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采购规章制度(共11篇)(共11篇)
1.后勤采购规章制度 篇一
医院后勤采购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采购行为,保证采购质量,控制采购价格,提高采购效率,特制定本制度。
一、加强领导
1、设立物资采购管理领导小组,由院长、分管院长和总务科、工会及审计人员等组成。物资采购领导小组是医院物资采购的领导机构,负责对物资采购的程序、采购物资的质量、价格等进行监督。
2、成立物资采购管理小组,由领导小组、总务科科长、采购员和需要采购的部门临时选派1-2名人员组成。物资采购小组是医院物资采购的实施部门。办公室设在总务科。
二、采购计划和审批
1、医院各部门所需采购的物资(金额在3000元以内)必须先提出采购计划,报需要采购部门负责人、院长审批后,方可交给物资采购小组集中采购和集体采购。
2、凡国家规定金额在3000元以上单品种,由院招标采购领导组实行统一招标采购。
三、采购原则与方式
1、采购物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阳光采购;必须坚持秉公办事,维护医院利益的原则,本着处处节约的原则,并综合考虑质量、价格及售后服务等方面,择优选购。
2、物资采购原则上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采购。
3、在采购物资时,要坚持勤跑多问,坚持集体谈价,真正采购价廉物美、质量可靠、经久耐用的物品。
4、采购小组在接到经过审批的采购计划后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一般不少于3人)限期将所需物资采购到位,不得拖延,影响工作。
5、采购人员应认真检查物资质量,力求价格合理、质量合格,如因失职而采购伪劣产品,采购人员应负一定经济责任。
四、采购物资的登记和领用
物资采购发票应先由物资、采购人员、相关部门签字后,再由总务科长签字认可,最后给院长审批报销。
医院后勤采购相关职责制度
一、总务科物资采购职责
(一)负责对全院的家具设备,办公、劳保、生活用品,水、暖、电气、维修材料等物资的采购工作。
(二)根据各办公室的需要,制订各类物品的、季度、月份的临时的采购计划,报请领导审批后及时采购。
(三)计划采购,计划用款,注重质量,注意节俭。
(四)严格执行财经制度,做好物资采购用款申请、报销工作,履行验收入库手续,做到物件、凭证对口,一次借款,一次清账。
(五)必须全力以赴,积极采购办公、生活保障等急需物品。
(六)进行货源调查,了解市场行情,择优选购,做到物优价廉。
二、后勤采购的注意事项
(一)根据医院规定,后勤采购包括家具、办公用品、材料及设备等。
(二)负责采购工作的人员要时时、处处以医院利益为重,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三)采购工作严格按照申请、立项、审批、研究采购方式、签署合同、验收、登记入帐、资料归档等程序规定执行,明确各个环节上的责任和权限,做到程序规范、公开透明、货比三家、集体决策、择优购置。
(四)采购产品时必须明确产品的厂家、信誉度、品牌、规格、型号、标准、合格证、质保书、准用证、价格、提货地点等,严防购入伪劣产品。
(五)采购活动中如涉及供应商的任何“折扣”、“让利”等,均应在实际采购合同中以“让利”或“捐赠”形式体现。
(六)购销合同的签定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执行,维护医院权益,由经办人起草合同样本,办理合同会签审核手续合格,盖章生效。
(七)购置的产品到达,要认真验收其产品的厂家、品牌、规格、型号、标准、合格证、质保书、准用证等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坚决拒收。各单位负责人应对采购的产品质量进行把关,防止不合格产品,做到人人把关,一丝不苟。
(八)合同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监督管理,要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合同履行情况。
(九)维护医院信誉和利益,采购付款工作按照合同执行。
(十)大宗物资采购按照医院的有关规定执行。
三、库房管理制度
(一)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财经纪律,努力保管好仓库物资。
(二)坚持计划供应,适当集中,方便领用,服务医疗的原则。
(三)库存物资既要保证供应,又要防止积压。
(四)一切物资入库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办理验收入库手续。入库前,必须检验数量、质量、规格、型号等,合格的方可入库。如
物资质量、数量、规格不符时,由采购人员负责与供货单位联系处理。
(五)仓库管理要做到三清、两齐、四号定位和九不,即:
1.三清:规格清、材质清、质量清。
2.两齐:库容整齐、摆放整齐。
3.四号定位:按物类或设备的库号、架号、格号、位号存放。
4.九不:不锈、不潮、不冻、不腐、不霉、不变质、不坏、不漏、不爆。
(六)定期编制仓库与设备物资库存情况报表。一切报表应符合规定,账物相符,并按国家规定的产品目录顺序排列好台账。报表要准确,并与财务相符。
(七)须按计划执行物资发放程序,并且有一定的批准手续,不符合手续的不得发放,并保存好原始凭证。
(八)各办公室要有专人领取和专人管理使用一切物资,严格物资额定制度,物资出入要有一定手续,建立台账,做到合理使用,杜绝浪费。
(九)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根据医疗、维修等方面的需要和保质保量、齐全配套、经济合理、保障供应的原则,做好预测和采购的决策。
(十)采购工作必须坚持原则,掌握标准,执行制度,严格财经纪律,不允许有损公肥私的现象存在,做到无计划不采购、质量规格不明不采购、价格不合理不采购。
(十一)库存物资必须按国家规定合理损耗。低值易耗物、仓库
报废物资必须每月或每季度一报,报物资采购管理小组审批后报废。如有不合理损耗,应查明原因,写出报告,经财务审批后做账务处理。
(十二)严格执行仓库岗位责任制,无关人员不准进入库内,库内禁止烟火。因玩忽职守造成物资损坏、仓库被盗者,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十三)物资出入库必须点数、过秤,做到账物相符。物资不得出现损坏、变质、短缺等现象。
2.后勤采购规章制度 篇二
关键词:后勤装备采购,博弈,机制
一、引言
自2002年起, 后勤装备全部交由军队物资采购机构实行集中采购。军队物资集中采购制度本身是一种公开、透明的制度, 但是, 由于一些个人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影响, 这种透明的制度下也存在暗箱操作。如何监督和控制后勤装备采购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确保采购质量, 成为后勤装备采购中关注的重点。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有关理论, 对采购过程中的几种违规行为进行博弈分析, 以期从制度上提供监督和制约的方法。
二、博弈模型分析
1、对采购过程中贿赂行为的博弈分析
后勤装备采购所特有的规模优势、持续购买力、资金支付保障、订单稳定的特点, 对供应商极具吸引力, 因此有些供应商可能会采用贿赂这样的方式试图找到获取订单的捷径。监控贿赂是否发生, 关键在于监督贿赂发生的条件。
对供应商而言, 行贿的收益是其生产或销售后勤装备而产生的收益, 记为R;行贿的成本包括两部分, 一是供应商行贿的数量, 记为Q;二是供应商行贿被发现后受到的处罚, 记为M;行贿被查处的可能性概率用q表示, 它是行贿者对被发现查处可能性的估计。因此, 供应商行贿的净收益为:
当且仅当P1>0时, 即当行贿数量Q<R-qM, 供应商行贿才是有利可得的。
对采购方而言, 受贿的收益就是供应商行贿的数量Q;受贿的成本也包括两部分, 一是采购方满足供应商的意愿而额外付出的劳动, 这一成本记为C, 它与已有的规章制度的漏洞负相关, 漏洞越少, 成本C越大, 否则越小;二是查处后受到的惩罚, 包括被追回的贿赂款、党纪军纪处罚、刑事责任以及失去职务和信誉的机会成本, 记之为N;受贿被查处的概率同样为q。因此, 采购方受贿的净收益为:
当且仅当P2>0时, 即Q>C+qN, 采购方的受贿才是有利的。
反囚徒困境者免去来自内部坦白的威胁, 因此潜在的行贿者和潜在的受贿者对于行贿和受贿的选择可用图1的博弈模型描述。
其中r是凭借公平竞争供应商可得到采购订单的可能性, w是采购方个体在公平行使资源分配权后可能获得的收益。在R-Q-qM>r R和Q-C-qN>w的条件下, 博弈模型有两个纳什均衡:“行贿, 受贿”和“不行贿, 不受贿”。供应商行贿是其占优策略, 采购方明确这一认识后, 通常会选择受贿策略, 所以“行贿, 受贿”是其最可能出现的结果。
防范贿赂行为的产生, 必须要改变贿赂得以发生的条件, 即, 令不等式R-Q-qM<r R, 且Q-C-qN<w存在。通过行贿与受贿的博弈分析, 行贿数量Q应该介于R-qM-r R与C+qN+w之间。Q的取值取决于潜在行贿者的数量和他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一般地, 潜在行贿者的数量越多、竞争程度越高, Q越大, 否则Q越小。当然, Q越大, 行贿者获得的净收益越小, 但是行贿者会想办法增加净收益, 比如偷工减料、降低质量等增加利润, 这些将会进一步损害军队的利益。
假设, 用η表示贿赂发生的可能性, 并定义:
因此, 贿赂的发生与此订单为试图行贿的供应商所带来的预期收益R、公平竞争时供应商获得订单的可能性r、公平行使资源分配权采购方个体获得的收益w、采购方违规办事的成本C、被查处后行贿者、受贿者受到的处罚力度M、N, 以及贿赂被查处的概率q等参数的大小相关。由于R、r和w这三个参数通常由订单本身的特点决定, 难以改变, 因此可以视为常数。从η的定义可知, 采购方违规办事的成本C, 对贿赂双方的处罚力度M、N, 以及贿赂被查处的概率q这四个参数都与贿赂发生的可能性负相关, 即, C、M、N、q越小η的值就越大, 也就是贿赂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2、对采购过程中集体舞弊行为的博弈分析
设采购方舞弊集体有n个成员, n>2, 他们掌握着后勤装备采购过程中某一项不可缺少的控制权。其中有一个是集体进行舞弊活动的决策者, 他可能是采购方的一员, 也可能来自某一管理部门, 用h来表示;其他是集体的合伙人, 记i (其中:i=1, 2, ……, n-1) ;h、i均被假设成是理性、风险规避, 并追求个人利益或效用最大化的经济人。
进一步假设:舞弊集体成员在舞弊合作时所得到的总收入为G, 决策者h的舞弊收入是M;假设合伙人舞弊所得收入都相等, 则合伙人i的舞弊收入为;p为决策者h认为舞弊成功的概率, 则1-p为决策者认为舞弊被查处的概率;F为舞弊被查处受惩罚的损失, 由此, 决策者的预期收入效用为:
假设第i个合伙人被查处受惩罚的损失为fi;第i个合伙人认为舞弊成功的概率为qi, 它与决策者估计的p以及其他合伙人的紧密程度相关。因此有, 其中θi∈[0, 1]是第i个合伙人对决策者的忠诚系数, θi=1说明绝对忠诚, 当θi不断减少时, 说明越来越不忠诚, 可能会采取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是检举。而τij∈[0, 1]表示第i个合伙人与第j个合伙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系数, τij越大说明两个合伙人相互信赖。进一步假设舞弊集体内部所有的合伙人都处于同等地位, 对决策者h的忠诚和依赖程度都一样, 意味着τij=τ, (i, j=1, 2, ……, n-1) , 则, 所以, 第i个合伙人的预期收入效用为:
舞弊集体决策者h与合伙人i的博弈模型如图2。如果博弈的人数为n, 且只有在每个人都参与的条件下舞弊合谋方能得逞, 则博弈的结果有两个纳什均衡即“合作, 合作”和“不合作, 不合作”。如果参与者的人数n是大于合谋的最小规模人数, 即在集体中缺少几个人, 并不影响舞弊合谋的进行, 模型中采取策略“合作, 不合作”, 决策者的收益为Uh;反过来, 如果合伙人i企图撇开决策者同集体其他成员进行合谋, 而决策者采取不合作的态度, 那么, 合伙人i的活动就会承担巨大的风险, 在“不合作, 合作”策略中, 合伙人i的取值可能是0, 也可能是一个小于Ui的值, 甚至是负数 (即被查处) , 这里暂且记为Ui。通过相对优势策略圈定法, 可以得到:当且仅当Uh>0, Ui>0时, 占优纳什均衡策略为“合作, 合作”。
由决策者预期效用函数:
即M>F (1-p) 可得, 当舞弊的收入大于被查处受罚的收入损失时, 决策者才会实施舞弊行为;当受惩罚的损失F小于舞弊收入M时, 即使被查处的概率1-p很大, 决策者还是值得去进行舞弊活动。
从合伙人预期效用函数:
可得:合伙人i的舞弊分红须大于被查处受惩罚损失的收入, 否则会选择不合作。对合伙人预期效益函数作进一步的讨论。
(1) 对θi和τ的分析
P、n、fi和τ既定, 对θi求偏导数。因为P、τ、fi都大于0且n>2, 所以有:
P、n、fi和θi既定, 对τ求偏导数, 因为p、θi、fi都大于0且n>2, 所以有:
由此可知, Ui是关于θi、τ的增函数。θi和τ越大, 合伙人i越能提高舞弊预期收入的效用, 也会激励其进行舞弊合谋的信心;反之, 当θi和τ越小时, 舞弊预期收入效用也就越小, 舞弊集体的稳定性逐渐下降, 最终会出现集体的瓦解和被告发。因此, 要维系θi和τ的较大值, 集体成员尤其是决策者必须加大组织的凝聚力。
(2) 对n的分析
p、fi、τ、θi、G、M既定, 对n求偏导数, 因为τ<1, 所以有:
由此可知, Ui是关于n的减函数。随着舞弊集体成员n的扩大, 分红的人数就越来越多, 每个人的舞弊所得越来越少, 被暴露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3) 对fi的分析
p、n、τ、θi、G、M既定, 对fi求偏导数, 所以有:
由此可知, Ui是关于fi的减函数。随着对舞弊集体惩罚力度的加大, 合伙人的预期收入会下降, 合伙人退出集体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三、分析与结论
通过建立的博弈模型以及对模型函数的推导, 可以发现控制其中的某些参数, 能够抑制贿赂和集体舞弊行为的发生。
由式 (3) 的分析可知, 由于行贿行为给供应商带来的预期收益R、公平竞争时供应商获得订单的可能性r以及公平行使资源分配权时采购方个体获得的收益w的大小受订单特点的制约, 因此贿赂行为的发生主要由采购方满足供应商的意愿而额外付出的劳动成本C, 行贿受贿行为暴露后施以的处罚成本M和N, 以及贿赂行为被查处的概率q决定, 而且随着C、M、N、q的减小, 贿赂发生的可能性逐渐增大。因此防范贿赂发生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完善规章制度, 增加违章办事的成本C;二是增加对供应商行贿和采购方受贿的处罚力度, 对贿赂双方予以重大打击, 使他们得不偿失;三是加大监管力度, 增加查处贿赂行为的概率q。同时对秉公办事廉洁自律的采购人员给予奖励, 增加其公平行使权力的收益, 也可以减少受贿行为的发生。
由式 (8) 的分析可知, 第i个合伙人的预期收入效用Ui在条件一定时, 是关于他对决策者的忠诚系数θi以及与第j个合伙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系数τ的增函数, 同时也是关于舞弊集体人数n和他被查处并受惩罚的收入损失fi的减函数。当τ、θi、以及决策者认为舞弊成功的概率p、舞弊所得到的总收入G、决策者的舞弊收入M减少, 而n、fi、舞弊被查处受惩罚的损失F增大的情况下, 可能使舞弊集体成员的预期收入成为负数, 即预期收入小于预期损失, 迫使采购集体成员放弃舞弊活动。因此, 防范采购过程中的集体舞弊行为, 需要增加监控效率, 加大惩处力度, 降低舞弊成功的概率, 同时干扰舞弊集体的忠诚度和相互信任程度, 减少其舞弊收益。
抑制贿赂和集体舞弊行为的过程中, 都存在对处罚成本、查处概率等参数的控制, 因此后勤装备采购中减少以致杜绝贿赂和集体舞弊行为的发生, 关键在于采取严格的监督和惩罚机制对采购方和供应商的行为加以约束, 使采购方成员认识到一旦有非法的受贿或舞弊行为, 就会身败名裂, 前程尽毁;特别是要完善制度, 采取权力分散、相互制约的采购机制, 降低集体舞弊发生的概率, 同时通过加强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的监督力度, 采取举报制度等措施, 提高供应商受贿行为的曝光率, 增大处罚成本, 使其对受贿活动望而生畏, 最终放弃投机行为。
参考文献
[1]孙胜祥、刘宝平、刘佳:装备采购委托代理关系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2005 (17) .
[2]刘善良:政府采购中存在的商业贿赂问题及其原因和对策[J].中国政府采购, 2006 (4) .
[3]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4]Aghion P, Bolton P:An incomplete contracts approach to financial contract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2 (77) .
[5]毛景立、梁工谦、李鸣:军用航空动力采购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 2004 (19) .
[6]Radner R:Monitoring cooperative agreement in a repeated principal-agent relationship[J].Econometries, 1981 (49) .
[7]朱翔、胡汉辉:国家科研资助的监督博弈分析[J].科学管理, 2004 (25) .
3.高校后勤产权制度改革探析 篇三
[关键词]高校后勤 社会化产权改革
产权,指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产权改革一直都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国高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1979-1992年的经营承包责任制阶段、1992-1998年的后勤服务实体模拟市场化经营和企业化管理阶段、1999至今的全面社会化改革阶段。前两个阶段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触及到了高校后勤的产权,但只是停留在占有、使用、收益等外围产权的变革上,尚未真正涉及到产权的核心主要形式:财产所有权。后勤社会化改革进入第三个阶段后,即后勤服务实体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事)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产权改革才真正被提上议事日程,因为产权明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基础。
一、现阶段高校后勤主要产权模式分析
1、甲乙协议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最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就是甲乙协议模式,它是指高校组建的后勤管理机关(甲方)与分离出来的后勤实体(乙方)通过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利的一种模式。资产所有权仍归属高校,高校也是后勤实体最主要的出资方,后勤实体仅根据协议享有经营权,这种模式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程度低,产权改革搁浅,实质上等同于原来的行政管理模式。
2、独立法人模式
独立法人模式指后勤实体从高校中剥离出来注册为独立的法人企业,后勤实体则作为法人企业享有受法律保护的法人财产权。这种模式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彻底,高校作为大股东行使其股东权利,而不再从行政上对后勤企业进行干预,后勤企业拥有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处置权、收益权等。目前我国高校中采用这种产权模式的为数不多,但这正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主要实现途经。
3、区域集团化模式
目前上海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采取的是区域集团化模式,指由地方教委组建地方后勤服务集团,地区各高校后勤实体采取并入、托管、联合、连锁等形式融入后勤服务集团之中。这种模式的产权由地方教委或各高校联合成立的基金会持有。两权分离程度低,但能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规模经营,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
4、大学城模式
大学城模式指政府、各高校在新校区筹建阶段同地方上有实力的企业联合开发后勤基础设施,并将后勤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交给社会企业管理和运行。政府、高校和企业按投资比例享有产权,产权呈现多元化,也有可能会出现民营企业控股局面。
二、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障碍因素
1、思想认识偏差
后勤社会化改革到今天,已取得了许多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改革过程中,无论是高校领导还是后勤职工均不愿提及产权改革这个字眼,产权改革意味着后勤实体与高校的真正剥离。高校一方面不愿看到长期培养庇护的后勤实体真正脱离掌控,担心由此而引起学校的不稳定,这主要是由于惯认政府比市场更有效的观念所造成;另一方面也出于对脱离后的后勤实体能否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员提供优质服务表示怀疑,担心后勤实体企业化之后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从而削弱“服务育人”的功能;后勤职工也不愿自己丢掉“铁饭碗”,由于后勤职工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竞争意识和能力差,产权改革必定会对后勤职工的工作稳定性带来冲击。因此,多数高校均选择避开产权改革进行管理机制上的探索。
2、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
高校后勤经过长期以来的投资和积累,已形成了庞大的后勤资产,多则上亿,这些后勤资产与学校的教学、科研息息相关。许多高校认为产权改革就会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高校领导更不愿担当国有资产流失的历史罪名,事实上,国有资产流失一般出在国有资产的低价估算折抵股权或出售上。因此,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数高校企图绕过产权进行改革,事实证明此路不通,相当于回到原来行政管后勤的老路。
3、运行机制不健全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后勤实体运行机制与现代企业相差甚远,抗风险能力差,一旦进行产权改革,与高校母体剥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定会受到市场竞争的冲击,能否经受阵痛不得而知。因此对大多数后勤实体来说,产权改革无疑将让其面临一场生与死的抉择。
4、配套制度尚未完善
配套制度主要体现在地区政策法规的完备程度、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程度等。为了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政府部门也出台了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例如提供资金、信贷、税收优惠等,但这些优惠政策因地区而异,大部分地区的诸多优惠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社会保障体系也尚待健全,这也影响到产权改革的突破。
三、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实现途径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因此,建立股份制为主的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将是高校后勤产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实现途径。事实上,多年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也证明了股份制具有其它经济形式无法取代的优势。由于高校后勤实体具有经济和教育双重属性,必须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其改革好坏势必影响到高校发展的大局,因此,高校后勤产权改革应该积极稳妥进行。笔者认为产权改革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明晰产权关系
明晰产权关系首先要进行清产核资,同时对高校后勤资产进行严格的评估,这是进行产权改革的先决条件。目前,大多数高校并未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资产评估,仅限于甲乙双方达成的某种默契,并没有法律上的保障,因为资产评估必须通过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来完成,如果资产归属不清就不能到工商部门进行法人注册。因此,进行产权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做好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工作。
其次资产要合理归类,按照资产的使用性质可分为经营性资产、服务性资产和服务经营性资产三大类,这样便于对资产进行科学管理,同时也是合理定价的基础。
最后要对产权进行明晰的界定,产权界定是产权改革的难点之一,所谓产权界定是指高校后勤当前资产的最终所有权的界定,其实质是所有者与非所有者之间权利关系的明确化。高校后勤资产不仅包括存量资产和增量资产,也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产权界定应依法律和政策进行,同时出于后勤资产的复杂性,应综合比较、充分论证,强调资产权益相联系。对高校后勤的增量资产应依据“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按照各方的投资比例划分产权。
2、合理设计股权结构
产权多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大趋势,高校后勤企业最终应走产权多元化的路,但基于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
进程以及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应因地因校制宜,根据自身情况设计合理的股权结构。从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情况来看,宜采取国有独资和高校控股两种形式。国有独资公司是指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国家授权的部门单独投资设立,即高校是后勤企业唯一的投资主体。高校控股则是指高校拥有后勤企业50%以上的股份,即高校一股独大,而后勤企业、社会投资仅占较少比例。这两种方式均可以实现对改制后的后勤企业控制,实质上高校依然可以对后勤企业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这样做的最主要的目的是确保后勤企业改制初期的平稳过渡,避免影响到学校的教学科学。
当后勤企业步入正规,进行良性循环后,应逐步改变高校一股独大的局面,高校可以通过产权交易,由高校绝对控股变为相对控股或参股,让国有资产逐渐退出后勤服务领域,投入到教学、科研中去,实现高校不办后勤的最终目标。同时鼓励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充分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般来说经营者持股额应是职工的5-10倍。简单的股权结构设计如:高校股35%-40%、职工股35%-40%、社会法人股10%-20%、特邀股5%-10%。
3、规范公司治理结构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权力与责任在各公司机构之中分配状况的安排,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公司的权力是如何划分的;这些权力如何在各公司机构中分配。其关系在于明确地确定股东、董事会和经理人员三者之间的权、责、利,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附图1)。
从上图可以看出权力机构(股东大会)、决策机构(董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和经营管理机构(总经理)之间形成了相互制衡的机制。在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过程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塑造股东大会的权威。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其所做出的决定一定要符合投资者的利益。如果股权结构能够实现多元化,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股东大会的“一家言”现象,而且,可以加强各股东监督董事会的责任心。(2)在董事会人员的组成上,要改变学校任命的做法,应由股东通过股东大会选举董事。要尽量避免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的做法,以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应借鉴其他国企的经验,可以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或吸收一些外部董事,以加强董事会内部的监督。同时根据学校的实际,职工是公司内的一个重要利益群体,因此可以在董事会设置一至二名“职工董事”。不仅如此,公司的总经理一定要由董事会聘用,否则的话,总经理可以不对董事会负责,从而董事会无从承担受托的责任。(3)建立有效的对高层经理人员的激励机制。钱颖一教授认为,我国国有企业低效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能把其努力程度与企业净产值联系在一起的期权制度。收入较低,经理人员缺乏努力工作的动力,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就有可能增加在职消费,浪费国有资产,渠内损失渠外补。因此,要把经理人员的报酬提高到一个适当的高度,并且要在报酬中加入一些激励机制,使他们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在一起。(4)监事会要加强监督,防止经理人员怠工或滥用职权。
高校后勤产权制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的许多部门、学校的许多方面,单靠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是不可能完成的须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从而将高校从繁重的后勤事物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搞好教学与科研工作。
4.后勤采购规章制度 篇四
一、采购申请:各部门需采购办公及生活等后勤物资,由各部门主管填写采购申请报告,经常务副总批准后方可安排组织采购。
二、申请及审批要求:申请报告必需填明采购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用途和价格范围。
三、组织采购:由办公室主任根据常务副总审批内容及意见,组织安排采购活动。
1、2、根据不同物资安排采购人员。根据不同要求,组织安排所购物资的品牌、质量、数量、价格范围。
3、根据不同物资指定不同商场、厂家,向指定以外商家采购必须向办公室请示同意。
4、如食堂长期配送物资:由办公室主任根据价廉物美原则选择确定配送客户,且要对市场价格进行不定期的调查摸底,每月不得少于三次,对每天配送物资的价格进行审核把关。对不合理价格和客户及时预以调整。
四、验收入庫:由物资保管员或办公室管理员、物资使用部门核对采购物资的品牌、数量、价格及金额,并在入庫单或报销票据上签名。
五、采购报销:由采购人员或使用部门负责人凭上述有效票据,经办公室主任复核签名,经常务副总审批后报销。
5.公司后勤采购管理程序 篇五
1.0目的为了规范后勤物资的采购与使用管理,使物资采购达到公开、公正、物美价廉,使用管理达到规范、可控、定量、节约的目的,特制订本程序。
2.0适用范围
办公用品、基建设施维修、销售部叉车燃油与维修等 3.0工作程序
3.1办公用品的采购与管理
3.1.1公司后勤需用的办公用品由办公室负责采购,生产厂需用的办公用品由生产厂负责采购。
3.1.2对于某些办公用品为公用,易于集中采购的如复印纸、一些通用印刷表格等,由生产厂提出申请,办公室负责采购,所需费用由生产厂承担。
3.1.3办公用品的采购要做到货比三家,选择质量好、价格优、服务好的单位进行采购,由办公室管理员填写采购审批单,经办公室主任签字、主管副总批准后进行采购。
3.1.4采购的办公用品需办理入库手续,由管理员填写入库单,经办公室主任签字入账,结算报账时由管理员持发票附审批单、入库单经审批后办理。
3.1.5各单位需领用的公用办公用品需填写出库单经主管副总(或执行董事)批准、办公室主任签字同意后交办公室管理人员进行领取。
3.1.6对于生产厂复印资料或图纸由于比较常用,故由生产厂指定某些人员进行复印,复印时所需纸张由生产厂自备。
3.1.7办公室管理员要建立办公用品台账,对于办公用品的采购入库、出库等及时进行登记,确保账物相符。
3.2基建设施日常维修
3.2.1后勤公共基建设施的日常维修由办公室负责管理,各生产厂的基建设施日常维护、维修由各生产厂负责。
3.2.2后勤公共基建设施的日常维修需更换配件时,可到生产厂领取,由办公室管理人员开具出库单经办公室主任签字、主管副总批准后到生产厂领取。如需外购,由管理员填写采购审批单,经办公室主任签字、主管副总批准后进行采购。
3.2.3采购的基建设施配件需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由管理员填写出入库单,经办公室主任签字入账和退账,结算报账时由管理员持发票附审批单、入库单经审批后办理。
3.2.4基建设施维修需要使用生产厂人工时,由办公室管理员根据工时确定工时费,填写使用零工审批单,经办公室主任签字、主管副总批准后交生产厂排工,月底由生产厂汇总零工单交财务部进行核算。
3.2.5办公室管理员要建立基建设施维修台账,对于配件的采购入库、出库等及时进行登记,确保账物相符。
3.3销售部叉车使用燃油与维修
3.3.1销售部叉车使用燃油与维修由销售部负责管理。
3.3.2销售部叉车用油由机械加工厂代购,由销售部开具出库单经部门经理签字、主管副总批准后到机械加工厂领取,月底由机械加工厂汇总报财务部进行核算。
3.3.3销售部叉车由销售部负责维护、保养、维修,维修所需配件可到生产厂领取,由管理员开具出库单经部门经理签字、主管副总批准后到生产厂领取。如需外购,由管理员填写采购审批单,经销售部经理签字、主管副总批准后进行采购。
3.3.4采购的叉车配件需办理入库和出库手续,由管理员填写出入库单,经部门经理签字入账和退账,结算报账时由管理员持发票附审批单、入库单经审批后办理。
6.学校后勤采购简洁个人总结 篇六
一、加强财产管理:
加强校产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在财产管理上,按规定的管理制度执行,做好财产记账和报损调整工作,并纳入班主任考核中。除了切实做好教学的物资供应外,还要为教学提供良好的`设施,更要管好、用好这些设施,确保财产的安全,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各功能室干净整洁,摆放整齐,让我们的功能室充分地发挥功能室的作用。
二、狠抓常规管理:
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文明的象征。要树立一所学校良好的形象,反映全校师生的精神面貌,必须营造一个“和谐、愉悦、安全、舒心”的工作、学习环境。而这些与后勤管理的优劣密切相关。因此,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实际是对学校打造“质量校园、信息校园、文化校园、平安校园”的无形支持。为此,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做好教师教学用品及学生学习用品的分发工作。
2、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学校的各项活动,我们总务处全力以赴,做好优质服务,保证各类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3、做好教师各类服务工作。总务处克服繁锁工作,坚持为教学人员和学生服务。
4、做好学校设施的维护工作。学校中需要小修小补的事情可以说天天都在发生,我们都能力所能及地加以处理好,总务人员本着节约的原则,自己动手做些小修理,如:门窗、门锁、等。
三、强化现代农业基地管理
为了强化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在黄坦租用70多亩基地,主要为园林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可实践的场所。由于硬件条件差,学生们只能学习种植树木、插花等技术。今年各种农作物长势良好。基地基地还通上水泥路,满足园林专业学生,在这里学习实践。为了现代农业基地顺利让学生进行实习实践,为此,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创新种植方式,基地在生产管理上因地制宜,实施生态种植业。
2、绿色种植,在种植业上,利用畜禽粪便有机肥,少用或不用化肥,改善果蔬产品品质,达到无公害、绿色乃至有机农产品要求。在养殖业上,避免废弃物的污染。
3、做好财务制度,基地需购买的物品按学校的财务制度要求做好账目且及时的报销,账目要公开。
4、合理利用人工,基地需要人工要及时向钟校汇报,学校同意后派人使用,同时做好登记。
四、强抓学校基建工作
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在校内各部门和全校教职工的大力支持下,尽可能使从基建管理的门外汉成长为基建管理的行家里手。20xx年我校分别对对热菜间、操场护栏、基地设施、校门口道路、屋顶防漏、教室照明、变压器等工程进行改造;新保证了学校的教学工作。
五、工作反思
1、在财产管理、基地管理上,还存在不足的地方,设备保管、使用责任制没有落实,有必要在下学期加强管理。
2、在安全管理上,还需加强工作,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检,保证学校的安全。
3、由于总务处事务繁杂,人手少,因此工作中还有许多地方没能做得令人满意,有待于我们今后的努力。
7.后勤采购规章制度 篇七
近年来, 随着高校采购与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在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领域中的“寻租”现象屡见不鲜, 不仅提高招标采购成本, 也降低了资金使用效益, 还助长了高校腐败的风气。为了堵塞管理漏洞, 规范后勤基建招标采购行为, 节约招标采购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形成风清气正的廉洁高校校园环境, 对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规范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于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规范化的相关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关于招标采购制度机制研究。
关于后勤基建招标采购中的制度机制研究主要有:李玲等 (2011) 、乔瑞芳, 许妲 (2012) 、王超 (2013) 、胡江华 (2013) 等都集中于招标监管的制度建设得研究, 但没有形成招标监控规范化研究。
2. 基于管理模式的监管研究。
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基于管理模式的监管研究有Seydel, Olson D L (1990) 、胡惠兰 (2007) 、卓飞达 (2013) 、Qian Li (2012) 等提出了建设高校后勤实体内部控制体系的原则和思路并构建新的内部控制体系, 但没有对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规范化研究。
3. 关于反腐倡廉的研究。
关于招标采购中的反腐倡廉研究的学者主要有蔡小慎, 刘存亮 (2012) 、马维娜, 张国兵 (2013) 、艾明星 (2014) 、周亮, 张宇 (2014) 等从权力视角出发, 通过建立招标监督管理制度, 应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 没有形成对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规范化研究。
综述, 现有学者关于后勤基建招标采购的研究, 主要从制度机制研究到管理模式的研究, 再到反腐倡廉视角, 没有对后勤基建招标采购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进行规范化研究。基于此, 本文将从规范、适用与高效的角度出发对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进行研究, 旨在节省招标管理开支,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廉政建设, 规范采购行为、提升工程建设质量与效率等。
二、规范招标流程
为保障招标合法、合规及有效进行, 必须规范使用部门的货物需求清单制作、招标部门标书制作、代理机构的代理、政采监督、开标、评标、定标、投标人对评标结果的质疑或投诉、开标后的合同或协议的签订及供货验收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 主要体现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规范, 以保证招标采购活动的顺利进行。
1. 事前规范, 主要包括规范采购需求清单制作、预算审计、采购方式与代理选择及招标信息公布等各环节活动。
首先, 货物需求清单是招标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包括货物的规格、参数和技术要求, 因而招标采购必须规范采购需求清单制作这个采购的首要环节, 使各部门在提出采购需求时必须符合技术条款的要求且遵循“实用经济”的原则, 进行采购需求规划。同时各需求部门或院系必须做出两个以上的可选的需求清单, 并作出为什么要提出该需求及节省成本的理由。此外, 招标管理部门在整合需求清单时, 也必须遵循“全面统筹安排与非排他性”的原则。招标管理部门在统筹全校采购需求的前提下及在不浪费资源或闲置资产的基础上, 制定出不具有排他性与倾向潜在投标人的需求清单。极端情况下, 招标管理部门不具备某类采购需求方面的专业人士时, 应该选择3家以上的相关社会中介制作清单, 从中选择一家作为最终清单, 以控制成本和防止信息泄漏。
其次, 规范预算审计, 审计部门必须按统一标准或制度行使权预算审计权利, 不讲人情关系, 不受领导干扰, 拒绝金钱诱惑, 严格对排他性、采购意图、采购项目功能、采购单价等方面进行审核, 堵塞招标采购成为利益输送渠道。
其三, 规范采购方式与代理选择。高校必须以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为指导, 结合实际制定各个高校自身的招投标暂行办法, 严格执行采购方式选择标准, 不为了某一目的或迎合某一潜在投标人故意进行拆散或打包。同时, 一般高校的招标管理部门不具备招标公司资质, 高校大部分招标采购都会选择招标代理机构, 帮助高校完成招标采购。关于招标代理的选择, 高校必须建立严格的遴选制度, 选择资质合理、经验丰富及信誉度高的代理公司作为中介代理库。当有招标采购项目时, 随机的从中介代理库抽取, 以避免个别潜在投标人提前知晓代理机构后, 并与之串通后, 中介代理机构找各种理由拒绝销售标书给其他潜在投标人的行为发生。
最后, 规范招标信息公布。高校制定招标采购制度, 按照采购规定, 将审定后的采购信息及时公布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政府采购网、省 (自治区) 政府采购网、市级政府采购网与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上, 必要时, 在高校自身官网上也予以公布。招标采购信息公布必须维持规定时限, 以接受社会各界的质疑与投诉, 确保招标采购的公开、公平与公正性。
2. 事中规范, 主要是对评委专家抽取、截标及评标活动的规范化。
首先是专家抽取规范化, 主要包括专家抽取时间、抽取监督人员及保密性规范化。专家抽取时间一般为开标前半小时左右为宜, 异地评委专家除外。而监督人员规范化应包括监督人员数量与人员来源, 一般包括招标采购管理部门、高校纪检部门、政府采购中心及资源交易中心人员各一名, 主要监督专家评委的抽取和相关信息的泄漏, 发现异常及时举报和制止。其次, 针对一些为了选择或排斥个别投标人, 没有按时截标及没有严格按统一标准对投标人资质检查行为, 必须规范截标, 严格遵照招标公告的截标时间和投标人资质要求, 对接受标书的最后时点、投标保证金缴纳情况及严格资格审查。最后, 评标活动的规范化, 主要包括业主评委的选派和评标过程视频的全过程监听与定期的检查的规范化, 减少专家评委误导性、排他性言论与合谋行为及不严格按统一标准评分合分等行为发生。
3. 事后规范, 主要是规范定标、评标结果的质疑或投诉、开标后的合同或协议的签订及供货验收等各环节的操作流程。
就定标来说, 应该按照从第一候选人开始依次确定中标人, 在第一候选人放弃时, 才选择第二候选人, 不得越位或混乱顺序;必须按规定时间公布评标结果且维持规定期限, 以接受质疑或投诉, 并按程序处理质疑或投诉;规范合同或协议的签订、供货验收及结算流程。合同签订必须本着公平、公正及互利的原则, 不得为维护某方的利益签订合同 (协议) , 不得出现有损学校的合同或不合理的附加条款等。在验收时, 乙方代表与高校资产、财务及纪检审计部门的相关人员组成验收小组, 严格按合同要求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按实际货物量与服务进行结算, 如果价格或量需要调整时必须按照合同规定进行。
三、规范招标制度
为规范招投标参与人:招标人、代理人、投标人、评标人及监标人等在招标活动中的行为, 减少高校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腐败发生, 提高招标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应制定相应的制度并予以遵守。
1.制定高校自身招标采购制度, 为了规范高校招标采购活动,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维护学校利益, 促进廉政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 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 制定招标采购管理暂行办法。
2.制定协调统一制度, 高校各部门为了明确部门职能并规范办事流程, 都制定了相应的规章制度, 以学校利益为重, 理顺各制度之间的关系, 协调统一, 制定一个统一制度的制度, 使各个制度协调融合, 形成合力, 力保招标采购活动顺利开展。
3.制定制度执行制度, 针对招标采购中参与者的乱作为与不作为行为, 必须制定制度执行制度, 否则已有制度形同虚设。高校后勤招标采购的制度执行制度主要是制定并严明奖惩制度, 以之制止招标采购中参与者的乱作为与不作为行为。同时, 采取制度执行制度必须与绩效相结合的方式, 进一步从经济上强化制度执行制度的效果。
四、规范权力有效运行
为规范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 高校行政与党委必须高度重视, 须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和校长任副组长招标采购领导小组, 该小组专门负责招标采购事宜, 规范权利运行。同时, 成立由纪委书记任组长和纪检监察主任任副组长专门负责招标采购监控, 监督权利运行。
进一步从规范权力来源、权力主体、权力行使三个核心方出发, 提出“权力制约+权利监督”模式规范权力运行。
1. 完善权力主体制约与监督制度。
权力主体的制约与监督制度, 主要包括:一是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 解决权力主体的入口问题;二是责任追究制度, 使权力主体强化责任意识, 加强对自身行为的约束;三是权力主体的信息公开制度, 使权力主体接受公民监督, 从而间接地减少权力主体滥用权力的动机;四是从政道德教育机制, 通过完善教育的方式, 提高权力主体的自律意识。
2. 完善权力行使制约与监督制度。
对权力行使制约监督主要是健全完善权力运行的公开制度、权力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权力外部监督制度, 使权力在合理的范围内按照既定的程序规范地运行, 抑制随意授权、移权、滥用权、交易权力及忽视权力等现象的发生。
五、构建后勤基建招标采购监控管理模式
高校后勤基建招标采购管理监控有效模式构建主要从招标流程、招标制度、权力运行及监控管理机制等方面入手, 规范流程、理顺关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及时反馈调整及全面监控管理, 结合实际形成“全程监控+定期检查+社会举报”的监控管理模式。
1.全程监控, 主要是针对招标流程中产生的事前风险 (如立项文件编制风险、招标代理风险、招标文件审核风险、抽取评委风险) 、事中的评标风险及事后风险 (即, 招标结果公示、签订合同、履约、验收及结算各阶段的风险, 事后的虚假应标、违约及验收结算风险) 采取高校纪检监察安排专员全程监控。
2.定期检查, 高校每年进行多次的定期检查, 查阅后勤基建采购的立项批文、招标文件、招标方式、签订合同 (协议) 及其金额、中标人及验收结算等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并对负责人及其领导双重追责。
3.社会举报, 高校纪检监察必须畅通社会举报渠道, 完善社会举报处理制度, 对社会各界的质疑与投诉采用合理的处理程序及时回复。同时, 如果质疑与投诉事项真实且违法违规, 必须追究相关责任人及其领导的责任。
六、规范运行机制
为规范后勤基建招标采购重点领域利益冲突监控, 高校必须规范运行机制, 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完善的监督制度与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监督人员的定期学习与培训必须常态化制度化, 使之及时了解招投标动态, 熟悉监督流程与内容, 同时制定保障举报反馈渠道畅通制度;三是惩罚制度与规章制定与执行, 对违反招标制度的惩罚制度必须明确并严格执行;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后勤基建招标采购效果的评价与运用制度, 高校在绩效考核、晋升、提拔中必须将招标采购效果进行运用, 必要时可一票否决。
摘要:针对高校后勤基建招标采购中招标质量不高、资金利用效益较低及利益冲突频发等问题, 文章从招标流程、招标制度、权力运行及运行机制四个方面进行规范, 同时也构建了科学实用的后勤基建招标采购监控管理模式, 以期为高校后勤基建招标采购利益冲突监控提供实践参考。
关键词:高校后勤基建,招标采购,利益冲突,监控规范化
参考文献
[1]Seydel, Olson D L.Bids considering multiple criteria[J].Journa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1990.
[2]Qian Li.Behavior Analysis of Together-Conspired Bidding Based on the Evolutionary Game.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2, Vol.1976 (209) , pp.
[3]李玲, 钟晓林, 刘岳兰, 苗治田.高职院校内部采购招标管理与监督机制探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02) .
[4]乔瑞芳, 许妲.高校招标采购监督, 制约机制的完善[J].经济师, 2012 (07) .
[5]王超.高校后勤管理监督体制的建立与完善[J].河南教育 (高教) , 2013 (12) .
[6]胡江华.高校基建修缮工程项目招标管理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1) .
[7]胡惠兰.关于高校招标采购监管工作的调查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 .
8.阳光采购需制度完善 篇八
2003年1月正式施行《政府采购法》以来,我国政府采购事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然而,政府采购领域问题频发,暴露出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仍然存在漏洞。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与实践均发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对比国外政府采购的实践,以本案例为例,我们来分析存在哪些问题:
首先,政府预算制度不完善。《政府采购法》第六条规定:政府采购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虽然目前政府采购预算已作为专项列入每年各单位的财政预算,但是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过于粗放,不够细化,结果各单位的预算到底花在什么地方,监管部门也不清楚。而美国,有细化的预算制度、具体操作流程和责任部门,政府的每一笔预算、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经过议会的审核,严格把关。
其次,政府采购缺乏相关配置标准。财政预算获批之后,采购人提出合理需求并撰写采购文件。尽管“采购人擅自提高采购标准”的惩处早有明文规定,但是实际操作中,由于有关部门并未出台相关配置标准,采购人的需求是否合理无据可依,结果是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美国联邦政府则出台了政府办公人员配备标准,不同级别有不同要求,并且严格执行,不得超标;连公务招待都有明确标准,每人不得超过15美元。当然,按照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要求,采购代理机构负责审核采购人撰写的标书和需求是否合理,即本案中的抚顺市政府采购中心。但是,政府采购中心由于没有标准可依,也不敢随便得罪采购人,最后一道关口形同虚设。
再次,有法不依,监管不到位。财政部颁发的《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招标文件不得要求或者标明特定的投标人或者产品,以及含有倾向性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其他内容。然而,本案的采购公告中明显指明品牌,除苹果公司的iPod touch4之外,此则招标公告的其他物品也指名道姓,这样公然违法的采购文件竟然堂而皇之地挂在了政府采购网站上,无人过问。不是没有法律,而是有法不依。而在美国违法必究的理念深入人心,近日美国纽约州长收受五张球票,都被罚款6万美元。近年来我国政府采购领域暴露的诸多问题,与监管不到位密切相关。
最后,采购暂停和中止制度缺失。《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第六款规定:中标、成交通知书发出后不与中标、成交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的;应责令 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罚款。本案发生后,抚顺市财政局表示,尽管已经在2010年12月17日发布了中标公告,但还没有和供货商签署正式协议,也没有付款,目前已经中止了这次采购。在目前法律框架下,由于没有明确的采购暂停和中止制度,采购人单方面中止采购有违法之嫌。在欧盟和英国的政府采购法律中,对于哪些情况适用采购暂停、哪些条件可以中止采购行为、暂停或中止后的相关责任等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我国也应该尽快制定相关规定予以明确,以解决政府采购实践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形。
9.后勤采购年终工作报告热门 篇九
已经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和帮助,我们采购部的各项工作均已顺利完成,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为了更好的完成下年的工作任务,现将我过去一年中工作情况作一个总结:
一、在倡导公司制度做好每日计划与总结的前提,也是完成日事日毕的重要保障
每天写好每天所要做的工作,处理的事,对所做的情况做一总结,对没有处理好的事,紧接处理,尽量做到问题不推迟,尽最快解决;
二、我们的采购工作就是服务于公司,就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公司的日常所需物料
一定要对要采购的物料细心的分析,做性价比,始终坚持做好以质论价,货比三家,多快好省的采购原则;
三、在工作中要多跑、多对比、多总结,边学习边实践
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采购业务水平,加强与供应商沟通要及时做好跟催工作,让他们能主动争取配合我们工作,及时解决问题尤其是按时、按质、按量提供好所需的各种辅料;
四、跟现场,逐步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
严格控制采购时间和采购周期,保证各种物料的购进科学合理,极力配合公司各项财产运营工作,及时和其他部门做好协调与沟通。
五、要控制物品及材料入库的数量与质量
在购进的物料发生质量、数量异常情况下,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并与供应商联系,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
六、学会主动与人沟通,交流
经常与其他部门、仓库的相关人员接触,这样便于自己了解物料的储备情况,跟踪需要,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学习,不断地积累丰富采购经验,高标准严要求的完成各项工作,总之,所有的工作结果都与公司和其他部门的帮助和支持分不开的,在此表示感谢,我们采购部是一个集体,今后一定会更加团结,齐心协力,共同进步,向同一个目标迈进,争取更大的进步!
2019后勤采购年终工作报告经典(二)
20是后勤采购部正式步入稳定开展期的阶段,也是采购业务量迅速增长的阶段,我们在经历了来自工作本身和外部压力的重重考验下,抓住每一次磨合与沟通的契机,尽全力去做好每一项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正是因为我们持之以恒的坚持与努力,我们日常工作的开展与衔接也在逐渐步入正轨。
作为一名经验与资历尚不深厚的采购人员,我除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磨练与修正自己,也在业余时间通过学习和研究相关知识,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作为采购团队中的一员,我也深知团队的竭诚合作、互帮互助与良好沟通是实现最佳业绩的根基,是实现公司利益的首要出发点,我们的工作不是单一的实现个人工作指标,它不仅要兼顾小组内部成员、整体团队的业绩,更需要形成一种共进退、共努力、共协调、共分享的合作模式。我坚信,只要用心去支撑,用行动去实践,用数据去证明,我们会更好地融入企业飞速发展的经济潮流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与意义。
一、常规与非常规工作内容概述
1、负责厂区外协业务的委外处理与质量监控,作好图纸的及时对接与回收;
2、负责厂区部分工装模具、量检具的委外加工与跟踪落实;
3、负责部分异地零采物资、设备配件、小型设备的采购与实时跟踪;
4、及时、准确的办理每月发票的核对、审核与入账手续;
5、进行上半年度电脑、打印机、光纤等耗材类物资的采购管理;
6、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新、老产品的试加工验证与返工返修处理;
7、协助部门领导和同事完成其他相关工作;产品定价、季度分款、质量处罚与整改、新物料的验证、供方资料管理等事宜。
二、强化供应商的管理与开发
1、加大不合格项的整顿与整改
为降低产品的不合格率,避免后续装配过程中不必要的成本浪费与损失,特要求供货单位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限期整改,整改后两次样品送检仍不合格的供应商,立即取消其半年的供货资格,并列入临时待检供方行列,待其产品质量完全符合我公司技术标准和要求后,再恢复与其对外合作关系,这样不仅能降低物料周转过程中不合格件出现的概率,避免后续加工环节额外的人工成本累计,更能有效地控制产品质量,节约公司生产和管理成本。
2、加强供方管理的多元化发展
为形成有效的成本降低与质量管控模式,避免供方管理陷入被动牵制局面,规避强势或单一供应商,特要求所有的加工件必须有两家以上的供货加工单位,通过对比其加工质量和供货及时率等指标,把握竞争过程中价格下调的机会,实现质量与价格双赢的目标。
3、注重小批量物资的成本节约
通常而言,相对比日常生产所需的常规物料,零采物资和辅助类生产物料的需求量较少,但其需求种类繁多、使用频率也较快,整体的采购成本也是一笔不可忽略的费用支出,公司领导往往重视高价格、高成本的常规物料成本,而忽略了小批量物资成本节约也可以做到积少成多原理。现实中,我们在管控常规物料成本的同时,也在兼顾小批量零采物资的成本控制与节约,坚决摒弃物料提报部门急需求、急心理和盲目单一的采购需求,化被动为主动。
三、工作技能的提升与改进
本年度,本人较好地完成了公司领导部署和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与指标。为更好地拓展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能力,除了在日常工作中锻炼与积累外,我也通过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采购技能来提升自我创新思维与工作价值。
作为后勤部的采购人员,要与多部门进行沟通调解,来满足他们的工作需要。
2019后勤采购年终工作报告推荐(三)
又一年过去了,时间总是在悄无声息中流逝,真的很感谢公司给我提供磨练自己的机会,更感谢公司长久以来对我的信任和栽培。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开始了,现在的我将过去一年中工作的心得体会作一个汇报:
一、日常工作分析
(一)会说不如会听
在与供应商的谈判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表明采购目的后,尽可能的去做记录,用心或用工具记录关键点,寻找供应商的软肋或漏洞,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提醒与反击,占据价格与质量谈判的有利地位。
(二)以退为进
谈判开始前要先给供应商设置障碍,包含合同标的、备用供应商以及付款方式等因素,并以强有力的理由作为保障后盾,牵制供应商处于被动局势,在需取消障碍时要明确我们换取的是什么,进而达到以退为进,实现性价比的目标期望值。
(三)让对方先报价
让供应商先报价是我们谈判的首要前提,该过程不是单一的熟知价格,而是全面地、清楚地掌握对方是否满足我们预期的要求,我们才能在已知的市场行情下通过多家供应商的优化对比,作出最终的筛选与判定。
(四)分配角色扮演
在双方谈判的过程中,团队合作与分工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毕竟不是所有的谈判内容都属于个人所长,每个议题不可能每次都是采购在谈,物料提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生产人员都可以加入其中,我们通过旁敲侧击、集思广益,进而汇总分析获得采购决策。
二、后期工作的规划与期望
我个人认为,采购工作的终点不仅仅局限于物料合格入库、满足生产需要为止,它的本质或延伸意义重在执行与反馈并存,执行我们一般都能做到,反馈旨在明确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追溯与剖析不足之处,勇于改变与变通,寻找时机与方法,改变思路亦或是改变行为方式来适应当前的工作需要与氛围。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以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严谨务实、勇于创新的态度来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并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的欠缺与错误,完善自身的专业能力,成为一名合格的采购人员,现对后期工作的开展作出以下总结:
(一) 注重团队配合
无论是从本部门取得良好业绩出发,还是实现公司利益的最大化,采购整体团队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 ,团队合作是我们实现工作目标、创造良好业绩的根基,团队内部成员必须懂得理解、宽容、忍让与互帮互助,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平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进而实现工作价值与意义。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全力配合与支持小组、团队的合作,尽我所能的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只要我们有决心、有耐心、有信心、有恒心,我们一定可以打造中宇最坚实、最优秀的团队。
(二) 多实践、多锻炼
当前的我们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采购专业知识与技能,但是还缺少了实践的磨练与验证,得出的结论与成果都是不成熟的。现在的我们不单单需要理论知识的充电,我们还需要不断地亲身实践,通过亲自见证产品的运行状态与实际性能来了解我公司产品核心技术的与意义,这些经历不仅能为我们后期的采购环节提供广阔的借鉴与参考平台,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融入到企业文化的精髓之中。
我坚信,只要我们肯学、肯动手、肯动脑,我们将会在这里收获丰厚的工作果实与人生体会。
2019后勤采购年终工作报告热门(四)
众所周知采购部是公司业务的后勤保障,是关系到公司整个利益的最重要环节,所以我很感谢公司和领导对我的信任,将我放在如此重要的岗位上。
在公司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下,通过这一年的采购工作,使我懂得了许多道理,也积累了一些过去从来没有的经验,同时也明白了采购和优秀采购之间的分别和差距。了解到一个采购所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就是要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上,要保持对企业的忠诚;不带个人偏见,在考虑全部因素的基础上,从提供最佳价值的供应商处采购;坚持以诚信作为工作和行为的基础;规避一切可能危害商业交易的供应商,以及其他与自己有生意来往的对象;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在采购工作的作业流程上的知识;在交易中采用和坚持良好的商业准则等。
在这里我想说作为一个采购,并不像常规所想的那样仅仅是打个电话,签个合同,发个货那样简单,这只是其中之一,也是最基本的。在领导的提醒下,年我们及时调整好心态和观念,不但改变了过去的错误意识采购与销售无多大联系,而且在采购的同时充分利用供应商的网络关系主动销售。采购与销售是密不可分的!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唱得是同一首歌,走得是同一条路,奔得是同一个目标!
在采购过程中我不仅要考虑到价格因素,更要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做到货比三家;还要了解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操作,明确采购在各个环节中的不同特点、作用及意义。只要能降低成本,不管是哪个环节,我们都会认真研究,商讨办法在不影响销售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利用供应商的信贷期,保证公司资金周转。在发货方式上面,尽量以送货上门的方式从而降低公司的额外提货费用。在付款方面,逐渐将一部分供应商的付款方式从原来的电汇转变成承兑汇票,间接性地降低成本。
2018年是进步的一年,在公司各个部门的配合和采购部的多方努力下,我公司与供应商建立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有的已经直接向我公司发货,开始友好商业往来!在引进新品种方面,我们从多个方面不断搜集信息,及时和其他部沟通,并快速备货。对于新进品种,采购部都会向业务人员提供新进品种目录表,以供他们参考学习。
2019后勤采购年终工作报告最新(五)
2018年后勤采购部全员鼓足干劲,从高层领导到采购助理狠抓实干,加强管理努力实行双增双节,全体采购人员认真贯彻董事长的讲话,有条不紊地办好采购合同和物资调运工作。全体采购人员在经理带领下,顶着多方压力,加班加点恪尽职守完成各项工作指标,确保各个车间正常运转。现将年度采购后勤工作总结如下:
一 、自我工作评价
2018年全年工作中,本人自始至终坚持以公司为家,服从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没有多请一天假,不迟到、不早退。节假日坚持上班安排到货。每周采购计划详实细致,做到勤查库存、勤跑车间、多方沟通供应商和生产车间之间的输纽。本人不仅业务熟悉、协调工作能力强,很少给领导带来麻烦,加班加点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
二、内部协调管理
遇到物流公司车辆或急待下货的驾驶员,我能方便就给予协调尽快跟下货班商量即时下货,必须要等质检报告的货物我会耐心做好说服工作。质检部在我们调度制单后方抽样化验,在停电或电脑出故障时,我们需要主动请质检部不按电脑操作程序工作,即时提供化验开据产品合格单。有时要协助保管员夜晚加班、过磅、安全下货工作。
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与个别部门之间沟通不及时,导致货物不及时到达;供货商供货中出现了部分质量问题,及产品漏发、少发等现象。
10.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问题分析 篇十
目前,政府采购制度已经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加强支出管理,实施宏观调控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我国自建国以来,一直未能建立符合国际管理的政府采购制度,但摆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企业发展都迫切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借鉴国际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采购制度。我国的政府采购实践是1995年从上海市开始的。这项工作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成效显著。2003年1月1日《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步入依法运行、快速发展的新阶段。2005年9月财政部成立了WTO《政府采购协议》(GPA)研究工作组,就加入GPA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005年11月2日我国政府与欧共体签署了《中欧政府采购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欧政府采购对话机制正式建立。同时,也说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已经开始步入国际化阶段。
二、我国政府采购制度问题分析
被世人誉为“阳光工程”的政府采购越来越受到世界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各国政府调节经济的有效手段之一。我国的政府采购从1995年试点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一)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自颁布实施至今,在实际操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政府采购法所规范的采购主体范围主要是指公共部门,既有政府机构又有公用事业单位。我国《政府采购法》所明确规范的主体范围是在我国境内的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在这三类主体范围中,还看不到占垄断地位的国有企业。而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凡是用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政府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项目,无论采购主体是政府单位、公共机关还是国有企业或者民营企业,都要纳入政府采购法所规范的主体范围。
(二)政府采购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加上其它配套改革措施不完善,使对政府采购监督和管理不到位。如:对采购人在集中采购过程中的行为不实施监管、对供应商的管理不到位、存在“暗箱操作”、存在“灰色地带等,使“阳光下的采购”不再“阳光。这些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采购的效率,违背了政府采购公开、公平、物有所值的原则。正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负有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不履行职责以及在履行职责时配合不力,使采购活动各方当事人违反政府采购制度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政府采购规模小、范围狭窄
根据国际经验,一国的政府采购规模一般应为GDP的10%~20%,如美国为20%,欧盟为14%左右,目前,我国政府采购规模约占当年GDP和财政支出的比重约为1.7%和7.5%。2006年,全国实际采购3681.6亿元,政府采购占当年GDP的比重1.8%。2009年,全国实际政府采购7413.2亿元,政府采购GDP的比重2.2%。2010年全国实际采购8422亿元,政府采购占当年GDP的比重2% ,相比之下我国政府采购规模明显偏小。而且从我国目前各省市的实际采购情况看,主要局限于一些财政专项拨款的设备购置、车辆购置和采购限额以上的一些易于操作且较为标准化的产品,一些采购资金规模较大的工程类项目、各行业中的网络开发产品等还没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对策
(一)完善我国政府采购立法
在借鉴国际政府采购制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政府采购的具体实施背景,对我国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及其配套法规加以完善,逐步形成完备的采购法规体系,从而使政府采购活动都在法律框架下进行。2002年颁布的《政府采购法》虽然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进步性,但是由于内容相对简单而产生了很多问题。因此导致立法难以实现对政府采购市场的有效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使我国的民族工业受到损害,也阻碍了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国际化。因此,在实践中不断对《政府采购法》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趋向成熟,明确政府采购宏观调控的意图和目的,应该成为今后一段相当长时间内的工作重点。
(二)建立监督机制,体现“三公”原则
实施政府采购活动,必须追求“三公一优”的最佳目标。能否实现目标,则要靠采购的全过程监督管理来保证。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主管机关,应增强对所属部门的业务监督,提高政府采购职能部门的自我监管能力,并积极配合纪检、监察等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工作。同时,各级政府部门还应将政府采购工作纳入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促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对称。建立必要的举报奖励制度,保证政府采购的高度透明,充分调动和激发社会公众的公共监督意识。保证政府采购行为的公平、公开、公正。
(三)扩大采购规模、拓宽采购范围
政府采购本身就是一项发挥采购商品的规模效应、节约和使用有限的财政资金的活动。政府采购自从出现以来,就成为西方国家普遍采用的方法,而且政府采购支出一般占政府全部支出的1/3,由此可见政府采购制度已构成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和国际接轨,我国必须扩大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范围应涵盖各单位的各类办公用品、设备、公共设施及政府所需的劳务(公共工程)。此外,要把握好政府采购金额起点的尺度,采购金额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政府采购活动作用的发挥,达不到实施政府采购的目的。通过这些规定来改变现在我国各地政府采购范围偏小、规模不大的现状。
(四)中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未来展望——绿色采购制度
四、政府绿色采购的含义
绿色政府采购是指采购人在使用政府资金依法采购规定的货物、工程和服务时,要注意环境保护,将环境保护贯穿于整个政府采购的过程中。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规定产品研制、开发、生产、包装、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的全过程均须符合环保要求。
五、我国推行绿色采购的对策
(一)大力倡导绿色采购观,培育绿色消费意识。在建立任何一种制度之初,都必须努力使最广大的群众了解甚至熟知这样一种制度的存在及其优势,从而最终接受它。在国外绿色消费是一种时尚、一种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表现。然而,在我国绿色消费仍是一个较为新鲜的话题。为此,政府应通过各种手段大力倡导绿色采购,培育绿色消费意识,使绿色采购、绿色消费变成人们的自觉行为。
(二)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绿色采购有效推行。从长期发展及发达国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的经验来看,通过立法强制推行政府绿色采购是制度确立的必然之路。当前,应该从生产、购买、消费等环节上进一步规范绿色行为,从而形成一条完整的绿色链。在生产环节上,通过法律法规把那些物耗能耗高、严重污染环境的生产企业淘汰出局,鼓励支持绿色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在购买环节上,要加快制定政府绿色采购标准。通过此标准来引导企业生产和规范政府的采购行为。在消费环节上,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律法规,调节和规范人们的消费活动及行为,限制和革除不合理消费倡导绿色消费。
(三)通过经济手段,扶植绿色采购发展。由于采购活动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行为,因此,采用绿色手段推行绿色采购是经济活动规律的客观要求。实施价格补贴。政府在采购时可为绿色产品支付额外的费用,或对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实施补贴。如德国政府对生产绿色食品的农场每公顷补贴300-500马克。为此,要允许政府以高于市场平均价来购买绿色产品。通过财政补贴以补偿生产企业对环境的治理费用和保护稀缺资源,引导、鼓励更多的企业从事绿色生产。
参考文献:
[1]邓晓军.中国政府采购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学术交流.2010(5).
[2]刘永鑫.政府采购执行中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财税纵横.2010(6).
[3]陈小霞.政府采购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理论研究与探讨.2010(7).
11.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制度变迁 篇十一
制度变迁 (Institution change) 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 是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对另一种制度的替代过程。根据制度变迁的理论, 当一种制度处于非均衡状态时, 就需要制度变迁。这里的均衡与非均衡都是一种状态, 制度就处于这种状态之中, 这种均衡与非均衡表现在供求、结构性和利益性这几个方面, 对于我国高校的后勤体系来说, 它现在处于一种非均衡状态, 所以就会必然的带来制度的变迁。
我国高等学校的后勤体系, 像其他事业单位一样, 是在新中国成立后, 遵循着计划经济的规律被接管和改造, 从而逐步形成的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体系。这就是:“高校后勤保障的运行完全靠政府的财政支撑,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后勤服务部门, 专门负责为本校的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 后勤部门的经费由学校行政划拨, 采用无偿供给和无偿服务的事业性、福利性运行机制, 高校后勤在本质上是单一的行政事业服务工作。”在以后的几十年里, 我国高等学校后勤保障一直采用这种运行方式运行。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使得按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而建立起来的高校后勤保障体系愈来愈不堪重负, 高校后勤设施的落后和薄弱成为制约我国高校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显然, 无论是从供求关系还是从结构分析和利益分析来看, 它已不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另外一种新的制度来转换或者替代。
2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依赖
新制度经济学家建立了两种典型的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 一种是诱致性制度变迁, 一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 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 它由个人或一群 (个) 人, 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林毅夫先生认为所谓强制性制度变迁, 是指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的变迁。
纵观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1985年中共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后勤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 1999年至2002年先后召开了关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四次会议, 可见这期间的改革是由政府启动和推行的, 每一个环节无一不渗透着政府的指导性意见, 因此, 这段期间的改革是以强制性的变迁为主。
我们发现, 从2002年至今, 国家对高校后勤改革没有出台过相关指导性的政策, 也不再组织召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工作会议, 许多高校也采取观望的态度, 致使改革有停滞不前的趋势, 高校的后勤改革似乎陷入了低潮。
这纵然与强制性变迁本身存在的缺陷有关, 但是从制度变迁的过程来看, 我们认为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 (Path-dependence) 。道格拉斯·诺思认为, 路径依赖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说, 一旦一种独特的发展轨迹建立起来之后, 一系列的外在性、组织学习过程、主观模型都会加强这一轨迹。一种具有适应性的有效制度演化轨迹将允许组织在不确定性环境下选择最大化目标, 允许组织进行各种试验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 去识别和消除无效规则, 有效保护产权, 以引致长期经济增长。另一种情况是说, 一旦起始阶段带来了报酬递增的制度, 而在市场不完全、组织无效的情况下, 会产生一些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不是为了社会利益而是为了自身利益, 因此会维护现有制度, 从而使这种无效的制度持续下去。这就是说在制度变迁中, 这种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 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路径, 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沿着既定的路径, 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 也可能顺着原来的非绩效的路径往下滑, 甚至被锁定在低效状态, 陷入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这就为我们各个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低潮现状做了一个理论的解释。在改革的过程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老旧的后勤管理的观念会时时地影响着我们的改革者。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后勤管理的人事制度和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上。第一, 对于后勤体系中有行政编制的人员安置问题的处理。有些学校为了保持学校的稳定, 会保留这些有人员的行政编制, 这就会使他们不愿意与学校脱离, 而反对后勤实体与高校分离, 成为改革的一种阻碍, 影响了新制度的实施。有些不保留这些人员编制的学校, 又不能有效的安置和消化这些人员, 同样的他们也会在使新制度无法有效实施。第二, 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不明确。高校后勤社会化要求后勤实体按照现代的企业制度组建运行, 而企业制度的核心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而高校后勤所服务的老师和学生, 尤其是学生这一特殊群体, 要求它具有一定的公益性, 这就形成了一个二律背反。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想克服这种路径依赖, 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并且进行更为积极的路径探索。加强思想观念的创新, 作为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重要理论基石。道格拉斯·诺思认为, 作为支配人们日常行为的各种习惯、准则和规范等各种意识形态是有促使交易双方决策过程简化, 从而节省交易费用的功能。意识形态是人们关于世界的一套信念, 它是个人与其环境达成协议的一种节约费用的工具, 它具有确认现行制度结果符合文理凝聚某个团体的功能, 诺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减少提供其他制度安排的服务费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安排”, 同时他在研究中发现, 由于既存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等因素的制约, 社会制度演进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路径依赖”。因此, 我们认为在后勤改革中, 加强宣传, 加强理论创新, 加强学校领导、师生、家长、后勤职工对后勤改革的观念认同, 显得非常重要。思想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它不是通过强制力能解决的, 因此, 通过加强宣传, 为制度变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沿着发展的新路径顺利前进。
3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那么, 作为高等学校本身, 目前具体要怎样面对这个制度变迁呢?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中, 高校首先要树立改革的思想观念, 认清改革的目标, 使高校后勤改革从强制性变迁的主导中逐渐转变为诱致性变迁, 使高校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 从而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密切配合, 达到了优势互补, 使改革能够前进, 制度变迁能够达到新的均衡。第二, 在改革的进程中, 各个高校探索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主要有后勤社会化的模式、高校与高校之间的联合、服务实体模式, 其中社会化模式是通过高校将后勤服务的基础设施、生活服务项目、管理运作等等交由社会和企业来承担, 分离出新的后勤经济实体, 以政府和社会为服务主体,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引进社会服务企业或力量为学校服务, 以减少学校对后勤服务的投资, 利用社会力量公开竞争, 投标。高校之间联合办后勤, 成立后勤集团, 实行企业化的管理。学校要根据企业与事业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 使后勤集团逐步成为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走向社会, 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实体。服务实体模式是由高校自身成立后勤集团或者是组建后勤实体, 使得后勤实体与高校的管理方式, 由原来的行政命令改为平等的签约形式。这需要后勤系统要有独立的运作体系, 能够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 并且能够利用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
各个高校要结合其所在地区的经济条件, 高校大部分学生生源所在地的经济情况, 根据高校自身的后勤建设情况等等, 因地制宜, 因人制宜, 因时制宜地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改革模式, 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
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 它通过后勤社会化的途径, 引进江苏电信来出资安装, 将南京工业大学江浦校区的网络和电话系统进行了改进, 并且交由江苏电信进行管理。另外, 高校之间的校际联合办后勤也逐步发展起来, 比如北京化工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金融学院五院校组建了东方大学城后勤服务集团, 集团下设了物资供应、餐饮服务、教育超市等分公司。这些高校都取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
综上所述, 高校后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他从属于教学和科研等事业, 但是它的存在对教学和科研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高等学校后勤的社会化改革是高等学校改革的重要方面, 从一定层面上来说, 如果高校不能建立起一个精简高效、费用适中、保障有力的后勤体系, 就会对高等教育改革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并且我们认为, 在继续推进改革的进程中, 要继续发挥政府的强制性变迁的作用, 政府要给高校更实际的指导。高校也要充分发挥调动自身的积极性, 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 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 选择适合自身的改革模式, 使后勤改革沿着既定的路径进入良性循环轨道并迅速自我优化。这样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密切配合, 优势互补, 逐渐的推动高校后勤改革步入一个新的进程, 从而使制度变迁能够达到新的均衡。
参考文献
[1]朱寿标, 曾祥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历程和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7. (05) :666-669.
[2]梁茂辉.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模式探讨[J].制度建设.2007. (18) :65-66.
[3]张有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依赖与创新[J].江苏高教.2005. (3) :128-130.
[4]杨生恒, 庄凤娟.后勤社会化引导高校改革软着陆[J].行政人事管理.2000. (4) :15-16.
【后勤采购规章制度】推荐阅读:
办公后勤、物资、采购管理制度10-03
oa后勤采购管理07-21
公司后勤采购管理程序08-15
医院后勤采购工作总结09-06
后勤物资采购工作计划07-18
后勤总务管理制度12-25
中学后勤的管理制度07-14
行政人事后勤管理制度07-25
后勤工作日巡查制度09-25
学校各项后勤工作制度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