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2024-10-23

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精选14篇)

1.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一

浅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

李 君 萍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培养德才兼备的跨世纪人才是每位教师的神圣职责。然而,教师能否在教学中,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有赖于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也就是有怎样的教师,就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教师应德才兼备,智慧如泉水喷涌,道德言行可作别人的榜样。

教学工作为什么要强调教师的人格魅力呢?教师在教育事业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教师人格高尚、完美,就对学生有感染力,使学生产生敬佩、依赖、亲切感,教育效果就好。那么,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如何呢?

1、优秀的品格可使学生产生敬佩感。教师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教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之中。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业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教师人格的作用。”确实如此,优秀的品格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力,会使学生效仿。所以,教育学生是一个过程,不管教师自觉不自觉,对学生都起作用,产生影响。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对学生的影响不可能是“零”。例如,做几年班主任,有些学生走路,说话,写字都有班主任的影子,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成长、成人、成才、言教重要,身教更重要。教师应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故此,教师应修炼自身素养,完善自身人格至为重要。

2、用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情感是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或对别人所持态度的体验,往往以鲜明的、热烈的情绪表现出来。师爱是教师发自内心深处的崇高感情,是教师对学生态度上的和蔼和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细致关心的和谐与统一。“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如果把真挚的师爱运用于教学之中,学生就会从内心感到教师的可亲可敬,从而专心地听讲,真诚地接受,甚至会更加勤奋学习。反之,无视学生的特点,感情上产生对立、反感,那么再好的教学都会产生逆反,会被理解为说教,更谈不上教书育人。为此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注意寻找学生的动情点,采用恰当的手段加以逐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向善,向上的健康情感;对学生要亲切,要以鼓励,扶持,肯定的积极态度,去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相互融合的效果。

3、用渊博的知识魅力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甚至是一股“长流水”。教师丰富的智力生活、知识如长流水,才可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杨帆远航。教师如具有较宽知识面或在某一方面的特长,会使学生产生信服感、敬佩感。这种信服和敬佩感就像一种心理磁铁吸引着学生自觉地接受影响。因为教师有渊博的知识,会使学生感到同他在一起,听他讲课会增见识、解难题,排优虑、长志气,就会专心听他的教诲和接受他所讲的道理。反之,如果一个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甚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吸引和好的教学效果了。

4、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有效地运用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实际本领的表现,是体现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志,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称职的法码。教学能力包括教学的观察力、教学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操作示范能力等;但主要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因为只有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等,才能写出好的教案,分析、概括和表达出科学的道理,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一位教学能力强,胜任本职工作的教师,会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反之,文字表达能力差,教案写不好,语言枯燥、干巴、词不达意,逻辑混乱,那么,他有再丰富的知识也等于零,花再大的功夫也没有好的效果。

可见,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做为教师要想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实践中培养和不断提高各方面的素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

1、教师人格的自我塑造。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教师自己就要自觉地积极地自我塑造,使自己成为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学识功底扎实,热爱学生,对学生真诚、公正、民主的人。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教师人格是内在的,但内在的人格光辉总会向外显露出来,产生非凡的魅力。教师在学校中的特殊地位,使他客观上成为学生的楷模,他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做为教师,就应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思想要求进步,品行高尚;谦虚好学,知识渊博;工作认真,执教严谨;作风正派,秉公办事;平易近人,光明磊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为教师就应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做到讲课、讲话都能使学生信服,行为举止让学生佩服,成为学生的榜样。

2、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要求教师有广博的知识,还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是在岗位上自学锻炼出来的。教师要有育人的本领, 要独立思考、追求真知,为求业务精湛。须知:“教过”不等于“教会”,每个教师都能做到“教过”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真正受益,教师就须好学不倦,苦练基本功,要研究学生,对学生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共性要研究,还要研究学生的个性、学生之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教学策略。善于把教育理论方面的知识运用于教学过程之中,不断总结经验,把实践中的成功探索上升为理论,并进行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进行新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3、不断更新和积累知识。纵深型、复合型,广博精深是现代教师理想的知识结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知识范围,调整自己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具备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而且具有广泛的相邻、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课教师首先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的社会主义这三部分的重要理论,对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进行广泛的了解,使其溶入教学中。其次,还应具有一定的辅助知识,如伦理学、美学、法学、语言学、文学等。再次,中等职业学校的政治课教师还应了解,本校所开设的专业课,针对不同专业,把相关的知识融于政治课的教学之中。

4、善于运用情感的纽带。感情和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要做到心理相融,爱是最好的融合剂。中学生富于热情。在家庭,渴望得到父母的爱;在学校,他们更有一种特殊的心理,尤其想得到教师的爱,哪怕只是一丝微笑、一句话、一种眼神,都会激发他们的信心和求知的力量。经过几十年的教学实践,我体会到教师应做到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知道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因势利导地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各种矛盾和困惑,正确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疑问;谅解他们的一些心理问题,爱护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难题。

当前,尤其要研究课堂里怎样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施教之功在于启发引导、点拨、开窍,为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研究如何创设和谐的学习政治课的情景和气氛。如何激励学生生疑、质疑,并积极开动脑筋解析疑难,如何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平等相待,师生互动,如何重视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材施教,发展潜能,等等,其中可探索的内容很多,应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来认识,来反思,就能在德行、才学、识见、能力诸多方面获得提高。

总之,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生命融入事业之中,生命和使命同行,人格就能闪发出耀眼的光辉。

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曾长时间思考过这一问题: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一个优秀教师?我追寻着前辈、师长的足迹,从他们的身上去寻找答案。在一次次的发现中,我认识到了: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教师就是优秀老师。

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体现在渊博的知识、灵动的智慧上。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最新学术动态,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和科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正如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惟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只教学生读书,而自己少读书或不读书,是不容易收到成效的,因此,在读书方面,也得要求‘教师下水’”。所以,身为人师应紧跟时代步伐,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学习领域,不仅自己所学专业要“精深”,相邻学科也要“广博”,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其次,具有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根本。“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培养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担当培养人的任务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他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积善成德。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清贫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

再次,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这是教师人格魅力构成的前提。一个要让学生真正喜欢的教师,必须要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如慈母般地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生。具有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是教师具有人格魅力的前提。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有一种为教育事业,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十足的人格魅力。

最后,教师的人格魅力还表现在拥有一定的人文修养上。一方面,人文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一个教师的人文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和品格,影响他能否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另一方面,人文修养的高低还决定着教师学识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仅包括他在本专业学习研究中的深度与广度,还包括教师对本民族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熟练掌握。较高的人文修养有利于教师把握社会发展趋势,使他们勇于接受新事物;有利于教师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拥有取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拥有较高的人文修养的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种自然、社会和思维领域的规律性知识,而且还可以给学生以人文方面的启迪和美的享受, 教师的影响就能更多地渗透到学生生活的一切领域。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生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生以震撼人心的影响和冲击。正如乌申斯基所说:“教师的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成长、成人、成才。具体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起着如下的作用:

一是示范作用。教师是学生心中景仰的道德标高,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与学生朝夕相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教师光明磊落、纯洁高尚的道德人格对学生来说无疑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形成无形而强大的“校园教育场”,能促使学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及时纠正错误与不足,从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二是激励作用。尊重和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无一不是信任、尊重和热爱学生的。这样的老师能让其尊重、理解、关怀、信任如阳光一样照耀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学生自然会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效应。这样就会牢固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精神父母”高尚而可亲的形象,学生自然会自愿接受约束,不断增强自我教育、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鲁迅先生为什么总时时记起仅教过他两年的藤野先生,并对他充满感激之情呢?原因就在于藤野先生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对鲁迅毫无民族偏见,师德感人,使鲁迅深切感受到藤野先生人格的崇高伟大。这种崇高而伟大的人格又时时激励着鲁迅以笔为武器,为民族的新生而摇旗呐喊,为祖国的光明而奋斗终生。这一事例极好地说明了教师的人格魅力对于学生个性、品格的深远影响。

三是熏陶作用。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优秀教师能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和作用于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慎独”精神,让学生能够在不断自我完善中逐步形成健康、完善、崇高的人格品质。长期的教育熏陶,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够不教而教,使学生能够自觉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反省,促使学生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自由、生动活泼地发展。

如何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和社会关系中形成的,形成人格魅力的途径只能是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 只有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塑造出高尚的人格。

从教师个人角度来看,培养教师的人格魅力,首先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言谈举止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入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师人格,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面向21世纪的新型教师。其次要丰富教师的文化底蕴,强化教师人格根基。教师必须不断潜心学习,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不断地提高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教师的知识愈丰富,他个人对知识、科学、生活的态度就愈鲜明,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智慧的光芒,敬佩他们的老师,并且学习他们老师追求知识的精神。再次,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一切事物,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接纳他人,以诚待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为提高工作质量不断提高自己;要期望适度,步步落实目标,不断体会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心;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

从社会方面看,社会应该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教师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政治引导,改善社会政治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美育引导,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引导,造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上述的举措,为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形成令学生钦佩的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生。

2.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二

所谓“格”,通常是指一定的标准或样式。“定格”是为个体的行为设定标准或设定样式。

“人格”是个人在一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统一,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我国法律规定任何公民都是权利主体,都具有独立的人格,受法律保护。不同职业群体的社会地位和职业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其所需的价值观和品质也有区别。美好人格从来不是个人的东西,只能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中才能形成,才能体现。

“人格魅力”是指美好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吸引力和诱惑力,并使受吸引者向往和效仿。人格魅力体现在美好道德品质的示范之中。

二、教师的职业特性和应具有的美好人格

(一)教师的职业特性

教师劳动的基础手段就是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品质和人格魅力去影响、熏陶和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的功能,同时把教师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潜移默化地投射到学生身上。

(二)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

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达到目的,除了要有谦虚、勤奋、忠诚、自信等基本品质外,还要有如下的综合素质,才能形成人格魅力。

1. 要有渊博的学识和勤奋好学的精神

“学高为师”。教师是知识渊博的形象。教师应该有渊博的学识,是教育的行家。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通晓教育教学业务,有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风格,体现自我的教学艺术。教师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终身学习的人。在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主动“充电”,跟上新时代学生的所思所想,将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教学实践中。

2. 要有高尚的品德,具备师表的风范

“身正为范”。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正确规范行为的楷模。教师敬业是教师美好人格的集中体现,勤勤恳恳、踏实肯干、严于律己、率先垂范的典范是无声行动代替有声的指令,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的人格才会得到尊重和钦佩。与此俱来的师表风范才能形成,这是每名教师追求的人格魅力之一。

3. 要有拳拳的爱心和高效沟通的技巧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的爱心。教师拥有爱心才能对生活有一种炽热的情感,只有爱生活才能爱学生,唯有爱学生才能全心全意地教好学生,只有爱才能赢得爱,才能得到回报。“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情感交织在人们的思维中成为一种刺激,往往对人的认识和行为起着调节作用。教师要创造条件,运用技巧与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主动、高效、双向的沟通。与学生及家长建立目标一致的情感关系,用真挚、丰富的情感去感染、教育学生。发掘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多方面方法方式上的帮助。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扮演多重角色:团体领导者,家长代理人,知识传播者,模范公民,学生的朋友和知己,心理卫生工作者。教师的教育理念、专业水平和人格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刻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教师的素质必然决定教育教学的总体效果。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学关系的基础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与学生及家长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基础。三方达到互敬互爱的良好状态,保持健康、正常的情绪,能创造积极、和谐的教育教学气氛,从而促进教育教学效率、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拥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尊重学生的人格,如自尊心、个性、爱好等,从而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发现学生身上的美,并适当地加以赞扬,相信学生,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度,尊重学生的劳动,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实现教育教学价值观、人才观统一的保障

对社会有用的人一要做好事,二是做好人。把青年引导好、培养好,确立科学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目的。教育界的人才观、学生观、质量观已经转化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帮助学生在思想上认可自己的身份,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积极性,体会成功的喜悦。既要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基础上,铸就创新素质,注意接受新事物,勇于运用知识于创新精神去发现问题、探索未知,不断开拓进取,又要承认学生在思维方式上和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学生在这样的价值观、人才观环境下,才能和教师的教育教学价值观、人才观实现统一,为同一目标进取拼搏。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完善学生人格的主导因素之一

学生时期喜欢模仿教育者的言行,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下,学生的人格会更健全、更完善。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拥有更多优秀的品质,例如独立、坚韧宽容等。坚定独立的性格,能帮助学生形成自尊、自强、自控的品质;坚韧不拔的性格,能帮助学生战胜彷徨,走出逆境,获得成功;宽容豁达的性格,能原谅学生的幼稚与无知,“允许学生说错做错,允许学生改变观点,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意见”,能够减少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必要的冲突,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更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毅力。

摘要:本文浅析了教师的职业特征和应具有的美好人格, 阐述了教育教学过程是教师人格魅力展现的重要舞台, 教师的人格魅力所产生的感召力能极大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并熏陶和感染学生, 潜移默化地作用于学生人格的形成过程。

3.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三

关键词:人格魅力;影响;教师;学员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7-02

党校承担着培训教育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由于其教育对象为领导干部,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党性修养为一体,因而具有特殊性。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要采取各种措施塑造教师的人格魅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领导干部的健康成长。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是感染力、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总和,是一种使人喜爱、仰慕并接近的性格品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堪为人师的高尚品德。“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是以育人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在育人之前,教师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魅力崇尚高尚的操守,需要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需要站得直、走得正。所以,身为教师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朗如日月,清如水静。”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从事教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保持平和的心态尤为重要。北京大学数学系的张筑生教授在这方面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一生热爱教育事业,淡泊名利,甘于清贫,心里只有工作、学生。他似乎不懂得争成果、争头衔,他至死都没有评上博导,然而他得到了学生的爱戴与敬仰。

2.渊博的知识。知识是水,魅力是舟。魅力需要知识的承载,方能显出迷人的风采。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教师作为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更新、优化自身的知识系统,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更具主动和优势,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最优的精神食粮。所以,作为教师应与时俱进,广泛学习,向“博、大、精、深”迈进,真正成为专博相济,一专多能的人。

3.诚挚博大的无私爱心。一个教师是否赢得学员的信任和爱戴,主要是看他是否真正地去关心、爱护学员。作为教师,只有心系教育,呵护学员,无私奉献,才会产生强大的震撼与感染,显出非凡的人格魅力。北京第二十二中学特级教师孙维刚堪称当代教师中的佼佼者。为了学生,他勤勤恳恳、呕心沥血,长期忍受着癌症的巨痛,毅然站在三尺讲台。这种执著与奉献,无时不震撼着学生的心灵。他病逝那天,八宝山上4000多名学生自愿前来送行,白花点缀的悲壮使他的人格在天国里升华。

二、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

教师人格魅力的力量是巨大的,对学员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给学员以震撼心灵的影响和冲击。它具有三个方面作用。

1.示范作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榜样,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一种非常有益的阳光。”对学员而言,教师一般都具有天然的影响力。如果这种影响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作后盾,那就相当持久而强大了,甚至可以强大到影响学员的一生。党校学员身为领导干部,具有较高的素质,但由于各自手中握着一定的权力,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各种诱惑面前,难免会产生困惑,甚至放纵欲望,误入歧途。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既要发挥正面道德说教的作用,更要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示范作用。要通过教师的示范作用影响学员的一言一行,从而使学员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2.激励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教师丰富的知识、崇高的理想、虔诚的敬业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就是点燃学员心灵火药的一根火柴,就是激励学员积极进取、奋发开拓的无声召唤。这种无声的召唤,能够激发学员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朝着期望的目标前进。特别是当一些学员仅仅是为了应付“组织调训”而学习,其动力来自个体生命的外部时,教师人格魅力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往往通过学员的内化吸收,转变为一种洋溢在胸中的内驱激情,转变为一种求学干事的内在动力,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形成心灵渴求与外在行为的统一。这种教师人格魅力所显示出来的无形的“感动”和“震撼”作用,比课堂上人生观教育所运用的语言更富有魅力。因此,一个的优秀党校教师要始终注重开启学员的心智,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员的人生态度和行为,为学员播下终生学习的种子,帮助其在人生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3.熏陶作用。孔子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员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优秀教师通过自身的人格力量去积极影响和作用于学员,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做到不教而教,无为有为,使学员把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内化为一种自觉行动,一种行为习惯,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徐特立先生是毛泽东同志的老师,他治学严谨,为人正直不阿,思想进步,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意识,其一言一行影响着毛泽东同志,也为后来毛泽东同志成为中国革命的领袖奠定了基础。相反,如果教师平时不注意个人行为,在学员面前不注意形象,这样就可能将自己的恶习传给学员。正如《颜氏家训·慕贤》中所说:“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三、教师人格魅力的形成

教师的人格魅力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得来的,它来源于渊博的学科学识,教书育人的能力,过人的学术水平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作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积极学习各种知识,认真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

1.加强自身修养。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还应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因此,教师应选择健康的人格理想作为发展的价值参照系,从点滴入手,自觉加强各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要淡泊明志,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与人为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要扬长避短,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要热爱教育工作,享受工作的快乐;要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努力把自己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教师。

2.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当今社会,科技知识日新月异,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教师的“权威性”遇到严重挑战,教学中捉襟见肘的事情也屡见不鲜。因此,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勤学好问,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以保证自己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以良好的教学效果吸引学员,使学员亲近、敬佩、尊重你。

3.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为教师个体人格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如:加强理论引导,改善社会环境,缓解个体与社会的矛盾冲突;加强思想教育,用健康向上的舆论环境来促进个体人格的健康成长;加强道德引导,造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通过上述的举措,为教师加强自身的修养与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提高良好的外部条件,使之形成令学员钦佩的人格魅力,并以之影响陶冶学员。

4.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四

摘要:护士长人格魅力在护理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护理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是其他各项医护工作开展的基础,由此可见护士长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如何提高护士长人格魅力?本文以此为主题开展,主要就护士长自身素质建设、沟通能力、管理水平三方面展开探讨。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格魅力管理能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5.623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5-0384-02

科室管理协调中,护士长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医院管理需求,护士长管理能力也应不断提高[1]。本文围绕护士长管理工作中的有关内容展开探讨,认为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人格魅力会对其管理下的护士人员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护士长应从多方面提高这两项能力。

1应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只有基于健康人格前提下才能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所谓健康人格是一种外在与内在的统一,详细而言包括:

(1)对待外在客观的态度。不管客观实际对护士长而言愉快与否,都能够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或应对方案,例如突然接到上级突击检查通知,并明确了解科室内的各种有利、不利现状,从而就能够有顺序的展开调查并指挥调动科室人员妥善处理,却不会因为事发突然而方寸大乱。

(2)沉稳、理智的办事能力。对于其他人提出的合理意见虚心接受,承担自我责任,友善、真诚的对待别人和下属,关心下属[2]。良好把控自我情绪,善于用理智控制情绪。

(3)终身学习的意识。除了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掌握非专业知识。特别是管理、沟通的技巧。通过这些技巧有效的与下属或他人交流,促进感情。补充知识拓宽思路,不断创新开拓。

2善于与他人沟通

护士长要实现多方面、多层次、多类型的沟通,工作比较复杂且广泛,因此护士长在医护过程中发挥着纽带作用,意义重大。其中,主要协调的关系包括以下几种:①与患者的关系。真诚、热情的对待每一位患者,多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了解其需要和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摆正心态,正确对待患者的各种要求;②与下属的关系。首先,护士长应以身作则,在生活工作中以高尚的人格魅力为下属树立良好榜样;正确看待“权利”,做到公平、公正。生活上关心下属,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3];③与其他部门关系。护理管理工作并不是一种专门性工作,需要与其他科室打交道,希望得到其他部门员工帮忙时,必须建立在尊重对方的基础上,使对方自愿提供帮助;④与科主任的关系。积极协助科主任妥善处理行政事务,了解尊重主任意见,遇事共同商议,彼此树立威信,良好的协助科主任工作;指示的下达要落到实处;以期成为护理学术指路人;⑤与医生的关系。长久以来,医护不分家,二者相辅相成,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是缺一不可的;护士长是连接医生与护士的桥梁,对医生要彼此尊重,如有需要帮忙的医师尽可能提供帮助,共建和谐的协作氛围。

3提高自身管理艺术

自身管理艺术是指在长期工作中调动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护士长是绝不可能单独存在的,是以隐性或显性的方式对护理单元其他工作人员产生影响,最终落实目标[4]。心理学有“关系场效应”一词,在群体中,如果相互之间关系融洽,能够发生群体增力,也就是1+1+1>3,使群体内部产生内聚力,如果彼此关系不和谐,则正好相反,使1+1+1<3。领导有义务为工作人员创造一个温暖和谐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积极性。由此可见,护士长提高自身管理艺术何其重要。

(1)有效的激励手段:管理工作的开展还需护士长使用有效的激励理论。哈弗大学心理学家做过一项有关职工激励对其能力的作用研究,其结果表明,普通情况下职工能力在20%~30%,对其施加有效激励手段后,会达到80%~90%。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护士的每一次进步进行及时的鼓励,根据双因素理论不断提供专业发展的机会,通过期望理论为护士设定合理的价值目标,依据公平理论确保护士对其自身的投入产出比感到可以接受。

(2)合理授权:有些护士长不愿授权,这可能是由于对护士能力不信任,担心承担不必要的风险,或害怕权利授出会威胁自身威信,丧失权利等多方面有关。实际上授权的同时等同于授予了下属信任和尊重,使其充分发挥出自身潜能和创造力,给予对方切实的成就感和参与感。

(3)时间观念培养:时间观念在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在医疗救治方面尤为明显。因此护士长应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减少时间消耗,提高工作效率。此外还需提高质量观念,如发现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问题的处理还需对结果进一步考量,确保目标与效果相一致[5]。此外,护士长还应在工作中良好的使用统筹法,设定合理计划,安排时间,将工作程序清晰的表达出来,并对下属护士提高要求,强化其工作计划性,真正做到有条不紊,树立办事不后托的好的工作习惯。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具备高尚品格和人格魅力的管理者更能赢得护理人员的追随和附和。当前形势下的现代化管理中,关键因素还是在于人。护士长应重视自我素质水平的提高,形成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护士长人格魅力的刺激下,能充分激发下属护士的自觉性,促进护士之间的和谐配合,从而打造一支强有力的队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领导才能,推进护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洪霞,姚文玲.护士长人格魅力对护士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8):298

[2]黄颖健.护士长人格魅力与科室团队凝聚力[J].全科护理,2010(6):535-536

[3]刘雪,王海燕.保健与激励因素对护士长管理工作的影响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255-256

[4]吴敏.影响基层医院护士长管理水平的原因及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4):7-8

5.浅析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 篇五

嫩江农场中学 王晓纯

[摘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体育教学要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必须在课堂教学内容和组织形式方面动脑筋,想招数。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合理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体育游戏具有活动性、趣味性和竞争性,特别是那些富有竞争性的游戏,既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的主动参与,又培养了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在趣味性较浓的游戏中,学生可以轻松健体,丰富生活情趣,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的技能和本领。

体育游戏 课堂活动 有效性

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健全和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体育游戏具有活动性、趣味性和竞争性,因而经常参加游戏活动可以加速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可以说它们的目的是一致的。那些富有竞争性的游戏,又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的参与,培养了学生的进取精神。在趣味性较浓的游戏中,可以轻松人体,丰富生活情趣,促进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培养和提高人们生活中必须的技能和本领。以上这些正是游戏活动的魅力所在。当前体育教学正处于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教学工作,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持久锻炼身体的习惯,建立以终身体育锻炼为指导思想的教学体系。要落实这些目标,就要求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师是知识的化身、绝对真理的代言人,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组织者,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师必须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一种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来对待学生,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想尽方法培养学生永不熄灭的求知欲望,精心呵护学生稍纵即逝的创新火花和灵感。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本设计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那何为有效性教学呢?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在体育课上,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到有利自己发展的知识、技能。还要获得影响今后发展的运动技能和价值观念。而体育游戏在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长期以来,游戏作为体育活动的手段,已成为中小学进行体育教学的常用方式,它对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知识技能、提高基本活动能力等有着积极的作用。通过体育游戏还能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作风,因此体育游戏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体育游戏所选择的内容都是能让学生在玩中练,在练中玩,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兴趣中找到乐趣,从乐趣中找到学习的窍门,从而喜欢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亲身体验运动所带来的快乐。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那么体育游戏到底对学生活动有效性有哪些影响呢?

一、利用体育游戏比赛形式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大家知道,游戏比赛在小学体育教材中占有相当的份量,但在中学的课堂上就运用得越来越少。实际上通过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热爱集体和遵纪守法等优良品质。比如,我们在新课的导入阶段,应用简单的游戏,既使学生明白课堂纪律的重要性,又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在激发兴趣阶段,利用各种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游戏,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做好了热身活动。学习阶段,通过体育游戏教学,既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创造性和想象力,又通过游戏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争强好胜,以及初中学生自身的运动能力,在游戏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学生团结协作的因素,要求学生在游戏比赛中相互协调配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而这些优良品质正是一个人健康心态的集中体现。体育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机。例如,在体育游戏比赛中一些个性较强的学生因不服输而与对方发生争执,甚至动武;也有失利组的学生互相埋怨,导致受指责的学生产生怯场心理而退出比赛。这样一来,不仅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伤了同学之间的和气。这时,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耐心地引导学生特别是对游戏有偏见倾向的学生认识体育游戏比赛的重要意义,正确看待比赛的成败,批评有碍团结的不良倾向。同时还要与学生一道分析造成失败的原因,找出制胜的有利因素,最终使学生化沮丧为振奋,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二、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抗拒挫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任何人从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事事如意。同样,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也难免会遇到挫折。例如,在上课体育游戏比赛中,我发现一个组的学生违规比赛,被学生发现指出,结果使该组的学生转移了注意力而导致失败。这种由于意外因素造成的失利使学生难于接受,情绪非常恶劣。对于这种意外事情的发生,教师要主动地向学生说明真相,讲清道理,充分肯定他们的实力,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提供再赛的机会。同时还可以通过优秀运动员参加世界大赛出师不利的典型事迹来教育学生,使学生了解任何比赛都可能存在一定的意外,包括裁判不公等,培养学生接受意外事实的能力,从而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利用体育游戏的小组活动形式,可以培养学生乐于合群的好性格,这样能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性格是人个性的核心要素。俗话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性格对于学生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人的性格与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中学阶段是学生性格形成的重要时期,我们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使他们乐于交往,兴趣广泛,与人和谐相处和积极进取。如在体育分组游戏活动中,常会发现个别学生不愿参与活动,只是坐在一旁观看或四处走走。询问原因,大都强调客观原因。经深入调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导致不合群。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亲自出面,带领不合群的学生一起参加小组活动,指导小组活动方法,并在巡视中不时地过问该小组每个成员的活动情况,及时表扬该小组成员取得的成绩,使不合群的学生增添信心、融入群体。此外,还可有意识地创设两人合作的游戏比赛,让这类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与同伴打成一片。这样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帮助这类学生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四、通过体育游戏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水平,并最终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在体育游戏教学中,特别是一些带有情节性的游戏,通过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启发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和充实学生的思维和想像力,充实学生知识,启发他们创造性的去完成各种练习。此外体育游戏大都是集体进行的活动,而且彼此间有一定的竞争关系,所以他们在活动中最容易充分表现自己的行为。如学生在游戏中对遵守规则的态度是公平诚实,还是投机取巧;对待同伴是团结友爱还是损人利已;对待困难是不屈不挠、勇敢顽强,还是胆小懦弱;对待竞争是积极互动还是消极懒惰等。所以通过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有利的时机,教师对待学生上课的表现,应积极的诱导,坚持以事育人,以理育人的教育方法,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水平。

五、体育游戏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样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因为一项创新活动的完成,必须具有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为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通过多种游戏手段来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及运用知识的实践能力等。比如体育游戏活动的安排要体现健身性、趣味性和实用性,以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获得成功和愉悦的体验。使他们能热爱体育活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还可通过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并给学生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同时为学生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竞争力。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安排游戏和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因此,广大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机结合起来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在课后进行一些轻松和有趣味的体育游戏活动,还可以松驰神经,消极疲劳,活跃和丰富学生的生活情趣。所以说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丰富体育课堂的内容,并能最终提高体育课堂学生活动的有效性。

建议 运用游戏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明确:不要单纯地为游戏而游戏,为取乐而游戏,而是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应避免使用那种漫无边际的游戏。(2)讲清原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是在活动中应遵守的要求,讲清规则可以提高游戏的效率。(3)短小适量:游戏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过长,大脑兴奋会转化为大脑抑制状态;过多,学生就会失去兴趣。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必须紧紧围绕游戏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来考虑。同时,还要考虑活动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活动能力;选择游戏内容是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因此要注意把体育游戏的内容同思想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很好的结合起来,做到寓教育于娱乐之中。为了使体育游戏活动顺利进行,对场地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到安全因素。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参加者的兴奋度高,动作速度快,一切在场地内及其周围的物体,都有可能成为伤害事故的直接或间接原因。场地的大小、器材的种类及数量的多少,都应根据游戏的内容和性质、学生的水平和人数等具体情况来决定。在场地、器材准备和布置完毕后,最好由教师亲自试做一次,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参考文献:

[1] 管水法.谈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体育教学,2004(1)11-12 [2] 袁 冲.试论新课标下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J].体育教学,2006(18-19)

6.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六

宾阳县中华初级中学 李春年 邮编:530421

[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结合教学实践,对学校体育课中体育游戏的特征、作用、游戏选择、注意事项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更加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同时,也提高体育教学的健身和娱乐功能。

[关健词]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特征

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已经从传统的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现在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学校体育,提倡以健身、兴趣、娱乐教育为主,淡化竞技体育。目前,我国学校体育仍是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比较单一,缺乏趣味性;在组织教法的运用上缺乏创新和娱乐性,满足不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和不自觉、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在大力倡导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大胆地尝试“快乐体育”的教学模式,把体育游戏充分地渗透到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因此,有必要高度明确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定位,从而更加科学合理地提高教学质量。

1体育游戏的特征作用

1.1活动目的明确。这种目的就是以增强中小学生的体质为主,其次是发展智力和获得娱乐。有的游戏重在提高某些素质,有的重在发展体力和智力,有的是为了提高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有的侧重调节情绪和休闲娱乐。

1.2活动内容有较强的教育性。体育游戏是一项有组织有纪律的集体活动,不少游戏还有一定的情节和主题。按一定的规则进行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机智勇敢、忠诚老实、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精神。

1.3活动方式有很大的可变性。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或根据教学上的某些要求,游戏动作可作相应调整变动。如可用器械,也可徒手;道具可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规则可繁可简,可粗可细;跑、跳、投、攀、走等动作,可以是正常的,也可以是变异的。体育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包括促进一般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各种运动专项密切相关的专门游戏,由于它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竞赛性强,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2.1培养情操,塑造优良品质。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情感、需要、意志、信念等诸多因素,学生这些因素发展的形成,教师的教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竞技性、公正性正符合了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因而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会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动地转化角色,规范自已的行为模式,判断诚实与欺骗,培养勇敢、顽强、果断的精神,将自身融进集体中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游戏多是集体参与的游戏,想要取得胜利就需要同伴的协同一致奋发拼搏,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因此,通过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懂得协调竞争与合作关系,掌握互相帮助、配合、尊重、忍耐、服从等人际交往间的心理准则与社会情感,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共同的归宿感。

2.2发展智力,提高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运用体育游戏这一些特殊的形式,可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观察力、判断力等,从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例如:“组词接力”游戏,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围成两个圆,各组互派一名监督员,分别监督对方有无犯规违例。首先由各组第一名同学绕本组圆圈跑完一周后回到原位并迅速说出一个由四个字组成的词,接着第二名同学继续绕着本组跑完一圈后回到原位,以第一个同学说的“词”的最后一个字作“字头”,再说出一个四字词,如“好事多磨”、“摩拳擦掌”等等,以此类推,哪一个组全部轮完且先到达终点并且组词正确者为胜。这种游戏既发展了学生的心智活动,又锻炼了体能,是一种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游戏。除此之外,游戏的中的各种跑、跳、投、翻转、平衡等又可有效地起到伸展关节、提拉韧带、改善各器官的协调性,增加身体的平衡力以及上下肢的股肉力量,以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2.3辅助教学,复习巩固专项技术。体育教学中,游戏常常被安排在课的准备阶段。游戏在此阶段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可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各器官的生理惰性,使机体很快地进入工作状态。同时根据不同课程、不同项目的需要,适当地安排一些与专项内容有关的游戏,将所学的某些动作安排在游戏中,既达到了活动身体的目的,又在快乐的游戏中熟练、复习、巩固了所学的动作。体育游戏的选择

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体育教学中选择游戏首先要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3.1 选择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兴奋性的游戏。如“有效与无效口令”、“大人、小孩”、“放爆竹”、“抓手指”、“看谁记得牢”、“反口令”、“巧扳数”等。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达到高度集中,把其注意力集中到体育教学中来。

3.2 选择能促进学生身体发展的活动性游戏作为准备活动的教学内容。如“贴膏药”、“开火车”、“喊数抱团”、“追捕营救”、“排头攻排尾”、“老鹰抓小鸡”、“拉网捕鱼”等,通过游戏活动,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运动内脏器官的生理机能水平、调动学习状态。

3.3选择与基本教材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作为辅助练习。如“迎面接力”、“|圆周接力”、“看谁反应快”、“跳传跟进”、“运两球接力”、“推球过线比赛”、“跳山羊”等,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的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有了粗糙的分化过程,提高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娱乐比赛中熟练掌握运动技术与技能。

3.4选择与各类身体素质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作为练习手段。如“掏鸟窝”、“抬木人”、“追逐赛”、“推小车”、“蛙跳追捕”、“搂腰过河”、“猪八戒背媳妇”等。通过游戏活动,在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的同时,又能全面有效地发展各种身体素质。

3.5 选择在情绪上得到调节或体力上得到恢复的放松性游戏。如“打手背”、“抓手指”、“指鼻子”、“锤子、剪子、布”、“打鸭子”、“充气------放松”等,通过游戏活动,调节情绪、恢复体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中得到乐趣。选择游戏还应考虑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身体素质及训练水平,注意游戏的人数、场地器材设备和游戏时间的长短等情况。游戏的组织教法要尽可能的简便,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在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要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作用,在教学运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4.1 游戏的组织要注意科学性

游戏的组织要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身体素质的训练水平,根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学生要区别对待,科学组织。游戏时要密切观察学生身体状况的变化,掌握运动密度和运动量。4.2 游戏的过程中注意强调组织性和纪律性。

游戏过程中必须加强组织性和纪律性,这是游戏顺利进行的保证。如分组后,各自都要按指定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游戏,特别是投掷项目及在跑动中进行的游戏和球类游戏等,更要注意有次序、有步骤,秩序井然的进行,否则易出现混乱,甚至出现伤害事故,影响教学的进行。

4.3 裁判在工作过程中,要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只有客观地评定游戏结果和监督遵守规则的情况,才能保证游戏的教育作用,否则就会降低游戏者的情绪,甚至会发生互相争执。裁判员通常是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游戏者担任,以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教师要全面观察整个游戏的过程,保证游戏顺利进行。4.4 游戏结束后要即时总结,提前或延迟结束游戏,其效果都不好,而应在规定的时间或规定的次数完成后结束,或当学生比较满足且不有佘兴,但又不太累的情况下结束游戏。游戏结束后,教师首先要公正地评定游戏的结果,对整个游戏与个别人做出奖评,指出各队在发挥集体力量和遵守规则、执行规则方面,在技术、战术的运用和发挥上的优缺点争取下次取得胜利。总之,在总结中,评定要公平合理,要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便参加者通过游戏受到教育,获得知识和技能。

4.5 在游戏中还要注意掌握、观察学生在游戏中的情绪变化及教师要以身作则,这很重要。教师要全面关心学生,特别是体质差的,要鼓励他们让其感受集体的温暖 5 小结

体育游戏是学生的“良师”,是体育教师的“益友”。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了它,一个枯燥的练习可以变得津津有味,一个沉闷的教学可以生气盎然,体育游戏还能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驰骋的空间。因此,广大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和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将体育游戏和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创造条件。我们呼唤有更多的体育游戏“回”到孩子们的身边,走进我们的体育课堂,我们期待对体育游戏的研究能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法论,并助体育的素质教育走向成功。

7.对高校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研究 篇七

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而人格魅力则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指教师的道德风范、知识修养、心理素质、仪表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是一种与职责、职位无关的对学生的影响力, 它润物无声, 涓涓入心, 更持久也更有效。

在教育兴国的大形势下, 教师这个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力服人者, 非心服也, 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 ”古人在这段话里讲的就是人格的力量。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以及对学生感染力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大学时期, 广大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趋于形成, 在此期间, 高校教师对其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体育授课形式的特点, 教师和学生的接触距离更近、示范与模仿的效果更强、言与行的指导更直观。因此, 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体育不仅仅是个人身体活动的基本需求, 也是全社会蓬勃发展的必然需求。新时代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更加趋于多元, 体育事业不仅关乎到个人的身体素质, 也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面貌与精神品质。事实上, 体育教学不仅仅致力于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还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来帮助学生树立起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生活精神, 在此情形下, 关注高校体育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用良好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指导学生,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由此可见, 培养和提高高校体育教师人格魅力正是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从以下六个方面对体育教师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

1、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 教师要表现要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 乐于助人和交往, 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 有进取精神, 自励而不自大, 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 表现得勤奋认真。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 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 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

2、在理智上, 表现为感知敏锐, 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 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 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极为深刻的重要影响。

3、在情绪上, 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 保持乐观开朗, 振奋豁达的心境, 情绪稳定而平衡, 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 令人精神舒畅。优秀的教师更应是心胸开阔, 豁达大度的, 有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 容的下千姿百态的学子。

4、在意志上, 表现出目标明确, 行为自觉, 善于自制, 勇敢果断, 坚韧不拔, 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陶行知老先生的一句话:“学做一个人。”人格总是在关键时展现, 但人格的形成却是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可以平凡, 但不可能平庸;可以做凡人, 而思想则要学习伟人。道理实在很简单, 就像“竿越高, 你跳得也越高”一样, 一个人只要有勇气、有自信, 把自己面前的横竿每天清晨都提高一节, 那么, 你人格的提升也就必然的了。

5、具有幽默感, 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它是人们适应环境的工具, 是人类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方法之一。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 是没有希望的人。可见,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应当学会幽默。多一点幽默感, 少一点气急败坏, 少一点偏执极端, 少一点你死我活。

6、雅而仪表、端庄仪态。对于每一个教师来说, 形象是自己的品牌。保持良好的仪表、仪态, 体现个人的风度与品位, 不但是对自己, 同时也是对学生的尊重。从给学生良好的印象开始——形象。仪容干净、整洁即是美;服装协调为美, 体现智慧;饰品不要比你本人更夺目;精神是仪表的灵魂。.站姿是所有仪态的基础;高雅的坐姿;自然、流畅的走姿;美观大方的蹲姿;优美和谐的手势。

总之,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体育教师, 首先要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的人。我们每一名高校体育教师都应当努力地提高自身的素质, 用自己良好的独特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和教育广大青年学生。通过教师“润物细无声”的浇灌与培育, 让大学生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 增强努力学习、提高能力、奉献社会和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成为一个有健全良好人格的人。

参考文献

[1]涂智君:《浅谈研究生导师的人格魅力》,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5) 。

[2]柳礼泉、谢自芳:《高校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职责与境界论析》, 《中国大学教学》, 2007 (09) 。

[3]潘涌:《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潜教育价值》, 《学术探索》, 2001 (01) 。

[4]袁泉:《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0 (1) 。

8.教师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塑造 篇八

【关键词】教师 人格品质 人格魅力 师德形象 激励 陶冶 示范

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依据。因为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的活的源泉中产生出来,任何规章制度,任何人为的机关,无论设想得多么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业中人格力量的作用。”可见,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教师的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运用又是多么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它是如何影响学生的?在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人格魅力又是怎样发挥其巨大作用的?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验谈谈不成熟的一些认识。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对学生学业发展的激励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一种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的火药未被点燃。”这话说得多好。教师的人格特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及时见效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过程,还包括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等心理活动双向交流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情感,教师的作风和意志等心理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效果。教师积极热忱的态度能够使师生间建立融洽的关系,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对教学效果产生积极影响,提高教学效果。同样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为达到教育目标展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都是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无声召唤。它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树立远大、正确的学习目标。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更有利的推进教学进程,成功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表达能力,灵活的教学方法,而且能借助自己积极的情感,善于以情激情,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在愉悦中高效率学习。这就是教师人格魅力的魅力!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教学工作不懈追求、忘我工作的教师,而正因为如此,他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班上的学生。哪怕学习再差的学生在他的课上都不捣乱,因为我们深深体会到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学术研究的精益求精。可见,教师的人格好比一部好书,足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二、对学生良好情感的陶冶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的无私关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美好纯净的心境。陶行知先生提倡“爱满天下”,鲁迅先生强调“教育植根于爱”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生有一颗博爱的心。不分智愚、不分贵贱、不分亲疏、不分恩怨,都一概热心教诲。其次,教师对学生要以诚相待,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只有这样,才会激发学生美好情感的流露,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

三、对学生道德升华的示范作用

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可塑性大,模仿力强。同样这个时期,也是难以抵制不良诱惑,走偏人生道路,迷失生活目标的时期。作为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由于和学生接触最多,其良好的人格魅力能为学生提供行为规范的模式,最容易成为学生模仿的典范。从而使学生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促使学生进行灵魂的自我审视,更会以活生生的道德模范来衡量自己的德行,做出自我调节,汲取教师的人格魅力,追随教师的人格轨迹。从而使自己的道德水准不断得以提高。

综上所述,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毋庸置疑。那么,作为教师又应该如何塑造人格魅力呢?

1、确立以德立身、锻造高尚人格的道德观

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总书记告诫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为了使受教育者的人格健康发展,教师必须以德立身,致力于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要照亮别人,自己心里要有阳光和火种。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要将自己的生命融于人类和民族的发展进程,不断磨练意志。其次,要以德立身就须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为人师者须处处严于律己,须有言行一致的人格风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能够做到。以求真、至善、达美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事事为人师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以积极向上的处世态度,豁达乐观的胸怀,高尚的理想情操,崇高的敬业精神,坚强的意志品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去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时刻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对学生心灵的震撼,其人格才能产生影响学生的巨大魅力。

2、确立增强教书育人本领的专业观

教师不能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还需是“终身学习”的“学者”。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教师适应职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更新换代异常迅速。这都向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成为合格教育工作者,就必须重视专业成长,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要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要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使学生被老师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风趣的语言所深深吸引,从而从内心佩服老师,进而产生对老师的敬重,自觉自愿的接受老师的教育和引导。

因此,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将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升人生品位。

9.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作用 篇九

体育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巧、技能,而且还能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学校体育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为了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及其机能的正常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了解儿童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以实现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而小学低年级都是出于6—8岁的少年儿童,他们有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形式多样、趣味性较强的游戏教学模式,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一、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决定着游戏的作用。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再向以前教学大纲那样有统一规定,因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当然,原则上必须求稳求实、且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学内容选择的关键是要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科课程中知识、原理和技术在活动中直接经验的感受与体验的相互转换,使学生愿学乐练,受益终生。而把教学内容溶入具有形式多样、趣味性游戏中,更受低年级的学生的喜爱。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具有趣味性和竞争性,对小学生有较大的吸引力,体育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教材之一。体育教师应适当地采用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阶段,采用游戏法对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课的顺利进行。小学阶段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是兴奋占优势,抑制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单调的练习容易产生疲劳,因此,要采用变换游戏方法,加深形象化教学,使每一个游戏都能吸引住学生。通过游戏,提高小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趣,是小学生体育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二、形式多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决定着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的激趣作用。爱玩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在小学时期的学生好奇心强,常常以直接兴趣为动力,这就是要求体育教学应从学生的情趣特点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游戏,寓教于玩,增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在游戏中学到体育教学内容,达到体育教学目的。特别是在课的准备部分,可根据学生神经中枢较易兴奋,较注重集体英雄主义,好胜心强等特点,体育课可进行形式多样的准备运动,如“钓鱼”、游戏“巧过拦截区”、“跳过跑绳”、“鸡毛信”等来体竞赛游戏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果一堂体育课准备部分练习组织得当,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堂课就是成功的开始。

进行体育教学,利用儿童化教学就是要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完成体育课 的教学任务。儿童是以机械记忆和形象思维为主,教学活动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儿童的“ 本性”往往毫无保留地反映在体育课中,体育教师应懂得儿童的心理特征,按照童心、童愿和童颜组织体育教学,才能防止体育教学的“成人化”。要防止单纯技术传授。有些体育教师把现代竞技运动中的先进技术充实 到小学教学中,是一个大胆的尝试,但必须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看这样做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切勿单纯以技术掌握程度来评定教学的好坏。

2、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决定着游戏在体育课教学中的激趣作用。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都比较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做游戏等趣味性活动来启发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做到潜移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的兴趣化可以给儿童以情绪的满足,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好动、爱新鲜,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教学手段要多样化,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推迟疲劳的出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较长时间练习某一个动作而感到枯躁,教师可采用游戏法和比赛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还应做到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准确的动作示范,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化、兴趣化,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使体育课上得生动活泼。

三、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

1、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游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和驱动力,所以在设计时,坚持趣味性原则更重要。设计的活动生活化,有趣味性,学生才会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克服困难坚持下去。例如玩争凳子游戏时,把它设计成学生喜欢的小兵打仗的情景,学生们活动的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2、在课堂中穿插趣味性游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些趣味性游戏,以活跃课堂气氛,刺激学生运动神经的活跃。如在准备部分的队列练习时,穿插一些花样等,使枯燥无味、紧张的体育课变得生动、轻松、具有吸引

四、游戏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德育

体育游戏是学生们最喜爱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如做“打龙尾”游戏,不仅能发展学生投准和躲避能力,更使他们能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做到互相协作、团结一致,为集体胜利争取多打而努力。例如,做“胯下头上传球”游戏,则能培养学生机智活泼、团结负责、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但由于各种游戏的手段不同,其所受到的思想教育要求也不同。

总之,游戏的形式多样、趣味性强,受低年级的学生的喜爱。而且,还能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游戏的教学。

游戏在小学体育课中的作用

学校

10.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十

摘要:体育最突出、本质的特征表现就是身体的活动性,它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游戏有等同于体育的功能,它可以使学生强身健体,而且它具有趣味性、适应性、竞争性,更能吸引和调动每个人去参与。

关键词:体育游戏;感知能力;情绪情感;意志力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体育的规划要求,以及各级教育部门对体育教育的理解和重视,学校体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分量越来越凸现,从硬件配备到课时增加,再到大课间活动,无不体现出体育的重要性。体育之所以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是因为它最突出、最本质的特征表现就是身体的活动性。它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发展身体运动能力,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但锻炼了身体,还得到了许多乐趣,而这些乐趣则大多来自于体育中的游戏。在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娱乐活动、体育比赛活动都可以看作是体育活动或具有体育因素的活动,而这些活动看起来更像游戏,或者说都是在游戏中进行的。从游戏的本质来看,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自身需要引发的,以人类自身为对象,满足人类自身活动需要,不产生物质产物的特殊活动。近年来,民间传统体育得到了重视,各中小学秉承独特的民族文化体育传统,创造性地将滚铁环、斗鸡、陀螺、押加、竹竿舞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引进校园,引入课堂,极大地丰富了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内容,增添了体育的趣味性,使青少年能够继承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并在运用中、在活动中、在人群中加以保护,代代相传。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几乎每节课都离不开游戏。因为游戏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具有趣味性、适应性、竞争性,更能吸引和调动每个人去参与。

一、体育游戏对学生情绪情感的作用

体育游戏是在一种轻松、愉快、充满情趣和有竞争性的氛围中进行的,游戏的.趣味性、游戏性、竞争性和惊险性,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青少年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追逐躲闪,比力气,斗智慧,从中尝到乐趣,得到满足,尤其是那些激烈的比赛更令他们神往。在一个大课间活动中,操场上热闹非凡,学生正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滚铁环练习。游戏场上,不管是刚学会的,还是技术娴熟的,均上场显身手。铁环发出的,尤其铁环上套的三个小环,滚动时发出的更加悦耳动听的哗啦哗啦声音中,也传来了学生咯咯的笑声。操场上汇聚成满满的幸福与快乐。这个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跑的能力和身体的协调性,还使学生愉快的情绪与情感得到了充分调动,陶冶了情操,训练了脑筋的灵活性,培养了正确的判断力,还能帮助学生认识客观事物,加强学生的听力、视力、注意力、知觉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二、游戏能促进学生感知能力的发展

感知觉是少年儿童认识外界事物、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游戏是一种通过操作物体来感知事物的过程。在游戏中,通过眼看、手摸、耳听了解各种事物的特性,大大加强了感官的感受性,促进了感知能力的提高,同时丰富了知识经验。如“头顶书本接力”游戏,游戏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成纵队站在起跑线后,排头学生手拿一本书,游戏开始后,排头将书平放在头顶快速前跑,跑至终点绕过标志杆跑回本队,将书交给第二个同学继续反复,直至全队跑完为止,先完成的一队获胜。在这个游戏中,学生要取得胜利,第一取决于奔跑速度,第二取决于平衡能力,第三取决于感知能力。体育游戏通过丰富的感知刺激,如场地、器械、动作、音乐、节奏、运动形式,再通过视觉、听觉等,对学生感知发展具有特殊功能。

三、体育游戏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

体育游戏对青少年有极大的吸引力,一方面源于它的趣味性,另一方面它具有挑战性和竞争性。如“争分夺秒”游戏,游戏规则是:每五人一组,听口令同时从起点出发,跑到另一侧线端,从放置的篮子中取出一个乒乓球,然后跑回出发地,将球放在此处的篮中,从出发时开始计时,在一分钟内,谁的乒乓球放得多谁获胜。要求:每次只能取一个球,且必须放到出发地篮内。游戏中,学生一边注意力高度集中,争分夺秒想取得最好的成绩,一边还要注意不犯规,在游戏中,由于剧烈运动身体会稍有不适,但学生为了获胜都能积极克服,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时的难受感、忍耐感和坚持感,以及体验与同伴的意志差别感,竞争意识得到了充分发挥,从而培养了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树立了信心,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遵守纪律、顽强向上、永不言败。

四、“巧用”游戏,培养竞争意识,提高集体协作能力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和技术环节“巧用”游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拼搏精神和集体协作意识。如足球课中传球、拦截练习时的游戏设计:学生6-7人一组,站成直径8-12米的同心圆,圆内一人,其他同学用各种方式进行传接球,圆内这名同学抢截球,直到抢截成功,方可交换角色。游戏规则:

(1)可合理冲撞,但不得故意用力冲撞,抬脚过高。

(2)传接球超过圆圈直径为失败,谁传球失败或传球被抢截都要自觉和圈内同学交换角色。这个游戏,使快速逼抢、传球(停球)技术得到实战锻炼,也使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竞争意识和集体配合协作能力得到培养。中小学生体育课中的快速跑,是大部分学生喜欢的项目。在快速跑练习中,学生不但掌握了起跑、起跑后的疾跑、途中跑和冲刺等动作要领,其协调能力也得到锻炼,同时还锻炼了视觉和听觉能力,更主要的是练习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果体育教师把这个游戏贯穿于教学过程,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力。综上所述,体育和游戏是不可分割的,在中小学体育课中游戏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和游戏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相辅相成,既使学生在体育课中掌握了体育知识和技巧,同时通过游戏活动得到了快乐,提升了兴趣,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努力拼搏、顽强勇敢、团结协作等优秀品质。只有体育和游戏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锻炼,使得学生身心愉悦,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于振峰,赵宗跃,孟刚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体育游戏》.

11.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十一

关键词:体育游戏作用

目前,我国依然采用以竞技体育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较为单一,趣味性不强。教师在组织以及授课上运用的方式过于死板,缺少能动性及娱乐性,导致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排斥,出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和不自觉、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在素质教育大力倡导的这个时代,在学生的课堂上我们要勇于尝试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把游戏引入到中小学的体育课堂教育中。故,游戏体育的定位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它存在的意义以及价值,以科学的授课形式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游戏是相对独立性以外学生体育兴趣的组成部分,又属于体育活动,其中不仅具有课堂中的简单体育活动,并且它还具有更多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等。体育游戏它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在一种较为欢乐的氛围中进行授课、竞争、普及,以此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点。体育游戏课堂形式的采用,大大提高了学生课堂中的表现,使学生不会有任何以往的枯燥以及厌倦,非常符合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因此受到更多学生的欢迎。同时体育游戏其中包含着具有情节性的活动以及竞赛方式的活动,更加体现出生活性、思想性、主动性、直观性,让学生感兴趣的授课形式,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模式的出现是很好的体育课堂辅助性教学手段。

“良师”可谓是体育学生的好老师,“益友”则是体育教师的好朋友,在授课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体育游戏的价值,以此完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利于教学任务及意义的完成。体育课堂的出现,将一个无趣的项目练习可以变得津津有味儿,将沉闷的课堂变得生机盎然,同时体育游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空间。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毛泽东同志在给《新体育》杂志的题词中写道:“要活动,要游戏,是儿童的天性。”以上均说明孩子对于游戏的特殊感情,有着必然的联系。体育游戏改变了传统亘古不变的模式,因它的环境及条件的变化,反而对于儿童的智力发展、身体健康起到了最直接的影响。故,广大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内容,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为更有质量的完成授课创造一切条件。我们本着将体育游戏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走进学习课堂,我们期待对体育游戏的研究能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方法,并助体育的素质教育走向成功。

一、体育游戏的内涵

《教育大辞典》中对体育游戏定义解释为:亦称“活动性游戏”。体育教学方法之一,规则游戏的一种,为提高学生兴趣,将某种体育活动加上情节或规则,或者是根据活动的记过来作为胜负的依据,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是身体活动、情节、规则、方法、结果和场地与器材。也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建立在让身体练习为根本,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性情为目的的一种现代体育课堂的新方法。它的特点就是功能多,规则多样、形式独特,简单而又容易实施的普及性及大众性。

体育游戏是游戏其中的一部分。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人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是体力活动和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游戏活动。体育游戏是指以促进人的身体正常发育和基本动作的形式,增强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浓郁的教育性及娱乐性,同时还具有开发智力、社会生存,培养优良道德品质为目的而进行的活动。

二、体育游戏的作用与意义

1.体育游戏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环境对于儿童的发育情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在认知的活动中,任何意志行为或动作都是以外部逐渐转变为内部,从生理水平转变为心理水平,两者之间有着相互影响前进的关系。之所以因为体育游戏的花样性,不单单为学生创造着增强体魄的基本条件,而且为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了花样的天地。体育游戏它的影响性是复杂的发射过程,它取决于大脑皮层对内外感受器可产生的各种信号的分析综合能力。只有在游戏的过程中,才可以更大的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运用能力,并且对于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组织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及培养,从而达到学生自身的活跃程度,感知能力得以加强,认识能力、接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因此得到一定的发展。

2.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游戏的本身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的掌握且达到一定的水平,它最大的依靠就是有较好的身体素质为前提,比如说速度方面、力量方面、柔韧方面等等。而体育游戏则是对全面发展上述素质具有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较好的促进了学生掌握运动技巧的能力,对于学生的理解及接受技术的能力也相对影响着,以此互相辅助,达到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以及有方法的接受运动技术的全面开展,实现良好环境,最终实现目的。

3.体育游戏对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研究

儿童的感情交往是其生长发育及个性开发的基本需求,是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过程所必需的。而体育游戏中包含的一部分就是社会交往成分。体育游戏可以为学生创造更优良的集体环境,在集体游戏的过程中“以儿童教育儿童”是对儿童早期进行良好教育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说体育游戏是学生进行社会交往的起点。

综上所述,以上研究分别以体育游戏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促进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一些的研究和探讨,把体育游戏贯穿到体育教学中进行研究。推广游戏体育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创造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更新知识层次,积极备课,希望通过体育游戏教学能够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桂玲.管窥体育游戏教学[J].教学与管理,2004,(12):61.

[2]曲宗湖,杨文轩.现代市场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周西宽,等.体育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74.

[4]曹湘君.体育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5.27.

[5]中国体育概论编写组,王则珊.中国体育概论[M]. 1986.17.

[6]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研究会.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12.浅析体育教师人格魅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论文 篇十二

一、营造特色班队文化,提高班级生活质量

上学年,我们启动了“我的班级,我的家”的个性化班级文化创建活动,各班制定了创建规划,进行了精心的教室布置,形成了独特的班规班纪和催人向上的班级口号。下学期,我们则鼓励引领各班将班级精神融入到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营造独特的班级生活行为文化,唤醒学生爱班级,爱学习的积极情感。这种由制度文化向行为文化的转变,实现了有形与无痕的畅游,各班的特色文化日渐凸显。代维老师刚调入本校时接手六3班,他发现这个班级以前在成绩、纪律、活动等方面表现都不是很理想,于是创设了以“乌龟精神---天天进步”为主题的班级文化,乌龟虽然慢,但能不断奋进,他希望孩子们能增强信心,一点一点进步,他们班级的座右铭就是“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后来,他的班级已创造了年级三个第一,即早晨晨读最自觉,清洁区清洁打扫最及时,最利索,数学抽考年级第一,孩子们正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朝前进。xx老师班的教室布置有一块小园地,叫“教你玩”,如果谁发明了一个又安全、又省时的小游戏就将它的规则玩法粘贴在上面,同学们玩的最多的游戏发明者即可得到班级奖励。这种班级文化既满足了孩子们的爱玩的天性,又解决了下课疯闹的问题,更是促进了学生各方面做事的规范。一进谈慧老师班,你就会被一股浓浓的书香味所包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班刊被一幅书卷徐徐展开,名人读书侧记,班级读书小明星,好书推介装点着这幅美丽的画卷。班上的学生博客推介栏都是读书交流最踊跃的同学的网址,还有一个版块是“书山有路”,学生按书的分类级别阅读,通过测试后相片即登一级山,同学们开展了热火朝天的读书晋级活动。最可爱的是他们班的班级公约居然是“我们约定”:每天都要读一小时书,哪怕我们在何处,在何时;每天都要做一次读书笔记,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每天都要和他人交流一下读书心得,不管他是谁,不管多久……在这样的班级文化氛围熏陶下,学生怎不留下行为的痕迹?

二、规范“四处行为”,落实养成教育

“四处行为”的养成教育在一年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规范引领:学校编写了“四处行为歌”,大部分学生都能背诵并遵守讲述的规范。第二阶段是监督约束:大队部充分发挥“四处行为巡逻队”学生监督岗的功能,让学生管学生,并配以挂钩的流动红旗机制有力的约束了学生的不良行为。第三阶段是自省自律。很多学生已经知道和有意地注意自己的行为。许B老师总结发言说得好,孩子必须明白在校园里哪些事情不该做和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才能从心里上接受和遵守学校的规范。目前对于学生行为习惯最满意的是问好习惯,五五、四一、四二、六六、六七一贯坚持良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欣慰的是清洁卫生有所改善,三一、六五、三五、三六、五六等班级已经形成无老师管理的自觉状态。最担心的是课间行为,要有目的有步骤的培养学生的安全保护意识。

三、推进“四名”工程活动,掀起学名人高潮

加拿大范梅南教授说,要让学生产生德育自觉,就要以“迷恋他人成长”为教育追求贯穿德育过程。本年度各班在坚持过去“四名”工程活动的同时,把侧重点放在了“学名人”上,开展了“走进他们的世界”探寻名人生平轶事系列活动。学校按文学名人、科学名人、战争名人、商界名人、领导名人、身边名人六大类下发到各年级,各班根据年级所分种类选择一位名人作为学习对象,参加了了解名人、感悟名人、亲近名人、学做名人四个序列的活动,走出名人的世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变化,有些孩子有了自己的目标了,并且能督促自己朝着目标努力了,哪怕只是把字写好;有些孩子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了,因为他终于知道谁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哪怕是他羡慕的人;有些孩子能克制自己不总犯错误了,有了想完善自己的愿望。 有形的活动,无痕的影响将我校的四名工程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四、搭建家校彩虹桥、携手共育栋梁材

信息时代,打电话,发短信,网上聊天,忙碌的老师和家长用最方便的形式交流和沟通。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渠道越来越多,可是传统意义上的家访,却成了久违的活动。学校认为今年全省开展的“课外访万家”活动并不是一时新潮,而是一种教育本质的回归,更是一种贴近生活的教育活动。学校在开展此项活动的同时,更多的是思考如何追求一种家访长效机制,多关注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使学校教育真正和家庭教育形成强大合力,最终得益在孩子全面健康成长上。我们紧紧遵循“两全”原则(教师全员参加,学生全体覆盖),以“三个四”为主线展开家访工作,即访前“四筹备”( 筹备一次宣传动员大会、班级家访计划、家访热线电话、“六先访”的特殊家访档案)访中“ 四落实”( 落实家访日时间、《家访手册》填写、博客的家访交流论坛、家长代表座谈会)、访后“四评选”(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手记、优秀家长、优秀案例)。

“搭建家校彩虹桥、携手共育栋梁材”是我们此次活动的初衷。老师们走家串户不怕辛苦,怕的是家访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一对一,单对单的传统模式的家访在家长学生眼里只是一种教育的常规工作,没能在他们心理掀起波澜,孩子们在家访后表现好几天又回归了原状,家长还是那个家长,学生还是那个学生。老师们感受到自己需要搭建的不仅是携手共育的桥梁,更需要搭建共育的“参照物”。 于是“交互访”在六个班级的六对家庭中开始了尝试,在选定对象前,我们还是做了慎重地思考:不能将此次家访变成对比似地数落,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能促长学生之间攀比的心理,更不能强化孩子教育环境的落差。因此选择的两对家庭必须家境相当、家长素质相当、学生成绩相当。一个星期四的下午,班主任带着两个家庭的成员开始了“串门子”:他们彼此参观对方的家,了解孩子成长的经历,学习好的育子经验,听取老师对孩子的情况分析,商量今后的培育方向……“交互访”活动结束后,对于家长而言,发现的是差距,收获的是责任;对于学生而言,找到的是榜样,增强的是信心;对于教师而言,搭建的是携手,完成的是共育;对于学校而言,拓宽的是思想,形成的是特色。教师搭建一个交流平台,把家长们聚到一起共同研究,相互学习和借鉴行之有效的具体教育方法,真正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对家长和孩子及时的人文关怀,同时充分利用优秀家长的引领作用,带动了全体家长教育素质的提升。可以这样说,一次携手“交互访”,使教师、家长、学生三方都受到了教育。这次交互访也许反映不出明显的变化,但是它所带来的教育效果是普通家访难以达到的,它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家长之间的相互比较,相互影响,孩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由此形成的教育合力是有分量的。

一年的工作结束,我一直在想,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德育,什么样的德育工作者?我理想中的德育应是学生愿意接受,乐于接受的德育,成为一种富有爱心、给人以道德智慧和美感的教育艺术。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者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的道理的人,他必须要集中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和有创造性的劳动,这是我们共同的目标。

13.教师人格魅力 篇十三

教师人格魅力的关键要素有:

(1)渊博的知识和多才多艺;

(2)对学生信任与宽容的优良品质;

(3)对学生有真挚的爱;关心爱护学生:

(4)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和执著的敬业精神。

问题2:如何实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我觉得应该从以下方面实现教师的人格魅力:

一、教师要修其身,锻造高尚的人格

首先,一个品德高尚的教师应该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精神,要不断提高个人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教师要具有修身意识,正人者必先正己。

二、教师要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培养创造能力

教师要增强理论深度,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理论,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自觉性,要密切关注现代科学的发展变化,善于吸收和利用新知识拓宽教学内容。

三、教师要爱护学生,更要关心学生。

教师热爱学生,不仅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乃至千家万户的幸福。教师对学生最重要的品德就是爱,这种爱是热爱祖国和人民的具体体现,是博大无私的爱。教师之爱是对成长中的学生的爱,既需要体现父母之爱,又是父母之爱替代不了的,是殷切期待的爱。教师应有长期做转化后进生工作的思想准备。

四、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应当根据自身对教材的理解和具体教学活动的特点使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将抽象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提高教学水平。

五、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14.教师的人格魅力 篇十四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在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优雅的谈吐,坚定的信念,乐观的态度,高尚的道德,更在于教师的人格魅力,用人格的力量去感染学生,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在点点滴滴中,在不经意间,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得到心灵的洗礼,并把这样的行为持之以恒,转化为个体自觉的行为。教师的人格力量人格感召力不是做出来的,而是学生感知出来的,从内心深处认可的。它没有一点修饰,没有一点美化,而是质朴无华的。教师个人的人格影响力是独有的,是不以其他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是人性的升华,人性的张扬,人性的回归。教育要在人性上展示,人格上完善。成功的教育必须让学生人格上完美,人性上升华,让教育回归它本来的价值。通过教育达到人性的完美,价值的体现,人格的完善。教师的人格到底是什么呢?这里所说的人格,意义和广义的“个性”相当,指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不仅包括与他人不同的心理特征,而且也包括与他人相同的心理特征,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个性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以人的素质为基础,通过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教师在教学生的事业中,形成独特的鲜明的人格。教师人格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具体的说,教师人格在结构上应包括以下成分:教师的职业理想、教师的知识水平、教育观念、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行为与策略。这其中,职业理想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动力,知识水平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育观念是教师教育教学的心理背景,监控能力是教师人格的核心要素,教师行为是教师人格的外化形式.教师的人格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全过程,体现在对待他人对待事业的全过程,体现在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全过程,体现在对待生活态度的全过程,体现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认识的全过程,体现在对学生的影响力感召力的全过程,体现在学生的认可度美誉度,体现在社会的可接受度信任度,社会的可评价度。在教育教学中教师是否认可自己的工作,认可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认可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对学生的认识,对自己责任心的认识。自己对教育是否充满热情,对学生是否具有爱心。教师自己是否平易近人,乐观豁达,充满朝气。教师自己是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为人低调,做事认真积极,讲求效率。教师讲究礼仪,并感染学生。教师为人平和,尊重他人。对学生严格要求,公平对待,一视同仁。这些都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具有上进心,进取心,为人正派,作风优良,可为表率。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修养,甘为人梯,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工作中勇于承担,勇于负责。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注重能力,不断提高,虚心接受。教师的人格魅力,需要教师具有渊博的知识,不满足知识储备,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乐观学习,善于学习,以苦为乐。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的力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影响学生感召学生,使我们的学生具有完善的人格,完美的人性。让教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使学生因为教师人格的力量而终身受益。教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教师是做人的“样板”,人格是“样板”的核心。何谓教师的人格?德、才、学、识四个方面缺一不可。先说“德”。任何国家,任何时代,任何学校,都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支撑教育大厦的栋梁,是教师的灵魂。人可以不畏惧权力,可以不受金钱的诱惑。没有权力和金钱,并不影响一个人成其为人,但没有德,那就不是一个完整的人。那么,教师的德包括哪些具体内容呢?首先,要无限热爱教育工作,甘愿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贡献给“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一切为了孩子”,“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以我心付童心”,具有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要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理解。教育起着传播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没有教育,人类就无法前进。“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能够“化民成俗”,“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谁断送教育,谁就会断送国家。教育有自身的特点,是长期工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势必会使教育误入歧途。教育工作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的,因此,教育工作者必须立足现实,着眼于未来。教育工作又是清苦的。“粉笔一枝传道授业解惑,诗书半榻修身养性育人”。“青灯黄卷夜继日,苦口婆心暑易寒”。教师是远离金钱和权力的,想当大官挣大钱的人最好不要当教师。教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天职就是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没有牺牲精神的人也最好不要当教师。第三,要作风正派,不耍小聪明;待人以诚为贵,交往数信为最。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大智若愚,不计名利;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心胸坦荡,志比天高。大德孕育大才。

具备了以上三点素质,教师道德品质之灯便高悬于讲台之上,浩然之气便充塞天地之间,就会产生无穷力量。再说“才”。有德尚需有才。德是才之根,才是德之果。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口才,其次要有写才,第三要有帅才。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点点滴滴都要通过教师之口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每一个教师都要力争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说和写是教师的“绝活”、“硬功”。教师还要学会组织管理学生。几十名学生在教师手下应当指挥自如,有条不紊。一个不会管理的教师,就无教学效率可言。口才、写才、帅才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第三说“学”。衡量教师合格与否,“学问”很要紧。很难设想一个不学无术的教师能够胜任培养下一代的工作。教师应是好学之人。教师在精神上的第一需要就是读书学习。教师的知识量是没有限度的。教师应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达到精通的程度,对本领域中的新成果要及时了解。教师应精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并能应用于实践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用正确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最后是“识”。识是指一个人在与自己的生活及事业有关的领域里,统观全局、分清主次、掌握关键的能力,预见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趋势的能力,以及根据全局形势和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正确的决策和目标选择的能力。章学诚认为:“学问文章,聪明才辩,不足以持世,所以持世者,存乎识也。”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一个识世的头脑,其次要有识才的慧眼。教师对事物的认识应比一般人深刻、正确。教师的工作离不开思考,思考之后要有主见。教师的任务是培养未来的建设者,培养未来的接班人,因此必须具有远见卓识。教师要把教育教学工作置于宏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之下。教师是做人的工作的,面对不同特点的青少年,教师要“知人”,尤其对那些在别人眼中是“差生”的学生,教师应充分调动他们上进的积极性,挖掘其潜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动辄训斥学生,对学生前途妄下断语是目光短浅的表现;善于从学生身上找闪光点,才是智慧的表现。“德、才、学、识”构成了教师的人格大厦。不具备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就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现代管理学认为,外力对人的影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权力性影响,一类是非权力性影响。所谓权力性影响,指手中掌握一定权力而产生的强制性的影响。权力对人有直接支配和制约的作用。权力性影响是外加于人身的,承受者是被动接受的。一般人对权力会产生畏惧、服从的心理,因为违逆权力的人,其切身利益将受到一定影响。非权力性影响则不然,它是一个人在“德、才、学、识”等方面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不具有强制性,不是外加的,是人们主动接受的。这种影响在人的思想、心灵、精神上起作用,令人心悦诚服,产生敬仰之情,进而甘心受之支配。四者之中,“德”为先。论智谋,刘备比不上孔明;论勇力,刘备比不上关、张。但刘备有高出三人的地方,那就是“德”。这个“德”使三人心甘情愿地为刘备效力,至死不悔。在学生心目中,每一个教师都有管理学生的权力,因此,学生基本上是服从教师管理的。但是教师必须明白,权力的作用毕竟是有限的。为什么会发生学生不听话,甚至与教师吵架的现象呢?根本原因就是学生也是人。学生有自尊心,有人格。当教师不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的时候,学生自然会产生反抗情绪。我们发现,凡是学生敬爱的教师,都具备热爱学生的品质,都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较高超的教学艺术。这样的教师待人平等,不讽刺挖苦学生,不动辄叫家长,而是用崇高的精神品质去感化学生,身教在先,言教于后。学生的心也是肉长的,只要教师火热的心能温暖融化学生的心,只要两颗诚挚的心息息相通,学生必定会被教师所折服。有一位学生对我说:“老师,你就是打我骂我,我也不恨你。”因为我对这位学生付出了爱心,他的成绩上也有我的汗水,他从内心深处感激我对他的帮助,他能不听老师的话吗?由此得到启发,我们又可将教师的素质分为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两部分。所谓非教学因素主要指教师人格中的“德”。非教学因素虽然不属于课堂教学业务范畴,但它能间接作用于课堂教学,甚至在某种情况下起主要作用。一个思想道德低劣,没有事业心,不关心尊重学生的教师,即使他的业务水平很高,学生也会对他产生一种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课。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效率就无从谈起。正如美国教育家林格伦在《课堂教育心理学》中所说:“当他的老师对待所教的学科马虎了事,毫无热情并且没有生气,那么他的学生也很少和很不会积极热情学习那门学科。”相反,如果一个教师能在人格上征服学生,即使教师的业务水平不很理想,学生也会积极学习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格效应”。我国古代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之说。鲁迅先生说:“师如荒谬,不妨叛之。”苏霍姆林斯基说:“我有权力说,我把整个心灵献给了孩子们。”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注重教师的人格作用。教

师的人格就是教师的一切。

对教师人格的理解

充分认识到教师的职业是培养、造就一代新人的特殊职业;教师的劳动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造就灵魂的劳动。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来自多方面的,教师的教育观念、品德修养、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熔铸成人格。

一、教师的人格魁力来源于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学生是发展的人,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只是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表现有差异,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内在感受和不同于常人的观察、思考、和理解问题的方式。特别是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的眼中不应该有差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都有进步的愿望。教师的责任是要设法满足他们,有区别地去塑造他们。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具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的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它来自于教师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情感。作为教师,我们应意识到,我们每天是在与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对话,我们应用涓涓细流去滋润他们的心田。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教育学生爱生活与人生,而且还意味着,我们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这样,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保持丰富而优美的灵魂。

三、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渊博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课堂是体现这种魅力的主战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在学校的教育中,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形成,都要通过教师来进行,课堂是进行的主要渠道。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其真正作用在于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如何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大胆发言,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里自由,发展学生的个性,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接近学生,热爱学生,坚持教学民主,在课堂上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充满信任的气氛,这样学生就乐于接受教育,并在教育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增强教师的魅力。

四、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课堂不是一味地灌输,包办代替,而是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中享受成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从不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要很少对学生说你必须这样做,应说你应该怎样做。在人品上教师更是给学生充分的信任,哪怕学生有过失的时候,同样相信学生改正过失重新开始的能力。教师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从而利用现在为学生的将来打基础。教师既是学生现在的引

上一篇:银行客户投诉处理制度下一篇:军训成果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