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投入管理规定(共16篇)
1.安全投入管理规定 篇一
安全投入管理办法
总则
为加强企业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费用的财务管理,规范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费用的投入管理工作,保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根据公司《安全生产投入统计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及劳动防护条件的资金。分局和项目设立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费用(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专户,实行专项费用的规范提取、支付、集中统计。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费用按照“项目提取、确保需要、单位统筹、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分局及项目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费用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为计提依据。各工程类别安全费用提取标准如下:
1.房屋建筑工程为2.0%;
2.电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铁路工程为1.5%; 3.市政公用工程、机电安装工程、公路工程为1.0%。
对于已中标工程,中标合同中有相关单列约定的,但不足规定提取比例的,应按规定予以补提。
财务部门负责安全管理费用投入的基础统计工作,并统计汇总报公司财务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各项目在市场开发中不得删减安全费用。
各项目若未按本办法要求规范提取、使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费用的,经审查核准,公司将对其少提和违规开支部分予以提取没收。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及统计的主要内容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费用的来源主要包括:
(一)按规定提取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专项费用;
(二)安全事故罚款;
(三)习惯性违章罚款;
(四)安全考核罚款。
安全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规定范围使用: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环保防护设备、设施、仪器的支出费用;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改造费用;临时性安全防护设施费用。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三级安全教育,工种变换、复工返岗、“四新”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及取证、安全知识讲座等费用;各种安全生产会议、安全咨询费用;“安全生产月”等安全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个人、集体、专项的安全防护用品购置。
(三)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
隐患、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的评估、整改、监控费用;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的评估、整改、监控费用;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整改费用、隐患整改费用。
(四)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完善、改造和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安全器具及专项安全用具费用;临时性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费用;职业健康体检费用。
(五)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或报警仪器费用;职业危害、安全环保防护设备、设施的检测费用;个人、集体、专项的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测费用。
(六)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应急预案编制、救援设施(器材)、物资的费用;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应急救援涉及的人员训练费用。
(七)安全标志及标识:安全环保警示装置、标志、器材费用;职业危害防护警示装置、标志、器材费用。
(八)安全科研费用: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控制、管理研究立项、实施费用;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控制管理调研、考察、学习费用;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控制管理评价费用。
(九)事故预防: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整改费用、隐患整改费用。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安全管理方面的考核、奖励、各种安全活动中表彰奖励费用;购置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费用。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及统计的主要内容: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环保防护设备、设施、仪器的支出费用;具有潜在危险的工艺改造费用;临时性安全防护设施费用;警卫、消防设施费用;文明施工警示装置、标志、器材费用。
(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配备劳动防护用品:三级安全教育,工种变换、复工返岗、“四新”教育,特种作业人员教育,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全员安全培训教育及取证、安全知识讲座等费用;各种安全生产会议、安全咨询费用;“安全生产月”等安全活动所发生的费用;个人、集体、专项的安全防护用品购置;防暑降温费用。
(三)安全评价、重大危险源监控、重大事故隐患评估和整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的评估、整改、监控费用;危险因素、环境因素的评估、整改、监控费用;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整改费用、隐患整改费用。
(四)职业危害防治,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监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完善、改造和维护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安全器具及专项安全用具费用;临时性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费用;职业健康体检费用;员工健康检查费用。
(五)设备设施安全性能检测检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或报警仪器费用;职业危害、安全环保防护设备、设施的检测费用;个人、集体、专项的安全防护用品的检测费用。
(六)应急救援器材、装备的配备及应急救援演练:应急预案编制、救援设施(器材)、物资的费用;应急救援培训及演练费用;应急救援涉及的人员训练费用。
(七)安全标志及标识:安全环保警示装置、标志、器材费用;职业危害防护警示装置、标志、器材费用;文明施工警示装置、标志、器材费用
(八)安全科研费用: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控制、管理研究立项、实施费用;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控制管理调研、考察、学习费用;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控制管理评价费用;文明施工评价费用
(九)事故预防: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整改费用、隐患整改费用;上级机关事故调查费用。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物品或者活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健康检查费用;安全管理方面的考核、奖励、各种安全活动中表彰奖励费用;购置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费用;安全生产迎检费用;文明施工迎检费用;安全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用;公司、二级单位监督、检查费用;购置的安全管理工作所需的办公、检查器具。
按照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暂行办法》的规定,各项目为员工办理的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职业病防治等费用直接列入成本,不作为安全费用投入统计范围。
提取安全费用应当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各项目应当说明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
各项目利用安全费用形成的资产,应当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投入计划编制与实施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计划以项目经理部为基础,根据生产任务和管理工作需要,自下而上,汇总编制。
各级经营管理、施工技术、设备物资、人力资源等部门按各自分工进行安全投入计划编制工作。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计划的实施应明确各有关责任人和实施责任部门。计划应包括:项目内容、预算、实施方案、责任人、完成期限等。
分局的年(季)度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计划由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汇总编制,报经单位主要责任人批准后,由编制单位组织实施。
各项目要认真落实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计划,如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计划,优先保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投入的需要。
签订工程分包合同时,在合同条款中,要明确分包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专项费用的数量;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检查监督,保证分包单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投入的有效实施。
安全投入的统计
分包单位的安全投入按支付金额直接进入总包单位的安全投入,但总包单位应对其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用于安全生产。
自营项目的安全投入统计分为发票式和工程量式两种。发票式以实际所发生的费用凭发票到财务按实核销进帐。
工程量式按以下要求进行:
(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对属于安全投入的工程项目进行认定。(二)工程技术部门负责对属于安全投入的工程量进行认定。
(三)施工管理部门负责对属于安全投入的零星工程量、人工、机械台班费进行认定。(四)物资设备部门负责对属于安全投入的材料、设备的价格、折旧等进行认定。
(五)经营部门负责对属于安全投入项目的工程价款进行计算。(六)实施单位负责填报工程量单并经有关部门签字认可。
(七)财务部门负责依据经各有关单位认可的工程量单分类进入安全投入台帐。第各级财务部门负责安全投入统计、上报工作,并依据《暂行办法》的规定,定期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费用账户核对,确保安全资金的使用。
各项目为员工办理的意外伤害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职业病防治等费用直接列入成本,不作为安全费用投入统计范围。
各项目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应披露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的具体情况。对使用提取的安全费用形成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管理。
各项目的主要领导应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并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安全投入统计工作。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资金的管理
分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实行预算管理,由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经费预算编制,报单位主要领导批准。
各项目要优先安排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资金,落实到位。各级财务部门负责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的财务收支管理。
各项目要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情况及实施结果形成记录并建立工作台帐,严格管理,专人负责。
各项目应定期召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专题会议,研究解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工作方面的问题,通报实施情况,检查和部署工作。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定期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如发现问题,通过整改通知单下达及时整改。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计划和分项(类)统计职能部门,应定期向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报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季度计划和实施情况统计报表。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季度统计报表于每季度末月底上报,计划和实施情况报表于当年12月31日前上报。
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投入是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生产安全的资源保证,各项目应认真执行投入规定。项目未按本办法使用安全费用的,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逾期不改正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相关法规进行处理;违背本办法规定,不能保证必要的投入,造成事故和损失的,依据水电建设股份公司和公司的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附 则
各级财务部门应明确安全费用投入及统计责任人。做到每发生一项内容登记一项,不漏项,并保证记录的真实性。记录内容相关的凭证应及时收集保存。
财务管理部门应每季度应结合安全生产费用管理情况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评价、调整安全投入计划。
各项目应认真做好安全投入及统计工作,保证安全投入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得重复统计。
安全投入专项基金未使用完毕,由分局予以全部没收。
各项目应依据制度的建立、管理活动的要求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资料。本办法由分局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2.安全投入管理规定 篇二
1.1 单位的安全生产投入是说在单位开展生产以及后续的销售工作的总体步骤。该项投入活动还涵盖很多的保证活动,例如在对生产时期的危险要素监控,对潜在的隐患分析,对工作者的安全监控,对资源的使用数监控等等。
1.2 单位是我们国家的经济进步和经济活动的关键依托体,同时还是消费品制作的组织者。因此,怎样发展单位,怎样在其发展时期对其设置综合化的管控体系,是当前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分析并且论述的事项。当单位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怎样才可以确保该项活动为单位带来丰厚的利润,此时就要分析该项处理活动的具体内容。
1.3 单位在开展该项投入工作的时候,它规定的最终意义是确保生产活动有序,确保销售工作顺畅,确保有关的工作者和技术者的生命以及财产等不受影响。因此单位的该项投入活动是一项要持续发展并且积极创新的活动。
2 关于会计处理活动的措施和作用
2.1 该项处理活动的客体是我们国家的各个单位中的资金管控以及运作等步骤,在具体的活动里,因为资金流通通常都是以实物为关键客体的,因此该项处理活动是确保实物流通工作开展顺畅的方式,最关键的是对我们国家的各类单位在开展安全等投入工作的精准体现。
2.2 该项活动不单能将一个单位在开展投入活动是使用的资源和人力投入等需要的资金开展综合化的测评,而且还能够对投入时期的一些不利现象有效的监管。因为该项投入活动在单位的发展时期具有非常关键的意义,其在开展时期和之后获取的成就的优劣挂糊到单位的发展,因此通过这个要素我们可以知道该项投入的完整性等对单位来讲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要想积极的开展好该项投入活动,就要对处理活动积极的分析。所以,投入活动和会计处理活动之间是有效联系的,必须将该项活动开展好,才可以保证投入活动能够顺畅的开展。
2.3 当单位开展投入活动的时候,对会计处理活动来讲,可以使用不一样的措施来开展。
首先,由于处理活动的独特意义,在开展该项处理活动的时候,在一定的层次上来讲,它有着优秀的预测意义。通过预测性不但能够结合有观点信息对资金的变动特点开展预算等,而且还可以对单位的资金流动性和发展方向开展综合化的预估。
其次,如果一个单位在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碰到很一些严重的不利现象的话,就可以通过会计决策的措施来处理。经由这个措施能够拟定两类或是多类的方法对出现的不利现象进行论证,进而从此类措施中获取最为优秀的来落实。其中,结合决策用时,可以将该措施区分成短时间的以及长时间的。
3 投入的管控措施和处理工作间的关联
3.1 单位在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要积极的分析资源投入的运算等,此时单位在开展该项总结活动的时候,要按照最低的费用来开展前期的预算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到在生产中所能发生的一系列事故所带来的损失赔偿。当开展后续活动的时候,要对账目等积极的分析,进而确保损失最下,获取最高的利润。
3.2 当单位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不但要分析资源投入和降低风险等的方法,而且还应该分析有关的活动设备和活动氛围的整治等工作。其中,在企业对其固有仪器以及新进仪器进行养护及管理等工作时,应该经由会计部门进行严格的核算,将安全生产投入的前期与生产中期的一系列投入总和与仪器设备的养护管理所投入的资金综合给予一定的计算分析,从而将差价降低到最小,进而让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时能够以最小的利润支出来获取最大的收益额度。
4 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工作中的会计处理工作的研究
4.1 通过对我国相关企业制度与会计处理研究政策的结合与探析,我们可以得知在进行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时,对于其投入或提取的相关资源与资金的规定有着一定的明确说法,特别是对于一些工矿企业而言,在进行资金提取及运用时,需要相关部门给予严格的施工风险检测,然后通过安全检查与资金评估等方式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投入工作进行整体的支出与收益评估。而这期间,则需要企业中的会计处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中的固有资产和提取资产进行计算与分析,特别是在生产投入中期,会计处理部门对一些资源的开发及浪费也应给予一定的数目评估,然后将这些数据统一起来,并制成相关的数据账单,从而让企业在安全生产投入工作中的一切支出能够做到一目了然。
4.2 根据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颁布的《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可知,在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时,不仅相关的会计处理部门需要进行严谨的数据统计处理,同时还要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等四项原则来办事。其间,在2006年时的记者招待会就企业安全生产投入工作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向财政部和安全监管总局的相关负责人提出关于企业在进行安全生产工作时的一些高危行为以及在生产资源管理上的问题,会议中,相关负责人指出要以实施安全第一的生产投入工作及经济政策,进一步落实会计处理工作中的安全生产资源提取的合法化、规范化,积极加大生产投入中各部门的监督力度,特别是对于会计处理工作要给予一定的重视;根据我国财政部所颁发的《财政部关于印发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3号通知中》可以知道,在企业实施会计处理工作时可以从一些问题的根源处着手,比如当企业进行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在进行高危行为的生产投入时,其会计处理部门该如何对提取资源进行处理、相关的利润数据表与进度报告信息又该如何拟定,这些都是企业会计处理部门所要面对的重点难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对单位开展该项投入活动的时候,怎样以最低的投入来获取最高的效益,是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分析并且论述的事项。此时不但牵扯到管控者对于工作人员的关注,而且还牵扯到单位使用的管控理念等,和这个单位对该项处理活动的落实是不是合理。要想将该项处理活动落实到实处,其就要靠着单位的负责人有长远的眼光。身为一个专业性非常高的活动,它对于工作者的重视性是不是合理,对于活动的关键控制点的论述是不是精确,都是单位的负责人要积极分析的事项。而一个企业也只有在对会计处理工作给予完善的充实手段后,这个企业所进行的安全生产投入工作才能够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利益。
摘要:在对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投入工作之时, 对其开展积极合理的财会处理活动能够发挥出非常显著的意义。文章在分析安全生产投入定义的时候, 将关键点放到相关的会计处理探索活动中, 重点的阐述了财会处理活动在单位安全投入中发挥的关键意义。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会计处理
参考文献
[1]靳云.对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 2007 (5) .
3.水上安全系统投入海事应用 篇三
安全轮胎即跑气保用轮胎,可以保证轮胎在行驶过程中即使发生泄漏甚至爆裂后仍能继续支撑汽车荷载,使汽车在相当长一段距离内基本保持正常行驶。
世界上最有名的安全轮胎当数米其林1998年推出的PAX安全轮胎。据称,PAX轮胎在气压完全丢失后,仍能以接近100千米的时速继续行驶200千米。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于2001年率先将这种轮胎用于“风景”系列几款豪华轿车的标准配置。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也宣布自去年11月份起,奥迪A8豪华轿车将部分安装PAX轮胎,其中在欧洲市场销售的奥迪A8将全部配装PAX轮胎。
此外,作为引导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概念车”也开始装置安全轮胎,如雷诺ELLIPSE概念车和法国雪铁龙C Airdream概念车均采用了米其林PAX轮胎。
为争夺市场份额,世界各大轮胎公司都在竞相研制自己的安全轮胎系统,有些大公司之间还达成了合作开发协议,一方面共享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协调技术标准,求得产品具有互换性,以便将来实现市场共享。如德国大陆公司和日本普利司通公司不久前就达成了这样的合作协议,最近日本横滨轮胎公司也已加盟。
值得高兴的是,国内轮胎行业也已开始关注安全轮胎的研制开发,其中三角集团已将开发安全轮胎列入工作日程。根据我国轮胎行业发展的历史经验,不排除会出现一些在技术水平和性能方面介于米其林PAX轮胎和普通充气轮胎之间的,适应我国现阶段市场需求的过渡型“准安全轮胎”。这种“准安全轮胎”也具备在高速行驶过程中突然爆胎后能够在一定时间内继续支撑汽车荷载的功能。
中创软件公司承建的全国水上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最近在上海通过国家交通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来自交通部、清华大学、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的18位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系统设计先进合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软件功能完善。该系统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海事系统水上安全管理信息化达到了国际水平,将大大提高我国海事系统的水上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
中创软件在海事水上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工程中,完成了海事业务信息主干网以及各局域网的建设,实现了部海事局与19个直属海事局之间、各直属海事局之间的联网;建立了部海事局网络中心,满足与交通部网络的联网要求;开通全国海事系统的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实现了现场监控图像传送;实现了部分分支机构和派出机构的联网;建立了中国海事局Intemet网站,实现了船舶安全检查、船员考试安排及成绩等政务信息的网上发布。
4.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 篇四
2、准备好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采购劳动防护用品后要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工作,必须把好四道关:
第一,采购关。要保证采购质量,防止选择没有产品合格证和规格不符合要求的用品。要选择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部颁标准或企业标准的防护用品。
第二,保管关。要按照防护用品的保存要求来保管,定期进行检查,剔除过期失效的不合格用品;
第三,发放关;
第四,监督使用关。
单位应培训、监督、教育每个职工在操作时正确有效地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同时,单位要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督,严禁拒绝或拖延向职工发放劳动防护用品。不得发放与劳动保护用品无关的衣物用品代替防护用品,也不应任意提高发放标准。
3、落实用于安全装置、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购置、维修、保养费用,并落实专人负责本部门安全装置、消防器材、防护器材的管理,掌握职业危害因素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5.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保障管理办法 篇五
第一章 总则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三部委”联合印发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中第二章第十条关于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使用的文件精神,强化公司对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使用,确保公司对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出和使用能及时、到位,根据公司实际制定此管理办法。
第二章 保障制度
第一条、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由财务科负责管理。接受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监督检查。第二条、安全资金的提取和使用
1、财务科按规定提取和使用安全资金,加强对安全资金投入与使用的管理。
2、安全资金按年营业收入的1.5%逐月提取。
3、安全资金由财务部按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作他用。
第三条、安全资金投入
1、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必须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2、公司董事会、董事长、安全机领导构、对由于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3、财务科每年做好安全投入资金的相关报告。第四条、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
1、安全生产管理费用;
2、安全资料的编印、安全标志牌的购置、安全宣传栏的设置、安全宣传横幅的购置等费用;
3、安全培训及教育费用(包括从业人员的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考察、培训等);
4、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包括的费用;
5、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投入、维护、保养费用;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费用;
6、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的配置、维护、保养费用;
7、新、改、扩建和在役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费用;
8、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9、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10、购置、安装和使用GPS监控平台、车载设备及维护、维修费用。
第六条、在安全生产资金使用上应做到“三到位”,即: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资金到位。
6.安全投入管理规定 篇六
一、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专户,安全生产措施费专用于保障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实行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二、安全生产措施费按计划列入项目成本,安全生产施措施费的使用必须立项,原则上由公司具体掌握。工程项目开工初期,项目部必须按照轻、重、缓、急和实用的原则制定出安全生产措施、方案,以及措施费的支出计划,报所属安全生产机构审核,送负责人审批后,由财务部门安排资金支付,所列费用方可计入安全生产措施费。各种安全技术设备,由各安全生产部门安排专业人员购买、验收、管理,用于改善施工作业环境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状况等。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根据劳动部、全国总工会发布《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项目总名称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制订,其包括的范围如下:
1.安全资料的编印、安全施工标志的购置及宣传栏的设置(包括报刊、宣传书籍、标语的购置)费用;
2.安全培训及教育费用;
3.职工劳动卫生安全防护的费用;
4.施工安全用电的费用,包括:标准化电箱、电器保护装置、电源线路的敷设、外电防护措 施等;
5.起重设备及其他的安全防护设施(含警示标志)费用;
6.施工机具防护棚及其围栏的安全保护设施费用;
7.水上、水下作业的救生设备、器材及临边防护、警示设施费用;
8.抢险应急措施;
9.交通疏导、警示设施费用;
10.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的配置及保健急救措施费用;
11.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的购置费用;
12.按国家、施工所在省、市规定的其它安全生产措施所涉及的费用。
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对于中标工程,中标合同中有相关单列约定的,项目部应严格按
照相关约定执行,中标合同中安全生产措施费未进行约定的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措施费用按
照当地地方政府参考费率标准采用差额定率累进计费方式计取;
或者按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需要按计划计取。
四、公司对施工经营项目需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由施工经营项目的决策
机构或主要负责人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正确使用,并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
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五、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支出由公司安全管理部按计划报批,项目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支出由该项目安全生产科按计划报批。
六、对不按规定使用措施费或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项目部,公司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
分处罚。发生伤亡事故,危害职工身体健康的,应首先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七、公司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成绩优异的项目部、班组、个人给予适当奖励,奖励资金不使用
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
4.2.5
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4.2.6
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4.2.7
在以上使用范围内,公司应将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生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3
公司为员工提供的为职工提供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所需费用,不在安全费用中列支。
4.4安全费用使用步骤
4.4.1
综合管理部根据规定制定安全费用提取计划,经财务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执行,由财务部进行专门帐户管理。
4.4.2各单位编制安全投入计划汇总到综合管理部,由综合管理部审核后编制公司安全投入计划,经财务部审核后报总经理审批。
4.4.3
各单位根据实际投入需要编制安全费用投入报告,经综合管理部、财务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综合管理部和财务部检查实施情况。
4.4.4
7.我国建筑安全投入现状 篇七
长期以来, 国家和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安全投入不足, 历史欠账比较严重,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在具体的行业投入中, 建筑业的投入占GDP的7.73‰, 远落后于采掘业 (20.15‰) 、交通运输业 (16.13‰) 和电力煤气业 (15.22‰) 。由图1可以看出, 与采矿业等行业一样同属于高危行业的建筑业, 安全投入水平处于各行业平均水平之下, 这是极不协调的。 (图1)
二、建筑安全投入现状
虽然早在20世纪五十年代, 国家就对安全措施费用的提取做出了明确规定, 即各地区、行业、部门在集中掌握的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资金中提取10%~20%作为安全措施经费, 用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但是,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安全措施费的组织形式与社会效能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 我国安全投资模式和关系在政府、部门、企业之间还未完全理顺, 合理开辟和稳定安全投资来源, 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投资的体制, 加强相关法制建设。我国一直坚持实行的“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安全管理体制, 在宏观上反映了政府、企业和职工安全的分工协作关系。国家监察、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监督这四个方面就是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来推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的贯彻。企业在这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经营主体, 同时也是安全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者, 国家和建筑行业有关建筑工程安全投资的各种管理制度最终都要由建筑施工企业来实现。而影响企业安全投资行为及其效果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投资意愿和投资能力。投资意愿是指企业决策者对待安全生产及安全投资的态度, 即决策者是否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自愿合理地加大安全投入的意愿。投资能力是指企业决策者是否具备安全投资分析、策划、实施以及审核的能力。但目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表明, 企业安全投资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建筑安全投入不足原因分析
(一) 建筑安全投资意愿不足。
长期以来, 我国的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基础薄弱, 企业自我约束机制不完善, 技术装备比较差, 加上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进行安全投资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使其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制定安全投资决策时, 决策者主观上往往都是坚持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 不愿为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继续投入, 忽视安全风险的存在。监管部门安全执法检查的力度不够, 对安全投入不达标的企业处罚轻。职工的法律意识与安全意识较差, 出现安全事故获得的赔偿也较少, 这些都是目前安全生产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的重要原因。
(二) 建筑安全投资结构不合理。
由于安全投资的种类繁多、结构复杂、体系庞大, 所以要制定正确的安全投资方向决策是比较困难的。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计算简洁的安全投资结构分析方法。这就使得安全投资的方向决策难上加难。目前所采用的安全投资方向决策分析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灰色系统关联分析法、安全投资效益目标函数法以及生产函数法等。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远不能满足决策者制定合理的安全投资方向决策的需要。决策者更多地是依赖企业或行业的历史经验以及决策者的主观愿望, 这就造成安全投资的结构不合理, 不能够合理、有效地分配企业有限的资源, 从而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安全生产。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如何为企业提供科学有效的决策工具, 帮助提高安全投资效率, 提升建筑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 建筑安全投资效益差。
安全投资并没有获得决策者期望的效益, 结果往往表现为安全投入产出比低、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不明显。仅从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角度来看, 当然安全投资的数量越多越好。但作为安全投资主体的企业同时也是一个以赢利为目的的组织, 这也是企业多重角色定位的基础, 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壮大, 它必须考虑利润。即使决策者能够认识到安全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长期不合理的投资而导致得不偿失的情况下, 也会大大挫伤决策者的投资意愿。目前, 建筑施工企业广泛存在的现象是安全投资意愿普遍不够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内因是企业缺乏安全投资的原动力;外因是安全投资机制的不完善带来的约束力不足。因为安全投资并不直接增加产品价值, 只起到避免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 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负效益”, 如果没有健全、有效的安全投资保障机制进行引导和约束, 靠企业自身的主动性和投资能力进行合理的安全投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 构建建筑行业安全投资的保障机制势在必行。
(四) 建筑安全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尚不完善。
目前, 我国的建筑安全经济统计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指标体系。主要表现为没有一套综合的、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安全状况、安全系统条件、安全经济评估在内的统计指标体系。涉及建筑安全经济统计内容的各专业缺乏协调合作与管理, 使相关的统计内容未形成完整的统计信息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没能及时设立新的统计指标来反映安全经济问题, 特别是反映安全压力与安全成本的统计指标、反映安全投资与安全效益的指标以及安全经济评价指标等。当前我国采用的伤亡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中经济指标只有直接经济损失一项, 难以对建筑安全经济系统进行有效的统计。此外, 建筑安全统计人员的缺乏、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质不高、建筑安全经济统计法制体系建设薄弱、建筑安全统计的调查方法不成熟、建筑安全统计的现代化水平较低等都是制约建筑安全经济决策的原因。
四、解决建筑安全投入不足对策措施
(一) 拓展建筑安全投资来源渠道。
首先, 要大力发展经济, 调整产业结构, 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为安全投入从经济上提供可能性;其次, 建立建筑安全投入统计体系, 完善建筑安全投入的资金来源保障, 保证安全投入资金的足额到位。对于处于困境中的国有企业, 国家可采取相应的财税和金融措施, 保证安全投入资金的顺利落实。
(二) 建立社会统筹性的安全投入基金。
社会保险的建立对保障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安全和健康只是一种被动的做法, 必须要逐步建立起对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起主动作用的机制, 建立独立于社会保险之外的安全生产保障基金社会统筹制度。安全生产保障基金来源可由行政处罚收入、社会、政府财政、企业共同出资构成。建立安全投入基金的社会统筹, 可以借鉴社保基金社会统筹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建立基金的社会统筹专门机构、建立基金统筹和管理机制, 根据不同行业、工种的特点以及企业安全工作实绩, 科学制定合理的费率, 安全投入基金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等, 以保证企业安全投入的顺利实现。
(三) 科学安排安全投入结构。
我国目前还处于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 经济基础还很薄弱, 安全投入资金也因此受到限制, 要将有限的安全投入资金进行有效地运用, 发挥其最大效益, 就要科学地安排安全投入结构。通常我们要研究如下安全投入结构:安全措施费用与个人防护用品费用的结构;安全技术投入与工业卫生投入的结构;预防性投入与事后整改投入的结构;硬件投入与软件投入的结构等。在未来一定时期内, 逐步强化企业安全卫生投入的良好循环;在近期, 安全投入水平应适当加大投资力度, 逐步使安全投入达到国民收入的1.5%左右, 同时改进安全生产资金的管理方式, 调整目前企业安全生产投资的结构。
(四) 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
维权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首先必须确保职工的生命安全, 这是最大的维权。《工会法》、《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赋予了工会组织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的权利, 各级工会组织要依据法律法规赋予的权利, 把促进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物质投入和以人的因素为主的投入作为维权的重要职能和群众监督的重要内容, 监督企业的安全措施费的使用情况, 检查安全投入是否到位, 并合理提出增加安全投入的建议。如果企业的安全措施费使用不合理, 要通过民主渠道及时提出整改意见。从而与企业经营者一起, 共同维护广大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建筑安全投入现状, 提出建立安全投入社会统筹基金、科学地安排安全投入结构等对策措施, 以提升建筑安全管理水平,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关键词:安全投入,安全现状,安全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盛仁.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企业安全生产的投入分析与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2.5.
[2]李小三, 崔文彩, 赵云胜.企业安全投资现状及其利益博弈分析[J].中国公共安全, 2006.12.
[3]李红霞, 田水承等.企业安全经济分析与决策[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
8.安全投入管理规定 篇八
2011年12月29日,对吉利汽车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吉利帝豪EC8在C-NCAP碰撞中获得五星安全评定。在获得的评分中,帝豪正面碰撞获得13.61分,40%偏置碰撞获得14.41分,侧面碰撞获得15.8分,另外在安全方面加分3分,以总分为49.6的高分,成为迄今为止,C-NCAP中自主品牌碰撞获得的最高成绩,同时在C-NCAP的所有碰撞车型中碰撞成绩排名第六位。
从得分情况来看,可以说帝豪EC8甚至高于同属B类乘用车的新锐志、新思域、标致508等几款合资品牌车型所碰撞的安全成绩,这不仅充分展示出吉利帝豪在安全技术上的实力,更使得吉利在安全技术实力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1年11月欧洲最严格的E-NCAP碰撞中,吉利帝豪EC7获得四星安全认定,成为目前自主品牌汽车在该机构中获得的最高安全认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该车的whiplash(后碰颈部挥鞭伤害)得分高达3.7分,与满分只差0.3分,这也是迄今为止Euro NCAP历史上该项测试的最高成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能够在欧洲碰撞测试中获得这个成绩,放在十年前简直是不可以想象的事情,这也无疑是中国自主品牌如今取得的最大进步。
Q:吉利在安全方面取得这么大的进步,您觉得主要得益于哪些方面?
赵福全:吉利在安全技术的成功突破,主要源于我们首创的GTSM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从车辆研发初期策划、到安全技术开发、再到生产环节,从主动安全到被动安全的全方位整车安全管理体系。它分为主动安全(碰撞前)和被动安全(碰撞后)两部分,是一项类似丰田GOA、本田G-CON的安全理念,在这一安全理念下,我们不再仅仅依赖安全带提醒装置、安全带预紧及限力装置、侧面安全气囊及气帘等安全配置促进安全,更通过全方位的安全设计和安全管理来保障安全,这是一个很全方面的安全概念。目前我们开发的所有车型都是在这一安全理念下完成的。
Q:帝豪在中国和欧洲都碰撞出了好成绩,那么这一车型在具体你的安全标准方面有哪些优势?
赵福全:在设计之初,帝豪就将欧洲的ECE标准作为自己的产品标准,在安全零部件采购、车身结构设计、安全装备,以及行人安全等方面,都采用全球最为严格的欧洲安全标准,最大能力提升车辆安全性能。
帝豪EC7可以讲很多关键技术,一共统计应用了有32项技术。这些技术在开发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整车模拟仿真20余轮,整车实验75次,同时台架实验,为了节省成本,缩短时间,做了127次,同时进行了各种安全零部件的52种工况测试,一共做了358次。比如,我们通过对车门内饰板采用平缓设计,在乘员髋部对应位置布置有髋部推动块,使得碰撞过程中车门内饰对乘员髋部具有较好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侧碰乘员保护。在行人保护上,我们的工程师们充分优化了EC7发动机舱的空间布置,考虑了可能影响头部碰撞的关键硬点(蓄电池、空滤、各种储液壶等),并确保这些硬点与发动机罩外板之间形成有效的吸能空间。另外,帝豪还通过采用行人保护专用下支撑结构及前横梁吸能板结构达到对行人小腿的保护目的。在安全辅助方面,EC7装配了ESC(电子稳定性控制)、ASLD(车辆安全行驶车速限制控制)、SBR(乘员安全带使用提醒装置)等辅助安全系统。种种细致的安全设计都是我们精心花费大力去研究的,帝豪才有了今天的最高成绩。
Q:吉利的安全战略是什么时候开始的?那之前吉利的车辆在安全方面是什么状态?
赵福全:2007年开始,吉利汽车便提出了转型的概念,转型就是要集中改变我们原有的战略,其中提升品质和安全是一个方面。我刚加入吉利的时候,吉利的所以车型几乎都不能拿出去碰撞。在2006年的C-NCAP中,我们拿了一款当时自认为是最安全的自由舰去碰撞,结果得分是最低的,只有两颗星。
Q:面对当年碰撞出最低分数这么一个情况,到之后熊猫碰撞出五星成绩,吉利的安全如何做的?
赵福全:要说的是我们确实在安全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也确实给熊猫加了真材实料,例如熊猫配备了6安全气囊,这通常是B级车型的配置;又如独立开发了先进的“压溃式前横梁”,同时满足了行人保护和防撞性能的要求等等。
但是,汽车安全性能并不是靠简单堆积高档安全配置就能实现的,而是必须将各种安全技术及设计集成起来,相互匹配,充分发挥各个子系统的最大作用。这就是刚才我提到的GTSM安全管理体系理念。
实际上,在最终测试前,我们曾经进行了三次我们自己的摸底,结果都是五星,而且正式测试时的分数反倒是最低的。可以说,熊猫撞出五星绝不是偶然的。
吉利在安全技术上的突破,主要是我们对研发安全的重视和投入,包括对研发自己的投入、研发人才的投入,还有研发设备的投入。还有就是依靠自身积累的结果。
Q:吉利规划的产品很多,那么如何保证开发质量呢?
赵福全:确实是巨大的挑战。我们的对策主要有两条。一方面,我们建立了国际化的产品开发流程,全面涵盖了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新能源等关键技术开发,有规范的上下序输入与输出和严格的时间节点与质量控制,并创立、推行独特的360°全方位项目评审机制,以确保日趋完善的产品开发流程得以严格执行,保证各个项目均能保质按时地有序推进。另一方面,我们非常重视知识积累。
Q:请问吉利汽车对于安全方面,一年的研发投入是多少?
赵福全:整个研发有时候比较难算,其中包括工资、设备、研发项目等费用。设备投入费用是直接可以看到的,比如我们碰撞实验室投入的费用大概有合在一起有几个亿,一期投入几千万,还会陆续有二期三期等。整个研发费用基本上我们公开的数字也是我们自己内部拟定的,大概占销售额的10%左右,实际上销量增加的时候,我们研发投入也要增大,毕竟销售需要新车型。
Q:吉利现在研究院情况怎么样?研发人员有多少人?吉利汽车研究院目前在国内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
赵福全:在09年我们完成了整个研发体系的整合后,吉利研究院成为唯一研发大本营,技术能力有空前的提升。目前拥有研发的2000人员,仅做安全研发我们就一共有580余人,技术专家15人,博士硕士111人。
2011年年初,我们的安全实验室竣工正式启用,这是国内唯一一家主动和被动安全于一体的实验室,太多的实验室都是自主被动的,有的实验室只做被动的。上个月作为浙江省唯一一家省级汽车技术安全实验室,建成一年半之后正式通过验收,已经作为地方的技术中心向社会,尤其向大学开放。
至于吉利研究院在国内的水平,这个问题问还比较难答。一个研究院在行业里的定义,不是说简简单单有多少人,也不是说占地多少亩,每年花多少钱,而是一个综合的指标。要讲人数,我们不是最多的,设备的投入也不是最多的,但是在人均的投入和人均的产出,我不谦虚地讲,我们非常地名列前茅了。去年一共运作了吉利集团一百多个项目,从人均承担的研发任务来看,我们在国内是最高水平的。
Q:今后我们在安全方面还有哪些计划?要如何去做?
赵福全:自吉利汽车战略转型开始,我们便将安全技术作为研发的重点。未来吉利依然要走的三大战略:即平台通用化战略、能源多元化战略和安全第一战略。安全方面,今后我们每一辆吉利车从设计之初就要做到保四争五,即在C-NCAP碰撞测试中保证四星级、争取五星级。
9.安全投入管理规定 篇九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人、财、物等资源配置,各单位应提取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专款专用。
第三条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主要用于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的费用开支范围。各单位可以在各自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提取、管理和使用办法中,具体明确提取比例和使用范围,但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未列入范围的项目费用开支。
第二章安全生产专项费用来源
第四条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的来源主要包括:
1、按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2、安全事故罚款。
第五条集团公司总部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从投资收益中提取,按总经理办公会议确认的数额列支。
第六条对事故责任单位及其领导班子成员的经济处罚款项,列入集团公司总部的安全生产专项费用。
第七条 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的提取、管理和使用办法,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第三章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编制与实施
第八条安全生产投入计划以项目部为基础,根据生产任务,自下而上,汇总编制。
第九条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编制后,由单位主要责任人批准与生产经营计划同时下达。月计划根据月生产计划安排和安全需要编制,由项目部主要责任人批准后实施。
第十条安全生产投入计划编制和实施应明确各有关责任人和责任部门责任。计划应包括项目内容、预算、实施方案、责任人、完成期限等,履行编制、审核、批准手续等。
第十一条各单位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投入计划,如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调整计划,优先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需要。
第十二条签订工程分包合同时,在合同条款中,要明确分包商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的数量,安全监管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检查监督,保证分包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第四章安全投入的统计
第十三条 为了规范管理,统一安全生产投入的口径,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稳步增长,各单位要加强安全生产投入的统计管理工作,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统计部门、财务部门、安全部门的职责。
第十四条安全生产投入统计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采购、维护、保养、使用、更换、管理等费用:
1、安全宣传、教育、培训,重大安全活动、安全生产会议等;
2、劳动防护用品;
3、作业场所的安全设施;
4、安全警示装置、安全标识;
5、安全设备、装置、器材和仪器等;
6、安全设施技术改造,专项措施费用;
7、尘、毒、噪等环境治理,职业病防治;
8、安全生产科研,安全技术规程、规范修编;
9、安全检查考核,安全评价;
10、重大危险因素监控,应急预案;
11、事故救援和调查处理;
12、安全生产奖励;
13、安全管理人员工资、差旅费、办公费;
14、其他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费用开支。
第五章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管理
第十五条 集团公司和各单位安全生产投入实行预算管理,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经费预算编制,报总经理(局长、厂长、经理)批准。
第十六条各单位要优先安排安全生产投入资金,落实到位。
第十七条各级财务部门负责安全生产投入的财务收支管理。
10.安全费用投入计划 篇十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二: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1305字)
第一条 为认真做好安全生产经费管理,确保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条例》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规定》等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本计划。
第二条 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
第三条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相关的规定,我司安全生产费用投入 的项目和标准为:
(一)安全管理经费投入(每年每百辆车投入安全经费 5 万元);
(二)教育培训经费投入(每年每百辆车投入安全经费1.5万 元);
(三)安全事故隐患整改专项资金投入(根据隐患整改需要 确定具体金额)。
第四条 安全生产费用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在以下范围内使用。
(一)安全管理经费投入
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包括作业场所的 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车辆安全状况检测及维护系统、附属安全设备等;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 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二)教育培训经费投入
1.配备教育设施设备支出;
2.安全技能培训资料支出;
3.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4.安全宣传支出。
(三)安全事故隐患整改专项资金投入
1.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检查、评估、监控、整改支
2.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第五条 安全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管理职能部门对企业安全生 产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第六条公司财务处对全司安全费用实行集中管理,统筹使用。提 取的安全费用实行专户核算,在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 使用,当年计提安全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第七条 安全生产费用管理职责。
(一)总经理对安全生产费用全面领导。审批安全费用提取、安 全投入计划、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报告。
(二)其他负责人按照职责分工,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 生产费用计取、支付、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三)安全部负责编制安全经费投入预算,每半年和对 经费投入情况进行预决算,审核基层单位安全投入报告,监督检查安 全投入落实情况,建立安全经费投入台帐。
第八条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管理
(一)财务部应当按照“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对安全费用进行财务管理,保证专款专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
(二)财务部负责对安全生产费用进行统一管理,审核安全费用 提取、安全投入计划、安全经费使用等,根据安全生产计划,做 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建立安全经费台帐,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
(三)各单位应建立安全费用台帐,记录安全生产费用的数额、支付计划、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条款。安全工作结束,多余的安全生产费用纳入财务,由主办会计管理。
(四)安全费用具体使用审批程序按照公司财务管理制度执行。
(五)擅自挪用安全费用的,公司将按情节严重程度严肃处理,处理办法由董事会讨论决定。
第九条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自 20XX 年 1 月1 日起执行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计划三:安全生产费用安排及使用计划(580字)
1、总则
公司安全生产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通过对危险点的事先识别和分析,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并通过必要的经费投入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20XX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2、安全生产经费用途
根据公司统一规定,并结合各自具体情况,安排并投入相应数量的安全生产经费。安全生产经费主要用途计比例如下:
① 安全生产设施:如安全警示标志、消防管网、消防栓、漏电保护器、灭火器等,占55%;
② 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尘面具、防护鞋、防护服等,占20%; ③ 安全培训:包括安全培训费、考核换证费等,占15%;
④ 安全奖励:主要用于对安全生产成绩突出的班组和个人进行奖励,占10%。
3、费用来源
公司安全生产经费,由公司财务直接支付。
4、安全经费数额
① 公司根据当年计划费用占用比例,计算出安全生产经费数额,作为安全投入的基本依据。实际执行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但不得随意挤占、挪用或减少该费用。
② 年内新开工项目的安全生产经费未列入公司计划中。
5、安全生产经费使用情况监督
11.安全投入管理规定 篇十一
目前,施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承接工程项目低价中标已成为市场通行的规则。许多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都采用低成本战略,再加上新定额的出台和工程量清单报价的实施,多种因素使得行业整体利润率大幅下降,赢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发展进入微利经营时代。这种竞争局势,使许多施工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大做文章,有些企业在成本压力下千方百计地降低安全成本,减少安全方面的人力、物力和安全培训等资金投入。有些施工企业只片面地追求眼前经济效益,不注重安全投入,在施工总体布局时,对安全度就考虑的偏低,在施工中,甚至对解决重大隐患所需费用也不愿投入。由于有些企业把安全生产投入与经济效益对立起来,使施工企业的各类大小事故不断发生。而对于事故,除了给国家、社会、职工造成许多直接、间接损失外,有的企业还为此付出几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赔偿。因此,本文就安全生产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作一些探讨。
一、 适当的安全生产投入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1、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实行必要的安全投入与提高经济效益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企业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注重安全,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以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安全效益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效益有其自身的特点,即间接性、滞后性、长效性、复杂性,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计算公式,是隐性效益,但它往往是通过减少事故的损失表现出来,所以在人们的认识中,它又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它不像人们通常所理解的经济效益那样直观,可通过企业的上交税金、企业利润、职工工资福利等多方面表现出来,领导和职工一看就能明白。一个企业安全工作搞得好,没有事故发生,也就没有发生损失性费用,这项没有发生的损失费用,实质上就是安全部门创造的效益和前期安全投入的回报。因此,适当的安全投入实现安全生产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本条件或基本保证。实践证明,安全对企业生产的发展及总体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在现代化生产中,安全得不到保证,生产就根本无法进行。
2、施工企业必要的安全投入,到底要投入多少比较合适,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难易情况和危险性程度来定。以一个年产值为6—10亿元的施工企业来看,承接的各类工程项目,据实践经验初步统计,大约需要投入如下各项资金:(1)用于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备和机具安全技术改造、应急抢险措施、改善劳动环境、除烟除尘、防毒害防噪音、安全施工隐患治理、安全网、脚手架等安全装置、安全措施以及劳动者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项目开支约占工程项目总价的1-1.5%。(2)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包括安全管理人员工资福利和办公设施费用、职工培训、创建安全文化、办理各种安全生产许可证件、建立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接受各种安全检查以及检测检验和评价、召开各种安全管理会议、 职工防暑降温、防冻、安全宣传教育、安全方面的表彰奖励等项目开支约占工程项目总价的0.8-1.2%。(3)突发事件的处理费用。
二、 安全生产能使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安全生产对施工企业成本的影响。施工企业的成本由直接人工费、直接材料费、制造费用等部分组成。当企业安全工作到位,安全生产正常运行时,企业成本处于受控状况;当安全生产出现问题,随着事故的发生而导致的人员伤亡所需的费用支出以及由于事故发生而造成的停工、材料使用的加大、工期的延误都必然对企业的成本、利润产生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随之而减;大的事故的出现甚至会造成企业成本几倍乃至于几十倍的增加。如某施工企业在过去几年中,由于种种原因如企业施工性质的局限性、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以及资金投入较少等,导致企业所支付的额外开销情况严重,一类伤亡事故的赔偿损失费用和其他一些费用增多;在劳动保护方面也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至使职业病人(如矽肺病等)增多;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生产成本,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抓好安全工作,保证安全生产正常运行,是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2、安全生产对施工企业信誉的影响。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施工企业如果不能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频繁,一方面造成生产经营任务难于完成,工程施工进度缓慢;另一方面,使业主方感到施工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缺乏安全感和可信度,从而改变了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导致工程项目合同难以续签,最后无法承揽后续工程项目等,使施工企业面临困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商业信誉,甚至可能被市场淘汰。所以,施工企业抓好安全工作,有利于提高综合效益。
三、安全投入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施工企业经营生产成本
1、减少事故发生次数,可增加经济效益。施工企业每一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有设备的损坏、工件的损失以及工作场所恢复费用等。事故发生次数减少,企业就减少了这部分事故处理费用支出,最后体现于企业经济效益增加。另一方面,每一事故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施工企业停工损失,而事故发生次数的减少以及事故严重程度的降低,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企业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2、降低千人负伤率和千人死亡率,也可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工伤事故的发生和事故死亡人数的处理,伤者需要进行医治及护理,企业需要支付医疗费、医药费,护理人员的工资,护理人员脱离生产岗位少创造的价值和各种补助以及向死亡者家属支付抚恤金、安葬费以及事后处理费等,因此,降低工人负伤率和千人死亡率,减少死亡人数,就可以减少这部分费用的开支,相对企业来说也就是增加了经济效益。
3、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法。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至最低程度。
4、学习运用现代安全管理技术,做好安全工作,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现代安全科学管理是指用安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对安全生产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管理。它是劳动保护工作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发展起来的,是劳动保护管理的一个质的飞跃。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为了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的,其基本条件就是不发生或少发生事故,所以防止事故的发生,是企业生产活动的基础,而科学的安全管理是防止事故必不可少的手段。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大安全投入,通过学习培训,提高全员安全素质。建立现代企业安全效益计算、考评体系,以此对企业及其高层领导进行考核。把系统工程原理、控制与信息技术运用到安全管理上,对系统的各个要素和各个环节实施过程监控,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安全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跟踪,使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达到事先控制和预防的目的。把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结合起来,研究、分析、评价、控制以及消除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安全因素,有效地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为施工企业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
四、结论
12.煤矿企业安全费投入的探讨 篇十二
关键词:煤矿,安全费,使用
为了建立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设施长效投入机制, 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 特将安全投入费用从维简费 (更新改造基金) 中独立出来, 建立煤炭生产企业单独提取安全费用制度, 要求安全费单独提取, 专门用于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
一、扩大及细化安全费的投入范围
在安全费施行以来, 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 使用范围由原来的10个项目增至14个项目, 足见国家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归纳起来安全费的使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煤矿安全环境的投入, 如防火、防水、防尘支出;通风、机电、运输设备更新改造等等。二是技术革新支出, 如煤矿科技攻关支出、减少采掘工人提高效率支出等等。三是安全检测仪器及救护装备更新支出。这些方面都是间接地保障煤矿人员的安全, 缺少了对煤矿人员直接保护的安全项目投入。因此在安全费的使用范围中应增加如下投入。
(一) 煤矿人员避难硐室的投入
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 在被困矿工被发现时, 已在井下被困了17天, 他们之所以能够幸存, 是因为井下有个避难所, 那里备有氧气、水和食物等, 可以保障他们的生存需要, 也为救援工作挣取得很多时间, 最终使得33名被困矿工全部成功升井。事后我们不难看出, 这个所谓的“避难所”在整个救援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使矿工们的生命得以延续。从中我们得到一个启发, 在我们的矿井里是不是也应建一个“避难所”这样的设施呢?可喜的是, 国家煤矿安监局下发的《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就提到了“避难硐室”的建设。而且要求2012年6月底前, 所有煤 (岩) 与瓦斯 (二氧化碳) 突出矿井, 中央企业所属煤矿和国有重点煤矿中的高瓦斯、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 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2013年6月底前, 其他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并提出符合“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运转有效”的要求。
避难硐室是煤矿工人最后一道安全防线, 是他们最基本的保障, 而且其起到的安全作用已经在智利矿难中得到充分验证, 国家安全部门对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因此笔者认为, 应该将其列入安全费使用范围, 并且单独列示。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大安全投入, 逐步完善避难硐室, 打造出煤矿工人的安全屏障。
(二) 加大保障矿工自身安全的投入
我们在逐步完善安全生产环境建设及安全设备投入的同时, 也要加大煤矿工人自身的安全投入, 对每位矿工进行精心的“包装”, 使他们能够抵御煤矿灾害的入侵。
1. 为员工配备先进的安全防护装备。
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科技的优势, 用先进个人防护装备来武装矿工。在安徽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就使用了一种被矿工称为“黑匣子”的“GPS”定位发射仪, 可实现对矿井人员的实时监测、个人定位、位置找寻、定时活动轨迹和作业状况监控等20多项功能, 保障了井下作业人员的集中监控管理和灾难救护工作。但是仅仅有定位系统还不够, 还要配备通讯系统及预警系统等等。以此确保矿工在井下作业过程中能够对危险的来临提前预警, 矿工针对隐患可以通过随身的通讯系统与安全指挥中心进行及时沟通, 便于对危险做出合理的判断, 并采取正确的方式消除危险隐患, 否则进行安全撤离。一旦被困井下, 矿工们携带的设备能够把矿工所处的位置、环境参数及矿工的生命体征参数传递到安全指挥中心, 便于指挥中心制定救援方案, 让矿工尽早脱离危险。
2. 为员工交纳必要的工伤保险。
煤矿属于高风险行业, 但是现在煤矿企业为员工交纳工伤保险的很少, 因此要强制煤矿企业为员工交纳工伤保险, 建议企业为特殊工种的矿工交纳必要的商业保险。这样既可以使员工在受到伤害后, 及时得到必要的保障, 为员工撑起一把“保护伞”, 也可以为企业分散风险, 减轻企业的负担。
这里要说一下, 为什么要把员工的工伤保险放在安全费里核算, 而非放到职工的工资里进行核算, 主要是考虑到这些费用是为了保障员工安全的支出, 放在这里核算可以更清楚地反映企业给予矿工安全投入的力度, 便于考核企业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三) 加大煤矿安全培训的投入
为什么要把安全培训投入在安全费使用范围中单列, 而不是放在“其他与煤矿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项目中, 原因有两条:第一, 安全培训工作的好与坏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 它是保障员工在井下进行安全操作的基础, 因此要对安全培训引起足够的重视;第二, 在安全投入逐步加大的过程中, 煤矿的通风、机电、运输等系统的安全设备均在不断更新, 用好、用精、维护好这些新装备, 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安全才会越有保障。然而这需要我们不断加大系统培训的投入和培训的力度。
1. 加强领导干部安全思想教育, 增强安全意识, 明确矿工的生命高于一切, 任何工作都要安全先行。
加强矿工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让工人在灾害来临前能够识别一些预兆, 如大冒顶出现之前, 顶板连续发生断裂声响, 顶板岩层破碎掉碴并由少到多、由稀变密, 容易出现“飞楔”现象等等。这些是矿工们必须掌握的, 这是他们躲避风险的先机。如果先机都抓不到, 还怎么谈安全呢!
2. 培训矿工在灾害发生时实施自救与互救的技能。
在灾害发生时, 救援人员往往不能及时赶到, 这时靠自己或同事进行自救和互救, 是非常有必要的, 小则可以保证免受进一步的伤害, 大则可以挽救一个生命。
3. 平时要多给矿工们上一些心理疏导课程, 增强矿
工的心理素质, 在灾害面前能够保持足够的清醒、冷静, 临危不乱, 迅速做出正确反映, 快速而有秩序地进行撤离, 使伤害程度降到最低。
二、加强安全费投入的监管
安全费在逐步加大投入的过程中, 我们也要对安全费投入的事前、事中、事后, 进行严密的监督, 确保安全费的投入落到实处, 真正使安全费发挥作用, 服务于煤矿, 服务于矿工。因此, 在对安全费的投入进行监管过程中, 应该注意几个原则。
(一) 可行性原则
对于安全费投入项目进行严格的审批, 对于该项目的功能性、系统性进行分析和论证, 使其不是一个孤立的项目, 而是能与其他的安全项目相配套, 互相协调, 或者确保安全费项目能够与生产相配合, 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这样的工程才可以立项, 否则只会浪费安全资金。
(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在安全费的投入过程中, 我们取得企业投入的计划、实施及完工等资料时, 还要深入安全工程的现场, 按照提供的资料, 对每一个细节都要进行检查, 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设备是否正常运转, 是否达到安全的目的等等。不要让检查流于形式, 真正检查的是工程的实质, 目的是通过检查工作能更好地对工程进行改进, 更好地完善, 因为安全工程关系到的是煤矿及矿工们的安全。
(三) 责任追究原则
在发生安全事故后, 对于没有起到安全作用的设施设备, 要进行责任追究, 该设施设备是谁建的, 就要追究谁的责任, 不管他去了哪个工作岗位。对于现任的当事人, 也要追究其连带责任, 因为他对于存在的安全隐患, 没能及时指出及整改。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工程的效能。
安全费是保证煤矿及矿工安全的生命线, 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安全费用, 让其发挥到最大作用, 使其成为煤矿工人的保护神, 减少工人的不必要伤亡, 减少带血的煤炭的产生。
13.安全投入经费保障制度 篇十三
为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长效机制,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维护企业、职工及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安全生产费用是指本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对其企业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监管、取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
2、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以下范围使用:
1)完善、改进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
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4)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5)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3、在规定的使用范围内,企业将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满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或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支出。
4、企业对提取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结余下使用,当年计提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
5、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程序为;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提出,报企业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6、对在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中形成的资产,本企业将纳入相关资产进行管理。
7、为职工提取的职业病防治、工伤保险、医疗保险所需费用,不再安全费用中列支。
14.安全资金投入保障制度 篇十四
为了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长效机制,确保企业对安全生产管理、事故隐患整改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的提出和使用能及时、到位,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有关规定,结合项目部的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由财务资产部负责管理。
二、安全投入
1、公司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应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2、公司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对由于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3、财务科、质量安全科每年做好安全投入资金的相关报告。
4、安全投入费用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费用; 2)安全资料的编印、安全标志牌的购置、安全宣传栏的设置、安全报刊、书籍、标语的购置等费用;
3)安全培训及教育费用(包括从业人员的培训、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的考察、培训等);
4)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费用(包括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等);
5)危险源(包括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包括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等费用;
6)安全生产技术措施计划包括的费用;
7)事故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投入、维护、保养费用;应急救援预案的维护和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的费用;
8)消防设施与消防器材的配置、维护、保养费用; 9)新、改、扩建和在役生产装置的安全评价费用; 10)保健、急救措施费用; 11)安全科技投入;
12)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用;
三、安全费用的提取和使用
1、财务资产部按规定建立相应的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加强对安全投入的管理。
2、安全费用按年销售收入的1%提取。
3、建设、工程项目应按有关规定,在生产经营及建设施工过程中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并用于项目的安全设施建设中。
4、安全费用由财务科按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安全生产,不得挪作他用。
四、对不按规定使用安全技术措施费用或安全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的,公司将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处罚,罚款数额由公司决策机构核定,罚款的收入,应如数上缴公司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帐户,统一调配使用;因此而发生职业病或伤亡事故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5.安全投入管理规定 篇十五
2009年10月18日, 我国信息安全“国家漏洞库”正式投入运行, 并对外开展漏洞分析与风险评估服务。这是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当天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
据介绍, 我国信息安全“国家漏洞库”由国家专项资金支持, 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这一我国专门设立的漏洞分析和风险评估职能机构负责建设。“国家漏洞库”建设经过半年多试运行, 收效明显。正式投入运行后, 通过建立漏洞收集、分析、通报和面向应用的工作机制, 开始为政府部门、产业界及社会提供信息安全漏洞分析和风险评估服务, 以提高国家信息安全的威胁应对与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漏洞是信息技术、产品、系统在设计、实现、配置、运行等过程中, 有意或无意产生的缺陷, 一旦被恶意主体所利用, 就会造成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损害。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主任吴世忠介绍, “国家漏洞库”的建设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一项极为关键的基础性和长期性工作。当前大量的网络失泄密案件和信息安全问题均与漏洞的存在息息相关。西方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信息安全漏洞的管理及控制工作, 美国、欧盟都投入巨资和力量建立自己的“国家漏洞库”。
16.美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 篇十六
一、全美学前教育现状
1.学前教育入学情况
美国5岁儿童需依法进入Kindergarten接受教育,是K-12国民教育的起点,因而入学率得到了有效保障。相对而言,4岁和3岁儿童的教育则不是强制的,入学率也较低。近年来,普及4岁学前教育的运动正在开展,不少州的公立小学都设立了Pre-K3和Pre-K4班级,为本地区的适龄儿童提供免费的学前教育。但公立学前教育经费毕竟有限,有些州主要是服务于少数经济能力有限或家庭有特殊需求的儿童,有些州设有入读限制,还有的地方如华盛顿特区则采用抽签的办法来调节入学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
根据美国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Early Education Research)发布的《2013各州学前教育》年度报告,全美接受公立学前教育的儿童超过130万,其中接受公立学前教育的4岁儿童将近115万,平均入学率为28%,接受公立学前教育的3岁儿童将近18万,平均入学率仅有4%。但各州情况差异很大,华盛顿特区在全美50+1个州及特区中,以94%的4岁儿童和80%的3岁儿童的公立学前教育入学率排名全国第一,而罗德岛州4岁和3岁儿童的公立学前教育入学率仅为1%和0%,还有10个州没有公立学前教育项目。全国接受特殊学前教育的儿童(3~4岁)约有43.6万。
2.学前教育机构
美国学前教育学校类型有多种,包括政府资金项目性质的公立学前教育学校(Public Preschools)、非盈利合作办学(Non-Profit Cooperative Schools)、社区学前教育中心(Local Community Children Centers)、宗教背景学前教育中心(Churchaffiliated Centers)和盈利性私营学前教育学校(For-Profit Schools)等。美国学前教育办学需经州或州政府授权的地方政府教育部门批准,但是否颁发执照主要关注教学场所和设施设备是否达标,其教育项目质量则由民间有关幼儿教育协会予以认证。学前教育机构的组成,各州的情况差异很大,有的州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占了主体,有的州则绝大多数机构为公立或多数都得到了政府的资助。
以华盛顿特区为例,目前华盛顿特区公立的学前教育机构主要有3类,特区公立学校(DC Public Schools),特区公立特许学校(DC Public Charter Schools)和社区学前教育中心。华盛顿所有的公立小学都开设了学前教育内容,公立特许学校在经过理事会的审批后也可以开展学前教育。这些机构招收30个月至5岁儿童入学,提供免费教育。华盛顿特区94%的4岁儿童和80%的3岁儿童就读公立学前教育机构。其他的私立学前教育机构和宗教背景学前教育中心数量较少,学生群体也较小。
二、管理体制
根据1791年通过的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管理教育的权利在各州,其他教育权利在公民。美国教育实行高度地方自治,每个州制定和实施各自的教育政策并对各自的教育系统实行行政管理,具体管理公立教育的一级行政单位则是学区。因此总体来说,美国实行的是分权制的教育管理体系,分联邦、州、学区三级。
1.联邦政府
联邦政府没有直接管理教育的职能,长期以来在教育事务中作用有限,所提出的目标或战略更多是倡议和呼吁,强制性差。只是通过拨款项目为就读私立学校的弱势群体公民提供补助与支持。近二十年来,联邦政府对各州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涉足越来越深,从加大教育投入(克林顿政府时期),到监督督促各州教育发展(小布什政府时期),再到现在(奥巴马政府)引领各州教育改革方向,联邦政府在基础教育上不断强化着“国家”的烙印。
奥巴马执政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学前教育,在国情咨文中,他呼吁国会要为美国的每一位儿童提供优质的早期教育机会。奥巴马的早期教育综合计划包括了针对早期教育质量保障、家庭与父母教育、扩大入学机会等各个方面的项目。
目前,联邦政府的早期教育项目都是以立法的形式予以保障,主要由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和教育部实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负责实施的各项法律及拨款项目包括:《启蒙法》(Head start Act)、《儿童保育与发展整体拨款法》(Child Care and Development Block Grant Act)、其他法律框架下的儿童教育计划,包括贫困家庭短期补助计划(Temporarv Assistance for Needy Families,TANF)、根据《社会安全法》(Social Securitv Act)设立的社会服务补助金等。教育部负责实施的各项法律及拨款项目包括《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一号条款(Title One)及学前教育项目、《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二号条款准备学习项目、《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五号条款学习基础项目、《特殊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中的学前教育项目、《特殊教育法》中残疾婴幼儿及其家人的特教补助计划、根据《初等和中等教育法》二号条款设立的学前教育教师发展项目等。这两个部与各州开展密切合作,通过资助教学、学生、培训教师、帮助各州提升教育质量评估能力等各种方法,引导地方和教育机构不断朝着政府早期教育的目标迈进:扩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入学机会、提升早期教育质量、保障特殊教育儿童的学前教育。
2.州政府
各州政府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州的学前教育政策、为学前教育提供资助、批准颁发学前教育机构经营执照、管理联邦教育部投入到本州的学前教育资金、组织教育评估等等。由于美国各州教育高度自治,因而各州之间教育管理部门设置、职能和管理办法差异也很大。根据近期美国国家学前教育研究所发布的调查报告,华盛顿特区的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位列全美第一,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也较大。以华盛顿特区为例,可以看出州政府在学前教育管理中所承担的职能。
华盛顿特区政府设州教育学监办公室(Office of the State Superintenden of Education),由分管教育的副州长负责管理。该办公室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教育事务,办公室下设早期教育处(Division of Early Learning)专门管理学前教育。该处的主要任务是通过领导和协调,保证全特区所有0~5岁儿童都能够享受优质的早期儿童发展教育,为小学教育做好准备。该处下设5个分部。
教育与项目质量促进部,该部通过实施培训、提供技术支持、项目质量评估等手段促进和提高特区的学前教育项目质量。
营业执照与监察部,该部门主要执行两项任务,一是负责核发学前教育中心或家庭学前教育机构的儿童发展教育设施执照,一是调查处理投诉和非常事件。
运营与管理服务部,该部门负责管理全处所有项目,其主要职能包括:预算制定与分析、资金管理、与受资助机构的协议与工资资助计划、采购、报销、项目分析、协调和汇报项目的关键评价指标和绩效表现成绩、语言学习法案报告和客户服务报告、项目资格确认与监督、信息自由法案的相关申请、儿童关爱与发展基金和财务报告等。
政策研究部,该部门职能比较综合,主要包括:协调项目和统计报告,协调早期教育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协调和监管研究课题以及重点新课题的开发。
“启蒙计划”合作办公室,该部门的职能是支持各“启蒙计划”参与单位之间的合作,调节各单位之间的利益,制定和完善州与地方的工作政策与机制,促进“启蒙计划,,各个项目的教学大纲之间的协调一致,符合“启蒙计划成果大纲”和“州早期教育标准”的要求。
3.学区
美国学区是以与乡镇、县、市的行政区域或与其边界相毗邻为划分标准的。学区的划分与美国的行政区域的划分并不一致,有时一个学区跨两个或多个行政区。美国的学区具有多样性,通常在一个州内不止存在一种类型。如一个州可能会有镇学区、小学学区、中学学区或市学区、县学区、独立学区、统一学区等。
美国学区是学校管理的第一执行者、教育活动、课程设置的决定者和公共教育经费的第一负担者。美国学区作为一级行政机构,有相对较大的自主权。它有权征税,主要是征收学区内居民的财产税,为学校筹集教育经费。此外学区还负责拟定学校预算,决定课程设置,聘请教职员等。学区通过民选产生教育委员会,教育委员会成员一般是兼职的,不领取报酬,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该委员会负责制定本地区的教育政策,全权负责学区教育事务的管理。学区教育委员会的执行机构是教育局,其负责人是教育局长或学区总监。学区内各校的重大事项都要由教育委员会决定,教育局长/学区总监负责执行。教育局长/学区总监责任重大,要对全区的财政状况了如指掌,既要办好教育,又要顾及纳税人的利益。
三、投入机制
美国公立学前教育的投入机制与基础教育(K-12)的投入机制相同,也是联邦、州政府、地方学区三级投入,但是比例大不相同。美联邦教育部国家教育数据中心的数据显示,2009-2010学年,基础教育的投入中,联邦、州和地方学区的投入比例分别为13.2%、42.6%和44.1%,州和地方学区投入占大多数,且地方学区投入高于州投入。而根据《2013各州学前教育》年度报告,公立学前教育(pre-K)的投入中,州政府占了绝大多数,仅有13个州地方学区有配套投入。
1.联邦政府投入
联邦政府部门负责对学前教育项目进行投入的是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和教育部。就拨款类型来看,主要有年度拨款、跨年度专项拨款以及联邦预算法案包括的其他专项拨款。
一般各部委的年度预算主要是根据有关法律规定的年度拨款。在教育部的年度拨款中,绝大多数用于基础教育(K-12),约为总拨款额的90%,这些都是特定用途拨款,用于满足特定群体的需求,包括弱势群体学生、贫困生和少数族裔学生、残疾学生和母语为非英语的学生。全体幼儿学前教育项目、幼儿园发展补助金、残疾人教育法案(IDEA)学前补助金项目等列入教育部年度拨款。“早期启蒙计划(Early Head Start)”,“启蒙计划(Head Start)”等项目则列入卫生与公共服务部的年度拨款。
跨年度的专项拨款是根据最初项目设定的要求,每年都有指定的数额,不列入年度拨款。也有部分使用专项拨款、部分使用年度拨款的项目。例如,在奥巴马公布的201 5财年预算案中,“全民学前教育计划(Preschool for All Initiative)”就是一个跨年度的专项预算,包括2015年预算的13亿美元和今后10年的总计750亿美元的跨年度专项拨款。
联邦预算法案包括的其他专项拨款可能是跨部委的某个特定项目的拨款。如2015政府预算中560亿美元的“机会、成长与安全计划Opportunity,Growth,and Securitv Initiative)”资金,就是根据2013两党预算法案(Bipartisan Budget Act of 2013),简称BBA,设立的专项拨款。其中有2.5亿美元用于教育部的学前教育发展项目。
从资助方式来看,则有竞争性资助和拨款资助两类。竞争性资助需要接受资助的州或单位提交申请,联邦部委经过审核确定是否对其提供资助,如幼儿园发展补助金。拨款则是根据相应的法规或相应的计算公式对各州或项目机构进行项目资助。以影响力较大的“早期启蒙计划(Early Head Start)”,“启蒙计划(Head Start)”为例,这两个计划属于竞争性资助,是针对贫困或贫困线以下家庭0~4岁子女的资助早期资助计划,直接给开设“早期启蒙计划(Early Head Start)”,“启蒙计划(Head Start)”项目的教育机构进行资助,这些机构不限于公立学校,其他非盈利合作办学、社区学前教育中心、甚至宗教背景学前教育中心都可以按照相关要求开设项目并向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儿童保育局提出申请,获得批准后就能够享受该项目的资助了。
2.州政府投入
在已经设立公立学前教育项目的41个州及特区中,各州投入力度差异很大。美国2013年度学前教育政府总投入约54亿美元,全国平均生均投入为4026美元,投入最高的是华盛顿特区,学前教育生均经费达14.690美元,排名第二的新泽西州为12.070美元,最低的如南卡罗来那州和内布拉斯加州生均经费都在1300美元以下,还有10个州没有公立学前教育项目,投入为0。根据《2013各州学前教育》的统计,除了投入为0的10个州外,还有27个州的投入不能满足学前教育项目的需求,缺口从马萨诸塞州的生均5421美元到阿拉巴马州的517美元不等。
每个州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方式也不相同,有的将其与基础教育统筹考虑进行资助,有的州则以项目方式进行资助,还有的州两者相结合。华盛顿特区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向公立学前教育投入经费支持,近年来投入力度持续加大。2008年华盛顿特区通过了《扩大和深化学前教育修正案》,制定了5年战略规划,要在特区普及学前教育并制定实施学前教育入学标准和优先政策。由于华盛顿特区学前教育多数放在各公立小学举办,因此其投入也是与K-12基础教育一起按照标准拨付给各学校,同时也提供项目资助。
一般来说,美国各州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是以“充足性”为要求,自己设定达到标准的典范学校或样板学校,据此确定必须的教育资源要素,估算教育成本,设定补助公式,最后计算出本州生均补助的标准,各州再将经费拨付给学区。但是华盛顿特区没有再细分学区,整个特区对基础教育的投入都视为州政府投入。
华盛顿特区对学前教育采取统一生均标准加补助项目的办法进行投入。公立学前教育机构,包括公立学校、公立特许学校和社区学前教育中心接受统一生均标准资助。3岁儿童教育,即Pre-K3生均标准为11986美元;4岁儿童教育,即Pre-K4生均标准为ll629美元。其他采取家庭教育、亲戚教育、家庭教育服务机构、一类、二类儿童发展中心等方式为儿童提供学前教育的,则按照有关规定向州政府申请补助,州政府以教育券的方式对学生培养经费支出予以报销,前提是这些机构已经与政府签订协议或得到了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儿童服务处的认可。在进入接受政府资助的学前教育项目的儿童中,约有88%的儿童进入了公立学前教育机构,12%的儿童进入其他接受政府经费补助的项目。
事实上,各教育机构得到的拨款是以生均拨款为基础,并考虑其他因素进行综合计算。根据华盛顿特区公立学校(DC Public Schools)网站公布的年度预算信息,对各学校经费预算的确定以预计招收学生数为主要考虑因素,同时还要考虑特殊教育学生群体、英语语言学习学生群体(主要是移民)、午餐减免学生群体(贫困家庭)、各年级师生比、学校特长教育、非人力资源支出和生均拨款额等。为避免重复资助,“启蒙计划”项目等联邦资助是计入总资助额的。
除此以外,州政府还设立项目对教师培训、课程开发、教材评估、家长参与等项目进行投入。目前特区政府主要的学前教育资助项目有:家长、家庭与社区参与项目、婴幼儿教育设施改善资助金、学前教育设施改善基金、公立特许学校经费、贫困家庭短期资助金和校外时间教育资助项目等等。2012年,共有13个项目资助申请获得批准,每个项目的资助额为25000美元,为期2年。
3.地方学区投入
学区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比例较低。根据《2013各州学前教育》年度报告,仅有13个州要求地方学区进行配套投入。在公立学前教育经费充足的州,如华盛顿特区和新泽西州等,都没有要求学区进行配套投入。在配套投入的13个州,学区配套补助的比例也大不相同。内布拉斯加州公立学前教育投入较低,对学区投入的依赖较大,生均投入仅为2943美元,学区生均配套补助1670美元,占总生均支出的57%。而学前教育投入达500O-7000美元的州,学区配套投入就相对低一些,如田纳西州生均配套补助1284美元,占总生均投入的22%;弗吉尼亚州生均配套补助21 34美元,占总生均投入的36%;北卡罗来纳州生均配套补助2126美元,占总生均投入的30%。
四、特点与启示
1.联邦政府主导改革方向
随着人们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其重要性也越来越为教育界所认可。从80年代以来,美国的几任总统都在强调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呼吁加强学前教育,并通过立法手段不断予以强化。《初等与中等教育法》(即后来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启蒙教育法》、《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儿童保育与发展整体拨款法》等都为早期教育确立了法律保障。这些法律不仅是为各州学前教育提供经费上的补补贴贴,更重要的是引领全国实施教育改革,普及学前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我国发展早期教育,一定要从国家层面予以重视,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手段推动其健康发展。
2.分级保障,发挥地方积极性
美国宪法规定教育是地方和个人的事务,这是美国教育地方分权的法律依据,学前教育也不例外。因此,无论是管理还是投入,美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一样,都有明显的三个层级:联邦、州和学区,三者各司其职,相互支撑。虽然学前教育并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但在一些有条件的州,如华盛顿特区、佐治亚州、俄克拉荷马州等,州政府也提出了全面普及学前教育的计划,并加大投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国也存在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育范畴的情况,因此更需要中央和地方互相配合,并充分发挥地方上的积极性,鼓励地方投入,逐步普及学前教育。
【安全投入管理规定】推荐阅读: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办公经费来源投入计划07-22
项目安全生产投入计划07-28
5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07-16
安全生产费用投入保障制度09-07
完善农业项目投入机制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调研09-01
科技研发投入调研报告10-19
拟投入主要物资计划表06-16
我在科学课中的情感投入10-29
楼道安全与卫生安全管理规定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