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2024-08-18

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11篇)

1.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一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口腔颌面外科学试题

(六)2018年口腔执业医师考试时间在6月份,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口腔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一、A1

1、关于颞下颌关节滑膜炎的治疗下列说法正确是

A、口服阿片类镇痛药

B、泼尼松龙混悬液0.5ml加入2%利多卡因0.5~1ml进行局部封闭

C、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0.25~0.5ml作关节腔内注射

D、使用2%普鲁卡因2ml关节腔内注射

E、2%普鲁卡因5ml扳机点封闭

2、下列哪项不是颞下颌关节可逆性保守治疗的原则

A、药物治疗

B、理疗

C、局部封闭

D、正畸矫治

E、咬合板

3、下列哪些表现不是颞下颌关节双侧脱位的表现

A、颏部中线及下前牙中线偏向健侧

B、X线片可见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C、触诊耳屏前方有凹陷

D、下颌前伸,两颊变平

E、下颌运动异常,患者前牙开(牙合)、反(牙合)

4、颞下颌关节急性脱位后限制下颌运动的固定方法可采用

A、十字绷带包扎

B、颅颌绷带包扎

C、三角绷带包扎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单眼绷带包扎

E、四头绷带包扎

5、下列关于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临床表现与急性前脱位相同

B、X线片可见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C、复发性脱位可为单侧或双侧

D、在大开口时,患者突然感到下颌骨不能自如运动,前牙不能闭合 E、以上均是正确

6、习惯性脱位是指

A、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

B、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

C、颞下颌关节急性后脱位

D、颞下颌关节陈旧性脱位

E、颞下颌关节侧方脱位

7、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病因中,不包括

A、急性前脱位后未予以适当治疗

B、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

C、长期翼外肌功能亢进

D、长期翼外肌痉挛

E、老年人

8、引起颞下颌关节复发性脱位的病因是

A、急性前脱位后未予以适当治疗,造成关节韧带、关节囊松弛

B、长期翼外肌功能亢进,髁突运动过度,使关节囊、韧带松弛

C、老年人、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肌张力失常

D、颞下颌关节前脱位反复发作

E、以上均包括

9、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在手法复位以后,复位固定下颌的时间段是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A、1~2周 B、2~3周 C、3~4周 D、4~5周 E、6天

10、临床上最常见的颞下颌关节脱位是

A、陈旧性脱位

B、复发性脱位

C、急性前脱位

D、颞下颌关节强直

E、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11、关于双侧颞下颌关节急性前脱位的叙述,哪项错误的 A、前牙开(牙合),不能闭口

B、下颌前伸,颏部前突

C、耳屏前肿胀,后牙接触

D、必要时作X线检查除外髁状突骨折

E、复位后应限制下颌运动,2~3周

12、下列关于复发性脱位临床表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为单侧或双侧发生

B、大开口时,下颌骨突然不能自如运动

C、前牙不能闭合

D、其临床表现与翼外肌功能亢进相同

E、X线片可见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

13、关于复发性脱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又称习惯性脱位

B、急性前脱位后未予以适当治疗,造成关节韧带、关节囊松弛

C、长期翼外肌功能亢进,使关节囊、韧带松弛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发生复发性脱位

E、肌张力失常时复发性脱位少见

14、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病之一,以下列哪一年龄组患病率、就诊率最高

A、15岁以内

B、20岁以内

C、20~30岁

D、40~50岁

E、50岁以上的

15、以下关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叙述,哪项是错误

A、本病有自限性

B、治疗不及时会发生关节强直

C、并非指单一疾病,而是一组疾病的总称

D、三个主要临床症状是下颌运动异常疼痛及关节弹响和杂音

E、是多因素所致疾病,关节内微小创伤与精神心理因素是本病的两个主要致病因素

16、关于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临床特点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开口时下颌偏向健侧

B、典型的关节弹响病史

C、X线片显示关节前间隙增宽

D、被动开口检查,开口度不能增大

E、间断性关节绞锁史

17、通常所说的颞下颌“关节内强直”指的不是

A、真性关节强直

B、关节内强直

C、关节内纤维性粘连

D、关节内骨性粘连

E、颌间挛缩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18、由器质性病变导致开口度逐渐变小,以致完全不能开口,称为是

A、关节盘移位

B、咀嚼肌群痉挛

C、颞下颌关节强直

D、癔病性牙关紧闭

E、破伤风后牙关紧闭

二、A2 1、68岁男性,全口义齿戴用15年,未曾换用新义齿,因进食受限而前来就诊。自述在3月前一次打喷嚏后感觉说话时下颌运动受限。检查:耳屏前方有凹陷,侧面观下颌前伸。X线片:髁突脱位于关节结节前上方。且使用手法复位不成功。则可判断此患者的疾病为

A、急性前脱位

B、陈旧性脱位

C、复发性脱位

D、翼内肌痉挛

E、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2、一患者张口中度受限,被动开口度大于自然开口度,左侧关节区深部疼痛。相当于下关穴处有压痛。开口型偏左,应考虑为

A、左侧翼外肌痉挛

B、左侧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C、左侧关节盘后区损伤

D、左侧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E、右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3、有一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临床检查见中度张口受限,下颌前伸及偏向右侧时,左侧颞下颌关节区疼痛,下颌偏向左侧时无疼痛,左侧外耳道触诊髁状突后方无压痛,开口时颏点偏向左侧,考虑诊断为

A、右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B、右侧翼外肌痉挛

C、左侧翼外肌功能亢进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

D、左侧翼外肌痉挛

E、左侧关节盘后区损伤

4、某患者曾有坏死性口炎病史,现开口受限,在上颌结节与下颌升支之间可触及条索状区域,X线片显示颞下颌关节结构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癔病性牙关紧闭

B、咀嚼肌痉挛

C、颌间瘢痕挛缩

D、关节内强直

E、破伤风牙关紧闭

5、某患者曾有颏部受力外伤史,后出现进行性开口困难,逐渐发展到完全不能张口,下颌发育不足,左侧髁状突无动度,可能出现的其他表现应该是

A、左侧下颌体、下颌支长,外观丰满

B、左侧下颌体、下颌支短小,外观丰满

C、颏部偏向右侧,下颌支短小、狭长

D、颏部偏向左侧,左侧面部扁平、狭长

E、颏部偏向右侧,右侧面部外观丰满

2.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二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护理,并发症,口腔护理液

口腔护理是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的常规操作之一。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由于手术刺激, 病人机体抵抗力下降, 同时由于禁食、口内有伤口、皮瓣或行栓丝固定等, 病人的张口活动受到影响, 加之疼痛及口腔微环境的破坏以及饮水、刷牙次数减少等因素, 口腔的自洁功能减退, 致使口腔内血性分泌物、黏稠的痰液难以清除, 积聚在口腔内的微生物乘机在潮湿温暖的口腔内迅速繁殖, 极易增加伤口感染、皮瓣坏死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几率。因此, 做好口腔颌面外科术后病人的口腔护理尤为重要[1]。传统的口腔护理常采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口腔或根据pH值采用弱酸、弱碱性溶液擦拭口腔, 但口腔颌面外科病人常由于张口受限、颌间牵引等原因, 使棉球擦拭的效果受到影响, 口腔清洁不够彻底[2,3]。因此, 为寻求更有效的口腔颌面外科的口腔护理方法, 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探讨, 现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口腔护理的目的

口腔护理的目的在于保持口腔清洁、湿润, 使病人舒适, 防止口腔感染、口臭及口垢, 促进食欲, 观察口腔黏膜和舌苔的变化, 减少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口腔护理对于维持口腔防御体系进而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4]。

2 不同口腔护理方法的使用效果

2.1 口腔擦洗

传统的口腔护理多采用教科书中特殊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 即口腔擦洗法[5]。大部分的研究显示, 擦洗法对于口腔内行外科手术的病人, 难以对其上腭、舌面、峡部及牙齿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洁, 使口腔环境有利于细菌的滋生和繁殖, 分析其原因在于其一棉球呈圆钝形, 摩擦力小, 不易剔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及齿龈槽内的软垢, 而且棉球也难以带出擦洗时掉落的残渣[6];其二, 因术后病人伤口渗血渗液、疼痛、口内皮瓣等原因, 导致其张口活动受限, 棉球擦洗时的视野和范围会受到影响。对颌间固定的病人, 只能擦洗口腔前庭及牙齿的外侧面, 固有口腔部分则难以擦拭;其三, 因棉球在口腔内反复擦洗, 病人咽部受到刺激, 易引起恶心和不舒适感[7]。目前国内有研究肯定了口腔擦洗在维持口腔清洁中的效果[8,9]。李礼义等[9]对151例上、下颌骨囊肿摘除术后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探讨, 发现用浸有1∶5 000呋喃西林液的棉球擦拭口腔的病人, 其口腔清洁程度和满意度均优于冲洗法进行护理的病人。国外文献指出, 口腔擦洗是一种能够有效移除牙菌斑的护理方法, 最新的国外文献强烈建议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 每天至少进行1次口腔擦洗[10]。为明确口腔擦洗与其他护理方法的效果差异, 目前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开展了相关的比较研究。

2.2口腔冲洗

口腔冲洗是将冲洗液利用一定的冲击力冲洗至口腔内的护理技术[11], 它通过水流在口腔内不断冲洗, 不仅能将口腔各部位以及口腔深部的各种污垢清除, 并利用液体的作用及顺位引流, 使细菌在黏膜、口咽部以及插管壁上的吸附能力明显下降, 随着不断冲洗吸引而排出, 达到彻底有效清洁口腔的目的。口腔冲洗在应用于颌面外科张口受限的病人时, 能较好避免病人被迫长时间张口的不适, 并且能有效清洁牙间隙等不易清洁的死角[12]。最早从1987年开始, 有学者提出并肯定了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 随后越来越多研究证实较传统的口腔擦洗, 它在清除口腔内血迹、异味以及污垢, 缓解疼痛, 抗菌抑菌, 预防口臭、口腔炎症和伤口感染, 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增进病人主观舒适度等方面有更好的效果[13]。国内外学者对于单纯口腔冲洗的应用效果也进行了相应研究, 发现单纯的口腔冲洗也存在一定弊端。以往国外很多护士倾向于采用泡沫棉签 (相当于为病人进行口腔冲洗) 为重症监护室 (ICU) 病人进行口腔清洁, 但近年研究发现, 尽管泡沫棉签能够促进口腔黏膜的血液循环, 却无法将病人牙齿上寄植的牙菌斑移除, 是一种无效的护理操作, 病人将受到潜在致命性医院感染的侵袭[14,15,16], 而口腔擦洗 (如使用牙刷) 却能有效移除病人的牙菌斑。因此, 近年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学者提出了将口腔冲洗和口腔擦洗结合使用的口腔护理方法, 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其基于的依据是如仅用冲洗法, 伤口缝线处的分泌物、痰痂及血痂难以冲净;而仅用擦拭法, 口内分泌物需要反复擦拭多遍才能擦拭干净, 而反复摩擦易损伤病人伤口, 并且口咽区很难清洁。只有将口腔冲洗法和口腔擦拭法结合起来, 才能高效率地做好口腔护理, 减轻病人的痛苦。口腔冲洗和擦拭的结合包括先冲洗再擦拭和一边冲洗一边擦拭两种。陈秀杰等[17,18]分别对舌癌根治术后病人的口腔护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 结果均显示采取先冲洗再擦拭进行护理的病人, 与进行传统棉球擦拭的病人相比, 其疼痛感较轻且口腔舒适感和清洁程度更佳。吴玲等[19]将47例牙颌畸形病人分组, 观察组一人用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冲洗, 同时另一人用棉签按顺序擦拭牙面和黏膜, 而对照组只采取常规口腔冲洗, 结果观察组牙菌斑指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可见冲洗与擦拭相结合能弥补口腔冲洗单独使用时的不足, 提高口腔清洁程度。

2.3 改良口腔冲洗法

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人员对更好的口腔冲洗方法进行了研究, 在口腔冲洗器具的选择、冲洗的方式以及护理频次等方面都有新的探索。输液式口腔冲洗是将冲洗液放在输液瓶中, 倒挂在输液架上, 冲洗时出水量和压力可以通过输液开关控制[20]。该方法的使用效果在既往研究中得到肯定。普通的使用冲洗针冲洗口腔的方法, 常需要2人 (4手) 操作, 一针管冲洗完后需要再次加液, 操作麻烦, 且压力不够, 持续时间不长。采用的输液式口腔冲洗法, 做到1人1瓶, 1人操作就可完成, 节约人力, 有足够的压力, 操作简单适用。目前研究中涉及冲洗过程中采取的器具包括用注射器连接被磨平的针头、口腔冲洗器、喉头喷雾器、注射器连接泪道冲洗针头等, 且研究结果显示这些器具在用于颌面外科病人的口腔冲洗时有较好的口腔清洁效果[21,22,23,24]。其中喉头喷雾器是用氧气做动力使药壶中药液成水雾状喷出进行口腔冲洗, 用氧流量大小来控制喷出药液的压力和流量。同时高浓度的氧气对口腔进行了氧疗, 避免厌氧菌在口内的滋生起到了一定作用。操作时简便易行, 该方法在舒适度和操作时间上明显优于常规的口腔冲洗法。而使用注射器连接泪道冲洗针头以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时, 因泪道冲洗针头针端为钝性、微弯的不锈钢针头, 操作时可避免刺伤牙龈、口腔黏膜等软组织, 微弯部分适合冲洗内固定的各节空隙, 使操作更简便、清洁更彻底。

3 口腔护理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蔡娟等[25]对438例颌面外科手术后需要口腔护理的病人, 进行了口腔冲洗, 结果92%的病人冲洗后自感口腔舒适度明显改善, 94%病人口腔清洁度良好 (口内无血迹及其他污物、无异味) , 无一例术后创口感染发生和创口愈合不良。但在口腔冲洗过程中由于护士操作动作不规范等各种原因有可能造成病人不适, 引起并发症的发生, 经归纳主要存在3种并发症:口角牵拉伤168例次 (3.9%) 、创口裂开38例次 (0.8%) 、误吞或误吸28例次 (6.5%) 。

3.1 口角牵拉伤

在口腔冲洗过程中由于护士操作不规范或口镜使用不当, 加重病人术中形成的口角损伤。病人可表现为口角出血、破溃、炎性反应, 主诉口角疼痛。预防及护理:在口腔冲洗过程中护士动作要轻柔, 正确使用口镜牵拉口角, 将口镜尽量放在病人颊部, 避免放在口角处牵拉;牵拉力以充分暴露伤口但尽量不引起创口疼痛为宜;口腔冲洗完毕及时用无菌棉签清洁口唇口角, 涂擦抗生素软膏, 以保持湿润。

3.2 创口裂开

由于冲洗时冲洗针头距伤口较近, 直冲创口, 推注力量较大, 造成缝线脱落、创口裂开。病人表现为创口疼痛并裂开。预防及护理:口腔冲洗时水柱要均匀, 冲洗针头距冲洗点以2cm~3cm为宜, 勿用力冲洗创口, 吸引时吸引器头勿直吸缝线头, 以防引起创口疼痛和裂开。

3.3 误吞或误吸

在口腔冲洗时未固定好冲洗针头, 冲洗时推注力量较大, 导致针头脱落, 可能造成病人误吞;另外冲洗液未及时吸出造成病人将冲洗液吞入, 造成误吸。如冲洗液或口腔分泌物误入气道, 严重时可能造成病人吸入性肺炎, 在口腔冲洗时病人体位不当、头部制动或颌间牵引的病人, 如未及时吸净冲洗液, 部分病人会出现恶心、呛咳等, 如未及时处理也极易造成病人窒息。预防和护理:冲洗前要注意固定好冲洗针头, 推注注射器力量均匀;要检查负压吸引装置, 检查负压压力, 配合吸引的护士要及时吸出口腔内冲洗液。为防止冲洗液引起病人恶心、呕吐, 病人体位要适当。针对头部制动的病人要减慢冲洗速度;针对颌间牵引的病人需床旁备线剪或钢丝剪, 使病人呕吐时能及时剪开橡皮筋或结扎丝。

3.4 恶心呕吐

陈进文等[26]的研究中有8.56%病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恶心, 发生恶心主要是因为清醒病人对口腔冲洗和吸引反应较敏感, 也有病人是由于解释工作做得不够未取得病人充分配合、体位不正确、冲洗和吸引压力过大、吸引位置过深或动作不够轻柔等, 因此, 操作前应向病人充分解释, 取得其配合;协助病人床头抬高15°~30°, 头偏向一侧, 调节吸引装置至合适的负压, 操作时避免碰及病人咽喉部。

4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

口腔护理液的选择种类很多, 最为常见的是根据口腔内PH值选择相对应的护理液[27]。当口腔内pH值在7.0~7.5者, 给予生理盐水或2%~3%的硼酸溶液;pH值在3.0~6.0者, 给予1%~3%的过氧化氢或1%~4%碳酸氢钠溶液;对发生感染或感染严重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加生理盐水配制漱口溶液[28]。目前研究中显示能用于颌面外科病人的口腔冲洗, 且有较好效果的常见护理液有以下几种。 (1) 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对细菌、病毒、芽孢及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在组织酶的作用下, 迅速分解放出新生态氧, 形成氧化能力很强的自由羟基, 破坏菌体蛋白的分子结构, 从而起到杀菌作用。此外由于过氧化氢氧化作用较强, 局部用药后迅速产生气泡, 溶解痰痂、血痂和各种牙垢, 稀释口腔分泌物, 从而迅速消除口臭, 去除口垢。采用3%过氧化氢进行口腔护理, 因为它不仅具有杀菌清洁作用, 而且可使口腔溃疡面渗出减少, 创面收敛快, 有促进新生肉芽生长、愈合快等优点, 特别对口臭、口腔溃疡、牙龈肿胀出血者效果更佳[29]。 (2) 口泰:口泰的主要成分是氯己定、甲硝唑等。氯己定带有阳性电荷, 口腔护理时吸附在带阴性电荷的牙齿、斑块和口腔黏膜表面, 并逐渐释出, 产生抑菌作用;甲硝唑作用于厌氧菌的DNA代谢过程, 促使细菌死亡。研究显示洗必泰和甲硝唑在口腔冲洗时均有较好的效果。同时口泰的口感较好, 病人易接受。 (2) 但口泰液不能抑制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长[30]。潘少兰等[31]的研究表明, 口泰在用于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口腔冲洗时比传统口腔护理能更好地预防口臭、口腔炎症, 且能更好地控制牙菌斑。同时, 有研究指出, 西帕依固龈液在降低牙菌斑指数和牙龈出血指数方面, 效果较口泰更好。 (3) 口灵:有研究显示, 口灵涂擦口腔能有效预防口臭和口腔炎症, 口灵由茶多酚、黏膜保护剂、甘油、清凉性香料、黏膜吸附剂等共同配制而成。其中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功能及抗菌作用, 而且能促进黏膜细胞增生加快;特有的黏膜保护剂, 覆盖于溃疡面, 阻隔唾液中消化酶对溃疡面的刺激, 因此口灵对口腔内致病菌有较强杀灭和抑制作用, 可减少细菌及毒素对口腔黏膜侵袭, 同时能增加口腔黏膜代谢功能, 增强黏膜抵抗力, 保持口腔黏膜完整, 同时, 口灵具有薄荷香味, 口感较好[32]。而曾和英等[33]通过观察口腔癌病人术后应用0.5%聚维酮碘与口灵漱口液进行口腔冲洗的效果, 发现0.5%聚维酮碘比口灵在预防口腔癌术后口腔感染时的效果更明显。这是因为口腔癌病人口咽部定植菌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聚维酮碘抑制大肠杆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生长作用强于口灵漱口液。目前随着口腔颌面外科的快速发展, 术后口腔护理液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而关于很多护理液的效果还有待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5 小结

3.口腔颌面外科的人性化护理 篇三

【摘要】目的 探讨口腔颌面外科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共收治8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取常规护理、人性化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宣传护理等措施。结果 本组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创口轻微感染,但经过再次清理与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 口腔颌面外科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显著提高整个治疗效果,避免伤口发生感染,加快创口愈合效率,降低并发症的产生率,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口腔颌面外科;创口感染

口腔颌面外科在口腔临床医学中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常见疾病包括舌癌、唇腭裂、阻生齿、牙颌畸形、颞下颌关节病、口腔颌面部囊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以及口腔颌面部损伤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性影响[1]。笔者就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展开探讨,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人性化护理措施,具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11月我院共收治80例口腔颌面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5例,女35例,最小年龄为16岁,最大年龄为58岁,平均年龄为37岁;29例患者曾有过往病史。本组患者均通过医生确诊疾病,并在治疗前后采取口腔清理护理措施。

1.2 护理方法

1.2.1 常规护理

首先,应用甲硝唑液0.05%、碳酸氢钠2%、生理盐水和口泰等多种药物清理患者的口腔,同时患者也要在起床前、睡觉前、吃饭前和吃饭后等各个时段应用这些药物清洁口腔,具体操作步骤是把置入口腔中,含服大约4min后吐出,最后应用生理盐水漱口即可。护理人员也可以采用相应机械设备从旁协助患者清理口腔,先利用口腔镜将唇颊粘膜与口角逐一牵开,再使用齿科镊或是血管钳夹紧棉球沾染足量甲硝唑液、碳酸氢钠、生理盐水和口泰等药物按区域对牙齿进行清理,最后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即可。而冲洗口腔方法大多适用于不能自行冲洗和口腔分泌物过多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将患者体位调整至半卧位,头部轻微向前倾,然后把药液放置在牙科综合治疗机上,通过输液设备于高位压力作用下对患者口腔进行全面冲洗,注意每日冲洗两遍,也可以利用注射器进行冲洗,但冲洗时一定要避免接触到伤口。

1.2.2 人性化护理

医护人员主动咨询与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这一过程称之为人性化护理。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展开护理工作时,医护人员通常为主动者,而患者则是被动者,使得患者在清理口腔过程中一直处于十分消极的状态,加上护患之间缺乏沟通交流,最终导致问题产生时护理人员无法及时采取有效性处理措施。展开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一定要和患者做好各项沟通工作,这样不仅便于获取患者的基本资料,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与经济状况提出最佳治疗方案与护理方案,推动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2.3 心理护理

口腔颌面外科疾病大多数是因为各种突发事故和意外事件造成的,而患者对于这些突发事故和意外事件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无任何准备,所以其通常会表现出恐惧、紧张、忧虑、烦躁和不安等多种不良心理反应。如果患者因事故而引发颌面畸形症状,那么其就会出现自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者,往往会担心日后的生活、工作与社交会受到严重影响。针对这一情况,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实行心理疏导工作,同时向患者详细说明疾病状况,以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病魔的信心,推动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工作,最终达到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目的。

1.2.4 健康教育宣传

治疗前,护理人员必须向患者介绍关于疾病的基础知识,讲解整个治疗过程、护理过程、配合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这样更便于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此外,护理人员还要高度重视功能锻炼,大多数患者往往会因咬合关系而无法痊愈出院,部分患者则是因张口困难等因素而无法痊愈住院,所以患者一旦发生咬合异常现象,就要立即回院接受治疗。

2 结果

本组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后,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创口轻微感染情况,其余患者无任何创口感染现象。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后,再次实行清理与治疗工作,均已康复出院。

3 讨论

口腔颌面外科在口腔临床医学上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其主要研究对象有唾液腺、口腔器官、颌面诸骨、面部软组织、颞下颌关节与颈部特殊疾病等。口腔颌面部疾病,特别是头颈肿瘤疾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直接性威胁[2]。由于口腔温度适宜,所以很容易滋生细菌,而这些细菌一旦遇到创口就会引发不同程度的感染,所以必须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人性化護理是以患者为主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不仅要事先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实际情况,还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口腔护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口腔颌面外科展开人性化护理工作时,除了可以全面清理口腔、提高治疗效果外,还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预防因人为因素而产生治疗延误情况[3]

总而言之,口腔颌面外科采取人性化护理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进一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这对于疾病的诊治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志玲,刘晶,徐晶,裴茁.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4(11):12-13.

[2] 赵娟珍,赵霞.人性化护理在基层临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06):65-66.

4.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四

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用局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确切的涵义应该是局部无痛,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觉,温觉等依然存在。一:常见的局麻药物 : 1.酯类:普鲁卡因,地卡因;

2.酰胺类:利多卡因,布比卡因,阿替卡因;

3.卡波卡因,丙胺卡因(国外多用);

4.必兰麻(阿替卡因+肾上腺素),斯康杜尼(甲哌卡因+肾上腺素)。二:麻醉方法:

1.表面麻醉:涂布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药物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

2.浸润麻醉:是将麻醉药液注入组织内,以作用于神经末梢,使之失去传导痛觉的能力而产生麻醉效果。

骨膜上浸润法 局部浸润法是将麻醉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

牙周膜注射法 牙周韧带内注射法 用短而较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的近中和远中侧刺入牙周膜,深约0.5CM,分别注入局麻药0.2ML,即可麻醉牙及牙周组织。

3.阻滞麻醉 是将局麻药液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附近,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被阻滞的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以下重点讲述设计门诊麻醉的几种阻滞麻醉以及图谱:

(1).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神经出圆孔在翼腭间隙内分支前行,将麻药注入此区的上颌神经阻滞麻醉,亦称圆孔或翼腭窝注射法。(本法门诊少用)翼腭管注射法

口外注射法(本法适合三叉神经痛局部注射无水酒精或美兰治疗)

(2):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口外法:

口内法:(常用)

(3)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口外注射法(成人唇裂,上唇,面部外伤,上颌前牙手术):

口内法:

(4)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将麻药注射入腭大孔或其附近以麻醉腭前神经,又叫腭大孔注射法 图示同图—36

(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6):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7)下牙槽,舌,颊神经一次阻滞麻醉

5.妇产科学病例分析题 篇五

《妇产科学》病例分析题

1、孕妇35岁,G1P0,孕36周,浮肿(++),血压21.3/14.6kPa(160/110mmH蛋白尿(++),一天前出现头痛,恶心。入院诊断为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1)试写出此孕妇3个主要的护理诊断。(2)该孕妇目前应接受哪些护理措施。(3)目前用硫酸镁治疗,写出硫酸镁使用的注意事项。答案:(1)知识缺乏:缺乏对妊高征处理的相关知识有母儿受伤的危险:与子痫发作时病人意识丧失有关焦虑:与担心高血压及其对母儿的影响有关(2)

1、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

2、指导病人摄入足够的水和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及足够蛋白质的摄入

3、硫酸镁的用药护理

4、重度妊高征患者,保持病情稳定、预防子痫发生,为分娩做好准备 ①将病人安排在安静、光线较暗的病室,医护活动尽量集中; ②准备下列物品:呼叫器、放好床档防坠床、急救药物用物、产包。(3)硫酸镁的治疗浓度和中毒浓度相近,故在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其毒性作用,控制入量,滴速以1g/h,不超过2g/h。同时监测以下指标:

1、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2、呼吸不少于16次/分钟;

3、尿量不少于25ml/h;尿少提示肾脏排泄功能受到抑制,镁离子蓄积,故应随时备好10%葡萄糖酸钙,及时给予解毒。

2、一孕妇,26岁,孕27W(夜晚无异常否认性生活)晨起时发一内裤及床上有鲜血,站立时也随着出血感,立即来院,入院后给予保守治疗,问病史曾有2次怀孕,自然流产,强烈要求保住此胎,胎儿安好,给母亲对症,支持期待疗法,阴道间断、少量出血,孕32W晚2Am,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蹲痰盂,500mL,仍有活动出血;请作出诊断(相应的检查)及处理?(12分)诊断:前置胎盘答案:进一步检查:(1)观察生面体征。(2)B超观察胎儿、胎盘、羊水。(3)胎监监护胎儿处理:(1)促进胎儿肺成熟;(2)绝对卧床、左侧卧位、吸氧;(3)静脉给予补液,立即准备剖宫产手术,结束妊娠。

3、某患者,LMP:2004年3月10日,停经50天时,阴道流血,量少,有早孕反应,于2004年5月3日入院。无痛或有轻微下腹疼痛,伴腰痛及下坠感。妇科检查子宫颈口闭,子宫大小与停经月份符合,B超示:宫内可见一妊娠囊,有胚芽和胎心音波动。请给该孕妇作出诊断、治疗。(8分)答案:诊断:先兆流产治疗:(1)卧床休息,吸氧;(2)营养饮食;(3)禁止性生活(4)黄体酮20mg im QD;VitE20mg tid(5)观察胎儿宫内情况。4:女性,15岁,13岁初潮,近3个月月经紊乱,经量较多,肛诊:子宫正常大小,双侧附件区软,未触及包块。(1)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

什么?(2)拟给该患调整月经周期,宜 采用何方法,具体如何应用? 答案:(1)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5分)(2)雌孕激素序贯疗法(3分)具体方案(2分)已稀雌酚,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1次,连服20日至服药第11日,每日加用黄体酮10mg,肌注(或安宫黄体酮8~10mg口服),两药同时用完,停药后3~7日出血,于出血第5日重复用药,一般连用3个周期。5:患者,女,30岁。习惯性流产4次,足月分娩1次,畸形新生儿死亡。产后半年再孕入院保胎治疗,孕期经过良好,孕39周自发宫缩,第一、二产程进展顺利,助娩一男活婴,Apgar评分为10分。产后15分钟阴道少量流血,逐渐增多。检查发现胎盘部分剥离,立即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术后阴道仍有活动性出血,行徒手清宫术,术时发现子宫前壁粗糙,给予宫缩剂、止血药应用,效果差,阴道出血达1200ml,患者心慌、面色苍白。P:120次/分,BP:8/5KPa。(提示:该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后,病检示:胎盘植入)(1)给出该病例的诊断?(2)诊断依据? 答案:(1)诊断:产后出血(胎盘粘连?胎盘植入?)失血性休克(2)依据:习惯性流产4次,足月分娩1次,畸形新生儿死亡;产后半年再孕入院保胎治疗,至分娩;产后15分钟阴道少量流血,逐渐增多;检查发现胎盘部分剥离,立即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术后阴道仍有活动性出血,行徒手清宫术,术时发现子宫前壁粗糙,给予宫缩剂、止血药应用,效果差,阴道出血达1200ml,患者心慌、面色苍白。P:120次/分,BP:8/5KPa。(提示:该产妇行子宫切除术后,病检示:胎盘植入)

1、经产妇,5年前曾行剖宫产1次,现孕37周,产程中产妇感腹痛剧烈。查:宫高34厘米,胎位LOA,头浮,胎心音152次/分,宫缩50秒/2分,强,子宫体部平脐部位凹陷,产妇烦燥不安,BP120/80mmHg,P110次/分。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在观察过程中,产妇突然面色苍白,腹痛减轻,阴道少量出血,有血尿,BP70/40mmHg,P124次/分。这时可能出现的新诊断是什么? ⑶首选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2、26岁初产妇妊娠38周,出现规律宫缩17小时,阴道有少量淡黄色液体

流出,宫缩25秒/6-8分,胎心音150次/分,肛查:宫口开大2厘米,宫颈轻度水肿,胎头S-2,无明显骨产道异常。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应行何种处理?

⑶如果观察半小时后胎心110次/分,CST监护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此时有何新诊断?应行何种处理? 3、29岁初孕妇,妊娠32周,3周内阴道流血两次多于月经量,不伴腹痛,BP100/80mmHg,P96次/分,宫高30厘米,腹围85

厘米,近宫底部可触到软而不规则的胎儿部分,胎心音清楚144次/分。⑴应考虑 的诊断是什么? ⑵首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⑶该患者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4、女,32岁,停经56天,3天前开始有少量断续阴道出血,昨日开始右下腹轻痛,今晨加强,呕吐2次。妇查:子宫颈举痛(+),子宫前倾前屈,较正常稍大,软,子宫右侧可触及拇指大小之块状物,尿HCG(±),后穹窿穿刺抽出10ml不凝血。血象:白细胞10×109/L,中性0.8,血红蛋白75g/L,体温37.5℃,血压75/45mmHg。

⑴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最合适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5、42岁女性患者,G2P1,2年前查体发现右下腹有一直径6cm包块,实性,未定期复查。一天小便后突然下腹痛,伴恶心,无发烧。查: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右上方可及一直径14cm,张力较大,有压痛的包块,不活动。B超提示右附件区有14cm×3cm×4cm大包块,内有不均质回声团,直肠后陷窝有少量积液。

⑴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合适的处理是什么?

6、患者34岁,孕2产0,因月经过多,继发贫血就诊。半年来月经周期规则,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为原来经量的3倍,偶有痛经,白带稍多。B超发现宫腔内有一实性团块直径3.5cm。

⑴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对诊断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什么? ⑶最恰当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7、35岁初产妇,孕36周,妊娠前血压125/75 mmHg。因近一个月双下肢浮肿及头疼视物模糊来诊,查血压160/110mmHg,尿常规检查蛋白(+++),未见颗粒管型及红细胞。

⑴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 ⑵治疗原则是什么? 8、50岁妇女,接触性出血1个月,月经规律,妇查:宫颈重度糜烂,宫体后倾,大小正常,活动好,双附件(-),宫颈细胞学涂片高度可疑,阴道镜下活检报告为癌细胞突破基底膜5mm以内,有淋巴管侵犯及病灶融合

⑴该患者诊断应该是什么? ⑵应行何种治疗? 9、15岁女中学生月经周期7-10/20-45天型,量多。上次月经持续10多天未净,量多,基础体温呈单相型。⑴该患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⑵应行哪种治疗较合适?

10、李某,女,28岁,停经10周,阴道少量出血1周,大量出血伴下腹胀痛半天,昨日起畏寒、发热。查体:Bp:11.4/8Kpa,P:110次/分,T:38.5℃,神清,面色苍白。妇检:外阴:有活动性流血。子宫:孕50天大小,压痛明显。宫口:检查可容1指,有组织堵塞。双侧附件(-)。化验:HB 88g/L,WBC 18×109/L,N 0.85。问:你的诊断?诊断依据?如何处理?

11、女性患者,32岁,平时月经准,G3P1,LMP3月1日,停

经42天,尿妊免(+),要求人流。术前检查:外阴阴道正常,清洁度I度, 滴虫(-),宫颈轻度着色,子宫稍软,饱满,前位,双附件(-)。术时探宫腔9cm,吸出物未见胎囊。追问病史,平时坚持工具避孕,于3月22日避孕套破,精神紧张,担心怀孕,请分析此病例诊断有几种可能性,根据是什么? 12、26岁妇女,G3P0,现孕35周,因1h前突然阴道出血来产科急诊。平时月经规律5/28天。2年来人工流产2次,此次妊娠9周时出现少量阴道出血,保胎治疗一周后好转。孕20周时感有胎动,产前检查血压正常,肝肾功能正常,尿常规正常。1h前无诱因阴道出血,如月经量,无腹痛及坠胀感。检查一般情况好,血压14/9KPa(105/67.5mmHg),P:88次/min。头浮,腹软,无宫缩,胎心140次/min,Hb:85g/L,尿蛋白(±)。请写出诊断与鉴别诊断,需进一步做哪些检查? 13、35岁妇女,因阴道出血1个月,下腹痛7h,于2002年3月8日下午急诊入院。平时月经3-6d/30d,量中,无痛经,LMP98-1-15。7h前无诱因 突然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有肛门下坠感。25岁结婚,G1P1,带环避孕5年,体检:心肺(-),P:100次/min,BP:14/10KPa(110/70mmHg),T:37.2℃;下腹压痛,反跳痛(+)。妇检:外阴(-);阴道畅,少量暗红血迹;宫颈光,无着色,举痛(+),子宫中位,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压痛(+),右附件处可及3cm×2cm×2cm包块,压痛明显,左附件(-)。化验:Hb80g/L,WBC19.1×109/L ,分叶95%,淋巴5%,尿常规(-)。请简述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处理原则。

14、××,患者已婚,40岁,外阴搔痒,白带增多就诊,检查:阴道粘膜有散在性小红点,分泌物为稀薄灰黄色泡沫状,有腹臭味,宫颈中度乳突状糜烂,接触出血。

诊断是什么?用何种药物治疗?为什么?与什么疾病鉴别?

《妇产科学》病例分析题答案

1、⑴孕2产1,妊娠37周LOA 先兆子宫破裂 ⑵子宫破裂、失血性休克 ⑶抗休克、同时行子宫切除

2、⑴孕1产0妊娠38周、潜伏期延长 宫缩乏力 ⑵缩宫素静点

⑶胎儿宫内窘迫、立即剖宫产结束妊娠

3、⑴孕1产0、妊娠32周、前置胎盘 ⑵盆腔彩超 ⑶期待疗法

4、⑴宫外孕,失血性休克 ⑵抗休克同时急诊开腹探查

5、⑴卵巢肿瘤蒂扭转 ⑵急诊开腹探查

6、⑴黏膜下子宫肌瘤

⑵宫腔镜

⑶宫腔镜下切除肌瘤

7、⑴孕1产0,妊娠36周,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

⑵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8、⑴宫颈癌Ⅰb期

⑵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术

9、⑴无排卵型功血 ⑵雌孕激素序贯

疗法

10、诊断:⑴早孕 ⑵不全流产并感染 ⑶休克早期

依据:(1)28岁妇女,停经10周

(2)阴道少量出血1周,大量出血伴下腹胀痛半天,昨日起畏寒、发热

(3)Bp:11.4/8Kpa,P:110次/分,T:38.5℃,面色苍白

(4)子宫:孕50天大小,压痛明显。宫口可容1指,有组织堵塞,双侧附件(-)(5)化验:HB 88g/L,WBC 18×109/L,N 0.85 处理:(1)补液输血抗休克(2)上抗生素静脉点滴

(3)清理宫腔内容物,禁搔耙,禁刮宫(4)继续抗生素静脉点滴至体温正常后刮宫

11、有三种可能。

(1)、宫内孕:虽停经42天,但受孕仅20天,可能胚胎还在宫前,故未吸出。

(2)、未妊娠:尿妊免假阳性,因精神因素使月经延后。

(3)、宫外孕:妊娠在输卵管故吸不出;因未破裂与流产,故无典型症状体征。

12、诊断:(1)、G3P0孕35周,宫内妊娠,头位(2)、前置胎盘

鉴别诊断:胎盘早剥,早产。进一步检查,B超。

13、(1)初步诊断:异位妊娠

依据有:停经史,阴道出血,急腹痛,上环史。查体:宫颈举痛,右附件区扪及小包块,压痛(2)鉴别诊断: 阑尾炎;因WBC增加,腹痛。但体温不高,不支持 急性盆腔炎:停经,出血及体温不支持。先兆流产:腹痛重,附件包块及压痛不支持。

6.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六

类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下列什么属于咀嚼黏膜____ A.颊黏膜

B.舌背黏膜

C.口底黏膜

D.舌腹黏膜

E.牙龈黏膜

2、不符合脓肿切开引流要求的是

A.切口部位应尽可能隐蔽

B.切开位置应在脓肿的重力低位

C.切口长度应尽可能小

D.颜面部应尽量沿皮纹切开

E.勿损伤重要解剖结构

3、龋第一位好发牙面为 A.唇颊面 B.舌腭面 C.近中面 D.远中面 E.咬面

4、上须根尖片可显示的下颌骨解剖结构是 A.髁突 B.喙突 C.外斜线 D.下颌切迹 E.下颌小舌

5、某患者,右上2锥形牙,与邻牙之间有约1mm间隙,可选择的修复方法,除了

A.树脂贴面 B.瓷贴面

C.金属烤瓷冠 D.全瓷冠 E.3/4冠

6、患者女性20岁,因龋坏牙就诊。查左下7颊合面点隙龋,探质软,卡探针,冷热测同对照牙,口内多个牙因龋坏充填治疗,该患牙最好的处理为 A:银汞充填龋坏涉及的部位 B:玻璃离子充填龋坏涉及的部位 C:预防性扩展,银汞合金充填 D:预防性扩展,玻璃离子充填 E:预防性扩展,复合树脂充填

7、患儿,5岁,先天Ⅲ度腭裂,于全麻下接受腭裂修复术,为使发音和讲话接近正常,术后应

A.进行语音训练

B.长期配戴腭护板

C.调整饮食习惯

D.正畸矫治错

E.局部理疗

8、膜性口炎是由 A.梭螺杆菌引起 B.分枝杆菌引起

C.柯萨奇病毒M引起 D.Ⅰ型单纯疤疹病毒引起

E.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9、牙目前认为人类龋齿主要致龋菌是__ A.乳酸杆菌 B.唾液链球菌 C.血链球菌 D.变形链球菌 E.轻链球菌

10、前牙3/4冠的邻面沟位于 A.邻面片切面唇1/3

B.邻面片切面中1/3

C.邻面片切面舌1/3

D.邻面片切面唇1/3与中1/3交界处

E.邻面片切面舌1/3与中1/3交界处

11、造成根管器械折断的原因如下,除外

A.过度用力扭转

B.根管锉质量缺陷

C.根尖预弯

D.镍钛器械金属疲劳

E.根管弯曲度过大

12、嵌体箱状洞形洞斜面宽的正常值约为多少毫米__ A.2.0 B.3.0 C.2.5 D.0.8 E.1.5

13、固定桥的应力集中区在 A.连接体处

B.基牙颈周骨皮质处 C.基牙根尖处 D.牙槽嵴顶处 E.以上均是

14、第一产程是指

A.从出现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

B.宫口扩张,宫缩10~15分钟一次,持续40秒到宫口开全 C.宫口扩张到宫口开全,胎儿娩出

D.规律宫缩,宫口开全,胎儿娩出胎盘娩出 E.宫口扩张到宫口开大3 cm

15、支配面部表情肌的神经是__ A.三叉神经 B.面神经 C.舌下神经 D.舌神经 E.下颌神经

16、女,25岁,主诉:右上后牙区牙龈长一个肿物3个月,并慢慢增大,影响进食。在确诊前,最应该询问的病史是

A.妊娠史

B.使用牙签史

C.家族史

D.刷牙史

E.服避孕药史

17、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发现以下情况,必须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时限向当地卫生防疫机构报告疫情 A.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人

B.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病原携带者

C.甲类、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疑似传染病病人

D.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 E.以上都不是

18、固定桥试戴时,下列哪项不是引起翘动的原因 A.组织面有金属瘤

B.邻牙接触过紧

C.预备体轴壁聚合度大

D.未完全就位

E.就位道不一致

19、以下有利于钙吸收的因素除了

A.乳糖

B.1,25-(OH)2-D3

C.蛋白质

D.草酸

E.氨基酸 20、磷酸锌粘固粉的用途如下,除外 A:暂时充填 B:粘固嵌体 C:粘固冠、桥 D:中龋洞垫底 E:深龋洞垫底

21、下颌骨外斜线的起止是

A.上颏棘至下颌支前缘

B.下颏棘至下颌支前缘

C.颏结节至下颌支前缘

D.颏孔至下颌支前缘

E.正中联合至下颌支前缘

22、根管消毒药应具备的条件如下,除外____ A.不使牙齿染色

B.渗透性强

C.杀菌力强

D.性能稳定

E.刺激根尖周组织

23、适用于二型观测线基牙的卡环是 A.三臂卡环 B.倒钩卡环 C.隙卡

D.回力卡环 E.联合卡环

24、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值约____ A.5.7cm

B.4.7cm

C.3.7cm

D.2.7cm

E.1.7cm

25、某学龄儿童采用0.05%NAF漱口水预防龋齿,其使用方法应为____ A:每周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B:隔周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C:每天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D:每月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E:隔天含漱一次,每次10ml,含漱1分钟

26、下列减少游离端牙槽嵴负担的措施中错误是()。A.选用塑料牙

B.减小人工牙颊舌径 C.减少人工牙数目 D.减小基托面积

E.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27、垂直距离通常指 A.眼裂至口角的距离 B.鼻底至口角的距离 C.口角至颏底的距离 D.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E.上下牙槽嵴顶间的距离

28、塑料全冠最常见的适应证是

A.前牙永久修复

B.后牙永久修复

C.各种美容修复

D.固定义齿固位体

E.保护性或诊断性暂时修复

29、患牙浮起、松动,局部黏膜明显红肿,伴全身不适、发热及淋巴结肿大。X线片示根尖周透射影。镜下见根尖周牙周膜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周围牙槽骨骨髓腔中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 A.牙周脓肿 B.致密性骨炎 C.慢性根尖脓肿 D.慢性根尖肉芽肿

E.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

二、多项选择题(共29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关于上颌骨支柱及支架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均下起上颌骨的牙槽突,上达颅底

B.在承受咀嚼压力明显的部位,骨质较厚,利于将咀嚼压力传导到颅底

C.尖牙支柱起于上颌尖牙区的牙槽突,上行经眶内缘至额骨

D.颧突支柱主要承受前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E.翼突支柱主要承受磨牙区的咀嚼压力

2、乳牙一般萌出顺序是

A.Ⅱ-Ⅰ-Ⅴ-Ⅲ-Ⅳ

B.Ⅰ-Ⅱ-Ⅳ-Ⅲ-Ⅴ

C.Ⅰ-Ⅱ-Ⅲ-Ⅳ-Ⅴ

D.Ⅱ-Ⅰ-Ⅲ-Ⅳ-Ⅴ

E.Ⅰ-Ⅱ-ⅣⅤ-Ⅲ

3、下列哪种情况能用哌替啶而不宜用吗啡 A.镇痛 B.镇咳 C.止泻

D.人工冬眠 E.心源性哮喘

4、萎缩性舌炎的临床表现为 A:舌背光滑呈红色

B:乳头萎缩呈红色剥脱区,边缘白色隆起 C:丝状乳头增生呈毛状

D:乳头消失而平伏的圆形白斑 E:人字沟前方菱形无乳头区

5、铸造包埋材料应有一定的膨胀,主要是为了

A.补偿铸件凝固

B.防止包埋时将蜡型挤压变形

C.防止液态金属注入时将型腔挤破

D.使铸件与型腔间有一定的间隙,便于铸件分离

E.防止铸件膨胀将型腔挤破

6、吗啡的适应证是____ A.急性外伤性疼痛

B.颅脑外伤止痛

C.哺乳妇女止痛

D.分娩止痛

E.诊断未明的急腹症止痛

7、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医疗机构不得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医疗卫生技术工作

B.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C.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D.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E.医疗机构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可以悬挂出来,也可以妥善收藏起来

8、哪种情况最不可能设计单端固定桥

A.第二、三磨牙缺失

B.上颌侧切牙缺失

C.上颌尖牙缺失

D.第一、二磨牙缺失

E.间隔缺失

9、干髓术后发生残髓炎者,应进行何种治疗

A.除去充填物重新失活后再行干髓术

B.拔除患牙

C.除去充填物、进行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法

D.不除去充填物,只使用药物消炎

E.除去充填物开放,服止痛药物、症状消失后重新充填

10、牙列缺损的影响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A.咀嚼功能减退

B.牙周组织病变

C.龋坏

D.发音功能障碍

E.影响美观

11、女,56岁,上颌全口义齿修复,近来发现腭黏膜水肿发亮,覆有黄白色假膜,疼痛不能配戴,涂片检查有假菌丝,应选择

A.0.2%洗必泰和制霉菌素溶液清洗基托组织面

B.0.075%地塞米松溶液清洗基托组织面

C.0.1%醋酸液清洗基托组织面

D.1.5%过氧化氢溶液清洗基托组织面

E.0.5%达克罗宁溶液清洗基托组织面

12、男性,30岁,偶然发现右侧上颌磨牙牙面发黑,无明显疼痛症状。检查面窝沟深,卡探针,底软,达牙本质浅层,冷热测反应正常,叩(-),牙龈无异常。患牙应诊断为()。A.浅龋 B.中龋 C.慢性龋 D.急性龋 E.静止龋 13、2岁患儿,发热、咳嗽2d,惊厥昏迷1d。查体:体温39℃,鼻翼扇动,双肺细湿啰音,心率136/min,腹软,肝右肋下1.5cm。可除外以下哪项诊断 A.支气管肺炎 B.中毒性脑病 C.毒血症 D.脑水肿 E.心力衰竭

14、辅酶与辅基的区别是

A.辅酶含有维生素成分,辅基则不含

B.辅酶与酶共价结合,辅基则不是

C.辅酶参与酶反应,辅基则不参与

D.辅酶为小分子有机物,辅基常为无机物

E.经透析方法可使辅酶与酶蛋白分离,辅基则不能

15、蛋白质分子中α-螺旋构象的特点是 A.肽键平面充分伸展 B.靠盐键维持稳定 C.螺旋方向与长轴垂直 D.多为左手螺旋 E.多为β-转角

16、哪一项不是FC断髓术应用受限的原因

A.不易保持根尖部分的牙髓活力

B.可能引起牙根内吸收

C.可能引起牙根病理性吸收

D.甲醛渗透易引起尖周、牙周组织的刺激

E.具有半抗原作用,可能导致免疫学反应

17、氯解磷定解救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是因为 A.能直接对抗乙酰胆碱的作用 B.能使失去活性的胆碱酯酶复活 C.有阻断M胆碱受体的作用 D.有阻断N胆碱受体的作用

E.能对抗有机磷酸酯分子中磷的毒性

18、增生性龈炎的直接病因是

A.牙石

B.龋洞

C.不良卫生习惯

D.牙菌斑

E.不良修复体

19、关于颈内动脉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颈内动脉在颈部可有分支

B.是营养脑、眶内结构及额鼻部的动脉主干

C.于颈动脉三角内起白颈总动脉

D.穿颞骨岩部颈动脉管进入颅内

E.颈内、外动脉之间隔以茎突和茎突舌肌等

20、强心苷降低心房纤颤患者的心室率,是因为 A.降低心室自律性 B.改善心肌缺血状态 C.降低心房自律性

D.兴奋迷走神经和抑制房室传导 E.抑制迷走神经

21、人群中咀嚼类型最多见的是____ A.双侧同时咀嚼

B.双侧交替咀嚼

C.右侧咀嚼

D.左侧咀嚼

E.后牙咀嚼

22、酚妥拉明兴奋心脏的机制是 A:直接兴奋心肌细胞 B: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C:直接兴奋心脏的β1受体 D:阻断心脏的M受体 E:直接兴奋交感神经中枢

23、药物出现副作用的主要原因是____ A.药物的选择性低

B.病人对药物的敏感性高

C.药物的剂量过大

D.药物排泄过慢

E.药物的代谢速度慢

24、金瓷结合中最重要的结合力是

A.倒凹固位

B.机械结合C.范德华力

D.化学结合E.压力结合

25、冠桩直径一般不超过

A.根径的1/3

B.根径的1/2

C.根径的2/3

D.根径的3/4

E.根径的3/5

26、下列减少游离端牙槽嵴负担的措施中错误是()。A.选用塑料牙

B.减小人工牙颊舌径 C.减少人工牙数目 D.减小基托面积

E.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

27、垂直距离通常指 A.眼裂至口角的距离 B.鼻底至口角的距离 C.口角至颏底的距离 D.鼻底至颏底的距离 E.上下牙槽嵴顶间的距离

28、塑料全冠最常见的适应证是

A.前牙永久修复

B.后牙永久修复

C.各种美容修复

D.固定义齿固位体

E.保护性或诊断性暂时修复

29、患牙浮起、松动,局部黏膜明显红肿,伴全身不适、发热及淋巴结肿大。X线片示根尖周透射影。镜下见根尖周牙周膜坏死、液化形成脓肿。周围牙槽骨骨髓腔中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诊断为 A.牙周脓肿 B.致密性骨炎 C.慢性根尖脓肿 D.慢性根尖肉芽肿

7.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七

1 临床资料

从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病历中, 每月随机抽查20份, 共500份。调查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 包括是否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指征、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时间、给药途径, 药品费用。

2 结果

500例患者中, 使用抗菌药物的为459例, 占92.2%。从使用目的看, 459例中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为387例 (预防使用) , 占84.31%72例有明显感染症状而使用 (治疗使用) , 占15.69%, 预防使用者中发生术后感染的8例, 感染率2.07%, 治疗使用者中有脓液形成的42例, 脓液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的38例, 占90.5%;从使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看, 单用一种抗菌药物的39例, 占总使用者的10.08%;二联用药的295例, 占76.22%;三联用药的53例, 占13.70%。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呋辛钠、替硝唑、环丙沙星;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上看, 2~3d者314例, 占68.40%, 4~7d137例, 占29.85%, 8d以上者8例, 占1.75%;从给药途径上看, 全部为静脉给药;抗菌药品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19.2%。

3 讨论

(1) 从调查中发现,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达92.2%远远高于吴安华等2003年对151家医院口腔科调查 (67.24%) 及刘治清等2003年对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调查 (84.72%) , 与吴敏芳等调查所得 (94.12%) 和何清华等调查三级甲等医院手术科室所得 (97.1%) 相近。我们认为, 本院口腔颌面外科收住的基本为手术患者, 围术期常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是导致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根本原因。

(2) 围术期预防用药已成为常规, 这固然与颌面外科的专业特点有关, 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患者对抗菌药物应用的要求和临床医师害怕万一感染导致医疗纠纷的心理, 忽略了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可能引起的危害和无端增加医疗费用。

(3) 外科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是根据手术野是否污染或污染程度来决定, 口腔手术属清洁-污染手术, 手术部位常存在大量寄生菌群, 手术时难能达到绝对无菌要求, 易引起术后感染此类手术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接受手术的患者在术前0.5~2h内给药, 手术时间超过3h或失血量大者, 可术中再次给予, 抗菌药物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h, 总预防用药时间为24~48h。本科室的患者围术期预防用药基本遵从这些原则, 术后48h患者白细胞计数及体温恢复正常, 即予停药。鉴于此, 我科患者抗菌药物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19.2%, 远低于综合性医院的26.3%。

(4) 从给药途径来看, 我科全部为静脉给药, 体现了口腔颌面外科的专业特点。口腔科的各类手术, 以口内切口为主, 术后患者进食不便, 一般都通过静脉途径补充液体和药物。

(5) 本次调查中发现, 联合用药的情况极其普遍, 单一用药仅为10.08%, 并且预防性用药时也大都采用联合用药, 目的性不太明确, 适应证掌握欠佳, 这与临床医师的相关知识缺乏有一定的关系。

综上所述,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使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 但也存在着使用率稍高、给药途径单一、联合用药适应证掌握欠妥等现象。建议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时要个性化选择用药, 以药物抗菌谱、病原学检查、药敏试验结果及不良反应等作为合理选用药物的重要依据。药剂人员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知识的宣传、培训, 协同临床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摘要:笔者随机抽取口腔颌面外科院病历500份, 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标明500份病历中, 使用抗菌药物的476份, 单一用药的占10.08%, 二联用药的占76.22%, 三联用药的占13.70%, 全部采用静脉用药, 使用时间2~3d占68.40%, 4~7d者占29.85%, 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是头孢呋呋辛钠、替硝唑、环丙沙星, 药品费用占总住院费用的比例19.2%。笔者由此认为口腔颌面外科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吴安华, 任南, 文细毛, 等.151家医院2003年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的调查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 (6) :451~454.

[2]刘治清, 邓立梅, 陈敏, 等.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2006, 22 (4) :556~558.

[3]吴敏芳, 汪隼, 顾洪亮.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儿使用抗菌药物的现状调查[J].上海口腔医学, 2007, 16 (4) :436~439.

[4]何清华, 李钟勇, 彭绍贤.外科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 2008, 23 (6) :402~403.

8.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八

摘 要: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本文探索了角色扮演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角色扮演;应用

随着教学模式的改革,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医学院校得到极大的发展,其中角色体验式的学习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获得临床经验,增强课堂互动,并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本实验旨在通过探索角色扮演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为中职学校开展口腔专业课教学提供一定的数据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对象

将我校2014级全体口腔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班:一班为实验班,共47人,采用角色扮演教学法;二班为对照班,共42人,采用传统模式。两班采用同一教师授课,学时、教材、试卷等完全相同。

2.方法

(1)准备阶段

学校准备:将一间实验室改造成一个真实的口腔诊室,配备专业牙科椅、口腔治疗盘、双氧水、5号注射器、碘伏、无菌棉球、甲硝唑等。同时配备多媒体方便教学。

教师准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疾病——智齿冠周炎。教师围绕此疾病编写详细教学案例,制订教学目标并提前发给实验班学生,让学生提前1周准备并进行仿真角色演练。

学生准备:实验班学生4~5人为一组,分配角色(医生、护士、病人、病人家属等),并且设计角色的语言、动作等。要求学生按照教学目标学习智齿冠周炎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和原则等理论知识,准备时间至少1周。

(2)教学过程

根据我校学生的基础差、自学能力差等特点,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着重讲授相关疾病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加入临床具体病例——智齿冠周炎,以便引入特定的角色扮演情景。

让实验班学生按组依次进行角色扮演,整个过程如下:采集病史,包括疼痛开始时间、部位、性质和治疗经过,期间,家属可帮助回忆;口腔检查,包括疼痛部位、症状、周围牙齿的萌出状态和软组织情况;治疗过程,包括冲洗和上药的操作要领,在此期间,护士对医生进行辅助治疗;嘱咐医嘱,包括复诊时间、饮食卫生注意事项、漱口液和消炎药的使用。第一组示范完后,教师进行详细评价,指出不足之处,之后按小组顺序依次进行演练。从第二组开始,先由其他组同学进行点评,之后教师进行补充。

(3)教学评价

分两种,一种为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结果设为满意、不满意,共发放调查问卷89份,回收率为100%;一种为成绩测验,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统一试卷,共发放考卷89份,回收率100%。操作成绩由教师依据操作考核标准进行打分。最后将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4)数据分析

使用SPSS22.0数据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班的教学评价数据对比采用x2检验,两班理论和操作成绩对比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均为p<0.05。

二、结果

从表1中可知,实验班在各项教学方法和效果评价的满意度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它们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2中可知,实验班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班,它们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1.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辅,课堂模式僵化,学生易产生厌倦情绪。而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正好相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把课堂让给了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且自编、自导、自演,学生的兴趣以及积极性被完全地调动起来,整个课堂由原来的一潭死水变活了,也把原来的死东西变为学生脑子里的活东西。相比之下,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显著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能让学生较真实地运用医生的视角和思维去看待病人和疾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时刻关注这个疾病的进展和变化,同时还要时刻面对病人的状态以及患者家属的情绪变化,并需要针对变化迅速采取合适的应对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蕴含了极大的可能性,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知识和能力锻炼,是现阶段较适合医学院校的教学模式,深受国内外从事教学改革的学者的推崇。

在角色扮演教学模式中,教师职能被弱化,很多基础性的知识要求学生围绕着课题任务提前准备,而这一过程就是自学能力锻炼的过程。

3.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更好地适应临床需要

口腔颌面外科是一门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的学科,仅仅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这个教学模式中,大大延长了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时间,减少了教师讲授的时间,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可以有效且快速地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适应临床的需要。

四、结语

角色扮演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为了让角色扮演模式在现实教学中有效进行,就需要教师设计出更加完备的教学方案。学校要配备先进的多媒体和实验设备,同时还要求教师继续优化教学环节,而这些,都值得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反思。

参考文献:

[1]包志凡,等.角色扮演教学在本科生儿童口腔医学课间实习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7).

9.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九

[概述]

白斑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斑块状损害,在临床上和病理上不具有其他任何可定义的损害特征,也不包括局部刺激引起的白色角化症。白斑是一种癌前病变,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吸烟,嚼槟榔,酒、酸辣及过热刺激,牙源性刺激,白色念珠菌感染等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可能与遗传、免疫、缺铁性贫血、维生素缺乏及局部微循环障碍有关。白斑临床上常分为均质型白斑、颗粒状白斑、疣状白斑及溃疡型白斑四种类型。

[诊断要点]

白斑的诊断需在完全去除各种局部刺激因素,至少观察4周后,经临床检查白色斑块不消失或未明显缩小者,才能初步确立。同时,还需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并根据其上皮细胞的不典型性及异常增生的存在,判断白斑的预后。有人认为只有存在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者才能诊断白斑。

1.均质型白斑

(1)为发生于口腔黏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的较硬的斑块,稍隆起于黏膜表面,质地致密,损害形态大小不一,但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舌腹或口底的病损表面也可呈皱纸状。

(2)白色斑块受牵拉时,患处会出现红纹将病变组织分成小斑块。

(3)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或感觉局部发厚、粗糙等。

2.颗粒状白斑

(1)多见于颊部口角区黏膜,又称结节一颗粒状白斑。

(2)损害表面红、白相间,红色区域为萎缩性红斑;红斑表面有许多白色小颗粒或结节突起,常伴有糜烂,刺激痛。

(3)本型白斑多可查到白色念珠菌感染。

3.疣状白斑

(1)损害呈乳白色突起,表面高低不平呈乳头状或毛刺状,基底稍硬,触诊稍硬。

(2)好发于牙槽嵴、唇、上腭、口底;患处粗糙感明显,常因溃疡而发生疼痛。

4.溃疡型白斑

(1)上述三型白斑发生溃疡时均称为溃疡型白斑。

(2)患处有假膜、渗血、白色斑块等多种损害混杂出现。

(3)患者可有反复发作史及疼痛症状。注意,溃疡型白斑癌变的可能性更大。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白色角化症 因长期受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的白色角化斑块。临床表现为灰白色、浅白色或白色的边界不清的斑块或斑片,不高于或微高于黏膜表面,平滑柔软而无自觉症状。最具鉴别意义的是,上述刺激因素去除后,病损逐渐变薄,最后可完全消退。

2.白色水肿 本病好发于中年以上患者的前磨牙及磨牙的咬合线处,患处黏膜水肿呈一透明的灰白色的“面纱样”膜,表面光滑,质地柔软,界限不清,可以部分刮去,但在晚期表面粗糙有皱纹。组织学检查可见棘细胞水肿,棘细胞层增厚。

3.白色海绵状斑痣 为一原因不明的遗传性疾病,患处为特殊的珠光色或灰白色黏膜损害,呈皱襞状,海绵状或鳞片状;病损处具有正常口腔黏膜的柔性和弹性,不像白斑那样发硬粗糙。本病可发生于口腔黏膜各部位,颊黏膜多见;亦可发生于鼻腔、肛门和外阴部。

4.迷脂症 是皮脂腺异位错生在唇、颊黏膜上所形成的一种无主观症状的疾病。患者唇、颊部黏膜上有针头大小的孤立或聚集成簇的淡黄色或淡白色的斑点,看似丘疹,但触之无明显高出,柔软、弹性正常。舌舔有颗粒感,一般无自觉症状。

10.口腔颌面外科学病例题 篇十

[概述]

慢性牙髓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牙髓炎,多由深龋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不典型,故不被患者重视,也容易误诊。慢性牙髓炎病程较长,有时出现不明显的阵发性隐痛或每日出现定时钝痛。患牙一般多可定位。慢性牙髓炎根据髓腔穿通与否及暴露牙髓的状况而分为慢性闭锁性牙髓炎、慢性溃疡性牙髓炎和慢性增生性牙髓炎三型。

[诊断要点]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1)无明显自发痛,但患者有长期的冷热刺激痛病史有的患者还有急性发作史。

(2)检查患牙有深龋洞,但无髓腔穿孔,洞底探诊反应迟钝。

(3)对温度测试多为迟缓性反应,或表现迟钝。

(4)患牙多有轻度叩痛或叩诊不适。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多无自发痛,但患者常诉食物嵌入龋洞内时会引起剧烈疼痛,有冷热刺激痛。

(2)检查患牙有深龋洞,探查洞底有穿髓孔,探查穿髓孔时浅探不痛,深探有剧痛且有少量渗血。由于长期废用,患牙有大量软垢、牙石堆积。

(3)对温度测试敏感。

(4)患牙一般无叩痛。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1)一般无自发痛,但有时患牙有进食疼痛,或有进食出血现象。

(2)检查患牙大而深的龋洞内充满红色肉芽组织即牙髓息肉(息肉与牙体组织相连),探之不痛但易出血。

(3)由于长期废用,患牙及其邻牙有大量牙石堆积。

[鉴别诊断及其依据]

1.深龋 深龋温度测试反应正常,只有当冷热刺激进入龋洞内才出现敏感症状,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而慢性牙髓炎对温度测试引起的迟缓性疼痛会持续较长时间;深龋洞底探查敏感,而慢性牙髓炎探查迟钝;深龋无叩痛,而慢性牙髓炎晚期可出现叩痛。

2.可复性牙髓炎 鉴别关键在于可复性牙髓炎绝无自发痛,而慢性牙髓炎多有自发痛史;可复性牙髓炎对温度测试反应为“一过性疼痛”,而慢性牙髓炎则在温度刺激去除后,疼痛仍要持续较长时间。

3.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 临床对此三种息肉进行鉴别的关键是,用探针仔细探查息肉蒂部以判断息肉的来源。对牙髓息肉和牙周膜息肉鉴别时,还应仔细检查髓室底的完整性,摄线片可助诊断。

[治疗原则]

1.慢性闭锁性牙髓炎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则均采用根管治疗术。

2.慢性溃疡性牙髓炎

(1)早期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干髓术或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行活髓切断术。

(2)晚期 前牙行根管治疗术,后牙行牙髓塑化术,年轻恒牙行根管治疗术。

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有保留价值者,可行根管治疗术,术中要彻底去净根管内牙髓组织,并严密充填根管。对牙冠破坏严重、伴有严重牙内吸收,难以恢复其外形和功能者,可予拔除。

[病例分析]

某患者,女,40岁。自诉右侧后牙近段时期来遇冷热刺激有不适感。

检查:右下6牙合面深龋,探诊不敏感,机械去腐反应迟钝,叩诊(—)。患牙热诊引起迟缓性疼痛,刺激去除后仍延续较长时间。请问其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1.诊断 右下6慢性牙髓炎诊断依据:患牙有深龋,探诊不敏感,去腐迟钝,温度测试呈迟缓性反应痛,叩诊(-)

2.治疗 根据右下6的根管情况选行根管治疗或牙髓塑化治疗。

3.注意事项 一般慢性牙髓炎,其牙髓多有坏死、分解或化脓性病灶,故不宜选行干髓术否则,易致残髓炎。

[思考题]

1.试述慢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2.试述慢性牙髓炎与可复性牙髓炎的诊断要点。

3.试述牙髓息肉与牙龈息肉、牙周膜息肉的鉴别要点。

11.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 篇十一

1 明确学习目的,提高综合素质

临床见习教学是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医学院校后期教学的重要实践阶段,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桥梁,也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阶段,对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临床意识、临床技能有极大的作用,为培养医学生初步的职业素质和对病人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为今后毕业实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它既是在校学习的延续,又不同于在校学习[1]。临床见习所学的不再只是硬生生的理论知识,而是实践性强的临床操作知识与技能,所接触的也不再是书本,而是患者。因此,对临床见习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要自始至终保持正确的临床学习目的和方向。作为一个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应是其终生的职责。我们认为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根据口腔颌面外科特点,在整个临床见习阶段,始终贯彻医德教育,着重教育医学生要有正确的手术观,必须以患者利益为前提,努力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和树立服务观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尊重患者和关爱精神是医务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为提高综合素质,我们要求学生在临床学习上,不仅要严谨认真、勤学好问,而且要多看多做多练;在临床工作中,要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见习时,我们还结合具体的临床病例,进行相关医患关系和医学伦理学方面的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医学综合素质。此外,在带教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口腔颌面外科基础普遍比口腔内科基础差。部分学生认为将来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可能性不大,或不愿意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因此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目的也不明确,学习质量也因此得不到保证。此时,身为带教教师,我们总是以自己的临床经历教育学生,使其清楚地认识到只有系统地掌握各方面医学基础知识,才能提高综合技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2 开展临床病例讨论,注重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

临床病例讨论是医疗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见习中开展临床病例讨论,可教会学生分析病情、归纳病例特点、总结诊断依据及制定诊疗计划等,使其掌握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训练其临床思维能力。我们认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口腔颌面外科见习的重点,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也是教学工作的核心之一。临床见习带教必须强调正确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更加注重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2]。病例讨论的过程就是对疾病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是能力锻炼与提高的好办法。具体做法:首先我们在课前选择有重要症状和异常体征的典型病人,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因为细致地观察病情是锻炼临床思维的基础,是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例如智齿冠周炎是口腔颌面外科感染章节常见的疾病。学生通过课堂教学已经熟悉了它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见习时选择典型的急性冠周炎患者让学生参与问诊、检查、读X线片, 然后做出初步诊断。在教师的引导下, 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让学生自己发表个人意见, 互相讨论, 加深记忆,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和培养学生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

在见习带教的整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课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见习病例均由学生去采集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做出初步诊断,并提出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治疗方案。一般可将10余个学生分成两组,每组挑选1个代表进行问诊,其他学生补充。问诊过程中,由于学生对病情不熟,问了几句就无话可说,教师及时协助,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问诊方法和问诊技巧,让学生准确、有效地采集病史。采集病史是临床医生接诊患者的第一步,也是学生要迈过的第一关,临床见习时学生最直观地学习教师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培养他们医患交流技巧,帮助其渡过问诊关。问诊、检查完成后回示教室,由两组学生书写病历。小组讨论后选派学生作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最后对学生书写的病历进行点评、补充及修正,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以进一步加深印象。在带教中我们有意识地选择几个关键概念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病例的鉴别诊断,然后由学生自己分析,教师以提示的方式予以补充和纠正。经过学生的分析,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再有计划、有准备地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提出要点和临床诊疗中的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这一类疾病诊治的新进展,并结合特殊病例,引导他们阅读相关资料[3]。通过由浅入深地讲解,使学生理解问题并形成完整的临床思路。培养学生的横向思维,即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的能力。此外,在见习带教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及加强学生体格检查的能力,使其规范化。因为口腔颌面外科的急症较多,例如口腔颌面部外伤、颞下颌关节脱位等,口腔颌面部专科检查在口腔科疾病的诊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高科技检查手段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的进步,使许多疾病的诊断变得更加容易;但另一方面,却削弱了年轻医师的临床体格检查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对疾病的诊断过分依赖于仪器的检查,而不进行临床思维的判断推理,其结果将使他们在缺乏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检查时,无法对疾病进行诊治,尤其是急重症的诊治,这对医师的成长,对他们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3 锻炼与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从学校书本知识学习转到医院临床技能学习,是理论向实践过渡的阶段,是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开始。但学好理论知识不等于掌握了能力,会背书不等于会看病。临床外科本身注重实践性与操作性,最基本的无菌观念、换药、拆线等基本技能的最先获得来源于见习阶段。同时,没有扎实的临床操作技能作基础,将来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颌面外科医师。因此,外科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对于医学生的临床见习应从最基本的临床操作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学生见习外科最大愿望是能够参观手术,能亲自进行一些简单的外科诊疗操作。但以往的见习过程中很少有这样一个机会,甚至有人认为这些都是实习时才参与的。我们认为无菌技术、敷料更换、拆线等感性认识极强的基本操作,在口头上均难于讲清,应让学生亲眼看、动手做。比如拔牙时, 教师可让学生做一些术前准备、消毒、让学生选择牙钳、牙挺和骨凿等手术器械,让学生将理论课学的知识应用于临床实际,教师拔牙过程中一边讲述一边示范, 让学生参与临床操作的全过程,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记得牢、学得好。同时,有机会就安排见习生参观手术,在参观的过程讲解相关知识点,例如学生觉得很抽象的腮腺解剖、颈部层次解剖通过见习变得更加直观具体;选择病例跟带教教师一起进行正规的外科换药和拆线,边操作边讲解,这种方式很受学生欢迎。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使其实际操作能力得到了锻炼与提高。

4 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临床见习效果,我们根据颌面外科的临床特点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带教教师通过启发、设疑等方法正确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对疑惑之处进行提问,共同讨论,从中找到正确答案。让学生对见习疾病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将课堂上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大纲要求,采用以疾病的症状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来讲授,通过问题式的学习,帮助学生去理解,诱导学生思维[4]。例如,学生在颌面部外伤一节的见习时,教师首先提出常见上下颌骨骨折的特点、部位、伴随症状,用什么方法和辅助手段去进一步明确诊断等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思考,找出疑难问题,提出各自的诊断思路。然后组织他们讨论,让学生各抒己见。这种教学方法,其明显的优点在于它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既巩固了课堂所讲授的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学会初步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手段上,我们结合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具体情况,采用了多种手段教学的辅助形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充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并辅以图表、幻灯、口腔颌面部教具等手段,学生反映印象深刻,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例如,颞下颌关节疾病是颌面外科的教学难点,但同时也是颌面外科的常见病。针对此情况,我们事先收集好有关颞下颌关节病的临床资料、头颅模型,并充分利用医院的数字化影像诊断系统收集典型的颞下颌关节正常的和有典型病变特征的三维CT图像,课上演示颞下颌关节不同疾病的发病情况,与学生一同讨论,引导学生对该病作出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方法,真正做到了有谈、有议、有写。既形象又具体,然后再结合床边病人教学,使理论与临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5 注重提高带教教师的素质

我们认为出色地完成见习带教任务,一定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去有些人认为学生见习不同实习,教师可以轻松少管,带学生到医院走一走,看一看,有点感性认识就行了。显然,这种想法是不对的。组织学生临床见习,工作繁琐但很重要。在颌面外科见习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示教,而且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因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5]。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重视,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为人师表的工作态度。每次带教同时要指导10-15名学生,尤其在学生分组询问病例时,带教教师不仅要反复巡回指导,还要随时发现和纠正学生出现的不规范操作和错误,解决操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所以要求带教教师要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其次,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丰富的临床经验,要在带教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此外,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师生间良好的感情。因为在紧张压抑的状态下,学生难免畏首畏脚,难以充分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带教教师态度和蔼,环境宽松,学生敢问、敢讲、敢做,才能树立信心,越学越好,从而提高见习的教学质量。

通过带教见习深切体会到,在带教工作中首先要做好组织准备工作,要有计划性,在带教工作中结合科室特点,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不但让学生学到专业知识,而且学到良好的医德和医学伦理知识。同时教师要不断充电,提高自己的素质与内涵,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较好完成带教任务。

摘要: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见习是为了培养与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要明确学习目的 ,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从而提高见习的教学质量,以增强教学效果。要做好口腔颌面外科临床见习教学工作,还需要教与学双方共同的努力。

关键词:口腔颌面外科,见习带教,医学生

参考文献

[1]吴礼安,杨富生,文玲英,等.儿童口腔科临床见习带教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1):75-76.

[2]潘征,夏何玲.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体会[J].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3,1(11):97-98.

[3]柴丽萍,张伟红,苏振忠,等.引导见习学生主动学习加强临床能力培养[J].医学教育,2003(1):40-41.

[4]兰和魁,封志纯.现代教学方法在儿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实践和思考[J].医学教育,2005(2):45-46,49.

上一篇:军训文艺联欢晚会活动策划下一篇:团结协作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