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学习问题(10篇)
1.高一语文学习问题 篇一
浅谈高一学生学习物理的问题及方法.txt我的优点是:我很帅;但是我的缺点是:我帅的不明显。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令堂可是令尊表姐?我是胖人,不是粗人。【摘要】物理学是人类探讨大自然的一门重要学科,高中物理所讨论的内容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规律,所采用的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学好高中物理知识至关重要,而要学好高中物理必须从高一起开始,原因一是因为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有一个较大的台阶,只有跨过了这一台阶,才能有更大的发展;二是因为高一物理是基础中的基础,许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要通过高一的学习初步形成。本文探讨如何才能学好高一物理,使物理成为我们的优势学科。
【关键词】台阶;思维;学习方法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在从事高一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从一个阶段到另一阶段的学习中会碰到的最棘手的两个问题:
1.1 台阶问题。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说物理难学,尤其是高一的学生总是反应物理比初中难学得多,高中物理难学,难就难在初中与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这个台阶存在于物理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方法与心理特点上。初中物理学习的是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大多是“看得见,摸得着”,而且常常与日常生活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大多属于生动的自然现象和直观实验为依据的具体的形象思维,较少要求应用科学概念和原理进行逻辑思维等抽象思维方式。初中物理练习题,要求学生解说物理现象的多,计算题一般直接导用公式就能求出结果。高中物理学习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比初中有了很大的增加,研究的物理现象比较复杂,且与日常生活现象的联系也不像初中那么紧密。分析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有时还要从建立物理模型出发,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问题。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需要学生掌握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等方法,还特别需要具有科学想象能力。初中物理重在表浅的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多数是单一的、静态的,教学要求也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高一物理的运算已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渡到了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仅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上质的飞跃。高中物理确实是难学,大部分的学生成绩比初中退步了,对学习高中物理产生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众所周知,在高考各科成绩中,物理学科的平均分历来都是较低的;这使得“物理难学”在学生心中留下抹不掉的阴影。不良的竞争和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台阶”的跨越更显艰难。
1.2 思维培养问题。智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而思维的核心形态是抽象逻辑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按照思维结构的发展阶段来看,抽象逻辑思维是发展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又可分为初步逻辑思维,经验型逻辑思维和理论型逻辑思维(包括辩证思维)。显然,培养思维能力,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开发智力的关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以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理论型逻辑思维能力,是需要也是可能的。首先,高中生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开展,再学习乃至终身学习,都需要有较强的抽象逻辑思维。同时,高中物理是一门严密的、有着公理化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对于高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较初中物理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这就是当前所谓初、高中物理“台阶问题”的实质。另外,从高中学生心理的年龄特征来看,从初二年级开始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在高二年级将初步完成,这意味着他们思维趋向成熟,可塑性将变小。因此,在高中一、二年级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以顺利地完成从经验型向理论型水平的转化是必需的。其次,从生理上看,学生在16岁时已能完成人脑总重量的96%的发育过程,有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在心理上,从初二开始了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转化,也有了一定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同时,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在语言、文字、数学、物理等各方面都有了必要的知识基础,为在高中着重提高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可能。实践证明:凡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一般都比较强。因此,不失时机地抓住高一学习阶段,在具体的物理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学生掌握一些解决物理问题的特殊方法和技巧。例如:解决力学中连接体的问题时,用“隔离法”;对于不涉及系统内力,系统内各部分运动状态相同的物理问题,则用“整体法”。刚从初中升上高中的学生,常常是上课听得懂、课本看得明,但解题就出错,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物理知识理解不深,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导。高中物理题目类型多,方法灵活,用到初等数学的知识较多。教师在强化概念的同时,要精心准备每一节习题课。为了提高习题课的效率,在上习题课前可先将题目布置下去,先让学生做,让他们想办法解题。每想好一种办法便拿给大家看,实在想不出,就相互讨论。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在上习题课时,这些争论过的问题学生们特别专心,即使有些题目课前没有做出来,但由于课前他们已经将题目思考多次,上课时他们特别容易听懂和理解。在这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把课堂上的知识和方法消化吸收。另外,认真、仔细地批改学生作业,看学生是否会做习题,是否认真做了练习题,书写是否规范、作图是否准确。对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体更正,个别存在的问题个别更正,不合格的作业要求重做。通过严格规范的批改作业,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严密的思维过程;通过精心准备的习题讨论、讲解以及运用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使学生在由简单模仿到运用自如、由运用自如再到自我创造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高一学生学好物理的方法
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提出:“教师的任务并不单是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带领学生自己去学,教给他们怎样的学法。”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终生学习的习惯应是物理课教学的第一目标。“教,是为了不教”是我们每个老师必须追求的最高境界。高一的学生怎样学好物理,虽然没有“点石成金”一劳永逸的方法,但本人曾提供并引导学生,尝试过以下几种方法,效果很好。
2.1 联系实际,帮助理解。初中物理是通过现象认识规律,因此,初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记忆”;高中物理则是通过对规律的认识理解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所以高中物理主要的学习方法是“理解”。做到理解的基本步骤是:一练、二讲、三应用。“一练”即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练习,通过对不同类型习题的练习,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概念、认识规律、认识知识点、认识考点。关于练习,我国物理学家严济慈先生有这样一段话,“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道习题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真懂;即使所有的习题都做出来了,也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你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严济慈先生的教诲给学生为什么要“练”,怎样去“练”以明示。“二讲”即把自己对规律、对概念、对知识点的认识讲给同学或者老师听,在讲解时要多考虑如何讲对方才能听明白,如何讲对方才更容易接受。一个概念、一条规律若能讲一次,自己对该概念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就有很大的提高;“三应用”即试用学过的规律去解释一些实际问题。若能做到这一点,可算是真正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摩擦力时,练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摩擦力既可做动力又可做阻力”这一说法,摩擦力做阻力现实中的例子很多,也很好理解。但摩擦力做动力就不那么好理解,这时若能举一个传送带的例子,并能讲清楚,摩擦力做动力这一问题就能彻底解决,真正理解。
2.2 抓住课堂,提高效率。“堂上一分钟,堂下十分钟”这一老话充分说明了课堂的重要性,也充分说明了抓住课堂与提高效率的关系。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是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所以抓住了课堂也就守住了阵地,也只有守住了这块阵地,才能真正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我们的梦想成为现实。所以说抓住课堂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么怎样抓住课堂呢?
动脑:即要积极思考,使自己的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认真的听思路、听方法,听老师如何审题,如何找关键点,如何破题。
动手:动手记重点和疑点,尤其是疑点,不仅要记下而且要抓住不放,利用课余时间问老师、问同学直到弄懂为止。
动口:动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千万不要有害怕答错而不敢开口的想法,一旦有了这种想法,自己的问题就不能被老师发现,问题也就难以得到解决,长此以往,就会被堆积的问题压跨。因此一定要大胆开口答题,大胆开口质疑,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另外,高一物理中所涉及的一些内容在现实中难以找到实例,对这些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就只有通过课堂这一途径来解决。例如:高一教材中万有引力一章中有关天体运动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找到对应的实例来帮助我们理解的,如果我们再抓不住课堂,那么这部分知识就不可能真正的理解。
2.3 注重实验,培养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有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就会获得巨大的动力,学习成绩也会突飞猛进。兴趣的培养可以有多种渠道,结合物理学的特点,实验应该是最重要的一种。
在我们的物理课本中有许多实验,如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和课本中介绍的小实验等。课本中的这些实验主要是用来验证规律的,但如果我们能认真研究并做好这些实验,我们的收获就不仅在于验证规律,它同时能使我们发现物理是有趣的,从而激发我们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课本上“显示微小形变”的小实验,如果我们能动手做一下,并能认真分析一下其结果所反映的内容。那么我们不仅能对微小形变有正确的认识,而且从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所以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认真观察、认真分析、努力做好实验是非常有用的一个方法。
2.4 灵活应用,举一反三。在平常考试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即讲过的习题、练过的习题,错误率却非常高。究其原因有二:①听讲不认真;②不善于总结规律。因此要真正学好物理,除前面提到的要认真听讲外,还要善于总结。物理习题中规律性的东西很多,在进行总结时,不仅要总结出规律而且要总结出变化,这样才算真正理解,才能灵活应用,才能举一反三。例如在处理力学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的问题时,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是正交分解法,但在练习中我们会发现,若是三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用三角形法则更简单;再如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减速到零的运动和反向的初速为零的匀加速(加速度不变)运动在求时间和位移时是等效的。物理学中类似这样的规律很多,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会发现这些规律,在解题时有意识的进行应用,定能做到灵活应用,举一反三。
总之,学好物理的基本方法可用十二个字来概括:认真听讲,适当练习,重在理解。如果学生能在高一这段学习时间里过度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肯定能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提高本身的素质,开掘良好的思维潜力,自然会得到全面的发展,可以苦中求乐,享受学习,学好物理,让它成为你的优势科。
一、教学要求
本学期继续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一物理》教科书,这套教科书是在我区原《高中物理学习讲义》的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新大纲修改而成的。《高中物理学习讲义》在我区连续试用了11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形成了我区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特色。经过修改后的这套教科书,保持了原《高中物理学习讲义》的基本特点,并且根据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和《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的精神,对教科书的内容、教学要求以及课后的习题等都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注意加强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有助于高一学生的学习。根据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的精神,在使用该教材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学习新的《高中物理教学大纲》,深刻领会大纲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基本出发点,树立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的思想,根据各校、各班的具体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计划和和教学目标要求,满腔热情地使每一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是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职责,是师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前提。2.认真钻研教材内容,深刻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注意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学习方法以及兴趣爱好等因素。要依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和科学选择教学方法。特别注意在高一学习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切忌要求过高、死记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研究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要逐步地纠正学生在初中物理学习中的不良学习习惯和思维方法。3.对高一学生来讲,物理课程无论从知识内容还是从研究方法方面相对于初中的学习要求都有明显的提高,因而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要经过一个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转变的适应过程,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完成这个适应过程。首先要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基本素养。其次要注意联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实际的问题或情景为背景,为学生搭建物理思维的平台。第三,要注意知识与能力的阶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对课堂例题和习题要精心选择,不要求全、求难、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时要强调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强调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这是能力培养的基础。4.加强教科研工作,提高课堂效率。要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形成科学世界观。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
2.高一语文学习问题 篇二
1 高一学生数学学习常见问题
1.1 思想和心理“转型”不成功
初三学生在经历了升学的压力之后, 是带着胜利的喜悦和对高中生活的新奇进入新的环境。在自豪感和优越感并存的激动心情下, 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大大减弱。一部分同学甚至认为高中学习和初中学习的模式大同小异, 可以通过几个月的突击学习就能将成绩提上来。故而, 在这种心态下, 很多学生都选择了先玩后学。在高一的前一、两个月对学习的重视不够, 而当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才发现, 课程已经落下很多, 追赶困难, 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出现学习成绩下滑的情况。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在初中的时候老师眼中的“优等生”, 在心理上具有很强的自豪感和优越感, 进入了高中以后, 可谓是强手如云, 无法再突出自己的优势, 造成了自信心丧失, 自卑感增加, 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 给数学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1.2 学习习惯与高中教学不适应
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在学习中保留着初中时养成的学习习惯。认为高中数学的学习中也会有固定的解题模式, 解题方法。过分地依赖于课后辅导, 导致其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较差。只是单纯的延续了初中的学习习惯, 即“课前不预习, 上课记笔记, 下课不复习”, 导致了课前没有对所授课程有简单的了解, 课中没有听明白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对知识的讲解、概念内涵的剖析以及重难点的分析, 课后无法及时巩固、总结知识点。到最后只能为了写作业而机械记忆概念、法则、公式、定理, 这样必然跟不上高中数学学习的要求。
1.3 初高中学习差异大, 学生不适应
高中教学内容相对于初中教学来说, 增加了不少内容.加之高考的激烈竞争, 高考试题命题方向的调整等多种因素, 导致高中数学教学中, 为了争取复习时间, 赶教学进度, 提前结束新课, 没有顾及到高一学生的接收水平.另外, 高中数学教学重在培养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思维的培养训练, 代替了初中的强化知识掌握和解题为主的培养训练, 这种定位的不同, 必然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 这是高一新生感到很不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2 对高一数学学习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心态, 尽快进入角色
进入了高中, 每个学生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初中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而且在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都是经历过中考检验的, 在学习上都有自己的长项。所以, 需要尽快调整好中考后长达2个月的休息状态, 进入到紧张的学习中。在调整身体状态的同时更应该调整心理状态, 踏实地学好每一节课, 认真地学习每一个知识点, 这样就能在学习中逐渐地掌握先机。即使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 也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这样就会避免出现自信心丧失和自卑感增强的情况出现。与此同时, 数学老师也会在学习上明确指出初高中数学学习的差异和不同要求, 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探索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尊重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长, 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机会有勇气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2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如何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笔者总结为:
1) 课程学习“三步走”
课程学习的“三步走”简单概括为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这是学好每一科课程的基础。
(1) 课前预习。这是上好新课的基础。课前预习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 使学生在课前接触到了所学内容, 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课程做到初步了解, 能够发现疑难点, 找出侧重点, 从而降低课堂学习中的盲目性, 提高了学习效率, 节省了学习时间。
(2) 课中学习。这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 对于已经理解的地方可以一带而过, 把听课的注意力放在重难点和侧重点上, 不盲目地记笔记, 节约了课堂时间, 解决了实际问题, 避免了全盘抄录, 顾此失彼。
(3) 课后复习。这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经过了课堂学习之后, 还需要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新知识与和已学知识联系起来, 复习巩固, 发现新知。这样才能使知识能一环扣一环, 环环相扣, 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2) 作业练习要独立, 解决问题要及时
独立地进行作业和练习, 是掌握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理解的必备过程。这一过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 从而在完成作业和练习的过程中, 针对暴露出来的对知识理解或者思维受阻的地方在第一时间内的到解答。并且将容易出错或经常出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 适当地进行重复性练习, 长期坚持可以使知识用会、用熟、用活。
3) 系统小结, 树立知识结构网络
这是通过积极思考, 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因知识教学多以零星积累的方式进行的, 当知识信息量过大时, 其记忆效果不会很好。因此要学会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 形成具有自己风格的结构, 这样在学习过程中使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为我所用。
2.3 利用初高中内容的联系, 平稳过渡
高一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和初中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二者之间的联系, 进行有比较的理解, 那么学生学起来就会感觉到相对轻松。在高一的数学学习中, 可能仅仅是将概念的叙述同初中学习内容进行对比, 就能让学生感觉到高中的定义其实就是从初中的定义中过渡来的, 实质并没有改变, 这样就形成了对应关系, 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印象, 增强了理解。
总之, 数学的学习对于高一学生来说是具有难度和挑战性的。高一学期打好数学基础, 对高中三年的数学学习甚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使每一名学生都克服学习上的障碍,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摘要:数学对于刚刚进入到高中的学生们来说, 是具有很大障碍和挑战性的。高一数学的学习又对以后三年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在多年的高中教学过程中总结了影响高一数学学习的几点常见问题, 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对高一学生学习数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一数学,常见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郝建华.高一学生数学成绩下降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太原科技, 2004 (03) .
[2]陈志文.如何学好高一数学[J].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 (05) .
3.高一语文学习问题 篇三
关键词:高一新生 物理学习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c)-0040-01
高一物理学习是中学物理学习的转折点。在高一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虽然学习很用功,但其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和学生进行交流时,很多学生反映高一的物理怎么这样难,老师一讲就会,自己一做就错。这说明学生的学习过程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研究高一新生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成为高一物理教师的首要任务。
1 高一新生在物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跨度较大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学生易于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这些形式、内容上的梯度跨越往往造成高一学生对物理的学习的适应形成了“心理障碍”。
1.2 学生的数学知识及能力弱
高一物理的力学部分所用的数学知识,远比初中物理所用的四则运算复杂得多。力的分解与合成中的三角知识;运动学中的二次方程以及根的合理性的判别;万有引力、人造卫星中的幂的运算、简单的极值运算、物理图象问题的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等。然而,许多学生就连直角三角形中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边角关系都似是而非,更谈不上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物理中来的数理结合能力了。
1.3 部分学生知识面狭窄
高一学生,特别是普通中学普通班的学生,由于课外阅读少、单一,导致他们知识面狭窄。不喜欢、更不善于对周围的事物进行观察、思考。他们中绝大部分(特别是女生)对科普知识不感兴趣。遇到理论性较强的地方,就会感到枯燥乏味,逐渐产生厌烦心理和应付心理。
2 采用的对策
2.1 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一:做好物理实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如在讲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时,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实验,按照常规认识,当易拉罐运动到最高时,水必往下洒,但从实验结果看却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没有下落。接着使转速慢下来,学生们会发现慢到一定程度后水会洒出,接着提出问题:要使水不洒落下来,必须满足什么条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很高。如在讲动量定理时,可先提出人从高处跳下来时为什么要蹲下而不是直立。通过分析可知,两种情况下动量的变化量是一定的,而缓慢蹲下来人与地面的作用时间长,地面对人的作用力小。通过这个实例使同学们很容易得出,在物体的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作用时间越长,作用力越小。使学生感到物理源于生活,物理服务于生活。其三:渗透物理前沿知识,让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新成果、新进展、新成就,加强学生对现代物理知识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妥善过渡,降低台阶,树立信心
开始时,适当放慢进度,降低难度。新课的引入,尽量从初中的角度切入,注意新旧对比,前后联系(这要求高一物理教师必须熟悉初中物理教材)。另外,对教学中涉及到的数学知识,因此,适当复习初中数学知识(如三角函数、直线方程及斜率、函数的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和方程组等)及时复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练习题难度应小,对于书写格式、步骤、单位应用、必要的分析语言等方面严加要求,以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高一的各种类型的考试,试题一般不要太难,优秀率、及格率适当大些,避免挫伤大部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3 引导学生掌握物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中学的物理规律并不多,但是物理现象和过程却千变万化。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规律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如假设法,理想化法,等效替代法,隔离法与整体法,独立作用原理以及迭加合成原理等等。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提高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问题的能力,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物理问题。
2.4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学习物理的一些基本习惯必须要养成。从做题情况看,这里需要强调三个方面:一是严格作图。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规范作图,然后严格要求学生,使学生也养成一个规范作图的习惯,并且善于把一个物理问题准确地图示出来;二是努力提高数学运算能力;三是规范解题过程。要能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思维过程,表述、论证要有初步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至少应通顺。
2.5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如何预习?如何听课?如何记笔记?如何做好课后复习?如何做作业等等,这对高一学生很有用处。
(2)提倡写章后小结。要求学生学完一章后要自觉地写章后小结,小结包括下列内容:①整理本章的知识要点,使之系统化。开始学生不会做,教师应利用每章单元复习课除了复习基础知识外还教学生如何整理知识:可以将全章知识分成几个小单元进行总结;用列表比较;或用一条主线将全章知识串起来,也可用网络方法将全章知识联系起来。②指出本章知识易错易混之处。③本章解题方法。
(3)要求学生在每次考试后作好分析工作,着重检查自己的知识缺漏及在学习态度与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4.高一语文学习问题 篇四
高一学生寒假学习计划2020(一)
这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可以作为我制定学习计划重难点复习安排的学习依据。学习的好坏最关键也最终取决于我的学习效率!所以在寒假我要学会有效率地做事,因此制定了我的寒假学习计划。
1、早晨合理安排30分钟学习英语,听网校的英语听力,历史和地理背诵。
2、利用2节课的时间分别完成2份寒假作业,要记住,独立完成。
3、网校现已上传一部分新卷子,集中一块时间做一套。
4、下午和早晨一样,利用2节课时间做2份寒假作业,但不可一下子贪多。要均衡、科学安排。
5、完成当天寒假作业可以安排自由活动,(如果玩电脑游戏不可超过一小时)。
6、晚上是自由活动的时间,但要看看新闻。积累实时材料,尤其是准备学文科的我。
7、在寒假期间有可能的话,每天读一读文学作品,写一写自己读后的感想,字数可多可少,但不能不写。
8、写寒假作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本学期知识点学习不透彻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网校来查漏补缺。
提高学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我要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学习效率的因素,有学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学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
高一学生寒假学习计划2020(二)
因为这次期末考试中我的英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此这个寒假我决定着重于英语的学习,其计划如下:
一、词汇学习
考试中完形阅读看不懂的问题,归根结底是词汇量不足导致的。完形阅读这两类考试题型,在高中阶段年级性不是那么明显。所以我做的阅读也有可能是高考难度,但对于只有1600初中词汇的我来说,无疑词汇量不足成了成绩提高最大的障碍。
有鉴于此,寒假这段完整的时间,非常有利于把高一第一学期没有掌握的词汇,复习一遍。同时,如果想在新的学期赶超他人,提前预习下学期词汇也是很多必做的事情。
二、课外阅读
高中英语最大的难度是阅读量大、词汇量大。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英语学习也是如此。提高词汇量,不能单靠背词汇表,如果能够在大量阅读中,识记单词,不紧能够有效的记住单词的含义,更能让我了解词汇用法。符合我这个水平的课外阅读,是提高成绩的有益补充。
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如果有机会,可以出国游一次。出国游不仅是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是感受他国文化的重要途径。20考试中明确规定了高考考查学生文化意识,在高考单选题中也出现了考查欧美国家录取流程相关的内容。
如果没有机会出国,假期的时候刻意的浏览一下相关的欧美网站和论坛,也能够很好的开拓自己的视野。例如国外新闻类的网站或者听力类的网站等。
四、看几部喜欢的电影
放假之后,看电影无疑是放松心情的方式之一。自从大片进入我们的生活,似乎梦工厂、华纳兄弟、21世纪福克斯都成了学生耳熟能详的词。其实语言本来就是来自于生活,电影中看到的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地道的语言是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得到。好的美剧也是学英语的很好媒介,最好能够看带英文字幕的版本。
最后,希望我自己经过寒假的休整,都能得到很好的身体和心灵的充电,在新的一年成绩更上一层楼。
高一学生寒假学习计划2020(三)
周一至周四 :
每天在小笔记本上记下10~15个单词(包括新旧单词),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将其背熟,一定要掌握,而且经常拿出来复习。
2、晚饭前,先打开平台,在“知识强化”栏目中找到当天课堂所上过的内容,认真复习,该记住的要记住。
3、晚饭后,稍作休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注意:把回家作业当考试做)
4、某一学科的一单元内容结束,应及时进行总复习,然后完成 “在线测试”里的题目。完成的不够好的,复习一遍后重做,有做错的题目及时掌握。
5、预习第二天要上课的内容,认真做好记录,把不懂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讲解。
6、听“同步听力”和“在线听力”10~15分钟,培养一种语感。
周五:
同做“周一至周四”中的1、2、3点。
2、将学习过程中留下的问题在“名师答疑”中提问。
3、有空时可以先放松一下自己,听点轻音乐、看些课外的书(通过平台或自己买的都可以)。
周六:
1、上起来先做些运动,锻炼身体,然后朗读英语或语文的文章,把一些该记的内容记住。
2、继续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下午可打开“名师面授”,选择一些自己薄弱的知识点听几遍,适当地多做一些在线测试。
4、把一周所学的复习一遍,通过“在线测试”栏目来检查自己是否掌握。如果基础不好的科目,学习“知识强化”。
5、针对自己的学科状况针对性地选择“名师答疑”的“精华区”中的问题,把它当作自己的问题,先做一遍,再看老师的解答。
周日:
除做周六的内容外,早晨或下午到分校进行学习方法交流、测试、巩固,晚上预习下周一的课程内容。
持之以恒,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一定属于我!
高一学生寒假学习计划2020(四)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高一年级学生就要面临高二的文理分科。高一寒假学习计划对自身做个清晰、理性的分析,确定自身优势,为学文、学理寻找理由就显得颇为重要。大概方向确定后,就要明确自己所选择的方向中,哪些学科要参加高考,哪些只需通过会考,从现在起就可以相应地制定出针对不同科目的不同“用力”方法,将自己高中的时间、精力做到合理分配。依常规来看,多数学生会选择学理——未来的升学、就业面相对更宽。学习理科,数、理、化就全部是考试科目,而数理化的难点都在高一。因此,高一寒假必须做的就是把上学期没有学会的内容学明白。有一些知识的掌握是为了以后更好应对相关知识点,如果高一就出现漏洞,未来所有相关知识也都会关联出现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高一的学习量很重,很多学生往往在第一学期还不太会调控。因此,高一学生第一学期的功课或多或少都会有落下的地方,这就需要利用寒假进行调整、提高、填补工作,甚至可以说,寒假能否利用好,对未来三年的状态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高一寒假学习计划时间安排:
7:00 起床;
7:20 洗涑完毕;
之后跑步:绕楼2楼(7:20----8:00);
8:05 吃饭;
8:20---8:50 背单词;
8:55---9:25 背课文;
9:35---10:35 数学;
10:45---11:45 英语;
11:45---12:00 课外书;
12:00---13:00 午休;
13:10---14:10 化学;
14:20---15:10 物理;
15:20—16:20 语文;
16:20---吃晚饭前 free;
吃完饭后—21:00 六科任选;
5.如何学习高一语文 篇五
1.自读课文1—2遍,要求准确、流利,边读边圈点批注。
2.认真理解课文尤其是文言文中的注解,或查字典掌握生难词义、读音,以疏通全课文义。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梗概、主题思想与写作特点等。
4.识记文中精要和精彩的段落语句。
5.思考质疑,提出值得揣摩和需要讨论的问题,有时要写成书面的提问作业
(二)课堂学习
1.动脑。积极参与学习,揣摩思考,紧跟课堂节奏,不开小差。
2.动笔。做阅读记号,写批注,及时记录课堂重要讲解或评讲小结。
3.动口。落落大方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力争口齿清晰流利、言之有据有理。
4.倾耳。除听老师讲解外,还要注意听同学的发言,领会发言者的观点态度,作出积极反应。
5.协作。服从学习组长的安排,在诸如小组讨论、互批互改、合作学习的活动中要发扬团队精神,完成分配的任务。
(三)课后学习
1、每学期至少订阅一份有关语文学习的报纸或一本健康的文艺性刊物;坚持每日看报纸,关心时事要闻;
及时上网,了解图书信息或购书阅读;力争多方课余阅读,以拓展视野。
2. 善于利用工具书、图书馆或网络索引有关资料,获取有用信息。
3. 及时完成课后总结笔记、一课一练和背诵默写作业,特别强调自主学习精神,杜绝抄袭敷衍。
6.高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篇六
关键词:高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而高一年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养成好的思考质疑的习惯至关重要。数学家波利亚认为:“问题是有意识地寻找一种适当的行为,以便达到被清楚地意识到但不能立即达到的目的。”高中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在我国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在起始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本文将着重论述。
一、高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现状分析
1. 现状调查。
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大多习惯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却很少能自己提出问题,即使教师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结果也往往是“没有问题”。学生为什么有疑而不问?学生为什么没有问题可问?笔者在任教的高一年级129名学生中做了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调查项目“对数学不感兴趣”“没有提问习惯”“害怕老师批评或担心同学笑话”“不知如何提问”“老师没有留下问题悬念”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31%、15%、24%、28%。从调查结果来看,在数学教学中,高一新生问题意识淡薄主要表现为:
(1)不敢提出问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疑惑,由于心理胆怯或自卑,不敢向教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害怕受到嘲弄,自尊心受到伤害,便把问题深埋在心底。
(2)不想提出问题。学生从不怀疑书本给出的知识或老师、专家传授的知识,迷信于权威、迷信于书本,不善于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课内没有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课外缺少提问的环境和氛围,造成学生不想提出问题。
(3)不会提出问题。部分学生由于基础知识较差或缺乏应有的思维能力,对问题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碰到问题不知怎样提出来,更提不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
2. 成因分析。
1.传统的教学方式催眠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不同学生因知识结构、兴趣爱好的不同其疑问会存在很大差异,但并不是每个疑问都是在教师的教学设计之中,往往只是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几个问题才是课堂学习的内容。那么在课堂学习中,学生不得不把那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疑问放在一旁,按要求去探索教师规定的问题。这样,他们失去探索自己疑问的主动权,自己关心的想知道的问题常得不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这种自然生疑的问题意识就会被催眠为消极沉睡状态。
(2)教师的权威催眠学生问题意识。
当在某个问题上父母的观点与老师的要求不一致时,孩子会果断否定父母的观点遵循老师的要求。孩子的理由很简单:老师是这么说的。孩子对事物的判断并没有从事物本身去分析,而是服从了权威。那么在学习上,学生心中长期有太大的权威驻守,使得他们敢于质疑的问题意识失去存在的土壤。
(3)缺乏提问的时空条件。
课堂上教师争分夺秒地讲重点、说难点,学生在课堂上只能静听、接受,疲于完成各种课堂练习,根本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成为必然。
二、高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
1. 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乐问。
刚刚进入高中新环境,学生在心理上有一种防卫心理。老师要用自己的亲和力,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乐问。教师要实现教学理念的一个转变:从“教师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转变为“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讲述人”,而要成为学生求知的“引路人”,通过激励、点拨、组织等,指给学生攀登的“抓手处”与“踩脚点”,使教师的主要任务由“教”变为“导”。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平等地与学生进行经验、知识、情感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营造一种学生“敢说”、“愿说”的宽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2. 改变教学方式,为唤起问题意识创设情境。
研究开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所以设计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关键。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
(1)通过实践操作产生问题情境。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和源泉,或许在刚开始参与数学活动时,学生并不明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进入数学问题情境。
(2)引入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产生问题情境。在教学中以实际问题引入,既让学生觉得数学的学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又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意识。
(3)预设“矛盾”问题,在冲突中产生问题情境。许多灵感和“顿悟”都产生于矛盾中,很多问题也是随着认知的冲突而产生。在课堂中创设问题的矛盾,抓住学生原有认识的冲突点,不失为一种培养问题意识的好方法。
3. 组织探究解决问题,是培养问题意识的重点。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经历了问题的探究过程,并最终灵活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了提出的问题之后,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此时,学生的心境是良好的,这时是巩固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的极佳时机,教师要把握好,以引发新的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要分层次,要把握好度,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回答的机会。要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使全体学生的问题意识都得到迅速提高。
4. 客观、正确的评价,是强化问题意识的手段。
高一的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很想让别人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非常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此时若教师、同学能及时予以肯定,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会得到强化,将会更加积极思考,发现、提出、解决更多的问题。因此,正确的评价是教学活动的导向和成功的保证。在呼唤创新人才的今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造就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炳华.让学习者提出问题.教学月刊,2002(Z1).
7.高一语文学习问题 篇七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文言文注释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已经被使用多年,入选的文言文更是经过时间考验后适合高中生学习要求的经典。但是,部分文章的注释不尽如人意,不仅使学生对某些文言文字词产生了误解,也使得文言文教学出现诸多障碍。本文以苏教版高一教材为分析对象,对其注释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考证和分析,希望能对文言文的教学有所裨益,也希望能对文言文教材的完善提供绵薄之力。
1.望文生义
由于时代的变迁,很多字词在古文中的意思和在现代文中的意思是不一样的,有的甚至截然相反。如果不注意时代特征的变化,仅仅就字面的意思加以解释,而且解释的非常简单马虎,将给课文的理解和教师的教学带来重重困难。
必修四《滕王阁序》中“控蛮荆而引欧越”的教材注解是:“控制南方的荆楚,接引东南的欧越。”这里把“控”理解成了“控制”,这仅仅是从字面上理解,是典型的望文生义。因为《说文解字》中说:“控,引也。匈奴名引弓控弦。”意思是:控是引的意思,匈奴将拉开弓弦称作“控弦”。因此,“控”在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连接,接引”。
2.用今解古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有些文言文字词的解释必须要回归古义。但是在《劝学》中,还是出现个别用今义去解释古语的现象。
在“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一句中,“利足”的课文注释是“脚走得快”,可我们仔细推敲下会发现,这句话是对偶句,因此,“利足”与“能水”是对应的,如果说“能水”的意思是“善于游泳”,“能”是“善于”之意,“水”是词类活用,由名词活用成动词“游泳”的话,那么“利足”要与其形成对偶,则“利”字也必须当情态动词用,而“足”也必然是一个词类活用,因此,解释为“脚走得快”就过于牵强,不仅不符合对偶要求,上下文的意思也不够连贯。所以“利足”解释为“善于走路”更合理。而且《书·周官》中“无以利口乱厥官”中的“利”就是作“善于”解。
3.不符语境
不符合语境就是指在理解时没有按照古汉语的思维,运用古汉语的语法来进行注解,而是套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解释。
在必修二《六国论》中,“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课文注解是“这话对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就整句话来说,如果说是意译也说得通。但具体到“得之”二字时,就值得商榷了。“之”指上面说的道理,是名词,在汉语语法中,前面的“得”应该是动词或者形容词,如果是形容词,这句话就缺少谓语,所以只能是动词,如果是动词,简单地把得翻译成“得到、获得”,就太脱离语境了,此处的“得”最合理的解释是“符合”,“此言得之”即古人的话符合上面的道理啊。
4.忽视破读
破读字是指同一个字形因词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时候,在上下文中读它习惯上认为最通常的读音之外的读音,就叫做“破读”。破读字在文言文中非常常见,产生“破读字”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词义引申引起了词义变化或词性转变。破读现象如不加以注释,学生很容易在字音和词义的理解上产生错误。
《劝学》中“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食、饮”分别理解为“吃、喝”的意思,所以应该读成“sì、yìn”,古文中相类似的有“箪食壶浆、饮马长江”等等,虽然学生在理解这两个词语上没有障碍,但是如果不把这个语法知识讲清楚,学生在以后遇到类似字词的时候就很难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再比如“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行”,我们很容易读为“xíng”。在《新校互注宋本广韵》中对“行”的解释有两种:“一、行步也,适也,往也,去也;二、景迹,又事也,言也。”可见“行”在“行走、到、往”之义上读“xíng”;在“行为、德行”之义上读“xìng”。根据句义,“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的“行”应为“品行、德行”之义,故此处“行”应破读为“xìng"。
5.无视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甲类词在句子中临时用如乙类词,临时具有乙类词的基本功能。词类活用现象在文言文中不胜枚举,了解这类现象可以给中学生读懂古书提供很大的便利,可是教材对文中出现的词类活用现象却并未提及。《劝学》中“其曲中规”中的“曲”,本为形容词“弯曲的”,在这里处于定语“其”字后,临时用如名词,代表弯曲的弧度;“非能水也”的“水”,本为名词,在这里处于能愿动词“能”后,临时用如动词,意为“会游泳,“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中的“上”、“下”,本为方位名词,这里与动词连用,非主谓,非前宾,临时用作状语,表“食”与“饮”的处所和方向。故教材对“曲”、“水”、“上”、“下”应该分别注释为:“曲,形容词用如名词,弯曲度;“水,名词用如动词,会游泳;“上,名词用作状语,向上;“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
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是达到教学目的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而古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更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教材的编写,包括注释这些细节,都要注意严谨科学。如若采取回避态度,模棱两可,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从现代汉语的角度来理解字词,造成读错音、会错意的现象,甚至以今释古,曲解文义。笔者认为在兼顾教材编写的简洁性原则的同时,可以在相关文言学习单元后附加延伸阅读和相关文言知识的归纳总结,以使学生不论在今后独立阅读古书还是进行古典文化方面深造时都能找到治学良方,少走弯路。
【作者简介】
张海洲(1982.10.20-),男,汉族,江苏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
8.高一语文学习问题 篇八
2016.1 命题单位:滨湖区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制卷单位:无锡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所有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试题序号不要搞错。
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教诲(huì)给予(jǐ)文采斐然(fěi)装模作样(mú)
B.纨绔(kù)敕造(chì)不屈不挠(ráo)
翘首以待(qiáo)C.坍圮(qǐ)亘古(ɡân)面面相觑(qù)凝眸远眺(móu)D.颤动(chàn)粗犷(kuànɡ)锱铢必较(zī)含英咀华(jǔ)2.下列词语字形全对的一项是(3分)A.震憾陷阱费尽心机莫名其妙 B.抉择熨帖一愁莫展至高无上 C.萦绕发轫百无聊赖天作之和 D.急躁寒暄汗流浃背古色古香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本报这次开展的讨论,之强烈出乎意料。
(2)你们这样对待远道而来的客人,太不礼貌了吧。(3)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海监船进入钓鱼岛海域活动。A.反映不免无可非议
B.反应未免无可非议 C.反映未免无可厚非
D.反应不免无可厚非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阅读文学经典,可以从人类优秀的文化宝库中探求真知 ②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智慧,提高个人的素养和气质 ③蕴涵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精神的精华
④它包括道德、伦理、宗教、哲学、历史、心理、艺术等人文方面的广泛内容 ⑤经典是民族文明和人类文明的结晶 ⑥从而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文化素质
A.①②⑥⑤③④
B.①④③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林黛玉进贾府》介绍人物笔法多变。对林黛玉、王熙凤、贾宝玉详写,对邢夫人、李纨和贾氏三姐妹略写;对贾母、王熙凤实写,对贾政、贾赦虚写,对贾宝玉则是虚实结合。B.《边城》寄寓了沈从文“美”与“爱”的文学理想:翠翠是美与爱、自然与神性的最高结晶;翠翠和傩送的爱情悲剧,既反映出湘西淳朴善良的人性之美,又反映出他们在“自然”“人事”的变故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C.《三国演义》中,王允为除掉董卓,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貂蝉而发生冲突:他先把貂蝉纳为义女,将董卓请到家中,把貂蝉献给董卓;几天后,他又把吕布请到家,再把貂蝉许给吕布;然后,他就把貂蝉送到董卓府中。D.《老人与海》中,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回的失败。但从另外意义上讲,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到达什么程度”,是一个失败的英雄!
6.简述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情节。(5分)▲
7.根据下列相关提示在空格处填入适当的内容。(4分)
⑴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西耶维奇,评委会称她的写作“为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树立了纪念碑”。她在生活中的职业是。
⑵中国作家刘兹欣凭科幻小说《三体》获得被称为科幻艺术界“诺贝尔奖”的第73届奖。⑶《活着》是中国作家的小说,他写过《十八岁出门远行》《许三观卖血记》等作品。⑷台湾作家齐邦媛的作品《》描写的是家族从东北到台湾的变迁,反映的是两代中国人的苦难。这本书的繁体版腰封上有一句话:读了这本书,你终于明白,我们为什么需要知识分子。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一)课内文言文(9分)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B.①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C.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D.①固不在战矣②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10.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A.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B.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D.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15分)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既长,以《易》自筮,得《蹇》之《渐》,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乃以陆为氏,名而字之。
幼时,其师教以旁行书,答曰:“终鲜兄弟,而绝后嗣,得为孝乎?”师怒,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又使牧牛三十,羽潜以竹画牛背为字。得张衡《南都赋》,不能读,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师拘之,令剃草莽。
天宝中,州人酺,吏署羽伶师,太守李齐物见,异之,授以书,遂庐火门山。貌侻陋,口吃而辩。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朋友燕处,意有所行辄去,人疑其多嗔。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上元初,更隐苕溪,自称桑苎翁,阖门著书。或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故时谓今接舆也。久之,诏拜羽太子文学,徙太常寺太祝,不就职。贞元末,卒。
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有常伯熊者,因羽论复广著茶之功。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次临淮,知伯熊善煮茶,召之,伯熊执器前,季卿为再举杯。至江南,又有荐羽者,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季卿不为礼,羽愧之,更著《毁茶论》。其后尚茶成风,时回纥入朝,始驱马市茶。
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终鲜兄弟鲜:少
B.使执粪除圬塓以苦之苦:受罪 C.危坐效群儿嗫嚅若成诵状危:端正 D.次临淮次:住宿
12.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貌侻陋,口吃而辩 A.裴回不得意,或恸哭而归 B.召之,羽衣野服,挈具而入 C.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D.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⑴不知所生,或言有僧得诸水滨,畜之。(3分)▲
⑵闻人善,若在己,见有过者,规切至忤人。(3分)▲
⑶与人期,雨雪虎狼不避也。(3分)▲
三、古诗词鉴赏(6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送柴侍御 王昌龄
流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⑴诗中能体现二人空间距离很近的词有哪些?(2分)
⑵全诗写友情,别出机杼,试以三、四两句为例简要赏析。(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青,▲;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2)柴门闻犬吠,▲。(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3)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4)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杜牧《阿房宫赋》)
(5)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7)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16—17题。(8分)
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节选自老舍《想北平》)16.“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一句中的“摇篮”比喻什么?它与摇篮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
17.这两段文字写出了北平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20分)脚步声 陆文夫
①我走过湖畔山林间的小路,山林中和小路上只有我;林鸟尚未归巢,松涛也因无风而暂时息怒„„突然间听到自己的身后有脚步声,这声音不紧不慢,亦步亦趋,紧紧地跟随着我。回过头来一看:什么也没有,那声音来自于自己的脚步。②照理不应该被自己的脚步声吓住,因为在少年时我就在黑暗无人的旷野间听到过此种脚步声。那时我住在江边的一个水陆码头上,那里没有学校,只有二里路外的村庄上有一位塾师在那里授馆,我只能去那里读书。我常常在黎明前黑暗中走向两华里之外的学塾,周围寂静无声,却听到身后有沙沙的脚步声,好像是谁尾随着我,回头看时却又什么也没有。③不过,因为近年来我很少在黑暗的旷野中行走,也很少听到自己的脚步声。④是的,我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已有多年了,多年来在繁华的城市里可以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声响:有慷慨陈词,有窃窃私语,有无病的呻吟,也有无声的哭泣„„喧嚣,轰鸣,什么声音都有,谁还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
⑤要想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好像必须是在寂寞的时候,在孤苦的时候,在泥泞中跋涉或是穿过荒郊与空林的时候,这时候你才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脚步声:那么沉重,那么迟疑,那么拖沓而又疲惫;踯躅不前时你空有叹息,无故狂奔后又不停地喘息。那种脚步声能够清楚地告诉你,你在何处,你是从哪里来,又欲走向何处?那脚步声还会清楚地告诉你,它永远也不可能把你送到你心中的目的地。
⑥在都市的喧嚣声中,凡夫俗子们不可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你一出门、甚至不出门便可听到整个世界有一种嗡嗡的轰鸣,分不清是哭是笑是哽咽,分不清是胡言乱语还是壮志凌云,分不清那事物到底是假是真„„弄到最后你自己也分不清自己了。人人都好像不是用自己的脚在走路,而是被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在往前推。很难听见自己的脚步声了,只听得耳边呼呼风响,眼前车轮滚滚,你不知道是在何处,忘记了是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行动就是一切。⑦偶尔回到空寂的林间来,又听到了自己的脚步声。听到这种声音的时候,似乎觉得有一股和煦的风,一股清洌的水穿过了心头。我从乡间走来,迈过泥泞的沼泽,走过碧野千里,那脚步还是存在着,还是和我紧紧相随,有这一点也就聊以自慰。我不希望那脚步会把我送到我心中的目的地,那个目的地是永远也不会到达的,如果我能到达的话,后来者又何必去跋涉?
⑧心中的目标虽然难以达到,脚步却也没有白费,每走一步都是有收获的,痛苦是一种收获,艰难是一种收获,哭泣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体验,要不然你怎么会知道欢乐、顺利和仰天大笑是什么滋味?能走总是美好的。我不敢多走了,在湖边的岩石上坐下来,想留下前面的路慢慢地走,不必那么急匆匆地一下子就走完。
⑨太阳从不担心明天的路,一下子便走到了水天相接处,依偎在一座青山的旁边。我向湖中一看,突然看见有一条金色的光带铺在平静的湖水上,从日边一直铺到我面前,铺到我脚下的岩石边,像一条宽阔的金光大道,只要我一抬脚,就可以沿着这条金光大道一直走到日边,走到天的尽头,看起来路途也不遥远,走起来也十分方便。这种景象我见过多次了,它是一种诱惑,一种人生的畅想曲,好像生活的路就是一条金色的路,跃身而下就可以走到天的尽头,走到你心中设想的目的地。可你别忙,你只须呆呆地在岩石上多坐片刻,坐到太阳下沉之后,剩下的就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湖水,你没有金光大道可走,还得靠那沉重的脚步老老实实地挪向前。
(选自《散文·海外版》略有删节)
18.结合全文看,第一段有什么作用?(6分)▲
19.谈谈你对文中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
20.请赏析第⑨段画线句的表达特色和作用。(4分)▲
21.文章中的“脚步声”有哪些含义?试结合全文探究。(6分)▲
六、作文(60分)
2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每一个行走中的人都是有故事的人,每一个寻找故事的人也一定是在路上。在生活里,我们每一次的行走都是心灵的放飞。
2015年秋学期普通高中期末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一语文 1.(3分)A(B挠náo C圮pǐ
D犷ɡuǎnɡ)2.(3分)D(A震撼
B一筹莫展
C天作之合)3.(3分)B(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变化,或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反映:物体形象映射到另一物体上,或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根据语境,这里用“反应”。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责,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此处用“无可非议”。)4.(3分)C 5.(3分)C(他先将吕布请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6.(5分)①为防曹操谋害,刘备下后园种菜,以为韬晦之计。②一日,曹操忽请刘备饮酒,两人煮酒对饮,展开论天下英雄的对话。③曹操在对刘备所指的英雄一一否决后,指称自己和刘备为英雄。④刘备闻言失惊落筷,时值雷声大作。⑤刘备忙借惧雷来掩饰失惊的情状,由此解除曹操的疑惑。(一点1分)
7.(4分)⑴记者⑵雨果⑶余华⑷巨流河(《巨流河》)(一题1分,共4分)8.(3分)B(A古义:它的实际数量,今义:实际上;古义:可惜;今义:值得怜悯;D古义: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今义:生活放荡或指有才华不拘礼法)
9.(3分)A(A都解释为让;B前一个解释为“近于”后一个解释为“危险”;C前一个解释为“喜爱”后一个解释为“爱护”;D前一个解释为“本来”后一个解释为“顽固”)10.(3分)A(例句与A项皆为判断句,B项为被动句,C、D项为介宾短语后置)11.(3分)B(苦:使„„苦。可引申为“惩罚”)12.(3分)C(C项与例句中的“而”都表转折)13.(9分)⑴(3分)(陆羽)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一个和尚在河边捡来养的。(“所生”1分,“滨”1分,“畜”1分)
⑵(3分)听说谁有什么优点,就像自己拥有一样高兴;见人有了过失,就去恳切规劝,甚至触犯人家。(“过”1分,“忤”1分,句意1分)
⑶(3分)与人家有约定,即使下雨下雪,有虎有狼也一定赴约。(“期”1分,“雨雪”1分,“虎狼”1分)
14.⑴接、一道、同(一词1分,答对两词得满分)⑵诗人以欢快写离伤(2分),三、四两句诗人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1分),但用意却在减轻朋友的离愁,以乐观又深情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1分)15.(1)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风雪夜归人(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风雨凄凄(5)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
(6)一尊还酹江月(7)一片神鸦社鼓(每空1分,有错别字不给分)16.(4分)北平城(1分)。与摇篮的相似之处:有个边际(1分);有所依靠(1分),让人感到安适(1分)。(每点各1分)17.(4分)北平的环境与布局(2分)。特点:动中有静,布局合理(2分,每个要点1分)。18.(6分)①引起下文(1分)。开篇从现实亲历写起,引起下文“多年”以后,“在繁华的城市里”“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的内容,从而生发对现实社会人生的感叹(2分)。②渲染一种寂静的气氛(1分),表明只有在这种氛围中才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为下文在“喧嚣”中“听不到脚步声”等内容的生发议论作铺垫(2分)。19.(4分)“我”相信美好的未来在前方召唤每一个人,(1分)我也知道自己通无法实现这个遥远的目标,(1分)但人生的意义就在为着目标去跋涉追求。(2分)20.(4分)运用比喻和想象的手法,将落日在水面的余晖比成金光大道,想象“我”能沿着金光大道走到尽头。(1分)写出了人们渴望实现美好生活的人生时眼前常有的捷径幻象。(2分)为下文抒发人要务实前行作铺垫。(1分)21.(6分)脚步声是自己在幽静的湖畔山林狂野行走时发出的声响;是人在寂寞孤苦的境遇中,坚持奋斗的自我意识;是人在迷茫或得意时及时审视自己时的领悟。(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22.(60分)作文评分参照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建议均分47分。【参考译文】
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人。不知生在何处,有人说他是和尚在一处河边捡来养的。陆羽长大后,用《易经》自我占卜,得《蹇》之《渐》,那赞辞是:“大雁落降到平地上,它的羽毛可以用来装饰。”于是他以“陆”为姓,并按这个意思取了名和字。陆羽小时候,他的老师用“旁行书”来教他,他说:“我既没有兄弟,又没有后代,能行孝吗?”老师恼怒了,惩罚他做清扫涂刷墙壁的工作,又要他放三十头牛。陆羽暗中在牛背上用竹枝写字。一次得到张衡的《南都赋》,不会读,但仍正襟危坐,仿效学童的样子口中念念有词。老师把他留下,罚他割草。
9.高一语文学习方法 篇九
高一语文学习:高中生高效率学习方法指导一
爱因斯坦有个成功的公式:A=X+Y+Z。
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劳动,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
这个公式指明事业成功的三要素。
对于学业来说,成功也有三要素: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十学习方法十智能素质。
1、提高学习心理的素质
(1)学习的动机。
学习需要动机。
由于学生的个人需要而产生的学习内驱力很重要。
有人有旺盛的求知欲,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正是如此,如升学、就业、兴趣、爱好、荣誉、地位、求知欲、事业、前途等都是。
我们要努力强化学习的动机,如树立远大理想;参加各种竞赛,挑战强者,激起学习欲望;看到自己学习成果而受鼓励,从而增强自信,经受挫折,要有不甘失败和屈辱的精神。
(2)学习的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与效率有密切关系,可以从好奇心和求知欲中激发学习兴趣。
如物理的实验,化学的变化等,容易引起人的好奇和求知;培养对各门功课的兴趣。
往往是刻苦学习后,才发现知识的奥秘和用途,才提高学习成绩,所以一定要钻进“书海”去;把知识应用于实践,激发兴趣,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出问题时,那种成功感易激发学习兴趣。
(3)学习的情感、意志和态度。
将积极的情感同学习联系起来,防止消极情绪的滋生,可以促进学习。
善于控制自己,是学习意志力培养的关键。
控制和约束自己的行动,控制不需要的想法和情绪,可以使思想集中到学习上来,这点是尤为重要的。
通过阅读“高一语文学习:高中生高效率学习方法指导一”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方法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
10.高一学生的心理问题探究 篇十
关键词:心理教育;心理问题;家庭教育;健康;培养
初三毕业,升到高中,许多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生活和心理上处于独立和依赖、成熟和幼稚的交织状态。他们有自己的心灵世界,但是却常常被家长、老师忽视,这些心理问题在成长中自生自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诱发各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发生在校内外无数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老师和家长不能只关心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高一对学生来说是人生的一道坎,高一正处于心理上脱离父母的断乳期,学生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此时,由于身心发展不健全,以及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一、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1.心理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学校教育中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大多学校没有开设专门课程。一些人偏激地把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笼统地认为是学生的人品、道德和思想问题。学校片面追求应试教育,过分强调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学生成绩当作对老师考核的标准。尤其对于高一学生,面临着三年后的高考,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更加忽视了学生心理辅导和教育。
2.不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
在高一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上,家长身上总是带有一些专制的传统思想,他们认为自己在家中就是权威,孩子要绝对服从自己。在家里,父母关心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衣食,而对子女的思想变化、心理状况以及成长中所遇到的人生困惑等则少有关心,相互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沟通。这样使自己的孩子没有独立感,缺乏与父母交流的平台,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民主的对话平台,因此,容易产生思想矛盾,从而引发叛逆心理。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没有正确认识,他们缺乏相关的心理学知识,不能及时预见和引导中学生远离叛逆心理。另外,有的学生因为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离异等原因,学生在心灵上也造成了相当大的伤害。
3.学校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
现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教育观念依然在一些教师的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老师认为,要提高学生的成绩,必须对学生严格,在学生面前保持一定的威严,这样才能让学生听话,才能压住课堂,因此,对犯错或学习不好的学生动辄进行指责和呵斥。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严重脱离了现实,用在高一学生身上有害无益。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和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
二、解决高一学生心理问题的措施
1.学校和家长重视学生心理教育
针对学生心理教育的缺失情况,学校应该加强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积极普及教师关于学生心理问题的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知识,选拔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帮助问题学生尽快地解决心理问题。
家长和老师应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首先,高一学生学习了心理学知识,就能按心理学规律科学地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有较大的提高。比如,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其次,学习了情感的知识,可以使自己学会调节有意识控制情绪、情感的方法;学习了青春期的心理问题,自己可以主动掌握自己的心理,安全顺利地度过青春发育期。再次,学习了心理知识不但能提高自己为人处世的能力,还能帮助周围的同学,加强与同学的友谊。
2.家长改变家庭教育方式,营造民主氛围
家长应该把孩子的健康成长放在第一位。父母应该充分尊重和相信孩子,在家庭教育上应尽量采用民主的方式,积极学习一些关于心理学的常识,与自己的孩子多交流,以便及时准确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从每年的中考来看,陪考的现象不但没有减轻,反而较往年有增无减。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我们中国每一位父母的最大向往,但是家长无形中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家长必须明白,学习成绩和分数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尤其是现代社会,它更需要的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家长一定要摒弃那种以考试分数论高低的陈旧观念,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多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教育孩子的方式,要尽量多与孩子进行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做到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3.教师善于疏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我们看到,从小学到初中,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是由老师安排好的,需要做什么练习,不需要做什么练习等,完全由老师指定。上了高中后,一切都要靠自觉,而且有好多时间是由学生自己去掌握的。以前,高一学生习惯于老师替自己安排时间,以及布置指定的任务,而上了高中以后,随着科目的增多,学习难度加大,再加上老师授课方式与初中的不同,高一新生更是不知道高中该怎么去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滑。因此,对于高一的新生来说,更应该加强学生对学习心理与学习方法的指导,包括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高效率地学习、记忆规律、记忆策略、思维方式等。另外,引导他们如何合理安排和利用自习的时间进行预习、复习,以及如何利用课外的时间进行自学也非常必要。
4.加强教师对高一学生的生活指导
学生刚升上高中,来到新的环境,面对着新的同学和老师,这就需要学会与人交往和相处。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个性都很强,只会考虑自己,不懂得尊重别人,为他人的利益着想,因此,刚开始彼此相互排斥,从而产生一种孤独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去与人相处,教他们学会发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别人,学会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总而言之,家长和学校对高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心理辅导在教育中必不可少。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授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在于通过心理辅导,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促进他们能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和选择,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这样才能为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