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江苏高考作文

2024-10-12

2024江苏高考作文(共9篇)(共9篇)

1.2024江苏高考作文 篇一

1.单个字词式。如“好奇心” (2008年江苏卷) 。

2.短语式。 (1) 山的沉稳, 水的灵动 (2004年江苏卷) ———二元关系型短语。 (2) 凤头、猪肚、豹尾 (2005年江苏卷) ———二元关系型短语。 (3) 人与路 (2006年江苏卷) ———二元关系型短语。 (4) 怀想天空 (2007年江苏卷) ———动宾短语。 (5) 品味时尚 (2009年江苏卷) ———动宾短语。 (6) 绿色生活 (2010年江苏卷) ———偏正短语。

二、下面, 就依次分析这几种类型的审题

(一) 二元关系型短语———×××和×××

高考作文一般所提供的概念通常是对立统一关系、是非取舍关系、并非绝对关系、并列共存关系这四种关系, 所以写作前一定要弄清这几者的关系后才能下笔。关系型作文话题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1. 对立统一关系。

就是各要素单一来看是对立矛盾的, 但实质上它们又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因此也称之为无此无彼式。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 也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 也就没有“自由”。两者对立统一。可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 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 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对立统一关系:不能只顾及其对立面, 更要分析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此与彼不是绝对的。

2. 是非取舍关系。

即指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之间是一是一非、一对一错的关系, 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 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 勇于关爱”, 如作其他理解, 则是不科学的。是非取舍型:不是只要“是”, 不分析“非”, 而是扬“是”避“非”, 两方面都要涉及。

3. 并非绝对关系。

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某种关系, 但这种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可称之为有此未必有彼式。如:“痛苦与成功”, 可理解为“成功来自痛苦的磨砺”。但痛苦之后, 并非全是成功, 成功也并非全部源自痛苦。并非绝对型:不能走向绝对化, 造成观点走向极端, 经不起推敲。文既然是“并非绝对型”, 就要找出一条非常合情合理的东西来, 即“我们应该怎么样”去正确解决这一问题。

4. 并列共存关系。

即指构成作文话题的诸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种平等并列的关系, 几个要素可以同时共存。也可称之为有此有彼式。如:“谦虚与表现”, 既要谦虚待人, 又要善于表现自己。并列共存型:它们有可能是由于此的存在影响着彼的存在, 如“谦虚与表现”;也有可能是平列的两个优点, 如“水的灵动”、“山的沉稳”。要抓住“影响”、“平列”两个关键来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恰到好处地使二者共存, 澄清片面或不正确的认识。

(二) 动宾短语式审题

首先要找准这个短语中后面这个宾语 (即写作对象) 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如高考作文题“怀想天空”, “天空”到底能是什么, 它可以是自然的天空, 也可以指生活的天空、历史的天空、心灵的天空、爱的天空等等。但我们的同学对于动宾短语式作文的审题往往只注意后面的宾语, 却忽视了前面的动词, 我们要仔细玩味动词的真正意思。在“怀想天空”这个题目里, “怀想”有怀念、回顾的意思。考生描写对过去美好东西的追忆才是比较稳当的做法。2009年江苏高考题“品味时尚”, 当年众多优秀考生纷纷落马。原因就在于没有弄清“时尚”这个宾语的内涵和外延。我们的同学总是匆匆地、肤浅地扫描一下考题, 自以为“时尚”二字很简单, 很好懂, 不会出差错, 结果偏偏栽在“时尚”二字上了。“时尚”是一部分人在审美活动中的独特创意和个性化追求, 它是时兴的, 在模仿和流行中形成。在通常情况下, 政治变革和自然科学创新等, 不列入时尚的范畴。所以当年很多江苏考生写“爱国主义”是时尚, 那就属于审题错误。更为严重的是, 很多考生不注意江苏命题作文题目之前的引语———“时尚表现为服饰、语言、文艺等方面的新奇事物在一定时期内的模仿与流传”, 由此可知, 这里的“时尚”必须是动词, 必须是某一行为。所以, 说“唐诗”是唐代的“时尚”, 说“宋词”是宋代的“时尚”也是错误的!说“读唐诗”是唐代的“时尚”, 说“读宋词”是宋代的“时尚”才是正确的!

(三) 偏正短语式审题

这类偏正短语一定要看清陈述的对象和叙论的重点到底是什么。不要认为短语的后一个词语就一定是陈述的对象。 (1) 如“永恒的价值”中“价值”是陈述的对象。 (2) 如“生命的格调”中“生命”是陈述的对象。分清这两者后, 就可以在立意时拼凑成这样一个公式:“陈述的对象”怎样才能做到“叙论的重点”? (1) “永恒的价值”可立意为———价值怎样才能永恒? (2) “生命的格调”可立意为———生命怎样才能有格调?当然, 偏正短语不一定都是定语+名词, 也可以是状语+动词, 如“从容地栖息”、“高贵地爬行”等。立意时的公式就变成:怎样的 (动词) 才显得如此 (形容词) 。 (1) “从容地栖息”可立意为———怎样的栖息才显得如此从容。 (2) “高贵地爬行”可立意为———怎样的爬行才显得如此高贵。

(四) 单个字词型审题

一般的单个词语, 也是由几个语素组成的, 要仔细分析词语内部的关系, 千万不要以为单个词语就可以无需认真审题。如:“父辈”这个题目, 含有两个语素“父”和“辈”, 为偏正式关系的词语, 意为“父亲那一代人”, 显然, 题目要求写的对象是一个群体, 只能写父亲所属的那一个群体, 理解了范围的限制, 就不会错把文章写成“父亲”了。对于单个字词的作文题目, 我们要注意根据其词性把握其审题时的重点。

1. 名词。

要明确知道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如当我们看到“习惯”这个题目:首先应该确定词语的内涵和外延。习惯的内涵是指在长时期逐渐养成的, 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 而它的外延就比较广了:可以是一个人的习惯, 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习惯, 也可以是习惯产生的根源, 还可以是习惯的作用和弊端。其次还要注意有无比喻义、抽象义。如2005年江西卷的“脸”, 可以想到抽象的“脸面”, 也可以想到抽象的“表面”等。是抽象的, 我们要把这个词语具体化。

2. 动词。

要注意动作行为的本身的意思, 然后给这个动词添加宾语, 使它的动作性更加明确。如2006年安徽卷的“读”。我们知道“读”这个动词的含义主要是指阅读, 那么阅读什么呢?我们可以加上适当的宾语, 如具体的读某一本书, 抽象的还可以读人生、读社会、读人等。这样文章写起来就会具体而不空泛了。

3. 形容词。

要了解这个词语所表示的人或物的性质、状态。如“新”:它的含义是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这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具体的词语, 我们可以联想到物之新, 联想到人之新, 联想到事之新;也可以是一些抽象的新, 如创新、新颖、新潮等。

2.201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评点 篇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为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地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读

拒绝“平庸之恶”

江苏一考生

大千世界,万物间都存在着细微却不容忽视的联系,轻牵一角,或许也会导致多米诺骨牌似的连锁效果。因此,每个看似无心的举动,都有可能对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

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当我们满怀怨气地仇视着各种不良行为时,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有没有纵容助长过这类的“恶”呢?

美国作家阿法特曾提出一个概念:群氓。这个词,是指普通大众集体无意识地作恶却丝毫不觉愧疚。必然的,这种行为不仅使家国蒙受损失,更会麻痹人们的心灵,须知,此词在中国颇为适用。无论是高速公路上货车翻车引来成百农民哄抢柑橘,还是许多居民每人拿走一块砖致使雷峰塔倒塌,抑或是“中国式过马路”,无一不是“群氓”的体现。

似乎自古以来人们就有这样的印象:官是恶的、贪婪的,而民是善的、无辜的。这种想法。显然不全面。当个人被裹挟在群体之中时,他便会认为跟随众人所做之事无可非议,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作恶,这是多么可怕又可悲的事情!而“法不责众”的观念,更成了助长这种“平庸之恶”的借口。

“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如今的中国人已不再是鲁迅先生笔下的麻木看客。然而,一些人却日渐堕入一个更加荒诞的怪圈。所以,我们必须自省,分清善恶。光说不做是没有用的,口头上“感动中国”绝对扶不起一个摔倒的老人。

当然,我们更应当看到希望的曙光。如今网络的发展,也使得正能量被广泛地传播。多少温暖感人的故事,为我们带来了黎明的脉息。

仅仅做到“勿以恶小而不为”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做到“勿以善小而不为”,中国社会的面貌才会有真正的改观。拒绝“平庸之恶”,养一身浩然正气,和整个国家一起走在追梦之路上,必能见到明日的灿烂朝阳。

【满分点窍】本文重点论述了“小与大”的关系:积小恶,可以形成大恶;积小善,亦可成就大善。通过一系列的中外名言和生活中的典型实例,证明了那种无意识的随大溜的“小恶”,往往就是形成“平庸之恶”的渊源;而要想拒绝“平庸之恶”,单靠“不为小恶”是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多为小善”成“大善”。文章虽为议论文,但写得激情洋溢。

行礼,为了远方的美

江苏一考生

不要走得太近,惊走了沉眠的美。美丽的生物是自然的精灵,它们有灵慧,会选择自己的栖居之所。幽兰必绽于空谷,其香才悠远幽邃;最美的蝶必栖于幽暗的洞穴,其美才神秘而惊艳。生长于僻远之处,才有出尘的气质,也许深山千万年的岑寂让时空保持了一份古朴,给予它们明净与灵动。

然而很多人是不懂得美的,甚至出于爱美之心摧残了它。不必说蝴蝶被制成标本而枯萎,鸟鸣在笼中喑哑,就是一些心怀善念的人,也会在无意中酿成悲剧。林清玄的《放生鸟》里,鸟与龟被一捕再捕,一只龟的甲壳上刻满了放生者的名字。仿佛一个悖论,爱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

為什么我们会陷入这反复伤害的轮回?只因走得太近,抓得太紧,不懂得保持距离。

纯净的美总在远离尘世的僻远之地,譬如青藏高原上起伏的雪峰,与高远的天宇相厮磨。“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其实自然已在沉默中说得清清楚楚:有人之处就有喧嚣,有污浊,有说不清的变数,所以,好山好水都躲得远了,就像高傲的隐居者,不欢迎人们打扰。可人们终究没有读懂。即使读懂了,恐怕也不会停下脚步。人们抑不下对世界的好奇,也压不下征服荒野的欲望。

即使如此,我们仍应懂得适度地保持距离,保持对美的尊重。

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我发现海棠花未眠。”那黎明的薄雾里摇曳的花枝,脉脉地昭示着,告诉我们,不要走近,否则梦就破了。

朱成玉说:“见到美,请行个礼。”行礼即是尊重,留有尊重,或许我们还不至惊走全部的美。

在洞中探险的几人,看见山壁上的蝴蝶。于是放轻了脚步。当我们看见蝴蝶远去,定不能再追,应当熄灭蜡烛,默默退出,那退出的脚步和熄灭的蜡烛,是对美的行礼。

作为无数爱美之人的一员,我曾深深惊诧于美的脆弱,也曾因无心之失,怅恨于美的远去。我渐渐明白,追寻美的最佳姿势,不是窥视和攫取,而是敬礼。古人言“亲而不狎”,诚不我欺。

【满分点窍】有一首儿歌叫《爱我你就抱抱我》,不过那是对人,尤其是对弱小的孩童。可是对大自然,对那些人间大美,抱抱可以,但只能在心里。最佳的方式,还是默默立定,鞠上一躬,然后缓缓退去。因为你的走近就是对美的骚扰,对自然的伤害。本文以充足的论据证明了尊重自然、尊重美的必要性。而这种尊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与其保持适当的距离。

非宁静无以致远

江苏一考生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全国掀起一阵莫言热。而莫言本人在开完一场新闻发布会后便消失在大众的视线,安静创作新作品。在我看来,莫言便是那只人迹罕至的山洞中的美丽蝴蝶。人们借诺奖发现了这只蝴蝶,而蝴蝶选择退居山洞深处,正如莫言选择远离公众。因为那样的安静环境才适合这些美丽的精灵,适合莫言。

非宁静无以致远,伟人正是懂得寻找宁静才能成功,而成功也必青睐内心安宁之人。

林徽因曾说:“真正的宁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内心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天依然涛声依旧。”因而真正的宁静是内心的平和,这与“大隐隐于市”是一样的道理。只要内心宁静便能于车马喧嚣中寻一个宁静之所。

nlc202309051152

前段时间,于丹北大被呛一事闹得沸沸扬扬。文化超女于丹在端了多年的心灵鸡汤后终于被人轰下台。似乎很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当年的于丹用心灵鸡汤抚慰了无数人疲困的心,可是近年来她不断商业化,只加汤不加料的心灵鸡汤让人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正是于丹在成为美丽的蝴蝶被人发现时,不懂得如何退居深处,如何来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所以她只能遭到人们反感。

与于丹不同的是,红学痴儒周汝昌尽管著作等身却仍躬耕于红楼中;“国学大师”季羡林一直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杨绛先生从不开作品交流会。永远都是默默关注社会。大师尚且如此,而我们又有何骄傲的资本?我们又怎能不屑那一颗宁静之心?

反观当今。当郭敬明充满早恋、贪婪、颓废的作品发行时,当韩寒“巴金文采不好”的言论风生水起时,当当年明月的著作爆棚时,当马诺、芙蓉姐姐在网上受到热捧时,谁能告诉我,我们那一颗宁静的心在哪里?我们现在许多人正在慢慢地失去它,从而变得疯狂与骄傲,变得目空一切。

让我们找回最初的宁静,让我们在内心修篱种菊,让我们怀抱谦卑宁静的心走在社会上。视自己为天地间的一粒尘埃,用宁静平和的心看待世界。我相信,低到尘埃,便能开出花来。

【满分点窍】本文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独辟蹊径,从蝴蝶躲避光线、远离人类联想到了凡有成就者皆追求宁静、逃离喧嚣的道理。文章通过周汝昌、季羡林、杨绛等功成名就却依然保持一颗淡定的心,证明了宁静才能致远,浮躁必遭唾弃。进而联系到当前的社会现实,人们疯狂与骄傲正是缺乏宁静致远的心态。

何必惊扰美丽

江苏一考生

“纷纷花自落”,“春来草自青”,有大美而不言,你我更无须惊扰。

洞穴里的蝴蝶被惊扰后悄悄远去,水中熠熠的石头被捡拾到海滩后黯然失色,谷中幽兰被移植到盆栽中不复冰洁本色。大多数时候,我们惊扰了美丽却不自知,或许无心,却造成美丽流逝,无可挽回。

还记得那个不复得路的武陵人吗?机缘巧合,让他误入桃花源,欣赏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胜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恬静安然。既是误入,已然惊扰,不如就此住下,享受与世无争的大美。可他偏要出去,偏要带人来寻,结果可想而知。

这不是陶潜的暗示吗?人心有了贪欲不轨,也就无法再接近美。

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莫不如此。钱钟书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多少学者、记者、读者闻风而来,失望而归。钱钟书深居简出。潜心于学。与世隔绝。他曾这样幽默地回绝别人:“既然你觉得那些蛋很好,又何必要见下蛋的母鸡呢?”

有时,想象中火树银花、烟霞满天的美丽,却被自己轻易破坏。传闻中的百花深处,姹紫嫣红,只是一条寻常的巷道;传说中的天涯海角只是貌不惊人的石头,却骗走无数三生三世的誓言。

有人说,太美的地方不必去,放在心里。武陵胜景,烟波浩渺,竹西佳处,统统放在心里,不要去。現实往往不如想象中美好,所谓幻灭,就是希冀过大,败兴而归。倒不如在想象中,在心里,促使那份美的可能,让美不受惊扰,永远留存。美丽的物,美丽的人,美丽的地方,只可远观。不可靠近。

有徘句“一期一会”。翠绿的肥叶上欲滚落的露珠,天际间掠过的一只飞鸿,从你眼前鸿鸿而过的白衣少女,无一不是美,你又何必惊扰,安静享受这一瞬间的恬美宁静。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懂得的人,一定不会去惊扰这可以转瞬即逝也可保存心间的美丽。

【满分点窍】标题即是论点。如何对待自然之美,文章借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阐释出一番令人耳目一新的道理:至于对待社会之美,作者以钱钟书为例,告诫人们:不去打扰美丽之父,方可保证美丽的源远流长。文章从珍爱自然起笔,但并未仅仅将视角局限于自然,而是投射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内涵丰赡,意味隽永。

编辑 张金余

3.探究江苏高考中地球运动试题 篇三

一、江苏地理考纲具体内容与要求

二、近十年来高考地理地球运动试题统计分析 (考试内容按照上图序号)

分析数据表明考试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地球公转的意义, 即黄赤交角的意义。深化具体细节可知:

(1)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夜长短变化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9年、2011年) 。

(2)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2002年、2003年、2007年、2010年) 。

(3) 关于坐标判读:太阳直射点坐标和变化规律 (2002年、2004年、2011年) ;关于地心对应点的坐标 (2005年) ;关于地球“极点”坐标—水半球、陆半球 (2009年) , 东半球、西半球 (2004年) 。

(4) 时间计算与日界线;节气辨别 (2002年、2003年、2005年、2008年) 。

(5) 影子长短与方向 (2003年、2006年) 。

三、昼夜长短变化的典型考点

(一) 原题再现: (2011年) 表1为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 (北京时间) 。回答3—4题。

3.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

A. (1) (2) (3) B. (1) (3) (2)

C. (2) (1) (3) D. (3) (2) (1)

4.若 (3) 地为北京, 则此时 ( ) 。

A.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C.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D.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二) 试题分析:第3题。第一步:表格内容给定的是三地日出日落时间, 根据同一天的日出和日落时间, 可以计算昼长或夜长;计算公式:昼长=日落时刻-日出时刻, 夜长=24-昼长。根据此公式计算可得当日三地昼或夜长分别为: (1) 地昼长14小时, 夜长10小时, (2) 地为昼长11小时22分, 夜长12小时38分; (3) 地为昼长13小时08分, 夜长10小时52分。第二步:根据“同一天内昼夜长短差异越小纬度越低, 赤道昼夜长短差别为0”可知: (1) 地差值为4小时; (2) 地差值为1小时16分; (3) 地差值为2小时16分, 故三地的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 (1) (3) (2) , 故B项正确。

第4题。第一步:如果 (3) 地为北京, 当日昼长夜短, 是北半球的夏半年, 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次日北京的昼长为18∶49-5∶39=13∶10, 比当日昼变长了2分钟, 说明北半球昼变长,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进而时间可以断定“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之后, 到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之前”。第二步:看选项, A项错误;C项正确;B项错误: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位置正逐渐远离近日点 (时间1月初) , 靠近远日点 (时间7月初) , 公转速度逐渐变慢;D项错误: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时, 应该是昼夜等长 (昼夜长短相差0) , 而此时, 表中三地的昼夜均不等长。

(三) 考点方向探究: (1) 昼长与夜长——可以根据日出、日落时间差求得, 由于昼夜长短不同可知纬度也有差异。例如2006年第17题, 要求找出全球昼长随纬度分布规律图形。 (2) 根据昼夜长短变化来辨别纬度高低。“越向纬度地处, 昼夜长短差异越小, 赤道处为0, 极昼极夜处差异都是24小时”。 (3) 根据昼长时间求直射点经度, 求日出日落时间。昼长与夜长的时间对称点, 昼长以当地时间12点为对称, 夜长以0点为对称 (例如2004年第13—14题) 。 (4) 根据当日与次日的日出日落时间, 可求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

四、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典型考点

(一) 原题再现: (2010年) 图2为6月22日与1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3.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 依次是 ( )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D.丁、甲、乙、丙

4.四地自北向南捧列, 依次是 ( ) 。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

C.丁、乙、丙、甲D.甲、丙、乙、丁

(二) 试题分析:第3题。第一步:找特殊点, 先判断丙在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 可知丙的纬度为23°26′N。乙在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接近90°, 说明乙在南回归线附近, 再加上乙的正午太阳高度在两至日变化幅度较小, 可知乙在0°—23°26′S之间, 靠近23°26′S (假设20°S) 。第二步:甲在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很小, 夏至日很大, 说明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同理, 丁在南回归线以南。从度数比较, 甲的纬度大于乙, 因为正午太阳高度的小值更小。第三步:纬度越低, 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以上分析纬度大到小为甲、丁、丙、乙, 第3题线速度大到小是乙、丙、丁、甲, 选B。第4题四地北到南排序:甲、丙、乙、丁, 选D。注意:这类题也可以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求出每个点的具体纬度。

(三) 考点方向探究: (1)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可以判断纬度的大小。 (2) 判断经、纬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 可以求该点的纬度。利用正午太阳高度概念, 当地时间12时的太阳高度, 即最大太阳高度, 可以求该地的经度。 (例如2007年第1—2题) 。 (3)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影响影子的方向与长短, 利用立杆侧影方法, 测算正午太阳高度。 (例如2002年第52—55题) 。

五、关于坐标判读的典型考点

(一) 原题再现:图2所示为以38°N、0°为极点的陆地相对集中的“陆半球” (另一半球为“水半球”) 。读图回答3—4题。

3.“水半球”的极点位于 (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4.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 ) 。

A.非洲全部位于昼半球

B.北京市正值下班高峰

C.南极昆仑站处于极昼期

D.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二) 试题分析:第一步:关于地心的对应点的位置关系:两个点纬度度数相同, 方向相反;经度之和为180°, 方向相反。“陆半球”的极点为38°N、0°, 则“水半球”的极点为38°S、180°, 根据西半球跨度160°E向东→20°W, 南半球跨度0°向南→90°S, 第3题选择D。第二步:当夜半球与“陆半球”重叠最多时, 也就是直射点在23°26′S, 180°, 即冬至日12月22日。此时, 非洲全部位于夜半球;北京时间为8点, 正值上班高峰;南极极昼, 昆仑站处于极昼期;江苏各地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第4题选C。

(三) 考点方向探究: (1) 本组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地球运动的理解及相关空间的思维能力。关于地心的对应点的位置关系。 (2) 关于东半球与西半球位置辨别 (2004年第13—14题) 。 (3) 太阳直射点坐标和变化规律 (2002年、2004年、2011年) 。

4.简评200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篇四

“品味时尚”中的“品味”是分析与体会的意思,如何分析与体会?不仅需要“观察生活”及积累“丰富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而且需要“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根据“品味时尚”这道作文题中的材料提示,“品味”的对象是“语言、服装、文艺等新奇事物”,“品味”的内容是对象中的“好与坏、美与丑”,“过眼云烟的”与“沉淀为经典的”。这些对象与内容可以构成二维结构,比如“语言”,有好有坏,有美有丑,有“过眼云烟的”也有“沉淀為经典的”。如此进行“排列组合”式的分析与构思,则需要进行必要的理性思维。可以说,“品味时尚”这道作文题涵盖了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等作文生活化的全过程。

今年“品味时尚”引导广大师生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能更多地去积累生活、感悟生活与思考生活。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有一个专题叫“慢慢走,欣赏啊”。没有“慢慢走”,何来“欣赏”?不“慢慢走,欣赏啊”,又何来“品味”?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生活,而只是鼓励他们向古人要材料,动不动就是屈原投江、东坡被贬,不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与“品味”,怎么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现代中学生?

平民化

可以说,“品味时尚”这道作文题是一个“大路货”,让很多考生都有话可说。不像“提篮春光见妈妈”之类的作文题,艰涩得让考生摸不着头脑,难以运思,难以下笔。面对“品味时尚”这个作文题,只要不是文盲,一般人都懂一点,连初中生、小学生也能说上几句。《扬州时报》今年6月8日刊载了由小学生、中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写的五篇《品味时尚》并予以评分,其中一名小学生获得42分,本科生、硕士生则分别获得54分与58分。这足以表明,“品味时尚”不属于阳春白雪式的作文题,当然也不是那种没有区分度的作文题。高考作文不是竞赛作文,不需要通过高难度来筛选少数出类拔萃者。现在的高考已经从精英化走向平民化、大众化,高考作文理应走向大众,走向大众是优秀高考作文题的基本特征。在这一点上,今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品味时尚”做得较好。

紧贴考生心理

5.2024江苏高考作文 篇五

有人说,没有什么是不朽的,只有青春是不朽的。也有人说,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我们自欺欺人地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

[题意解读]

表面看来,这是围绕“青春”、“朽”与“不朽”的两段话语材料,但究其本质是关于生命“朽与不朽”的终结拷问,是一道高度聚焦而又颇富哲学意味的智慧命题。

“有人说”的内容由两个分句组成,其基本价值判断相当明晰,可作如此解读:在物质层面,没有什么是不朽的;而精神层面的青春等是可以不朽的。

“也有人说”的内容由三个分句组成。

第一分句,“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这是承“有人说”而来的概括和判断,至少有三层含义:一是持“只有青春是不朽的”观点的只是“青年人”;二是“青年人”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年轻的自己“有朝一日会老去”;三是青年人所说的“青春不朽”是指“容颜”、“身体”等。

第二分句,“这种感觉其实是天真的”,这是建立在前一句概括和判断基础上的进一步引伸和推导,青年人“不相信有朝一日会老去”,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知觉”和“觉解”;只是一种“天真”,而不是“科学”和“理性”。

第三分句,悄悄转换了对象,变为“我们”,我们抱有一种“像自然一样长存不朽”的信念;这种看法是自欺欺人的。

现列简表示意如下:

青春身体(可朽)精神(可不朽)

第一句,强调了“精神”,故曰“青春不朽”;第二句,强调了“身体”,故曰“青春亦朽”。要之,此题“哲理性材料”的焦点在于:“青春,朽与不朽?!”同学们可以自己“选取角度”,故只要抓住“朽”或“不朽”,从“青春”、“生命”等话题入手,进行记叙或议论,均属切题。

[记叙文]

朽叶的桅子花

江苏考生

小城深处有条老巷。明晃晃黄醺醺的光蔓延一路,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

相属的板车,彼伏的吆喝,一路的葱蒜,噼噼叭叭的煎油声,勾着所有途经的味蕾,而女人的店也在其中。

女人是卖锅贴的。煎到外酥里嫩,香气四溢,搁到蓝印花的小碟中,浇一层香醋,撒一圈葱花,待到轻咬一口,却是意料之外的香甜之感,隐隐间又有些青春独有的青涩。

在旁人眼里,女人不过是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可我只想用“女人”这个含着少女的甜蜜和妇人的成熟的代称。女人爱美,每次见她,总是抹了脂粉搽了口红,似乎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女人爱笑,笑起来眼角会轻轻颤颤,不招不摇,温婉而妥帖。煎锅贴时,她总是打扮得一丝不苟,有点“盛装端热油”的味道,远远看去竟像是从《蒹葭》里走出的那位如水女子。

我迷惑于女人身上青春娇美端方的气息,沉迷于女人手下青涩而有些甜蜜的锅贴。恰巧,女人是我同学的祖母,一经询问,方知锅贴里藏着桅子和苹果混合的酱料。而女人原是那个十里洋场的大户之女,几经辗转方暂栖于这个闭塞的小城,操持着祖业依然优雅地活着。

一时间,我心中充溢着难以言说的震惊和恍然。震惊于加花酱的匠心,恍然于女人身上的不朽之气。一个会在锅贴里加花酱的女子,岂会敌不过时光的磋砣?当岁月爬上她的鬓角,风霜侵蚀她的容颜,她依然爱着美,爱着生活,像年轻时一样雅致而细腻,如此,岂会老去?

时常去女人的小摊,站在一边我不语,女人亦不言。我呆呆看她熟练地翻煎,温婉地浅笑,不卑地招呼,沉溺于女人那一汪如碧水般的不朽之气里。夕阳西下,女人美得如一幅古仕女图。

我时常迷惑于青春与不朽。以为青春必是光洁明艳,不朽必是巍巍如高山之巅,仰不可攀。然而,看到女人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我方有些体悟。有时候,心的柔软与细腻远胜过形貌。没有人活在保鲜膜中,没有人会永葆青春,但做一个心思细腻、热爱生活的人,时光永远会厚爱你几分;而如此,何尝不是另一种静水流深的不朽?

想起女人,就想起一枝搁在蓝印花碟中的带露桅子。或许叶子些许腐朽,但花瓣仍是一如既往地柔软。

[评析]

这是一篇跳动着诗心、洋溢着画意的记叙文。“诗心”在于一个“有些瘦削的老太太”,却“想留下青春的最后一点尾巴”。正是因为有了这颗青春的“诗心”,才洋溢出盎然的“画意”:那巷、那人、那锅贴。“那巷”“点亮了一个城市的古老温情”;“那人”打扮一丝不苟,举止优雅大方;“那锅贴”馅里加着花酱,搁在蓝印花碟中。这个“身上混杂着与年龄不符的青春之气”的女人向我们昭示的是生活深层底蕴:韶光易逝,但只要柔软、细腻的“诗心”常在,则“青春”永远不朽,人生处处溢“画意”。有“诗心”,方有“神”之韵;有“画意”,方有“形”之雅;形神兼备,方有“人”之静水流深。

[散文]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江苏考生

我想,草籽枕头的青春,姨婆的青春和村庄的青春,大概是一起逝去的。

譬如当姨婆掉落第一颗牙齿,村里倒下了第一幢年久失修的老屋;当无人问津的草籽枕头因姨婆的日夜摩挲而终于破裂,村里的人也像枕头里的稗草籽一样哗哗流去,散落四方……

如果我们就把这叫作老去,那什么能被称为青春?

在姨婆一口健壮整齐的牙齿能干净利落地咬断草茎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

记忆中最清晰的是姨婆早上出门时的背影。彼时她年轻如斯,活力如斯,蹑手蹑脚地打开那扇老旧的木门。可我每次都会在木门的吱呀声中醒来,然后看到她梳着一个大辫子的挺直的背影和门缝中微露的一条狭长的晨曦。从孟夏到深冬,那天晨曦从微红变作深紫,从二十岁到四十岁,姨婆的背影从挺直变得微躬……

站在姨婆的墓前,我撒下一把清香的草籽。肝癌夺走了她还不算太老的生命。可我知道,当村子里的人都千方百计地奔向城市,奔向羽绒枕头,姨婆就已不可能回到她的青春了。

回望身后,曾经长满稗草的湿润小径上尘土飞扬。宽阔的水泥路上,新建的小洋楼里,新的村里人们,抑或是半个城里人们,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过着他们不一样的青春。

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

没有人永远不会老去,可永远有人正在年轻。我曾经那么固执地想抓住的,不过是我心中姨婆的青春,村庄的青春。他们的青春逝去了,但仍可在我心中不朽;而另一群人,亦在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

再一次枕上姨婆留下的草籽枕头,耳边适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响,仿佛那些草木仍在枕头中拔节生长。经冬历春,枕中却封存一段岁月,永老去。老旧的棉布轻抚我的脸,一如姨婆温暖的手。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青春逝去,青春不朽。

[评析]

本文咏叹的是从“农耕文明”向“城市文明”转型过程中的一种思辨。这一转型需要“传承”,需要用草籽枕头“封存一段岁月”,因为没有“传承”,就没有“历史”;更需要“发展”,需要“另一群人”“开着汽车,枕着羽绒枕头”,“延续属于他们的,村庄新的青春”,因为没有“发展”,就没有“未来”。其实,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老去”的只是有形的物质外壳,“不朽”的却是无形的精神内核。人们只要永远跳荡着一颗热爱生活、拥抱生活的青春之心,就能“过去未来共斟酌”,生命之树常青,青春永驻。正是了然了这一点,作者才“心中莫名其妙产生一种释然”,“外面传来汽车的鸣笛声,新型收割机的轰鸣声,意外地不觉刺耳”。

[议论文]

青春永不褪色

江苏考生

有人说:如同生命注定死亡,我们的青春也终将褪色。然而我却说:“我们的青春永不褪色,哪怕是死亡降临的前一秒。”

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青春非指青春期,抑或是年轻漂亮的岁月,它是一种昂扬热烈的“生命状态”。它并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衰退。如爱因斯坦,即使年老,却仍能和孩子们天真地打成一片,仍能做出那些让人捧腹大笑的奇怪表情。这样的他,有谁会说是一位暮气沉沉的老人,又有谁能说他的青春已经褪色?

有些人,认为青春只是生命的阶段,终将随着年龄增大而消逝,他们往往更容易在生活的打磨下提前失去青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小老儿”。

要保持青春的状态,我们需要拥有乐观开朗的心。生活如同航海,总会有暴风雨的出现。这些可怕的暴风雨,往往会吹落青春的风帆,使青春褪色。而一颗乐观开朗的心,便是最好最完美的雨伞,保护着你的青春。苏轼晚年多次被贬,但乐观豁达的他依旧不改青春昂扬的姿态,一手美食,一手诗书,口唱大江东去。由此可以看出,唯有保持乐观,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风雨侵蚀。

青春的不朽更需要我们学会“忘记”。生活中的挫折,他人的是非之语,都会在你的青春上留下一道道伤痕。所受的伤害多了,你的青春也会伤痕累累,最终只能无奈地倒下。而学会忘记,你的手中就有了一瓶“云南白药”,青春上的伤痕也会加速愈合。

青春,并不意味着我们只需要热血和激情,更须难得的一份沉稳。只凭热血和激情的青春,如同流星,虽然绚丽却无法持久;只有多一份沉稳,我们的青春才能如太阳一般,耀眼而且永恒。

当今社会,有多少人因挫折而过早地老成和圆滑,又有多少人因生活的重压而变得暮气沉沉?如若他们能以乐观为盾,以激情为戈,又怎会青春早逝呢?

我们的青春应是太阳,耀眼,永恒!

[评析]

这是一篇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于朴素平实中尽展论证功力。一是立论睿智。作者的睿智在于“切一刀”,将“青春”切分为“阶段”(客观)和“状态”(主观)两个方面,从而将一个原本缠缠绕绕的事理思辨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青春不是生命的一个“阶段”,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在匆忙答卷的考场之上,动刀还能如此机敏,难能可贵。二是剖析深入。作者摆开阵地战,用“要保持青春状态,必须拥有乐观开朗的心”“要学会‘忘记”“要多一份沉稳”等三个分论点将剖析向纵深稳步推进,尤其是“学会忘记”这一论层,相当中肯,颇富东方智慧,真乃“亏他想得出来”。三是论述精到。以议论带动叙述,与观点、见解紧扣、紧贴者,留之;游离、无关者,裁之。故而论述能洗练精到,不蔓不枝。

6.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趋势初探 篇六

一、阅读文本选择的变化趋势

2009年以前, 江苏卷文言文阅读的选文均为人物传记类, 且均来自史书——2004年《宋史》、2005年《新唐书》、2006年《宋史》、2007年《三十国春秋》、2008年《后汉书》。从整体上看, 这些文章语言平易规范, 简约通畅, 重点突出, 很少用典, 没有给考生增加阅读难度;考点集中, 易于命题。然而, 此类作品叙述方法单一, 人物千人一面, 语言呆板, 缺少生动的描写, 艺术表现力差, 有的甚至毫无文学性可言。所选人物都是王侯将相, 非官既贵, 高考文言文似乎又成了帝王将相的家史;而处于社会底层, 个性鲜明、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普通人往往被忽视。这极大地降低了选文的人文性和艺术性。

从2009年开始, 文言文阅读选文开始摆脱传统史传作品的束缚, 走向更广阔的视界, 把触角伸向刻画人物形神兼备的野史笔记和以文载道的唐宋散文。2009年《书沈通明事》为具有浓郁本土气息的文人小品, 以简洁的叙事为主, 用精当的议论收尾。作者汪琬, 清初三大散文家之一, 其文章“简洁有气, 似柳子厚”, 选文是其代表作之一。虽然仍有史传作品的痕迹, 但其中生动传神的白描, 使人物头角峥嵘, 个性四射, 跃然纸上。2010年选择了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把目光投向一位安于贫困、相夫教子、勤俭持家、心忧苍生、轻财重文、乐观贤惠的普通女性, 通过凡人小事, 至情言语, 展示了质朴淳厚的人性之美, 使选文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尤为有趣的是欧阳修写作本文就是为了满足梅圣俞妻的生前夙愿:“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殁而得此, 庶几以慰其魂, 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 予忍不铭?”体现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从江苏2009年和2010年文言文阅读的选文不难看出, 江苏文言文阅读选文更加注重人文性和艺术性, 选文的视界已经逐渐扩大, 而且还有进一步放开的趋势。古代文人的传记或传评, 特别是一些明清文人作的人物小传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关注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热点。散文类阅读有很广阔的空间, 唐宋散文已经有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明清散文同样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因为散文本身的阅读难度很大, 命题者在选文时会适当照顾到考生的阅读能力, 更倾向于叙事性散文。

二、考查重点命题方法的变化趋势

2009年之前, 江苏命题钟爱史传作品, 是因为此类文章很容易考查字词句的理解, 而且, 中学课本中史传作品的比重也很大, 很适合从课本到试题的迁移, 命题驾轻就熟, 游刃有余。因而命题很少涉及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评价。为增加难度, 命题者只能在字词的意义用法的细微差别上做文章, 故意设置陷阱为难学生。对句意和文意的理解也是如此, 如此考法, 不仅很难真实地考查出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它将中学文言文教学导向一种重“言”轻“文”、“寻章摘句”、“死在言下”、“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歧路。从2009年开始, 江苏命题体现了一定的变化。

1. 实词考查, 推出新元素。

2009年和2011年,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以考纲为要求, 进一步强化重点知识考查。文言的知识重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虚词,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与文言翻译仍是考查的重头戏。实词的考查, 体现了明显的变化。

(07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之布指算, 不爽 爽:差错

B.志义相合, 刑 刑:宰杀

C.进之此时案腰间刀伺道济 伺:等候

D.道济趋下阶趋 趋:快走

(08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争欲攻之, 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迫:逼近

C.大战一日, 兵败, 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 失其常度 度:考虑

(09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遂属其家通明属 属:托付

B.皆逡巡引却 引却:后退

··C.通明故魁垒丈夫也 魁垒:高大

D.率倜傥非常之人 率:率领

(10江苏卷)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年二十以归吾 归:出嫁

B.其平居语言容止容止:形貌

C.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 著:彰显

·D.庶几以慰其魂 庶几:希望

通·过·以上的对比可以看出, 文言实词的考查, 由考查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 又增加了双音节词语的考查, 而且已成为一种定式, 这样就具有更大的迷惑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试题难度是不降反升。

2. 翻译考查, 突出文言句式。

从近两年文言文翻译命题发展趋势看, 考试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文言句式的考查覆盖更广, 这是值得关注的。

(10江苏卷)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敛以嫁时之衣, 甚矣吾贫可知也。

答案: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我的贫穷超乎寻常, 就可以知道了。

(2) 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 抑吾妻之助也。

答案: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 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 君所交皆一时贤隽, 今与是人饮而欢耶?

答案:你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 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

第一句的考查涉及介宾倒装和主谓倒装;第二句是判断句式;第三句前半句是判断句, 后半句是一个感叹句。除此之外, 词类活用在翻译中考查的频率也有提高。

3. 筛选文中的信息, 归纳概括考查日臻成熟。

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概括两个考点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 命题思想完全成熟, 命题技巧更加高超。筛选信息题, 题干由单一式转变为组合式。

(09江苏卷) 下列句子中, 表现沈通明“有情”“有义”的一组是 () 。

(1) 通明匿仰妻子他所 (2) 裂束帛缚其爱妾, 负之背 (3) 若辈亦知沈将军耶 (4) 意不自聊, 祝发为浮屠 (5) 每醉辄歌呼邓州市上 (6) 已询知为彭巡抚, 乃大喜吐实

A. (1) (2) (4) B. (2) (3) (5) C. (1) (5) (6) D. (3) (4) (6)

答案:A

(10江苏卷) 下列句子中, 全部表现梅圣俞夫妇情深的一组是 () 。

(1) 出其哭内之诗而悲 (2) 其衣无故新, 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 (3) 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 (4) 闻其贤者也则悦 (5) 我为妇人, 死而得君葬我, 幸矣 (6) 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

A. (1) (2) (4) B. (1) (3) (5) C. (2) (3) (6) D. (4) (5) (6)

答案:B

2009年筛选信息要同时抓住“ (对妻妾) 有情”“ (对朋友) 有义”两个方面来筛选;2010年则要从夫妻双方 (夫对妻、妻对夫) 的角度进行筛选。

归纳概括题在继承过去常用的时间错位、地点错位、人物错位、事件错位和个别词语翻译理解错误等设错方法的基础上, 突出概括能力的考查, 选项概括的跨度拉长, 自然就加大了难度。

总之, 近两年来, 江苏高考的文言文阅读命题正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这种变化对于中学文言文教学重“言”轻“文”的功利性倾向是一种积极的矫正, 但真正做到“言”“文”并举,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真诚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摘要:近年来, 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本着“言”“文”并举和有利于引导中学文言文教学的原则, 选文逐步走出了史传作品的藩篱, 开始另辟蹊径, 扩大选文范围, 同时, 考查重点、命题方式也发生一定的变化, 在坚持以往做法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创新。

关键词:江苏高考,文言文阅读,命题变化

参考文献

[1]专注人本关怀注重文言基础——2010高考文言文阅读浅析蠡测.作文与考试 (高中版) , 2010, (8B) .

[2]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7.如何应对江苏语文高考中的探究题 篇七

发掘作品中的意蕴是江苏省近几年的考试重点。作品的意蕴是指作品中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意蕴跟文章的主旨又是密切相关的。面对“探究文本中的意蕴”或其变式题型,学生应该如何进行操作?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掌握散文或小说中的意象,深刻分析意象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意象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寄托。“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象是被作者赋予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从广义的角度上讲,有时诗歌、小说、散文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生活场景,所叙述的社会生活情节,也都是意象。阅读这些意象,就知道作者想要表达什么。

2008年江苏省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是一篇小说《侯银匠》。探究类型的题目是:“小说题为‘侯银匠’,但写侯菊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

做好这道题目要理解一个最关键的地方:作者所用文字的多少取决于文章的中心。所以要明确小说的主旨和主人公,然后看这些文字对表现主人公和主旨的作用大不大。小说的开头几段和最后几段确实是从侯银匠的角度来叙事的,但是中间有很多文字转而写侯菊的勤劳、精细、能干。有其父才有其女,分析一下就可以明白,侯菊的这些可贵的品质正是源于她的父亲,所以侯菊这个意象正是为了表现主人公侯银匠。从文章的构思来看,通过写侯菊来表现侯银匠还可以避免直接叙述,起到侧面烘托的作用,使文章富有情趣。第二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这篇小说中的意象———侯银匠与侯菊。分析文中与父女俩有关的人和事,看看其中蕴含了什么深刻的意思。这样就可以探究出作者这样安排文字的理由:

1.小说的主旨是表现侯银匠。侯家父女相依为命,侯菊继承了父亲的精细、勤劳等品质,写侯菊就是为了表现侯银匠。2.从文章的构思看,重点突出,女儿出嫁是他生活中的大事情,更多描写此时此刻的情景,可以避免平铺直叙。明写侯菊,暗写侯银匠,更有情趣,也间接烘托出侯银匠的人生况味。3.在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中,父母希望儿女能幸福生活,又舍不得儿女离开自己。更多描写女儿出嫁前后的情景,让侯银匠在矛盾的心理中充分流露出对女儿的留恋,在人物关系中深刻表现中国传统的人情美、人性美,意味深长。

此类题目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全面观察分析作品中出现的意象

对意象的捕捉不能有遗漏,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中的意蕴。探究是读者在探究,有时候读者探究的结果和作者想要表现的思想可能出现差异。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尽可能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

比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小说阅读《溜索》中的探究题:“本文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既然文中有深刻意蕴,我们就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意象。可以先整体把握,看看这篇小说叙写了什么事,再看看有什么人,有哪些动物形象,再看看描写了什么场景。这些都是小说中的意象。这篇小说叙写了驼队飞渡峡谷的故事。整个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了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能够战胜艰险。这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形象有“领队”和“汉子们”,从他们的言语和行动中,我们能看出人们在天险前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的品质以及无谓勇敢的精神。文中还出现了“我”,“我”跟领队的表现有不同:面对峡谷,“我”战战兢兢,心生胆怯,在领队的帮助下终于渡过了峡谷,可以看出人会在艰苦磨炼中成长。小说中还出现了雄鹰、骏马、牛这样的形象。这些形象都是起衬托作用的。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

三、注意审题,明确思考方向

2011年江苏省语文卷小说阅读《“这是你的战争﹗”》中的探究题:“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小说的三要素这里涉及两项。小说中的自然景物、社会环境、情节、人物以及主题等是互相关联的。我们指导学生思考的时候,是不是只看自然景物和人物呢?当然不能。这个问题实际是考自然景物的叙写对其他的要素有什么作用,以及自然景物中的人有着什么样的心理、什么样的形象。小说的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情节的矛盾冲突中能充分展示人物形象,小说的环境又为人物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要理解人物形象,一定要把人物放在环境和情节中。这道题目涉及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要结合文中的情节,寻找景物与情节相关联的地方,从中寻找景物的寓意。在情节中分析人物的表现、体会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所以,在答题之前,一定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先从整体来把握文章。文中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有五处,描写得较简洁。这篇小说的自然景物描写中涉及两种意象:雪和腊梅林。把这篇小说中的人物和抗战征军的故事放在大雪纷飞的昆明,不难想到,作者有意用下雪天寒来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腊梅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寓意着不畏严寒、独步早春的坚贞不屈的品格,在这里显然象征在严峻的抗战形势下知识分子爱国的高洁品格。

然后,联系情节来看自然景物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孟弗之与处心积虑逃避责任的蒋姓学生争吵前后的环境描写,主要是暗喻孟老师的沉重心情。面对这样冷漠的学生,此时孟老师的心一定和外面的冰雪世界一样冷。明白了这些,学生就会明白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描写“只见院子里腊梅林一片雪白”。萧子蔚跟澹台玮一番谈话后的景物描写,暗示了师生之间的和谐温馨,暗示了爱才的老师和爱国的学生就征军这一问题达成共识后的舒畅心情。这种爱国的热情和师生之间暖融融的关系,足以让冰雪融化。所以作者这样描写,“雪已停了,腊梅林的雪已消了大半。”最后一处环境描写,澹台玮“沿小路往腊梅林中去了”。有了之前蒋姓学生的反衬,这里澹台玮的人格更加伟大。所以,这里的环境描写应该是表现人与梅花交相辉映,隐喻了澹台玮坚贞的人格。

江苏省高考的探究题型也在不断地变化。2012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卷的小说阅读《邮差先生》中的探究题:“作品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这样写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试作探究。”这一题不是在探究作品深刻意蕴,也不是探究作者的创作意图。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换一个问法,可以这样设问:作品缓慢的故事情节对表现小说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明确:这道题事实上是考情节安排的作用,而且方向很明确,即对小说内容的表现有什么作用。

这里有一个难点,就是小说的内容。“小说的内容”这个概念很大,包含了小说的各个方面。比如小说里面的人物、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主题、语言等。只有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梳理出如下的参考答案:

这样的情节有利于表现主人公温和、从容、宽厚的形象特征。

这样的情节也表现了小城恬淡、安详、和谐的社会环境。

这样的情节有很强的抒情性,流露了作者内心的感动和对这个小城的喜爱、赞美之情。

8.2024江苏高考作文 篇八

阅读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题意解读]

作文题材料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话中,“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作为一句俗语,是公认的说话准则。第二句话中,“有话则短,无话则长”是材料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破折号之后则是具体解释,从另一维度对“有话”“无话”及其长短进行阐述。第三句话,是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这种行为的思考与界定,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了材料内涵。

“有人却说”的内容,体现了一种逆向思维和创新意识。“有话则短”即“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是不走寻常路、避免无谓的重复之意;“无话则长”即“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是在众人无所发现处有所发现和思考,于无疑处有疑,是在众人觉得“无话可说处”独出机杼、大说特说,从而有所创发和表达。不单说话,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创造也应于“别人无话可说处”,本着自己的慧心、慧眼,作深度的掘进。

[记叙文]

修钟

江苏一考生

长脊蜿蜒,垂脊错落,红墙沥粉,鎏金飞檐。这儿是故宫,老王工作的地方。

先打了一盆热水,老王便紧闭上了西三所的红门。“呵!王老师回来了!快来看看这件宝物!”徒弟小林招呼着便掀开了工作台上的白席——一座金光璀璨的大型钟表,原来是乾隆帝的音乐水法钟。老王细细赏了一番,着实精美巧妙,欧式建筑、中式亭台并列其上更添韵味。“老师,这件宝贝还算完好,我们几个着手修复没有问题。”小林自信满满地和老王保证道。老王点点头坐在一旁,花猫懒沐在细碎的阳光下,半眯着眼朝老王笑。老王不再盯着徒弟们干活,只觉得院子里的猫儿一颦一动之间也不乏趣味。

不出半日,小林就出来交差了,除锈见新后的器物更显出皇家的雍容华贵,钟盘走时精准,不愧为前辈们巧夺天工之作。几个小徒弟和隔壁木器组的同事们都对它赞不绝口,老王却总觉得钟表虽美,但除了时刻运转的表针太过死板,少了灵动的韵味。几位看客正大赞表台之上栩栩如生的装饰动物和银箔仿制的溪水,老王却蹙起了眉头。

“王老师怎么不说话?也和我们几个门外汉分享一下高见啊!”几位同事调侃道。“此钟虽美,但多为静止之物,装饰的堆砌在你们看来是盛美之处,我倒觉得此处可以作文章。”“大家都是干这行的,修复文物的工作能做到复原便可,你何必自增烦扰啊!”老王笑着摇摇头反驳道:“人人赞此物华美,我不必再说。但你们眼中的完美之处我还真有话可说!”说罢,老王拆了钟表的上盘,用铁丝将装饰品和钟内的传动系统一一连接起来;将银箔尾端捻做银丝扣于动轴之上;再取银丝上连纺车、风车,合上上盘后,老王欣慰一笑:原本沉寂之物此时动了起来!转鸭、吠犬,还有那潺潺的流水:真如大型表演,运转精准,具体而微。在场的各位连声叫好,老王看着门槛边的小花猫,轻轻地笑了。徒弟们求老王传授经验,老王从容道:“你们啊,只会做千篇一律的工作;别人的溢美之处你何必多言?众人无话之处或许你有话可说,此时大做文章岂不快哉?”于老王而言,文物修复仍有可创新之处,工匠必有慧眼识得旁人忽视之处。

老王骑车下班,又锁上了西三所的红门。一句秦腔传来:“红门里的故事多……”

[评析]

本文构思的高妙之处在于“‘做而论道”。一是以“做”凸显事趣。弟子修复文物,复原后尽显华美,但为沉寂之物;老王拆开文物,连接传动系统,顿时化静为动。真可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二是以“论”彰显理趣。弟子“低”在何处?只知复原,千篇一律。老王“高”在何处?有一双慧眼,识得旁人忽视之处;有一双巧手,于修复中仍有创新。真可谓“见人之所未见,言人之所未言”。“做”得出,“论”才有底气;“做”得高人一筹,“论”才能让人心悦诚服。生姜还是老的辣!老王在文中露的这一小手,走的其实是“知行合一”之道。读罢此文,你不得不叹服:高!实在是高!

[议论文]

亮剑无声处

江苏一考生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句话很令人回味。“不要在喧嚣处歌吟,否则,你的歌声也将成为那喧嚣的一部分。”

细细思索,此言余谓为信然。也许,在众人经过的大道上我们的声音纵使再高亢也无人知晓。我们惟有亮剑无声处,才能不合大流,唱出自己的旋律。

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历来为文人墨客推崇赞赏。然而细想,倘若没有那“前人之述备矣”的走出大流,而仅仅徘徊于“春和景明”、“一碧万顷”之泛泛言谈,又怎会有《岳阳楼记》的成功。惟有在众人无声处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真心慨叹,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方有千年不衰的魅力。

且看鲁迅先生那激昂的文字,听听那不朽的声音。在万众沉默的恐怖气氛中,鲁迅先生第一个喊出了他的心声,亮出了他的思想之剑。“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是他在民族的沉寂中亮出的声音,宛如警钟般唤醒了麻木不仁的世界。

亮剑的背后,往往是一颗不拘于时、独立于世的心。陈寅恪悼念王国维的那句“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仍在今人的耳畔回响;“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声音未曾消逝。别人已说处,自然不必再附和;别人无声处,需要的是我们的亮剑精神!

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真的做到亮剑无声处的又有几人?王开岭先生在《古典之殇》中曾无奈地感慨:“我们唱了一路,却发现无词无句。”喧嚣匆忙的社会中,我们歌咏的究竟是什么?能唱出自己的歌词与心声的,究竟能有几人?社会在发展,但我们不能失去了自己的声音。何不在众人袖手旁观之际打破冷漠的沉寂,用行动诠释自己内心的声音?何不在众人口口声声、模仿作秀的网络世界,亮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在新时代中,亮剑无声处需要的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是海子那份“众人都要将火熄灭,而我独将此火高高举起”的坚持,抑或是斯巴达克斯为心中的太阳城而挣断绳索的激情。惟有亮剑无声处,方能无愧于己,无愧于心。

人生易逝。惟有于众人无声处亮出自己的声音,方能不枉此生。

[评析]

本文是一篇实力派议论文,其实力显现于两个方面:一是“理直”。其因有三:一是题目亮出观点,单刀直入,不绕弯子;二是作者直陈亮剑的理由、背景、意义,直抒胸臆,快人快语;三是引述的名言句句直击题旨,言之凿凿,不容置疑。二是“气壮”。其因有三:一是在意旨上,不为空言,力求矫世;二是在论证上,扬古人之清,激现世之浊;三是在用例上,有范仲淹、鲁迅、谭嗣同等列位硬汉助阵,音犹在耳。有实力才有魅力!因为有过硬的思辨实力,故而本文能彰显出举重若轻、酣畅淋漓的论证魅力。

[散文]

烟火蓝边碗

江苏一考生

今早喝粥时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你或许会问,如此平淡无奇的碗有什么好说?错矣!此中考究可大着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新居落成,我与父母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布置新居。

这里瓷器种类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有造型精致小巧的骨瓷;有绚丽多彩的斗彩……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买什么好呢?有人说,只要票子够多尽选造型独特的买,显得荣华富贵的买,精工极致的买,这还不简单?

又错啦!器皿的选择体现了主人的生活态度,不可不慎重。

有的瓷器过于大件且富丽堂皇,赤红、明黄、宝蓝与我家简约的装修风格不符;有的过于小巧,家人并无英国绅士贵妇那般品下午茶的闲情;有的瓷器上绘有泼墨山水、工笔花鸟,我们一行人中并无行家不知如何鉴赏……如此看来,竟无我们能买的瓷器了!

突然,这平淡无奇得突兀的蓝边碗闯入我眼帘。如此简陋的碗会在这里出售?我要走,爸爸却在这碗前驻足许久。

为何?

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用的碗,这是承放了父亲的记忆的碗。

据销售人员介绍,这蓝边碗在传统蓝边碗上加以细节上的改良与创新。我拿起一只仔细端详,发现手感极好,分量厚重让人踏实。底足的角度略微加大,让碗显得端庄典雅不失大气。而且这碗极易打理,深受妈妈们喜欢。

蓝边碗没有繁复精致的花纹修饰,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复杂的工艺。可当你凝视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家人围在一起乐呵呵地吃热腾腾的饭菜的情景;就会想起苦日子里生活的精打细算的不易;就会想起寻常百姓家人间烟火的温度……

蒋勋曾在《品味四讲》中说“纯棉衬衫就像爱人”,让我感动了好久。一件物品使用久了,就会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对我来说,蓝边碗亦是如此。

景德镇作为瓷都,常有瓷器新品推出,我却独爱这蓝边碗并歌颂它。因为它注重在细节上的改良,把创新的点子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上而不是争一时的噱头。

距离人的生活太远的创意并不是人真正想要的,新鲜感过后便如失了灵敏般只能束之高阁。

每日捧着这只蓝边碗吃饭,不但手感好,我仿佛能听到它无声的诉说,谆谆教诲我认真踏实地生活的真谛,这,才是它的精魂。

听我如此道来,你可有话反驳?

[评析]

这是一篇有烟火味而无道学气的议论性散文,其特色在于“大俗大雅”。作者端着一日三餐之碗,却谈着改良创新之道和“选择应适合自己”“生活应认真踏实”之理。文中这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体现出的不是束之高阁的收藏价值,而是居家度日的实用价值,因而它透射出来的也不是钻入钱眼的铜臭味,而是带着温度的人情味。其实,“大俗大雅”也是一种“高大上”。只是它“高”在标格——独出机杼,不随俗流;“大”在智慧——取材切近,言旨深远;“上”在性情——随兴驱遣,妙化无痕。为文何以能臻至“大俗大雅”的境界?“大俗”须“入乎其中”,因为只有“入”,方有生气;“大雅”则须“出乎其外”,因为只有“出”,方有高致。

[随笔]

我言秋日胜春朝

江苏一考生

无意中翻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几点水纹,几抹残云。一扁舟,一钓叟,除此之外,满卷皆虚空。

这叫留白,是中国水墨画中荡开的浓重一笔。全卷只有几处重点物像是细心勾勒的,其余只是略作铺陈,甚至不沾半点墨。全卷意蕴于是从二维纸面伸展成了无限。

留白是与前人的叫板。南宋马远与夏圭,人称马一角、夏半边,尤善留白。而宋前的山水画师,大多是事无巨细,皆一一列举下来。怕是远处草丛中几块石子、几块污秽的牛粪,前人也会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来,装裱以登大雅之堂。布满画纸的山水,自也有它的美,碧水蓝天,枯藤怪石,强烈的视觉冲击,喂饱了千年来中国人的审美。仿照古人的《清明上河图》,一千多人物,雕梁画栋,飞桥屋檐,美、大气。但马远与夏圭,偏不爱这耗尽精力、体力的活儿。再者,前人已留下大量如此详尽的山水,再走这条路,恐怕历史上只会多两个无名的山水画师,却少了“马一角”、“夏半边”!

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乐观与通达,也是个性与创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怀古,似乎一到秋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会转凉,尽管那炎热与夏天并无二致。“前人之述备矣!”秋,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情怀,有“天凉好个秋”,也有“物换星移几度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只有这一声啼鸣,唤起了后世对秋的审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那成排的雁、鹤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荣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词。

这便是“唱反调”、“叫板”之美。有些话,别人也说过,我便不必再附庸风雅;只有别人无话可说时,才是我的主场,我的黄金时代。

国学大师陈寅恪不正是这样的人吗?面对一个妓女,他不似别人一样心怀芥蒂,以别样目光看她,而是在目盲情况下口述了百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这是个性与创新,也是对人性的敬重。

同样,韩干,那个画马的宫廷画师,亲身入马厩,与马儿共同生活,不听从老师的劝诫,才成就了《照夜白》。韩干的马,大多腰体肥圆,怒目圆睁,没了以往画师的瘦马,病不啦唧的。鲁迅先生的话犹在身边萦绕:“这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的,只有于杂草丛生处辟蹊径,才能避免在他人的康庄大道上流于平庸,才能成为别人记住的开路人,才能成为有个性的个体,才能成为马远、夏圭、陈寅恪和韩干……

只愿在不断流淌的长河中,尽管洪流碾过,巨山平偃而下,我却依旧能听到“我言秋日胜春朝”抑或更响亮、更与众不同的啼鸣。

[评析]

本文是一篇颇有见地的文艺随笔,其功力有二:一是厚积薄发。作者之所以敢纵论文艺创新之道,皆源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从马远、夏圭、韩干到陈寅恪、鲁迅,由艺术而及文学,思接千载,信手拈来。典型大气,厚实给力。二是深入浅出。作者不仅对“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题旨审视得深入,而且对援引材料的意蕴理解得透彻,故而能用“留白”“唱反调”“叫板”“辟蹊径”等词一一生发出援引材料中蕴含的文艺理论元素,并将之与题旨自然地勾连起来。“厘”得清晰,“析”得通透。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瓷器活。“金刚钻”从何而来?从“读万卷书”而来,读之,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从“静坐揣摩”而来,思之,方能“妙理终有一日开”。

9.2024江苏高考作文 篇九

一、试题分析

(一) 听力

听力部分紧扣《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标》) 中《功能意念项目表》和《话题项目表》中的内容[2], 难度较去年有所增加。难度增加的原因主要是语速的提升, 尤其是短对话部分的后两题考生普遍反映偏难。听力部分的特点:一是信息量大, 反映真实的生活情景, 语言材料丰富。二是听力材料考查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听信息进行推理、判断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第1、2、9、10、13、14、15、17等题为细节信息题, 第4、5、6、7、8、11、12、18、19、20题为细节推理题, 第3题为数字题, 第16题为主旨题。可以看出, 细节推理题的题量较前两年有明显增加。三是听力部分要求学生具有较快的阅读能力, 即对题干、选项的阅读理解有一定的要求。整体注重对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

(二) 单项填空

单项填空主要考察考生理解运用语法知识、词汇知识和日常用语的能力。

1. 语法知识的能力考查

该部分对语法项目的考查包括动词时态 (第21、22、23题) 、非谓语动词 (第31题) 、情态动词 (第34题) 、定语从句 (第24题) 、主语从句 (第26题) 等。语法考查以《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要求》 (以下简称《教学要求》) 中的语法项目的“基本要求”为主[1]。以第24题为例:

Between the two parts of the concert is an interval, _______________the audience can buy ice-cream.

A.when B.where

C.that D.which

本句意为“音乐会中间有间歇, 此时你可以买冰激凌”。题干的前半部分为完整的主句, 后半部分补充说明“这个间歇你可以干的事”, 所以本题考查的是非限定性定语从句, 先行词为interval, 非限定性定语从句的功能就是对先行词进行补充说明。由于从句部分不缺少主干成分, 而且interval表时间, 所以需要选择能够担任时间状语的when作为答案。可以看出, 对常见语法的考查均体现了在语境中进行的原则, 考生必须充分理解上下文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2. 词汇知识的能力考查

对考生词汇量的考查, 涉及词辨析 (第27题) 、动词辨析 (第28题) 、形容词辨析 (第25题) 、动词短语辨析 (第30题) 、介词短语辨析 (第32题) , 注重考查了特定语境中理解运用词汇知识的能力。以25题为例:

In that school, English is compulsory for all students, but French and Russian are_______________.

A.special B.regional

C.optional D.original

这道题考查了形容词的词义辨析, 根据句意, “在那所学校, 英语对每个学生是必修课, 而法语和俄语是选修的”。用but表示“转折”, compulsory意为“必修的”, 只有optional意为“可选择的”, 和compulsory是一对对义词, 从词汇衔接中的“反义复现”来看, optional为正确选项。再如, 第30题对动词短语的考查,

—You look upset.What’s the matter?

—I had my proposal_______________again.

A.turned over B.turned on

C.turned off D.turned down

可以看出, proposal“提议”只能和动词短语turned down“拒绝”搭配, 本题考查了词汇衔接中的“词汇搭配”, 强调了对考生词汇搭配能力的考查。可以看出, 词汇能力的考查体现在词汇衔接和搭配能力方面。

3. 日常用语的能力考查

日常用语的考查包括了第29、33、35题。以第29题为例:

—Linda didn’t invite us to the party.

—_______________?I don’t care.

A.For what B.So what

C.What’s on D.What’s up

根据上文“Linda没有邀请我们去聚会”, “_______________, 我才不在乎呢。”应该是“那又怎么样呢, 我不在乎!”只有so what和I don’t care产生前后文的语意衔接。再如, 第33题:

It sounds like something is wrong with the car’s engine._______________, we’d better take it to the garage immediately.

A.Otherwise B.If not

C.But for that D.If so

“听上去汽车的发动机坏了。”通过简单判断可知, “要是那样的话, 我们最好立即去修理厂”。这两句之间是顺承的关系, 所以应该是“如果真的这样的话 (发动机坏了) ”。可以看出, 日常用语的考查是紧扣上下文考查, 充分体现了语境。

可见, 单项填空题紧扣《教学要求》, 侧重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 所选取的知识点覆盖面广, 基础性强, 难度中等, 注重交际, 对高中基础知识教学起到了良好的指导作用。

(三) 完形填空

2011卷的完形填空是富含人生哲理的小故事, 讲述了一个男孩求苹果不得、先难过后又聪明地释然的经历, 体现了《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语篇脉络清晰, 多数空缺词能借助语篇的丰富多样的词汇复现和词汇搭配判断出, 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在语篇层次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全面考查了对语义、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

全文共430个单词, 其中文本350词, 题项80词, 最大词距为29, 最小为7, 平均词距为14。完形填空考查了动词7个, 名词4个, 形容词2个, 副词3个, 介词2个, 连词1个, 代词1个, 均为在语篇中的词汇复现和词汇搭配的考察。对实词的考查, 要求从语境的角度考虑语义, 从语篇的角度要考虑语用。以39题为例:

He stood on tiptoe (脚尖) , 39 as high as he could.

“他踮起脚尖, 尽可能地伸开 (手臂) ”。选项中, stretch表示“伸开、张开 (手臂、身体) ”, expand表示“增加 (活动量) ;拓展 (活动范围) ”。另外, 由于stretch虽是《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江苏卷) 考试说明》 (以下简称《考试说明》) 词汇[1], 但学生并不熟悉该词, 而下文出现了“stretching his arms to get the apple”, 所以无论从词汇搭配还是从下文, 学生都可以发现stretch作为答案的可靠性。再如, 第55题是点睛之笔, 切中主题, 提到“There’s nothing more I can do to get the apple—that is unchangeable—but we are supposed to be able to 55 our feelings.If that’s the case, what can I do to feel better?”“没什么我能做的了, 无法改变, 但是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感觉, 要是那样的话, 我如何可以让自己感觉好点呢?”从上文的that is unchangeable, 而且按照常识判断, 如果我们无力改变其他时, 只能改变自己的想法, 可以看出此处选项change最合适。

上例说明, 完形填空题文篇信息分布合理, 注重考查考生结合语境对英语的整体感知能力;以语义实词设空为主, 兼顾进行语篇衔接的介词和副词;题项设计的干扰项迷惑性强, 注重语言及选材的时代性和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的考查。

(四) 阅读理解

2011年江苏卷阅读理解的总词数为2219个词, 其中A篇为469词, B篇380词, C篇487词, D篇883词。阅读理解题材料真实、内容新颖, 选材的内容除C篇均为考生所熟悉的生活话题。阅读理解题考查考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信息加工能力, 也考查了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篇分析能力。2011江苏卷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包括以下三种:

1. 理解事实细节的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提供的直接信息找到明确答案, 包括第57、58、61、63、64、66、67题和第68题。以第66题为例:

Not expecting much, Shay’s father still asked the boy if Shay could play, mainly because the father_______________.

在D篇的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but the father also understood that if his son,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disabled, were allowed to play, it would give him a much-needed sense of belonging and some confidence.”中, it指代上文的that his son was allowed to play”, 而且feeling与sense同义, 可以得出选项“the father understood Shay did need a feeling of being accepted”是正确的。

2. 推理判断的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根据全文所提供的事实或字面意思, 通过合理的逻辑推测、细节的暗示, 理解文章的寓意, 推敲作者的态度、意图、人物动机、目的以及性格特征、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等, 包括第56、60、65、69题。以第65题为例:

Wide applications of deepwater wind power technology can_______________.

在文篇C最后一句话“If the technology catches on, it will open up vast areas of the planet’s surface to one of the best low-carbon power sources available.”中, “the technology”是指代上文的“deepwater wind-farm technology”, 可以推断出这种项目的成功运行将会促进低碳能源的发展, 从而得出D选项explore low-carbon power resources available at sea是正确的。

3. 概括主旨大意的能力

试题要求考生通过文章的篇章结构、主题句或结论句, 理解全文, 找出能概括文章主旨和中心思想选项, 包括第59、62、70题。以第62题为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erve as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

以第59题为例,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erve as the title of this passage?从文篇A的第一段的后面部分“What about the people who invented the traffic light and the windshield wiper (雨刮器) ?Shouldn’t we know who they are?”以及下文都可以看出文篇的标题是“Shouldn’t We Know Who Invented the Windshield Wiper?”。第62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意图 (purpose) , 从文篇B的每一段的开头结尾都能够读到反映本文的写作目的。

总之, 2011卷的阅读理解部分比之前三年增加了对概括主旨大意能力的考查, 减少了对理解细节能力的考查, 说明阅读理解题加强了对语篇宏观能力的考查, 而减少了语篇微观能力的考查。

(五) 任务型阅读

2011年江苏卷的任务型阅读共591个词, 其中文篇429词, 表格162词, 介绍了“领导人何时应该道歉而何时不应该”这个话题, 表格按照行文的顺序介绍了“为什么公开道歉如此难?为什么公开道歉这个话题如今在美国是如此的迫切?为什么领导者对公开道歉感到如此困扰?为什么领导者经常拒绝公开道歉?”。除了给出标题, 每一段都以最简短的语言给出了“段意”, 给考生最丰富的信息提示。任务型阅读题对读写能力的考察包括筛选信息能力、组织信息能力、信息概括能力和规范表达能力。

1. 筛选信息能力题

这类题属于基础题, 包括第71、75、79题, 考生经过筛选可以从文中获取相关信息, 能比较轻松地完成任务。如第71题:

Public apology is much more than a personal_______________ (71) .

可以由第一段中的“The act of apology is carried out not merely at the level of the individual but also at the level of the institution.It is a performance in which every expression matters and every word becomes part of the public record.”筛选出act、performance这两个词作为答案。

2. 组织信息能力题

这类题属于活用题, 包括第73、76、77、80题, 要求考生在获取信息之后, 根据句意要求, 对相关信息进行二次加工, 通过词形转换、句子结构转换或者同义词和反义词转换、前缀和后缀转换等改变原句的表达方式来确定恰当的答案。比如第73题:

Apologies not_______________ (73) can bring on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ruin.

该题的答案隐藏在第一段中的“A successful apology can turn hate into personal and organizational harmony—while an apology that is too little, too late, or too obviously strategic can bring on individual and institutional ruin.”, 可以看出答案应该与successful有关, 需要通过词形转换来完成该题, 形容词修饰名词放在名词的前面, 此处的空格在名词后面, 所以用副词successfully。

3. 概括信息能力题

这类题属于综合概括题, 包括第72、74、78题, 要求考生在充分理解文段大意的基础上, 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 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概括处理, 从而准确无误地归纳出文段的行标题、列标题或关键词。考生不仅要有概括信息能力, 还要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第78题:

There needs to be a sufficient reason for a leader to apologize in_______________ (78) .

从第三段“For a leader to express apology, there needs to be a good, strong reason.Leaders will publicly apologize if and when they think the costs of doing so are lower than the costs of not doing so.”可以看出, 需要用短语“in_______________”来代替“publicly”, 文段中出现了6次public和3次的publicly, 应该看出public是本文段的高频词, 介词in后面用名词, 因此答案为public。

上述分析显示, 任务型阅读题中筛选信息题、组织信息题和概括信息题的比例为3:4:3, 与2008~2010年该题型的考查保持了一致。

(六) 书面表达

2011江苏卷的作文题是图画作文, 主题为“感恩父母”。照片中一个小女孩为下班回家的妈妈拿下肩上的包, 为妈妈“减负”, 照片配有英语文字说明。以此为题, 让考生联系自己情况谈谈感想。最后再举例说明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

文章用三段来完成, 每段讲一个主题。第一段:描述照片内容, 如情景、人物、动作, 等等;第二段:结合自身实际, 谈谈“你”的感想;第三段:举例说明“你”能为家长减负做些什么———提出减负的有效措施。

在文章布局方面, 考生行文需要具有良好的条理性, 同时传达信息正确且精练, 也没有明显的语法错误。得分不高的作文可能会出现下面的情况:考生由于理解能力有限, 作文内容多涉及学生减负、子女减负, 完全背离了该漫画的要旨;作文条理不够清晰, 所传达信息混乱;写作所用句型过于单调, 且多重复累赘, 不是必要的冗余信息的重复;信息缺失, 如:很多考生没有提到妈妈回来, 这是一个次重点信息缺失。

二、试题对高三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高三英语教学中, 教师需要认真领会《课标》, 依据《考试说明》, 结合《教学要求》, 强化语言知识, 夯实语言基础, 重视语言能力, 注重语篇教学, 关注情感态度, 提升英语语感。

(一) 强化语言知识, 夯实语言基础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考英语试题对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指导学生进一步强化语言知识, 夯实语言基础。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词汇语法:

1. 归纳整理高考常见词的用法。

尤其是搭配, 以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等实词为主, 短语以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为主。

2. 熟悉常见的构词法。

2011江苏卷出现了表示否定的前缀“dis-”7次、“un-”9次以及表示“……的”形容词后缀“-ible”4次、“-able”8次, 以及一些考生不熟悉的复合词。因此, 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常见的构词法———复合法、转化法、派生法和缩略法, 重点对常用前缀、后缀加以归纳和整理, 掌握其基本意义和用法。

3. 结合话题, 复习词汇。

可以通过语篇分析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将词汇训练上升到语用和语篇层面, 同时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4. 重点掌握《考试说明》中增加的考试词汇。

2011卷共出现了《考试说明》增加词汇45个:according, capable, charity, claim column, confidence, current, deny, detail, device, effective, ensure, environmental, financial, formal, guy, individual, interested, involve, issue, item, ladder, landscape, maintain, massive, moreover, opportunity, original, player, presence, professional, proposal, region, resource, responsible, scale sign, smart, solution, solve, source, stretch sufficient, survey, threat。说明非常有必要重点复习《考试说明》增加词汇。

5.

依据《教学要求》的语法项目的基本要求, 实施语法部分的教学, 同时充分重视语法教学的语境化, 这方面不需要专门补充练习, 牛津高中教材的语法补充练习都做到了语法教学语境化。

(二) 重视语言能力, 注重语篇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学, 都必须重视夯实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语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语言能力。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课后做好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词汇、语法等方面的预习, 课上和学生一起总结归纳基本语言知识。同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关注课文的宏观结构及其他语篇特征入手, 把握文章主旨和大意, 从语篇内部各层次间或外显或内隐的联系去把握文章的脉络和论证逻辑,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训练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水平。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掌握必需的语篇知识, 做到精泛结合, 使之互为补充, 最大限度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三) 关注情感态度, 提升英语语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 教师在语言材料的选择上, 也要讲究语言材料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注重该材料对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结合英语语言和文化特点, 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以下几个方面的英语语言材料:励志性的人物介绍或道德教育故事;世界上新的科研成果或发现;英美国家中新出现的社会现象或问题;英美国家的各种背景知识。学生通过大量阅读背景材料, 能逐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英语语感, 并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本文结合实例, 从题型设置、考核重点、题量和难度等方面总结分析了2011高考英语江苏卷的特点。该试卷充分体现了《课标》精神, 从试题中可见, 单纯向学生灌输语法词汇知识是不可取的, 应当从关注语篇、情感以及交际意图等方面入手, 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引导。

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考试说明》并结合《教学要求》, 一方面夯实学生词汇语法基础, 重视听说读写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这样才能使考生既能够很好地完成高考试题的测试任务, 也能够逐渐提高自身的英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江苏教育考试院.2011.2011年江苏高考外语试卷评析[EB/OL].http://www.jseea.cn/contents/channel-118/2011/06/1106101018843.html[2011-06-11].

[2]教育部.2003.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2008.江苏省普通高中英语教学要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岁月如画似水流年下一篇:竞选班长演讲稿:请大家相信我一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