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的道德教育(精选8篇)
1.浅谈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一
浅谈当前学校安全教育的弊端
据《中华网》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溺水、车祸、雷击是青少年的主要“杀手”,其中以溺水死亡占绝大比例,从年龄段来看,溺亡的多是小学4至6年级和初中的学生。其次,交通事故一贯是威胁城市学生凶猛“杀手”,暴力魔爪也侵袭菁菁校园„„
面对这一严峻的事实,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该如何反思?有些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学校、教师天天都在强调安全,对学生进行了各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可安全事故还是屡屡发生。我们在惋惜又夺取了一个鲜活地生命、埋怨学生为什么听不进老师对他的谆谆告诫时,有没有反思过自己的教育方式,我们的安全教育有效吗?我觉得当前学校安全教育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
一、领导不重视
对学校的安全教育,领导口头上都是很重视的,说什么“安全教育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如果学生的安全出现了问题,实行一票否决。安全教育是1,其它工作的成绩都是0;如果没有了这个1,再多的0也只是一个0。”可实际上呢,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
回想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共有5335名学生遇难或失踪,其中北川中学有1000多师生不幸遇难,我们不知道这些遇难的人当中有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如果领导重视一点,加固一下教学楼或者举行几次逃生演习,伤亡情况又会怎么样呢?我想前面和
“最牛的校长”
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对照一下就可以明白了:叶志平校长他最为担心的那栋他主持修理了多年的实验教学楼,没有塌,那座楼上的教室里,地震时坐着700多名学生和他们的老师。由于平时的多次演习,地震发生后,全校师生,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地震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但由于他对安全教育的重视,使全校2300余师生震后无一伤亡。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始加强逃生演习,希望是领导们的醒悟,亡羊补牢,而不是一场运动,一阵风就过去了。
二、安全教育的方式有待改变
“少年飞刀伤人获刑10个月 伤者将获7万元赔偿”、“陕西4名初中女生上学途中被撞身亡”、“学生半夜爬围墙只为上网,摔断了腿”、“学生在三楼走廊上吵闹,导致一个学生坠楼,结果肾被切除”“中午放学,一个小学生急着赶往食堂,结果撞柱身亡”这是我们学校、教育工作者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常见的一种情景,一个个血淋淋的实例在提醒着我们的学生,安全是多么重要啊!一次次的安全教育过后,安全事故还是屡屡发生,为什么?我们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可没有教学生如何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没有教给学生当事故发生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应急措施。正如郑学志老师所说:“我们把安全知识教育当做课堂知识传授,缺乏实际锻炼,因此,尽管孩子知道很多道理,但是不知道实际操作,一旦出了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我们只叫学生千万不要单独去游泳,讲了单独去游泳有什么潜在的危险,却没有教学生万一失足落水该怎么办?我们教育女生要防范性侵害,可没有教女生万一遭到性侵害该怎么办?据说西方社会就会教那些漏点的女生把避孕套准备好,以防万一。
我想,在安全教育方面,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少强调一些空洞的重要性,多教给学生一些应急的技巧会不会好一些呢?
三、教育者本身缺乏安全知识和应急的技巧
在“班主任工作半月谈”的这次关于“如何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的讨论中,郑学志老师对我们提了这样几个问题:“假如家里电器起火了,怎么办?假如睡梦中发现家里浓烟滚滚了,怎么办?电视机起火怎么办?”问得我们一楞一楞地,暴露了我们在安全知识和应急技巧方面的贫乏。
作为教育者,自己有这方面的知识缺陷,怎么去教育学生?所以我们只能象上面第二点所说的,只强调安全的重要性,用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反面案例来教育学生,却不知道教他们一些应急措施。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可我们连一滴水也没有,怎么给学生一杯水呢?即使你有高超的教育技巧,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应该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如饮食卫生安全、安全用电、如何避免性伤害、预防液化气中毒、校园防盗、预防敲诈等知识。
四、与学生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是很熟悉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重任,所以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应该熟悉,如《儿童权利公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教育部、公安部、司法部、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卫生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新闻出版总署)、《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省中小学校学生人身安全事故预防与处理办法》(浙江省公安厅)以及当地出台的一些政策、文件等。
为了孩子,为了祖国的未来,让我们多一些忧患意识,切实转变观念,尽量消除当前安全教育的弊端,将安全教育认认真真地落到实处吧!
2.浅谈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二
关键词:死亡教育,中职学校,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中国人向来很忌讳“死亡”这两个字, 不愿意正面谈及死亡, 甚至连碰到谐音字“四”也要躲得远远的。实际上占据世界人口20%的中国, 自杀人数占到世界总自杀人数的25%。由于经济的发展, 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导致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选择自杀以求解脱。
目前很多学校都很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而死亡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部分却未引起某些人的注意, 尤其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以下简称“中职学校”) 更应该增加死亡教育, 让学生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为15~18岁, 是少年至青年的过渡期, 较普通高中学生而言,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心理上普遍出现以下问题:
(1) 情绪自控能力较弱, 变化极快, 容易激动、愤怒和悲观;
(2) 对他人的情感冷漠, 心存敌意;
(3) 感情容易遭受挫折, 对挫折反应强烈。有时会为了一点小事而大打出手;
(4) 情感严重压抑, 情绪消极, 自信心低。
以上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中职学生更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方面的辅导, 尤其是死亡教育, 否则当他们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可能更趋向于采取极端方式来解决。
一、死亡教育的意义
死亡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 换言之, 它是不可避免的。它同性教育、艾滋病教育一样, 应在中小学中开展教育。
死亡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宝贵, 同时也必须让学生尊重别人的生命。要求学生通过死亡教育正确地树立科学、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学生对死亡的恐惧、焦虑, 教育学生坦然面对死亡;通过了解生命的宝贵, 从而珍视生命, 享受生活, 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
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过:“我现在信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 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 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个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 (就是进化)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注生命、爱惜生命乃至敬畏生命, 是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我们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以下知识:在时间的长河中, 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 衡量生命的参数除了长度, 还应该有宽度和内涵。当遇到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 我们无法挽回生命时, 了解了人生的要义, 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 减少对死亡的恐惧, 也能减轻家人失去亲人所带来的痛苦。
实际上, 在中职学校开展死亡教育很重要的意义在于协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具有“知性”与“人性”, 能够珍惜、欣赏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并在生活中体现出生命的光辉与价值。
二、死亡教育的方法
先来看几个案例:
2007年5月黄岩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一学生由于被怀疑偷手机而在家自杀。
2007年12月2日21时许, 济南某职业学院一年级女生李某刚回宿舍, 即遭其舍友王某某、张某、王某、于某质疑, 问李某为什么“说她们的坏话”。未等李某解释, 四人即扒光她的衣服, 轮番用拖把棍对其殴打, 直至把木棍打断, 然后王某、张某让李某学狗吃食, 后来李某又被迫喝尿……最终天桥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王某某、王某、张某各管制一年, 判处于某管制二年。
案例中的这些中职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而采用极端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既伤害了自己, 也伤害了别人。因此死亡教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对自己的生命的珍惜, 二是对他人的生命的尊重。中职学校中的死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正确理解死亡意义
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 绝大部分家长在学生小的时候没有给孩子解释清楚什么是死亡, 当孩子问到的时候也是敷衍了事。有的家长对孩子说:“奶奶去了很远的地方!”“爷爷去了天堂, 在天堂上看着你。”实际上,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 有出现, 就有消亡。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 用炽热的阳光普照大地, 但终究有一天也会走向消亡;花儿绚烂地绽放, 用它的色彩装点世界, 但无论多么鲜亮的色彩, 也会慢慢枯萎。我们人类也是一样, 从年轻到年老再到死亡, 这是一个自然过程。所以必须要教育学生: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一个生命的终结。这个世界没有魔鬼也没有天堂, 死亡了以后就不可能再复活, 让学生真正理解死亡的意义。
2. 理性面对死亡
在教育学生正确理解死亡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如何理性面对死亡, 这样才可以在遭遇亲友亡故或自身生命遇到危机时可以正确对待。实际上死亡和出生是辩正统一的整体, 面对刚出生的孩子, 我们可以用笑容来迎接他们;面对亲人离去的时候, 我们同样可以用笑容去欢送他们。生活应该积极向上, 死亡并不可怕, 我们必须正面迎接死亡, 因为即使我们选择回避, 最终也需要面对。因此必须要好好珍惜把握生命, 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在美国, 一些学校里开设了风格独特的“死亡课”。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护士在教育部接受过专门训练后走进课堂当起教师, 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 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习的方式, 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 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 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 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场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 等等。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 来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宁养院, 把准备好的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的床榻, 送上祝福的话语, 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可能有人认为这么做会给孩子心中留下不良的影响, 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
3. 学会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
生命需要尊重, 尊重生命是我们热爱生命的前提;尊重生命是我们享受生命的序曲;尊重生命, 才能善待自己, 善待他人, 善待人生。在尊重生命的同时我们也尊重了自己, 获得了新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能够赢得友谊, 创建和谐。因此学生必须尊重自己的生命, 同时也尊重别人的生命。
三、死亡教育的效果
由于担任班主任工作, 我每年都会对自己所在班级进行相关的死亡教育, 并列举相关的事例, 教育学生如何面对死亡和尊重生命。通过给学生进行死亡教育, 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班级学生打架斗殴的现象大大减少, 学生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了;
(2) 很多学生可以自觉对待学习, 产生希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自己人生的意识, 差生率明显下降。
希望通过死亡教育可以让中职学生以及其他学校的学生正确面对死亡, 意识到生命的宝贵, 主动实现生命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梁魏.中学生心理卫生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2, 6 (3) .
[2]郑晓江.中国人死亡态度之探讨——死亡的神秘化.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0 (5) .
[3]刘月霞.来自生命末段的殷切呼唤——论死亡教育.中华护理杂志, 1995 (7) .
[4]董平, 王晓燕.道家生死观下的临终关怀辨析.中外医学哲学, 1998 (1) .
3.浅谈学校的养成教育 篇三
一、养成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学生成才和成人。培根说,习惯是顽强的巨大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人生。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习惯。目前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努力。为此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2.养成教育有利于社会的进步。现在社会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由知识没有教养,有能力没有修养,有学历没有信仰。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养成教育。
3.养成教育能提升我们国人的国际形象。
4.养成教育在德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德育的基础。德育对中小学生更多的内容是养成教育。
5.养成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决定要重视养成教育。我们教师交给学生的东西,是要能管他们一辈子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我们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
二、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
习惯是一种定型性行为,它是稳定的,模式化的行为和思维模式,它不需要别人的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是一种省时省力的“自动化”的动作。例如人扶眼镜,摸鼻子等。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有:遗传、训练、模仿、强刺激等,习惯养成有它的关键期,即教育的最佳期,在这个年龄段对孩子实施某种教育,可以事半功倍。实践证明,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就在幼儿园和小学,初中是养成教育的补充阶段。
三、养成教育的内容
1.内容要规范化。⑴“堵漏洞式”的教育,“救火式”的教育都是一种盲目性的教育。⑵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
2.内容要细目化。要近一点,即要贴近生活;要小一点,即要从小事做起;要实一点,即要具体实在。
3.内容要序列化。要注重三个理论:“中心扩散说”、“阶段说”、“循环说”。
4.要赋予时代内容。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收集和整理信息,自我评价和反思,遵守规则,尊重他人隐私和私密空间等习惯。还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敢于质疑、反思、凡事三思而后行、求新存异、逆向思维、创新发明、幻想、冒险等智慧性的习惯。
四、养成教育的途径
1.家教与学校教育要紧密结合。教育抓家教了,可以多许多“帮手”,要是不抓家教,就要多很多“对手”。⑴定期向家长通报学校情况。如:学校最近开展了那些活动,学校最近对孩子提出了那些要求,学生最近有那些不良的表现等。⑵树立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意识。要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心里要换位想“假如我是老师”。⑶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克服重智轻德的观念和溺爱的观念。⑷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就像医生一样,有几个家长在孩子生病住院时,敢去跟医生说,你帮我的孩子开多少刀,怎么用药。我们老师要教给家长科学的教育方法,要求他们不要到学校指手画脚,要多向老师请教、多配合、少指责。
2.教师要有服务意识。教育在wto中的12项服务行业中排列在第5位。所以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3.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三位联动,浑为一体。教育不是万能的,教育也不是无能的,教育好比是人的“嘴和胃”,社会就好比是人的“食品”。我们既要保护我们的“嘴和胃”,也要为学生提供安全,绿色的“食品”。
4.要教给学生道德选择的能力。如今的社会纷繁复杂,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的资源太多、太广,我们老师要交给学生筛选信息、辩别的能力,抵制和批判的能力等等。
五、养成教育的方法
1.训练法。没有喊出来的好习惯,只有练出来的好习惯,没有训练就没有好习惯。⑴必须持之以恒,最少要连续训练6周,抓反复、反复抓。⑵必须严而又严,不要有例外,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并济。⑶把握关键点,抓好第一次。⑷要小时严,大时宽,今天的适当约束是为了明天的自由。
2.负强化法。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好孩子不是夸出来,一味的表扬会使孩子变得骄傲自满,不适应社会,心理承受能力低。我们要做到表扬为主,批评为辅。失败不是成功之母,有反思的失败才是成功之母。批评就是帮助学生反思、进步。
3.说服教育法。⑴以理服人,切忌讽刺挖苦。⑵要简练深刻,切忌唠叨。⑶要有情感性,切忌空话、大话。⑷做到事先备课,切忌盲目性。⑸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切忌脱离实际。⑹要讲究教育艺术,切忌生硬说教。
4.身教法。好习惯多数是训练出来的,坏习惯多数是模仿出来的,所以我们要做到以身立教。要做到:以行导行、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情动情、以性养性。
5.境教法。境教法具有隐蔽性、非强制性、持久性、柔韧性和渗透性的特点,高雅的环境才能培养出高雅的孩子,所以一个学校要有“5名”:名画、名曲、名著、名剧、名言。
6.指导自我教育法。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的方法有:交流法、评议法、心理换位法、“成长卡”法,格言激励法,语言文字提示法,自立守则法,自我检查法等。
4.浅谈移民学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篇四
瓜州县七墩回族东乡族乡学校杨玉明
移民学校学生养成习惯普遍较差,上学迟到、不交作业、书写较乱、打架骂人、不注意卫生等,特别是个别家庭不重视孩子教育及习惯培养,动辄就让学生请假回家帮忙干活或是回家带小孩,此类问题在少数民族同学中更是突出,每年四五月就有学生跟着家长去挖虫草,九月去摘棉花,为此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很是下了功夫,反复强调、批评教育,学校及班级定期组织各类养成教育活动来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刚开始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但在学校及班主任长时间不厌其烦、苦口婆心的劝导、教育和引导下终于有了欣慰的变化。书写工整了、衣服整洁了、头脸干净了,迟到旷课现象减少了。那么,怎样才能抓好移民学校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呢?下面我谈一谈自己的实践和看法。
一、制定班规,自我教育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以学生的认知特性为出发点,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由班主任向学生宣读学校规范,提出新学期的新要求、新希望和新目标。并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班主任引导学生自行制定班规,如:不在校园内奔跑、追逐,坚持课前一首歌,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上课积极参加讨论,作业不欠帐,班级建立图书角,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籍,拓宽知识面等。注意让学生自己说班规,用他们可以接受的语言来表述,明确怎样做,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
去做,使他们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什么不对。
二、多重合作,合力教育
家庭是儿童首先接受教育和影响的地方,家长是儿童接触最多最亲近的人和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就比较快,反之就比较困难,进步得比较慢,甚至有的还会变坏。每个班级都不同程度存在家长顾不上管的学生,这些学生大多天资聪明,学习成绩却属于后进者,我们大部分教师颇感头疼,对他们产生厌恶或放宽尺度的方法来对待他们,这样下去将会更严重地挫伤这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
学校各学科要渗透养成教育,做到“事事在育人,时时在育人,处处在育人,人人在育人”,要求各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加强横向联系,彻底改变班主任唱独角戏的局面,形成教育的合力。教师要经常性家访,掌握家庭情况、学生思想及需求,了解家长平时的教育方式,帮助家长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
三、以身作则,示范教育。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永远是教师的主题。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学校的全体教师都应注意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教师应为人师表,言谈举止、衣着住行,都应给学生作出表率,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教师严厉地批评、惩罚也只能改变一天两天,时间长了又会重犯,因为他们意识上还得不到改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
应先组织班会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认识上有所转变,但许多学生道理都懂,行动上却难以改变。于是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熏陶。比如随手捡垃圾、集会不讲话等。
四、时时培训,强化教育。
我们可以利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每周三的红领巾广播站、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法律常识教育,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培养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乐于帮助别人,自觉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以长补短,以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学生去带动那些具有不良习惯的学生。
五、及时评价,荣誉教育。
及时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进行评价是我们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它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我们要在养成教育的评价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每周我们都要进行“雏鹰争章”的评比,安全、纪律、卫生流动红旗的评比和发放,每期我们都要进行“优秀队员”的评比,树立典型;开展“争当升旗手”、“争当护旗手”、“争当校长小助手”等活动,通过评比和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使学生的养成教育的评价具有强烈的激励性。
5.浅谈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五
在小学教学管理工作中,用制度管理人,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管理者有较好的管理水平,是营造良好班风、校风、教风,和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科研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上新台阶的重要条件。”[1]反思近几年我的工作表现,我自己以为:抓好教学科研工作是打造学校品牌的重要保证,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前提条件。我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村小学任教和担任学校部分的相关管理工作,这些年,我总结了别人的和自己的一些经验,我认为,搞好一所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化学校制度管理
制度是一种强制力,比道德、文化价值观更为强硬的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学校靠什么来达到教育标准呢?靠制度。因为制度不仅可以促使目标的实现,促进效率和业绩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制度能使所发生的一切良好的变化持续下去。[2]好的制度因为公正,因为维护了人的权利,所以能激发和保护人的创造性劳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并不仅仅是约束人的,更是解放人的,更确切地说,制度通过约束人而解放人。当然,在制度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我们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必须正确理解个人与学校的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必须看到自己劳动的价值和意义,能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作出实现与否的评估。唯有这样,学校教师才有可能——在有可靠的管理制度作为坚实保障的教育生活中,实现共同的梦想和价值追求。如:我们学校杨校长,开学第一天订学校相关管理制度,他家就在学校边,第二天,他故意来迟到,他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找校务日志,提笔记下自己迟到15分钟,以后大家都很自觉,成为一种强制力和约束力,一切从我做起,不相信制度管人会管不了。从那以后,我们学校连续3年被平坝县评委优秀学校。
二、搞好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教育科研管理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新课题,新课程呼唤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科研素养”,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成为研究者。”[3]
1、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管理 我校校长挂帅,教导组织实施,全体教师参与,健全科研网络,同时根据学校实际,制订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建立质量奖惩制度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2、转变教师观念,引导教师走进科研之路
通过培训者培训活动,使我校广大教师转变观念,认识到在新时期环境下的教育工作的时代性和挑战性。认识到只有不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适应现代教育步伐,从而积极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我校根据教师的特长和兴趣,采取自愿原则组合,形成多个科目研究项目,转变和更新观念,选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有钻研兴趣的教师,形成一个良好的科研队伍。同时,学校在有限的经费中投入大量科研活动经费,教师需要学习资料、校本培训资料、校本培训经费,教师外出培训学习经费等,学校都会毫不犹豫的拿出来。
3、抓好过程管理的规范性
组织实施,是课题研究最重要的一环。“为了不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我们加强了过程管理,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严格规范研究程序,加强对研究过程的跟踪。”[4]把课题研究工作与评课紧紧结合起来,教师的教案、上课、教研活动时的评课紧紧围绕课题进行。每学期按计划定期搞好座谈会、课题的汇报课、观摩课,期末召开实验教师经验总结交流会,对科研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及时收集、整理经验资料,做好档案的管理工作。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向前推进,使课题研究真正落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取得了第一手资料,学校的一批骨干科研教师就在这样活动中成长起来。
三、重视开展培养青年、骨干教师的活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青年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出教育科研新成果,学校才能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那么如何培养骨干教师呢?
1、必须加强训练。
为了全面提高骨干教师业务素质,可广泛开展练兵活动,让他们尽快入门。按教学常规严格训练。首先,重点抓好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三个环节。如备课要求做到“三个一”:每周一次集体备课;每月一次备课笔记交流;每学期一次教案设计展览。使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其次,训练教学基本功,定期组织新教师进行相互听课活动,使之不断取长补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2、适时加压,给骨干教师添码。
创设多途径发展的空间,给教师健康个性的张扬提供足够的舞台,对一些教学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较强的青年教师,我们要适时加压,让他们挑起教学改革的担子,独挡一面地开展工作;对有一定教学研究的青年骨干教师,我们应及时让他们参与有关课题研究,使之挑起教学科研的重任。这样才能使他们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3、开展竞赛,使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在传统管理中,“家庭型”、“人情化”、“官本位”的消极影响根深蒂固,管理的效率必然较低。现代管理则应“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使庸者下、弱者让、能者上,给能人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竞争是一种催化剂,它激发人们勤学苦练,奋发向上,多作贡献。正是通过竞争,一大批能人脱颖而出,茁壮成长。如:我们片区每年实行教学质量奖惩,教师交叉监考,学生考出真实成绩,这样也就看出教师上课水平的高低,形成了你追我赶的形式,全体教学质量都得到相应提高。因此,学校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赛教学基本功、赛教学能力、赛教学质量、赛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活动,创设竞争向上的氛围,促使青年教师在竞赛中脱颖而出。
理论和实践有力地证明:人才需要竞争,竞争涌现人才。我们应该坚持竞争,强化竞争。但必须制定科学的竞争标准、合理的规章制度,开展积极的、公平的、良心的竞争。
总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专家型、科研型教师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只有激励青年教师涉足科研,向科研型教师发展,创出教育科研新成果,学校才能有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公开课对促进教师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公开课是最好形式的课例研究,正像病例研究是名医成长的重要载体一样,课例研究也是名师成长的重要载体。
首先,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说课、听课、评课这三种课例研究的基本活动方式,它比常态课的备课、上课、反思多了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等要素和活动,因此为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升提供了更多的专业支持。其次,公开课一般都要经历同课多轮的锻炼,这个过程是教师深度思考、反复琢磨、集思广义、不断改进的过程,它给教师带来的专业体验和行为跟进是常态课所无法比拟的。再次,如果教师把公开课写成课例研究报告,那对专业发展的帮助就更大了。从实际来看,公开课确实也锻炼和打造了不少教学名师,上过公开课的教师一般都有这样的体会:辛苦,但收获多多。可以说,公开课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是教学名师成长不可缺少的磨炼。
公开课对促进学科教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被推出来的公开课一般都被认为是好课,这种课要么反映了教改探索的成果,要么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要么展示出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等等。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关系来看,公开课较好地体现了两者的结合,首先,公开课是教学理论的一个活的案例或标本,它本身就是一种情境性的教学理论,教学理论通过公开课得以体现,而为了上好公开课,教师一般也都会更自觉、更有意识地寻找教学理论的支持和引领,从而赋予公开课更多的理论色彩和导向。其次,公开课是教学变革的先锋,是教学实践的一个新的创举、新的尝试,是一种教学探索和教学创新。总之,“公开课推进了理论的实践化和实践的理论化,所以它较常态课具有了更高的研究价值,不少新的教学法就是通过公开课得以传播的。”[6]如:近年来,我们九甲片区经常举行电教优质课评比,你追我赶,教师互相互学,片区教学质量得到大大的提高,正因为如此,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具有一定的可学之处,可取之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不少一线教师对公开课特别是名师、名家的公开课趋之若鹜,也是这个道理。另外,平时我们都是简单备课,提上书本就进教师上课,收到的质量不高。通过去九甲片区进行电教授课,我不但准备充分,而且应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效果特别好。
五、不断优化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我执教的一所普通的村办小学,就曾先后大胆践行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教科研工作。2008年秋,我校改进教师个人备写教案为集体教研后个人复备的活页式教案,加强了同头课教师的集体教研,把教师从繁重的“抄写”教案中“解放”出来,体验到教科研工作带来的快乐;然后给每位教师配发一个优盘,要求教师把“腾”出的时间用于网络浏览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尝试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师生教学的拓展,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科教学带来的新鲜活力。虽然这个策略晚于很多城市学校,但工作开展后明显促进了该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发展,实实在在地实现了教学质量的飞跃,也验证了一句话——“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6.浅谈学校的道德教育 篇六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当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生源素质下降的现状,重点论述了加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道德行为教育的主要途径和主要措施。以求得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论文关键词】道德行为教育学生管理养成教育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处于思想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通过有效的道德行为教育,让学生建立起爱祖国、爱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的信念,树立起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形成高尚的道德行为习惯,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德育工作者应该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充分发挥学生工作系统的重要作用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管理、教育好学生,学生工作系统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教育的职能科室,包括学生工作党支部、学生科、班主任、团委、招生办等,要充分发挥这些部门的作用,在校党委领导下,以学生管理为基础,以班级为阵地,以道德行为教育为主要目标展开各项工作。我校有二十多个班主任,占教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是一支强大的教育力量。要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选拔和培养政治思想好、责任心强、精力充沛的教师担任。班级建设是否有成效,整体素质是否能提高,与班主任的素质有直接关系。要当好班主任,他们应该是学生的导师、父母、朋友。作为导师,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作为父母,要倾注全部爱心,承担全部的责任,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的有用人才。作为朋友,要和学生坦诚相见,交流思想,加深了解。良好的班风,需要班主任和各科任课老师的.无私奉献及精心培养。如果每个班都能建立良好的班风,形成良好的校风就有基础,学生管理工作就较为顺利,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德育教育中去,形成管理与教育的良性循环。
二、以身立教是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重要保证
以身立教,即身教。是以教育者自己的模仿行为,为学生树立起榜样,去感染和教育学生。多数学生喜欢模仿,可塑性大,而教师又是学生的直接模仿对象。老师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教学作风、行为规范、风度仪表等方面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育都有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具有形象感人的特点,更有说服力。孔子:“其身正,虽令不从。”教育者一定要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用自己的行为去教育人。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如果教育者本身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就没有说服力,学生对教师就失去信心,对教育都产生怀疑,难以起到教育实效,甚至起反作用。学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批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行为教育就不难了。同时要抓好全体教职工的道德行为教育,良好的校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具有强大的教育影响作风。使学校全体成员自觉接受他的影响,自觉地抵制和改变不良行为和作风。因此,要重视全体教职工的师德建设的典范作用。
三、引导学生组织进行道德行为教育是必要措施
学生工作系统要注意引导、培养、健全学生中的各种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力量和作用。建立强有力的学生干部队伍,参与学生管理和道德行为教育。他们由品尝兼优的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组成,主要包括学生会干部、团干、班干、青年突击队和各种其他学生组织,在学生工作系统领导下开展各种工作。通过培养和锻炼,形成一支撒得开,收得笼,品行优、立场稳、能力强、效率高的学生干部队伍,成为学生中的典范。以他们的模范行为,以点带面。其工作任务是:监督和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考核记载各种出勤、维护学校的各种秩序,开展各种有益活动。量化考核内容包括两操、自习、上课、劳动、宣传、会议、就餐、寝室、治安及各种活动的纪律检查。学生干部定点到各部门,分散在各班级,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发现问题,现场解决,使违纪违规的现象得到及时制止。学生会考核各班级,各班考核每个学生,这种双重考核结果,定期向学校公布,按情况提出表扬和批评。学生干部在管理教育过程中,既是管理教育者,在行为约束中又是被管理者和被教育者,要求学生做到的,他们必须做到。我校实践证明,学生干部在管理与教育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进一步完善发展这种管理教育模式。
四、培养学生自我教育是进行道德行为教育的基本方法
所谓自我教育,就是受教育者自己,自己约束自己的首先行为。在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下,学生主动吸取思想营养,对自身的行为提出严格要求,经常进行自我反省,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过程中,是自我教育,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检验和自我提高的一系列过程。教师指导学生道德修养,要注意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发挥他们的自学性,积极性和监督作用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克服自身缺点和不足,使自己的思想情操,道德行为不断达到新的境界。学生自我道德教育,不是孤立地封闭修养,而是结合学生的集体活动来进行,使内因和外因相结合,在集体中检验修养效果。尽量让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如课堂发言、班会、自我总结、辩论会、演讲会及各种文体活动等,这些都是自我道德行为教育的表现形式。
7.浅谈惩罚教育在学校的应用 篇七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的今天, 教育工作者们更多的提倡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等, 而对惩罚教育则嗤之以鼻, 甚至谈“罚”色变。但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孙云晓主任则认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是有缺陷的, 是一种脆弱的, 不负责任的教育。在提倡奖励和赏识的同时, 不能够也不应该忽视惩罚给我们带来的积极的意义。而且“惩罚”教育并不是体罚学生, 而是一种与赏识教育同样重要的教育手段。惩罚教育有其合理性、必要性, 又有其合法性依据和合理性意义。
一、惩罚教育的特点
1. 惩罚教育的人本性
惩罚教育虽然强调惩罚, 但是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并不仅仅是赏识、激励教育才能够体现对学生的爱, 惩罚教育仍然会体现着教师关对学生的关爱, 它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实施的。在实施惩罚时, 并不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和心灵受到多大程度的负面刺激, 而是要让学生意识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以及希望学生改正的急切愿望。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不良行为和错误表现不闻不问、任其自流, 才是真正的对学生的不关心、不尊重。罚中有爱才是惩罚教育的真正内涵。
2. 惩罚教育的灵活性
惩罚教育所强调的惩罚并不仅仅是单一的, 而是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惩罚讲求灵活, 因为学生本身就存在着性别、年龄、人格、智力等各方面的差异, 再加上不同场合、不同时间段、不同的违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选择单一的惩罚方式是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的。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地选择相应的惩罚方式、惩罚时间、惩罚场合也是惩罚教育的内在要求。
3. 惩罚教育的公正性
对学生实施惩罚只是学生违背规章制度的结果, 而并不是感情用事, 甚至存心报复。惩罚教育的公正性要求教育工作者抛弃个人情感与成见, 思索过错与惩罚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 不能扭曲惩罚教育的目的与本质。公正性还要求, 任何学生, 犯下错误后都必须要接受相应的惩罚, 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存在任何的特权可以逃避惩罚。
二、惩罚教育的实施与运用
1. 正确认识惩罚教育
随着近几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丑闻层出不穷, 所以教师们必须要正确认识并明确惩罚教育。首先, 要认识到惩罚教育并不等同于体罚, 体罚是通过给学生带来身体上的痛苦来达到教育的目的, 而惩罚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给予否定和批评, 旨在纠正其错误。再者, 要认识到学生在人格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是需要惩罚教育的, 尤其是在树立是非观念和增强规范意识方面, 惩罚教育必不可少。再者, 要认识到惩罚教育同赏识教育一样重要, 都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
2. 慎用惩罚手段
惩罚是一把双刃剑, 再实施惩罚教育的过程中, 如果选用的惩罚手段不当, 极有可能起到反作用, 使学生变的更具有敌意性和攻击性。在选用惩罚手段时必须要慎重、灵活。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并且考虑到时间、场合, 加上对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估, 选取最合适、最有效的惩罚方式, 将惩罚控制在既恰当又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实施惩罚中, 应尽量选择能达到目的的最小量度的惩罚, 但同时惩罚的量度也不能够低于过错的收益。
3. 及时惩罚
针对犯错误的学生, 在进行惩罚时应该及时实施, 在错误行为发生后, 立即实行惩罚措施, 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自己的过错, 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避免下次再犯, 这样的惩罚才是有效的惩罚。绝不能秋后算账或者让过错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惩罚, 这样会使惩罚的效果大打折扣, 并且也不利于学生对自己过错的认识和对责任的承担, 惩罚就没有了意义。
4. 统一惩罚准则
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的过程中, 应采用统一和固定的惩准则, 即对所有犯错的学生执行统一的惩罚准则, 不能因为学生的性别、成绩、家庭背景而分别对待, 否则, 不但惩罚没有效果, 同时也丧失了公平性和公正性以及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 还会让学生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是抵抗、反抗情绪, 更严重的会由于感受到不公平的社会对待, 甚至会对社会产生憎恶、敌视的态度。
5. 惩罚与赏识并存
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能只是孤立地使用惩罚的手段, 单一的教育手段无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而应该与其他教育手段相结合, 尤其是要与赏识教育相结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也要指出他的不足, 让其明白下一步自己前进的方向;而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也应该先肯定其取得的成绩和进步。这样既能够使使学生乐意接受批评惩罚, 也能够在学生心中树立起威信, 使得学生更加的崇敬老师。
三、结语
总之, 惩罚是一种关爱, 是一种艺术。只有赏识的教育并不是完整的教育, 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惩罚教育的存在, 完美的弥补了赏识教育的不足与缺陷, 当然, 教师在实施惩罚教育的同时, 也应该注意惩罚的特点、方式, 拿捏好惩罚的分寸, 更好地将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 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才能够更好的投入社会。
摘要:目前, 我国倡导赏识教育, 忽略了惩罚教育。本研究通过分析探讨惩罚教育的特点, 及其如何合理艺术的应用, 强调了惩罚教育的必要性以及赏识教育和惩罚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关键词:惩罚教育,特点,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卫.班级管理中的“惩罚教育”初探[J].长三角:教育, 2012, (5) :88-88.
[2]王聿旭.惩罚教育的实践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 2007, (6) :72-73.
[3]张惠珍.激励教育与惩罚教育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5, (3) .
[4]李传贵.对惩罚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 (3) :74-74.
[5]邓春生, 邓勇, 奚川.论惩罚教育的科学运用[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 (36) :33-34.
8.浅谈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教育 篇八
关键词:职业教育 心理问题 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
DOI:
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2.062
在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今天,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职校学生大部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中教师关注不够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问题比起普通高中的学生来说要明显很多,他们或者容易迷茫,或者做事容易冲动,比较难管理。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作为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要特别关注,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正确的引导,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由于他们的家庭、年龄和选择专业等因素的不同,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上的表现也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是不尽相同的。经过持续观察分析和研究,笔者认为当今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心理特征:
(一)缺乏自信心,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全面
现在职业教育学校招收的主要是一些升学考试不理想或者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宽裕的学生,因为受过去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存在着一定的负面看法,这导致了很多本来对自己前途充满理想和希望的学生逐渐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质疑,世俗的眼光使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从而丧失对专业学习的动力,再加上本来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就比较弱,面对逐渐深入的专业知识会越来越感到束手无策,自卑心理会逐渐加重。
(二)逆反心理强烈,一切事情都消极对待
在选择职业教育之后,很多学生会受到周边人们的歧视和恶意贬低,这使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消极的心理定势,导致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极其反感和抗拒,以至他们对于学校和班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律消极对抗,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之不理,自暴自弃,毫无追求。
(三)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职业学校的学生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后会有与普通学校不同的感受,这个阶段的他们往往想要和周围的人结交朋友,抒发内心情感,但是这些学生在以前的学习生活中多数是处于被动状态的,他们普遍缺少交往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总会以自己固有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去要求别人,对别人的看法和意见难以接受,这样的状况往往会导致人际冲突。
(四)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较低
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这个时候他们的内心情感丰富,情绪表达和转化都很快,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容易感情用事,但是他们的是非观念还是特别明确,遇事容易冲动,高兴时激动兴奋,遇到挫折特别容易沮丧,对于情绪的自控能力偏低。
(五)盲目追求自我的个性发展
有这样心理特点的学生属于职业教育学校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比较突出,他们对于学校各类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对于自己的未来毫无规划,缺少精神寄托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他们所追求的是标新立异、与众不同,认为这样才是张扬自己的个性。主要表现在:穿着奇装奇服、打扮奇形怪状、口叼香烟、蛮横无理、争强好斗等等。
(六)独立意识和依赖性强
职业学校的学生处于青年初期,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年龄的成长,再加上离开家庭求学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对教师和家长的崇拜感不再强烈,他们开始注重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会进行自己的判断,这些判断是片面的,带有主观性的,对于教师和家长的教育和提醒往往会产生反感。但同时,他们又对家长和教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独立面对社会生活的能力相对较低,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旦遇到什么问题,还是希望能得到家人和教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二、对职业学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根据前面做出的分析和总结,我们了解到职业教育学校的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样的情况对于职业教育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育要求。作为职业学校的工作者,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一)加强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和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做出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采取集体讲解、个别辅导和书信沟通等多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设立一个心理辅导室,布置出一个比较温馨放松的房间,安排专门经过培训的有经验的心理辅导老师对需要进行心理辅导帮助的学生进行具体的心理疏导。比如对待早恋的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恋爱观,使他们能正确处理青春期阶段和异性的正常交往;对于特别自卑的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指导他们懂得赏识自己、接纳自己等。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教师面对的是知识基础较差、思想较复杂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尊重和理解他们,深入学生当中,挖掘出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因材施教。例如,对于经常故意和教师对着干的学生,往往是缺乏自信又希望被关注的学生,对待他们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而是要更多地关注他们,多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发现他们的优点并进行及时表扬和鼓励,消除他们的对抗情绪,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三)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的意识
职业教育就是为了给社会输送大量的高层次的专业服务人才,学生进入学校学习也是为了找到一个自己感兴趣并且能驾驭的好工作,因此,在学习阶段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让学生明白,要想有满意的工作和幸福的生活,付出辛勤的劳动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在学校学好专业技能,才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开创幸福的未来!
【浅谈学校的道德教育】推荐阅读:
学校道德讲坛07-20
学校道德讲堂主持词07-09
学校道德讲堂实施方案07-12
《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材料08-29
浅谈学校教育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10-13
汉王镇中心学校职业道德建设实施方案07-20
金安苑学校小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总结10-23
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情况汇报11-13
浅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11-17
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改革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