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钓余秋雨(精选3篇)
1.垂钓余秋雨 篇一
昨天刚过雨,清早起来空气凉爽,我打算去郊外走走,于是,我骑上我的青驴上路了。
一路走来景色宜人,姹紫嫣红的是那些花儿,青翠欲滴的是那些草儿,翩翩飞舞的是那些蝶儿,忙忙碌碌的是那些蜂儿。走在林间的小路上,更是神清气爽。
转过一个山弯儿,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不远处有几户农家散落在田地之间。我催驴向河边走去,想一睹河边的风景。来到了河边,我下了驴,放它在岸边吃草。只见河面波光粼粼,偶尔还能见到一群小鱼游来游去。水边的草有的已经没过了膝盖,我沿着河岸望去,突然发现绿草丛间有一丛乱蓬蓬的“黑草”,我走近一些再看,竟然是一个穿着短衣短裤的小孩子,他圆乎乎的小脸,那丛“黑草”是这个小娃儿束起的.头发。他侧身坐在一块儿长满青苔的石头上,眼睛专注的盯着垂在水面上的鱼竿,那样子可爱又俏皮。
我再往前走,打算问问前面的路。那小娃儿听见我的脚步声,微微向我转过头,不等我开口,像是看出了我的想法,用一只手握住鱼竿,另一只手向我笔划着,一会儿把手指放到嘴边,一会儿又指向鱼竿,努努嘴、眨眨眼,现出一副焦急样子。我可被他逗笑了,这真是一个可爱有趣的孩子,我一下子领会了他的意思,他在告诉我,他在钓鱼,让我不要把他的鱼吓跑。我便高兴的坐了下来,和他一起等待。过了一会儿,那个孩子猛地一提竿,大喊道:“钓上鱼了!”我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了,一时间竟忘了我是来问路的。
2.小儿垂钓古诗教案 篇二
1、通过学习,使学生感悟古诗大意。会写2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应”。
2、通过看图学文,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看图读诗,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孩的聪明与机灵。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垂钓吗?常常跟谁去钓鱼的?
2、带着你们兴奋的心情跟老师到池塘边去看看一个小朋友。他也喜欢钓鱼,我们去认识认识他吧!
3、出示课题。
4、齐读课题;
5、理解课题:“小儿”就是“小孩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
6、作者简介。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播放朗读。
2、生自由朗读古诗,强调朗读的节奏。
3、圈出生字。出示生字,齐读生字。一组开火车读生字。
4、“蓬”是什么结构?带有草字头还有哪些字?(芳、草)
5、“垂”是独体字。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同学们真聪明。我们的祖先更聪明。
6、字理识字:“垂”。(土上长着一颗树,树上挂着两个果。)我们的祖先这样记下这个字,也这样写着着。后来又写成,最后又写成现在的楷书。
7、指导书写“垂”字。出示“垂”字笔顺分解图。
8、“侧”古今对照。
9、“应”是多音字。(应该、答应)
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
1、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蓬头:头发散乱,没有梳理。
垂纶:纶指垂钓用的丝纺线。垂纶就是指垂钓的意思。
莓苔:长在湿润之处的低等植物。一般长在太阳光不容易照到之处。映身:掩饰着身板。
2、连起来说诗句的意思。
3、这句写出小孩儿的天真可爱。
4、理解“路人借问遥挥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借问:向人探询看望,指有礼貌地问。
遥:远远的。应:应答。
5、说说诗句的意思。
6、这句写出了小孩钓鱼专心认真。
四、背诵古诗,拓展训练。
1、背诵练习。
2、用你喜欢的方式再现诗景。
板书设计:小儿垂钓
遥招手
怕鱼惊
3.音乐教案,小儿垂钓 篇三
三年级音乐上册《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三年级音乐上册《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儿垂钓》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轮唱和轮读的方式来歌唱处理。
教学难点、重点
1、有感情的歌唱,控制好音色和气息。
2、二声部合唱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吟诗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有趣的古诗。(出示《小儿垂钓》)
1、自由朗读。
2、指名读。
师:谁来念一念,或者拍一拍朗读的节奏?
3、尝试用轻巧活泼的声音齐读古诗。
4、师示范读,找不同。
师:我也来读一读,仔细听一听,说一说我读的有什么不同?
(1)感受四三拍。
(2)节奏的变化。
(3)认识休止符。
师:这就是四分休止符,停多长时间呢?
(4)找一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5)诵读三、四两句。
6、完整的跟音乐诵读。
二、唱诗
1、听范唱,并熟悉歌曲的演唱顺序。
2、用三拍子的声势的韵律表现歌曲。
3、默唱,画旋律线。
4、用柯尔文手势模唱歌谱。
5、用lu哼唱旋律
6、跟琴完整的演唱。
7、唱好休止符,感受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
8、跟音乐完整的演唱。
三、表现
1、露一手。
2、《小儿垂钓》的合唱版,说一说其中的表现形式。
3、设计多种表现形式。
4、综合表现古诗(演、唱、读、奏)。
篇二:小儿垂钓教案(赛课)《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学习生字“稚、侧”,理解“蓬头、垂纶、侧坐、遥招手、不应人”的意思。
3、引导学生根据诗句想象小男孩钓鱼时的专心致志的可爱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及重点 指导学生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认识一位诗人。他的名字叫“胡令能”。谁来读一下这段文字
(出示:胡令能 唐代诗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即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但是他为人聪明勤奋好学,善于吟诗。他隐居在家乡莆田,其诗传世仅四首。)
2、一位手工匠最后能写出千古流传的诗歌,真了不起呀!让我们带着敬意读读他的名字。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他最有名的一首诗《小儿垂钓》。
(出示:小儿垂钓)
4、和老师一起来写课题,“垂”字的横画比较多,中间这一横字得稍微长一点,字应站稳了。“钓”字里面有个点。
5、“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那“小儿垂钓”的意思就是小孩子钓鱼。
6、同学们,钓鱼是件非常有趣的事情。你们钓过鱼吗?钓鱼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8、钓鱼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出示整首诗内容,师配乐范读诗歌)
二、初读探趣
1、你们都被这首小诗吸引了。它呀就写在书上,翻开书p124,自己读读,看谁能把诗歌读流利?
2、在这首诗歌里藏着这样几个汉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侧、纶、莓”。)谁会读?(个别读、开火车读、领读)
3、离开了拼音朋友的帮助,你还能读准这些字吗?开火车认读生字。你们读得真准!
4、“稚”和“侧”这两个字我们不光要会读,还要会写。师范写。
5、请同学们大声地把这首诗读一遍,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听。个别读。
6、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每一行有7个字,共四句。每行停顿都是2/2/3。所以我们朗读时字音要准确,停顿节奏也要准确。(出示:标上分隔号的整首诗内容)谁愿意再来读读看?齐读。
三、细读品趣。
1、诗读正确了,可是,要真正地体会这首诗的情趣和意境,还需要好好的读一读。请你再去轻轻地读一读,抓住诗中的词语好好体会体会,把你认为有趣传神的词圈画出来。
⑴出示第一、二行。
①在古诗的第一、二行有个词写出了小孩的外貌,找到了吗?
“蓬头” 头发梳得不是很整齐。从中你品出了什么?“蓬头”中品出了淘气,一个“蓬头”,真是野趣十足呀!
②“蓬头”写出了小孩的外貌,还有个词形象的写出了小孩钓鱼的姿态呢?
“侧坐”就是侧身而坐。从小孩坐的姿态看得出小孩钓鱼时怎样呀?一个“侧坐”,把小儿垂钓刻画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悠闲自在!
③这里你还圈出了词?“草映身”小孩就坐在草丛中。可以想象小儿垂钓之处使花红柳绿,生机勃勃,生趣盎然。
④“学”不是玩,小孩似懂非懂,专注认真,趣味无穷。
小结:同学们从一、二两行诗中体会出了小儿垂钓的种种乐趣,能把你体会到的“趣”读出来吗?教你方法:边读边想形象。
⑵出示第三、第四行
①小孩正在专心致志的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大声向他问路,小孩心里会怎么想呢?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 ③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2、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连着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现在我们再来读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来。
4、读的很好。能把这组有趣的镜头表现出来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演一演诗句的内容,过会我们来进行个表演赛。(情境表演)
5、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演情景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野趣、乐趣。
四、吟诗诵趣。
1、吟诗是自我陶醉的体现。同学们在吟诗的时候,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语速稍微慢一点,声音低一点。(师范读)
2、请同学们也来试着吟诵这首诗。先自己练练看,过会我们来举行一个吟诗赛。(五、拓展赏趣。
1、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实古诗中写童趣的诗还不少,老师给大家推荐几首诗。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村居 高鼎
单长鹰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宿新市徐公店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共同选择一首古诗好好的读读,体会体会,你能感受到诗中小朋友快乐的心情吗?
①能骑牛,唱歌、捕鸣蝉,哪一样不是充满童趣的呢?
②这么美的春光,放飞的岂只是纸鸢?放飞的还有无尽的童趣!
③蝴蝶是没抓到,可是快乐却已经装在他们心里了!
六、总结明趣。
1、出示:冰心奶奶说过: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就是儿童。一个成人再也无法变成儿童,儿童世界永远是一个人最眷恋的“精神家园”。
2愿我们小朋友永远都拥有这世上最宝贵的童真、童趣、童心,六、作业。
诗歌学习完了,给同学们留一个作业:
请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诵:把这首古诗吟诵给爸爸妈妈听。(2)编:把诗歌编成小故事,讲给好朋友听。(3)演:根据诗句内容同学合作表演。
板书: 小儿垂钓稚 侧 天 真 可 爱
专 注 认 真
篇三:三上音乐教案——第五单元《诗韵悠悠》(整理3:胡兢慧)(1)3 第五单元 《诗韵悠悠》 教学总目标
1、在古诗诵唱中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了解诗与乐的特殊联系,热爱祖国的诗教传统,并乐于采用多种音乐形式表现对诗歌遗产的敬仰。
2、通过吟诵与歌唱交融的学习,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和《小儿垂钓》,并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3、通过听赏合唱《读唐诗》和《小儿垂钓》,能够注意到歌曲演唱形式的变化,感受到多声部音乐营造意境的立体感。通过画《登鹳雀楼》音调和《长恨歌》的节奏诵读,初步感悟音调与节奏的变化对形象表现的作用。
4、认识四二拍拍号,知道其涵义及强弱规律;认识四分与八分休止符,知道其时值,能在曲谱中将其辨识出来;巩固所学的节奏符号,能认读两个小节节奏谱,并运用这些节奏诵读古诗;能用卡农的形式进行诵读活动。
5、学习高音八孔竖笛do’的指法,学习用断奏的方法吹奏乐曲《啄木鸟》。教学思路
本单元以“古诗”为载体,诵诗、吟诗、唱诗、“画”诗,领略诗歌的音乐韵味,同时以音乐赋予诗歌别样风采。以引导听赏充满书声雅韵的歌曲《读唐诗》将孩子们引入悠悠诗韵中。通过唱《游子吟》、听《小儿垂钓》、“画”《登鹳雀楼》、诵《长歌行》,力求用音乐的方式引导学生领悟与表现对唐诗乐府的热爱与理解。在营造浓郁诗情画意的同时,注重将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培养融汇其中,在吟、诵、唱、演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控制与表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营造一个“诗韵”与“乐声”交融的学习氛围。
教学内容
唱:《游子吟》《小儿垂钓》
听:《读唐诗》《小儿垂钓》
动:歌表演游子吟;我的编创“画唐诗”;诵读《长歌行》
奏:竖笛练习
(五)《啄木鸟》
认:四二拍;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
教学重点
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和《小儿垂钓》,并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教学难点
1、能够注意到歌曲演唱形式的变化,感受到多声部音乐营造意境的立体感。
2、初步感悟音调与节奏的变化对形象表现的作用。
第一课时《游子吟》
教学目标
1、通过吟唱与歌曲交融的学习,能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并结合诗中的意向采用合适的声音表现。
2、认识四二拍,知道其含义及强弱规律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充分感受、体验、表现母子情。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教学、情感渗透。
1、师:请同学先观看一段影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播放《妈妈再爱我一次》片段)
2、互动交流
3、师小结:母爱是天下最伟大的爱。其实自古以来,妈妈给予自己孩子的爱都是无私的爱。今天我还想给大家介绍一位古代的妈妈,请大家看这张图片,说说图片上描绘的是什么?
(课件展示图片)学生交流
师:图片上的这个儿子是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孟郊,他为了表达对母亲深深的爱和感激之情,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游子吟》。
4、读古诗《游子吟》(1)师诵读,生倾听。
(2)交流:这首诗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你喜欢其中的哪一句?为什么?
(3)生有感情地吟诵古诗《游子吟》
三、感受与体验
1、师:有一位作曲家为了让人们能够更好地表达这种感情,为诗歌谱写了优美的旋律,请同学们听老师用歌声来表达这种爱。
2、教师范唱,学生初步感知。
3、分析歌曲,认识四二拍。
4、学生用“lu”音轻声跟琴唱旋律。
5、学唱歌曲。
(1)随琴轻声填歌词,错误处及时纠正。
(2)集体跟琴轻轻演唱。
(3)师生接口唱。
(4)指导学生用声音表现诗情画意,用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
(5)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6)教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穿针、引线”的动作。
四、拓展延伸
1、表演母子情深
体验活动:同桌商量一个演妈妈,一个演游子。(自由表演)
2、师:看了大家深情的表演,我不禁想起来自己的妈妈。在我生病时,总是能悉心照顾我,一直守在我身边。我想你们的妈妈一定也非常爱你们,借今天的这个机会,我想让大家来说说自己的好妈妈。谁先来说说?
3、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有感情地演唱《游子吟》
4、活动:献给妈妈的爱
(1)诗人孟郊写下了千古绝句来回报妈妈。你想怎么样来报答妈妈呢?
(2)了解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
(3)请你用明信片写下想对妈妈说的话。
(4)学生各自写最想对妈妈说的话。
(5)要求:同学们把明信片送给妈妈。
五、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读唐诗》《竖笛练习
(五)》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合唱《读唐诗》,能够注意到歌曲演唱形式的变化,感受到多声部音乐营造意境的立体感。
2、学习八孔竖笛高音do的指法,学习用断音的方法吹奏乐曲《啄木鸟》 教学重点、难点
1、积极参与“古诗词演唱会”的表演,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断音的吹奏方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复习歌曲《游子吟》
二、导入新课
唐诗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之一,今天,我们来欣赏歌曲《读唐诗》,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体验感受
1、初次聆听童声合唱《读唐诗》
教师要求学生听辨演唱形式,感受乐曲的情绪。
2、再次聆听,师:歌曲中唱到了哪些古诗?
3、师生交流:李白《静夜思》、白居易《夜雪》、杜甫《绝句》、骆宾王《咏鹅》、张继《枫桥夜泊》、李商隐《夜雨寄北》、王昌龄《出塞》、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学生小声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指导学生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和歌曲中较难掌握的节奏,如切分节奏。
5、放声演唱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情绪。
提示学生:第四乐句的“泉“字在演唱时可以作延长处理,表达更深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古诗词演唱会”
1、宣布比赛规则,选出评委组成评审团,给各组打分。
2、比赛五关:
(1)第一关是配乐诗朗诵;
(2)第二关演唱一首学过的古诗歌曲;
(3)第三关向同学们介绍欣赏一首古诗;
(4)第四关表演古诗歌曲。
(5)第五关能“画”唐诗(素材:古诗《登鹳雀楼》)
3、各组汇报表演,展示小组的成果。
4、师生共同总结、评价
5、颁奖:可分为最佳演唱奖、最佳朗诵奖和最佳表演奖、最佳创作奖。
五、竖笛练习
(五)1、复习5、6、7三个音。(注意指法、气息)
(1)生集体吹奏5、6、7。
(2)教师指正并示范吹奏5、6、7三个音。
(3)集体吹奏《小宝宝要睡觉》
(4)教师评价。
(5)再次集体吹奏《小宝宝要睡觉》
2、学习竖笛曲《啄木鸟》
(1)出示练习谱,师示范,生倾听。
(2)教师教授高音do的吹奏。
(3)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4)生随琴划拍视唱曲谱,注意三拍子的强弱。
(5)师逐句教吹奏。
(6)教师再次示范,生持笛做无声指法练习。
(7)学生集体吹奏练习,教师及时进行纠正。
(8)集体巩固练习。
(9)学习断音吹奏
(10)学生感受“断音”跟“非断音”的奏法。
(11)学生有感情地演奏《啄木鸟》
六、课堂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古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受到了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了“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我们还学习了竖笛曲《啄木鸟》,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好好练习,下节课我们要比一比谁吹的好!篇四:《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⑴,侧坐莓苔草映身⑵。
路人借问遥招手⑶,怕得鱼惊不应人⑷。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诵读古诗,熟读成诵。
2、学习文中四个生字。其中“纶”“莓”会读,“稚”“侧”四会。
3、理解诗中童趣、童真,想像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有趣的写下来。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学生阅读文包诗的课文。
2、多媒体课件:小儿垂钓画面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学一首小诗---小儿垂钓
2、和老师一起写
“垂”这个字横画特别多,要注意哪一横最长?哪一横最短?(注 意中间一笔横最长)“钓”字最后一笔是?(红笔)像是鱼钩上的---饵。
3、一起读
4、“垂钓”什么意思?你们钓过鱼吗?(在哪钓的?怎么钓的?钓到鱼了?)
二、初读,理解全诗
这首诗里的小孩又是怎么钓鱼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诗。
来看读书要求,谁来读?
1、轻声读古诗,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3、想象小儿垂钓的画面,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孩子?
清楚要求了吗?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要求自由地读,可以多读几遍,大家读好了吗?谁来读?
1、检查读(指名读、齐读)(节奏指导)
2、诗读得很好,诗中还有两个生字,一起来看?指导书写: 稚、侧
稚 文中组词?什么意思?(幼稚、幼小)怎么记住这个字?和老师一起写,在书写时要注意,中间一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禾木旁左边是撇,右边是点,隹
字右边是四横)
侧 诗中组词?怎么坐?你们坐了看看!对,就是这样随意的坐,和端端正正的坐相反。
有好办法记住它吗?很好,和老师一起写
3、生字也会写了,诗中有哪些不理解的?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蓬头: 莓苔:什么叫莓苔?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莓苔?对,你看这小孩钓鱼的地方这儿草
这么高,柳树也遮着,太阳正常都照不到这,所以会长莓苔!
草映身:映,遮掩、遮挡。野草遮掩住身体。
能将自己的身体遮挡住,可见这个草长得怎么样?(高、茂 密、绿)
由此猜一猜,诗中描写的应该是个什么季节?在这样一个春夏之季,河边还
会有哪些美景?看看这幅图!能在这么美的地方钓鱼,太舒服了!
4、理解差不多了?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这首诗,想一想,在你的印象中,诗中垂钓的小孩
究竟是个怎样的小孩?
写黑板
三、再读,丰富画面
画面一
这个天真活泼、....(手指黑板)的小孩是究竟是怎样学垂纶(板书:学垂纶)的呢?先来看一
二句,这是诗里展示的第一个画面,谁来读?
出示: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1、生读
2、侧坐 为什么要侧坐呢? 聪明、机灵
他侧坐在哪儿啊?这莓苔上又湿又滑的,可不好坐!可为了能钓到鱼,他
可不管了!
莓苔 为什么选个有莓苔的地方钓鱼?又湿又滑的,难坐死了!他是怎么想的?
猜猜看? 他是这样考虑的!有可能!别看他小,他想的还挺多!
草映身 为什么要找野草这么茂盛的地方啊?他又是怎么考虑的?(遮阳舒服、怕
鱼儿看见....)有可能!这小孩想法太有意思了!
他不仅想法有意思,他连钓鱼时的造型都很有意思!他怎样个造型就来钓鱼啦?
3、蓬头
他为什么蓬着个头发来钓鱼啊?猜猜看!这么急着出来*(他满心都是钓鱼),估计他脸洗了吗?早饭吃了吗?一大早,他起了床就拎着这小桶,提着个鱼竿干嘛去啦?妈妈肯定会在他身后喊?话还没说完,他便?(飞
奔....)
4、他们说得有趣吗?谁来有趣的读一读?一起来!
5、能把这孩子学垂纶的画面完整地说一说吗?好吧,我们想象个开头:先给这小孩起个名,叫(问身边的学生,你好朋友叫什么?)
(来到河边,他看到了什么?最让他兴奋、激动的是什么景色?看到这个情景,他一定会
想?于是他便?a可他刚坐下来,就吓了一跳,他看到河里有他的影子啊!他怎么办?看到自
己隐蔽的这么好,她一定?)
画面二
选好了地方,小孩就坐下专心致志地钓起鱼来,接下来,又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一起
来想象第二个画面
出示: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谁来读?
2、这里的路人会是什么人呢?路人会问些什么呢?猜猜看!
3、好,现在老师做路人,你们来做这个小孩,我来问了啊!
(钓鱼)好,我来问了啊,喂,请问大王庄怎么走啊?你们现在应该在干嘛?
你们这么大声音,鱼儿 早被你们吓跑啦!别人问你话 了,应该做个什么姿势?
为什么摇手?没听见?让我声音再大点!
遥、摇 还摇手,你们是不是搞错了!这
里遥招手的遥什么意思?(板
书:摇、遥)
清楚了?让我站远点再来问!喂,请问大王庄怎么走啊?
招、摇 怎么还是摇手!诗中怎么说的?遥招手!什么是“招”手?上下摆
动叫招!(师示范)小孩
招手路人去干什么?什么
是摇?左右摆动叫摇!摇
手多 没礼貌呀!现在真
清楚了吧?
对话
这太阳!毒辣辣的,大中午的,热死了!不问不行啊,还得问清楚!要不然,走到晚上,我也见不到好友呀!好,让我再问一次!喂,请问大王庄怎么走啊?
(大声)我刚才喊你那么长时间,你为什么总不理我啊?
他为什么不理我?
哦,原来是怕把鱼儿吓跑,所以不应人(投影、板书:不应人)啊!
他应该用个什么姿势啊?
好吧,我声音小点,喂,请问大王庄怎么走?(声音小些)
我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请问大王庄怎么走?(声音再小些),不行啊,你得告诉我,不然我天黑了
也见不着我朋友啦!你声音小些告诉我,往东还是往西?
4、好,知道了!知道了!谢谢,谢谢!
哎呀,这个钓鱼的小孩可真有趣,半天没钓着一条鱼还这么认真!哎,我得把它记下来,《小儿垂钓》唐,胡令能,(师范读),一起来!
四、练笔,书写画面
刚才,我们一起想象了小儿垂钓中的两个画面,一个是学垂纶,一个是不应人(手指板书:
学垂纶、不应人)你最喜欢哪个画面呢?喜欢第一个的举手!喜欢第二个的!
好,请大家结合诗句,发挥想象,把你喜欢的这个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写下来,看谁写得最有趣!
点评
五、作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首有趣的描写儿童生活的诗,同学们不仅能理解、读好他,还能展开想象把诗中的画面写下来,真好。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描写春天里,小朋友放风筝的诗,想听吗?听老师读!师范读
诗中的纸鸢是什么意思?课后,同学们可以一边放风筝,一边吟这首小诗,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仿照今天的模式,展开想象,将诗里的画面写一写!
篇五:小儿垂钓 教案
《小儿垂钓》教案设计
一、前文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钓鱼吗? 常常是跟谁去钓鱼?今天,有一位
唐朝诗人想带我们去水边认识一位小朋友。你们知道这位诗人是谁吗?(学生齐答:胡令能)作者简介,出示课件,找学生读,注意表扬语。
唐朝诗人,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示图片)谁能告诉我,他在干什么?(学生答:钓鱼)那么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出示课题、齐读课题、理解课题:你们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小儿:小孩儿 垂钓:钓鱼。指导垂、钓
(1)“垂”字的“横”比较多,写的时候也有讲究:中间这一横写得稍微长一些,字就站稳了;睡,锤
(2)“钓”字这里面是一个点儿。垂钓就是钓鱼的意思,鱼线、鱼钩从鱼竿上垂到水里,静静地等着鱼儿的上钩。钓鱼可是一门学问,诗人笔下的“小儿垂钓”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2、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学习最可贵的品质是学会疑问,提出的问题越多,学习的收获就越大。那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
问?(学生质疑,教师重点罗列。)
1、他是个什么样的小孩儿?
2、他是怎样钓鱼的?
3、他钓鱼时发生了什么? 生:外貌?哪儿钓?怎样钓?钓到了吗?发生了什么???(教师归纳)师:这些问题有的可以从诗中找到答案,有的找不到答案,能找到的我们一起
来发现,不能找到的要通过我们的想象来解决。(疑问+发现+想象=智慧。)首先,我们必须把诗歌读懂,读懂了,这些问题自然就能解决了。
二、朗读古诗,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古诗。
2、找学生朗读,教师带读,先读前四个字,学生读后三个字,再交换。
3、学生齐读古诗,注意朗读的节奏。押en韵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理解诗句,感悟诗意。
1、读完古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吗?结合图片
一个头发乱蓬蓬的小孩子在池塘边学钓鱼,他侧着身子坐在草丛
师:我们说了这么多,诗人只用了四句诗、32个字就写出了这么有趣的画面,这就是中国古诗精炼的魅力。来,我们一起再欣赏一遍。
2、理解“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小孩儿的认真专注理解“路人借问遥挥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孩儿的天真可爱 现在,你们能说说这些词的具体意思吗?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小孩子 垂纶:垂钓,钓鱼 莓苔:野草
映:掩映,遮掩
遥:远远地 纶:垂钓用的丝线 借问:向人打听,指有礼貌地问
怕得:生怕,唯恐 应:应答
3、说说诗句的意思。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四、教师质疑,赏析词语,感悟诗句。
师:从“蓬头”看出了什么?
生:蓬头是说小孩头发不是梳得整整齐齐的,而是有点蓬松零乱
师:我们可以想象:这小孩儿可能早早就起床,没有顾得上梳头就赶到河边,由此看出小孩什么心情、性格?
生:急切、纯真······
师:(教师做动作)侧坐不是这样的一本正经地端坐,而是这样随意地坐。是一个很悠闲的姿势!我们想象一下,或许小孩已经长时间地坐在这儿,感觉有点累了,他得换一个感觉舒服的姿势。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孩子坐在一块长满草的地方,他为什么不选一个更干净的地方呢?
生:他故意寻找一块长满草的地方,认为这样不容易让鱼儿发现。
师:“草映身”(出示图片)河边长着青草,小孩子就坐在草丛中,那绿草映衬着小孩儿的形象,显得格外的自然和谐。
师:小男孩为什么远远地“招手”(不是“摇手”)而不是直接回答?他只顾自己钓鱼却“不应人”是不是显得太没有礼貌了?(呈示课件)
生:他怕出声会把鱼吓跑,而且不是不回答,而是希望路人走近些,他可以轻声回答。
师:现在我们再来读读整首诗,注意读出其中的情趣。
五、背诵古诗,拓展训练。
1、自由背诵,分别找一位男生、女生上黑板默写。
师:(将一人默写的“纶”改为“钓”)“垂纶”指钓鱼用的丝线,“垂纶”就是“垂钓”的意思。那为什么不说“学垂钓”呢?我们读读就知道了,自己读读看。
如果是“学垂钓”,诗歌就变为: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古诗讲究押韵,说垂钓就别扭、不顺耳了。(押en的韵)
2、拓展积累,请学生回忆自己背过的关于儿童的诗句。
师:刚才我们通过抓词语、想画面、品意境感受到了小儿垂钓的野趣、乐趣、生趣、情趣。这些便是难得的童趣!古诗中描写童趣的诗还真不少,除了白居易的《池上》,还有人能说出关于儿童的诗句吗?
生:袁枚《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高鼎《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贺知章《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杜牧《清明》
【垂钓余秋雨】推荐阅读:
古诗小儿垂钓09-17
白居易《垂钓》06-10
小儿垂钓教案(赛课)07-30
小儿垂钓改写作文09-25
《小儿垂钓》的改写作文09-23
垂钓场工作计划11-08
小儿垂钓的作文550字07-25
《小儿垂钓》原文及翻译赏析08-05
作文改写:《小儿垂钓》5则范文09-04
大学生万人垂钓大赛策划书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