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的作文

2024-08-29

剪纸的作文(共20篇)

1.剪纸的作文 篇一

在我们班,有的人喜欢看书,有的人喜欢练字,而我喜欢的是剪纸。剪纸是妈妈教我的,妈妈说,剪纸是她的妈妈教她的,我觉得,剪纸就是我们家代代相传的一种手艺。这不,我和妈妈在翻阅她的成长记录册的时候,找到了一幅剪纸。

这幅剪纸是用石墨黑色的纸剪的,边缘细腻润滑,一看就知道是妈妈剪的,画面的内容是这样的:一个小孩牵着两匹骆驼,一匹是黑色的,一匹是白色的,而此时,太阳才刚刚爬上山头,小鸟和蝴蝶在花丛中嬉戏。这幅画的每一个细节都剪得非常细致,甚至连骆驼上的毛都刻画得非常清晰。

看着看着,我仿佛也进入到了这个场景之中。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原野上长满了野花和野草,那位牧童与骆驼的背景就是无名的花,他们每天走几里路,把骆驼都赶回家……

我又忽然想起母亲曾告诉我的一件事,她以前便正是这样,走十几里路赶着牛羊去吃草。这,难道不是母亲童年最好的记忆吗?

2.剪纸的作文 篇二

一、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文化背景

傣族历史悠久, 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傣族人民的生活受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文化影响较大, 在傣族的文学作品中多有表现, 这从作品的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层面上均可见一斑, 甚至也涉及当地人民重大的传统年节文化。傣族的剪纸在佛寺中的展现颇多, 常见的有佛幡和金水漏印。傣族的金水漏印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中常见的建筑装饰纹样, 常被装饰于墙壁和柱子上, 折射出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人民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傣族剪纸还被运用到人生礼仪中。傣族家庭用品中的枕、帽、包、鞋等物品也普遍使用剪纸图案。傣族剪纸的广泛应用, 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多堂、张栋在《中国广灵剪纸》一书中提到:“山西剪纸在桐叶“玉圭”出现在三晋大地之后的汉代就已出现, 真正意义上的剪纸源于魏晋, 到唐宋已广泛流传。”[1]由此可见广灵剪纸的出现也很早, 广灵剪纸以家族和师徒渠道传承下来, 由于展现当地的风土人情而深受人们喜爱, 流传区域更为广泛, 并日益受到国内外人士的普遍关注。

李光华在《傣族民间剪纸》中提到:“傣族的剪纸同国内其他地区的剪纸特征有明显的不同, 如:陕西剪纸以质朴、豪放为特征, 江南剪纸以精致、秀丽见长, 而云南的傣族剪纸, 因地处西南边陲, 深受南传上座部佛教文化的影响, 因此, 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与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密不可分。”[2]由此可见, 傣族剪纸在功能上更偏向于宗教信仰与祭祀, 而广灵剪纸则多用于生活多层面的表达。虽然两者的功能各异, 但所形成的影响却有相媲美之处。随着时光的推移, 它们各自在不同区域茁壮成长, 形成了独具本民族文化特质的艺术风格。

二、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艺术装饰元素

(一) 造型

傣族剪纸和广灵剪纸因它们都蕴涵绚丽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造型特色独特鲜明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傣族剪纸的大多数题材均来源于生活中的寻常事物, 在造型方面极为灵动自由、简洁、粗犷有力, 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传递出宗教情怀。构图上, 傣族剪纸较多使用组合的手法, 使事物形象变形夸张, 可以同时将自然物象和地面上的建筑物、动物、人物出现在同一画面中。在傣族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寺院中常见的金水漏印图案, 造型饱满, 线条明快。

此外, 对比广灵剪纸艺术, 傣族剪纸艺术在造型设计上主观创造性更强。广灵剪纸则更注重写实, 运用多层结合的方式, 体现了三维立体的效果, 拓展了表现空间。以实物为原型, 把物体的主体特征筛选出来, 用以表现物体的美, 以求神似。剪纸造型将所要表现的物体放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不遮挡。造型以简单形态, 预示着丰富的生活内容。于是, 广灵剪纸比与傣族剪纸更为重视形态和神韵的表达。

( 二) 色彩

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均凭借作者的主观意识运用色彩, 依据实际需求, 在写实基础上加以大胆想象与夸张表现, 从而展现了本民族的地域特色。

傣族剪纸分为单色、套色、多色组合等。在喜庆节日中剪纸多用金、红、绿、黄色。多色组合时, 作品分别加入黑色、金色, 用以协调多种色彩间搭配。金色的剪纸运用非常广泛, 在傣族佛教用品或其他物件中常见。在色彩上, 金水漏印运用红、金二色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 不同类型的金色图案在暗红的墙面上显得金碧辉煌, 使建筑物更加庄严, 也营造出了浓郁的宗教氛围, 显示出他们对宗教的虔诚与对生活的热爱。

在色彩呈现方面, 广灵剪纸有单色剪纸、多色剪纸、染色剪纸。套色剪纸根据图案需求, 套色剪纸所套颜色层次也不尽相同。而多色剪纸具有绘画与剪纸的双重效果。染色剪纸是广灵剪纸中比较独特的一种剪纸方式。在广灵地区的日常生活或是大型节日中会看到剪纸色彩多以红色为主, 红色寓意喜庆与吉祥。

( 三) 图案

图案是展现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多重崭新的视觉元素。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图案装饰性意味浓烈, 蕴藏了本民族多种独特的文化视觉元素。

剪纸在傣族地区较为常见。傣族剪纸题材广泛, 剪纸内容多与傣族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有关, 也有反映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对象, 展现地域特色, 也有宗教故事与民间传说, 风情民俗浓郁。剪纸常见的图案有佛像、孔雀、大象、菩提树、佛塔等。剪纸的动物图案有大象、孔雀、麒麟、狮子、游鱼等各种奇兽异鸟。然而, 动物图案大多寄寓了一定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义。例如傣族孔雀象征吉祥如意与美丽。人物图案一般与佛教精神息息相关, 有佛像、歌舞、伎乐等僧俗活动。植物图案常见有菩提树、莲花、芭蕉、荷花、茶花、杜鹃等植物花卉, 其中菩提树在佛教中有着觉悟的意思, 傣族人民把它奉为神树。建筑图案还有亭台楼阁、佛塔寺庙、房屋建筑等。傣族的图案构成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连续纹样、综合纹样等。最简单的几何图案剪纸由折叠剪纸方法剪成, 常见的有三角纹、圆点纹、菱形纹等。复杂的剪纸图案则以一个主题为中心, 配以花纹与自由图案。金水漏印图案在佛寺柱上常见的有花卉、藤萝、几何纹等图案。寺内的墙壁上有大象、孔雀、佛塔、仙女等图案。这些图案造型精美, 装饰性强, 具有考究的价值。傣族剪纸造型优美、风格独特, 具有浓厚的地域风情与民族特色。对比广灵剪纸, 傣族剪纸在图案表现上更倾向于传扬佛教文化。

广灵剪纸突破了狭窄的传统题材, 表现题材日趋多样, 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 塑造现代名人形象也是剪纸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广灵剪纸造型图案尽现三晋大地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 传达出当地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热爱自己家园。于是, 在对生活领域的关注方面, 广灵剪纸比傣族剪纸更为全面深入。

(四) 技艺

由于剪纸材料和使用工具的不同, 不同地方的剪纸形成了独具本区域特色的造型魅力, 从而, 引发出异常独立的个性审美感受。

傣族剪纸常用的制作方法是剪和凿。工具有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一幅作品可同时采用阳纹和阴纹的手法。在傣族佛寺中也能见到用布、金箔、银箔、金属片镂刻剪纸图案等常用材料。傣族剪纸的金水漏印制作方法也是一门独特的技艺, 采用剪纸的阴刻法。制作工艺是用厚纸剪出各种图案, 根据装饰部位需要, 先刷黑漆作底, 再刷红漆, 把图案贴于红色的柱子或墙壁上, 再用金粉漆漏印在剪纸图案的镂空部位, 最后取下剪纸图案, 这样在红底上会出现金色的金水漏印图案。

在艺术表现上, 广灵剪纸相比傣族剪纸有更进一步的突破, 它把剪纸、绘画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展现出中国传统艺术所具有的自然情愫与人文情怀。虽然, 在制作工艺方面, 广灵剪纸比傣族剪纸要复杂许多。然而, 广灵剪纸的制作工具却十分普通, 剪纸的常用纸以宣纸为主。此外, 对于傣族剪纸, 广灵剪纸的点染技艺格外特别, 这表现在它染色时会运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素进行科学调配。同时, 它采用对比手法, 强调冷暖相配、明暗相间。广灵剪纸还会应用组合精装法装裱年历、挂历与台历。采用新型粘贴技术, 使剪纸作品提升至礼品、纪念品与收藏品的新高度。于是, 一扇呈现本民族民俗民风文化的窗口由此被打开。

三、傣族剪纸、广灵剪纸的发展与传承

傣族剪纸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因为傣族剪纸以传统技艺基础为基础, 融合了许多独具时代特色的创作题材, 呈现内容丰富多彩。在记录生活方面, 傣族剪纸增加了农业丰收、节庆、风俗等新内容。此外, 功能用途方面, 傣族剪纸拓展到家居装饰品、建筑、服饰图案、旅游纪念品等多个领域。剪纸材料也由原来的纸质材料变为铁皮、铜皮等金属材料或驴皮、布等纺织材料。将傣族剪纸图案运用于现代设计, 在设计中参入剪纸元素, 传统文化符号得以继承与弘扬。例如金水漏印图案可以运用到现代建筑中。保护傣族剪纸, 我们应积极保护剪纸赖以生存的环境, 加强对剪纸艺人或是这一工艺群体的重视。对傣族剪纸的开发要保护好民族文物资源, 对传承人保护, 将剪纸以旅游纪念品或艺术品方式呈现给大家。还要将专家学者、企业、高校融合在一起, 为剪纸工艺品的开发、创造及保护提供更强有力的保证。从而, 将这项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艺术宝库中留下永不褪色的一页篇章。

广灵剪纸扎根于本土文化, 流传于民间, 以其独到的技艺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广灵剪纸注重与时代接轨, 使区域文化与科技进步相结合, 增添了许多新功能, 可用于服饰、寿宴、插图、广告、贺年卡、连环画、封面等方面。由于使用干裱法, 剪纸突破了传统技艺的局限, 集更多功能为一体。为了对传统的广灵剪纸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创新, 相关部门采用多种措施保护广灵剪纸文化, 比如建立中国广灵剪纸文化产业园区, 开设中国广灵剪纸艺术博物馆等, 这些措施为广灵剪纸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我们应积极传承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这两项传统剪纸手工艺, 将剪纸图案作为设计元素灵活运用于生活的各个领域, 使其功能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从而丰富了人类生活的艺术素质与功能意义。此外, 也可将剪纸艺术运用于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等现代设计中。将现代设计与时代接轨, 既可满足现代人对良好物质生活的需求, 也间接保护与传承了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的技艺。

结语:

傣族剪纸与广灵剪纸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流淌了数千年, 皆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许多民间剪纸艺人与专家、学者专注传承、研究与创作傣族剪纸或广灵剪纸作品, 使传统剪纸艺术融入了现当代的先锋观念, 从而, 为剪纸艺术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1]张多堂, 张栋.中国广灵剪纸[C].山西出版社,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9, 10, 1.

3.文盲妈妈的剪纸 篇三

殷切的期望:剪窗花的妈妈剪出儿子成长的梦想

33年前的冬天,山东省平原县王凤楼镇崔庄村一户贫困农家里,许多热心的村里人都来看望已经病倒半个多月的女主人魏泽珍。因为不久前,这位中年妇女的丈夫在劳累和慢性病的折磨中去世了,留下她独自肩负起6个孩子的生活重担。陡然沉重的担子一下子压弯了她的腰,重压之下,她支撑不住病倒了。

在这位妈妈的身边,她那5岁的儿子小春文一直守护在身旁,从早到晚,总是形影不离。为了让妈妈尽快地吞下村人送来的“丸子药”,小春文用细嫩的双手将它分成一个个的小块,然后将开水拿过来,将这些小药丸一个个地递到妈妈的嘴边……

这个懂事的孩子,让病中的妈妈感到了一丝安慰。一天,妈妈让小春文找来一张红纸和一把剪子,然后拖起虚弱的身子半坐起来。她用那有些抖动的手指挥动着老剪在红纸上时快时慢地剪来剪去,终于,一个漂亮的古建筑及上面飘动着气球的图案展现在儿子的面前。小春文说:“这是什么?太好看了!”妈妈说:“这是北京天安门,是我们祖国最美的地方。你将来只有好好念书才能看到它。”

那天,妈妈让小春文将这个剪纸小心翼翼地贴在窗户上。在小春文眼中,这个窗花,从此就成了他心中一份美好的理想。一个月过去了,小春文的精心照料使妈妈的身体渐渐地好起来了。很快,妈妈又承担起抚养这帮孩子成长的重任。而为了使妈妈不再因超负荷的重担而倒下来,小春文的哥哥、姐姐们都相继辍学了。一年之后,妈妈说:“春文,去念书吧。”而春文却说要像往常那样在家里替妈妈干活。妈妈说:“你不去念书,长大就看不到天安门。”就这样,小春文背起书包走进了学校。而那天当他打开课本,里面的第一课就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在这行醒目的文字上面,正是妈妈曾经剪出的折射着光芒、上空飘动着气球的天安门图案!当他在老师的领读下朗诵起这篇课文的时候,他不由得想起了因劳累过度而弯腰驼背,却给了他最初理想的妈妈,他的心里不禁涌起了一阵感动……

这样,小春文格外珍惜自己的学习。他总在想,不用功学习,既对不起妈妈,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带着这种目标,小春文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到了五年级的时候,小春文不仅被评为班里的“三好”学生,同时还当上了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当他把“三好学生”的奖状拿到妈妈跟前时,妈妈眼睛里闪动着激动的泪花。那天,妈妈特意剪出一朵小红花,将它贴到窗户上……

在崔庄村,春文妈妈的剪纸是大家公认最好的。而每到节日,每当家里有了好的消息,春文总会看到妈妈剪出各式各样的剪纸图案贴在窗上,一种喜庆的气氛立即在这个简陋的小屋里弥漫开来……

“妈妈的窗花都是她亲手剪出的东西,每当我看到窗花美丽的样子,我就想起了妈妈那张善良和慈祥的脸。妈妈没有读过书,写不了一个字,她从小就跟着姥姥学会了剪纸。一次听舅舅说,妈妈曾经因为是个不识字的文盲而被她第一个做医生的丈夫抛弃,后来她就嫁给了我的爸爸,可我的爸爸却早早地去世,让妈妈受了很多的苦,但她在我们面前却总是快乐的,尤其是她剪出的那些窗花和图案,总能带给我们兄弟姐妹很好的心情。我永远无法忘记妈妈第一次为我剪出天安门图案的情景,那天病痛中的妈妈为我剪出了我的理想……”

这是卢春文五年级时写下的被老师几次点评的作文《妈妈的窗花》。后来,两个邻居家的同学对魏泽珍说:“婶,春文把你的窗花写到作文上了,大家都说他有个好妈妈呢……”魏泽珍听着听着,眼里就闪动起泪花……

多雨的时节:母亲的双手剪开生命的荆棘

在后来的日子里,随着每天不停的劳作和为孩子们的生活操心受累,卢春文妈妈的慢性肾病时常使她卧床不起。在这个一直过着苦日子的家中,卢春文作为惟一读书的孩子成了妈妈的最大希望。初中毕业后,卢春文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平原县重点高中。所有的家乡人都知道,考入了这所高中的学生,三年后就能稳稳当当地考入大学。这天,当录取通知书邮来的时候,卢春文的妈妈正在地里锄草,艰苦的劳作和闷热的天气让她满头汗水,那开始有些花白的鬓发在汗水中不规则地贴在了脸角。接过卢春文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她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她仔细地看来看去,像是努力地要读出上面每一个方块文字,但她却不能。终于,妈妈说:“儿子,念给我听听……”

这幅场景深深地印在了儿子的脑海中。

高中开学这一天,妈妈将早已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裤细致地叠了又叠,然后就和儿子一起捆绑行李。临走的时候,妈妈走在哥哥姐姐的前面送了又送……那天到了学校宿舍后,当卢春文找到自己的床位,轻轻地摊开行李,他意外地发现,在行李的里面竟叠着一个方方正正的“大白纸”纸包,展开的时候,他发现,里面包裹的竟是一幅红色的天安门剪纸!仿佛有一股热血直往上涌,卢春文一下子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妈妈病中为他剪出的那幅给他带来梦想的剪纸。不用说,这是妈妈在为儿子叠被时偷偷地将这张在她心中存放了多年的图案放进了儿子的行李。卢春文想到:在这位文盲妈妈的心中,她不知道济南,不知道大上海,甚至连火车的样子都不知道,独有遥远的北京天安门成了她心中理想的一个符号。妈妈多次说过:“好好地念成书,将来就能去天安门看看。”此时此刻,儿子细细地品味着这幅剪纸,直看得两眼发涩……

这天,当来自城里的邻床小同学将某歌星的肖像贴在床头的时候,卢春文将这幅天安门剪纸恭恭敬敬地贴在床头。他知道,看到了它就等于看到了翘首以盼儿子成才的妈妈。

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卢春文每一天都在妈妈无形的激励中努力着。然而,就在高二就要结束的时候,一场意外的灾祸却降临了。这天,卢春文忽然感到头疼、发烧、全身无力,到医院却无法确诊。这场怪病久治不去,在这种情况下,卢春文只好忍痛回到了家里,做基本的治疗。仿佛是一夜之间,妈妈愁出了许多的白发。为了治好儿子的病,她四处请医生,在治疗不力的情况下,她又跑腿借钱准备带儿子去大医院看病。看到儿子此时枯瘦如柴、弱不禁风的样子,妈妈心如刀割,不知在背地里哭了多少回,但她又在儿子面前装得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总是笑脸面对着儿子。她知道,自己悲伤的形态会对儿子的病情造成很不利的影响。这时,儿子也总安慰妈妈:“妈妈,不要着急,不要为我累着,我很快就会好了。”

在母子俩相互依靠的日子里,妈妈每一天都守在儿子的身边,为儿子张罗打针吃药。当儿子在土炕上百无聊赖的时候,妈妈总是陪他说话,或者扶他到院外坐上一坐,闻一闻新鲜的空气。而当他迷迷糊糊睡着的时候,妈妈则静静地坐下来,拿起家里的那把老剪,在红纸上剪出一只只形态鲜活的燕子,然后悄悄地把它们放在儿子的枕边。当儿子醒来的时候,那些红色的小燕子一下子给他升腾起了—份天真、快乐和对妈妈的感激。他想起小的时候生病,妈妈总是在自己睡觉的时候剪出—些小燕子放在他的身边,告诉他,会飞的小燕子能带走孩子的病。现在,每—天睡前,妈妈总忘不了将—只剪出的崭新的燕子放在儿子的枕边,而清晨,儿子在院里的鸟儿啁啾中醒来的时候,总会看到这只带走他病痛的小燕子。—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直到漫长的十一个月过去后,儿子的怪病终于消失了。而这时,儿子积攒起的小燕子足有三四百只了!

当卢春文大病痊愈,终于可以站起来轻轻松松走路的时候,他那辛苦的妈妈却倒了下来。漫长的11个月,为了儿子她硬是在盼望儿子痊愈的信念中强挺着身子,为儿子喂药做饭,为儿子剪出—只只驱病的燕子,直到儿子病好,她的身体终于支撑不住了……妈妈说:“春文,去念书吧,妈的身体还有你的哥哥姐姐们照顾呢。”但儿子说:“妈,我不去,我一定等着你的病好起来。”就这样,儿子在妈妈身边一守两个多月……

遥远的剪纸信:妈妈的老剪让我走到天安门

妈妈病好之后,这个家已经—贫如洗。这时,卢春文对读大学望而却步了。妈妈—咬牙开始继续借债,想让他返校。想到家里的外债,想到随时可能发病的妈妈还要花钱,卢春文便再三阻止了她。卢春文说:“妈,不能再借下去了,书我不想念了,我想参军,到部队里可以考军校,读军校是不花钱的。那样就能省下很多钱。你放心,我一定能考上。”

1986年末,卢春文顺利地通过了各项检查而成为了—名军人。临走去远方的时候,妈妈流泪了,因为她知道至少要在—年后才能见到儿子了。到了部队后,卢春文铭记着妈妈的叮嘱,苦练本领,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自学高三课程,为第二年报考军校作准备。很快,他写了信将自己的情况告诉他日夜思念的妈妈:“妈妈,部队的生活特别好,我和战友们相处得像兄弟一样,我已经开始复习功课……”

当在老家的哥哥将弟弟的信读给妈妈听的时候,妈妈流泪了。那天晚上,她总是睡不着觉。她多么想提笔写字,与儿子攀谈一番啊,可是她却无法做到。深夜了,妈妈—下子从床上起来,拿起了那把几十年的老剪子,在红纸上剪来剪去……不久,卢春文收到了信封是哥哥写的来信,打开发现里面并没有信,而是妈妈的两幅剪纸:一幅是飘动的军旗,另—幅是—个工工整整的福字。看到妈妈这特别的信件,卢春文禁不住流下了泪水。这天,他在回信中说:“妈妈,我理解了您的意思,军旗表示让我热爱部队的生活,做—名好战士;而那个福字一定是您祝福儿子明年考上军校……非常感谢您,我一定听您的话,不辜负您的希望……”

经过紧张的学习准备,卢春文于第二年顺利地考取了解放军陕西通信工程学院。入学后不久,得知这个喜讯的妈妈又寄来了一幅剪纸:一只喜鹊张着嘴巴在叫,周围则是—圈精致的花纹图案……卢春文很快这样回信:“妈妈,感谢您为儿子道喜,我会好好学习,将来做—名好的军官。”在妈妈无形的鼓舞中,卢春文在同学们当中很快脱颖而出,并入了党。这天,他写信给妈妈说:“今天是我最激动的日子,我幸运地成了班里第—批入党的军校学生。妈妈,儿子今天的进步您—定会高兴的……”不久,卢春文收到了妈妈寄来的一幅这样的剪纸:一棵茂盛的树枝上站着一只美丽的鸟儿。卢春文这样回信:“妈妈,我想起了您说的—句土话,好的鸟儿总是挑选树的。您用这种方式称赞儿子入党,儿子心里真的高兴。我已经给您的这幅剪纸起了个名字:良禽择木栖。”

三年后的—天,卢春文给妈妈写来了家信:“妈妈,我毕业了,被分配到空军某部当了排长,从现在起,我就是—名正式的解放军军官了,我既感到光荣,也感到了压力,因为去年我在回家时,你曾嘱咐儿子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好的军官,我真的怕由于没有经验而做得不够好,但有妈妈的鼓励在,我会努力去做的……”时间不长,妈妈给他寄来了这样的剪纸:在精巧的花纹图案中一匹骏马正昂首阔步。儿子马上在回信中说:“妈,我是属马的,你是在嘱咐我继续努力,不断进步。放心吧,我会马不停蹄地往前走的。我将您的这幅剪纸起了这样的名字:骏马自奋蹄。妈妈,我会有更多的好消息告诉你的。”

1991年,卢春文与—位教师结了婚。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妈妈给他们寄来了—个大大的喜字表示祝贺。后来小孙子卢斌出世了,因为属猴,老人就寄来了猴子图案的剪纸……就这样,这对母子用他们特别的方式进行着亲情的交流。儿子—次次将立功的消息告诉妈妈,妈妈又常常给他寄来各式各样的“剪纸信”。日积月累,这些剪纸信从几十封到上百封,再从100封到200封……

在这个过程中,卢春文也偶尔回家看望—下他日盼夜想的妈妈。但每一次,他还没有呆几天,妈妈就赶他走了:“儿子,早点回去吧,工作要紧,看看都挺好的,也就行了。”儿子说:“多呆—阵,也好在家里好好孝敬你老人家。”妈妈说:“给老娘倒—碗白开水就算孝敬了。快点回去吧。”而当儿子给她钱的时候,妈妈又总是退回—大半,说:“你在外面花销大,我在家里有点就够过了,儿子出息了比什么都强。”

从懂事的时候起,卢春文—直想自己在将来长大出息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含辛茹苦、为儿子鞠躬尽瘁的妈妈,可当这—天到来的时候,妈妈需要的竟是“—碗白开水”……此时此刻,儿子才更深一层地理解了无私的伟大母爱。他—把抱住妈妈,两行热泪禁不住流了下来,滴在妈妈布满皱纹和风霜的脸颊上……

2003年11月,身为营职军官的卢春文被调到距离北京天安门不远的香山附近的空军某部。他在信中告诉妈妈:“妈妈,我经常会从天安门前走过……”妈妈收信后,为儿子回了一封图案是天安门的“剪纸信”!面对这幅熟悉的图案,儿子热泪盈眶。2004年5月18日,中央电视台邀请了卢春文的妈妈魏泽珍来到北京,参加了军事频道播出的卢春文妈妈的“剪纸信”节目,这一节目播出后,很快在全军形成了强烈的反响。魏泽珍老人收到全国各地官兵近千封的信件,他们纷纷对这位不平凡的文盲母亲表达敬意。

远在新疆、青海某部的战士王玉海、连长肖小光则分别为这位老人寄来了高原雪莲等药材。驻军空军某部战士庄方平流着泪说:“我看“剪纸信”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也是一位没有多少文化的农村妇女,但母爱却是一样的伟大。”某部军官赵志玉说:“应该说在我们的国家里,像我和卢春文这一代人有许多都已走上祖国建设的重要岗位。而我们的母亲大都是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妇女,但她们的母爱却是共通的,她们用自己独特的抚育方式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儿女。因此,这位老妈妈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母亲的象征。”

4.剪纸的小学作文 篇四

老师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人,她和蔼可亲,让人有亲近感。她剪纸剪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有小马、小鸡、兔子、大象。

老师问我:学剪纸有三心,分别是耐心、用心与专心。你能做到吗?我能那你想学剪什么呢?我迫不及待地回答道:我属马,就剪个小马吧、再剪个小鸡、小花呵呵、不急、不急,慢慢来。

首先把一个正方形的红色,把上面多余的部分剪掉后,画上小马,然后把空白处剪掉,我学着老师教的方法,在纸上也做好了,仔仔细细地剪。经过半天的努力我终于把一副象样的剪纸给剪好了。铺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张漂亮的小马图,老师看了夸我真聪明,又有耐心。我开心极了。时间过得真快,一节学剪纸课很快结束了,我们余意未尽,奶奶分给我们每人一张教材纸,让我们回家学着剪。

5.美丽的剪纸作文 篇五

这剪纸中的姑娘多美呀!她大约是十七八岁光景,模样出奇的俊俏。看,三千青丝半挽成发髻披于纤腰,满头的玉簪、珠花上垂着流苏。她一跳起舞来,满头的流苏就摇摇曳曳的,腮边两缕发丝随风轻飘,甚是好看。她身着一件嫩黄衫子,鲜艳的大红外衫衬得她的小脸愈发白皙。下罩淡紫百褶散花裙,精致的红丝软烟罗在腰间盈盈一系,腰两侧各挂一串流珠银铃。整个人高贵绝俗,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一般。

她是谁?在做什么呢?我不禁产生了遐想……

原来,这位高雅的女子名为白水烟,是京城远近闻名的舞女。最近邻近的镜花城举办了百花盛会,争夺桂冠的女子可以名扬天下。为此,白水烟特地换上了贵为珍宝的新舞裙,前来参加比赛。

看,正轮到水烟表演了。悠扬的琴声缓缓响起,如流泉淌过。舞起——水烟长袖一扬,纤腰随琴声舞动,似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那缥缈悦耳的声音悠悠响起:“流水淡,月下河溪银光泛……”,轻盈的步伐,灵动得若彩带飘拂的飞天,飘逸得如漫天飞舞的雪花,清雅得像步步生莲的仙子。她细碎的脚步引得两侧的银铃“叮叮”作响,清脆悦耳。随着她的转动,如梦如幻的裙摆就层层散开,像一朵妖艳的花儿。那舞姿柔美出尘,犹如天端飞翔的凤凰。她的舞步,踏着音符,每一步都翩跹出动人的韵味。曲至高潮,舞至高潮,亭外满树的繁花竟纷纷飘落,无数娇艳的花瓣轻轻飘飞于天地间,随风打旋,漫天飞舞,沁人心脾的花香令人迷醉。霎时间,一切都美得不真实了,如同一幅画卷。她莹莹转身旋舞,顾盼生辉的眸子含笑,真是“美目盼兮,巧笑倩兮”呀!琴音徐徐停歇,水烟最后一个旋身落地,随后微微福身,舞毕。

一阕《回风曲》终了,观众们纷纷啧啧称赞,拍手叫绝。那飘渺的舞姿震撼着观众的心,成为他们永生难忘的回忆。毫无疑问,白水烟赢了,她成了百花盛会上最耀眼的存在。这一刻,天地为她黯然失色,百花为她争先绽放,蝴蝶为她翩翩起舞,鸟儿为她高歌欢呼。

6.描写剪纸的作文 篇六

你知道我最拿手的是什么吗?对!是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呢!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6世纪。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辟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

我不仅能剪窗花、小动物,我还会剪很多呢!今天我想剪一个“囍”字,我先找来一张彩色的纸,把它折成长方形,画好线路,现在可以开始剪了,先横着剪一点,再竖着剪一点,再横着剪……就这样来来回回几次,最后停下来展开,一副喜庆的“囍”字就完成了。

听了我的讲述,你一定会很兴奋。如果你感兴趣,也来试试吧!

7.论潮州剪纸的纹饰符号 篇七

潮州剪纸的纹饰符号由“形”、“色”、“意”三个要素来分解和归纳。蕴含在“形”和“色”这两个剪纸纹饰符号外在表现背后的是它们所包含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即“意”。

作为一种在地域文化视觉下所构建的视觉符号,潮州剪纸首先体现出来的就是它的物象外形与结构,这就是“形”的要素。它的创作构思、形式表达和实用功能性相结合,体现在随形附物的花样形式。在时年八节里,作为祭祀供品的水果贴上遵循水果外形而剪的剪纸,如柚花、香蕉花、柠檬花等;在鸡、鸭、鹅、鱼、猪、鸟等牲畜上,贴的是如影随形的凤凰鸡形花、鸭形花、鱼形花、凤凰鸟形花等;红桃发粿有随样的粿花,米糕斋饼也有象形的糕饼花,甚至盛放供品的桶盘也有桶盘花。在日常生活中,其传统民居基本是土木结构,为剪纸提供了极好的剪贴环境。天花板贴上“顶棚花”(团花),门窗上有笺花和窗花,橱柜上有橱花,箱子有箱头装饰花,灯具烛台有双喜花,锅、盘也附上如意团花,灶台也贴上灶台花,就连装筷子的筷子瓶也有随形附物的筷子花。这些花样大多是外轮廓像其供品形象,轮廓内则结合它的形式图式,选择符合审美的点、线、面、体、空间、动势等视觉元素,结合体现吉祥寓意的图案,运用虚实、浓淡、曲直等的对比关系,采用对称均衡、变化统一的形式规律进行结构和形象营造,把“形”元素的具象之“形”表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方面,潮州剪纸也不乏抽象之“形”元素,这主要体现在戏曲人物题材。在剪纸符号的抽象化过程中,符号形体与符号对象之间遵循一种肖似性的原则。肖似性原则不一定存在于二者的物理属性之间,也可以存在于相向的知觉结构或关系结构系统之间。在潮州剪纸视觉符号生成的过程中,其符号形体因为受到文化、审美、民俗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符号对象的抽象夸张与变形。对戏曲人物做抽象概括的处理是观察归纳的结果。将戏台上的人物自然形态进行归纳比较分析,抽出其典型特征和内在精神,而忽略看到的外在具体形象,以抽象的方式表现具象的结果。无论是充分利用“线”的造型美感还是倾向于“面”的艺术元素,所表现的形象既有强烈的几何特征又没有完全脱离客观对象的形态,其人物性格生动鲜明。艺人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形态的理解和独特的审美意蕴。

潮州剪纸的图形纹饰符号中“色”的元素是单纯的,无论它的文化含义还是民俗功能,都反映了它作为符号语言的简练平面化和程式化,给人以单纯明快之感。潮州剪纸以单色剪纸最为常用,一般是红色。红色不管是颜色的寓意还是视觉效果都表现出强烈醒目的色彩意义,被视为驱邪避恶、大吉大利、祥瑞美满的象征。色彩通过自己的动态结构的变化,来表现生命经验的形成,由情感、生命、运动组成色彩的意义,这在多色剪纸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在一幅剪纸中,不同局部用不同的颜色纸剪出物象,再拼贴成一幅作品,极具特色。李木林的《桶盘花》用不同颜色的彩纸剪出枝叶、花朵、各种禽鸟、草、虫,再组合在同一画面中,色彩缤纷而不杂乱。

“以色扶形”是纹饰符号表现的一个重要方式。色彩的艺术语言蕴涵着人类复杂的情感意味,也是人类经验的特色符号形式。潮州剪纸的色彩符号,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和隐喻意义。它运用色彩符号将两个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或追求某种相似性,引起一系列的联想,把本来无关联的因素结合起来,将色彩符号进行演变而产生意想不到的戏剧性效果,在实际运用中具有浓郁的色彩意念与模糊幻觉,使得色彩符号的艺术效应更加丰富。例如饶平县用金薄(或银薄)为材料的“大钱”剪纸(因为形似大铜钱故得此名,又称金薄剪纸),先用金纸剪成纹样,再用大红、翠绿、深蓝、络黄等颜色的彩纸衬地,如花衬红、叶衬绿,类似古代“华胜”制作方式,其装饰之华丽令人叹为观止。这种剪纸主要是为祭神或丧祭所用。潮州自古重视孝道丧祭,为了满足丧家孝亲的心理,其富丽堂皇金碧辉煌的色彩在烛光的透照下更加耀眼生辉,让人产生了另外的联想。

潮州剪纸的图形纹饰符号的第三个要素是“意”。剪纸是通过纹饰符号的“形”和“色”来传递思想、文化和感情的,这就是“意”。剪纸只有加入哲学与文化理念后才具有深厚丰富的内涵。潮文化是古代南粤土著文化、古代中原文化和近现代海外文化相融合而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相对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潮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还是比较完整。潮州剪纸凝聚着潮汕族群深厚的情感和心理意识,最完整最丰富地保留了这个族群文化演变的历史轨迹,因而它是潮文化史和美学史最珍贵的艺术宝库,同时也因其具有淳厚朴实的地域风格和寓意深厚的美学内涵而展示出独有的审美价值,是哲理中的美学意识注入地域文化精神和民俗观念后产生的艺术杰作。

潮州剪纸的“意”一般多表现传统的吉祥寓意。从符号学的角度说,“意”通过物化形态,实现诉说心灵抒发情感的艺术符号。潮州剪纸的“意”借助比喻、象征、借喻等手法,糅合了潮州人纤细精巧的审美观和特定地域的情感意绪,传达人们求子祈寿、纳福招财、年丰物阜、辟邪穰灾的美好愿望。“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潮州剪纸从时年八节祭神祀祖到人生礼仪婚嫁迎娶,从游神赛会开张置业到日常生活居室装饰,从戏曲人物到斋事用品,无不洋溢着祥瑞之气。它通过世代传承下来的技艺和造型,保存良好的文化传统底蕴,以之独特的思维方式,使其“意”更具有神奇幻化的艺术形态。

8.有趣的剪纸 篇八

剪纸至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妈妈告诉我: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镂空艺术。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签、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的窗户、墙壁、门和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唐代李远在《剪彩》诗中写道:“剪彩赠相亲, 银钗缀凤真……叶逐金刀出, 花随玉指新。”写的就是唐代佳人剪纸的优美动作和剪出的花鸟草虫的美好效果。

自打我记事起,每年放假时都会去外婆家,去看舅奶奶剪纸。舅奶奶有一双巧手。只见她左手拿着专门折好的红纸,右手拿着剪刀,专注地剪了起来。右边咔嚓几下,左边咔嚓几下,剪刀随着手拐来拐去,一会儿的工夫,她手中就出现了机灵活泼的小兔子。小兔子竖着两只耳朵,圆溜溜的眼睛一直盯着手中抱着的大萝卜,仿佛小兔子看着那翠绿欲滴的大萝卜,口水都流了出来。

我觉得舅奶奶的手就像魔术师的手,好神奇!我也迷恋上了那红色的世界。妈妈看我也很喜欢,就让我和舅奶奶学习剪纸。我们在外婆家待的时间短,舅奶奶教我一些基本的知识,选纸、折纸,剪出一些简单的图案。剪纸不仅训练了我的动手能力,更发挥了我的想象力。

舅奶奶还送了我一些精美的剪纸,看着这些精美絕伦的剪纸作品,我希望自己以后也能剪出一张张让人赞不绝口的作品。

9.剪纸的故事作文 篇九

是你,

剪纸,

把我从黑暗的深渊,

带入光明的前线。

使我从无知的顽童,

成为有志的少年。

啊!剪纸,我爱你!

那飞舞的金龙,

那摆动的长蛇,

那穿梭的游鱼,

那憨憨的熊猫。

是我成长的见证,

儿时的回忆。

是你,

剪纸,

让我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宽容、自信、诚实;

让我了解了更多的知识,

科学、语文、地理;

而你,

却被尘封在记忆中。

啊!剪纸,我爱你!

当我满脸泪痕的捧起你时,

你已经深情地对我说

:“再见……”

啊!剪纸,我爱你!

10.描写剪纸的高二作文 篇十

记得那天,老师迈着轻盈的步履向教室走来,同学们赶紧大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我们都连忙回到座位上,教室立刻肃静了。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学校要举行一个剪纸比赛,有兴趣参加的同学可以到我的办公室来报名。”善于挑战的我便筹划了起来。

下课以后,我第一个冲到老师办公室里第一个报了名。同我而行的同学却寥寥无几。说实话我对剪纸一窍不通也没有兴趣,也不会剪纸,但是在好胜心的促使下,我因为老师说的那几颗“星”而动了心。

当天下午,我便去找我家剪纸“高手”——我的奶奶,她无所不能,剪纸更是厉害。坐在院子里,奶奶便耐心教我剪纸:先找来一张正方形的纸和一把小剪刀,做好准备工作,再把正方形纸对角折叠成等腰三角形,再对折成两个锐角,折过后展开;右边从中点折起,三分之一处停下,左边也一样;两个角对折好,沿线剪开就成了。

我按照奶奶所说的,自己也剪了一个,哇!竟如此的好看!当然这是最简单的。接着奶奶不厌其烦的教我其他图案,我不断的出错,但我毫不气馁,不断练习。渐渐地,我剪得越来越熟练,我也不断的创新图案,剪刀在我心里任意发挥,便会有一组不同的的图案,同时我也感悟到:只要用心揣摩,艺术的魅力是无限的。我对剪纸也越来越着迷。而奶奶教我剪纸的这个过程也被有爱心的妈妈拍摄了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过了几天,我带着自己的代表作品和妈妈记录的视频来到了我们的教室,我入围了学校的剪纸小组。后来,我和几个“剪纸巧手”同学在我们教室里,根据老师的要求开始表演。摄影老师在角落里静静地记录着我们的一点一滴。

编辑老师后来又将摄像老师拍摄的视频剪辑好,取一个直引眼球的名字——《我们爱剪纸》,并发布到网上。哈哈,不到一天点击量达到标准量——1万多。

后来的后来,然后的然后,我只记得后来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让我去政教处领取我的证书和奖品。我一听到“证书”“奖品”这几个字差点激动的叫出来。

拿到证书后的我立刻给奶奶打了一个电话,并感激他的教导之恩。

11.“托物寄语”的剪纸 篇十一

听,这首歌谣多欢快啊!你能听出来唱的是什么民间艺术吗?相信聪明的你一定早就猜出来了: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在纸被发明之前,人们就采用镂空雕刻的技术,把金箔、皮革、绢帛甚至树叶做成工艺品。到了汉代,随着纸的发明,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得以产生,并被传承至今。

历经千年,剪纸艺术为什么广受人们的喜爱呢?这当然与剪纸作品的美观是密不可分的。而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人们把剪纸融入生活,设计出各种形象的图案,借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向往和期盼。因此,剪纸除了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之外,更是一种“托物寄语”的艺术。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几种传统的剪纸图案,体会寄托在其中的美好祝福吧!

金鱼数尾

在汉字中,“鱼”与“余”同音,蕴含着丰饶、富足的意思,因此,人们喜欢用鱼的形象来表达五谷丰登、生活富裕的祈愿。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在门窗、家具上贴上“金鱼数尾”的剪纸,这过年的喜庆氛围一下子就能增添不少呢!

狮子滚绣球

狮子雄壮威武,象征着权力与威严,是我国传统的吉祥物之一。早在汉代,民间就流行“舞狮”的活动,两个人合扮一只狮子,另一个人手持绣球舞动,引得狮子上下翻腾跳跃。因此,人们也用纸剪出“狮子滚绣球”的式样,表达喜庆欢腾的心情和祛灾祈福的愿望。

龙凤呈祥

龙和凤凰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生物,不光形象生动优美,而且也被 赋予许多神奇的色彩。传说龙能降雨保丰收,而且又象征着皇权。凤凰的姿态高贵优雅,在人们心目中成为吉祥幸福的化身。“龙凤呈祥”象征着高贵、华丽,也可以表达婚姻幸福、龙凤和鸣的祝福。

五福捧寿

蝙蝠的“蝠”与“福”同音。“五福”分别指的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用五只蝙蝠围绕着一个篆书的“寿”字,俗称“五福捧寿”,寓意多福多寿,在古代常被用来向长辈亲友拜寿。

除了这些传统的图案以外,现代生活还赋予了剪纸新的样式和内涵。你也学着剪几幅简单的作品,表达出你心中的美好祝福吧。

12.陇东剪纸与皮影的关系 篇十二

皮影与剪纸是我国传播最为广泛的民间艺术品之一, 而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就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支流, 深深的扎根于人们的心中, 地处偏远地区的甘肃陇东地区是我国民间剪纸艺术和皮影艺术最先兴起的地方之一。据《庆阳县志》[1]记载, 以素纸雕刻, 是平面的艺术, 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皮影, 其后不断的改进, 改平面为皮人, 形成立体的图像, 这才形成了皮影, 宋朝时剪纸艺术已经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 居民们除了在逢年过节, 婚嫁喜庆节时用剪纸美化自己的居室外, 平时还将剪纸用于祈福, 消灾等活动。

陇东皮影是继陇东剪纸以来发展较好的民间工艺美术品, 最初是从陕西传入。[2]结合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性和爱好, 在加上陇东剪纸艺术的影响, 造型更为完美, 其中融合了许多陇东剪纸的元素,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的表现手法如出一辙, 丰富的表现手法和独特的艺术特征共同表现出浓厚的地方民间艺术美。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在创作时, 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构图的创作过程中添加了感情色彩, 从而构图的方式也变的多种多样, 在构图中添加一些完美的线条作为装饰, 按照个人的喜好把画面变形夸张, 再融入陇东地区民族文化气息, 使创作的作品变的更加充满活力。所以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作为陇东大地上的两种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 各自具备独特的艺术特征, 它们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不断的完善, 共同展示了陇东地区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陇东皮影与陇东剪纸的异同

陇东皮影与陇东剪纸作为陇东地区两大艺术形式之一, 它们既有各自的造型、制作和使用特征, 但是两者在造型、制作等方面又有相似之处。

(一) 陇东皮影与剪纸的相同处

1. 两者在起源形式上的相同

中国剪纸源远流长, 是千百年来群众共同创造和培育起来的古老艺术品之一, 但是陇东剪纸更具民族文化气息, 在庆阳地区表现出一枝独秀的艺术形态和民族风格, 淳朴的乡土气息和深刻的内涵, 是陇东民俗文化的载体。剪纸就是在纸上剪出各种图案供人观赏, 陇东剪纸最早起源于汉朝, 兴起于抗日战争时期, 此时陇东地区出现了赞颂毛主席的剪纸印刷品, 在此期间, 受到解放区文化运动的影响, 剪纸艺术空前繁荣起来, 这时期的作者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农村妇女和文化站工作者创造出剪纸的新形式, 陇东剪纸的兴起和时代应和, 配合了不同时代的政治宣传创作的作品在当时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

与剪纸相媲美的陇东皮影也有同样悠久的历史, 它是中国戏曲的鼻祖, 皮影的演变和形成主要借鉴与剪纸, 所以皮影是剪纸产生以来随之而产生的一种艺术, 《事物纪原》一书中记载:“京师初以素纸雕镌, 后用色彩装皮为之。[3]”我们可以理解到:“以素纸雕镌, ”其实质就是剪纸艺术的平面化, 但这还没有形成真正的皮影, 其后不断的改进, 不断提高雕镌技术, 改进平面图像为纸人, 又继续改进在牛皮或驴皮上雕刻, 从而形成了皮影人、物以及各种饰品, 可见最早的皮影起源于剪纸, 陇东皮影也不例外。

“据考证, 皮影最早也起源于汉代。[4]” 而陇东皮影则是由陕西传入, 唐代时, 皮影由宫廷慢慢走向民间。宋朝时人们喜爱的皮影则是由民间的皮影丰富而成。[5]所以陇东皮影的起源则是继剪纸之后, 由民间皮影升华而来的艺术品。

2. 两者在制作和造型特征上的相同

陇东皮影与剪纸都是通过“镂空”来表现人或物的形式, “透光”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两者在创作过程中都是运用点线面的组合来表现人或物的特征, 陇东剪纸的表现与皮影相协调, 表现出浓厚的地域特色, 陇东皮影和剪纸在最初的制作中都是用剪刀在不同的材料上剪出原始的造型。

陇东剪纸最初的作用是祭祀和喜庆用来祈福的, 后来形成的皮影也随之添加色彩, 陇东剪纸的人物形象和佛教人物相似, 陇东皮影的原始造型也为传教和祭祀做铺垫, 所以说, 两者的起初在造型特点上是如出一辙的。陇东剪纸的制作过程中, 作者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在创作的过程中添加自己的情感, 所采用的方式和艺术造型也是多方面的, 这就和陇东皮影的的创作原理相融合了。陇东剪纸的人物形象造型在起初的作用上也配合皮影表演, 在造型上和皮影很相似, 所以就充当了皮影的一部分, 在后来的皮影演变过程中, 皮影的造型特点就和剪纸相同。

(二) 陇东皮影与剪纸的不同

1. 两者在制作后期的不同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在前期的制作中都采用“镂空”的表现形式, 但是在后期的制作中出现了分歧, 陇东剪纸的后期制作比较简单, 它运用优质的纸品平面的表现出物象特征, 但是皮影在后期的制作中就比较复杂, 在材质上就需要经过几道手续, 在选用刀具上也很有特点, 最后的敷色, 是整个制作中最难的一关, 这也是和剪纸最本质的区别。陇东剪纸一般采用红纸做材料, 能表现出喜庆, 而皮影的材料是牛皮属于无色材料, 它后期敷色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成型后的效果。

起源相同发展不同的两种民间艺术品有着自己各自的特点, 他们在制作上相互制约也相互依赖, 陇东剪纸的人物形象在制作过程中“头”和“身”是连在一起的, 但是皮影就不一样了, 它的制作过程中就把“头”和“身”分开制作, 也就是说陇东皮影的人物“头”和“身”是可以分开的, 一方面是在表演的过程中方便给人物“换衣服”, 另一方面是减少了浪费, 一个皮影身可以佩戴几个皮影头。这样既增加了陇东皮影形象的层次感和趣味性, 又丰富了陇东皮影造型的表现形式。

2. 两者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

剪纸和皮影自汉代起源以来, 各个朝代都经过了丰富与完善, 后来经过明、清两代的补充, 才形成了当代的剪纸艺术, 其中陇东剪纸和陇东皮影也是其中重要的一支。陇东剪纸在民间不断演变的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清代随着皮影的兴盛和在全国的蔓延, 陇东剪纸也上升了一个阶段。

“皮影的最早的作用是用于嘻戏, [6]”在远古以来, 人们对影子缺乏认识, 自从皮影的出现, 人们逐渐开始转向到影子的嘻戏了。陇东皮影由陕西传入, 其艺术表现形式中保留了原有的特色, 和陕西的皮影是一脉相承的。后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环县道情为主要代表的陇东皮影,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创新, 陇东皮影融入了当地文化与观念,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 又广泛的吸收民间剪纸艺术的长处, 日渐形成了完美的造型风格。

三、陇东皮影与剪纸艺术的关系

陇东皮影是一门融入文学、美术、歌舞、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这种复杂多姿的文化形态自然不可能简单的定论其产生某一个特定因素。追溯到陇东皮影的起源涉及到了宗教, 大批文人秀才为其编写影片, 这些也成了百姓精神的寄托。节庆娱乐演唱皮影成为一种风俗, 这是中国文化的渊源特征。陇东剪纸艺术集各个地区综合性艺术表现手法, 还结合了美术中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理论, 陇东剪纸的题材注重寓意, 善于用巧妙的方法表达深刻的含义, 多半是借物寓意, 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陇东剪纸的寓意可分为“纳吉祈福, 祛邪除恶, 劝勉警戒, 趣味乐事”[7]’等。相比较之下的陇东皮影是一种具有内涵的文化现象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也是中国戏曲的起源, 不仅体现了我国古老文化的深厚传统, 而且对于我国其他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有广泛的影响。陇东皮影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制, 鲜明的名族特色和高效的美学成就, 它作为一种演出千年而不衰的民间艺术能遍及中华大地也是研究我国民间文化传统和习俗的重要对象。

陇东皮影自形成以来, 经过不断的演变成为当地人民倾诉心情, 丰富文化生活, 祭祀、节庆等习俗和剪纸一起形成了陇东地区的综合性艺术。构图与造型上的平面化是陇东皮影艺术的显著特点, 这种造型特点同样在于衬托背景的艺术感, 所以同一件皮影就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式, 这样单调的皮影就会创造出多种角度的综合形态。陇东皮影和剪纸悠久的文化传统决定了丰富的内涵, 与社会组织和民间信仰联系在一起, 直接反映了民众的精神追求和思想情感, 无论在伦理道德、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 陇东皮影和陇东剪纸中都有着充分的体现。《皮影戏的发展》[8]中提出了其文化特征是多元化的, 流行于全国各地, 集结于各个流派, 而《北京影戏》[9]中提出我国皮影有多个流派, 陇东皮影属于西部皮影的范畴, 虽然表现风格独特, 但是也属于其中的一支。

“陇东皮影和剪纸作为不同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许多的联系, 两者的艺术表现以动、静两种形式呈现, 但在艺术的造型元素, 表现题材和创作手法都存在联系。[10]”二者有着相近的艺术处理方法, 单各自又具备不同的艺术特征, 在这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艺术形式中, 它们彼此完善着自己最独特的方面, 向人们传达着一种富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文化和独具特色的艺术灵感。

陇东皮影与剪纸作为我国最为普及的民间艺术, 创作目的不同, 就会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 它们在创作过程中不受时空的限制不受自然景观的约束, 着重视觉上的美感, 大胆的进行艺术夸张, 自然、随心所欲的表现。陇东剪纸和皮影都是陇东地方上广为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 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陇东地区的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庆阳县编纂委员会.庆阳县志[J].甘肃人民出版社, 1993, 128期.

[2]党永杰.陇东皮影与陇东剪纸[C].宁夏师范学院, 2012.

[3]高承.事物纪原[M].中华书局, 1989, 56期.

[4]四川风物志[J].四川人民出版社, 1956.

[5]顾颉刚.中国影戏略史及现状[J].中华书局, 1983, 19辑.

[6]孙楷弟.傀儡戏考原[J].上杂出版社, 1953, 第二版.

[7]茅翊.剪纸[J].时代出版社, 2012第一版.

[8]常任侠.皮影在发展[N].光明日报, 1953.

[9]俞偶红.北京影戏[N].北京艺术, 1983, 第4期.

13.关于剪纸的作文高中 篇十三

每当看到这个剪纸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神话: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个神仙下凡体察民情,来到一个村庄里,他每到一家都会问:

“我可以进去吃点东西吗?”但那些人都很自私,不愿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直到最后一家,一位老人接受了他,并把家里唯一的一只鹅招待客人。

这可是他们家唯一可吃的东西了,神仙很感动,在他们家门前写了“连年有鱼”这几个大字,写完后便飞走了。这时,他们的小儿子回来了,怀里抱着一条大鱼,说是在路上捡到的。这幅简简单单的剪纸就可以表达出做人只有大方,乐于助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回报。

我对剪纸很感兴趣,因为它里面不但包含着小故事,还包含着意思,使人懂得道理。

14.剪纸的作文400字 篇十四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和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裁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布、皮、革等片状材料。是中国民间艺人的拿手绝活。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剪纸。

15.浅谈阜阳民间剪纸的传承 篇十五

一、阜阳民间剪纸传承的内容

1、阜阳民间剪纸技艺的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造型大胆夸张, 主题突出, 形神兼备, 有其独特的技巧。刀功上有侧剪、掏剪、折剪、连环剪、内弧剪、外弧剪、转剪、右侧剪、开口剪、暗口剪等多种剪法, 以侧剪为主。在剪纸语言符号上形成了多种装饰纹样, 锯齿纹就有大锯齿、小锯齿、尖锯齿、平锯齿、直锯齿、斜锯齿、锐角锯齿、钝角锯齿等, 月牙纹就有大月牙、小月牙、变形月牙等, 除这两种纹样外还有箭头纹、涡纹、柳叶纹、几何纹、波纹等多种装饰符号。阜阳民间剪纸独特的造型技巧、多变的剪纸刀法、多样的装饰符号, 心手合一顾望式的剪法, 都需要认真学习传承。

2、阜阳民间剪纸所蕴含的文化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造型的隐寓性通常利用寓意、象征、比拟、谐音、符号、文字等手法反映人们对幸福和美好意愿的追求, 往往借用植物、动物、人物、器具进行借物寓意、谐音寓意、专题示意。阜阳民间剪纸既有剪头又有看头, 剪能出神入化, 看又包含许多文化, 一幅小小的剪纸, 能说出无穷的故事。我们必须通过了解阜阳剪纸这些特殊的艺术语言, 才能认识其所蕴含的的意义, 才能从根本上理解阜阳传统民间剪纸, 才能更好地传承。

3、阜阳民间剪纸艺人执着追求精神的传承

阜阳民间剪纸艺人都是通过师徒、母女一代一代地传承, 剪纸花样不断的修改、完善。作品中从没有署过自己的名字, 他们从没有为了展览、大赛、获奖而剪, 只是为了个人的爱好剪, 不图名利, 心态平和, 执着地为阜阳民间剪纸付出。如剪纸艺人程建礼贫困一生都没有放下剪刀, 界首民间剪纸艺人贾培秀老师, 一生清苦, 农闲时花篮一挑走四方, 吃过万家饭用过万家剪, 所剪无数幅作品流传于江淮大地, 他们生活一贫如洗, 他们在剪纸艺术的殿堂里对剪纸的执著追求是那样的永恒, 他们的为人处世是那样的真诚, 他们勤奋上进, 忠诚为人, 对艺术孜孜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去传承、发扬。

三、阜阳民间剪纸传承的方式与方法

1、加大宣传, 提高认识

现在广大市民对阜阳剪纸了解的很少, 很多剪纸爱好者也没有深入剪纸中去细细体会, 思想认识不足, 不知继承什么, 扬弃什么, 以致造成创作的作品走了样, 丢失了剪纸所固有的特色, 作者在追求真实, 精细上下了不少功夫, 但阜阳传统民间剪纸的大气、稚拙、纯朴、厚重、简洁、奔放、具有浓浓的乡土气息却丢掉了, 阜阳剪纸独特的个性也没有了, 作品也就缺乏阜阳剪纸的味道。所以要加大对阜阳剪纸知识的宣传, 让大家有个认识。

2、动静结合, 相互补充

阜阳剪纸传承分为静态传承和动态传承, 静态是一种文化, 动态是带来生机。静态传承是建立展览馆、博物馆、搜集民间剪纸以前老艺人的作品、图片、文字材料, 以及出版的剪纸书籍、新闻报纸等进行展览, 让市民观看、了解,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后人从前人的作品资料中, 直接接触, 去观、思、悟、萌, 从中发现真谛, 了解前辈人的思想, 去继承、发扬。动态传承首先要深入阜阳民间剪纸中, 去分析、研究、挖掘、整理传统剪纸的特征、技法、技巧、造型的方式、方法、内容、形式、欣赏、收藏等一系列剪纸理论, 汇集成册。搜集整理阜阳民间剪纸艺人的剪纸感想, 技法歌谣, 归纳整理、编写书籍, 进行剪纸教学, 培养新的剪纸艺术人才, 为阜阳剪纸增加新的活力。

3、科学引导, 传承精髓

民间艺术有其自身的艺术特色, 具有一套认识、观察、表现事物的原则及方法。它对事物的理解取代视觉的直观形象, 刻意追求神似, 以意舍形, 与求真的造型意识是迥乎不同的另一种造型体系。民间艺人来自民间, 传承了当地民间作者, 老艺人的衣钵, 嫡传而来, 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中国民间剪纸无与伦比的延续性和巨大的再生能力。他们需要更新观念, 融入新的时代, 在创作主题上加以引导, 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 另起炉灶, 更不能摒弃延续多年的珍贵传统。

4、传承要创新思维, 广开思路

阜阳剪纸传承不能把眼光只盯在刀与纸上, 要广开思路扩展阜阳剪纸的应用领域, 与景观、婚庆、家居设计、服装、灯饰结合起来, 与酒店餐具、家庭用品结合起来。实行多位一体的传承模式, 思路开阔了, 剪纸传承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6.巧用剪纸符号激活幼儿剪纸作品 篇十六

一、引导观察,发现优秀作品中的剪纸符号

剪纸作品在表现方法上一般表现为或阳纹、或阴纹或两相结合等形式。发现作品中暗藏的剪纸符号是首要解决的入门问题。在日常的探索活动中,我们认为途径有三:一是通过设置剪纸作品欣赏活动来引导幼儿观察、分析、比较和发现。例如在围绕同一内容作品的欣赏活动中,除了引导幼儿发现作品本身的图案、用色、表达的内容等,同样要引导幼儿透析多幅作品中的相同元素即剪纸符号(纹样);二是通过游戏式的比赛寻找作品中的剪纸符号;三是利用幼儿园大环境中的剪纸作品幫助幼儿发现。例如找寻班级窗饰中的水纹、表现蓝天白云的云纹、壁挂教师作品中的花纹和表现五福娃的火纹等。还可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和发现熟知的长廊剪纸作品——十二生肖中各种动物身上表现花纹的锯齿纹等。

二、形象制胜,匹配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符的基本纹样

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表现出不同的学习特点,因此我们有针对性地甄选了相应的剪纸符号,作为大、中、小班幼儿学习的素材。例如:在小班时期,我们会选取一些阳纹(保留图案较大的月牙纹、山峦纹、水纹、锯齿纹等)来激起幼儿动手的兴趣,从而满足他们好动的天性。但到了小班下学期,我们会选取部分剪影类(其特征是形象鲜明、生动)的动物、人头、树叶等作为学习内容。又如: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匹配与他们的学习特点相应的剪纸符号可以是结合阴、阳纹两种表现方法的多种纹样,例如:阳纹与阴纹表现方法下的(剪去部分相对较少,对幼儿小肌肉群发展能力较高)的月牙纹、花纹、几何纹等综合纹样。再如:对于中班孩子来说,选取的内容可以是阴纹符号。当然,学习目标的设计要注意掌握好最近发展区的前提条件,方能确保每位孩子跳一跳能够到。

三、游戏其中,轻松习得基本的剪纸符号

我们主张让幼儿在学习中从游戏中来,到游戏中去。采用儿歌、故事、情景式等多种形式变枯燥、单一为情趣式的学习模式。

小班幼儿重点练习剪线条以提高其使用剪刀的能力。我们将所要学习剪的线条结合纹样进行归类:有最初接触的剪篱笆、剪面条、剪火车;围绕锯齿纹而设计的有趣的心电图、小树叶沙沙;围绕月牙纹而开展的月牙儿弯弯、我给月亮姐姐做衣裳;围绕水纹而设的畅游海底世界等活动。针对剪纸中的大胆构图(物体的简单轮廓——简笔画)能力这一要求,我们在中班年龄段的孩子中间,尝试着让幼儿用牙签在已涂好颜料或蜡笔的底版上刮画,过渡到让幼儿自由地在上面进行构图,强化其对各种物象的印象;再者,即是在感知各种剪纸基本符号的基础上用此方法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四、激发想象,创造性地表现剪纸作品

我们采用创造性思维教学的策略,使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加一加、减一减

我们鼓励幼儿把剪好的雏形想象成是有生命力的,有喜怒哀乐的情绪体现。幼儿便可在剪好的轮廓上镂空两个月牙纹表示物体有了眼睛,而月牙纹的弧度大小则可以显示出是高兴抑或伤心。此种方法符合幼儿时期泛灵论的特点,同时能激励幼儿灵活运用所感知过的剪纸符号。

2.变一变

对于同一物象,要求幼儿注意每次都要有不同之处。如,鱼身有长短胖瘦,鱼尾有尖圆直曲或张开闭合的变化,鱼鳞可以用月牙纹、锯齿纹,水纹变成半圆、锯齿形等。这样在具体而生动的引导之下,他们剪出的鱼就不再仅仅是老师所教的鱼,而是带有幼儿独特的情感、反映他们认识水平和想法的鱼。

剪纸符号就这样自然地走进了幼儿的学习生活,扩大了孩子的视野,激活了孩子的思维,让孩子们的剪纸作品呈现出多元、活泼、生动的生命样态。其有意注意时间更长,观察习惯更为细致,动作更为协调,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可谓一举多得。

17.我和剪纸的故事作文 篇十七

剪纸中的故事

在学习12课的时候,姥姥那高超的剪纸技术令我惊叹不已,今天,又有一张精美的剪纸摆在了我的面前,这是一幅精美的剪纸:在一个牵牛花围绕的蒙古包里,由一位小姑娘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书。我看着这幅剪纸,不由得飞向了想象的王国……

从前,在辽阔无垠的大草原上,在牵牛花围绕的蒙古包里,有一位13、4岁的小姑娘正在津津有味地读书。她的名字叫美果佳佳,大家都叫她佳佳。她长得非常漂亮:高挑的鼻梁上镶着两颗纯黑色的水晶,纯的没有一丝杂质;两条又细又长的柳叶眉中间有一颗不大不小的`美人痣;樱桃一样的小嘴说起话来妙语连珠。

佳佳平时最喜欢的事就是读书了,然后再把书里的知识将给村民们,还在村里义务办起了学堂,每天都与村名们融洽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可是,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这个原本平静的小村庄变得每天都是鸡犬不宁的。原来,在不久前,村子里突然来了一位名叫“黑山老妖”的妖怪,他把村民们所有的收成、牲畜、钱财占为己有,并且还要求他们为自己建造一座宫殿,干不好就没有饭吃,村民们只有没日没夜的干活。美果佳佳也不例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就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可他们&小学作文%&不知道,其实黑山老妖也很爱读书,只不过他喜欢别人读给他听而已。一天,黑山老妖站在一个山坡上,拿着一本书问:“这是谁的?”美果佳佳一看:呀!这不是我的书吗?便小心翼翼地回答说:“我,是我的。”没想到黑山老妖高兴地说:“太好了,那就由你来念给我听,你想要什么我都答应。”美果佳佳答应了黑山老妖为他读书,并要求把村民们全部都放了,他就把所有的书都念给他听。黑山老妖答应了,但是他要求:如果美果佳佳违约,就把她永远关在蒙古包里。

这天,美果佳佳要为黑山老妖读书的日子到了,她来到黑山老妖身旁,打开书,拿起藏在书中的一把刀,向正在睡觉的黑山老妖狠狠地刺去。没想到,正在熟睡中的黑山老妖突然醒来,并迅速躲出门外,将蒙古包永远地封锁了起来……

在牵牛花围绕着的蒙古包里,有一位小姑娘正在读书,安静的读着,永远的读着……

想到这里,我不禁被美果佳佳那种爱学习、爱读书、舍己为人的伟大精神所感动了。她愿意牺牲自己,来换取村民们的安全;宁可用自己的生命与黑山老妖做抵押,为要救出其他人。她的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18.描写剪纸的作文 篇十八

如今,5岁的女儿郭艺晶也剪得有模有样。这对因剪纸而结缘、并将剪纸作为终生事业的夫妻目前经营着一个名叫“上林苑”的剪纸行,作品远销世界的许多地方。“‘树林’引来了‘银凤’,而我们的孩子就是剪纸艺术的结晶。”郭树林笑着说。山西是剪纸艺术的沃土,民间剪纸粗犷、雄壮、简练、纯朴。郭树林和王银凤从小就喜欢剪纸,也学得了一手好技艺。一片平淡无奇的纸张,一把看似笨拙的剪刀,在他们的手里,三下两下,就变成了栩栩如生的立像。而让郭树林下定决心,将剪纸传承发展下去的,是他出国参加太极拳邀请赛的经历。“没想到中国剪纸受到那么多外国人的喜爱,我们一千多年的剪纸文化,应该让更多人来分享。”郭树林说。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的鼎力支持,那时,王银凤白天上班,晚上和丈夫一起熬夜剪纸,还将工资收入都搭了进来购买刻刀、宣纸等。有次为了赶制一幅大型作品,他们夜以继日地忙活了两个多月,郭树林负责总体设计和细部刻画,王银凤负责照小样剪制。那两个月,两个人的眼睛总是红红的。

“因为发自心底的热爱,我们才坚持到了今天。”王银凤回想起当年的艰辛,感慨万分。为了学习更多的剪纸技巧,郭树林夫妇遍访山西的民间剪纸艺人,还参加全国各种展览,与外地艺人交流技艺。郭树林说,自己可以不计时间、金钱,只希望用剪纸原汁原味地留住传统文化。无论是晋祠唐碑还是风景名胜,无论是民俗文化还是异国风情,无论是诗词中的意境还是街边的场景,郭树林夫妇都想用剪纸来尝试。《壶口瀑布》《故乡月色》《祖国万岁》等作品,在他们的刀剪配合下,无不洋溢着诗意与美感。郭树林认为,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走向市场,剪纸这样的民间艺术才会更有生命力,才不至于消失在历史风尘之中。如今,郭树林夫妇最大的梦想是建一所“剪纸艺术博物馆”,所有不同风格的剪纸都能在其中交流展示。“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我们希望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剪纸,让剪纸艺术发扬光大,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19.辛爱英:剪纸艺术的传承者 篇十九

剪纸作品《关公》

辛爱英展示剪纸作品《清明上河图》

辛爱正在剪纸英

20.挖掘剪纸的趣味性 篇二十

【关 键 词】剪纸艺术 培养兴趣 传授方法

剪纸对于学生来说可谓既陌生又神秘。说它陌生,不是因为学生没见识过剪纸,而是不了解其作品的内涵;说它神秘,不是因为没接触过,而是因为剪纸艺术的工艺精湛、巧夺天工。其实,在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的活态民间文化传统中,民间剪纸是最具普遍性、生活使用最广泛、最具象征性的文化方式之一。著名作家冯骥才说:“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而现在,它正在迅速消失、瓦解……我们必须把它保护起来。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城市,民间艺术都需要拯救。”我们作为教育祖国下一代的美术教师更是责无旁贷: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不仅要普及到下一代,更应该发挥其影响力,使这种艺术奇葩代表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一枝独秀、永远芬芳!

剪纸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其实很广,可以做书帧、插图、火花、邮票设计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们在出墙报、制作题花、花尾、贺卡、书签时也可以运用剪纸形式。同学们更可以通过剪纸创作出一幅具有时代气息又融合传统工艺,且不难操作的作品。换一句话说,就是只要能动动脑子,动动手,人人都可以制作出一幅具有个性的传统工艺作品。

那怎样才能使复杂的传统工艺简单地搬上课堂并深受学生喜爱呢?经过实践,我总结了以下两点:

一、改变剪纸的传统表现内容

传统剪纸的表现内容大致分为动植物、人物、和工艺图案几大类。而且这些对象大都跟农村的景物有关,剪纸作品的功能主要是装饰,作为一种审美活动的剪纸艺术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艺术追求,寄托着人们的爱好和希望。举例说:一幅“龙凤呈祥”,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对人生的希冀。一幅“五谷丰登”表达了人类为了生存而希望风调雨顺,稻粮满仓的美好境界。但对于沿海地区城市里的孩子们来说,他们并没有亲身经历那些事情,很难从中体会那么深的含义。由于他们很少接触农民生活,更不能体会到丰收的艰辛和喜悦。如果让学生剪这些内容的剪纸,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也很难提高他们的兴趣。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剪纸的内容,看看效果如何?以青少年最喜爱的、最熟悉的对象为题材内容。例如卡通小动物、卡通人物、花瓶、英文字、汉字、自己的名字,如果都能用剪纸的手法剪出来的话,那是多么让人惊喜的事。事实证明这些也可以变成作品,当学生知道要把自己喜爱的形象一一变成作品时,他们会因此引发出出乎想象的热情,调动起超乎意料的能动性。在这样的积极性的带动下去学习剪纸会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成功感和喜悦感。

二、简化剪纸形式

剪纸的表现类型很多,大致概括为下面十三种。黑白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填色剪纸,衬色剪纸,勾绘剪纸,印刷剪纸,彩编剪纸,剪影,撕纸,折叠剪纸,立体剪纸等等。剪纸,是一种融合绘画,充分运用抽象的造型和剪刻手段,包含多种意识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的教学是以绘画和剪刻、造型三个环节为一体的教学过程,鉴于剪纸工艺的复杂性,笔者在教学中注意化繁为简。对于初学的学生,以教“折叠剪纸”为主。因为“折叠剪纸”有对称的特点,并且有粘连性会带出意想不到的效果,往往会带给学生惊喜。笔者还概括出简单的入门三部曲:和“左右对称”法一样,设计时注意图案和“合边”相连。剪的时候不要把相连的地方剪断就可以了。“上下左右对称”法剪出来图案变化更多端,偶然的粘连效果更出人意料。

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独特有趣的构图能力,在基本形式的牵引下可以尽兴地表现想法,而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在技巧和手法上还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在师生的交流中让学生悟出构图、绘画语言、传统艺术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气氛中完成一幅幅有形有趣、想象夸张、富有个性的剪纸作品。由于对称图形在展开时展现出不经意的偶然粘连效果,使剪纸变得有趣、生动而且神秘,每当有同学快要完成作品,将要打开时,都会引起周边同学关注的目光,好像就在等待成果的诞生,在大家关切而紧张的注视下,慢慢打开自己的佳作,那是一种走向成功的喜悦,这种喜悦还属于在场的同学们。当然,有时也会有失败的时候。这时,老师和身边的同学们都会伸出援助之手,尽量帮助其走出困境,帮助其寻找出出错的原因。直到该同学成功完成作品为止。其实剪纸并不难,非常贴近生活,还能表现生活中很多的事物。

三、套形式

经过基本型的练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地探讨剪纸艺术。从“剪”中获技能,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动手实践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种非常必要的锻炼,在实践中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和探索,更快地掌握剪纸传统的技法。(1)感知剪刻:初学剪纸时,学生对制作方法还不够明确,根据这个特点,就要求学生了解单个图案。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留花纹”的剪法叫“阳刻”法,也叫镂刻,这种方法流畅、清新、玲珑细致、“剪剪相连”。而“去花纹”的剪法叫“阴刻”,也叫镌刻,这种刻法效果厚重、结实、分量感很强,有一种强烈的对比感,“剪剪相断”。通过阴、阳刻法技能的剪刻实践,能使学生自己悟出剪纸的技法。把传统的技法和上述的“折叠剪纸”相结合,就可以创作出更复杂而精美的画面,当然带给学生的成就感亦更强。

套形创作的方法就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更复杂的“折叠式剪纸”。这种方法要求先预设一个外形:可以是花瓶、酒壶、鱼缸、苹果、衣服等任意形。里面再藏一个设计图案的内形,内形一般为上下左右对称图形或左右对称图形。

套形创作看似复杂,其实都是在“折叠”基础上的演变,按这形式一步一步的深入,图案就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展开的画面就像变魔术一样,神奇而有趣。学生看到展示后,都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套形创作时,要预先设计好方案,像图例那样画好稿子。注意图案必须与合边和外环形的内边相连。相连的地方越巧妙,得出的图案就越特别。设计好大体的图案后,就要补充“阴刻”,如鸭子的羽毛和眼睛。

当三种的“折叠剪纸”方法都熟悉后,就可以进行大型的组合创作了。这也上升到了合作关系,我们以小组的形式为单位,大家组合在一起,讨论创作方向,确立项目,分工处理,最后组合成画。这已经不单单是一张剪纸了。简直就像是完成一个项目,大家有共同的目标,有共同的喜悦,也有共同的成果。并且从创作中畅游传统艺术的海洋,品味中国民间艺术的韵味。

传统艺术的面纱并不神秘,民间艺术并不土气,问题是我们怎样去剖析它,使它展现时代的光彩。剪纸作为一种民间的传统的艺术,在过去,主要作为一种生活用品,主要用于节庆或婚丧嫁娶,用浆糊粘到合适的地方就是了,任凭风吹日晒,自然脱落。但近代,这种风俗日益衰落,似乎要消声匿迹。但是,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生命力,走向收藏、礼品、装饰等领域,以崭新的面貌,继续吐露芬芳,借助新的载体,使其艺术品位得以升华。

学习民间艺术不是猎奇,也不能止于模仿,而要很真诚的去体味其内涵和趣味,领悟其精神和气度,融合自己的体会和创新,这样才能融会贯通,厚积薄发,方能使民间艺术自然溶化于自己的作品中。在剪纸教学中,学生不需穿越时空,也能品味到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髓,并能通过自己的亲身创作展现剪纸艺术的精华,使其作品不但富有“民族性”,而且富有“时代性”。

参考文献:

[1]沈佳.拯救民间剪纸艺术[J].四川日报,2006(4).

[2]剪纸符号的识别与基本剪法[EB].中国网,2008-2-5.

上一篇:春天联想到的四字词语下一篇:2019《开学第一课》观后感_最新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