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

2024-12-18

品牌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精选8篇)

1.品牌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一

1. 1 主要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

通过对我国 年出口商品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其出口商品品种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医药、矿产品、金属及其制品出口及农产品上,其中机电产品占出口总值的一半以上,而本应成为优势出口商品的金属及其制品、纺织原料及服装、农业产业化产品等所占比重却很低,未能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而具有突出竞争优势的产品还太少。机电产品中摩托车整车及零备件占出口总值的比重较大。

1. 2 资本不足、技术水平低制约了比较优势的发挥。

由于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实行的是梯度发展战略,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大量资金投向东部地区,东部沿海地区获得快速发展,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比之下则较缓慢、落后。地处西部地区,又是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资本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许多出口商品附加值不高,企业也难以扩大规模、达到规模效应。此外,这也限制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提高。

2.品牌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二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8创意经济报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全球文化贸易格局中,发展中国家近10年以来表现突出,其中最突出的是中国已经成长为国际文化贸易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此结论似乎与国内很多学者的观点并不一致。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将从贸易结构、文化贸易竞争力等方面分析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并与韩国、日本、英国、美国等国的情况进行比较;最后针对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一、文化贸易概念的界定分类及数据来源

目前为止文化贸易的概念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内比较认可的是将文化贸易分为文化商品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两大类(周成名,2006;李小牧、李嘉珊,2006;李怀亮、闫玉刚,2007)。

而国际上接受度较高的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贸易的界定:以有形的和无形的文化产品传递文化内容的进出口行为,其中文化产品包括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

文化商品指的是那些能够传达生活理念、表现生活方式的消费品,它具有传递信息或娱乐的作用,有助于建立集体认同感,并能影响实践活动。在取得版权后,文化商品能够通过工业过程大量生产并在全球广泛传播。它包括图书、杂志、多媒体产品、软件、唱片、电影、录像、视听节目工艺品和设计。文化商品包括核心文化商品(即传统的文化商品)和相关文化商品两大类。文化商品主要以有偿形式提供(UNESCO,2005)。

文化服务指的是政府、私人、半公立机构或公司赚取文化利益或满足文化需求的活动。文化服务不包括其服务所借助的物质形态,包括艺术表演和其它文化活动,以及为提供和保存文化信息而进行的活动(包括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等机构的活动)。文化服务包括核心文化服务和相关文化服务两大类。文化服务以有偿服务或免费服务的形式提供(UNESCO,2005)。

我国的文化贸易统计体系还不完善,本文文化贸易的1997~2006年数据来源于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而2007、2008年采用我国颁布的最新数据。

二、我国文化贸易结构的分析

全球核心文化产品的贸易集中度较高,被限定在有限的国家中。高收入国家是文化产品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国,只有一个例外就是中国。2002年全球文化产品出口排位,英国是最大的文化产品生产者,产值达85亿美元;美国第二,产值达76亿美元;中国第三,产值达53亿美元。2002年全球文化产品进口排位,美国是最大的文化产品消费国,达153亿美元,是英国进口额的两倍;英国是第二大消费国,达79亿美元;德国以42亿美元位居第三大文化产品进口国。中国文化产品进口排位第15。中国在全球文化产品对外贸易中排在第4位,总的市场份额是5.39%。总体来说,中国在全球文化产品和服务贸易中增长迅速。

(一)我国文化贸易总量增长迅速,但贸易逆差依然严重

一个国家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状况,反映了该国文化被国际社会的接受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国文化软实力强弱。2008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58.4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2.6%,为2001年的4倍;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为48.2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9.5%,是2001年的7倍。

但在总量扩大的同时,我国关键核心文化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逆差严重。以新闻出版业为例,如图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中国在主要的文化产品贸易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逆差。图书、报纸、期刊等平面媒体产品,贸易逆差在扩大;在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方面逆差扩大更加明显;版权进出口贸易逆差在2005~2007年曾经有所下降,但2008年逆差又出现增长态势。从贸易额来看,2005年中国文化产品的对外贸易额逆差是14853.16万美元,2006年上升到17256.39万美元,2007年则跃升到21477.73万美元。由此可见,中国文化产品对外贸易额的逆差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二)文化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构成,即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贸易额与整个世界出口贸易额相比,以比重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CS为贸易商品结构,EXi为第i种商品出口额,为该国n种商品出口贸易总额。

通过对一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分析,可以反映出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等。

本文所指的文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主要考察文化商品类和文化服务类各自占文化贸易出口额的比重;核心文化商品类和相关文化商品类各自占文化贸易出口额的比重。

根据公式1,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的文化贸易商品结构的计算结果如下:

如表1所示,从中国的文化出口贸易商品结构的纵向变化看,1997~2006年,文化商品在文化产品出口贸易额中所占份额总体来说比例很高,文化贸易出口基本上以文化商品的出口为主;而文化服务所占的比例很低,特别是核心文化服务在我国的文化出口贸易中所占比例非常之低,虽然在2000年之后逐年上升。该表也反映出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附加值高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的速度虽然很慢,但已经呈现出攀升之势;在国际文化产业的分工中,我国基本上还处于其产业链的下游,获利空间非常狭窄,还没有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

从中国与韩国、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的文化贸易结构横向比较看,如图2、图3、图4所示。

在文化商品出口额所占的比例上,中国和韩国的文化贸易主要是文化商品的贸易,文化服务贸易所占比例非常小,这与中韩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相关,反映在产业结构上就是文化服务业水平很低,在文化产业国际分工中主要处在产业链的下游,文化贸易对经济的贡献率还很低。而日本和法国文化商品出口额所占比例在80%~70%之间,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英国的比例在70%左右。只有美国的文化商品出口所占比例相对要低很多,保持在50%~55%左右,文化服务贸易所占比例也一直相对要高出很多,保持在40%以上,反映出其在文化产业国际分工中主要处在产业链的上游,文化贸易对其经济的贡献率已经比较高,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大有体现,国内的文化服务业水平也已经很高。

在核心文化商品出口上,中国和法国有相对的比较优势,核心文化商品的贡献比较明显,反映为在文化产业的国际分工中,中国和法国的核心文化商品在对外文化贸易中有较强的竞争力,而日本和韩国的竞争力很弱,美国和英国水平相当,稍次于中法两国。

在核心文化服务出口上,美国的核心文化服务贸易所占份额基本上在5%~6%左右,而英国和法国的核心文化服务贸易份额在3.5%~4%左右,仅次于美国,这与美英法三国的文化服务业相对发达是吻合的。而中国和韩国基本上没有核心文化服务的出口,所占的份额非常低,两国不仅文化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而且在发展过程中核心的文化服务业更是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三)文化贸易进出口的区域结构分析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而站在一个国家的角度来说,一般考察其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以出口为例,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RS为对外贸易地理方向,EXi为一国一定时期内对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额,分母为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出口的总额。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文化服务贸易没有分国别的统计数据,所以本文只考虑对核心文化商品和相关文化商品贸易的数据进行区域结构的分析。

(一)我国进口文化贸易的地理方向

从我国核心文化商品贸易进口地理方向看,最大的来源地是经济发达国家,占到50%以上,来自于发展中国家的比例呈现出逐步上升的趋势,基本和发达国家平分我国的核心文化商品的国家市场份额。高收入国家在我国的核心文化商品进口贸易所占的比例比较大而且稳定,在30%左右。

在相关文化商品进口贸易的地理方向上有不同的表现,发达国家所占的份额在1996-1999年小幅上升之后快速下降,所占比例已经从70%左右降到30%左右。而发展中国家作为来源国刚好相反,已经从不到30%上升到接近70%。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的美国在此项贸易上所占比例非常低,并呈现下降趋势。在发展中国家的来源方面,东亚国家和地区的表现与整体一致,并且近几年在其中占有超过80%的份额(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数据库)。

总的来说,我国文化商品贸易的来源地虽然比较分散多样,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集中于发展中国家中的东亚地区,包括韩国、中国香港等,以及发达国家,其中欧盟发达经济国家、美国和日本基本上占到40%左右的比例。应该可以看出,前者的贸易主要因为同宗文化的低折扣所能带动的相似需求,而后者更多的因为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够提供差异性的产品满足国内市场的供给空白。

(二)我国出口文化贸易的地理方向

我国文化商品贸易的最大市场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一个国家占了我国出口文化商品市场的30%以上,其国内经济的状况对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调整有很大的影响。这个结构应该跟两个紧密相连的经济关系相关,因为商品经济的关联大,在文化产品的贸易上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太乐观的数据是对日本的文化商品的出口,数据显示其在我国文化商品的对外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较低,而且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似乎与两国相同的文化渊源、相似的文化需求情况不太吻合,可能的原因笔者认为包括两国的市场供给趋同性强或者我国目前所能提供的文化产品还没有把握本国和日本的市场需求点等方面。与日本相似的情况也表现在对发展中的东亚国家和地区的出口。

总体来说,我国文化商品出口贸易的国际市场以高收入国家为主。这可能跟文化商品的货物特性有关。正因为其价值主要是物质价值,需要的成本更多的是自然资源和低成本的劳力,与我国传统在国际商品贸易中的表现相一致。而处于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上游的文化产品在我国还没有被很好地重视和发展。

三、我国文化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外贸竞争力是一国(地区)在可贸易的产品或相关产业上所具有的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占有能力以及获利能力。

关于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国内外学者大都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Trade Comparative,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a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RCA)等工具来衡量。本文拟采用上述三类指数来分析我国文化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一)文化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国际市场占有率直接体现一国某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所谓国际市场占有率,即产品在国际市场中所占的市场份额,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MSi表示i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EXi表示一国i产品的出口额,ΣEX表示世界i产品的出口总额。

在国内文化产业统计体系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情况下,我们通常认为文化商品是不能反映一个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的。

而更能反映问题是上面的图5,具有更高附加值的、处于国际文化产业链上游的文化服务出口贸易所占的国际市场份额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贸易的竞争力。如图5所示,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其实已经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格局,第二层级的有竞争力的国家是英国、日本,法国再次之。

(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是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的一种有力工具,综合考虑了进口和出口量个方面,能够反映本国生产的一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他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TCi表示第i种商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Xi表示该种商品的出口额;Mi表示该种商品的进口额。取值范围为[-1,1],值大于0,说明该产品具有贸易竞争优势,且越接近于1,竞争优势越大。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在文化贸易总体上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这个优势主要依赖于文化商品层面,在文化商品贸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比较优势相对明显;而在文化服务贸易方面不具有比较优势,TC指数一直小于零,且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波动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可以较好地反映一个国家某一产业的出口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来看的相对优势。用公式表示:

其中,Xij表示国家j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j表示国家j的总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产品i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总出口值。

如果一国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2.5~1.25之间,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该产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小于0.8,则表明该国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运用上述公式计算我国的文化贸易和文化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其中文化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c的计算是以我国文化贸易出口额在我国对外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文化贸易出口额在世界贸易总出口额中所占的份额相除所得,而文化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cs是通过我国文化服务贸易出口额在我国对外服务贸易上,并有下降的趋势,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即RCA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alassa Bela)于1965年测算部分国际贸易比较优势时采用的一种方法,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地区)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它通过该产业在该国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世界贸易总额的份额之比来表示,剔除了国家总量出口中所占的份额与世界文化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服务贸易总出口额中所占的份额相除所得,结果如表3。

从总体文化贸易的RCA指数来判断,我国的文化贸易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考虑到我国文化贸易的产品构成中文化商品所占的比例非常高,所以仅以此来描述我国文化贸易竞争力并不全面。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第三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并具有低耗能低污染高附加值的特征,所以考察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应该更有价值。一方面作为服务业的一部分,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处于国际文化产业链的上游,能够产生更高的效益;另一方面它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途径,通过国际比较,可找出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方向。从文化服务贸易的RCA指数判断,我国的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很弱,参照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美国、英国、日本的发展策略,我们的文化产业振兴可以将重点放在文化服务方面。

四、进一步扩展我国文化贸易的建议

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多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应对和发展经验表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大趋势,是受到资源限制较少、投入少、回报高的产业。一个国家文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不仅仅是经济利润的问题,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鉴于我国目前文化贸易发展中的问题,对其进一步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利用后发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高附加值的创意型文化经济的发展

国内的产业结构布局直接决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重点,以及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绝对优势、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目前我国文化贸易中贸易商品结构不合理,基本上以文化商品贸易为主,而文化服务贸易所占份额非常少,我国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还非常小。中国要出口的不仅是电视机更要输出思想观念。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实际上很长时间内都处于自发状态,政府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导,文化产业的产业结构也谈不上合理规划,政府可以利用振兴文化产业机会进行全盘规划,借鉴国际经验,促进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特别要注重文化创意型经济的发展,培育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建立有效的足够的文化贸易渠道,拓宽文化贸易的区域范围

我国目前的贸易区域结构比较集中,出口主要面向东亚地区,部分项目虽已进入欧美一些国家,但涉及的只是少数发达国家。过于集中的贸易出口地理方向使得我国文化的普及范围狭窄,所能起到的经济带动作用就非常微弱。改善这样的局面需要建立有效的足够的文化贸易的渠道。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文化”没有作为一项产业经营,而是被看成“文化事业”,市场化程度欠缺。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刚刚起步,产业运作资金和管理经验有限,真正能从事文化国际贸易的经纪机构奇缺,文化贸易的境外营销网络尚未构建,形成文化产业国际贸易多靠自行操作或个人联络的局面。在这方面,既要着力培养专业人才,也要善于利用其它产业已有的相对完善的境外营销网络,比如说通过我国已经积累的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营销网络来获取信息或扩大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扩展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提升我国文化服务贸易竞争力。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开展文化对外贸易的主体是企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了在全球经济的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合理地利用文化资源,发达国家普遍进行了文化产业重组,形成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经济,以增强自身的实力和产品竞争力。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文化企业虽然数量很多,但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且文化产业中大型企业、集团比较少,现有的企业集团缺乏竞争力,企业规模及实力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

我国的文化产业应加快重组步伐,实现优势互补。支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投资和经营,不断拓宽经营范围,调整经营结构,拓展空间;鼓励依托有实力的文化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和业务为纽带,以联合、重组、兼并、上市等方式建立报纸、广播、电视、出版、音像制作网络资源共享的跨行业集团,打造在全国乃至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集团,从而实现企业规模经营和资源优化配置,以提高我国文化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四)内容为王,同时注重表现形式,减少文化折扣

我国的文化产业的主导取向不应与国际文化贸易趋势相悖,而应与国际市场趋同。要扩大我国的对外文化贸易,一方面要立足于本土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不断学习先进然后创新出具有现代意识的形式。任何一种资源都是相对于特定的技术手段而言的,民族文化的丰富资源需要现代的诠释才能够放出异彩。我们的文化产品只有让外国人能看懂,能理解,才有可能让他们喜欢,从而产生购买行为。比如中国的大型杂技、武术综艺舞台剧《太极时空》在德国上演进行到一半时,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因为《太极时空》立足中国的太极文化,把杂技、武术、舞蹈等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元素有机融为一体,以舞台剧的方式展示了杂技中的跳板、排椅,武术中的拳术、剑术、棍术、刀剑对练等,制造出一种壮美的意境和戏剧效果。

(五)注重文化产业的品牌建设,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现代商品的角度讲,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值。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更是如此,可以说文化消费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品牌消费。这种文化品牌的意义在于消费者会自觉地把品牌与产品联系在一起,产生特有的消费行为。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高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全力打造文化产业的中国品牌。文化企业应树立和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的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品牌;要在“名牌”上下工夫,重点扶持那些影响大、产值高、同时社会效益好的文化企业组建大的企业联盟,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以此带动其他中小文化企业的出口。

(六)通过制定战略性贸易政策,推动文化贸易的发展

根据加入WTO后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我国在文化贸易上应该重点使用战略性出口政策,即出口补贴在文化贸易中的运用。我国应该及时调整国内补贴政策和策略,尽早建立适应WTO规则的文化产业补贴制度,充分运用好WTO规则允许的绿色与黄色补贴,逐步取消引起贸易争端的红色补贴。首先,在补贴方向上,文化企业在前期内容创意、技术开发期间会发生较大的费用,对这方面的补贴是不受WTO组织限制的。以后,对文化产业基础理论研究、关键和核心技术研发、文化内容原创等文化创新项目,政府要增加更多的财政投入,尽快缩短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能力上跟国外的差距。同时,对文化折扣的部分予以补偿。其次,要改变补贴的策略,变明补为暗补。政府在出口补贴问题上必须讲究策略,否则会出现贸易摩擦。我们必须综合各种因素全面考虑,采取策略的方式对出口进行支持,提高暗补的成分。其中进出口银行的出口信贷就是一个较好的暗补途径。

摘要:通过19972008年数据对我国文化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对文化贸易总体及文化商品贸易、文化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进行测算。我国文化贸易存在结构不合理,文化服务贸易发展滞后;贸易方向过于集中,文化贸易的经济动力作用发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高附加值的创意型文化经济的发展,拓宽文化贸易的区域范围以及制定战略性贸易政策,推动文化贸易发展等建议。

3.中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分析 篇三

【关键词】 中国;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

从国际服务贸易迅速发展以来,以运输,旅游为主的传统服务贸易行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金融,保险,计算机为主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迅速突起,传统的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行业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比例逐年下降,对于我国来说,由于科学技术比较落后,尽管传统服务贸易行业比例在今年也有所下降,但在我国服务贸易中仍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图1)。本文选取了2001—2007年在运输,旅游行业贸易额都位于全球前15的7个国家: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 ,以进出口数据为基础,运用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竞争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了我国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TSC)是服务贸易的净出口与进出口总额的比例,用来衡量各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它表示一个国家,产业或产品是净进口还是净出口,作为一个相对数指标,它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它均介于+1和-1之间,该指数为+ 1表示该产业只出口不进口,指数为-1表示该产业只进口不出口。从出口的角度看,该指数越接近+1,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利用进出口数据计算的7国传统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表1)和趋势(图2)如下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TSC指数一直为正的有法国,意大利和美国,即为出口专业化,表明这三个国家近几年在传服务贸易行业都是净出口国,其出口竞争力很强,具体来说,在旅游业方面,这三个国家均为出口专业化国家,意大利的指数一直最高,即意大利的旅游业具有极强的出口能力,而法国次之,美国排第三;在运输也方面,除可法国的TSC指数一直为正之外,美国和意大利一直为负。因此,法国的传统贸易TSC指数在这三个国家中排第一,意大利排第二,而美国排第三。而中国,英国,德国和日本的传统服务贸易TSC一直为负,为进口专业化,即这四个国家都是传统服务贸易净进口国,说明他们的出口竞争力较弱。其中,英国,德国,日本在运输和旅游行业均为净进口国;中国的旅游TSC指数为正,具有较强的出口能力,而中国的运输TSC一直为负。因此,中国的传统服务贸易TSC略高于其他三个国家。

从趋势上看,法国和意大利的有所下降,其中,法国稳定的下降,这主要是因为近几年法国的旅游业出口能力有所下降,而意大利则波动较大;美国一直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并且有小幅上升;总的来说中国TSC指数在稳定中有所上升,除了2003年受非典影响,旅游业受到重创,造成TSC指数大幅下降;而日本,德国和英国则一直处于上升态势,说明这三个国家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竞争力有所上升。

但是该指数仅包含一国出口和进口的因素,实际上是该国出口与进口的比较,并不含有世界市场规模的因素,不能反映各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影响力(张庆如2007)。而下文介绍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加入了世界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的。他认为一个国家某一产业贸易的比较优势可以用该产业在该国的总出口中所占比例与世界贸易中该产业占总出口额比例之比表现出来。该指数反映了一个国家某产业与世界平均出口水平比较的相对优势,剔除了国家总量和世界总量波动的影响,较好地反映了该产业的相对优势。一般认为对于服务贸易而言,当RCA>2.5,表明该国该产业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当1.25

表2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根据2001—200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全球数据根据WTO DATABASE数据计算。

RCA=(某国传统服务贸易出口额/某国出口总额)/(世界传统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出口总额)

图3(根据表2数据绘制)

在加入了世界市场规模因素之后,从表2中可以看出,美国的RCA一直大于1.25,说明美国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在世界上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因为美国在旅游和运输两个行业的出口额常年都排世界第一;意大利和法国的RCA一直大于1,说明这两个国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RCA一直小于1的国家有中国,日本和德国,其中中国最低,这是因为中国的运输业不仅国际市场占有率低,其出口能力也极低;英国的RCA近年来竞争力有所上升,从04年开始突破1。

从趋势上看,英国上升最快;美国,意大利和法国,德国比较平稳,美国在07年的时候有一个小幅下降,其原因是受次贷危机影响,07年美国的旅游和运输在世界市场占有率较上年都有所下降;日本和中国则波动较大,日本在波动中有所上升,而中国的RCA反而在近几年有所下降,归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最近几年中国的运输行业国际竞争力逐年下降,并且,在服务贸易大国中运输竞争力最弱。运输行业虽然是传统的服务贸易行业,一直以来都被人认为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的盛行,运输服务越来越偏向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我国在资本,特别是在技术方面基础薄弱,相应的比较劣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三、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

一般情况下,一个产业内可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只考虑了该产业的出口所占的相对比例,并没有考虑该产业进口的影响,这种不考虑进口情况的比较优势计算的指标可能会得出一个并不正确的结论。为了消除进口的影响,沃尔拉斯等(Vollrath,1988)设计了一个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即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该产业的真正竞争优势。本文基于数据计算的7国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表3)及其趋势(图4)如下所示:

表3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根据2001—2007年《国际收支平衡表》计算,全球数据根据WTO DATABASE数据计算。

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某国传统服务贸易出口额/某国出口总额—某国传统服务贸易进口额/某国进口总额)/(世界传统服务贸易出口额/世界出口总额)

图4(根据表3数据绘制)

在RCA指数中加入了进口因素以后,得到上面的结果,从表3中可以看出,仍然是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的竞争力较强,其中,美国指数一直都排第一,传统服务贸易竞争力很强;法国第二,意大利排第三;指数最低的是德国和日本两国,德国的竞争力较弱与其强大货物贸易国很不匹配,日本竞争力较弱是因为虽然其运输服务竞争力较强,但是其旅游服务的出口能力极差,旅游业的进口远远大于其出口,即使近年来出口有所上升,但是在服务贸易大国中日本的旅游服务依然排名靠后。而中国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处于中游地位,高于日本和德国。而英国则高于中国,具有比较强的竞争力。

从趋势上看,除开日本,意大利,其它5个国家竞争优势指数都比较稳定,日本在连续4年降低的情况厚从40年开始持续上升,中国虽比较稳定,但其竞争力却有所下降。

总结:综上所述,在本文所选7个服务贸易大国中,美国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具有明显高于他国竞争优势,其次是法国和意大利,英国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德国和日本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一直表现出竞争劣势,中国的竞争力处于中下游地位,主要是因为中国的运输业表现处明显的竞争劣势,因此,中国在传统服务贸易行业虽是贸易大国,却并不是一个贸易强国。在传统的服务贸易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发展的今天,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参考文献:

[1]程大中,中国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的定量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3(8)

[2]董小玲,庞小霞,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07,(2)

[3]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与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2)

[4]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2003(2)

[5]万红先,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富偶记竞争力变动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5(5)

[6]王庆颖,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5(1)

[7]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1)

[8]赵书华,李辉,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定量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5(1)

[9]张如庆,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7(12)

4.品牌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四

摘要:以河南省的郑州、开封、安阳、洛阳为样本城市,采用相应统计年鉴数据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利用因子分析系统建立评价模型,进行旅游城市品牌综合竞争力分析。结果表明,洛阳城市在资源、品牌活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采取合理对策,进而提升其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

关键词:因子分析;旅游品牌;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综合竞争力

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以“品牌”为核心的旅游竞争的深层次问题凸显出来。旅游城市间的竞争已经从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的竞争发展到旅游品牌综合方面的竞争。旅游品牌综合竞争能力的强弱可以反映这个城市的旅游总体实力。因此,打造强势品牌和知名品牌,提升旅游品牌的可持续竞争力,已成为现代旅游业的必然选择。本文选取郑州、洛阳、开封、安阳为样本城市,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其旅游品牌竞争力进行多层面的评价,寻求进一步提高旅游品牌竞争力对策。

一、评价指标体系

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必须要建立一个科学可行、简单实用的竞争力分析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选取对于评价旅游品牌竞争力尤为重要。本文从游客视角出发,根据科学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构建设计品牌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目标层是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准则层包括现实竞争力B1、潜在竞争力B2和环境竞争力B3,是达到竞争力的准则性要求;方案层是指准则层下的评价指标体系,B1下有旅游业总收入B11、旅游外汇收入B12、国内旅游收入B13、入境旅游人数B14、国内旅游人数B15、国内人均旅游消费B16,B2下有旅游资源丰度B21、旅游资源垄断度B22、星级饭店数量B23、营运汽车拥有量B24、旅游业专业技术人员B25、品牌知名度B26、品牌忠诚度B27,B3下有区绿化覆盖率B3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B33、从业者服务态度B34、从业者服务态度B35。

二、因子分析方法

因子分析最早由英国心理学家C.E.斯皮尔曼提出,是一种非常有用的从变量群中提取共性因子的多变量分析技术。因子分析法是将相关性较高的变量分为同组,归入一个因子,不同组的变量不相关或相关性较低,用少数几个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主要信息的因子变量来表示其基本的数据结构,将多个变量综合为少数几个因子,再现原始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系,找到具有本质意义的少量因子,用一定的结构模型去表达或解释大量可观测的变量,用相对少量的几个因子解释原来许多相互关联的变量之间的关系,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放在一类,不同类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弱,各个因子之间不相关。

因子分析处理过程包括选用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等,首先引入因子分析变量(方案层变量),对样本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求相关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接着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再次计算因子载荷矩阵,确定因子模型,最后根据因子得分计算结果,对系统进行分析。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如下:X1=a11F1+a12F2+…+a1mFm+ε1X2=a21F1+a22F2+…+a2mFm+ε2Xp=ap1F1+ap2F2+…+apmFm+εp用矩阵表示:X1X2X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a11 a12…a1ma21 a22…a2map1 ap2…apm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F1F2F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ε1ε2ε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p简记为:X=AF+ε,且满足m≤p,cov(F,ε)=0。

通过模型X=AF+ε以F代替X,由于m

三、综合竞争力分析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郑州、开封、洛阳、安阳4个旅游城市进行数据采样,数据来源统计年鉴和调查问卷[1][2],对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支持力三大类影响因子和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分析。

首先,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中的factor模块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得出主因子的特征值和贡献率。然后,提取特征值大于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0%以上的公共因子,保留较多信息,精简指标。最后,根据公共因子得分和以各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三个因子的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得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

我们根据现实竞争力得分,对所选样本城市进行竞争力排名。从表1可以看出,洛阳在规模竞争力方面劣于郑州,而在旅游业贡献能力方面则劣于开封,现实竞争力方面排名次于郑州,这说明洛阳在规模竞争力和旅游业贡献能力这两方面能力的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洛阳旅游品牌的现实竞争力。

根据潜在竞争力得分,我们对所选样本城市进行竞争力排名。从表2可以看出,洛阳潜在竞争力优势明显,品牌活力和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力,而在辅助因素如配套设施和人才方面影响洛阳的潜在竞争力。

根据环境竞争力得分,我们得出了所选样本城市的竞争力排名。从表3可以看出,洛阳环境支持力优势明显,社会文化竞争力位于第一,而经济环境竞争力则弱于郑州。说明洛阳在经济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环境支持竞争力。

前面计算出的F

1、F2、F3综合得分反映出采样城市在具体评价指标中的信息,因此,以他们的方差贡献率占总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汇总,可以计算出采样城市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综合得分值。

三大竞争力指标方差贡献率计算公式为:σi=E(X-E(x))2=(n∑x2-(∑x)2)/n2,其中,σi为Fi综合得分值,i=1,2,3。根据方差贡献率进行加权可以计算出综合竞争力F的综合得分,根据所得综合得分,可以对所选样本城市进行综合竞争力排名。从表4可以看出,洛阳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位于第二位,弱于郑州,强于开封和洛阳。通过各类要素的排名情况看,在现实竞争力中,洛阳位于第二,次于郑州,但在潜在竞争力和环境支持竞争力中,洛阳都位于第一,优于郑州,这说明洛阳未能将资源、品牌活力环境等方面的优势成功转化为市场优势,未能将比较优势转变为竞争优势,而郑州未能重视在竞争力和环境因素方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洛阳虽然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其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产品优势,因此,洛阳需要合理配置旅游资源,进行旅游发展战略定位,采取一定的对策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其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引入科学的因子分析统计技术,对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可以更加科学准确找出旅游品牌的优势与不足,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提出提升旅游品牌综合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河南省统计局.河南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李光斗.品牌竞争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陈萌.我国旅游景区品牌发展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5.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 篇五

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

―以小米手机为例

摘要:“品牌”,21世纪最重要的商业名词。是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一种无形的资产。现在的全球化的竞争,是品牌的竞争,提升企业的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是企业现如今最重要的话题。品牌个性作为品牌形象的核心,决定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关系。而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本文以品牌的个性与品牌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并以小米手机为例,从其品牌故事展现小米手机的品牌个性,并从其市场定位及营销模式展现其品牌竞争力,揭示消费者对于品牌个性重要性的认知,最终阐述品牌个性与品牌的竞争力重要性的作用。

关键词:品牌个性,品牌竞争力,小米手机

Abstract: “Brand”,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most important commercial noun.Is the owner to bring premium, produce value-added of a kind of intangible assets.Today, global competition is brand competition, how to enhance the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has been more and more attention.As the core of brand image, brand personality deci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umers and brand.Brand competitiveness is the enterprise core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external performance, has the irreplaceable differentiation ability, is the enterprise unique ability.Based on the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millet mobile phone, for example, from the aspects of connotation of the brand, market positioning, reveal the consumer for the 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brand personality, finally expounded the importance of brand personality and brand competitiveness.Keywords:Brand Character,Brand Competitive,MIUI i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前言.................................................................................................................................................1

一、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2

(一)品牌个性.........................................................................................................................2

(二)品牌竞争力...................................................................................................................2

(三)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两者之间的关系.....................................................................3

二、小米手机的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4

(一)小米企业介绍.................................................................................................................4

(二)小米手机品牌个性.........................................................................................................4

(三)小米手机品牌竞争力的打造.........................................................................................5 1.明确市场定位.........................................................................................................................5 2.确定营销策略,打造品牌竞争力.........................................................................................5 3.完善的售后服务.....................................................................................................................7

三、对提升品牌个性打造品牌竞争力的思考.............................................................................8

(一)实施品牌个性战略,确定目标顾客向往的品牌个性.................................................8

(二)明确的市场定位,确定在目标市场位置.....................................................................8

(三)找准市场位置,推广品牌.............................................................................................9

(四)分析品牌竞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9 结束语...........................................................................................................................................10 参考文献.......................................................................................................................................11

ii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前言

随着消费者强调自我和对个性需求的追求,市场日益向多样化、个性化、细分化和复杂化转变,企业间的竞争也由规模实力竞争、质量竞争、技术竞争逐步转向销售手段竞争、服务竞争、品牌竞争,中国的消费市场已逐步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

品牌是由市场属性和产品属性而组成的一个系统,品牌的市场属性是指包括商标在内的一系列传递产品特性、利益、联想、文化、价值观和个性等活动的总和,品牌的产品属性是指品牌代表着企业规模、产品质量、技术和企业形象等。品牌是产品属性和市场属性的综合体现,是企业与顾客之间的关系性契约。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一、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

一个品牌的崛起,是“快速崛起”还是“慢速崛起”,都决定于该品牌竞争力。如何提升品牌竞争力,是所有企业共同的话题。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品牌,都必须具有其特有的品牌个性,并且通过其特有的品牌个性来提升该品牌的品牌竞争力。

(一)品牌个性

品牌个性是指一个品牌所具有的的一系列人格化的性格特征,就是说品牌个性就是指一个品牌在顾客心目中被感知和认可的人格化的特质,如活泼可爱、能力超群。富有想象力、具有魅力等。其特征是强调客户心里导向和强调品牌在顾客心目中的人格化特征。

品牌个性对于营销者来说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品牌个性对于理解消费行为、实施品牌定位和品牌差别化测流一级如何进行广告、促销及公关等沟通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方法。然而却只有少数品牌做到了这一点。

(二)品牌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不是一个单一的能力而是一种集合的能力。它是产品、企业以及外部环境等创造出的不同能力的集成组合。是企业所独具的能力,是竞争对手不易甚至是无法模仿的;具有使企业能够持续赢利的能力,更具有获取超额利润的品牌溢价能力。品牌竞争力使企业能以比同类产品更高的价格出售,以同样的价格占据更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在市场很不景气和削价竞争的环境下为企业赢得高利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品牌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外在表现。在感性消费和个性消费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为品牌竞争的优势。企业竞争实践告诉我们,品牌竞争力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优势品牌不仅能获取高附加价值,还可以使企业获得相对的市场垄断地位。在产品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企业通过提升品牌市场地位和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品牌市场价值,使企业产品或服务在同质化市场中得到顾客的认知、认同和接受,继而在顾客心目中建立起“美好”的品牌形象。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和激烈竞争创造原动力。因此,企业只有重视与塑造品牌竞争力,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主要体现为企业竞争能力,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排名并不靠前,企业的现代品牌管理意识和管理方法还不能与世界著名公司相提并论,各行各业缺乏真正的国际品牌。但是,许多企业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品牌竞争力的内涵和重要性,还存在着诸如将品牌内涵简单化、品牌塑造表面化、品牌竞争单一化的问题。在经济全球体化趋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超越了国家间的地域界限,国外著名品牌不会因为对手弱小而心慈手软。为此,国内企业必须把握品牌竞争的真正内涵,了解构成品牌竞争力要素体系,并在实践中去造就自身的品牌竞争能力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品牌竞争日益激烈。竞争者逐渐增多,竞争手段更加先进。当市场经历单一的产品竞争、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竞争等等之后,发现品牌竞争势在必行,市场、企业、消费者对品牌的需求趋于旺盛,品牌竞争力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品牌的核心价值及品牌的个性,是品牌的精髓,是品牌资产的基础,它让人们明确、清晰地识别并记住品牌的利益和个性,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乃至热爱一个品牌的主要力量。品牌个性是企业的品牌拥有区别和领先于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显示品牌内在的品质、技术、性能和完善服务,并引起消费者的品牌联想进而促进其购买行为。品牌个性的真正成熟,能与消费者产生共鸣,是对该品牌产品的认可,并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提升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二、小米手机的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

(一)小米企业介绍

“小米”即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小米人主要由来自微软、谷歌、金山软件、摩托罗拉等国内外著名IT公司的资深优秀员工所组成,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2010年底推出手机实名社区米聊,并且在推出半年内注册用户突破300万。此外,小米公司还推出手机操作系统MIUI,2010年6月底MIUI社区活跃用户达30万,2011年8月16日,小米公司通过媒体沟通会正式发布小米手机、米聊、MIUI、小米手机是小米科技的三大核心产品。与此同时,小米手机在北京798艺术中心D·PARK北京会所举行发布会,正式发布小米手机。

(二)小米手机品牌个性

小米手机是小米公司研发的一款高性能发烧级智能手机。小米手机坚持 “为发烧而生”的设计理念,将全球最顶尖的移动终端技术与元器件运用到每款新品,小米手机超高的性价比也使其每款产品成为当年最值得期待的智能手机。不仅仅是小米手机独具个性的设计理念,以及其高性能且低价的特性,其极具特殊个性的品牌LOGO也十分吸引着大众的目光。其品牌LOGO是一个“MI”形,也是小米手机的品牌理念,它是Mobile Internet的缩写,一方面代表小米是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次,小米的LOGO倒过来是一个“心”字,却少一个点,其意味着,让小米手机用户省一点心,且更放心。

小米手机成功跻身国内手机一线品牌的同时,其他国产手机也都相继推出高性能的平价机。但是从相关数据上可以看出,小米手机具有其他同类国产机不可比拟的优势,堪比Iphone4的外观,耐磨机身、超越三星、诺基亚的耐用性,HTC似地高分辨率半透反射外屏,特色刷机服务,个性化的MIUI HOME快捷方式,都是小米手机领跑国产机市场,走向国际市场的制胜法宝。小米手机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一方面离不开优秀的产品研发和设计和良好的品牌营销和推广能力,更重要的是其独具鲜明的品牌个性。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小米手机品牌竞争力的打造

1.明确市场定位

定位是品牌个性形成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准确的定位和市场细分,就不会有个性的形成。定位并不一定基于竞争优势,但好的定位却可以形成竞争优势。在竞争优势与定位的关系上,不能简单地将两者等同。一方面,定位不一定要基于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有时弱点也可以成为定位依据;另一方面,一个好的定位一旦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就能使企业形成巨大的竞争优势,而这一优势往往是产品质量、价格优势所难以达到的。

小米科技公司对小米手机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就是面向普通消费者开发高性价比的发烧终端。众所周知,手机有入门机、中端机、高端机之分,定位不同价格也不一样,手机设计和功能也不相同。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手机品牌的定位都是针对于普通消费者,以及初级手机用户(仅仅用于电话、短信、上网、聊天、看电影、小游戏的用户)。而高端玩家对手机配置要求极高,喜欢流畅操作体验、刷机、玩3D游戏、观看高清电影,因此很多国际一线厂商都注重高端手机的开发。但是,高端机动辄四五千元的售价让很多爱机人士望而却步,小米手机凭借着其超高配置和中等价格迅速俘获了人气,迅速占领了一定市场。从中可以看出,产品的价格定位是影响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益。产品的价格策略运用得当,会促进产品的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产品的竞争力及企业竞争力。2.确定营销策略,打造品牌竞争力

小米手机根据其品牌个性与品牌竞争力制订了独特的销售模式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营销模式上,小米公司采取了广告营销这一模式,它以春晚为契机大做广告。而广告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是一种经由电视传播的广告形式,通常用来宣传商品、服务、组织、概念等。5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然而从春晚前后的广告投放来看,电视媒体已成为互联网巨头抢食的又一重要营销领地。其中,从播放情况来看,小米手机主题广告《嘿嘿》与春晚开播前三分钟正式登陆央视一套。与此同时,不少小米手机用户在该年除夕之夜收到了来自小米公司的短信提醒:“小米手机《嘿嘿》广告将在除夕央视春晚前3分钟首映。”同时,小米手机官方微博还展开了“看广告、送小米手机”的微博互动活动。通过这一广告营销模式,成功的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了小米这一手机品牌,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同时也提升的品牌的影响力。

在营销策略上,小米手机成功的运用了饥饿营销这一营销策略。饥饿营销,顾名思义,饥饿式营销。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调低产量,以期达到调控供求关系、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维持商品较高售价和利润率的营销策略。表面上,饥饿营销的操作很简单,定个叫好叫座的惊喜价,把潜在消费者吸引过来,然后限制供货量,造成供不应求的热销假象,从而提高售价,赚取更高的利润。其最终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调高价格,更是为了对品牌产生高额的附加价值,从而为品牌树立起高价值的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核心部件价格一月一降,甚至一月数降,“小米”式饥饿营销除了不断拉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外,更重要的是在保证手机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小米手机的生产成本。这就是小米科技CEO雷军的成本控制之道。小米手机从2011年正式开放网络预订到开始向普通消费者直接销售,条件是每人限购两台。但在开放购买三小时后却宣布在线销售的10万库存已全部售罄,再到2012年,第二轮抢购开始并且在两小时内被抢购一空,这就是小米手机的饥饿营销之道。并且从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市面上的大部分智能手机而言,小米手机两千元不到的价格和这样的配置确实有很高的性价比,但这只是为了吸引人的眼球而已,就算几个月后小米手机的销量不是很好,但至少没有亏损,又赚足了眼球,每个人都知道有小米这个品牌,成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与此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小米手机该品牌的品牌竞争力。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3.完善的售后服务

小米手机联合创始人兼副总裁黎万强曾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小米手机遵守国家三包政策,售后将会采用上门退换货、返厂维修的方式。小米手机的上门退换货服务将由凡客的“如风达快递”承担,其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用户在电话联系小米客户服务热线确认手机需要返厂维修后即可由快递上门取货。并且,小米后续将开放一些自检点帮助用户检测出现问题的手机是否需要返厂维修。由于小米手机采用的是线上销售的模式,所以在售后服务方面有那些保障自然也为人关注。因此小米手机即使完全通过线上销售也同样公会遵循国家三包政策,七天包退,十五天包换。这就是小米手机逐渐完善的售后服务措施。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对提升品牌个性打造品牌竞争力的思考

国内的消费者对品牌个性重要性的普遍认可,消费者的品牌消费观念日趋成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的提高和丰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知由物质层面转向了精神层面,期望通过品牌的个性表现自我。虽然消费者的观念在转变,可是我国品牌的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品牌个性的塑造方面,还是很不成熟的,这对于本国的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是很不利的。如今的商战是企业间争夺消费者的心智的战争。任何成功的品牌都占有一块心智资源。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的一个品牌,它异军突起,通过一套优秀的营销策划和推广方案,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对小米手机营销的成功模式,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并不是不可复制的。作为一个品牌,无论是想要快速崛起还是慢速崛起,都必须拥有其独特的品牌个性,并根据其独特的品牌个性打造属于他的品牌竞争力,从而使得该品牌在一系列竞争品牌中脱颖而出,无论是从价格优势、宣传方式还是营销手段等方面,都可以打造了属于该品牌的独特优势,形成该品牌的品牌个性,进而提高品牌竞争力。

(一)实施品牌个性战略,确定目标顾客向往的品牌个性

事实上,确定一个成功的品牌个性并非易事,它涉及到如何了解顾客对品牌的真实想法,而且确定品牌个性既要符合文化传统,又不能很快过时。许多品牌通过成功的个性形象塑造出成功的品牌个性。

(二)明确的市场定位,确定在目标市场位置

企业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市场上所处的位置,针对顾客对该类产品某些特征或属性的重视程度,为本企业产品塑造与众不同的,给人印象鲜明的形象,并将这种形象生动地传递给顾客,从而使该产品在市场上确定适当的位置。市场定位的目的是使企业的产品和形象在目标顾客的心理上占据一个独特、有价值的位置。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三)找准市场位置,推广品牌

重视品牌的传播方式和途径,牢记品牌的传播要以品牌的个性为核心,以突显品牌的核心价值为传播理念;加强对自己品牌个性的维护、管理和创新;在对自己品牌个性经行管理时,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的大胆创新,使其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品牌感召力和新引力,不断的占领消费者的心智资源。

(四)分析品牌竞争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品牌竞争力属于竞争力的范畴,所以研究品牌竞争力可以从分析竞争力着手。竞争力是指某个竞争主体在与对手相抗争时,在竞争过程中其所表现出来的市场力量,它是企业外部资源与内部资源、能力、素质综合作用,最终在市场竞争中所体现的力量。企业在对品牌竞争力进行研究时,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以及产品的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对品牌竞争力进行研究。因此,应当将品牌竞争力各分为划分为平级关系。根据企业对品牌竞争力各组成力的影响程度,将受产品和企业自身所影响的力归纳为品牌竞争力的竞争内力,企业可以对其进行控制;而受外部环境如市场、消费者、行业政策等影响的力归纳为品牌竞争力的竞争外力,企业对其无法进行控制。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结束语

一个品牌,通过品牌之战,以期实现侧翼突围,提升品牌知名度,展现品牌个性及其品牌魅力。当品牌有实力与竞争对手比拼时,可以考虑正面进攻策略,有时一次强有力的出击会将对手拉下马。对于对行业领导者形成直接威胁的挑战者品牌,其主要的竞争战略就是通过不断地向领导品牌发出具有威胁性的挑战,来发展自已的实力与品牌竞争力,削弱领导品牌的影响力与优势,从而实现借鸡生蛋,增加挑战者的品牌知名度,增强品牌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世贤.品牌战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35.

[2] 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3—7. [3] 刘石兰.中国企业品牌竞争力亟待提升[J].软科学,2003(3).

[4] 菲利浦·科特勒.营销管理:分析、计划和控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5] 屈云波.品牌营销[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276—288.

[6] 唐庆臣.提高品牌认识层次.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J].学术交流,2003(6). [7] 郭国庆、成栋.市场营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 代微、雷军.追逐梦想,做全世界最好的手机 [J].现代商业,2011年25期 [9] 小米手机 百度百科 [10] 小米论坛

[11] 纽厄尔网络时代的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12] 甘碧群.宏观市场营销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

6.以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篇六

品牌是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新常态形势下,对中央企业提出加强阳光央企建设,进一步提升品牌价值的新要求。必须自我加压,加强自主创新,推动自主品牌建设,加快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型企业。

一是要认识品牌建设的重要意义

品牌是公众对组织及其用以与其他竞争者区分的载体的认识总和。企业品牌是受众因企业价值主张、发展质量、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等而产生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整体认知。企业品牌彰显了企业的文化特征和战略主张,是企业“硬实力”与“软实力”的有机统一,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品牌建设,创建一流企业。“品牌形象好,实现企业文化一流”是公司创建世界一流能源集团的重要内容。公司品牌是公司形象的具体象征,是拓宽发展空间的重要保证。在国内发电、煤炭等资源项目争夺愈加激烈的形势下,开展品牌建设,有利于提升公司在社会公众当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政府、合作伙伴等各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认同度和信任度,从而获得更多更优质的资源;金融、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及运营检修等技术服务业务在公司的地位愈加凸显,开展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这些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与附加值;公司资本运作的作用更加重要、步伐日渐加快,开展品牌建设,有利于在资本市场树立良好形象,赢得投资者的信任与追随,获得更大的运作空间和更强的融资能力;公司在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力度越来越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发市场的需求愈加强烈,开展品牌建设,增强公司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有利于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国际业务成为公司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通过品牌建设,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公司品牌既是公司形象的展示,更是公司管理水平的体现。公司品牌建设以管理水平为保证,塑造品牌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的过程。以品牌建设为纽带,可以有效激发工作动力,调动企业内部资源,形成围绕品牌建设持续提升管理水平的良好格局。同时,作为母子公司、总分公司等多种组织形态并存,四大产业板块同步发展的企业集团,各产业、各区域、各单位共同打造和维护“中国华电”品牌的过程,也就是推进集团公司战略实施和加强战略协同的过程。通过加强品牌建设,系统各单位围绕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共举一面旗帜、同塑一个品牌,既各有侧重又目标一致,既分工明确又协同推进,可以达到提高公司战略管控能力、促进公司战略实施的效果。

通过品牌建设,凝聚员工队伍。一个企业要发展进步,必须有一个象征,把全体员工凝聚起来。开展企业品牌建设,集中打造企业品牌,可以强化员工作为企业人的自我认知,加强行为上的自我约束,使企业品牌成为连接员工个人与企业的精神纽带,成为促进员工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内在动力。这样,企业与员工不仅作为法律意义上的“利益共同体”,更成为“心理契约”意义上的“命运共同体”,从而能够激发起员工高度的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执行力,把促进企业发展、自觉维护企业利益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主动贯彻公司决策部署,自觉投身公司发展进程,自觉维护公司形象,共同建设全体员工所共有的人生家园。

公司品牌建设的内外环境

国内外企业的品牌建设发展趋势。从国内外企业品牌建设现状来看,当今世界已进入品牌经济时代,据统计,当今世界共有知名品牌约8.5万个,主流市场已被知名品牌所占有:不足3%的知名品牌占有40%的市场份额和超过50%的销售额,个别行业甚至超过90%。2011年,世界排名前10位的品牌价值达到8400多亿美元;我国企业品牌建设起步较晚但呈整体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企业品牌前10强价值总计12600多亿元人民币。随着参与国际竞争步伐的加快,我国政府对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国资委也提出要培养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成为国际知名品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的央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的价值越来越大,品牌建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和企业界对品牌建设越来越重视,打造优秀品牌已经成为配置优质资源、扩大市场份额、集中优秀人才、提高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品牌战略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的核心。从企业的品牌建设发展趋势来看,企业界对于品牌建设本质要求和实施路径的认知愈加深化,在建设方向上正由依赖广告传播向实现文化营销转变,在建设内容上正由标识宣传向价值观推介转变,在建设路径上正由侧重形象建设向质形建设并重转变,在建设目的上正由扩大市场份额向增强话语权进而引领行业发展方向转变。

公司品牌建设的客观条件。公司品牌建设具有的有利条件主要有:公司是中央骨干企业,到2011年底,发电装机9400多万千瓦,约占全国装机总容量的9%,总资产5200多亿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和重要影响力,具有雄厚的综合实力;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致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清洁、可靠、优质的能源供应,在履行社会责任、弘扬人文精神等方面赢得了各方广泛认可,广大干部员工表现出的顽强作风、进取精神、科学态度、责任意识,具有较好的社会形象;公司在科学创造、技术应用、节能减排、生态保护等方面拥有多项国际、国内第一,走在了国内前列,具有大量先进可靠的要素支撑;随着煤炭、金融、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热力市场份额的扩大,公司除电能以外的其它产品和服务已经逐渐在客户中形成了品牌认知,具有一定的市场环境;公司品牌具有很强的可传播性,公司名称响亮、文化先进且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干部员工队伍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具有良好的传播条件;公司以企业文化为支撑、以标识应用为重点、以公关宣传为手段,已经有意识地开展了一些品牌建设方面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公司品牌建设存在的不利因素主要有:行业气质趋同。国内以电为主的能源集团特别是五大集团之间,在发展战略、管理模式、产品供应方面存在同质化问题,容易使社会公众造成混淆,难以对公司品牌形成具有个性色彩的独特认知。主要产品抽象。公司主要产品电能具有抽象化、不可存储等特点,在当前的电力体制下,不能直接面向终端用户进行产品销售,消费者难以形成直接感知。

二是要深刻把握品牌建设的新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公司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创造可持续价值为主旨,以打造“中国华电”品牌为主线,把握企业管理演进趋势,遵循品牌建设工作规律,巩固品牌基础,强化品牌特征,传播公司主张,拓宽推介渠道,努力达到形神兼备、质形俱佳的良好效果,为公司打造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幸福华电,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集团提供品牌支撑。

——促进公司科学发展,是开展品牌建设的主题。提高发展质量,坚持内部管理强化和外部形象优化相统筹,促进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协调,既是开展品牌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其根本目的。——创造可持续价值,是开展品牌建设的主旨。创造可持续价值是解决公司当前和长远问题的关键所在,是以优秀品牌促进基业长青的理想追求。

——打造“中国华电”品牌,是开展品牌建设的主线。当前,公司所要集中打造的,就是“中国华电”这一企业品牌,公司品牌建设要紧紧围绕这一工作主线来展开。

建设目标。公司品牌建设的目标是:与集团公司“创建世界一流”进程相适应,着力打造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幸福华电,大力提高公司的社会美誉度、国际知名度、员工忠诚度、价值贡献度,按照“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阶段目标,到2015年,使“中国华电”品牌成为政府支持、合作方信赖、公众认同的国际知名的一流企业品牌。

建设原则。

——统筹协调,持续推进。注重工作统筹,使品牌建设与战略实施、管理创新、企业文化建设相适应,与公司阶段性重点任务相适应,与各业务板块、各区域单位工作特征相适应,与“走出去”战略相适应,调动各方积极因素,分阶段、有重点地协调推进。坚持循序渐进,务求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推进实施,持续提升公司品牌形象。

——统一形象,突出个性。突出推介主体,妥善处理母品牌与子品牌的关系,协调公司品牌与产品品牌、活动品牌的布局,统一公司品牌形象,集中优势推介“中国华电”品牌。注重在价值主张、品牌口号上突出个性特征,赋予公司品牌以全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明的企业特征,以独树一帜的品牌特质吸引受众,使社会公众形成对“中国华电”品牌的独特认知。

——重在建设,务求实效。按照总体规划,着力抓好落实,力求计划可行、机制完善、措施得当、载体生动、执行有力、督导及时。注重遵循规律、善于创新发展,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品牌建设规律的认识,逐步提高品牌建设的水平。立足公司实际,扩大品牌影响,促进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三是要积极掌握品牌建设的新方法

发展品牌要素。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这体现了公司在能源行业中的重要地位,是公司品牌建设的根本依托。要深入实施公司战略,加快公司转方式、调结构、推创新、提效益进程,进一步打造以发电为主体、煤炭为基础、金融和工程技术产业协同,四大产业板块协调发展,规模效益兼备、煤电路港运配套的能源产业体系,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全力实现“1118”目标、“十二五”发展目标和“创建世界一流”目标,提升公司在国民经济、国有企业、能源产业中的地位。统筹运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公司在国际能源行业中的影响力。持续提升管理素质。这代表了公司的执企能力,是公司品牌的价值重心。要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决策效率,深化对标管理和星级企业创建,优化经济技术指标,着力完善国内先进、与国际接轨的具有鲜明华电特色的管理体系。创新推进技术升级。这说明了公司在技术市场的竞争力,是公司品牌形象的直接展示。要在工程项目设计和建设、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积极应用具有国际国内水平的环保型、节约型、高效率科学技术;深入开展国家创新型企业建设,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途径,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创新产业集群,实现“工程技术”向“高新技术”转变,“华电制造”向“华电创造”转变;向客户提供优质可靠的工程设计与总承包、运营、检修等服务。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这表明了公司勇于担当的高尚情怀,是维护公司品牌的重要内容。要大力提升发展绩效、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增强履责能力。严格生产管理,努力挖潜增效,为社会提供可靠经济的能源供应;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做到公司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相协调;统筹兼顾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热心公益事业,维护社会和谐,以发展成果回馈社会公众。大力弘扬人文精神。这反映了公司尊重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与幸福的思想境界,是公司品牌具有的浓郁魅力。要传承企业优良传统,弘扬优秀道德风尚,培育企业典范、树立企业楷模、崇尚企业英雄;坚持人本思想,注重人文关怀,提高员工幸福指数,维护队伍和谐稳定;培养优秀领军人才,促进员工成长成才,成就员工人生价值,提高员工幸福指数,努力推进员工与企业协调发展。

打造品牌特质。总结归纳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代表能源行业发展趋势、彰显公司价值主张、适应公众情感诉求、具有独特个性的品牌特征。关于公司品牌特质的要求是:顺应低碳经济对能源企业清洁发展的时代要求,把握发电行业由规模扩张向高效经营转变的阶段特征,符合党和国家关于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体现公司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价值,反映公司关于打造价值华电、绿色华电、创新华电、幸福华电的不懈追求。打造品牌特质的主要任务是:明确品牌定位。公司品牌定位应建立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企业集团、国际化企业、中央企业表率、社会公用事业属性等认知基础之上。形成品牌口号。在公司系统开展品牌口号征集活动,通过上下互动、集思广益、调整完善,形成贴近公众、亲切动人、能够引发共鸣的品牌口号(企业宣传语),设计推出公司对外宣传画。延伸品牌联想。归纳出的公司品牌特质、品牌口号要使社会公众能够对“中国华电”的价值取向、发展主张等核心理念产生品牌联想,望之明义、闻之动情。

构建品牌体系。优化品牌结构。构建以“中国华电”母品牌为主体,发电技术应用与服务、煤炭、金融、工程与高新技术、新兴能源等系列子品牌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形成公司品牌涵盖下的产品品牌、活动品牌等品牌布局,分阶段、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推介,当前集中打造“中国华电”品牌。原则上,公司各产业、各单位在从事项目发展、生产经营、市场开拓、技术服务等活动时,应以“中国华电”或“中国华电某某企业”名称进行;已在行业内形成一定影响力、占有一定市场份额的技术和产品品牌,可以继续沿用,但应逐步增加“中国华电”品牌元素。根据品牌建设发展,适时组织开展子品牌建设。统一文化要素。强化《华电宪章》在公司系统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严格标识管理,丰富对公司标识内涵的解释,赋予新的时代特征,并作出符合国际习惯、具有可传播性的恰当的外文解释;系统各单位在员工着装、生产现场、办公场所、公务车辆、对外交往等方面,要严格按照VI手册规定使用公司标识。规范公司名称使用,在公司文件、领导讲话、新闻宣传等书面材料及公关活动中使用公司简称时,统一使用“中国华电集团公司”或“中国华电”名称,避免使用“华电集团公司”、“华电集团”等不规范名称、简称;基层单位变更名称时,须经集团公司批准。

四是要加强品牌维护和形象塑造 拓宽传播渠道。加强新闻传播。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手机报等媒体及“三网融合”背景下新的传播载体,大力宣传公司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履行社会责任做出的重要贡献,对重点宣传活动进行深度策划,扩大社会影响。策划典型传播。推出一批在科学发展、精益管理、安全可靠、真诚服务、履行责任、扶危济困等方面富有感染力、吸引力、生动传神的企业故事、案例,进行广泛传播,并力争使其入选有关教学案例;力争推出一两个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典型;发挥各类荣誉称号的影响力,展示公司坚实的管理基础。利用事件传播。利用体育赛事、纪念活动、宣传周、突发事件以及资本市场重要活动等,向社会表达公司观点,增强公司品牌的社会亲和力,赢得良好口碑。探索文化传播。创作一批富有现代感、体现公司基本主张的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确定公司之歌,传播公司关于推动社会进步、推进行业发展、创新企业管理、心系社会大众等方面的主张和做法。运用网络传播。整合网络资源,将系统各单位网站变成公司网站的子网站,实现风格协调、管理规范、效能提升。根据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完善公司外文网站。加强网络宣传,展示公司风貌、开展网络科普、介绍行业发展趋势。开展广告传播。以艺术化、简约化的方式,适时适当地在新闻媒体进行形象宣传;系统各单位附近的指向路牌要将“中国华电”名称和公司品牌口号、对外宣传画作为主要内容;由各单位在所在地重要交通枢纽设立路牌广告;借助国家法律法规出台或开展重点工作宣传契机,参与公益广告活动,增强渗透力和感召力等。

加强受众沟通。妥善处理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区分受众特点,采用不同方式推介公司品牌。向社会公众集中推介品牌要素。适应公众心智模式,以感性认知方式,集中宣传推介公司发展理念、重大成果和典型人物等几个有代表性的关键品牌要素。对战略伙伴进行重点沟通。向燃料供应、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网、工程建设企业,以及煤炭、金融、工程和高新技术产业上下游产业合作对象重点推介公司诚信高效的品牌形象和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的突出优势,构建与合作伙伴的建设性关系。与特定受众进行深度沟通。通过高层沟通,向各级党委政府、行业组织、社会机构、民间团体重点推介公司实力雄厚、管理先进、负责可靠的品牌形象。与社会知名人士进行接触,向其介绍公司在创造经济社会人文价值,致力于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加快自主创新、真诚服务社会等方面所做出的主要贡献。

7.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分析 篇七

(一) 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 强劲之势一直延续至今。纵观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态势,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国际服务贸易整体发展迅速, 但各主要贸易区发展不平衡。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高达24150亿美元, 与1970年仅710亿美元的出口额相比, 35年间增长了33倍;服务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由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五分之一, 增至90年代的四分之一。同时, 服务贸易的发展在世界各主要贸易区又是不平衡的。欧洲地区服务贸易的发展居前列, 2005年欧盟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1040亿美元, 居世界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欧洲发达国家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 以及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服务业部门。亚洲地区除日本外多为发展中国家, 虽然总体发展水平低于西欧, 但经济发展速度快, 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居世界首位, 地区总体排名仅次于欧洲。

第二, 国际服务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 领域扩大。二战之前, 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劳务的输出输入上。二战之后, 由于第三次产业发展, 电讯、金融以及各种信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得以迅速崛起并快速进入服务贸易领域。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 国际服务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国际运输服务贸易的比重较20世纪70年代下降很多, 国际旅游的比重略有上升, 其他服务包话电讯服务、建筑服务、金融服务、保险服务、信息服务、专利或许可、其他商业服务和文化娱乐服务等可统计项目。这些大都是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项目, 在新的科技浪潮推动下, 增长速度很快, 远远超过在服务贸易中一直占比重较大的运输和旅游业的增长, 在世界服务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第三, 国际服务贸易全球化、自由化与贸易壁垒并存。目前, 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已基本实现服务化, 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以及服务业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均已超过65%。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是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 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和区域性贸易组织, 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的不同, 加之开放服务市场, 意味着大量要素的跨国流动, 一些敏感性领域, 如金融、保险、通讯以及航空运输等, 往往关系到服务贸易输入国的主权和安全, 各国必然对相应的服务业进口进行限制。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 为了保护本国的服务业, 各国纷纷采取诸如入境限制、技术标准、外汇管制等非关税壁垒措施。

(二) 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

第一, 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层次尚低, 国际市场占有份额亦很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不仅总体的规模水平迅速的提高, 其种类也日趋多样化。但真正起支撑作用的主要领域还仅仅局限于海运业、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及旅游业这类资源充裕型产业。即便是旅游业, 在旅游的“软件”建设方面, 同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在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低, 文化娱乐项目缺乏, 专业导游人员匮乏等。

第二, 服务贸易专业化水平呈现下滑趋势。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是用来衡量一国国际贸易是否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 系数越大越有优势。20世纪中叶以来,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专业化系数一直保持上升趋势, 服务贸易扩展的势头也越发强劲, 而我国近年国际贸易专业化系数呈下降态势。我国劳动力充足、自然资源丰富, 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及旅游业等资源密集型服务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服务贸易中, 比较优势主要是以人力资本为基础的, 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和政策会引起高技术人才的流动, 通过培训和教育, 人力资本的状况也会发生改变。然而, 我国的高等生产要素缺乏, 一些知识或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 如金融服务、技术服务, 发展该方面的服务出口要求出口国有很强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队伍, 而这些恰恰是我国现阶段所缺少而又急需解决的。从以上分析来看,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 在我国, 沿用传统比较优势思路运行的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将会日趋增大, 这有力地证明了比较优势并不等于竞争优势, 尤其在服务贸易中, 拥有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比较利益。

二、以进出口指标分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一) 服务贸易进出口指标

就我国服务贸易净出口指标来说, 中国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贸易上。近年来, 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虽呈逐步上升势头, 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 但仍占最大比重。而在全球服务贸易量最大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行业, 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总之, 我国服务贸易各项目的净出口指标显示出我国的竞争优势集中于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 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仍处于相对劣势。

(二) 出口市场占有率指标

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占有率就是服务贸易出口额与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值。它反映一国出口的整体竞争力, 其比例提高说明竞争力增强 (见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 美国是世界上服务出口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家, 达15%以上, 其市场占有率远远高于其余7国。而我国服务出口市场占有率还不到3%, 不足美国的1/5。我国服务出口市场占有率排在以上7国之后, 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市场占有率还是比较小的。

(三) 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

贸易竞争力指数 (TC) 是某一产业净出口与该产业进出口总额的比例, 用来说明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该指标作为一个贸易总额的相对值, 剔除了通货膨胀、经济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 即无论进出口的绝对量是多少, 它均介于±1之间。从出口的角度来看, 该指数越接近于+1, 表明国际竞争力越强。

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分析, 我国总体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呈现出负数状态, 这表明我国服务贸易整体上处于比较劣势,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从行业上看, 贸易竞争力指数均大于零的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 成为我国服务贸易的支柱项目。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大多时间里呈现出正数状态, 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余下的所有其他项目服务中, 贸易竞争力指数多为负数, 着实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相当低下, 尤其是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

(四) 服务贸易显示性优势指数

近年来, 美国、法国、荷兰和英国的RCA指数均大于1, 其中美国的RCA指数最高, 一直保持在1.4左右, 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很显然, 这些国家是世界上服务贸易最为发达的国家。日本和德国的RCA指数多年来一直处于0.7左右, 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而中国的RCA指数近年来一直徘徊于0.5-0.6之间,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弱, 属于服务贸易发展极其滞后的国家 (见表2) 。

综上所述, 不管从RCA指数的大小还是其变化情况来看, 与其他经济体相比, 我国服务贸易的总体国际竞争力很弱。

三、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第一, 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培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除了保持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的稳定增长外, 我国必须顺应世界潮流, 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项目, 包括我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金融、保险、通信、咨询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行业, 必须加快发展, 不断优化结构, 加大力度培养这些领域的应用性人才, 汲取国外先进的、成功的经验, 提升它们的竞争力。

第二, 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 加快金融服务发展。在我国的服务业中, 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如交通运输、旅游等仍占主导地位, 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比重很低。而当今国际服务业竞争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知识、技术、管理类的服务行业中, 此类服务呈现出制约因素少、市场增长快、附加值高的特点。所以我国必须加大科技投入, 加快知识、信息技术型服务业的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结构升级。此外, 还要加速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促进金融市场的有序发展。作为国际服务贸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金融服务在整个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中具有战略性意义, 它为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提供关键性的重要服务。但由于监管的真空, 导致了我国银行信用的缺失, 从而使我国金融服务在国际市场上无立足之地。所以, 加快金融体制的进程, 加快现代金融体系的建设, 不断完善和提高金融宏观调控水平和银行监管水平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是提高我国金融服务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资料来源:根据WTO官方网站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联合国《统计月报》, WTO Annual Report, 《国际统计年鉴》2000-2005年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平衡》2000-2005年计算

第三, 建立科学的国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我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 面对多行业、门类繁多的领域, 其宏观管理将主要表现为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 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 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商务部应设立专门机构管理我国服务贸易, 主要侧重于全国服务业进出口政策的协调和管理。

第四,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 要加强政府间谈判与协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继续在互惠原则基础上进行服务贸易谈判, 就越发显得重要, 它有助于我们自己意见的表达, 也有利于我们了解对方的要价, “知己知彼”, 方能“百战不殆”。通过双边尤其是多边谈判, 维护我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和权益, 在服务出口措施尤其对我国有特殊利益的方面给予平等待遇, 从而使我国经济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环境中, 以谋求高质量发展, 切实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服务贸易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揭示了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以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 培育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机制、建立科学的国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和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协调功能的对策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

关键词:服务贸易,竞争力,对策

参考文献

[1].张汉林.国际服务贸易[M].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4.

[2].谭小芬.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J].经济评论, 2003 (2) .

[3].黄俊.服务贸易壁垒的新特点与我国服务业的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6 (10) .

[4].郭怀英.我国服务业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宏观经济与研究, 2003 (7) .

[5].王绍媛.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基于进出口数据的指标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5 (1) .

[6].王国安, 扬军安.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 2005 (9) .

[7].韩可卫.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2006 (2) .

[8].邓世荣.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4 (3) .

[9].刘庆林.国际服务贸易[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

[10].王小平.中国服务贸易的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 2004 (8) .

[11].周怀峰.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 2005 (3) .

8.品牌贸易竞争力分析论文 篇八

服务贸易已经成为当代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内容,根据“国际竞争力只有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有意义”的论断,本文特选择地域相毗邻、人文制度环境相近、正倡导构建自由贸易区而在经济发展阶段上具有继起性的中国(发展中国家)、韩国(新兴工业化国家)、日本(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加以比较,主要采用RCA和TC指数进行定量分析,以分析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结构。

一、中日韩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

中国: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高速增长,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比重不断扩大,由表1可知,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达到1012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九大服务贸易国,首次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服务贸易出口467.35亿美元,同比增长18%。服务贸易进口55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到2007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双双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服务贸易总额为2560亿美元,增速超过20%。其中服务贸易进口额为129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4.2%,居世界第5位;服务贸易出口额为1216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份额3.7%,居世界第7位。

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旅游和运输仍占主导地位,但新兴服务贸易比重有所上升。近年来,中国运输服务出口比重呈逐步上升趋势,旅游服务出口比重则略有下降。2006年,运输和旅游服务出口额分别为210亿美元和339.5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分别23%和37.1%,合计占服务贸易出口额的约60%。同时,计算机信息服务、咨询以及广告和宣传等三个新兴服务贸易出口部门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合计较上年同期上升了4%和9%。

日本:从服务贸易发展总体趋势来看,服务贸易的出口额近20年的增长很稳定。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985年的205.2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173亿美元,出口业绩提高了将近4倍。作为服务贸易比较发达的国家,日本服务贸易出口额在世界上的排名基本维持在十强的水平,而其进口额更是维持在前5位。但是与其货物贸易大量顺差的状况刚好相反,日本服务贸易始终处于大幅逆差状态。服务贸易逆差大,说明日本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处于比较劣势,在服务贸易结构方面,运输,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占主导地位。

韩国:韩国虽然服务贸易发展起步较晚、贸易数量基数较低,但其发展势头良好。服务贸易总额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服务贸易出口额从1985年不足60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400亿美元,出口业绩提高了将近7倍,贸易总额2004年918.1亿美元,增长25.2%,2005年1038.4亿美元,增长13.1%,2006年1187.4亿美元,增长14.3%,2007年1466.3亿美元,增长23.5%,年均增速(2004年-2007年)达19%。出口额、进口额分别占世界第15位和11位。在韩国,目前处于第一位的是金融保险、不动产和工商服务业。列居第二的是社会团体和个人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旅馆和饭店业以及运输、仓储和邮电业分别处于第三位和第四位。韩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结构的变化是:运输业比重逐步下降,通信、计算机、信息等社会团体和个人服务业比重上升。

二、中日韩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对贸易竞争力的分析,主要是采用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优势变差指数等指标体系来加以分析的,因此,本文也主要以这三个指标为主要分析方法,对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比较。

1.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TC)

贸易竞争优势指数也叫出口竞争力指数或贸易专业化指数。是指一国进出口贸易差额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可对中国的服务贸易总体及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TC指数=(出口一进口)/(出口+进口),取值范围为(-1,1)。TC取值接近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接近平均水平,当TC指数的取值大于0时,说明竞争优势大,而且越接近1越大,行业竞争力越强,越接近-1,行业竞争力越小。

根据TC指数,1998-2006年,三国指数均为负数,说明三国均为服务贸易逆差国;小于均值水平,说明均处于竞争劣势。但相对而言,中国该指数略高于韩国和日本,且自1998年以来,基本处于稳定状态,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为稳定。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虽然它的服务贸易总额在世界前五位,但它的进出口逆差很大,均值达到-0.190,大于我国和韩国,日本服务贸易逆差的扩大导致了其竞争竞争劣势,但可以看到其竞争劣势有逐年缩小的趋势。

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在9年来都为负数,说明我国目前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服务贸易仍然处于竞争劣势的状态。虽然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在增长,但是逆差现象也一直出现,使得服务贸易TC指数基本上比较稳定,并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看出,自2003年服务贸易TC指数达到-0.086以后,2004、2005和2006年,我国的服务贸易TC指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为-0.046,为近8年来的最高点,这也说明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劣势在逐年改善,贸易逆差也呈逐年缩小的趋势。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RCA)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用来衡量一国某类产品出口量占世界该类产品出口量的比重,将其用于服务贸易,可以对我国的服务贸易总体及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

其计算公式为:RCA=(Xij/Yij)/(Xij/Yij),其中,蜀表示Yij)种产品出口额,yi表示i国全部产品出口额,即包括商品出口额与服务贸易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种产品出口额,Yw表示全世界产品出口额。

如果RCA指数大于2.5,则表明该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2.5-1.25之间,则表明该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如果RCA介于1.25-0.8之间,则认为该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具有中度的国际竞争力;倘若RCA<0,8则表明该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

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RCA指数1998-2006年均值分别为0.53、0.75、0.75,这说明,在整体上,三

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弱,指数偏低,服务贸易无竞争优势。与日本,韩国、相比,中国RCA指数在1998年-2006年平均值比同样是竞争力弱的两国平均低出0.22,由此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更弱,低于亚洲周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纵向来看,三国发展趋势平稳。我国1998年服务贸易的RCA指数为0.460,1998年服务贸易的RCA指数比1990年上涨23.91%,达到0.58,1998年——2001年,我国服务贸易RCA指数的平均值维持在0.57左右,但从2002年开始我国RCA指数有所下降,到2005年到最低点,到了0.47,2006-年依然在最低点。因此不难看出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并没有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明显改善。

3.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分析

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其表达式为:一种产品的出口优势变差指数p=(Gi-Go)*100,式中:G为某国J种产品出口增长率:G0为某国出口总额增长率。主要是反映一国在一年内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率与全部商品出口增长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看出一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情况。

根据p的数值,可以区分为4类:第1类,p大于10,为强竞争优势;第2类,p介于10到0之间,为弱竞争优势:第3类,p介于-10到0之间,为弱竞争劣势;第4类,p小于-10,为强竞争劣势。

三国相比,日本务贸易出口优势变差指数为0.3处于弱竞争优势,超出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和韩国均为弱竞争劣势,尤其我国滞后于日韩两国,说明我国服务贸易远滞后于货物贸易发展,对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我国的重视程度应有所提高。

纵向看,1998-200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年均增长15.3%,同期全部商品出口额年均增长达到19.7%,因此,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低于货物贸易。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只有1999年和2001年大于0,其余年份都小于0,尤其在2000年和2003年,P<-10,表现出强竞争劣势。从1998-2006年我国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年均水平来看,-10

4.分行业比较

以上的分析得出的关于中日韩三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比较只适用于总体状况,并不能反映三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全面结构特征,具体到各行业,三国竞争力强弱不尽相同。对于分行业的比较,我们采用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分析,由于三国服务贸

易主要以三大行业为主,我们主要进行运输,旅游,其他商业服务三方面的比较。

根据TC指数,三国各具特色,我国在旅游服务中竞争优势最强,运输服务最弱,日本在运输服务中占据优势,其它商业服务服务在三国中最弱,而韩国则在其他商业服务中占据优势。三国服务贸易支柱产业为劳动集型运输,旅游,说明其服务贸易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出口竞争力极弱。所以其总体服务贸易TC指数皆为负值,出口竞争力很弱。

各具体行业来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从8年来中国服务贸易TC来看,只有旅游业、通讯业、其他商业服务正值。建筑业的指数逐年大,说明随着中国建筑工程承包、劳务输出,开始走向海外市场,建筑业的国际竞争力在逐年提高。而运输保险、专业技术使用、特许费、电影音像均为负值,且数值较小,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相当弱,同时,运输、旅游、咨询、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的TC指数总的来说是不断上升的,说明这些服务部门的出口竞争力正逐渐地增强。其中一向被认为是劳动密集型的运输业与货物贸易的关系较为紧密,中国的运输服务在货物贸易连年顺差的情况下,TC指数却为负值,说明中国的运输业务大部分还是依赖于进口,国际竞争力正受到严峻压力。

三、小结

上一篇:党员意识淡化自我批评下一篇:秋天的云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