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改活动记录(精选19篇)
1.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一
时 间
xxx-4-1
地 点
六年
主持人
xxx
参加人员
六年全体师生
活动主题
生命在你手中
活动内容
一、课前准备
1、让同学们收集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
2、组织学生排演小品。
3、选好及训练班会主持。
4、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5、了解一些常见的标志。
二、活动过程
(一)主持读有关交通事故的新闻以引入主题
1、主持A读新闻
2、主持B:大家听了这则新闻有什么感想呢 ?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主持小结
A:生命在你手中,交通安全不容忽视 。
B: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交通规则,并要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
(二)交通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交通讯号灯有哪些颜色?都有些什么作用 2、红灯亮时行人该怎样
3、黄灯亮时还可以过马路吗 4、什么灯亮时才可以走 5、行车、行人应靠哪边走 6、出示各种交通标志,让同学们说出交通标志的名称及其意义
(三)看小品,议一议
1、小品内容:一名小学生放学回家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结果出了车祸。
2、议一议
(1)这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交通规则
(2)我们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3、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4、由小品谈心得体会
(四)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五)课外延伸
请你做个交通督导员,带领低年级的弟弟妹妹遵守好交通规则 。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懂得了很多交通安全知识。
小学班会活动记录3
2.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二
关键词:科学活动,记录,方法
科学教育的核心是让幼儿充分体验科学探索、科学发现的过程。幼儿通过猜想、操作、记录、讨论等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其中,记录信息为重要环节,形成的实验记录既是幼儿学科学的记录,也是幼儿成长的真实记录。
记录在幼儿园里多以画图、表格、数字等方式进行。但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发现:小班幼儿受年龄特点限制,一方面,小肌肉群发育善未完善,动手能力较弱,部分幼儿连执笔都有困难;另一方面,在感知、注意、思维时目的性差,极易受外部条件、兴趣的支配,很难操作后进行记录。为此我们尝试由教师记录幼儿在探索中的发现,操作后却发现容易顾此失彼。由此我从科学启发幼儿愿意记录、乐意记录出发,尝试、摸索出一些做法。
一、与幼儿一起讨论、确定有关记录的一些简单标记
幼儿的学习、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通过自身的活动作用于客体,另外,幼儿在心理上是主动的,依照自己的方式通过活动来建构科学知识。小班的幼儿则需通过教师引导,如何引导他们懂得记录?我在设计《吹泡泡》活动时先提出问题:“三角形的工具吹出来的泡泡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猜想、感知验证、讨论。幼儿初步感受猜想、验证的过程后,我把他们的猜想、发现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讨论:我们猜想的可以作什么标记?画什么图案?做一做,试一试,幼儿提出了许多建议,最后我们用共同确立的图案作为猜想记录的标记,由此问题解决了,而且是教师引导,以幼儿的思维方式确立的,幼儿初步树立了积极的态度。
二、幼儿记录信息力求简单,易操作
针对小班幼儿生理方面的特点,如小肌肉群发育善未完善、肌肉易疲劳等。我在设计记录表时尽量体现操作方便、生动形象等。如《吹泡泡》的活动,我用彩色泡胶纸剪了许多颜色鲜艳、大小各异的圆,幼儿记录的方式只需把这些颜色各异的圆粘贴在小动物的旁边,这样的操作既方便,幼儿又有兴趣。所得到的“信息”不仅直观而且容易引起幼儿注意。
三、灵活变通,个人记录以集体出现
小班幼儿容易受兴趣支配,往往会专注于有趣的科学游戏中。对此,教师在巡视中不是一味地督促记录,而应根据各个活动的特点,多方位引导幼儿观察、感知、体验。幼儿在具体的动作、具体的情景中展开思维、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形成的体验也会特别深刻。如《吹泡泡》的活动,我提供了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工具,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再分组游戏,操作时我参与到其中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尝试各种工具。由于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并积累有关的表象,在交流讨论中,他们都能把看到的泡泡形状讲出来。最后启发幼儿观察我们集体记录的结果,发现泡泡的秘密:各种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幼儿在游戏中完成了猜想、操作、记录,达到了预定的目标。
3.科学活动记录例谈 篇三
一、猜想:什么纸适合做风车
为了了解幼儿关于“什么纸适合做风车”的原始想法,我们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什么纸适合做风车?”幼儿不仅选择了自认为最适宜做风车的纸,还说出了很多理由,如“我们每天喝的牛奶袋是锡纸做的,很滑,很结实,做风车一定很好。”“我们家的挂历纸不厚不薄又光滑,用它做风车一定转得快。”“报纸做的风车应该转得好吧,我家有很多报纸。”“绉纸又轻又软,风轻轻一吹它就会动,所以,绉纸应该最适合制作风车。”“我觉得手工纸结实,一定适合制作风车。”
幼儿的猜想各不相同,因此需要他们记录猜想的内容,以便他们根据猜想进行下一步的探究活动。那么,用什么方式来记录呢?虽然绘画是常用的科学记录形式,但在本次活动中,如果要幼儿将猜想的绉纸、宣纸、手工纸、报纸等画下来却很难,即使画出来,其他人也很难分辨。于是,我们选择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即将猜想的纸张贴在个人试验记录的猜想栏中(如图)。用实际的纸作记录,不仅具体形象地表达了猜想的内容,还减轻了幼儿记录的压力。
在将个人猜想记录汇总到集体猜想记录时,我们也同样运用了实物记录的方法(如图),统计选择各种纸的人数。结果,有人选择宣纸,有人选择手工纸,有人选择挂历纸……那么,到底哪种纸最适合做风车呢?
二、幼儿个体探究和记录:我猜想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吗
每个幼儿都根据自己选择的纸采用同样方法制作了风车,风车摆得琳琅满目。教师将幼儿带到户外问:“你用什么方法证明你选择的纸最适合做风车呢?”幼儿说:“我们从操场的这头起跑,一起停下来后,如果哪个风车转的时间最长,哪种纸就最适合做风车。”于是,幼儿站在起跑线上,教师一声令下,他们一起跑起来。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发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我的绉纸风车怎么一点都不转啊?绉纸太软了,风叶都折到后面去了。”“奇怪,我的瓦楞纸风车怎么不转啊?”“我的也不转,是不是瓦楞纸太硬了?”“牛奶袋锡纸风车也有些硬,跑快了才转,跑慢了就不转了。”“宣纸风车太软,纸太薄,有时转,有时不转。”等孩子们一起跑到终点时,只有手工纸和挂历纸制作的风车在继续转,其他纸制作的风车都已经停止了,有些风车如瓦楞纸风车、报纸风车甚至都掉在地上了。
孩子们重新试验了一遍,结果还是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探究结束后,我请幼儿将自己的试验结果记录在个人记录表中。那么选择什么方法来让孩子记录呢?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们想,如果采用绘画记录让幼儿画一个能转动和不能转动的风车,一是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幼儿停下来绘画会打断探究过程;二是风车转动的状态也不好表现,受幼儿绘画水平的局限,可能有的幼儿画不出转动的风车,或者画出来的风车只有幼儿自己明白,其他人就看不懂了。这样的科学记录不仅不能帮助幼儿客观真实地记录探索过程中所得到的信息,不能交流分享同伴的经验,还会成为幼儿的负担。于是,在该环节中,我们引导幼儿运用符号记录的方法,即用打“√”表示试验成功,选择的纸张适合做风车,用打“×”表示试验没有成功,选择的纸张不适合制作风车。
活动结果证明,这种符号记录的方法既形象直观,又便于幼儿观察和记忆,还减少了记录的时间,保证了探究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三、小组记录: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
虽然在个人探究环节中,幼儿已获得了手工纸和挂历纸做的风车转的时间最长的经验,但这个环节主要还是验证和记录幼儿个人的猜想,孩子们的经验并没有得到分享和提升,大家对于什么纸最适合做风车也还比较模糊。为了对比各种纸制作风车的效果,从中发现规律,我们在每个幼儿试验后进行了小组探究、记录及经验共享活动。
我们将全班幼儿分成两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人当组长。孩子们先以小組为单位分散探索,然后进行小组记录。组长负责将幼儿的试验结果汇总在小组记录表上,在最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在不适合做风车的纸的试验栏中打“×”,结果第一组幼儿的汇总表表明手工纸和挂历纸最适合做风车,而其他的纸都不适合。而第二组的探究结果则是手工纸、挂历纸和报纸三种纸最适宜制作风车。
四、集体记录:发现问题,反复试验,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上面的情况?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为了共享经验,我们将两组不同的结果合在一起进行集体分享。如我们所料,幼儿在分享中果然出现了新问题。第一组幼儿认为报纸不是制作风车最适宜的材料,因为它太软。而第二组幼儿则认为报纸也是做风车最适宜的材料之一,因为它能转很长时间。那么到底哪一组的结论正确呢?于是我们请两组选派代表重新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报纸、挂历纸、手工纸制作风车,然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同时跑向终点,看报纸风车是不是和其他风车一样转的时间很长。试验结果证明报纸风车转的时间很短。
那么第二组幼儿的结论又是怎么来的呢?经过了解我们得知,因为第二组的小组长从一开始就猜测报纸是最适宜做风车的,而在他制作和试验报纸风车时,报纸风车也确实转得较好,所以他就记录报纸最适宜做风车。这样的记录结果带有幼儿的主观意愿,但教师并未直接点破,而是引导该幼儿与其他幼儿一起再次试验,以事实来说明问题。
在两组幼儿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我们又组织幼儿进行全班集体记录。集体记录仍然运用实物记录和符号记录相结合的方法,在每种纸张下面用“√”“×”表明它们是否最适宜制作风车。我们还引导幼儿在“最适宜做风车的纸“一栏中贴上手工纸和挂历纸这两种材料。
4.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篇四
活动
时
间 地点
主持人
参加人
内容
全体
第2周 操场
辅导员
师生
德建设
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每周升旗仪式上的国旗下讲话为平台,做到了月月有德育主题,周周有德育安排。使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演活 动 过 程
学”活动等,把深刻的德育内容融入到活动之中,使德育与 效 果
工作入耳、入脑、入心。
三是开展德育实践活动,到敬老院为老人送上文艺表演,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家乡新变化,使学生在体验中受到教育,在实践中获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通过参与和体验这些寓教于乐的德育活动,使得该校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讲内容中感悟到民族精神。
二是以体验教育为途径,不断创新思想道德教育载体。积极开展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消防演习、专题讲座、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双
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时
间
第4周
活 动 过 程
与 效 果
地
点 主持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
全体
操
场 辅导员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师生
本周国旗下的讲话中,要求学生近阶段要以“行为习惯”为主题。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习惯的养成是行为积累的结果,行为习惯就像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的行动。”比如日常生活中的礼貌行为、早睡早起行为、整齐清洁行为、喜欢读书的行为等,从而会变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同时很重要的还要有始终坚持习惯。同学们,希望从这一刻开始用你们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大家!养成良好的习惯,力争做一名合格、优秀的好学生!
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时
间 第6周 地
点 操场
活 动 过 程
嚼口香糖;老师宣布下课时,全体学生起立,等老师离与 效 果 开后再自由活动。老师在教室时,学生干部需要检查卫生或纪律时,应先向老师说明情况,征询意见。效果:学生能按照老师的要求进行上课。
主 持 人 辅导员
参加人 全体师生
活动内容 教室内礼仪
教室内礼仪:
老师宣布上课后,全体学生起立,齐声道“老师好”;学生迟到后,立正站在门口,经老师同意后入座上课;上课时,衣着整洁,姿态端正,不随便走动,不喝水,不
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时
间
第10周
活 动 过 程 与 效
果
地
点
主 持 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 集会时
操场
校长
全体师生 的礼节
学生集合,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做到井然有序,队列整齐,不交头接耳、随意乱说,要端坐听讲。
1、升旗。奏国歌时,全体同学肃立、脱帽、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2、上台发言、领奖、表演时,走路稳重,从指定的台口上台,立在台上时双手自然下垂,站姿端正。接受奖状、奖品时,先行鞠躬礼(少先队员行队礼)、用双手接,然后转过身来,面向台下,将奖状高举过头,向大家示意后,双手拿好后贴放胸前。下台时脚步稳重。
3、领导到场或是退场,由主持人统一指挥全体学生起立,鼓掌欢迎或欢送。
效果:多数学生做的不错,集会时的纪律很好。
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时
间 第12周 活
动 过 程 与
效
果
地
点 主 持 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 加强爱国
操场 辅导员 全体师生
主义教育
1、学习文件精神,提高对本次活动的认识;
2、加强师生的集中教育,狠抓活动的落实工作。集中在各个年级、各个班级的学生中组织开展了一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着重上好一次“听英雄故事,学烈士诗抄”等理想教育班会,高年级学生,还组织了一次以“弘扬先烈精神,遵守道德规范”征文、演讲等活动,并对优秀征文、演讲稿件进行广播、和橱窗内宣传。
效果:通过各方面的活动,加强了学生的爱国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时
间 第14周 活 动 过 程 与 效 果
地
点 主 持 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 进行安全行为规操场
辅导员
全体师生
范教育
1、不准到危险地方玩耍。
2、不准到有危险水库、泉里游泳。
3、不准在路上有违反交通规则行。
4、不准玩耍明火,乱放鞭炮。
5、不准攀爬电杆,触摸有危险电线接头。
6、不准爬楼梯护栏、墙头,在校园追逐打骂。
7、不准食用不卫生食品。
8、不准翻爬幼儿活动设施。
9、不准到“三室一厅”去游玩。
效果: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校制定的安全行为法规,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时
间 第15周 活 动 过 程 与 效 果
地
点 主 持 人 参加人 活动内容 进行安全行为规操场 辅导员 全体师生
范教育
1、不准到危险地方玩耍。
2、不准到有危险水库、泉里游泳。
3、不准在路上有违反交通规则行。
4、不准玩耍明火,乱放鞭炮。
5、不准攀爬电杆,触摸有危险电线接头。
6、不准爬楼梯护栏、墙头,在校园追逐打骂。
7、不准食用不卫生食品。
8、不准翻爬幼儿活动设施。
9、不准到“三室一厅”去游玩。
效果:学生都能自觉遵守学校制定的安全行为法规.向阳小学德育活动记录
5.小学道德讲堂活动记录 篇五
一、时间:2013年7月20日
二、地点:中心小学道德讲堂
三、主持人:吕方
四、活动内容
1、自我反省
开场三问:爱不爱工作?爱不爱学生?有没有做好本职工作?
2、唱一首道德歌曲:《诚信之歌》
3、看一部道德先进模范人物事迹短片:今天我们观看了道德先进模范人物海尔集团的创始人张瑞敏讲究诚信的事迹短片,海尔创始人张 瑞敏宁可砸烂10问冰箱,也要诚信经商,坚持产品的好质量。尽管当时1台冰箱的价格是1个工人的年薪,让他暂时损失,但诚信让他收获了别人的信任,成就海尔公司的商业奇迹。铁锤唤醒职工的质量意识张瑞敏接手海尔第一件事,就是召开现场会,所有的职工召集在一起,一些检查出有瑕疵的冰箱摆在了大家面前。在那个时代,工业产品供应紧张,买个冰箱要凭票购买,这些被挑出来的冰箱虽然有瑕疵,但是使用起来并无大碍,如果流向市场,将依然非常强手。张瑞敏说:“质量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命根子,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必须生产出完美的产品。”让瑞敏下令,这些质量稍差的冰箱全部销毁,绝不流向市场,绝不影响海尔的形象(当时还不叫海尔),工友们非常痛心,觉得非常可惜,就是分给职工也好啊!大家都极力反对,但张瑞敏为了唤醒大家的质量意识,坚决坚持砸了这批冰箱。正是这一记重锤,砸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世界名牌--海尔,远见卓识,提高服务水平在产品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张瑞敏着手提高企业的售后服务水平,那是的企业产品,处于供小于求的状态,产品基本不愁销路,各家公司对售后服务还没有现在的重视程度,张瑞敏远见卓识,配合创立名牌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一时间,人们口碑相传,海尔的售后服务真是好,海尔的品牌也开始逐渐有了影响力。4 背诵一段传统经典:
《道德经》中关于诚信的语句选摘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道德经》 第四十九章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道德经》第一十七章:“信不足有不信,犹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道德经》第八章:“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道德经》第二十一章:“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德经》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 有大伪。”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道德经》第五章:“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讲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体现传统美德与当代精神典型事迹故事。讲解人:李明臣
主持人:李明臣同志讲述了他的邻居也是他的一名得意学生的感人故事,他的邻居张正是我们学校毕业的一名学生,前几年大学刚毕业。他毕业后他就投身社会,每天日晒雨淋地跑工作,坚强的他也有想放弃的时候,不过他有信念有理想,正因为这样每次面对困难,他都是咬紧牙关挺了过去。最后,在亲人的帮助下他想做一位出色的商人。在社会上打拼了十几年,就因为他的刻苦终于让他开创了属于他的一片天地,成功地开了一间出售莱阳酿造厂调料品的商店。经过他的努力,他经营的商店慢慢地上了轨道。去年,他改行做其他产品的代理。但他万万没有想到在改行做其他代理时,清查到自己商店里有一批过期的调料品,按进货价值计算达5万余元。这件事简直是晴天霹雳,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认为这批过期的调料品数量太多,他们自己又无法处理,而一向诚信合法经营的他,为慎重起见,决定交给工商部门处理,由工商部门统一销毁,这样才能保证这批商品不再流向市场,同时也保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6 作一番感受评论
(1)张静蕾同志对参加此次道德讲堂活动的感受:
今天的道德讲堂中,听了李明臣老师的讲故事,非常感动,你看邮递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答应了上司每天把信报按时送到每家每户,便从来没有失信过。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我全家人都以为他不
会来送报了,于是便看起了电视。‘‘咚咚咚’有人敲门了。一开门,原来是邮递员,只见他全身都湿透了,一经询问,原来他是冒着大雨为每家每户送报,我站在门口,望着邮递员远去的背影,心里产生了一个念头:一定有做一个像邮递员一样讲诚信的人。
(2)王鹏程同志对参加此次道德讲堂活动的感受:
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先给大家给一个小故事,我亲身经历的事情。第一次在网上购物,可能是比较兴奋吧!但是我还是看清东西然后和卖家弄清情况我才会买下,看了一件咋一看是白色的衣服其实是米白的,很好看,我和卖家谈的时候还特地问了颜色是不是白色和纯棉的,是不是和上面说明是一样,卖家大言不惭的和我说的是的。我就买下了,结果我收到货物的时候真是大失所望,什么白色啊,就是浅黄色,而且不是纯棉的,质量太差了、、、当时我拿的货物的时候真的是愤怒到了极点。但是我想想几十块钱退货太麻烦,所以就自认倒霉,算了吧!导致我现在在网上都不敢买东西,我想大部分人也肯定会和我遇到一样的问题。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销售者诚信怎么就那么差呢?我想这样做生意是不能长久,至少我们上过一次当就不会在光临他家店铺,也许还会在朋友中帮他家做一些免费的广告,久而久之最终他们这些不讲诚信的人面临的是店铺的倒闭。反之,那些讲诚信的卖家我们在里面买过好的东
西同样会为他们做一些免费的广告,这样他的生意就会越来越红火,多中取利吗?生意也会长久的做下去。
(3)阎丽红同志对参加此次道德讲堂活动的感受:
6.小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六
时间:2008年12月16日
地点:大办公室
出席:全体教师
主题:
记录人:某某某
主要资料:评课校长《探索与发现(一)》
一、校长自评:
1、课件做得不错
2、对教材有些改善
二、其他老师评课:
优点:
1、由易到难,能根据学生发言进行引导。注意反馈,总结归纳方法很好。
2、练习设计有深度,有拓展性。
3、所安排小组讨论很有必要。
4、改变教材较为恰当。
5、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练习都有针对性。
不足:
1、学生表达有疏漏。
2、新课太快。练习多,方法多,怎样归纳总结就应当再思考思考。
3、练一练能否让学生打开书做一做。合理利用课本。
4、寻找更简捷的方法的时候,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最好能举例说明。
教研组长评价:
1、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一节课的设计要以学生为本。
2、搞笑的引入:游戏,能激发兴趣。
较为严密的推理:猜想---验证---应用
3、整个设计比较精当。
4、练习形式多样,题型多样化。
7.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七
一、现场教学情况记录
活动目标
1.运用图谱帮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 解决旋律中的难点。
2.感受歌曲的柔美, 能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 并能渐慢、渐轻地结束歌曲。
活动过程
(一) 感受歌曲旋律
1.听歌曲旋律。幼儿听旋律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说说有什么感觉?想到了什么?
2.用单声词哼唱歌曲旋律。幼儿试着用“嗯、啊、啦”来哼唱歌曲旋律。
(二) 学习歌曲
1.教师示范歌曲。师:你听到了什么?幼儿回忆, 教师演唱。
2.幼儿听音乐默唱。
3.幼儿轻声跟唱。师:把开关开小一点, 我们来试试, 记得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唱。
(三) 处理歌曲
1.引导幼儿唱出结束句中的渐慢渐弱。
2.能尝试分半伴唱的方法来演唱歌曲。
3.和客人老师合作演唱歌曲。
附歌曲:月亮婆婆喜欢我
二、教师介绍自己的设计过程并分析现场教学效果
教师:《月亮婆婆》这首歌曲旋律非常柔美, 所以我以欣赏作为切入点, 让孩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它所包含的情感, 并用语言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和同伴分享。由于歌曲中第三句、第四句、第五句歌词相同, 但旋律变化较多, 为了帮助幼儿唱准节奏和音高, 我采用了分句图谱来帮助幼儿记住其变化。但今天的教学中发现图谱对幼儿学习虽然有些帮助, 但情感的表现还不够到位。在试教时我们也尝试用整幅画面的图片来组织教学, 幼儿情感有了, 但节奏和音高掌握不好。在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上不能做到同时达成。
三、教研组成员热烈讨论, 提出困惑并自己想出解决的方案
组员1:教师的基本素质好, 范唱音色美, 有感染力。但图片缺乏美感, 过于理性, 使歌曲的情感内涵被淹没了。
组员2:教师分析得很到位, 能找准教学难点, 并运用一定的策略来解决。
组员3:这是一首连贯、优美的歌曲, 使用开口音衬词“啦”伴唱不是很合适, 选用闭口音衬词“嗯”“呜”来伴唱, 可能效果会更好。
组员4:大家谈的这几点, 我也有同感, 但这个活动中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唱准音高和节奏, 大家有什么解决的策略?
组员5:执教老师使用的是图谱, 有一定的帮助, 但对于这首情感内涵非常丰富的歌曲好像还缺点神韵, 太理性的解决方法不是很适合这个年龄的孩子。但我们也一时想不出好的解决方法, 希望专家给我们一点帮助和指导。
四、专家参与讨论, 并给予操作性的指导
专家:大家对这个活动分析得很透彻, 也能抓住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 现在主要的困惑就是如何处理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我们教学的策略是理性的, 但运用策略的过程应该是感性的, 是孩子能接受的, 可以帮助孩子去学习、去感受的。图谱是一个解决的策略, 但在这样一个非常感性的歌曲中是否合适呢?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孩子的年龄特点告诉我们, 他们的情感体验是动作在前, 语言在后的。我们可以尝试用动作来帮助解决渲染情感的问题, 再感觉一下, 动作能否帮助解决技能的问题, 也许这样结合会让情感和技能相互交融、和谐发展。
五、组员进行现场尝试, 体会策略使用效果
策略使用所解决的问题:
1.歌曲情感的渲染:匹配的身体动作中有许多双手抱肩、抚摸脸颊的动作, 能给幼儿一种温暖、幸福的情绪体验, 就像是婆婆抚摸着自己, 有种亲情的感受。幼儿在教师的情绪渲染下, 会不由自主地把这种情感融入歌唱的过程中。
2.音准的把握:第二乐句中“摸”是个突显的高音, 幼儿不易一下子找准音, “双手自下而上抚摸脸颊”, 给孩子一个心理的预示, 在做动作时就会知道这是个往上走的音。
8.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八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内容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
例如同样是“自然角中的种植”,教师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及“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明确,易于小班幼儿操作。幼儿发现“今天,黄豆的种子发芽了,它的芽是绿颜色的”“黄豆长出叶子来了,叶子像桃心”等。到了中班,我们根据“在对比观察中感受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中的多样性”的目标,指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引导中班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中的不同状况,我们选取差异明显的植物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如玉米和草莓,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找到了十几点差异。光叶子的不同就有不少:玉米葉子浅绿,草莓叶子深绿;玉米叶子是长形的,草莓叶子是桃心形的;玉米叶子边缘是光滑的,草莓叶子边缘是齿轮状的;玉米叶子摸起来光滑,草莓叶子粗糙。孩子们对这些特征一一加以记录,从中不仅发现了玉米和草莓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也感受了植物的多样性。大班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此,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是“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记录也相应地侧重于这方面内容,如“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种在室内和室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冬天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教师指导孩子们进行了“种在户外和放在暖气片上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记录,幼儿发现室外的温度在零下,植物根本不发芽,而室内的温度在15℃左右,植物就能发芽、长叶、开花。通过对比观察和记录,幼儿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科学经验。
又如在“小蝌蚪变青蛙”的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水平与表现能力,教师指导小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小蝌蚪长腿了”“尾巴没有了”“变成青蛙”。而中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蝌蚪变成青蛙的正确顺序和阶段,即“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消失,变成青蛙”。大班幼儿主要记录“蝌蚪到青蛙的细微变化以及各变化阶段需要的天数”。
实践证明,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记录内容,不仅能巩固幼儿的科学经验,还能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实验工具、材料及方法,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
如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教师为小班幼儿制作了形象直观的长颈鹿直尺,刻度用具体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在制作直尺时,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下面,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上面”。孩子们说“长在地上的水果如西瓜放在最下面”“长在藤上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放在中间”“长在树上的水果如苹果放在最上面”。结果,孩子们在表达“植物长高了”时出现了这样的记录,“黄豆苗从西瓜长到西红柿又长到苹果了”,非常直观形象。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30多厘米了”,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达既直观形象又逐渐趋于准确。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黄豆苗长到25厘米了”“黄豆苗长到32厘米了”,他们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达植物的生长情况。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差异,指导他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记录能力较弱,我们指导他们更多地采用实物黏贴、照片图片黏贴以及简单的绘画等记录方法,这些方法直观形象,简便易行,适合小班幼儿操作。而中班幼儿的思维虽然仍以具体形象为主,但已能理解一些简单的符号,所以我们指导幼儿除了运用小班幼儿常用的记录方法外,还加入了√、×、 、 等一些幼儿易于理解的符号,来记录具体的实验过程。大班幼儿的思维表现出了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我们指导他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记录,表现出抽象、概括的特点。常用的有数字统计、表格等方法。另外,教师还经常指导大班幼儿运用图表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的记录趋于准确。
如在“种子发芽了”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我们选择了一些发芽期较短的植物。种子种下以后,孩子们都盼望种子快快发芽。于是我们让幼儿观察记录,“不同的种子发芽各需要多少天”,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其中。针对不同年龄班的特点,我们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记录方法。小班幼儿用每天贴一粒种子图片的记录方法表示种子还没有发芽,而到发芽的那天就贴一个直观形象的芽,最后统计种子的粒数来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中班幼儿则每天贴一个小红心,小红心的个数就是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而大班幼儿则每天在日历上作一个记号,最后统计天数,记录种子发芽期的长短。
在以上实例中,我们指导小班幼儿用实物图片、中班幼儿用符号、大班幼儿用数字统计的方法记录种子发芽的天数,正是考虑到了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渐到抽象概括的发展特点。
三、对不同年龄幼儿,教师介入的程度和组织形式不同
不同年龄班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决定了教师指导的程度要有差异。
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够,他们离开教师的直接引导,就难以进行长久的观察和自觉的记录。所以,对小班幼儿的科学观察和记录,教师要采用系统的、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带动、启发、鼓励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科学发现。中班幼儿有了一些记录的经验和技能,自主性也有一定的发展,有独立探索、自我学习的需求与愿望,教师可适当放手,根据幼儿探究和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鼓励幼儿独立探究和记录。教师还可以组织和引导幼儿就记录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如在观察蝌蚪时,教师提出“猜猜看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并把它记录下来”,这一要求大大激发了幼儿主动观察、记录的兴趣。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记录方法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予充分的信任与表现的机会,让幼儿按小组或独立完成实验观察和记录,教师可阶段性参与幼儿的经验分享活动,帮助幼儿整理、提升经验,以引领幼儿进一步观察与记录。如大班“装米豆”活动,在“你想用什么方法将三种不同的米豆装进一个瓶子里”的问题探究中,有12名幼儿就“要摇晃瓶子才能装得更多”这一具体的做法创造了五种不同的、个性化的记录方法。教师就这一现象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幼儿十分自信地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对同伴的记录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一过程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独创性、个性化的科学记录能力。
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自主性程度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科学记录的组织形式。比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没有自觉记录的意识和管理记录工具、材料的能力,他们不但不会自觉记录,还会将个人记录本画得乱七八糟。教师不仅要时时叮嘱幼儿记录,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记录,更要防止幼儿将记录本弄丢、弄坏。而集体记录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观察和记录一个具体的事物,因而更适合小班。在组织小班幼儿记录小蝌蚪变青蛙的记录过程中,我们采用个人、集体呈现的形式,即在墙面的低矮处设置一面大的展示墙,教师指导每个幼儿及时将自己的发现加以记录,并张贴在展示墙上。这样既反映了小蝌蚪变化的情况,又减轻了幼儿的记录负担。又如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需要有人提醒和带领,因此我们较多地采用小组记录方式,同时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小蝌蚪变青蛙时,我们将幼儿分成红、黄、蓝、绿队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的管理、记录及经验汇报。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有效地记录信息,还能分享记录的信息和记录经验,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能持续地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自觉记录,而个人记录是幼儿自主自觉的记录形式,因此我们在组织大班幼儿记录时,以个人记录为主,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种子生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给每个幼儿一本记录本,让他们阶段性地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变化。在后期的经验测查活动中,当教师询问幼儿“小种子要多少天才会发芽”时,大班幼儿会马上从自然角里拿出自己的观察记录本,并根据记录内容详细地讲述种子的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不仅获得了较客观、准确的科学经验,也锻炼了自主观察记录的能力。
9.小学庆国庆活动记录 篇九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7周年,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烟台市开发区金城小学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以“庆国庆,畅想未来”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
据介绍,该校在各级部分别开展了“我为祖国自豪”图片展览,“爱国美文诗歌颂祖国”的诗歌诵读会,“祖国妈妈,我爱您”主题班队会等活动。
学校还指导学生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国庆节来临之际周围生活环境的变化,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爱国从点点滴滴做起”为主题的.国庆征文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10.小学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
校本教研活动记录
主持人:尹静
时间:3月23日
参加人员:王笑梅、尹静、张健梅、陈静
内容:一年级语文教研——同组同讲一节课评课
过程记录:
一、陈静、张健梅两位教师谈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反思。
二、评课及研讨主要内容:
1、陈静老师: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流畅,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在识字教学中能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并把有限的识字资源进行新的组合,拓展出新的词语。对重点字、词进行组词、说话练习,把识字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能引导学生多思考。如果再放手,多让学生自主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就更好了(如字谜、你怎样记这个字、你以前在那里认识了这个字,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识字)。
11.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十一
2015年,科技与金融服务成为投资热点,其主要驱动因素为投资者对科技行业高增长的期待、科技行业逐渐发生整合、以及中国科技金融和支付业务高速发展而产生的融资需求。
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路谷春表示:“2015年,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继续开展海外并购的趋势,战略投资者倾向于执行外延式的增长策略,追逐技术、品牌并将其带回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和财务投资者希望寻找具有‘中国视角’的海外资产。2015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40%,我相信我们将在未来几年持续看到这样速度的增长,以中国为首的大型跨国企业开始走向世界舞台。”
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增长40%,金额增长21%,均创历史新高。民营企业海外并购继续领跑,财务投资者与私募股权基金依然非常活跃,但国有企业的增长继续略显缓慢。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愈加倾向于追逐技术、品牌和专项技术,将其带回中国。执行外延式的增长策略与建立地域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是推动海外并购交易的另外两大因素。
2015年,私募股权与风险投资基金融资仍然保持健康的水平。财务投资可用资本大幅增长,这归因于保险公司、其它金融机构及类金融机构(包括政府和产业基金、国有企业基金、私有企业基金和高净值人士等)都大力开展直接投资活动。
得益于众多活跃财务投资者的参与,私募股权基金交易的数量与金额分别增长了79%和169%。随着大型交易的趋势的持续,共有27笔私募股权基金交易的单笔规模超过10亿美元,创下了另一项记录。国内投资者表现尤为活跃,而国内A股为主要退出渠道则使国外私募股权基金普遍面临更为严峻的环境。就并购交易而言,在经济发展放緩的大背景下,投资者希望寻找可见的高增长机会。因此,风险投资行业(尤其是科技行业投资)受到投资者追捧,创下了历史记录。
私募基金退出活动低于预期,主要归因于股权资本市场的动荡。大量存量投资等待退出依然是一个行业性的问题。
普华永道中国北方区企业并购服务部主管合伙人钱立强表示:“我们认为,受益于活跃的国内战略投资交易与海外并购,2016年中国企业并购交易将增长超过20%。科技行业将继续成为行业热点,然而投资者对于估值和增长的期待越来越高,今后的增速相比2015将放缓。”
12.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十二
当然, 在开展语文校本教研之时, 我们首先应当真正理解语文课程改革的标准, 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以实现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来进行实际教学, 增强教学的目的性与主动性, 避免随意增加超标准的内容和不分轻重主次的教学现象,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 我们也要对语文教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不应简单地把它看做是学生必须完全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 而应把它看做是一种引导学生发展认知、提高能力和完善人格的范本,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在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指导下, 认真遵循语文教材的进度来安排教学活动;更要用灵活开放的眼光来看待语文教材,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教情和学情, 进行适当地筛选、增补和创新, 才能有效地实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
切实地开展语文校本教研活动, 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教师自身的教研能力, 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开发语文校本课程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 语文的校本教研过程是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自我扬弃和自我发展的过程。它所涉及的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进度及研究如何教好语文教材;更应是研究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好语文教材, 如何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使学生根据自身的生活实际, 在自主学习中获取对知识的掌握和创新, 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新目标。因此, 为了强化语文课改教学, 落实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我们可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 认真研究教学现状, 分析实践教学中所遇到的学情, 明确校本教研的方向
可以说, 校本教研的重要目标是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所以, 努力寻找实践教学中的问题, 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开展校本教研活动, 增强教研活动的实效性是校本教研的关键所在。在认真学习语文课改的“新标准”后, 我们发现, 单独设置的综合性学习是新课程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也是一种全新的课型。可是,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开展, 我们发现, 这一全新的课型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和开展, 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观念没有完全转变, 对综合性学习这一课型认识不够, 认为它是语文教学的附属产品, 可上可不上, 因此在教学中显得过于随意, 缺乏计划性。 (2) 认为综合性学习浪费了太多的语文教学时间, 怕耽误学生学习的正常时间, 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3) 没有真正认清综合性学习的内涵和重要性, 只是简单地把它当成是课本教学。于是, 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 只是做了些简单搜集资料或积累素材之类的事等。面对这一教学现状, 我们应及时进行校本教研专题研讨, 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中来, 让教师们不仅明白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 还要在实践教学中自觉探索出有效的方法来, 从而使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 转变教研观念, 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 我们实施校本教研, 应努力淡化由上而下的教研管理职能, 强化以课程、教学和教研为中心的研究、指导和服务职能, 积极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及教学研究中的困难和问题, 并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服务。学校应根据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 制定开展校本教研的工作思路, 并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研讨会, 使教研工作真正做到服务于学校的语文教学实践。当然, 我们应清楚, 校本教研的真正主体是教师, 只有教师愿意参与、乐于参与, 教研工作才能富有实效。所以, 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 学校可将评价激励机制引入校本教研活动中。如可以是荣誉的激励, 把它作为评选科研、教研积极分子的主要条件;也可以是物质激励, 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提振教师的精神;当然还可以参评发表, 把老师的优秀成果送到上级部门参评或投递发表。激励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热情, 让教师以研究的态度、探索的精神去对待教学工作, 有利于校本教研活动的顺利展开, 能更好地提高校本的教学研究成效, 同时也能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进行。
三 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本教研培训, 使教师在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
学校在积极开展研究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努力打造“教、学、研”三位一体的校本教研模式。在这一模式中, 应以教师的自主学习和研究为主, 以校本培训为中介, 让校本教研作为整合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心和纽带, 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搭建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 使教师在参与教研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中汲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从实践中体会和完成对校本教研的理解, 再通过培训促进教师的学习和提高, 实现很好地参与教研活动和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这种将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师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的“行动教研”, 已成为语文教师特别是青年语文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而由于校本教学研究的问题来自于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 因此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之一, 语文教师就应自觉地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积极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 根据教师工作的经验和水平的不同,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
这些活动形式可以包括: (1) 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 教师应自觉地做到自主学习和自我反思, 认真地写好学习的随笔、心得、读书笔记和教学反思等, 并在学习和反思中, 实现自己在教学上的尽快成长。在实际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应在每上一节课后主动写好教学反思, 认真总结每节课的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并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方法。让这种自我反思伴随我们的教师在课改中成长, 能使教师对新课程的自我实践有更清晰的认识。可以说, 教师进行自主学习, 客观的自我评价, 是参与校本教研的第一步。这应成为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种习惯性行为。 (2) 可以采用不同层次的多元互动, 进行经验交流。在语文教师之间、教研组之间、学校之间进行互相听课、评课、研讨和交流, 也是开展语文校本教研的又一有效途径。例如, 在语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 可以说是老师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并提出的。这种方式对于学生从小就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让学生在学习中合作十分有必要。此外, 各教研组之间的交流与研讨同样不可忽视, 如学校的语文教研组可以邀请体音美教研组的教师, 参与语文组指导学生制作手抄报, 这能使学生的手抄报更生动。 (3) 在大课题研究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实效性。学校应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在课题研究有系统的理论指导下, 规范研究程序, 明确研究目标, 有秩序、有步骤地开展研究活动。可是, 由于有些课题研究所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或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 所以对一些课堂上的具体问题可能一时难以解决。因此, 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 结合学校各学科正在参与的课题研究, 积极主动地针对发生在自己实际教学中的小问题进行反思和总结, 明确问题所在, 组织开展阶段性的专题研究, 切实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同时, 学校以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为载体, 能较好地提高语文教师的教研能力, 也能充分挖掘各具潜能的教师, 扬长避短, 让其人事相宜, 人岗相适, 使每位语文教师都能感受到自身的价值。
五 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 营造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环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 我们在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教学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探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语文课堂较过去更生动活泼,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提高。但是, 仍然有一些教师上不好语文课, 许多学生不喜欢语文课, 老师没有信心教, 学生更没有兴趣学, 影响了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不可否认, 一直以来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所以首先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通过研讨交流, 发现学生喜欢语文老师, 才有可能喜欢语文课, 喜欢语文课才有可能学好语文。而一个老师让学生喜欢的重要因素不一定是他渊博的学识或是敬业精神, 而可能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及发自内心的热情和亲和力。一些教师上不好语文课, 很多时候可能不是教师的水平不高, 也不是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够, 而是教师自身的心理不健康造成的。当然,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如自身性格的原因、家庭的原因等。因此, 在语文教学的培训和研讨活动中, 我们可以渗入相应的人文关怀元素, 通过校本教研培训, 引导教师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工作和生活, 使一些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得到重塑。可以说, 学校依托校本教研活动这一平台, 使教师在人文关怀中, 铸造健康的心理, 并用他们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构建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这种立足于教学实际情况和教师具体工作的校本研讨, 对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 更具有现实意义。
六 深入课堂抓教研, 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和引领作用
在教师队伍建设中, 骨干教师是中坚力量, 他们具有现代教育观念,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所以, 在落实语文校本教研时, 应始终把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摆在教研的主体位置, 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新课标》的理论知识, 并积极组织参加校际之间的教研活动, 运用讲座、研讨会、送信息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和途径, 培训语文骨干教师, 让他们在学习和交流中, 深入教改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全面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研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打造出一批语文校本教研的强势群体, 从而推动语文校本教研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当清楚, 骨干教师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和举足轻重的, 所以, 骨干教师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完善自我和挑战自我, 在新课改的现代教育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做出更骄人的业绩。
总之, 语文校本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不仅能提高全体语文教师的整体素质, 促进教师由传授型、经验型逐渐向科研型、反思型转变, 同时也能有效地推动语文课改的进程。一路走来, 我们坚信:只有坚持走教研之路, 才能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才能推动教学改革的发展, 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宁波.校本教研中的教师同伴互助[J].教育科学, 2005
[2]陈世滨.校本教研形式与内容关系的实践阐析[J].教学与管理, 2006
[3]朱慕菊.校本教学教研[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13.中心小学养成教育活动记录 篇十三
活动内容:美好环境我维护
负责人:
单位:中心小学
时间:2009.10.12
活动目的:
以 “创卫”为锲机,举行《美好环境我维护》主题中队活动,旨在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环境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美好环境,维护美好环境,进一步增强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活动准备:
第一步:收集“创卫”见闻。
第二步:学生按小队分别调查了解家庭、学校、社区、社会公共场所等地方的创卫后情况。搜集图片、拍照片、摄像、写观察日记。
活动过程:
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合):各位老师,各位队员,大家好,双沟小学关于《美好环境我维护》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请各中队辅导员报告人数,辅导员指示(活动按预定计划进行,祝本次活动圆满成功)
中队长宣布出旗、奏乐、敬礼
14.小学数学教研活动记录 篇十四
活动时间::2016.3.10上午 活动地点: 办公室
参加人::(于印林 熊玲玲 于丽君 付平)。活动内容: 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主要内容:
于印林:如何提高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数学教师长期探讨的一个焦点问题,依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要求来看,以关心,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角度出发,我们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一个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本人的学习兴趣,丧失了学习动力,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班级,整个年级乃至整个学校的学习成绩。我们都知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他们做一百个题目还不如教给他们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于丽君: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困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了困难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我们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要针对性在布置复习、预习的内容或提纲,课堂上有意地趣味性地启发学困生回答基础性的旧知识,这样扫除了学习新知识的障碍。
付平:学困生在课堂上一般是不太爱举手的,教师应主动叫他们回答问题,并通过表扬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积极为学困生创造思维的条件。熊玲玲:课堂上安排适当的一段时间让学生议论重点、难点,同一小组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这样既有利于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他们的思维,又有利于他们听取优生的看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开拓思维视野。
15.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十五
1. 体育活动单的界定。
活动单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生实际, 以课标为纲, 课本为例, 学生为主体设计的学习活动方案。
2. 体育活动单的设计策略。
“活动单”重在“活动”,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灵魂。通过学生的“动”使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在活动中求得真知。“活动单”不同于教案, 教案的执行者是教师, 而“活动单”的执行者是学生, 因此更接近“学案”。在每节体育课前做好充分准备, 预先印发活动单提案, 要求各小组课前认真学习讨论。如高一建筑班实心球教学活动单设计。
班级:高一建筑班教学内容:实心球
二、活动单设计实施策略
职校体育教学活动要求教师更要深入到教学一线, 了解职校学生的身心特点, 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本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特长的宗旨, 更科学地设计“活动单”, 有效指导实践教学。
1. 注入活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优化体育活动单的设计, 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使学生能充分发展个性, 享有广阔的自主学习的空间, 最大限度地获得身与心的解放, 使职校的体育课堂更有活力和生命力。“活动单”的实质就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 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真正使学习主体化、活动化。如在高一机电班的篮球“行进间低手上篮”的活动设计中, 在预习单中将行进间低手上篮的图片与动作要领告诉学生, 课中教师示范后, 可设计让学生自主练习, 让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体会动作要领, 直到熟练的掌握动作。这样, 让学生在获得运动技能的同时, 揣摩掌握运动的知识, 体验到运动的快乐。再如高三实心球教学中, 预习单设计, 可将教师需要讲的动作要领、重点、难点常见的错误动作写上, 以减少课堂讲解时间。学生分组练习实心球时, 老师可适当提示并合理组织, 让各组组长自动带领学生进入实心球练习的活动中来, 真正把时间留给学生, 老师可在各组巡回指导、检查。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课堂注入了活水, 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实践证明, “学生一旦不依赖老师时, 他的内心才会出现一个强大的自我, 变得更自信。越自信, 越强大, 逐渐形成良性循环, 焕发出极大的潜能。”
2. 面向全体, 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体育教学应确保每个学生受益, 要想方设法的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一对一地进行“个性化”的教学。体育活动单设计时我们可根据学生的不同体育水平, 把一个班的学生分成三个层次, 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进行分层教学。例如, 在前滚翻教学中, 活动单的设计中可以安排连续前滚翻、前滚翻交叉转体180°接后滚翻、前滚翻直腿起、鱼跃前滚翻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动作。体能较弱的同学必须完成一个动作, 体能中等的要求完成两三个动作, 体能较强的学生可以完成四到五个动作。练习中, 对每一个同学尽力完成动作, 都应给予鼓励或肯定。这样既保证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锻炼, 还能发现部分学生的活动特长, 同时又降低了部分同学对某些训练项目的畏惧感, 增强了自信心, 激发了这一群体的积极性。
3. 组织竞赛, 充分给予学生展示能力的机会
心理学告诉我们:“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我们应给他们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拥有一种成功的体验, 而这种成功感更能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在活动单设计的能力展示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竞赛, 给学生一个展示能力的机会。如在高二机电班篮球教学活动设计中, 安排三对三教学比赛, 要求每个小组出三四个人进行三人制的教学比赛, 让各个组活动能力强的学生有充分展示篮球水平的舞台, 树立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再如服装班的实心球活动设计中, 每组发两只实心球, 让学生创设三种游戏。这时各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创设游戏, 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他们的组织能力, 活动结束还应及时评价褒扬。
4. 分配小组, 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
在体育教学中, 每个合作小组由6到8名成员组成, 要充分调动每组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 培养他们的个人创造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如高一服装班耐久跑教学, 学生的特点是女生多, 对耐久跑不感兴趣。在课堂活动单设计中可以安排“限时取水”的游戏活动, 每小组6到8人同时出发, 在5分钟内每人用一塑料杯在60米距离的跑道上来回跑, 将取回来的水倒入起点处大容器内。其他组的学生可以安排在跑道两侧用排球击打干扰, 以干扰活动组的取水效率。最后统计容器内水的多少来决定小组名次。这样设计使活动具有竞争性、偶然性和趣味性, 小组成员为了保证小团体获胜, 都竭尽所能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 自然而然就锻炼了他们跑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她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活动单设计注意事项
体育活动单的设计只是停留在课前的备课准备阶段, 在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到如下注意事项。
1. 体育活动单设计教学中, 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并非自由放任学习, 教师的引导与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因此, 加强教师的引导与管理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也是自主学习乃至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
2. 活动单教学进行时, 课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6到8个小组, 每个小组8人左右, 组内推荐选好小组长。
各组组长应该是这个班级的体育骨干。
3. 在活动单设计时, 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 根据不同的专业筛选选修内容。
如建筑班的学生以男生居多, 未来就业在室外作业较多, 对力量、空间感知能力要求较高, 可以多安排一些单杠、双杠、爬杠、爬绳、平衡木、跳马、篮球等。服装班的学生以女生居多, 未来就业在室内作业多, 对手的灵活性, 及眼睛注意力的要求较高, 我们可以安排一些体操、羽毛球、乒乓球、排球、健美操等活动。
4. 体育活动单设计中评价体系, 要做到公平公正。
对在竞赛中失败的小组的更要激励, 而切忌处罚。如在实心球的能力展示中, 小组团体总分最低的小组, 可以让小组成员展现其它方面的特长。
5. 体育活动单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安全。
如建筑班的双杠、平衡木、跳马等项目的教学设计中, 体育教师不但在课上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还要在课前亲自检查运动器材的安全性, 做到万无一失。
总之, 体育“活动单”设计要把体育课程与职业特色相结合, 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最优的课堂导学, 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自主锻炼身体的积极性, 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学生锻炼的伊甸园, 让学生能真正体验到快乐的感受、成功的喜悦、合作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谈体育教学的新意识》周仁昌
16.小学课改活动记录 篇十六
关键词:科学区域活动;幼儿记录方式;幼儿教育
幼儿科学区域活动具有启蒙教育性质,着重强调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兴趣的培养。通过自主接触活动范围内的人和物,直观的教育活动被有效展开,既是集体活动的延伸,也是培养幼儿探索性、创造性的良好契机。教师可以对幼儿表现进行观察与记录,并作为指导教育规划的有效依据。由此,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记录方式的选择便显得十分关键。
一、科学区域活动的含义
科学区域活动为教师依据幼儿个体性发展情况,并结合具体的教育规划而科学设定的幼儿活动环境。这一过程有目的性的放置设施与材料,并给予幼儿充足的自主选择性。一方面,科学区域是按照具体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来划分的,活动材料的选择服务于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幼儿在无任何干涉的情况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完全依照个人兴趣与意愿;另外,科学区域与集体教育活动具有显著的差别,一改固定模式为多样化的、合作性的多人学习过程。
二、科学区域活动中幼儿记录方式的探讨
首先,所选的记录方式要有利于对区域设置合理化的分析。在对幼儿区域活动进行记录时,要写明幼儿自主探索、创作结果及实现方式(即玩法)等方面。借助于记录,教师便能够对区域中幼儿实际参与的情况有所了解,进而对区域设置合理性有所掌握。当幼儿对某个区域接连不断地进行参与时,则设置合理化程度高、难易适中、玩法贴合幼儿个性;当某区域几乎没有幼儿进行参与时,则表明其玩法、材料及布置形式有待于改进。例如,在进行《小问号》区域游戏记录过程中,采用简单的圆圈、线条等形式设计了为期2周的幼儿活动记录表,分别做出了区域名称、参与班级、参与幼儿名字所属框,幼儿若参加此区域游戏,便在归属班级、名字后打上对勾,以此便能够直观统计出哪个种类幼儿参与最多,哪个区域几乎没有人参与。当所设计的区域参与人数很少时,安置材料甚至游戏内容便要适当调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当幼儿层次较为多样化时,要对区域材料和游戏难度适当增加,尽可能兼顾所有幼儿。
其次,记录表的设计应直观、形象。一方面,要使幼儿在阅读时,容易理解。如,在《这些车如何启动?》区域中,为幼儿设置了电池驱动、回力汽车、手推汽车及拉绳汽车,旨在让幼儿进行启动,将感受记录下来。我们依据这一模块的特点,给出了不同启动方式汽车的粘贴画,让幼儿自主选择、粘贴并记录感受。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记录表有助于幼儿概括能力、整合能力的提高。
再次,所选的记录方式要有利于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展开指导。在同一份幼儿活动记录情况表中,各个层次、各种形式的幼儿活动情况都包含,这就表明幼儿能力差异十分大。因此,教师在进行记录表制作时,应本着便于观看、方便比较的原则,以简明、清晰的绘制风格来完成,尽量能够对幼儿学习能力、实践结果进行充分反映。另外,完成记录表后,合理的总结与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制订《谁跑得快?》记录表时,幼儿1制订的记录表线条粗糙、十分不争气,这从侧面反映了其观察能力差、缺乏耐心的缺点,教师应该给予充分指导,而幼儿2字迹工整、线条规范,说明他能够耐心、细致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对其自主学习成果进行鼓励,使其继续投入其中。
最后,引导幼儿采用不同的方式完成记录。幼儿完成科学区域自主活动是培养其自主能力的良好机会。然而,很多教师对此活动意义没有形成充分认识,他们为了简化记录过程、保证活动进展,便为幼儿提供记录模板让其模仿。这样一来,幼儿真实的学习成果便不能够得到体现,尤其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来讲,其差异更是无从体现。如,在《我是小记者》区域中,幼儿需要对身边人进行采访,对其工作名称、内容等方面进行调查。在调查表上,有的幼儿以绘图的形式记录每个被调查者的工作信息,描绘详细、生动,有的幼儿用符号结合文字的形式来表达。
总而言之,科学区域活动作为幼儿重要的学习活动之一,与培养幼儿创新性、主动性要求相适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作用十分关键,其对于记录方式的选择及记录表的制订关系到幼儿表现主观思想的完善程度。本文从科学区域活动的含义出发,主要对记录方式进行探讨,提出了记录方式要有利于对区域设置合理化的分析,要直观、形象,要有利于对不同层次的幼儿展开指导,并尽可能采取不同的记录形式等。
参考文献:
[1]陈燕.变封闭式为开放式的合作体验教学:浅谈游戏中材料的适时投放和合作探究[J].成功:教育,2011(20).
[2]徐慧.幼儿园教育案例研究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袁爱玲.对幼儿特征、需要、角色的再认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17.徐村小学法制宣传活动记录 篇十七
为积极贯彻实施“12.4”法制宣传日活动,我校以“弘扬法治精神,推进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宣传主题为旗帜,深入开展了一系列的法制宣传活动。
具体活动内容如下:
1.学校、班级以法制为主题出一期板报。
2.开展《法制教育》讲座。
3.通过校园小广播介绍法律常识。
4.12月4日下午全校统一组织观看《小小律师》光盘,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四至六年级并写出观后感。
5、组织四至六年级开展法制手抄报竞赛。
18.浅议新课改下的政治活动课 篇十八
首先, 活动课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通过教师设计, 活动课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个体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所以, 在活动课教学中, 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 正确处理好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与学生主动性之间的联系, 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例如, 在组织学生进行“独领风骚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这一课时, 就通过课堂上的布置, 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图书资料、报刊文章, 有条件的同学可去历史博物馆、科技展览馆、上网等, 并要求与语文、历史等学科结合起来, 收集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的资料, 然后按照有关“一个人物、一部作品、一个景观、一项发明”四个方面的内容, 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 分别进行准备, 再把各自准备好的资料在全班宣读、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充分了解到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且在这一活动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能动性, 使教学目标达到一个最佳效果。
其次, 活动课强调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身实践过程。在活动中必须设有真实或模拟的实践活动, 使学生获得第一手材料和真实感觉, 以便为学生的成长发展服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以达到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 使学生养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 在教学“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这一活动课时, 就让学生自愿结合起来, 组织起“环保小组”, 诸如“减卡救树”小组、“绿色购物”小组、环保宣传小组、本地主要污染源调查小组等, 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的活动场所和机会, 使学生从活动中感受到探索的快乐, 又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目前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形势及其危害性, 从而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第三, 活动课和学科课程相呼应、相配合, 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活动课目标的确立、内容的选择、活动组织的形式都要考虑处理好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要更多的针对学科课程的不足进行活动, 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例如, 初三教材第二课第一节在讲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之后, 就安排了一节活动课:“三个代表”、砥柱中流。通过这一活动课, 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 对国共两党作一比较, 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也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进而对“走上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以此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 帮助学生运用、检验和深化学科知识, 沟通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第四, 活动课要注重学生参与活动, 从活动中进行学习。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活动相比, 活动课更注重学生在活动中学, 只要使学生主动的活动,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对参与活动的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可贵的。所以, 在对活动课考评时, 要敢于打破传统的成败观, 鼓励学生大胆探索, 标新立异。
第五, 活动课具有开放性。活动课一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 另一方面使学生动脑思考, 允许有各种不同的观点、模式、成果分析, 只要言之有理。给学生充分的提问、争议的时间, 允许学生自由的向教师提问, 并有意创造自由探讨的开放性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的发散思维能力, 开阔学生眼界和思路, 为培养创新型、开拓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新课改下的政治学科活动课的特点, 教师在涉及本学科活动课时就要制定相应的活动课目标和多种活动方式。
从确立活动课目标方面看, 一是思想道德目标。即学会关心, 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注身边发生的一切;主动参与, 即通过活动使学生能认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分子,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发展, 即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提高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之共同进步。二是能力目标。作为当代学生, 要特别具备研究能力, 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以及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通过活动则要使学生的上述能力得到重视和培养。三是交际交往能力。根据活动课的特点, 在活动中,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进行互动的机会增多, 这样学生的交际能力会得到提高。
19.浅谈新课改下探究活动 篇十九
【关键词】新课改 探究活动 有效性 内容 形式 教师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探究活动,通常情况下是指在教师确定探究主题后,学生以小组形式自选角度,细化目标,生成探究点,互助合作,通过亲身实践,借助教师的匠心引导,发挥自身优势,激发自身的兴趣,获取认可和欣赏,在活动中体验,在生活中锤炼智慧,感悟知识,提升能力,升华情感,完善自我。
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编写有了明显的变化: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关注学生发展,尊重学生关切,适合学生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三贴近,即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正是如此,作为教师就要转变学习方式即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強调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和内化;突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改变单纯以课堂为中心的状况,强调实践环节,是课改的追求,要通过各种开放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进行理性思考;在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毋庸置疑,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是规律的客观要求,是时代和生活的必然选择。
探究活动的课堂,往往是激情四射、热情高涨的课堂;往往是智慧绽放、流光溢彩的课堂;往往是掌声不断、互相喝彩的课堂,四处散发着教学的魅力和学习成长的快乐。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被广泛认可的同时,又出现了泛滥化、随意化、形式化的趋势,当前,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显得尤为重要。
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于、服从于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要求有什么样的形式,形式的出现要有助于内容的呈现与提升。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运用就是指探究活动的设置应以更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而设置。为了内容的存在生硬的配置一种形式,或者为了要存在探究活动而设置互助合作学习的探究活动,这样就失去了探究活动固有的目的和意义,就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一节课的精彩与否不在于是否热闹,不在于有无新颖、华丽的外衣,而在于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性问题实质上就是探究活动所能带来的教学效果直至成长价值的问题。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活动设置的必要性是评判其有效性的首要标准。在相关教学内容中,探究活动的设置、探究主题的提出有没有必要,有多大程度的必要?从活动的投入准备到承载的教学厚度和深度直至所产出的价值意义上值不值?如果存在其他更合适的方式来外化教学内容、达到教学要求,那么探究活动的设置就是多余的、无效的,就是哗众取宠,走形式主义,就是为了活动而活动,就失去了其在课堂教学中本该具有的有效意义。一旦上课就搞个探究活动的这种“泛滥”是课堂有效教学中的一大诟病。《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一课的教学中,在说明货币的产生这一问题时,假设采用学生分组模拟物物交换的探究活动,这一活动的设置是否就是非常有必要的呢?本来采用图表式或者漫画式或者故事的方式就能简洁、直接、鲜明、顺理成章地说明问题,偏偏设置个探究活动,既耗费能量,又占用课堂时间,甚至一发不可收,完全打乱教学进度。到底采用哪种形式,这是出于对教师职责的要求和对教学价值的敬重。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活动设置还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这也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探究活动的设置存在有效性问题。过分地偏重于活动的开展而忽略了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分衔接,虽然活动开展的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学生兴趣高涨,教师也激情满怀,然而作为教学资源的一种活动却与课堂教学匹配不够,做不到有机结合,不能足够地发挥活动所承载的教学信息,那么这一活动仍然失去了它存在的生命活力,掉入了“无效”的泥潭,仍然属于有效性不够。《消费心理面面观》一课的教学中,假设要组织学生进行中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活动,除了活动过程的精彩,也要把活动的调查成果和教学内容中的四种消费心理一一对应上,用身边的实例准确生动地加以说明、剖析,从而督促形成正确的消费取向。可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运用不仅仅在于内容和形式质上的一致性,也在于内容和形式在程度上保持的一致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究活动的有效运用也表现在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所起的作用上。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设置探究活动不是淡化了教师的地位,也不是弱化了教师的作用,相反,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的投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探究活动不管不顾的“放任”,对课堂的展示随意的“默许”,对相关的问题草率地“设问”,同样,这一探究活动的运用也势必失去了它的有效性。细节决定成败,面对课堂教学中的探究活动,教师要用心地投入,观察、指点学生活动,审查、剪辑活动成果,精心打造课堂教学环节,有机链接学生资源,细心策划问题的提出,字字斟酌,步步掂量,只有这样,探究活动才能达到有效运用。课上可以设计“疯狂畅想──我的公司我经营”、“温柔一刀──我品我评我支招”、“他山之石──我看我听我信服”、“蓦然回首──我做我思我心动”、“纸上谈兵──我勾我划我落实”等环节,通过播放学生创办本组梦想公司的视频、学生代表上台介绍的形式将学生的梦想展示出来,就这些背景资源,教师引导和归纳出教材理论,最后组织学生畅谈创业的感受,其间穿插学生的点评、事实的印证等活动。
当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探究活动达到了有效运用,那么,思想政治课就会真正地丰富起来,充满无限魅力,绽放出学科的美丽花朵。
参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文摘》.中国教育文摘杂志社,2009. 第六期
【小学课改活动记录】推荐阅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改07-02
小学课改工作汇报材料08-23
实验小学课改专题总结10-20
小学课改教学工作总结06-11
小学教育语文课改心得06-13
小学美术教学课改心得06-17
小学新课改教学模式09-16
小学数学课改经验交流11-05
小陈小学课改工作总结12-10
小学课改先进单位申报汇报材料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