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

2024-11-08

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精选9篇)

1.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委和市政府、市政协重点民主协商计划安排,从10月份起,沈伟副主席率“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专题调研组,赴有关县市区实地调研,走访重点企业、示范项目,召开市直相关部门调研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并赴浙江衢州学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立足生态、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发展绿色生态农业,为建设现代农业强市打下较好基础。示范创建初显成效。我市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试点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综合示范区。创建郎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6个省级示范区,宁国、广德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以及12个国家级、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全市农产品企业创成安徽名牌产品45个。宣州洪林农业现代示范区被授予全国第七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皖江禽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初步形成。全市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个、省级92个;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43家、省级29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90家。发展模式探索创新。大力推广并逐步形成畜禽—沼—粮(菜、果等)、经果园立体种养、稻田立体种养、小流域农业生态治理、休闲观光农业等典型模式。推进传统农业向农产品精深加工、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延伸,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星级示范点12个。

2015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达1411万人次,实现收入62.7亿元。基础设施初步改善。大力开展土地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十二五”期间,累计投入各类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64.15亿元,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6.47万亩,新增耕地1.2万亩,提高耕地质量等别约1等。新改建田间道路1100余公里,田间道路通达度近95%。涉农改革稳步推进。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1-9月份,发放农房抵押贷款278笔、4774万元,累计贷款余额8352万元。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审核颁发“两证一书”25651处,成立管护组织481个,覆盖耕地面积21.89万亩。紧抓国家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建设机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

然而,我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等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不够,投入“小、散、乱”且效果不明显,计划设立的农业发展专项基金推进慢。县市区土地出让收益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政策没有完全落实,农田水利专项资金和工程维修养护资金不足。受洪涝灾害影响,全市5254处堤防(护岸)、98座水闸、59座泵站、5489处塘坝及灌溉设施需要修复。偏远山区机耕路等级差,机械化生产难以推广。

不够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可追溯体系有待构建。

绿色生态农业是集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稳定、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经济高效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我市提出在全省率先创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就必须直面现实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营造有效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打造全域、全产业链绿色生态农业样板,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

(一)理念先导,明确发展定位。

农业是宣城的优势,是全面小康的基础。我市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资源、有基础、有潜力,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推进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市民强化绿色生态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把握“绿色”、“生态”特征,坚持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坚定不移地走规模适度、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依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抓紧制定我市绿色生态农业发展行动计划。坚定“面向长三角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和供应基地”发展定位不动摇,借助绿色生态优势,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以建设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发展健康养老产业,培育创建特色小镇为抓手,全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二)改革发力,完善体制机制。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

(三)标准引领,构建安全体系。

紧扣我市粮食、蔬菜、茶叶、畜禽、山核桃、竹产业、中药材、木本油料、特种水产等特色产业及主导产品,加快制订彰显地方特色、符合国标省标的绿色生态产业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实行农产品分等分级、优质优价,逐步建立我市农产品绿色生态标准体系。创建一批生产设施、生产过程标准化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示范点、示范区,推进规范化、标准化生产。以申报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为重点,实施“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培育计划,各县市区每年选择1-2个现有优势产品进行培育,积极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以“互联网+”引领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构建品牌营销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和经济效益。

要更加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出台激励政策,加大补助力度,力争2017年前完成已划定畜禽禁养区的养殖户关停或向宜养区搬迁。建立“市场主体回收+专业机构处置+公共财政扶持”的农作物秸秆、废旧地膜、农药废包装处理机制,建设覆盖全市的回收网点和资源化再利用加工厂。重点在各级农业示范基地、高标准农田等区域,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建设化肥农药零增长示范区。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立农产品安全标准与检测结果定期发布机制。加强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落实乡级监管机构专职人员和村级农产品

制定长远规划,增加生态建设和管理技术要求,统筹土地平整、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等工程,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高标准基本农田管理,落实保护责任单位、管护资金和县、乡、村管护责任。要将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突出全市灾后重建工作重点,加大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申报力度,力争更多中央、省级投资支持我市灾后水利重建工作。积极争取省级加大对面上小型水利工程的补助标准和力度,适当延长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实施时限,争取改造资金得到足额落实。加大小型水利工程产权管理制度改革推进力度,引入市场机制,明晰产权归属,进一步明确群众参与水利工程管理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五)规模经营,实现持续发展。

新型主体是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的生力军和引领力量。要总结近年来发展实践,减少行政干预,尊重市场规律和主体发展意愿,引导各类新型主体有效管控风险,适度规模发展。发挥我市林业资源优势,以生态林业产业化为方向,大力发展山核桃、银杏、香榧等特色经济林和中药材等林下经济,支持宁国、广德等地做大做强竹产业。创新金融服务,提高保险标准,倾斜项目资金,鼓励各类新型主体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为基础、农业科研院校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

2.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 篇二

肇东市设施农业经过近两年的强力推进, 已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市设施农业总面积1.05万亩, 其中蔬菜种植面积9525亩, 瓜果面积520亩, 食用菌面积380亩, 花卉面积75亩;共有各类设施9120个, 其中连栋日光温室1858个, 塑料大棚7262个。全市现拥有500亩以上棚室群3个, 300亩以上棚室群3个, 200亩以上棚室群18个, 100亩以下50亩以上棚室群22个。肇东在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中, 主要有以下好的经验和做法。

1.1 财政资金补贴机制。

肇东财政对当年新建达标的塑料大棚小区补贴2万元;对塑料大棚建设规模达到100个以上的小区补贴10万元;对当年新建达标的日光节能温室小区补贴3万元;对日光节能温室建设规模达到10个以上的小区补贴5万元。在积极进行配套投资的同时, 还以财政贴息方式为农户协调信用社小额贷款, 以少量财政资金调动金融机构大量信贷资金, 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效力。截至目前, 肇东乡村累计投入补贴、奖励与贴息资金约0.1亿元, 带动农户用于设施农业建设的直接投资或间接融资累计约达1亿元。

1.2 典型示范带动机制。

肇东十分注重培养设施农业典型, 通过典型引路、大户带动, 提高农户积极性, 提升设施农业的种植水平和经营能力。肇东寿光食用菌园区是市政府重点扶持的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位于太平路东侧, 占地400亩, 总投资800万元。园区共26个单元, 每个单元建72平方米生产菌房一座, 450平方米、550平方米节能温室各一栋。农户共出资500万元建生产菌房26座, 节能温室52栋。镇、村两级出资近300万元, 为园区架电、绿化并修筑红砖路2100延长米, 彩色水泥围墙2000米, 为每个单元安装沼气池一座、深井一座。该园区于2008年4月初开始兴建, 并于当年9月末竣工, 现以投入生产。产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等食用菌, 年生产食用菌可达100万袋, 产食用菌300万斤, 纯收入可达125万元, 户均纯收入5万元左右。该园区与山东寿光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达成协议, 聘请寿光技术人员对园生产进行全程指导, 将该园区建成与寿光蔬菜市场紧密对接、一体销售、功能互补的食用菌批发市场, 从而扩大食用菌生产规模, 提升发展质效。

1.3 产品质量控制机制。

肇东以现代设施农业建设为平台, 全力调动广大农民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的积极性,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强化广大农民的品种意识和品牌意识, 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品牌创效益的经营理念。近年来, 高度重视优质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 共引进“美国红提”等新型优质果蔬品种50个, 有28个品种已试验成功并大面积推广。市农业主管部门积极宣传并配合各产区做好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 增强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市取得绿色无公害果蔬认证的有15个品牌, 覆盖种植面积达13万亩, 为实现农产品优质、高效、安全目标奠定了良好基础。

1.4 市场流通渠道建设机制。

为保证设施农业产得出、销得畅、效益高, 肇东各基层政府积极搭建产销桥梁, 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 解决好生产与市场的衔接问题, 确保各个流通环节畅通无阻。通过引导扶持农村建立各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 强化农产品运销专业队伍, 培育乡村农民经纪人, 招商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或蔬菜批发市场、销售公司等手段, 依托各类中介组织, 借助现代信息网络平台, 从规划建设、农资调配到农产品加工、销售, 以及质量安全检测等进行全程服务, 为设施农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目前全市有各类专业合作组织300余个, 农民经纪人1000余人, 建有大型批发市场2处, 中型市场3处, 较好地保证了产品快速顺畅的市场流通, 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2 目前制约设施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短缺。

经过多年的引导和实践, 农民对日光温室的认知程度较高, 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较大的发展热情。但由于设施农业投资较大, 而肇东农业经济积累不足, 农民筹资能力弱, 政府补贴的范围和标准有限, 信用社贷款仍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资金问题依然是当前设施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2.2 土地流转难。

土地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区域性种植规模的有效扩大。在规划建设集中连片的专业化种植区域过程中, 关于土地的权属和使用问题, 成为困扰工程规划和实施的重要因素。有多个连片种植小区计划因部分农民不愿意把土地通过转包或出让使用权的形式进行流转, 而规划区外的农民虽有积极性, 却没有经营使用权, 导致计划搁浅。

2.3 基础设施落后。

肇东农业基础条件较差,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历史欠账多,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缓慢。在规划建设选址时, 往往受到原有地段有效灌溉面积少、水利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和限制, 无法满足当地农民对发展设施农业的需求, 造成了规划布局往往在城郊区安排较多, 极大地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2.4 技术服务滞后。

肇东科技服务体系仍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力量不足, 培训手段和方式比较落后, 信息网络和市场建设相对滞后, 不能满足现代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而且技术服务在生产时间的跟踪上, 存在着重产前、产中服务, 轻产后服务的现象, 对农产品的储运、保鲜、包装、加工等各个后续环节, 缺乏应有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服务。

2.5 市场销售问题。

肇东设施农业的规划布局比较分散, 缺少具有足够市场竞争实力的大规模种植区域。尽管产出效益较好, 但由于配套的储运、加工、包装等环节受到产地规模的限制, 无法吸引足够的投资, 更谈不上产销同步发展。市场销售环节的缺位, 使设施农业效益大打折扣。

3 设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肇东市政府应聘请有关农业专家和农技工程师, 针对肇东市不同区域的自然特点和资源条件,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与规划, 立足实际, 分类指导, 强力培育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设施农业生产区域。

3.2 建立科技支撑体系, 打造农业技术人员队伍。

应积极加强与区内外科研院校的交流合作, 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开展讲座, 并进行实地指导, 重点抓好农业技术人员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设施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的技术知识培训。加大新技术推广力度, 严格按照设施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实施, 进一步加大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投入。

3.3 健全市场服务体系, 建设农产品销售队伍。

牢固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思想逻辑和行为准则, 在占据本地市场的同时, 把眼光放在外地市场的开拓上, 及时掌握各地农产品需求信息, 引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 开辟销售渠道, 拓展市场空间。大力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营销队伍, 在设施农业集中区, 建立农产品销售协会或中介服务组织。

3.4 建立质量安全体系, 增强品牌意识。

品牌是优质产品的标志, 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和提升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针对肇东气候特征, 增加设施农业中的名、优、特、稀蔬菜品种的生产比重, 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生活需要。积极推广无害化栽培新技术, 加快绿色食品认证, 提升设施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3.5 增加财政投入, 加大金融扶持。

建议将设施农业专项列入农业产业化扶持项目, 在资金上提供必要的保障。积极协调当地企业与从事设施农业的乡村进行结对帮扶, 加快全市设施农业发展步伐。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应转变方向, 向设施农业倾斜, 对于农民建设温室大棚可适当提高最低信贷额度, 解决设施农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

3.6 促进土地流转。

3.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 篇三

一、河南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15.85万个。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经营范围,已由早期的单一从事种植、养殖业生产,逐步向种植、养殖、加工一体化生产经营发展,并向统一供应生产资料、统一耕种、统一开展病虫害防治、测土、施肥等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烘干、统一储存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正在形成专业化生产、区域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合作组织模式,出现土地股份合作、联合社、资金互助合作、加工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涉农服务更为专业,利益链接更为紧密,加速了土地流转,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尽管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由于受相关法律政策体系尚不完备、农业市场化机制尚不健全等因素制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

(一)发展理念亟待提升。一是农民认知程度不够。二是部分乡镇干部观念因循守旧。三是一些基层政府急躁冒进。

(二)融资瓶颈亟待突破。农业生产经营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前期资金持续注入。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经济实力有限,由于信贷融资困难,面对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普遍感到束手无策。信贷资金来源受限和持续巨额资金需求之间的矛盾制约了经营规模的扩大,部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资金链断裂,难以为继,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三)农业比较效益亟待提高。一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由于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着农民参与者少、规模小、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低、经营模式单一、收入少、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许多农民合作组织、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等仅开展了农业生产的耕、种、植保、收获、养殖、防疫等农产品生产及服务,还很少有能力扩展到收购、仓储、加工、运销等农产品增值环节。规模生产经营主体,除了进行农业生产需要支付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费用,耕、种、浇、管、收费用,雇佣劳动力支付工资外,还要支付土地租金,致使其利益空间狭小,增值收益空间不大,使他们处于保本微利经营状态,严重制约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壮大。二是流转土地“非粮”比例日益加重。由于种粮经济效益低,部分土地流入方基于经济利益诱惑,驱使他们在流转到手的耕地上从事“非粮”活动,有的基层改变耕地的用途,从事非农生产活动,完全背离了国家鼓励土地流转的宗旨。

(四)内部管理有待加强。目前,我省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机制不完善。许多农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没有在主管部门正式注册登记,组织者、经营者对本组织的运行宗旨、机构设置、职责划分等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考虑,导致其发展、运行不够规范,制约了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发展和完善;二是管理不规范;三是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虽然我省的土地流转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目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多处于起步阶段,成员数量少,业务范围窄,多数只停留在信息、技术服务及初级产品包装、销售的层面上,进行深加工、精加工等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的很少,由于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许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开拓能力、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达不到规模化、组织化的要求,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发展。

三、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建议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就是要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建设,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提高农业发展质量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为主线,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培养一批经营规模大、运作机制新、产业基础牢、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营管理好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一)强化服务引导,推进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发展。一是加大投入。要充分整合各部门涉及到农业、林业、交通、国土、能源等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包土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同时按照“谁享受、谁负担”和自愿的原则,引导民间投资主体自主投入;二是积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明晰产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管理符合金融机构的信贷准入要求。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法律地位、认定标准、注册登记等,推动其成为独立的、稳定的承贷主体;三是建立县、乡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步伐,支持流转整合土地、山林、设施等资源。

(二)破解融资瓶颈,加大金融对新型经营主体支持力度。一是创新信贷支持方式。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制定支持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配套政策和具体措施,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贷款门槛,扩大信贷额度和发放专项信贷,全面推行林权抵押贷款,积极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尽快形成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二是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对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投入。探索开发直接融资工具,支持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地方政府和民间出资设立融资性担保公司,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服务。鼓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切实破解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三是积极鼓励农户联保贷款。采取由个人申请、多户联保、周转使用、责任连带、分期还款的管理办法,简化贷款手续,放宽贷款期限,实行优惠利率进行小额信用贷款。

(三)加大机制创新,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发展体制机制。一是创新保险支持方式。鼓励保险机构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开发具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二是创新农业保险险种,加大农业保险理赔力度。在商业保险不愿介入的领域,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形成以政策性保险为导向、多层次的农业保险体系。实行差异化的农业保险扶持政策,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和理赔标准,通过各类保险制度稳定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立和完善政府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保险政策。三是探索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巨灾风险补偿基金,健全完善相关权益机制,逐步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4.农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篇四

一、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

温州是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为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市委、市政府于2012年初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等1+10个文件,全面推进我市农村改革试验。我县作为温州农村改革的重要区域之一,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改革工作,大力推进农房集聚、“三分三改”、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为农业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2年,全县经济作物(含蔬菜)种植面积达28.6万亩,产量约40.2万吨,产值约10.3亿元,农业产业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化、专业化、现代化、规模化特征。我县农业产业主要集中在马站、灵溪、龙港、桥墩等四个区域,经济作物面积分别4.8万亩、5.6万亩、5.4万亩、4.5万亩,占全县71.0%。我县农产品主要以番茄、草莓、葡萄、杨梅、茶叶、油茶、黄栀等为主,形成了较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品”或“几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如以灵溪郭家车村、龙港双龙村、马站中姑村为中心的万亩越冬大棚番茄基地;以观美新岸村为中心的千亩大棚黄瓜丝瓜基地;以桥墩凤岭村为中心的千亩杨梅基地,以桥墩八亩后村为中心的万亩茶叶基地,以桥墩小沿村为中心的千亩油茶基地等。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步伐加快,现代科技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钢架大棚比例逐年提高,微喷滴灌技术、太阳能诱虫、遮光遮阳设施普遍应用,大大提升了农业效益,我县番茄国外优良品种应用率达95%以上,微型节水滴灌技术应用率达82%,穴盘育苗技术应用率达63%,有机肥应用率达88.9%。“三分三改”深入推进,使土地大规模流转成为可能,提高了工商资本投资农业积极性,瑞丰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晨虹农业有限公司、锦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银奥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投资农业,大项目大投入,提升了我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二、我县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一是缺乏政策引导。我县是农业大县,农村人口众多,加快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是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县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政策尚未出台,农业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产业布局等仍不明确,对农业领域的新情况新发展缺乏政策引导,农民种什么、种多少,纯属于个人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容易出现一哄而上,不利于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农业风险防范机制还未形成。农业是弱势产业,抵御各种风险能力较差,每年自然灾害都给农业造成重大损失,农民灾后生产自救能力较弱,影响农业发展后劲,农业政策性保险除水稻种植外,农作物、经济作物等保险还未开展。

2.农业产业投入不足。一是财政扶持力度不大。2012年财政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发展资金不到1500万元,比2011年还减少200多万元,低于全省同类县市的水平,不能对农业产业项目形成有效支持。譬如对于设施农业,效益高、产出高,但在设施投入也大,新建一亩钢架大棚需要投入2.0万元左右,而我县仅对部分钢架大棚实施补助,每亩在1500-3500元之间,补助资金300万左右,与邻近的瑞安市相比差距甚大(瑞安对建设钢架大棚的农户给予50%的财政补贴,补助资金达2400万)。二是金融业支持农业发展力度不够。由于信贷门槛较高,担保手续繁琐,限制条件多,且农民承包的土地和房屋不能抵押等原因,往往造成在农户最需要投入的时候缺少资金。如温州市雅发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办初期,急需30万元购买塑料薄膜等农业投入品,但最终未能拿到贷款,理由是农业风险太大,要有抵押,马站恒丰蔬菜合作社的情况也是如此。

3.农业用地难以保障。一是土地流转难度依然较大。虽然县政府提出年底前要基本完成全县所有村的地改工作,但由于二轮土地承包时有近三分之一村承包证没有发放到户,影响地改工作顺利推进。已完成地改的村也大多数是流于形式,土地真正流转还存在诸多障碍,土地大规模流转则难度更大,这种情况对集中连片、规模化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制约作用。二是农业所需的辅助用地无法得到妥善解决。农业生产必备的仓储、冷藏、包装、交易场地及生产管理用房等用地被视同工业用地,由于土地指标紧缺,而无法得到解决。

4.管理服务有待加强。一是专业人员缺乏。我县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断层现象非常严重。目前灵溪大棚蔬菜面积超万亩,仅有2名50岁以上的农科员。龙港镇设施蔬菜生产面积也达3000亩,却无一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二是品牌培育力度不大。我县大棚番茄面积达2.3万亩,但无地理标识证明商标,不利于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制约了产业的提升。三是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到位。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不大,品种结构单一,抗击市场和自然风险的能力脆弱;种植技术、病害防治技术等培训、指导不到位,往往滞后于生产,一旦病害发生,为时已晚。另外,对农产品市场信息提供、产品质量监管等等工作,还相当薄弱。

三、加快我县农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1.出台政策,引导农业产业健康发展。一是要提高认识。我县属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总体水平不高,农业仍是农村群众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农业基础产业重要性的认识,以认真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契机,紧紧把握我县农业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充分发挥区域特色优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我县农业转型发展。二是要尽快出台《关于促进我县农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现阶段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发展重点、产业布局、保障措施等,把农业产业引向规范、有序、持续发展轨道。三是加大保障力度。积极探索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现形式,争取将农业保险覆盖到农作物、经济作物,尤其是大宗农产品如番茄的保险,着力化解种植风险,为农村创造一个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2.加大投入,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后劲。一是县财政应大幅增加农业产业扶持资金,重点补贴钢架大棚、节水滴灌设备等农业配套设施及农业精品园区、农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农业产业发展。二是要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通过政策引导逐步建立以农户投入为主体、政府扶持为导向的投入和发展机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增加对农业的贷款支持,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支持农业发展,扩大农业发展的资金总量。建议县政府借鉴余姚市的做法,成立国有独资的农信担保有限公司,逐步探索对农民进行综合授信,对于获得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称号或受到地方政府特殊奖励的单位和个人,要在评级、授信、信用等方面给予优惠,并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农村金融的多元化。金融部门要积极尝试按自然村、行政村集体担保或根据政府授信等级,解决农户和龙头企业缺资金、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加大对农业信贷支持力度。

3.深化地改,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活力。一是要继续深化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土地合作社组建等工作环节要到位和规范,确保有质有量地完成地改工作目标,真正破解土地流转难问题,要加快土地流转中心建设,实现土地要素市场化流转和配置,为工商资本进入农业领域提供便利条件,有效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方向健康发展。二是要重视解决农业生产用地和配套设施用地。县有关部门应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意见》精神,对流转期限5年以上并签订合同、经营面积100亩以上的种植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场和农业企业等建设温室大棚等用地,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管理用房等临时性配套设施用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允许其在流转土地范围内按流转面积5‰左右比例使用土地,并作为设施农用地办理用地手续,不纳入农用地转用范围。三是要考虑在我县重点农业生产区域建设3-5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广大农户提供平等竞价的平台,切实维护广大农户权益,并通过建立良好的市场经济新次序,实行优质优价,促进品质提升。

5.农业产业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篇五

一、现状及成因

通过几年的努力,晋中市资源性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呈加速增长势头,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目前,晋中市资源性企业总数达259个(主要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煤焦铁企业),转型投资现代农业企业达 397个(包括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下煤焦铁企业和部分工商企业),投资项目433个,其中:种植业项目127个(包括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28个,设施蔬菜3200亩,现代水果产业1万亩);养殖业项目73个(规模养殖小区达到37个);投资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23个(其中亿元以上的3个,5000万元--亿元的2个,3000--5000万元的4个,1000--3000万元的10个,1000万元以下的4个)。转资总额达到26亿元,年实现利润3亿元,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5万人。“煤老板”变成“农老板”已成为晋中市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热门话题。分析其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晋中是我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之一,工业基础较好,民营经济发达,改革开放以来,造就了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民营企业。据该统计,全市民营工商资本闲置资金多达200亿元,为民营资本投资农业领域奠定了基础。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一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企业利润率大幅下降,从获取最大利润的角度考虑,大量民营工业资本急需寻找新的投资渠道和增长点。

二是投资农业项目盈利潜力较大。晋中市民营工商资本转资发展农业项目之前,大都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和分析。他们认为,目前除了少数产业外,多数工业行业如电线电缆、金属制品、建筑施工等盈利水平下降,许多工业产品利润已经很薄,而农产品深加工领域市场前景看好,再加上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这使他们对农业投资有了新的估价,意识到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个潜力很大而且具有长期稳定回报的.投资市场。从调查情况看,转产项目普遍赢利情况较好,这些项目相比传统工业项目总体赢利能力提高。用一名企业家的话说:赶上好年头赚大钱,赶不上好年头也不赔钱。再加上晋中市地省城附近,靠近巨大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消费市场,区位优势得天独厚。这些,使民营企业家敏锐地看到转型发展现代农业正当其时。

三是投资农业项目的环境越来越好。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目前全社会重视发展农业、反哺农业的氛围日渐浓厚。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对农业投资项目在土地、资金、电力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经营环境越来越有利。晋中市委、市政府把握机遇,加强引导服务,强化政策扶持,对转型发展现代农业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二、形式和特点

1、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为突破口,产业整体转型,地下支持地上。

介休市维群现代新农业园有限公司为煤焦生产企业,在积累一定资金的基础上,依托地下优势,拓展地上“黑转绿”,积极寻求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开始了以地下资源武装地上资源、以黑色资源培育绿色资源、以有限资源发展无限资源之路,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发展高效农业经济园区。该园区占地710亩,是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引导周边农户实现科技致富的农业项目。项目总投资8755万元,拟建设集种植、养殖、良种繁育及沼气工程为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示范园。目前,200个大棚已经见效,由于采取了最新的大棚技术,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每个日光能温室年收入达4-5万元,每个移动式大棚年收入近万元。山西左权宏远煤化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山西宏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利用生物质生产聚十一酰胺植物工程塑料及制品项目”。主要是以绿色植物替代石油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其70%的原料来源于农业经济作物——蓖麻。巨大的需求量可带动山区、干旱地区蓖麻的大规模种植,从而大幅度带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为解决贫困山区的三农问题创造了良好条件。项目总投资14460万元,项目投产达效后,年产聚十一酰胺植物工程塑料1000吨,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2340万元,利税11165万元,利润8546万元。目前已带动种植蓖麻500亩。另外介休大佛寺煤业集团的老总任长生,现在已经计划周转1000多亩土地,规划发展新型现代农业园;还有介休路鑫集团,已经流转了1200亩土地,目前也将规划发展一个现代农业园。

2、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切入点,实施技术创新,增强竞争力。

近几年来,我市的畜牧业发展迅速,加上市、县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大力扶持,高效现代畜牧养殖业已经显现。鉴于这种情况,煤焦等领域转型的企业看到了商机,也为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找到了切入点。目前,我市近万头规模以上的猪场达到19个,而且发展的势头还很猛,正在办理土地等事宜的还有多家企业。其中:介休市帅达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由当地一家大型洗煤厂转型而来,公司从注册以来,以生猪养殖为载体,以有机、环保技术为支持,采取“猪-污-沼-肥-种-加”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科技养殖。公司设计总投资5000余万元,分两期完成。目前已经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现代化高标准的养殖区(年出栏1.5万头生猪,种猪1500头)和采用山东寿光技术的日光温室大棚40个(长130米宽10米下地0.6米),并引进北京菲涅尔科技有限公司的1200立方的沼气项目(土建已经全部完工),从而达到年产沼气30万立方,不仅够公司自己使用,还可以向周围村庄500户提供沼气作为生活燃料。该项目全部建成后,猪场的规模将增至年出栏生猪30000头,优质种猪3000头,资产总值达2741.38万元,净资产2121.82万元,年实现销售收入达694万元,税后利润204.69万元。 山西厚基伟业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落于昔阳县大寨镇阳坡村,占地75亩,是我市一个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它的前身是山西厚基伟业商贸有限公司,主要经营煤炭开采业。经过近四年时间的产业转型发展,现在总投资4800余万元的2万头种猪繁殖基地已初具规模。年出栏商品猪已达30余万头,年可转化玉米等农产品量1200余吨,企业可新增原料基地2000余亩,带动农户1000余户,现在另一个占地40亩的畜禽定点屠宰项目也在紧张的筹建之中。目前,公司+农户式的商品猪养殖格局也已成,并且走出了畜禽养殖、生产、加工、销售的规模化产业和系列化经营的发展路子,一条产、供、储、消一条龙企业在宋以斌董事长的带领下崛起于晋中大地。

3、以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为主攻方向,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软肋,在这个行业里隐藏着很多的商机,特别是在小杂粮、玉米、干果加工上至今没有一个高标准的产业链加工企业,从事加工的企业发展缓慢,产品都是很一般的初加工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为此,一些有眼光的转型企业开始进入农产品加工领域,大胆尝试,取得了一些成绩。榆次德御农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前身是煤矿企业,投资1400多万元,建成晋中市规模较大的小杂粮深加工企业。目前正同中国食品公司、有关科研院校引进小杂粮加工项目,打破小杂粮难于发展的瓶颈。和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是由煤矿转型的企业,该企业投资了近亿元建设中药饮品加工厂和五万亩药材基地。目前发展良好,对当地的带动能力很大。介休维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由当地煤炭运销公司兼办的玉米深加工企业。目前加工玉米达到20万吨,其中生产淀粉12万吨、饲料混合粉5万吨、口服葡萄糖3万吨。另外,灵石县的房阿强以前是个煤老板,现在又多了一个身份——山西强隆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表示,要把灵石县丰富的核桃资源进行深加工,把核桃作成一篇大文章。目前,这个位于灵石县英武乡平泉村的现代化企业一期工程已经完工,1000吨精品鲜核桃仁和1500吨琥珀核桃仁生产线已经投入生产,二期300吨核桃油生产线也正在建设之中。

4、以建设生态庄园经济为创业舞台,多元化发展,全方位转型。

左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整体搬迁行政村19个,自然村119个,如何引导私营资本和先进的生产要素向闲置资源转移,左权县创立了生态庄园经济,给资源型企业提供了创业的舞台。到目前为止,该县三年累计开发生态庄园经济183处,主要有规模种植、特种养殖、农产品加工以及多种经营综合开发模式,着力培育加工转化型的生态庄园,通过扶植农业产业化加工龙头带动种养殖产业发展。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休闲观光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等具有文化气息的生态庄园。在整个开发中,资源型企业(主要包括铁、铝矿业和工商企业)占到总数的40%,截止累计完成民营投资8727万元。经营规模33万亩,其中发展经济林2.4万亩、生态林3.4万亩,养殖畜禽5.8万头(只)。目前一些种植、养殖庄园已经开始见到效益,据统计,20全县生态庄园为普通农民提供就业岗位4860多个,累计雇佣农民长期工600多人,人均收入8000多元,约当地农民人均收入的4倍。用群众的话说就是:“老板进了深山,四荒披上绿装,农民富了钱包,旧村变成新庄”

三、做法与措施

1、提高认识,科学谋划。早在几年前,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已经认识到,壮大本市经济,必须发展民营经济,壮大民营经济,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引导民营资本向种、养、加等农业领域拓展,这是打造晋中市经济持续发展后劲的潜力所在。在统一思想认识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通过召开动员会、现场经验交流会,利用广播新闻广泛宣传等措施,积极推进民营工商资本投向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同时,科学谋划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总体规划,重点围绕设施蔬菜、畜牧养殖、干果经济林、小杂粮四大产业确定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带建设方案。为建立具有晋中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加工体系奠定了基础。

2、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市委、市政府着重抓了介休维群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灵石县绿宝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山西佑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左权桐峪铁矿企业等4个典型企业,通过现身说法,算帐对比,推动资源型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大力搞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市政府还多次召开民营资本投资农业产业化项目现场会,重点介绍转型企业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多次组织有转型意向的资源型民营企业家到江苏、山东、浙江等地参观取经。通过典型引路,激发了一批企业老板向现代农业投资的热情。

3、政策倾斜,大力扶持。介休市政府实行了鼓励和扶持民营资本转资农业项目的优惠办法、对民营资本转资农业的奖励办法。如在种植政策方面,出台了《关于鼓励扶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推动农民稳定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对新建1个温室(占地1亩以上)给予2万元贴息补助的优惠政策。财政拿出1000万元作为高效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对连片建设规模达到30个、50个、100个的重点村分别给予3万元、5万元、10万元现金奖励;并对发展1个温室奖励1000元,用于道路、水、电等设施的完善,共发放资金150万元。同时对生产资料及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实行优惠补贴。在养殖政策方面,市政府制定了对年出栏200头--2000头的养猪场,分别贷款2万--100万,优先征用土地,酌情减免税费等。 左权县制定了《左权县庄园经济开发所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实施办法》、《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所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具体操作程序》和《左权县生态庄园经济开发所涉土地发放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实施办法(试行)》等政策文件,积极引导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鼓励向非煤产业领域转型,上马地面企业。

4、强化服务,排忧解难。市、县政府充分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成立了科技服务小分队,专门为转型企业搞好相关科技服务,并与省、市大专院校联姻结对,重点解决生产中的科技难题。由市畜牧局搭桥,中国大北农科技集团与灵石县陆宇煤化有限公司转型的高新养殖专业合作社强强连手,聘用1名研究生和6名大学本科生,对年出栏13000头的规模养猪场进行技术托管,全程服务,为企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农产品销售方面,市政府多次组织企业参加不同的农产品展示会,为企业走向市场架桥铺路。同时为提高农产品在京津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市委、市政府先后在天津、北京、上海、武汉等市设立办事处,推介本市产品。另外,为把市场信息及时准确传递给企业,在《晋商农网》建立了农业项目及产品信息站,定期播出农产品供求信息及市场动态,为转型企业提供信息与技术服务。

四、问题和困难

1、发展现代农业的扶持政策还不完善。一是土地流转机制还不规范。土地流转性质不稳定, 土地也不能成为市场经济生产要素,无法扩股作价抵押贷款。二是已出台的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对从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转型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融资困难,税收、规费等收取不够规范和合理。三是风险保险投保难。目前保险公司因风险大,保险费低,经营亏损面大,不愿承担保险。

2、转型现代农业的环境还不理想。由于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农村的交通、通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硬环境”比较差,基地缺水、缺路比较普遍,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薄弱, 而改善的投入大,回收周期长,农业加工园区集约化程度不高, 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难以落实用地, 有项目无土地的现象较普遍。另外各部门为保证财政、税务、费用任务的完成,稽查、检查有增无减,投资环境有不太理想。

3、投资现代农业的资金还不充足。农业企业比资源型企业投资周期长、回报慢,企业普遍需要再次融资,而农业企业在再融资时评估价值低,得不到金融部门的有力支持,所以特别需要政策扶持、资金倾斜。

4、搞好现代农业的技术配套服务还不全面。资源型企业改变发展方式,投资现代农业,都是属于“外行人”,需要全方位的科技力量投入,提供一切可以提供的技术配套服务,从而保证资源性企业转型发展的可持续性。

五、思考与建议

转型发展是省委、省政府根据山西省情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同时也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转型发展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企业的不懈努力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政策引导支持。

1、积极引导企业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加快企业转型的必要性。晋中市的介休市、灵石县是两个以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为依托的资源型城市。由于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面临着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乏力、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急需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新的资源观,改变对资源的传统认识和习惯性思维定势。因此,应进一步引导企业破除小富即安的观念,增强危机感,引导企业二次创业,引导民间资本与发展新兴产业、潜力产业、接续替代产业对接,引导企业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从单纯加工生产向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的转变,在管理方式上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自觉转变发展方式,加速企业转型。

2、分类指导,逐步探索不同的转型模式。有关职能部门应把促进企业转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调查研究,根据企业的不同规模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产业特点,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积极探索各种不同的转型模式,引导企业根据自身实际予以实施。一是向产业集群竞合共赢方向转型;二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出台政策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向自主创新转型;三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向品牌经营转型。

3、加大对转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对实施转型发展的企业新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加大扶持优惠力度,建立财政专项资金,并予以优先担保贷款优惠和项目审批,从政策层面积极鼓励和扶持企业加快转型发展步伐。

4、找准方向,选好转型项目。转型企业应依托主业,积累资金实力,延伸产业链条,实施多元发展。要结合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形式,做好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风险预测,选好转型项目。要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避免过早的淘汰,尤其要避免煤焦铁转型出现大量雷同现象,防止恶性竞争。

6.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 篇六

2015 年4 月, 调研队成员参加了2015 中国世界电商大会, 2015 年7 月初调研队四人一行对南昌市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淘宝大学江西商学院、淘宝中国特色江西馆进行了走访与参观, 还对南昌市进贤县、吉安市新干县、永丰县进行了走访调研, 访问了相关工作领导, 参观了地方农业电商建设成果, 分析了农业电商发展瓶颈。2015 年7 月中旬, 调研队成员参加了2015 第二届中国县域经济与电子商务峰会, 获得了对县域农业电商的最权威资讯。

1 江西农业电商发展现状暨调研小结

1.1江西电商培训业迅速发展

电商培训能够从侧面体现出地区的电商发展水平, 目前江西较为权威的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即淘宝大学江西商学院, 是依托于阿里巴巴的电商教育培训机构。自2014 年2 月开班以来, 已培训高校学生、私营业主、潜在创业者等近千人。此外, 江西新华电脑学院、江西百吉鸟电商教育网等电商培训机构也正在发展。通过与浙江电商培训业的对比分析发现, 江西电子商务培训机构偏少, 各培训网校的培训课程设置同质化, 培训机制尚不完善。

1.2县域电子商务正全面铺开

淘宝与江西政府合作, 采取建立电商示范产业园区、农村淘宝县级运营中心和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的模式, 将农业电商的模式不断复制扩张。调研获悉, 淘宝特色中国已经建立了赣州、吉安、宜春、万年四个地方特色馆, 下一步将以万年县作为引导点, 全面布局江西各县、镇, 逐渐建立全面的“特色中国 · 江西馆”的地方网络体系, 进一步对接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点, 从而真正打通省、市、县的农业电商网络。从江西省商务厅获悉, 2015 年1 至5 月江西省7 个电商进村试点县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9.63亿元, 举办电子商务知识培训96 期, 培训各类人员达1.62万余人, 帮助和孵化企业及个人开设网店1.1 万余个, 共建设县域电子商务平台11 个, 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孵化中心5 个、县级电子商务运营服务中心8 个、村级服务站216 个, 县域电子商务服务网络体系雏形基本形成。此外, 永丰县、丰城市等6 个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依托原有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特色农业产业优势, 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

1.3特色农产品走上电商之路

江西在农业发展中注重发展“一村一品”, 各地农产品特色多、品质优,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发展势头强劲, 全省共认定118 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 安远和南丰的水果基地、永丰和高安的蔬菜基地、修水和婺源的茶叶基地跻身全国首批100 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行列。永丰早辣椒、永修鳜鱼等多个产品被认证为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 目前, 通过淘宝网、江西电商网和其他地方特产网站平台, 江西特色农产品顺利输送到全国各地。宜春的粽叶、鄱阳湖的黎蒿、进贤军山湖大闸蟹、赣南脐橙等都已乘上了农业电商的“高速路”。

2 江西农业电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2.1江西电商人才缺口大

江西电商人才缺乏是电商发展的重要瓶颈。一方面, 江西省电子商务培训机构较少, 培训体系不完善, 培训成员规模较小。同时, 江西对高层次电商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在调研电商示范区、县级运营中心及农村淘宝服务站过程中发现部分地方存在专业人士稀缺的“短板”, 导致县域大学生电商创业孵化基地规模小, 实效差, 县域电商难以全面铺开的局面。

2.2基础设施、交通物流、冷链技术薄弱

电子商务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和硬件、技术能够影响电子商务服务的效率。吉安市新干县对外交通便利, 县内道路宽广, 依托原有的箱包皮具产业链和成熟的物流系统, 为新干转型电商提供了便利。目前而言, 县际单纯的省道交通无法满足当前物流运输需要, 阻碍了江西部分地区的电商发展。尽管淘宝、顺丰、京东物流已经布局江西多个试点县, 但农特产品保鲜技术和冷链物流技术尚没有全面普及至县域运营, 农副产品仍然难以大批量“进城”。

2.3民众电商意识不强

尽管县域电子商务由政府牵头与搭台, 通过行政力逐级散播, 但许多企业和民众对电子商务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存在着“看不懂、看不起”的认识问题。一些新设立的农村淘宝服务站由于宣传不到位, 无法引起村民的关注。

2.4政策执行力度影响电商发展

农村淘宝一线工作者对政策和计划的执行力度直接影响县域电商发展。调研发现, 农村淘宝服务站工作人员的人际关系和宣传普及工作好坏直接影响服务站的“生意”。此外, 县商务局对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执行力度对该县电商发展进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3 未来趋势与发展对策思考

农业电商发展, 政府作用举足轻重。政府应发挥大众的力量来寻找最适合本地的产业, 再结合电子商务尝试整合。同时政府需要转变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政府的真正作用应该是因势利导, 与电商平台等市场主体合作, 帮助克服一些公共瓶颈。

电商可能加剧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 传统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电子商务促使诸如义乌、新干这类传统加工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各地的产业结构各不相同, 许多产业是劳动密集型, 一旦集群形成, 会吸引很多外来人口, 伴随县域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发展, 地方原有的产业集群和人力资源集群将发生变化, 从而刺激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甚至引发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关系大变革。

随着电商的发展, “一村一品”、“一镇一品”的块状经济形态会越来越明显。因为部分地方也许最终只能由一两种特色农产品作为发展电商的支撑, 农产品所带动的就业和带来的效益往往有限, 因此, 注重农产品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开发将是农业电商发展的重要内容。

3.1围绕农产品下功夫 (生产- 营销- 品牌)

调研发现, 地方馆往往会出现开馆之初交易量明显提升, 而后热度减退的情况。地方馆要实现从大平台上成功导引流量, 仅靠一时运作是难以持久的。因此需要各种互联网营销, 用以提高地方馆上的客户流量和交易转化率。再者, 更重要的是产业链培育。营销固然重要, 但用户体验是要通过实实在在的产品和服务体现。因此, 农产品生产应该标准化和集中化, 还要注重农产品和地域特色的互联网营销与品牌打造。

3.2深化电商服务体系布局

汪向东认为“互联网+ 农业难点不仅在平台, 还在服务体系。”今天的农业电商发展仅仅着力于淘宝中国特色地方馆的建设和县域村级淘宝服务站的设立, 在浙江, 赶街模式让遂昌实现“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进村”的良性交流, 在江西, 农资电商尚未实现。目前国内专业性农资平台和综合性电商平台进军农资市场才刚起步。农业电商是一个循环的经济系统, 由农产品、农用物资、物流、金融、农产品牌等共同构成, 缺一不可。此外政府还需高度重视区域内的服务体系建设, 在信息服务、资源对接和服务体系培育上发挥作用。

3.3加强各级工作人员工作效率

人才是江西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应当大力完善电商人才培训机制及引进机制, 狠抓电商从业者职业素养, 提高农村淘宝从业者工作效率, 推进农村淘宝从依托小卖部兼营模式向专人专营模式转变。专人专营模式是农村淘宝从业者兼职向事业的转变, 从业者获得更多利益, 且有利于农村淘宝更广泛普及, 并推动返乡创业热潮。

3.4优先发展农产品的本地需求

伴随着互联网向农村加速渗透, 在发展跨境电商的同时, 注重通过电子商务满足就近县镇市场的消费需求。要继续推动农业电商将家电、服装、家具等生活所需品和农用物资送进农村市场, 进一步推动手机充值、充电费网费等服务通过电商向农村普及。农产品的就近消费应该成为县域农业电商发展的新蓝海。调研获悉, 县内、县际之间的不同类型农产品需求量是非常惊人的。通过电商和物流优先满足县际的农产品消费, 避免因为运输地太远而增加仓储物流成本, 有利于节约物流资源, 提高电商效率, 减少农产品的耗损与浪费, 同样仍能增加农民收益。在优先实现了这部分需求的情况下, 剩余的大批农特产可以远销城市, 打造品牌, 提升附加值。

摘要:当前世界电子商务高速发展, 借力于“互联网+”大潮, 江西将迎来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时期。通过对江西农业电商示范县的商务局、电商产业园、电商示范基地、县域淘宝运营中心、淘宝村级服务点等地点的实地调研, 对江西农业电商发展现状作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 并结合江西本土实际, 发掘可利用特色资源, 探索农业与电子商务结合的有效模式, 共促电商兴赣的“江西电商梦”实现。

关键词:农村淘宝,电子商务,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

参考文献

[1]高红冰.从“互联网+”看县域经济[OL].阿里商业评论, 2015, 03.

[2]盛振中.县域电子商务发展微报告[R].阿里商业评论, 2014, 09 (32) .

[3]遂昌县.县域电子商务中的遂昌现象[OL].阿里商业评论, 2014, 09 (103) .

[4]汪向东, “地方馆现象”与县域电子商务[OL].阿里商业评论, 2014, 09.

[5]张晓波, 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发展[OL].阿里商业评论, 2014, 09.

7.发展绿色农业调研报告 篇七

牛盾副部长一行沿途考察了鹿泉市商品鱼养殖基地--千亩鱼塘和休闲垂钓基地,来到田语生态观光园、康态中华鳖省级良种场和鹿泉市邓庄中华鳖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调研,详细询问了生态观光园休闲渔业基地的生产和管理情况,重点了解了生态养殖情况和养殖废水排放情况;在鹿泉市邓庄中华鳖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棚区,牛部长一行仔细查看了养殖规范化管理制度建设,听取了场长徐二虎的工作汇报,查看了种鳖、稚鳖、鳖卵质量和鳖深加工产品。牛部长还饶有兴趣地考察了公司和协会设立的养殖污水循环处理设施设备,并表示第一次看到村集体合作社对生态环境保护如此重视,不仅重视经济效益,更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种负责任的养殖态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在座谈会上,牛部长认真听取石家庄市和鹿泉市渔业发展情况汇报后指出:河北是农业大省,为全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考察鹿泉水产业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印象深刻,充分表明河北是把三农工作放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水产品是优质动物蛋白,也关系到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大力发展水产品生产具有重要作用。牛部长对河北水产发展评估肯定了四个方面:一是河北水产发展坚持了以市场为导向,二是坚持了以养为主的方针,三是始终坚持科技兴渔的方针,四是坚持了资源养护和养殖生态修复。他强调,好水养好鱼,好种出好苗,好苗养好鱼,一定要把质量放在首位,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产品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为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在质量安全上下功夫,争取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牛部长还表示,农业部将一如既往给予河北热切关注和支持,期望河北获得更大成就,取得更多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

沈小平副省长在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河北地貌多样,发展渔业要瞄准市场,发挥优势,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发挥潜力。发展渔业要在几个重点环节深入谋划,一是规划计划要科学管用,通过规划引领,搞好区域布局设计;二是充分依靠和高度重视科技力量,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三是把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发展优质、高效、节水渔业;四是要高度重视并认真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河北要力争从渔业小省向渔业大省迈进,认真谋划并做好各项工作。

8.农业产业化发展调研报告 篇八

一、我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我乡坚持产业富民和实现农业产业化的目标,按照“做强经果林业、壮大畜牧业、提升棚栽业”的发展思路,采取积极引导、加大宣传、政策调动、典型示范、技术服务等措施,大力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核桃和艳红桃为代表的山地经果林业、大棚蔬菜生产、辣椒与中药材(牛蒡子)种植业以及畜牧养殖业(以肉牛、生猪、生态土鸡、赖兔为主)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产业龙头企业尚未形成。虽然于年初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引入了一家总投资为6000万元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贵州织金精华农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但由于该企业尚在建设之中,所以我乡的农业生产产品依旧无法进行加工生产,给产品畅销带来一定的阻碍。

(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初步形成。年初以来,乡党委、政府坚持以“促进农民增收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出发点和根本目标”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行农业合作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程度,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及“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成立了织金县金沙大成生态土鸡示范合作社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公司以租赁的方式取得农民土地直接开办种养基地或示范基地,又把基地承包给农户管理,公司从基地获得产量、质量稳定的原材料,农户从租赁和承包中获得收益。这样既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问题,又提高了经济效益,也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在全乡形成了农民争入合作社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近年来,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在资金、行政审批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尚未形成,已有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竞争力和带动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弱,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不能起到很好地带动作用。

(二)融资困难,银企关系有待进一步改善。由于农业投入大,见效慢,受自然灾害影响比较大,银行放贷的风险与单笔成本比较高,加上部分农户对自身信用价值的认识和重视不够,致使银行对农民发放贷款的积极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获取贷款的数量。

(三)一些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落实还不到位,支持效果还不理想。在税收、土地、融资、用水用电等方面还有一些优惠政策没有真正宣传和落实到位,政府支持农业产业化的资金不少,但投入分散,扶持效果受到影响。

(四)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结构单一。目前,我乡20个行政村中发展中药材、无公害蔬菜种植和畜牧养殖的村仅少数几个,大多数村除烟地以外均以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为主,畜牧养殖业也基本属于自给自足,部分农民发展中药材、经果林种植和肉牛、生猪养殖业,但都规模小,产量低,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如肉牛养殖)、分布零星、规模效应差,农业产业化经营滞后,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

(五)大部门农业劳动者思想保守、综合素质低,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尽管近年来我乡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宣传力度和对农民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但部门农民的思想依旧无法解放出来,仍旧认为传统的种植业(玉米种植)可靠、稳定,他们参与培训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没有真正把所学的技能应用于生产,造成许多农业科技推广困难。

(六)我乡地处偏远,交通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障碍,市场信息和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等都制约和影响着我乡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一件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大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硬抓手。当前,我乡农业产业化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抓住国发【xxxx】2号文件和毕节地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作为毕节织金循环经济新区“后花园”的优势,敢字当头,干字当先,大胆先行先试,奋力乘势而上,实现我乡农业产业化的跨越发展。

(一)理清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发【xxxx】2号文件为契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开放型农业为主战略,按照“有限目标、突出根本、抓住关键、凝聚合力”的原则,着力提升农产品专业化、规模化水平以及种养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运储保鲜能力、市场准

入能力、合作组织能力和对农民增收的带动能力。坚持科技先导,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推动我乡农业产业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打造龙头企业。要围绕我乡确立的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烤烟生产)和特色产业(辣椒和中药材种植),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之力打造一到两个龙头企业。要认真抓好与贵阳老干妈公司签订辣椒种植协议(试点种植800亩)这一良机,积极争取引入辣椒加工企业入驻我乡,解决农户就业问题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要通过加强管理和加大服务,不断加快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步伐,推动贵州织金精华农业经济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早日入园建成投产。

(三)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部署和建设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体系,积极引导和推动农民建立各种新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鼓励村组干部、农技人员、专业大户、农村经纪人发起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面落实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和措施。在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扶持资金和加大对农业产业发展财政预算比例的同时,通过与金融机构进行沟通协调(甚至是为农户作担保),使其在数量、年限、利率、抵押物等方面给予优惠,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支持力度。

(四)因地制宜、因业制宜,不断创新和发展农业产业化多种组织形式。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成熟农业产业化组织形式,鼓励龙头企业和农户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土地、山林、劳动入股的形式发展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组织,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合作主体按照市场分工与协作的要求,建立长期稳定共赢的利益联合体,最终实现“你盈利壮大,我快速发展”的双赢目标。

(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府政策的执行力和操作力。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协调政府资金投入、制定重大扶持政策措施等重大事项上的决策作用,认真落实各部门支持农业产业化的工作责任和具体措施,用足用好农业产业化各项优惠政策。完善工作机制,建立重大项目联席调度制度、农业产业化工作考核制度和政策措施落实督查制度,形成各部门鼎力扶持农业产业化的合力。

(六)调整调优农业产业结构,形成农业发展新格局。按照规划和产业布局,巩固和提升我乡烤烟、辣椒等传统优势农业产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重点发展核桃、艳红桃、中药材(牛蒡子、金刺梨)等新兴种植业,继续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扩大养殖规模,形成以烤烟、辣椒、中药材、蔬菜、经果林业和畜牧为主的产业结构,做大做强具有xxxx特色的农业产业。

(七)强化科技服务,加快农业科学发展步伐。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强化服务机制的创新,提高科技服务农业的能力,增强农业发展综合能力。一是抓科技农业队伍建设,通过向外引进科技农业人才和对本土农业口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全面造就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农业科技骨干队伍。二是抓“良种良法”推广应用,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技术含量。三是抓各种示范样板建设,搞好现场展示,辐射带动产业发展。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意识,制定农业科技人员帮村带组教户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服务农业、服务农民。五是抓好农业科技管理,着力实施农业科技攻关项目和农业推广体系建设。

(八)加强政策扶持,增加财政投入。一是根据我乡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及时研究制订和完善农业扶持政策,为提高农业发展水平营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确保在农业领域的财政投入,并要及时拨付到位,不误农时,特别要加大在粮田、林、菜、果、椒、牧、药等基地设施和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方面的财政扶持力度。三是建立农业产业化扶持基金专项基金,增强农业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再引入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基地,逐步形成公司(企业)+技术+农户的农业产业发展格局,促进农业产业化良性发展。五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加快村级公路建设步伐,解决好行路难问题,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尽快修复水库灌溉渠道,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保障。

(九)组建各类产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乡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一是安排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化企业和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在提供培训和营销服务,以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二是以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龙头”企业为载体,以工业化理念和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的联合,建立新型农业经济组织和运行机制。三是综合运用政策、服务等手段,结合xxxx乡域特色,发展一批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9.关于发展现代农业的调研报告 篇九

一、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一)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榆林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耕地总资源1646.3万亩,农业人均5.6亩,常用耕地956万亩。以古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土地广阔,地势平坦,地下水位高,灌溉农业较为发达;南部为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土层深厚、土质优良,主要为早作农业区。榆林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四季分明,适宜谷类、豆类、薯类等多种作物生长。20xx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10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02元,粮食总产量132万吨,农民人均占有粮452公斤。

(二)现代特色农业的基本内涵

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现代特色农业是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的,它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是以资本、物质和技术等先进要素为基础,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以工业化的生产手段装备农业,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以社会化的服务体系支持农业,以科学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最终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从过程看,是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从结果看,是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现实条件

一是榆林的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20xx年人均gdp达到4360美元,在经济规模上已具备反哺农业的条件和能力。二是榆林的自然资源和经济优势明显。具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土地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生态优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三是榆林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已初见成效。

(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榆林市经济发展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市委、市政府站在宏观、全局、长远的战略高度,明确提出了“矿业开发强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和建设“两基地一中心”的发展战略,现代特色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市“三田”面积达到410.8万亩,其中水地111.3万亩,坝地37.2万亩,梯田262.3万亩;建成各类水库73座,总库容量达到10.52亿立方米;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拥有量达到10万多台,农机总动力达到219.79万千瓦;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达到2.3万口,农村人居环境优化明显。“十五”以来,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00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部分产品出现区域性、结构性过剩。

2、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种植业内部结构逐步由粮经二元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结构转变。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农产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的势头明显加快,“北种、南豆、东枣、西薯”的特色优势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3、农业科技研究推广成效渐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先后承担中、省、市重大科技项目100多项(次);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800多个,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点)160多个,累计面积达200多万亩。20xx年马铃薯、玉米、蔬菜刷新7项全国高产记录,小杂粮首次创立7项全国高产记录。

4、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5000多个,乡级以上农产品购销企业已有1000多家,拥有各类农产品营销市场300余个。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各类加工、营销企业逐步发展,“订单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基地”等多种模式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在探索中得到有序发展。

5、土地流转机制得到不断创新。较为典型的有“孟岔模式”和“东坑模式”,米脂县银州镇孟岔村成功地把全村182户承包的2142亩山地流转到8户农民手中,靖边县东坑镇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设施农业,都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全市签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5万多份。

6、农民生活水平得到稳步提高。“十一五”以来,榆林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110.24亿元,实现增加值66.11亿元,分别是1999年的6倍和7倍。20xx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1999年增加了2442元,增长幅度达254%。

二、制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对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重视和支持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政策层面上,优先发展工业的指导思想不仅要农业为工业发展提供粮食、原料、资金、劳动力和市场,还通过价格机制为工业发展提供资本积累及后续投资。长期以来形成的二元经济结构,使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配置上形成了明显的城市偏向。

在现实发展中,以能源工业为动力的跨越式发展,凸显出“三大失衡”问题:一是产业结构失衡。20xx年我市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比为6.5:78.7:14.8,呈现出明显的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二是区域南北经济失衡。20xx年南六县gdp总和72亿元,仅占全市的7.1%;农民人均纯收入2909元,比全市平均水平低493元。三是城乡发展失衡。20xx年榆林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之比为3.58:1,差距为8795元。农村在教育、就业、医疗、文化、卫生、社保、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人均投入远低于城市,社会事业发展与城市相比滞后明显。

在工作措施上,尽管已将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建设列入“两基地一中心”三大任务之一,并制定出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等六大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任务目标等,但县区及乡镇仍停留于只建点不扩面、只引进不创新的传统农业生产模式,没有有效地整合现代农业科技和管理资源,行政推动力不强。

(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尚未形成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推动了整个经济跨越发展,但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同时,“三农”工作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没有得到同等重视、同等加强、同等组织、同等支撑,缺乏政府的统筹运作。在能源化工建设浪潮中,广大农民不仅没能参与进来,分享工业利润,一些农民还因此要成为“生态灾民”。生态环境治理法律、法规和政策缺失,“谁破坏,谁治理”的责任难以落实,治理经费“悬空”,治理基金机制尚未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还停留在行政手段、政治号召的层面上,没有形成制度机制,至20xx年,全市仍有贫困人口38.7万。

(三)农业投入、资金整合和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较好解决

近年来,中央在增加农业投入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加上市县逐年增加的投资,农业投入不足的矛盾得到很大缓解。但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需要看,农业投入仍然严重不足。这既表现在国家公共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并且过于分散,也表现在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资源开发体制以及财税体制的不尽合理,导致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三农”,直接用于农业科技推广的投入少、涉及面小。一些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好的新品种、新技术基本上局限在示范区内。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用于农业科研推广的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2%—4%,发展中国家平均约占1%,而我国只占0.5%,榆林市则更低,不足0.3%。全市各级农业部门装备简陋,监测、分析化验等设备严重短缺,多数乡镇农技部门名存实亡,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工作条件差,农业科技人员有技术、无设备,缺乏展示技能的平台,服务手段落后,工作效能受到很大制约。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过于分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统计表明,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多而且乱,分散在10多个部门,约28个项目渠道,既增加了管理运行成本,又降低了农业资金投入使用效率。究其原由,一是由于资金来源分散,各级事权划分不明确,资金使用范围模糊。部门各自为政,缺乏有机协调,导致农业投入混乱,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二是资金分块管理,难以形成整体合力。由于农业基础设施、科研、生产、流通等方面的财政资金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造成了“撒胡椒面”的现象,财政资金难以合理配置。三是政出多门,监督不力,农业资金流失严重。尽管近几年加强了农业财政资金的制度建设,但截留、挪用支农资金的现象仍屡见不鲜。

农村经济缺乏金融支持。一方面,金融资本集中于能源开发地区,广大农村的资金来源渠道很窄。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撤并精简也导致了农村资金投入不足。农民除在信用社获得小额贷款外,在其他机构很难获得金融支持。再则,一些涉农企业由于无资产抵押,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榆林市生财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是陕西省“民营科技优秀企业”,先后开展了30多项农机新技术,获国家专利6项,省、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产品辐射周边几个省区,实用价廉供不应求。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因没有银行贷款所需的固定资产抵押,在微利经营的艰难生存发展过程中,全是靠高利息与私人贷款扩大生产规模的。

(四)农副产品加工能力和农业产业化程度仍然较弱

全市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数量虽多,但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整体水平较低。相当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只是一种松散的买卖关系,没有形成长期、稳定的一体化经营。同时在加工中存在着加工初级产品、传统产品、低档次产品多,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少等问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村主导产业不突出,产业化程度较低。全市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只占总产量的30%。农业产业链短,产销环节关联度不高,还没有一项产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五)农业科研与推广体系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

目前,市级农业科研与推广单位有技术人员462人,县均109人,乡镇均2.5人,30岁以下的仅占4%,呈“倒金字塔”式的不合理结构,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科技管理、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等涉农部门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下的管理模式,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效率低,一些成果的推广仍然存在着点上增产增收明显,面上不显著的现象。

(六)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据统计资料,我市农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31万人,占21.6%;小学文化程度54.6万人,占38.1%;初中文化程度49.5万人,占34.5%;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5.7%。许多农民不会应用科学技术种田,不会配方施肥,不懂科学养殖,不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及各种添加剂。在农民素质还未达到现代化特色农业要求的情况下,一方面,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另一方面,市场所需要的优特农产品又很难生产出来,农业结构调整在低水平上重复,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七)自然生态环境脆弱,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北部风沙侵蚀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南部85%以上是丘陵沟壑区的山坡地,自然灾害频繁。基本农田面积小,全市水地仅占农耕总面积的17.2%,人均只有0.4亩。水资源较为贫乏且时空分布不均匀,区域性和季节性缺水问题普遍存在,全市水资源总量37.41亿m³,综合水量9万m³/k㎡,是全省综合水量21.35万m³/k㎡的42.4%,全国综合水量26.8万m³/k㎡的33.6%。用水比例也不协调,农业、工业、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比例为78:13:9。农业用水效率低,灌溉水利用系数约为0.40,低于全国0.45的平均水平。水利设施老化,水利工程建设滞后。机电排灌面积比重小,农田灌溉无法保证。土壤肥力不高,中低产田面积大。

三、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行动先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现代特色农业与能源化工两个基地同等建设、地下资源与地上资源同步开发的重要性,深刻理解地下资源日渐枯竭后地上资源对推动榆林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当前,全市能源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财政的快速增长,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因此,应把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作为扭转榆林“三大失衡”、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与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统筹思考,把工业经济中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能够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经营理念,移植和导入农业领域。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同等规划定位、同等设立机构、同等资金扶持,严格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确定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抓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使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统筹协调发展,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发展道路。

(二)进一步加大投入整合资源,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首先,要加大财政投入。把市本级财政每年新增财力的30%用于现代特色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落到实处,各县区也要逐年增加财政投入,逐步建立起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政策机制。其次,要探索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方式。一是以县为主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二是围绕发展主导产业进行整合。三是打造项目平台进行整合。此外,还可以进行分类归并、切块“打包”等方式整合。通过资金整合,既有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也有利于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第三,充分发挥金融支持“三农”的作用。鼓励各类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积极探索通过金融支持“三农”的有效途径。此外,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整顿规范民间信贷融资市场,扶持涉农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开发机制,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增强活力

我市农业抗灾能力弱,不断改善农业的设施装备条件,是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迫切需要。北部地区在坚持搞好农田水利设施的新建、续建和配套工程建设的同时,应因地制宜积极推行旱作农业。神木县的解家堡乡赵家沟村旱作农业示范基地,计划投资400万元,今年县财政投入80万元,通过配方施肥、覆膜密植、优选良种等旱作农业新技术,已初见成效,庄稼长势喜人,这对能源开发县区发展农业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在南部地区继续重点发展旱作设施农业;进一步搞好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土地平整、土壤肥力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确保基本农田数量稳中有增,质量不断提高;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搞好林权制度改革,加大封山禁牧力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积极发展户用沼气和太阳能、风能等农村新能源,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积极推进以马铃薯、玉米为主的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作物秸杆综合利用水平。同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和新型农产品加工业,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反季)”。

创新开发机制,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基本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建立土地流转机制。结合我市实际,按照“依法、自愿、有偿、有序”的原则,加强对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引导和管理,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米脂县孟岔村的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整合资源发展红枣产业的模式,改变了土地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的局面,为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值得推广和借鉴。

(四)进一步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强力支持

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把全市主导产业做强,把区域性优势产业做大,把地方性特色产业做优。一是选择一批发展潜力较大的龙头企业,实行重点扶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反哺农业、带动农户的作用。二是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和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三是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市场占有份额。四是提高农副产品加工能力,特别是精深加工能力,在加工中延伸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增加值。五是加快批发市场建设,完善信息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大型批发市场为中心、各地专业市场为骨干、遍及城乡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还应坚持品牌化生产。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独特的资源条件和地理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自然垄断性,是保证特色农产品质量的前提。为此,我市一是应尽快编制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通过标准制定来规范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要加强农产品商标、证明商标、产品标识,以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和有关机构的互联网域名的注册登记,同时,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和特色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工作;三是要健全市县两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效地促进我市现代特色农业的健康发展。

(五)进一步建设现代农业服务体系,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特质保障

现代特色农业是以资本高投入为基础,以工业化生产手段和先进科学技术支撑,有社会化服务体系相配套,用科学的经营理念来管理的农业形态,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为农业、农民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一是以科技兴农为中心,加强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科研开发、技术推广、教育培训三大服务组织网络,形成多元化、综合性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二是以制定和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为重点,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从我市实际出发,制定和实施主要农产品质量标准、卫生标准,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的监测,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用标准化的手段来培育名牌产品。三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法制工作机构,突出抓好种子、农药、肥料、饲料等农用生产资料的质量监督、检验和登记以及耕地保护、动植物检疫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农业经济秩序。四是组建完善农民各类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根据我市确定的主导优势产业,落实配套措施,安排扶持资金。积极支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避免千家万户闯市场的高风险低效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同时要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管理,规范和明确其兴办条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利益分配等基本要求。不断完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提高农业的市场化、组织化程度。

(六)进一步注重科技创新,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人才技术保障

在工作思路上,首先要本着“稳定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思路,稳步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继续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重视以政策吸引人才,用项目聚集人才,靠环境留住人才,建机制激励人才,造就一支具有现代科技知识和经营创新才能的科技人才队伍,为全市农业发展做贡献。其次要转变农业科技工作思路,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贮运保鲜技术和降耗增效技术,加快高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加强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技术与传统技术的结合。第三要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步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为推动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保障。

在工作措施上,一是要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在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加快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农技推广网络;二是要增设研发机构。以农科教、产学研、科工贸相结合等各种方式,组建农产品深加工研究中心、旱作节水农业研究中心、农业生物繁育中心等研究机构,改变研发体系不健全,农业科研成果储备不足的状况;三是要组织培训农民。加大对农民科技培训力度,重点培训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加强成套生产技术推广,着力解决好特色农业生产中的各项关键技术,引导农业科技新成果进村入户。

(七)进一步加强领导,为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上一篇:商标代理协议下一篇:艺术风格如何融入高校体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