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2025-01-01

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精选16篇)

1.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一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摘要]传统的课堂上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本 论文 主要探讨了在小学 科学 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策略。

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些教师担心学生的提问会影响教学进度,为了按照教学时数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只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进行教学,严重约束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 发展。基于此,文章以下提出了几点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等基本能力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想象能力是不可缺少的。科学教学中要积极创设学生自主想象的情境,让学生处于自由想象的环境中。教师要启发学生大胆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同时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尊心。例如:学习《地球引力》一课时,首先,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等方法使学生知道地球引力的普遍存在;然后,让学生想象对没有地球引力的太空失重现象等。此外,思维的灵活性是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力支持。思维能力是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和提高的,这一过程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的思考获取知识,自觉的进行判断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训练,从而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目的。

二、教师认真对待学生的问题

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评价学习效果的标准,打破一切以教师领导为中心的束缚,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的经验基础之上,应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参与和能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许多学生个体的问题意识淡薄,是由于担心自己的问题会显得无知或者遭到嘲笑等自卑或恐惧因素影响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认真、和悦的的态度耐心倾听学生的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于大胆提问有创意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充分肯定;对于问题不明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对于提出幼稚问题的学生,应在肯定他的勇气的同时,与学生共同分析原因。教师对每位学生提出问题的尊重,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勇气与信心去探究新的问题。

三、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

许多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已经将教学内容讲清楚了,所以没有任何疑问了。这种现象不是说明教师把知识点已经讲清楚,而是学生不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与学会技能,同学要教会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有意识地、系统地、点滴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去解决问题,促进思维的发展。科学教学中有许多结论性内容,如三年级下学期学习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中,在学习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时,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集实物或网上信息,共同讨论比较是否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在要了解“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水分、温度、氧气和光照”这一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四个因素,组织小组对四个因素分别作控制实验,检验四种因素对植物萌发的影响,然后小组汇报,让学生主动学习,真正掌握学习的内容的同时更锻炼了思维欲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是课程深入开展的切入点,对这些内容的质疑,会锻炼学生思维能

用心

爱心

专心

力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如学习级四年级上学期融化中的食盐融化这一节时,教学难点是“教学难点:比较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砂糖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各种物质融化时变成的微粒大小、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溶解还是没溶解等方面进行 总结 ,从而掌握教学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总结能力。

四、设计促进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指有一定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对于学生来说又是力所能及的一种困惑状态。良好的问题情境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持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一致,若在某种情境下出现与原有观点或信念不一致,人们就会出现认知冲突,产生问题意识,人们就要力求通过改变自己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协调。在 科学 教学中,通过营造恰当的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科学教学前预先设计好问题情境,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使学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问是课堂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的提问更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科学课堂中最常用的是教师问学生答的提问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课堂的节奏在教师的调控之下,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教学内容,但是这种方式容易使学生陷于别动的角色,让学生产生上课只需按老师的提问回答就可以的惰性问题意识。

五、结语

问题意识不仅引导着学生进行科学学习,同时也激发产生学生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和进行创新活动的热情,也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应注重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用心

爱心

专心 2

2.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二

一、围绕科学概念组织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 围绕主要的科学概念和模型组织教学, 是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儿童改变他们的概念有三种方式, 一是爬梯子式, 一步一步逐步建立, 纵向地发展;二是拼图式, 一块一块逐步拼成, 横向发展;三是训练模式, 一次一次逐步上升, 螺旋式发展。根据儿童学习的规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这样做:

⑴教师根据单元的教学内容, 确定相对小一点的科学概念。例如, 在“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 上位的大概念是“地球的构造和它的大气圈, 以及在其中发生的过程, 影响着地球表面的状况和气候。”根据这个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确定的小一点的科学概念可以是:“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有关。”相对小一点的科学概念教师容易把握, 学生也更容易理解。

⑵教师把科学概念作为隐含的线索, 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例如“地球的运动”这个单元, 不能孤立地讲昼夜交替,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四季的形成等知识点, 一定要把之间的联系讲清楚, 这个联系就是隐含的科学概念“地球上昼夜交替、四季变更等自然现象都与地球的形状和运动方式有关”。教师把科学概念作为隐含的线索贯穿于整个单元教学之中, 就能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的体系, 构建科学概念。

⑶教师根据科学概念, 把握教学的重点。当教师根据科学概念组织教学时, 教学的思路就会清晰, 不至于偏离重点。例如, 《谁先迎来黎明》一课是“地球的运动”单元的第四课, 教材编排的是“北京与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 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学习地球自转的方向, 教材中还编排了世界时区图, 让学生认识时区。有的老师花了大量课堂时间去认识世界时区图, 计算时差。这一课的重点是什么?如果孤立地看这一课的教材编排不容易判断, 但纵观整个单元教学, 根据这个单元隐含的科学概念, 可以很肯定地说教学的重点是地球自转的方向。

二、唤起学生的认知体验

儿童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是当下的一种普遍现象, 也是教学的一个难题, 而“地球与空间”知识起源于对大自然观察, 因此, 如果要让学生能主动地建构知识, 就必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

⑴让学生充分地说。教师通过提问或聊天的方式, 引导学生回想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生活中的现象, 并让学生充分地表达。例如:学习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先跟学生聊聊看到的太阳运动的方向, 问学生:“明明是地球在自转, 为什么看上去却是太阳在运动呢?你能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说明吗?”, 让学生主动回想生活中的现象, 建立原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联系, 同时教师也可借此了解学生前概念。

⑵充分地让学生做。学生不仅用头脑学习, 还用整个身体在学习, 要让学生充分的动起来, 做起来。例如:讲相对运动, 不仅可以让学生说, 还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原地自转, 坐在轮椅上转等活动, 让学生亲自体验。学习岩石和矿物, 不能只看图片, 一定要给出实物, 让学生动手看一看、摸一摸、敲一敲、划一划。教材安排了很多模拟实验, 让学生动手做一做, 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概念的认知。

⑶充分地让学生看。由于“地球与空间”知识的特点, 很多现象无法在课堂上短时间内模拟演示, 教师应当提供更多的图片或视频, 充分地让学生感知。例如, 月相的变化, 一方面教师可以提早几周布置学生观察月相, 另一方面, 在课堂上, 教师可以展示同一地点、不同日期拍摄的月相, 引导学生观察月相的变化。讲述星空时, 也应提供丰富的视像资料, 丰富学生的体验。

三、聚焦合适的探究问题

苏联心理学家捷普洛夫指出:“思维, 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是教学推进的动力, 合适的探究问题, 能启发学生的学习, 做到“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

⑴创设情境引发问题。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使学生产生探究欲望。例如:讲月相变化, 教师首先讲述了一个福尔摩斯破案的故事, 故事中, 福尔摩斯发现了嫌疑人话语中的破绽———事发当晚是初五, 初五的月亮不会是圆圆的, 从而抓住了罪犯。有趣的故事一下子就引发了学生的兴趣:观察月亮还可以破案?初五的月亮是什么样子?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呢?再例如学习各种各样的岩石, 一开始, 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各种大小形状的岩石, 引导学生观察。学生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些石头在哪里采集的?它们为什么大小不一样?为什么有的光滑, 有的粗糙?它们为什么颜色不同等, 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 有助于养成问题意识。

⑵指导学生聚焦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梳理思路、聚焦问题。一是选择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问题。在教学时需要关注学生的前概念, 并以此为依据调整教学的内容和策略, 探究的问题如果超出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生的探究活动就不能深入下去, 例如:关于地球的运动, 学生提出“地球为什么会转”, 这个问题显然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科学家都难以回答, 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探究“地球是怎么转的?地球的转动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这样符合其认识水平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二是用有限的课堂时空可以解决的问题。小学科学课作为一门课程与其他课一样, 受到四十分钟一节课、一间教室的时空限制, 因此教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选择在四十分钟内、在课堂可能完成的问题进行探究。三是选择更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由于小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基本上还停留在“敢问”的层面上, 他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受各方面条件的局限, 难以开展探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筛选, 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来进行探究。

⑶设置“路障”推进思维。“学贵有疑”, 教师要善于于无疑处生疑, 设置“思维墙”, 让学生遭遇“思维障碍”。例如《谁先迎来黎明》一课, 先引导学生探究了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接下来教师设置了一个“思维墙”———出示一张昼夜各半的地球的图片, 在图片上标示了同一纬度不同经度的ABC三点, 问:这三点现在处于什么时刻?黎明?中午?傍晚?还是夜晚?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热烈的讨论, 说法不一, 在讨论争辩中, 教师倾听并相机引导, 最后学生认识到, 黎明就是从黑夜走向白天的时刻, 傍晚就是从白天走向黑夜的时刻, 位于晨昏线上的B点, 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 它是从黑夜走向白天, 因此B点此刻是黎明。这个问题使得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 加深了对于地球自转方向的认识, 接下来“北京和乌鲁木齐谁先迎来黎明”这一问题就迎刃而解。课堂要有趣, 学生学习要有味, 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教学内容, 了解学生, 善于设置“路障”, 积极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

四、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

由于“地球与空间”科学知识的特殊性和课堂的局限性,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开发身边的教育资源, 利用多种资源和信息技术支持科学教学。

⑴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从空中拍摄的地球, 火山地震爆发时的情景, 以弥补无法亲临现场观看的缺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 查找关于“月球环形山”形成假说的模拟实验视频, 解决模拟实验效果不明显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通话, 与远在乌鲁木齐和纽约的人通话,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时差, 了解其对生活的影响。

⑵鼓励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科学阅读不容忽视, 阅读也同样是获取知识的一种手段, 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科学知识相关的的书籍, 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帮助学生建立起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例如:学习“地球的自转”时, 可推荐学生阅读《世界的一天》《环球旅行八十天》。

3.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三

关键词:课堂质量 教学效率 教育方式 教育任务 时间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1)教学目标不明。老师们在三维目标(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解掌握上非常困惑。主要困惑:一是三维目标是如何制定的?可不可以调整?依据什么调整?二是三个目标应该如何定位?这三个目标有无主次之分,要三个目标平均用力能不能完成?三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如何完成好三维目标?这些问题未弄清楚,教师们的课堂教学就迷失了方向,自然影响教学效率。(2)教学环节过多。不能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教学环节,只是凭已有的经验,将科学课的教学过程简单地分为激趣导入、猜想质疑、实践探究、互学释疑、归纳结论、拓展运用等环节,并且绞尽脑汁在每个环节都设计上一些“亮点”(这些添加的环节其实对目标的达成意义不大),由于教学环节过多,无法完成教学任务。(3)学生参与质量不高。有的老师始终坚守“老师讲,学生听”的原则,学生被动参与,昏昏欲睡。有的整堂课由老师和几个学生配合完成,大面积的学生当观众;有的老师课堂设计不够新颖,激发不起学生参与的热情,整个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犹如一潭死水。孩子参与的面和质都不高,自然影响教学效率。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校在第三轮课改中提出了:主任务、大板块、小组学的教学策略,在探究课堂高效之路上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确立“主任务”,明晰教学目标

科学教材中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主任务就是在教材的三个目标中,确立一个作为目标作为本单元教材的主要目标。它的确立需要我们站在孩子终身发展的高度,根据学科开设的目的来定。科学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所以我们把科学课的探究目标作为教学的单任务。把知识目标看成是完成探究目标的载体,把情感目标作为科学探究过程中需要渗透的一个重要目标。确立了主任务,我们的教学指向就更加明确,教学思路变得更加清晰。例如,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土壤》的第一课土地,其目标如下:

(一)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的概念。

2.知道土地土壤的组成。

(二)科学探究

1.学习采集土样。

2.能够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并说出土壤的成分。

3.能够用自己设计的方式分离土壤里的物质,并填写实验记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观察土壤的乐趣。

2.意识到保护土壤要从小事起,能将研究后的土壤及其中的动植物放回原处。

在研究教材时,我们将科学探究的目标作为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就能简单地确定出本课时的目标。第一课时主要教会孩子学会采集土样;第二课时采用不同的方法观察土壤,并说出土壤的成分;第三课时用自己设计的方式分离土壤里的物质,并填写实验记录。教学任务单一了,老师在课堂上就不会左顾右盼,集中精力,达成目标,提高了课堂效率。

精力总是有限的,如果我们在三个目标上都平均用力,势必会精力不够,相互干扰,每一个目标都难以完成。

二、大板块构建课堂,减少多余的环节

“板块式教学”最早由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所谓“板块教学”就是将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明显的、而彼此之间又有密切关联的教学环节,也叫“板块”,教学的过程、教学的内容呈“板块”状并列而又一步一步地逐层深入。这是一种清晰而又灵动的教学设计思路,每个教学块板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若干个板块组合,完成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既丰富、全面,又实在、有效,对于科学有序地推进课堂教学进程,对于生动细腻地展现课堂艺术魅力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它和以往传统的阅读教学思路的区别在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思路是“线性”的,基本上是开讲,一个段一个段地分析,然后小结课文特点。而“板块式”思路是呈“块状”的。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着眼于能力的训练,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来结构课堂教学。在教学《多彩的天气》一课时,我设计了找多彩、创多彩、展多彩三个板块的学生活动。第一个板块找出天气的不同特征,掌握描述天气的要素然后试着播报天气。第二个板块,根据不同的天气,创造合适的运动。第三个板块展示孩子们创造的运动,每个板块都以学生为主体,他们自主探究,观察总结、设计创意、大胆展示,课堂成为了孩子们纵横驰骋的天堂。在教学《磁铁》一课时,我设计了玩磁铁、论磁铁两个板块的学生活动。第一板块玩磁铁,让孩子们发现磁铁的特点;第二板块论磁铁,让孩子们汇报自己刚才玩中的发现。

通过板块教学,减少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很多不必要的环节,有利于我们集中更多的时间让孩子去玩、探究、思考、设计、展示;少了一份老师的说教,多了一份孩子的自主,孩子们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探究能力显著增强。

板块的搭建必须要依据一定的脉络,才能增强板块的整体性。让师生教路和学路更加清楚,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搭建板块时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以文眼为主线搭建板块。文眼是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在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多彩的天气》一课中,我就从“多彩”这个词入手,构建了一堂教路和学路非常清晰地课堂。读完题目,我问孩子们“多彩什么意思?”“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天气的多彩的?”孩子们自学课文,很快找出了课文是从“景色、文章、活动”三个方面来介绍的。我接着问“我们应该如何把三个方面介绍得多彩呢?”在组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有的写解说词,有的当天气预报员,有的朗诵描写天气的诗歌、散文、词语,有的设计各种天气下的活动。在最后的展示中,各组把“精彩”二字演绎得十分到位。

2.以情景为主线搭建板块。在教学《水的浮力》一课时,我创设了《打捞南海一号》的情景,搭建起了解南海一号、打捞南海一号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让孩子了解南海一号的历史,打捞的意义及价值;第二板块设计打捞的方法及依据,相关知识链接、体验打捞。孩子们被这一情景牢牢地抓住,学习的兴趣和效率都发挥到了极致。在教学《我学习了观察》一课时,我创设了《招聘观察员》的情景。通过“面试,观察知识问答,观察能力检测”来招聘学校的气象观测员,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板块活动中掌握了观察的要点和方法。

3.以探究的过程为主线搭建板块。在教学《吹气球》时,随着自然生存的探究过程设计板块。板块一:比赛;板块二:猜想;板块三:验证。“开展比赛,瓶外和瓶里吹气球,生成问题。为什么瓶里的气球吹不大?然后学生猜想可能是瓶里的空气将气球压住了。设计实验验证猜想。”整个过程自然生成,环环相扣,板块结合十分紧密。

三、利用小组学习,提高学习效益

以前的课堂上,尽管我们采用了多媒体、学生动手实验等多种手段,但总是有一些游离于课外的群体,成为我们关注的死角。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学习中来呢?于是,我们开展小组学习,通过小组共同体,兵教兵,兵强兵,让所有的孩子都参与到学习中来,解决了参与面的问题;再通过小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实现了“人人互动参与,个个主动发展”的愿景。

1.均衡搭配,合理分工。小组学习共同体,一般由6个孩子组成,成员按好、中、差合理搭配,这为后面的小组竞争奠定基础。在小组中,我设组长一人,主要负责组内成员的管理和分工,记载小组成员的表现,做好组内成员的思想工作。操作员两名,主要负责实验的操作,记录员两名,主要负责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汇报员一名,主要负责对现象进行总结、提升、汇报。

2.开展小组评价,激发学习热情。评价的目的就是要增强孩子对学习共同体的认识,从而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课前准备。包括孩子课前应该准备的器材、资料的收集等。二是小组的参与。主要检查小组成员是否人人参与。三是小组的合作,主要是检查小组分工是否落实,组内秩序和纪律。四是小组展示。主要是看小组研究的成果和展示的方式。每节课进行总结,学月评出优秀小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站在孩子的立场,有效运用主任务、大板块、小组学,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教学效率明显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毅,刘云贵.参与参与式教育.

4.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四

战旗镇学校:杨波(身份证:***258 电话:***)[内容摘要]: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通过亲身实验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以此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从而科学实验教学才能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科学

实验教学

策略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实验教学中必须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开放现有的教学空间,走出课堂。因此,科学实验教学只有把课堂教学、课外兴趣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探究是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对于保护学生珍贵的好奇心至关重要。学生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并焕发出内在的生命活力。探究是学生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另外,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起来的,是学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学生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身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受到最好的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而且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重要途径。这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从中学到科学过程与方法,对于学生参与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解决与决策,是个重要的基础(与科学知识同样重要)。从广泛迁移的角度来讲,学会科学推理是大大提高学生的智慧(思考力、明智的判断能力、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最有效方法,这对于他们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一、提出有效性问题,精心设计科学探究实验。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确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由此可见,提出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科学课程体现了让学生亲历一次次科学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一次次科学的发现,科学探究,科学创新的过程,教师在科学课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淋漓尽致地猜想,还要用科学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例如“把土豆放入两杯未知液体中会浮吗?”引领学生大胆猜想,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验,学生得出答案:一个杯中要浮,而在另一杯中会沉。是什么原因叫呢?引领学生更进一步去弄明白其中的科学道理,获取科学知识。这样一来,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使学生相信科学,树立科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与假设,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猜想与假设是学生运用已有科学实验和实践经验,对问题的可能答案进行猜测,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该环节教学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开放的观点和心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融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惟一的,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可以作多种假设和预测,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所能想出的任何想法,尽管有的想法可能很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学生能想到就一定要给予鼓励,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要保护他们的求知欲。如《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一课中,保温杯的设计、选材、制作方法很多,教师没有必要去限制学生制作某种特定的保温杯,更不能仅限于教材上的提示,我在上这节课时,先让学生收集身边的保温杯并进行分类,探索各类保温的保温原理,再根据身边的废弃材料进行选材制作保温杯,做个保温比赛,比比谁的保温效果最好!并找出好在哪里,并帮助保温效果不明显的同学进行改进,再比比进步大的小组进行鼓励。最后,学生将形形色色的保温杯摆在我面前,而且很多同学设计出来的都很新颖,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三、交流论证,评价总结。

课堂上,学生公布自己的解释,使其他学生有机会就这些解释提出疑问、审查证据、挑出逻辑错误、指出解释中有悖于事实的地方,或者就相同的观察提出不同的解释。学生间相互讨论各自对问题的解释,能够引发新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将实验证据、科学知识和他们所提出的解释这三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同时实验教学中的评价要尽量避免消极性,以有实效的评价来激发、激活、激励和促进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强化了过程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尤其是在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上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让学实验课的评价贴近学生,使每个学生获得必要的成功感,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品味科学家发现的喜悦,让学生用感情、智慧去体味成功的滋味与价值。

弟斯多惠: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总之,实验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又是科学学习的方法,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实验教学中,把学生看作一个个创造的个体,给予学生以自由发挥、大胆创造的开放空间,并对孩子所萌发的创造欲望给予保护,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才能大面积提高科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5.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五

 小学科学教学论文《实验课教学策略的运用》

摘要: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到底如何探究呢?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进行实验,用实验来验证我们所探究的问题的科学性。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呢? 关键词:实验内容

材料充足

趣味性

探究性

正文: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到底如何探究呢?这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实践,进行实验,用实验来验证我们所探究的问题的科学性。以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结论为主线,让学生在看看、做做、想想中发现自然现象的“为什么”,既掌握知识、发展智能,又培养了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进行有效的实验呢?作为初代科学课的我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1、实验内容要丰富,有调动性。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走进科学的课堂,担任起了科学教师的角色。在这个蕴含许多神秘问题的科学世界里,我毅然上了第一节科学课“瓶吞鸡蛋的秘密”。首先我设置了这样一个演示实验,“老师这有一个剥了壳的熟鸡蛋,谁有办法帮老师把鸡蛋放入这个广口瓶里?但要保证鸡蛋完好无损。”此言一出,孩子们纷纷举手,兴趣来了,都大声的吆喝:用手把它按进去!我指了一名男同学上来试一试,结果这孩子怎么还真把它按进去了呢!我的预设是:使劲用手是不可能按进去的。并且我课前已经实验过了,可现在鸡蛋明明就完好的躺在瓶子里。同学们的掌声那个激烈呀!幸亏,我多准备了一个鸡蛋:“瞧,这小伙子,力气多大,那老师有个办法不用手按就能把鸡蛋放进瓶子里,你们信吗?”“不信!”课的开始通过“瓶吞鸡蛋”的魔术表演创设一种探究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整节课的探究学习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准备。

通过演示实验中的提问。教师在演示实验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边听边观察思考,促使他们的原有知识与实验现象通过积极思考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解决问题。

2、实验材料要有充足、形式要开放。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为了不教,“授之以渔”贵在导。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有效性。学生在操作实验之前,必须明确实验目的、要

求、步骤和操作方法,掌握实验仪器的名称及正确的操作程序,做到实验操作规范化。学生应在教师启发引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探索性实验和观察,注意“捕捉”所有的现象,并且注意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认真讨论,阐述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例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溶解》时,其中有一个环节是选择“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这一猜想,让学生以食盐为例制定探究计划:

师:怎样用食盐来实验证明用热水可以加快溶解?

生1:往杯中倒入食盐,加入冷水,不用筷子搅拌,看溶解得快慢。生2:往另一个杯中倒入食盐,加入热水,不用筷子搅拌,把这两杯水放在一起比较溶解速度谁快谁慢。

生3:还不够科学,如果一个杯子里的盐很多,另一个杯子却很少很少,盐少的也会溶解得比较快。

究竟怎样实验才科学呢?这一问再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应加入相同的盐,水一样多,但一杯是热水,一杯是冷水,水的温度不同,等等。”一个对比实验的方案就这样被学生周密地制定出来了。课堂教学不再为预先设计的教案所左右,更多地关注学生课堂上的生命状态,努力创设理想的对象性活动情境,给学生广阔的思考、实践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大胆去想,放手去做。在不断动手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实验过程要有趣味性、探究性。

新课标指出:“科学实验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要给学生一个由生疏到熟悉的过程,不要求一步到位。”因此,教师要制定科学实验方案,加强对科学实验步骤的指

导。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更应该是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通过信息重组,形成新的、又具有连续性的兴奋点和教学步骤,使教学过程真正呈现出动态生成的创新性质。

在教学“瓶吞鸡蛋的秘密”这一课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切实经

历了科学探究的过程:首先以吸盘为例,引导学生初步到“认识”大气压力的存在。其次,为了让孩子们进一步“感受”大气压力的存在,认识到大气压力不仅存在而且大得惊人。一是直接经验,用手拉吸盘。二是间接经验,课件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最后在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大气压力的存在,并认识大气压力的方向来自四面八方。

课即将结束时,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瓶吞鸡蛋”的魔术表演,既检验了学习效果,又验证了课前的猜测,首尾照应。在此基础上,把实验进行拓展:怎么把瓶子里的鸡蛋弄出来,既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又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一举两得。让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真正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领悟科学的真谛。

正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所提出的那样,基础教育的课程实施要“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公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学

生的科学素养,关键在于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做中学”,就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在探究自然的奥秘中学会仔细观察,学会动手操作,学会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走进科学。它是培养学生全面科学素质,引导学生热爱科学、理解科学、运用科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发生共鸣,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拨动孩子心底那根最动人的心弦,才能奏出动人的乐声!让孩子在乐中寻求知识,在兴趣中发现科学世界的众多奥秘,扬起探索的航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科学(3~6)课程标准》

(实验稿)2.《探究性学习》

6.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六

科学是小学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课程,也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最紧密的学科。良好的科学素养有助推动学生发挥创造性思维,主动探究科学问题,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生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慢慢进行。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成为小学科学老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培养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也为学生日后科学学科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观察是科研研究的第一步,古今中外,有无数的科学成果是通过仔细观察科学现象发现的,观察力也是科学学习必须掌握的能力之一。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通过观察苹果落地现象受启发而发现的,傅课通过观察简单的单摆现象发现地球其实是自传的。良好的观察习惯,不仅有利于小学科学的学习,还有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的意识。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植物》这一节时,可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包括大树、小草、花朵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植物的世界有初步的了解,方便日后的深入教学,如下一节《大树和小草》及最后一节《植物的共同特点》,就可根据学生的观察来开展教学;而对于《观察水生植物》这一节,由于校园内没有这个环境,科学老师可准备一个养了水草的鱼缸,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也可让学生在课后回家自己观察,有条件的还可以带学生到自然水域进行观察。同样,《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一章的学习也可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来学习。

二、培养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探究能力是科学素养的核心组成部分,科学教育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通过发挥创造性思维去探究科学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唯有如此,科学教育才能顺利进行。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小学教育过于重视考试科目的学习,而忽视了小学科学的学习,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科学得到了重视,但教学方式不合理,未能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另外,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学校教育也忽视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没能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现阶段,我国小学科学的教学,大都是通过语言讲述或演示实验将科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就算是实验课,学生也大都是按照老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机械地进行实验,完全没有发挥探究性思维,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科学老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习惯,遇到问题,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等待着老师的解释。比如,在学习《我们看到了根》时,可设置这样的问题:植物没有了根还能活吗?植物的根是否会喝水?遇到这类问题,学生应该首先独立思考这些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一开始就向老师求解问题的答案。当然,这也并不意味老师不管学生的学习,而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予以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三、培养学生提出质疑的习惯

问题意识也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科学成果也是通过提出问题,然后再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发现的,问题意识是科学创新的前提。为此,科学老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自由平等的环境下学习,敢于提出质疑。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提问,怕被老师和同学笑话,这就需要老师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质疑。比如,在教学《金鱼》这一节时,可为各学习小组准备一个小鱼缸,里面放几条金鱼,为学生创设好问题情境,让他们通过观察后提出问题。

(1)为什么金鱼在水里不会死?

(2)金鱼吃什么

(3)金鱼在水里游动时为何要不停地摆动尾巴?

(4)为什么水会变浑浊?

在提出这些问题后,老师要及时予以鼓励,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或是通过分析来解决问题,如果问题实在太难,老师可对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即使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看似很幼稚,老师也不应嘲笑他们,否则会打击他们的自信。

四、培养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观察习惯、探究习惯以及问题意识,还需要培养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习惯。不少小学生喜欢“动手”却不喜欢“动脑”,事实上,“动手”知识一种手段,将“动脑”和“动手”有效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教学《磁铁有磁性》时,可让学生先动脑,思考磁铁为何有磁性,可吸附那些物体等问题,原后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来验证这些问题。总之,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直观重要,小学科学老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包括观察习惯、探究习惯、质疑习惯和动手动脑习惯等。

参考文献:

7.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七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有没有求知的欲望,以及求知的欲望高不高,直接决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是否能全身心投入。而利用教材中的有利因素,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 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进而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的好方法。

问题情境的设置,途径之一是让学生亲历自然情景,发现问题,拓展想象,深化思维,再在探究中学到知识。途径之二是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进而在探究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如在执教五年级《电路的研究》一课时,我在简单介绍了电池、电线、灯泡后提出疑问:“谁能让小灯泡发光? ”然后让学生分组利用准备好的器材去操作实验,还可以比比哪个小组最快让小灯泡发光。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与学生共同操作,或及时提供帮助。

二、挖掘课程资源,在实践中求知

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 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探究浇花喷水器的原理,了解家电线路的设计,进行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开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收集生活中的废弃物品, 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电话听筒,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可以用来做其他实验的器材,帮助我们完成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伴随知识的发生、形成、发展全过程进行对科学的探究, 在探究中体现了对科学的认识过程。三年级《往水里加点东西》一课,学生通过实验知道糖和盐能在水中溶解后,就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在水中溶解?这时,教师不须讲任何解释,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找答案,让他们将油、茶叶、面粉、粉笔末等物体投入水中进行实验,通过自己实验可以找到自己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并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在水中溶解,像油、粉笔末、砂等物体都不能在水中溶解,只有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既获得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又培养了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尊重自主创造,培养科学素养

“学生是会思考的个体 ,是天性的学习者”。在动手操作时,他会有自己的选择,他的办法也许新颖、巧妙,也许幼稚、笨拙,但都是动脑筋的结果,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从心理角度讲,学生希望得到他人的鼓励和认可,老师包办是对“快乐的掠夺”。所以教师课前要准备大量的、尽可能的实验材料满足学生不同的“胃口”,为学生多种尝试提供保障,学生不致“难为无米之炊”。

例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 电磁铁能吸住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等。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8.论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探究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科学;教学策略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教学策略,因为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孩子,那么方法的适当与否则会对课堂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方法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吸收与积累,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情境教学策略的使用,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充分激发他们内在的潜力。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四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一、情境设置法

教师在课程中,要多创造提出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始终保持强烈的问题意识。一个话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自发性思维,这是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问题的设置在于老师备课的充分与否以及与老师的教学经验有直接联系。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往往很容易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个提出问题的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和独立性思考,敢于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不局限于书本的知识,去发现和发掘自然现象中更深层次的知识与学问。例如:把学生带到阳光下,让他们在自己的手上滴一滴水,那么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很快即消失了,水不见了。這就自然而然地创造了学生提出质疑的情境。通过类似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同学们不知不觉地进入了问题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开发他们的创新性思维,最终提高课堂的效率。

二、对照引导法

我们往往在两种事物的对比过程中发现更多有关两件事物的知识。对两种事物的异同进行分析,是进行探究性思维的过程,是知识进行系统化和结构化的过程。那么,教师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入对照引导法,来对两件不同的事物或者自然现象进行比较分析,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更多新知识的收获。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融合,边总结,边升华,在知识积累的过程中可以举一反三,激发学生对大自然进行积极探究与求知的欲望,拓展其思维空间与知识范围,将教育过程中所掌握的知识衔接起来,慢慢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教育的目的。例如:在教植物这一阶段课是,我们可以通过对各种树木的比较,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以及它们的区别,比如它们生长的枝叶、花朵,它们的寿命,它们的生长的环境等等。

三、实验引导法

《科学》课作为小学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重要的育人功能。而实验则是完成教学任务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也是对学生启蒙教育的重要学科。科学课也是中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的基础。因而小学阶段的科学课教学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学习科学课的过程,要从观察现象,动手实验出发,经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成概念、规律,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进行检验和运用,是“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識”的过程。因此,实验是小学科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实验方法的使用对于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知识技能、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观察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实验课的有无与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小学教育的教学水平。因此,必须重视实验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将书本中的一些抽象知识生动化、现实化与具体化,将实验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引导学生参与实验,将书本中的知识与实际实验进行对比和分析,这样抽象的问题就慢慢具体化了。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实验,学生可以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与实验技能进行探索性思维与实验,创造探索的情境,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例如:老师可以将一个玻璃罐装满水,然后封死,将其置于零度以下,则玻璃罐会破裂。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师这时可以对学生们进行积极引导,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水在结冰的时候变多了?”“是不是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了?”等等类似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让学生们尝试着进行解释性回答,或者可以通过进一步实验进行论证。又如教学《简单的电路》这课时,我们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尝试用一个灯泡、一个小灯座、2根导线、1个电池盒和1节电池要怎样连接起来才能组成电路。设计操作过程,然后汇报,其余学生讨论补充。还可以把影响实验的关键步骤和注意点先写在黑板上,作为实验的操作规程或注意事项,从而避免实验的盲目性。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学生的兴趣得到极大的激发,思维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联想引导法

联想是拓展思维与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最好办法之一,其能够培养拓展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是创造中的航母。作为教师,在任何一门课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充当书本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应当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设置与改革,展开丰富的联想活动与创新思维,在有限的知识基础上与无限的思维空间里进行自由畅想。如在实验过程中,比如酒精灯在被灭火盖盖上之后为什么会自然灭?这种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其发生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学生们可能会比较简单地发现,盖上盖子是酒精灯灭的前提条件。接下来,学生可以通过联想方式,联想到燃烧需要氧气,那么火的熄灭应该与空气有关。进而可以得出初步的结论,酒精灯在盖上盖子之后慢慢会灭,是因为在盖上盖子之后,盖子里面的氧气比较有限,在氧气完全耗尽之后,灯也就灭了。那么,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理论解释或者实验再进行进一步论证。

以上四种教学策略能够向同学们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中像科学家一样在探索自然科学的研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拓展科学思维与科学创新的能力,掌握科学知识,进而形成尊重事实、质疑的科学态度,最终与我国教育的宗旨相一致。

9.小学生命科学教学策略探索论文 篇九

用实际的生活材料促进学生科学经验的积累

科学与生活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但是不少科学教师在进行生命世界内容的教学时,往往因为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调查探究活动的难度大,而直接放弃调查活动。在《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的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也只是通过大量的图片和音频的资料来拓展知识内容。教学中通过展示一些植物的`资料,如牵牛花、郁金香等,让学生了解植物存在生物钟现象。但通过课前微调查,对于课本中提及的蛇麻花、合欢树等,很多学生表示从没见过,也未听说。如果教师仅仅拘泥于教材和课堂,会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即使少部分现象是学生熟悉的,但无法有意识地关注,学生难以理解生物钟和昼夜变化的联系性。在教学设计中,应当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吻合的资料,继而使学生产生继续探究的愿望,才会深入去了解生物钟产生的原因和应用。

用充分的亲历参与促进学生科学探究的深入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给予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学习的乐趣。在教学设计中应当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但是在生命教学领域中,更多的老师以讲授为主。由于缺少探究的参与,很容易忽视科学家探究的过程,遗漏隐藏在探究过程中的各种思维方式。所以在《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中,教师提前一周布置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身边最熟悉的一种动物或者植物,尝试记录它们一天的活动。学生观察记录讨论,其实反映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影子,体现出最朴素的想法。科学家的研究就是从观察开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也提高学生收集证据、分析证据的能力。全年级282名学生进行调查。虽然在班级授课时,部分物种会存在有争议的,变化不明显的动植物。但学生仍然能从汇总表中,发现动植物存在着和人类相似的现象,在同一天中有着生命活动的不断变化。比起课本中仅有的几张图片资料,由学生亲历调查的过程,发现动植物的变化,一方面拓展了课程资源,另一方面主体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有意义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家的研究之路。

用适时的教师推力鼓励学生科学结论的发现

生命科学教学领域的内容丰富而复杂,学生往往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渴望通过科学探究去揭秘未知的科学世界。在《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中,学生从、从自身感受最深的作息安排入手,懂得人类的生命活动会受到昼夜的影响。继而从人转到动植物,这是依据已有认知对未知领域进行思维的判断、分析和信息的处理。通过课前调查学生已经了解,植物的花开花落、人的作息时间、动物的昼伏夜出等现象。但无法有意识地把它们和昼夜变化相联系。这时,教师的及时介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活动变化的原因。并寻找合适的研究方法,并提供资料,最终总结昼夜的周期性变化会影响生物生命活动的周期性。在科学探究的最后寻找科学结论时,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围绕问题,大胆说出自己的假设。教师旨在激发学生思维,启迪思路,提升他们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用发展的资料整理满足学生课外研究的持续

科学课中学习的内容绝对不只是一本薄薄的教科书,科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并最终回归到生活中去。一节课的时间太短,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往往不能全部完成。教室外才是学生们学科学、用科学的天地。引导学生在课外持续积极地开展探究活动很重要。《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一课的总结我是这样处理的:师:通过展示昙花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让昙花白天开花。师:展示不完整的花钟,全班学生共同配合制作花钟。师:花种钟面上还有一些空白,对于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我们的研究也还有些空白。课堂的时间有限,但是老师已经将同学们的调查记录上传到科学组360公共邮箱,感兴趣的你可以课后继续研究。科学的探究之路是永无止境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自主发展”这一关键词,提升学生的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用发展的资料整理方式满足学生课外研究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在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中,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理念,将生命教育作为这一领域教与学的重点,通过活动与探究不断渗透和强化对生命世界的情感态度,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让生命教育之花盛开在生命科学领域教学之中。

作者:宋蔷

10.小学科学讨论课课堂教学策略 篇十

讨论式教学法给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在小组讨论中,学生能自主地抒发已见,当对同样的问题持有不同的看法时,讨论给予参与者解释自己观点的机会。这样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不仅解答了自己的疑问,而且在解决其他同学疑问的同时对自己所认识、掌握的问题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参加小组讨论、倾听小组讨论结果的汇报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作适当的指导,从而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小学科学课内进行有效的讨论式学习,让学生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触类旁通,有利于学生在不断的互相启迪中加深自己的思考,使学生对科学的规律及概念理解得更全面、更深刻。能推动科学探究的进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科学概念及科学的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随时随地去研究大自然中的有关事物,这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等起着积极的作用。

【策略框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学习目标:关注身边问题,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并在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操作要领: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知识的切入点,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感知问题,并提出问题,明确任务和目的,为下一步的讨论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2.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个人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展开讨论发表见解,形成小组意见。操作要领: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解决哪些问题,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并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然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同时,教师要巡视监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教师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导提升。

3.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讨论的结果,并对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得出结论达成共识。

操作要领: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先组织小组汇报,深化讨论的问题,形成思维争辩,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同时,教师要引导小组之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走向深入,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结论。

4.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生活密切融合,达到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灵活运用与创新的目的。

操作要领: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即课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

【策略解读】

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从而激活课堂。

创设讨论的情境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同时也是为了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种情境,使学生的思维能入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因而要使学生在情境中有兴趣地参与,自觉地观察、积极地思考以后,进而发现问题,最后提出问题。也就明确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也检测了学生对这一问题所具备的知识储量。在这个过程中,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讲故事、做实验、做游戏、猜谜语、做形体动作、唱儿歌、跳舞、竞猜、绘画等等。

导入情境的设计不能机械化,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来灵活处理。因此在导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能力。

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情境,让学生有内容问。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语言、实验、电教等各种教学手段,创造出一种让学生善于提问的情境。

(2)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教师的预设要充分,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在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差甚远的问题时,适时引导,确立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3)教师要经常训练“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抓住重点,找准难点,紧扣疑点,使问题设计得有价值、有深度。

第二步:明确目标,讨论问题

明确学习目标是科学讨论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用简洁的语言或多媒体投影,准确地揭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通过本课的学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然后依据目标制定计划、组建学习小组、合理分工。要求每个小组成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则在倾听中比较、修正、完善,最后综合整理,形成小组集体意见。这一程序是讨论课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组织能力的考查。在讨论前,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与教材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做好揭示已知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联系的准备,保证讨论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充分讨论后,学生可按相同的观点分组进一步讨论,以完善自己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既是平等的参与者,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要通过插话提问、倾听、回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去,要运用问题来启发、引导学生,推动讨论的进一步深入,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上有所提高。譬如:“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详细说说吗?”“你还有什么看法?”……教师应及时抓住学生讨论时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和总结,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对讨论中的问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讨论向纵深发展,使学生的认识产生质的飞跃。鉴于小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思维灵活性较差,教师在讨论中要善于叫暂停,对学生的问题要善于控制,既要让学生有普遍发言的机会,鼓励学生据理力争,又要培养学生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又不固执己见的学风。

讨论的形式有两种:

(1)分组讨论:在讨论课教学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好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对讨论题逐个进行讨论,并由专人作好详细记录.。讨论中,要求学生就同一问题,各抒已见,有时甚至可以相互争论。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教师要及时加以正确的引导。

(2)集中讨论:在分组讨论的前提下,全班集中讨论.。由各小组长选派成员汇报本小组讨论的情况:一是对问题进行讨论的结果;二是对某些问题存在的分歧。讨论中,各小组还可以就某一问题进行争论.如有些问题不能讨论出统一结果,由学习委员记录在案。

本环节要注意的事项:(1)教师角色定位要准确,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活动时,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活动深入的促进者,激发学生参与讨论活动的积极性。

(2)要积极评价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组内评价、班级评价的作用得以发挥,要让学生对初步研究的成果进行争论和辨别,进一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探究精神。

(3)讨论要保证充足的时间。讨论时间究竟需要多长,没有定数,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控制。

(4)学生也要提前搜集相关资料,这样才能有话可说,有事可议。

第三步: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展示交流是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使学生对所讨论的问题有深入的理解,逐步形成共识,直至得出科学的结论。在小组讨论、全班集中讨论的基础上,老师穿插其中,把握要领,对每一个讨论问题进行再次辩证地分析、归纳、总结,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在讨论中取得的成绩,指出讨论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讨论中出现较大分歧的问题,要花大力气,详细、全面地分析产生分歧的原因。教师要适时引入科学术语、科学概念,使学生更加明确通过讨论获得知识或者结论,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有系统结构的知识体系。

本环节要注意以下事项:

(1)交流时教师要及时组织课堂,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专心致志、善于对比,要学会容纳别人的观点,但也不能人云亦云,放弃主动性和自己的发现。

(2)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把握好各个层次学生的展现机会。(3)展示过程中有许多不预测的因素,课堂中教师要捕捉好课堂随机出现的各种因素,随机调整教学过程。

(4)展示交流要充分发挥其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以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注重一个问题的多种思路与方案。

第四步:应用拓展,课外实践

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既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也是具有现代意识的一种探究未知的教学方式,它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特点。讨论是出发点,应用是落脚点,创新是理想点。本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不仅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更重要是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课下进行有目的观察、思考、探索,从而巩固认知、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掌握规律,在实践应用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创新,探求新知,掌握规律,深化本课认识主题,完成课堂知识的迁移。

本环节分以下两步进行: 1.梳理总结,实践应用

本环节教师要引入与生活实际较为密切的生活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判断物质属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懂得科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无处不在,增强学、爱、用科学的兴趣。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社会实践才是学习科学最广阔的天地。

2.拓展延伸,探究新知

11.关于对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的探讨 篇十一

小学科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后出现的一门新兴课程,教学方法运用的情况直接影响着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情况。但在受“主科副科”的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在一定程度上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的激发。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进行得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方法体现着新课程的理念,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方法现状的研究有助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更具体、更学科,为教学方法及小学科学教学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材料。

二、当前小学科学现状

受传统观念中的主科副科的影响,包括家长、学校教师及学生在内,多数都认为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为副科,学生只要在科学课堂上不违反纪律、安全得到保障这节科学课就是成功的,这显然是对小学科学课的一种偏见。持这些观点的人们也同样认为,小学生主要学好语数外即可,科学知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还太早,不仅接受起来有难度,即使现在学到一些科学知识日后也不一定记住,对于小升初来说都是无用的,可以直接忽略的。这种偏执的想法是造成小学科学课程被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经过研究开设小学科学课程,必定有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生的对知识的渴望是最热烈的,断然不能错过这个特别的年龄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则能够提高小学生对科学只是的求知欲,抓住时机让学生了解科学的世界,为日后自然科学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1.建立课堂教学监督机制。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增加小学科学课的课时,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指单纯的增加科学课的课时,而是可以通过增加活动课课时的形式增加科学课课时,可在双休日等休息日开设兴趣学习班,鼓励学校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提出明确的科学课教学要求,对教学活动的要求越具体越细致,教师就越有章可循,越能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从而设计与课时内容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活动,使教学方法的使用更具有有效性。

2.重视并创设教学情境

《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指出“低估儿童学习科学的潜能比高估更可怕”。儿童学习科学的起点是他们的好奇心,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和体验科学发现过程里的魅力,才能够保证儿童的这种学习科学的兴趣。作为科学教师,不能低估学生进行探究的能力,更不能以自己来代替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正是新课改所追求的。小学时期的儿童常常依靠动手操作来认识和理解世界,而他们所能认识和理解的也往往局限与他们自己可以都收操作的具体事物,因此,在科学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情境,使学生尽可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自己动手去参加多样化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应该尽量的为学生提供探究及自主学习的机会,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组织者、支持者的角色。

3.拓展社会资源

我国国民的科学素养已经较过去的几十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对科学素养的认识却知之甚少,对科学素养的培养则更加的不了解,只有使社会对科学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了才能够形成全社会重视科学教育的氛围,才能够有效提高科学教育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阶段的科学教育性质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启蒙课程,它的顺利实施需要社会的政策的援助,可以增加小学科学课的课时量,为小学科学活动提供一定的资源,如实践场地、科技馆参观等。社会对小学科学课程实施提供的支持越多,小学科学教师的自我责任感则越强,对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高,教学方法的使用也更加多元,对自己教学的满意度也会随之提高。

4.教师应加强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能力。

小学科学教师应该增强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能力,如多媒体的使用、课堂控制力的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实验的能力等都需要有意识的去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多媒体使用水平,实验教学法需要教师有基本的实验素养准确的操作手法……每种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水平都有一定要求,为更好更熟练的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师要发展自己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的能力,这样才能够排除自己在选用教学方法的时候受到自身技能水平的限制,也才能够对自己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更加得心应手。

5.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科研

在一定环境下,意识影响行为,小学的任课教师都应该转变忽视小学科学课程的观念,在思想上小学科学教师首先就能够对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重视,教学活动的进行便进入了良性循环。无所谓“主科”、“副科”,使学生在各方面得到发展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不能对教学活动有偏见,要在思想上纠正自己的看法,增强自己的满意度。其次小学科学教师要提高对教学研究的重视,视科研为教学的一部分。教师日常教学工作较繁重,备课上课批改课后作业,很少有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更不用说是对自己教学活动的研究了。因此,如果教师进行教学研究,那么研究的结果将直接作用到一线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对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有效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提高自己对教学活动研究的重视。

四、结束语

小学科学教师要增强自己相关的专业技能,只有教学技能的提高,才能够更熟练的掌握各种教学手段,才能够熟练准确的使用教学方法,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更好的达到课程目标,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

12.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十二

策略一:引导学生正确提问

问题是科学学习的关键, “提出正确的问题, 往往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学生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是探究问题的前提。小学生受限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年龄特点等因素, 往往提不出高质量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科学合理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科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情境是为新的学习任务而有意设置的。二是情境要激起学生认知冲突, 激发探究愿望。三是情境要贴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在教学《光与影》一课中, 当孩子们掌握了“光源”这一概念后, 我顺势让孩子们说说课堂现场有那些物体是光源?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正在使用的投影仪这一光源。我举起一只手在投影前了挥了挥, 说:孩子们, 现在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齐声回答:影子, 然后我把举起的手放下问:“现在呢?”学生回答:“影子不见了”。“你有什么疑问吗?”这里, 我通过利用身边的资源以及举手、放手两个简单的动作给孩子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通过这一情境的创设, 学生很自然便产生了疑问:怎么一会有影子, 一会没影子呢?影子是怎么产生的呢?产生影子需要哪些条件呢?而这些问题其核心是产生影子需要哪些条件, 这恰恰是本节课要进行探究学习的最重要的任务。

策略二:鼓励学生合理猜想

猜想是科学思维的一种形式, 也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接触到问题后, 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对客观现实的感性认识依靠直觉而做出的各种合理性假定。在科学探究中, 进行合理的猜想除了为探究活动指明方向外, 还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光与影》的教学中, 孩子们提出了产生影子需要哪些条件这一核心问题后。我不但没有作提示和回答, 反而追问他们:是呀!影子产生到底需要什么条件呢?请大家大胆地说说你的猜想吧!随后很多同学都起来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影子的产生需要有光;有的说影子的产生需要有物体;还有的说影子的产生需要有屏幕等等。其实孩子们这些猜想已接近探究后的正确结论了。

策略三:诱导学生制定方案

有了前面甄选出来的问题和合理猜想作为铺垫, 学生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希望赶快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时候, 科学老师却坚决不给他们正确答案。学生自然就想到了需要通过实验途径来解决问题。那么, 如何进行实验呢?这就要引导学生去制定一个较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 它应包含以下项目:研究问题的题目、需要准备材料、研究中的注意事项、研究中文字、数据记录、研究最终的结论。在《光与影》一课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的。首先, 我给他们介绍了课前准备的电筒、塑料胶片、橡皮、魔方、白板等实验材料, 然后以四人为一小组, 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来确定研究问题需要哪些材料、利用选取的材料将如何进行实验操作、小组中实验员、观察员、记录员如何分工、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策略四:监控学生有序探究

有了详实的实验方案探索活动的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学生就可以开始进行合作探究了。此时, 教师需深入到各实验小组中进行必要的实验指导, 在《光与影》一课的实验过程中, 到各小组进行实验指导时, 我重点提醒了学生以下几点:一是操作要规范, 二是观察要仔细, 三数据收集要及时准确, 四是将实验结论与猜想进行比较, 五是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策略五:鼓励学生充分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 由于学生间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存在一定的差异, 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实验现象及结果的理解深度有所不同, 但他们都愿意把自己的实验收获与别人分享, 也想了解别人的实验体验和自己有什么不同, 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 激励学生把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及实验后结论进行充分交流。在交流时不能以点带面, 不能将个别小组汇报的结论代替全班同学的成果或结论。只有在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基础上, 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的结果才是较为科学的结论。

策略六:激发学生科学情感

13.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十三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我们目前的科学课教学中应加强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促进学生学探究能力的提高。

近两学期的时间里,我们课题组以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以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订方案、观摩研讨科学实验课等活动为依托,围绕《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开展开 展课题研究工作。

一、前阶段课题研究工作概况

1、宣传发动,加强课题研究意识。自2013年3月以来,学校领导把《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列入了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多次召集学校科学教师讨论和研究实施方案,并利用业务学习等机会动员科学教师了解课题,参与课题,实践课题。

通过开题会以及业务学习等机会,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的实验方案和研究计划,使全体科学教师增强了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认识,提高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然后,我们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为了让教师们开眼界、长见识。我们还派部分科学教师到茌平等地学习培训,并要求回到学校开展汇报系列活动,将学习经验向全体教师传达

2、加强学习。课题组教师一边学习课题实施方案,一边学习《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等有关课题研究的方法、理论和经验。通过学习,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层次、综合素质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提高,使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在科学的科研方法的指导下,迅速转化为实用的教学行为,用扎扎实实的课题理论支撑课题研究工作。

3、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课题研究以《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为主题展开实践研究。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作为实验研究的起点,教师对传统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与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教学行为进行对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实验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来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生动活泼、主动探究、富有个性地学习。课题研究公开课采用“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修订方案——观摩研讨”模式展开,以研究课为载体,精心组织,凝聚全组之力,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1、学生方面:

(1)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回归,学生成为学习的的热情和信心。(2)“合作学习”广泛开展,学习特征较为明显。

(3)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意识逐渐形成。

2、教师方面:

(1)课题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教师的科研意识、教改意识增强。

(2)教师的课堂教学开放而注重实效,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3)教师经历研究实践过程,具有一定的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 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在前一阶段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的体会颇多。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在《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的 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

第二,课题组教师对本课题的研究是积极主动的,但仍有一些有价值的材料只停留在口头讨论交流的层面上,未能及时整理形成验,这样不利于今后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也遇到 了很多问题。

1、我校班级容量大,班级中学生的个体差异相对也较大,课堂上自主探究过程属于开放性教学,35分钟的课堂怎样合理分层?教师怎样处理来自不同学生个体的学习信息,做好反馈?怎样充分调动学优生的智慧来辅助学困生,才能真正让学困生吃得好,学优生吃得饱,使自主探究不流于形式,而成为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好帮手。

2、学校虽然积极为科学教师提供专业的引领,但科学教师研究 的积极性还要进一步加强。

四、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

继续开展《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理论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的学习、典型课例、典型教学案例的学习与研究,做好学习心得的撰写与交流。围绕《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课题上研讨课,进行教学研讨,以课例、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故事等形式进行有价值的教学问题的探讨、交流。定期开展交流研讨会,认真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与经验,做到以问题促反思,以反思促教研,做到以教师的个人发展促进学校课题研究的发展。

总之,课改要求我们每一位科学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自我探究,注重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经验和需求、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探究方式,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完美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有效 性的教学水平。

《小学科学课有效性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

14.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十四

研究》工作计划

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的教育价值需求。有效性,即 “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科学课的有效性则要实现预期的科学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研究的依据与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科学,在课堂学习中能与实际相结合。

2、教师能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并通过探究式课堂,指导学生学习会自主学习,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并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3、构建以探究式教学为重点的科学课堂教学理念,使探究式教学成为校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1、社会的发展需求

由于社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势必要求我们必须开展新形势下的教学研究,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2、探究式教育是贯穿学生教育的一根轴线,小学科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而科学教育要以探究为主。

3、新课改要求探究式教育的支撑,我国的新课改明确提出,要让他们经历一个个探究活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科学主义代表人物加涅认为,有效教学的最佳途径,是根据所期望的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因为教学是为了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注重学生“大智慧”基本学习能力、创造力的发展,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品质的发展;关注教师的发展,倡导与学生一起成长。

2、著名教育家杜威指出:“科学教学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3、《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4、《走进新课程》提出:学校实施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由过去单一的接受性学习变为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它的终极目标是培养能力卓越的人才,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评价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关系。

(四)研究的意义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最终目标。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了“科学课程要以探究为核心”的理念。但我们不难发现,在实际的教学中,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却很难令人满意,很多情况下的活动都只是走马观花,探究成为了一个美丽的花瓶,并没有体现其作用。

科学课上,我们看到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亲自体验,亲身经历着一个又一个的探究过程,科学课呈现出了与以往明显不同的特点,学生动手机会多了。但学生的科学探究到底情况如何?以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有效性怎么样?事实上,我们许多科学课都存在着教学低效的现象。

造成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低效的原因很多。

1、学生将学习的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数外三个学科上,他们要面对这几科的考试压力。

2、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为了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乏足够的沟通,缺乏合作。

3、教科书成了学生科学探究的唯一信息源,比较空泛,缺乏情感,单调枯燥。

尽管多方面因素造成老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但主要问题还是出在科学教师身上,教师是科学课堂探究的引导者,组织者。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形成有效的科学教学策略体系,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

本课题以“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为目标,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为学生创设科学探究的情景,进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强调师生互助,主义师生交流,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此次研究形成的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好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也能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习过程的优化,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提高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在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能依据已知信息提出猜想,让学生能深入探究进行体验,让学生能带着问题去探究去思考,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会观察,学会倾听与表达,最终实现有效探究。

2、培养科学素养。学生通过经历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形成科学态度、培养科学精神。

3、初步形成小学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通过课题研究,初步形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材处理、目标设定、过程建构、材料准备、组织教学、方法指导等方面促进学生有效探究的策略。

三、研究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1、探究性学习是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的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利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利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

2、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是指:1.教师立足于学生实际而展开的探究式教学手段的科学化、规范化、最优化的研究;2.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所获利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原则

1、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原则。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体验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融知、情、意、行为一体,使学生拥有健康人生。

2、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原则,通过与家庭、社会的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方式,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影响小学科学课堂探究式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通过分析总结,我认为可以分为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探究内容、探究环境四方面内容。

(2)提高小学科学课堂运用探究式教学的策略和基本途径;

1、精选内容,激发探究。

(1)、精心设计探究活动的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2)、选择贴近生活实际的内容。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

2、动手操作,体验探究。

(1)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基本能力的研究;

(2)探究式课堂教学的有效模式的研究;(3)如何有效地开展探究式活动的研究;(4)探究式教学的评价方法及原则的研究;

小学科学课堂中,必定涉及到对学生的评价问题。我们主要采用定性的评价方法,通过竞赛、组织活动、同学间互评、自评、个人成果展示等进行评价,目的是促进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上科学课,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注意个性化人格的塑造。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准备阶段以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相结合。实施阶段主要以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为主。总结阶段以经验总结法为主。研究和教改实践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广相结合,层进式推进。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 2014年2-2014年3月

制定课题方案,多方论证、申报立项,掌握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步骤,收集学习研究有关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12月 这个阶段所做的工作是:

1、文献检索,理论研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

2、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

3、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和探索。

4、及时收集研究信息,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5、定期利用教研组会,总结交流经验。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1月)(1)完善总结小学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形成成果并推广。

(2)汇集研究资料。

(3)整理好各方面材料请领导与专家审议结题。

《小学四年级科学探究有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吝店镇中心小学

15.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篇十五

一、创设学习情境,激发探究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来说,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给学生创设各种让他们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其探究兴趣的有效途径。“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只有在科学课的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组织好学生开展有效地实验探究。如故事、魔术、游戏、实物、悬念等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在《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中,我是通过魔术创设学习情境的。课堂伊始,我什么也不说,只是拿出一个矿泉水瓶和一袋番茄酱,用牙签在番茄酱上扎一个小孔,再把番茄酱放到矿泉水瓶中。同学们观察番茄酱上浮。然后我用力挤压瓶身,番茄酱逐渐下沉,松开手后,番茄酱又会上浮。学生观察后,纷纷讨论,很想知道其中的秘密。接下来我们进行新课学习。学生带着这个魔术的悬念,兴趣非常浓厚。

二、选择合适材料,方便实验操作

实验材料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前提。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有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创新精神。选取的材料要贴近生活,最好是随时可得,随处可见的,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的,有助于教师的教学顺利开展。如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课中“土电话”的制作,教材选用一次性杯子和棉线,取材方便,效果很好。

只有根据学生和课程的实际来设计、选取合理的有结构的材料,才能让学生由材料引发经历,由经历形成科学认识,方便实验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最终发展和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合理分组,保证人人参与探究

目前小学班额比较大,为保证学生的实验操作取得好的效果。科学分组很重要。分组明确合理,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动手操作机会会大大增强,探究欲望也会不断增强,实验效果自然也会提升。

教师在分配好各个小组后,为每一位小组成员编排序号。他们的序号是固定的,这样在一节科学课上,第一个实验由①号和②号来做,那么下一个实验就应该由③号和④号来做。这样以此类推,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与实验的机会。

同时也要注重小组内的角色设立。每个小组确定后,都要设立组长、副组长、记录员、保洁员等职务。学生们既各有分工又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教师根据小组的表现为每个小组打分,充分调动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实验会井然有序地开展。且这些职务定期轮换,以便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每一次探究活动。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四、适时巧用评价,发挥评价作用

科学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还在于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自信心。学生自信心的提升,源自教师的评价。在每堂课中教师要努力地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只要在探究活动中有进步的表现,哪怕是一点点,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如能实事求是回答问题的,能积极思考问题的,探究中能积极合作的,能为他人成功而喝彩的,能认真地倾听他人发言的,只要某一方面较好,就给他鼓励性的评价。这是树立学生信心,帮助他们坚持探究的很有效果的方法。

如《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一课,在“改变橡皮泥的沉浮”活动中,教师出示一团橡皮泥,让学生推测它在水中是沉是浮,然后将橡皮泥放入水中,橡皮泥下沉。教师问:大家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学生想到(如把橡皮泥和泡沫绑在一起;往水里加盐、加糖……)等许许多多想法,虽然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但教师都给了激励性的评价。在评价后,追问:不借助任何材料,能让橡皮泥浮上来吗?说说你的方法和理由。这时由于学生在前面受到过表扬,他们会放大胆子去思考,就能促进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用一种全新的、赏识的眼光来评价孩子们的探究活动。要让孩子们充分体验到喜悦,要把他们遭遇的挫折和失败转化成再探索再学习的动力。

总之,实验教学是科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实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水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勇于创新精神。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需要教师的引导,需要学生的合作,更需要师生的合作。只要实验老师创新实验教学方法,把解决实验教学难点和调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相结合,实验课教学就能够取得很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袁优红:《小学科学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上学生喜欢的科学课》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年8月.

[3]许飞《关注科学本质引领科学探究》科学课2008年2月.

[4]王兴林.引领学生踏踏实实“做”科学[J].教学与管理.2006年3月.

16.小学科学课教学设计的策略 篇十六

一、溯本求源——了解学生前概念

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前就存在着对科学事件的个人认识,是学生的个人认识,是其知识框架的一部分,也是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基础。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是迷思概念转变教学的出发点。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谈话法、测验法、观察法、画图法等方法来探明学生的前概念。然后在明晰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对前概念进行分析,并思考如何运用有效的探究来改变学生的迷思概念。

例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沉与浮》单元时,我通过访谈了解了学生对沉与浮的看法。

师:你认为物体为什么会浮在水面上?

生甲:比较小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生乙:比较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生丙:我认为大而且轻的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通过谈话,可以看出,生甲和乙的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差异较大,生乙的前概念接近科学概念。知道了在学生脑海中的前概念,教师就可以通过分析找出迷思概念,在教学时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迷思概念的区别来预设自己的教学方案,设计最恰当的实验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

二、抽丝剥茧——转变迷思概念

在教学中,教者必须优化教学活动结构,从而将学生顽固的迷思概念转变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1.优化活动过程

兰本达教授将教学比作 “过河”:我们要带孩子们过河,此岸就是学生自己已有的概念,河对岸就是我们希望他们发展到的概念。有的老师是牵着孩子整齐地从桥上走过去,有的老师却是喜欢带着孩子在有大小不同的垫脚石的小河里走,有的学生踩着小石头走,有的则踏着大的石头走,当教师发现学生偏离了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就把他吸引到自己的身边,让他们踩着垫脚石,一步步地过来。这一块块石头正是教师设计的有结构的活动。

在教学《运动和力》时,学生会认为静止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知道学生这一迷思概念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活动一: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感受力有大小、方向,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方向、形状。

活动二:观察生活中物体受力的图片,感知力是怎样作用于物体的,作用的结果是什么,明白了如何知道一个物体受了力。

活动三:通过分析掰手腕的两位学生的手腕受力情况,体会静止的物体也受力!

在这样的教学中,每一个活动就像是一块块“垫脚石”,帮助学生修正迷思概念,建立起科学概念。

2.优化科学材料结构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材料是学生解决科学问题,获得科学知识、提高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感受科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科学价值的重要资源。实验材料的结构性往往会影响学生迷思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

在上《固体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发现:三年级的学生对固体有着充分的认识,但是他们对某些固体认识并不够深入,会对一些特殊的固体会产生迷思概念,比如会认为烟、尘等物体不是固体。针对学生的迷思概念,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活动一:比较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区别;学生通过比较生鸡蛋和熟鸡蛋对典型的固体有了更深的印象。

活动二:认识典型的集中固体:木块、石块、铁块、骨头、玻璃、塑料;学生通过操作厘清固体的基本性质。

活动三:列举大的固体和小的固体,在通过收集蜡烛烟的实验感受烟是固体。

通过这一活动,教师通过优化实验材料的结构,让学生对固体的迷思概念逐步转向科学概念,认识到有些固体的体积可以很小,小到我们肉眼看不到,比如空气中的烟、灰尘也是固体。

三、阐幽明微——建构科学概念

科学教学中,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对于前概念转变具有关键意义,因为学生只有体验到认识冲突,才能感受到已有概念的不足,认识到替换或调整已有概念的必要性。

1.巧用类比方法建构科学概念

在前概念与科学概念发生冲突时,怎样让学生转变已有概念呢?我认为,教者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出发,运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脑海中的科学概念明晰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新概念,从而建构科学概念,实现概念转变。

例如,学生在接受“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将受到桌子施予书的力”的概念上有困难。为了使这样的说法在学生的认识中合理化,教师请学生想象书在弹簧上的情形。学生能够理解弹簧对书本施了力,这时再增加书放在有弹性的桌子的中间的活动,学生就能将“弹簧”与“桌子”建立起联系,很容易接受“静止在桌面上的书将受到桌子施予书的力”这一概念。

2.巧借模型建构科学概念

科学模型是指按照科学研究的特定目的,用物质形式或思维形式对原型客体本质关系的再现。在小学科学课的一些教学中就可以巧借模型帮助学生建构起科学概念。

如在教学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一单元时,部分学生对于地球的公转与自转现象不能很好地理解,脑海中仍存在着迷思概念,认为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地球是不动的。教学中我带着孩子通过用手电筒来模拟太阳,篮球来模拟地球,让学生看到在“地球”自转的情况下,昼夜的变化情况,再通过三球仪模型的演示,结合课前制作的演示地月运动的课件,让学生对地球运动有了深刻认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建构起了科学概念。

综上所述,在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探明学生的认知结构,了解学生的科学前概念,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进一步优化活动结构,转变学生迷思概念,帮助学生完善概念内涵,丰富概念外延,建构科学的概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上一篇:环境工程实验室参观总结下一篇:动画剧本的情节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