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2024-09-23

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精选19篇)

1.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一

珲春矿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2009年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总结

2009年,珲春矿业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在珲春矿业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延边监察分局指导和各县市煤炭主管部门及各煤矿企业的关心、支持下,安全技术培训主要培训了以安全检查员、井下电钳工、主提升与绞车操作工、瓦斯检查员、爆破工、采煤机司机等为主的30个工种的专业人员,全年共完成特种作业人员培训17期,其中考虑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和延边监察分局沟通,在和龙海清公司办班3期,在延吉三道煤业公司办班1期,全年共计培训学员

人,经考核合格办证

人,培训合格率为

%。

一、企业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是搞好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基础。

2009年全年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胜利完成,是与延边监察分局和各县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煤矿企业的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分不开的,在此代表广大学员对各位领导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党和国家对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十分重视,“安全发展”与“和谐发展”的指导原则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有利的支持和保障。随着各煤矿企业对安全生产的重视和追求,都为我们搞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

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工作动力,我们有信心抓住机遇,努力工作,把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加强安全技术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创新。

培训质量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培训教材质量和培训教师的素质。高质量的培训,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培训中心历年来一直注重加强培训教师队伍建设,重视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全面提高其业务能力与教学水平。培训中心专门聘请了集团公司具有丰富现场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培训授课专业教师,同时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和省局组织的教师资格培训,以提高其自身理论素质,开拓其知识视野,掌握先进的成人培训教学方法。

培训中心积极上装备,每个教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同时筹巨资购买了西安和利德公司的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教学软件,充实了微机室,满足计算机考试的需要。

利用培训间歇时间带领培训教师到各矿下井参观实习,了解各矿的新装备、新工艺、新技术,收集相关技术资料,增强感性认识,坚持安全知识培训与新技术、新工艺普及教育相结合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作各类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培训教学全部实现多媒体化,使得培训教学更加贴近煤矿现场实际。

针对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和参培学员的实际情况,各矿装备水平和生产工艺不尽相同和学员学历层次参差不齐的现

象,培训中心要求培训教师结合培训大纲适时对培训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加强理论教学的同时,突出煤矿事故案例分析和现场实践基本操作经验教育,授课要深入浅出,既注重系统的理论知识,更注重现场的实用性,理论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使学员既能掌握先进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

通过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教育,算好“政治帐、经济帐、家庭帐、社会帐”四笔帐,使学员从中接受教训,引以为戒,使之深刻认识到一人违章,影响全局的危害性,增强其遵章守纪、反“三违”的自觉性,自觉坚持工作标准化、作业精细化、安全全程化。

三、严格安全技术培训教学管理,努力增强安全技术培训的实效性。

安全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使之达到岗位工作要求,正确理解和实施相关标准,在生产过程中有能力控制不安全因素和消除隐患。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安全技术培训减少煤矿事故,推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式的好转,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所以培训中心认真落实国家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培训标准,严格培训教学管理和考核管理,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煤矿安全技术培训质量和针对性、实效性。

培训要想讲求实效,方式、方法是关键。培训中心在培训教学上始终坚持执行《教师授课计划》、《培训教案审批制

度》和《教师淘汰制》;在教学管理上坚持听评课制和学员信息反馈制,时时跟踪教师授课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改正,以确保安全技术培训工作质量。

严格学员考勤管理。班主任每天不定期考勤不少于4次,并将学员的考勤状况和平时表现作为确定考试资格的重要依据。

四、以考试促培训,以考核保质量。

培训是基础,考核是手段,提高安全素质才是培训的根本目的。培训中心按照国家和省局布置要求,特种作业人员考试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试两种,两种考试都合格才能发证。其中理论考试全部实行计算机考试,计算机考试公平、公正,严肃认真,学员完成答卷提交就知道自己分数是否合格;实际操作技能考试内容都是学员现场实际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所有考试都严格执行“教考分离制度”,由延边监察分局派员全程监考。每期班学员通过这两次考试,既提高了学员的理论素质,又促进学员现场实际操作技能水平的提高,对学员的安全素质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广大学员态度端正、学习扎实,努力提高自身安全素质。

广大学员在培训学习期间,都是非常珍惜培训学习的机会,态度端正,主动性、自觉性都非常强。有的学员单位工作繁忙,但也能很好的处理培训学习和工作的关系,不缺课,有的学员年龄较大,实践经验丰富,有的学员年轻,接受能

力比较强,但大家坐在一起,都非常虚心,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探讨、相互沟通、共同提高的氛围非常好。培训中心以培训学习构建了一个相互提高、互补、交流的平台,形成一个提高全员素质的纽带。

六、存在的问题

由于学员学历水平不同,有的学员虽然是企业证明具有初中以上学历水平,但实际有的连小学都没上完的大有人在,所以在安全技术培训针对性上有时难以满足这参差不齐的学员需求。

集团公司各煤矿学员有的连班现象比较严重,没有按照国家要求脱产参加培训。

培训中心没有学员实习操作基地,所以只能以笔试方式完成实际操作技能考试。

学员住宿、食堂饮食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服务人员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应加强。

七、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事关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事关煤矿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和认识好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让我们继续同心协力,全力以赴做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为全面提升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技术素质,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形式的稳定好转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九年十二月十日

2.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二

一、项目指标

1.建立集中连片万亩示范片2个, 每个示范片面积达到15000亩以上;每个示范片建立千亩丰产方1个;每个示范片建立200亩攻关方1个。

2.示范片平均亩产达到700千克以上。

3.采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技术物资供应等办法推广综合增产技术。技术入户率、到位率, 良种率、配方施肥率均达到100%

二、项目完成情况

二个万亩示范片共落实项目田31500亩, 涉及3乡镇35村5027户, 共落实千亩丰产方2000亩519户, 落实百亩公关方400亩107户。在桦林乡鲍湾、孙堡、高崖三村连片区域落实千亩丰产方1000亩270户。在鲍湾村落实百亩攻关方200亩52户。在咀头乡白尧、新泉、吴山、白湾4村连片区域落实千亩丰产方1000亩249户。在白尧村55户落实百亩公关方200亩。

9月18~20日, 县农技站组织技术人员对二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进行了测产。二个万亩示范片31500亩示范田加权平均亩722.63千克, 总产2276.286吨, 比对照田 (传统种植方法) 亩产617.6千克亩增产105.03千克, 增产17%;2个千亩丰产方平均亩产777.9千克, 比对照增产25.9%;2个百亩攻关方平均亩产824.4千克, 比对照增产28.8%。

三、技术措施落实情况

项目区各村在全面实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基础上, 以落实两改两增技术 (改种植平展大穗型品种为紧凑密植型品种, 改生长期只追一次肥为多次追肥, 增加密度, 增加总施肥量) 为重点, 推广综合增产技术。一是全部采取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二是全部进行配方施肥。推广玉米专用肥3000亩;三是推广优良品种, 在示范区重点推广兴达1号、金凯3号、金凯5号、高玉811、正德304、先玉335、豫玉22号、金凯3号、、东单818、长城706等品种, 良种率达到100%;四是普遍进行机深耕, 落实集中连片机深耕示范8000亩;五是推广化学除草技术, 二个示范片共进行化学除草26500亩;六是推广了播期密度控制技术。项目区苗期易发生苗期, 生长期缺苗。技术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和田间指导, 将每亩密度增加到3000株以上。推迟破膜播种时间到4月5~15日;七是推广氮肥后移技术, 7月上旬县农技站给二个示范片送去尿素46吨, 对百亩攻关方和千亩丰产方示范田的农户进行了大喇叭口期氮肥后移追肥指导, 平均亩追施尿素20千克;八是进行了顶腐病为主的病虫害防治, 今年6月中旬玉米拔节期, 部分示范点发生了玉米顶腐病和茎腐病, 技术小组及时制定了防治方案, 购买甲基硫菌灵、功夫、必菌杀等农药, 共防治4000亩, 控制住了病情;九是推广了一膜两年用技术, 落实一膜两年用技术种植玉米2500亩。每亩节省成本300元左右。

四、落实试验研究

技术指导组技术人员根据项目区玉米生产存在的密度偏小、品种单一、群众对氮肥后技术有顾虑、原膜二用种植玉米技术不完善等问题, 安排落实密度试验, 品种比较试验, 新引进品种观察试验, 氮肥后移试验, 原膜二用玉米追肥量试验, 微肥试验试验研究项目6项12个试验, 设处理 (品种) 98个, 种植试验小区238个, 通过这些试验将选择适宜推广的品种和技术措施, 在明年推广。

五、成功的经验

1.大张旗鼓的进行技术宣传、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 是推广增产措施的基础。广泛宣传可以在项目区营造讨论交流玉米种植技术的风气和氛围, 简明传播技术措施;培训可以加深群众对技术措施的理解和认识, 培养技术带头人;田间指导可以掌握田间操作方法和时期。这三项措施可以起到普及技术措施的作用。

2.技术性物资的补贴供应是推广落实技术措施的催化剂。在项目技术培训中, 边讲解边供应补贴尿素、农药等物资, 接着进行田间指导, 从理论到实践一气呵成, 既调动了群众积极性, 又提高了技术推广的效果。

3.千亩丰产方和百亩攻关方示范田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二个万亩片在交通方便、视野开阔区域落实的千亩丰产方和百亩攻关方从苗期到成熟期都长势很好, 一直是过往行人和附近群众谈论和问询的热点话题。

4.“两改两增”核心技术符合武山实际。我们根据武山全膜玉米生产存在的品种落后、密度太小、施肥量少等问题提出的以推广新品种、增加密度、增加施肥量为主要内容的“两改两增”核心技术, 针对性强。

六、存在的技术问题

1.干旱严重, 抗旱品种缺乏。2014年玉米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干旱严重。大多数品种抗旱性较差, 今后应立足抗春旱和伏秋干旱, 进行应对严重干旱的技术研究, 选择适宜的抗旱品种和材料。

2.密植技术在部分浅山区有局限性。在2014年干旱严重的情况下, 部分浅山干旱区密植地块玉米长势差, 稀植地块长势较好, 群众对增加密度还有顾虑, 要分区域有针对性的进行不同品种的密度试验, 分类指导。

3.春苗期病害发生较重。春季低温冻害严重, 苗期和拔节期顶腐病发生较重, 2015年要大力推广抗病品种代替感病品种。

4.土壤有机质缺乏。示范区玉米播种面积大, 农家肥严重不足, 土壤有机质缺乏。

七、2015年计划

1.进行抗旱技术的试验研究。要立足长期抗旱和抗大旱的思路, 进行抗旱剂、大喇叭口期灌注水肥等试验研究, 为抗旱夺高产提供技术储备。

2.继续进行品种试验和密度试验。扩大引种范围, 搞好引种试验和品比试验, 选择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抗病、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进行相应的密度试验, 实现良种良法结合推广。

3.优化品种结构和技术措施。要根据今年的试验结果调整高产创建技术方案, 优化品种布局、种植密度等措施。

4.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机质缺乏是制约全膜玉米抗旱能力和产量水平的首要因素, 要通过使用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方法, 增加土壤有机质, 解决有机肥缺乏的问题。

摘要:介绍了玉米高产创建工作实施和技术措施落实情况, 总结了成功经验, 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方法。

3.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三

会议对2012年项目启动落实情况进行了详细的安排和布署,要求各位科技指导员能够把这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今年的工作中,有计划、按步骤地做好示范县项目各项工作。要以这次会议为新的起点,重点遴选好科技示范户,与示范户搞好面对面对接,且搞好技术指导对接,为全年工作圆满完成打下坚实基础。 (桦甸市农业局 鲁相臣 李姝 供稿)

集安市将全力创建特色精品乡镇

为了全力抓好创建精品乡镇工作,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集安市创建精品乡镇实施方案》,并于8月21日召开了全市推进新农村建设暨创建精品乡镇启动大会,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至2015年,利用二年半的时间,分三个阶段,包括基本达标阶段、全面建设阶段、提档升级阶段,将乡镇政府所在地打造成镇容镇貌整洁、生态环境优美、地方特色浓郁,能充分体现集安特点和亮点的精品乡镇。

和龙市特产管理总站组织阳光工程培训学员考察黑木耳种植先进基地

为进一步增强学员对国家阳光工程食用菌工专业培训的了解,提高黑木耳种植实用技能,8月7日,和龙市特产管理总站组织85名培训学员到和龙市发展规模最大、种植户最密集的头道镇长仁村,进行了实地考察学习。在种植基地,学员们认真听取了种植大户由少到多的黑木耳种植发展过程,并与种植大户进行了交流学习。通过此次实地考察,不仅使学员们开阔了眼界,学到了经验,也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种植热情,为和龙市阳光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

(和龙市特产管理总站 王丽华 供稿)

通化市着力提高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三率”水平

4.XX年农业科技培训工作总结 篇四

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四大作物综合生产能力科技提升试点行动》和《关于做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通知》精神,按照局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三农”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培训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开展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在全市掀起了学科技、用科技、争当科技示范户的高潮。通过广泛培训,我市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科技种粮积极性空前高涨,XX年我市小麦、玉米平均单产达历史最好水平。

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XX年,主要实施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启动了XX年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作为全面提升我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稳定的战略性措施来抓。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面搞好组织协调,促进了培训工程的顺利开展。一年多来共举办市级培训班21次,培训市镇技术人员XX人次;技术人员入村举办各种类型的村级培训班累计XX余次,入户咨询培训30000人次,重点培训了1000个科技示范农户,示范带动了10000个农户,接受培训的农民累计300000余人次。

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这项工程与“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和农业部“标准良田建设”及“科技书屋建设”等项目相结合,广泛组织开展了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实施了农业部“农业科技入户春季行动”、“测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动”和“测土配方施肥秋季行动”。

主要做到“九个落实”:

1、组织领导落实。在兖州市农业局分别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技术小组和监督考核小组。

2、培训计划落实。农业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兖州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对培训目标、内容、对象、时间、方法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3、首席专家落实。确定了县域首席专家、小麦、玉米专家及项目区乡镇的区域首席指导专家,具体负责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4、技术人员落实。在农业系统选拔100名业务精通、年轻有为的技术人员,包村入户搞好培训。

5、培训对象落实。按照“相对集中,点面结合,择优推荐,公平合理”的原则,在主要粮食生产镇谷村镇、大安镇、小孟镇、漕河镇、新驿等镇选择100个村,由村民申请、村委会推荐、镇农技站审查、培训单位审定,确定1000个农户作为科技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并建立示范农户档案,统一管理;保证每户培训一个明白人,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5-10个农户。

6、培训技术资料的落实。一年来共发放农民培训卡10000份;科技光盘XX多套;《高油玉米生产技术》及《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教材13500本;特别是为农民发放了10000份科技挂历,把各个季节的主要生产技术、农业政策,印在挂历上,收到很好的效果。结合我市实际,在农时关键技术环节编印并发放《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夏玉米套种技术要点》等明白纸共30余万份。

7、培训设施落实。全市共协调镇、村培训教室215间,建设农民科技书屋16个,100个村全部配齐电教设备。

8、培训经费落实。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市农业局多方筹集培训资金,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

9、配套政策落实。为鼓励农民积极参加科技培训,发挥他们在农村经济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农业局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优先享受国家农业部优质小麦示范区建设中的每亩10元的良种补贴政策;每个核心示范农户年底发一套农民科技挂历;优先免费得到示范新品种和相关技术资料,在资金、物资、技术上支持他们开展科学试验、生产示范、科技攻关等活动;积极引导、支持他们参加各种专业协会和技术协会。

二、培训的主要内容

主要培训以小麦、玉米、蔬菜为主的农业实用技术兼顾其它经济作物栽培技术,以及农业高新技术、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产品产销信息;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种植新模式;小麦玉米精播半精播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配方平衡施肥技术、化学促控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生物有机肥、标准化生产等技术以及党在农村的法律、法规、政策等。

三、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为加强培训工作,程局长多次召开会议,重点研究农民培训工作。农业局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和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各镇相应成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协同作战,共同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培训是农民科技培训工作顺利实施的关键。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要求,千方百计壮大自身服务功能,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农业科技示范体系,强化技术人员自身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3、优选拔技术人员优选科技示范户在全市选拔了100名技术骨干和100个科技示范村,每个村明确一名包村技术人员,在每个村重点培养10个核心示范农户,以村为单位开展培训,全市重点培养1000名核心科技示范户,示范带动10000个农户。同时鼓励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科技攻关示范田,与本单位所承担的农业科技项目相结合,开展农业科技实验、示范、推广。通过对1000个科技核心示范农户进行重点培训,涌现出了一批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通过他们进一步示范带动,初步解决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多层次的科技需求,使我市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更加完善、有效。

4、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人人签定责任状是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的重要保证。为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市设一名首席专家,各镇设区域专家;优势作物小麦、玉米和经济作物设立专业首席专家,负责对包村技术人员的培训以及对包村技术人员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作的监督指导。每个实施村固定一名技术人员。实行层层负责制,首席专家对所培训技术负总责,每个技术人员对所包村的10个核心示范农户及100个联系户负全责,首席专家负责对下一级人员培训、指导、释疑,每一级都需对上一级负责。

5、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和奖惩制度。为切实加强广大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调动广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把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搞活搞实,农业局制订了《兖州市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监督考核办法》、《兖州市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奖惩办法》。农业局与每一位技术人员签订责任书,针对每名技术人员在所包村及所联系的核心示范户开展技术培训,对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和培训效果以及群众反映等进行严格考核。农业局成立了以纪委书记石亚鹏同志任组长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考核领导小组,不定期进村入户抽查,查看培训内容和培训效果,并根据农户电话随时了解培训情况,采取年终与平时相结合,注重平时,并把参加培训的核心示范户纳入微机管理。对技术人员严格考核,按考核分数,排出名次,作为评先树优和奖励的依据。凡是弄虚作假、减少培训次数不准晋升职级或解聘现任职务,表现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6、加强核心示范户的能力建设,是实现农业科技培训由点到面全面提高的重要保证。100名技术指导员深入千家万户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田到田”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广应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介手段进行科普宣传,切实提高核心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努力把科技示范户培养成一支学得会、用得好、留得住的农村科技服务人才。从而达到“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农业科技“传、帮、带”体系。实施一年多来,在技术服务上采取“入户指导”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技术指导员在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如种植业在备耕、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多发期、收获等)能及时到每个示范户家中开展技术指导,有些技术指导员甚至与农民吃住在一起。他们与示范户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平时可以通过电话、信函、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对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7、增加投入,制定优惠政策让农民积极参与是保证培训效果的重要措施。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量大,直接牵扯到农民的利益,发放科技光盘、书籍、科技挂历、明白纸等费用较大。为搞好这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农业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多方筹措资金,推进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下去。积极协助农民成立优质小麦协会、优质专用玉米协会等农民自发组织,与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畅通销售渠道,实施定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8、扩大宣传,形成合力。定期印发《科技入户工作简报》并通过各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站等广泛宣传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形成全社会都关心农业、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局面,农业局广大技术人员自觉的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到群众中去,及时宣传在科技行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相互借鉴,提高服务质量,使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活动真正深入民心,体现党和政府对农民群众的关怀。

四、下步工作打算

1、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

深入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和《XX年全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精神,实施我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以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农技推广和服务机制,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项目带动,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推广机制,不断提高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者素质。

2、加强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农民培训体系,按照农业部和省厅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以农广校为主体的农民培训机构建设,健全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培训体系建设,与互联网、电视、报刊等现代化的传媒手段紧密结合,不断加快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步伐,提高新品种、新技术的入户率。

3、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进一步完善资金投入方式,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在资金投向上,除了培训资料,要进一步扩大核心示范户新品种、新肥料和无公害农药的无偿试用,实现更好的示范效果。

4、大力发展专业协会 专业协会是科技推广的组织形式,下一步要积极扶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设,吸收示范户加入专业协会组织,促进协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及时引导这些专业协会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成为科技推广的有效载体。

XX年十二月十日

5.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五

农业技术培训中心2013年的工作计划如下:

1、积极申请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

(1)计划实施阳光工程农业职能技能培训3800人;

(2)计划实施农业专项技术培训4000人;

(3)计划完成中专招生100人;

(4)完成现在校学生的各项管理工作。

2、根据各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申请各项农业适用技术培训。

存在问题:

1、在职工作人员较少,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属短期培训,属十件实事之一,实施时间短,资料收集复杂,在各培训机构开班时无法全面监管。

2、在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项目、中专招生等工作时,无配套公务经费,导致工作开展时困难。

6.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六

2014年XX区农业局劳转股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在局属各站所的帮助下,以新型农民教育工程为载体,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实现农村适龄富余劳动力转移为主线,以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能力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现将2014年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为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成立由分管农业副区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区纪委、团区委、财政局、知识产权局、畜牧兽医局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XX区劳动力培训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成立相应的项目领导小组,并设立一名专职信息联络员,主要负责总结、工作信息、各种表格的上报工作。加强与部门的协作,发挥各部门的优势,为培训工程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

针对我区部分群众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保守的现状,我区首先从解决思想熟悉入手,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采取多种措施把劳务产业喊响叫亮。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出台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和措施,宣传我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好典型、好经验,营造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深入我区二乡二镇七个街道办事处组织各种学习宣传,发放各类招生、招工培训等宣传资料1000份,印发科技资料2000份,发放科技书3000余本。结合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发放绿色证书400本。

三、分类组织实施,提高培训实效

我局结合全区实际,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的思路,以就近就地转移为主,省外转移为辅的原则,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以及种植能手,农产品加工、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和相关专业技能培训,使受训人员的专业技能得到一定提高,实现就地转移的需求,帮助农民群众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一)省级项目实施情况

2014年,我局共组织举办科学养殖技术、林果栽培技术、药材种植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青食蚕豆栽培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农药化肥安全使用技术、农机技术、农业法律法规知识等培训50期,30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转移富余劳动力14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完成示范性劳务招聘会2场,共提供700多个就业岗位。累计劳动力转移30549人,实现年劳务收入0.6亿元。

(二)部级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云南省财政厅云南省农业厅关于下达2014年中央农民培训补助项目资金和计划的通知》(云财农〔2014〕234号文件精神,XX区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200人,补助资金4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型培训100人(专业大户50人,合作社带头人50人);社会服务型培训100人(农机服务人员50人,村级动物防疫人员50人)。该项目培训主要由区农广校负责,目前,已经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加强协调,认真撰写实施方案,抓紧组织项目实施等前期准备工作。由于该项目下达时间较迟,给项目按期完成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我们将克服困难,保证在2015年第一季度前完成培育任务。

四、培训方式灵活,培训效果显著

我区把送教下乡的办学经验引入到转移培训的机制中,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采取就近、就地培训办法,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的乡镇,师资队伍驻扎在乡镇,把培训场所和实习基地放在乡镇所在地,贴近农村,方便农民。培训时间选择在农闲季节,大部分农民可以参加培训。加上培训内容实在、实用,送教到家门口,方便了学员,因此培训报名十分踊跃,参训学员一般都超计划人数。采用的培训组织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依托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村委会、协会联系组织,就地培训,就地考核鉴定。培训的内容,采取农民缺什么,想学什么,我们就根据农民意愿讲授什么,大大增加了农民的学习兴趣。

通过采取以上灵活多样的培训措施,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一是农民实现了免费培训。农民得到了直接补贴,降低了培训成本。省级安排的财政补助资金,通过培训直接补助给了农民,农民不仅实现了免费培训,而且还得到了食宿补助。二是创造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条件。农民工进城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农民通过培训学到了一定的技术和技能,学到了从商和经营知识,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渠道,对家乡的资源、市场、商机有一些了解,对进城务工创造了条件,极大的丰富了农民的知识,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三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训项目的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断提高了农民科学种养水平,为他们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四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提高了农民劳务经济收入。通过培训和招聘会的举办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了技能、提供了就业信息、创造了就业机会,极大的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五是有效促进了产业发展。通过结合产业发展开展培训,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技能水平,促进了产业的有效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持。

五、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的综合素质较低,就业观念意识有待强化。根据已培训学员的文化程度统计,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许多农民缺乏进取的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适应能力差。由于受传统农村经济、长期农村生活方式的影响,农民普遍存在生活比较松散,时间观念、制度意识都很淡薄。一旦进入企业,往往不习惯于企业严格的时间安排和规章制度,很难适应现代工业化企业生产的需要,因而回流现象较普遍。

(二)培训时间较短,培训质量有待提高。对农村贫困劳动力的转移培训时间较短,因此,很多要求技能性很强的专业参训学员从理论到技能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尚未完善,今后各级各部门应加强联络,通力合作。充分利用我区城乡建设的项目和旅游业发展优势,有针对性地为我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业机会,加快就地就近转移工作力度,做到内转为主,外输为辅。

(四)转移培训就业的跟踪服务还有待于加强。由于转移培训工作的两个重要环节一个是培训,另一个就是就业。农民在整个转移、培训、就业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第一次转移就业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的稳定性往往较低,对于这类就业问题以及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帮助解决,这就需要一定的业务经费,才能保证各方面服务到位。

六、意见和建议

7.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七

临朐县铝型材行业协会会长、华建铝业集团董事长吴维光, 中海油常州涂料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朱东, 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 (粉末) 秘书长吴向平、潍坊华澳铝材粉末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志胜、中国化工学会涂料涂装专业委员会专家周师岳出席培训班开幕式并致辞。

本届培训班为期5天, 邀请行业专家当堂授课, 采取专家讲课, 学员交流研讨、专家咨询等多种形式, 系统介绍了铝型材涂装的各个工艺环节, 从铝型材的无铬前处理, 涂装生产线到粉末涂料的选用及涂膜缺陷解决方案等。知识覆盖范围广, 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学员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切实提高铝型材涂装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 促进涂装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会学员纷纷表示, 通过系统学习, 对铝型材涂装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个人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培训结束, 主办单位为每位学员建立了学习成绩档案纪录, 结业考试合格者颁发“培训班结业证书”, 并将结业考试成绩通过信函方式送达委培单位人事部门。本次培训班亦得到中国国际门窗幕墙博览城、阿克苏诺贝尔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广东华江粉末科技 (临朐欧文) 有限公司、赛高粉末技术 (烟台) 有限公司、潍坊华澳铝材粉末有限公司、裕东机械工程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为培训班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培训班课程直播

杜刚铝型材涂装前处理技术

杜刚老师系统地介绍了铝材覆膜技术的发展过程与现阶段普遍应用的铬酸盐处理的优点和缺点, 并对学员们普遍关心的无铬前处理从药剂到应用进行了细致阐述, 使学员受益匪浅。

钱晋静电粉末喷涂原理及在铝型材行业的应用

钱晋老师从铝型材喷涂的实际应用出发, 对静电粉末涂装设备的选型、设计和各部分的作用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 结合实际案例, 分析铝材粉末涂装常用的立式线生产线的各个部分的原理与作用。

周师岳铝型材凹槽质量的涂装难点

周师岳老师从实际出发, 针对铝材粉末涂装中的难点之一凹槽难以涂装问题, 提出了粉末偶极极化带电的理论, 详细说明了粉末电晕带电难以解释的绝缘材料粉末涂装等现象, 对粉末涂装的实际生产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戴莺莺粉末技术及生产基础

都晨亮铝型材涂料测试标准及现场审核流程

马丛欣粉末涂料问题与解决

陈文浩金属粉、木纹粉基础及应用

8.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八

2016年最新农业补贴政策新鲜出炉!最高补贴50%!

那么,针对一二三产业融合国家有资金扶持吗?

当然是有的!

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和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在全国选取了10个省开展试点,下面以山东的补贴为例进行介绍:

实施主体:要求项目主要为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条件要求:项目实施主体既要有第一产业的生产基地,又要有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产品销售、统一服务、休闲旅游等第二或第三产业。其中,合作社必须是市级以上示范社;龙头企业必须是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并且农民必须参与企业利润分配,不能只是简单的租地、雇佣关系。

补贴标准:

潍坊、德州、聊城、菏泽四市每个试点县700万元;其他市的每个试点县600万元。

补助比例:

补贴50%!

以小麦、水稻、杂粮等口粮发展的,支持建设粮食烘干、仓储物流、农机库棚、粮食加工等设施,以及购买农业综合性服务机械、农村电子商务设备等。财政资金补助比例最高50%。(比如你建一个粮食烘干塔花80万,国家补贴40万)

补贴40%!

以蔬菜、水果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配置仓储、物流、加工、包装等设施设备,完善产业链。支持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相关的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对购置配送、网销等设备给予补助。财政资金补助比例最高40%。(比如花100万建冷库用来存放苹果,补贴40万)

补贴30%!

以一村一品产业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资金主要用于休闲农业基地建设、闲置房屋维修以及一村一品生产、加工等设备购置,财政资金补助比例不超过30%。(比如做休闲农业基地投资200万,补贴最高60万)

重要提示:由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政策,河北、江西、湖北等地相关的补贴方案近期才出台,如果你处于试点区域,并且符合申报条件,现在就要马上开始准备申报了!

9.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九

——张敏

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领导下,根据区农业局安排,受聘于商州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开展全程技术指导。以商州区夜村镇杨塬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为重点,紧跟其它设施蔬菜建设项目,大力推广设施蔬菜栽培先进技术,推广蔬菜优良品种,改进设施蔬菜栽培茬次,推广先进的栽培模式,有力促进了杨塬绿洲基地及我区设施蔬菜大发展,品质大提升。截止目前,全区蔬菜播种面积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实现基地全覆盖,高标准工厂化育苗已成为发展趋势。现已涌现出秦土地、竹沁园日光温室群及秦土地、佳骞智能温室工厂化育苗。在生产管理上,实现了大水压盐、高温闷棚、生物反应堆、合理轮作倒茬、二次还芽、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技术培训上,实现生产环节阶段性跟进衔接;在病虫害防治上,以绿色防控为主。

一、主要工作

(一)参与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任务分解及奖励办法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为了高标准、高起点、有步骤、有规划的实施好我区设施蔬菜建设,配合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心,经过多次调查研究和自身生产实践,为“十二 1

五”《商州区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使任务分解到各镇、办,同时以政府文件出台了奖励办法,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二)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作用

采取引导、鼓励、扶持的办法,帮助各基地加强蔬菜生产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扭结,把分散、松散的社员、菜农联合起来,在生产、管理、技术培训、销售中提高了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使其抱团闯市场,聚集合理促生产,抵御风险增效益,同时使菜农全方位掌握了设施蔬菜生产管理基本技能,有力促进我区蔬菜产业化进程。

(三)积极参加市农业局职业农民技术员培训工作一是积极参加各类设施蔬菜技术培训,提高自身服务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菜农的技能和素质,提升我区设施蔬菜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响应市局号召,积极参加商洛市组织的商洛市委党校职业农民技术设施蔬菜培训班。

(四)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

该项目通过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标准蔬菜园每栋温室可增产1000公斤,可增值2000元。今年主要推广应用了九项设施蔬菜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一是多功能无滴棚膜降湿防病技术;二是生物农药防治技术;三是防虫网阻隔防虫技术;四是粘虫板诱杀技术;五是穴盘基质育苗技术;六是温室、大棚大水压盐高

温闷棚消毒管控技术;七是微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八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九是设施蔬菜产品分级初包装、保鲜技术。

(五)配合省农科院协作实施项目

1、参加了陕西省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调查,具体调查了番茄、茄子、西葫芦、甘蓝、西瓜、甜瓜、黄瓜、萝卜、胡萝卜等的生产状况及存在问题、技术需求等。

2、全国鲜食番茄保护地粉果组(A)品种区试,测试品种12个,其中全国鲜食番茄保护地粉果组9个品种,省农科院3个,试验已完成,试验报告也已上报有关单位。

(八)积极开展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

一是主编教材,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二是主要培训了番茄、茄子、黄瓜等新品种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温室棚体消毒管控技术,物理、生物防治技术。特别是针对去年番茄TY病毒大发生,今年推广了抗TY病毒新品种祺玉、雪莉、威士顿、奥帝等,并进行了多次栽培技术培训。三是方法灵活多样,开展各类示范,现场培训设施蔬菜技术指导员500人次,培训菜农2000人次,发放各种技术材料2万余份。

二、明年的目标和措施

(一)工作目标

全区蔬菜播种面积达到5万亩,设施蔬菜面积1.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700亩,大中小棚面积1.2万亩,蔬菜总产量80万吨,总产值 3.2 亿元。

(二)任务和措施

1、继续完善提升杨塬基地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项目

2、配合搞好沙河子张村佳骞省级标准园和杨塬区级标准园建设,按时完成标准示范园建设任务。

3、建设金陵寺竹沁园示范基地,将传统钢架大棚扩规上档,发展日光温室群体生产。

4、以荷兰瑞克斯旺、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等国际种子公司为依托,大力推广蔬菜优良品种。

5、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为依托,壮大蔬菜专业合作社和标准园建设,新增标准园2个。

6、区试和新技术应用示范工作。

10.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

目前,压力过大已成为各界人士的一块心病,过大的压力不但对社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对工作者的心理健康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按照国际上衡量健康状况的伤残调整生命指标评价各类疾病的总负担,精神疾病在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因此,心理健康是现代人的健康不可忽视重要部分。而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同样是时代提出的新要求。

禄丰县腰站中学根据《禄丰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开展2013行政机关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和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公需科目培训的通知》【禄人社发〔2013〕77号】文件精神,认真组织了针对全体在职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心理调试和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的培训工作。本次培训在全体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就此次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训的基本概况

于2013年11月22日至11月28日期间,我校共组织了3次、16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活动,参训人员为全体在职教师。培训以心理健康与调适、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视频播放为主要培训形式,即观看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梁宁建录制的心理健康与心理调 试视频和上海大学博士生导师徐春明教授录制的创新驱动与知识产权视频,让全体教师认识到心理健康及心理调适重要性和对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有了更深的认识,二、培训的内容

培训内容严格按照通知要求,以心理健康及心理调试和知识产权与驱动创新为主要内容,主要通过三次学习完成培训:

第一次:观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视频,主要学习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的解释,界定了专业技术人员及其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并对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的分析。

第二次:继续观看“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视频,学习专业技术人员心理调适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的阐述,包括人格塑造、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和职业规划等。

第三次:观看“知识产权与驱动创新”视频讲座,学习技术创新是行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制度是保护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果的重要法律制度。

三、培训效果

通过“心理健康与心理调试”的培训,使每一位教师都认识到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必须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高度的自信,“自信者自强、2 不自信者自卑”,更要有胆识和勇气,武装好自己;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会与他人平等相处,正确对待学生、对待成绩。在生活中、工作中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知足常乐,懂得分享与合作。调整心态,坦诚开放,正视自己,承认自身的不足与缺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消除各种精神压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幸福、快乐工作和生活。

通过“知识产权与驱动创新”的培训,大家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其对社会生产贡献的比重不断加大,使得世界各国都必须重视科技发展,重视知识对社会的重要贡献,而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无疑是有利于科技进步的两种重要途径。一方面,鼓励创新,尤其是自主创新,能不断激发科技突破的灵感,从社会各个层面为科技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对作为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其实质就是保护科技发展,保护知识价值。因此,鼓励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内在要求。

培训与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要让心灵转向正确的方向,正如柏拉图所言“教育非它,乃是心灵之转向”。

11.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一

1.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2013年,按照省阳光办的工作部署,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3480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任务138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90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0人,共举办54期54个班。培训的专业及人数为:农民信息员300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骨干人员100人、病虫专业防治员280人、农机操作员100人、畜禽繁殖员100人、农村经纪人50人、种子经销员100人、蔬菜园艺工100人、肥料配方师100人、甜瓜栽培训工100人、乡村旅游服务员50人;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900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200人。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3480人的培训任务,并已全部录入国家监管系统。

2.资金使用情况

2013年,共有8家培训基地承担全县阳光工程培训任务,分别是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培训300人补助资金66万元(含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0万元)、农机校培训100人补助资金6万元、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培训400人补助资金24万元、植保站培训680人补助资金22.8万元、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培训500人补助资金12万元、畜牧总站培训200人补助资金7.5万元、种子管理站培训100人补助资金6万元、农科站培训1200人补助资金27万元。各基地全部按照《吉林省2013年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使用培训资金,主要用于办公耗材、教学实习耗材、资料印刷、工具书购买、光碟购置、光盘录入、录像影像、交通费、场地租赁、教师讲课费、宣传单印刷、宣传板制做、档案装订等方面,没有白条入账,没有任何挤占、挪用现象发生。

3.主要工作措施

3.1领导重视,纳入日程

3.1.1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以主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和畜牧业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局、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畜牧业管理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的阳光工程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

3.1.2加大工作力度按照省阳光办总体安排部署,县农业局及时调整充实了阳光工程工作力量,安排3人专职抓好阳光工程工作,配齐了电脑、打印机、录像机、照像机等办公设备。继续将阳光工程工作列为县里考核乡(镇)主要内容之一,作为评先晋优主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

3.1.3强化督导检查县阳光办不定期深入乡(镇)和各培训基地检查指导工作,召开调度会,部署阳光工程工作、调度培训工作进展情况。和县财政局共同跟踪检查培训实施情况,确保培训质量,确保资金使用科学合理。

3.2成立专家评审组,科学认定培训基地

县阳光办牵头,成立了培训基地认定专家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招标认定培训基地。认定中考虑以往工作完成情况、培训质量、培训实力、配合力度、投入力度、领导重视程度和农民满意程度等情况综合评定。通过招投标,共认定8家培训基地,分别是县农民科技教育中心、农机校、农村经济管理服务中心、植保站、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畜牧总站、种子管理站、农科总站,分别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300人、100人、400人、680人、500人、200人、100人、1200人。通过辉南农网、电视台向社会进行了公示。

3.3全面普查劳动力,摸清人力资源底数

县阳光办借助载体工程全面普查农村劳动力资源底数。紧密结合“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调研活动”等载体的深入开展,将阳光工程列为调研活动内容之一,以走村入户与农民面对面交谈,召开乡(镇)干部座谈会、村民座谈会、填写调查问卷和农村基本情况统计表等方式,进一步摸清全县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农村劳动力分布情况、农民素质现状、农民收入情况等。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实施方案,有效节省了阳光工程时间成本和投资成本。为完成全省农村劳动力调查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3.4广泛宣传,落实政策

县阳光办、各培训基地积极组织宣传活动。一是在县电视台跟踪报道阳光工程工作,滚动播出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重大意义;二是结合“科技之冬春活动”、“科普大集”等有效载体进行广泛宣传;三是登门招生宣传。各培训基地出动宣传车41台(次)、印发宣传资料8万份、拉过街横幅23幅、张贴宣传标语173张、教师460人次深入村屯、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宣传阳光工程惠农政策,免费提供咨询服务,扩大了阳光工程影响力,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四是积极向省阳光办、新闻媒体报送信息稿件。目前,已报送信息稿件31个。

3.5抓住关键环节,提高培训质量

一是执行公示制度。县阳光办通过媒体向农民公布承担阳光工程项目的培训机构名称、培训任务、培训专业、培训时间、补贴标准等内容。

二是加强监督检查。在开班仪式上,县阳光办人员出席第一堂课,现场核实学员身份,为学员发放学习用品,上好第一堂课。不定期抽查培训基地的办班情况,了解学员的学习情况、存在问题和建议等,确保培训学时、培训质量。

三是提升专业教师培训素质。为切实抓好培训工作,选送教师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提高教师专业课培训能力。县农广校、农科站和植保站2013年先后选送不同专业教师13人到农大和通化师院等科研院校深造学习,为完成好培训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还聘请了知名度高、农民普遍认可的专家、教授前来讲课,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四是创新培训模式。培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撰写了授课笔记并制作了教学课件,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进行理论授课,把培训重点内容系统地编制成学员能看易懂、形象直观的教学课件,保证了学员愿意学,易于接受。实践操作课由教师手把手地进行指导,采取专家与学员互动的方式,现场交流,谈心得、讲技巧。现场解决学员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使学员学有所得。县植保站在培训中,还印制了教学挂图、制作了教学道具,现场演示真假农药识别方法等。

五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除落实项目管理规定的各项制度外,还制定了教师、班主任、教学、信息报送、调研和回访反馈等工作制度,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不准无故旷课,不准缩短培训课时,不准教师吃、拿、卡、要,确保了培训质量。

六是规范档案管理。按省阳光办制定的档案规范要求,县阳光办和各培训基地认真归档立卷,实现实物档案和电子档案双重管理。做到表册齐全、制度示板上墙、图文并举、音像并茂、服务有跟踪、信息有反馈、资金有去向、检查有记录、督导有意见、培训有考评。

4.下步工作打算

12.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二

一、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

玉山县地处浙赣两省交界处, 是江西的东大门, 属上饶市管辖。全县现有人口611315人, 其中农业人口509641人。全县土地总面积1728平方公里, 耕地面积38.3906万亩。全县工农业总产值180.609亿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16.3931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912元。自然条件优越, 年均日照时数1790.3小时, 年均气温18.2℃, 无霜期341天, 年降雨量2415毫米, 总蓄水量27628万立方米, 能适应水稻、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的正常生长。玉山县水稻土有六种亚类, 十六类土属, 三十八个土种, 由泥质岩、页岩、红砂岩和冲积物发育的潴育型灰鳝泥田、灰红砂泥田和灰潮沙泥田, 占水稻土的85.6%。玉山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总产量与周边县比较明显偏低, 主要因素是施肥不合理, 肥料施用比例失调。首先是有机肥、无机肥比例失调。有机肥施用过少, 这不仅影响化肥的肥效, 而且导致耕地地质量下降。其次, 化肥施用结构不合理, 偏施氮肥、少施钾肥和不施中、微量元素肥料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由于施肥结构不合理, 一是造成肥料利用率低, 资源浪费极大。据对项目施肥调查来看, 2011年玉山化肥施用量 (折纯量) 9699吨, 其中氮肥5070吨, 磷肥1204吨, 钾肥1303吨, 复合肥2122吨。水稻纯氮、纯磷、纯钾比为1:0.420.67, 其中氮肥利用率在30%左右, 低于全国35%的水平。每年在肥料上的损失达到800吨 (折纯量) , 增加不合理化肥投入成本近450万元。二是肥料不合理施用造成了农作物抗逆能力、农产品品质下降。尤其是偏施氮肥, 造成农作物病虫害加重, 结实率降低, 这不仅增加了施药成本, 而且造成农产品产量减不和品质下降。三是肥料不合理施用造成水体污染加重。

二、野外调查与采样

野外调查与采样是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 必须选择具有代表性地点和有代表性的土壤、植株进行采样, 并根据不同的分析项目采用相应的采样和处理方法。土样采集前, 准备好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行政区划图、GPS、钢制取土器、采样布袋、采样标签等, 由县土肥站培训的乡镇技术指导员、村科普员与土肥站技术人员组建的县、乡、村三级土样采集小组, 绘制样点, 制定采样计划。

野外调查与采样可同时进行, 也可以分阶段进行, 各乡镇可灵活掌握,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土壤样品采集 (包括采样规划设计、采样单元划分、采样时间、采样周期、采样深度、采样点数量、采样路线、采样方法、样品量、样品标记) 、土壤样品制备 (包括新鲜样品制备、样品风干、样品保存) 等。

按照“随机、等量、多点混合”原则进行采样, 采用S型布点, 将采样区域划分为若干采样单元, 每个采样单元的土壤要尽可能均匀一致, 平均每个取土单元30~200 (山区为30~80亩取一个混合样, 丘陵区50~100亩取一个混合样, 平原区80~200亩取一个混合样) 。每个村民小组至少有一个土样。制定好取土单元后, 提供给各村组进行充分讨论, 土肥站得到反馈后进行调整和完善。在各个取样单元最具代表性的1~10亩田块上进行取10~20个点, 组成混合土样, 采用GPS定位。取土遵循八项注意:一是注意避开路边、沟边、肥堆等特殊田块进行取土;二是注意取土须离田埂边1米以上, 以防边际效应;三是注意毎个混合样点内取土深度一致, 取土器垂直地面入土;四是注意取土深度为整个耕作层厚度;五是注意混合样取土1千克左右, 试验用取土2千克左右;六是注意毎个混合样取完后取土器须清洗, 以防污染下一个混合土样;七是注意土样放入统一样品袋内, 用铅笔写好标签, 内外各一张;八是注意标签上须标明编号、乡村组田块、农户姓名、经纬度、取样时间、取样人等详细情况。土样采集表要全部输入电脑, 所有土样根据划分取样单元按经纬度全部标在1:10000土地利用图中。

采集土壤样品时要按照地块基本情况调查的要求, 编写统一编号 (采用19位数字表述, 如“334700G20111112A001”:前六位为采集土样乡镇邮政编码, G为一般农化样, 中间8位为年-月-日, A为取样组号, 最后三位是土样采样序号) .采样时现场分辨出土种、母质、土壤质地等并记录好。土质划分为砂土、砂壤、壤土、粘壤、粘土, 具体标准为把土块用水沾湿, 用手摸。一如果手抓有沙沙作响, 不成团, 则为砂土;二能成团, 不成条, 手一放, 会散掉, 则为砂壤;三能成条, 手一压, 有裂纹, 不能弯曲, 则为壤土;四能弯曲, 不能成圆, 则为粘壤;五想圆就圆, 想方则方, 能做成任何形状, 则为粘土。向农户调查自然条件与生产条件, 并记录在表格中。从野外取回的土样及时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 玉山县土肥站创造性地推出了搭架挂土样袋风干法, 既节省成本又避免尘埃、异物落入。根据土样不同分析要求, 采用木棍、塑料布研磨过筛, 充分混合匀后, 装入统一样品袋中备用, 样品袋注明编号、取土时间、地点、农户姓名等。

土样采集小组在采集土样的同时, 深入农户开展施肥调查。施肥情况调查表的填写根据该采样点的复种情况来填写, 每一季填写一张表格, 统一编号的填写与该采样点的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的统一编号相同。一年来, 共填写施肥调查表格5800份以上。

三、样品检测

1. 样品制备与保存

从野外采回的土壤样品要及时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 风干后的土样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过筛, 充分混匀后装入样品袋中备用。样品袋外贴上标签, 写明编号、采样地点、土壤名称、采样深度、样品粒径、采样日期、采样人及制样时间、制样人等项目。制备好的样品妥善保存, 避免日晒、高温、潮湿和酸碱等气体的污染。配备肆名参加了全国和全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分析化验培训的技术人员执行土壤养分常规分析化验。全部分析工作结束, 数据核实无误后, 试样还要保存3个月至1年以备查询。

2. 土壤与植物样品测试

土壤与植物样品测试是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环节, 也是制定养分配方的重要依据。主要分析测试项目有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铜、有效镁、有效锰、有效锌、有效钙、有效铁、有效硫、有效硼、p H值、活性有机质等。分析土壤有机质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浸提-原子吸收光谱法;土壤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碱解氮采用碱解扩散法;p H值采用电位法;微量元素铁、铜、镁、锌采用DTPA提取-原子吸收光谱法。

3. 化验室质量控制

在检测质量控制上, 落实了检测人员岗位责任制, 化验室的管理责任制。为了减少或避免测试误差, 样品测试时第一用参比样 (每检测30到50个土样用一个参比样) 平行测定。第二每检测一批次土样均做空白样。第三每检测一批次土样均做标准液的标准曲线。第四由复核人员对每批次抽取一定比例样品重测, 确保样品的检测质量。

四、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1. 试验种类及其分布

落实3414试验7个, 小区总数98个, 具体为早稻2个、中稻1个、晚稻2个、油菜2个;落实校正试验16个, 其中:水稻13个、油菜2个、其它作物1个, 小区总数48个。及时做好试验资料, 有试验方案、工作记录和汇总表格, 并完成试验报告。

2. 试验设计和田间观察记载

3414试验设3个因素即氮磷钾;4个水平即0水平、1水平 (平均量一半) 、2水平 (平均量) 、3水平 (平均量的1.5倍) ;14个小区。校正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处理、测土配方施肥处理、不施肥空白处理.测土施肥处理, 常规施肥处理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 不施肥空白处理面积不少于30平方米, 常规施肥处理完全由农民按照当地习惯进行施肥管理, 配方施肥处理按照配方建议卡施肥方案, 其他管理同习惯施肥处理一样, 不施肥空白处理不施任何化学肥料。各处理之间要作垄, 防止肥水相互渗透。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在试验过程中, 每个小区都进行了有效穗调查, 并分别取植株5株, 进行室内考种。收获时单割单打单晒单称, 分别记载稻谷产量和稻草产量。从结果可以看出氮肥的施用量对水稻的基本苗、有效穗、产量及长势长相起主要作用;磷、钾肥施用量较高的小区, 其结实率和千粒重都较高, 籽粒饱满, 说明增施磷、钾肥, 对提高水稻产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磷、钾肥施用量较高的小区, 其病虫危害也较轻,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提倡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

五、配方设计与配方肥推广

1. 施肥方案制定

在养分需求与供应平衡的基础上, 以“控氮、稳磷、增钾、补微”为总原则, 坚持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坚持大量元素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相结合;坚持基肥与追肥相结合;坚持施肥与其他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土壤性状、肥料特性、作物营养特性、肥料资源等综合因素确定肥料种类, 可选用单质或复混肥料自行配制配方肥料, 也可直接购买配方肥料。在确定了肥料用量和肥料配方后, 确定合理的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从而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2. 配方肥配方的设计和制定

基于田块的肥料配方设计首先确定氮磷钾养分的用量, 然后确定相应的肥料组合, 通过提供配方肥料或发放配方肥通知单, 指导农民使用。配方肥配方的制定主要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第一, 确定配方方法。玉山县以目标产量配方法为主确定施肥量, 第二, 选择肥料。根据特殊肥料的配方要求, 选择适宜的肥料品种。第三, 制定配方。配方制定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合理施肥既要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节省资源、提高施肥经济效益、减轻施肥劳动强度, 又要有利于培肥地力、保护农产品和生态环境, 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

3. 配方肥加工与推广

依省站要求, 选定景德镇西门子化工有限公司、贵溪化工有限公司、三清肥料有限公司三家作为玉山县配方肥加工及推广厂家, 一年来生产推广了全省统一命名的含量为N20、P10、K15“玉露”牌配方肥49.5万亩, 共推广19789吨, 使用后亩增粮食24.7千克, 增幅6.8%, 共增收2076.77万元。

六、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的建立

运用高效的、稳定的、全新的计算机技术、配合实验室现有的实验分析仪器, 依据省土肥站开发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 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封装, 为实验数据参与最终的分析与决策奠定可靠的基础。主要包括田间试验数据库、土壤采样数据库、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库、肥料配方数据库、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数据库等。主要汇总本地测土配方施肥实施总面积、作物总增产量、节肥总量、增收节支情况、培训农民、现场会和示范日、发放资料、技术人员培训等。

七、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建立

1. 建立方法

根据目标产量确定吸氮量, 以吸氮量的30%~60%作为基肥用量, 利用土壤全氮含量参照当地丰缺指标调整基肥比例, 一般在全氮含量偏低时, 采用吸氮量的50%~60%作为基肥, 在全氮含量居中时, 采用吸氮量的40%~50%作为基肥, 在全氮含量偏高时, 采用吸氮量的30%~40%作为基肥。30%~60%的选定可根据上述技术要点并通过田间试验, 如“3414”进行校验, 建立当地不同作物的指标体系。

2. 主要作物指标体系

按行政区域、作物种类、土壤类型等因素分析有机-无机肥的施用比例、施肥品种、施肥量、施肥模式。玉山县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如下:

明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 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有效锌、有效硼、有效钼等养分丰缺指标, 划分五个等级:极缺乏缺乏、中等、丰富、极丰富。并确定养分丰缺指标调整系数。

八、专家咨询系统运用

按照省土肥站开发的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建立起玉山县测土配方施肥专家咨询系统。制定配方2856个, 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9.2万份, 指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性施肥, 从而提高了作物单产, 减少了施肥成本, 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九、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农户意见反馈

1. 农户施肥情况调查内容

全县16个乡镇采取随机法抽取30户农户, 开展农户施肥调查。调查内容为配方肥购买使用满意度、按方施肥使用满意度、技术人员入户指导满意度、对配方施肥效果满意度、对按方施肥效果满意度等, 总评价满意度达98%.农户提合理化建议64条。

2. 测土配方施肥效果评价

一年来玉山县土肥站在不同的作物, 不同的土壤建立了16个肥效对比试验, 试验设计三个小区 (测土配方施肥区、常规习惯施肥区、不施肥区) 。根据试验结果分析, 在水稻应用上, 测土配方施肥区平均亩产443.3千克比常规习惯施肥区418.6千克增24.7千克.在油菜应用上, 测土配方施肥区平均亩产126.6千克比常规习惯施肥区107.6千克增19.0千克.在豆类应用上, 测土配方施肥区平均亩产238.1千克比常规习惯施肥区220.5千克增17.6千克。

十、配方施肥效果

1. 实施面积

一年来全县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27500亩, 其中:水稻467600亩 (早稻203500亩、中稻34500亩、晚稻229600亩) , 推广配方肥面积41.5万亩;马铃薯4210亩, 推广配方肥面积0.3万亩;玉米6800亩, 推广配方肥面积0.25万亩;油菜127590亩, 推广配方肥面积6.1万亩;豆类21300亩, 推广配方肥面积1.35万亩

2. 经济效益

促进粮食产量增加。当年全县推广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99910亩, 总增粮食1.2427万吨, 其中推广水稻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67600亩, 测土配方施肥平均亩产443.3千克, 比常规施肥平均亩产418.6千克, 亩增稻谷24.7千克, 增产5.9%, 总增稻谷1.151万吨。豆类21300亩, 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亩增17.6千克, 增长7.98%, 总增374.88吨。玉米6800亩, 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亩增29.4千克, 增长13.36%, 总增199.92吨。马铃薯4210亩, 测土配方施肥比常规施肥平均亩增71.98千克, 增长15.8%, , 总增303.04吨,

促进农业节本增效。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 全县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27500亩, 亩均节肥0.696千克 (折纯) , 共节肥437吨 (折纯) , 亩均增产21.6千克, 共增农产品1.3574万吨, 亩均节本增收40.51元, 共节本增效2589.1392万元。其中早稻亩均节肥1.5千克 (折纯) , 亩节本增收53.68元, 共节本增效1092.388万元。中稻亩均节肥0.92千克 (折纯) , 亩节本增收57.36元, 共节本增效197.892万元。晚稻亩均节肥1.1千克 (折纯) , 亩节本增收34.04元, 共节本增效781.5584万元。玉米亩增收29.4千克, 增13.63%, 亩增收58.38元, 亩增加用肥3.7千克 (折纯) , 亩增加成本16.08元, 亩均节本增效42.30元, 共节本增效28.76万元;油菜亩增收19.0千克, 增17.75%, 亩增收38.16元, 亩增加用肥1.6千克 (折纯) , 亩增加成本6.96元, 亩均节本增效31.2元, 共节本增效398.0808万元。马铃薯亩增收71.98千克, 增5.8%, 亩均增收72.72元, 亩增加用肥2.47千克 (折纯) , 亩增加成本10.74元, 亩均节本增效61.98元, 共节本增效26.09万元.豆类亩增产18.6千克, 增8.4%, 亩增收46.51元, 亩增加用肥0.9千克 (折纯) , 亩增加成本3.91元, 亩均节本增效42.6元, 共节本增效64.37万元;

3. 社会效益

随着测土配方项目的实施, 示范带动作用日益增大。2011年纯氮、纯磷、纯钾施肥比例从1:0.34:0.48调整为2012年底的1:0.45:0.78, 施用“玉露牌”配方肥面积逐步增加, 有效解决了“一袋子”施肥模式、技术转化"最后一道坎"问题, 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 生态效益

测土配方施肥有效地解决了过量施肥和施肥比例不合理的问题, 提高了施肥利用率3.2个百分点, 减少了养分流失, 带动农民增施有机肥, 减少了化学物质和有机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今年玉山县呈现出氮肥用量减少, 有机肥、磷钾肥、微量元素肥用量增加的趋势。

5. 土肥服务功能

土肥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 是土肥工作的基础, 也是土肥技术推广的重要保证。通过完善更新土肥测试仪器设备, 从而提高测试水平和能力, 强化服务功能, 扩大承检范围,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农作物模式化栽培技术, 以省厅提出的“60333”工作指导体系为基础, 建立“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的土肥技术产业化服务体系, 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影响力, 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技术服务, 优先为大户提供各种技术服务, 让技术推广工作卓有成效, 真正发挥技术人员为农服务, 达到农民是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真正受益者。

十一、主要经验

1.组织领导方面

成立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领导, 玉山县成立了玉山县测土配方施肥试点项目实施领导小组, 由县政府副县长任组长, 农业局、财政局局长为副组长, 有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机构。各乡镇相应成立领导机构、技术机构, 由分管领导任组长, 开展各项工作。项目管理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 印发了项目实施方案, 技术方案。玉山县土肥站签订了省、县、乡三级项目实施合同, 将任务分解到乡到村到户, 明确了责任, 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成立工作班子。由县土肥站站长兼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 指导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 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聘请专家顾问组。聘请原农技站长高级农艺师为顾问组组长, 老年农业科技组成员为顾问成员, 开展了试验示范工作。

成立专业技术组。成立了玉山县测土配方施肥试点项目技术指导组, 由县土肥站站长为组长, 副站长为副组长, 遴选255个技术指导员为成员, 下设资料信息组、采样和野外调查组、分析化验组、田间试验示范组, 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

2.目标管理方面

实行行政首长、技术组长项目负责制:县农业局局长是项目负责人, 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工作, 整合行政、技术、项目资源, 加强监督检查, 确保项目的实施。明确土肥站长是项目的法人也是技术组长, 召集指导员会议解决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 制定技术方案、技术指导与服务、技术培训任务, 在省、市专家指导下, 全面负责本县的技术工作。

实行加工企业、技术指导员遴选制: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由省站制定遴选办法, 公开招标确定, 由土肥站与定点企业签定配方肥生产、销售、推广协议, 规定配方肥数量、质量、价格、供肥时间、地点等要求, 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生产销售台账, 记录购肥人姓名、品种、购肥数量等信息。技术指导员由县农业局制定遴选办法, 要求具有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5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人员, 全县共有255人招聘为技术指导员, 其中:县级20人、乡级36人、村级199人;具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初级24人、高级农民技师11人、技师10人、高中学历199人。土肥站制定了指导员管理办法, 明确了责、权、利, 充分调动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

实行测产验收、项目合同监管监理制:根据省站统一安排, 制定了测土配方施肥测产方案, 组织了由副局长为组长, 农业局、科技局和农调队科技人员参加的测产验收组对农作物配方区、常规区、空白区进行现场测产, 并写出了测产验收报告。项目实施实行合同制, 土肥站与省农业厅签定了项目实施任务合同, 又与乡镇农业综合站签定任务分解实施合同, 明确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的目标任务、技术指标、质量要求、资金管理办法。

3.资料整理方面

目前全县已完善了数据库的管理模式, 并将土壤采样点基本情况、农户调查情况、分析测试数据、试验数据等多种表格输入同一数据库, 安排专人负责管理, 及时将各种数据整理保存好, 以防丢失, 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对原始资料根据档案保管要求, 分门别类整理、装钉成册、专人专柜保存。

4.技术培训方面

一年来全县共举办各种形式的项目管理与技术培训班201期, 计5436人次, 其中培训技术人员161人次, 培训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科普员5032人次, 培训经销人员243人次。媒体宣传报道49次, 网络宣传2次, 出黑板报4期214块, 制作展示点宣传牌16块, 刷墙体永久性标语106条, 科技赶集111场次, 召开测土配方施肥现场会3次, 科技人员研讨会3次, 专家科技讲座1次。

13.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三

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可以说是漫长而又充实。能够静下来,能在教室呆上一个月,确实是不太容易的事。现在坐下来,回首一个月的集中培训,有20多位老师为我们上过课,可真正能记住的就是十多个老师。至于哪位老师上了哪些内容,不让我翻翻我的学习笔记,我还真的说不出来。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精彩和亮点。这次技术培训得到省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以及相关台站的大力支持,让我们学员更深入了解的广电事业,增长了知识,开拓了眼界,丰富了人生。

学员上课开幕大会,省局总工程师胡建华等领导到会。领导对学员提出学习要求,各位学员要珍惜此次培训机会,认真学,集中学,系统学,带着问题学,把心用在学习上,积极提问,互动交流的方式去学;学员们要认真做好笔记,将所学的知识记录下来,课后反复咀嚼思考;要服从管理,注意安全,增强纪律意识。

培训内容为广播电视理论知和广播电视实操演练。应邀了各台站的技术专业骨干、广播电视院校名师、省局技术经验丰富的领导、广播电视生产厂家专家任授课讲师。前期是理论知识学习,早上上课,下午授课完后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后期到761台进行实际操作学习。做到让学员有所学,又要记到心中。培训知识面广、化繁为简、实用等。

14.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四

根据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江苏省财政厅《2012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明确了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的相关事宜。针对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工作,县开发局负责人对项目申报工作问答如下:

1、问: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是干啥的?

答: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是国家财政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扶持,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凡符合扶持条件的企业、合作社都可以根据经营发展需要,逐级申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2、问: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范围有哪些?

答:经济林及设施农业、畜禽水产养殖等种植养殖基地项目;粮油、果蔬、畜禽等农产品加工项目;农产品储藏保鲜、产地批发市场等流通设施项目。

3、问: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扶持对象有哪些?

答:对农民增收带动作用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

4、问:产业化经营项目有几种扶持方式?答:有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两种扶持方式。

5、问:贷款贴息项目的扶持规模怎么样?

答:①贷款贴息项目分为固定资产贷款贴息和流动资金贷款贴息两种。固定资产贷款贴息范围为2010年1月1日以后签订贷款合同,在2011会计年度实际发生并已经支付的利息予以贴息,对落实单笔固定资产贷款300万元以上的项目予以贴息,最高贴息贷款额度不超过6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贴息范围为2010年6月30日以后签订贷款合同、在2011年会计年度实际发生并已经支付的利息。对落实单笔流动资金贷款100万元以上,且累计达到500万元以上、6000万元以下的部分予以贴息。

6、问:财政补助项目的扶持规模怎么样?

答:财政补助项目分为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和农业龙头企业项目。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年度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90万元、不低于60万元;龙头企业项目年度财政补助资金不高于300万元、不低于200万元。

7、问:产业化经营项目的立项条件怎么样?

答: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条件是2009年12月31日以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取得法人资格;成员以货币出资、非货币出资等形式入股,成为经济实体;以产品和服务为纽带,农民自发 组织;经营状况良好,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产权明晰,运行机制合理,章程规范,管理制度完善;财务规范,独立核算,盈余返还;农民成员不低于30户,50户以上予以优先扶持;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成员不得超过成员总数的5℅。

②农业龙头企业的条件是2008年12月31日以前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具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资格;法人代表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和诚信记录;经营业绩良好,最近两年连续盈利,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和经济实力。2010年固定资产净值300万元以上,净资产不低于申请财政补助资金总额的2倍;近两年资产负债率低于70%,银行信用等级A级以上(含A级,未向银行贷款的除外);财务规范、管理严格,资产优良,不欠税、不欠工资、不欠社会保险金;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管理机制,能保证项目按计划建成和财政资金规范、安全、有效使用;与农民以多种形

式,形成联结紧密、科学合理的利益共同体。龙头企业实施的项目直接带动农户200户以上;加工项目向农户采购的原料占所需原料的70%以上等,流通设施项目涉及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当地农户。

15.武汉物流协会培训工作三年计划 篇十五

行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关键在于人才。国务院印发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对加快物流人才培养进行了专题论述。为落实这些指示, 促进行业更好地快速发展, 特制定本规划和实施办法。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以全心全意服务企业为宗旨, 以《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动力, 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办法,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 力争三年内, 使物流业在思想观念、行业技能、信息管理技术、职称认证等方面有大的提高或突破。

2工作目标

根据《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要采取多种形式, 加快物流人才培养”,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强化职业技能教育, 开展物流领域的职业资质培训与认证工作。加强与国外物流教育与培训机构的联合与合作”。结合本地区实际, 初定以下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 使职工素质有较大提高。明了本行业、本单位的性质、职责、基本技能、职业标准;了解现代物流和传统物流的区别、国内外现代物流状况、要求和发展前景等。

在其他条件 (经营状况、资产、设备设施等) 具备的情况下, 通过培训, 使企业的管理水平、运营质量有较大提升。力争三年内, 半数以上符合条件的会员单位能够进入A级企业行列。

到2012年底前, 使武汉物流业有一支质量过硬、结构合理、高中初级物流师职称比例适当的人才队伍。

3培训形式

①物流普及教育:这是一种普及基础物流知识的教育, 使员工了解行业的特征、地位、内涵、外延和相关业务知识。这种培训由企业举办, 协会在师资和教材上给予协助;也可由协会按企业要求组织老师送教上门, 或组织专题讲座。

②职称认证教育:对于有相当从业经历或有本专科以上学历, 而无物流职称的从业人员, 将开办这种培训。目标是规范系统地提高学员的经营管理与分析策划水平。培训要集中开办, 协会将组织协调进行教学、考评、职称认证一条龙服务。

③进修提高教育:对于企业中高层领导人员, 为了提高经营、管理、分析决策水平, 协会将会同高等院校、中物联等部门, 组织这种培训。培训将把学习、认证、组织国内外参观联合起来, 旨在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全面驾驭能力。

4时间安排

①自2010年起, 将在协会常务理事以上单位开展物流普及型教育 (去年已经开办) 。形式可灵活多样, 企业自办, 协会举办, 协会组织专题讲座均可。基本目标是2012年前所有会员单位消灭培训上空白点 (含各种形式的培训) 。

②自2010年起, 举办物流师培训及认证学习班。先在A级企业和有关单位试办, 逐步推开。基本目标是2010年起, 每年有一批物流师以上职称认证, 2012年底前, “进A”企业整体上达到或超过《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本类型企业“人员素质”的中等目标要求。在会员单位中要解决无物流专业职称人员的问题。

③自2010年起, 组织善经营、懂管理的中高层人员作进修提高型培训, 一是更新知识, 拓宽视野, 提高综合领导能力;二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解决高级物流师资格认证。目标是2010年底前, 3A级以上单位, 至少有一名高级物流师认证。

5保障措施

①认真学习贯彻《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转变观念, 克服“重经营、轻培训”现象, 把加快物流人才培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并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

②协会成立“培训部”, 积极筹建“讲师团”, 确定教学基地, 并按不同企业类型确定实习基地。

③组织各方力量, 着手编印一套内容丰富、系统完整、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

④联合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贯彻落实“武劳社[2005]124号文件, 使物流业持证上岗率逐步达到国家要求。

16.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六

1.完成情况

截止到2013年11月21日,市阳光办组织全市5个培训基地共培训阳光工程学员3350人,占全年任务的100%,其中,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300人(国家和省级专业合作社农机维修员50人,购机户农机操作手150人,美丽乡村农村沼气使用与维修100人,农村骨干信息员100人,农机驾驶员800人,肥料配方员100人),占应培训任务100%;专项技术培训2000人(高产创建方1500人,肉牛育肥100人,生猪养殖100人,食用菌栽培200人,晒烟栽培50人,平欧榛子栽培50人),占应培训任务100%;创业培训50人,占全年任务100%。

2.主要措施

2.1严格基地认定根据培训基地认定办法,在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审核认定上,不但要求培训机构具备较强的专业化师资队伍,而且要具有开展农民培训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不但注重培训机构过去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又考虑到广大农民对专业技能的实际需求。2013年桦甸市新增农村新能源发展服务中心培训机构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基地,全市培训基地达到5个。基地认定后,将培训基地名称、培训专业、培训补助标准、培训时间在市农网予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2.2突出专业特色按照注重素质提高,带动产业升级、培养致富带头人的总体工作要求,在阳光工程培训专业的选择上,做到了“三个结合”,即培训内容与当前开展重点工作、农业项目相结合,开设了美丽乡村农村沼气使用与维修专业;与当地重点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开设了肉牛育肥、晒烟栽培等专业;与农民实际需求相结合,开设了平欧榛子、食用菌栽培等专业。并充分利用阳光工程培训资金,促进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深入开展,使广大农民科技素质和职业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实现农民创业带动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2.3明晰职责分工为确保阳光工程项目扎实有效开展,防止因疏忽管理出现问题,对全年的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加强了监督管理,并进行了明确分工。市阳光办负责培训任务指标落实、培训基地认定、项目进展信息录入及每个培训基地办班监管核查;财政部门负责对培训专项资金、项目工作经费使用进行监管;培训基地负责培训招生、课程安排、师资建立、班级管理及培训质量保障等。阳光办、培训基地和财政部门之间做到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年终由市阳光办与财政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阳光工程工作进行统一检查验收。

2.4注重办班实效本着方便农民原则,培训基地在培训班举办地点选择上不力求统一式模式。一是采取集中办班培训。凡是在市区周边乡(镇)招收的学员,培训基地办班时全部将学员集中到培训机构进行培训;二是采取分散办班培训。针对部分乡(镇)招收学员较多、距离市区较远的实际,由培训基地将培训班办到村社;三是采取划区办班培训。对于每个乡(镇)学员招收都不多的实际情况,采取划区域培训的方式,将周边乡(镇)学员统一集中到某一乡(镇)进行培训。灵活多样的办班形式既保证了农民的积极参予,而且培训效果大为提高。

3.取得的成效

3.1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民科技素质和实践技能显

著提升特别在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中,由于改变了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在注重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通过组织广大农民到田间地头观察病虫害症状及手把手现场演示、操作,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3.2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业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近两年来,依托阳光工程项目开展,在注重粮食生产技能培训的同时,不断加大对地方特色产业的培训力度,通过扩大培训规模,两年来,通过阳光工程共培养特产种植户1000余户。通过科技示范户和典型户的辐射带动,全市特色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林下参、食用菌、林蛙、育肥牛等特产业种养殖规模分别比2011年增长了21%、42%和11%。2013年全市特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了34.1%,比2011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17.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七

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市、县(市)农委(农林局、农业局、林牧业局)、财政局,省有关单位:

为提高项目实施成效,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今年省对部分省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类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在此基础上制定了《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报指南》(见附件1),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要求,以循环农业理念为指导,突出生态、经济、社会三赢的目标,通过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农业节能减排,推动农业功能向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并重转变,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扶持原则

(一)突出农业节能减排,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现代农业示范村建设有机结合。根据我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变化现状,扩大扶持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建设,扶持在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展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畜禽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集中供气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的建设,促进农业节能减排与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整治 1的有机结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二)突出秸秆多种形式利用,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秸秆综合利用有机结合。扶持建设秸秆规模化饲料加工、秸秆收贮、秸秆预处理、秸秆固化、秸秆覆草、秸秆食用菌等项目。通过项目示范带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众在秸秆能源化、基料化、肥料化、饲料化利用上求突破。支持规模化秸秆利用企业建设一批大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促进秸秆有效利用,进一步提升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有效改善因秸秆焚烧和秸秆乱抛带来的大气环境污染和水体污染。

(三)突出生态农业循环发展,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高效设施农业建设有机结合。扶持开展设施农业生产废弃物循环利用、大田循环农业及秸秆生态种植等农业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促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由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转变为有效利用,达到农业节本增效。突出把循环利用作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引导方向。通过项目引导和政策激励等手段,以项目试点示范建设为抓手,因地制宜地大力推广种形式的循环利用农业模式,切实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把生态循环农业做大做强。

三、申报要求

(一)切实加强项目申报前期论证。各地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项目前期论证,所有项目申报前都要认真进行可行性研究,同时严格按照项目申报指南要求进行遴选,不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坚决予以淘汰,确

保全部申报项目实施基础扎实、申报条件充分、预期成效显著。重大项目要实行专家综合评审机制,除评审项目申报材料外,必须赴项目现场勘察,实地评审项目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申报条件的充分性。项目申报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和精益求精的精神,如实编报项目申报材料,充分收集、报送相关补充证明材料,不得弄虚作假。以前未通过项目验收或项目审计、检查评价较差的单位,不得申报今年项目。项目一经申报立项后,省原则上不接受项目变更申请。

(二)认真做好项目绩效目标申报。为从源头加强项目绩效管理,项目申报单位在申报《农业财政项目申报标准文本》(见附件4)及相关补充证明材料的同时,必须在同步报送项目绩效目标。今年,省将项目绩效目标申报与项目预算绩效目标和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相衔接,并继续作为项目立项、考核验收及绩效评价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各地主管部门要按照“科学合理、高低适度”的要求,督促项目申报单位认真填报项目绩效目标申报表,加强审核把关,确保项目绩效目标“申报值”不得低于省定“基准值”(详见附件3)。

(三)严格按要求申报项目和材料。各县(市)项目由县(市)直接报省,同时抄报省辖市农业部门;市辖区项目由省辖市报省;省级单位直接报省。所有项目申报由县、市相关农口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行文上报。项目申报需报送相关农口部门和财政部门联合申报文件、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及相关证明材料。项目申报材料一式3份,分别报省农委

计财处(2份)和省财政厅农业处(1份)。在报送纸质申报材料的同时,还必须通过江苏农业网

()“行政审批”栏目下的江苏省农业委员会财政支农管理系统进行申报,申报截止时间为4月30日。凡不通过网上申报或逾期申报的项目,省一律不予受理。

省农委联系人:陈华、冯军阳、汤立斌,025-86263714、86263229;省财政厅联系人:尤兆祥、王芃,025-83633155。

附件:

1.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报指南(公开)

2.2012年规模养殖场申报规模要求及建设标准表

3.2012年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绩效指标表

4.2012年省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申报汇总表

18.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八

培 训 总 结

在学校领导的安排和监督下,我乡农民技术学校的培训工作已经圆满结束。全年培训目的明确,方法恰当,组织有序,效果明显,达到了培训的预期目标。现将全年培训的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1、参训人员到位整齐。

2、参加培训认真、积极。

3、教师水平高。全年培训,从学校抽取优秀教师讲解专业技术知识,教师的授课保证了培训的效果。

4、课程设置恰当,学员感到满意。本着既提高参训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又提高参训人员的实用推广技术能力,在课程设置时,注重了理论与实用相结合。

5、学习方式灵活,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兴趣。教师们讲课时,注重寓教于乐,深入浅出,讲究参与性和尽可能地调动参训人员的积极性。专业教师讲课时注重实用技术的讲解,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这样,参训人员在既轻松,又紧张的学习氛围中自觉参与,自然提高。

6、组织工作井然有序,为参训人员的受训提供可靠的后勤保障。全年培训中,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边工作,边整改,不断提高组织能力和服务水平。

7、全年培训效果明显,达到预期目的。一方面,培训中提高了学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用推广技术水平,必将让参训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地工作;另一方面,培训给了每个参训人员一个再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得到一个提高自我、展现自我的机会。

总之,我校对农民通过接受各种形式的文化、技术教育,已培养出了一大批科学致富的带头人、技术能手。我们将以全面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推动我村农村经济发展为根本目的,进一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为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促进我村“三个文明”建设而努力奋斗

19.年农业技术培训项目工作总结 篇十九

1) 原设计粗渣系统由水力冲入过滤池, 经滤砖过滤后, 粗渣由抓斗抓起外运, 灰水由泵送回系统循环使用, 但在实际开车过程中, 滤砖达不到过滤效果, 而且过滤厂房中热气太大导致能见度太差, 抓斗故障率高, 粗渣也不能及时抓走, 清水池中渣含量很高, 堵塞了泵, 致使过滤池内的渣越积越多, 来不及清理。一方面渣水无法处理就会影响气化炉的正常生产, 另一方面灰水含固量严重超标, 送至污水处理系统后, 在水池内沉积了大量的灰渣, 使污水处理不能正常运行, 造成外排水的水质不达标, 达不到设计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 公司在全厂大修时及时进行了除渣系统改造, 新上三台刮板式捞渣机。并且在三套捞渣机进口排渣管线上配置了连通管和事故排放管, 当单台捞渣机故障时, 气化炉的粗渣可以切换排放到备用捞渣机上, 若无备用捞渣机, 也可通过事故排放管线不经过捞渣机直接排入渣沟送进原设计的澄清池, 澄清池做为捞渣机检修时的事故蓄水池, 为刮板捞渣机的检修工作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同时, 为了彻底改善系统水质差、循环利用率低, 系统补充水增加, 浪费严重等问题, 系统增加了两台真空带式过滤机, 将沉降槽分离出的含固量高的泥浆均匀的分布到过滤机滤布表面, 由滤布表面形成的负压对渣、水进行有效的分离, 分离出的灰水回到系统里循环使用, 而滤布表面上的渣饼则经汽车外运。这样使气化工序渣水处理得到很好的改善, 在节能减排方面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给公司也节约了开支, 从而获取更高的效益。

2) 原设计烧嘴冷却水联锁改造:

a.烧嘴冷却水泵虽然设置了自启动功能, 但触发联锁的出口压力联锁值设计过低, 还未达到备用泵自启动联锁值, 烧嘴冷却水流量低低联锁已经触发跳车动作。

b.烧嘴冷却水泵启动方式为软启动, 启动时间过长, 备用泵自启动后烧嘴冷却水流量已低低跳车。

c.流量低低联锁跳车值设计过高, 备用泵自启动后或者消防水事故阀打开后, 不能达到原设计的流量低低跳车值。

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气化炉频繁跳车, 严重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针对这些问题做了如下改造:

1) 烧嘴冷却水泵自启动的压力由1.4MPa改为1.8MPa, 脉冲宽度由原来的2s改为20s。烧嘴冷却水泵正常运行时, 出口压力为2.2MPa, 自启动联锁压力值的提高, 保证了在异常情况下烧嘴冷却水备用泵能及时启动;脉冲宽度的改进保证了启动信号的持久可靠。

2) 烧嘴冷却水泵启动方式由软启动改为硬启动, 启动时间由原来的10s缩短为2s。原设计软启动时间长, 启动时泵电流低, 对泵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但由于启动时间过长, 不能适应正常生产要求, 启动时间缩短后, 确保了烧嘴冷却水泵自启动快速有效。

3) 流量低低跳车值由原来的12m3/h改为7m3/h。烧嘴冷却水系统正常运行时, 流量为19m3/h, 烧嘴进出口温差不到2℃。改进后试验时, 在所有联锁系统投用后烧嘴冷却水流量均≥10m3/h, 烧嘴冷却水进出口温差不到5℃, 即在进口温度为30℃时, 出口温度≤35℃, 远远低于跳车温度值60℃, 从而保证了所有安全措施的投用有效。

3) 试车过程中的其他改造:

a.原棒磨机衬里为橡胶材质, 由于其质地不坚硬, 在高强度生产能力下极易出现变形, 使得固定衬里的螺栓发生松动, 造成衬里的大面积脱落, 被迫多次停车处理, 这不仅给生产带来了比较大的影响, 而且增加了设备投资费用。对此公司将棒磨机衬里全部都更换成钢材质的衬里, 由于其耐磨性能好, 易于固定和局部更换, 起到了很好的成效, 至今为止再没有更换过。

b.黑水管线弯头处增加抗冲刷耐磨衬板, 该衬板是一种经过设计的特殊形状衬板, 该衬板安装在减压角阀的底部堵板处, 结果表明, , 减压阀堵板使用寿命延长了3倍。

c.预热水循环路线改造:原来的预热水循环路线较长, 而且需要启动三台泵, 能耗也较高, 改造为预热水泵输出后, 经激冷水过滤器过滤, 进入激冷室, 经锁斗安全阀及收渣阀进入锁斗, 在锁斗收渣管处形成水封后进入锁斗进口管, 最后经锁斗循环泵进口阀由直排管通过两道球阀排至捞渣机, 经沉降分离后由溢流阀溢流至清水池, 再由预热水泵输出。

改造后的效果:1) 避免了激冷室液位的波动, 更好的稳定炉膛真空。2) 开车前后无需倒预热水封罐前盲板, 减少了工作量, 提高开车效率。3) 无需对锁斗的收渣阀及锁斗的排渣阀做任何强制, 不破坏锁斗联锁, 提高了安全性。

d.驰放气的回收利用:原设计甲醇合成驰放气排放到火炬燃烧, 这不但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且浪费较大。后经气化车间调研, 对驰放气的组分、含量、燃烧后的热值等条件进行了研究, 最终改为气化炉烘炉燃料气, 在气化炉预热烘炉时使用, 可以满足气化炉热备的要求, 节省了大量原预热烘炉使用的柴油, 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2 保证系统稳定运行的措施

2.1 加强原料煤的质量管理

德士古气化虽说对煤的适应性较强, 但在实际运行来看, 对煤的固定碳、化学活性、灰分、灰熔点、黏温特性等指标有一定的要求, 所以必须把好这些指标, 同时尽量降低内水、硫、氯、砷等杂质的含量。同时做好煤浆的制备工作, 稳定煤浆浓度、粘度、稳定性等, 并尽可能地提高煤浆浓度。

我公司原来进煤厂家多, 煤质变化很大, 给气化炉的操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在固定了一两家煤质好的厂家, 煤质有很大改善, 灰熔点一般维持在1150~1250℃。从运行情况来看, 氧耗降低, 炉砖磨损减小, 使用寿命明显增长, 磨损很小, 维护费用降低, 生产成本也降低许多。

2.2 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

在操作过程中, 炉温过高, 系统热负荷增加, 有效气成分下降, CO2含量升高。还会导致耐火材料腐蚀加剧, 缩短了耐火材料的使用寿命, 甚至烧坏耐火衬里。实践证明, 气化炉运行温度升高50℃, 持续3~5d, 炉砖寿命明显减少, 甚至出现脱落、裂缝等严重后果, 严重时将引起炉壁超温, 导致停车。炉温太低, 渣的流动性降低, 渣口缩小, 气化炉压差增大, 运行就变得不稳定, 操作难度增加, 同时, 细灰含量增加, 灰水处理系统负荷增加, 从而导致整个气化水系统工况恶化, 不利于气化炉的长周期稳定运行。所以选择合适的操作温度, 直接关系到气化炉能否长周期稳定运行, 只要解决好气化炉的操作温度问题, 德士古煤气化的主要问题就解决了。炉温的控制, 主要是通过调节氧煤比来实现。实际操作过程中,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炉温的高低。

2.2.1 看工艺气的成分变化趋势

在H2、CH4、CO、CO2等四个在线分析表中, H2的成分相对稳定, 如果它的含量变化较大, 表明炉温的变化较大, 必须及时调整, H2的变化不能超过1%。操作中应以CO2为主要控制指标。该指标与煤种及煤浆浓度有关, 我们一般控制在18%~21%。而用CH4的含量变化来观察炉温的变化趋势, 也是判断炉温变化最快捷的方法。根据我这几年的操作经验和统计数据, 针对神木煤, CH4控制在800~1200PPm, 操作稳定, 效果最优。

2.2.2 看渣样渣量

渣是气化炉的产物, 最直观地反映出气化炉温度的高低, 正常粗渣大小在5~8mm, 此类渣占总量7%~8%是正常的, 这表明炉温正好合适, 应该保持此状态。如果粒度变小, 大颗粒减少, 则说明炉温偏高, 应减少入炉氧气量:如果粒度变大, 大颗粒增加, 则说明炉温偏低, 应加大入炉氧气量, 调节炉温。如果有针状渣, 表明渣口缩小, 因渣流速过大造成, 可适当提高炉温, 缓慢熔渣, 这个过程中排渣量会加大, 所以不能太急, 而且加氧要多次少量, 避免造成渣口再次缩小。

2.2.3 看气化炉渣口压差

只要气化炉运行平稳, 炉温合适, 压差就维持平衡。如果炉温偏低, 渣口就变小, 压差增大, 气体成分也就发生一定的变化。在操作中, 尤其在加、减负荷或调整氧煤比后, 要多观察各项工艺指标, 尤其是压差, 在短时间内压差几乎不变, 但一般四小时以后, 压差就开始变化, 所以要早发现早处理, 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

2.3 保证水系统的稳定

从这几年德士古气化炉运行情况来看, 由于水系统的问题导致气化炉减负荷或停车的比率占很大一部分。一般来说, 水质中固含量升高会导致管道设备结垢严重, 甚至会使激冷环、激冷水过滤器堵塞, 从而不能保证激冷水流量, 致使气化炉减负荷或停车。黑水中PH值较低时, 会腐蚀管道或设备, 导致不安全事故发生。所以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做好灰水分散剂和灰水絮凝剂添加的管理工作。作为灰水的处理剂, 合适的分散剂和絮凝剂加入量与改善灰水水质有很大的关系, 保证分散剂和絮凝剂加入, 是保证灰水水质的重要条件, 所以, 操作人员要定时巡检分散剂泵和絮凝剂泵的运行状况和储槽的液位变化, 保证按车间的要求定量加入, 不能少加或中断加入。

2) 定期做水质的分析, 包括灰、黑水的PH值, 固含量、电导率、悬浮物等, 从而掌握水系统的水质情况, 给系统需补新鲜水量、外排废水量和分散剂、絮凝剂的添加量提供依据, 保证水系统稳定运行。

上一篇:项目开发工作计划下一篇:关于中考奋斗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