己见的观点比比皆是,但是我们仍然接受着洪堡特、布龙菲尔德、乔姆斯基的理论成果,没有因为哪一方选用单一的哲学观点而摒弃它,这就说明在这一阶段,这种现行的经验主义或理性主义需要占优势,只有这样才可以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但并不是说另一种观点和方法就可以退出历史的舞台。

三、从实践运用的角度评析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现在就以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学说来分析实际运用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时期的经验主义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把有关各种语言放在一起加以共时比较或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对应关系和异同的一门学科。”(阿尔斯顿,1998)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基于大量历史材料上的研究,目的是比较拟建原始母语。这就决定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只能采用经验主义,它只能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采用归纳法,从特殊到一般,从许多个别事例中获得一个较具概括性的规则,通过对已有语料抽丝剥茧地分析,得出一个概括性的结论。

(二)转换生成语法时期的理性主义

1.转换生成语法

20世纪50年代,语言学界兴起了一种新的语言学说——转换生成语法。它的创始者乔姆斯基认为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先天机制。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普遍语法,也就是说,转换生成语法是一种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它要研究的是人类内化了的语言,所订立的目标也是描写和解释语言,这就决定了理性主义对转换生成语法的决定性影响。

2.理性主义的运用

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大致可以看出,转换生成语法主要研究人的语言能力,研究人类世界早就存在的“普遍语法”,研究一切人类语言所必有的原则、条件和规则系统。所以这些语言学家的语言观是理性主义的,是心智主义的。它所需要的是从抽象到具体到演绎法,也就是在理性主义方法指导下的假设和推论,然后再采用逻辑和数学的方法在具体语言中检验和验证这种推论的正确性。

转换生成语法采用理性主义为指导,不是说到了20世纪第二个时期,理性主义已经占了上风,而是这一时期从结构主义一些理论发展而来的转换生成语法需要理性主义的指导。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它的研究目的,才成就了乔姆斯基,但没有人会否定布龙菲尔德。

(三)现代语言学发展中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

“从现代哲学的发展来看,理性主义有上升的趋势,如果事实确实如此,可以预见未来的研究者将会比较普遍地使用演绎法”(罗宾斯,1997)。这是现在普遍的一种说法,但是在某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误解,有些人会过度强调理性主义演绎法在现代的重要性,以至于忽视经验主义的归纳法在现代研究中仍然处于很重要的位置。

另一个方面是濒危语言的问题。罗宾斯曾说:“在目前的社会和经济状况下,如果不采取行动,这些语言很可能过不了下一代就会消失,连记录也留不下来。”(卜时红,2002)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我们现在正在面对的状况。这种情况下,假若想对濒危语言有所整理保留,理性主义的演绎法就起不到有效作用,我们只能在既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分析研究。

四、结语

贯穿语言学史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对语言学研究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是采用经验主义的归纳法还是理性主义的演绎法,要从一个客观辩证的角度去选取,不能简单地人云亦云。研究理论不能脱离实际。纵观整个语言学史,要把具体的方法论放入具体的时代背景中,才能对其有一个很好的把握。“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徐小波,2006),这对于语言学史哲学观点的把握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王红梅.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在近代语言学史中的对立[J].石家

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8).

[3]阿尔斯顿.语言哲学[M].北京: 三联书店,1998.

[4]罗宾斯.简明语言学史[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5]卜时红.论哲学思想的演进与语言学理论的发展[J].湘潭大学

社会科学学报,2002,(3).

[6]徐小波.语言学史中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J].宜春学院学

报,2006,(1).

3.公关语言学试卷 篇三

1、请告诉我你学习公关语言学后的感受?

2、在一次抗震救灾报告会上,你把一位做过雅安地震救援志愿工作的志愿者介绍给与会者。请你设计一段介绍语。

3、请问你对本课程教学环节的感知(因为老师知道同学们更喜欢情景模拟表演,但教学环节又不可或缺,老师现在教得令你满意吗)?

4、小刘(女生)最近常被小李(男生)烦扰,小刘认为两人不宜做恋人,但小李坚称两人有磨合的空间。小李的电话经常无规律地来,而且一接就是纠缠不止。为给小李留点面子,小刘每次都疲于应付,不仅自己累,也让舍友不待见。请你为她装 订 线 摆脱困境出出主意。

5、某位领导对其部下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是:当部下对干某件事缺乏信心、情绪低落时,这位领导就用很理解的口吻说“做这件事对你现有能力来说可能勉强了点。”请您分析一下这位领导所使用的是什么方法?这种方法对调动积极性是有效

还是无效?为什么?

6、公关实务人员如何培养公关语言能力?

7、请问你如何评价当今的网络语言暴力?它可能产生的迁延效应是?

8、请告诉我你如何理解语言的真、善、美?

9、老于到新单位做领导工作几年,深谙赞美在管理工作中的激励作用。他逢人就夸,话语的重复率很高。开始大家听着受用,不过久而久之,人们对老于工作的支持和人品的评价并不高,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10、一次旅行,你偶遇一位同行者,因感觉彼此谈得来,你们临别时互留了对方的1.2.电邮地址。待你回到学校打开邮箱,那朋友的邮件已到,内容让你始料未及:家里父母高龄、兄弟皆为残疾,生活贫寒,并附有一张盖有医院公章的、有具体日期的哥哥要做开胸手术的医院书面通知的扫描文件,再无其它文字,这时你怎么办(请别告诉我说当初就不该留给对方电邮地址)? 答:这门课让我了解到重视语言运用的重要性,不管是在部门同事、兼职甚至与班级同学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恰当运用可以为我们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也能使身边的人感受到快乐。特别是在当今沟通频繁的现代社会里,语言的实用性更特显其重要性。而公关语言往往成为递传信息,评判人才,取决商务、外交等各类谈判成败的关键。公关语言的重要的不仅仅表现在这方面。学了实用公关语言后,我学会了在发邮件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语气、礼貌,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更应该在语言上礼貌待人。除了语言的重要作用外,老师还给我们一次了解外面世界的机会,让我们能直接的接触到生活在底层的人们的生活,这给我很大的启发。这一门课程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可以时刻的提醒我,并且我相信我即使毕业以后仍不会忘记自己在这堂课所学到的。答:大家好,首先很感谢大家参加这次雅安的抗震救灾的报告会。我在雅安的抗震救灾中,遇见了一位勇敢的、有爱心的志愿者。现在我要为大家介绍这位曾经奋斗在抗震救灾现场上的无私奉献者。他不畏疾病的侵蚀,不畏生命的脆弱,只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救活那些受难的人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送给这位志愿者,李英俊先生!装 订 线

3.答:满意。相对于其他老师而言,老师您给了两次情景模拟表演的机会,让我4.5.6.们在学习中同时享受,并且情景模拟的表演与老师的课程教学非常恰当的相结合,让我们受益匪浅。并且老师您的课程教学是有趣的,您经常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仅传授我们基本知识,同时还为我们讲解现实的实例。课程内容经过您精心的设计和内容的新颖,激发了我们学习的兴趣和便于我们的学习。答:一:对于对付纠缠者应该要有强硬的态度,不能因为想留给他面子就持软态度,这回让对方存在误会,觉得两人有发展空间。所以在公共语言中,选择最为折衷的办法是软中带硬,以不容拒绝的态度告诉对方。如果小刘想给小李留个面子的话,可以说:“我知道你喜欢我,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不想发展这段感情,或者说不想发展感情,所以希望你可以不要以感情的事打电话打扰我。你这样打电话给我只会让我更加不想见到和不想和你又任何的瓜葛。” 二:或者说小刘希望以更为委婉有礼貌的拒绝的话,可以说:“不好意思,谢谢你的喜欢,但是我已经在原来的城市里喜欢一个男孩。希望你不要打扰我现在的生活。” 答:这位领导使用的是激将法。这种方法有两面性。对上进有斗志的员工来说,这种方法可以达到调动积极性的效果。领导用理解的口吻对这样的部下说话,部下认为被看扁。因此会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斗志和决心。这样的激励效果就达到了。另一方面,如果此员工个人比较消极,领导的话反而会使他完全失去完成这件任务的信心,员工可能因此对自身实力也失去了信心。所以使用激将法的时候要因人而用。答:

(一)公关实务人员要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就必须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

(二)公关实务语言能力的获得和提高必须从两个方面下苦功:一是努力学习,二是积极实践。

(三)公关语言能力的提高虽然要求表达能力和领会能力并重,但口语能力和书面语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训练应当给以更多的重视。因为听解、读解能力比起讲话、写作能力来相对容易,装 订 线

而口头交际在公关交际中占有很大比重,口头能力的培养也更具有更大的难度。

7.答:评价:网络语言暴力是以网络为载体,用言语攻击的形式侵犯公民的合法

8.权益,从而在思想或心理上对他人产生某种程度的伤害的行为。在互联网上的匿名传播信息,无须受到约束,使得公民在匿名的掩护下,无须未自己的言行负责,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公民利用这一平台对他人进行恶意性的评论、肆意传播垃圾信息,侵犯他人隐私,容易使得真相偏离轨道、人肉搜索他人、用暴力语言围攻他人等的偏激行为。同时,这是道德责任感和法律约束力的一种缺失。在现代网络技术日益发达的年代里,需要某些法律规定约束人们的行为,利用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同时驱使公民正确使用网络技术。迁延效应有:(1)谣言。通过对不真实消息的恶意散布,使当事人的人格受到及其严重的贬损。(2)粗暴的谩骂和攻击性言论。当事人确有一定过错,但网络加之于他(她)的谩骂和侮辱远远超过其过错的性质,其受到的精神伤害也远远超过了其过错所应承担的责任。(3)恶意滥用的“人肉搜索” 答:“真”原指要求人们要真诚待人,不要虚心假意,更不能存心不良。“善”原指要求人们不但不要做有损于他人利益的事,而且还要多做有利于他人及社会的事,不计报酬,不计名利。“美”原指要求人们去做一个为人好的“美”人。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符号。作为一种交际工具,语言的“真”指的是语气真诚,不虚伪,待人诚恳。语言中的“善”指的是礼貌用语,语言文明,不刁钻,尊重对方,语气谦和。语言中的“美”指的是正确用语,文明礼貌用语,得体用语。语言的真善美体现语言文明的内容和礼貌的态度。装 订 线

9.答:赞美是社交中的润滑剂,是争取朋友的有效手段,但是老于的赞扬不实在,或者说有些虚假。所谓“实在”,主要反应在两个方面:一是表扬内容要实在,二是赞扬扬言辞要实在。表扬内容要实在即有一说一,不能因为政治上的需要或为了树立典型而人为赋予成绩不曾有的意义、价值,否则,就难免流于庸俗捧场。需要做到恰到好处,过犹不及。过了反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使个人形象的掉价。所谓表扬言辞要实在,即不能用滥调。老于正是因为逢人就夸,且话语的重复率又高,如此滥用词调势必会导致负面效果。并且赞美每个人,会使得本身的赞美令他人反感,因为在社交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他人对自己的赞美是独特的。

10.答:第一时间会在网上查找该医院的电话,并咨询医院是否有这个人,并且问装 订 线

4.中国政治制度史 篇四

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

(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国军政事务的长官,或为相,或相、将并立,协助国君治国。

(3)秦汉时期,国家组织的主体是以皇帝为核心的“三公九卿”。

(4)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组织突出变化是三省制的初步形成,三省诸部制逐渐取代三公九卿制。

(5)隋唐时期国家组织的核心是”三省六部制”。

(6)宋元国家组织的核心由“二府制”变成一省制。

(7)明代国家组织的核心是内阁――六部制度与宦官制度。清朝国家组织的中枢是军机处、内阁。

明清地方政府与元朝地方政府相比有哪些主要变化?

(1)元代地方实行行省制,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多级制,但各行省之下层级并不完全不统一。行省具有很大的权力,行省的权力集中,拥有较大的自主权。

(2)明代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实行省、府、县三级制,层级规范统一。省下有道,为监察区。

二、省一级权力分散,由承宣布政司、提刑按察司、都指挥使司分别掌管行政、监察和司法、军事行政。明中叶以后,地方设巡抚、总督,巡抚、总督的性质、职责当时还不确定,主要是监察地方官吏,但必要时也可以集中一省或数省的权力以处理地方事务,显示分散的权力又开始集中。但省级又形成三司、总督、巡抚的分权与牵制,并受到中央的严格监督。

三、地方自主权比元代减小。

(3)清朝地方政府的变化主要有:

一、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省、道、府(州、厅)、县四级制。

二、省一级实行总督、巡抚二元化的领导体制,布政使司、按察使司成为督抚下属。

三、省级督抚的权力集中,并拥有一定的自主权,但督、抚互相牵制、监督,又受中央的控制。

为什么说秦汉时期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一)秦朝全面建立起了御史监察制度。中央监察机关称御史府,各郡设置监御史,隶属于御史府,简称郡监。在军队里设有军监。

(二)汉代在秦朝基础上,奠定了古代监察制度的基础。

(1)汉代建立了多元化的中央监察机构。分两个系统,三大组织机构:御史府(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

(2)监察机构独立性增强。西汉后期,御史中丞为台长,御史台实际上从行政系统分离出来。司隶校尉名义属司空,行使监察权却是独立的,与司空没有关系

(3)建立完整的地方监察制度。十三州刺史和司隶校尉的设置,表明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基本形成。郡以下的监察由郡守负责,具体执行监察职能的官员是督邮。

(4)制订了监察法规。汉初有”察辞诏凡九条” ;汉武帝制定《刺史六条》。是汉代监察制度确立的重要标志。

(5)形成监察组织之间的相互监察制度。

试析南京国民政府的五院制。

从1928年10月到1948年5月,是国民政府所谓“训政”时期,在”训政”时期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在清朝政治 1

生活中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是绝对君主制的工具。,国民政府实行五院制。

五院的构成……起初,五院之上设国民政府委员会和国民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名义上是国民政府的最高权力机关。

五院制渊源于孙中山的“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学说。从政治体制上讲,五院制有其一定合理性。

但实际上成为国民党***和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工具。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转入战时体制。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兼国防最高委员会委员长,“对于党政军一切事务,得不依平时程序,以命令为便宜之措施”,形成了军事独裁体制。”权能分治”和“五权分立”名存实亡。

从1948年5月到1949年,是国民政府所谓的”宪政”时期。五院之上设立总统和副总统。总统权力广大,可提名行政院、司法院、考试院各院院长人选,对行政院重要政策进行“核可”,实际上不受宪法的约束。故政体的实质依旧是个人独裁与专制。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抗日民主政权,是在抗日战争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因而它除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特点外,还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第一,”三三制”原则。“三三制”主要是指:在抗日根据地的民意机关和政府机关的人员配备上,共产党员占1/3,他们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占1/3,他们代表小资产阶级;中间派占1/3,他们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三三制”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政权建设上的一个创造,这样配备政权机关人员,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政权上的具体表现,它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坚持抗日战争,促进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发展。

第二,抗日民主政权是“地方性的联合政府”。抗日民主政权的地方性,是指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府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处于平行地位,而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之上没有再高一级的革命政权机关。这时,国民党所掌握的中华民国政权,还是对外代表中华民国的合法政府,而抗日民主政权,则是共产党领导的在中华民国领土内的由人民当家做主的地方政权。抗日民主政权是联合政府,它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人民选举的共产党人和抗日党派及无党派代表人物合作的政府。由于各革命阶级、阶层、党派,参加到抗日战争的行列,因而在政权中亦有相应的地位,共产党必须与他们合作。这种合作是以共产党的绝对领导权为前提的,只有如此才能保证抗日民主政权方针路线的正确实施,才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利益。这个联合政府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形式。

古代国体经历了哪些演化阶段?

夏商:奴隶制国家阶段;

西周东周:封建领主制阶段;

秦汉――明清:地主封建制阶段:其中秦汉魏晋南北朝是其发展阶段;隋唐宋元是成熟阶段;明清是最后阶段。

先秦贵族君主制的特点有哪些?

第一个特征,是中国君主制度的基本特征。即中国君主制度诞生以来,自夏代就形成了王位在王室家族内部世代传袭的制度,并且在不断的强化和神化君权、君主的过程中,使这种世袭君主制披上合法及越来越神秘的外衣。这与古代西欧有些国家君主由诸侯选举产生确实大不相同。

第二个特征,君权受到贵族,主要是宗法贵族的限制。这种限制又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君权受到来自贵族长老的制约。第二个层面,是分封制对君权的分割。

隋唐时期国家组织模式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影响?

(1)国家中枢机构分权制衡的原则、观念,对以后各代产生很大影响,分权的目的主要是加强皇权。

(2)国家组织机构多被后代继承。三省制在宋代有一段时间仍然实行;中书门下、枢密院(枢密使)被五代宋代继承;自隋开始的政事堂宰相议政制度延及宋代,六部是以后各朝国家主要行政职能部门。

中国古代郡县制与采邑制有何区别?

(1)郡守县令(或大夫、长)由诸侯国君直接任免。

(2)郡县长官不享有世袭的封邑,按职务领取俸禄,为中央尽守土之责。

(3)郡县长官虽有独立处理军、政、财事务的大权,但要接受中央统一指挥,接受中央的监督、考核。

唐代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唐朝历史可以安史之乱为界,此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重外轻,之后演变为内轻外重。唐前期在行政和军事方面都实行了高度的中央集权。地方州县政府长官及其僚属,都由中央直接任免。军事方面通过府兵制的实行,有效地控制了四方。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以使中央的各项政策能顺利地贯彻到地方。这使得唐朝前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表现为内重外轻的情况。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节度使又兼观察使,使藩镇成为凌驾于州之上的一级行政区划。这些节度使,与地方上的豪强地主相互勾结,各自割据一方。他们既有兵权,又掌握其割据地区内的政权,在割据地区内,练兵修城,自收租税,自定法令,自用文武官吏。节度使死后,子孙世袭,兵将拥立,唐中央政府不得不予以承认。这些说明唐朝后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内轻外重。

明清时期绝对君主制的特点是什么?

明清时期,中国专制君主制度发展到第三个时期,即绝对君主制时期。绝对君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1)君主最大限度的总揽了权力,不受任何制约。绝对君主制改变了有史以来君主通过相职管理国家的历史,君主不再仅是国家元首,而且成为国家行政首脑,直接处理行政事务。

(2)丞相制废除后出现的内阁、军机处,是皇帝处理政务的参谋与助手,但从制度上看,其本身没有决策权,与汉唐宰相对一定范围内的政务拥有决策权不一样。

(3)绝对君主制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皇权,但也极大地暴露了君主制的弊端:自我调节的功能严重削弱。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隋朝创立、唐朝确立的科举制,在清末以前,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的官吏选拔制度。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1)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垄断官员选拔制度的现象,为社会提供了相对平等的考试机会,以及进入国家官员队伍的可能性。

(2)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科举制的消极影响: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明清时期考试答卷的形式规定必须用八股文,这种标准化、程式化的考试形式与禁锢思想的考试内容,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淹没了人的个性,销蚀了人的创造力。它也浪费了大量人才,消磨了众多人的时光,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组织机关有何调整?

(1)建立集中党、政、军权的国防最高委员会。

(2)国民政府主席职权的变化及各部、院的调整。

(3)设立国民参政会。

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为什么不能遏止腐败?

(1)南京国民政府设立监察院,在监察制度上做了一些些改革,形式上完善了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但实际上形同虚设,监察组织却未能承担起监察的责任,惩治贪污和腐败。

(2)国民政府的监察制度不能遏止腐败,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国民党的腐败,因为制度是由人制定并执行的,一个腐败的群体与政府难以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纠正,监察制度并不能解决国民政府的腐败问题,问题的解决,与国体和政体的解决一样,最终只能由中国人民的革命胜利来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哪些变化?

解放区政权发生了变化,逐步完成了由抗日民主政府向人民民主政府的转变。

(1)专政对象和政府任务的变化。

(2)参加政府的成分发生变化。

(3)参议会向人民代表会议转化。

(4)针对管辖地区的不同情况,采取了多种形式的管理体制。

名词解释参考答案

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是代表工农革命人民的工农民主政权――人民民主政权。1931年11月7日至20日,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组成了领导全国苏区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人民委员会主席,朱德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建立全国性政权的一种尝试,为后来人民政权的建设提供了经验。

2、领主封建制

国体的一种表现形式或封建生产关系的一种发展形式。周人灭商以后,建立了领主封建制。领主制是以土地国有制为基础的,封建领主通过不完全占有劳动者人身而占有劳动者的成果;农奴在社会生产以及阶级关系中的地位,高于奴隶,低于地主制下的农民。

3、政事堂

唐初三省议事的地方。唐初,为了协调三省的关系,三省长官或宰相在门下省议政,议政之所谓之政事堂,后迁至中书省。政事堂事实上成为唐代的中枢,即决策中心。开元间,改为中书门下,成为中枢决策机构,标志三省制解体。宋代亦有政事堂,为宰相执政议政之所。

4、宗法制度

商周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产生于商代,完善于西周。内容包含家族血缘关系的传续、经济与政治地位的承继规则以及祭祀制度等。宗法制度维护了贵族的权力与利益。

5、军机处

清朝辅助皇帝办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一个中枢机构。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直到清末宣统三年“责任内阁”成立才最后被撤销。军机处的职能是”办理枢务、承写密旨”,主要有:负责下达谕旨的撰拟;参与官员“奏折”的处理;提供咨询,参议政事。军机处是维护绝对君主制的工具。

6、行省制

元朝确立的地方行政制度。元朝的行省是仿照金朝的模式而建的,到元仁宗时,共设立了11个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明清时期,继续实行省制。行省制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世官制度

夏商周三代主要的选官制度。其基本含义是”官爵世及”。国家的官爵由贵族充任,并在这些家族内部世代相袭。这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分配政治权利的国家制度的体现。

8、总理衙门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设立的专门办理洋务、涉外事务的机构。1861年,清朝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要任务是办理外交,同时经管海防、军务、关税及其他与“洋”有关的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立,是晚清国家组织机构走向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

9、皇族内阁

清末成立的国家最高行政管理机关。1911年,清政府为应付”立宪”运动,正式成立了责任内阁,作为国家最高政府机关。但是,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占9名,汉族4人,其中皇族7人,因此被讥讽为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成立显示了清政府借"立宪”集权于皇室的目的。

10、城市军事管制军管会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一些城市成立的管理机构。解放战争时期,在新解放的城市,设立军事管制委员会,由人民解放军领导机关委任人员组成。负责镇压反革命活动,稳定、恢复社会秩序,帮助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等。军管会是临时性、过渡性的措施,任务完成后,将一切权力移交当地人民政府和警备司令部,即宣布撤消。军管会对稳定新解放城市的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5.中国民俗史人物 篇五

作为一种比较主要的业余爱好,周作人不仅介绍了日本和西方的许多重要的民俗学思想(如柳田国男的乡土研究作品,再如他介绍江绍原编译的《现代英吉利谣俗及谣俗学》等),不仅较早地倡导了儿歌、童话的征集,还写作了大量民俗学内容的短文(见《歌谣》周刊、《语丝》等刊物)。更重要的是,他还对民俗学的性质、对象、功能等问题较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虽然周作人确实没有在民俗学领域做出专深的研究,但在当时的国内,他对于国际民俗学发展的了解,可以说是较早和较清楚全面的。加上他的作品的读者群较大,所以在使民俗学受到更多的人的关注和认识方面,他的确具有不可抹杀的贡献。

与周作人同时对民俗学早期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常惠和顾颉刚。常惠是学法文出身,但曾是编辑《歌谣》周刊的中坚力量,所以在1936年曾被胡适戏称为“研究歌谣的„老祖宗‟,:顾颉刚首先,他总是利用一切机会,为研究民众而大声疾呼、身体力行,从北大到中大,积极创办刊物,出版丛书,率先进行田野调查;其次,他对孟姜女故事演变的研究,对妙峰山的研究

除此之外,从文学角度切入民俗学的还有茅盾、赵景深等人。郑振铎虽也主要从文学方面做出贡献,但他的《汤祷篇》等却与顾颉刚的意图类似,是“应用民俗学、人类学的方法,为中国古史学另辟一门户”

6.中国政治制度史作业 篇六

11.秦朝统一后,以(三公九卿)为中央行政系统的主体。

2.宋代(参知政事)的设臵,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3.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彻底合流,凡“科举者必由学校”是在(明代)。

4.中国古代法律集中体现维护王权制度和父权家长制的基本精神。(天子)是实际的最高立法人。

5.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建制的基本结构是(郡县)制度。

6.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士)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重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7.古代中央行政体制从组织机构与相应的官制配臵来看,其中枢系统以(宰相)为核心。

8.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围绕维护皇权而建立的职官体系中,中央官制以(三公九卿)为主干。

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范围(社会主义社会)。

10.正式确立嫡长子继承制的朝代是(西周)。

11.清代官制中,(内阁)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

12.一般把政体分为(君主制)和共和制两类。

13.预备立宪时期的咨议局是一个(中央)“民意”机构。

14.隋代中央监察机构中负责监察中央官员的是(御史台)

15.明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是(省)。

16.(启)破坏了禅让制,取被推举出的伯益之位而代之,自此,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取代。

17.明洪武十三年废除宰相制度以后,(六部)成为直属皇帝的全国最高法定政务机构。

18.中国封建中央集权专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9.(春秋战国)时期是士阶层的黄金盛世。

20.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21.科举制度是在(1905)年废止的。

22.我国古代军事制度,大致可以(安史之乱)为前后分界点,前期是以征兵制为主。世兵制和募兵制为辅的时期,后期则是募兵制和征兵制相互参用的时期。

23.1861年设立的总理衙门是一个办理(外交)的机构

24.(路)是宋代最高地方行政机构。

25.中国传统社会的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

26.中国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是建立在封建(家庭)制度基础上的一种分拣专制君主制

27.中国的奴隶制时代,通常指迄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立国,而止于(春秋)时代的公元前476年的这一长时段的历史

28.封建制则是依据(宗法制)原则实行的中国奴隶制下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原

29.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是哪一种王伟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30.西周中央政府三公以下最主要的政务官是三司,司徒,司马和(司空)

31.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僚体制取代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是在(战国)

32.东汉时期,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

34.清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大学时)更无实权,往往作为清政府对某些忠臣明升暗降的一种手段

35.汉武帝时开始重用(尚书)为中朝官以牵制外朝

36.宋代在中枢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之外的最重要的机构是主管全国财政的(三司)

37.元地方最高行政组织是(省)

38.秦始皇重(法家)治国之术,倡导以吏人为师

39.商朝时(商王)是军队最高统帅,常直接统兵打仗

40.(战国)时期,贵族世兵制被最后取消,各国开始实行普遍的征兵制

41.秦朝统一天下,军事制度整齐划一,(太尉)作为三公之一,掌管全国军政

42.唐开元时期,节度使势力急剧膨胀成为佣兵一地,兼有行政,财政等权的地方实力人物,其发展结果最终酿至(安史之乱)

43.魏律,晋律和唐律中的八议之条,体现着(儒家)的礼仪学说,法律的道德化成为明显的特点

44.中央最高司法审判机构,三国,两晋,南朝,北魏均称廷尉,北齐改称(大理寺)

45.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

46.北洋大臣依据由(直隶总督)兼任

47.责任内阁是一个具有(皇族)色彩的内阁

作业21、唐后期,监察权力大大削弱,监察制度多有破坏。这是与中央集权削弱,藩镇割据不相适应的一种必然现象。(×)

2、春秋时期,将、相分治始成定制。(×)

3、汉代县以下的乡里基层组织沿秦制,为乡、亭、里三级,设有乡官。(√)

4、唐宋科举考生来源有两种途径,即“生员”和“乡贡”。(√)

5、军制的改革是从改革田制和赋役制度着手,以保证兵员和军赋的来源。(√)

6、“责任内阁”是晚清预备立宪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

7、元朝严格意义上的法律书只有《元典章》。(×)

8、唐代的谏官均为规谏皇帝过失的谏官,这实际上是对皇帝个人的一种监察。(√)

9、唐高宗永微以后,都督带使持节,始称为节度使。(√)

10.明代卫所军兵和配臵上采取“外重内轻”原则,京师地区配以重兵。(×)

11、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向三省制过渡,三省制初步形成。(√)

12、唐玄宗开元年间编篡的《唐六典》是我国最早的行政法典。(√)

13、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体,具有强大内聚力、扩散性和凝固力的外放型社会。(×)

14、汉代属于正式职官系统的称“中朝官”;属于非正式的职官系统的称内朝官。(×)

15、《唐律疏议》是留存至今,最早的完整系统的封建法典。(√)

16、夏、商、周实行等级君主专制的国家结构,其王朝实际是一种复合制。(×)

17、“笔帖式”是清代在各主要衙门中设立的,专门负责翻译满汉奏章文书的高级官员。(×)

18、国体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和管理形式。(×)

19、传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一般走的是传统史学的治学之路,以写“信史”为原则,注重考据和实录。(√)

20、西周的选拔人才注重德与能的结合,而以能为重。(×)

21、《法经》,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的成文法。(√)

22、唐朝在边地军事要地或其他紧要地区又设有都督府,设都督掌若干州所在区域的军队。(√)

2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世袭贵族,与王侯同姓的称为“公族”,异姓的称为卿族,统称“世族”。(√)

24、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母系大家长制演变而来,至西周是趋于完善。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大、小宗的区别与划分。(×)

25、“外服官”指商王和周天子直接管辖的中央地区(王畿地区)的行政官员。(×)

26.公元全221年秦始皇建立大统一的封建君主政体标志着统一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27.君主制政体始终与农耕文明相联系。(√)

28.春秋时代周王室哀微,大国争霸,历史上出现了所谓的春秋五霸,奴隶制走向瓦解。(√)

29.春秋这一时代名,因孔子所修鲁国史书《春秋》而得名。(√)

30.始设于雍正年间的南书房是清代官制中最有特色,影响最大的机构。(×)

31.元朝正式废除三省制而实行一省制,以中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执掌最高军政事务。(×)

32三省制使丞相之权一分为三,由独相制到群相制演变,有利于皇权的集中。(√)

33.明代掌管学校教育的事国子监。(√)

34.“非进士者不入翰林,非翰林者不入内阁”说明清代翰林院的地位重要。(√)

35.汉代司隶校尉权势很大,包括三公之内,皆可纠弹,与尚书令、御史、丞号称“三独坐”。(×)

36.我国古代监察制度是随着秦统一全国后,适应统一的封建集权政治才形成起来的。(√)

37.御史台下属机构是台院、殿院和察院三个。(√)

38.清朝检查制度袭明制,都察院是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与明都察院没有不同。(×)

39.明代司法制度总体特点是最大限度的保证皇帝的最高司法权。(√)

40.责任内阁是晚清预备立宪时期的最高行政机构。(√)

作业3

一、宋代知府、知州与通判的工作对应关系?

路以上的地方机构为州(府、军、监),直属朝廷。长官为知州、知府、知军、知监,因属差遮官,按例带京朝官衔。知州(全称“权知某州军州事”),知府均用文人担任。一般地区设州;都城、要地或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过职的州称府,地位略高于一般的州;军多设在军事要地或偏远之地;监多设在矿区。知州之外另设通判(全称“通判州军事”)1到2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官职,既非副知州,也不是知州的下属,有权和知州共同处理一州事物,各州公文只有经过知州和通判共同签署才生效。通判还有监察知州以下各官的权利,西北称“监州”。

二、清代的“道”与唐代的“道”有什么不同?

唐代道(2)成为州(府)之上的实际最高地方行政机构,“道”在唐前期已经存在,唐太宗曾分全国为十道(玄宗时增至十五道),这种道是监察区而非行政区,中央政府定期派京城官充任各道的按察使(后改称采访处臵使,观察处臵使)巡视监察地方州县,安史乱后成为地方最高建制的“道”则是从唐前期都督府发展而来的,专指节度使所领的道。唐前期在边郡臵(大)都督府,这些都是督府所领地区也称“道”。清代为处理一省事物之便,沿袭明制,一省份几道,由布政使派出的称分守道,由按察使派出的称分巡道。乾隆以后成为地方实官,事实上道成了省和府之间的行政机构。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宰相制度萌生情况概述?

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官职仍是西周制度,没有太多变化,但宰相制度出现端倪。各国都相继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官职。地位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各国的最高执政这时也有直接称“相”的。战国时期,宰相制度初步形成,名称虽不一样,但执掌是一样的,协助国王处理全国政务,由国王任免,这一时期的宰相多为客卿,由布衣而臵相位者为数不少。

四、简述西汉政府解决王国问题的举措及其效果?

汉景帝时实行“削藩”,随后发生“七国之乱”,评定七国之乱后,景帝采取剥夺王国实权之法,令诸侯王不得亲自治理国政,改丞相为“相”,裁去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宗正、博士等官,王国的主要官员均由中央任免。武帝时,采纳父亲偃的建议,继续推行消弱王国势力的“推恩法”,王国土地日以缩小,又作“左官律”,汉朝官制尊右卑左,官吏降职谓之左迁,左官律定王国之官为左官,意在抑制士人到王国为官,经过这一系列措施,武帝后的王国虽名义尚存,但实际建制与郡县相差不多了。

五、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和具体领域是什么?

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历史国体和政体形成,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和规律。提举的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国家政权的性质,组织和结构形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六、简述周商时期的宗教史职系统及其职能?

奴隶制时代,中国神权政治在组织机构上的表现就是各种宗教神职官的设臵及其在国家政权中的重要地位,如商代的“多卜”(贞人)和西周中央职官系统中的太史、太卜和太祝等都是执掌宗教祭祀各方面事务并且地位显赫的官员,同时,王或天子即是上天或上帝的代言人,掌握对神和祖先的主祭祀权并通过所谓的神的意志来行使和稳固现实的统治。

七、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王位继承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商中期以前,王位继承并没有“父死子继”制的明确规定。可以是子继,也可以是兄弟。到了商后期才确立父死子继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全面推行,西周以降又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并为封建社会的主体王朝所承袭。这种嫡长子继承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即王位继承制度有一个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过程。

八、唐代科举制度?

唐代常科,门类众多,主要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谓之“唐六科”,其中又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重要,大抵唐初以秀才科等最高,其“特难其选”,后秀才科逐渐衰微,而以进士、明经两科为时所重。

作业4

一、谓“清末新政”?如何评价清末新政?

从1901到1905年间,清政府先后施行包括军制改革,行政机构改革,教育制度改革与废止科举制度等一系列措施。这就是所谓的“清末新政”。其中官职改革一是裁撤冗官冗衙,调整部院。如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裁詹事府、通政使司、国子监等中央闲散机构;裁河东河道总督,其事务改归河南巡抚兼办。裁云南、湖北两省巡抚,由云贵总督、湖广总督监管。二是增设与新形势相吻合的商部、学部、巡警部等新的中央部级机构,三部加外交部,与传统的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一共合为十部建制,各部长官和副长官不在以尚书和侍郎相称,改称大臣和副大臣,其下设左右丞,参议和参政。三是停止捐纳制度,停止报捐实官和捐纳武职。“清末新政”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政体,但其官制改革,裁并冗官冗衙,有精简机构之效。打破了中国自隋唐沿袭下来的传统六部建制,提高了行政管理的近现代化水平;其军制改革为现代军制的确立奠定了基础,教育制度改革与废止科举制度,开创了现代教育和现代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也为新思想的传播起到了一种客观上的推进作用。

二、论宰相制度的演变?

春秋时期,各国中央一级的主要官职仍承袭西周制度,尚无太多变化,但宰

相制度确已显端倪,各国都出现君主之下执掌朝政的职官,战国时期,宰相制度初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中,宰相为百官之首,“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位高权重”。秦朝丞相(也称相国)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初丞相位高权重,“掌丞天子、助理万机”,随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加深,汉武帝时,丞相的权利开始消弱。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为名义上的宰相。至南朝梁时,正式出现了尚书省的名称,尚书省为最高行政管理机构,尚书令也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隋代的三省长官尚书令、左右仆射、内史令、纳言均为宰相。以他官加“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衔执行宰相事务者,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唐高宗时,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参政朝政”等名衔行使宰相职权,成为实际上的宰相。高宗时期,又以品味较低的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等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名衔行宰相之事,加此称号者即为宰相。宋代的实际宰相机构称“中书门下”。宰相名称则多有变化,元代宰相较宋代权重。其宰相制度表现了一定的贵族色彩和民族歧视政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推行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最后废除。

三、清代管制的主要特点?

1、内阁虽然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机构,但实际权力却掌握在属于内朝官系统的军机处手中。

2、各部,院,寺,监等机构主要官员实行满汉复职制。

3、官职紊乱,权限不明。

4、幕僚制度盛行,朝臣和地方督抚往往自辟幕僚,以备顾问。

5、书吏势力很大,清朝各部中有一批属于雇员性质的,专门负责处理文书事务的书吏,称为“部办”或“承差”,因多为父子师徒相承,又熟悉具体文书事务,在一定程度上能左右部中事务。因为他们无薪俸保障而公开收贿,名之“部费”。各省官衙中也有一批这种操纵事务的书吏。

四、元代行省的建立及其意义?

7.中国古代制度史范文 篇七

1、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发展历程

皇帝制度自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开始创立,经过历代王朝的不断发展、强化,直至1911年清宣统皇帝逊位才被彻底废除,前后历时2131年。它经历了由初创、初步完善、完善成熟、进一步发展、强化、消亡这一演变规律。在皇帝制度演变的各个时期,其特点也是各自不同的。

1)创立和初步完善

秦汉魏晋南北朝是皇帝制度从初创到初步完善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皇帝制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神权被皇权进一步利用。秦统一六国,始皇自称“赖宗庙之灵”,汉武帝时,董仲舒发展了儒家的君权神授说,给君权披上了一层神圣而又神秘的外衣。君权与神权的结合,加强了君权不可侵犯的原则。

第二,为维护皇帝的尊严,礼乐制度被进一步强化利用。统治者大力加强礼的建设,使礼成为维持社会和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卑上下等级关系,使之成为指导立法、司法、行政的基本原则。

第三,皇权是在排除来自各方面的侵扰之后得以巩固的,它经历了与各方面政治势力的较量和斗争。

2)完善成熟

隋唐时期是皇帝制度的完善并成熟时期。其中隋开创重新统一的局面,皇帝制度在新的形势下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发展:

第一,隋以前的尊号只有“皇帝”二字,到唐高宗李治时,群臣给他上号为“天皇”。是为上尊号之始。自此以后,逐渐确立了在皇帝生前即上尊号的制度。

第二,在庙号和陵寝方面,从唐代开始,确立了开国之主称“祖”,以后所有君主一律称“宗”的庙号制度。

第三,在符玺和诏敕方面,隋以后确立皇帝八玺制度。八玺名称不同,用处也不同。

第四,在皇位继承方面,隋唐制定了隆重的册立太子的礼仪,设置了规模庞大的东宫官署机构。

第五,后宫制度和外戚政治方面,隋唐时期的后宫嫡庶等级制度更加严格,后宫制度也臻于完备,尤其是皇后的地位在前代的基础上有进一步提高。

3)进一步发展

宋元是皇帝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第一,宋代更加严格用玺制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内外相互牵制,防止其中生有弊端。第二,在宋代皇后地位更加突出,这实际上也是皇权提高的折射。

第三,在宗室制度方面,宋代对于宗室给以很高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就是不给权力,几世以后宗室便与士庶之家基本相同了。这就从某些方面减轻了皇权受到地方宗室力量威胁的可能。

4)加强与巩固后的成熟

明清将皇帝制度强化到了颠峰。而这一时期也是皇帝制度的消亡时期。明清两个封建王朝都极力进一步提高君主大权,从制度上保证全国统治权力高度集中。明王朝在这方面远远超过以前的各个王朝,清王朝又在明王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然而同时,封建社会和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也愈益尖锐。

在皇位继承方面,皇族争夺帝位的斗争非常剧烈。在雍正帝时期,从根本上决定废除了以嫡长制为前提预立皇太子的办法,改行密建皇储的制度。

2、主要特征

1)政治结构上的平衡性(权力之间不同形式的制约)2)传承方式上的世袭性:子孙相继

3)皇帝在全国范围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和绝对的权力,皇帝是国家的代表和象征。一切规章制度的制定,一切内政外交以及和战等大政均由皇帝裁定。

4)君权神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是以皇帝制度为中心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度、社会秩序的理论基础。

5)全体官僚都是皇帝的臣仆,庞大的国家机构都是君主的办事机构。6)全国的人口、资源都是皇帝拥有的财富,可以全权支配。

二、中国古代相权的发展与演变情况

综观历史,可以把相权的发展概括为:秦朝为建立时期,西汉为鼎盛时期,西汉到明朝之前为调整时期,明清为衰落期。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制。秦朝开始实行一相制,也曾置左右丞相。

西汉:西汉初期,宰相的权力迅速膨胀,并很快达到鼎盛时期。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无所不管,与当时的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但相权和皇权之间的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相权的膨胀使皇权受到威胁,便开始受到制约。在汉武帝之时,设立“中朝”,形成“中外朝”。西汉末年,改宰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一起为三公,亦称三司。

东汉:东汉大体沿袭西汉之制,三公改为司徒、司空、太尉,为共同负责军政的最高长官。尚书台出现,中朝发展为一个正式的机构,导致“三公虽设,事归台阁”局面形成隋唐:确立三省制度,中书、门下、尚书三省的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就是宰相。尚书省是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中书省是秉承皇帝意旨掌管国家机要大事、发布政令的机构,其长官称中书令。门下省与中书省同掌机要,并负责审查诏令,签署章奏,有封驳之权,其长官称侍中。凡朝廷有军国大事,则中书出令(决策),门下封驳(审议),尚书受而行之(执行)。所以人们也简称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又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习称“三省六部制”。唐中叶以后,皇帝另选重臣数人,授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职衔,意即与中书、门下长官商量处理国务之官,是事实上的宰相。

宋朝:设立二府三司。二府即政事堂和枢密院,执掌文武,同为宰相之任。中书门下的长官为正宰相,亦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称“参知政事”。后来参知政事与正宰相基本无差别,使正宰相事权更为分散。枢密院为国家最高军政机关。三省六部依然存在但实际上是闲职,三省长官时常不设。三司为最高财政机关。二府三司将政权军权财政分离,互相制衡,弱化相权,强化了皇权。

元代:废三省制,实行一省六部制,即废除门下省和尚书省,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其中设左右丞相、平章、参政等,行宰相职权。集权统治高度强化。

明朝: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朱元璋废丞相,使六部直隶于皇帝。明成祖时,在设立殿阁的基础上正式设立内阁。阁臣权力虽比宰相权力小得多,但人们还是习惯把阁臣看成宰相。

清朝:清代沿明制设立内阁,大学士即为宰相。雍正皇帝时,为防止内阁泄漏机密,在内廷设军机处,称为军机大臣,处决要务。至此,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三、中国古代官员选拔任用制度的变化情况 夏、商、周: 世卿世禄制

以血缘、婚姻为基础,从天子到诸侯国君,再到各国的卿大夫或士,分割了国家的所有权力。父死子承,代代相传;由于各级官员均以“食邑”为俸禄,所以世袭制度又称“世卿世禄制”。

战国、秦:军功、俸禄制

人们通过建立军功获取权位,对功臣的赏赐,以一定数量的粮食作为俸禄,以官位的高低,定俸禄的多少。军功俸禄制建立后,出现了文武分职的专职官吏。

两汉:察举制,征辟制

“察举”,又称“举荐”,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由地方长官在自己管辖区內考察选拔人才,按照一定的科目和标准,向中央政府推荐(举),朝廷根据不同的需要设立各种科目,指定有关的官员担任举主(相当于主考官),经过适当的考核(举),授予相应的官职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九品”指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等九级来区分人物高下。“中正”是专职品评人物的中央官员;“品”即“品状”在此制下,所有未出仕或现任官吏,都由中央评定品级,作为任用及升迁标准。

隋唐至明清:科举制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实行的重要选官制度,科举的意思是分科举人,有很多科,但特别正要的是选拔官吏的进士科。它的主要依据是学习和应试成绩,其与以往选官制度的根本区别在于普通读书人均有通过科举考试而被选拔作官的机会,扩大了皇帝选拔官员的范围,同时也使选拔标准相对公平和客观。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较为先进和公正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的发展演变过程如下:

1、隋朝——科举制度的创立

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试策”取士,在中国的选举任官史上打开了新的一页,科举制度从此开创。

2、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唐代实行科举取士。唐代的科考,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按例举行的分科考称为常科,而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则称制科。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为乡贡。我国最早的殿试始于唐武则天。

3、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

宋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很多,宋初的科考分两级,一级为各州举行的取解考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将进士分为五等,一、二等称及第,三等称出身,四、五等称同出身。

4、元朝——科举制度的中落

元代的科举分为乡试、会试、御试三级,每三年一次。汉族儒生想通过科举进入仕途非常困难。使得广大知识分子前途渺茫,被迫放弃学业,以至一时“天下习儒者少”。

5、明朝——科举制度的鼎盛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进行。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又称乡闱。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国家一级考试,又称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于京城举行。参加会试者必须为乡试中式的举人。殿试,是明代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因考场设在皇宫内的奉天殿或文华殿,所以称为“殿试”。殿试又称廷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6、清朝——科举制度的衰落

称清代为科举制的衰弱期是很不确切的,所谓衰弱是指晚清“废科举、兴学校”时的情况。

四、近代知识分子关于晚清政治体制改革的主张及作用评价

从鸦片战争后至19世纪末中国近代思想向西方学习发展的渐进过程:开眼看世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变法思想。这些思想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先学习西方实用科技后学习社会政治学说,探求强国之路。一)、“开眼看世界” :倡导者——林则徐、魏源(1)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介绍世界三十余国的地理、历史和政情,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海国图志》,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明确了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方法和目的。

作用评价:这促使人们开阔眼界,引导人们注意世界形势,了解世界,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对近代维新变法思想有一定的影响。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代表人物: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

2、主张: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乃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来改变现状。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 , 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 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3、实践: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口号:“师夷长技以自强”

内容:(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

4、作用评价:洋务运动中开设了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翻译、军事人才,派遣留学生出国,使西方先进知识传播到中国,为西学在中国更广泛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对中国教育制度的改革起促进作用,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论争,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名教的绝对权威地位。介绍西方社会科技知识,对于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地主阶级进行道路选择的前提,也就是说他们总想把西方先进的军事、经济技术来嫁接到落后的社会制度上来,这种努力是注定会失败的。三)、早期维新思想

1、时间: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以后,2、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等。

3、思想主张:

a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 b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c 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4、作用评价:认识到如果向西方学习仅仅局限于“器物层次”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涉及经济流通领域、文化思想领域和政治制度领域。这是代表着一种舆论和思潮的萌发,为维新变法思想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四)、维新变法思想

1、时间:19世纪90年代初。

2、主要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

3、主张: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为首的维新派开始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来评判中国,提出了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施政纲领,要求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维新,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特指政治上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就是政治上、经济上反对旧事物,实行新法。维新思想传播的方式——开办学堂、著书立说。

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代表作:《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新学伪经考》将封建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

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康有为的观点有力的抨击了坚持“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顽固势力,在社会上引起极大轰动,被称为“思想界之大飓风”、“火山大喷火”。

梁启超主张:只有变法才能图存,代表作:《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严复主张:用民权否定君权。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他用近代民主思想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用民权否定君权,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

4、维新思想的实践:戊戌变法(高潮)(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5、作用评价:

(1)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起到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人民的觉醒。是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剧,瓜分大祸迫在眉睫的紧要关头。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并指出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这对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3)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对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进行了冲击,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

(4)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五、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总体看法

政治制度史就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它与政治史有关,但属于政治变迁中最为内在的痕迹。制度史不是史料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官制变化的单线条描述,它是对于过去制度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呈现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政治组织的框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规则和机制的变化理路;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本书论述了中国从前封建时代直至晚清的政治制度史。作者运用制度主义、历史主义的方法研究了这一历史时空的政治组织的构架、政治文化的变迁、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以及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理路。既勾勒了中国政治制度史的概观,又彰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和核心问题。本书对先秦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政治制度发生、发展、变化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国国家产生的途径、特征及其对后代的影响;国家元首制度的发展轨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转变的历史类型和各自特点及其转换的历史原因;政府监察制度的发生、发展及其历史沿革;历史上国家官吏管理机制,即选官制、官编制、考课制、致仕制等制度;历史上有作为的管理者的治国方法等。与其他的同类教材比较,本书更注意从政治学和历史学理论相结合角度出发,侧重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对历史上的政治制度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并给予规律性的认识,在基础理论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为“前封建时代和封建时代”,介绍了夏、商、西周封建制度的发展和更久远时代的政治制度状况;第二章为“‘官僚’帝国的时代——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介绍了春秋时期封建制度向官僚帝国时代的过渡、秦朝的法家帝国及两汉的王霸之道;第三章,贵族与皇权——三国、魏晋南北朝,介绍了这一时期的贵族政治、门阀政治、九品中正制、地方政治与行政区划的演变、军队私人化等;第四章,考试帝国——隋唐,主要介绍了隋唐的制度变迁问题,详细的阐述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集体宰相体制,隋唐的官僚考核制度、监察制度、兵制、地方政府体制、司法制度等内容;第五章,军阀政体——五代十国,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武化结构与缺失了文治精神的文官体系;第六章,“精致繁复的网状王国”介绍了两宋的中央行政机构、地方官制、学校制度、人事制度、兵制等;第七章,“草原帝国”向读者展示了金、元两个草原王朝的独特政治体制;第八章,绝对王权——明、清(1860年之前),介绍了中国王权高度集中时代的政治制度;第九章介绍了晚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转型的阵痛”。

上一篇: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性下一篇:我想有一个星期八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