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硕士复习安排(共10篇)
1.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一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2018年考研翻译硕士复习规划
如果你想考研,翻译硕士考研路上必须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因人而异,不应该完全照搬他人的学习经验。要每天制定一定的学习任务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要不断深入。学习时要专注严谨,查缺补漏,建立严密的知识体系。
北京大学英语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共有两大专业,即文学与语言学。至于更细的研究方向(如18世纪英国小说、系统功能语法等)则要等入学后再决定。
考试科目有两大类:专业课(①基础英语;②文学语言学;③综合考试)和非专业课(④二外;⑤政治)。招生简章上虽然列出基础英语课的参考书(即周珊凤、张祥保主编,北大出版社出版的《大学英语》),实际上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四册书仅仅是北大英语系本科生一、二年级的教材。要想达到考研要求,还应该多看一些别的教材。如果考研者为在校的本专业学生,本校的基础英语之类的课程最好不要丢下。我大三时的基础英语课教材是高教出版社出版的《高级英语》,同时又自学了一些别的教材,如《熟巧证书》《翻译的技巧》及《牛津实用英语语法》等。目前英语系只能提供1991?993年的试题,但近几年各科考试内容均有一定变动,难度也有了较大提高,基础英语尤其如此,堪称所有科目中最难的一科,它要求考生掌握地道的英语。如有一道题是这样的:给出一段文章,删去其中一些词,代之以横线,要求考生在横线上补填上合适的单词。这些段落一般摘自英美人的原作,要求考生填的不管是习惯用语还是动宾搭配,都是标准、典型的用法。总而言之,考生若没有掌握idiomatic English,没有良好的语感,不仅此题,而且全卷都难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
英语文学课负担较重,要有心理准备,付出大量耐心、艰苦的劳动。文学科目包括两大部分:英国文学与美国文学。英国文学所用教材是陈嘉海著,商务印书馆的《英国文学史》册、《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所用教材则是美国MacMillan公司出版的The Anthology of American Litereture,一般大学图书馆均能借到。由于《英国文学史》与美国文学的anthology内容繁多详尽,没有必要一字不漏地读。前者可侧重名家名作,后者则可辅以一套国内出版的美国文学教材。我当时用的是常耀信著,南开大学出版社的《美国文学史》(一册)及《美国文学选读》(上、下册)。这套教材的内容详略程度及难易程度对考研者来说都是比较合适的。
英美文学课的考题也可以分为两部分;文学史及文学作品辩析。文学史主要考作家作品的名字、作品的写作时代(答出是哪个世纪即可)、体裁(诗歌、戏剧、小说)。还有的题目就写作主题或其他显著特色考察一个作家或一部作品。文学作品辩析,顾名思义,就是摘录几段名家原作,要求考生答出此引文出自什么作品,作者是谁,并且简要分析一下划线部分的含义。从考题来看,复习时应注意取舍,注意有特色、有代表性的东西,对于重要的作家作品,一定要详细透彻地了解。例如有一年的考题要求考生写出Thomas Hardy小说的分类,另一年的考题则要求写出William Faulkner作品中频频出现的一个虚构的地名棗"Yaknapatawpha county”。综观全卷,既考查考生的客观知识框架,又考查其文学鉴赏能力,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两者点面结合,既有一定深度,更有一定广度。
语言学的准备任务相对轻一些。虽然系里列的考试参考书目上说明除了《语言教程》(胡壮麟等主编,北大出版社出版)外还要读几本原著,但实际上不少考生并没有读后者。如果《语言学教程》学得比较透彻,基本上能达到要求。
综合考试共分四部分:汉语知识、英美概况、欧洲文学史、文学(语言学考生必答)/语言学(文学考生必答)。汉语知识部分主要考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一套三册)即为很好的参考教材。考题主要是对一些古汉语词汇、句子乃至段落的翻译,另外还会有一小部分现代汉语知识,主要是现代汉语词汇、成语的注音与释义,如“滥觞”、“风流倜傥”、“明日黄花”等。若能保持高考时的语文水平,则汉语知识这部分基本没什么问题。
至于英美概况,书目上只讲“一般介绍性书籍即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参考书。我在准备过程中主要参考了《英美概况》(陈治刚等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和《英
践证明效果还是不错的。到目前为止,考题为汉语,采用填空形式,主要考查英美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等情况。近年来试题中逐渐增加了少量与经济有关的考题,如美国四大汽车公司的名字等。这种随时代形势而出现的新题目也是值得注意的。
欧洲文学所用教材主要是杨周翰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欧洲文学史》上、下卷,考题也是用汉语,考查重点当然是欧洲文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作家、作品及事件。试题覆盖面较广,考查比较全面,如1997年有一道题要求写出法国“七星诗社”七位成员的名字。这七个名字是在教材的页末注释中出现的,一般人很容易忽略。由此可见复习时也不可过于简单。综合考试的最后一部分依报考专业而定,若报考文学应选做语言学部分,或报考语言学则应做文学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要求考生对报考专语学习指导》(北大英语系陶洁、胡壮麟等著,北大出版社出版)中的有关部分,实业以外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利用本科课程所学知识则基本能达到要求。
以下说说二外。跟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外语课不同,二外是北大自己出题。值得注意的是,报考语言学专业的考生可以从法、德、日、俄中任选其一,报考文学专业的却不可以选择日语。这一点须及时了解,因为一般学校的英语专业大三一开始即开设二外,有些喜欢文学的同学选修了日语,最后再改学别的也来不及了,只好选择了语言学,很是遗憾。目前北大英语系本科生二外只开设法、德两种,法语所用教材为李志清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法语》,德语则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汉对照德语初级教程》。二外试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用哪一套教材都可以,不一定非得用上述两套,只要认真学好一套教材,对语法给予足够重视即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政治理论课考的是理科试题,全国统一,有大量的辅导材料与辅导班,这里就不多说了。
顺便说一句,考题形式每年都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变化,参考教材也不能保证以后永远不变,这就需要考生通过各种渠道勤联系、多咨询,及时获得最新、最准确的信息,少走弯 2页共2页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路。不过话又说回来,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形式怎样变化,考查的目的是不会变的,该知道的东西出题人一定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考查的。
面对如此繁重的准备任务,不仅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还要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一般来说时间不宜少于半年。我是从大三上学期的后半部分开始准备的,到大四上学期期末,时间略多于一年。我给自己制定了一个计划,大四开学前必须把《大学英语》及英美文学全看一遍,另外学习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计划。大四上学期的任务比较重,特别是最后阶段,要求记忆的东西非常多(如综合考试的各个部分,政治理论课等),要合理安排,大体上有个计划,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该看哪些不该看,这样总复习时就不至于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了。
相信自己的选择,翻译硕士考研路上必须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专注所学。要有积极的心态,从考研中品味人生况味,从复习中吸取知识力量,考研的胜利便指日可待。
3页共3页
2.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二
2016翻译硕士复习资料: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31)
枣 核
萧乾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棵生枣核(1)。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从费城出发前,我们就通了电话。一下车,他已经在站上等了。掐指一算,分手快半个世纪了,现在都已是风烛残年。
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棵枣核(2)。他托在掌心(3),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他当年那股调皮劲显然还没改。我问起枣核的用途,他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故弄玄虚地说(4):“等会儿你就明白了。”
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倘若在中国,这里一定会有枫城之称。过了几个山坳,他朝枫树丛中一座三层小楼指了指说:“喏,到了。”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起。
朋友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说,买这座大房子时,孩子们还上着学,如今都成家立业了。学生生物生物化学的老伴儿在一家研究所里做营养试验。
他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5)。地方不大,布置得却精致匀称(6)。我们在靠篱笆的一张白色长凳上坐下,他劈头就问我:“觉不觉得这花园有点家乡味道?”经他指点,我留意到台阶两旁是他手栽的两株垂杨柳,草坪中央有个睡莲池。他感慨良深地对我说:“栽垂柳的时候,我那个小子才五岁,如今在一条核潜艇上当总机械长了。姑娘在哈佛教书。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也许是没出息(7),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厂甸,想隆福寺。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所以才托你带几棵种籽,试种一下。”
接着,他又指着花园一角堆起的一座假山假山石说(8):“你相信吗(9)?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10),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
说到这里,我们两人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沿着草坪旁用卵石铺成的小径,走到“北海”跟前(11)。真是个细心人呢,他在上面还嵌了一所泥制的小凉亭,一座红庙,顶上还有尊白塔。朋友解释说,都从旧金山唐人街买来的。
他告诉我,时常在月夜,他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Date Stones
Xiao Qian
Before I set out for the US, a former schoolmate of mine wrote me by airmail, asking me in all earnest to bring him some raw date stones.They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were not heavy in weight, yet I was curious about their use.At Philadelphia, shortly before staring out for my friend’s place, I called him up.So when I got off the train at the destination, I found him already waiting for me at the station.It was about half a century since we last met, and we were now both in our declining years.After hugging each other, he asked me eagerly, “have you brought them with you?” I immediately fished out the date stones from my handbag.He fondled them in his palm as if they were something more valuable than pearls or agates.Obviously he was just as childlike as before, when I asked about the use of the date stones, he put them into his pocket and replied by way of fooling me deliberately, “You’ll understand soon.”
It was really a beautiful mountain city.As we drove on, an expanse of rich crimson up and down the slope came into sight.In China a place like this would have been described as a maple city.After passing through several cols, my friend said pointing to a three-storied house amidst the maple trees, “here we are.” The car turned into a lawn and when it was three or four meters away form the garage, its door automatically opened as if it recognized its own master.My friend looked somewhat ill at ease when he told me this: At the time he bought this big house, his children had all been at school.Now they had their own homes and jobs.His wife, a biochemist, was a dietician at a research institute.After assigning me a 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facing a lake, he showed me around his back garden, which, though not too big, was exquisite and nicely arranged.The moment we sat down on a white bench close to a hedge, he asked me, “Don’t you find something here smacking of our native place in China?” at this, I noticed a weeping willow, planted by himself, on either side of a flight of steps as well as a water-lily pond in the middle of the garden.He said with deep feeling, “When I planted the willows, my son was only five.Now he serves as head of chief mechanics in a nuclear submarine.My daughter teaches at Harvard University.I’m happy with my family and my career.I own all modern household facilities I need.But I still feel something lacking.Maybe I’m a bit too foolish.How come the older I become, the more I think of my homeland.Now I fully understand the frame of mind of one residing in a place far away from home.I always think of Changdian and Longfusi.Every time Christmas is celebrated here in America, I think of lunar New year back in China.I can never forget the date tree in the courtyard of the house on Zongbu Hutong.That’s why I’ve asked you to bring me some date stones.I’ll try to plant them here.Then he said pointing to a jumble of rockery standing in a corner of the garden, “Believe it or not, the rocks, hand-picked by me, were bought by the kilogram.I drove dozens of kilometers away to haul them back in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my car.Look, that’s Beihai in our home.”
Thereupon, we rose to our feet simultaneously and walked along a cobbled footpath beside the lawn towards the miniature Beihai.What a careful man my friend was!He had had the artificial hill inlaid with a clay pavilion and a red temple, with a white pagoda on top.He said he had bought the decorative objects from China Town in San Francisco.He also told me that on a moonlit night he and his wife would sit side by side on the bench recalling how they had used to go boating on the Beihai Lake.Meanwhile, as I smelled the faint scent of the water-lilies carried to us by the breeze, I felt as if the beautiful scene of a Chinese lotus pond were flashing past my eyes.The change of nationality doesn’t mean the change of national feeling.No other nation has such a strong attachment for the native land as we Chinese.注释
萧乾(1910-1999),作家,文学翻译家,曾任《大公报》记者,以散文、特写著称。
(1)“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棵生枣核”中的“再三”作“恳切”解,不能按字面理解为“一次又一次”或“重复”。因此全句译为asking me in all earnest to bring him some raw date stones,其中in all earnest是成语,作“认真地”或“恳切地”解。
(2)“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棵枣核”中的“掏出”译为fished out比took out 贴切,因前者有“搜寻”的含义。
(3)“他托在掌心”译为He fondled them in his palm,比He held them in his palm贴切,因to fondle表达了原文的内涵“爱抚”。
(4)“故弄玄虚地说”中的“故弄玄虚”作“故意把„„搞得神秘化”解,通常可译为deliberatedly to make a mystery of„„。现全句按“故意开玩笑地说”的意思译为replied by way of fooling me deliberately,其中by way of 是成语,其意思是“为了”或“意在”(with the intention of)。
(5)“领我去踏访他的后花园”译为he showed me around his back garden,其中to show around是短语动词,作“带领某人参观某地”解。
(6)“布置得却精致匀称”译为was exquisite and nicely arranged,其中nicely的意思是“恰当好处”或“恰恰合适”。
(7)“也许是没出息”不宜按字面直译,现按“也许是自己有些傻”译为Maybe I’m a bit too foolish。
(8)“堆起的一座假山石”译为a jumble of rockery,其中jumble的意思是“杂乱的一堆”。
(9)“你相信吗?”本可译为Don’t you believe it?现译为Believe it or not,为具有同样意思的常用口头语。
(10)“论公斤买下”即“按公斤计算买下”,译为bought by the kilogram。注意这里介词by和后面的定冠词the属习惯搭配。
(11)“走到‘北海’跟前”译为Walked„„towards the miniature Beihai,其中miniature(微型的)是译者添加的成分,用以表达原文中加引号的北海。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黎明前的北京(1)
季羡林
前后加起来,我在北京已经住了四十多年,算是一个老北京了(2)。北京的名胜古迹,北京的妙处(3),我应该说是了解的;其他老北京当然也了解。但是有一点,我相信绝大多数老北京并不了解(4),这就是黎明时分以前的北京。
多少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晨四点在黎明以前起床工作。我不出去跑步或散步,而是一下床就干活儿。因此我对黎明前的北京的了解是在屋子里感觉到的。我从前在什么报上读过一篇文章(5),讲黎明时分天安门广场上的清洁工人。那情景必然是非常动人的,可惜我从未能见到,只是心向往之而已。
四十年前,我住在城里在明朝曾经是特务机关的东厂里面。几座深深的大院子,在最里面三个院子里只住着人一个人。朋友们都说这地方阴森可怕,晚上很少有人敢来找我,我则怡然自得(6)。每当夏夜,我起床以后,立刻就闻到院子里那些高大的马缨花树散发出来的阵阵幽香,这些香气破窗而入,我于此时神清气爽,乐不可支,连手中那一枝笨拙的笔也仿佛生了花。
几年以后,我搬到西郊来住,照例四点起床,坐在窗前工作。白天透过窗子能够看到北京展览馆那金光闪闪的高塔的尖顶,此时当然看不到了(7)。但是,我知道,即使我看不见它,它仍然在那里挺然耸入天空,仿佛想带给人以希望,以上进的劲头。我仍然是乐不可支,心也仿佛飞上了高空。
过了十年,我又搬了家。这新居既没有马缨花,也看不到金色的塔顶。但是门前却有一片清碧的荷塘。刚搬来的几年,池塘里还有荷花。夏天早晨四点已经算是黎明时分。在薄暗中透过窗子可以看到接天莲叶,而荷花的香气也幽然袭来(8),我顾而乐之,大有超出马缨花和金色塔顶之上的意味了。
难道我欣赏黎明前的北京仅仅由于上述的原因吗?不是的。三十几年以来,我成了一个“开会迷”(9)。说老实话,积三十年之经验,我真有点怕开会了。在白天,一整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接到开会的通知。说一句过火的话,我简直是提心吊胆,心里不得安宁。即使不开会,这种惴惴不安的心情总摆脱不掉。只有在黎明以前,根据我的经验,没有哪里会来找你开会的(10)。因此,我起床往桌子旁边一坐,仿佛有什么近似条件反射的东西立刻就起了作用,我心里安安静静,一下子进入角色,拿起笔来,“文思”(11)(如果也算是文思的话)如泉水喷涌,记忆力也像刚磨过的刀子,锐不可当。当时,我真乐不可支,如果给我机会的话,我简直想手舞足蹈了。
因此,我爱北京,特别爱黎明前的北京。
Predawn Beijing
Ji Xianlin
I’ve been in Beijing altogether for over 40 years.So I can well call myself a long-timer of Beijing.Like all other long-timers of the city, I’m supposed to be very familiar with its scenic spots and historical sites, nay, its superb attractions.But I believe there is one thing lying unknown to most of the long-time residents –the predawn hours of Beijing.For many years, I have been in the habit of getting up before daybreak to start work at four.Instead of going out for a jog or walk, I’ll set about my work as soon as I’m out of bed.As a result, it is from inside my study that I’ve got the feel of predawn Beijing.Years ago, I hit upon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a newspaper article about street cleaner in Tian’anmen Square at daybreak.It must have been a very moving scene, but what a pity I haven’t seen it with my own eyes.I can only picture it in my mind longingly.Forty years ago, I lived downtown in Dongchang, a compound which had housed the secret service of the Ming dynasty.There were inside it several deep spacious courtyard one leading into another.I was the sole dweller of the three innermost courtyards.My friends, calling this place too ghastly, seldom dared to come to see me in the evening whereas I myself found it quite agreeable.In summer, the moment I got out of bed before daybreak, I would smell the delicate fragrance of the giant silk trees coming from outside my window.Thereupon, I would feel refreshed and joyful, and the clumsy pen in my hand would seem to have become as agile as it could.Several years later when I moved to the western suburbs, I kept my habit of rising at four to begin work at the window.The glittering spire atop the tower of the daytime through my window, would no longer be visible now in the early morning haze.Nevertheless I knew that, tough invisible, it remained there intact, towering to the skies to inspire people with hope and the urge for moving ahead.At this, I would be beside myself with joy and feel as if my heart were also flying high up into the skies.Ten years after, I moved again.In the new home of mine, I had no silk trees, nor could I get sight of the glittering spire from afar.There was, however, a lotus pond of limpid blue in front of my door.In the first few years after I moved there, lotus flowers continued to blossom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nd.In the summertime, when day broke early at four, a vast stretch of lotus leaves looking skywards outside my window came dimly into sight while the quiet fragrance of the lotus flowers assailed my nose.All that delighted me even more than the silk trees and the glittering spire.Is it exclusively due to the above-mentioned that I’ve developed a liking for predawn Beijing? No.for 30 years, I’ve been bogged down in the mire of meetings.To tell you the truth, with the experience accumulated over the 30 years, I’m now scared of meetings.In the daytime, there is no telling when I may be served a notice for attending a meeting.To exaggerate it a bit, that keeps me in constant suspense and makes me fidgety.Even when no meeting is to take place, I feel restless all the same.However, my experience tells that it is only during the predawn hours that I can be truly havened from any involvement in meetings.As soon as I sit at my desk before dawn, something similar to the conditioned reflex will begin to function within me: Instantly I’ll pick up my pen to play my proper part with perfect peace of mind.Then inspiration comes gushing to my mind and my memory becomes as quick as a newly-sharpened knife.I’ll feel overjoyed, almost to the point of waving my arms and stamping my
考研集训营,为考生服务,为学员引路!
feet.In short, I love Beijing, especially predawn Beijing.注释
季羡林(1911-),教育家、梵文翻译家,散文家。本文是季羡林于1985年2月11日写的一篇小品文。
(1)“黎明前的北京”除译为predawn Beijing外,也可译为Beijing Before Dawn或Beijing Before Daybreak。
(2)“算是一个老北京了”除译为I can well call myself a long-timer of Beijing外,也可译为I‘m eligible for being called a long-timer of Beijing。又long-timer也可用old-timer代替。
(3)“北京的妙处”是上句“北京的名胜古迹“的补充,故译为nay, its superb attractions,其中nay是副词,作“不仅如此”解,是译文中添加的成分。
(4)“有一点„„老北京并不了解”译为there is one thing lying unknown to„ long-time residents,其中lying和remaining同义。
(5)“在什么报上读过一篇文章”译为I hit upon a newspaper article,其中to hit upon是成语,作“偶然发现”解,和to come across、to find by chance等同义。
(6)“我则怡然自得”意即“我却觉得很惬意”,故译为whereas I myself find it quite agreeable。
(7)“此时当然看不到了”译为would no longer be visible now in the morning haze,(8)“香气幽然袭来”意即“香气悄悄地扑鼻而来”,故译为the quiet fragrance„assailed my nose(或nostrils)。
(9)“开会迷”在文中并不指“对开会着迷”或“特别爱好开会”。它的真正意思却是“陷入繁多的的会议之中”或者“疲于应付各种会议”,因此可译为I’ve been bogged down in the more of meetings或I’ve been bogged down in meetings。
(10)“只有在黎明以前„„没有哪里会找你开会的”译为it is only during the predawn hours that I can be havened from any involvement in meetings,灵活处理,其中havened是由名词haven(避难所)转化为动词的。因此be havened from的意思是“免受„„之忧”。
(11)“‘文思’如泉水喷涌”中的“文思”实际上指“灵感”,现将全句译为Then inspiration comes gushing to my mind。
3.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三
一、考核具体安排:
时间:2013年3月27日8:00--12:00,13:00--16:00
地点:湘雅医院老外科楼六楼临床技能训练中心
考核顺序与具体时间详见附件一
二、考核流程:
点名→资格审查、抽签→侯考→考试
三、考核注意事项:
1、考点不设寄存物品处,请考生不要携带包裹与手机,凡携带手机入考场的考生一经发现即取消其复试资格。
2、请带好初试准考证(学生证)、身份证上六楼考场点到及资格审查。
3、所有考生需自备白大衣,口罩,帽子,着装整齐后进入考站。
4、严禁考生调换抽签号,否则后果自付;考核时间为7分钟,时间有限,考生进入考点将抽签号交至考官,不用自我介绍,看清题干后直接操作;考试开考与结束以老师口哨为准(短哨开始考试,长哨结束考试);考完后,考生不允许在考站内逗留,延时者考分按照零分计算。
4.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四
长安大学考点(6133)各位考生:
根据教育部关于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有关要求,长安大学考点现场确认报名工作安排如下,请各位考生按照要求办理现场确认报名手续。
一、考生范围
网上报名考点选择长安大学考点(6133)的考生(含推免生)都必须参加现场确认。未完成现场确认报名手续的考生不能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推免生按自动放弃推免生资格处理)。
二、考生应携带的相关证件和报考材料:
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的报名号、学生证、第二代身份证、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样表);
往届本科毕业生:网上报名的报名号、本科毕业证、第二代身份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样表);
同等学力(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结业生)、单独考试考生:除携带毕(或结)业证书、第二代身份证、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外还必须携带我校招生简章中规定的.其它材料。
现役军人除以上材料外还须携带师级以上单位介绍信,国防生携带选培办同意报考函。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在教育部学信网查询下载打印(网址www.chsi.com.cn/xlcx/bgys.jsp),无法出具电子注册备案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的考生提交教育部学历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报告(样表,认证办法)。
三、现场确认程序
1.资格审查:考生按要求携带相关证件和报考材料接受资格审查。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予办理现场确认手续。
2.缴费: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90元(办理报考手续缴纳报考费后,不再退还)。
3.照相:考点按规定采集考生本人图像信息。照相后打印报考信息表,考生核对报考信息,签字确认后交指定地点。
四、时间、地点安排
1.时间:11月8日―13日(渭水11月8日,上午9:30-11:30,下午13:00-16:30)(校本部11月9-13日,上午8:30-11:15,下午14:30-17:00)。我校考点(6133)报名人数较多,为合理分流,避免报名人数过于集中,本考点对考生的确认时间进行详细划分,请大家按附表安排时间参加确认。
2.地点:长安大学研究生院信息采集室(南二环中段校本部北院教学区教学主楼三层11月9-13日),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渭水校区长安文化艺术中心(11月8日)
五、其他
5.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五
认真阅读《诚信考试承诺书》并填写、签名(一份交到缴费处、一份由考生考试时携带)。
二、验证
1、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2、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
3、户籍在延边州及长白山管委会所辖地区的非应届考生,须出示户籍证明(户口簿原件或派出所出具的户籍证明);
4、工作单位在延边州及长白山管委会所辖地区的非应届考生,须出具工作单位证明(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劳动部门、法人代表签字的工作证明)和当地派出所开具的《居住证》(暂住证)或《暂住人口信息登记表》;
5、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还应提交本人《退出现役证》;
6、在2016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持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相关证明。
三、缴费
考生凭《诚信考试承诺书》到缴费处交费,并将《诚信考试承诺书》交收费人员。
四、照相
1、考生凭缴费收据照相;
2、打印2份报名信息确认表,一份由考生认真核对并签字后交工作人员,另一份由考生留存。
五、考生打印准考证及座位查询
1、打印准考证:于月14日至12月28日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2、座位查询:于年12月22日开始登录延边教育信息网(www.ybedu.net)凭准考证号查询考场、座位。
六、熟悉考点
6.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六
随着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的热播,“翻译”这一看起来既“高大上”又神秘莫测的工作引来观众的聚焦。“翻译官”究竟是什么样的?他们可能是西装革履、帮助领导人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的外交官,也可能是鲜衣怒马、穿梭于各种名流酒会、能“hold”住全场的自由译者,还可能是日进斗金、出席大型国际会议、与发言几乎同步进行的同声传译。
无论大众眼中的“翻译官”什么样,在翻译行业,并无“官”之称。翻译工作,看起来高端、高薪、上档次……其实在光鲜亮丽的背后,每一位译者,尤其是有“高级翻译”头衔的翻译硕士,都投入了常人难以坚持的辛苦与努力。从荧幕走向现实,记者采访了多所高校的专家,揭秘真实的翻译硕士(MTI)专业。
MTI:从翻译职业背后的故事说起
“我们做翻译的是普通劳动者,不适合用‘官’字来形容。现在外文局对翻译有特定的职称评定体系,不过大家平时都是直接称呼我们‘翻译’。在正式场合通常使用‘译员’这样的称呼;如果是笔译,也可称呼‘译者’。”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李长栓表示,翻译工作并没有人们认为的那样“光芒万丈”,其实就是一个默默服务的行业。“我们都很低调,在正式场合会身着正装,非正式场合穿着就随大流。我们在提供服务时,力争不让大家感受到翻译的存在。作为职业的翻译,我们仅仅是沟通双方的工作人员,不会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或穿着打扮引起与会者注意。”
“同样,社会对同声传译的工作环境也有误解。”李长栓解释说,会场上,同传人员向来都是“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有一个叫作“同传厢”的小房间,是为同传人员专门设计的。同传人员就在这个房间里,将接收到的内容翻译出来,通过麦克传到听众耳朵里。“之所以被称为同传,是因为他们的翻译与发言几乎是同步的。”每次翻译,http:///kaoyan/ 知识、障碍需要跨越。这就需要同传对会议背景有深入透彻的研究,花大量时间准备。”李长栓介绍说。翻译的准备工作,就像老师备课一样。为了做好准备,“即使会议安排了娱乐活动,翻译人员也无暇享受。”翻译行业要找准定位,那就是“服务”。
“如果按照口译的服务强度来衡量,按小时计费也无可厚非。”北京语言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许明说,同声传译从听懂到开始表达仅仅在分秒之间,同时还要继续听新的内容。“说、听和理解是多重任务叠加的。”这就需要“一心三用”,记忆力要如何分配、听到哪里开始传译,这都是同传人员要注意的。即便是在酒会上“人前”的交替传译,也要将听到的内容尽快梳理,并流畅地表达出来。虽然不用“同步翻译”,但因为在翻译时,观众期望值更高,所以需要有“hold”住全场的能力。
“当我们谈起翻译人员,谈的不是翻译匠,而是有思想的译者。”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高翻学院院长程维强调说,翻译从来都不是从A语言到B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一个译者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甚至审美能力的综合体现。如今技术、人工智能虽然极大提高了翻译的准确性,甚至改变了译者的工作模式,但只有译者才能真正沟通世界、重塑文明。“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研究生阶段能学到不少东西。”程维说。
培养:与翻译行业仅一步之遥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论是“能让听众感觉到存在”的口译,还是“无声地出现在字里行间”的笔译,“利其器”都是走上这个行业前首先要做的事情。那么,与这个行业仅一步之遥的MTI专业,如何培养学生呢?
去年考上北外高翻的学生周洋,开学报到前的暑假已收到李长栓老师的“见面礼”——封名为“暑期必读书目”的邮件。至今已读过数十本书的她,终于体会到了李老师
http:///kaoyan/ 一届北外MTI学生的要求。
“北外高翻坚持‘三个并重’,即口译和笔译并重,知识和技能并重,教书和育人并重。”李长栓说,口译和笔译并重,是高级翻译学院多年人才培养经验的总结。在研一安排学生学习笔译课、交传课,研二专门学习同传。“笔译是口译的基础,笔译课要稳扎稳打,不能一带而过。”知识与技能并重,用李长栓的话讲,叫“两条腿走路”。
和周洋一样,每名即将入学的新生都会在入校前收到李长栓的书单,涉及英文写作、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律等学科内容,丰富庞杂。入校以后,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会将专业知识融入翻译教学的材料中,并要求学生两周读完一本指定的知识类书籍,提交读书报告。李长栓说:“再优秀的译者,无论他的英语和翻译水平有多高,如果对话题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也难以完整准确地完成翻译任务。”对于技能,除了英汉互译、交传同传等专业技巧训练外,李长栓强调更多的是调查研究、深化理解的能力,即如何发现并解决问题。课上,学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通过网络或其他资料做调查研究,要求做到对原文特别是细节充分理解,并对文字内容作全面审校。
关于教书与育人,李长栓的做法是通过强制要求学生撰写译者注和严格遵循格式要求,让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专业精神和生活态度,以及批判精神。“翻译既需要会外语,又需要懂技巧,还需要懂专业。三者当中,转换技巧可能是最不重要的,是翻译学习中的皮毛。最重要的是语言能力和知识储备,特别是获取知识的能力。”李长栓说。
进入研二,北语的刘碧玺开始陆续接手一些翻译工作。现在的他已可以独当一面了。“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研一的职业化训练和翻译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刘碧玺说,中国文化外译的项目至今让他记忆犹新。项目分配时,他选择了项目经理的角色。这虽然是学校老师设定的实践模拟项目,但让他第一次与一线翻译工作有了“亲密接触”,http:///kaoyan/ 了很长时间。”刘碧玺说,找资料、提炼术语、制作任务表和时间表,花了两周时间。小组共同把译文整理好后,又要盯着外国同学的母语审校,继续检查哪些地方翻译还不“地道”,再转给排版人员,考虑插入哪些元素可以“增加翻译的附加值”。
“类似这样的实践项目,北语有很多。”许明介绍,北语翻译人才的培养特色非常鲜明,高翻学院一直坚持以项目为导向的职业翻译能力培养,在提升专业翻译技能的同时,也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北语一直坚持项目进课堂、中外学生共同翻译、中外联合审校等特色培养活动。目前,北语高翻正在努力创造中外学生一比一的国际化、双语学习环境,力争培养更多中外语言服务和翻译研究人才。
北二外以“培养有思想的译者”为目标,注重学生翻译技能、职业素养、思维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技能方面主要培训学生的口笔译技巧及应用翻译技术的能力。”北二外的翻译课堂上,许多老师就是优秀的译员,会通过实例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口笔译技能。高翻学院还成立“口译大队”,为喜爱口译、有口译特长的学生提供强化训练、实践观摩的机会。“我们口译方向还专门开设了翻译行业入门及职业素养的课程,让学生能更快了解行业的真实情况。当然,在强调以职业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同时,我们也重视提高MTI学生的人文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内知国情、外知世界’的文化摆渡人。”
定位:未来自己做主
“翻译人员就像天鹅,你看他在湖面上优雅绰约,但在湖面下,他的脚在拼命地刨水。”程维说,翻译是另一种形式的再创作。如果考生喜欢和语言打交道,有较强的抗压能力,有志于中国文化的推广,乐于从事外交事业,并安于寂寞,可以尝试从事这项工作。“当然也要有好奇心,善于发现各个领域的新动向,有超强的学习能力,能快速
http:///kaoyan/ 得学了几年英语就能当翻译。”李长栓认为,现在的翻译市场水平参差不齐,翻译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精神,不求甚解,不懂得调查研究,闹出很多笑话,比如把“孔子”(Confucius)翻译成“孔修斯”,把“Chiang Kai-shek”(蒋介石)翻译为“常凯申”。翻译对于每位MTI学生来说,不仅是一个职业称号,更是风险、责任。只有精益求精,才能为这个行业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同时,许明希望考生摆正心态,不要只把目光投向口译,或者对笔译有偏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看自己更适合哪个专业,不要把口笔译的界限弄得太明确。”许明说,笔译同样需要查证资料、搜集术语,深谙翻译规律、技巧和规则,并不会“低口译一等”。“不要认为做笔译就没有前途。”程维说,“尤其是在我们高度关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效度的今天,中译外高端笔译人才非常稀缺。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的文学、哲学作品,我们不能只依靠汉学家。”程维说。
翻译的执业资格证书为CATTI,考生在本科阶段可以考取证书的三级(初级),在MTI阶段,可考取二级。“CATTI考试和研究生学习接轨,有一门可以免考。”程维说。
7.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七
学位论文写作进度工作安排
各研究生培养单位:
为保证2013届研究生培养质量,指导研究生按时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根据学校有关文件精神,现将学位论文写作进程等工作安排如下,请各培养单位参照执行,并通知导师和学生。
一、学位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2013年2月1日前完成论文初稿,交导师审核、修改; 2013年3月1日完成二稿;
2013年3月20日定稿;
2013年4月初学位论文检测
2013年4月中下旬装订成册,外审评阅。
二、请各培养单位参照学位论文写作进度,安排研究生与指导教师进行论文指导,以便按时完成学位论文。
三、各学院对2013届研究生的答辩资格进行审查,按培养方案要求:学分修满、中期考核、开题合格、按要求发表科研论文、学位外语通过、学费交清。
四、有关答辩时间及答辩前的其他工作另行安排。以上事宜请通知到本单位往届延期毕业的学生。
研究生学院
8.翻译硕士开题报告 篇八
“汉语中的最早的修辞一词出现在《易·乾卦·文言》之中,书中提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是修饰文辞的意思(陈望道,1932)。”陈望道先生所著的《修辞学发凡》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修辞学巨著,他认为“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的印象和抒情效果(陈望道,1932)。”“在中国,修辞指的是文辞或修饰文辞。从狭义上讲是指文字修辞;从广义上看包括文章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全过程(杨树达, 2006)。”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反复、衬托、用典、化用、互文等。而西方的修辞学更适合称为修辞艺术或雄辩术,更是指演说的技术。在亚里士多德著作《修辞术》的第一句,他将修辞描述为辩证法的相对物,即是说辩证方法是找寻真理的要素,修辞方法便用作交流真理。由此可见中西方对于“修辞”有着不同的理解。从古希腊修辞学的起源、古罗马公共论辩的兴盛,到中世纪修辞学的萎缩,修辞学研究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衰落时期,最后在20世纪形成与社会的方方面面相交之的新修辞学。国内也有知名学者致力于西方修辞学的研究。例如:刘亚猛(2004)出版了《追求象征的力量》,这是一部新颖、独特的研究西方修辞学的专著。作者研究了修辞传统、修辞理论和实践,以及哲学、语言、政治、文化、交流等诸多领域,研究修辞的各种表现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探讨了话语权利、说服手段、受众目标等政治、法律、教育、传媒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刘亚猛教授在2008年出版了《西方修辞学史》一书,系统全面地梳理了“西方修辞学”这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学科之发展脉络与嬗变历程,囊括了亚里士多德、西塞罗、昆提利安等西方历史上最重要、最主要的修辞思想家。作者以一名中国学人的独到视角,对他们的修辞思想和代表作进行了出色的跨文化、跨语境的原创性解读与评述。韦恩·C.布斯(1921-2005),是美国著名的修辞学家、文学批评家。1961年出版的《小说修辞学》被学术界称为“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的里程碑”。他的著作还有《反讽修辞学》(1974)、《批评的理解:多元论的力量与局限》(1979)、《我们所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1988)、《修辞的修辞学》(2004)等。布斯权威地向我们展示了美国修辞研究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在理论上取得的成就及其自我认识。国内也有不少学者致力于对韦恩布斯作品及其理论的研究,例如:刘亚猛(2007)研究了韦恩布斯的《关于修辞的修辞》一书,对有效修辞进行求索;汪建峰(2011)介绍了韦恩布斯修辞思想中的“一体两面”即“同意修辞”和“倾听修辞” ;李克; 王湘云(2014)对韦恩·布斯的隐喻观作了梳理与分析,主要阐析了布斯对隐喻的概念本质、评价等方面的理解,分析了布斯的隐喻观与西方修辞学之间的内在关联;等等。
虽然国内有不少学者致力于西方修辞学的研究,但有关于西方修辞学的译作却为数不多。例如有,由罗念生翻译的亚里士多德所著的《修辞学》;王晓朝译的《西塞罗全集》;由颜
一、崔延强所翻译的《修辞术》;穆雷与其学生翻译的《修辞的复兴——韦恩·布斯精粹》;华明与付礼军分别译出了两个不同译版的《小说修辞说》;汪建峰的译作《《中美混合修辞的崛起——兼读中式签语饼》(Reading Chinese Fortune Cookies: The Making of Chinese American Rhetoric)西方的修辞学译作无疑是人们学习和研究西方修辞思想的重要桥梁。翻译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活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翻译在世界各国之间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技术、政治经济的频繁交流与往来,维护世界的稳定和持久和平,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翻译是不同文化、不同语言的转化,是为了更好地交流与学习。要想翻译出合格的作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原文本、文化以及目标语读者等因素的基础上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遣词造句,翻译出让目标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而修辞学这一类的学术型著作,有较高的理论性、系统性,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必须还原出原文的系统性、理论性与逻辑性。刘亚猛教授(2014)在“修辞是翻译思想的观念的母体”一文中,阐述了翻译与修辞密切联系,他认为翻译的“信”与“忠实”本质上是一种修辞构筑
《布斯精粹》(The Essential Wayne Booth)是由韦恩·布斯的弟子在布斯逝世后,收集其文集,编撰整理的。这部文集几乎涵盖了布斯的所有重要主题:从伦理、流行文化和教学,到简·奥斯汀、莎士比亚和巴赫金,并从各个层面展现了这位举足轻重的批评家对文学、修辞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其雄辩有力的文风发人深省,振奋人心。《布斯精粹》这本书的第六章节讲的是“反讽”修辞。在这一章节中布斯将“反讽”分为“稳定反讽”和“非稳定反讽”,就反讽的本质及其功能进行深入的探讨。同时他也将修辞视角引入对文学作品中反讽的解读,从修辞的角度探讨反讽叙事。这里的“修辞”不同于传统修辞格,它是指作者、叙述者及读者之间的修辞关系。反讽叙事即作者通过叙述技巧的控制,在文本阅读中形成表里不一暗含嘲弄谐谑的否定效果。反讽叙事是传递不同情感和价值的有力手段,是从作者控制、读者反应和文本呈现三方面展开的。他认为反讽最大的价值在于其修辞效果。
《布斯精粹》这本书是学术类领域的专著,描述对象较为抽象,且书中含有自成体系的修辞学术语,如Rhetrickery(诡辞)、Rhetorology(修辞艺术)等等。正是因为文章学术性的特点,书中每个章节都有大量的长难句,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翻译成中文时还要兼顾中文的表达习惯,所以翻译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9.翻译硕士的开题报告 篇九
关于翻译标准的说法很多,虽说法多样,但很多论述的几种翻译标准是一致的,互补的。以下先就翻译标准各式说法做一个简单的叙述。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方学术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中国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林语堂为翻译定下了三个标准: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他认为信达雅的问题实质是:第一,译者对原文方面的问题;第二,译者对译文方面的问题;第三,是翻译与艺术文的问题。换言之,就是译者分别对原作者、译文读者和艺术的责任问题。三样的责任齐备者,才有真正译家的资格。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博士在其《翻译科学初探》一书中提出“对等论”强调读者反应,及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产生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我国的范仲英教授进一步阐明了翻译的“感受”标准。他说:“把原文信息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用译语原原本本的重新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感受大致相同或相似,就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译文;相去甚远或完全不同,则是质量低劣甚至是不合格的译文。”以上所论述的几种翻译标准是一致的,互补的。总结起来,翻译的基本标准是: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这是指忠实于原文的意思和风格,也就是把中文的内容用外文正确的表达出来。译文必须是流畅的外文。译文必须合乎译入外文的语言习惯,让使用这种民族语言的读者正确了解原意。如果不尊重外文的语法习惯,把中文的某些特殊的语法结构硬搬到译文中去,读者就会看不懂。
下面是选自一次翻译作业《天辛》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自己翻译和老师给的参考翻译的简单分析,并适当与一定翻译标准相结合来进行阐述。S(我) T(老师给的参考)
1陈列在眼前的又都是些幻变万象的尸骸;猜疑嫉妒既狂张起翅儿向人间乱飞.
S;What display before our eyes are changeable human remains.Since suspicion and jealousy have spread their swings flying into the human world.
T;What displays before our eyes are all deeds fickle,unscrupulous and vicious; that distrust and jealousy have infested the human world.
根据上下文可知:这句话里的“尸骸”指的并不是特定的事物,而是某种抽象的东西,所以当我翻译成“human remains”而参考翻译为“all deeds fickle,unscrupulous and vicious”。而对于“猜疑嫉妒既狂张起翅儿向人间乱飞”一句的翻译
该句的参考译句和我翻译的意思差不多。但无论从情感表达还是词语选用上都没有那么的忠实和表达符合译入语规范习惯。上“infest”更贴切原文,更符合翻译的忠实性。另外我用了“fly”也不太合适,“fly”太过于口语化,此处应该更加考虑到读者的习惯。
2如今,我并不恳求任何人的怜悯和抚慰
S Now,I don’t beg anyone for pity.
T And I shall beseech nobody’s pity or consolation henceforth.
从此句翻译中可以看出译者对原文并没有那么忠实的翻译,通过于老师翻译参考的对比不难发现,对于原文中所提到的“怜悯和抚慰”,参考译文中所选用的“consolation”极为贴近原文所想要表达的意思。这里我的翻译就与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不想符合。也是对于严复在介绍西方学术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没有做到很好的应用的体现。
3过去的梦神,她常伸长玉臂要我到她的怀里.
从两个译本可以看出两者选用句式的不一致性。 翻译中一个需要随时关注的地方,是英汉句法结构的不同。总的.说英语语法体现的是“形合”,形式规范、严谨,结构遵循主干—— 附加成分的框架,使用各种结构词表现出严密的逻辑; 而汉语则体现出“ 意合”,“ 形散而神聚”,“流散铺排,以话题为意念主轴,以‘神’驭‘形’ ”(刘宓庆,1999:30),重内在逻辑顺达,其关联性是隐性的。经常是几个平行的分句并列,没有明显的主、附结构。尤其是为了增强语势,经常注重排比、列举,甚至常见同意的修饰词、代词等的重复。所以翻译时经常要进行句式调整。 从参考译文的“From time to time”就可以看出,参考译文更加符合英文表达的习惯,把时间放在前面,而对于我自己的翻译只是在句子中提到一个past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策略,重视翻译的传播效果和读者反应,从读者出发,让译文亲切易懂、使读者能接受。
4一切的凄怆失望像万骑踏过沙场一样蹂躏着我。
从这一句中很容易看出我用的“running”与galloping相比较,后者要比前者更加符合西方文化概念。也就是更加形象具体。在这方面,美国学者尤金.奈达提出的跨文化翻译的“ 功能对等”原则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所谓对等,就是译文与原文在效果上应达到“对等”,即译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与原文读者的理解与感受基本一致。
10.翻译硕士复习安排 篇十
一、复试要求:
凡报考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化学系2011年硕士研究生的考生,初试成绩总分307分(含307分)以上,单科成绩不低于国家规定分数线可参加复试。
二、复试内容
1.专业基本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含波谱分析)、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
2.英语基本口语和阅读能力。
3.实验基本操作和动手能力。
4.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复试方式:
1.专业基础笔试(2小时),请带好计算器。
2.专业英语翻译(1小时),可带字典。
3.现场实验操作。
4.面试。
三、复试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组长:雷家珩
副组长:闵新民,巫辉,姚礼峰
成员:蔡宏伟,李曦,靳素荣,袁泉,肖亮,刘军,徐瑛,屈德宇,彭善堂,谢智中,杨静
联系人:姚礼峰老师
联系电话:027-8775666
2四、复试时间
2011年4月23~24日(周六、周日)
五、复试地点
【翻译硕士复习安排】推荐阅读:
俄语翻译硕士09-10
翻译硕士大纲09-25
武大翻译硕士真题回忆12-02
翻译硕士mti写作12-13
翻译硕士考研百科知识06-19
暨南大学翻译硕士真题09-21
翻译硕士考研辅导班10-29
翻译硕士实践报告研究方法作业12-10
考研翻译硕士英语口译字母图像解析06-29
mti翻译硕士考研热词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