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精选15篇)
1.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一
摘要对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进行了探讨,提出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推进林业生态建设、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加强宏观调控等内容,以期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生态保护;林业发展;生态建设;经济手段;宏观调控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关系到全球生态的状况,也关系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要加快林业的发展,推进生态建设。2003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林业工作,努力使我国林业有一个大的发展。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要赋予林业以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要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要赋予林业以基础地位。”林业建设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由此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加快生态建设,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1.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社会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1-2]。同时,在林业发展中要解决生产经营者的投入与收入问题,保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要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收入偏低的问题,改善生产生活的条件,特别要解决自主经营的林场、自然保护区内贫困职工脱贫以及生产、生活的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1.2树立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权的道德观
当代人不能为了自己的发展,过度使用资源、破坏环境、造成资源枯竭,使后代人失去生存发展的基础。当代人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既要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又要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为后代人留下生存和发展的资源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
1.3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要改变人类主宰世界、征服世界的观念。纵观人类历史,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由原始和谐进入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征服自然,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索取,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如果任其扩大和加剧,将必然导致文明本身的衰落甚至人类自身的毁灭。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须抛弃人与自然的冲突模式而走向融合,努力去探寻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林业发展上,无论是造林、培育和采伐,都应当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力,提高生产力。适地适树恢复森林植被,是充分利用自然力、尊重自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节约人力物力、求真务实的具体体现,应当作为林业建设最起码的评价指标来实施。应当用新的生态文明发展观指导林业建设,改善生态状况,实现山川秀美,推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使人们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都与林业发展相适应,达到生态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相互协调,在生产方式、消费方式、生活方式2推进林业生态建设
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林业建设要承担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责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实现由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加大对林业科技的研究和成果推广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让生产经营者便利快捷地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各项有用的技术指导,新技术开发研究能够引领林业发展的技术潮流;形成适应新时期林业生产力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发展模式。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由以采伐天然
林为主向以采伐人工林为主转变的战略目标。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天然林资源,停止天然林的商品采伐,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商品林基地的建设。保护好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切实保护好天然林。只要通过政府政策导向,结合市场选择,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的投入、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及其他速产丰产林,使林产品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通过经济手段建立生态建设动态机制
据专家核算,森林提供的生态效益比其物质产品效益要大得多,森林的生态效益大于其自身经济价值的10倍以上,生态建设如果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一是资金有限,二是投资效益往往不如私人投资效益高。必须采取经济手段,推动生态效益市场化、货币化。实践证明,造林和管护与人们的经济利益追求不一致,消极的保护和被动的建设,往往是低效益甚至是负效益的。4加强宏观调控
生态建设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出发点,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建立各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生态的改善事关整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涉及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由于生态建设不仅是社会公益性基础工程,具有投入高、规模大、周期长等特点,投资难以得到补偿,投资者一般不愿长期投入。因此,国家应当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和生态建设的客观要求,坚持政府投入的导向作用,建立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市场运作的机制,调动全体公民和全社会共同参与。政府在生态建设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全社会投入到建设生态、美化环境这一宏大工程中来。结语
在现代林业发展中,应通过利益诱导,实现保护和发展资源的目的。使森林的培育获取较高的利润,保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解决经营林业的激励机制,要规范市场行为,为林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市场竞争,创造公正、公平、公开和诚信的市场环境。主要是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和评估制度,按照有利于林业为国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要求,把生态建设放到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让全体国民都能享受到优美的自然生态,让子孙后代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6参考文献
[1] 楼国华.推进林业创新创业努力建设生态文明[J].绿色中国:A版,2008(3):75-77.[2] 邵权熙.浅论创新与我国林业创新体系[J].中国林业,2000(11):33.[3] 柴文秀,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3):333.[4] 陈亚立,陈小良,陈有根.浅谈新形势下林业科技工作如何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J].江西农业学报,2008,20(3):112-113,122.等方面构建生态文明新的社会形式。
2.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二
1 林业保护对生态保护的作用
1.1 生态保护功能
面对日益复杂的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我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即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要保护好环境, 林业对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保护作用, 突出表现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功能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 大量的林业资源被过度采伐, 林业资源面临枯竭,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许多地方林业过度开采大大超过了森林自我修护能力, 森林资源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退化现象。森林是林业产业中的重要资源, 做好林业保护, 可以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为复杂而庞大的生态系统, 林业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并能释放出大量氧气, 平衡生态链。
1.2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念不断深入, 建立林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成为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1]。做好林业保护工作可以推动生态环境的明显好转, 而生态环境的不断好转又会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因此, 林业发展的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好林业生态保护的协调与引导功能, 普通公众要牢固树立起生态保护意识和理念。
2 林业保护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林业保护无论是理念还是实际所采取的措施都比较落后, 尤其是生态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相关部门的工作不到位等都对林业保护产生了较大影响。
2.1 生态保护重视不够
一直以来, 与过分重视林业的经济效益相比, 林业的生态保护处于被忽视的境地。而且人们总是习惯将林业行业作为一个经济效益的推动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来认识, 没有对林业发展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认识, 缺少对林业的应有保护, 对于林业生态修复工作不到位, 甚至出现一味地滥砍滥伐, 以此来换取短暂的经济效益发展的现象, 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越来越少。据统计, 目前我国的森林人均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森林面积的21%, 人均森林蓄积量也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 与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31%相比, 我国的森林平均覆盖率只有21.63%。森林资源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均的现象, 林业保护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
2.2 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由此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也越来越严峻, 林业行业也不例外。但关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却不够完善, 缺少专门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缺失, 加上日常法律宣传工作的不到位, 普通民众对于林业生态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 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对于林业在健全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方面缺少足够认识, 这些都影响到了人们依法依规采取保护林业生态发展的工作举措。
2.3 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待加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 我国的荒漠化治理、草原林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长足进步。加之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 我国的林业面积逐年递增, 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治理不高, 如树木品种过于单一、树种的结构和搭配不够合理, 难以发挥治理水土流失的生态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3 生态视角下的林业保护对策
3.1 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林业发展要确立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林草结合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 建设山川秀美的生态文明社会[2]。因此, 首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林业发展观, 具体来说, 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把林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生产生活结合起来;在利用现有森林资源的同时, 不断培育新的森林资源, 为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维护好后代人应有的生存发展权。此外, 还需要尊重自然, 树立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以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来指导林业建设和发展。
3.2 完善林业保护机制
进一步完善生态环境、林业行业保护的法律法规, 切实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引导人们科学、合理、依法依规地做好生活林业发展与保护。深化林业改革力度, 进一步健全林业管理体制, 加速生态林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实行森林分类经营、科学规划, 积极抓好国家和省市公益林的保护发展, 做好风景名胜区的生态林业保护力度, 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增加林区的投入, 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到生态林业保护中, 并在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
3.3 增强林业生态保护工作力度
加强对林业私伐滥砍行为的监管力度, 逐步实现由以采伐天然林为主向采伐人工林为主的转变[3]。增加林业保护的技术和资金投入力度, 各级政府要切实把林业生态保护纳入到政府预算中, 增加投入比重, 为林业生态保护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此外, 林业管理和相关的科研单位要加强合作, 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 引入适合当地树木种植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选择, 扩大生态保护渠道, 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到林业生态保护工作中。此外, 需要进一步加强整顿治理, 林业、环保、水利、土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 加强联系, 对乱采、乱挖、乱占林地以及乱排乱放有害气体危害林业发展的行为要坚决从快、从重、从严打击力度[4]。
4 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全球温室效应的出现和资源紧缺的不断加重, 做好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道路选择。因此, 在新的经济发展态势下, 做好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工作, 加强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苏家有.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J].绿色科技, 2012 (5) :190-191.
[2]左铭.浅谈林业发展与生态保护[J].新农村, 2011 (7) :114.
[3]柴文秀, 张守贞.台子乡林业发展的方向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3) :333.
3.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三
利用全国30个省(市、区)2004-2013年的面板数据,在构建生态环境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 22.0主成分分析法对省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以生态环境为门槛变量,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对省域范围内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部地区各省(市、区)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从整体来看,其生态环境水平仍相对低于东西部地区。
关键词:
生态环境;旅游发展;主成分分析;面板门槛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6)04003102
由于在创造收入、税收与就业机会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旅游业对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几年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快速增长的行业。国外学者Wall等较早地研究了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深入探讨了旅游活动对环境要素的作用机制。Hares等强调了培养旅游者正确的生态环境观念对于保护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Barros等通过采用GIS技术,评估了旅游活动对阿根廷阿空加瓜省级公园的生态环境影响。国内学者万绪才等从旅游者的角度通过构建城市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南京、苏州两市的城市环境质量分别进行了评价。卢松等以西递古村落为研究案例,采用旅游环境容量静态模型,对西递景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测算。学界关于旅游与生态环境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生态环境对旅游的影响分析。基于此,本研究在构建生态环境多指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SPSS 22.0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0个省(市、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面板门槛模型对省域范围内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主成分分析
利用SPSS 22.0软件对收集到的全国30个省(市、区)相关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能够反映总体数据特征的主成分,并按照主成分得分计算出各省(市、区)每年生态环境水平的综合得分,以此作为进一步测算生态环境门槛效应的数据来源。生态环境水平的综合得分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ecoli为第i个省(市、区)生态环境水平的综合得分;Cij为第i个省(市、区)提取第j个主成分的贡献率;Fij为第i个省(市、区)在第j个主成分上的得分(i=1,2,…,30;m为提取的主成分个数)。
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状态、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建设3个方面构建表征全国31个省(市、区)生态环境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表1),在此基础上,按照指标的性质,对负指标取其倒数,由spss22.0自动完成数据的标准化,再进行主成分分析。
1.1.2 面板门槛模型
典型的单一门槛模型如下式所示,多门槛则可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拓展。
式中,yit为被解释变量,xit为解释变量,qit为门槛变量,I(·)为指标函数,表示当条件成立时取值1,否则取值0。i=1,2,…,N表示不同的截面,t=1,2,…,T表示时间,ui表示个体效应,εit用于表示随机干扰项。
1.2 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4)》、《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5-2013)》、《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05-2013)》,各省(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4-2013)》、国家旅游局网站、国家文物局网站,部分缺失数据采用均值进行插值计算。
2 实证分析
2.1 生态环境水平综合评价
对表1中的指标体系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可以得出各省(市、区)2004-2013年各年的生态环境水平综合得分,同时考虑到接下来的面板门槛分析需要,对所得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的3σ原则进行坐标平移,从而消除负数的影响,其中2004、2013年各省(市、区)的生态环境水平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4年生态环境水平排名前5位分别是海南、青海、北京、江苏、浙江;2013年生态环境综合得分排名前5位分别是海南、山东、江苏、北京、重庆。从三大区域来看,除辽宁、广东、海南的排名保持不变外,东部地区排名出现下降的省(市、区)达到了5个,表明东部地区省(市、区)的排名主要以下降为主;中部地区除河南与湖北的排名保持不变外,仅有吉林、黑龙江两省的排名出现下降,表明中部地区省(市、区)的排名主要以上升为主;而西部地区没有省(市、区)的排名保持不变,且排名下降的省(市、区)数超过了自身的60%,因此西部地区省(市、区)的排名整体上以下降为主。
2.2 面板门槛模型估计
本研究采用stata12.1进行面板门槛模型的估计,首先给出了以生态环境水平作为门槛变量的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3)。从表3的检验结果来看,单门槛效应与双门槛效应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但是三门槛效应未通过检验,因此本研究将基于双门槛模型进行分析。
表5中,就控制变量而言旅游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发展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哑变量的系数显著为负,也表明2008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确实受到了汶川地震、金融危机等的突发事件的影响;而旅游服务设施、交通便捷度虽然对旅游业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但是统计上并不显著。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所有的数据均做了对数化处理,所以可以看出旅游资源禀赋对旅游业发展的弹性(0.421)远大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旅游业发展的弹性(0.231),这表明就促进旅游业发展来说,提高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水平仍不失为更为有效的方法,这也从另一个方面验证了旅游目的地不遗余力地争创世界遗产等高品位旅游资源的动因所在。
从生态环境的门槛回归系数来看,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总体呈现出倒“V”型關系,即随着生态环境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具体来说,当生态环境水平低于第二个门槛值(-1.115)时,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一直在上升,此段区间又可以依据第一个门槛值(-1.148)划分为两个阶段,其影响系数分别为0.196和0.327,且均高度显著。然而当迈过第二个门槛值(-1.115)之后,生态环境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开始下降,由原先的0.327下降为
0.247,但后者仍高度显著。这主要是由于随着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得益于这种良好的外部环境,旅游业会呈现出较大程度的发展,然而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更多的是强调旅游业在“量”上的增加而忽视了旅游业在“质”上的提高;当生态环境水平达到一定的阶段后,必然会对旅游业发展提出“质”的要求,因此为了适应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旅游业发展则会开始由“量”向“质”发生转变,转型之初的阵痛因此得以体现。
3 结论
(1)中部地区各省(市、区)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但从整体来看,其生态环境水平仍相对低于东西部地区。
(2)生态环境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总体呈现出倒“V”型,即随着生态环境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对我国省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1]WALL G,WRIGHT C.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outdoor recreation[M].Ontario:University of Waterloo,1997.
[2]HARES, M. ESKONHEIMO, A. MYLLYNTAUS,T.et al.Environmental literacy in interpreting endangered sustainability case studies from Thailand and the Sudan[J].Geoforum,2006,37(1):128144.
[3]BARROS,A,PICKERING,C,GUDES,O.Desktop analysis of potential impacts of visitor use:A case study for the highest park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5,150:179195.
[4]万绪才,张安,李刚等.基于旅游者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研究——南京与苏州两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3,23(1):113116.
4.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四
摘要:根据北京市“十二五”、“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同时结合延庆区发展情况,延庆区被划为北京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本文迎合生态保护的学术前沿,从生态友好型的视角出发,研究延庆区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根据延庆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现状,结合延庆区的发展环境最终给出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和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三个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产业生态化;生态补偿
一、问题的提出
延庆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重要性
1、延庆区是北京市生态涵养区
素有“夏都”之美誉的延庆区,是北京西北部的生态屏障。延庆区位于北京西北上风上水的地理位置,林木绿化率高达73%并含有优良的生态资源,空气、水体质量都处于国家一二级的水平。①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总体上将北京市划分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四种类型的发展区域。延庆区则以其水资源等明显的生态优势承担起北京市生态涵养区的城市功能。
2、延庆区是北京市水源涵养地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飞速增长,北京地区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作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日益突出。目前,北京属于严重缺水地区,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延庆区内的官厅水库作为北京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对于北京市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化起着重要作用。
3、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延庆区至关重要
延庆区是北京市的偏远郊区,交通不畅,经济发展较弱。由于自身的生态优势以及北京市的生态需求,延庆区投入大量资源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财政支出巨大。虽然生态旅游产业等的发展增加了延庆区的经济产值,但是相比其他区,延庆区的经济依然比较落后,使得财政收入较小。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延庆区的财政收支失调。为了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延庆区必须把宝贵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定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之路。
二、延庆区生态经济失调现状
10多年来,延庆区一直以来作为北京的重要水源地之一,以“生态涵养区”的定位发展。虽然,经济有一定的纵向增长,但与北京市其他区完全没有横向优势。而生态环境的发展大有改观和显著成果。根据政府相关数据、报告以及延庆区发展现状,可知延庆区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处于协调状态,重要体现在经济发展的滞后与生态环境建设过快的不协调,包括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现存问题。②简单来说,延庆区生态与经济失调现状有三点:第一,生态环境综合水平高。第二,经济发展滞后。第三,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存在问题。
三、延庆区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与建议
(一)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
大力发展灌溉、节水型农业是解决北京农业干旱缺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措施。在此目标下,因地制宜,推广农业技术,实施节水工程。在循环农业发展方面,延庆区的循环葡萄产业树立了典范。
为发展经济,延庆应大力发展新能源生态型工业。就目前而言,情节发电项目,新型建材,高薪技术产业等新能源产业,对于延庆经济发展都是很有发展空间的。
为促进延庆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应发挥延庆作为京西北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高起点发展京西北物流基地,从而为北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延庆区应充分开发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民俗游、观光游、生态游等特色旅游,积极完善旅游业配套设施。③
(二)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
切实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助标准。一方面,加大公益林、林区道路管理等生态林保护项目建设投入,切实提高项目造林、退耕还林和补植补种等项目的补助标准。另一方面要加大绿色经济发展支持力度,以促进当地农户增收为重点,大力发展油茶、水果等特色农业,参照粮食补贴办法,对特色农产品生产进行补贴。与此同时,支持和鼓励农户和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按实际生产面积给予一定补助。
尽快建立生态功能区保护专项资金。为了在发展生态文明的同时,不影响经济的发展。由北京市和延庆区各级财政出资,设立生态功能区保护专项资金,主要用于生态功能区环境监测、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增强生态功能区的监测和保护能力。
(三)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
1、稳定资金的投入
虽然,近些年北京在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方面给予了延庆越来越多帮助,但是要形成长效机制还比较困难。本文借鉴其他区的发展经验,提倡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的条件下,由北京市发改委联合市环保局、水务局以及延庆区环保局、水务局等部门专门成立协调合作委员会,确保延庆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关于稳定资金投入的合理长效机制。与此同时,北京还应加强对延庆区的金融支持,积极探索多种融资形式以发展大型水利设施。帮助延庆区走出财政困难、资金短缺的局面。
2、水权交易
借鉴国内外发展经验,主张北京市与延庆区尽快完善适合双方发展的水权交易机制。以张家口市“稻改旱”项目为例,为了给北京市提供更多的水资源,近年来张家口与北京共同开启“稻改旱”项目,北京对此给予了部分补偿。目前,张家口市“稻改旱项目平均每亩地年可节水400-500m3,北京给张家口补偿450/亩*年,十几万亩,年补约5000万元。由此分析,为了促进延庆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水权交易机制的完善非常重要,不仅可以提高延庆区的财政收入而且一定程度保护了水资源。
3、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系
为促进水资源保护及科学合理利用,同时借鉴国外水资源市场化经验,针对不同水源、不同用水类型、紧缺程度,北京市和延庆区应建立合理有效的水资源价格体系。对于水利工程等用水价格逐步提高,尽快调整非农业生产水价达到补偿成本并合理盈利水平的状态;逐步调整农业用水价格,逐步达到保本水平;在城市用水中,污水处理费征收标准应稳步提高,水价实行累进阶梯制,合理确定再生水价格;根据水资源紧缺程度,扩大或减小水资源费用的征收范围和提高征收标准;总之,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供水价格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四、结论
北京市的未来发展以及国际城市的建设离不开资源环境的支撑,而水资源是其中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延庆区作为北京市的生态水源涵养地,其总体的发展意义非常重大。然而,根据延庆区的现实情况分析,延庆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已经处于失调状态,以至制约了延庆区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我们应该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并结合延庆区的自身产业优势和发展环境的优势,也即分别从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提升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水平和建立水资源保护补偿机制三个方面给出关于协调延庆区生态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长远角度规划延庆区的发展之路。(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注解:
①北京市延庆县水务局.延庆县水资源现状分析[J].北京水务,2009,4
②延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调研报告.http://.2012年2月发布.[3]许吕章.延庆县创建国家级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实践.北京水务,2013(02)
[4]陈炳军.延庆第三产业发展政策建议[J].中国科技纵横,2011(16)
5.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五
一、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现实性和紧迫性
1、马营河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的马营河流域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冷龙岭,是黑河和石羊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也是黑河干流东部最大的一条支流,流域总面积2347平方公里,总人口 16。59万,为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具有日照充足,干燥少雨的特点。区内年平均气温5。9度,年平均降水量195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695―2246毫米,具有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的显着特征。流域可利用的水资源总量为9398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600立方米,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17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值,流域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经多次转化和重复利用,水的重复利用率高达144%,余水下行至张掖汇入黑河。
马营河灌区是山丹县唯一的大型灌区,控制灌溉面积32。42万亩,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灌区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掠夺式粗放经营的短期行为也导致了人们对该流域生态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山丹军马场,逐年开荒种地,破坏草原植被,与民争食,逐步蚕食包围水源涵养带,目前已扩展到了祁连山脚下,耕地面积已由80年代的30万亩,增加到现在的40万亩,造成土壤严重沙化。据掌握,仅该地沙暴天气发生率就由70年代的每年5次增加到现在的每年24次,昔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已一去不复返。与此同时,由于水域、植被的严重破坏,逐渐引发了气候演变――少雨、高温、多沙暴天气逐年增多。据统计,灌区泉眼湖泊由70年代的3511眼萎缩到目前的125眼,泉水溢出流量由70年代的1。8 立米/秒,减少到了目前的 0。8 立米/秒,导致部分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林木枯亡;李桥水库年拦蓄水量由80年代初的5500多万立米减少到现在的3800万立米,减少了1000多万立米;祁店水库从 开始就无径流调节,只是为了维系1。37万东乐人民的生命,每年从李桥水库调剂300万立方米用于生计。
整个流域自下而上呈现出“沙化区向农业区推进,农业区向牧业区推进,牧业区向林草区推进,雪线向主峰推进”的生态恶化趋势,而且还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成为影响灌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制约流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支流生态环境的恶化必将威胁到黑河干流的生态环境。因此,马营河支流应与黑河干流的利用与保护同等重要,若支流开发利用程度过高,可能会破坏水文循环,也不能达到黑河流域乃至河西内陆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2、流域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马营河属黑河水系,是山丹县境内最大的一条内陆河,河道全长176公里,综贯山丹县全境,水资源总量9398万立米,而流域国民经济各部门现状需水总量为10900万立米,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量严重超越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传统水利的观念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大水漫灌、串灌、明浇夜退的灌水陋习长期束缚着灌水方式的革命性突破和超越发展。以李桥水库为界,上下游在经济结构、用水习惯等方面差异极大,用水矛盾也很尖锐,上游水的浪费大的惊人,只有40%的水资源能得到有效利用。
其二,马营河流域内河床下切,水利设施基础掏空,上下游左右岸水土流失区林分结构不合理,坡地径流的汇集,缺乏工程措施、植物措施的有效拦截,入河泥沙大量增加,加快了水库淤积,至目前李桥水库已淤积泥沙300万立米,严重影响到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其三,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流域水库上游缺乏控制性枢纽调蓄工程,工程配套差,渠系渗漏严重,有些村社仍然沿用土渠或天然河道输水,使大量水被渗漏、蒸发掉了,水量损失较大。
其四,农牧业结构不合理,粮经比例失调,高耗水作物和高耗水企业使水资源总量不足,打破了原有的水生态平衡,经济社会发展未充分考虑水资源条件,农村人口的迅速膨胀,新的城市消费群体对给水需求的增加,导致政府和职能部门在协调生产生活用水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山丹县解放初期有人口5。74万人,到现在已增加到20。21万人,增加了14。47万人,增长252%;而由于流域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属极强型气候,干旱少雨,水资源先天不足,从50―60年代政府号召农民开荒种地,到80年代至今的改革开放又使得到致富机会的农民更加过度地开垦草地、坡地,上游耕地面积越来越大,下游保灌面积却越来越小,东乐乡6。0万亩土地沙化,人均耕地不足0。5亩,昔日绿洲面临沙化的.危机。以牺牲下游的生态系统来换取上游的生存和发展,必然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其五,河川径流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也相应减少;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一些湖泊、湿地消失,使下游地下水位下降最大达19米,井深发展到250米。祁家店水库出现库水倒灌现象,不得不从20xx年开始把调水以来每年3月1日开始的轮期推迟为4月15日以后,以减少库水倒灌,保证下游的灌溉。
因此,不论是水资源的的浪费,水环境的恶化,还是区域人口、数量、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都远远超出了现有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二、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
面对 不堪重负的水资源,面对有限的供水能力及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办法通过建设水市场来保护和重新合理配置现有的水资源,节约用水,量水发展,以供定需,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三、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通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节水运动,张贴节水标志和节水
标语,增强人们的节水意识。
2、树立上下游、左右岸、全流域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团结治水,共同发展。
3、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病在下游,根在中上游,要坚决在上中游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禁止陡坡开荒,湖泉打井,先保护,后利用,再配置。
4、流域内打井要建立监理制度,合理布井,制定取水标准,改进水量计量手段,用价格杠杆调节用水量,防止过量开采地下水。
5、通过灌区改造,加大上中游节水工程的比重和力度,特别是上三坝灌区要搞好渠系配套,渠道防渗,配备量水设施,计量收费,节约用水,把节约的水量用在下游农田保灌和生态用水上,逐步增加科技对水利的贡献。
6、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压夏扩秋,压缩高耗水作物面积,减轻夏灌压力,减少水事纠纷,促进社会稳定。
7、在马营河河床沿岸、沿坡种草种树,营造绿色走廊,改善植被,恢复生态。
8、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从而大大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9、对于上游特别是军马场收取水费的同时,收取污染防治费,控制面源污染,恢复和保护好大马营滩地的植被,涵养水源,发挥湿地的自净功能,减少上游对下游的污染,以水环境承载力的提高推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高。
6.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六
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水资源短缺大国也是浪费水资源大国.我国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4,排世界121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之一.我国农业用水量为3400亿立方米,利用率只有0.43,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仅55%,发达国家平均为75%~85%、城市供水管网漏失率一般都在15%以上,发达国家则在5%左右.
作 者:肖家华 作者单位: 刊 名: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 英文刊名:SICHUAN DANG DE JIANSHE(CHENGSHIBAN) 年,卷(期): “”(11) 分类号:F2 关键词:
7.西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 篇七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藏的经济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10.2%,改变了西藏经济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由于西藏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基础薄弱的状况,西藏经济还是落后于全国经济。因此,发展西藏经济、缩小与内地经济的差距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有效措施。只有快速发展西藏经济,才能够创造和谐社会、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只有快速发展西藏经济,才能够维护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巩固西南边防。
2影响西藏经济发展的因素
1)生态环境的脆弱性。脆弱生态环境(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指生态环境退化超过了在现有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下能长期维持目前人类利用和发展的水平。在保持和加大人类利用环境的程度和规模的条件下,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改革和调整,也可以靠外来资源和向外输出来缓解环境退化和资源耗竭。一是西藏地貌物质的脆弱性。西藏地区的地表环境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大,极易受到破坏。西藏地域广大,地表形态的差异很大,昌都、林芝、喜马拉雅山地区,>25°的陡坡山地面积占该地区面积的60%以上,地基基础十分不稳定。西藏的土质是粗骨颗粒砂土质,地表土层比较薄,很容易就会发生水蚀和风蚀现象。二是西藏地质结构的脆弱性。西藏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受挤压运动强烈,岩层出现褶皱、断裂的现象。板块运动导致地壳不稳定,地表活动十分活跃,由于印度板块每年以5 cm的速度向北漂移,使青藏高原不断地抬升8~10 cm。高原山地的持续上升使河流冲刷侵蚀的速率增加,造成地质灾害严重[1]。三是气候造成西藏环境的脆弱性。西藏深处内陆,海拔高,属于高寒地带,降水稀少、气候寒冷。生态环境受气候影响很大,呈正相关关系。恶劣的环境导致西藏生态环境脆弱,不容易恢复。
2)受教育程度对经济的影响。一个地区的人民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水平的提高。西藏的受教育程度与内地相比差距很大,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水平较低。全国未上过学的人数只达到5.4%,西藏未上过学人数则是全国未上过学人数的9倍,达到44.39%;对于大专及以上学历,全国达到11.6%,西藏则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仅有2.6%(见表1)。西藏受高等教育的人数非常少,这就预示西藏的发展将会受到人才与科技的限制。
3)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是时代的要求,西藏的经济发展关乎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现阶段国家主要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西藏仍然处于粗放型经济形式。由于西藏的人文、自然等因素的制约,西藏的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第一,矿产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西藏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发现矿产100余种,矿产地2 0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矿产中居全国前10位的有18种[2],其中,铜274.40万t,铅92.93万t,锌43.34万t。可以利用矿产工业拉动西藏经济的发展,但是,矿产工业的发展会影响生态环境。开采矿物留置的废弃物等含有酸性、碱性、放射性等成分,西藏处于中国河流的源头,将会对下游的河流造成影响。有毒气体会随着大气污染周围的空气,露天开采会破坏地表土层和植被,西藏的气候决定了西藏的植被不能很快恢复。矿山开采会引起地下水位降低,直接对地球内部造成影响,产生地震、酸雨等灾害,甚至会导致地面坍塌、土壤盐碱化[3]。粗放型矿产资源开发对高原生态环境破坏十分严重,例如三江源头的白地沟地区在2002年以前还是开采矿物的宝地,由于人们对矿产资源掠夺式的开发利用,整个矿产区现在寸草不生。第二,农牧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西藏的粗放式农牧业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大。虽然西藏地域广阔,但是可耕种的土地面积却十分有限,西藏的气候属于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农作物产量少,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粮食收成,大多数农牧民会开垦荒地,大量的人为开垦会造成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的现象,地表的植被破坏严重。当然,对于粗放式畜牧业来说,西藏这样地域宽广的草原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仅仅是从数量、规模上发展畜牧业,就会加速草原的荒漠化。第三,基础工程建设对环境的破坏。西藏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的局面,经济发展离不开基础工程的建设,交通运输业发展尤为重要。大力发展西藏的交通运输业是打开西藏与内地经济沟通的命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势必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例如交通运输业的建设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对交通沿线植被的影响、对水文保持和地质结构的影响等。
3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西藏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要求国家将西藏环境纳入整体保护重点开发,兼顾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一方面要加快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做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破坏的努力恢复,建立大量的自然保护区,保护西藏的生物多样性和独特的高原生态环境。第一,提高人口素质。西藏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全国最高的,随着西藏经济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人口会越来越多。人口的急剧增长会加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西藏地方政府也应该着手制定人口控制政策。对于地方经济的发展,居民素质是第一位的。只有提高居住人口的自身素质,提高当地的受教育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当地的生产技术水平。第二,重点保护开发战略。在西藏的经济开发中,应该本着先保护后开发的战略。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对于工业生产也要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环境的污染。西藏的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十分丰富,这些能源项目污染小,经济效益好,对加快西藏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建立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区。我国的大部分河流都起源于西藏,只有将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才能够更好地保护下游的城市。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是一个局部工程,而是国家整体保护战略,建立西藏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保护补偿机制,高消费拉动经济的发展,提出一个阶段性解决西藏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措施。21世纪的新西藏提出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要在保证西藏生态环境与人类生活和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参考文献
[1]孙鸿烈,郑度.青藏高原形成演化与发展[M].广州:广东技术出版社,1998.
[2]张影.西藏矿产资源概述[J].西藏科技,2005(6):57-58.
8.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八
打造首都生态涵养区
记者:作为怀柔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验收小组专家组组长,请您首先介绍一下实验区的基本情况。
赵正中:怀柔区1997年1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北京市可持续发展实验区,1999年11月通过国家科技部等28个部委评审,被批准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怀柔拥有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境内四级以上河流17条,水库19座,全年向首都供水2亿立方米,水资源量占全市水资源总量的1/5,地表水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是北京市重要的水源保护区。
怀柔拥有丰富的动植物等生态资源,据统计,在怀柔栖息和途经的动物物种有270余种,植物物种1200余种。拥有75.1%的林木覆盖率,被称为北京市的天然氧吧。2005年,怀柔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怀柔实验区建设的基本情况?
赵正中:一是实验区建设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建立以区长为组长的实验区领导小组,国家和市级专家指导组,和由30个实验区成员单位共同参与的实验区建设管理机制。
二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目前,已形成“山上种板栗,泉养冷水鱼,平地育参娃,大棚养肉鸡”四大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推动近5万户农民奔向小康。实施了西洋参节水灌溉工程,冷水鱼产业污染治理工程和鸡粪综合利用工程。已形成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食品饮料、包装印刷和生物制药四大主导行业,机械电子、生物医药业发展加快。环保型经济、节约型经济和循环型经济具有特色。形成了红螺山、喇叭沟门、琉璃庙和黄花城生态旅游区的四区格局,提升了乡村旅游层次。同时,怀柔区在全国农业系统首家开通了远程农业技术教育。
三是生态与资源保护。怀柔区作为北京上风上水的地区,承担保证首都供水、阻挡风沙侵袭的重要职能。全区98%以上地区属北京市一级、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是北京北部的绿色屏障。统一科学规划,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构筑了生态修复、治理和保护三道生态防线,建设了封山育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百公里生态谷绿化和绿色通道四大生态工程。
以水源保护为中心加快水污染治理步伐。点线结合,以点带面,推广CWT-M污水处理、MBR生物膜、生物通道污水处理、高效鱼池净化四种模式,完成怀柔水库上游150处治污工程等,年处理污水200万吨,处理垃圾能力达1800吨。完成了汤河口、琉璃庙、三渡河生态清洁小流域及神堂峪小流域建设工程。紧密结合官地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水土保持工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完善供、排水系统,安装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恢复景观生态,营造优美水环境,建设清洁小流域,为怀柔乃至北京的新农村建设摸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
四是城市与新农村建设。改造扩建了世妇会纪念公园、万米健身公园等10个公园,拓宽改造了青春路等10余条道路,城区有20多个居住小区被授予花园式单位称号。杨宋镇1999年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北房镇1999年被批准为市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2000年,汤河口镇又被列为北京市中心镇。杨宋、北房、汤河口3个镇被市政府授予“首都绿化美化园林式小城镇”称号。实施了官地、庙城、驸马庄、庄户等一批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
怀柔实验区建设特点突出
记者:怀柔作为北京的水源保护地,怀柔面临着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在这种形势下,怀柔实验区建设有哪些突出的特点?
赵正中:一是实验区的建设紧紧围绕首都饮用水保护区,首都生态涵养区的区域功能定位,以水资源和生态资源保护为核心,全力去做好水文章,向绿水青山的目标努力。实验区建设过程中,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保护,发展生态经济,通过实践确实做到了涵养与发展的互相促进,推动了区域快速经济增长,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实现了阶段性目标。其中有6个方面值得提出:1.摸清了家底,制定了生态优先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起到了示范作用;2.构建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和生态保护的三道防线;3. 区域水源的涵养能力明显提高,绿色生态的屏障功能进一步增强;4.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5.优化了产业结构,发展了无污染或轻污染的新经济产业,并促进了农民的增收;6.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地建设覆盖全区的污水处理网络。
二是抓住城乡发展不平衡、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与实践。协调处理好城市与农村,平原与山区的发展关系,采取了多元化的小城镇建设,加快以就业为核心的社会发展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拓展农民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
三是始终坚持提高能力入手,科技引导、项目带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实施的179项示范工程覆盖了全区的各个方面,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为实验区建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并且具有很强的示范性质。比如在山区实施压缩天然气工程,出生缺陷临测及对严重致死性畸形进行干预项目等。
四是把提高人口素质放在实验区建设的重要位置。围绕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实验区建设的重要理念和宗旨。实施了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和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工程,开通远程农业技术教育网络,建立国民教育的监测评价体系等。
五是实验区总结没有仅仅停留在总结成果方面,而是进一步分析了制约实验区发展的因素,提出下一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这对实验区的建设和争取示范区都会起到积极作用。
怀柔实验区发展硕果累累
记者:通过10多年的发展,怀柔可持续实验区取得了哪些成就?
赵正中:在探索实践中,怀柔区域水源涵养能力明显提高,绿色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增强。2005年怀柔区二级和好于二级的天气达77%,居京郊各区县首位。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系统趋于良性循环。基本实现了水资源保护区内的达标排放,降低了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污染,涵养了水源、改善了水质,全区地表水继续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建设了覆盖全区的生态修复、治理和保护三道防线。在生态重点保护区实行全面封禁,构筑生态修复防线;在生态敏感区,规范开发建设活动,构筑生态治理防线;在水源保护区实行保育植被和湿地,构筑生态保护防线。
在探索实践中,怀柔区绿色环保型经济蓬勃发展,形成汽车、食品、包装、制药四大主导产业的绿色工业体系和板栗、虹鳟鱼、西洋参等特色种植业以及旅游、观光度假、绿色有机生态型的农业体系。
在探索实践中,科技示范带动怀柔区域环境、经济与社会发展效果明显。1999年至2005年共投资35亿元,在社会、经济、资源、生态、环境、能力建设等领域实施了188项科技示范项目和示范工程,“怀柔生态优先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怀柔水库上游生态保护、污水处理示范工程”、“西洋参节水科技示范工程”、“安各庄可持续发展示范村建设”、“出生缺陷监测及对严重致死性畸形儿进行干预”、“栗树蘑资源综合利用科技示范工程”、“怀柔冷水鱼产业污染治理科技示范工程”、“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示范工程”等科技项目的实施使怀柔呈现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人口素质普遍提高、居民生活明显改善、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的良好局面。
在探索实践中,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在推进实验区工作探索实践中,怀柔实验区主要采取了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组织保障体系,推动实验区建设全面开展;提高全民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深化改革,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加强国际合作,提高科学规划能力;科学规划,构建生态三道防线;坚持科技引导,项目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方法,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质量的不断改善目标,有效地保障北京市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成功地探索了城市郊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被市政府评为“郊区环境整治标兵单位”,被建设部评为“全国城镇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被国家环保局列为“国家生态示范区”。
记者:展望未来,怀柔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有什么新的规划和愿景?
9.环境保护生态农业发展探讨论文 篇九
农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农业产业链较长,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生态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培育具有产地认证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品牌。
4.2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统筹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查清农业污染源头,制定科学治理措施,减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调。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污水、生活垃圾等农村废弃物综合化处理,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清洁模式。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能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把农业面源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做好畜禽养殖污染减排以及废弃果袋、塑料薄膜清理回收,改善人居环境。
4.3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且所产商品的真正价值无法通过现有的市场体系完全体现,因此,生产者往往缺少发展这种模式的动力。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扶持发展政策,例如: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及采用生态循环模式、改善产地生态环境、使用绿色农资等做法提供补贴,出台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建立生态农业保险制度。对生态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等,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在这种有利形势下,生态农业企业应主动适应市场要求,按照产品受众的不同需求打好绿色牌、安全牌、优质牌,瞄准中高端市场搞宣传搞营销,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提高生态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壬午,计文瑛,张彤.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5(4):7-12.
[2]邱志国,史长久.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4):42-44.
10.农村经济发展中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篇十
农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提升我国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这是切实解决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从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之基础,同时也是判断我国农村社会不断进步与文明程度持续提升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相当薄弱,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层面,也就是农村人民群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相当薄弱,乡镇和村级管理者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当薄弱。为了转变其思想观念,提升农村总体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应当考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要强化对乡镇管理者
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知识上通过宣传教育,运用乡村法律大讲堂、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等多种方式方法,邀请环保部门以及普法机关送法下乡和送知识下乡,结合被动式学习与主动式学习,将单一强制性学习方法转换成为多种学习方法,让广大农村管理者能立足于学习法律法规以及环保知识,实现有效转变思想认识和牢固树立起生态环保意识之目的。
(2)要明确创新
对于广大群众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思想转变的作用,一定要以知识掌握为其基础,运用生态环保知识之普及,可实现人的思想意识之转变,并且最终切实改变人的行为习惯。传统意义上的生态环保知识宣传普及的形式太过简单,成效也不够显著,这就需要结合我国农村群众的生活习惯,有针对性地实施环保知识宣传以及普及。可依据各地文化习惯与生产、生活特点,在全面实施宣传教育的基础之上,应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所有能够运用的媒体方式,全面运用声、光、画等多种方式,把生态环保的相关法律法规与科普知识、戏曲、杂技表演等演艺活动加以结合,积极宣传农村环保知识以及政策法规,从而让人民群众能够在观看中进行学习,在品味之中进行学习、在快乐之中进行学习、在潜移默化之中有效转变人民群众的思想,从而营造出人人都讲环保的良好环境,形成能够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极佳群众基础,并从长远的目标上形成农村生态环保之心理屏障。
(二)应用行政、经济及法律等手段创建
农村环境监督机制依据当前农村环境的现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始终坚持环保优先之原则来进行农村环境的综合性整治。应当以农村环境规划为其基础,全面吸收一些地区在工业化、城市化中之教训,全力抓住规划这一重点,将其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之转变、乡镇布局与村庄建设规划的结合,制定完善环境规划,实施新农村居住示范点建设工程。应当以农村小康环保计划为主要载体,从而建设一大批适合于各地新农村环保和建设的重要的示范性工程。应当以实施环境优美乡镇与村庄建设等活动为契机,积极引导一大批具备良好基础、雄厚实力、生态环境良好的村镇能够先达到新农村保护之要求。应当采取规模化畜禽养殖的整体污染整治为主要方向,科学地划定禁养、限养以及养殖等各种区域,规模化养殖场一定要综合运用与处置畜禽的粪便,并且在土地能够承载的范围之内予以还田。一直以来,我国环境政策上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问题不够重视,因为政策上存在缺失,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无法得到很好的控制,其中突出表现为城市中心主义之特点,目前污染防治的法律重在城市环境保护,具体适用于农村地区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法规几乎是空白。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法律法规建设,持续健全我国的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工作体系。
(三)明确理顺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如今,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十分重要的职能之一,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重视,并且积极履行好自身职责。但是,我国环境保护在部分官员们的眼中始终是发展过程中的次要问题,为了政绩。一部分地方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来盲目地追求所谓的GDP数字的增加,从而导致环境的不断恶化,人民群众的健康状况就会深受影响,以至于国家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威胁。
(1)各地各级环保主管部门
应当逐渐将工作的重心从城区拓展与延伸至郊区和乡镇。要把城市的近郊和偏离远乡镇等地区全面纳入到本地的环境保护规划范围之中,并且要确定农村环境保护的各项目标、措施和实施办法。要全面改革当前的环境管理方式,健全完善本市区域内的环境管理部门,可以设置直属的环保部门的派出机构,对于外来污染企业则应当以环保“三同时”管理为基础,严格把握好审批关,切实防止出现污染的转移。
(2)应当在全面考虑理顺环境行政管理机制的基础上
更加坚决地实施生态环境地方行政领导责任体系。要将生态环保列入到对本地区各乡镇领导实施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切实推动当地生态环保的关注程度,从而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出极大的贡献,让辖区之中的生态环境在任期之中能够得到很好保护或得到显著改善的行政领导人应当给予相应的表彰与奖励,而对违反生态环保者则要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严肃的查处。
(3)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增加对乡镇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资金投入
对于本区域之中的重点企业进行全面治理,并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地区的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农村的和谐稳定。有鉴于此,更好地保护我国农村环境,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存条件,提升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从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1.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十一
一、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素质偏低。当今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中,人口是第一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都与人口紧密相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口问题是其他所有问题的根源,人和自然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方面,人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不断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为自己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同时也排放废物污染环境。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反作用于人类,限制其无节制的开发活动,以各种灾害施加报复,人口增长过快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再加上,人口剧增,教育跟不上,人口的文化水平低,环境保护意识差,法制观念薄弱,也造成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冲击和破坏。
2.法制不健全,人治代替法治。目前我国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少配套的实施细则,不足以成为执法部门的依据。
3.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甚至现阶段的某些经济活动中,决策人员没有充分认识生态规律,未能从环境的区域性、整体性和生物资源的潜在价值出发,因地制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
4.生产技术落后,环境资源过渡消耗和浪费。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水平低,工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人们环保意识不强,管理混乱,因而资源利用率低,废物的排放量大,造成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二、如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1.强化污染治理,推动结构调整进程。要保护环境资源,必须继续加强环境污染控制和进一步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一是要打击和惩处未经许可占用环境资源的行为;二是要加大对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土小企业的关停取缔力度;三是强化现有企业的排污治理工作,把污染排放量减下来。从而在保持区域环境质量稳定趋好的基础上,把当前由产出效益低、污染严重的技术落后企业占用的环境资源腾出来,提供给潜力产品、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使用,为新上调产项目提供排污容量。
2.引入市场机制,提高环境资源配置效益。环境是一种公共资源,政府是资源的管理者。当前,政府通过排污总量控制和对生产企业的排污达标控制来配置环境容量。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证明,市场配置环境资源,可达到以最低费用实现污染控制的目标。因此,为了减少行政手段配置环境资源导致的资源利用效益低下、资源闲置等不经济的弊端,有必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太原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向全省推广。我们认为,现阶段把排污权交易与排污达标控制结合起来实施,可对结构调整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一是有利于提高环境配置效益,为低污染、高收益企业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一条扩大环境资源使用权的途径,促使排污权向单位环境损耗产出效益高的企业集中,从而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高收益和低污染产业方向倾斜;二是抑制高污染、高能耗、低收益企业排污,推动这些企业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进程;三是减少了污染物减排的投入。
3.加强环保建设,提高环境承载能力。环境同其他资源一样,都有保质和增值的问题。一般来说,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若能保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环境自净能力就会提高,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也就相应扩大,这就是对环境资源的保质和增值。反之,环境质量变差,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就会缩小,环境资源就会贬值。
4.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是一种把物质、能量进行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也就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引导今后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改变当前单纯依赖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模式。运用循环经济的思路,以产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包括废弃资源)流动为主线,研究如何利用高新技术、企业群集、关联产业互动等途径,把炼焦炉、冶金炉煤气利用与城市(镇)居民燃气改造结合起来,把煤矸石、废气、废水综合利用与工业小区生态型工业体系建设结合起来,使环境保护产业与经济增长联动,解决当前企业群集引发的污染在部分区域趋强问题,逐步推动经济发展步入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轨道。
三、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
生态制约着经济,而经济发展反过来又影响着生态,地理环境的差异,使得生态具有了一定的区域性,同一区域内的生态组成要素是彼此相互影响的,且互相交叉,这种状况的存在就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了不同于其他经济发展模式的特点。构建生态经济发展的一定路径也就成为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生态经济还具有一定的新的价值特征。生态经济在考虑自然时,已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仅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态经济这些特征的存在,就要求人类在采取经济发展手段时,必须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路径,进而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2.岷江上游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研究 篇十二
关键词:岷江上游农业,干旱河谷农业,生态环境
岷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之一, 岷江的发源地是松潘, 松潘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长江水资源, 也影响着工业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质量, 更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岷江上游干流全长334km2, 流经四川省的黑水县、理县、茂县、汶川县、松潘县以及都江堰市的一部分, 流域面积共24650km2, 处在31°26'N, 102°59' ~ 104°14'E位置。岷江上游干旱季节分明, 受局地焚风的影响, 干旱河谷会出现隐域性分异现象, 气流下沉增温减湿, 降水量少, 蒸发非常强烈, 然而河谷下部的干旱最为严重, 降水量最少。所以, 探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 只有重视了岷江上游生态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 才能认清其本质, 并积极探索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些措施, 从而有助于岷江上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 1 有利于发展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多样性
通过判读分析遥感数据, 岷江上游的牧草地和林地占总土地的90% , 而果园和耕地只占2. 4% , 还有7. 6% 的比例为未利用地、交通用地、城镇乡村工矿用地。因为岷江上游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 自然条件比较独特, 所以河谷地区的人口比较密集, 而山原地区和高山地区的人口就比较稀疏。而干旱河谷区主要是种植———养殖耦合系统, 具有最好质量的平坝地和水浇地及适宜耕地, 成产能力也最高, 所以实现岷江上游干旱河谷的可持续发展能保障人民生活的水平和发展。
1. 2 有利于解决土壤干旱问题
岷江上游气候变化较大, 降水量也受到限制, 不仅降水量小, 而且季节的分配特别不均匀, 但是降雨强度比较大, 暴雨多, 其次全年的蒸发量很大, 土壤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而干旱河谷呈南北方向分布, 河谷深切, 谷坡陡峭, 有效水分较少, 既制约着植被的生长, 也威胁着土壤和其他资源的发育和稳定。针对农业活动条件和植物生长条件恶劣的问题, 当地人民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如发展水利设施, 充分利用雨季降雨量发展节水农业, 最终解决土壤的干旱问题。
1. 3 有利于优化利用土地资源
干旱河谷区人口多, 农地少, 平均每个农业人口占有的耕地面积不足1000m2, 后备耕地资源的不足, 导致谷坡地开荒具有一定的难度, 河谷区只有一小部分为水平梯田, 大部分都是坡耕地, 并且是大于25°的坡耕地。然而宜农耕地的水利化程度不高、集约水平较低。干旱河谷内能用于经济林果的面积受到限制, 仅仅占耕地面积的1 /10, 并且生产规模较小, 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 还存在品质不稳定和加工落后等问题, 使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不能充分发挥宜经济林果土地资源的优势, 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另外, 适宜发展经济林果的部分荒地还有待开发。集约优化利用干旱河谷的土地资源, 可以提高水利化程度以及集约化程度, 其次还可以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产值, 促进经济生态关系和人地关系的良好发展。
2 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 1 严重的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试验中的统计数据表明, 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植被覆盖度、降水量、地质地貌以及人为的一些保护措施。松潘处于岷山山脉的中段位置, 山脉河流在境内是交错分布的, 地貌类型主要是山原地貌和高山峡谷地貌, 境内的相对高存在很大的差异, 如同一山原地貌的相对差为50 ~200m, 风化残积物的厚度达到1m以上, 表层大多是数厘米到数十厘米的草甸土, 然而这个表层只要被破坏, 就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高山峡谷的地貌相对高差大于1000m, 在这个区域, 由于土壤腐殖质少, 土层薄, 河流切割深以及水流侵蚀, 导致土壤开始退化。但是该地区降雨比较集中, 雨季和干旱季的降水量具有较大的差异, 降雨主要集中在5 ~ 9月, 全年的降雨量达到707. 8mm, 因此造成水土大量流失。【1】
2. 2 地质灾害危害严重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松潘地区, 并且分布范围极其广泛。常见的灾害类型主要有泥石流、崩塌、滑坡和地震。地震破坏生态环境, 致使岩石垮落、土层松垮, 然后经过大量的降雨就形成了泥石流、崩塌、滑坡等灾害。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沟谷的谷坡上, 特别是陡峭的边坡, 其次是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的边坡以及人为破坏严重的边坡, 这些地段最容易发生灾害。
2. 3 过度开发资源
松潘是岷江的发源地, 在境内主要有5 条河流, 其中有39 条河流的流域面积大于50km2, 水资源丰富, 其蕴藏量超过135 万KW, 其中95 万KW的水资源可供开发。丰富的水资源能保证松潘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 建设水电站常常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 尽管对其强加保护, 或者执行严格的开发制度, 也不能避免因过度开发资源造成的水土流失, 从而使当地的环境进一步恶化【2】。
3 数据源分析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源主要是: 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 TM影像两景130037、130038, 空间的分辨率是30m × 30m, 时相是2009 年6 月, 在这一时期, 植被非常茂盛, 而且覆盖性非常强。TM影像参数特征见下表1。
本文采用ERDAS9. 2对数据进行图像预处理, 主要是指影像裁剪与拼接和图像校正。然后采用ENVI4. 5 增强处理遥感影像, 让其自动分类。最后利用arcinfo workstation、arcgis9. 3 平台再处理及管理分类数据, 并且进行空间分析。
4 解决措施
4. 1 生物措施
生物系统对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的作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生物措施主要包括选择适生生物群落、设计生物群落、匹配群落节律及设计人工食物链等, 然后进行种植物育种、幼体抚育和栽培与养殖技术等。【3】在选择植物种群时, 要重点选择桉树、刺槐、银合欢山毛豆以及皇竹草、鲁梅克斯和青根草等, 因为这些植物具有良好的抗旱耐瘠性, 且成活率高, 速生性能好; 其次要选择具有高经济价值和固氮保土的树种, 然后是对种群设计时间节律和平面垂直结构的布局, 从而保障生态环境恢复和重建的高效性, 增强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加强治理水土流失和滑坡等自然灾害问题。
4. 2 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需要注重恢复与重建物理环境。干旱河谷不仅存在生态关系的恶化, 而且无机环境结构剧烈变形, 物质空间也发生位移, 降低了系统的机械稳定性, 从而使生态系统和植被的恢复变得困难。所以, 恢复和重建干旱河谷的生态重点是恢复、改善植物生态环境。解决生态环境存在问题的工程措施应首先应增强物质的稳定性, 其次改善土壤营养和改善水、热的组合, 同时做到因时因地制宜。
4. 3 管理措施
生态环境问题还可以从生态的管理方面着手,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管理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4. 3. 1 法制管理建设生态环境必须进行法制监督和管理。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工作的成功, 关键在于完善生态环境立法和加大执法力度。
4. 3. 2 经济管理评价生态环境的价值, 建立合理有效的生态价值评价体系, 把生态环境损失和改善与经济补偿和激励机制相结合。
4. 3. 3 体制管理为生态环境建设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与各相关部门进行多渠道融资, 从而明确生态经济建设的责、权、利。
4. 4 技术管理
运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计算机模拟技术, 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信息收集和监督, 然后根据远程专家对系统的分析, 适当调整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方法管道。【4】
5 发展意义
综上所述,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发展, 其次有利于解决土壤干旱问题和丰富基因库的利用, 最后有利于优化利用土地资源。然而, 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如水土流失严重, 地质灾害频繁, 资源过度开发等。笔者通过对数据源的分析, 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存在问题的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3 个大的方面: 首先是生物措施, 其次是工程措施, 最后是管理措施。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 可以达到增强岷江上游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云红.岷江上游生态修复分区与生态修复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0.
[2]李旭娇.岷江上游松潘县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2.
[3]谢尚春, 刘慧, 王海涛, 等.岷江上游生态安全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3.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发展 篇十三
经过我搜索大量的文献,总结出生态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环境可持续是系统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自然环境可持续是系统持续发展的基础保证, 社会环境可持续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者结合, 并同时并进。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首要的工作是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协调和缓解彼此之间所存在的矛盾,不能只强调发展城市经济,而放任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也不能单纯追求优质的城市生态环境而降低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务必统筹规划,合理安排。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治理“三废”的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城市经济结构的优化、工业布局合理、产品生产的高质量、人口适度发展、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有效利用等等,与社会经济问题密切相关。具体地讲,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要根据城市环境容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以提高控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能力,确保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要转变发展模式、更新发展观念,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环境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社会经济效益,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减少城市生态失调造成的经济损失,有效地把人类和动植物的废弃物回到土壤,把工业废弃物分别加以分解或再生,以保持城市生态环境良好和支持郊区农业发展,降低经营成本,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还要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达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第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我国农业作为传统的第一产业, 历来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受到的污染和破坏比较普遍, 农业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要素, 主要有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生态环境, 农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要素的影响另文讨论, 本文主要讨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 以期引起重视, 求得正确的解决途径。
第三、西北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和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工程院于2001年初启动了“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咨询项目,经过考察、研究,完成了“西北水资源”项目综合报告。报告提出:为了保证西北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支持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思路,以及10"项战略对策。
西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地方的水土资源已经过度开发,生态环境出现了很多问题,有的地方已呈现生态危机。在今后的大开发中,如何在保护和重建生态环境的条件下,使社会经济得到持续发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是极大的挑战。经过对各方面问题研究后认为,只要坚决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发展方针,坚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建设高效节水防污的经济与社会,并合理安排生态环境建设,是可以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有条件在10年内使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为此,提出了10项战略措施,其中最核心的问题是提高用水的效率与效益。这不但需要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水平;也需要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端正认识,调整规划,完善政策。“西北水资源”项目综合报告的目的,是希望就以上问题,推动各方面取得共识。
第四、海岛旅游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海岛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特有的海洋文化和丰富的海鲜产品等特性吸引了大量游客。目前,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持续衰退,海岛旅游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岛屿国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海岛旅游业已成为许多海岛地区的支柱产业,海岛旅游开发是解决一些海岛传统产业衰退,发展海岛经济的重要选择。然而,由于海岛生态环境脆弱,大量游客的涌入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缺乏控制及过度发展下,游客的游憩质量将下降,旅游目的地本身相对自然、独特和真实的优势将逐渐丧失,这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造成了冲击。
目前,海岛旅游吸引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其中有关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成为焦点,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海岛旅游发展模式比较、海岛旅游环境负荷评估(生命周期法)、海岛旅游活动中交通环境影响评估(生态足迹指标)、可再生能源与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海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研究、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方法等;国内有关海岛旅游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主要包括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海岛开发利用风险评价、海岛旅游主体功能分区评价等。从国内外研究来看,对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进行较系统评估的研究成果较少见。本文基于生态足迹思想方法,构建了海岛旅游生态足迹模型,提出了海岛旅游地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框架。
[1]杨士弘,郭恒亮.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探讨[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4(1):74-83
[2]张晓辛,付锡敏.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现状与对策研究[J].可持续发展,2006
[3]刘音.我国农业环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12.[4] 钱正英.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专题研究,2003
14.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十四
摘 要:
天水自古被称为陇上小江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秦州区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向往清新空气、宜人风光、田园生活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这一趋势在天水市城市居民中已明显反映出来。人们逐渐厌烦噪杂拥挤的都市环境和重复观光原有的景点,逐步走上广阔清静、独具特色的农村旅途。农业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也是一种与农业相结台的消遣性劳动活动,已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及农民增收方式。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密不可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秦州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同时,阐述了秦州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前景,提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对策与建议
正文:
一、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一)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1、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乡镇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秦州区环保局制定了《秦州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秦州区、镇、村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推进“一池三改”沼气建设项目,实行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稳步推进。2009年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保项目,在秦州区天水镇咀头村建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一处,制定了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区环保局积极推广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
4、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秦州区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5、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大了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了一些碎石和大白粉加工企业,捣毁了一些废旧塑料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未出现一起着火点的可喜成绩,秋季秸秆焚烧工作也取得好成绩,10月份良好空气质量比去年多两天。
(二)秦州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秦州区作为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条件和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客源充足,有着深厚的生态农业基础。
秦州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最大的优势是秦州区人多。秦州区有常住人口60万,流动人口10万以上,按每年50万人,每人一次计算,每年可有50万人次到郊区旅游,他们要在吃、行、玩、购等方面消费,按每人消费100元计算,可为农村增加5000万的收入,这样计算,并不是空穴来风,以牡丹镇尖山庙会为例,一个星期就有1万人次以上游客,辛家山村村民在餐饮、农产品销售、存车等方面毛收入达25万元(由于接待条件有限,仅有10%左右的游客可在庙会就餐)。
2、资源优势突出,文汇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天水市作为羲皇故里,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三国文化遗址有牡丹镇木门道、天水镇天水关,古遗址有太京师家崖,渭河穿境而过,渭河两岸的滩涂、湿地、溪流、泉水、山岭、森林以及古遗址、古村落、古墓葬都是可以开发的资源,加之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的成果,如玉泉镇和中梁乡的千亩大樱桃、太京和藉口的苹果桃子等果木,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条件日趋成熟。经过多年建设,秦州区广大农村交通、供电、供水、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生态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荒山绿化、滩涂绿化、通道绿化、村庄院落绿化的成果都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待深化。要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格局,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建设。而目前秦州区农村的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示范阶段,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十分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2、化肥、农药和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进入环境和土壤,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露。同时,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污染了环境。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投入不足。多数乡镇没有垃圾填埋场或是垃圾填埋场比较简陋,一些村庄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垃圾清运车辆数量不多,保洁人员以及垃圾桶的配备并未覆盖全部村庄,仅限于重点村镇,有待大面积推广,以及农村环保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
4、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农业生态旅游无序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建设、旅游等众多部分,但政府并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因缺乏统一
规划、管理和引导,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复严重,遍地开花,特色不明显;同时水电、道路、通讯、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明显滞后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秦州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地方特色不明显,旅游产品单一。农业生态旅游应具有独立性,有鲜明的农业特色以区分于其他旅游景区,充分体现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但目前秦州区农业生态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未形成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在乡村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或者虽然已注意到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套数。
6、旅游活动参与程度低,缺乏专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发展空间巨大但就其专门的旅游人才来说,却十分匮乏,造成旅游项目少、参与程度低。目前,农业生态旅游活动主要以观花采果为主,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活动不多,没有结合生态农业的特点,推出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旅游项目,难以使游客产生深刻的体验,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求。而缺少专门的农业生态旅游人才,直接导致现在农业生态旅游中管理者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主要是农民自发的经营管理,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另外,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设计、规划、开发、营销策划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粗糙,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忽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通过行业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等的培养,提高农业生态旅游服务的软环境,对扭转目前出现的问题、应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加强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家长,影响社会。要加强对农民等生产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2、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街办延伸,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办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
主保护环境能力。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3、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市和区、县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5、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各乡镇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首先,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内见成效。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其次,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再次,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最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裸露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15.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 篇十五
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的解决水害带来的问题, 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水利工程建设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 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也逐渐的认识到实现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因此, 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研究, 对于找到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1. 水利工程建设对地质的影响
在新型水利工程的过程中, 如果施工单位技术不够硬, 修建水利工程以后没有进行恰当的处理, 就可能存在工程质量问题, 该地区就有可能出现塌岸和地震等地质灾害。如果水体的压力过大, 就会早知地壳应力急剧增加, 对于比较大型的水利工程, 由于出水量比较大, 地壳的应力会更加大, 从而可能会出发地震灾害, 在水库蓄水以后, 水库周围的环境的土地环境也会受到一定的污染。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 在修建水利工程以后, 会造成水库周围的环境浸没化。土壤中的通气状况会下降, 空气也会减少, 土壤中的微生物也就随着减少, 从而导致土壤营养成分过少, 直接影响到了农作物的生长。第二, 水库周围的土壤还有可能出现沼泽化。随着水库水位的升高, 水库周边的水位也会随着升高, 当水库中的水溢出来以后, 侵湿周围的土壤, 使得土壤中植物的根系衰败。第三, 会造成周围土壤出现盐碱化。当水库中的水位上升之后, 就会渗透到土壤中, 从而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 在蒸发的过程中, 地表水中的盐分主要集中在土壤上面, 就会造成土壤盐碱化。
2. 水利工程建设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会后影响到天然河流的水温, 进而影响到河流的生态环境。首先, 从水质上来说, 水利工程建设直接影响到了水汽界面交互的速度、污染物的扩散能力, 使得污染物的沉降作用不断增加, 水体中重金属的沉降速度也会随之加快, 水质中的重金属严重超标, 进而影响到了水质的自净能力。其次, 从水温上来说, 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后, 水库因其的面积大、水体宽以及水流缓慢的特点, 在受到太阳光的辐射以后, 水温会逐渐的升高。当水库蓄满水以后, 陆地对阳光的反射率大于水库水面对阳光的反射率, 使得水库的水温不断的增高, 影响河流下流鱼类的产卵, 最终影响到渔业的发展。最后, 水利工程建设还会影响到自然天气。在大型水利工程中, 水库的面积是相当大的, 会加大水汽的蒸发量, 使得该地的原始气候得以改变, 产生暴雨等天气, 进而诱发各类泥石流灾害。
3. 水利工程建设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在水利工程修建好以后, 当水库蓄满水以后, 就会溢出来, 从而浸湿周围的土地, 土地变得湿润以后, 就会使得蚊虫不断增加, 繁衍出各种细菌和病菌, 这些病菌通过蚊虫会传染到人, 从而造成周围的人出现伤寒、细菌性疾病。另外, 水利工程建设好以后, 会减慢水流速度, 容易使得钉螺等有害水生物繁衍到水库, 造成更多的环境问题。
三、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1. 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制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之前, 对水利工程周边的环境进行调查和检测, 并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和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后有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估, 在完成评估以后, 还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拟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实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就是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建设的结合。对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的内容, 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即水利、生态环境以及经济。通过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并结合水利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预算评估, 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又可能出现的生态问题进行分析, 并制定起科学合理的方法措施应对。在进行综合的评估以后, 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水利工程建设选址问题, 避免水利工程因为布局结构不合理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负面影响。
2. 做好水利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
要做好树立工程施工阶段的环境, 首先, 在水利工程施工承包的合同里, 就要限制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污染物, 把施工中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其次, 还要加强对施工阶段环境保护的监督和管理, 对施工阶段的大气、噪音以及水质进行检测, 如果有不合格的情况, 就要及时的制止, 对于污染物排放不达标准的, 也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以后再让施工单位继续施工;再次, 在施工人员施工的过中, 还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 建立卫生防疫机构, 防止疫病产生和传播。最后, 在工程建设中, 还要加强对周围环境的保护, 在建设好以后, 还要对破坏的植被进行修复。
3. 实施生态补偿措施
在水利工程建设以后, 要做好生态补偿措施, 以“谁破坏、谁来修”为原则。当前,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 对当地的经济、生态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 如果在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后, 单纯的依靠当地力量是很难维持生态发展平衡的。因此, 实施生态补偿措施, 可以有效的缓解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实现水利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四、总结
综上所述, 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严重的影响到了生态环境, 给生态环境造成诸多的负面影响, 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 要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就要做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 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如何实现水利工程建设造福人类的优势, 减少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现二者之间的结合, 成为了当前水利工程建设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就当前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对策
参考文献
[1]廖远志, 廖鸿志.荷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探讨[J].水利水电快报, 2011, (16) :7-9, 18.
[2]孙西振.关于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16) :384.
[3]孙景波.黑龙江省林业生态工程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2.
[4]陈冬梅, 石金峡.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30) :265, 334.
【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推荐阅读: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09-02
环境与生态论文09-28
环境生态学理论论文11-05
乡村旅游与农村生态环境互动协调发展09-30
论发展农村能源对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09-19
长沙市城区生态环境污染现状与对策研究08-02
生态环境06-27
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07-04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