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柏拉图(精选13篇)
1.苏格拉底柏拉图 篇一
古希腊哲学三贤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之间是师承关系。苏格拉底和中国的孔子有点象,喜欢教导年青人,但并无著述流传,我们今天都是通过他们学生的记述来了解他们的思想。苏格拉底认为“心”是至高无上的,只有“心”能把握真正的形式和理想化。而感官对象只是有接近这种形式的倾向。比如我们可以考虑真实的三角形和抽象的三角形,真实的三角形指我们在经验中接近于抽象的三角形的那些具体个体。抽象三角形是理想化的对象,是“心”思考的对象。苏格拉底是所谓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当他被雅典权贵陷害入狱前曾得到消息并有机会逃亡,但他并未选择逃亡,而自愿留下受审。在狱中,苏格拉底曾以此为例驳斥了当时的机械唯物论: 由于雅典人觉得给我定罪比较好,所以我也觉得坐在这里比较好,留下来接受他们所定的惩罚比较好,因为我可以发誓,要是当初我不认为接受这个城市给我的任何判决比起溜之大吉来是一个更正当、更体面的办法的话,我的筋骨早就按照有人所说的最上策办法,到了米加腊(Megara)或波奥提亚(Boeotia)了。苏格拉底认为一切都是神创造与安排的,体现了神的智能与目的。提出最有知识的是神,知识最终从神而来,真正的知是服从神。后来的基督教护教者常以苏格拉底为例来说明希腊哲学是基督教神学的盟友。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唯心主义哲学最伟大的代表。柏拉图对于自然的看法是从人类需要和意向中先验地推导出来的,比如:神是好的,球是最完美的形式,因此,宇宙必然是球体的。所谓先验即经验之前,指无需经验即可得出的知识,如:神是好的,人性本质上是善的等。柏拉图轻视实验和技术,但重视数学这样的演绎科学,并在他的学园(Academy)中开设大量数学课程。柏拉图认为感官对象处在不断变化中,只有心的对象“类”(共相)是不变的。因此理念是唯一的实在,个体是影子。“心”在发现“类”以前,它们是没有实在的。柏拉图的这种观点被称为唯实论。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世界知识的综合者,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他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在哲学上,他提出了所谓唯名论,即:承认感官对象的实在性,也同时承认“心灵”对象的实在性。但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是唯一的实在,而“类”是名称或心理概念。亚里士多德重视对个体的研究和实验,而他的老师柏拉图则重视对抽象的理念的研究,从这个角度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有利于产生近代实验科学。苏格拉底被称为西方的孔子,这个话最初可能是不太了解孔子的西方人讲的,但能说明这两位先贤具有可比性,例如: ??
一、苏格拉底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先承认自己一无所知,通过不断提问的方法,来让对方认识到自己的无知,然后抛弃成见,重新展开思考。??孔子也讲:“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 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孔子当年讲的话,现在都有很多种理解,但有一个意思是肯定的,就是孔子认为自己一无所知,遇到求问,只是叩其两端,以揭开本来就有的答案。??
二、孔子重视正名,是第一个提出“正名”的思想家。以往哲学史都过于重视正名的政治意义,忽略其逻辑意义。正名应是确定名词概念的涵义,分别不同的名词的不同的涵义。同时,孔子也是第一个发明类比方法的人,像“举一反三”、“一以贯之”、“触类而长之”、“闻一知十”等等,后来墨子提出“大取”、“小取”,荀子提出“推类度类”,都是与孔子的发明分不开的。??苏格拉底在这方面的成绩更是突出,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说:有两个贡献应归功于苏格拉底,即定义和归纳法。看柏拉图的对话,苏格拉底与他人辩论之前,总是首先挖掘概念的含义和本质,让人们从认识事物的具体层面上升到一般层面。??
三、孔子相信有人格意志的天,而且相信自己承受天命而有一种使命感。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没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末畏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当孔子在匡地被囚时,不知将来遭遇如何。但是他说周文王死后,一切周朝的文化不是由我来继承和发扬吗?如果天意要毁掉这个文化,我这个后死的人就不会和这个文化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天意不是要毁掉这个文化,匡地的人能把我怎样呢?他的使命感极具魅力,无论是曾子的“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还是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都与孔子的影响密切相关。??苏格拉底也同样有强烈的使命感,把自己比喻成“牛虻”,说:“神专门将我分派到雅典,这个城邦类似于一匹高大的良种马,由于身躯过于肥硕,日趋懒惰,所以需要牛虻的刺激。神将我分派到雅典,就是让我来履行牛虻的职责。”他把自己和政府作对,看成是舍我其谁的责任,当法庭要求他放弃自己的工作,他宁死不屈:“不管你们是不是释放我,我都决不会改变我的行径,虽万死而犹不改!” ??两者的相似点肯定还有,像他们都是诲人不倦、述而不作,但主要的应该就这些了。下面说说不同之处吧,因为无论在人生方面,还是思想方面,与相同点相比,不同点更多。兹拈数例: ??
一、孔子首先没有苏格拉底那样幸运,虽然号称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所有弟子加起来也没有一个像柏拉图那样牛鼻的,他最喜爱的颜回又营养不良,死得比他还早,最后就只有薄薄一本《论语》来记录他的少量言行,而且还不全是他一个人的。??反观苏格拉底,他留下来的人生形象和思想内容就丰富多了,后人有目共睹:苏格拉底能够流芳百世,跟柏拉图是分不开的,甚至是关键因素。如果没有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我们对他就不会有任何兴趣,苏格拉底之死也就成了抽象的符号,只有了解他的言行,才知道其伟大之处。如孟子所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他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他的死。但了解他为什么而死,才真正了解他的哲学。(可以参考《后人对苏格拉底之死的误解》)??
二、孔子非常渴望从政,并且做过鲁国中都宰,后来又东游列国,最后仕途无望才退而编书教学。??苏格拉底截然相反,在《申辩篇》中能看到,苏格拉底说他自幼就能听到一种召唤(call),它只会阻止苏格拉底去做某一件事,而不命令他去做什么。它曾阻止苏格拉底从政。苏格拉底反思说:“我想这是很对的,因为我可以断定:如果我从政的话,那我早就没命了,不会为你们或我自己做出什么好事了。(他的学生柏拉图却一生都在寻求从政的机会,曾经三下西西里岛,企望在叙拉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三、孔子在公元前517年离开鲁国,投奔齐国去发展,“仕”齐国3年后,当得知齐国大夫晏婴等人要治自己罪时,他迅速逃跑回了鲁国。(其实孔子并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看到有人根据苏格拉底来裁割孔子,认为孔子藐视法律,殊不知当时根本没有所谓的法律,又何来藐视?这种完全忽视两者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单纯的个人PK,是很可笑的。)??在《克里托篇》中,能看到苏格拉底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拒绝越狱逃跑。后人对此极为称颂,所谓求大义舍小节等等。虽然我就此写了《苏格拉底的性格缺陷》,但并不是说他这样做就是错误的。只是说,他在一些方面也有薄弱的之处,这是每个人都避免不了的。??
四、虽然两者的教学方式有点相似,但内容却截然不同。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教人,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为教材,以礼乐文明的继承者自居;其礼乐文明的核心是仁与恕。??苏格拉底通过诘难、辩驳,其目的是让人认识自己的无知,其辩证法指向人的灵魂如何臻于至善。也就是说,灵魂臻于至善是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最高目标。??除此之外,还有邓晓芒教授指出:苏格拉底的对话把言说标准确立于言说本身,具有向对话双方自由开放的性质,孔子则把言说标准放在言说之外的个人情感体验之中,是一种任意独断的权力话语,由此而形成了中西两千多年传统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的根本区别。??我认为这夸大了个人的作用,民族文化的“深层结构”才是真正决定后人看重什么样的哲学家。中国古代也有注视语言的哲学家,如惠施、公孙龙,但这种哲学最终还是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不符。而孔子、庄子这样的哲学家能引起广泛的共鸣。
从柏拉图与孟子思想的异同中浅析中西文化的异同
——我读《理想国》之孔见
国学实验班:沈相辉
冯友兰先生曾在其大作《中国哲学史》上册中将孔子说成是中国的苏格拉底,孟子则是中国的柏拉图,荀子则为亚里士多德。历来有人批评说冯先生不应该说孔孟荀是中国之苏柏亚,而应说苏柏亚为西方之孔孟荀。此一问题乃是一种民族情结之表现,在此不多评价。但先生将孟子与柏拉图并论,确实有其理论依据的。孟子在中国之地位,与柏拉图在西方之地位,可以说是一样的。我们分别看代表两人思想的著作《孟子》和《理想国》,就可发现二人在自己所处之年代与所处之文化区域所提出之思想理念所产生之影响是如此之相同,在许多方面,两位贤人的观点可谓不谋而合;但同时也由于二人所处之地理区域的自然和文化思想等差异,又导致二人在面对有些问题是,又会出现一些截然相反的观点。中国儒家历来有“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想辅相承”之观念,在对待孟子与柏拉图的思想时,我想也可作如是观。在中国,孔孟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足以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而苏柏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西方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二人思想的相同之处,其实也是反映出中西文化的相同之处,其不同之处,其实也就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之处。本文试图从《孟子》与《理想国》中所反映出的孟子大同思想和柏拉图理想国思想作一浅陋的比较,企图从此窥见中西文文化异同之一斑,但由于才学有限,所看之书,尚只是二人之冰上一角,何况于圣人之意更不足以道。是以之作抛砖引玉之资,然耶否耶,以待大方之家。
孟子所主张建设的国家,是儒家历来主张建设的大同社会。:《礼记·礼运》中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孟子》一书中也有具体的描述:“不违农时,穀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穀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当然,对于孟子心中的那个大同社会,他还进行过很多具体的描述,在此不多赘述,因为我们仅从上面两段材料中就可以看出孟子的大同社会的一些特点:一是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二是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三是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四是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制度;五是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体系;六是各尽其力的劳动分工制度。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柏拉图的国家,作为柏拉图政治哲学的一个重要观念,“理想国”是柏拉图政治哲学的最高境界。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柏拉图《理想国》或者柏拉图其他的著作中,其“国家”的意义,在很多时候,实际上指的只是古希腊的“城邦”。所以,在柏拉图这里的“国”,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国”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最显著的便是这个“国”的地理范围,柏拉图之“国”的概念,显然要小于我们今日所说的“国”的概念。所以,柏拉图关于国家的构建方面的思想,更确切来说是关于理想城邦的构建。柏拉图在其《理想国》中对“理想国”的描述较为分散,他分别从教育,政治,军事等关于国家的各个方面进行论述理想国家的具体情况,由于其描述方式是通过“苏格拉底式对话”来进行的,所以我们很难单单从某段或者某篇文章就能把他的理想国家总结出来,但通观全书,我们能够发现,其理想的国家,其实就是一个正义的国家。那么,到这里,问题又来了:怎么样的国家才是正义的个国家呢?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在他看来,这三个阶层各尽其职,达到和谐便是正义的国家。在《理想国》第四卷中,柏拉图说:“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在国家里各做各的事。”
我们比较一下《孟子》和《理想国》,可以发现一些异同。在叙述方式上,二者都是通过对话而引出各自对于国家建设的观点。《孟子》的叙事方式是典型的中国请教式对话,如统治者问孟子治国之术,或者是学生问孟子安邦之策。《理想国》是古希腊最流行的“苏格拉底式”对话。但二者虽然都是典型的对话时叙述方式,但孟子的思想较为集中,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只要从书中的一些重要段落中就能大体上把握其主要的观点。而柏拉图的却较为分散,我们难以快速把握其主要的中心思想。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中西方在思维上的异同所造成的。在中国人看来,我这个观点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直接把握的观点讲出来;而在西方人看来,我虽然有这个观点,握还得进行充分的论证才行。所以,中国的哲学藏于简短的名言之中,《论语》《孟子》是也;而西方的哲学却藏于繁琐的论证过程之中,《理想国》是也。那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是中国人在智商上不如西方,其实不然。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中国之哲学少了西方繁琐之论证,其主要原因非但不是中国人不如西方人擅长与思维,反倒是因为中国人太过于聪明而不屑于在做无谓的论证。如果说论证,《孟子》里面也有,但正如孟子所说,是在“予不得已矣’的情况下才进行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如此之不屑于论证呢?其主要原因乃是在于中国人对于一个哲学问题,一眼便能看出其本质所在,认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又何必再没事找事的进行所谓的论证呢?就好像天本来就在你头顶上,你又何必再去证明一下呢?中国人对于这类问题看的极破,所以对此也就极少去论证,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没有必要的。所以中国古代哲学只在先秦时期出现过极短时间的萌芽,如《老子》等蕴含哲学思想的典籍的出现,至于其他的中国古代典籍,虽然也含有哲学的思想,但却极少有自成一系统的哲学,所以西方人常常说中国没有哲学。殊不知,中国人的最高哲学,是不为哲学而哲学,而是为生活而哲学。中国人太聪明,所以对于哲学,他们在先秦的时候只稍微思考了一下,就发现路子不对,因为你作为个体的人,不好好的立足于你自己的脚下,却老是往天上去看,实在是没有意义的,况且这是极容易“摔跤”的。而恰恰相反的是,西方人却是连为什么天空在头顶这样的问题也要追问而以至于论证的,就好像吃了个鸡蛋,他还得知道下蛋的鸡是那只。西方人对于任何一个问题,都表现出极大的好奇与热情,并不断的用自己的思维去论证,必要打破沙锅问到底。这种钻研的功夫,一方面实在是难能可贵,可另一方面,却也未必就显的高明,就好像西方哲学里所谓的纯粹理性批判,试想一下,以理性来批判理性,岂不是一个人即时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吗?但这个问题在此我们不做深一步的讨论。言归正传,我们从柏拉图《理想国》的叙述方式中显而易见的知道,西方人的谈话之所以繁琐,是深受其内心对于理性的强烈渴望而形成的,在他们看来,一个没有经过理性论证的结论是没有任何价值的,也就没有任何的说服力;而在中国人的思维模式里,这个问题是这样就是这样,理所当然的,不需要再作任何的论证。所以,梁寿铭先生说:“西方的文明成就于科学之上;而东方则为艺术式的成就也”(见梁寿铭先生之《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
再次,我们再来看孟子与柏拉图对于统治者和人民之间关系的一些观点。孟子将一个国家里的人分成统治者和人民两个部分,而柏拉图将国内的人分成三个阶层:统治者,护卫者,人民。这实质上反映出中西方思维中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人喜欢用二分法,而西方人喜欢用多分法。究其原因,乃是由于中国人有崇尚简单的传统,在中国人看来,大道至简;而西方人却最怕疏漏,所以他们必要将一东西作一解构而分析之。所以,中国人最怕麻烦,西方人则最不怕麻烦。同时,在对待男女关系上,孟子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虽然在《孟子》一书中他没有明显的说明,但儒家的伦理观念里面“男尊女卑”是历来都有的,因而,孟子作为“亚圣”,其实是认为男女不平等的。而在柏拉图这里,男女是平等的,在《理想国》的第五卷中,他公开的提出男女平等,并且说女子也可以充当“哲学王”来像男子一样统治城邦。在《理想国》全书中,关于女子的篇幅很多,其中还有像第五卷一样的特别讨论女子的,这种情况在《孟子》或是儒家的其他书籍中是不多见的。这也反映出中西方在男女平等方面是极其不同的。我们再看国家中的权利分布,在孟子这里,他主张“民贵君轻”,提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上天,也就是“君权神授”,虽然他也看到人民的力量,要求统治者实施“仁政”来笼络民心,但却没有提出统治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概念。而在柏拉图《理想国》中,却系统的提出选举的概念,并指出统治者只是为城邦服务而进行统治的,也就是统治者的权力是来于人民的。因此,在孟子这里,统治者的权力极大,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统治者实际是迫不得已才出任的。因此,中国的专制政治及其发达,而民主不足;西方的民主政治及其发达,而权谋不足。孟子之理想统治者是“仁者”,柏拉图的理想统治者是“哲学王”,二者对于统治者个人的要求都极高,因而在中西方的政治哲学里,都要求统治者对于自身素质尽善尽美。不同的是,在孟子看来“仁者”“兼济天下”是“天降大任”,所以应当当仁不让;而在柏拉图的“哲学王”这里,“哲学王”其实是在城邦人民的推举下不得已而为之的。二者一为主动,一为被动,实则反映出中西方民众的不同态度。
总的来说,虽然两种理想各有差异,但没有谁优谁劣的区别,二者各有千秋。孟子之大同社会,柏拉图之理想国,其实都共同反映出东西方民众的一个共同的愿望:和谐。虽然在现在他们的理想仍旧显得那么的不现实,但谁又能斩钉截铁的说在将来也不可能呢?在思维中存在的东西是不是在现实中也存在呢?这是一个问题。
2.苏格拉底柏拉图 篇二
“等一下!”苏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 “你告诉我的话, 用三个筛子过滤过了吗?”
他的学生摇了摇头。
“你要告诉别人一件事时, 至少应该用三个筛子过滤一遍。第一个筛子叫真实, 你要告诉我的事是真实的吗?”
“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大家都这么说, 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应该用你的第二个筛子去检查, 如果不是真的, 至少也应该是善意的。你要告诉我的事是善意的吗?”
“不, 正好相反。”他的学生羞愧地低下头。
“那么, 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检查看看, 你这么急着要告诉我的事, 是重要的吗?”
“并不是很重要……”
“既然这个消息不重要, 又不是出自善意, 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 你又何必说呢?说了也只会造成我们两个人的困扰罢了。”
在企业管理中, 搜集、甄别、分享、分配信息, 是一个管理者能否实现有效管理的决定因素之一。当下属说“有一件事”要告诉你的时候, 不妨也先用三个“筛子”过滤一下, 以甄别那些搬弄是非或诽谤的话, 免得被人利用, 成了是非信息的传播者和影响者。
3.苏格拉底名言 篇三
2.气象学说:爱情不怕黑暗,公园里越黑暗的角落恋人们越爱往那儿钻;爱情不怕热,即使气温是摄氏度1。
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4.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5.意见和感情的相同,比之接触更能把两个人结合在一起;这样子,两个人尽管隔得很远,却也很接近。
6.爱是磕磕碰碰中的修修补补。
7.爱情里面要是搀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
8.要善待爱情,因为它不会一辈子跟着你!
9.在各种各样的谨慎中,恋爱时也许是最有碍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10.正像和火药的亲吻,就在最得意的一刹那烟消云散。最甜的蜜糖可以使味觉麻木;不太热烈的爱情才会维持久远。
11.爱情的基本要素就是相信爱情本身是不朽的。
12.爱情是理想的一致,意志的融合。
13.获得爱情你可以随便用什么办法,而保持爱情却需要智慧。
14.对异性诉苦,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经典、最富有诗意的催欲剂。
15.爱情原来本就是海里的沙,只有你用心去呵护它,用泪和心血去滋润它,让它沉醉于心才能成为一颗水晶。
16.爱,对于婚姻来说,是很沉重的。我想,结婚,不需要太多的爱,只要合适就行。这个合适,是合适结婚。
17.爱情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会我们重新做人。只有爱能够创造有真正的生命的坚实的东西。
18.把爱情比做海之蓝色,因为它宽广、清晰、透明,永远都不会褪色。
19.从眼睛流露出来的爱情比较不容易造假!
20.做个智慧的女人,要懂得如何去爱一个男人和他的钱!
21.真实的自由恋爱,并非享乐的恋爱,而是人格的恋爱。爱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
22.友谊是两个平等者之间的无私交往,爱情则是暴君与奴隶之间的卑下交流。
23.爱情老手,通常不会轻易将恋爱谈出结果!
24.曾经相遇,总胜过从未碰头。
25.我承认天底下再没有比爱情的责罚更痛苦的,也没有比服侍它更快乐的事了。
26.如果说嫉妒是友谊的不可逾越的障碍,那么猜疑就是爱情最危险的敌人。
27.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8.爱人至少要在心灵方面没有欠缺,如果只是身体的欠缺,那还不失其可爱。
29.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30.诗人常说爱情是盲目的,但不盲目的爱毕竟更健全、更可靠。
31.与被爱的人长期相处的秘诀是:放弃改变对象的念头。
32.谁的爱情宫殿是用美德奠基,用财富筑墙,用美丽发光,用荣耀铺顶,谁就是最幸福的人。
33.初萌的爱情看到的仅是生命,持续的爱情看到的是永恒。
34.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35.一个有理智的人恋爱时,可能像一个狂人,但他决不会像一个傻子。
36.适当地用理智控制住爱情,有利无弊,发疯似的滥施爱情,有弊无利。
37.所谓外遇,就是有了爱情和面包之后,还想吃蛋糕的心情!
38.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39.曾经相遇,曾经相爱,曾经在彼此的生命光照,就记取那份美好,那份甜蜜。虽然无缘,也是无憾。
40.人并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
41.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42.谈好恋爱的秘诀在于,不必严肃,但必须正经!
43.选择你所喜欢的,爱你所选择的。
44.如果不爱他的父母、同志和朋友,他就永远不会爱他所选来作他妻子的那个女人。
45.爱,原来是没有名字的,在相遇之前等待的,就是它的名字。
46.男人的爱情如果不专一,那他和任何女人在一起都会感到幸福。
47.爱情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灵看着的。
48.婚姻是难度最高的爱情,因为必须边啃面包边谈它!
49.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4.苏格拉底名言 篇四
☆ 美是难的。
☆ 逆境是人类获得知识的最高学府,难题是人们取得智慧之门。
☆ 无知即罪恶。
☆ 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 我与世界相遇,我自与世界相蚀,我自不辱使命,使我与众生相聚。
☆ 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 认识你自己。
☆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 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
☆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苏格拉底名言
☆ 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 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 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 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 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 男人活着全靠健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 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5.苏格拉底著作语录 篇五
2、There is only one good,knowledge,and one evil,ignorance。唯一的好是知识,唯一的坏是无知。
3、The secret of happiness,you see,is not found in seeking more,but in developing the capacity to enjoy less。幸福的秘诀,不是寻求更多发现,而是在成长中享受到细微的一种能力。
4、Think not those faithful who praise all thy words and actions;but those who kindly reprove thy faults。那些总是赞美你言行的人必定不是忠诚的朋友,忠诚意味着温和地指出你的过失。
5、The hottest love has the coldest end。最热烈的爱会有最冷漠的结局。
6、Let him who would move the world first move himself。要想改变世界需先改变他自己。
苏格拉底表达生命的内涵:
追求真理是西方哲学家共同的目标。真理就是真实存在之物,此物与客观的命题或知识不同,而是“真实”本身。在希腊时代,“真理”这个词等同于英文的discover,亦即“发现”的意思。希腊人认为所有的一切都被盖子(cover)盖住了,有时是因为外在事物本身被遮蔽,有时则是因为我们自己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纱,自己戴着有色的眼镜来看这个世界,所看到的当然与真实有所不同。
人生也有各种遮蔽,一个人在什么环境成长,接受何种教育,父母亲灌输了什么样的观念,都会让他有所遮蔽。如果想要发现真相,就须去除这些遮蔽。苏格拉底之所以不断让别人觉察自己的无知,就是为了帮助他们去除遮蔽,因为他们自以为拥有的许多知识,往往都是假的知识。经过与苏格拉底的谈话之后,就能破除这些假的知识,这也就是把遮蔽去除。去除了遮蔽,人才可能发现真正的存在。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追求真理,心中充满了对于存在(being)的向往,所以基本上他对于每天变化的一切并没有太大的兴趣。这种特质在他的`学生柏拉图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柏拉图一生所追求的都是无法通过感官,而必须通过理性才能掌握的真正的存在,称为“理型”(idea)。这等于是要人减少感官的作用,增加理性思考的运作范围,因为只有理性才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到真实。
6.苏格拉底哲学思想及方法初探 篇六
一、苏式问题的特点
暴露他人的无知和欺骗, 苏格拉底有一个万全的方法, 他称之为“诘问式” (elenchus) , “Elenchus”是用来表达“省察” (examination) 和“考察” (test) 的希腊词。由此而来的动词 (luncheon) 不仅有“省察”的意思, 而且有“羞辱” (to shame) 或“反驳” (to refute) 的意思。所有这些事情, 苏格拉底籍着问题就做到了。这些问题是苏格拉底为每一个受省察者精心设计的。下面从有关苏式问题的三个方面来了解苏格拉底方法:
1、问题的特征
苏格拉底并没有问一些看起来很困难的问题。实际上, 他问的问题都是他人自信能回答的。被苏格拉底省察之前, 他人一般非常自信地认为他能回答问题, 甚至在人家眼里, 苏格拉底的问题看起来几近愚蠢。结果是被省察者出现两个自我。一个承认其称述存在问题, 另一个提出有纰漏的称述。在被省察者看来, 苏格拉底除了为他们着想外, 什么也没有做。比如, 在显明被问人的回答有纰漏时, 苏格拉底仅仅是说:瞧, 如果你想想, 你就会明白这是有纰漏的, 并不是你真正所相信的。因而明白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相信的。由此, 苏格拉底向他人表明, 他们自己的回答揭示了一些他们实际上并不熟悉的东西。一方面, 他们提出自以为不错的回答, 另一方面, 他们又籍着思想和反思看到回答并非不错。
2、被省察对象特点
苏格拉底反驳的是专家——这些人不但自认为有智慧, 而且有也被他人认为是有智慧的。与其说是他人, 还不如说, 那些专家完全受骗了, 还以为自己知道很多重要的事情。于是他们被苏格拉底证明了是不拥有智慧的, 也就是说连专家也不拥有智慧, 那就说明了人不是有智慧的。特尔菲的女祭司说苏格拉底是全希腊最有智慧的人, 仅仅是因为他明白, 就智慧而言, 人实在算不了什么。[2]在受审时苏格拉底申明, 尽管对他人而言, 这是有智慧的, 但他的确没有智慧。“每次别人在给定话题上都宣称自己拥有智慧, 我都成功地证明这是错误的, 旁观者就认为我知道关于该话题的一切。先生们, 其实不然, 非常显然的是, 真智慧属于神。”[2]
3、问题阙限
苏格拉底并没有问他人关于任何客观事物的问题。他只关心道德问题。苏格拉底问他们关于道德的看法, 然后向他们显明其回答暴露了他们不仅于道德本身无知, 而且对自己的道德观的看法也是无知的。
比如, 我们如何显明某人“死刑在道德上是错误的”的道德宣称是有纰漏的?既然人们对这宣称正确与否有着不同的意见, 我们就不可能去查百科全书或任何别的参考书。那么我们怎么证明这个宣称实际上是有纰漏的呢?对于这个道德宣称, 我们无法用参考书来判断它是否有纰漏, 但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哲学技巧。苏格拉底已经使之臻于完美。苏格拉底的省察方法有着精巧而有力的逻辑技巧, 从而可以显明他人的道德信念是有纰漏的。当代的哲学家用苏格拉底所完善的这些逻辑技巧来考察理论或关于各种事物的观点, 其范围从道德的本性到知识的本性和上帝的存在。苏格拉底教我们如何考察和分析各种观念, 他向我们显明, 如果发挥得当, 人类理性可以作为有力的工具来考察信念和抽象观念。不仅仅对于道德哲学, 而且对于一般性哲学。
二、苏式诘问法的基本原理
苏格拉底运用何种具有逻辑技巧的省察方法以显明某种道德宣称是有纰漏的?在这里可以总结为三个方法要点: (1) 他指出道德宣称的逻辑推论; (2) 他表明人类有不一致的道德信念; (3) 他指出道德名称的定义的反例。通过这些方法, 苏格拉底揭示人类的两种无知, 即不一致的无知和定义的无知。
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道德的逻辑推论?要知道每一个陈述都有一些逻辑推论, 也就是说, 倘若这个陈述是真的, 那么关于这个陈述的其他一些陈述也是真的。譬如, 倘若“人都终有一死”这个陈述是真的, 那么陈述“没有人不是终有一死的”就是真的。由此, 陈述“没有人不是终有一死的”是陈述“人终有一死”的逻辑推论。同样地, 放在一起的两个或更多的陈述也有其逻辑推论, 比如:命题1.人都是终有一死;命题2.苏格拉底是人。如果两个命题的都是真的, 那“苏格拉底终有一死”是命题1和命题2的逻辑推论。单个命题和组合命题都有其逻辑推论。必须了解的是, 每一个陈述和每一个陈述组合都有隐藏的内含的信息。这些信息只能籍一些逻辑工具, 籍着有结构的被引导的思维才能揭示出来。我们说, 每一个句子和每一个句子组合的隐藏的内含信息组成了他们的逻辑推论。由此你所有的信念都有逻辑推论, 也就是说你所有的信念都有你不曾认识到的隐含信息。
在柏拉图对话录《欧绪弗洛篇》中, 就很好地诠释了道德宣称的逻辑推论方法:欧绪弗洛指控自己的父亲谋杀一个奴隶, 原因是一个属于欧绪弗洛父亲的奴隶杀死了另一个奴隶, 结果这个奴隶被欧绪弗洛父亲绑上投入沟里, 之后死亡。为了让苏格拉底信服其所做的是正确的, 欧绪弗洛甚至提及了两位深受爱戴的奥林匹斯山神——宙斯和克洛诺斯, 他们分别用链条绑缚了各自的父亲, 因为其父犯了错误。于是欧绪弗洛推论道:如果奥林匹斯诸神可以绑缚父亲, 类似地, 那么欧绪弗洛就可以起诉父亲。苏格拉底声称他不相信诸神的故事, 而欧绪弗洛坚称它们是真的。苏格拉底提醒欧绪弗洛, 欧绪弗洛相信传统诸神的故事是真的, 那么他也相信诸神彼此争斗。于是苏格拉底问欧绪弗洛诸神所争斗的是什么?欧绪弗洛说他们争斗是为了道德问题, 即何种行为是公义的, 何种行为是神圣的, 如此等等。苏格拉底于是注意到欧绪弗洛相信如下两个命题: (1) 诸神之间有仇恨和愤怒; (2) 诸神关于何种行为是公义或不公义的, 神圣或不神圣的等问题均存在分歧。从以上两个命题, 苏格拉底可以的出如下信念:关于何种行为是神圣的还是不神圣的, 诸神并没有一致的看法。苏格拉底得出的命题3是命题1, 2的逻辑推论。由此, 苏格拉底向欧绪弗洛提示出, 欧绪弗洛所相信诸神对何种行为是神圣的或不神圣的没有一致的看法。苏格拉底在为欧绪弗洛思考, 以使欧绪弗洛能够明白自己所相信的。接着, 苏格拉底证明了命题3和欧绪弗洛如下信念的逻辑推论:命题4起诉我的父亲是神圣的。如果欧绪弗洛相信命题3和命题4, 因此他也必须相信诸神对于欧绪弗洛起诉父亲这一事件的神圣与否并无一致的看法。于是从命题3和命题4, 苏格拉底得出如下推论:命题5——欧绪弗洛起诉自己的父亲谋杀实际上是否神圣, 诸神并没有一致的看法。由此可以看出, 苏格拉底证明他人道德信念有纰漏的方式之一就是, 指出他们有着不一致的道德信念。因为在指出雅典人有着不一致的道德信念时, 苏格拉底就证明了他们至少有某些信念是错误的。在和欧绪弗洛对话一开始, 欧绪弗洛说他对指控自己的父亲是神圣的没有丝毫怀疑。换句话说, 欧绪弗洛以为, 所有的神都认为他所做的是神圣的。即命题6:所有的神都同意欧绪弗洛指控自己的父亲谋杀是神圣的, 但是命题6显然和前面得出的命题5相违背。于是苏格拉底向欧绪弗洛证明, 欧绪弗洛的信念至少有一条是错误的。
苏格拉底运用诘问式来证明欧绪弗洛的道德信念是有纰漏的。他所做的是:指出欧绪弗洛有着许多道德信念。并且证明它们不可能同时为真。重要的是, 苏格拉底并没有告诉欧绪弗洛哪个道德信念是错误的, 他做的比这精妙得多。苏格拉底只不过想要欧绪弗洛认识到, 他受到了一种奇怪处境的影响:他自己的信念彼此不一致。苏格拉底相信, 最终还是要欧绪弗洛自己来解决这种不一致。因而苏格拉底用以证明某人道德信念有弱点的方式就是证明某人确实有着不一致的道德信念。为了这样做, 苏格拉底从对话者那里找到了许多不同的宣称, 推出它们的逻辑推论, 然后证明它们彼此不一致, 我们把这种起因于信念不一致的无知称为“不一致的无知”。
定义的无知不同于不一致的无知。对于苏格拉底而言, 定义非常重要。他反复问及一个问题。往往有着这样的形式:什么是F?什么是F类事物所共有的?其中F代表的是一些道德属性, 如神圣、德行或公义。苏格拉底之所以问这个问题, 是因为他认识到一般性名称有些奇怪。与专有名词不同的是, 一般性名词可以指称许多不同的事物。苏格拉底认为, 所有这些不同事物都必定有共同点, 比如所有公义的行为也都是如此。以下是公义这个一般性道德名称的几个实例:1服从法律;2遵守合约;3在法律之下平等待人;4消除社会中的各种不平等, 使人人得益;5确定犯人所犯罪行的相应惩罚。苏格拉底推论出, 所有这些行为和其他我们称之为“公义”的行为都有一共同点, 否则它们就不被称为“公义”。他最关心的是这样一些问题:所有公义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点?所有神圣的行为有什么共同点?所有有德行的人有什么共同点?苏格拉底喜欢请对话者给出一些一般性道德名称的定义。当他们这样做时, 苏格拉底会向对话者证明定义是有纰漏的。然而大多时候, 苏格拉底证明某定义有纰漏是因为该定义要么太宽泛要么太狭隘, 要么两个问题都有。换句话说, 苏格拉底证明某些定义是因为它们有反例, 把反例当作一个例子以证明某宣称是错误的。《凯拉斯篇》中苏格拉底问凯拉斯, 在所有被称为“勇敢”的勇敢行为中有着什么共同品质?苏格拉底想知道所有勇敢行为的共同点, 凯拉斯是一名著名的勇士, 他自认为很了解勇敢是什么, 他的回答是:坚守岗位, 坚持与敌战斗。然而苏格拉底指出, 凯拉斯的定义太狭隘。苏格拉底指出, 在大海上, 在疾病中, 在贫困中, 在政治活动中, 等等, 有人也是勇敢的。指出凯拉斯的定义没有包括的一些勇敢的例子, 苏格拉底就说出了凯拉斯定义的反例。凯拉斯同意其定义有反例, 太狭隘, 因而是错误的。于是凯拉斯关注自己的勇敢观念, 知道自己需要提出没有反例的定义, 于是将勇敢定义修改为“灵魂的忍耐”。这一次, 苏格拉底又用反例证明了凯拉斯的定义太宽泛, 因为并非每一种忍耐都是勇敢。正如苏格拉底所指的, 忍耐有邪恶的和有害的, 而勇敢决不是邪恶的或有害的。于是苏格拉底证明, 就凯拉斯的勇敢概念而言, 凯拉斯的定义要么太宽泛, 要么太狭隘, 从而是错误的。在这里苏格拉底不是在证明凯拉斯的信念不一致, 相反, 他是在证明凯拉斯不可能恰当地表达其勇敢的观念。凯拉斯也看到了这一点, 因为每次他都理解苏格拉底为什么反驳他的定义。籍着反驳凯拉斯对“勇敢”的各种定义, 苏格拉底证明, 凯拉斯有定义的无知。
到这里, 我们讨论了苏格拉底揭示他人无知的两种不同方式。一方面, 苏格拉底指出他人道德信念的推论, 从而证明某人的信念不一致。这样运用诘问式, 苏格拉底揭示了人有着不一致的无知;另一方面, 籍着指出其定义的太宽泛或太狭隘, 苏格拉底证明了他人关于道德名称的定义是错误的。这样运用诘问式, 苏格拉底揭示了人有定义的无知。由此, 苏格拉底证明了人类受着两种无知的折磨。
三、苏式诘问式的益处
诘问式不仅仅是帮助苏格拉底显露其对话者有无知之处的工具, 也是苏格拉底减少这种无知的治疗工具.苏格拉底认识到, 虽然这种疾病不能完全治愈, 但可以籍着诘问式的帮助而得以减轻.于是我们具有定义的无知的程度就可以得到减轻, 而我们的定义也会相应地变得越来越精确。籍着诘问式省察的帮助, 人可以从自己的信念设定中消除那些不一致的错误信念, 可以改进对那些道德名称的定义, 从而减轻自己无知的程度。从某个角度来说, 诘问式可以帮助人们更清晰地感知道德的维度。
四、苏式法在中国现代教育的运用
将苏式产婆术运用于中国的校园中的呼声在中国已经叫嚣了大半个世纪, 但是所谓的产婆术却屡屡在中国“难产”, 这种尴尬很大程度上与教师乃至整个社会原有的陈旧的意识形态有关。现在就来进行一组尖锐的比较:
1、苏与中国教师分别如何看待学生
苏在与手工匠、艺术家、政治家或与艺妓对话的过程中, 不是要使知者带动无知者而是在聊天的过程中达到双方对世界和自我的一种新的认识。也就是说, 对话双方不存在教育与被教育, 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他们之间是“人与人”的关系。如布贝尔所说的, 是“你和我”的关系, 而非“我和它”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相互真诚, 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布贝尔认为, 具有独立品格的人是不愿听任自己被人教育的, 而当教育者在赢得被教育者信任的时候, 受教育者对于接受教育就不会产生反感。只有在相互信任的情况下, 才能产生真正的对话, 真正的教育。从本文前面阐述的内容可以看出, 苏格拉底与每个人的对话在我们现在看来是不寻常的:一种灵魂深处不断不安、压抑和迸发的对话, 一种另人终身受益的对话。
而中国的教师在学生面前, 始终无法摆脱高高在上, 令人望而生畏的模样。这当然不能怪我们的老师们, 而是可怕的社会意识定型。就像一个演技精湛的演员, 他上荧幕的处女座就被安排大反派的角色, 那么他以后无论走到哪里, 在人们心中都形成了可怕的定型, 以致他演正面人物的时候也会给人很别扭的感觉, 也许他自己也觉得很别扭!而中国的教师与学生的这种定型的渊源, 首先是在《论语》中孔子与他的学生的关系所决定的。孔子把自己当成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 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能给出完满的颠扑不破的答案, 而作为无知者的学生, 在智者面前是没有发言权的。孔子对待学生就像圣人一般眷顾 (当然布衣在他看来是不具备拥有智慧的资格的) , 学生和孔子对话, 就像臣民一样俯首倾听, 在毫无争议余地的情况下让老师的思想填补自己思维的空白, 因此完全是被动的, 更不能保证是真诚的相互信任的关系了。而在现代中国的老师亦不费吹灰之力地成功地传承了这个“诲人不倦”的尊师的形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学校运行体制的撼动, 教师和学生之间出现的新关系是知识买卖关系, 同时由于教师看待学生的方式并没有改变, 于是出现大量非本意学生, 导致教学效果低下。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现代教育危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
2、苏与中国教师分别与学生讨论些什么
苏式产婆术的重要特点是贴近生活, 只有贴近生活的问题才能激起对话者的兴趣和共鸣, 才能使问题具有现实意义。苏格拉底问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些关于人的根本性的问题来唤起人的原先灵魂的记忆。他问欧绪弗洛什么是神圣, 随后得出对于欧绪弗洛指控其父亲的行为神圣与否众神并未有一致见解, 最后驳倒欧绪弗洛起先关于神圣的定义。这个对话使欧绪弗洛对于神圣的概念有了比原先等深刻的理解。
而中国教育的教学内容却很的程度上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特别是在中小学教育中, 学校为追求高升学率使学生变成缺乏思考能力和独立主见, 容纳毫无活性和使用价值的知识的容器。
3、苏和中国教师分别运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
苏格拉底作为一贯无私的启发者, 他与别人的对话不受时间、地点、对象的局限。他的启发工作就现在的教学模式来看是个别教学、小班教学或小组教学。组里的每个成员都带着自己所要进行争辩的问题和观点, 因此都是本意对话者, 于是更容易激起思维的火花和收获不菲的启发效果。
而从16、17世纪, 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受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工业革命到来, “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首先倡导的班级授课制从教学组织形式上为满足人民大众的这一要求创造了条件, 班级授课制作为一种主导的教学组织形式保留至今是因为它确实具有许多优点, 而这一教学组织形式最大的优势是他在为社会培养“人才”上突出的高效率, 很显然, 这是一种突出外在价值的教育目的取向, 尽管人们认识到它在满足各具差异的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上存在无法克服的缺陷, 却仍然无法将之放弃。在人口众多的中国, 班级授课制依然是当前中小学教学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 虽然在一些学校进行了小班或小组教学的实验, 但在短期内大规模在全国铺开是不现实的。
4、中国教师是否胜任“助产士”
助产术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 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是中国的教师现在是否具备这个基本素质呢?如前所述, 苏格拉底首先是一位具备高度独立人格的哲学家, 既不贪图财富享乐, 也不在乎名利声望, 更不畏惧生死抉择。也正因为如此, 他一生致力于追求智慧和真理, 因而也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充满论辩智慧的人。
是否具有高尚的人格和高深的学识是其成为一名苏格拉底式教师不可缺少的相互依存的我们不希望教师们在市场经济带来的学校功利化的环境下, 教师缺乏必要的专门技能训练和继续教育, 缺乏机会去接触新知识新理论。教师忙于完成规定的课时跟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和理论基础来进行助产术的实践。因此教师成为“贩卖知识的智者”, 成为实利的“奴婢”, 成为自以为是的“道德的权威”“真理的化身”。为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品格高尚、人格独立的有智慧的人, 教师首先必须首先在人格和知识修为上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所以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是实施助产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 (上册)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1]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 (上册)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年。
[2] (古希腊) 色诺芬, 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 商务印书馆, 1984年。[2] (古希腊) 色诺芬, 吴永泉译:《回忆苏格拉底》, 商务印书馆, 1984年。
[3]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82年6月。[3]叶秀山:《前苏格拉底哲学研究》, 生活.读者.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1982年6月。
[4] (古希腊) 柏拉图.欧绪弗洛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M].商务印书馆, 1983年。[4] (古希腊) 柏拉图.欧绪弗洛苏格拉底的申辩克力同[M].商务印书馆, 1983年。
[5][美]霍普.梅:《苏格拉底》, 中华书局, 2002年5月。[5][美]霍普.梅:《苏格拉底》, 中华书局, 2002年5月。
[6][日]中野幸次, 骆重宾译:《苏格拉底》, 新华出版社, 1988年1月。[6][日]中野幸次, 骆重宾译:《苏格拉底》, 新华出版社, 1988年1月。
[7]杜永红:《试析苏格拉底“产婆术”教学法及其实践价值》, 《现代教育科学》, 2005年。[7]杜永红:《试析苏格拉底“产婆术”教学法及其实践价值》, 《现代教育科学》, 2005年。
[8]曹孚、滕大春:《外国古代教育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年。[8]曹孚、滕大春:《外国古代教育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1年。
[9]续润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及其启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9]续润华:《苏格拉底启发式教学法及其启示》,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
[10]罗素:《西方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63年。[10]罗素:《西方哲学史》, 商务印书馆, 1963年。
[11]邹广胜:《柏拉图与孔子文体形态比较研究》, 《文学评论》, 2000年。[11]邹广胜:《柏拉图与孔子文体形态比较研究》, 《文学评论》, 2000年。
7.伟人苏格拉底名言 篇七
1认识你自己
2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3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4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5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6美是难的
7德性就是知识 或: 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8无知即罪恶
9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10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11我平生只知道一件事,我为什么是那么无知。
12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13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14男人活着全靠建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15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16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17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18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19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20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21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22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23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24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25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26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27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 或: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28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29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30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31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32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33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 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34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35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36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37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38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39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40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41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42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43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8.苏格拉底人生名言 篇八
2. 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3. 无知即罪恶——苏格拉底
4. 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苏格拉底
5.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苏格拉底
6. 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苏格拉底
7. 我和世界相遇,与众生相聚——苏格拉底
8.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苏格拉底
9.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苏格拉底
10. 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苏格拉底
11. 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苏格拉底
12. 最热烈的爱情会有最冷漠的结局——苏格拉底
13. 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苏格拉底
14.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15.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苏格拉底
16. 命运是机会的影子——苏格拉底
17. 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苏格拉底
18. 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苏格拉底
19. 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苏格拉底
9.从六句名言看孔子与苏格拉底 篇九
虽然两人的思想体系都十分庞大而复杂,系统的比较是个人力所不及的,但是通过对《< 论语 > 读本》和《柏拉图对话录》的仔细阅读,本文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三组话语,尝试对两人的部分主张进行分析比较。
1.人生最高准则对比
(1)子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
(2)苏格拉底 :“美德即知识。”
要对两人思想进行对比,首先要弄清楚支配他们行为的最高准则是什么。对于孔子而言,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和礼制的分崩离析,他把以“仁”为基础的“礼”作为最高准则。下面一段话就能很好地体现孔子对于礼的看重,它甚至超过了个人情感的倾向,是衡量行为的唯一准则。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
②颜渊死,子曰 :“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
②告诉我们颜渊的英年早逝让孔子悲痛不已,足以看出他对颜渊的疼爱。可是①②的内容告诉我们,即使颜渊下葬有棺无椁,孔子也不能卖掉自己的车子为他置办椁。因为自己要跟随在大夫之后,而依照礼制,是不可步行的。
苏格拉底虽然也重视德育,劝导人们“注意自己在道德和智慧上的修养”。(《柏拉图对话录·辩护词》)但是,他认为对于真理的追求是高于一切的,人们应该穷其一生去追求。美德本身也是由人的知识组成并体现出来的,了解的知识越多就越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具备了丰富的知识以后自然也就有了美德。
2.少言与多言
(3)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论语·先进》)
(4)有人也许又会说 :“苏格拉底,你离开这儿以后,难道不能安分守己不再说话吗?”关于这个问题,要说服你们某些人,太困难了。我如果说我不说话会违背了神的指示,我说以绝不能沉默,你们会认为我开玩笑,不会相信。(《柏拉图对话录·辩护词》)
在孔子看来,过多的言辞只会惑乱人们的心智,远远不如安静内敛的道德修养更能教化人们。因此,学生南荣反复诵读《诗经》中“白圭之玷,尚可磨也 ;斯言之玷,不可为也”的诗句,孔子就更加认可学生的品性,将侄女嫁给了他。
而通过苏格拉底的话可以看出,他重视言语的价值。他认为,最有效的教育方式是通过两人之间的问答和论辩得出结论,获取知识,也即后世所谓的“助产术”。只要还保全着自己的生命,就不能停止说话,因为说话既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终达成一致并获取真知。
对于少言和多言的提倡,让中西方在语言的重要性上站在了对立面上,而这种思想的影响一直持续到现代。我们发现西方人倾向于表现自己的想法,而中国人则相对内敛 ;辩论技巧和能力在西方社会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中国社会。
3.倡导“舍生取义”
(5)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6)不要为你的孩子担心,不要爱惜生命。最重要的是应以正义为重。这样,当你到了另一世界时,你对这一切才有理由为你自己辩护。(《柏拉图对话录·克里同篇》)
以往的一些观点认为在生存价值取向上,孔子的“利命保生”和苏格拉底的“舍身殉道”截然不同。但是从上面话语中可以看出,在更加崇高的理由面前,两人都认为生命可以被抛弃。但是,应该看到两人对于这种舍身行为的赞成基于不同的原因,孔子是教导人们为了“义”而献身,对“义”的追求重于生命 ;苏格拉底则是因为有宗教信仰和寄托,“舍生取义”是为了成就另一世界中更美好的生活。
因此,孔子教导人们为了现世的美好而提升自身,但也并非只立足于现世利益而不顾其他,因为孔子的思想中还有最高准则“礼”的作用,这就鼓舞人们为了礼制和仁义而“杀身成仁”。苏格拉底一定程度上反叛了古希腊宗教,但是仍相信灵魂的存在,所以鼓励人们面对生命和道义的两难选择时,可以为了灵魂的安宁而牺牲现世的生命,因而并非标准意义上的“舍身殉道”。因此,将两人的生存价值观直接归纳为“利命保生”与“舍身殉道”的对比是稍显不够全面的。
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值得后人尊敬的两位思想家,他们都具有高尚的品质,都试图在混乱的社会局势中把握住社会发展的脉络,用自己的知识引领年轻人,去发现、去改变。虽然现在回首两人的思想,都有不够成熟或受到时代局限之处,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精神。
摘要:孔子与苏格拉底两人作为中、西方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先哲,他们的思想影响了无数后人乃至两种不同的民族性格的形成。本文通过三组话语的对比试图分析两人在修身准则方面的异同。
10.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篇十
认识你自我—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在哲学观点上自成一体,作为一个旷世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与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一道,为古希腊礼貌标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思想高度。
哲学现象
苏格拉底通常并不是以一个青年导师的身份出现的。他在和别人谈话时,并不是刻意地想要教导别人,而是采取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他认为自我的工作是帮忙别人产生正确的思想,而不是传授给他们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靠别人传授。惟有从自我内心产生出来的知识,才能真正拥有知识和智慧。事实上,他给人的印象恰恰是想要向他的谈话对手领悟一点什么东西。因此他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讨论,而不是正襟危坐地讲课。苏格拉底的这种教育方式,人们称之为苏格拉底式的“反讽”。
一群年轻人到处寻找愉悦,但是却到处碰壁。反而遇到了许多忧愁、烦恼和痛苦。他们向老师苏格拉底寻觅关于愉悦的答案。
“老师,您是希腊最聪明的人,请您告诉咱们,愉悦到底在哪里?”
“我并不是最聪明的人,正因我不是智者,我只是一个哲学家。如果说我聪明的话,那就是我明白自我是一个无知的人。正因我只知道一件事:我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对这些年轻人说,“你们先把关于愉悦的问题放一放,先帮我造1条船吧。”
于是这些年轻人把寻找愉悦的事情先放在一边,和苏格拉底一齐造起独木舟来了。他们同心协力锯倒了一棵大树,把树剖析成两半,挖空了树心,很快就造成了1条独木舟。
独木舟下水了,大家把苏格拉底请到船上,一齐荡起双桨,一边齐声唱歌。苏格拉底问:“孩子们,你们此刻觉得愉悦吗?”
学生们齐声回答:“咱们此刻觉得愉悦极了!”
苏格拉底说:“愉悦就是这样。它往往在你为着一个目标发奋工作时,就突然地到来了。”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我
“认识你自我”本是希腊德尔斐神庙门楣上的铭言,苏格拉底将其作为自我哲学原则的宣言,具有深刻的背景和重要的好处。事实上,几千年前古希腊奥林匹斯山上的德尔斐神殿里有一块石碑,上方写着“认识你自我”。
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在哲学对象、目标、途径、方法等问题上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他们不去关心自身而去关心自然,而且在对宇宙万物本原的探讨上以感官物为依据,以自然物作原因,因此自以为是,众说纷纭,让人无所适从。事实上,自然万物真正的主宰和原因并不是物质性的本原,而是它的内在目的,亦即“善”。由于认识自然的本性为咱们的潜质所不及,因此哲学的真正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自我,即认识人自身中的善。他认为“好”或者“善”是存在于事物之中的一种“神力”,这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在自然界个性是有机界中存在的和谐、均衡、完美等等自然现象,都是由于事物追求好的或善的目的而构成的。
有一天,苏格拉底为了教育一位狂妄自负的青年尤苏戴莫斯,和他进行了一次机智的谈话。当知道尤苏戴莫斯雄心勃勃,想将来竞选城邦的领袖时,苏格拉底就对他说:“一个期望当领袖的人务必有治国齐家的本领,但是,一个非正义的人能掌握这种才能吗?”
“当然不能。一个非正义的人甚至连做一个良好的公民都不够格。”尤苏戴莫斯坚定地回答。
“那么,你知道什么叫正义的行为,什么叫非正义的行为吗?”苏格拉底继续问并拿出羊皮纸,把“正义”和“非正义”分开写在羊皮纸的两边,要尤苏戴莫斯一一列举。
于是,尤苏戴莫斯把虚伪、欺骗、奴役、偷窃、抢劫都放在“非正义”的一边。对此,苏格拉底运用相反的具体事例,把这些看起来是“非正义”的行为一一予以推倒。
他问道:“作战时,潜入敌方军营,偷窃其作战图是非正义行为吗?为防绝望中的兄弟姐妹自杀,把他藏在枕头底下的刀偷走,难道不就应吗?生病时儿子不肯吃药,父亲就骗他,把药当饭给他吃,使儿子很快恢复了健康,这种欺骗行为又就应放在哪一边呢?……”
这一连串的问题,使尤苏戴莫斯如堕五里雾中。
苏格拉底在破除了对方的成见后,就正面进行诱导,并使尤苏戴莫斯理解了自我的观点。之后他就指出什么样的知识对人来说最为重要的,这就是“认识你自我”。
德性即知识
苏格拉底认为,认识自我就是认识心灵的内在原则,亦即认识德性。那里的“德性”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具体到人就是“人的本性”。“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苏格拉底认为,人并不是生来就贴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才能认识自我的德性,也就是说,未经理性审慎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我,才能实现自我的本性,完成自我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而且,苏格拉底进一步指出,趋善避恶是人的本性,没有人志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是行善还是作恶,关键取决于他的知识,因而每个人在他有知识的事情上是善的,在他无知识的事情上则是恶的。
因此,苏格拉底倡导“知德合一”的学说,他认为正确的行为来自正确的思想,美德基于知识,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不能为善,也不会有真正的愉悦。他认为,从怀疑自我的知识开始的自我认识是认识美德的来源。他常常爱说的一句话是:“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助产术”教学法
为了有效地传授知识,以到达道德教育的目的,苏格拉底提出了他著名的教学法,也就是人们通称的“助产术”。所谓“助产术”,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透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我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因此,苏格拉底以“高贵、健壮的助产婆芬尼兰托的儿子”自豪,宣称他也“习于施行同种技术”。不一样的是,他所实施的对象是男生而不是女生,是灵魂而不是肉体。他认为,自我“这种艺术最伟大的地方在于它能够以各种方式考察年轻人的心灵所产生的是幻想错觉还是真知灼见”。
“助产术”也被他称为“辩证法”。苏格拉底在施行“助产术”时所采用的方式是问答法,即透过发问与回答的形式,运用比喻、启发等手段,使对方对所讨论问题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一步步逐渐深入,最后得出正确认识,“生下自我孕育的真理胎儿”。这种方法,一般被归纳为四个环节:反讽、归纳、诱导和定义。因此,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这种方法作为一种学生和教师共同讨论、共同寻求正确答案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和推动学生思考问题的用心性和主动性。
为追求绝对的确定性的知识,苏格拉底把他的助产术运用于不一样对象,讨论了各种问题。这种方法直接为柏拉图所继承和发展,不仅仅对哲学也对之后西方整个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产生了重要影响;黑格尔更是将这种对话内在化于精神之中,将其发展为详尽完善的辩证法体系。苏格拉底的哲学,虽往往被称为“实践哲学”,但是,那种“实践”并不是现实的生产实践,而是抽象的道德实践。确切地说,他的哲学是非实践的唯心论了。因此,苏格拉底哲学特征,在于它是脱离了自然科学研究基础的道德哲学,在于它是对索非斯特施行哲学攻击的宗教拥护者。
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
苏格拉底习惯到热闹的雅典市场上去发表演说,以及和人辩论问题。
一天,苏格拉底像往常一样,很早就来到市场上。他一把拉住一个过路人说道:“向您请教一个问题。人人都说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但道德究竟是什么呢?”
那人回答说:“忠诚老实,不欺骗别人。”
苏格拉底装作不懂的样貌之后问:“但为什么和敌人作战时,我军将领却千方百计地去欺骗敌人呢?”
“欺骗敌人是贴合道德的,但欺骗自我人就不道德了。”
苏格拉底立即反驳道:“当我军被敌军包围时,为了鼓舞士气,将领就欺骗士兵说:‘士兵们,咱们的援军已经到了,向前冲啊!大家奋力突围出去。’结果突围果然成功了,但是大家根本就没有看到什么援兵。如果按您刚才所说的那样,这种欺骗就应也是不道德的吗?”
那人说:“那是战争中出于无奈才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这样做就是不道德的。”
苏格拉底又问:“假如您的儿子生病了,又不肯吃药,你欺骗他说:‘赶快吃吧,这不是药,而是一种很好吃的东西,吃了它以后你就能像鸟一样自由飞翔。’这也是不道德吗?”
那人只好承认:“这种欺骗也是贴合道德的。”
苏格拉底之后又问:“不骗人是道德的,骗人也能够说是道德的。那就是说,道德不能用骗不骗人来说明。究竟用什么来说明它呢?还是请您告诉我吧!”
那人想了想,说:“不知道道德就不能做到道德,知道了道德才能做到道德。”
苏格拉底生前死后都有一大批崇拜者,柏拉图和色诺芬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生命没留下任何著作,咱们只能透过他学生的叙述了解他(他的弟子色诺芬著有《苏格拉底言行回忆录》)。但是他对西方哲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他的门徒在他死后构成了不一样的学派,除了著名的柏拉图外,还有三个比较有名的“小苏格拉底学派”——由欧几里得创立的以诡辩著称的麦加拉学派、由阿里斯提波在非洲创立的以愉悦主义著称的昔勒尼派和由安提西尼创立的`以禁欲主义著称的犬儒学派。
名人轶事
苏格拉底的妻子是个心胸狭窄、冥顽不化,钟爱唠叨不休,动辄破口大骂的女生,而且常使堂堂的哲学家苏格拉底困窘不堪。一次,别人问苏格拉底“您当初为什么要选取这样一位妻子?”时,他回答说:“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了。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生的话,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据说苏格拉底就是为了在他妻子烦死人的唠叨申诉声中净化自我的精神才与她结婚的。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探讨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妻子”是悍妇、坏老婆的代名词。
11.苏格拉底人生哲理名言 篇十一
2. 患难与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府。
3. 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4. 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5. 要用希望孩子对待你的方式去对待父母。
6. 我认为闲暇是所有财富中最美好的财富。
7.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8. 我比别人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9. 人有两耳双目,只有一舌,因此应多听多看少说。
10. 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11.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12. 做少许事情而做得很好,胜于做许多事情而做得很糟。
13. 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14. 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15. 有理智的教育和培养能带来益处,而失去理智将带来危害。
16. 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17. 人类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18. 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19. 一个人是否有成就只有看他是否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两个条件。
20. 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21. 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22. 田野与树木没有给我一点教益,而城市的人们却赐给我颇多的教益。
23. 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24. 真理有三部分:考查,即求取它;认识,即它已存在;信心,即运用它。
25. 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左右自己。
26. 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珍宝,那就是知识,世上只有一样东西是罪恶,那就是无知。《苏格拉底传》
27. 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28. 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29.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30. 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
31. 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你须贡献你挚情的爱,学习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32. 许多赛跑的人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33. 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34. 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35. 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
36. 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37. Other men live to eat, while I eat to live.——Socrates
38. 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12.苏格拉底哲理故事 篇十二
1、钱里有什么
农夫和赌徒走进同一家餐馆,每人挑一张桌子坐下来。
赌徒点了一桌子菜,要了一瓶酒和一笼蒸包。一瓶酒喝光了,一笼蒸包吃了两个,一桌菜,有的动了几筷子,有的一筷头也没动。
赌徒的肚子撑得像个大西瓜,他把几张百元钞票往服务小姐的盘子里一放,起身就走。
服务小姐叫住他:先生,请稍候,还要找你10元呢!
赌徒打了一响指,说:不用找了。就算你的辛苦费吧!
农夫点了一菜一汤一碗米饭。菜吃光了,汤喝光了,最后剩下一团米饭,他把它倒进菜盘里,盘子里的油被蘸得干干净净。
把最后一粒米送进嘴里,农夫叫道:小姐,两分钱您还没找我呢。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学生说:这个农夫太小气了。瞧,那位先生多大方!
苏格拉底说:农夫的钱里有血汗,那个人的钱里有什么?
2、人生的真谛
几个学生向苏格拉底请教人生的真谛。
苏格拉底把他们带到果林边,这时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树枝上沉甸甸地挂满了果子。你们各顺着一行果树,从林子这头走到那头,每人摘一枚自己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不许走回头路,不许作第二次选择。苏格拉底吩咐说。
学生们出发了。在穿过果林的整个过程中,他们都十分认真地进行着选择。等他们到达果林的另一端时,老师已在那里等候着他们。
你们是否都选择到自己满意的果子了?苏格拉底问。
学生们你看着我,我看着你,都不肯回答。
怎么啦?孩子们,你们对自己的选择满意吗?苏格拉底再次问。
老师,让我再选择一次吧!一个学生请求说,我走进果林时,就发现了一个很大很好的果子,但是,我还想找一个更大更好的,当我走到林子的尽头后,才发现第一次看见的那枚果子就是最大最好的。
另一个学生紧接着说:我和师兄恰巧相反,我走进果林不久就摘下了一枚我认为是最大最好的果子,可是以后我发现,果林里比我摘下的这枚更大更好的果子多的是。老师,请让我也再选择一次吧!
老师,让我们都再选择一次吧!其他学生一起请求。
13.苏格拉底名言名句 篇十三
1、想左右天下的人,须先能左右自己。
2、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跑“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3、一个人能否有成就,只看他是否具备自尊心与自信心两个条件。
4、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5、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6、对作家来说,写得少是这样的有害,就跟医生缺乏诊病的机会一样。
7、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8、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9、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10、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时机去发掘开拓的人。
11、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1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哲学家告诉我们,“为善至乐”的乐,乃是从道德中产生出来的。为理想而奋斗的人,必能获得这种快乐,因为理想的本质就含有道德的价值。
13、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14、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15、知道的越多,才知知道的越少。
16、我知道自己的.无知,我知我无知。
17、一种未经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
18、在多人之前,吾舌尤健。
19、暗恋是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
20、不要靠馈赠来获得一个朋友。
21、告诉我你的朋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22、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23、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知道。
24、凡是原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也算是懒!
25、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个错。
26、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27、如果我能忍受了自己的老婆,也就能忍受任何人了!
28、好的婚姻仅给你带来幸福,不好的婚姻则可使你成为一位哲学家。
29、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30、自愿的人在忍受苦楚的时候,受到美好希望的鼓舞,就如打猎的人能欢欣愉快地忍受劳累,因为他有猎获野兽的希望。
31、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
32、假使把所有的人的灾难都堆积到一起,然后重新分配,那么我相信大部分的人一定都会很满意地取走他自己原有的一份。
33、坏人活着是为了吃与喝,而好人却是为了活着才吃与喝。
34、在死亡的门前,我们要思量的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它的重要性。
35、命运是机会的影子。
36、无知即罪恶。
37、别人为食而生存,我为生存而食。
38、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
39、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40、男人活着全靠建忘,女人活着全靠牢记。
41、唯有理智最为可贵。
42、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
43、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44、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45、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46、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47、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48、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49、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
50、你以为美与善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吗?你不知道凡是从某个观点看来是美的东西,从这同一以观点看来也就是善的吗?
51、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52、不懂得工作真义的人,视工作为苦役。
53、许多赛跑的失败,都是失败在最后的几步。路“应跑的路”已经不容易,“跑到尽头”当然更困难。
54、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55、任何确实的实验都说明,任何一种生理或心理的疾病都能靠吃素和喝纯水而减轻病情。
56、我去死,你们去活,究竟谁过得更幸福,唯有神知道。或我去死,你们去活,谁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
57、我到处走动,没有做别的,只是要求你们,不分老少,不要只顾你们的肉体,而要保护你们的灵魂。
58、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59、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
60、如果我们把每个人的不幸堆成一堆由大家均分,大多数人都会甘愿接受一份,欣然离去。
61、谦逊是藏于土中甜美的根,所有崇高的美德由此发芽滋长。
62、我比别知道得多的,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
63、真正高明的人,就是能够借助别人的智慧,来使自己不受蒙蔽的人。
64、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穷。
65、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66、纵使富有的人以其财富自傲,但在他还不知道如何使用他的财富以前,别去夸赞他。
67、我们的需要是越少,我们越近似上帝。
68、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69、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70、美是难的。
71、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