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共7篇)(共7篇)
1.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 篇一
高二历史必修一专题四第三节练习
一、选择题
1.知名报人徐铸成回忆:“回想起那时,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人士平等相待,赤诚相见,各路英豪济济一堂,各抒己见。共商建国大计,每人都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之感,与刚刚结束的那个旧时代相比,我真切地感到了民主的滋味。”材料反映的是
A.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民主精神 B.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诞生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切实保障人民民主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经得到正式确认
2.1949年9月30日的《人民日报》在头版用了特大粗黑标题“中国人民政协制定人民大宪章”报道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问世。说它是“人民大宪章”的主要依据是 A.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B.规定了国家的社会性质和基本的政治制度 C.当时还没有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规定了国名、首都、国旗、代国歌
3.下图(图略)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4.周恩来说:“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历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因素是()A.民族团结与平等的历史传统 B.民族共同繁荣的经济任务
C.民族杂居融合的现实国情 D.各民族反侵略的政治需要
5.有宪法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经济组织以及中外合资经营的企业,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它们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保护。”这部宪法是
6.有外国记者报到:“(中国……)有选举权的公民都集中在会场,每一个人都可以投自己最信任的人一票,选出领导者,选举结果公布后,人们欢呼雀跃,场面让人们仿佛回到了古代雅典。”这种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实施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7.有学者认为,当代中国已“不再是单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是包括了资本主义制度在内的混合型国家”。该学者提出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最可能是
A.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制定B.经济特区的设立 C.多种经济所有制的发展 D.外国资本的大量进入 8.1997年6月30日23点50分许,英国查尔斯王子在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说,这一重要而特殊的仪式标志着香港在一百五十多年英国统治之后,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7月1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这一仪式标志着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C.英国殖民体系的崩溃 D.祖国统一大业的最终完成 9.按照大陆公安部出入管理局的统计,1987年11月至1988年4月,办理台胞证登陆者中,旅游经商人数占31.4%,而4月之后的半年里,比例已上升至60%以上。材料中相关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两岸直接三通的实现 B.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 C.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D.九二共识的积极推动 10.右图为2015年11月7日海峡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的照片。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两岸领导人历史性的握手时间长达70秒左右。“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新的一页。能够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直接会面的最重要前提是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两党平等谈判 C.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干涉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1.2005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汪辜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二、判断题
()12.一国两制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的战略构想。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
三、材料解析题
13.实现祖国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1月1日)材料二(1984年6月22日邓小平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何在呢?是社会主义吞掉台湾,还是台湾宣扬的“三民主义”吞掉大陆?谁也不好吞掉谁。如果不能和平解决,只有用武力解决,这对各方都是不利的。……总得找出个办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来解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近20年中国大陆、台湾服务贸易总额变化(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大陆商务部台港澳司“历年两岸贸易统计”
材料四 我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两岸同胞携手奋斗,坚持九二共识,巩固共同政治基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保持两岸和平发展正确方向,深化两岸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福祉,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让两岸同胞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耀。——《习近平会见马英九致辞》(2015年11月7日)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的历史背景。(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构想的“新办法”,并概括这一构想的依据。(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主要特征。据材料四,指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2分)17.(1)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1分)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建交;对外开放等。(任意两点2分)(2)“一国两制”。(2分)国家统一的实际要求;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情况。(2分)(3)不断增长。坚持“九二共识”。(2分)
(4)有利于创造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有利于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等。(任意两点2分)
2.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学案 篇二
第一节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一、四大发明(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秦汉: 和。⑵西汉;最早发明纸。、、、并存。⑶东汉:汉和帝 年(105年)蔡伦造纸(即 纸)。
2、传播:时间:,人使用,后传往欧洲。
3、意义: ⑴地位:在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和。(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⑴战国:指南针最早出现,在《 》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①军事学著作《 》中,提到一种。
②北宋沈括《 》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 的技术。
2、传播:在 世纪末至 世纪初由 传人,然后再传人。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 和 有着重要作用。(2)对于 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北宋《 》和南宋《 》都有中国海船使用 航行的记载。②为明代航海家 远航 等地提供了条件。
③为 发现美洲的航行和 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有关 ⑴实践经验: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 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⑵知识积累:①春秋战国:制作火药的原料、已经为人们所熟知。②汉代:《 》中,、被列为重要药材,③东晋:葛洪的《 ·仙药》中已提到“ ”。
2、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随后出现。⑵北 宋 时:出现火箭、火球、火蒺藜的多种火药武器
⑶明 朝 时:创造了早期的 的地雷、水雷和,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
3、传播: 世纪,首先传入 国家,然后传到欧洲乃至世界。
4、影响: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 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四)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唐朝《 》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 创造了 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作用:节省雕版,提高印刷,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 传播。②改进:元代: 成功创制,又发明了 ;
明代:中期 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3.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 篇三
一、选择题。
1.“何谓三民主义呢?简单地说,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详细地说,便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的,是为人民求幸福的。”孙中山的这番讲话强调了
A.三民主义理论中以民为本的思想B.三民主义的理论来源是天赋人权
C.三民主义的核心主张是民权主义D.三民主义的前提是实现民族独立
2.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3.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此语表明孙中山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4.中国近代某历史人物逝世后,有人撰写了这样的挽联:“此老是世界英雄扫万里风烟,定一统山河名流百代;其人作中华元首抱三民主义,伸五权宪法志矢千秋”。下列挽联同为悼念此人的是
A.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不死;不做官,不爱饯,不变节,是我良师
B.薄华盛顿而不为,何况明祖;于马克思为后进,庶几列宁
C.勒马黄河悲壮士;挥戈易水哭将军
D.创造着盖世丰功,阶级解放,民族解放,人类解放;永远是我们模范,志气超群,道义超群,谋略超群
5.“可知一切勾结帝国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阶级以及附属于他们的一部分反动知识界,是我们的敌人。工业无产阶级是我们革命的领导力量。一切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我们最接近的朋友。”这段话出自
A.《论十大关系》B.《论联合政府》C.《新民主主义论》D.《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6.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后发表的一篇文章《我同毛的会谈》中这样说:“毛泽东的基本哲学非常简单,就是人民起决定作用。”下列选项能印证这一论点的是
A.建立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B.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D.发动“文化大革命”
7.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发生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
A.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
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
8.1939年冬。毛泽东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材料中毛泽东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B.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起的策略
C.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D.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
9.1980年,意大利记者提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时,邓小平明快、干脆地回答:“永远保留下去。”这体现了
①毛泽东思想是改革开放的指导思想之一②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对毛泽东功过的客观评价 ③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为邓小平理论奠定基础④邓小平的政治智慧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①②③
10.一代伟人邓小平经常妙语连珠,以下语录按出现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③“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是真正的不结盟”;④“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A.①③②④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
11.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12.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江泽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以上材料体现的思想,其共同本质是
A.提高党和国家的执政能力B. 一脉相承而且与时俱进
C.执政党的首要任务是走群众路线D.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比较大的改革有十几次,大的改朝换代也有十几次。改革几乎失败,暴力的改朝换代却几乎获得成功。中国人普遍接受推翻而不接受改革,屈从暴力而拒绝改革。
材料二唐代中期“二王八司马”的改革,主角是王叔文,但是他不懂得妥协。反对改革的太子与王叔文多次沟通,改革派尽是不给脸面。支持改革的唐顺宗身体不好要让位给太子,王叔文的老师有名的大官僚杜黄
震出主意,要王叔文组织改革派迎立太子为皇,以免新皇报复,王叔文却严厉斥责。不久太子登基称宪宗皇帝,对改革派实行非常惨烈报复。
材料三林则徐主张抗英大部分人支持,当他提出要学习外国的时候却招来朝野上下一片“汉奸”的骂名,此后的徐继畲、魏源、曾国藩、李鸿章、康有为、梁启超都背过“汉奸”的骂名。很难想象英法德美向别国学习,会被骂成“英奸”、“法奸”、“德奸”、“美奸”。
材料四清朝有很多改革的机会,可是一延再延,错过时机。清末义和团乱后,慈禧想改革了,提出九年立宪,但是迟迟没有动作,到了辛亥革命爆发前5个月才搞出个“皇族内阁”来,整个社会此时已经失去改革的耐心。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指出造成中国历史上改革失败的原因。(8分)
(2)康有为的改良运动和孙中山的革命运动几乎是同时开展的,但是最后革命取代了改良。请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两者的消长变化过程。(6分)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请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因素。(6分)
14.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九十年的峥嵘岁月和光辉业绩,如同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磷、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城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
材料二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亊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則任何乡村都是不能“狭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红旗》(1930年5月24日)
(1)阅读材料一、二,分析材料中的不同观点及其分歧的实质。材料一体现的思想对中国革命有何重要作用?(8分)
材料三研究邓小平的外国学者,根据邓小平在当代扮演的重要角色,从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历史地位做出了枳极评价。其一,最成功的改革家;其二,“中国现代化之父”;其三,世界和平的维护者;其四社会主义思想(即社会主义事业)的救星”。——《国内外邓小平理论研究之比较》
(2)外国学者关于邓小平历史地位的评价是否符合实际?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理由(8分)
材料四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抹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9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分别简述其意义.(9分)
必修3专题四练习参考答案
1—5ADDBD6—10ADCBC11、12 BD
13.(1)中国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屈从暴力而拒绝改革;不善于妥协;抵触向外国学习;没有抓住有利时机。(概括为4点,每一点2分)
(2)两者的消长变化过程: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提出民主革命,1895年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展开改良运动;1898年的“百日维新”改良运动从高潮转入低潮;1905年孙中山建立同盟会革命运动高涨;清朝新政和预备立宪的破产,改良运动失败;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政府,革命运动达到高潮。(只要答点即可,每一点2分。只要围绕改良运动和革命运动的发展演变来表述,就可以酌情给分。例如,革命党人领导的诸多起义和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改良派的办报结社等宣传活动等等都可以给分)
(3)实行改革开放的有利因素:政治上打倒四人帮,文革的结束;经济上计划经济的破产;思想上真理标准的讨论解放思想。(3点,每点2分,其它表述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酌情给分。例如: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安徽小岗村家庭联产责任制等等都可以给分。也不一定按政治、经济、思想的答题形式来答,只要答到相关内容即可,题目并没有要求按政治、经济、思想三方面来答)
14.(1)材料一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材料二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4分)
分歧的实质:是从中国实际出发,还是照抄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2分)
材料一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2分)
(2)符合。(2分)
理由:实行改革开放,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张不与任何大国结盟,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了世界和平;创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6分)
4.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 篇四
一、说教材
《登高》这首诗选自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第7课《近体诗六首》。本单元是诗歌单元,主要鉴赏唐代诗歌。根据教学大纲的目标要求,中学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全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唐诗作为中国文学的奇葩,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鉴赏唐诗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和积淀学生的人文素养意义非凡。在《登高》之前,本单元已经鉴赏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琵琶行》,学生懂得了一些鉴赏诗歌的门路,有助于学习杜甫七言律诗《登高》。
根据教学大纲中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这一要求,确立了本科的知识目标:
1、了解诗人杜甫及其重要作品
2、挖掘和把握诗歌的主要意象;根据新课标中要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大纲教学目的中要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新课标中要求的审美体验和价值观统一这一维度,确立了本课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审美体验。
诗歌鉴赏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如何在反复吟诵中通过联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成立体的、生动的画面从而把握隐藏在文本背后的诗人的内在情思。据此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景、境、情的关系。根据新课标和大纲中“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学习方式”这一要求,确立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在理解诗人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同时,最根本的一点就是悲国家之秋、社会之秋即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和志士情怀,这也是本诗的关键。
二、说教法
这课的教学,就教而言,主要采取如下方法:
1、吟诵法。其根据诗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通过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唐之韵》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能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通过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入诗歌的情境。
2、讲析法和点拨法。具体到诗歌《登高》的鉴赏中,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
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3、讨论法。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针对文本这个平台平等对话和心灵沟通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每一个孩子就天性而言都是诗人。但是要让他们心灵的琴弦响起来。”语文课应该成为他们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只有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参与讨论,平等对话,才能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灵感,才有利于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三、说学法
本课,学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朗读和默读相结合的方法。诗歌贵在吟诵,通过反复的朗读,学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美国著名学者皮尔斯曾经说过后现代时代最缺乏的是注意力,体会和领悟诗歌的音乐美。针对高二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可进行默读,通过潜心把玩,发挥自己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体会和把握诗歌的深层意蕴。
2、粗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其实就是采取粗读的方法,整体感知。但《登高》这首诗意蕴极深,还应通过仔细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读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3、运用网络环境进行小课题研究。其根据是新课标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新的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让学生在课后以杜甫为专题,充分运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进行个案小课题研究,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成功意识以及失败意识。
四、说课堂教学秩序
一、关于新课导入 课前准备:
为了知人论世,丰富学生对杜甫的了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体验,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观看《唐之韵》中的《一代诗圣》上下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导语:
秋,是中国诗歌中一个永恒的话题,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给我们呈现的是深秋一位沦落天涯的游子在萧瑟凄凉的黄昏孤独的身影;而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同样是在深秋,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那么伟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深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怀着仰慕的心情一起去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去领略他的才情,去触摸他的灵魂深处。下面,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七言律诗——《登高》。导语是每节课的窗户和眼睛,精彩的导语能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具体到本节课,为了让学生明白任何文学作品包括诗歌都是在特定的时空完成的,面对秋不同的诗人会引发不同的情感体验,设计了如上的导语。
二、关于新课传授过程
(一)四读诗歌
1.教师范背诗歌,学生注目。此设计意在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背把学生带入情境之中,让学生对《登高》一诗的情感基调有个感性的整体认知,有助于学生品味诗歌的音韵美,此为情读。
2.教师范读,学生默读。此教学设计目的在于进行诵读指导,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字音、节奏、节拍、韵脚,体味本诗音韵低沉,回环的原因,此为音读。
3.学生自由朗读后结合注释默读。此教学设计本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宗旨,目的是让学生思考,领悟诗歌的大意,此为意读。
四读诗歌,有利于实现大纲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诵读能力,体味诗歌的音韵美。
(二)探讨景、境、情的关系
此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新大纲中学习目标应培养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根据新课标分层推进的原则进行教学,具体到诗歌教学,就是本着学生应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和情感的原则,通过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为此,本着先易后难、分层推进的教学原则,全课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用一个字来概括全诗的情感基调,该如何概括?此教学设计是从新课标要求的文学作品应先整体感知,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出发进行的设计,其答案是一个“悲”字。
第二个问题是: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悲”,诗人“悲”什么?此问题设计顺势而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考虑到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由于思考时间、阅读经验、知识积淀有限,估计大多数学生只会理解到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而理解到社会之秋、国家之秋这个层面存在
困难,因此,我先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及时的点拨,结合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思考和理解诗人悲社会之秋的情怀。
具体到《登高》这首诗,不论学生如何思考第二个问题,无外乎从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这三个层面进行回答。
针对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我从文本出发,设计如下的三个问题:
①首联和颔联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广阔深远的图景,试问,哪一个意象让你感受最深,请描绘一下,此为点。
答案多样:如飞鸟,在劲风中摇曳吃力盘旋,飞舞的鸟这个意象,意韵较深。写出了孤鸟的无力、脆弱,这何尝不是诗人的写照。这种意象在杜甫其它诗中也可印证,如《旅夜抒怀》同是临江抒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对于这首诗,教师可适当点拨,江上景色,野阔天低,大江奔流,尤显旅人的单薄与脆弱,孤独无依。所谓的文章,官职皆随水而逝,成过眼烟云,自己有如茫茫天地间一个小小的飞鸟,只有无尽的悲凉充斥其间。又如落叶、长江。就“落叶”这个意象而言,一叶知秋,落叶的萧萧表现已到深秋,大自然有春、夏、秋、冬,秋天尤其让人感到伤感。如学生提到“长江”这个意象,不尤人想起孔子“逝者如斯夫”的感慨,联系诗人生平是否有韶光易逝,而壮志难酬的遗憾呢?有比较才有鉴别,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同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底蕴,扩大学生视野,做这样一个极为开放式的教学设计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促进文本多样化的解读。
根据新大纲关于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具体到诗歌就是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让学生发挥联系和想象,把枯燥的文字还原成立体可感的画面,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从而把握诗人的情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②请你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登高秋景图。此为课程教学中的“染”。
答案:登上高台,眼望远方高远天际,茫茫无边,耳听猎猎西风,老猿悲鸣,沙走江上,水落石出,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在急劲的西风中,孤鸟吃力地翻滚,大风四卷,孤鸟回旋,徒增无限感伤,近看枯叶萧萧而下,黄叶满地;远观滔滔的长江,滚滚东逝,不禁让人想起孔夫子“逝者如斯夫”的千古浩叹。③根据文学鉴赏应体会作品深层内蕴这一要求,我设计了下面这样一个问题,其目的是由景物逐渐深入到
人事。即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中写景,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答案:这两联浑然一体,境界深邃悠远,营造出天地萧飒悲凉、凄清的景境,渲染了诗人登高望远的内心无尽的悲凉,悲叹大自然的秋。
以上的三个问题设计从三个角度解决诗歌怎样鉴赏写景的问题,具体到《登高》这首诗,基本上解决悲自然之秋这一层面。
关于诗人悲己,悲生理之秋这个层面,根据思维的连续性,本着探究的精神,在学生结合文本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可适时的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诗人仅仅悲叹大自然的秋吗,所悲之秋还有没有别的意味?教师课结合多媒体,可适时展现杜甫生平及此诗的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作如下的解读:本诗作于安史之乱后第二年,晚年的诗人仍四处漂泊,居无定所,生活困顿,再加上年老多病,登台赋诗,想岁将百年,生命将尽,而命途多舛,壮志难酬,而对于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而言,政治前途如此暗淡,无异于要了诗人的性命,今诗人头发花白,命将尽而事业无成,不由悲从中来,悲叹个人生活的困顿同时,更加悲叹政治生命的困顿,实为悲叹个人人生之秋。此教学环节意在让学生对诗歌有更深入的体会和深切的感悟,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于第三个层面,即诗人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根据新课标教学应分层推进,教学是逐步深入的过程,鉴赏文本应把握文本背后的思想内核,情感内涵,以及新大纲目标要求,应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新课标中教学是情感、态度和价值相统一的过程及培养学生探究、合作、自主学习能力这一目标出发,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诗人悲秋,悲自然之秋,悲生理之秋,这些也许都不是“悲秋”的根本,那么“悲秋”的根本是什么?请结合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讨论、分析。
此问题所涉及的层面是本节课的难点,由于学生接触文本的时间有限,知识积淀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运用我做的课件补充诗人杜甫生平的有关重要的信息以及进行简要的点拨就很必要了。
教师在因势利导引出这个话题之后,可通过多媒体呈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这时可联系诗人在这
首诗中所透视出来的情怀进行点拨,这种点拨非常关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安史之乱尚未平定,国家动荡不安这个大背景下,诗中通过一次风雨袭击茅屋之事,表现了诗人流寓蜀中生活的艰难,“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但诗人并没止步,而是推己及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将个人的命运、社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一己之悲有了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内涵,体现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读到这里,教师可做如下引导:我们是否有所触动、感悟,诗人的“悲秋”不仅是悲自然、悲个人,更深层的是悲国家、悲社会,相对于国家的风雨飘摇,破败不堪,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年老多病,大自然的秋风萧飒,即个人生理之秋、自然之秋只不过是文本的表层罢了。
这时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个人思考、小组讨论,学生互评,达成共识: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等大量诗人的诗作中,我们似乎恍然大悟,悲秋,不仅是悲自然之秋,悲生理之秋,更深层的是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登高》一诗真正的意蕴,是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国家之秋的有机统一,体现的是诗人忧国伤世的博大志士胸襟和情怀。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作为观察员身份起监督作用或作为平等主体参与谈论,最后只进行简要的梳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三个大的教学环节,即悲自然之秋、生理之秋、社会之秋,相互顺序可以视课堂实际情况而定,每个环节完成之后,可根据上面的语言灵活进行连贯,整个设计体现了新课标中课堂教学开放、灵活的原则。
(三)在完成探讨景、境、情关系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全诗。此设计有利于实现教学大纲中要加强学生的积累,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这一教学目的。
(四)关于作业。师生一起,以小课题形式写出一篇关于杜甫专题的研究小论文。这样设计出于以下几个考虑:写作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有利于巩固课堂教学的成果,培养学生培养学生求知欲望和真正的主动意识、失败意识以及成功意识。
(五)关于板书设计也即结语,如下图所示: 悲
社会
自然
生理
5.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 篇五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解析:西装源于西方国家,长袍马褂是中国的传统服装,中山装体现“中西合璧”但没有融合“满汉风格”,故排除A、B、D三项;旗袍是在满族妇女服饰的基础上吸收西方服装的长处而形成的,同时具有中西合璧、满汉风格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 2.“摩登姑娘、太太们„„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以期脱胎换骨,由黄皮肤黑眼珠渐渐地变成优生的雅利安或是斯拉夫的新种。”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服饰和饮食的西化
B.洋货在中国的畅销 C.社会上的崇洋现象
D.学习西方的迫切愿望
解析:“全都装饰着舶来的服饰用品”等信息,说明人们出现了盲目学习西方社会习俗的现象,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 3.(2012浙江文综)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材料主要反映了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说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材料主旨不是要说明国人办报的情况,故C项说法正确,B项表述错误。外国杂货的销售情况不能直接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故A项说法错误。1862年的时候,外国商品还不是一般百姓能享受的,故D项说法错误。答案:C 4.(原创)某征婚广告称:“女子须不缠足者;须知字者;男子不娶妾;男死后,女可再嫁;夫妇如不相和,可离婚。”这说明()A.废止缠足成为社会时尚
B.新文化运动影响深远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挑战
D.封建正统思想销声匿迹
解析:该“征婚广告”中提出的要求,反映了我国新式婚姻观念的出现,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 5.《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载:“梳一东洋头,披件西洋衣„„宣读婚约,互换约指,才一鞠躬,即携手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近代婚姻礼俗出现的原因不包括()A.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B.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C.民主进步思潮的熏陶
D.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
解析:中国封建制度的结束以土地改革完成为标志,不是近代婚姻礼俗变化的原因,故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经济因素,B、C两项属于思想因素。答案:D 6.山西一个乡绅曾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该日记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C.洋务运动期间
D.中华民国成立初期 答案:D 7.1912年以后,跪拜、作揖等被鞠躬、握手所取代。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教育制度的改革
B.底层民众的呼声 C.领袖的个人决策
D.民国政府的倡导
解析:中华民国成立后,南京临时政府曾采取移风易俗的措施,其内容之一是用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史实不符。答案:D 8.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这表明中华民国()①提倡女权 ②主张男女平等 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 ④消灭了性别歧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就“天下兴亡,匹‘妇’有责”而言,①是间接体现的观点,②和③是直接说明的理念,故A项符合题意;消灭性别歧视不可能仅凭一份报纸而解决,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 9.1880年,刘锡鸿等官员认为,修建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致使清政府认为“铁路断不宜开”。这说明清政府搁置修路倡议的主要原因是()A.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对
B.列强借修路控制中国 C.资金和技术严重缺乏
D.传统迷信思想的影响
解析:“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召”等信息,反映了封建传统迷信思想阻挠近代铁路的兴修,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答案:D 10.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中国上海,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A.商人吴某乘坐有轨电车去谈生意 B.街上不少路人穿着中山装
C.《申报》上刊登武昌起义的消息
D.同盟会成员陈某用无线电话与总部联络
解析:1908年,上海建成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故A项符合题意;中山装出现在辛亥革命后,武昌起义发生在1911年,无线电话出现在改革开放时期,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
11.(2013浙江温州八校联考)右图是晚清《点石斋画报》描绘的美国妇女驾驶轮船的情景。图中文云:男女有别,中国为重,而其等级之所判,直将霄壤。泰西各国不然,自幼入塾,男女一体,故西女通书算者为多„„美妇有名玛丽,现赴某轮船经理一切,而其夫亦在该船为大管,夫妇共事一船,而又女先乎男。《易·系辞上》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于此事可谓铁板注解。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
A.该画报是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报刊 B.国人消除了男尊女卑的旧观念
C.女性优于男子符合中国传统的阴阳之道
D.西方文明冲击了国人的传统观念
解析:题干材料中用男女平等的现象作为论据,证明《易·系辞上》中阴阳结合的观点,说明中国人重男轻女的观点受到冲击。A项不符合史实,《点石斋画报》为中国最早的旬刊画报,而不是中国第一份中文报刊。B项说法不符合当时史实。C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答案:D 12.在近代中国,新式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引进与推广所产生的影响,最为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C.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 D.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
解析:A、B、C、D四项均属于中国近代新式交通和通信工具发展的影响,但B、C、D三项都是A项的一个方面,故A项正确。答案:A 13.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成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见得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吗?”材料中使人民“开眼界”的是()A.广播 B.电影 C.电视 D.互联网 答案:B 14.在《从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的文章中,介绍了20世纪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轨迹。其中从20世纪初到30年代的标准先后有“会说洋话的大脚女人”“敢于婚姻自由的女人”“有身段的才女”等。出现这些标准的原因不包括()A.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引起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B.五四运动促进妇女解放运动发展 C.中西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加深 D.妇女已完全摆脱了夫权的束缚 答案:D
15.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近代民族制帽业的发展有利于抵制洋帽的冲击,从侧面反映了西方文明对国民生活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③和④均与图文材料中的信息不符,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1分,第17题19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清楚,逻辑严谨,书写规范)16.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提出:“社会各阶层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绪年间(1875~1908年)的黄浦江畔,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李维清编《上海乡土志》
材料二 在上海还陆续创建了一些轻工业企业,如面粉厂、纱厂、罐头食品厂等。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近现代中国社会》
材料三 1908年和1914年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相继传入上海,一些市民怕触电身亡,多不敢乘坐电车。为了吸引乘客,电车公司在车身外用斗大的汉字书写“大众可乘,稳而且快”。还向尝试乘车的市民赠送牙膏和香皂等日用品。
——仲富兰《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请完成:(1)依据材料
一、材料
二、材料三,概括指出上海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表现。(6分)(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9分)(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简要分析,社会生活近代化的主要影响有哪些。(6分)解析:第(1)问可依据材料
一、材料
二、材料三中“房屋多为西式”等信息,从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需结合材料二中“陆续创建了一些轻工业企业”等信息,从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角度进行思考;第(3)问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等方面进行概括。答案:(1)西式建筑的出现;邮政事业的发展;电报事业的出现;新式航运业兴起;近代金融业形成;交通运输近代化;西式餐饮业兴起;中国人穿着西装。(每点1分,答出其中6点即可)(2)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最早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生活方式的变化;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带来了交往联系与出行方式的变化;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容易受到西方风尚的影响。(答出其中3个层面即可)(3)有利于革除陈规陋习,促进社会生活进步;有利于推进社会变革,加快政治经济发展;有利于转变思想观念,培养民主进步意识。(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17.“社会史”是人类全部历史的浓缩,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演进与变化。识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某家庭在民国初期的三幅“老照片”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女性服饰
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民国初期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其主要成因。(10分)(2)有人说:“流行的服饰是社会发展、变化状况的一个缩影。”试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9分)解析:第(1)问中的“变化”应注意从现象和实质等角度进行说明,“成因”需要依据“民国初期”的时间条件入手分析;第(2)问应注意结合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内外政策,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进行思考。
6.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 篇六
含答案.doc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福建省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历史必修三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to.com的支持!
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 历史必修三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第Ⅰ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指定区域内。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对秩序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
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
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
D.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
2.在中国古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经学,但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学习的内容有所不同(见下表格)。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 .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 .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 .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 .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3.世情小说是以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家庭生活为题材,刻画种种世态人情的小说。《醒世姻缘传》全书100回,前23回描写前世姻缘,23回以后重点写今世姻缘。小说以一个人生业果、冤仇相报的两世姻缘故事为线索。这部小说反应当时的社会生活
A .婚姻自主日渐流行
B .三纲五常日益强化 C .爱情至上观念流行
D .佛教观念影响很大 4.古人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黄色的矿物颜料“雌黄”涂抹后重写。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篇有“以雌黄改‘宵’为‘苜’”的记载。后人把那些不问事实,妄论一番,轻易下结论的情况,称为“信口雌黄”“口中雌黄”。这一现象说明 A .纸的应用带动了相关技术及文化发展
B .古代科学与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 .古人重视科学技术的传承与创新
D .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5.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图1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 .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 .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 .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 .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6.下图是某学者概括的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思维导图,说明近现代中国思想发展历程
A .是一个不断碰撞分化与融合的过程 B .是一个东学西渐的过程
C .是一个不断回归传统儒学的过程 D .是一个从器物到制度到文化的过程
7.“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
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是 A .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B .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C .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D .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民众一致的选择
8.“唯一的明智途径,是慢慢取得中国人的信服,排除他们的疑心,然后再劝他们进教。” 为此,利玛窦
A.到广东肇庆建立天主教堂作为传教据点 B.实行入乡随俗的调和策略适应中国国情 C.与徐光启共同翻译《几何原本》前六卷 D.参与修订历法完成浩大的《崇祯历书》
9.1865年,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局外旁观论》中说道:“通经原为致用,而今之士人,书籍非不熟读,诗文非不精通,使之出仕,而于人之应晓之事,问之辄不能答,一旦身居民上,安能剔弊厘奸?”赫德的这段话 A .嘲笑清朝官员愚昧无知
B .干涉中国内政,推行奴化教育
C .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
D .认为中国必须推行政治改革
10.甲午中日战争时, 日本国内知识界的一般看法是“虽说战争的事实是日中两国之间引起的战争,然而寻其真因却是文明开化谋求进步与妨碍进步之战,决非两国间的战争”即“文明和野蛮之战”,“吾人的目的是为惊醒支那,论定朝鲜战争是义战”。这些观点的本质是 A .认定战争是推动文明的根源
C .以狭隘地区观总结战争性质
B .坚持认为战争可超越国家利益
D .对历史现象的分析视角主观化 11.作家包天笑曾回忆道:“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 A .“开眼看世界”
B .主张“中体西用”
C .倡导“实业救国”
D .宣传维新变法
12.对“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批评先后出现在明朝《听南纪谈》、清朝黄宗羲《高元发三稿类存序》和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这反映了
A .社会转型时期更需要务实学风的支持
B . 经世致用是历代主流文化理念 C .儒家思想革新的进取性不强
D . 空谈诱导了封建社会的衰落 13.1918年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上说:“凡合乎平等自由的,就是公理;依仗自家强力,侵害他人平等自由的,就是强权。” 这体现了作者
A .谴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非正义性
B .追求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
C .主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竞争
D .强调国家富强的文明意识
14.1919年12月,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新思潮”的意义》一文,倡导“整理国故”运动。“就是从乱七八糟里面寻出一个条理脉络来;从无头无脑里面寻出一个前因后果来;从胡说谬解里面寻出一个真意义来;从武断迷信里面寻出一个真价值来。”材料表明胡适
A.违背了新文化运动的宗旨目的 B.认可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
C.力图推动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D.抵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5.孙中山在1921年3月说,当年“因社会主义底学说输入中国未久,兄弟将‘社会主义’原文译为‘民生主义’较为允当”,“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都主张
A.调和劳资关系
B.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C.没收外国资本
D.合理分配社会财富
16.以下是l925年清华学校大学部招生考试的部分试题:“(1)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有何异同?(2)中国国会为何有两院?……(6)试详论独裁制与委员制利弊。……(8)试择要批评民国十二年公布之宪法。”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A .命题者质疑实行两院制
B .清华学校关注考生公民素养
C .公众批评《临时约法》
D .北洋政府实行君主立宪制
17.某论文把宋明理学的产生、西方启蒙思想家推崇儒学、三民主义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等内容作为重要依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思想文化变革促进经济繁荣
B .社会转型时期的民主思想
C .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
D .不同特色文化的交融发展
18.英国学者阿德诺•托因比在《942—1946年的远东》中指出: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中虽然宣称不马上建立一个完全共产主义的中国,重申他过去建立一个联合政府的主张,但他坚定地宣布,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在中国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这一论述表明该学者
A .站在中共的立场上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 B .用中国政府的视角看待中共战后的国家设计 C .客观地记述了中共七大关于中国发展的愿景 D .从第三方的视角看到了战后国共两党的对立 19.1954年教育部规定:“高中从一年级起授俄语;个别地区缺少俄语师资的可授英语;
二、三年级原授英语的,可继续授英语,如有俄语师资而学生又愿意改授俄语并对英语教师能作妥善安置者,可改授俄语”。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 .从语言上构建意识形态
C .确保苏联对华的主导性
B .为一五计划做人才储备 D .促进外语教学的多元化
20.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 .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C .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B .“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D .“两个凡是”名存实亡
21.12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据此判断大学的产生具有
A .重视教化的宗教化特点
B .神学为主的神学化特点
C .求实致用的世俗化特点
D.培养官僚的官方化特点
22.希腊发现了古埃及纸草,中国出土了拜占庭琉璃器,朝鲜出土了唐三彩。以此可以解读下列概念中的
A .殖民主义
B .文化传播
C .军事征服
D .宗教扩张
23.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学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种主张
A .反映出古希腊法律是习惯法
C .体现了智者学派的思想特征
B .说明了古希腊实行民主政体 D .表明知识分子倡导以人为本 24.那时(16世纪初),宫廷生活日益变得活跃,对文化方面的兴趣增加。宫廷成为聚集财富、资助文艺活动和发表言论的重要场所,在那里生产出许多供后人景仰的艺术珍品。宫廷生活的“活跃”,明显受影响于
A .宗教改革的冲击
B .罗马教皇的感召 C .人文主义的传播
D .启蒙运动的开展
25.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版画。其中一幅的左侧是耶稣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图意在
A .倡导宗教宽容
B .宣扬教会权威
C .反对宗教改革
D .抨击罗马教会
26.法国作家拉伯雷(1493—1553)在《巨人传》中提出了“随性所欲,各行其是”的口号。这一口号
A.直接反映了封建教会的腐朽
B.否定了教会宣扬的“神创说”
C.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核心主张
D.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27.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 “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在此,孟德斯鸠旨在说明
A .自由与他人关系的社会性
C .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 B .自由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 D .自由是民主的前提基础
28.有学者认为: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平衡”。有了对“地上的平衡”的信心,才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该评论所说的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A .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国教地位确立 B .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 .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理论提出 D .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牛顿提出经典力学理论 29.右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 的前提是
A .马的驯养与使用
B .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C .电的发明与使用
D .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30.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 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 .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 .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 .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31.李荣忠在《吉他与流行音乐潮》中指出:黑人是非常擅长歌舞的,……在日落以后常聚集在康果广场上, 拿着从非洲带来的皮鼓、五弦琴(即班卓琴), 敲着、奏着、唱着, 用故乡的音乐怀念失散了的亲人, 用强烈、刺激性的音响发泄胸中的激愤, 在狂欢中求得暂时的超脱。该种音乐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存在种族歧视现象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罪恶的黑奴贸易的推动
32.奥地利作家卡夫卡曾谈到他的创作时说:“目的虽有, 却无路可循;我们称为路的东西不过是彷徨而已。”其创作风格属于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理性主义
D .现代主义
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答题卷 第I 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3题12分、第34题14分、第35题11分、第36题15分,共52分。)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自20世纪的开始以来,孔夫子的运气是很坏的。” ——鲁迅
材料二
有鉴于孔子和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有见识的中国学者认为,要复兴中国文化传统,就必须恢复孔子和孔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人为地割断自身民族文化的民族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儒家的“仁爱”精神不正与“建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提倡“第二次启蒙”的“关心他者”有异曲同工之妙吗?这很可以说明一个问题:在“前现代”的思想宝库中确实包含着若干人类社会“普遍价值”的思想资源,并对克服“现代性”可能发生的弊病起消解作用。——汤一介《中国的启蒙》
结合相关史实论述“孔子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敲门砖’的差使的”与“孔子思想在百多年来受到的歪曲和诋毁”。(12分)
34.(14分)社会意识与时代变迁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建房、骑马乘轿,应根据其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各有所限制。嘉靖末年,逐渐发生了变化,“士大夫家不必言,至于百姓,有三间客厅千金者,金碧辉煌,高耸过倍,往往重檐兽脊如官衙然”。——《明代习俗史》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晚期社会观念的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社会根源。(4 分)
材料二
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针锋相对,它发轫于法国革命和启蒙思想的承诺。自由主义希望有一个能促进个人自由的社会。自由主义者反对君主、贵族或教士控制政治和社会,反对政府专横地干涉个人自由。经济政策对自由主义者来说也很重要。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创立了经济自由主义的指导性理论。在斯密看来,自私——乃至贪婪——是推动人们勤奋工作和创造财富的动力。政府应该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将自己干预经济的行为限制在保证法律和秩序的范围内。
——丹尼尔·谢尔曼等《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2)
材料三
“文革”时期是全民政治化癫狂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女英雄们在影视剧中冲锋陷阵、振臂高呼各种革命口号,用自己的身体语言为阶级斗争意识、革命专政意识和民族解放意识这些“文革”时期的主流话语代言。
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比如《亮剑》中率真粗鲁的李云龙,《党员二愣妈》中一心为群众谋福利却好心办坏事的二愣妈等。
(3)材料三反映了两个时期英雄人物形象的特点有何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人物形象
发生变化的原因。(7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主义思潮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分)
35.(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伏尔泰
《梅杜萨之筏》
卢梭
《巴黎圣母院》
《自由引导人民》 材料二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1)根据材料二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一所示近代欧洲的变化。(6 分)
材料三
近代中外文化交流是在冲突中进行的,并且中国文化处于劣势。中西文化之间这种落差,影响了一些中国人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出现了两种极端的倾向:一是“保存国粹”,一是“醉心欧化”„„以上一方趋于保守,另一方又过于盲目,他们对中西文化优劣问题的评价都过于偏激。——张腾《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及其作用 》(2)针对中国近代史上中西文化“两种极端的倾向”,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观点,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5分)
3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和新艺术创造的要求,一种既能回顾寻根于古希腊的戏剧表现方法,又可以立基于世俗音乐的主调风格音乐,终于在1600年前后应运而生,在音乐舞台上出现了歌剧这一体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歌剧的出现是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这一“时代潮流”对当时的文学、艺术、科学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列出这一时期在文学、美术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人物(各举一例)。(4分)材料二
(2)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两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5分)材料三
(3)材料三中的两位思想家主张的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历史作用的角度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6分)晋江市高中历史教学协作组2016届高三测试卷 历史必修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33.史实示例:董仲舒杂糅法家、阴阳家等创立新儒学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儒生读正统儒学方可做官;吸收佛道思想的理学成为官方哲学,成为科举考察主要范围;(4分)康有为:假托孔子改制,视其为改革家;辛亥革命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冲击封建伦理纲常;袁世凯称帝,重奉孔子至圣;新文化运动:“打到孔家店”凡涉孔子即愚昧落后;建国后,孔子被丑化,封建思想总代表(批林批孔)。(取其4点,8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4.(1)新变化:突破等级限制;追求奢侈生活。(2分)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衰落。(2分)(2)作用:促进思想解放;推动民主政治发展;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世界市场形成。(3分)(3)特点:单一化、政治化;多元化、人性化。(4分)原因:纠正“左”倾错误;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3分)35.(1)整理:材料反映了近代欧洲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发展情况,集中体现了近代欧洲思想文化界的发展变化。(3分)
探因: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政治:在法国革命冲击下,欧洲处于剧烈变革与动荡之中。思想:现实的残酷使人们对启蒙思想家倡导的社会理想(理性王国)感到失望。(3分)
(2)观点:“醉心欧化(1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和技术,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但这种观点存在着严重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对西方文化的盲目肯定。(4分)
观点:“保存国粹(1分)。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主张“中为体,西为用”,在一定程度上
促进了对西方技术的学习,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阻碍了中国在更深层次上对西方的学习。(4分)(如答义和团运动亦可)
7.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 篇七
必修四专题四《走进语言现场》
一、字音整理
毋宁..(wú nìng)虚无缥缈..(piāo miǎo)缴.械(jiǎo)镣铐..(liào kào)
铿锵..(kēng qiāng)角.色(juã)拙.劣(zhuō)不屑.一顾(xiâ)载.人(zài)
兢兢..业业(jīnɡ jīnɡ)赡.养(shàn)阻梗.(gěng)甃.井(zhîu)呼吁.(yù)
昭.告(zhāo)崩溃.(kuì)郑.重其事(zhânɡ)纯粹.(cuì)气氛.(fēn)
阐.述(chǒn)萦.绕(yíng)绚.丽(xuîn)歧.途(qí)束缚.(fù)遛.鸟(liù)
严峻.(jùn)黄褐.色(hâ)沉甸甸..(diōn)关系融洽.(qià)伺.候(cì)
慷慨..(kānɡ kǎi)鬼祟.(suì)坟茔.(yíng)严峻.(jùn)声誉.(yù)嵯峨..(cuï ã)
竣.工(jùn)眷.写(tãng)眼睑.(jiǎn)一蹴而就(cù)祈.求(qí)轻侮.(wǔ
狭隘.(āi)
蔓.延(mān)船舶.(bï)滋.长(zī)艰苦卓.绝(zhuï)
轩.昂(xuān)缄.口不语(jiān)沉湎.(miǎn)桎梏..(zhì gù)钦.佩(qīn)
二、字音测试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刍.议(chú)条分缕.析(lǚ)圈.养(quān)愀.然不乐(qiǎo)B.倏.忽(shū)越俎代庖.(páo)牛虻.(máng)自惭形秽.(huì)C.靛.蓝(diàn)毁家纾.难(shū)干涸.(hã)白头偕.老(xiã)D.手帕.(pà)相互龃龉.(yǔ)麾.下(huī)探本溯.源(shuî)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垂涎.三尺(xián)岌.岌可危(jí)良莠.不齐(yǒu)自怨自艾.(ài)B.断壁颓垣.(yuán)悄.然独立(qiǎo)呱.呱坠地(guā)偏裨.将校(pí)C.济.济一堂(jǐ)众口铄.金(shuî)瞠.目结舌(táng)所向披靡.
(mǐ))D.舐犊情深(shì)条分缕析(lǚ)解甲归田(jiě)唯唯诺诺(wěi)....
三、成语整理
缄口不语:闭嘴不说话。
豁然开朗:开阔或通达,光线充足。充耳不闻: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郑重其事: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兢兢业业: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耳熟能详:指听得多了,能够说得很清楚、很详细。
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庸人自扰: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表示做得妥当。
四、成语测试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杨振宁博士行走江湖久矣,对别人把他和什么歌星等量齐观,估计不是不屑一顾就是一笑了之。....B.见到有人郑重其事地接待杨博士时,有歌迷询问:这位也是唱什么歌的什么星吗? ....C.有了这种特别的精神激励,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中,我想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D.智慧型园丁应该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兢兢业业地教学,勤勤恳恳地育人。....
2.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几个人坐着旅游车在山问公路上行驶,两旁络绎不绝的景色真让人赞叹不已。....B.由于观点的分歧、性情的差异,两人慢慢疏离了,最后分道扬镳,一个去了上海,一个去了北京,各奔自己的前程。
C.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仍习以为常。....D.这篇文章用语巧妙,很得读者喜爱。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嘛。.....
五、文学常识测试
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演讲应该有明确的主题,有生动具体的材料,思路要清楚,语言要生动,运用声音、表情和手势要得体。
B、《不自由,毋宁死》的演讲思路清晰,演讲的目的是让人们放下武器,争取和平,文中使用的排比、反问、设问、反复等手法的运用产生了极大的鼓动作用。
C、《奥林匹克精神》中,顾拜旦简要回顾五年的历史后,说明了奥林匹克精神与纯粹的竞技精神的不同之处,然后阐明奥林匹克精神精神真正的内涵价值,最后畅想了美好前景。
D、人物专访是以交谈和问答的方式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的专门访问,是一种深层次专题性的新闻报道方式。采访者要注意应对得体,语言分寸有度。参考答案:
二、字音测试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多音字和形声字的读音。侧重二个方面:一是多音多义字,音随义转;二是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形声字。
A项考查学生对常见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圈”在此处应读“juàn”,表示用棚、栏等建筑将牲畜圈起来饲养,与“放养”相对;
B项“牛虻 mãng”,“虻”字为常见的易因声旁读错的字 ;
C项全部正确,但四个字都是形声字,很容易读半边,读音都极有迷惑性;
D项的“溯” 应读“sù”,“溯”常与声旁“朔”读音混淆,为声旁已不代表读音的易错形声字。
2.【答案】D 【解析】 A自怨自艾(yì)B呱呱坠地(gū)C瞠目结舌(chēng)
四、成语测试
1.【答案】 A【解析】A应该为“相提并论”。“等量齐观”指不管事物间的差距,同等看待。一般不指人。
2.【答案】 B【解析】络绎不绝:指人、马、车等来来往往,连续不断。习以为常:习惯了当作寻常的事。这里应是“屡见不鲜“。无巧不成书:事情凑巧。不能形容语言运用巧妙。
五、文学常识测试 【答案】B 【解析】《不自由,毋宁死》演讲的目的是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高三语文教材复习------材料整合
必修四专题四《走进语言现场》
教学目标
1.复习演说词,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讲才能。2.带领学生理顺选文与专题的关系。
3.共同鉴赏精彩片段的思想、取材与语言艺术。4.将专题材料整合,为话题作文服务。重点难点
1.带领学生理顺选文与专题的关系。
2.共同鉴赏精彩片段的思想、取材与语言艺术。3.将专题材料整合,为话题作文服务。
教学过程
一、专题引入
今天我们复习必修四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这是一个介绍怎样演讲、怎样提出问题回答问题、以及如何辩论与讨论的专题。
让我们共同诵读专题的导语: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频繁二普遍。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口语交际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提升。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对应,恰当辩驳,富有鼓动性地演讲;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当今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缄默纸笔的交流作用逐渐淡化,用声音交流信息、沟通感情越来越便捷、频繁而普遍。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它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本专题主要向我们介绍了演讲、采访录、辩论这三种体裁。通过相关课文的学习,可以充分认识到口头交流的重要性,养成积极主动训练口语表达的好习惯。
本板块的活动形式为演讲。演讲又称“演说”、“讲演”,是演讲者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以口头语言(讲)为主要形式、态势语言(演)为辅助形式,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真实的社会活动。演讲既是一门语言逻辑巧妙运用的学问,更是一种机智、激情、鼓舞人心的语言艺术。一次成功的演讲,可以对人类历史的进程发生重大影响,成为穿越时空的声音,成为当代人和后代人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典范。1.请举例说说你学过的或读过的演讲稿。
1987年曲啸的题为《我的路》的演讲,就非常适合演讲者本人的身份、年龄、职业以及气质。这次演讲的听众是大学生和大学里的老师们。而演讲者本人就是一个大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他把自己的遭遇以及当时知识分子的真实心态呈现在听众面前,深深地打动了听众。正因为这篇演讲稿准确地把握住了演讲者本人的身份以及其它一些特定的情况,所以,它隽永动人,易于接受。
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在瑞典斯得哥尔摩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所作的题为《我在美国的日子》的演讲,尽管它文气十足,讲究优美,但由于它适合到会的听众,适合当时的环境,所以,被认为是一篇著名的演说词。
像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的讲演》,便可以说是一篇富于激情,具有很强说服力的演讲稿。正因为如此,所以它不仅在演讲的当时便获得了数次的热烈掌声,而且,它至今仍回响在我们的耳畔,使我们缅怀先烈,痛恨敌人,时时想起闻先生的音容笑貌。2.诵读导语
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沟通情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捷、频繁二普遍。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口语交际能力只能在实践中提升。走进语言现场,应该开口说,主动发言,敏捷对应,恰当辩驳,富有鼓动性地演讲;应该用心听,在倾听中迅速捕捉有效信息,在倾听中准确把握声音内容。
口语交际是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相互传递信息、分享信息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沟通的基本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当今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缄默纸笔的交流作用逐渐淡化,用声音交流信息、沟通感情越来越便捷、频繁而普遍。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它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
解说:本专题为“走进语言现场”,专题分为三个板块。“在演讲厅”选择了两篇经典的演说词,让我们倾听那些穿越时空的声音,感受演讲精品的魅力,并总结、借鉴典范演讲的经验,在历练中提高演说才能。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何得体简明地回答问题,是“问答之间”三个活动方案设计的出发点,记者们精心设计的问题,杨利伟倾听口语信息的素养与应对作答的风格,应该能够给我们的提问应答以示范。“交锋时刻”是思想与语言的交锋,更是气度与修养的展示。相信梁思成先生的远见卓识、儒雅风范,不仅会影响我们的辩风,更可以影响我们的精神。
二、梳理选文与专题的关系,鉴赏精彩片段
(一)《不自由,毋宁死》
1.构思与主题:这篇文章以敏锐的政治家的眼光和饱满的爱国激情,以铁的事实驳斥了主和派的种种谬误,指出主和派的和平愿望是幻觉,是不可能实现的;阐述了武装斗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激励千百万北美人民为自由独立而战斗。
品读鉴赏精彩片断,提炼、体会、积累演讲技巧(1)、以退为进的对话/论辩方式(虚实结合的忽悠法)
即在传达态度、表明观点的时候,以温和的态度、较为委婉含蓄的方式进行,适时转入正题表明观点态度,以退为进,边退边进,软硬兼施,步步渗透、深入。
例如:《不自由,毋宁死》第一节中 没有人比我更钦佩(真的吗?)刚刚在会议上发言的先生们的爱国精神与见识才能(退)。但是(进),.............人们常常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因此(进),尽管我的观点与他们截然不同(退),我还是要毫无..顾忌、毫无保留地讲出自己的观点(进),并希望不要因此而被认为是对先生们的不敬(再进)。此时不是讲客气话的时候,摆在各位代表面前的是国家的存亡大问题,我认为,这是关系到享受自由还是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进)。鉴于它事关重大,我们的辩论应该允许各抒已见。只有这样(再进),我们才有可能搞.......................................清事实的真相,才有可能不辱于上帝和祖国所赋予我们的伟大使命。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口不语,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比世界上任何国君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再进).......................................(2)、单刀直入、极力夸张法 即从自身观点的反面出发,谈不这样做的严重后果,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联系、对比、夸张放大,突出其危害性质,让对方自己都觉得不应该这样,从而达到讲说的目的。
例如:《不自由,毋宁死》第一节中
在这种时刻,如果怕冒犯各位的尊严而缄口不语,我将认为自己是对祖国的背叛和对比世界上任何国......................................君更为神圣的上帝的不忠(有这么夸张吗?)...........再如:《不自由,毋宁死》第二节中
主席先生,沉湎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女海妖惑人歌声的倾向,可那是让人化为禽兽的惑人的歌声。(哪来的女海妖?有这么严重吗?)这难道是在这场为获得自由而从事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一个聪明人所应持的态度吗?(咄咄逼人、)难道我们愿意做那种 对关系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人吗?就我个人而论,无论在精神上承受什么痛苦,我都愿意知道真理,知道最坏的情况,并为之做好一切准备(单刀直入)。
再如:《奥林匹克精神》第二节中
现在,我们正处于历史的转折关头(似真似假,有故意往大处上升之嫌疑)。人类渴望进步,但又常.........常误入歧途。青少年往往为陈旧、复杂的教学方法,愚蠢和严厉相交替的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哲学所束缚...而失去平衡(夸大事实真相,青少年失去平衡了吗?)。我想这就是为何要敲响重开奥林匹克时代钟声的原因。(夸大了原因之后,倒觉得推广奥林匹克精神是十分必要的了)
(3)、追根挖底,捣毁别人根基法
即对反方观点的立脚依据,进行实质挖掘、分析,从而得出其荒谬性或不可行性,让对方无路可退,一击就溃,不攻自破。
例如:《不自由,毋宁死》第三节中
我倒希望知道,十年来英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中有哪一点足以证明先生们用以欣然安慰自己及各位代表...的和平希望呢?(追问)难道就是最近接受我们请愿时所流露出的阴险微笑吗?(追问接着反问)不要相..信它,先生,那是在您脚下挖的陷阱。
再如:《不自由,毋宁死》第四节中
主席先生,他们说我们的力量太单薄了,不能与如此强大凶猛的敌人抗衡。但是,我们何时才能强大起来呢?(责问对方,强调对方这样做的依据不成立)是下周?还是明年?还是等到我们完全被缴械,家家户户都驻着英国士兵的时候呢?难道我们就这样仰面高卧,紧抱着那虚无缥缈的和平幻觉不放,直到敌人把我们的手脚都束缚起来的时候,才能获得有效的防御手段吗?(连续责问,语势强烈,不捣毁根基不罢休)
(二)《奥林匹克精神》
1.构思与主题:文中多方面阐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顾拜旦阐述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奥林匹克精神使人养成镇静和自信的品德,包括并超越了竞技精神,可以给人带来悦乐感,带来美感和荣誉感,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是属于大众的,它可以让大众参与,促进社会和平、公平和教育,推动社会的进步。2.片段鉴赏:
第5段: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在第5段中,顾拜旦作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奥林匹克精神是人类吸收古代传统构筑未来的力量之一,这种力量体现在:虽“不足以确保社会和平”,但仍可促进和平;虽“不能更加均衡地为人类分配生产和消费物质必需品的权力”,但仍可促进公平;虽“不能够为青少年提供免费接受智力培训的机会”,但仍可促进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来就是完整、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
第7段:在演说词的最后部分,顾拜旦畅想美好前景,确信奥林匹克精神必将如阳光普照大地,必将拥有沉甸甸的收获。
三、整合专题材料,组合话题作文
不自由,毋宁死
很多人对屈原投江持遗憾或否定态度。包括我自己站在今天的视角看,也对屈原的投江不以为然。大家并不十分清楚屈原投江的原因,时隔两千年,也很难考证屈原死时的想法。
屈原一生宦海沉浮多次,被流放、罢黜多次。第一次是因功高盖主而被上官大夫进献谗言。“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这个王是楚怀王,上官大夫以这样一个罪名进谗就被怀王认可,说明怀王是个没有什么自信的人。后来楚怀王因为听信张仪谗言,跑到秦国被扣,也算是咎由自取。楚怀王去秦国之前,屈原曾经劝过。“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 这个事实证明,屈原在政治上具有先见之明,而这个“稚子子兰”则是个短视、无能之辈。问题是,楚怀王被扣并客死他乡,他的儿子还不吸取教训。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於郑袖,外欺於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屈原在流放之中,始终不忘国家,并写博文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可惜,楚国的言论并不自由,屈原的博文非但没有引起重视反而招致忌恨。“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这个竖子子兰和上官大夫见事不明而屡得重用,每次揭短就被主上采纳,事实说明,当时的楚国远不是一个能够接纳自由言论的国家。屈原的郁闷,是报国无门的郁闷,是不受重用的郁闷,更是自己的自由思想不被尊重,被无情打压的郁闷。
屈原形容憔悴的到了江边,渔夫见到了问,“这个不是三闾大夫吗?为啥到了这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屈原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所以被流放到了这个地方。”渔夫劝慰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顺应时势,举世混浊何不随波逐流?众人皆醉何不以其糟粕为生?”这实际上是在劝告屈原识事务,改变自己的想法,放弃自己的思想,与统治者共生。屈原斩钉截铁地说,“不自由,毋宁死!”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屈原之死,并非单纯死于爱国,更多的是出自于自己不得志和自己的思想言论自由得不到尊重。从这个立场上,也许我们可以更理解屈原为什么要死。他的政治思想已经十分明确,他的政治才华也已经得到证明,然而在一言堂的楚国,根本没有他的立足之地,苟且活下去,不过是在自己受辱的同时看到楚国受辱,何必呢?何苦呢?
不自由,毋宁死。我们往往容易强调民族大义,却忽视个人的自由。只是越是在经济发达,技术进步的社会,个人的自由往往能够代表民族的大义;而民族大义却一次次的被证明只不过是虚火上升和虚假繁荣。
想到《勇敢的心》里,主人公不但要面对死亡的威胁,酷刑的折磨,还要面对自己爱人的苦求和分离。而只要他认罪,他甚至有生还的可能。在受尽折磨之后,他用尽全身力气喊出来的,只不过是“自由”。
【必修三历史专题四试卷】推荐阅读:
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练习07-06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09-09
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一10-08
历史必修三复习提纲11-14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期末试卷09-18
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小结10-18
历史必修三第三课教案09-11
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小结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