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值定理不等式练习题(精选6篇)
1.均值定理不等式练习题 篇一
均值不等式
一、要点:
明确均值不等式及其成立条件,会灵活应用均值不等式证明或求解最值.注意利用均值不等式求解最值时的“配凑”问题
【二元均值不等式】
依据:a2b22ab(a,bR)
ab
2ab2
变式:ab2ab(a,bR);ab(a,bR);ab(ab2)
作用: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求出这两个正数的和的最小值;
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求出这两个正数的积的最大值
注意:应用均值不等式求解最值时,应注意七字原则“一正二定三相等”
【三元均值不等式】
依据:a3b3c33abc(a,b,cR)变式:abc3abc(a,b,cR),abc(作用:与二元均值不等式相仿 推广:
x1x2x3xn
n
nnx1x2xn(x1,x2,,xnR)
abc
3)
3(即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二、分类练习
Ⅰ、直接运用
1.已知x0,y0,求
4yx
xy
x
3xy
yx的最小值
2.已知x,y同号,求
的最小值
y
41,则
3.已知x,yR,且满足4.已知x,yR,且满足
xy的最大值为,则的最小值为
25.设a,bR且2ab1,S2ab4ab的最大值是()
(A)21(B)
212
(C)21(D)
212
ab
6.若实数a,b满足ab2,则33的最小值是()
(A)18(B)6(C)23(D)243 7.已知x>0,y>0,且满足3x+2y=12,求lgx+lgy的最大值
8.证明:对于任意实数x,y,有x4y4xy(xy)2
Ⅱ、整体代入
1.若x0,y0,且x4y1,求
4x1y的最小值
11x,yR2.若,且2xy1,则的最小值为xy
3.已知x>0,y>0,且
4x1x
1y1y
2,求x4y的最小值
4.已知x0,y0,且
9,求xy的最小值
1a
1b
5.已知a0,b0,a2b1,求t6.已知x,yR,且满足
的最小值的最小值为,则
17.已知x,y,z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xyz1,求证:(1)(1)(1)
xyz8
Ⅲ、换元
1、若正数a,b满足abab3,则ab的取值范围是.2、已知x>0,y>0,x+2y+2xy=8,则x+2y的最小值是.3、若正实数x,y满足,则xy 的最大值是。(变式:求2x+y的最小值为______)
Ⅳ、配凑
1、设a>b>0,则a
1ab
1aab的最小值是()
(A)1(B)2(C)3(D)4
2、设abc0,则2a
1ab
1a(ab)
10ac25c的最小值是()
(A)2(B)4(C)
(D)
5Ⅴ、取平方、已知m
2、求函数y
2x6,求m的取值范围 52x(12x
52)的最大值
2x1
【对勾函数】
yx
kx
k0
1.若x0,求f(x)x2.若x0,求f(x)x
9x9x的最小值。的最大值.Ⅰ、分子分离
1.已知to,则函数y
t4t
1t
2的最小值为
2.若x0,求f(x)
4x2x9
xx3x1x1的最小值
3.已知x1,求f(x)最小值.4.求y
x7x10
x1x8x1
x22x52
(x≠1)的值域
5.求函数y(x1)的最小值
6.求函数y的最大值
7.求f(x)的最小值
Ⅱ、配凑
1.已知x
54,求函数f(x)4x2
1x3
14x5的最大值
2.求函数yx(x3)的最小值
9x5
3.若x5,求f(x)4x4.若对任意x0,的最小值
xx3x1
a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2.均值不等式教案2 篇二
1.能利用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 2.了解基本不等式的推广形式。
教学重点: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教学难点:利用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证明一些简单的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学习:
定理3:如果a,b,cR,那么推广:
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3a1a2ann≥a1a2an。当且仅当a1a2an时,等号成立。
n语言表述:n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思考:类比基本不等式,是否存在:如果a,b,cR,那么abc3abc(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呢?试证明。
二、例题分析: 例1:求函数y2x223333(x0)的最小值。x解一: y2x311122x2332x2334∴ymin334 xxxxx33312223解二:y2x22x26x当2x即x时 x2xx23 ∴ymin26122331226324 21的最小值。
(ab)b上述两种做法哪种是错的?错误的原因是什么? 变式训练1 若a,bR且ab,求a由此题,你觉得在利用不等式解决这类题目时关键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 :如下图,把一块边长是a的正方形铁片的各角切去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再把它的边沿名着虚线折转成一个无盖方底的盒子,问切去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时,才能使盒子的容积最大?
变式训练2 已知:长方体的全面积为定值S,试问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时,它的体积最大,求出这个最大值. 由例题,我们应该更牢记 一 ____ 二 _____ 三 ________,三者缺一不可。另外,由不等号的方向也可以知道:积定____________,和定______________.三、巩固练习1.函数y3x12(x0)的最小值是()2xA.6
B.66
C.9
D.12 2.函数yx4(2x2)(0x2)的最大值是()
D.2727A.0
B.1
C.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学习,要求大家掌握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应用它证明一些不等式及求函数的最值,但是在应用时,应注意定理的适用条件。
五、课后作业
P10习题1.1第11,12,13题
六、教学后记:
3.常用均值不等式及证明证明 篇三
这四种平均数满足HnGn
AnQn
、ana1、a2、R,当且仅当a1a2
an时取“=”号
仅是上述不等式的特殊情形,即D(-1)≤D(0)≤D(1)≤D(2)由以上简化,有一个简单结论,中学常用
均值不等式的变形:
(1)对实数a,b,有a
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号),a,b02ab
(4)对实数a,b,有
aa-bba-b
a2b2
2ab0
(5)对非负实数a,b,有
(8)对实数a,b,c,有
a2
b2c2abbcac
abcabc(10)对实数a,b,c,有
均值不等式的证明:
方法很多,数学归纳法(第一或反向归纳)、拉格朗日乘数法、琴生不等式法、排序
不等式法、柯西不等式法等等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需要一个辅助结论。
引理:设A≥0,B≥0,则ABAnnAn-1B
n
注:引理的正确性较明显,条件A≥0,B≥0可以弱化为A≥0,A+B≥0(用数学归纳法)。
当n=2时易证;
假设当n=k时命题成立,即
那么当n=k+1时,不妨设ak1是则设
a1,a2,,ak1中最大者,kak1a1a2ak1 sa1a2ak
用归纳假设
下面介绍个好理解的方法琴生不等式法
琴生不等式:上凸函数fx,x1,x2,,xn是函数fx在区间(a,b)内的任意n个点,设fxlnx,f
4.平均值不等式归纳法证明 篇四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永定小学覃文周整理
1、设ai(i=1,2,…,n)为正数,求证:(a1+a2+…+an)
等号当且仅当a1=a2=…=an时成立。证明:由1na1a2an…(1)a1a2210得:a1a2a1a2。即当n=2时(1)式成立。2
假设当n=k时(1)式成立,即(a1+a2+…+ak)
1令(a1+a2+…+ak+ak1)=a,于是有: k11ka1a2ak。则当n=k+1时 a=1111[a1+a2+…+ak+ak1+(k-1)a]=[a1+a2+…+ak)+ak1+(k-1)a)] 2k2kk
1(2
2ka1a2ak+12kk1ak1ak1k1)2k1a1a2akak1a aaaaaa
2即 ak1a1a2akak1 k1(a1+a+…+a1k+ak1)ka1a2akak1
即当n=k+1时(1)式成立。
5.均值定理不等式练习题 篇五
建水县第二中学:
贾雪光
从最近几年高考试题的考查情况看,解三角形部分的考查中主要是对用正、余弦定理来求解三角形、实际应用问题,这两种常见考法中,灵活应用正余弦定理并结合三角形中的内角和定理,大边对大角,等在三角形中进行边角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与诱导公式特别是sin(AB)sinC、cosAB2sinC的联系是关键。
于是多数教师在复习备考过程中,往往都会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正余弦定理的变形,转化,变式应用上,当然这也无可厚非,但是我在高考备考复习教学中发现了这样一类题目,如:
1、在锐角△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且cos2A1212sin2A,a7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2、已知向量M(sinA,)与N(3,sinA3cosA)共线,其中A是△ABC的内角,(1)求角A的大小;(2)若BC=2,求△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3、△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向量M(4,1),N(cos2A2,cos2A),MN72,(1)求角A的大小;(2)若a3是判断当bc取得最大值时△ABC的形状。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如何来引导学生很自然的过度,用一种近乎水到渠成的方法来求解呢?
实际上我们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一个很明显的问题,那就是余弦定理与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如果我们在讲授正余弦定理的时候能在引入正课时多下一点功夫,我们就会有意外的收获哦。
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实际上在余弦定理中我们总有这样一组公式:
a2bc2bccosA, 2
2b2a2c22accosB,c2a2b22abcosC
同时在基本不等式中我们总有这样一组公式:b2c22bc,a2c22ac,b2a22ab在三角形中各边都是正数,所以上面三个式子在a、b是三角形的三边时总是成立的,如果我们将两组公式综合后会发现这样的一组公式即:a22bc(1cosA),b22ac(1cosC)
c22ab(1cosc)于是我们就有方程等式,得到了一组不等式,而在涉及到最值得求解时,我们常用的处理方法是,一求函数值域;
二、导函数;
三、基本不等式即均值定理;但是前两种方法显然都不可能用于求解上面两个题目类型的求解,于是在涉及到与解三角形有关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时我们就只能考虑用均值定理了,自然也就要用到上面我们推导得出的这一组公式罗。
于是我没有:
例1:在锐角△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且cos2A12sin2A,a7求△ABC的面积的最大值。
解析:由已知条件cos2A得A=312sin2A有cos2Asin2A12即cos2A212所以知道2A=
323解,同时由于a2b2c22bccosA、b2c22bc知7b2c22bccos1212 即有:72bcbc也就是有bc7 同时又因为SABC734734bcsinAbcsin312732于是有:SABC即△A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例2:已知向量M(sinA,)与N(3,sinA3cosA)共线,其中A是△ABC的内角,(1)求
2角A的大小;(2)若BC=2,求△ABC的面积S的最大值。
解析:由两向量共线知:2sin2A3cosAsinA3即:1cos2A3sin2A3也就是说
3sin2Acos2A2有辅助角公式可知2sin(2A6)2即有sin(2A6)1解得角A3,又由于:a2b2c22bccosA、b2c22bc知22b2c22bccos即有:42bcbc也就是有bc4 同时又因为SABC43412123
1232bcsinAbcsin34
于是有:SABC 3即△AB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3
3、△ABC中,a, b, c分别为内角A, B, C的对边,向量M(4,1),N(cos2A2,cos2A),MN72,(1)求角A的大小;(2)若a3是判断当bc取得最大值时△ABC的形状。
解析:(1)由MN72解得cosA12所以A3
3A222(2)在△ABC 中abc2bccosA且a3bc2bc22所以有32bc2bccos223bcbc22即有bc3当且仅当bc时取等号,此时有abc所以当
△ABC面积最大时,三角形式正三角形。
6.均值定理不等式练习题 篇六
均值不等式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公式:公式内容为Hn ≤Gn ≤An ≤ Qn,即调和平均数不超过几何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不超过算术平均数,算术平均数不超过平方平均数。不过在行测考试的数学运算中,涉及均值不等式的考察仅仅用于几何平均数和算术平均数,这个知识点一般是结合几何问题和利润问题来考察的。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大家在应用过程中不需要死记公式,领会下面两句话就可以快速解题了:
(1)两个数的和为定值时,这两个数越接近,它们的乘积越大。(2)两个数的乘积为定值时,这两个数越接近,它们的和越小。
规律中的“两个数”可以替换成“多个数”。比如说当a+b=24的时候。a×b可以取到最大值,此时a×b的最大值为144。a=b=12的时候取到最大值。反过来。当a×b=64时,a+b在a=b=8的时候取到最小值16。
例1.现在有一段长为40米的篱笆,要围成一个矩形菜园,菜园的一边是足够长的墙,请问当矩形的长和宽分别人多少的时候,这个矩形菜园的面积最大?
A 100 B 150 C 1600/9 D 200 答案:D。中公解析:假设矩形的长为a,宽为b,根据题意,有a+2b=40,矩形的面积为a×b,这里要注意不是a=b 的时候a×b取得最大值,而应该把2b看作一个整体,即a=2b时候,a×2b取得最大值,同时a×b也取得了最大值。a=2b=20,所以 a=20,b=10,矩形的最大面积为a×b=200,故答案选择D。
【均值定理不等式练习题】推荐阅读:
中心极限定理习题11-03
余弦定理练习2专题10-05
《勾股定理逆定理》观评课报告09-28
正弦定理教案09-11
基础定理证明09-13
高中数学定理证明汇总06-17
高二数学正弦定理讲义06-23
初中数学几何定理汇总07-11
课题.勾股定理07-15
高一数学正弦定理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