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精品课程(精选13篇)
1.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一
“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培训之心得体会
2010年3月26日到27日,我有幸参加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络培训。这次培训主要由上海同济大学的龚沛曾教授和杨志强教授为我们讲授“大学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并做了本课程的示范教学。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无论从精品课程的建设以及教学上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我今后的工作有着指导作用,现结合我教学部的实际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1、精品课程的建设
我教学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的课程建设已有三年,现已被我校评为“优质课程”。通过本次学习,我发现我校的精品课程建设有待提高。龚沛曾教授总结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几个要点对于我校今后的精品课程建设有很大启示。精品课程建设的总原则是:早规划、日积月累;不是为评精品而做,而是为学生能力培养努力,精品课程就水到渠成。我认为这是一个指导性的原则。首先长期的工作积累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基础,不是为评精品而临时抱佛脚,平时要注意材料的日积月累:形成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践体系、建设或使用优秀的教材、建设丰富的教学资源、使教学方式多样化,逐步取得教学成果和展示学生效果;同时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不是为评精品,而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为培养学生能力而努力。除此之外,建设精品课程需要有一支爱岗敬业的教学团队,需要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材料总结突出重点,人有我优,人无我有。总之,要建设成为一个精品课程就需要我们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寻找适合本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课程教学建设方面更应该有自己的特色,形成本学校特有的教学理念,与广大同仁及学生分享。
2、“大学计算机基础”的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是各高校计算机入门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基础和重点,但仍面临着许多问题:内容多、比较杂、更新快、学时紧;学生程度不一,教与学效果不理想等等。通过此次培训,我发现我们的课程在许多方面与同济大学的课程设置是一致的,如:开设的基础课程“2”均是“大学计算机基础”及“VB或C”、周课时的安排均为2(理论)+1(实践)、教学内容的安排原则均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等等,当然还有更多的需要我们学习的地方,如在夯实基础之上开设选修“X”课程(“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等面向应用的课程)、在正常的周课时之外还安排有课外上机实践的1课时等。除此之外,对我感触比较深的还有以下几点:
(1)教学方法
我教学部在最近几年一直进行着教学改革:其中在教学方法上,从最初采用的“问题驱动”到后来使用的“案例教学法”直至今日采用的“项目教学法”,我们一直在寻找适合的教学方法。通过培训,我看到了同济大学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数据库、网络、多媒体等章节的内容采用案例驱动,明确学习目的;每次实验后上课前,采用问题驱动,倡导自主探索;Office软件等章节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提高实践应用能力。由此给我的启示是,要分析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教学管理
在培训中,我们学习到了同济大学对学生的管理方法:上机固定机位,保证出勤率、随时检查实验效果;实验课随时递交实验作业,减少复制现象、提高实验效率;课堂随机做小练习,点名作用和掌握教学情况;机房随机、定期检查实践情况。这样的管理,使我看到教师的责任以及学生的努力,我们学习与借鉴这样的管理,也将会保证我校在大班教学的情况下保证了课堂、上机出勤率和作业递交率,并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3)考核方式
我教学部对考核方式一直也进行着改革:采用的是过程考核+期末笔试考核+期末上机考核,但各部分的分值一直发生着变化。通过培训,我们学习到了同济大学的考核宗旨,加大平时考核力度,每次实验作业网上递交;课堂、机房随机检查。为防止到期末考试积重难返,而增加期中测试。最终的期末考核实现无纸化考试,杜绝了作弊。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对学生的优秀的创新作品进行网上公布,并加分。采用如此的面向过程的考核,能够全面、科学评判学生综合能力;使得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打的扎实,及格率和优秀率大幅提高;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
通过此次培训,我的受益不止以上几点,还有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很好地实践两位教授教给我们的好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路,以及新的教学理念,从而逐步完善我的教学;同时要与各位同事齐心协力,共同将我教学部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成为优秀的精品课程。
布克阅读http:/// 范文:http:///fanwen/
尹树玲
运城学院公共计算机教学部
2010年3月28日
参考:
文学:
http:///wenxue/
2.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二
1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课程质量在人才培养中有着重要位置,学校关于人才培养的一切措施,最终都要落实到每一门具体的课程,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而课程质量的高低,又是学校教学水平的具体体现。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构成部分。从整体上看,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和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有着同样的背景、内涵和意义,但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在课程建设的理念、模式和技术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和特殊内涵。因此,我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将课程建设作为示范校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实现加强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水平、促进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有效实现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举、教学活动与科研创新同步的教育目标。
2 高职精品课程建设的内涵
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要实现“五个一流”,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点:
(1)高水平、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要逐步形成一支由主讲教师负责、双师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还需要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承担兼职教师,并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引入课程教学,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2)工学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建设。计算机类专业的课程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IT技术更新快的特点,教学内容必须保证先进性和实用性,并及时反映IT新技术的发展现状。另外,在课程开发建设过程中,课程建设的原则是以培养职业素质为基础,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最终目标。课程内容的选取基于企业职业岗位调研,内容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实际工程技能培养的要求,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引进企业的实际工程案例,设计“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为几个典型的工作任务,并将行业规范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图1为与H3C公司合作开发课程的模型。
(3)“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不是简单地用计算机、多媒体取代黑板、粉笔等传统的教学手段,而是教学观念与教学理念的更新。特别是在IT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学的组织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要学习国外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教学法或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将一个以企业案例为背景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教学任务,经过加工和设计成为教学项目组织教学,任务项目要求学生自己根据对项目任务的理解,完成项目方案的设计,并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课程的教学组织需要在实训中心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环境中,将“以学科为中心”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以教师讲解为辅,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6步法“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的方式组织教学,以网络安全产品配置与管理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例,在“安全网配置与管理”项目中,通过了解安全网关的基本原理(了解企业的安全需求)→选择安全网关部署方法(制定安全的策略)→制定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部署方案(制定实施安全方案的计划)→进行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实施企业安全方案)→检测安全网关和网闸系统的配置(检查配置的正确性)→项目验收与答辩(评价完成情况),通过6个步骤组织教学。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充当指导者的角色,但在学生实践操作时,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学习行业标准、理解操作规范,严格按企业工程规范进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最后学生进行答辩讲述自己(或小组)的方案及实施效果,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从而使学生具备完成企业安全网关和网闸配置与管理的全面素质和核心职业能力。
(4)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固化,精品课程需要精品教材,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在教材建设中,必须注重精品意识,在教材的选用过程中,优先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另外,还要组织教师开发精品课程配套的精品教材,以保证让精品教材走进课堂,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作用。
在精品教材建设过程中,必须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点为主线的模式,要在充分理解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的基础上,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为背景,根据课程方案中的项目设计,建设基于工作过程的精品教材,将理论知识的解析融于项目实训过程中,做好精品教材的建设,同时开发项目指导书等配套的实践教学资料,主讲教师自行编写与课程学习相关的参考资料。
除了教材建设之外,还需要与之配套的开放、互动、高效的网络教学资源,这些资源必须是多种形式的,既要有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等,又要有配套的电子教案、课件、习题集、试题库、电子图书、资料库、在线测验试题等,要形成立体化的教材及教学资源,并通过校园网的环境免费开放,为教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完整的教学方案,实现师生在线互动,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学需要。
(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实验实训平台是精品课程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实现精品课程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学院通过示范校建设项目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实训室建设。在网络安全实训室建设过程中,我们考虑了安全与安全类IT专业课程教学的需求,以仿企业环境的方式进行了实训环境建设,从而方便了教师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通过这种工作组式的教学环境设计,方便了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每个工作组具备一套完整的实训设备,能满足学生2~4人组进行操作,促进了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图3为我系已建成的仿企业环境的网络安全实训室,这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6)考核与评估体系建设。改革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课程的考核与评估体系。我们将原来以理论试卷为主的考核方式改为综合考核的方式,即理论考试只占其中很少的比例,重点是对学生课业的考核,即项目设计方案的撰写(课业报告)、项目实施操作的正确性和规范性、完成项目后的答辩情况等多种考核方式,从而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目的。
(7)机制建设。精品课建设必须要有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形成新的用人机制保证精品课程建设。学院出台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同时对承担精品课程试点教学的教师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机制,促进了学院精品课程的建设。
3 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思考
(1)师资力量薄弱。由于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导致许多教师抽不出足够时间认真研究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因为生源基础较差,组织难度较大而无法实现。
(2)校企合作难度大。高职教育的教学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因此,课程的设计最好有企业参与,从而培养与企业零距离的高技能职业人,但由于国家没有配套的职业教育法相关政策,在没有利益驱动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全力参与精品课程的建设,更谈不上作为兼职教师授课了。
(3)教学理念落后,质量意识淡薄。尽管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和培训,部分老教师还是不能改变传统学科体系的教育观念,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理解不深。另外,部分青年教师虽然专业知识丰富,但质量意识淡薄,缺乏教育教学的专业知识,对教学质量是教师专业发展生命线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认识,对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特点的认识存在误区。
(4)对精品课程指标体系解读不够。高职国家级精品课程指标体系中,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1个特色及政策支持,每个二级指标都设有观察点,在学院计算机类精品课程验收过程中,发现部分教师对指标体系的内涵理解不足、意识缺乏,上交的资料没有体现“精”与“特色”。
(5)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学院虽然制定了有关精品课程建设的文件,但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在精品课程建设前期,学院没有任何费用投入,这就导致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企业兼职教师聘请难度较大,不能保证课程的建设。
精品课程是学院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对高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高职计算机专业类精品课程建设应以IT类职业特点为导向,以理论与实践结合为重点,注重学生新技能和新技术的获取能力。精品课程建设要认真研究高职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指标体系,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分析每一个观察点的内涵,即(1)教学内容是“重中之重”;(2)教学条件的权重逐渐降低;(3)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比重稳中有升;(4)教学效果的比重稳中略降;(5)课程特色逐步强调学校政策。
另外,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学院有配套的激励政策和学院领导的支持,更需要承担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有敬业精神、敏锐的观察力及新技术的获取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的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考虑信息技术发展更新快的特点,进行充分的市场人才职业能力需要分析,随时引入新技术,更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开放创新思维,力求在“精”和“特色”上做出成绩,实现以精品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唐俊英.从国家精品课程政策看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21:20~21
3.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三
精品课程建设计算机辅助语言应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中指出:为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进一步促进教授上讲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决定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職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以下简称“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我参与建设的《商务英语听说入门与实训》课程被评为福建省高职类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我对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omputer-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简称“CALL”)对于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体会。
一、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在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重点抓好的工作中明确强调: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这说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说明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是未来高职高专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补充。
二、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的主要发展阶段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自上个世纪50年代形成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主要经历三个阶段:行为主义(behavioristCALL)、交际法(communicative CALL)、集成化(integrative CALL)模式阶段。
集成化模式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integrative CALL)是以两大技术发展为基础,即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这二者的结合使得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功能变得更加强大。其优点有:由于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使得视听说得以整合,计算机语言学习的环境更加真实完善;计算机技术使得在设计单一教学活动时能够同时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学生对于学习的控制度得到增强。
三、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的应用
高等院校展示精品课程建设的平台都是一致的,即架设精品课程网站。教师将教学设计思路贯穿于教学活动及相关练习板块,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教学设计立体地展示在网页中。而这些设想的实现,正是根据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理论,辅以较为成熟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来完成的。
在《商务英语听说入门与实训》精品课程建设中,教学教案主要以WORD形式上传,教学课件以POWERPOINT形式上传。自主学习和文化生活板块中的听力和口语练习以POWERPOINT的课件形式提供给学生。课程亮点“YOYO课堂”的主要特色是以动态画面呈现课本知识。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指定工作场景为背景,编写脚本,自导自演,并用相机记录下交流的片段,我们将这些学生实训的视频通过后期剪接,插入情景介绍的音频,制作成口语教学录像上传到课程网站。
在设计实现这五大板块的过程中,集成化模式的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作用始终贯穿其中。由于专业教师大多数只是掌握常用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如POWERPOINT、Word、moviemaker。对于视频、音频的处理,网站建设等网络知识的掌握不足,因此必须依靠技术人员的支持才能最终完成设计方案。而技术人员在了解设计意图,帮助完成设计方案过程中,根据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知识,能够对教师的设计方案提出意见,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精益求精。因此,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中技术人员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
四、对教师在高职高专英语听说课程教学中的作用的思考
教师对于学生情况最为了解,对于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掌握也最为详细,因此教师在集成化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中应担任课件设计者的角色。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发现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掌握水平会间接地影响到教师对于集成化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理解和执行。因此,这也要求教师必须注意现代教育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综上所述,通过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教师的教学思路立体,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进行教学任务,完成教学步骤,这样才能够真正完成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将课程建设得更加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朱雪茹.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师的作用.
[2]张晓.CALL引入我国后英语教师面临的困难及建议.中国市场,2008,(14).
4.计算机课程的教学 篇四
-2009121254陈少如
学校在非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课程本意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机技能,然而在当前,实施的效果远不如期待,受教学环境及学生自身差异性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开展面临危机和置疑。
首先,我认为开设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非常必要的,在高等教育中计算机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计算机课程是知识型,技能型的教学与未来社会需要人才的基本需求是相对应的。
作为接受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生之一,有时会觉得无所适从,计算机课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而我所疑惑的是,计算机课程其核心价值在教学中的体现模糊,现有教学模式与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相似,但计算机课程知识点繁杂,造成了在上课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略,少了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和好奇,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单方面的教学;
再者,课程乃至教材的设计与未来计算机能力需求之间的联系断层。当前的教学光注点是计算机及其通用语言的应用,如二进制,危机原理,C++等程序设计语言等,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来对积极的需求是支持研究创新工作的新型计算手段,以及应用计算手段来进行不同领域的开发创新。例如,在广告设计领域,可以借助3D模拟计算机技术;在教育教学方面,flash的应用在微观物理化学的课程设计中起重要作用;人们应当是通过采集数据并通过计算机操作计算分析,最后可视化输出。现有的课程内容无法让计算手段跨越到各个学科专业的计算,课程目的是让我们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却忽略了计算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发展。
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学习除了本身课程设计的原因外,也部分归因于现实的诸多因素,第一个,接受课程的学生素养能力基础的不同。学生入学时部分计算机基础“比较好”部分则是完全没有接触过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期望学得深入些,基础教差的学生期望听懂课程教学内容,而根据学生的层次来选择教学内容也就成为教学内容选择必须考虑一个难题。
第二.计算机技术日益更新,新技术和新软件层出不穷,导致教学内容显得有些跟不上现有的计算机技术。并且在高校教学中,由于策略性地要侧重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时,导致计算机课程的机时不断被压缩,计算机课程本来就需要较多的实际操作,但是最后变成老师讲,我们听,没有上机操作。
5.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篇五
软件工程专业:
主修课程: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网络工程专业:
1、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计算机文化基础、C语言 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程: 线性代数、概率论、电路分析基础、电子电路基础、数字电路基础、电子线路CAD、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题设计、离散数学、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技术、数据库系统原理、计算机图形学、编译原理、科技英语等。
3、专业课程: 网络设备、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的组建与设计、计算机安全技术等课程。
4、专业限选课: lotus、Java程序设计、网页制作技术、VB程序设计等课程。
5、实践类课程: 重点应包括每年的一次的教学实践和最后的毕业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方法、离散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以及算法设计与分析等。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
企业管理概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及其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会计学、计算机原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经济学、运筹学基础、操作系统概论、数据结构导论、数据库系统原理、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C++程序设计、软件开发工具、计算机网络原理、信息资源管理、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等
电子工程专业: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电子商务专业:
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电子商务概论、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电子商务信函写作、电子商务营销写作实务、营销策划、网页配色、网页设计、Web标准与网站重构、FlashAction Script动画设计、UI设计、Asp.net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管理实务、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专业英语、新闻采集、写作和编辑的基本技能。
计算机应用专业:
专业核心课程
1、Vf数据库应用
主要讲授数据库的基本原理,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关系型数据库的特点、基本运算、数据组成;以Visual Foxpro为实例,学习数据库的设计和开发,掌握数据库的应用。
2、VB.NET程序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授VB.NET程序设计语言的集成开发环境、程序设计基础、窗体和基本输出输入、常用控件、工程和程序管理、应用程序的结构、菜单程序设计、窗体设计和文件处理等。
3、JAVA程序设计
本课程主要讲授Java的语言规范、Java的编程技术及应用,主要内容有:Java基础、流程控制、方法、数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础、线程、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等,使学生掌握用Java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4、网页制作
本课程主要讲授网站的设计、编辑、修改、上传,主要应用
DreamweaverMX2004及FireworksMX2004。其中DreamweaverMX2004是网页编辑软件,讲授其表格、框架、层等布局工具及超链接、CSS样式等相关知识,Fireworks是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主要讲授静态图片的制作、处理及简单动态图片的制作。
5、FLASH动画制作
6.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说明 篇六
上海开放大学专科通识教育选修课
《云计算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2013年2月 审定)
第一部分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上海开放大学开放专科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2学分,32学时。
课程主要介绍云计算的概念与基本理念,发展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国内外主要企业的云计算发展战略,云计算架构,云计算的标准化与开源软件,面向个人应用以及面向企业应用的云计算服务。云计算技术以及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是当前全球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对云计算技术及理念的基本认识,了解并理解新时期信息科技发展带来的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
二、先修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无。
第二部分 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 云计算概述(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云计算的特征要素和基本理念 3. 了解云计算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1. 狭义云计算与广义云计算的概念 2. “云”和“端”的概念 3. 云计算的主要服务形式 4. 云计算的基本理念
第二章 云计算的发展趋势(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市场对云计算的预期
2. 了解国外主要国家和组织对云计算的支持与推进 3. 了解中国政府的云计算政策 4. 理解云计算发展的原因
上海开放大学《云计算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二、教学要点
1. 云计算市场未来前景看好
2. 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国家和组织对云计算的支持 3. 中国现阶段云计算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
4. 云计算成为技术潮流的内因是“需求+技术+模式”的合理组合
第三章 云计算的发展历史与现状(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计算技术的发展历程 2. 了解云计算的起源 3. 了解云计算发展的主要障碍
二、教学要点
1. 计算技术发展各阶段的核心思想和基本特征 2. 云计算的发展历史
第四章 国内外主要企业的云计算发展战略(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国外主流厂商的云计算发展策略 2. 了解国外的产学合作
3. 了解国内企业的云计算发展策略
二、教学要点
1. 国外主流厂商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与产品 2. 中国主流企业的云计算服务平台与产品
第五章 云计算的架构(6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SOA与云计算 2. 理解虚拟化与云计算 3. 了解云计算的概念架构 4. 了解云计算的技术架构
二、教学要点
1. SOA架构 2. 虚拟化技术
3. 谷歌的云计算技术架构
上海开放大学《云计算入门》课程教学大纲
第六章 云计算的标准化与开源软件(2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云计算研究标准的现状
2. 了解国外主要云计算标准研究组织及其研究方向 3. 了解中国云计算标准研究组织及其最新进展
4. 理解开源软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云计算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
二、教学要点
1. 主要标准研究组织分类 2. 开源软件的概念 3. 知名云计算相关开源软件
第七章 面向个人应用的云计算服务(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概念 2. 了解主流即时通讯工具 3. 理解社交网络服务 4. 了解微博服务 5. 了解其他云计算服务
二、教学要点
1. 搜索引擎的概念、功能以及分类 2. 发展社交网络的理论依据 3. 微博的特点及定位
第八章 面向企业应用的云计算服务(8学时)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云计算在IaaS中的应用 2. 了解SaaS面向企业应用的实例 3. 了解微博在企业方面的应用 4. 了解搜索引擎在企业中的应用
二、教学要点
1. 混合云模式
7.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七
关键词:中职,课改,精品课建设
我校于2011年6月被三部委批准为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重点建设专业, 两年建设期内, 以就业为导向, 校企深度融合, 深化并实践“三基四结合、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分层递进、双证融通、岗位引领”的模块式课程体系。根据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网、管网、用网”三大领域的就业岗位群需求, 整合相关知识与技能, 邀请北京金商祺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建设, 共同完成《网络综合布线》、《网站后台设计》和《网站前台设计》3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在建设过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 查找不足, 形成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工学结合解读
工学结合体现了“以人为本, 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强调学中做、做中学, 有利于人的协调发展;体现了“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工学结合强调学校和企业的“零距离”、重视学习和劳作的“双交叉”、强化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 这是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最佳模式。
二、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开发的意义
目前,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教材延用高职高专类教材, 知识内容高度不适合中职学生, 教学模式单一, 同时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课程体系冗余和缺失, 实用效果不佳, 二是中职学生缺少学习主动性, 课堂专注度不高, 无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是学生缺乏理论学习的热情, 文化底蕴不足, 从而造成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得上课状态不佳, 学习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针对这些问题, 有必要从中职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点为切入口, 以企业实际项目为主线, 分解成若干工作任务, 切块式、地毯式的展开教学内容, 使上课即上岗, 创设一个岗位工作情境, 以企业真实的案例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三、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精品课程开发的过程
精品课程开发是一项系系统的工程, 从顶层设计到模块式分解, 需要开发团队的协作, 需要企业案例的注入, 需要专家的引领, 需要不断决策与更新, 归根结底, 精品课程的开发要以四需为前题, 紧密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
1. 广泛开展调研,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 不同的地域的不同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也不尽相同, 因此开发精品课程之前, 不仅要在本区域内调研, 还应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调研, 通过走访企业、电话访谈、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 确定企业人才需求, 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2. 围绕企业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根据建网、管网和用网的工作过程所具备的职业能力要求, 确定培养目标, 形成课程体系, 以企业真实的案例为载体, 组织课程教学, 突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转教师的教为教师传帮带, 在以工作过程为主体的教学中, 以学生为中心, 设定学习情境, 提供学习资料, 让学生亲自在做中去学、切身体会、感受技能世界的原本面目, 师生关系已转变为一种师徒关系, 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咨询师。
3. 倒推职业岗位, 构建课程体系
根据职业能力和岗位目标, 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构建过程如下图所示:
4. 运用先进教学方法, 形成多元教学模式
以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为导向。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将项目教学任务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通过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仿真教学等方式, 以企业真实项目引领, 将项目分解成若干子模块, 采用任务驱动的模式,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学边练, 从而达到真实工作过程的情景化呈现。在企业、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下, 将工作岗位情景化、工作过程项目化。形成以理实一体教学———技能竞赛选拔———专业特长训练———企业项目开发———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线的教学形式, 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对接。
四、中职精品课程开发的创新
1.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实现课程结构体系模块化,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项目化处理, 采用以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的方法完成教学目的;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工作任务, 使学生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要任务完成率和完成质量评价;采用“教、学、做”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于一体。
2. 教学目标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技术水平的劳动力的需要, 将中、高年级的学生分别派往企业实习, 将顶岗实训与半工半读相结合;满足企业对所需劳动力的连续性需要, 采用模块式工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 将半工半读与工学交替相结合;满足企业不同岗位对各种人才的需要, 将企业的这种需求与个性化教学相结合。
3. 校企共建实现精品课程的实训环境
在创新“以企业为中心”的模块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加强了与IT类企业联系, 建设顶岗实习和就业相结合的校外实习基地网络。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 确保合作持久深入的延伸下去, 把实习基地打造成双方共赢的基地、人才的基地、创新的基地、就业的基地。
4. 精品课程开发提升师资队伍建设
工学结合精品课实施的关键, 是要有一支能够操作能力强, 有创新能力的师资队伍。因为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 如何进行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及适合中职生个性特点的内容设计并实施、理实一体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 都要依靠一支高素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 在精品课建设过程中, 不断开展专业教师培训, 企业专家讲座, 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活动, 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水平, 促使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双师结构的团队优势。
8.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八
【关键词】网络课程平台 计算机基础课程 高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2C-006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互联网+”的环境下,高职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需要持续更新,不断变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面临许多新问题、新要求。高职院校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开展多元化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教师信息资源优势弱化,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突出。一方面,网络的发展与普及,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学生可通过网络主动获取更多资讯,教师不再是唯一或最主要的教学信息资源来源。另一方面,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等因素,造成大一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如笔者在所授课的项目管理、酒店管理专业新生班级课堂调查中发现,以文字录入速度测试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水平(要求准确率在90%以上),能够达到45字/分钟以上的仅占10.8%,77.2%的学生在30字/分钟以下。大部分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有教师分层次教学和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个性化安排学习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与教学资源匮乏存在矛盾。网络环境下,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多样化,能够更好地融图文声像于一体,更具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网络还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这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软硬件资源提出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部分学校教学资源建设未能满足教学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硬件资源不足。由于扩招,学生人数激增,多媒体教室和计算机实训室等硬件资源显得更为紧缺,教师不能有效利用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演示、讨论与合作;教师被迫将理论课和实践课分离,无法实现预期“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效果;不便于学生课堂和课后实训作业的提交保存和教师评阅;不便于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和考试操作练习等。
2.教学软件不够丰富。部分教师授课还是以PPT课件为主先,没有创新和突破,教学方式枯燥、单一;教学内容和拓展知识不能及时更新补充。
3.教学资源共享不足。如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长期以来由公共基础部教师承担全院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和等级考试指导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经验。随着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授课教师数量存在严重缺口,因此部分教学系开始独立授课。但由于缺少学院层面的统一管理和系部之间的沟通交流,授课标准、教学大纲、教材、课件等都不尽相同,丰富的教学和考试资源未能实现整理成库和网络共享。
(三)师资力量亟待加强。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基础也是一门更新速度较快的课程。由于对课程教学和教师培养重视程度不够,或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提升不足,部分院校安排非计算机相关专业教师授课,且未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导致老教师对新技术、新现象接受不够敏感,知识更新速度不快,无法将新知识融入教学中;年轻新任教师则缺少理论教学、实训指导和等级考试指导经验。
(四)等级考试对素质教育的制约。计算机等级考试对规范计算机课程教学和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水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有的院校仅把过级率作为教学质量的唯一评价标准,有的教师仅将考级相关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应试教育使得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非常有限,不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
网络教学平台能够与教学资源数据库有效整合,具备所需的应用工具和子系统,从课程网站的教学组织、资源发布、学习支持和教学交互,到教学管理、用户管理和课程管理,形成完整的网络教学支持环境。通过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可以解决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系统,构建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一)建设教学资源数据库。建设课程教学资源数据库,是构建网络教学平台的前提和基础。借助学院教学资源数据库的海量存储系统和高效的管理系统,将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上传至数据库中,按照教学要求和特定的教学活动需要,对数据库中的基础资源进行编排和组织,并发布给学生。
教学资源库的基础资源有:课程标准、职业(岗位)标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实训大纲、教学录像、电子教材、教学课件、实训指导、教学案例、课堂练习、考试试卷、参考资源、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专业图片、动画仿真、音频视频、成果作品等。媒体类型包括: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和混合媒体。
教师拥有个人资源库,可将个人资源库内的资源上传至学院公共资源数据库,丰富公共库的内容;还能将公共资源数据库中同一课程、延续课程、同一专业的相关教学资源和拓展资源下载到个人资源库中,实现教学资源优化利用和共建共享。
(二)建设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分为教学资源、作业练习、测验考试、交流答疑四个模块。
1.教学资源模块。该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实训指导、教学视频、电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拓展学习、资源下载等。教师将授课资源详尽地发布出来,同时提供资源下载功能,实现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共享。教师通过后台系统,可以随时对数据库资源进行更新补充,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和教学需要,实现知识的及时更新;学生可以突破时空界限,课堂、课后浏览和下载学习资料,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进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拓展学习栏目,教师将课程学习的参考资料、拓展知识、延伸后继课程资源、专业相关知识进行发布,便于教师分专业、分层次教学和学生课后拓展学习。充分发挥互联网和多媒体集成的优势,运用各种图像、动画、音视频将教学内容丰富化、形象化和立体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作业练习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学习和操作实践紧密联系,且更重视学生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将课堂和课后习题发布在课程网站上,布置作业任务,学生可以浏览、下载习题,还能在线答题、提交和管理作业成果、查看教师评价和作业成绩;教师及时批改作业,动态把握学生学习情况,进一步调整教学安排。
3.测验考试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随堂测验、模拟测试和在线测试。教师对考试题库进行管理,可以添加、编辑试题;通过手动组卷或自动组卷,形成随堂测验试卷、模拟测试试卷、在线测试试卷等试卷形式并进行发布;还可以通过设置学前测验,限定学生在学习某知识点之前必须通过该测试,控制学生的学习进度。学生根据教师指导和自主学习需要,进行各项测验和自测,学会利用测试来巩固知识,查漏补缺。教师评阅试卷并记录系统自动评分成绩,了解学生学习和等级考试掌握程度,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辅导。
4.交流答疑模块。课程网站栏目设置为:在线交流和教学评价。教师运用系统的交流论坛、文字聊天室和在线答疑功能,搭建学生间、师生间交流互动的平台。学生可以在线进行小组学习讨论,发布、参与主题互动;教师可以对学生网上的提问进行答疑,并能够利用系统投票功能,设置和记录教学评价和反馈。
三、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的应用
(一)基于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整合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具体如下:
1.分专业、分层次教学。网络教学平台为差异化教学提供支撑。教师通过网络课程平台系统对授课班级进行管理,为每个授课专业搭建一个网站,利用系统模板,这一操作可便捷地完成。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教学需要,在教学案例、拓展学习、作业练习等栏目中发布专业相关的教学资源。例如,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增加财务报表编辑和数据统计的内容,文秘专业布置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相关作业,酒店管理专业融入酒店信息化建设案例等,增加课程的实用性。
教师还能够根据学生学习特点和基础程度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课堂测评调查结果和学生意愿将学生按层次分组,小组间还能进行互助互动。第一层次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完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要求的基本内容;第二层次侧重专业应用,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中的应用并完成相关习题;第三层次拓展延伸,学生学习计算机延伸和拓展课程。课程网站中作业练习、测验考试、拓展学习栏目的内容按不同层次分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相应的学习和考试内容。
2.项目化教学。借助网络课程平台,教师可以组织项目化教学。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作业练习栏目中,教师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和感兴趣的内容创建情境,将作业设计为若干项目和任务,涵盖单元模块知识点和技能,布置学生分组或独立完成,例如在PPT演示文稿的学习中,让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分组完成产品营销策划介绍。学生在研究型和合作型的学习中,独立思考,合作创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多方位评价。在教学平台系统中,教师可以通过网上作业完成情况、课堂参与度、测验成绩等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考量,对学生综合评定成绩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还能在交流互动平台上获得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和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刘颖.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析[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9)
[2]李昕,褚治广.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3(2)
[3]朱志国,赵枫.面向财经类院校的多层次立体化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作者简介】覃曼丽(1983— ),女,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管理、公共管理。
9.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 篇九
徐熙 2012141463178
R1 答:没有不同,端系统包括PC、工作站、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网络连接的PDA、网络电视等等。是的。
R3 答:客户机程序是运行在一个端系统上的程序,它发出请求,并从运行另一个端系统上的服务器程序接收服务。
R8 答:拨号调制解调器:最高56kbps,宽带专用。
DSL:下行信道5—8Mbps,上行信道最高1Mbps,宽带专用。
HFC:下行信道10—30Mbps,上行信道一般只有几Mbps,宽带共享。
R11 答:电路交换可以为呼叫的持续时间保证提供一定量的端到端的宽带。现在大多数分组交换网不能保证任何端到端宽带。当发生拥塞等网络问题时,TDM中丢失的数据可能只会是一部分,而FDM就可能是大部分或者全部。
R12 答:t0时刻,发送主机开始传输。在t1=L/R1时刻,发送主机完成发送并且整个分组被交换机接收。在t2=L/R2时刻,交换机完成传输且接收主机收到了整个分组。所以端到端总时延为L/R1+L/R2。
R13 答:In a packet switched network, the packet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flowing on a link do not follow any fixed, pre-defined pattern.In TDM circuit switching, each host gets the same slot in a revolving TDM frame.R15 答:一个第一层ISP与所有其它的第一层ISP相连;而一个第二层ISP只与部分第一层 ISP相连。而且,一个第二层ISP是一个或多个第一层ISP的客户。
R16 答:时延由处理时延、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和排队时延组成。所有这些时延除了排队时延都是固定的。
R19 答:a.250kbps
b.64 seconds
c.200kbps、80seconds
R23 答:5 种任务为:错误控制,流量控制,分段与重组,复用以及连接建立。
R25 答:应用层报文:应用程序要发出的在传输层上传递的数据;传输层报文段:将应用层报文加上传输层包头,由传输层管理和封装的信息;网络层数据报:将传输层报文段加上网络层包头之后封装;链路层帧:将网络层数据报加上链路层包头之后封装。
R26 答:蠕虫,现在具体指那些通过漏洞或者电子邮件等快速传播的程序,它们大都以快速传播为目的,以此躲避彻底查杀,蠕虫一般很少感染可执行文件。
当攻击者进入你的系统后,它会放置一个木马,或者,攻击者会欺骗你运行木马。木马的作用是帮助攻击者更加容易地操作你的电脑,它们很少自行破坏文件,因为它们一般要长期待在你的系统中。
10.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篇十
姓名:
学号: 班级:
完成时间:2015.12.5
1.课程设计要求: 1.PCA至PCD五台PC机属于不同网络,且要划分VLAN 2.PCA能ping通所有PC机,PCC不能ping通PCE 3.PCA属于内网地址,其他PC均属于外网地址 4.路由之中包含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拓扑图:
2.配置过程及分析
配置各PC机IP地址及网关:
[root@PCA root]#ifconfig eth0 10.65.1.2 netmask 255.255.0.0 [root@PCA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0.65.1.1 [root@PCB root]#ifconfig eth0 124.67.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B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24.67.1.2 [root@PCC root]#ifconfig eth0 124.68.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C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24.68.1.2 [root@PCD root]#ifconfig eth0 110.69.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D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10.69.1.2 [root@PCE root]#ifconfig eth0 110.70.1.1 netmask 255.255.0.0 [root@PCE root]#route add default gw 110.70.1.2 路由器配置: 对路由器A:
[RouterA]interface ethernet0 [RouterA-Ethernet0]ip addrress 110.69.1.2 255.255.0.0 [RouterA-Ethernet0]undo shutdown [RouterA-Ethernet0]int e1 [RouterA-Ethernet1]ip addrress 110.70.1.2 255.255.0.0 [RouterA-Ethernet1]undo shutdown [RouterA-Ethernet1]int s0 [RouterA-Serial0]ip addrress 110.11.1.2 255.255.0.0 [RouterA-Serial0]undo shutdown [RouterA-Serial0]clock rate 64000 [RouterA-Serial0]int s1 [RouterA-Serial1]ip addrress 120.59.1.2 255.255.0.0 [RouterA-Serial1]undo shutdown [RouterA]ip route-static 10.65.0.0 255.255.0.0 110.11.1.1 在路由器A配置目的网络为10.65.0.0,下一跳地址为路由器B的S0接口地址110.11.1.1 路由器B配置:
[RouterB]interface ethernet0 [RouterB-Ethernet0]ip addrress 10.65.1.1 255.255.0.0 [RouterB-Ethernet0]undo shutdown [RouterB-Ethernet0]int s0 [RouterB-Ethernet1]ip addrress 110.11.1.1 255.255.0.0 [RouterB-Ethernet1]undo shutdown [RouterB-Ethernet1]int s1 [RouterB-Serial1]ip addrress 120.11.1.1 255.255.0.0 [RouterB-Serial1]undo shutdown [RouterB-Serial1]clock rate 64000 [RouterB]ip route-static 10.69.0.0 255.255.0.0 110.11.1.2 在路由器B配置目的网络为10.69.0.0,下一跳地址为路由器A的S0接口地址110.11.1.2 [Quidway]nat address-group 110.11.1.1 110.11.1.5 pool1 [Quidway]acl 1 [Quidway-acl-1]rule permit source 10.65.0.0 0.0.255.255 [Quidway-acl-1]rule deny source any [Quidway-acl-1]int s0 [Quidway-Serial0]undo shut [Quidway-Serial0]nat outbound 1 address-group pool1 将内网的私有ip转换为外网公网ip,使得外网访问10.65.0.0网络时都是通过pool1地址池的IP地址而不是10.65.0.0中的地址。
对路由器C:
[RouterC]interface ethernet0 [RouterC-Ethernet0]ip addrress 124.67.1.2 255.255.0.0 [RouterC-Ethernet0]undo shutdown [RouterC-Ethernet0]int e1 [RouterC-Ethernet1]ip addrress 124.68.1.2 255.255.0.0 [RouterC-Ethernet1]undo shutdown [RouterC-Ethernet1]int s0 [RouterC-Serial0]ip addrress 120.11.1.2 255.255.0.0 [RouterC-Serial0]undo shutdown [RouterC-Serial0]clock rate 64000 [RouterC-Serial0]int s1 [RouterC-Serial1]ip addrress 120.59.1.2 255.255.0.0 [RouterC-Serial1]undo shutdown
[RouterC]firewall enable [RouterC]firewall default permit [RouterC]acl 101 [RouterC-acl-101]rule deny tcp source 124.68.1.1 destination 110.70.1.1 [RouterC-acl-101]rule permit ip source any destination any [RouterC]int s1 [RouterC-Serial1]firewall packet-filter 101 outbound [RouterC]firewall enable [RouterC]firewall default permit [RouterC]acl 102 [RouterC-acl-102]rule deny tcp source 124.68.1.1 destination 110.70.1.1 [RouterC-acl-102]rule permit ip source any destination any [RouterC]int s0 [RouterC-Serial1]firewall packet-filter 102 outbound 使得PCC通过s1和s0都不能访问PCE
3.配置信息如下所示: PCA: 10.65.1.2 255.255.0.0 PCB: 124.67.1.1 255.255.0.0 PCC: 124.68.1.1 255.255.0.0 PCD: 110.69.1.1 255.255.0.0 PCE: 110.70.1.1 255.255.0.0
SWA vlan2: F0/1,F0/2,F0/3,F0/4, SWA vlan3: F0/5,F0/6,F0/7,F0/8, ROA E0: 110.69.1.2 255.255.0.0 ROA E1: 110.70.1.2 255.255.0.0 ROA S0: 110.11.1.2 255.255.0.0 ROA S1: 120.59.1.1 255.255.0.0 ROA Static-route: 10.65.0.0 255.255.0.0 110.11.1.1 ROA rip: yes ROA ip routing: yes network=all ROB E0: 10.65.1.1 255.255.0.0 ROB S0: 110.11.1.3 255.255.0.0 ROB S1: 120.11.1.1 255.255.0.0 ROB Static-route: 110.69.0.0 255.255.0.0 110.11.1.2 ROB rip: yes ROB ip routing: yes network=all SWC vlan2: F0/1,F0/2,F0/3,F0/4, SWC vlan3: F0/5,F0/6,F0/7,F0/8, ROC E0: 124.67.1.2 255.255.0.0 ROC E1: 124.68.1.2 255.255.0.0 ROC S0: 120.11.1.2 255.255.0.0 ROC S1: 120.59.1.2 255.255.0.0 ROC rip: yes ROC ip routing: yes network=all 4.结果显示截图
路由器A:
PCA ping其他PC机情况
(由于软件存在BUG所以不能显示其他ping通情况)
结果PCCpingPCE不通:
11.《计算机应用》课程教法分析 篇十一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教学方法
在当今信息时代,计算机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计算机应用》课程是学员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学员获取信息技术知识和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主干课程,对于掌握计算机知识和计算机操作使用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应用计算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提高岗位任职能力奠定了基础。但《计算机应用》课程,内容多、学时少,因此,在有限的时间里帮助学员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是每一位计算机教员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教员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教员如何上好计算机课,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一、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基本原则。高职院校的生源层次差别较大,新生主要由普通高中、中专、技校的毕业生为主,甚至还包括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这些学员在以往的学习经历中都接触过计算机,但由于接受能力的层次不齐,大部分知识比较生疏,对基础知识和软件的操作不系统,各方面知识点有待重新夯实;而少数部分学员对最基本的计算机开关机等操作都不熟悉。再者,一部分学员对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积极性较高、具有很强的求知欲望,但还有部分学员对于该阶段的学习缺乏自主性、思想认识不清楚,自律性比较差。在充分了解学员的基础上,采取了基于案例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启发其积极思维,同时注意调动课堂气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课堂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教材、辅助资料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目前,《计算机应用》教材和辅助资料种类繁多,因此,要根据其与教学对象的适用程度,选择品质较好、公信度较高的教材与辅助资料。教材上的内容相对比较齐全,但学校的授课学时有限,因此,必须处理好教材、辅助资料和教学内容的关系。在有限的授课时间内,不可能面面俱到,但该重点讲练的内容一定要花时间讲深讲透,课堂上练习消化,有些内容则留给学员自学[1]。教学内容应选择适合学员但又非常重要的关键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自主思考意识、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这部分内容作为牵引,重点培养能力,带动其他知识的自主学习。
(三)教师与学员的关系
叶圣陶有段精辟的论述:“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由此可见,教学在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学员的主体作用,传统的讲台上的喋喋不休、课桌前被动听讲的教学模式已被教师主导、学员主体的教学方式所取代。但教员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不等于过分强调,教学是双方的,主导作用与主体作用是辩证统一的,相互影响。只有二者协调统一,把握好尺度,才能有利于教学活动的长远发展。
二、把握好几个原则
(一)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的原则
计算机知识相对比较枯燥,学员学习兴趣不高,即使有的学员开始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但随着知识的深入、难度的加大,学习的兴趣也会降低。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就不可能有较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从教学案例入手调动学员学习兴趣的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改进。有男、女生一起上课时,将男生分成一组、女生一组,当提出一个问题时,看哪个组解决的又快又准,在课堂上形成竞争,积极性自然提高。不同专业的学员在一起上课时,还可以根据专业的不同进行分组。这样,即使不积极发言的学员,也会感觉很有意思,在一种愉快的情绪下掌握了知识。
(二)启发式的教学原则
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强调的就是用教员的导、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际,从学员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去调动学员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员的启发诱导下,引导学员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中锻炼提升,从而促进学员的全面发展。在课堂上,将案例作为一个大任务呈现给学员,再将大任务分成具体的小任务,学员通过教员的讲解示范、提示和启发引导下完成具体的小任务。
(三)培养学员自学能力的原则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以教师的讲授为“主”,上机实践为“辅”,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难以将知识很好地延续[2],使得现在所学非将来所用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计算机教学在引导学员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培养学员的自学能力尤为重要。自学能力是学员综合能力的一部分,教员应该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来抓。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是学员知识结构中的根基,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就不可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对于计算机应用过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方法,教员要讲明白,学员要学得会;另一方面,要注重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当学员遇到问题不能解决时,教员要引导提示,促使其独立思考,尽量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学员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同时,教员要安排和布置相应的拓展任务,为学员自主学习,尝试解决新问题提供条件,以此培养培养和锻炼学员的自学能力。
总之,《计算机应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不断更新变化的课程,教师应从课程的特点和规律实际出发,全面掌握教材,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前沿,掌握新信息、新技术,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科学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员的能动作用,启发学员的积极思维,提高学习兴趣,使每位学员都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 沈凌. 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J],企业导报,2011,1:220-221.
[2] 黄春燕. 浅谈《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法[J],现代阅读, 2011,1:24-25.
12.计算机精品课程 篇十二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微课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 给我国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这种挑战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方面, 还包括教学方式方面。所以, 在现代高校的教学过程中, 一定要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 将“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到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实践教学中,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基于此, 本文详细分析了“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学生对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 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不能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相关概念,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1]。但是, 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 他们的信息化水平不尽相同, 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 会阻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其次, 课程容量和课时分配不合理。目前, 计算机技术已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高校增加了计算机的知识点和课程容量。现阶段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分为理论知识和上机实践两个方面, 但是因为课时分配不合理, 导致学生没有充分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相关知识, 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2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学习内容导读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微课程”教学模式中, 微视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它起到了引导课程、知识导读、实际演练等作用。高校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 学习内容导读的作用非常显著, 它能够细化学习内容,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就能清晰呈现出其中的知识点,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另外, 在“微课程”网络平台中还能详细设置学习内容, 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探究, 切实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2]。比如, 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时, 可以将自己要传授给学生的相关内容制作成微视频, 也可以在网络上面搜索相应的视频, 然后下载, 围绕学生学习兴趣和课程教学目标对视频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从而充分发挥“微课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作用。
2.2 学习任务和问题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 为了能够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在教学时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中的微视频、PPT以及HTML网页等, 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 要设计相应的问题, 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点。另外, 在设计问题和任务时, 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认知能力, 难易得当, 确保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 从而起到增加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2.3 学习活动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 “微课程”教学模式起到了关键的协助作用, 教师可以将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重点知识点以及典型习题等制作成相应的微视频, 认真讲解每一个步骤,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并且能够按照微视频中的步骤和流程一步一步操作。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问题情境也是非常必要的, 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还能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3]。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探讨解决问题时用到的技巧和方法, 学生之间还可以互相评价, 虚心接受其他学生的批评, 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 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2.4 综合评价测试中“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可以在网络教学平台中设置多层次的、难易程度多样化的实践练习,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练习相关知识点, 从而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及时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 在以后的学习中改进。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对其进行公平的考核。另外, 在解决相应的问题时, 也可以寻求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学生还可以创建课外学习小组, 将自己的问题提出来, 全组学生共同讨论, 进而促进小组学生的共同进步。
3 结语
综上所述, “微课程”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领域中属于一个全新的教学方式, 它只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 并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 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钟琦, 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 2014 (2) :26-33.
[2]高杨.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J].知识经济, 2014 (15) :152.
13.计算机课程学习总结 篇十三
计算机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科目,既不同于人文课程又和计算机的专业课有所区别。我们应该坚持“边讲边练、精讲多练”的做法,因材施教,激励着我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拓展我们的学习目标,使我们为今后走向社会在具体工作岗位上的计算机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矗对一些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同学,出现了一些在学习过程中不够自觉的现象。但是老师你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们教育我们,使我们正确的认识计算机在我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刚开始的计算机教学中,老师你每节课安排相应的练习任务,抓住乐我们学习计算机的心理特点,完成的同学可以在课堂上作自己的事,比如玩下小游戏,聊下qq等加强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如在英打字练习时,每节课要是比上节课进步一分钟,或是在在汉字录入部分,每分钟比上节课进步5个字,就可以自由练习。上机课时你总是在同学间教育我们怎样做对的事,怎样使用正确的指法,怎样才能更快的打好更多的字。
打字成绩好的同学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可以更好的掌握更多更全面的计算机知识。让后为了争取自由时间去游戏,会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计算机课中,并不会完全的在两节课时间里让大家完全的做练习,在完成教学任务的情况下,给予了我们一片自由的游线天地,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又达到了计算机学习的目的。使我们在课堂上更加积极的去完成作业,使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自由的时间,这样也要求我们更加熟练的掌握老师上课时所讲内容。以练为主,讲练结合。以练为主,讲练结合。许多知识是靠在操作实践中而获得的,所以我在操作实践中可以获得知识,动手实现最基本的操作,从中获得成就感,培养动手操作→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概括总结这一获得知识的过程,如在文字处理软件教学中,老师你提出乐一些问题让学我们来思考,比如如何利用Shift键快速输入大小写字母?引导我们大胆探索,从操作中去找方法,这样在实践中使我们充分掌握了Shift键的作用,茅塞顿开,从中得到了乐趣,并体会了掌握计算机知识必须以练为主的真谛,培养了解决实际操作问题的能力。初学者对计算机都是比较薄弱的,对一些应用操作理解起来很困难要从整体上较好理解很把握应用软件,不是仅仅靠买几本专业书就能知道的,我们平时不仅要多做练习,记笔记,还要实际应用。
要多了解相关知识,读思考,多提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学以致用,计算机网络使学习、生活、工作的资源消耗大为降低。我们是新一代的人用的都是高科技,也随着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高科技的,需要老师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
不过有时也要动我们的脑子,要个人亲身去体会,去实践,把各项命令的位置,功能,用法记熟,做熟。提高我们整体的知识,打好基础
最初,我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授课老师深入浅出,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计算机精品课程】推荐阅读:
计算机基础课程介绍11-13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设计06-24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论文要求06-12
最新计算机课程设计工作总结07-04
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心得体会08-02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内容及要求10-11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09-01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心得体会07-06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有效性探析论文10-12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培训学习体会及总结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