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2024-08-02

良好师生关系论文(共9篇)(共9篇)

1.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篇一

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作者 :李玉花 单位:丹东希望学校 邮编:801709 古人言:“为学莫重于尊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尊师一直都是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种美德一直延续至改革开放前。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要体现着尊重、民主、平等、发展、和谐的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作为一名教师,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首要任务就是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那么,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教师在其中是起主导作用的。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间关系的能力

教育家加里宁曾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性,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如果教师很有威信的话,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痕迹。”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深刻而久远的影响。所以,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严于律己,品德高尚,博学多才,积极进取,通过自己良好的思想、个性、才能、情感、意志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具体来说,教师应具备的修养是: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公正廉明,平等相待;业务精熟,知识广博;热爱学生,真情投入;有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修养;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观念紧跟时代发展。教师只有努力加强自身的修养,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

二.了解自我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条件。

教师的自我了解是自我教育的依据,了解学生则是对学生因材施教的依据。因此,教师首先需要了解自己,要有自知之明,严于解剖自己,正确评价自己,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据此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正如19世纪德国的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其次,教师又要深入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等。教师既要理解学生,将心比心,关怀备至,又要对他们循循善诱,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在深入地了解自己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教育和教育学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关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师生关系是社会制度和人际关系在学校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封建社会的师生关系是师道尊严,教师有绝对的权威,甚至对学生进行严厉体罚,学生也必须绝对服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关的关系是金钱关系,师生关系也受到这种金钱关系的污染影响。社会主义社会的师生关系则是民主平等的新型的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是建立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大家庭。如果,这个大家庭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照顾着、鼓舞着,那么他便是温馨的,温暖的。尊师和爱生是密不可分、互相联系又互相促进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尊重,就会产生光荣感,从而更加热爱学生和热爱教育事业,更加自励自勉,处处身教言教都给学生以良好的榜样影响。而学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又会更加尊重和热爱教师并听从教师的教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关爱学生:

(一).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关键的一句话有时会影响人得一生。”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会对学生成长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为此,我想从学生的成长来看,教师应当坚持以表扬为主,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要在班级里大力宣扬,发挥其榜样和和示范作用,有问题或者成绩差的同学要尽力挖掘他们的闪光点,肯定他们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让他们享受学习的喜悦,进一步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帮助他们,促其发展。

首先要善于从学生的一举一动中发现“闪光点”。例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叫王顺荣,他在学习上可以说是一无是处,语文每次考试都是个各位数,几乎连一两个生字都不会写;而数学也只是勉强能数过数字。并不是说他的智力有多大的问题,而是由于从小的家庭环境所致;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一年回家的次数少之又少,家中几乎是没有人管,导致其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就不在学习。该生每天来到只是玩耍,但其人缘却非常的好。他平时总是乐于助人,并且打扫卫生积极,班里有什么活动都爱参加。尤其是他喜欢帮助别的同学打扫卫生。在班级里或校园里看到果皮纸屑都能够主动弯腰去拾起来,爱班、爱校如家。该生虽然学习成绩不好,但其他的方面却是比别人强的多。我们在学校里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只有这样在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位教育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使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心理、思想不健康是个危险品。”现在一次又一次地用血的事实证明这句话的真理性。由此可见,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让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的重要性了。

其次,当教师发现了学生的闪光点之后,还应千方百计让学生的闪光点有用武之地,使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得到强化,从而激起学生的斗志,鼓足前进的勇气。相信只要细心观察,最终都会淘尽黄沙始得金。有不少教育实践证明,从爱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二).信任学生,给学生坚强的后盾。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互相交往的前提条件,只有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之上才能换来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样的,只有教师充分信任学生,才有可能得到满意的教育效果;只有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学生才会努力上进,成为一名合格,甚至是优秀的学生。教育是一个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很容易建立感情,同时也很容易形成敌对的关系。我们老师要想得到学生的尊重与信任,就要先去爱我们的学生,尊重他们信任他们。但是怎样去爱他们、怎样教育他们是值得我们每个老师仔细思考的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注意一下我们在课堂上的一些细节。有许多教师在课堂上不苟言笑,总是一副很严肃的态度站在讲台上。当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一句坐下就打发了学生,这样的举动对于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不小的打击。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对回答的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并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对于回答不上来的同学给予鼓励并试图让他们敢于说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而且有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

在课后教师应当与学生多交流。对于学习或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应当给予及时的帮助,并且与学生多交流感受,有助于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

其次就是教师要言而有信、说一不二。在平时的生活中,老师的话就如圣旨,许多学生说一不二。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那么老师在学生面前的承诺就要说到做到。如果光说不做,就会使学生对老师失去信心。例如老师今天下午放学时布置了家庭作业说明天早晨检查,结果到了第二天没有检查,这样会使一些懒惰的学生产生不完成作业的念头,也会使学生觉得老师是不守承诺的老师。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在学生面前做一个守信之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信任你。

四.教师的民主作风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主要因素。

教师的民主作风对生关系的影响极大。有些教师不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不从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上努力,而只是盲目地追求个人权威,他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管自己的要求和做法是否全合乎教育规律和原则,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一味要学生言听计从。他们还任意惩处学生,使学生受到心理压抑却不敢发表意见,这种独断专行的教师作风是造成最坏的师生关系的主要原因。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最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与学生相处,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蔼。要相信,师生之间是心相通、情相连的,学生的心灵永远向他们的教师敞开着。

总之,教师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也是学生最容易亲近的人。良好的师生关系主要是靠教师来建立,正所谓: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只要教师能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以真心、宽容心、公平心去对待学生,按学校的制度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只要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了,开展教学工作便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2.良好师生关系论文 篇二

一是高高在上俯视我们的学生, 这有很大的市场。因为教师是接受社会的委托来到儿童世界“教育”他们的, 我们有天然的舆论优势。还因为就具体的体力和学识而言, 教师也天然具备“教导”的能力。这样一种俯视的角度, 让我们获得优越感, 工作上也往往表现出更多的发号施令的架势。学生那边也似乎就很配合, 认同教师这样一种合理合法的地位。但这样一种俯视并不具备法律上的意义, 法律之上, 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公民关系。但不少教师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就常会有错位和越位之事发生。

第二种模式是平视学生, 这似乎是现时代的师生关系格局, 有主流的新课程理念倡导。师生人格上平等, 让教育在回归到“人的目的”这个本源上找到了一条理想的通道。尤其重要的是这样一种师生关系, 从小的时候就让我们的学生心中树立起一种人格独立的精气神, 意义重大, 意义深远。但这样的平视, 并不否定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地位, 并不要求教师放弃自身的主导责任。这样的关系对于教师而言, 拿捏的尺度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第三种模式是仰视学生, 这是把学生当做小王子小公主那样供奉起来的架势。这不是校园师生关系的主流, 但有它存在的市场。这主要就源于学生在家里时家长们的不正确心态。学生在家庭氛围里滋养形成的暴戾之气, 带到了学校。偏偏现如今的舆情都似乎把教师和学校当成了弱势的群体, 一出什么事, 就必然是教师不好, 是学校失责。特别是校园安全责任无限制地成为笼罩校园之上的阴云, 弄得学校动则得咎, 结果就是动也不动, 甚至取消了正常的体育课, 至于春游秋游之类, 也老早借着安全的由头取消掉了。这还导致部分学生他的暴戾之气得不到有效的规范和教导, 甚至会大爆发。家长捧着, 社会捧着, 教师也就只好哄着, 只盼着早点哄离了手, 这才万事大吉一般庆幸不已。呜呼, 这哪还是学校?这哪还是教育?

前一阵子跟我的同事们闲聊, 不知不觉就聊到了学生。我就说:“我忽然觉得我们应该调整对孩子的视角了。”我接着解释, “譬如, 我们常常指责现在的孩子喜欢玩网络游戏, 希望他们能够守住一些传统的游戏, 比如推铁环、四角炮、跳房子、丢子儿等等。其实, 我们这些人最真实的心态并非出于对孩子的关爱, 更其实是一种话语霸权的伤害:我们对孩子的指责只是我们这些大人对自己已逝童年眷恋之情的曲折反照。如此而已。”

同事听了, 就笑着说:“你的话很有道理。这倒让我想起了一句广告词:‘童年不同样, 芭拉芭拉服饰’。任何人和事都必然存在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里。等这一代孩子长大了, 他们还会像我们这样要求孩子们去玩那些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老游戏吗?”

我说:“童年不同样, 多么好的一句话。这么简单, 这么深刻, 一下子就显出我们这些所谓大人心里面的小。其实, 该我们记住的东西就我们记住, 没有必要借着传统的名义迫使孩子们就范。我们有属于我们的童年, 赤脚走在田埂上, 三五成群游走于大街小巷里;他们也应当有属于他们的带有现时代印迹的童年, 包括宅在家里玩网游, 看电子书。童年不同样, 同样的是快乐。”

那一天收获了这样一个有趣的思想, 它让我释怀, 从而也让我快乐!释怀的是孩子自有自己的一段生命时光, 无需你包办代替;快乐的是, 似乎从此可以跟孩子们相安无事, 各得其乐啦!

驻笔沉思, 类似的事情还有吗?

曾经看到过一句很经典的话, 很有一点禅的意味:你的心里有多干净, 这个世界就有多么美好。关于师生关系, 你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你就会用一种怎样的态度来跟你的学生相处。虽然在这之上有国家的规定, 也有学校的要求。

所以, 我就希望你首先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你善良, 你才会善待有缘跟你相遇的孩子。善待孩子, 你会自觉从孩子的眼光出发, 用儿童的真善美来做事和说话, 理解他们的慢, 欣赏他们的幼稚———因为, 所谓儿童, 他本就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成长和分化的存在, 他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善待孩子, 你才不至于摆出一副道貌岸然, 变得凶巴巴的, 面目可憎。你会微笑着伸出你的大手, 给孩子一臂之力, 帮助他们度过迷茫和无助, 把人世间的美好主动地呈现给他们看。我在写到这句话的时候, 看到腾讯冒出来一段新闻, 说的是台“考试院长”亲子活动被孙女熊抱, 萌翻全场。这位名叫关中的院长大人带孩子很有经验, 而最大的经验就是“陪孩子”, 他说, 陪孩子, 孩子才会有感受。可见, 关中先生是多么富有爱心, 对孩子是多么友善。

其次, 作为教师, 你的重要使命在于人类文化的传承, 所以你还要是人类文化的使者。你要最起码精通你所执教的那一门学科, 在这一门学科里成为行家、专家。为此, 你要努力学习, 你要不断学习,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以适应越来越新的这个世界, 包括越来越厉害的你的学生。当然, 不管你如何努力, 你都永远不可能做到全知全会, 所以你就要学会谦虚, 坦率承认自己一定有的不足。谦虚不仅仅是美德, 也是你自我保护的很好法宝。

3.如何创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三

一、情感是建立师生关系的桥梁

冰心说过,有了爱便有一切。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职,这其中,“爱”便是根本。班主任在师生情感沟通过程中应有主动性。平时的一个眼神、温柔的一个手势,或者早上主动向学生问早,都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只有班主任的热情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使学生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依赖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少不了冲动和干愚蠢的事,当你为此而发脾气或训斥时,别忘了提醒自己:他是学生。当然,这样做不是姑息迁就、没有尺度,而是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讲一些伤学生的心的话。师生间的情感沟通是宽严适度、严爱统一。

二、给孩子们一片自由的天空

学生来自不同家庭,所受教养、熏陶不尽相同,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性格、兴趣、意志、情感和动机各显示其独特的个性。因此,我认为,新型的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师生个性全面交往基础上的情感关系。它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它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它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是真善美的统一体。教师要通过广泛接触学生,采取个别谈心、家访、班队会、综合课、小竞赛等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感受他们的情感世界。要让学生淋漓尽致地显示“才华”,发挥一技之长,并适时加以鼓励与指导。有时只需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也许,成功就孕育在这里面,将来的作家、科学家、发明家也许就从他们中间诞生。孩子们在完成各科的学习任务以后,在自己的那片天空中任意遨游,其乐无穷。同时,一个个小书法家、小作家、演讲人才会脱颖而出,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此时,班主任心中将会呈现出一幅什么样的丰收景象呢,我们可想而知。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我们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无论他字写得好坏,无论他活泼开朗还是沉默寡言,哪怕他考试不及格,他们也都将走向未来。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让每一个学生在人格上得到最大的尊重。记得刚做班主任的时候,我性子是比较急的,学生回答问题时出现一点偏差,我就立刻打断学生的话想予以纠正,但后来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探索: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却很有可能借以挖掘出埋藏在学生心里头的大金矿。我们与学生交心,不妨蹲下身来或坐在孩子们当中,与他们对话,而不要让孩子仰视你;不妨耐心听完孩子们那不够流畅甚至答非所问的话,而不去打断他;做错了不妨也向学生道歉……这样,学生会加倍地向老师学习,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形成健全人格,并且使师生的心融为一体,产生共鸣。

其次,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开端,它的发展将引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探索的动力。我认为,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学生的好奇心并耐心引导,使之得到良好的发展,养成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当然,在探究中难免会出现失误甚至错误。如果不能分清原由,一味地责备和处罚,将有可能挫伤他们的好奇心和自尊心,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学生在尝试中的错误自然是一种失误,如果我们因此而禁止他们去尝试,去探究,那将是更大的错误。因此,我们要保护它、利用它。

另外,教师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有实力才有自信。班上几十个孩子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学生实力不足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地方。对待学生的不足甚至错误,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实践中,我经常有意识地让腼腆的孩子发言,让性格急躁的孩子跟细心的孩子一起合作画报、小制作,让不爱读课外书的孩子“帮老师”查资料……渐渐地,孩子们在愉快的活动中受到了锻炼,增强了自信心,变“要我说”为“我要说”,变“我能行?”为“我能行!”

4.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体会 篇四

观看了“互打招呼”这个案例后,我感触很深,从中我也得到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要搞好师生关系,老师首先要有爱心。

就像这位孙老师有爱心地去观察李萍同学,知道她是一个内向、腼腆的女孩,起初为鞠躬打招呼的礼仪活动而不敢,后来在孙老师的爱心示范引导下,李萍同学做得很好,还拓展到了班上的每一位同学。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师爱的力量是多么的伟大。作为一名低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也深深地感受到爱心是搞好师生关系的催化剂。我改变了爱学生的方式,从简单的批评教育到推心置腹的谈心,这样他们易于接受。孩子毕竟是孩子,有很强的叛逆性,所以必须和他们做朋友,献爱心。利用课前和课后的时间都要找几个同学谈心,走进他们的心理,倾听他们的心声,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不仅要关系他们的学习,更要关系他们的生活。

二、要搞好师生关系,老师还要有耐心。

孩子必竟是孩子,叛逆,任性和不计后果是很多孩子的通病。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的积累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就像孙老师对李萍同学一样有耐心。我们对孩子也要有足够的耐心。比如在识字、写字方面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要一笔一划地教,毕竟是一年级的学生,还小,需要老师慢慢地引导。对于学困生更要有足够的耐心,多和他们沟通和谈心,和他们做朋友,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容许他们一点点的进步,或许还会夹杂着偶尔的退步。我相信,只要老师有耐心,学生终有进步的一天。

三、要搞好师生关系,老师更要有公心。

身为教师,也要时时牢记公心二字,不带有色眼镜去看学生,不带着成见去评价学生。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男生女生一视同仁。上课提问还有尽量照顾中等生和后进生,背书也要兼顾中等生和后进生,对违纪一视同仁,没有偏袒之心。让学生感到个个都是老师的疼孩。

四、要搞好师生关系,老师必须得有诚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进步时衷心祝贺,诚心表扬,学生犯错和退步时和同学及时沟通谈心,不要一味的指责和批评。因为没有学好和考好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很伤心难过的,所以不要再批评他们了。

五、要搞好师生关系,老师还得有一颗“童心”。

5.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全文) 篇五

摘要: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是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障。随着信息的发展和传统教育方式的转变,应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本文分析了影响师生关系的价值观,以及不良师生关系的表现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思想根源;提出了真诚、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策略,以及在建构良好师生关系时,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以及注意的事项,以供参考。

关键词:师生关系,沟通方式,民主平等,热爱学生

师生关系既是社会关系又是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在特定的教育结构中表现出来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它具有特定的工作关系、自然的人际关系和深层的社会关系三个不同的层次,三者之间交互作用,构成现实生活中真正意义的师生关系,在我国当今来讲,即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同时也是最经常、最活跃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养成、学业的提高、智能的培养以及促进其身心和个性的全面发展都将具有极大的裨益。因此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对师生关系一直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一、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表现

传统的师生关系体现的是教育的外在价值,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考虑教育的价值,形成师生关系的外在价值取向。随着社会和文化的进步,个人的地位不断凸现,个体的意识不断增强,价值取向出现了多元化的态势。而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标准成了衡量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准,也侵蚀到了教育。教师的地位在人们的眼里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社会的价值取向的教育价值观逐渐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于是把目光转向了一直被忽视的实际上最重要的教育的内在价值,从教师、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来考虑教育的价值观。从教师、学生的内在需要出发,教育就不仅仅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同时还是教师、学生的内在需要;是教师生存的需要,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是学生生存的需要,寻找自我价值的需要“但同时也不否认社会的需要,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的支点。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信息传递渠道的多元化和教师社会角色涵义的日趋单一,使年轻一代不需再像过去那样完全依靠教师而获得知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关系逐渐下降,教师在学生心理上的吸引力减弱;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提前,使之独立性不断增强,自主活动范围不断增大,致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习以外的联系自然减少;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学生社会经验少,不够成熟,不能完全理解教师正确而合理的要求和教育,以致产生误解,造成意义障碍等等,都有可能致使师生关系问题出现。

其中,新时期师生关系问题又主要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减弱上。当师生关系问题出现后,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学生不信任或不服从教师的教育。当师生关系问题与日俱增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在暗地里或公开地释放出来,轻则无故迟到、早退、旷课、缺交作业,背后辱骂老师,为老师取绰号;重则对老师进行恐吓,当面“干仗”或私自出走。这些都是与我们的教育目的严重相悖的。

师生关系在实践中是错综复杂的,不免受价值观的影响,有注重社会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和注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注重社会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在教育中表现出来就是:(1)教师重视教育的整体目标,注重以统一的标准要求每一个学生,忽视学 1

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要,教师成了社会的代言人;追求外在于人的目标,以考试、分数等外在的形式代替了教师、学生的内在需求。(2)教师与学生形成了“你教我学”的局面,完全按照教师的思路和培养方式来培养学生,教师替代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完全没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言,教师俨然成了学生的代言人。(3)采用专制的方式管理学生。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的组织一切由教师决定,学生不参与并要绝对服从。注重个人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实践观在教育中表现出来就是:考虑到了教师与学生的需求,个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了发挥。但是,这种个人价值取向的师生关系很容易走向极端:教师和学生都从自身出发,教师把学生当成控制的对象;学生把教师当成自己的对立面。考虑自身地位的同时又是以牺牲他人的地位为基础的,实际上,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都没有得到保障,那么在新时期我们应该建立什么样的师生关系呢?

二、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算是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那种“操纵——依附式”的师生关系,必然会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阻隔甚至对立,教学活动难以高效顺利进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更难以得到培育和发展。在建构良好师生关系时,我们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即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双方应该相互尊重,互相交流,以达到两者的共同发展。必须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 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平等民主的关系。

教学民主化是教育活动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当今学生不同于在封闭社会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生活在现代生活的开放环境中,其自身的成长已表现出浓厚的现代意识,他们需要平等,要求民主,反对专制,厌恶压抑。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真正体现民主,突出民主,以民主、平等的姿态接纳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甚至是局限性,建立一种“我”与“你”的平等对话关系进行民主交流,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高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师上课的情趣。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精神,扩大思维的自由度,不束缚、压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为实现创新教育创造实实在在的条件。

2. 教学相长

教师和学生虽然各自的知识水平!知识技能及生活经验不同、职责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学生的感觉和感情与教师是一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意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内容的提高,使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学习,勇于发表见解,敢于向教师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和缺点勇于承认和改正,最大范围地形成民主平等的氛围,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意识。托兰斯曾指出: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力的开发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自由”就是指尽量减少对儿童思维和行为的限制,给其表现的机会。“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挑剔,使其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此,也体现了师生的平等民主。

3.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诚、热爱、信任

热爱学生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学生是有人格尊严的人,教师如果不用慈母般的爱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或者不公正地对待学生,只爱优秀生,不爱后进生,对优秀生偏爱,对后进生冷落、歧视,都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创伤,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认识到所有学生都是能成才的人,应与之广泛接触,视学生为知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改正缺点,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感情变化,倾注热情。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发展的意愿,相信

每个个体都是积极向上的,都有发展的潜能。对待学生热情友好,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学习自主行为,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相信学生有获得自身发展的潜能。同时,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个性差异,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个学生,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如果师生之间有了深厚的感情,交心知心,教育教学工作就更好做了。例如,同样的批评,师生感情好的学生会虚心接受,认为这是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学生可能反感地认为教师是故意找茬,吹毛求疵,从而产生抵触情绪。所以教师与学生建立感情是非常重要的。

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对策和途径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付出更多努力,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共同努力达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共同成长。教师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师的活动不再是依据固有模式 “灌输”现成知识,而要应对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不断推出有创意、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

1. 转变教育理念

(1)新时代的师生观,注重教师自身德性的培养。

师生关系的外延和内涵都随时代发生了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日常管理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在具体的活动安排中,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又要考虑内容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加强对话。教师要意识到师生关系不是凝固不变的要持有“能者为师”这种开放的师生关系理念。师生交往中,教师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一些失误,如把自己的价值观用在学生的想法上;认为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图式和自己一样;顾及自己的面子,表达怒气,却不处理相关的问题等。教师作为儿童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学生会关注教师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教师必须注重培养自己的德性,注意平时的举止和话语才能为师生交往创下良好的前设条件。

(2)教师应该加强服务意识和育人意识

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独立的人,不是在教师控制下的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应倾注更多的爱和热情给学生,应树立服务意识,育人意识。教育是一种服务,这种观念它直捣几千年“ 师道尊严”的深层。它要求教师“ 俯下身”与学生们交流,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教师要伸出援助之手让学生在感受教师的关爱中学会关爱别人;当学生受到挫折时,教师要予以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变得坚强;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激励,让学生在激励中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当学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对待别人时,教师要以自己的人格,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应该怎样去做。服务怀着一种善意,服务更是一种尊重,服务还是一种心灵的沟通,服务中体现一种引导、一种宽容,最后,服务的深层中还包含一种对服务对象的欣赏和赞美。

传统的“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体现为“尊”与“从”,教师的地位神圣化,无尊重学生的义务,忽略了学生应得到尊重的权利。这一观念在实践中的体现就是:教育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参与,甚至是强制性教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被抑制;随着课改教育的推进,这一观念日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和可疑性。现代教育条件下的学生渴望平等和被尊重,希望教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因此,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要求。

2. 利用首因效应,树立良好的教师威信

利用首因效应,给学生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教师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是师生交往中心理上的内在因素,教师的衣着、打扮、语言、姿态、其至细致的表隋都会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怎样才能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有如下几点:(1)亮好第一次相。(2)讲好第一句话。(3)做好第一次..范。(4)上好第一堂课。(5)写好第一

次板书。(6)处理好第一件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7)带好第一次课外活动。

3. 真诚地热爱学生,对学生的未来有良好的期待

并非学生尊师,师才爱生,教师爱学生是无条件的,而学生爱教师是有一定条件的。教师只有自身素质高,而又很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这就要求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未来有良好的期待。罗森塔尔等人得出的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表明教师的暗含期待对学生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比如,体育教师对待那些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低的学生,更要倾心、诚心、热心、耐心地对待他们,注意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因为自尊心是一个人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内部动力。学生则应理解与尊重教师花费的心血和所付出的劳动。师生双方只有相互理解与尊重,才能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实现对每一个学生诸方面素质的充分发展,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人。好学生固然会进步,后进生也不会一成不变。教师应积极创造机会和条件,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成为教学活动和自身发展的主体。与此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完成培养学生现代素质的目标,也必须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

教师的工作虽然辛苦,但并不总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是天生迟钝的吗?”,“你什么都不会做吗?”等尖酸嘲讽的语言虽可能含有“恨铁不成钢”的爱意,但师生之间的隔阂却往往是在不恰当的爱意表达中产生的。教师不经意间使用的一些不适当的语言和行动不仅无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相反还产生巨大的破坏力量,激起学生的怨恨心理、报复性幻想、甚至让学生闭锁心灵。

4. 运用合适的策略与学生进行沟通

教师应把师生关系看成自己人际交往中的重要部分,培养教师良好的沟通技巧。当教师能从学生的立场来看待问题,把学生看成日常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一个对象时,彼此间会更加尊重且能培养相互间的信任。当信任感发展到学生敢于要求教师的反馈和更清晰的授课时,教师就对教学效果有了清晰的认识。教师把学生当作日常的交往对象,促使教师从另一个角度理解学生,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交往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和自己年龄差异较大的群体。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同于成人之间也不同于青少年和儿童之间。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有效的沟通技巧是不可缺少的。在处理问题、矛盾时,教师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倾听,要让学生表达出他们的想法;在表达对学生的赞美时,不应是暧昧式的,而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且不能把赞美变成一种要求学生顺从的手段;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对批评的恰当运用,学生错了,教师当然要提醒学生,但是要在弄清学生为什么犯错误的基础上,针对可改变的部分做批评,并提出建议。在批评的过程中,要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是学生受益于批评的关键所在。

教师的工作是治疗,而不是伤害。有效的沟通方式是改善教学生活、增进师生关系的关键。就事论事,而不针对个人的个性和品格,是有效沟通的首要原则。适当的沟通是一门不会自然生成,而需要学习的艺术,犹如健朗的身体会因为放肆饮食而变坏,良好的师生关系也会因为忽视适当的沟通而疏远,甚至结怨。

(1)对学生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多鼓励,少批评

自由民主的环境氛围往往容易产生灵感。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少年来,“一卷定终身”的考试评价模式深深地影响着教育教学的一切活动,所以教师喜欢用标准答案去评判学生的回答,学生们也怕自己的答案与教师的不符合而遭到别人的嘲笑,因此,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久而久之,学生懒于思考,课堂上一片沉默,交流谈不上,创新精神的培养更谈不上。所以对学生的回答不要批评指责,应尽量减少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而是要加以引导,逐步使学生敢想会想,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生根发芽。

并不是所有的赞美都具有积极意义。只有欣赏式的赞美才具有建设性。欣赏式赞美是描述性的,只是赞扬学生的努力工作和成果。学生在这种真实的被欣赏中获得积极性的自我结论,它可以强化学生的自尊和自我形象,而评价式赞美则是对学生品性的评判,学生容易因这种评判会滋生依赖或不安,甚至失去尝试的勇气。

(2)有策略地批评

在课堂上难免有违反纪律的学生,怎样对待课堂的违纪现象是一项艺术,它关系到教师对课堂的调控关系到师生间的和谐关系。一句看似简单的训斥损伤的是学生的自尊,影响的是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师生间的和谐关系受到影响。因此,在对待违纪学生时切忌简单粗暴。怎样对待?幽默风趣的语言胜过任何的说教。比如有个学生在课堂溜号,眼神游移,我就对同学们说,你们看,他正在与太空人交流呢。在同学们的哈哈大笑中,他回过神来,不好意思地拍了一下自己的头,同学们也在这一“插曲”中振奋了精神。巧妙的处理胜过简单呵斥,还营造出了一种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

教室里出现各种不合规则的行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以处罚的方式来处理。教师施罚是教育过程中常见又被人忽视的荒谬现象。他们提高嗓门以遏止喧嚷;他们动用暴力来镇压打架;他们粗暴地对待不礼貌者;他们痛骂讲脏话者!以充满智慧的办法取代惩罚,教师可以成为预防纷争的专家、避免危机的巨匠和化解冲突的高手,并由此营造有效的教室生态与学习环境。

(3)正确处理学生间的矛盾

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需要教师对冲突双方的真实感受去认真聆听,而不是苛刻的利口。当孩子遇到障碍需及时处理时,他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被指责为障碍的原因。孩子的心灵靠微妙的事物滋长,学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和港湾。在教师公正的评价、确认的微笑、欣慰的点头和肯定的言语间,孩子可以获得成长的力量。

5. 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是建立真诚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老师在于学生相处过程中,各个方面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严于律己。特别是在师生之间发生某种隔阂冲突或矛盾时,更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与学生交流,妥善地消除隔阂,公正地处理和解决冲突或矛盾。从长远来讲,教师要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丰富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等,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出榜样,去教育影响学生,使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不是一句空话。

要长久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考虑其本身的人格特征,在以积极向上的一面引导、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保持自身的真实性,以增强教育的可接受性。关于教师的人格榜样的作用从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到韩愈的“以身立教”,中国人在这一点上的认识是很深刻的。乌申斯基曾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

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应当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活生生的人,是有感情,有欲望的社会的人,不可避免地带有某些消极面。教师不要过于掩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而应当勇于向学生剖析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是个实在的人,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只有这样,才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心理隔阂形成一种相容的心理氛围。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教师的教导才能被学生所接纳、所内化。当然,作为教师,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此,教师如果为了和已经受到社会上不良品质影响的学生拉近距离,而去迎合他们,不敢从积极的一面去陶冶他们则是大错特错。我们这里之所以强调教师的真实性,只是想要表达这样一种看法:自己应当用情去感人,应当用心去换心,而不是板着面孔去训人。

教师应当承认自己所讲的并不全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教师也要认识到自己的施教不能像

传教士那样把所谓的真理、教条直接地灌输,强加给学生,要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要认识到德育是一个传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真正的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只有具有了真实性,才可能加强其本身的可接受性。唯其如此,才谈得上营造良好的师生间人际氛围,才谈得上德育的有效性。

6. 教师应协调好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关系给学生以积极影响

优化师生关系,并不代表教育行政关系部门和校长可以无事可做。教育管理部门只是空泛地要求教师去爱学生;校长面对师生冲突时只能和教师慢慢地交换意见,帮助提高思想认识等等。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这些空泛性工作的效果是缓慢的。教育管理部门要给予校长足够的自主权,通过校长建立适合各个学校的管理教师队伍的机制,真正实现在处理师生冲突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

在校学生还是一个没有完全独立的个体,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缺乏使得儿童面对问题时更多的参考父母的意见。所以家庭环境的支持对学生在师生交往中的方式和对教师的态度有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以及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态度使得其子女在师生交往中有一前设观念。一个鄙视教师职业的家长很难鼓励子女接受教师的指导,体会教师的辛劳。所以,在家庭这个环境中提倡和教师维持亦师亦友的交往关系,对形成主动、积极、健康的师生关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郑海燕,吴雪梅,不良师生关系的成因及教育对策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6:68-70

2.景 梅,初探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62-65

3.张冬梅,创新教育中的新型师生关系山东电大学报2005,2:17-18

4.叶上雄,唐安奎,教 师 主 导 能“ 消 解 ”吗?—— 关于教师的角色地位、作用及师生关系的讨论教 育 理 论 与 实 践2005,25(6):6-10

5.李 洪 丁 特,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9(3):18-20

6.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篇六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把师生关系恢复到“人的关系”上来,建立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基本任务。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教师能否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学生能否全面、主动地发展,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生关系是否良好。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如何积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断推动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一、传统的师生关系存在的弊端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其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不是教师的教服从、服务于学生的学,而是学生的学服从、服务于教师的教。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怎么学,不教不学。教与学本末倒臵,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甚至导致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教师对分数低、不听话、不顺眼的学生排挤、放弃。教师对成绩差的学生不是积极帮助查找原因,采取开“小灶”、结对子等措施弥补不足。师生关系紧张、矛盾尖锐,酿成教育的悲剧,使学生年级越高,教师的社会威望越低,对教师的不信任度越高。

二、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几点看法

学生年龄小,特别需要关心和帮助。生活中教师为学生创造和睦、宽松的环境,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会向教师敞开心扉,才会乐于向教师表达真情实感,才会把教师当作朋友。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教育是一门艺术,对待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理解“民主”、“平等”的内涵,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在思想上要有明确的认识,处理要适度妥当,既不小题大做,过分渲染夸大,也不简单粗暴,草草了事,这样才能促进师生关系健康、和谐地向前发展。怎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良好师生关系呢?对于教师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理解学生。理解是建立师生感情的基础,是积极行动的先导。无论什么事情,学生不理解,你硬要他去做,总不会产生好的结果。学生年龄小,与教师在认识问题、处理问题上总是有非常大的差异。为了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教师要更加深入地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处理问题时要充分理解学生,热情地关心、爱护学生,消除师生心理上存在的隔膜。其实,师生关系的一些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理解造成的。师生双方如果相互理解,就会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当然,学生对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理解并不深刻,有时可能还有些偏激。如,把教师对他们的批评看成是找岔儿;教师的态度稍微严厉一点,就认为是不尊重他们、不民主等等。孩子看待某些问题思

想有一些偏激是正常现象,因为他们毕竟是不成熟的孩子。社会、家庭、学校,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有责任给他们讲清道理,告诉他们什么是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错误的思想行为给予适当的批评是教师的责任,老师要帮助学生区分善意的批语帮助和恶意的训斥指责。教师提出批评,学生能正确对待,虚心接受,是民主平等的表现;学生提出意见,教师能够耐心听取,给予积极响应,也是民主的表现。

2、尊重学生。如果说理解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基础,那么,尊重就是这一关系的核心。教师不是法官,学生不是被告,双方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统一体,利益是共同的,目的是一致的,没有理由相互不尊重。一些学生对教师的不礼貌行为,究其原因,常常是由教师造成的。受旧观念影响,教师往往唯我独尊,遇事不去设身处地的替学生着想,不注意体会学生的思想感情,只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职权,结果造成学生心里极为不满,出现抵触行为,甚至在背后议论教师、给教师起外号等等。反过来,教师又抱怨学生品质差,戴上有色眼镜看后进生,师生关系成恶性循环,致使教师不能顺利开展教学工作,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学习,双方的利益都受到严重的影响。有一位刚从师范毕业的青年女教师,才华出众,能言善辩,但她在上课时总喜欢批评学生,且语言偏激、过分,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加之为了提高自己所带的这门课的成绩,经常占用学生的业余时间,为此,师生关系闹得很紧张,部分学生开始以不完成作业、上课玩耍、起外号等各种形式示以抗议,而这位教师则以学生不听话为由变本加厉,以更加偏激的语言刺激学生,以更加严厉的手段惩罚学生,一段时间,双方闹得不可开交,导致课堂教学无法正常进行,最终学校换了这位教师才平息了此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是不太懂事的学生呢?学生犯了错误是正常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教师如何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错误,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当然,适当的批评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应该明确的是尊重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教师不尊重、爱护学生,便得不到学生的尊重。因此,教师应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失误,对因自己的疏忽或失误造成的矛盾,教师应敢于开展自我批评,勇于承认错误,及时向学生道歉,讲清原因,以弥补学生心灵上留下的伤痕。另外,作为一名教师,要心胸宽广,善于用尊重他人的行为影响学生,对学生的不礼貌行为,教师应采取宽容态度,适当加以疏导,使学生能及时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3、一视同仁。一视同仁是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的关键。一个班级中的几十名学生,成绩有好有差,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好学生因成绩优秀非常受宠,处处优待;差学生因成绩较低遭受冷落,处处碰壁;中间生则因成绩平平不闻不问,可有可无。教师这样做,只使少数学生受到了关怀,大部分学生则有一种失落感,这些学生不但会对少数“好学生”产生厌烦感,而且对教师也很不满意。长此以往,造成的后果,一是学生因教师的区别对待,无形的分成几个“阶层”,这几个“阶层”因教师的态度问题而存在着一定的矛盾,最终造成班级不团结;二是大部分学生因得不到教师对待好学生那样的关怀而对教师产生成见,最终从对老师的成见转化到对这位教师所任教课程的成见,逐渐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应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要贴近每一位学生,真正做到心里想着每一个学生,眼里看着每一个学生,爱心惠及每一位学生。要多倾听学生呼声,常听取学生建议,并不断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努力挖掘学

生的潜在能力,给所有的学生创造表现才能的机会,这样才能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信任学生。学生年龄小,好胜心强,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总喜欢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也希望自己能得到老师的信任。因此信任是开启学生心灵窗户的一把钥匙,只有相互信任,学生才会向教师坦吐自己的心声,及时反映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教师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往往是不信任学生造成的。一次,一位教师发现一个成绩较差的学生连续几天的作业都完成得不错,便怀疑是抄袭他人的,调查询问时,这位教师直言不讳地问道:“你是不是抄袭了别人的作业?”谁知,这句话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这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为什么老师不相信我呢?是不是我天生就是一个差学生?”原来,这个学生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刻苦用功,发愤学习,想用实际行动向老师和同学证明自己并不笨,自己天生不是差学生。在老师看来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在学生的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震动。原因何在?就在于学生觉得老师不信任他,一切辛苦都是徒劳的。因此,对于教师而言,一方面要信任全体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全班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并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管理体制,积极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当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要“一刀切”,凭个人主观办事,要细心询问当事学生,做耐心细致的调查,在找出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提高认识,改正错误。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正如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所讲的:“同学能管的事,班委不管;班委能管的事,班长不管;班长能管的事,老师不管。”①老师把权力下放到各个班干部的手中,让班干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让他们放手、放胆地处理班中的一般性事务,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这样做不但调动起班干部管理的积极性,获得了参与管理的机会,增长了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由于班干部整天和其他同学一起生活,很容易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维护班级的团结稳定有重大的作用。另外,又能把教师从繁琐的班级事务中解脱出来,省下时间,对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更深层次的观察与思考。

三、不断完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构筑,精心维护,还需要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完善的管理和监督机制及高素质的教师做保障。

1、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学校、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思路,大力宣传尊师重教、关爱学生的重要性,不断采取各种办法,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在全校乃至全社会掀起尊师爱生的高潮,努力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尊重教师、人人关爱学生”的良好社会风气。学校要以转变教育观念为突破口,以提高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条例》,大力倡导“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求实、团结、乐学、善问”的良好学习风气,努力形成科学严谨的学风、校风和教风,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2、不断完善学校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教。学校要以“一纲四法”为依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不断健全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强化教师的遵纪守法观念,加大对教师的管理力度,努力把教育管理纳入法治轨道。学校要

采取有力措施,把学生对教师的公开评价纳入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之中,逐步实现学生选择教师的良好发展格局,实行民主管理和依法治教的有机结合。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认真组织教师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动和“营造发展环境年”活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认识和师德水平,增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教育发展的积极性。积极创新思路,采取多种措施,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硬、素质高、作风正、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4、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要积极和学生探索,结合实际,制定出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师生共同遵守,互相监督,把师生的各种行为都臵于制度的约束之下,避免因教师的冲动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保持。此外,教师要时刻接受群众监督,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不断用时代发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积极开阔眼界,创新思路,转变作风,切实做到与时俱进。

总之,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做起。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有时教师的一句平常话,一个普通的动作都会引起学生的内心波动,对师生关系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用爱心去对待学生,并不断创新思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培养孩子在快乐的心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我做过这样的一个小实验:带班上的孩子来到操场,把孩子分成两群,我告诉其中的一群孩子:我一发出口令你们在操场上跑两圈,然后跑到教学楼三楼去,那里正在举行游戏活动,参加者有可能得到小奖品。另一群孩子我则告诉他们:你们在操场上跑两圈,然后尽快跑到教学楼三楼,越快越好,谁落后我就惩罚谁。随着一声令下,两群孩子都飞快跑起来。结果呢,知道三楼有游戏做并有奖品的孩子,先跑到的很多,到了以后,还很兴奋。而另一群孩子,有的掉队,有的还停下来休息。

从这个实验中看出,一群孩子把“跑到三楼”这件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因此跑起来就轻松得多,而另一群孩子则把这件事当成了一个命令,只是被动地去执行,尽管有惩罚,但仍然作用不大。

7.如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七

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键在老师,取决于老师的思想境界、道德水准和人格魅力。老师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师生关系的发展。

一、教师适应学生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几乎每一位教师都会告诉学生:“当你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一定要学着去适应环境。”可是我们在说这句话的同时,是这样要求自己的吗?还是像《劝学》里说的:“爱其子,择其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面对学生,我们是成年人,是老师,是相对于学生的强势群体,要想学生喜欢我们,我们就要先喜欢学生。并且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我们要做一个百变之人,改变自己,变换心态,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待不同的学生。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行为,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每个人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世界不会为你而改变,环境也不会主动去适应,我们必须学会适应环境,不论是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环境。生活在干旱少雨地区,就得学会尽量节约用水,忍受风沙的肆虐;生活在高原,就得适应高原缺氧的反应,处处放慢节奏;生活在荒郊山野,就得忍受荒凉、寂寞;生活在闹市,就得习惯噪音、污染、堵车,在人山人海里去寻找自己的空间,在水泥森林里去开发自己的人生。当学生接受了我们的育人理念,也就认可了我们的价值,增进了师生的情感。

二、要做一个好的引导者,而不是决策者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如果学生主动找你探讨学习之外的问题,你首先不应反感,而应感到高兴,因为学生是信任你的,这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开端。其次,你要想我该如何恰当地处理这一问题。你要做一个参考人,绝不要做决策者。你要恰当地有步骤地引导学生悟出一个最佳的方案。而这一引导的过程是最重要的,学生愿不愿听,要不要听,能不能听,这都是未知的,所以老师在担任某一学科教授者的同时也应该是一位心理学的研究者。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简单地判断某一学生的个性心理,只有抓住这一点,才可以事半功倍。比如现在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听大话、空话,那些大道理他们比老师懂得都多。他们从老师这里想要寻求一种见效快、最直接的方法,因而我们就不要强词夺理,强加给他们一些不愿意接受的方式,而要引导他们学会做自己的主人。要用间接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和判断力。

我给每一届学生都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老国王,一天,他的一个仇敌向他挑战,比赛谁更聪明,比赛的规则是:失败的一方将输掉自己的王国,国王的仇敌有权选择游戏,仇敌问:“国王,我放在背后的手上有一只鸽子,它是活的还是死的?”国王立即意识到,如果他回答“活的”,敌人就套握紧拳头捏死鸽子;如果他回答“死的”,敌人就张开手掌,让鸽子飞走。每个人都紧张地等待着国王的答案,国王答道:“我们的生死掌握在你手中。”

当我们从各自独立的状态走向一个基于需要而不是年长年少的相互依存的时代时,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成长为全新的、更加健康的理性的敢于把握人生的孩子。这种新型的、富有爱心的理想中的人性应该如何培养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

三、要把一切都看作皆有可能

当学生因为爱挑衅闹事、对一切都表现得不在乎、不守规矩而受到压制时,他们的灵魂常常迷失在不断应付生理冲动的忙碌当中。如果你肯花时间与学生待在一起,试着去了解他,向他说明他的内在品质,关心他所关心的事情,安抚他,给他一种真实的感觉,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学生渴望老师能看到他们所感受到但不能表达出来的东西,但真正要理解一个学生灵魂深处的品质需要时间、观察力、倾听的能力及多次的尝试与错误。这些努力与关注很可能会让一个最有毅力、最有耐心的教师精疲力竭、伤透脑筋,但当我们真的能说出他们心中所想、发现他们的内在品质的时候,我们的学生将会健康茁壮地成长。我们将会看到,我们的一个眼神、一次点头或一个高兴的表情都会深深地触动他们。我们一定记得自己也曾经有过这样的感受,在那一刹那,我们感觉自己被别人关注并理解,没有什么感觉比这种感觉更好了。当我们用一颗宽容的心去迎接一切学生所带来的挑战,就会发现,我们离他们的心越来越近了。现在的学生逆反心理很强,这与社会、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那么我们既然选择了面对学生,就应抛开一切羁绊,去体会“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无限期盼。

四、师生分享生活感悟

老师应该是学生除父母外,相处时间最长的人,有时候这种师生关系很微妙。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学生可以视我们为老师,也可以视我们为大哥、大姐、知己或长辈。我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称谓越多,越能体现师生情谊之深,所以我们可以大胆地让学生在我们面前展现他们最真实的一面,无需因身份的差别而影响我们的交流。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经常和学生分享我工作和生活中的快乐与收获,学生听后很受用。毕竟我们是过来人,比学生站得高、看得远。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在浪费学生上课的时间,可是一个老师课堂上讲得很多而学生听得很少,这岂不是在浪费学生整堂课的时间吗?而且老师应该是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在讲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为人处事的能力,这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如果我们能敞开心扉,告诉学生我们人生中的得与失,就会时不时把自己的困惑展现在他人面前以求帮助。长时间下来,学生会在心理交流这方面表现出强势,这种能力同样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我现在教两个班的语文课,每星期都要求学生写随笔,他们有不少创作的灵感都是来源于我的只言片语,写随笔的劲头越来越足,从而提高了大多数学生的写作水平。有一个女孩子在自己的随笔中写道:“起初在QQ空间上,总会在大家的日志里体味出一丝淡淡的忧伤,寂寞、低落已成为90后的内心独白。其实,我们可以像娜姐(学生课下对我的称呼)那样,用一颗空无杂念的心看世界,看生活,用心体会生活中细微的美好与幸福。我喜欢上语文课,那是一种享受。”在学生面前,我们有时可以将自己生活化,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最终在教学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篇八

关键词:师生关系;困难;策略

师生关系是整个学校管理中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重要一环,它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管理的成败。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高效率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可以这样说,师生关系是学校管理中各个环节中的首要部分,是重中之重,是核心。

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幼被父母长辈宠着长大。在平时的生活中,长辈一般都会尽力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这里面或多或少隐含着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针对存在着这些不利因素的学生群体,如何在平时的工作中与这些学生相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高效教学呢?据此,笔者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放下身段,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一个陌生人来说,无论是成年还是未成年,在最初的交往过程中,与我们相处一般是不会融洽的,交流上比较保守。只有通过深入的交流沟通,了解了彼此,才能建立彼此的信任。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老师对他们还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感,再加上存在着代沟,产生的心理距离是很大的。师生关系就不会太好,他们就不会对你言听计从,不利于高效教学。因此,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要主动一点、姿态放低一点,放下身段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通过交流沟通,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并为之着想,师生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就会接纳你。

关于沟通的内容,笔者认为可以无所不谈,只要学生愿意,都可以谈。在交流的时候,我认为不要老是谈学习上的问题,学生是知道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的,心理上是有压力的,甚至于有反感的。有时候,教师与他们谈谈学生生活中喜欢的话题,比如关于歌星、影星、球星的事情等等,让他们觉得老师与他们是有共同语言的,你说的话会被在意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很快就会建立的。

二、利用课内课外的各种活动,与学生“打成一片”

在各种活动中,尤其以文体活动最容易讓人与人之间产生亲近感。由于没有什么压力,学生在文体活动中心理变得很放松,对于我们教师何尝不是如此呢?对于这一点,笔者在工作中是深有体会的。比如说,近年来,由于我校靠近县城,不少学生被家长送到了城里学校,这样到我校入学的学生就大为减少了。每年春季开运动会时,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如果开纯粹的运动会,时间太过宽裕,枯燥得很。所以学校决定开成“趣味运动会”。这个会人人参与,以玩为主。在运动会中设置了许多师生一起参与的体育游戏活动。报名时,不少学生主动邀请了老师参加相关活动,老师也主动地提出参加某些活动的要求。在活动中,笔者看到老师和学生之间相处得很愉快,打成一片,合作默契,关系融洽。会后不少学生能主动地与老师说说话了,敢于交流了。

三、利用学科特点吸引学生

笔者作为生物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尝试了一些方法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比如,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实验,指导他们使用相关仪器。笔者发现,相比课内实验而言,课外的实验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都愿意走出教室接近大自然,这恐怕也是人的天性吧?记得一次在做“观察花的结构”实验时,我把学生带出教室,来到操场上观察。一个平时成绩不太好、上课又不太听讲的学生不顾地面上的泥土会弄脏衣服,立刻趴到一朵野花前,用放大镜仔仔细细地观察,不时还参看一下课本里的插图,并与身边的同学认真地交流。其他学生也都能认真观察,没有一人无事可干。这一情景让我深深震撼。平时我还有意识地结合教材内容,安排一些书上没有的而又容易做的小实验,让学生做一做,他们也非常高兴,乐于去做。

四、善于抓住学生的优点,缩短师生心理距离

人无完人,但人必有其优点。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会经常碰到一些纪律性差、不听老师教育的学生。笔者认为,这些学生之所以有如此的不良表现,主要是由于他们与老师有较大的心理距离,不太认可老师。我就碰到过有这样表现的一位学生,他令几乎所有老师头疼。家长被老师请到学校一起教育他是常有的事,他依旧我行我素,老师的批评教育软硬不吃。一次,我碰巧到他们班听他们语文老师开的校内公开课,在课上老师叫他回答问题,我以为他不会,没想到他回答得非常好,普通话又很标准,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当时,我心里就一动,于是在第二天的生物课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对他在语文课上的良好表现给予了高度的赞扬。他听了很是受用,第一次认认真真地听了一节完整的课。而且在接下来的课上,他的表现一直都很好,态度端正。平时与他谈话也容易多了,听得进老师的话了。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办法还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方法。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要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机会与学生和谐相处,关系融洽,教师才能进行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崔鸿.新理念生物教学技能训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97.

9.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得体会范例 篇九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一】

师生关系是教育系统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种人际关系。做为教育者,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则显得尤为重要。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良好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师教育的效果,促进教育成功。只有师生关系和谐健康,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有可能被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要一视同仁,好学生多给予鼓励和关爱,差学生我们更要多进行鼓励,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和大家是同样的,让他们慢慢找到自信,增强自尊心,自信心,进而推动自己主动的学习。

2.努力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就不应局限于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而要走进学生的生活,熟悉、掌握他们的年龄特点、思想状况、兴趣爱好及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活动。在学习中,我们要多一些时间与学生相处,课下可以与他们聊天、做游戏,课上,和他们一起学习。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时,与他们一起表演节目。慢慢的使彼此产生相互信任,这样能够与学生之间形成特殊的友谊,渐渐消除师生之间的芥蒂。他们有了高兴的事就忍不住要告诉教师,有了小烦恼也会第一个向教师倾诉。感受着他们那一颗颗信任的心,并积极地回应,与他们分享快乐,帮助他们解除烦恼。

3.要做学生的指引者、帮助者。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的探索。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指引,教师的指引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结论,更要引起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中要进行方向性的引导。久而久之,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学习潜能会慢慢被激发出来,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4.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校教师既要做理论上的.“巨人”,又要做行动上的楷模。教师要求学生那个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为人师表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历史观。有正确的信念就会自然的感染和激励学生树立这种信念,从而使学生把种信念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和力量。为人师表,要求教师有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能力,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人格的化身,是榜样是楷模。只有当自己的严格要求自己,成为他们学习的榜样,才能使学生更加信服自己。

总之,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应该从教师自身做起,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用自己的身和心去影响学生。教师有热爱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学生才会热爱教师;师生之间关系协调,两者才会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从而进入教育教学的最佳境界。在良好的气氛、情绪和心境下,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较高,感受性较灵敏,反应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更易于理解知识。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二】

雨果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而教师就是这样一份平凡而谦逊的事业。

当好一名优秀的老师不容易,能够正确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不容易。师生交往是学校里的重要内容,一个人的学生时代,与老师相处的时间超过与父母相处时间的两倍;而老师的人际交往,则有80%是与学生的交往。这种朝夕相伴的生活,如果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没有师生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班主任工作更难以收效。可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教学质量,还影响着师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有位心理学家说过:如果孩子生活在鼓舞中,他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他便学会关爱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便学会忧心忡忡;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便会好斗。

这就告诉我们师生关系一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互相学习,教学相长;老师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是学生的朋友。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时候宽容比惩罚更能打动人的心。

每个孩子在他的内心都有做好孩子的愿望。而教师最细致,最艰巨的任务就是爱护并发展孩子的自尊感。爱是教育的灵魂,一个老师,如果不懂得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不能和学生成为朋友,那么他的教育注定是要失败的。

交往是一门艺术,沟通需要方法,要与学生共筑师生桥梁,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我想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尝试一些方法:

1、主动与学生沟通。

沟通产生理解,理解尝试信任。主动亲近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了解,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建立真诚和谐的师生关系。

2、爱是基础。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师爱超过亲子之爱,因为它蕴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爱生,是构建师生良好关系的感情基础。爱生,先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依赖学生。其次,要严格要求学生,严而有理,以理服人,严而有方,方法可行,严而有恒,贯彻始终。再次,要公正对待每位学生,只有公正对待学生,教师的爱才会带来力量,给学生的道德带来有益的影响。最后,还要宽容学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时,容忍学生也是教育的一种境界。只有教师真诚的关心,爱护,理解,尊重,信任学生,才能更好的建立师生关系。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就说明身为教师,身教比言传更为重要。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学生做到,教师必须先做到。要求学生不能做到,自己也坚决不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就是对这最好的评价。教师要充实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以无私的奉献精神,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给学生树立崇高的榜样,使学生信服。

4、扮演好角色是关键。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传授知识不再只是灌输,而是学生的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学会获取信息,为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给予他们在问题中恰当的建议和引导。“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只有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才能真正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师的使命任重而道远,愿我们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三】

最遥远的距离,是你在我眼前,却看不见你。

最好的师生关系,是你要展示,我给你最大的支持。

初三了,孩子们的分化情况比较严重,学得吃力的孩子,在课堂听讲、课后作业上都有些敷衍了事,为此也没少找孩子们谈心,然而效果终究还是不理想。

这次例行的公开课,我想孩子们会不会死气沉沉……

毕竟初三了,知识上了难度,远比上新课要乏味,再加上这次讲的又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标点符号的运用。

忐忑从站在讲台上那一刻就已消失。

即使孩子们不给力,我也会施展浑身解数,让孩子们活跃起来。

然而,从孩子们响亮的“老师好”的声音里,我听出了热情和成功的信心。

孩子们在我的引领下,认真愉快地学完了相应的知识,我想这堂课他们领会到的将会是最多。

那些平时不爱发言的同学也很踊跃,虽然机会不多,但从他们的眼神,我看到了希望的花火。

这些孩子啊,别看他们平时努力不够,但在关键时候,他们还是能够站得起,顶得住!

老师做到这个份上,也只有努力为他们服务:关爱每一个孩子,引领他们走向正途。

有一个人,爬上高高的山顶,一动不动地站了很长时间。

来来往往的人奇怪了,就问:“你在这里看山吗?”

他摇摇头。

“你是在这里看云吗?”

他还是摇摇头。

“你在这里看人吗?”

他仍是摇摇头。

……

“不为什么,我只是站在这里。”

如果把山、云、人换成钱、权、名,我想老师就是那个人。

他只是站在那里,和他心中的孩子们,站成一道风景。

一阵风过,完成灵魂的唤醒。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得体会范例五篇【四】

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是教学成功的保证。教师能耐心体贴、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肯定被学生所尊敬,这样学生就会顺着教师的期望,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学习之中。同时,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对提高课堂效率是十分重要的。关系融洽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就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去参与学习或活动;反之,如果不注意处理好师生的人际关系,让学生有过激行为,则会造成扭曲的师生关系,严重阻碍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等一系列的问题。

教师不管、学生被殴、被辱甚至被弑的新闻时有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蜇痛了人们的心。同时,折射出当前中国教育的弊端,功利教育导致师生关系扭曲和变异。案例:

1.x长丰县双墩镇吴店中学的两名学生在课堂上打架,被曝授课教师没有制止,而是坚持继续上课,以致一名学生死亡。

2.一个月连续发生三起弑师案。(人民网2008年12月10日),3.女教师被逼向学生下跪道歉后进精神病院。(《华西都市报》2008年12月8日),4.教师因批评学生挨耳光并被打倒在地。(《x晨报》2008年12月8日),5.小学教师疑因体罚学生被家长要求道歉服毒自杀。(中国网2008年12月15日),……

造成这样严重的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师德师风很不乐观,教师的素质低、对学生不负责任。有些教师对学生管理严格、要求严格,不但不会让学生感激,反而会惹来学生的记恨,家长的指责,由此学生的行为被纵容,无法无天,对教师没有基本的尊敬。

那么,如何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呢?

第一,教师要做到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开始踏入青春期,他们所犯的错误比其他阶段的学生要多,特别在乡镇中学,学生开始远离父母,在学校里寄宿,自己照顾自己。加上学习成绩和纪律较差,心理上有其独特的特点,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自我表现心理等。教师对他们不能打骂、体罚、打击、挖苦或讽刺,因为这只能令他们生厌,产生逆反情绪。而且打骂或体罚学生,是现代教育不允许的做法。所以教师对学生的过错要理解、宽容,平等地善待他们。但是也要严格要求他们,要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而有信,严而有度。

据有关心理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是和蔼可亲、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学生最讨厌甚至内心怨恨的则是那些专制型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相处,在教育教学中发扬民主作风,才能促进师生双方互相信任,把师生关系推向和谐发展。

第二,教师要做到热爱学生。学生对教师尊重景仰,亲密无间,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爱。教师应该心态正确,在生活、心理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关注。现代教育崇尚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耐心地发现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从而给予学生引导、关心。在中国古代,孔子同他弟子的关系,是师生良好关系的楷模。他热爱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作为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注意培养发展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减少顾虑和自卑,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帮助解决,排除障碍;学生跃跃欲试愿意接受任务时,教师要及时提供表现和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时,要及时予以鼓励,肯定成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指导。

我们都知道,热爱学生是教育的保证,教师热爱学生与学生热爱教师是互为条件的。爱学生,就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学生当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情感赢得情感,以爱赢得爱。古人云:“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指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接受教师教育的前提,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一致的。

总之,良好的师生交往关系,不仅有利于发展和深化师生关系,而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种交往的范例,在与教师的自然交往中,他们学会交往的语言、交往的规范,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因此,师生关系已成为青少年学生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心得体会范例五篇【五】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对学生要有研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只有了解学生的社会、家庭背景、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心理变化、发展特点,我们才有与学生相处的基矗

4、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5、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上一篇:市交通运输局道路运输处行政审批下一篇:检验医师协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