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2024-11-23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共10篇)

1.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一

《除法竖式的认识》的教学反思

根据上级领导的精神,我校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由我来跨年级执教三年级人教版的数学第三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里的第一课时“除法竖式的认识”。在备这节课时,我做了很多课前准备的,也参考很多优秀教案和教学视频,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一份教案并制作好课件。这节课的教学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正确写除法竖式并计算,除法竖式的格式是最难列的竖式,步骤很复杂,如果单一机械的记忆,错误率非常高。

这堂课我采用从减法与除法的关系入手,将除法竖式的写法每一步细化,形象化,深化。通过一个个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对除法竖式的各个部分有一种熟悉、亲切的感觉。要避免学生积不乘而直接把被除数抄下来的坏习惯,只有让学生搞清楚为什么有这个积才可以。通过减去“3个5是多少?”这个问题,从而使学生明白为什么乘,通过与减法算式结合知道在算出积后要减,那么竖式最后一步部分就是减法,这里的减号不用写明,因为算到这里就要算减法了,脑子中要知道这里相当于有个减号。

在练习设计上,我还特别安排一些改错题,如在写竖式时数位没有对齐,把一位数的商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把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反了,于是我让同学们通过小组讨论,判断分析、订正,这样既对新知巩固练习,加深了同学的印象,能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又能让同学知道学习能互相帮助的效果。在教学中,我设计的问题比较精当,教学方法能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上完这节课后,我的总体感觉是自己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教学模式比较传统,各个环节细节的处理有待优化;在巩固练习中,学生虽然会列除法竖式,但不是每个学生都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写,只是照搬老师板书的样子;我还是没有很好的关注到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的学习情况的关注,各个教学环节的细节处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认真学习教参找准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要有效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想办法去把这些知识点讲透讲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课堂中掌握并运用好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除法竖式的认识和计算说课稿 篇二

杨桂香

一、教材分析

《除法竖式的认识》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三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时的教学内容。这部分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除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学难点是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对整数除法的基础掌握的比较好。

2、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但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潜力。

3、优秀学生与学习困难生对算理的理解在思维水平上有较大差异。

4、从学习掌握除法竖式的认识及含义这样一个知识到有余数除法的认识,一节课跨度较大的内容,时间比较紧张。

基于以上情况我选择了主题图和例1作为一个课时进行教学。

三、说教法、说学法

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加工与设计。

1、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使情境具有“数学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里所说的“情境”不仅仅指“生活情境”,孩子的认知起点、思考性的问题等都是一个有效的教学情境。本课教学以学生自身对除法的认 1

知来作为一个教学的情境,这样能在一上课就使孩子们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使孩子们迅速调动认知体系中与本节课知识有关的认知,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同时,又能使教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起点,对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另外,还可以使一部分已经有所认识的孩子在上课开始就体验到成功,促使他们今后能更主动地通过各种渠道去学习数学。

2、提供安静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进行数学的思考

纵观我们目前的数学课堂,常常看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课堂上举手如林,气氛异常活跃,可是,在这热闹活跃的背后,数学课,是否还缺少点什么?我觉得还缺少安静。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是一门训练思维的学科,在数学课上少不了让孩子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让孩子们静静地观察、独立地思考除法竖式与其他竖式以及横式的不同;让孩子们静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让孩子们静静地尝试发现,体验除法竖式特别之处。本节课少了小组合作的热闹,更没有一些激动人心的游戏或生活场景,但给每位孩子提供了思考的空间,孩子们在观察思考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在安静倾听中分享了别人的学习成果,在默默感悟中体验了除法竖式的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收获,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功,而孩子们的观察、概括、分析等能力也在课堂的这一片“静土”中得到了孕育、发芽、成长。

3、提供出错时空,经历思维碰撞

在现行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时时提醒学生不要出错,生怕学生出错。次次的提醒和对学生错误的层层设防,把学生的错误连同创造的可能一起掐死在萌芽中,因为教师反复提醒不要出错,学生因害怕出错而不敢大胆地做。社会心理学家曾指出:“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争取明天的成功。”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往往不是笔直的,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3.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三

教案

第五时

练习

教学内容:

授日期:

****年**月**日

星期

本P21、22页练习四第7、8、9、10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图片、题卡或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展开学习

、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1)、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重点区别两种不同的分法和得数后面单位名称的写法。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品的方法进行平均分。分后填写算式。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悉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四、堂总结。

4.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四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5.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五

1、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建立数学模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以及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在这过程中,认识除法的意义,对低年级学生来讲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当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后,我还要求学生能根据题意反复说说所列出的除法算式的意思,即除法算式中每个数所表示的意思,这样来帮助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整堂课下来,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列出除法算式,还能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收集题目中告诉我们的信息和找出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接着,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和本领,放手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

6.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

2、经历分一分、说一说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

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喜欢大熊猫吗?熊猫馆的饲养员叔叔每天都要给可爱的熊猫宝宝们准备新鲜的竹笋,我们一起数一数,看看今天一共准备了多少个竹笋。(课件出示竹笋)

你能把这12个竹笋平均分给4只可爱的熊猫吗?看看每只熊猫可以得到几个。用你们手中的圆片代替竹笋,用4个圆圈表示盘子,将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动手分一分。

(教师巡视,分好后,前后两个同学互相说一说,你是如何分的,分的结果如何,击掌结束)抽学生上黑板汇报分的结果。

(小眼睛,看黑板)用课件呈现分的过程

请大家回忆我们的操作过程,结合图说一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根据学生发言,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全班一起说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帮饲养员叔叔解决了一个大问题。

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除法(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思考: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是不是平均分的问题?

在数学上,像这样平均分的问题,我们都可以用除法表示

二、新授

老师为你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除号,来,跟他打打招呼:除号,你好

除号的写法,用尺子画一条平直的线,上下两个圆点要对齐

自己在练习本上写两个(注意你的写字姿势)

“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到底该怎么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1)要分的竹笋的总数是(12),把12在这个总数写在除号前面

(2)平均分成几份呢?(4份)把4这个份数写在除号后面

(3)每份是几个(3个)把3这个每份数写在等号后面

12÷4=3

(4)回忆过程。(看谁的`耳朵最会听)

(5)指生说、同桌互相说(抢答,给自己鼓鼓掌)

(6)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一书中,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6)12÷4=3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就是(拉长声调,提示注意)“把12平均分成4分,每份3个”

(7)指生复述、男女生比拼

(8)这个除法算式怎么读呢?

读作:12除以4等于3(齐读3遍、快问快答)

(9)数学书第15页练习三第1题(其他同学认真听,看他说的对不对)

三、闯关

1、做一做第1题

(1)谁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

(2)课件出示:把15条鱼平均分成5份,每份3个

(3)在这个平均分的过程中,总数是15,份数是5,每份数是3,所以除法算式是15÷5=3

(4)在这道题中,15÷5=3表示把15条鱼,平均分成5分,每份3个,你能在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吗?

2、做一做第2题

(1)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2分,每份(5)个

动手分一分

指生说在这道题里,总数是几,份数是几,每份数是几,除法算式是什么

(2)把10根小棒,平均分成5份,每份(2)个

动手分一分

指生说在这道题里,总数是几,份数是几,每份数是几,除法算式是什么

2、独立完成练习三第2题

3、独立完成练习三第3题

四、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7.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七

1.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

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重视学生的记忆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重视计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低年级儿童的身心特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余数的意义,理解余数和除数的关系,自主沟通有余数的除法竖式和表内除法竖式的联系,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要加强观察、操作活动的数学。

注重从直观、形象、具体的材料入手,让学生经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在观察、猜测、操作和归纳等活动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不断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在相互交流、比较、吸引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数学知识,形成学生的认知。在观察、操作活动中,要注意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方法和操作规则,做到活泼、有序和高效。

3.在教学中要合理把握生成资源。

教材中敢于面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充分利用教学中生成的这些资源,让学生在不同意见的交流、辩论和分析中认识到错误,自觉地订正错误。如在写竖式时学生可能会把一位数的商与被除数的十位对齐,可能会把除数和商的位置写反了等,教学时可把这些现象进行展示,让学生进行判断和分析,在互相帮助中,达到纠正错误,巩固新知的目的。

4.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感受教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自觉地关注身边的生活现象,充分地感知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对收集到的各种教据进行合理的加工和提炼,从而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并加以综合运用。在数学中,有目的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和方式进行探索和解答,使学生充分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解决问题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习的愉悦情感。

5.在教学过程中,既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又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经过学生独立思考,有了一定的想法之后的合作探究才能更加有效。

8.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及余数的含义;能根据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写出相应的算式,能正确读、写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2.使学生在认识有余数除法的活动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等形式经历知识产生过程,体验思维过程。

二、教学重点:理解余数及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探索并发现余数和除数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教学准备:课件、练习本、学生学具。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前展示学生以视频和图片形式上传的优秀作业,并给予肯定和好评。提示其它学生像完成作业优秀的学生学习。播放视频作业时带领学生一起复习乘法口诀。然后随机点名让学生回答表内除法的算式。再结合学生的掌握情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把一些苹果平均分,一组是平均分后没有余剩的。还有一组是平均分后还有余剩。提出以前的学习中,我们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都是正好分完,也就是没有剩余;而今天在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时,遇到了分不完的情况,也就是有剩余。怎样用数学的方法来表示平均分后有剩余的情况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

(二)传授新知 1.基于经验,动手操作。

出示郊游图片:图上有很多的食物和4个小朋友,如果要把这些面包分给4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首先有9个面包,可是图上有4个人,请先用手摆一摆,再和同学交流。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学生中可能出现以下2种摆法:(1)1个1个的分,每人两个,最后剩下一个。(2)2个2个的分,每人两个,最后还是剩下一个。教师把这两种情况分别拍所照片上传到白板,进行课堂反馈,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分们分别上台演示一下分的过程。得出总结,他们分的过程不同但结果相同。

[设计意图:前面学习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认识都局限于把物体正好分完。这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也是本课学习的起点。本环节教师精准地调用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展开教学,为有剩余现象的学习孕造了学习氛围。] 尝试书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谈话:像这样正好分完没有剩余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算式。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结果有剩余的情况,也可以用除法来表示。比如,“9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几个呢?”这一情况,可以怎样表示呢?自己先试一试。

指名回答并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板书:9÷4=2(个)„„1(个)。

提问:上面的算式中,等号后面的“2个”表示什么?省略号后面的“1个”表示?

指出: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结果有剩余时,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这样的除法算式叫做有余数的除法。上面算式中的“1个”叫做余数,表示分剩下的“1个”。

老师带着学生读一读算式,并让学生指着算式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尝试用算式表示把一些物品平均分,结果有剩余的过程,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使他们有机会经历“再创造”有余数除法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进一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突破定势,感受新知。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的能正好分完,有的不能正好分完,我们把不能正好分完的叫做有余数的除法。现在同学们能不能把其它的食物也都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呢?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人,结果会是怎样?把13根黄瓜平均分给4个人,结果会是怎样?把14根香肠平均分给4个人,结果会怎样呢?、、、、、请大家动手分一分,看会出现怎样的现象。

完成操作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分法。

对于学生中出现的不同分法,分别进行如下引导: 第一种:

提问:说一说你们是怎么样分的?学生自由回答 第二种:

提问:你是怎样分的?

再问:其他小朋友对这种分法有什么想法? 3.比较交流,感受不同。

比较:请同学们把这些分法用除法算式写出来,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4.再次感悟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谈话:(课件出示分完后的的直观图)。整理分后的算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一组算式,比较一下,每道题中的除数和余数,看你能发现什么?重点展示余数总是在循环,还比4小。引出余数一定是小于除数的

12÷4=3 13÷4=3(根)„„1(根); 14÷4=3(根)„„2(根); 15÷4=3(瓶)„„3(瓶); 16÷4=4(个)

17÷4=4(根)„„1(根); 18÷4=4(片)„„2(片); 19÷4=4(个)„„3(个)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余数要比除数小。再把知识延伸一些,提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比如说如果是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的话,那的余数会是哪些?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的话,那么余数又会是哪些?

[设计意图:余数要比除数小,对于数学知识而言,是结论;对学生的数学理解而言,是过程。本环节设计了动态的、连续性的过程,既使学生巩固了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又使他们在不断变化的余数中自然发现其中蕴含的规律,以及规律背后的道理。很多时候,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往往是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性而导致思维断层。本课中从正好分完到有剩余就是学生的思维断层。要触摸真实的学情,就要站在学生思维的断层处想问题,“为什剩下的食物总是比分的人数少呢?”如果“每人分5个人,结果会怎样呢?”看似简单的问题问出的是学生的困惑,同时也问出了研究的起点。]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1、10÷3=2„„4 2.16÷4=3„„4 3、21÷5=4„„1 集体交流。教师提示学生要明确根据“余数要比除数小”来确定余数。随机点明回答。

师:除了以上这些数学问题,你们谁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且使用除法计算的? 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理解。】

学了这一节课后再回到最初分苹果的问题上,学了有余数的除法后,随机点名让学生把一开始不能正好分完的苹果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余数的除法。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六、教学反思

9.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竖式的认识》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六单元

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目标:1、2、3、在具体情境中明确余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思维能力。

使学生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教学重点:

明白余数的意义、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的意义。教学难点:

正确写出商和余数的单位名称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小圆片等。教学过程:

(课前听音乐,活跃课堂气氛),课件插入音乐。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2、教师提问:什么叫平均分?请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平均分的例子,请学生判断。

二、学习新课,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摆6个草莓。

(1)教师:复习完了平均分,我们继续来分一分,分什么呢?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有6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生专心听要求。听完后,生可以单独思考,也可以摆6根小棒试一试。教师找生汇报。

(2)教师:那怎样列算式呢?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3)教师:谁能说说算式表示的意义呢?指名回答 学生共同看着大屏幕,说一遍算式表示的意义。

2、课件出示:摆7个草莓。

(1)教师:看一下,现在有几个草莓了?要求你怎么摆呢? 课件出示,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可以摆几盘? 请2个同学,到展示台上用草莓摆一摆。摆完以后,和同位交流一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汇报展示。

请学生说说你摆了几盘?

教师:集体看展示台上学生摆的情况。问,她们摆了几盘?摆完以后你有什么发现吗?

教师:还剩下一个,可以再摆一盘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讨论,允许她们互相说一说。找生回答。

教师追问:1个够摆一盘吗?(不够)不够怎么办呢?(2)教师讲授:剩下1个草莓不够摆一盘,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余数”。这个摆的过程也可以用算式来表示,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有7个草莓,每2个一盘,摆了3盘,还剩1个。就是7除以2等于3余1。商后面写6个点,再写余数。板书 7÷2=3……1...余数

教师领读:7除以2等于3余1(3)教师:复习一下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今天又学习了余数。(4)教师:同学们看一下,得数商和余数还没有单位,我们现在给它们加一下单位名称。3后面单位是什么呢?1后面呢? 学生可以同位互相讨论一下。指名回答。说说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板书单位名称。7÷2=3(盘)……1(个)

(5)教师:结合摆的草莓图,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学生试着说,指名回答。

(6)课件出示两幅图:“6个草莓”和“7个草莓”图

6÷2=3(盘)7÷2=3(盘)……1(个)教师:你觉得这两个题目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总结:在整数的除法中,有整除和不能整除两种情况。也就是说,有时候平均分能正好分完。有时候平均分不能正好分完,不能正好分完,就会有剩余,剩下的就是余数。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

板书课题:有余数的除法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教师:现在我们练习一下,看看你学会了没有。

1、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独立做。

教师巡视,指名回答,集体纠正。

2、做一做第2题,请学生独立做,做完后同位交流一下,集体纠正。

比较一下上下两个题有什么区别。

3、学生活动,大屏幕出示活动题目。

(1)有10人,每3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

找10个学生上台按要求自由分组,下面的同学根据同学的分组列算式。指名回答。

板书 10÷3=3(组)……1(人)

(2)有9人,平均分成4组,每组几人?还剩几人?

找9个学生上台,自己分组。如果分组有困难,请其他学生帮忙,教师指导。

其他学生根据分组在练习本上列算式。指名回答。

板书 9÷4=2(人)……1(人)

4、做练习十四第1题

课件出示

教师:面包店里的师傅做了21个面包,要把他们装进袋子里。现在请你帮忙。有3种装法:

第一种装法:每袋4个,可以装几袋? 第二种装法:每袋5个,可以装几袋? 第三种装法:每袋6个,可以装几袋?

四、课后作业,练习巩固。练习十四第2题。

五、全课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有余数的除法

6÷2=3(盘)7÷2=3(盘)……1(个)...余数

10÷3=3(组)……1(人)10÷4=2(人)……2(人)

10.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教学反思 篇十

认识的过程应该是体验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总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总想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他们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新课程理念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经历建构知识的过程。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帮熊猫妈妈分竹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分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除法算式的两种不同含义,把抽象的除法算式与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为今后学习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表达的过程应该是规范的过程。数学语言是规范和严谨的,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描述身边的事和物,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环节。二年级学生要实现在观察的过程中由日常用语到规范的数学语言、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是不容易的,他们进行抽象概括的能力还相当薄弱,因此教师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教师根据预设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除法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逐步规范他们的数学语言。整节课,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描述除法算式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意义,例如:例4中12÷4=3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而例5中20÷4=5表示把20个竹笋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也就是求20里面有5个4。这些数学语言的描述,体现出学生对除法算式意义的理解已从具体过渡到抽象,体现了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轨迹。

上一篇:小班音乐:我爱我的幼儿园下一篇:大学旷课保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