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戏》的优秀教案(精选8篇)
1.《社戏》的优秀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3、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4、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格。
「教学难点」
1、景物描写的方法与作用。
2、开头、结尾在全文中的作用。
「教学手段」
投影仪、录音机。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掌握基本生字生词,能灵活运用。
2、理清文章的脉络。
3、了解文章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童年,像一条七色的彩虹,时常引导我们走向梦的故乡;
童年,像一首动听的歌曲,伴我们在人生的舞台上徜徉;
童年,像一瓶醇香的美酒,将我们纯真的往事珍藏,并且愈酿愈香。
相信同学们的童年生活一定是美好的、快乐的,童年的趣事也一定会历历在目,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笔下的《社戏》,一起找寻我们童年的快乐。(板书课题)
二、明确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叙事有详有略的写法。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3、体会语言的生动性。
4、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格。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鲁迅的有关知识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着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多种。
2、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dàn duó pō xǐng háng cuān duo fú chán chán wǎn
惮 踱 颇 归 省 行 辈 撺 掇 凫水 潺 潺 宛 转
3、解释下列词语。
惮:怕、畏惧。
踱:来回的走。
颇:很。
归省:回家看望父母。
行辈:排行和辈份。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凫水:游泳。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动的声音。
絮叨:翻来复去的说。
怠慢:冷淡,招等不周。
蕴藻:水草。
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
踊跃:跳跃。
弥散:弥漫消散。
四、整体感知
一、听课文录音,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1)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情?
2)除了看社戏以外,文中还写了其他活动或事件吗?
3)哪些事件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4)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
集体讨论后明确:
1)看社戏 戏前波折 月下行船 船头看戏 月夜归航
2)开头写了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捉虾等有趣的乡间生活。结尾写了六一公公送豆。
3)详写的是:戏前波折 月下行船 船头看戏 月夜归航 . 略写的是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 钓鱼放牛捉虾 六一公公送豆。这样写是为了更好的表达中心意思。
4)三个部分:一、(1一3段)盼看社戏;二、(4-30段)去看社戏;三、(3-40段)怀念社戏。
二、合作探究。
1、教师出示问题组,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 开头写了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等有趣的乡间生活。这一部分与中心情节有什么关系?可否去掉呢?
2)作者在“看戏”这部分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写得起伏有致。 譬如第一层就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3)“我”所要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4)“月夜归航”中偷罗汉豆吃一事,我们该如何理解其中的“偷”?
(5)课文最后一段:“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怎样理解这个结尾的深刻含义?你在生活中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2、讨论、回答、明确:
(1) 交代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引出了同去看社戏的人物——乡间生活的小朋友,还交代了“乐土”中的乐事,为下文写“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看社戏做了重要的铺垫。如果去掉,后文的情节会显得过于突兀,且显得过于单调。
(2) 一、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二、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尤其是”双喜“。
(3) 不好看。①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②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③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除了正面写出戏不好看外。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对孩子神态的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4) ”偷“凝结着小朋友们诚恳待客的热情:”偷“跳动着小朋友们纯洁无私的心:”偷“中反映着小朋友们周到细致、天真纯朴的天性。”偷“一改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性“,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5)豆是与双喜、阿发等农民孩子一起吃的,豆香,值得怀念,但更值得怀念的是那些小朋友天真活泼、热情好客的性格,淳朴无私的品德和纯真的友谊。那夜的戏,是和小朋友们一起看的,看戏前后那丰富有趣的生活是值得留恋的。
五、布置作业
1、进一步识记字词。
2、找出作者都写了哪些乡情和野趣,并用几句话写出你家乡的好民风。
六、板书设计
社戏
鲁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体会语言的生动性;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
3、培养对劳动人民的感情、学习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二、人物分析
(一)教师导学
上节课,我们主要就课文内容方面进行了研讨。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我“之所以认为这一夜的戏好、豆好,原因就在于这片乐土上的人好。这节课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人物形象。作者往往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等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在分析人物形象时,我们要先划出关于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然后再结合全文的内容和背景环境,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
(二) 合作探究(采用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
1、阅读本文,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人物?请根据他们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
2、讨论、回答、明确:
以双喜为例: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表现双喜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表现双喜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善解人意,办事果断。
(3)看戏时双喜分析铁头老生不翻筋斗的原因——表现双喜聪明、细心。
(4)归航偷豆时征求豆主人阿发的意见——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挨骂的——表现双喜考虑周到。
(5)吃完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并考虑好对策——表现双喜考虑事情周到。
(6)双喜送我回到家,”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表现双喜做事有始有终。
(7)双喜回答六一公公的问话——表现双喜反应灵敏。
小结:
双喜:聪明、能干,善解人意,富有同情心,而且反应灵敏,考虑周到,办事果断,充满自信,又有组织才能和号召力,是孩子们的当然领袖。
其他人物:
六一公公:宽厚、淳朴、热情、好客
桂生:机灵勤快
阿发:憨厚无私
(三) 研读与赏析
一、自主探究
默读课文,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自己的感受,谈一下文中哪些段落或词句写得精彩。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二 、研读赏析重点段落
1、自由朗读”月下行船“部分,思考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月夜行船时沿途景色的?
(2)写连山像”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个修辞句的作用是什么?
(3)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改为”水气使得月色朦胧“好不好?为什么?
(4)作者花费了四个自然段来写月夜航船,你觉得这样必要吗?不是可以删去?为什么?
2、讨论、回答、明确:
(1)A:嗅觉:发散出来的清香。
B:视觉:
①月色朦胧在这水气里;
②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③渐望见依稀的赵庄。
④还有几点火。
C:听觉:”而且似乎听见歌吹了“。
D:触觉:”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2)比喻。这是静物的动态写法,形象的描绘出行船之快,山是静的,能跑吗?显然是船在飞一般的前进。静的山仿佛是踊跃的兽脊在跑。衬托出想看到社戏的急切的心情。
(3)原文仿佛是月也有情,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神秘、静谧的夜,改后则没有这种效果
(4)这些景物描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水乡所特有的清新优美的图景,不仅使景物富有立体感,使读者从各方面都感到了美,也烘托出”我“去看社戏时轻松、愉快、兴奋的心情。而且很好的烘托”我“急于想看到社戏的急切心情。
四、体验反思
a) 质疑交流
研读文章还有哪些思考和体验,学生互相交流,也可向教师提出疑问。
b) 拓展延伸
课文中关于月下出航、船头看戏、月夜归航的景物都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你有没有过在”人在图画中“的经历?描绘给老师和同学听听。
五、布置作业
1、完成“探究。练习”四
2、仿照本文人物塑造的方法,记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板书设计:
社戏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细致逼真的景物描写
生动简练的文章语言
2.《社戏》的优秀教案 篇二
北京是鲁迅从日本归来后长期生活过的城市, 从1912年到1926年, 共生活了14年。 仅从这一时期鲁迅的日记中,可以发现他去过的有名的餐馆就有65家!
鲁迅对于北京菜、北方菜非常喜爱,回到上海后还念念不忘。 许广平甚至曾想为其请一位北方厨师到上海,因为厨师薪水太高,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众多餐馆里,鲁迅去的最多、最喜欢的是广和居。 广和居是北京“八大居”之首,店址在宣武门外菜市口附近的北半截胡同南口路东,1932年停业。 这里是北京的文人雅士以及官员常常聚会的地方,在民国时期非常兴盛出名,曾有人书写楹联:广居庶道贤人志,和鼎调羹宰相才。
鲁迅经常到这家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距离近。 鲁迅当时住在山会邑馆(绍兴会馆前身),所在的胡同就斜对着广和居大门。 如有客人拜访,鲁迅甚至会直接让广和居送“外卖”到家里。 广和居是四合院布局,院里分成大小各种房间,这符合鲁迅爱和朋友吃饭的需求,他常呼朋唤友,多数是三五个人一起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广和居有鲁迅喜欢的菜,那里的菜式基本上是宫廷菜改造的。 广和居能吸引这么多名流和官员来,除了味道好,也因为它的菜多有典故,富有文化内涵。 比如其招牌菜之一的“潘鱼”,就是晚清翰林潘祖荫创造的,以前叫作潘氏清蒸鱼。 还有一道“曾鱼”,是曾国藩创造的。 这自然让官员和文人感兴趣,还会引来很多附庸风雅的人。
鲁迅喜欢广和居一道叫“三不粘”的菜,是用鸡蛋黄、淀粉、白糖、清水加工烹制而成的。 这道菜讲究烹制时动作快,成品似糕非糕,似羹非羹,用汤匙舀食时,要一不粘匙,二不粘盘,三不粘牙,清爽利口,故名“三不粘”,还有解酒的功用。
爱吃“三不粘”大概也与鲁迅爱喝酒有关系。鲁迅属于每顿饭必喝酒的人。史料记载, 他和郁达夫喝酒的次数最多。 鲁迅酒量不大,经常喝得酩酊烂醉,而且在喝酒的过程中烟不离手。 郁达夫在1933年曾作诗赠与鲁迅,其中两句写道:“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 ”鲁迅好酒这事还常被人拿来攻击讽刺,曾有人在报纸上发表漫画,画着一大坛绍兴酒,旁边缩着一个很小的鲁迅。
鲁迅喜欢吃辣,据说最开始吃辣是为了解困,后来就上瘾了。 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 》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这篇小说被胡适称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 鲁迅为此请胡适到北京绍兴会馆吃饭,第一道菜就是放了辣椒的梅干菜扣肉。 这道菜胡适非常喜欢吃,但他好奇菜里有辣,便问鲁迅:“据我所知,江浙一带人爱甜不爱辣,先生好像是个例外。 ”鲁迅答:“绍兴人确无吃辣椒之好,独鲁迅有辣椒之嗜,我是以此物解困。 夜深人静、天寒人困之时,就摘下一支辣椒来,分成几节放进嘴里咀嚼,直咀嚼得额头冒汗,周身发软,睡意顿消,于是捧书再读。 适之先生可以一试。 ”胡适听了大笑。
(选自2014年2月5日《解放日报》,本刊有删改)
鉴赏空间
每遇那些看见鲁迅作品就心生畏惧之情的同学,我就忍不住想推荐这篇文章。 读了这篇文章,大家可能就会感到鲁迅先生原来也是这般可亲可爱,与自己一样,是个“吃货”。 如此一来,再去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大约就会容易许多吧,所谓亲其人而近其文是也。
将本文与课文《社戏》连读,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鲁迅的了解,激发我们探寻其作品、勤奋读书的热情。
读有所思
3.《社戏》:鲁迅的温情书写 篇三
关键词:《社戏》;《呐喊》;温情书写;梦
《社戏》是鲁迅小说集《呐喊》中的最后一篇,该篇的后半部分一反之前作品中忧愤深广、冷嘲热讽的腔调,以温情的口吻为我们吟唱了一曲田园牧歌。这种书写是与《呐喊》的整体风格构成了一个偏离角,也为读者的阅读再阐释提供了一个召唤结构。
一
鲁迅的作品因思想深刻、忧愤深广而著称。对鲁迅的评价也先后历经了神化、人化的过程。郁达夫说,“如问中国自有新文学运动以来,谁最伟大?谁最能代表这个时代,我将毫不踌躇地回答:是鲁迅”。[1]其后,鲁迅逐渐被夸张化,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更是被毛泽东称为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文学家……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2]。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鲁迅的偶像地位才逐渐破碎。一个真实的鲁迅正在被还原,然而要想全面地了解鲁迅,我们必须回归文本,细心捕捉其文字中闪烁出的光芒,从“横眉冷对千夫指”背后挖掘出鲁迅的温情。
学界目前对《社戏》的理解概括起来有三个代表性的观点。其一,认为它是一篇记事抒情的回忆性作品,表现了作者对童年快乐时光的怀念;其二,认为作者通过对前后两种不同看戏经历的对比,表达了对都市文明的批判,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其三,将《社戏》置于《呐喊》中进行比较,认为双喜、阿发等也会变成闰土,表明鲁迅对进化论持摇摆的态度。笔者认为,《社戏》与《呐喊》中其他篇章相比,其最大的特点在于鲁迅温情的叙事口吻。《社戏》的温情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人际关系、景物描写、故事氛围和叙事视角这五个方面。
二
在人物塑造上,《社戏》刻画的是一群活泼胆大、天真烂漫的少年,这是鲁迅理想中的少年儿童。《社戏》里的少年们倾注了作者所有美好的情愫,他们回报给作者的也是一片温暖。双喜、阿发、桂生,这群少年还未长成中年的闰土,会“恭敬”地叫“老爷”,而是“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3];他们不像迅哥儿一样要念“致致斯干幽幽南山”,而是整天与田野为伴,“掘蚯蚓”、“钓虾”、“放牛”[4];他们能机灵地看出母亲的迟疑,并成功打消迟疑,争得带“我”去看戏的权利。这群孩童在鲁迅笔下被保护得很好,封建礼教还未来得及侵袭,他们就像天足一样,健康自然。
《社戏》中平桥村的人际关系显得十分和谐,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鲁迅的作品中是罕见的。在《呐喊》的其他篇章中,“狂人”陷入迫害者的包围圈,周围的人、甚至“赵家的狗”都对“狂人”虎视眈眈;《药》中的华大妈看见别人儿子坟上的花圈,也会嫉妒,“感到不足和空虚”[5];《一件小事》里的“我”对于车夫的正义之举却觉得是多管闲事,甚至怀疑跌倒的女人是装腔作势。反观平桥村里的人物,村民们可以为了“我”这个远客,而减少自己孩子的工作,让他们“伴我来游戏”[6];看过戏的少年不嫌麻烦仍愿陪伴甚至保护“我”去看戏;阿发慷慨地让朋友摘自家田里的罗汉豆,只因为自家的豆比六一公公家的大;六一公公发现孩子们偷豆也不计较,只是埋怨他们“不肯好好的摘”[7]。鲁迅对平桥村里的人物没有用一个讽刺的字眼,而是欣赏并神往人与人之间这种真诚的相处。
三
《社戏》的前半段描写的是成人的“我”,和成人看戏的经历,而看社戏时,是孩时的“我”和小玩伴一起。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比较不仅是城市与乡村的比较,还有成人和儿童的比较。这正是因为鲁迅认为,希望在于儿童、在于青年。“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了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8]双喜们正是如此表现的——他们彼此玩闹起来时是没有行辈的约束的、他们敢在夜晚没有大人的陪伴下撑船去看戏、他们可以无私地帮助别人“偷”自家的罗汉豆。这是鲁迅所想看到的中国人和中国的未来形状,“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9]。这是鲁迅的希望,是他为《呐喊》增添的一抹“亮色”,也是鲁迅真正的温情所在。在这个层面上,《社戏》不仅仅是一种温情回忆,更是对当时中国未来的一种希望,是一个关于未来的美好的梦。
鲁迅以一个温情的书写为《呐喊》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让读者和作者本人都对当时中国之未来存留着希望。从《社戏》中我们看到了另一个鲁迅,他的笔不只是武器,也是一支画笔,能勾勒出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 郁达夫.鲁迅的伟大.转引自林贤治《鲁迅思想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216.
[2]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
[4][5][6][7][8][10] 鲁迅.鲁迅全集·呐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9] 宋金花.鲁迅笔下的两幅故乡图景[J].文学界(理论版),2012(10).
[11][13] 鲁迅.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2] 鲁迅.鲁迅全集·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 鲁迅.鲁迅全集·三闲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5] 鲁迅.鲁迅全集·南腔北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鲁迅毛笔社戏优秀教案 篇四
1.解决生字词。
2.分析文章情节结构。
3.掌握欲扬先抑的手法
三、整体感知
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梗概,解决生字词。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教师指导学生分析课文情节,指出应以文章内容上的变化作为划分段落层次的重要依据,把看戏一段作为重点。让学生思考、讨论,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明确。
全文分成三部分,其中“看戏”部分又可分为四层。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写“我”随母亲归省来到平桥村,简明地交代出了看社戏的时间、地点、缘由,同时介绍了在乡间生活的小朋友。
第二部分(从“至于我的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各自回去了”),写“我”和小伙伴们到赵庄看社戏。这是课文主体,可分四层:
(1)(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到“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写看社戏前的波折。小伙伴们帮助“我”实现了看社戏的愿望。
(2)(从“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到“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写小伙伴们架橹摇船送“我”去赵庄看戏和途中的见闻。
(3)(从“最惹眼的是屹立在庄外临河的空地上的一座戏台”到“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写在赵庄看社戏的情况。
(4)(从“月还没有落”到“各自回去了”)写看社戏后深夜返回平桥村的情景。
第三部分(从“第二天,我晌午才起来”到文章结束),写六一公公的好客和“我”对昨夜看戏、吃豆的怀恋。
2.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教师提问,平桥村为什么成了“我”的乐土?要求学生迅速在文中找出答案。(1)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2)大伙平等相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3)可以捉蚯蚓钓虾,充满了乐趣。
提问,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与看社戏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带有一定难度,要求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大家讨论后,教师明确:写平桥村是“我”的乐土是为了突出社戏更加吸引“我”。作者用“乐土”作衬托,“乐土”已经很好了,但“第一盼望的却是到赵庄去看戏”,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在结构上也非常巧妙。
3.分析第二部分的第一层
提问,课文的主要内容是看社戏,那为什么花费大量的笔墨写看戏前的波折?这属于什么手法?这是文章的疑点所在,教师应在学生认真思考后明确答案: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我”对看戏早已是迫不及待,可偏偏有种.种原因使“我”不能成行,令“我”着实急了一阵子。这是抑。但抑的目的是为了要扬。要扬出“我”的愿望得以实现后的喜悦心情和在此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小伙伴们纯真的友情。文章就是从找船开始,一步步揭示小伙伴们美好心灵的。
五、总结、扩展
这节课主要分析了小说的情节,对故事大概有了了解,并且学习了欲扬先抑这种手法,在以后的作文中可尝试运用。
六、布置作业
1.解决生字词。
2.背诵“一出门……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5.社戏公开课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认识鲁迅笔下一群憨厚可爱的农村小朋友的形象。培养同学提问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同学整体感悟能力和词句分析能力。积累语言。激发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同学积极参与,端正同学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阅读第一法──质疑法(提问法)
【教学难点】
片段精读
【教学步骤和内容】
第一课时
【课前组织教学】
猜谜(二选其一):
1、山东快书(打一名人,谜底:鲁迅);
2、眨眼之间,就到了峨眉山的东边(打一名人,谜底:鲁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你读过鲁迅那些文章?(鲁迅的文章是有质量保证的。“鲁郭茅,巴老曹”,在现代文学大家排名中,鲁迅位列第一,当之无愧,也无争议。中国至今仍无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我所知道的,有两位作家被提名,一个是王蒙,一个是鲁迅。)《语文》第2册选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单元第1课,选自《朝花夕拾》)和《社戏》(第四单元第16课,选自《鲁迅全集》第1卷)。
二、破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到“社戏”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或者说,你发现题目“社戏”中包括了哪些问题?
问题有:什么是社戏?为什么要去看社戏?哪些人去看社戏?什么时候去看的?在哪里看?看的结果怎样?这个题目假如自身来写,会怎么写?题目为什么不用“看戏”?本文是重在说明什么是社戏,还是记叙看戏的经过?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三、默读
带着诸多疑问默读、浏览,规定时间,勾划批注:
练习(板书):
1、本文在体裁上属于(B)
A散文B小说C诗歌D戏剧
2、什么是社戏?(看第111页注释)
3、本文写了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4、文中的“我”是作者自己吗?
5、本文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四、教学内容
1、人物形象个性鲜明:
本文塑造了一群憨厚可爱的农村小朋友形象,如双喜,阿发,桂生等。这些小伙伴聪明活泼,胆大心细,热情友爱。“我”看不成戏,“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开船时“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以防万一;看戏时桂生殷勤地为“我”买豆浆舀水;回家的路上阿发以“我们的大得多”为由,建议去“偷“自家的豆,这些都是他们纯洁童心的突出表示。双喜是小伙伴中“最聪明的”,好象小伙伴的小领袖一般,他的性格也表示得最为突出。
2、景物描写生动传神:
作者采用写意笔法,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溢水乡特色。色彩如豆麦的“碧绿”,远山的“淡黑”,月光的“皎洁”,渔火,灯光的“红”,航船的“白”;气味如豆麦和水草的“清香”等;声响如航行的“潺潺”声,小朋友们的笑声,横笛的“宛转,悠扬”。
运用比喻,拟人,烘托等手法,化动为静,如表示船行之快,“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小朋友在浪花蹿”。
发作业本。当堂完成,当堂评讲,同学自身打等级。规范作业格式(把题目写起,要抄题,不空行)。强调书写。
五、小结
6.《社戏》教案 篇六
真实姓名:李新国访问链接:省 份:山东省学校全称: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通讯地址:山东省寿光市洛城街道第二初级中学邮 编:联系电话:
*** 262704
一、《社戏》教案设计背景
《社戏》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十六课。本课重点是学习叙述和描写,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知识方面: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领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突现人物性格的作用。能力方面:1、分析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2、体会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情意方面: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为了丰富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自主地利用计算机网络获取更多的知识,我一同制作了本网张资源。具体介绍如下:
本资源共有学海导航、指点迷津、课文助读、精彩展示、精段赏析、思维体操、拓展教材、使用帮助。具有实用性、知识性、智能性、反馈性、自学性、问题性、交互性。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
如在本课网络资源的开发中,我们结合课文制作了课文朗读动画精彩展示等一系列动画,从而勾画了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景色,虚拟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使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把抽象的文字叙述变为优美的画境,带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极大享受。这些感官上的愉悦,有利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深刻地体会诗文语言的意境美。
二、教材分析(可参考网络资源中的文档资料)
本文围绕看社戏,全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段),叙述了到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交代出看社戏的时间、地点、机缘和参与人。第二部分(4-30段):叙述了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它又可以分为四个小层次:①(4-9段)叙述了看社戏前的波折,②(10-13段)描写了夏夜行船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③(14-21段)在赵庄船上看社戏,④(22-30段)描写了看社戏后月夜归船的情景。第三部分(31-40段)叙述了看社戏的余波。
出色的景物描写使人们对这篇作品赞不绝口,具有永久的魅力。作者采用写意的笔法,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方面着笔,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这几个画面,色彩艳丽,气味芳香,声响悦耳,感受真切,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三、教学方法(可参考网络资源 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关注每一位学生,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我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进行了相应的扩展,使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同时,可以学习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就避免了“一刀切”、“一锅煮”的教条作法。(可参考网络资源)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目标(可参考网络资源)知识目标:
1、学习分析小说的一般方法,理解文中叙事有详有略的特点。
2、学习叙述和描写,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领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对突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能力目标:
1、分析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2、体会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情感目标:
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知识积累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归省()怠慢()凫水()蕴藻()家眷()......潺潺()絮叨()撺掇()橹()旺相().......棹()楫()..2.鲁迅,原名(),字(),伟大的无产阶级()、()、()曾发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小说集有《 》、《 》、《 》等,散文集《 》。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
(三)整体感知:(可参考网络资源)
(1)本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描写了________的一段经历,生动刻画出一群________的农家孩子形象,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情谊。
(2)这篇小说中最有诗意的地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充满江南水乡生活气息的画面。作者以细腻生动的语言,详写了 ________、看戏和 ________。
(3)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我们年纪都相仿,()论起行辈来,()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我们是朋友,()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
(4)围绕课题,从时间角度来看,全文是这样安排的:看戏前——看戏——看戏后。
(5)从事情角度来看:
()—()—()—()—()—()—()
(6)你怎么知道是“夏夜”?
(7)详略是怎样安排的?
(8)学生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大意符合即可)。
(9)记下你初读的体会、感受以及不明白的地方,以便和老师同学交流。
如:题目为“社戏”,但作者却大量地写了社戏以外的内容,这样安排合适吗?为什么?
(四)课堂探究(可参考网络资源)
1、读课文,合作探究:
(1)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作者为什么说“在我是乐土”?
(2)作者写夏夜行船是怎样烘托迫切心情的?
(3)“我”急切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4)写月下归航时,主要写了什么趣事?这时“我”的心情和去看戏时有什么不同?
(5)文中的景物描写具有特色。作者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进行多方面描写。各找出一句写在下面。视觉:
嗅觉: 触觉:
听觉:
(6)文中有哪几句写航船速度之快?
(7)“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一句在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8)这几段文字重点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面,请给这幅画起个名称《_ __ ___ __》。
(9)本段主写月夜行船,突出了“我”急于看戏的迫切心情。从文中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2、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1)小说最重要的要素是人物,这篇小说塑造了哪些人物?你喜欢哪个?请同学们运用“我喜欢文中的_______(人物),因为他_______(评价其性格品质),比如_______(举人物表现)”的句式来 3分析人物性格。双喜: 阿发:
六一公公:
学生默读“夏夜行船”和“归航偷豆”有关段落(11、12、23段),完成下列三个练习。
1、把表现“我”所见、所闻,所嗅、所感的美句分别勾画出来。再朗读交流。
2、这些语句写得很美,美词美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验,请自选一个你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然后用“我觉得_______一句写得好,好在它(赏析角度,如词语运用、修辞方法、写法等)写出了(或表现了)_________”的形式对你选读的美句进行品析,然后交流。
3.小组合作讨论:景物描写的作用。
4、抓文眼,明主旨
1.本文主要是写看社戏,那么我们来看戏好看么?(阅读船头看戏部分)
2.去看戏,不尽兴,在船上吃的豆也是生长在田里的普通豆,但文章结尾“我”却说“直到现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的好戏了,”这看似矛盾的结尾,你是如何理解的?你有过类似的体验吗?请小组讨论一下。(通过谈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五)当堂检测题(可参考网络资源,共有六个练习资源,都具有交互性、智能性、趣味性)(如下图)
(六)体验反思拓展延伸:
1、本文写了“我”的家乡的文化习俗——社戏。请同学们想想自己的家乡有些什么文化习俗,可与同学们对话交流,上台说给大家听听。
()教学反思
我在讲授此课时结合课文制作了课文朗读动画精彩展示等一系列动画,从而勾画了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优美景色,虚拟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画卷,使学生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把抽象的文字叙述变为优美的画境,带给学生听觉、视觉上的极大享受。这些感官上的愉悦,有利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深刻地体会诗文语言的意境美。
7.《社戏》中“平桥村”解读 篇七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鲁迅的《社戏》, 细读之, 我们不难发现, 平桥村是鲁迅在上个世纪中国最黑暗的时期所神往的一个世外桃源。
首先, 从平桥村的地理位置来看, “是一个离海边不远, 极偏僻的, 临河的小村庄。”“村民们都种田, 打鱼, 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可以看出, 平桥村不但靠海临河, 偏僻而宁静, 并且商品经济还没有侵蚀到这里, 人们还没有商品贸易的意识, 这里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人们以打鱼种田为生, 自给自足, 安居乐业, 过着自由自在的田园渔民生活。
平桥村还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 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景物描写短而精炼, 三言两语为我们勾画出一幅诗意盎然, 和谐醉人的乡村夜景图, 让人心旷神怡, 和着远远传来的悠扬婉转的笛声, 这样的自然比起在古书里读到“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来自然要鲜活得多, 诗意得多。“我疑心画上见过的仙境, 就在这里出现了。”平桥村美丽得仿若仙境。
其次, 再看看平桥村的村民构成。“住户不满三十家, ……他们合村都同姓, 是本家。”可以看出, 这个村庄其实是一个大家族, 在这个家族里绝没有等级之分, 没有长幼辈分, 更没有尊卑之别, 人人都生而平等。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打闹, “打了太公, 一村的老老小小, 也没有一个会说出‘犯上’这两个字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是率性的、自然的。村里来了客人, 无论谁家的, 都是公共的。他们待客热情, 孩子们可以得到减少工作的许可, “伴我游戏”。钓回的虾“照例是归我吃的”。为了让我去看戏, 孩子们聚在一起为我想办法, 在母亲面前打包票, 保证我的安全。善良的八公公二话没说把船借给了孩子们使用, 船和盐被偷用了, 也并不介意, 因为“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六一公公的罗汉豆被孩子们偷了, 也不生气, 只是说“你们这班小鬼, 昨天偷我的豆了罢, 又不肯好好地摘, 踏坏了不少。”一听说, 是孩子们请客, 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六一公公不但没有责怪孩子们偷了豆, 倒反过来问, “豆可中吃呢?”当我说:“很好”, 不料六一公公竟非常感激起来, 可见六一公公的善良和厚道。八公公和六一公公身上所体现的是平桥村淳朴的民风。
最后, 平桥村还是孩子的乐园。在平桥村里, 最快乐、最具朝气、最令人艳羡的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孩子。孩子们生活在这里, 没有压抑、扭曲他们天性的封建教育来摧残心灵, 他们并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我们每天的事情是掘蚯蚓, 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 伏在河沿上去钓虾。”“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他们的身心顺应天性健康成长。他们在观看社戏时, “年纪小的几个多打呵欠了, 大的也各管自己谈话。”当然他们是不会规规矩矩地坐下来欣赏社戏, 他们喜欢的是打斗的场面, 是戏场里的这份热闹, 这正表明孩子们无拘无束, 活泼好动的天性。
孩子们从小就在大自然中练就一身生存的本领。“这十多个少年, 没有一个不会凫水的, 而且两三个还是弄潮的好手。”文中还不惜笔墨, 三次写到这群孩子开船、驾船的情形。一段是在开船去看社戏,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 我们已经点开船, 在桥石上一磕, 退后几尺, 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 一支两人, 一里一换, 有说笑的, 有嚷的, 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 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 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一段是在孩子们开船归来, “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 三四人径奔船尾, 拔了篙, 点退几丈, 回转船头, 驾起橹, 骂着老旦, 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还有一段是对返航途中描写, “那航船, 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 也停了艇子看着喝起彩来。”这三段文字中, 作者用了一连串非常准确、传神、简练的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海边长大的少年在生活中所磨练出来的驾船技术。孩子们是自然的精灵, 在自然的怀抱中如鱼得水。
“他们也百分之百不识字”, 可是这并不影响孩子们都有一颗纯净美好的心灵。在去看社戏的船上, “双喜拔前篙, 阿发拔后篙, 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 较大的聚在船尾。”可以看出孩子们的和睦友好, 善待客人, 照顾幼小的品质。偷豆、煮豆、吃豆是全文最精彩的情节。鲁迅在《孔乙己》里有一经典名言, “窃书不算偷也”。而偷豆在《社戏》里是实实在在不算偷的。这班孩子划船累了, 就想吃点什么好。于是, 双喜跳上岸说:“阿发, 这边是你家的, 这边是老六一家的, 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想偷阿发家的豆还要和阿发商量已经是奇怪了, 再看阿发怎么回答, “偷我们的罢, 我们的大得多呢。”这就更奇怪了, 偷自己家的还叫偷吗?可见, 这群孩子的心里压根儿就没有偷的概念, 而且决定偷谁的, 是要看谁家的豆大, 而不是自己家和别人家的区别。再看如何煮豆和吃豆,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 几个到后舱去生火, 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 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 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 是不用筷子的, 而是用手撮着吃, 可能还会抢着吃。多么逍遥自在, 多么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啊!“吃完豆, 又开船, 一面洗器具, 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 什么痕迹也没有了。”至此, 一群纯真、可爱、调皮、机灵的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最后写到“真的, 一直到现在, 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其实, 那夜的戏是令人瞌睡的戏, 那夜的豆是用盐煮的普通的豆。而鲁迅心里的好吃的豆和好看的戏就在于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世外桃源般的平桥村吧。而鲁迅毕竟不同于陶渊明, 他并不是遁世的隐士, 而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斗士, 他不是叫人们躲进桃花源来逃避现实, 而是用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平桥村来和当时黑暗的现实进行强烈的对比, 达到批判现实的目的, 这个从鲁迅把《社戏》和《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直斥现实的篇章同收于《呐喊》就可以看出来。
摘要: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鲁迅的《社戏》, 细读之, 我们不难发现, 平桥村是鲁迅在上个世纪中国最黑暗的时期所神往的一个世外桃源。而鲁迅毕竟不同于陶渊明, 他并不是遁世的隐士, 而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斗士, 他不是叫人们躲进桃花源来逃避现实, 而是用充满了人性美和人情美的平桥村来和当时黑暗的现实进行强烈的对比, 达到批判现实的目的, 这个从鲁迅把《社戏》和《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等直斥现实的篇章同收于《呐喊》就可以看出来。
8.《社戏》拾疑 篇八
标题改动探讨
有人认为本文直接写社戏的内容太少,而社戏以外的内容太多,因此建议把标题改成“平桥村一夜”之类的题目,这种观点现已被编入语文课本课后习题,以供师生讨论研究。笔者认为以“社戏”为题更好,理由有两点。其一,全文写3次看戏,前两次在北京看京戏,第三次是在故乡看社戏。3次看戏浑然一体,同中有异。3场戏都是内容枯燥乏味,“我”中途退场,然而心情截然不同。前两次心情极坏,后一次却意趣盎然。显然作者采用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课文节选第三次看社戏。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倘若断章取义改成与“戏”无关的题目,岂不有悖作者的写作构思?不难看出,作者人生体验的载体并非戏的内容,而是由“戏”纠集起来的人或事以及心绪。“戏”所担当的任务是纽带,是一切事情发生的导火线,笔者认为这是以“社戏”为标题的理由之一。其二,我们用鲁迅先生塑造典型人物“杂取种种合成一个”的方法来解释一下,笔者认为这“一个”指“看社戏”事件,“种种”则包括看戏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诸多与社戏有关的要素。这次理想化的看戏经历,或许就是作者多次看社戏兴奋点的集合,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由此观之,以“社戏”为标题更恰当。
“春赛”释义探微
“……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来,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本文(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13页)课文注释:春赛,“春天举行的赛会”。笔者认为这一释义不准确,应该改成:春赛,这种赛会当时大多夏季举行。之所以做这样的改动,是因为这段话明确指出,“春赛”就是“社戏”。笔者认为看社戏的时间是初夏,有以下几点理由。
第一,母亲带我到平桥村的季节是初夏。文中说是应了鲁镇的习惯,我和母亲得以在平桥村的外祖母家消夏。又因母亲分担了家务“所以夏季便不能多日归省,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显然“这几天”属于“消夏”时期,那么理应是夏天,文中归省的具体时间是“扫墓完毕”,显然这“扫墓”是母亲必须参加的,周家的拜祭是有规矩的,妇女可同去的,应该是有些排场的清明上坟。而清明上坟,并非只是清明节那一天,而是“以清明前一日至立夏日”(《清嘉录 卷三》顾铁卿)。因此,笔者认为在平桥村的时间应是立夏之后。
第二,“钓虾”和“吃罗汉豆”都是夏天的美差。“我”回忆起在平桥村的生活,几乎每天都掘蚯蚓,用它做诱饵钓虾,收获颇丰,“不到半天便可钓到大半碗”。在“我”看来是因为“虾是水世界的呆子,绝不惮用了自己的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其实不然。浙江临东海,平桥村临河,夏季风来临,带来充沛的降水,正值鱼虾捕捞的旺季,因此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鲜虾。孩子们劳动之余的“功课”少不了钓虾,既得到了收获的喜悦,又有了待客的佳肴。看戏途中的点点渔火,月夜归航喝彩的渔夫,无不昭示着捕鱼的季节已经到来。回忆乐土平桥村:念念不忘的是“钓虾”;精彩瞬间莫过于渔船“吃豆”。这里的罗汉豆就是蚕豆,江浙一带的越冬作物。绍兴地处亚热带,农作物一年两熟到三熟,豆麦可越冬。文中的罗汉豆清明以后开花结果,夏季收获。从文中“罗汉豆正旺相”“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便可知蚕豆的收获季节到了。“六一公公棹着小船,卖豆回来,船肚里还有剩下的一堆”更证实了这一点,毫无疑问,夏天来了。文中那些土财主的家眷们,“多半是专到戏台下来吃年糕饼、水果和瓜子的”,瓜果的收获当然也应该是在夏季。
第三,“春赛”未必总是在春天举行。就像我们的春节并非是在春天里过的节日,而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才演变成今天的节日名称。“春赛”虽然没有精细的记载演变过程,但我们也知道随时间的推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变化。社戏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浙江绍兴人)早有诗句云:“太平处处是优场,社日儿童喜欲狂。”发展到清代,社戏成为乱弹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从时间上看,原本是春、秋两季,春社祈求五谷丰登,秋社为庆贺一年的丰收。后来基本是农闲时节,显然时间上稍有变化。笔者认为应是错过繁忙的春季,那看社戏的时间自然就是初夏了。另外,鲁迅先生曾明确指出:“本文(指《社戏》)中说:‘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这是题目的说明,但实际上这种演戏大抵是在夏天。”
综上所述,小说中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初夏,笔者认为“春赛”的释义理应有所改动。
主题思想探究
关于《社戏》的主题思想,现在权威的说法是:“描写作者幼时一段看社戏的往事,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有观点认为这篇文章有批判封建礼教,抨击黑暗社会的内容,这种看法有些偏颇,教学时应避免”。(见《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161页、163页)笔者认为这一说法前一部分概括合理,后一部分则不够准确。我们不能主观地摒弃作者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有以下几点理由证明作者反封建思想蕴含其中。
第一,鲁迅是反帝反封建的勇士。毛泽东说:“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宝贵的性格。”他出生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他的父亲本是个秀才,笃信孔孟之道,认为读书做官是人生的唯一正路。而鲁迅恰恰没有走这条路,远渡日本学医,弃医从文救国。鲁迅的人生坐标是以祖国的需要定位的。可见他一路走来,是与封建思想作斗争的历程。鲁迅很小就受到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五猖会》中描述了父亲的严厉,以及父亲用行动教育鲁迅要时时记得读书。只有读圣贤书,才是正经事。无疑,这给孩童时期的鲁迅造成极大的心灵伤害,以致成年之后,对父亲的言行难以释怀。鲁迅在探索救国道路的同时对家庭教育有了深入的思考,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号,主张“完全解放我们的孩子”,他痛恨孔孟的伦理纲常,反对“父对于子,有绝对的威严”,鲁迅带着这些思考探求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他的文章在于“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社戏》一文勾画了适合儿童成长的理想环境,是对现实无情的批判。它与《狂人日记》《故乡》《阿Q正传》一脉相承,可见这是作者另一种形式的呐喊,决非只是思乡念旧之作。
第二,鲁迅有着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以明净细致的笔触时而抚慰天真烂漫的童心,时而勾勒令人敬仰的恩师;散文诗集《野草》则呈现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鲁迅的杂文“是匕首,是投枪”,充分体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潜力。晚年的《故事新编》以荒诞的手法表现严肃的主题,创立一种完全新型的历史小说的写法。可见鲁迅文学艺术手法上的造诣已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那么,《社戏》这篇小说我们决不能肤浅地认为只是描写了一群孩子驾舟荡漾在故乡的小河上,兴致盎然地去看一场单调乏味的社戏。我们可以想象:平桥村之于鲁镇,正如百草园之于三味书屋;乏味的表演正如私塾的经书。那么,作者的追求溢于言表,作者的感情不言而喻。我们又怎能单纯地把这篇文章看做是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呢?对理想生活的讴歌,就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谁能否认“桃花源”的存在不是对黑暗统治的揭露,谁能否认“天上的街市”不是对封建道德的谴责。
第三,平桥村是“我”童年生活的“乐土”。短暂的“消夏”是“我”童年生活最亮丽的风景。既然平桥村是“乐土”,乐事自然多。免读书是乐事之一,“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怎能与“豆麦”“水草”的清香,踊跃的连山,浪花里飞蹿的小船相比;乐事之二,尽情地玩耍,没有“犯上”的禁忌。鲁迅是反对封建礼教的,主张革命也要“革到老子身上去”。他深切地关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鲁迅说:“倘有人做一部历史,将中国历来教育儿童的方法,用书做一个明确的记录……则其功德,当不在禹下。”(引自《我们是怎样教育儿童的》)可见他非常希望儿童能在《社戏》所展示的理想环境中健康成长。乐事之三,看社戏忽略了难懂的戏文,细致描述了月夜行船、月夜归航。正如“三味书屋”生活略去了经书内容,叙写了折梅花、寻蝉蜕、描绣像一样。作者一向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这种看似喧宾夺主的生活内容,无疑是在告诉我们那些所谓的“正经事”,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并无益处,这是对封建教育内容的有力批判和否定。另外,老实厚道、淳朴热情的六一公公身上也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客观地反应了封建思想影响至深,也含蓄地表达了反封建任务的艰巨。
【《社戏》的优秀教案】推荐阅读:
社戏原文08-20
社戏 教学设计(精品)06-26
社戏之人物分析08-23
《夜莺的歌声》的优秀教案09-24
春雨的色彩优秀教案07-06
桂林山水的优秀教案09-01
课文《银河》的优秀教案09-04
千米的认识优秀教案10-28
《夜莺的歌声》的优秀教案设计11-01
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应具备优秀的素养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