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数据分析(精选8篇)
1.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数据分析 篇一
中国服装行业现状分析
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服装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对我国服装行业既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是中国从服装大国建设服装强国的关键。建设服装强国的根本性因素是依靠服装科技生产力的跨越式进步,实现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
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关于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服装行业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服装科技涵盖了技术与艺术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根据行业客观现实,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分别以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前沿研究、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四个部分作为服装行业科技发展指南,通过这些技术的突破和项目的研发、应用,全面提高服装行业的产品质量、服饰文化、设计水平、工艺与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人才素质、信息化程度及公共服务能力,指导行业科技发展,推进企业的科技进步,带动整体产业升级。
一、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
重点领域,是指在服装行业发展过程中亟待科技提供支撑的领域。优先主题,是指在重点领域中急需发展、任务明确、较快能够突破的技术和项目。加强针对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的研究、推广应用,为解决服装行业发展中紧迫问题提供全面有力支撑。
1、品牌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产品附加值的总称,是一个企业及其产品的综合体,它涵盖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管理、市场定位、营销服务等多方面的综合特征。创建自主品牌是服装行业走向全球增值链高端的必由之路。
优先主题:
(1)国内外服装流行趋势预测研究
(2)自主服装品牌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研究
对于品牌的建设和运营,我国服装产品的生产加工能力和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设计开发和营销推广方面我们与世界服装强国还有较大差距,是创新的重点和难点。
(3)开展服装品牌的体系整合研究
通过对国内外服装品牌的类型细分、国内外同类品牌的体系建设比较,研究时尚文化在整合服装品牌诸要素中的作用,提出以服装品牌体系竞争力建设为核心的可行性建议。
(4)服装创意文化市场拓展研究
服装设计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一个类别。中国拥有几千年的文化储备,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北京、上海等地均在兴建创意产业园区,加强服装创意文化的市场拓展研究,在创造财富与就业机会的同时,促进行业的整体提升。
2、质量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已成为服装行业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优先主题:
(5)在线检测及成衣质量控制体系研究
3、自动化、信息化
快速反应能力是高新技术武装现代生产力和现代跨国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也是生产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的客观要求。快速反应能力的核心因素是信息化。
优先主题:
(6)柔性生产系统(FMS)
服装企业在缝制机械未实现自动缝制前,吊挂传输柔性生产系统是服装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唯一绿色通道。立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我国的FMS生产系统。突破吊挂传输的电脑控制技术,进行吊挂传输主轨道、工位轨道的改进创新,实现自主工位轨道自循环设计。
(7)气相免烫设备
免烫整理是服装加工必然选择的一项技术和工艺,市场前景看好。其主要研究任务:① VP处理剂研制;② VP工艺设备技术;③ 连续式HP工艺与设备。
(8)服装CAD的电子数据标准格式及服装CAD市场准入许可制度
以美国服装行业电子数据交换标准AAMA为基本框架,制定中国服装CAD的标准电子数据交换格式以及建立服装CAD市场准入许可制度,引导服装企业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服装CAD系统。
(9)服装信息技术的集成开发及应用
通过对我国自主的服装信息产品的集成开发,孵化出适合我国各层次服装企业现状的信息化软件系统,突破具有数据交换和实时动态的接口技术,进行有效集成,形成配套的企业管理系列软件产品,在全行业推广具有快速反应功能的集成制造系统。同时,强调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先进的管理理念紧密结合,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来完善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
4、国家服装用人体数据库
受现代数字化人体测量技术的限制,我国没有建立专业的服装用人体数据库,导致以人体数据为基础的服装号型研究等基础科学研究严重滞后,没有形成健全的原型系列、板型系列、人台系列等国家服装基础技术标准体系。
优先主题:
(10)数字化人体测量设备
国内已引进多家公司的三维人体测量设备,借助数字化手段,形成数据的采集、数据的统计分析、数据的专项应用等相关研究和实际应用在我国刚刚起步。在此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加速数字化人体测量设备的国产化和应用软件的自主研发,并推动其在服装企业、行业的相关应用。
(11)建立国家服装用人体数据库
部分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已经应用三维人体数据扫描仪开展了人体测量、数据分
析及相关研究,但数据采集不够广泛,没有形成权威性。国家服装用人体数据库的建立应遵循“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数据库应由若干区域性子库组成,需要国家相关单位、行业组织进行协调统筹,以实现数据的有效对接。
5、标准
标准是科学管理产业的有效手段,是产业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12)服装号型标准的修订
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的服装号型标准和规格标准,经过两次修订,在指导生产、引导消费方面起了重要作用。由于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体体型不断变化,现有的男、女装号型和儿童号型都处于需要再次修订的局面。此外,还要关注我国青少年和中老年服装号型的变化情况。
6、产业链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加强产业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世界性企业进一步提高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优先主题:
(13)面料
加强研究发展服装产品需求的面料,特别是高档面料。加强新面料、新纤维在服装产品中的应用及技术研究。要强调面料的流行色研究,面料流行风格的研究,面料舒适性与功能性及生态环保型研究,面料适应现代加工的整理技术研究等。加快相关标准建设,来推进绿色环保服装、功能性服装研究开发。
(14)服装产业互动机制
建立服装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互动机制,协调服装品牌企业与上下游产业优势企业的沟通、互动,着力打造一条名牌服装产业链,共同参与服装产品的终端推广活动,引导社会消费,推进自主原创品牌建设。
(15)服装物流及服装供应链整合通过对服装物流的优化和服装供应链的整合,建立快速反应系统。
7、产业研究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的不断深入,服装行业面临的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复杂多变。产业研究工作需要动态跟进、长抓不懈。
优先主题:
(16)WTO背景下的服装国际新贸易研究。
(17)加强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研究。
(18)主要竞争国竞争力研究。
(19)全球服装贸易展发展趋势及中国服装产业的全球发展目标研究。
(20)国内市场运行及变化趋势及中国服装行业发展战略(方针)研究。
8、服装科技创新基地与平台建设
根据中国服装行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依托具有较强研究开发和技术辐射能力的科研机构
或大企业,集成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相关力量,建设一批服装科技创新基地和平台,建立开放共享的机制和制度,全面加强对自主创新的支撑,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起带动服装行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引擎作用。
优先主题:
(21)搭建中国服装产业科技文化研发平台
中国服装产业正在进行着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全行业正在推行新型工业化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组织、协调各个领域的力量,搭建中国服装产业科技文化研发平台,开展流行趋势、服装设计、服饰文化、服装营销推广、服装企业管理、服装品牌策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着力提高科学技术、自主原创品牌对行业持续增长的贡献率。
(22)构建中国服装企业科技评估平台
组织一支具有较高素质的专业化科技评估队伍和专家网络,构建中国服装企业科技评估平台,研究科技评估理论、方法、程序及指标体系,针对服装企业开展科技型企业认定,企业信息化、标准化、科技创新能力评估等工作。
(23)搭建服装行业标准化体系服务平台
搭建服装国内行业标准化体系服务平台,引导产学研联合研制技术标准,促使标准与科研、开发、设计、制造相结合。支持企业制定和参与制定国家、国际技术标准,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鼓励和推动我国技术标准成为国际标准。
(24)创办服装科技学术刊物
服装行业尚无一本专业性、高档次学术刊物,无法满足业内广大技术人员的需要,制约了服装行业的持续发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创办权威、专业的中国服装科技学术刊物,搭建服装专业学术交流平台。
9、公共服务
服装行业具有明显的集群特征,是中国产业发展中“集群化”最突出的行业之一。中小企业占服装行业企业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的进步就是整个行业的进步。整合社会资源,加大公共服务的力度,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解决服装产业集聚地及中小型服装企业的共性技术难题,推动整个行业的升级。
优先主题:
(25)搭建服装产业集群及中小型服装企业公共服务平台
基于互联网技术,研究面向产业集聚地及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内容,确定服务平台的服务模式、具体设置与配置,最终建成网络及网下服务中心。
(26)进一步健全服装标准化与质量体系
进一步健全服装标准化与质量体系,加强基础管理建设,针对行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检验部门尽可能的统一规范工作标准,包括对各国各类标准在执行或理解上的统一。开展针对检测业务的专题研究,提倡检验机构之间学术研讨与交流,对标准的制修订积累素材。强调对培训资质的确认,防止检测技术培训的泛滥化,避免给企业以误导,为服装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27)服装科技高层论坛
依托专家委员会,举办服装科技高层论坛,最终把论坛办成研究、交流、普及、服务等多功能组织。
二、前沿研究
前沿技术是指在服装行业科技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先导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术,代表世
界服装科技的发展方向,对服装产业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是未来服装科技更新换代的重要基础。
1、服装虚拟现实设计(VRD)
服装虚拟现实设计主要研究内容是:①虚拟现实环境的技术;②数字化操作手套、数字化服装、数字化头盔显示器等设备;③研制虚拟现实设计软件。
2、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实现研究
在现代制造企业中对服装企业来说,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是企业立足市场激烈竞争前沿永不言败的唯一制造模式。此项研究的完成需要找好企业主体,以规模型企业为点进行列项研究,研究的主要任务是:①主体企业实现全面信息化技术;②按产品加工工艺进行信息技术模块化设计与组合;③完成虚拟制造与定制系统设计。
3、电子商务
依赖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由于其具有使贸易流程简化、能超越时空限制、成本低和利润大等特点,成为二十一世纪各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对服装行业、企业和对个人消费者来说,B to B,B to C电子商务研制和实现条件基本成熟,国家正在加大法律支持力度,因此要加强其研制和实现,促进其应用和推广。
三、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是服装科技发展的源泉,是服装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1、服装基础科技体系建设
以人体数据采集技术和国家服用人体数据库为基础,加强号型系列、原型系列、板型系列、标准人台系列等国家服装基础科技体系建设。
2、服装舒适性基础研究
依托服装院校基础研究中心的现有资源,结合企业的需求,针对我国服装业的主要市场销售区域的人体体型进行收集和分类研究,并结合企业生产的实际需求,确定急需研究的服装品种,如内衣、功能性服装等,研究体型分类与这些服装之间的关系,解决服装产品设计中的舒适性问题。
3、加强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标准比对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一体化的进程不断深化,我国服装标准体系要随之实现由生产型向贸易型转变。加强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与国内标准比对研究,了解发达国家服装系列产品已颁布的一系列法规和条例,研究应对措施。
四、人才培养
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为宝贵的资源已成为不争的共识,我国在近20年的高等服装专业教育中,培养了大量的专业技术、管理及贸易人才。随着产业的发展,我国服装企业为了摆脱品牌缺乏国际认知度、产品竞争力较弱和品牌附加值极低的现状,开始从被动的模仿加工型企业向品牌经营型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的层次、结构及实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形成一批专业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复合型服装人才队伍,为我国服装行业的后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1、建立开放式立体教育模式
针对服装专业教育与服装企业的需求之间的差距,开展教学体系改革研究。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实践环节,使学生能直接动手、参与市场和企业。在专业设置上,要针对性地适应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需求,积极探索服装与新材料技术、服装与艺术设计、创意服饰文化产业、服装与信息技术、服装与生命科学、服装与现代经管的有机结合,不断更新和优化学科与专业。在培养目标层次上,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定位。逐步
建立开放式立体教育模式。
2、建立再教育培训体系
加强运用职业教育、行业培训、企业培训等多种形式,建立从技术工人到高级管理层的再教育培训体系,提高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为服装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数据分析 篇二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无线射频识别即电子标签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 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 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 操作快捷方便。
二、RFID在服装行业的需求现状分析
服装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 其自动化程度还比较低,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 劳动成本压力持续上升, 传统的服装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服装类产品属于一种时尚产品, 产品的销量会随着季节、销售地点、消费者的品位档次、潮流趋势、产品的定价等许多因素而受到影响。过去, 大部分的品牌服饰的出入库和盘点都是以扫描吊牌上的条码进行, 条码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等优点, 但条码在识别存在穿透力差, 信息单一, 不能对服饰进行更多特征描述的问题。针对条码的这些不足, 应用RFID技术取代条码成了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由于RFID采用无线射频原理, 可重复利用, 在服装的生产、库存、物流配送以及销售等环节起到较好作用, 避免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错误, 并可以对原材料、加工流程和最终产品精确跟踪管理, 加强采购和库存控制, 提高管理的透明度, 从而达到降低渠道成本、合理配置资源并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目的。
三、RFID在服装行业各个环节中的应用效益分析
(一) RFID在生产环节中的应用效益
RFID技术在生产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降低生产成本。使用RFID标签对生产材料和工人进行管理。建立了严格的领料控制, 消耗的原料和人工都实时进行登记, 实现生产成本动态管理和降低生产成本的目标。
加强质量控制。使用RFID标签对每个工序消耗的原料和人工进行实时登记和监控, 实现产品质量跟踪与质量控制。
实现按订单生产。引入RFID标签技术为按订单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按订单生产是降低库存、准时供货的重要前提, 而实现零库存、JIT及时生产方式则要求生产的快速响应, RFID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提供信息。
实现生产和计件统计。通过标签识别标识, 可自动完成产品的产量统计、废品统计、用料统计等。通过单体跟踪技术, 在每个产品上的电子标签标识和生产作业单, 可以很容易地统计每个工人完成的产量, 对于残次品还可以追究责任人员。
(二) RFID在仓储环节的应用效益
仓储环节主要有产品、货位、货箱、托盘等需要标识和定位。产品下线后一般暂存于仓库货架, 或者直接包装后再堆放到托盘上。产品、包装箱、托盘和货位都加贴RFID电子标签, 实现所有管理单元的可视化管理, 无需实施传统的盘点工作, 从而减少物资的积压, 加速资金周转, 便于指导生产可以大大缩短包装、搬运、盘点、统计时间, 从而减少货损, 加速资金周转, 大幅提高仓储管理效率。
实现供应链监控。管理人员能够实时掌握产品入库、出库情况RFID技术在仓储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
提高订单产品的分发效率。由于订单产品的复杂多样性, 采用人工分发效率低下。在电子标签写入订单产品的信息, 粘贴在包装箱表面上, 就能快速有效地分发配送产品。
(三) RFID在配送环节的应用效益
配送环节主要有车辆定位和跟踪。发货时一般用叉车将托盘自仓库取出, 然后将纸箱码放在汽车里面。托盘出库前先检查是否满足出库条件, 只有满足出库条件方能出库。
RFID技术在配送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提高物流管理效率。RFID技术实现物流作业的标准化, 增加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程度, 缩短作业流程和作业时间, 减少人力成本, 从而减低运转费用, 增大物流环节的吞吐量。
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货出错率。通过使用RFID技术降低原箱短少和包装箱错误等问题。
(四) RFID在销售环节的应用效益
RFID技术在销售环节应用产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提高盘点与找货速度。货品不再需要开箱盘点, 速度可以提高至少22倍, 节省80%时间。
改善服务质量, 提高销售业绩。VIP客户是十分重要的客源, 据统计VIP客户每增加1%, 销售比率可以增加18%。通过RFID标签会员卡来掌握消费者信息, 把握市场销售动向, 从而制定更为合理的服务战略, 达到改进服务质量、扩大销售的目的。
四、服装行业应用RFID的优越性
服装行业应用RFID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提高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服装行业的生产、仓储、配送、销售等环节在内部使用RFID, 将物理信息实时的收集并融合到企业信息系统中, 企业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速度明显加快, 更有效地利用企业信息系统, 缩短了企业管理的周期, 降低了管理成本, 使得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使用RFID技术帮助实现从生产、库存、配送再到销售全过程的货物监控, 准确的信息共享, 消除了由于上下游的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牛鞭效应, 大大节约成本, 从而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物流效率。
参考文献
[1]吕洁.射频识别技术RFID及其应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4
3.探寻中国服装行业复兴方向 篇三
品牌、资本、战略——驱动企业前行的“三驾马车”
著名经济学家郎成平从世界经济环境格局的宏观角度论述了中国服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认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是资金链的断裂以及企业运营成本的全面上升,并预计至2015年,成本负担会直逼美国。
面对郎成平的经济寒冬论,中研资本的总裁戴红则抱有更多的乐观态度。“行业的严冬也一定是我们升级和复兴行业的契机。”她表示,在严酷的环境中,更加要提倡创新经营。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品牌的企业共计14万家左右,整个行业的产业集中度非常低,处于较低层次,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在突围的手段上,众服装企业亟需学会驾驭战略、品牌、资本三驾马车,在逆境中寻找企业成长的动力和机遇。
来自国内服装企业的上市公司代表——浙江森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郑宏伟从战略、品牌、资本三个层面论述了企业成功之路,为众多中小企业指点迷津。“中国服装行业复兴的方向之一就是合作共赢推动发展。”郑宏伟表示,战略造就了森马的前程,在起初服装行业还未集体意识到战略重要性的时候,森马已预见到了未来5年后休闲装市场的竞争格局。“我们采取的战略是:只做高端、品牌和产品研发,把生产完全外包,通过产业链的有效整合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整个产业结构。”据介绍,森马的整个品牌线路十分清晰,形成了以森马主品牌为支柱品牌、同时创新童装的企业战略模式。对于森马在全国众多同类企业当中得以脱颖而出,郑宏伟将此归结为企业文化:“在经营过程中,森马一直秉承良好的利益分配价值观,关注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
国内另一上市服装企业突出代表——特步(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叶齐则将驱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扩展为战略、品牌、资本、商品和渠道5个。他将品牌喻为企业车轮滚滚前行的导向和前驱,商品和渠道则是最重要的两个驱动轮,油箱和油门是资本,战略是方向盘,也是导航系统,驾驶员是管理者,乘客是消费者。“只有每个要素都完好,整辆车的状态才能保持良好,才能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叶齐直言,目前的服装产业中,有商标的工厂很多,有品牌的却非常少,商标如何培育成为品牌,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主办方还力邀俞秀珍、秋京植两位韩国专家,分别从流行趋势角度和战略角度,与国内同行分享了韩国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
购物中心——未来渠道选择的大势所趋
去年下半年悄然蔓延的本土品牌库存危机,暴露了本土企业在供应链管理和零售体系管理中的不足。渠道为王,未来谁是渠道竞争中的胜者,谁就能率先占据成功的制高点。第二日的论坛以“渠道的力量”为主题,分别从商业地产、百货商场、电子商务等不同角度,寻求解决库存之道。
21世纪不动产商业地产总经理蔡宇翔针对中国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为服装企业提供了未来渠道拓展的方向。他指出,购物中心未来是品牌商户选择的大势所趋。针对如何选好购物中心,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要了解开发商开发项目的目的;二是要知晓开发商如何进行定位,品牌商在选址时要看自己的品牌与这种定位是否匹配;第三,需了解开发商对业态及品牌结构的认知是否专业;第四,要看开发商是否拥有成熟专业的招商管理团队,判断团队就是判断未来你的邻居,而邻居的质量也决定了你未来的利益。此外,停车位也是选择购物中心至关重要的环节,有了足够的消费人群我们的品牌消费才有机会,如果没有车位消费者何来的便利?”他表示,成熟的品牌商户除去了解自身及竞争者之外,也应对市场及购物中心的整体发展态势保持高度关注,充分洞悉市场动态,永远领先于他人,方能成为逐浪中的佼佼者。
亚洲购物中心协会副主席郭增利也认为,中国未来的零售渠道、甚至主渠道很可能是在购物中心,购物中心所倡导的品牌联动、品牌集合、业主组合足以影响当地老百姓的日常消费和生活,由此可以预见,购物中心这一渠道利用得好坏,将对服装企业未来能否争得一席之地起决定性作用,而不同的结果很可能会改变企业在整个市场中的发展格局。他指出,当下消费者的行为已发生了巨变,如多元化、品质化、追求时尚与个性等等。从目前对消费行为的分析来看,会发现纯粹的购物需求只占40%,其余五花八门的无止境需求都需要有一定的场所去满足,而这个场所就是购物中心,这也是几乎全世界的购物中心都与消费趋势紧贴的一大原因。
M型消费时代来临
伴随渠道选择的多元化,服装企业也必将改变零售管理模式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在第三天的论坛中,来自美国的零售专家现场解读了美国零售最新趋势与中国零售业借鉴。著名营销专家祝文欣发布了“2012年中国服装行业十大发展动向”。他指出,2012年资本的力量加上竞争的压力,行业将开始进入全面整合期。2012年是核心零售商的春天,感恩与忠诚是成就大业的品质。核心零售商最大的瓶颈是多店运营和管理,而对于攻克瓶颈,资金和胆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多店的管理运营水平,零售商规模化运作是应对竞争的必然之路。
他还提到了M型消费所带来的市场商机。在经济快速发展并面临通胀压力的当下,目前中国人的消费行为开始趋向于两极,呈现明显的“M型消费格局”。一方面,高收入人群表现出“趋优消费”,社会大众则表现为“趋低消费”。
“M型经济也可视为是中国品牌经济的到来,品牌商应及时调整经营结构和营销策略。”中研资本的总裁戴红评价道。祝文欣同样看好M型消费时代给中国服装产业带来的机会,“高端市场拼什么?内在拼品牌和产品,外在拼渠道和服务。低端大众品牌拼什么?内在拼成本。如果你以产品低价为优势,那成本与你的供应链的管控非常重要。”
此外,本次论坛还现场颁发了“2012十大中国服装渠道商学习典范”、“零售商学习典范”大奖得主,来自中国最优秀的代理商和经销商与会代表分享了在零售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心得。展望中国服装产业的未来,戴红表示,中国服装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服装品牌商和经销商走出国门,活跃在世界的舞台上。在不远的未来,世界服装行业将会出现非常著名的中国品牌,涌现更多中国服装人的思想和身影。
4.2013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 篇四
市场表现回顾。今年以来纺织服装板块走势远逊于大盘,据诺诗曼了解,截至12月28日,板块区间涨幅为-11.76%,同期上证综指涨幅为2.75%,跑输大盘14.51个百分点。
行业运行回顾。回顾2012年,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消费市场整体低迷,国内外纺织服装需求双降,人力、租金上涨,行业呈现内忧外患的格局。
行业展望:
纺织行业:2013年出口仍然承压
服装行业:成本上涨,消费低迷,难言乐观
服装网购:商店侧畔电商过,线下前头线上春
投资策略:
寻找城镇化和消费升级推动下的品牌服装公司。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国民消费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品牌消费普及化程度提高,高端消费继续升级。因此服装消费和品牌升级仍将受益于城镇化建设。相比之下同类的箱包行业要乐观的多。中国箱包市场地位不断提升,领先优势持续扩大。与其他供货国相比,中国箱包由于在价格上更具竞争优势,这也是诺诗曼女包能够得到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而且对欧出口速度与出口总量均遥遥领先于其他海外竞争者。在过去十年内,中国箱包对欧出口增加了近21亿欧元,而其他竞争者的出口增幅十分有限。
业内人士指出,在国内市场,人们对箱包皮具产品的需求已经由注重使用价值、价格低廉转向注重产品的品质、追求时尚性和个性化,消费者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进口高端箱包受追捧
5.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数据分析 篇五
服装产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产业,是世界重要工业之一,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始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近几年中国的服装业有着较大的发展,服装业的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然而,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服装产业发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变化,行业经营成本上升,对外贸易份额下降,产品库存积压严重,企业经营同质化,产品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变化等。因此,如何找到适宜、可行的突破口,成为服装企业新的时代命题。
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和非理性的竞争思维,现今国内服装企业处于对成功的相互模仿,出现“趋同”现象,从产品同质化到战略趋同、商业模式趋同,提供类似的产品,争夺相同的消费者,营销手段基本靠价格战。面对“趋同”,服装企业需要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改变当中的某些要素或者环节,甚至彻底地再造商业模式,以差异化经营获取超额利润。例如诺奇的SPA模式,美特斯·邦威的虚拟经营,凡客诚品电子商务运作的成功等等,这些都预示着中国服装产业的商业模式变革已经开始。可以说,当前中国服装行业已进入商业模式竞争时代。目前,国内对“商业模式”的内涵和选择存在着错误的认识,很多企业照搬国外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缺乏理性的思考,与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不够,最终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本报告对“商业模式”的内涵和构成进行了界定,提炼出商业模式的核心要素。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服装行业创新商业模式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典型成功个案的详细研究以及经验总结,提出了各种模式下的运作策略。最后,结合服装行业发展背景、发展环境及价值链分析,给出了服装企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的思路,为服装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借鉴。
6.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数据分析 篇六
今天瞅了一下服装类垂直行业的电子商务公司Vancl,典型的营销驱动型公司,价格鲜明,但产品粗放。
我一直认为服装鞋帽类电子商务最重要的一个产品就是建立一个用户资料库,
这个用户资料库,允许用户充实一个或多个个人信息(身高、体重、脚码、罩杯等)。选购商品时,允许用户以某个资料库的尺码进行购买。比如你的信息填写了42码的鞋,那么系统可以为你过滤非42码的鞋子。这个产品的思路有点像产品设计过程人物角色(persona)的逻辑。Vancl顾着价格和广告,这些事完全没功夫折腾。Vancl的个人资料页面,有很多雷人的信息供用户填写。更雷人的是你填完这些信息之后,他们完全和购买过程无关。
另外一个产品的例子,如果在购物车里有重复的产品,付款时是否加入提醒功能?还有鸦总提到的订单转化率设计。除了价格和营销,电子商务的产品进化还有很大空间。
7.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运行报告 篇七
1. 工业增加值
受外部需求减缓、人民币升值、要素成本上升等综合因素影响, 纺织服装行业形势严峻。4月份, 纺织业和服装业生产增速持续回落, 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8%、9.8%, 比上月分别减缓0.5、1.4个百分点。前4个月累计, 纺织业和服装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6.4%、9.6%, 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2、4.1个百分点。
2. 工业销售值
纺织业和服装业生产放缓导致其工业销售值增速明显回落。前4个月, 纺织业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5.03%, 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13.3个百分点, 但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12.39%, 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7.7个百分点, 比上月减缓0.38个百分点。所有子行业销售值增幅比上年同期均明显放缓, 其中毛纺织和染整精加工业销售值出现减少。同上月末相比, 只有棉化纤纺织及印染精加工、麻纺织、纺织面料鞋的制造业增速有所提高。
3. 产品产量分析
4月份, 全国纱产量195.4万吨, 同比增长9.9%;布产量451026.6万米, 同比下降0.83%;印染布产量439112.2万米, 同比增长3.06%;无纺布产量108131.8万米, 同比增长30.8%;服装产量18.03亿件, 增长0.2%。其中, 印染布、无纺布、服装产量增速比上月有所加快, 而纱、布、产量增速减缓。1~4月, 全国纱产量累计为670.2万吨, 同比增长8.1%,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服装66.08亿件, 增长3.3%, 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4.9个百分点。截止4月份, 2008棉花年度我国纱产量累计为1428.6万吨, 同比增长5.4%。
二、进出口分析
4月份, 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124.9亿美元, 同比下降12.6%, 环比增长2.7%, 自3月份以来继续回暖。截止4月份, 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526.76亿美元, 上年同比下降10.74%, 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8.79%。其中, 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477.78亿美元, 上年同比下降10.16%, 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14.16%, 其中, 纺织品出口金额是183.03亿美元, 同比下降15.29%;服装出口金额是294.15亿美元, 同比下降6.63%。纺织品和服装进口总值为48.98亿美元, 同比下降16.01%, 占全国外贸进口总值的1.87%;
其中纺织品进口金额为43.31亿美元, 同比下降1 5.4 3%;服装进口金额为5.6 8亿美元, 同比下降20.14%。1~4月纺织品服装实现贸易顺差428.80亿美元, 占全国贸易顺差总值的56.84%。
三、市场价格分析
4月份, 籽棉收购基本结束, 国内棉价回升加快, 国际棉花现货价格上涨, 纽约期货涨幅较大。
1.储备棉收储顺利完成, 国内棉价回升加快。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 截止4月底, 籽棉收购基本结束;棉花加工企业新棉加工率为98.7%, 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平均销售率为86% (含交储) , 同比提高18.4个百分点。4月上旬, 本年度272万吨储备棉收储顺利完成, 其中内地棉交储118万吨, 新疆棉交储154万吨。
收储促进国内市场棉价回升加快。4月份内地籽棉收购均价为2.78元/斤 (折皮棉582元/担) , 较上月上涨0.22元/斤, 涨幅8.7%;内地标准级棉均价12579元/吨, 较上月上涨1050元/吨, 涨幅9.1%;郑州棉花期货7月合约结算价为12958元/吨, 较上月上涨813元/吨, 涨幅6.7%;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交易7月合同平均价为13081元/吨, 较上月上涨703元/吨, 涨幅5.7%。
4月份, 32支纯棉普梳纱月均价17727元/吨, 较上月上涨218元/吨, 涨幅1.2%;涤纶短纤月均价8497元/吨, 较上月上涨1077元/吨, 涨幅14.5%。
2.国际棉花现货价格上涨, 纽约期货涨幅较大。
4月份, 受美元指数下滑、美国股市和商品期货市场全面上涨影响, 国际棉花现货价格上涨, 纽约棉花期货价格涨幅较大。当月, 纽约棉花期货7月合约均价50.12美分/磅, 较上月上涨6.11美分/磅, 涨幅13.9%。亚洲主要港口到岸价58.42美分/磅, 较上月上涨2.78美分/磅, 涨幅5%。按1%关税计算, 折人民币进口成本均价10447元/吨, 低于国内市场2132元/吨。
四、投资情况分析
8.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走进行业盛会 篇八
金秋十月,时尚行业大型活动集体秀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基于特别的行业背景深度整合产业资源,联合行业相关兄弟单位,共同策划和组织行业品牌交流活动。通过这些行业重特大品牌活动的开展,有效加强了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并促进和推动了品牌的发展。
在品牌园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活动中了解到行业发展信息,展示品牌风采,结识行业合作伙伴,获取发展所需的专业资源,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有助于引导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这些活动也有效吸引了行业知名品牌及企业家对园区的关注和了解。对营造良好的产业氛围,提升园区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动园区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10月在上海举行的CHIC2015秋季展,可以说是金秋10月行业盛会迎来的新一轮高潮。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作为CHIC展战略合作伙伴,当然不能落后,展会期间,品牌园联合中国应用色彩体系(CNCSCOLOR)等行业权威机构,打造了大型展示发布中心,并设立以“2016/2017秋冬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色彩”为主题的时尚互动体验区,共同发布了面向全球时尚产业的中国纺织服装流行趋势以及中国纺织服装色彩流行趋势。
10月的上海好戏连台,14~16日,由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协办的2015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上海松江开元大酒店举行。这场以“需求导向,中国智造”为主题的学术年会,聚集了行业内具有代表性的数百家企业,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能够参与其中,品牌园及企业也受到了深刻启发。
10月的大事还不止于此,就在19~20日,“2015中国服装大会”在成都成功召开,大会共吸引了来自全行业的600多名企业家和专家参会。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作为本次活动的参与者,一直十分密切地关注着中国服装协会发布的各项政策和举措,2015中国服装大会中行业领导和专家发布的精彩观点,可以说为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打造产业大平台,成就企业大未来
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始终以打造“卓越品牌生态圈”为目标,坚持搭建圈子、运营圈子、利用圈子激发创新和商机,推动优秀品牌发展。除了积极组织及参与行业大型品牌活动,园区还积极利用现有的实体平台,以“总裁俱乐部”及“时尚设计师俱乐部”为园区的两大抓手,开展系列性时尚沙龙及高端行业培训或会议,促进产业交流与合作。
此外,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还以独有的行业资源背景,吸引行业精英,组建以行业领袖为主要成员的“总裁俱乐部”。俱乐部一方面针对时尚界意见领袖策划组织系列行业高峰沙龙、论坛等活动。另一方面,园区还力邀行业代表、企业家在行业大型活动中发表主题演讲,面向全球展示个人和企业风采,快速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促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行业、企业与政府间的沟通与协作。
同时,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园打造的“时尚设计师俱乐部”,目前会员企业涵盖近百家市场主流品牌企业及独立工作室。俱乐部积极营造专业交流圈,鼓励并加强设计研发服务企业与生产企业以及终端品牌的沟通与交流,推荐产业合作,深化产业链的整合创新。
【中国服装行业电子商务应用数据分析】推荐阅读:
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投资分析08-18
中国服装行业SWOT分析及国际化战略11-07
2023-2028年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12-02
中国服装行业报告09-24
中国服装行业目标市场12-17
中国运动服装行业报告09-25
中国服装市场行情分析09-30
服装行业竞争对手分析07-29
外贸服装行业分析报告12-05
2011服装行业前景分析及预测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