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大学学术研究(9篇)
1.剑桥大学学术研究 篇一
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今日发布了2010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该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大学。而排名中,前10名,美国就占了八席,54所美国大学进入世界百强。
上海交大试发布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
由于该排名被视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指标,美独占鳌头,让欧洲媒体很是气不过。交大排名前十
排名学校 国家哈佛大学 美国加州大学 美国斯坦福大学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剑桥大学 英国加州理工学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芝加哥大学 美国牛津大学 英国
中国内地22所大学入围
今年我国内地入围500强的学校总数达到22所,而在榜单首次推出的2003年,进入前500名的中国内地大学只有8所。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次双双进入世界前200名,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5所大学排在第201-300名。
值得一提的是,这22所学校全部是受到国家“985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我国内地大学世界排名提升的主要原因是过去几年国际论文数量的快速增长,但是在国际顶尖学术大师、国际顶尖期刊论文等指标上,国内名校与世界百强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多国派代表到上海交大了解评审准则
交大的本次排名中,哈佛大学连续八年位列全球第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也都进入了世界前10名。亚洲地区排名最高的是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分别排在第20名和第24名。美国还是排名中大学数目最多的国家,德国排第二。
此排名此前已经在网上征求意见,由于这项排名被欧美等地视为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指标,法国媒体报道,欧洲国家对其尤为重视,多国派代表到上海交大了解评审准则。有欧盟专家质疑它未能真正反映欧洲大学水平。
英国《每日电讯报》今日的报道称,欧洲反对这项排名,称其违背科学,这样做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欧洲的反对者忽略了中国高材生们自己的态度以及英国高等教育中一个最显著的弱点:奖学金不如美国高。此外,美国的大学能够为最好的学生提供住宿。因此,中国人出国留学的第一选择不是欧洲而是美国。
2.剑桥大学学术研究 篇二
振兴高等教育,希望在教师,关键在校长[1]。“观其校长,知其学校”或“观其学校,知其校长”[2]。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高层领导,对大学的改革和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就国外而言,正如洪堡之于柏林大学,阿什比之于剑桥大学,艾略特之于哈佛大学,安吉尔之于耶鲁大学,威尔逊之于普林斯顿大学,吉尔曼之于霍普金斯大学,哈珀之于芝加哥大学,克拉克·科尔之于加州大学,康普顿之于麻省理工学院等;就中国而言,正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马相伯之于复旦大学,朱九思之于华中科技大学等,在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知名大学校长的教育思想史[3]。教育是人的素质养成和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4],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和学术背景(academic background)对于大学校长的治校理念和办学实践起着关键作用。不同教育学术背景的精英是否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取向是值得深切关注的问题[5]。因此,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背景下,探讨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肇始于1929年雷尼(H.P.Rainey)在《学校与社会》上发表《关于学院院长的一些情况》,国内外学界开始了对大学校长的研究与讨论,主要集中在大学校长的角色、大学校长的素质、大学校长的选拔、大学校长的运行机制及职业化等方面[6]。如Schmidt G.P(1930)、Harold W.Stoke(1959)、克拉克·科尔(1986)、Maurice Kogan(2000)、李延成(2002)、王洪才(2006)等探讨了大学校长的角色定位;T.J.Sergiovanni(1984)、Paul Westmeyer(1985)、Burton R.Clark(1987)、Whcowley(1991)、Robinson(1997)、Brubacher(1997)、许晓东(1993)、牛维麟(2003)等研究了大学校长的素质;Cohen Michael D(1974)、Judith Block Mc Laughlin(1990)、W.Taylor(1992)、Jacqueline E.King(2008)等探究了大学校长的选拔路径;褚宏启(2002)、王继华(2004)、李树(2005)、刘庆东(2009)、陈潮光(2009)等研究了大学校长的运行机制及大学校长职业化。
教育学术背景作为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重要指标,但目前专论大学校长教育学术背景的学术文章较少,仅蓝劲松、徐文、李晓飞等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该研究主题尚未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大学校长群体特征的其他指标的研究。如美国教育理事会(America Council on Education)先后在1986、1990、1996、1998、2002、2006年进行了6次全美大学校长调查[7];白保中对中国排名前50名大学的校长群体特征进行了分析[8];张光进对中美大学校长的群体特征进行了探究[9];姚利民对中国34所大学知名校长的个人特征进行了分析[10];牛维麟对中美大学校长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比较[11];史万兵对中美18所大学校长的知识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12];尚冠军对中国115所大学校长的职业背景进行了研究[13];樊华强、刘秀丽对中美大学校长的任期进行了比较研究[14,15];姜朝晖、郭俊对中国“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国际化特征进行了分析[16,17]。
总之,关于大学校长的研究,国外开始得较早,研究的内容具体,研究深入且偏重于实证研究;国内的研究开始较晚,研究的内容比较抽象,研究尚显肤浅且侧重于论述[18]。国内外学界对大学校长的研究对进一步的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多停留在理论分析、逻辑演绎的阶段,鲜有研究使用实证资料对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证[19]。基于此,本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数据和访谈的部分国外知名大学校长的资料为基础,采用SPSS18.0等软件对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进行分析与探讨。
三、实证分析
鉴于现有的研究条件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本研究通过各高校网站、人民网、教育部网站、科技部网站等获取了115位“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截止时间为2011年6月30日),其中39所大学同时入选了“985工程”大学,为便于统计,用“I”代表39所“985工程”大学,“II”代表非“985工程”的其他76所“211工程”大学,“III”代表整个115所“211工程”大学。115所“211工程”大学类型分类如表1所示。同时,笔者访谈了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8所大学校长或副校长。
(一)大学校长的最高学位层次
根据表2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的最高学位,1人为学士,13人为硕士,101人为博士,其中“985工程”高校38人,“211工程”高校63人,拥有博士学位的大学校长占总数的87.82%。就美国而言,2006年美国大学校长拥有Ph D的比例占校长总数的54.3%,拥有Ed D的比例为20.7%,拥有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5%,拥有JD的比例为5.7%,拥有MD的比例为1.3%,拥有学士学位的比例为1.9%。与世界最好的100所大学的校长都是博士学位获得者相比,中国大学校长在学位层次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大学校长的最高学位类别
根据表3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45位是工学出身,占总数的39.13%,30位是理学出身,占总数的26.09%,即工学和理学出身的大学校长(65.22%)超过总数的一半;拥有工学、理学博士学位的校长为69人,占拥有博士学位校长总数的68.3%。其中39位“985工程”高校的校长更是有31位是工学和理学出生,出身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校长较少。相对于美国而言,其大学校长获得的最高学位中,比例最高的领域为教育或高等教育,占43%,其次是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分别占13.8%和13.7%,宗教或神学占7%,商学、法学分别为4.9%、4.7%,物理学或自然科学(3%)、生物(2.5%)、工学(2.1%)、医学(1.6%)、数学(1%)、农学(0.7%)等学科的比例都较低。美国高校的校长除了加州理工学院以外,基本上都是研究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学者[20]。
(三)大学校长的学位类别与大学类型匹配程度
本研究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大学进行了初步分类,并探讨了大学校长的专业类型与大学类型的匹配程度。由表4可知,在综合性高校中,大学校长的学位类别相对较为多元化,在9大学科类别中,除医学和哲学外,其他学科类别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理工型的大学中92.3%的校长是由具有工学或理学教育背景的校长担任。在专业性较强的高校中,校长多拥有该院校主流或优势学科专业的教育背景,如8所农林类高校中,拥有农学背景的校长有5人;5所财经类高校中,拥有经济学背景的校长有4人;3所医学类高校中,所有校长的学科背景均为医学。
(四)大学校长的海外求学或访学经历
本研究中的海外求学经历是指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或国外高校攻读并获得学位的经历。根据表5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35位有海外求学经历,占总数的30.43%。本研究中的海外访学经历是指在中国港澳台地区或国外高校进行研修或开展合作研究的经历而非攻读学位的经历。根据统计,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有71位大学校长有海外访学或研究的经历,占总数的61.74%。同时,大学校长海外求学或访学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或日本等高等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见图1)。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受德国高等教育的影响,美国在被史学家称为“第一批在德国大学学习的美国人”埃弗雷特、蒂克纳、班克罗夫特和科格斯韦尔赴德国大学学习后,一大批美国人到德国大学进行学习。在德国留学回到美国并且后来成为大学校长的一批人,结合美国的国情和文化,将德国的学术理念、科研思想与现代大学的组织结构融入到美国高等教育系统,为美国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1]。
(五)大学校长的毕业院校
本研究中的名校主要是指“985工程”高校,中科院、中国港澳台地区部分高校,国外知名高校。根据表6可知,115名中国大学校长中,77人毕业于名校,占66.96%。其中“985工程”大学校长中35人毕业于名校,占“985工程”大学的89.74%;“211工程”大学校长中42人毕业于名校,占“211工程”大学的55.26%。这反映出中国高水平的大学由名校毕业生担任校长的比例比较高。就世界上最好的100所大学的校长而言,其基本上均毕业于名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基本上是由名校毕业生担任校长。
(六)大学校长的毕业大学数量
根据统计分析可知,115名中国大学校长中36人所获得的学位来源于同1所高校,占总数的31.3%,68名大学校长有在2所高校攻读学位的经历,占总数的59.13%,11名大学校长毕业于3所大学,占总数的9.57%,反映了大部分中国大学校长毕业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大学。同时,“985工程”大学校长毕业于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大学占“985工程”大学校长的比例(77.14%)高于“211工程”大学校长的比例(71.05%),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985工程”大学校长求学经历的多元化程度略高。
(七)大学校长与现任职大学的关系
校友资源是大学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根据表6可知,115位中国大学校长中,63位大学校长是现任职高校的校友,占总数的54.78%。其中,“985工程”高校中21位校长是现任职高校的校友,占“985工程”高校总数的53.85%;“211工程”高校中42位校长是现任职高校的校友,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55.26%。相对于美国高校而言,美国高校只有大约1/4的校长来自本校,大部分校长来自其他高校。其中,公立高校校长中,来自本校的占28.1%;私立高校校长中,来自本校的占23.9%。
(八)大学校长对高等教育的研究
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主要治理者,有必要通过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以形成其独特的治校理念和教育思想。有无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发表和发表多少是衡量大学校长高等教育研究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22]。根据表7可知,115名中国大学校长中,发表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在20篇及以上的仅有7人,占总数的6.09%;发表11-20篇的仅8人,占总数的6.96%;发表1-10篇的有84人,占总数的73.04%;还有16名大学校长尚未发表一篇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发表论文在11篇及以上的15人,主要以“985工程”高校校长为主,其要么是高等教育领域或人文社科方面的专家学者,要么在高校担任领导职务多年。
(九)大学校长的学术头衔
根据表8可知,115所中国大学的校长均由教授担任;“985工程”高校的校长全部是博士生导师,“211工程”高校的校长除了3人以外其余也均为博士生导师。同时,中国大学校长中,27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或外籍院士,占总数的23.48%。其中,“985工程”高校中17名校长是院士,占“985工程”高校总数的43.59%;“211工程”高校中10名校长是院士,占“211工程”高校总数的13.16%。世界上最好的100所大学中,排名前20位的大学,有6位校长是各自领域的权威人士,其中3位曾经获得过诺贝尔奖,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最好的大学,其校长往往也是最优秀的学者。
(十)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聚类分析
本研究选取是否拥有海外求学经历、首次当选现任职大学校长时的年龄、最高学位层次三个作为变量,利用组间平均距离法进行归类,对115位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背景进行了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适龄当选、海外求学”,共89人;第二类为“低龄当选、国内培养”,共25人;第三类为“高龄当选、海外求学”共1人。第一类大学校长当选校长的平均年龄为51.06岁,第二类校长当选为43.08岁。从年龄层面上分析,第一类校长当选校长的平均年龄符合国际大学校长的普遍当选年龄,该年龄段的校长在工作经历的丰富程度、身体健康程度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尤其是该年龄段校长的改革创新意识较强,工作热情较高。第二类校长较为年轻,属于“少壮派”,适合对学校开展各项开拓性的工作,在当今教育改革之际,此类校长更适合作为改革的开拓者。在海外求学经历方面,第一类校长中拥有海外求学经历的有30人,占总数89人的33.7%;第二类校长拥有海外求学经历的仅有4人,占全部21人的19%。第二类校长更多为国内求学后通过晋升当选校长的。
同时,根据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最高学位类别、海外求学经历、毕业大学数量、是否现任职校校友、是否博士生导师等因素在“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学校长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最高学位层次、是否名校毕业、发表高等教育方面研究论文、是否院士等因素在二者中存在着显著性差异。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大学校长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发展方向。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是大学校长思想的重要基础,是成为校长及校长遴选的一个重要参考[23]。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的影响。笔者对115所211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据此提出如下相关政策建议。
(一)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拥有博士学位的理工科大学校长治校是主流。其在一定程度上与特殊历史环境有关,即现任大学校长接受高等教育时的中国高等教育模式主要受苏联影响,并与传统教育思想中重理轻文的现象密切相关,也与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强调理工学科导向有关。
第二,专业性大学校长治理专业型院校匹配程度较高。这主要与中国大学校长的权力来源有关。中国大学校长任命权主要掌握在教育主管部门,大学的真正所有者实际上是以排他的方式代表全体公民的政府部门,具体就是作为上级主管部门的教育部(以及教育厅/局)[24]。
第三,大学校长是任职校校友和名校毕业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主要原因在于知名大学具有良好的传统与优质的师资队伍,大学校长在知名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可以受知名大学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有助于其成长。
第四,大学校长国际化程度偏低,海外求学或访学主要集中在教育发达国家。大学校长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大学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海外求学或访学经历是国际化的重要指标,大学校长国际化程度偏低,容易局限其视野。
第五,大学校长以拥有博导头衔的学术精英为主体,但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足。大学本质上是一个做学问的场所,致力于保存知识,增进系统的知识,需要学术精英进行治理[25]。然而,其对高等教育研究不足,不利于其把握教育规律进而领导大学建设和推动学科发展。
(二)主要政策建议
第一,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本校毕业的人担任本校的校长有利有弊,利主要体现在其对母校更熟悉、更有感情,更了解学校的历史,更能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更清楚学校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以便于管理;弊端主要体现在校长太熟悉本校,在管理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受制于本校长期形成的复杂人事关系,也难免限于“局内人”的困境,从而使学校缺乏必要的“冲突”进而妨碍学校的创新和发展,同时校长毕业于本校也使得校长的视野偏于狭隘,很难超越本校的历史传统和环境去理解大学和识读大学[26]。目前,与美国选拔具有跨校求学和跨校工作背景的人担任校长不同的是,中国有偏爱“留校”的传统,大多数校长是本科或研究生阶段的留校学生,“近亲繁殖”和“校本色彩”的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大学校长选拔不仅要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以吸收不同高校的优秀经验,同时要兼顾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以形成多元化的背景进而综合形成新的特色与优势。
第二,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目前,大学校长学科知识背景以理工科为主,较为单一且呈现失衡的现象。因此,在大学校长选拔中需要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提高大学校长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背景和素养,充分发挥其在大学治理中的作用,促进大学校长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的多元化。多元化的教育背景有助于大学校长开拓视野,形成海纳百川的胸怀与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同时,经过研究生阶段尤其博士生阶段的严格科研训练和知识积累的大学校长往往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其治校理念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博士研究生学历是选拔大学校长中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27]。王英杰教授指出,对于一流大学校长,院士几乎是必要条件。虽然对于大学校长是否需要拥有院士头衔和院士是否适合担任大学校长都是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重要课题,但是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学术研究机构,需要教授担任大学校长,体现“教授治校”的理念与思想。
第三,大学校长的选拔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知名大学的求学经历有助于其熏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并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到其治校理念和治校实践中,因此,大学校长在知名学校求学的经历可以作为选拔大学校长的其中一个指标。同时,高等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是教育发展的特征和主要趋势[28],大学校长国际化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大学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教育国际化是21世纪大学办学的主要理念之一,也是高等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大学校长的国际化有助于加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因此,在大学校长选拔过程中要关注其国际化视野,通过大学校长国际化建设,培育先进的大学理念,制定完善的大学章程,建立科学的现代大学制度,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努力推进一批大学进入到世界大学国际化的行列中。
第四,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高等教育和学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通过开展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把握其客观规律,有助于大学校长形成其独特的治校理念和教育思想。大学校长作为学术机构的主要治理者,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学术修养,而且要研究高校人才成长规律、人才培养规律与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大学的兴旺与否取决于大学内部由谁控制[29],校长是学校行政的最高负责人,处于大学、市场和政府三者的场域中[30],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全面校务,因此需要具备综合治理的能力。作为大学校长,既要是具有战略眼光的教育家又要是具备政治理论素养的政治家,既要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学者又要是研究并精通高等教育规律的治理者,既要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又要是富有教育理想的改革推动者,既要是积极为大学发展争取资源的社会活动家又要是大学形象的维护者。因此,大学校长应努力成为懂教育的政治家和懂政治的教育家。
摘要:大学校长作为大学的首席学术领袖,其教育学术背景对其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具有重要影响。研究以115所“211工程”大学校长的基本信息作为样本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国大学校长的教育学术背景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大学校长的选拔需兼顾本校校友与外校精英、内部选拔与外部选拔,需兼顾理工与人文社科知识背景、博士生教育与教授背景,需注重知名大学求学背景与国际化视野,需关注高等教育科学素养与综合治理能力。
3.大学文化与大学生人格培养研究 篇三
关键词 大学文化 大学生人格 培养 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高等教育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上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他同时希望大学生们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在发展个人兴趣专长和开发优势潜能的过程中,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一、人格及大学生的人格特点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人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里特征的总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热的过渡阶段,也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阶段,给予大学生正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特征,对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不健康人格表现
(一)消极懈怠、缺乏自信
走出高考的重压,部分大学生以为得到了“解放”,从此可以混日子,拿文凭。奋斗目标不明确,仍然有着“60分万岁”的思想。不再积极进取,同时产生不自信的心理,出现压力不能正确面对,甚至产生偏激行为。
(二)诚信缺失、个人主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唯利是图的拜金主义与自私自利的享乐主义如洪水般泛滥,导致大学生道德出现滑坡。大学生不诚信行为主要有考试作弊、论文抄袭、就业违约等。同时,部分大学生缺乏团队合作意识,个人主义意识强烈,没有大局意识和协作精神。
(三)环境适应不良
离开家长和班主任的监督和指导,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部分大学生对大学学习、人际关系、异性交往等方面出现问题。一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表现出强烈的失落感、孤独感。
三、大学生不健康人格形成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久而久之,就会成学他们的世界观。在市场经济观念的推动下,使他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新观念、新思维的强烈冲击并发生巨大变化。
(二)理想信念不坚定
部分大学生没有确立合适的人生目标,感觉不到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人生的价值,在现实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空虚、幻想、被动,缺乏对生命意义的深刻认识,出现茫茫然混日子的现象。
(三)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缺乏独立生活的经验,挫折承受能力较弱,思维方式不成熟。大学生习惯了中学时代的“填鸭式”教育,也习惯了从课本、教师的讲义中找答案,也习惯了地家长的依赖,使他们在面对新问题时们们措手不及。
四、大学文化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作用
(一)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充分利用大学资源,以多种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积极评价自我,同时接纳他人。引导大学生学会调节情绪,提高大学生的交往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作用,帮助大学生增强良好的心理“免疫力”,克服生活中的挫折和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二)大学文化潜移默化的熏陶与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道德情感和行为习惯等,对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美丽的校园、富有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以及美的风气,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观点并使他们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和升华精神。
(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氛围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大学校园是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通过参加文化节、社会实践等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内在人文精神,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大学生有了较高的精神境界,就有了规范自身行为的内驱力和自制力,依照特定的思想品质、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示范作用引导自己提升人格素质,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是教育人的场所,它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能力,而且要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全的人格。大学文化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重视对大学校园文化的研究,建设适合提升大学生健全人格素质的大学文化,是当前大学建设和发展中所要面临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樊富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张静平.我国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J].西北医学教育,2005(3):204- 206.
[3]罗艳丽.浅谈大学文化与德育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1(3)
[4]徐显明.追寻大学之道[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徐辉,黎万和.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61.
[6]李鸿生.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生人格完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74.
[7]赵存生,林齐模.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的大学文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剑桥大学学术研究 篇四
制图 邬思蓓昨天,上海交通大学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201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该排名列出了全球领先的500所研究型大学,中国内地共有28所大学榜上有名,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是自2003年ARWU开始发布以来首次进入世界前200名。尽管包括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在内,整个中国的世界500强大学数今年已经上升到 42所,然而,目前尚没有一所中国大学能够跻身世界百强。
内地28所大学进入500强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Ranking ofWorldUniversities,简称ARWU)2003年首次发布,至今已连续发布了十年。该排名以其评价体系的客观和透明引领了国际大学排名的浪潮,确立了大学评价的中国话语体系,许多政府和大学从该排名出发,分析比较本国、本校的情况,采取各种举措来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2012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结果显示:美国大学的优势仍然非常明显,哈佛大学连续十年位列全球第一,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美国共有53所大学位列世界百强。英国的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排在第五名和第十名,英国共有9所大学进入世界百强。欧洲大陆地区排名最高的是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法国巴黎第11大学,分别排在第23名和第37名。亚洲地区的大学中表现最好的是日本的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名次分别为第20名和第26名。
今年我国内地位列世界500强的大学有28所,相比去年增加了5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位列世界前200名,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是自2003年AR-WU开始发布以来首次进入世界前200名。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南京大学排在第201~300名。中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4所大学首次入围世界500强。
针对交大和浙大此次排位的变化,世界一流大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程莹博士分析说,去年两校就距离200名非常接近了,所以,它们今年跻身世界前200强也很正常。“交大和浙大增长比较明显的是国际论文的总量,两所学校都增长了近1000篇。另外,交大在高被引科学家的数量上也有所增长,因此,它们的排名较去年提升。 ”程莹告诉记者。
北大跻身理科领域排名百强
同时发布的2012年“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和“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显示,占据各领域和各学科榜单前三名的仍然全部是哈佛、斯坦福、伯克利、普林斯顿、麻省理工等美国名校。在“世界大学学科领域排名”中,我国内地的清华大学等6所学校入围工科领域排名世界百强;北京大学首次跻身理科领域排名的世界百强,也是内地唯一一所在工科以外的领域进入世界百强的大学。
在“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表现最为突出,北京大学在物理、化学、计算机三个学科进入世界百强,其中物理是我国唯一进入世界百强的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均进入了化学和计算机学科排名的世界百强。此外,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入围化学世界百强;上海交通大学和东北大学进入计算机世界百强。在数学和经济学/商学学科,今年我国内地没有大学能够进入世界百强。
我国大学在原创性上仍落后
从排名上看,我国台湾地区的台湾大学和香港地区的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也进入了世界前200,台湾地区共有9所大学、香港地区共有5所大学进入世界前500名。包括台湾和香港在内,整个中国的.世界500强大学数今年已经上升到42所,首次超过英国的世界500强大学数,排在世界第二位。然而,目前尚没有一所中国大学能够跻身世界百强。
对此,程莹博士分析说,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国际论文总量指标上的表现最好,部分学校已经达到或超过世界百强大学的平均水平;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近几年已经能够连续地在Na-ture和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上作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论文,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在高被引科学家指标上已经取得突破,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大学在这些体现重大原创性和影响力的指标上与世界百强大学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不管是在论文的原创性方面,还是在拥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大师数量方面,我们的数量都还比较少,这些都是体现学术创新力的重要指标。”程莹说。
5.大学研究生学术诚信承诺书 篇五
(征求意见稿)
身为交大学子,我将秉承“知行”校训,按照以下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
一、爱党爱国爱校,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为人诚信,以真才实学健康成长。
二、弘扬科学精神,坚持求真探索,完善学术人格,遵循科学规律,尊重学术自由,倡导学术批评,维护学术尊严,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
三、树立良好学风,遵守考试纪律,维护考试秩序,不作弊,不违纪。
四、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和论文,不剽窃、不抄袭、不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五、不买卖论文、由他人代写或者为他人代写论文。
六、忠于科学真理,不伪造科研数据、资料、文献、注释,不捏造事实、编造虚假研究成果。
七、尊重他人成果,严格成果署名,未参加研究或创作不在研究成果、学术论文上署名,未经他人许可不使用他人签名,不虚构合作者共同署名。多人共同完成的研究成果,要注明他人工作、贡献。
八、规范成果发表,不“一稿多投”,重复发表或变相重复发表。
九、学术评价客观公正,不故意夸大个人研究成果的价值,不编造个人学术经历和学术成果,不伪造专家,导师意见或签名。
十、在校期间主要利用学校物质技术条件完成或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科学研究,参与课题等取得的相关学术成果,其知识产权属北京交通大学所有。
十一、遵守国家和学校有关保密的规定,不泄露应保密的学术研究事项。
我已认真阅读本承诺书的全部内容,并承诺认真学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校规校纪,熟知学校有关研究生教育管理的相关要求并切实履行。我保证在今后的学习、科研过程中所提交的作业、课程论文、考试试卷,学位论文和发表的研究成果是按照学校规定完成的。如有出现学术不端行为,本人愿意接受学校给予的处理处分。
6.剑桥大学学术研究 篇六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弘扬求是创新精神和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维护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严明学术纪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国家法律,教育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1号令)、《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34号令)、《天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天大校发„2010‟10号)、《天津大学学生违纪处分规定》(津大校发„2005‟4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规范适用于规范具有天津大学学籍的全日制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的研究生和已经取得天津大学学位人员在校期间的学术行为。
第三条 对研究生涉嫌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应当坚持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的方针;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坚持教育与处理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研究生申诉权的保障原则。
第二章
学术道德规范
第四条 指导教师应当对研究生进行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育,对其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予以指导,对学位论文是否由其独立完成进行审查。
第五条 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学术道德规范:
1.研究生应当在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过程中恪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
2.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应明确说明并详细列出有关文献的名称、作者、年份等细节,已经出版的文献还要列出出版机构、出版地和版次等内容。3.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包括学位论文)必须将参考文献全部列出,重要参考文献和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应主动向导师汇报或交导师审阅。参考文献必须符合有关参考文献的引文规范。
4.研究生署名“天津大学”或导师姓名(不论第几作者)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始稿件必须经过导师审核和书面同意,否则,在学位授予时不予认可。发表学术论文有其他作者的署名也必须征得署名者的同意。在标注各级基金项目资助时,必须经过导师或项目负责人书面授权。
5.研究生毕业以后发表的署名包含有导师姓名的学术论文原始稿件必须经过导师审核和书面同意,在标注天津大学承担的基金项目资助时,也必须经过项目负责人书面授权。
6研究生对于在天津大学期间做出的学术成果不允许以其他单位名义发表。
7.研究生在校期间所完成的实验成果和数据等资料,毕业时应上交所在(本)实验室或导师。
第六条 天津大学研究生在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中,不应有下列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
1.购买、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
2.由他人代写、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代写。3.侵占、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和学术成果(包括论文成果、技术报告和研究数据)。
4.篡改、伪造研究数据(包括试验数据、调查数据等);隐瞒不利数据从而用于伪造创新成果和新发现。
5.隐瞒、伪造、篡改原始实验记录,或实验记录严重短缺,与所发表论文不相一致。
6.将本课题组已有研究成果在自己的论文中不加标注而明示或暗示为自己完成的。
7.伪造学术论文、学术报告(包括请他人代写文章或代他人写文章、学术报告等)。
8.在未参与工作的研究成果中署名。
9.发表学术论文时未经别人同意使用别人署名,或未经项目负责人同意标注资助基金项目。10.故意藏匿、隐瞒在学期间利用天津大学的条件完成的科研成果和科学发现。
11.发表学术论文一稿多投。
12.虚开、伪造或篡改发表文章接受函或录用通知。
13.以不正当手段影响研究成果鉴定、奖学金评定、论文评阅、论文答辩和考试成绩等。
14.伪造导师或专家推荐信及其他评定(或审批)意见,伪造导师、领导或专家签名。
15.在论文致谢中表达对本论文工作无直接关系人员的感谢。16.盗用、贩卖或擅自传播本课题组技术专利、专有数据、保密资料等未公开的技术成果。
17.其他违背公认的学术道德准则的行为与表现。
第三章 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的处理
第七条 学位申请人员的学位论文出现购买、由他人代写、剽窃或者伪造数据等作假情形的,学校可以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已经获得学位的,学校可以撤销其学位,并注销学位证书。从做出处理决定之日起至少3年内,学校不再接受其学位申请。
前款规定的学位申请人员为在读学生的,学校可以给予开出学籍处分;为在职人员的,学校除给予纪律处分外,还应当通报其所在单位。
第八条 为他人代写学位论文、出售学位论文或者组织学位论文买卖、代写的人员,属于在读学生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属于学校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
第九条 指导教师未履行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论文指导和审查把关等职责,其指导的学位论文存在作假情形的,学校可以给予警告、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可以减低岗位登记直至给予开除处分或者解除聘任合同。
第十条 学校将学位论文审查情况纳入对学院(学部)的考核内容。多次出现学位论文作假或者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影响恶劣的,学校应当对该学院(学部)予以通报批评,并可以给予该学院(学部)负责人相应的处分。
第四章 对其他涉嫌学术失范行为的处理
第十一条 违反学术规范的在校全日制研究生视情节和后果轻重,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的处分,并附加下列处理:
1.处分公布后的十二个月内不得评定优秀奖学金、不得评定各类荣誉称号、不得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已获优秀奖学金者,停止发给未发的奖学金。
3.按《天津大学硕士、博士学位工作实施细则》相关规定,对情节严重者,将取消其申请学位资格。
4.开除学籍的研究生,其善后问题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处理,并按学校相关规定办理离校手续。
第十二条 违反学术道德规范,受到纪律处分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给予下列处理:
撤消所有通过该项违反学术道德行为而获得的各项资格,情节严重的,取消其学位申请资格。
第十三条 违反学术道德规范,情节严重的,受到纪律处分的已获得学位人员,校学位办递交校学位委员会讨论,由校学位委员会决定是否撤消其学位。
第十四条 违反学术道德特别严重而触犯法律者,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章 处理规程
第十五条 天津大学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学位办)负责受理研究生学术失范问题的举报、投诉,在发现研究生涉嫌学术失范行为后,即组织进行相应调查。
第十六条 校学位办通知学术失范行为所在的学院,学院应在5个工作日内组成不少于3人的调查小组(调查小组人数应为奇数,也可以是校外相关学术领域的专家)对学术失范行为的事实进行调查和认定。调查小组须在10个工作日内向学院提交调查报告和认定结论。学院依据调查结果,参照本规范第三章、第四章之规定提出书面处理意见,并将书面处理报告连同调查材料在5个工作日内交校学位办。校学位办进一步核实材料,如有必要可再组织专家复审。
第十七条 校学位办对相关材料进行审定后,报送校长办公会议,做出相应的处分决定;对已获学位人员给予撤消学位的处理,需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十八条 处分、处理决定作出后,要及时送达失范人员本人。第十九条 处分、处理决定送达失范人员本人后,失范人员对处分、处理决定有异议的,可以在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出申诉。在申诉期内未提出申诉的,学校不再受理其提出的申诉。
第二十条 学校对学术失范研究生作出的处分可采取适当的方式在学校适当范围内予以公布。学院在收到学术失范研究生的处分决定后要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处分决定书必须记入失范研究生档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学位研究生以及已经取得学位人员的处理意见均应通知其工作单位并记入其档案。
第二十一条 在学校作出处理决定之前,一切程序和资料原则上均在保密范围之内,所有涉及人员不得泄露调查等情况。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规范由天津大学学位与学科建设办公室负责解释。
7.剑桥大学学术研究 篇七
1、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因与发展研究
1.1、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成因
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影响因素是一个多方面构造的多维度体。它的形成受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身的影响。从家庭的方面分析, 主要总结为家庭积极引导的作用未能发挥, 对家庭环境、健身意识的方面。从学校的方面分析, 归结为体育与其他课程的冲突、体育自身设施条件的缺失、学校教学观念的偏重。从社会的方面分析, 社会层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不良诱惑、社会体育设施缺乏。从学生方面的分析, 学生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缺乏性指导和不良的诱惑, 形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健身意识与健身实践。综上所述,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成因是多方面的应从多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
1.2、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研究概述
随着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度增加,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增多。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研究, 除了形成因素以外, 主要集中在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对现状的研究包括全国性, 地区性的研究, 代表性的是反映了一个大学具体现状的研究。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对策的研究, 根据成因主要从改善学校教学环境、教学方式与理念、改善生活方式、建立参加运动的心理研究的宏观干预以及丰富的体育项目的引入, 如健美操等, 改善营养, 实施体育管理以及体质健康信念维度创建等等。
综上所述, 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研究趋向于多方面的整体化的研究, 然而, 在研究的过程中, 一方面, 未能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时效性的解决方案, 单纯从“运动”讲“运动”, 缺乏其他的借鉴, 未能建立相应的联系。另一方面, 具有体质健康相关的“运动”之外的联系, 不能很好的藕连与嫁接。
2、大学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研究
2.1、大学体育社团与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藕连的可能
大学体育社团对大学生运动能力的开发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方面。第一, 大学体育社团的形式多样且地区普及广。如有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网球、羽毛球、健美、健美操、健身跑等及一些项目的协会、俱乐部社团、还有一些裁判协会、单项体育沙龙等等。不仅包括本校所有院系学生, 而且跨院系, 跨学校。社团辐射面广, 社会影响大。第二, 在大学生中的影响广泛。由于社团成员来源广、交流多, 所以信息传播的对象多, 速度快, 在同学中更容易被接受。这些大学生成员将成为大学生社团的二次媒介, 既是参与者, 更鼓励了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第三, 意志品质和能力方面的培养。通过体育实践活动中对规则、规程等的运用, 培养大学生体育相关的在顽强参加运动时的行为方面约束。大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 亲身体验, 自己动手组织参与等方式增强了感性认识, 培养了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团队精神和健全的性格, 这对大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至关重要。
2.2、融入大学生体质健康因素的大学体育社团模式的建立
大学体育社团模式的建立确实以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 提高体质与健康为宗旨进行。主要包括基本建设和特色化建设两个大的部分。
(1) 大学体育社团的基本建设
大学生体育社团内部的基本建设包括:规范化的管理;组织建立竞技体育、娱乐与体育教育两个不同的分社, 如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考虑, 可以将每个分社内分为长期坚持或短期坚持不同的群体;设立会员、干部队伍、核心骨干的分工;根据社团内的不同分工采用不同擅长的相对应管理、组织、体育教学与训练的专业人才;社团活动的数量与质量的保障;因针对提高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为宗旨, 采取“一年2次校内大活动, 一次校际交流, 一次社会实践, 每月一场集体比赛”等。在项目选择中, 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要目标, 项目选择传统的操类及新奇项目, 如韵律类项目, 以及适当的娱乐项目, 增加大学生参加运动的积极性。
(2) 大学体育社团的特色化建设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特色化建设, 主要是针对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题进行的专门化建设。主要包括:数字智慧体育运动中心建设、学生体质检测标准模拟中心建设以及互联网影响下的社团特色建设。数字智慧体育运动中心建设是对大学生参与活动进行数据化的统计与记录、分享相关的运动的知识与个性化的运动处方的建立的集合。学生体质检测标准模拟中心建设是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的内容进行的专门性的测试的部分, 分为单一项目的集中提高方面、同类型项目的延伸与提高方面、专门化的标准测试模拟与提高方面。互联网影响下的社团特色建设, 创建学习专区、交流专区与分享专区。从互联网中可以进行学习、交流及运动记录, 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大学生可以从互联网中向教练及其他体育教程的网上视频进行学习, 方便快捷。在交流方面, 开通大学体育社团的QQ群、微信群、官方微博等加强社团内部成员的交流。对运动进行记录,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对体育社团的活动及每个成员参加的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三者之间又是相互联系, 共同协作, 辅助以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为主的大学体育社团的特色化建设。
3、结论
(1) 大学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应加强对大学体育社团促进大学生体育健康进行研究, 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 融入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大学体育社团模式的建立, 有利于在大学体育社团通过运动链接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提供具体的对策。
(3) 对于大学体育社团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作用有待在实践中验证。
参考文献
[1]胡景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演变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2]吴键.健康第一创新发展:高校体育科研新主题——全国第九届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评述[J].中国学校体育, 2012, 10.
8.剑桥大学学术研究 篇八
[关键词] 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 出版精神 知识
[中图分类号] G23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5-0042-05
在现代性与文化的研究热潮之下,从文化学和哲学的视域探寻大学文化、大学精神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相比之下,大学出版作为履行传播学术、启迪思想、创新文化等大学职能的重要角色,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现有研究多是从实践经验出发探寻出版发展思路,往往忽视了出版固有的文化属性,较少从精神生产和文化哲学的维度进行学理探讨。出版既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知识载体,又是饱含自由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的文化载体,更是贯彻落实十八大建设文化强国战略、推进教育与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阵地。同时,大学出版无论其组织形态还是产品形态都具有文化、教育、商业等多重属性,以大学出版文化为课题深化大学精神作用研究,探寻大学出版蕴含的精神特质和文化本质,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当代文化出版进程。另一方面,借助高校文化高地,大学出版的文化职能和文化作用更加凸显,在某种意义上影响甚至决定着社会文化和社会心理的构建进程和成效。因此,研究大学精神与大学出版工作的内在关系,具有鲜明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大学的文化使命与大学出版历史溯源
文化研究视域可归纳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依次推进了研究的深度并指明了文化研究的核心价值所在。大学出版(含校报、学报和出版社等实施的出版行为)在高教体系和文化出版事业中均有重要地位,贯穿文化、教育和科学三大领域。限于资料和个人能力,本文所指的出版主要是与大学文化功能密切相关的学术出版,系以书籍和数字化负载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的物质形式及行为。大学与大学出版作为创造、传播和融合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迫切需要从精神维度梳理两者的内在关联,以溯本求源式探寻创新文化的生成逻辑和运行模式,从整体上提升文化的终极指向。依据当下研究任务,学界通过探讨大学精神的范畴、具体特性、内在本质来推进大学文化研究并取得明显进展。与此相比,对大学出版的研究与其所负载的文化职能和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还不相称。令人可喜的是,大学出版依托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指导,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理念,出版人肖启明甚至对此进行了详细总结,提出了“出版精神”一词,揭示了大学出版活动与一般商业活动不同的本质特征,强调了从理性领域研究大学出版工作的意义。但依笔者个人浅见,与世界大学著名大学出版社的成长发展历史规律相比,中国的大学文化和出版文化正处于交叉磨合期,相关理念仍处于理论化的凝练、提升阶段,故大学出版精神还处于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延展和适应性的发展阶段,具有大学出版特色的核心内容尚未真正形成。因此,需要经验提升式的实证分析,更需要深入文化生产和传播进行理论研究,从根源上进行文化视域的微观探寻,找出大学出版内在精神的发展轨迹和生成逻辑。
历史反思是开展理论研究的首要基础。统观中国大学出版发展史,大学出版的使命和高教基本职能紧密相连,1898年南洋公学译书院开创国内高校自办出版社之先河,佐证了服务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是其得以产生的第一要义,随后将出版职能扩展至弘扬大学精神、传播优秀学术文化,直到1929年真正以大学命名的南开大学出版社才登上历史舞台。在此后数十年适逢战争连绵、社会动荡,大学出版社走过了一个极其艰难的发展过程,陷于低迷停顿状态。新中国成立后设立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为大学出版注入了新鲜血液。改革开放后,借助高等教育发展的良好契机,大学出版获得很大发展,为发挥大学的学术重镇和文化传播作用充当了媒介,形成了“以出版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及管理科学方面的教材、学术著作和一般图书的学科门类齐全的大学出版社体系”[1] 。大学出版社的总体数量和经济实力有了显著变化,学术传播力、市场竞争力、社会辐射力均大幅提升,甚至出现了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教育强社、大社,加上数量庞大的大学专业学术期刊,切实发挥了大学出版业应有的文化建设作用,也体现了对于母体大学的存在意义与根本价值。
机遇与挑战并存。当下,出版业尤其是大学出版面临着重大机遇,谢寿光认为,“国家、社会以及企业对创新型知识的巨大需求促使中国学术出版进入新一轮的繁荣期;国家学术宏观环境趋暖、学术投入大增和研究手段数字化,极大地提高了学术生产能力;学术出版作为专业出版的主体部分,已经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种自觉。”[2]但是,大学出版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主管行政、所在高校管理相关资产,以及出版社采取市场化的运行体制,客观上制约了大学出版的学术追求和社会效益,大学出版社还没有真正成为继高校教学、科研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大学出版由于体制与机制制约导致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核心竞争力不足,图书出版结构失衡,主要依靠教材、教辅,学术出版追求弱化;二是对数字化和新媒介研究不足,出版内容和形式缺乏创新性;三是“内容为王”的质量战略未落实,“专、精、特”的特色发挥不足;四是对大学出版规律研究不足。根据《出版人》刊登的全国大学出版社统计数据,2012年1月—8月教辅类图书码洋比重接近1/3,学术文化仅占5.22%。即使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等大学强社学术书籍出版才超过10%,学术著作出版影响力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有研究者认为在学术图书的高端领域,大学出版社仍处于明显劣势,甚至论断“大学出版社学术图书的出版在比例上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表明,随着出版产业的深度转型和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全部完成,大学出版社迫切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厘清与“母体”大学的关系,进行准确定位,发挥出版文化的激励作用,才能使大学出版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
nlc202309032026
2 大学精神与大学出版的联结媒介
如上所述,鉴于大学出版在大学发展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从文化本源和精神的角度进一步分析和解读内在的关系,需要相关的联结媒介。根据笔者对大学精神特质的研究心得,提出可从知识、文化、精神三个媒介入手,探讨大学精神和学术出版之间的哲学关联。
第一,知识联结与学术使命。由于知识定义与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本文所指系与普通知识相对的高深知识和思想成果,主要是大学研究形成的处于知识结构顶端的专门系统知识。依据现代知识体系,可分为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前者构成了大学的主体知识体系。因此,高深知识是大学存在和发展的根基。“知识在大学组织要素中具有特殊地位。大学成员不仅以获取知识为共同目标,而且将知识追求固化为共同体重要职责,并内化为组织的行动规则和自由平等的精神指导。”[3]从西方古典大学到近现代大学,维系其职能都以创造知识、传播知识、运用知识为媒介和目的。《礼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指出了大学根本所在。蔡元培也曾说过,大学是追求精神和研究学问的地方。大学学术共同体坚守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在发展知识基础上不断强化理性能力,借助知识扩充理性思考的内容, 并以理性规范着知识创新发展方向,形成了以“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于是,在知识与理性的相互作用中大学精神得以产生和发展,最终引领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大学也因此被称为文化的积累者、知识的生产者、思想的创新者。
学术是知识的结晶,思想的汇聚、先进观念的迸发,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根基。为有效传播作为文化范畴的知识和思想,大学出版机构应运而生,在展示学术成果、弘扬学术成就、扶植学术新秀、带动学科建设、传播校园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剑桥大学出版社首席执行官杰弗里·盖斯说过:“我们最高的目标是出版学术著作和教育书籍,因为它们为人类的知识传承做出了极有价值的贡献。”[4]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出版社创办之初,即将宗旨定为:“推动知识的进步,向不能每天上课的远方的人们传播知识。”[5]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也明确表示无需考虑商业价值,出版高水平的学术书籍,促进科学真理在学术界和社会的传播。大学致力于学术思想和知识的传播,并将口头相传、讲座笔记的传统形式发展为教材和学术专著等出版形态。经历了古代传统经典书院知识,近代以自然科技为代表的科学知识,再到后学院时代的碎片化知识,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场所、形式和载体都发生了变化,大学出版形态由纸质向电子媒介转变,随之取得了立体化的影响与扩展。伴随着大学的发展与知识形态的变化,大学精神在持续演进中出现了新现象、新内容,变得更为开放、包容和创新。于是,创新之意识、自由之思想、人文科学之传统成为大学精神支柱。大学通过出版将知识生产、传播、应用的链条紧密相联,大学精神借助出版工作将学术共同体秉持的价值追求、组织文化、根本目标、交流方式达到同一,并将出版学术、维护学术、传承学术作为崇高文化使命。同时,在现代性的大潮下,大学学科和专业的分割更为细化,知识变得碎片化,割裂了科学和人文的内在联系。由于对知识作用于大学功能的不同认知,引发了理性主义与工具主义两种哲学思潮的碰撞。工具理性的盛行,使得大学出版忽视知识和文化相互转化的内在规律,引发了以商业手段代替文化本质、出版质量下降、特色缺失等问题,大学学术由远大目标被异化为逐利的手段。
第二,文化联结与人文信仰。文化是什么?文化就是人化,在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改造中产生了以理性为核心的精神文化。“现代性从本质上是文化存在,是理性化和个体化时代的主导性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6]。大学文化实质,是大学教育所承担的人化使命和价值追求。为此,大学将其作用从知识积累扩展到参与文化生产与文化创造,承担着“人类精神与灵魂的锻造、道德与信仰的形塑、思想与文化的启蒙、知识与技术的传授”四项职能,从而为社会公民向文化公民的转变、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做了贡献,引领社会文化前进方向。据此,大学和出版文化的关系表现在组织属性和价值信仰两方面。
鲜明的组织属性。知识存在是文化存在的基本形态。大学组织及其结构的设置受源自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念和历史使命、组织伦理的制约。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组织,应把文明守卫、人文化成、价值批判和文化引领的作为核心文化使命[7]。大学的组织体系和运行制度,是为了服务知识传承、型塑文化、教书育人。随着大学文化职能的扩展,大学学报、校报和出版社相继建立。尤其是出版社的组织结构突出了编辑、策划在大学中的文化功能,展示了以服务学术追求和文化传播为主要导向的纺锤形结构。与学院和其他附属科研机构不同,大学出版社担负着传承和创新文化的任务,通过出版形态体现大学文化对目标导向、精神凝聚、文化激励的作用,将大学文化功能予以放大或延伸。组织性质由其担负的文化职能确定。即使是近年来实施的大学出版改制也没有使其脱离文化本质,仍是饱含文化气息和学术关怀的知识机构,承担着大学学术共同体的理论研究和价值的传播工作。为此,要求大学出版切实做到,把引导个人学术兴趣和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以及教书育人的理论责任结合起来,使“学术共同体在理论建构、理论把握、理论教育中,更多一份对理论和文化的价值自觉 ”[8],为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理论支持和思想启迪。
深厚的文化价值信仰。文化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教育、科学、文化是大学三要素,与此相应大学精神内在表现为思想自由、学术批判与人文关怀三个特征,大学精神塑造道德与信仰,影响着人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坚持人文目标和科学理性的辩证统一,是大学坚守忠贞理想和崇高信仰的首要标准,故传承和创新大学文化要把握两个基本点:“极力体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将发展人的精神生命的主动权作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诉求,最大限度地体现人在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中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9]。大学出版与文化传播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信仰形式负载和本质内容的同化。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大学出版折射出浓厚的知识学术底色以及人文追求。特别是一些名师大家之作,经过多年精心的积累、酝酿和砥砺,传达出来的思想极其深刻厚重,为大学和大学出版赢得了应有的尊严和敬重。
nlc202309032026
第三,精神联结与价值追求。知识、文化、精神是内部相承、环环相扣的逻辑体系。通过梳理大学精神和出版理念研究成果,发现两者还缺乏真正权威的定义,但学界对其本质内涵基本达成共识。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维护知识、崇尚自由和追求创新,是由大学的知识属性(基于知识形成的文化传播和精神物化)、文化属性(社会心理的深层表现)、道德属性(对社会的责任感)等精神要素综合而成。大学精神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知识的内在动因、文化潮流的冲击、道德伦理的建构等因素影响,呈现出总体上的连续性和特殊时期间断性的特征,由此丰富了大学理念和大学文化的多样性。经大学精神指导的知识转化行为,是大学出版社服务教育、传播学术的根基,同时广为传播大学精神蕴涵的科学理性、学术自由。这本身也是理性抉择、科学思考、人文追求的过程。同时,学术共同体的自我意识,经过出版的选择和加工适应传播需要,从思维形态向物化形态转变,更加凸显大学特有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而出版作为大学组织框架之一,接受大学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自然要受积淀多年的大学精神气质和组织文化的浸染。加之,许多大学出版社与母体相比成立时间较短,还没完全形成自己的精神文化标志,需要加快对大学出版文化的培育、凝聚和型塑步伐。
3 大学出版走向和大学出版精神构建展望
我们借助三个媒介初步分析了大学精神和大学出版的内在关联,借助上述关联创新大学出版发展之路是目的所在,也是推动大学出版精神建构的重要尝试,并寄希望能解决大学出版学术特色衰减和质量下降等深层次问题,使大学出版真正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要,与大学本质相符合,与文化的追求相契合。
第一,重塑学术精神,真正“为知识而知识”。学术研究是大学精神的有效载体,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的使命,人文精神是学术出版的价值取向。服务文化强国战略,大学出版不仅要坚持固有的学术传播职能,更要适应知识社会与“后现代大学”的要求,围绕知识创造、传播和应用的循环体系实现由部分参与到全过程参与,尊重知识生产规律,促进出版质量与知识生产链条相联,传承文化与文明。后学院时代,知识的生产主体出现了由专家学者向社会各界蔓延的趋势,出版也向知识创造、传播、共享的多行业体制转化。根据这一趋势和大学出版社的特性,需要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利用市场经济形式创新学术出版与传播工作。“大学给了大学出版以生命,利润给了大学出版以呼吸,而文化和学术则赋予大学出版以生命的意义”[10]。大学出版社转企改制后以经济方式激发内部主体的活力,仍然以服务文化传承与学术创新为宗旨,要充分认识文化商业模式对推动学术出版、实现人文价值诉求的重大意义和实施路径。在创新出版经营方式的同时,大学出版要以大学精神为指导形成出版人理性追求,树立求真、求善、求美的文化意识,明确大学出版应有的伦理导向,对做好先进文化、优势文化的继承和输出工作,真正做到以“知识为基出版学术,教育为本启迪人生,文化为媒传递价值”。二是出于对知识的尊重和学术的敬畏,认识学术生产过程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呼唤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领导给予学术和学术出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建构起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或考核机制,加强对学术规范和学术质量的把关,与国际高水平学术出版体系接轨,提升编辑的学术视野、学术敏感度,打造原创性学术精品力作以及无可替代的专业品牌。总之,发挥文化出版作为知识形态转变的载体与中介作用,利用知识与收益并举的内在衍生机制,促进学术共同体实现学以自养的良性循环,为大学和社会建立一个稳定而独立的文化思想基地。
第二,应对数字化潮流,创新出版工作理念。创新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价值,开放意识是大学精神的时代特征。创新精神可以促进出版思想、载体形态和运行机制的创新。考虑出版行业的特殊性以及文化产品的商品属性,鉴于数字化出版环境下编辑、作者、读者的关系以及传播和流通的途径、渠道和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大学出版必须明确自身面向数字出版的战略定位,整合、开发优势内容资源,加大数字出版基础设施投入,建立符合传统印刷出版和数字出版要求的运行模式,最终实现“转型为知识产权潜在市场的投资者与创新者,同时也能成长为供应链上最终可以依赖的债权人和风险承担者”[11]。为此,大学出版在数字时代必须拓展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创新服务内容。一是利用数字出版在出版工艺、信息载体和用户体验等方面的优势,依托学校的知识资源、教学资源和学术资源,为打造大学的学术品牌、推进教师的科学研究和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更为优质的内容和服务。比如,将学校享有知识产权的各类论文、专著、报告及声像资料数字化处理,实现数字出版产品形态的多样化。二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出版贯穿于学术研究从确定方向、开展研究、发布成果、评价反馈的全过程,真正激发大学出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出版产品的内在质量,实现学术研究更高程度的开放获取。比如,浙江大学出版社“将所有显性和隐性的资源,集中到一个数据库,制定了统一的检索接口,并为每一位教师配以个性化的推送,给每一个机构保存中间数据的环境。”[12]实践证明成效显著,创新了大学出版运作模式。三要实现学术出版的拓展,加快学术出版的大众化阅读进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人已经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除了专职研究人员之外,对学术知识的借鉴、使用已经打破了学术出版业原有的界线,努力做到知识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并举,向大文化出版产业进发。为此,必须加快研究大学出版社面临的发行领域、读者群、出版形态之变化,为大学出版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扩大出版物的影响力,让大学创造及所教授的知识为更为广泛人群享用,让大学出版社的使命延伸至更为普通的读者群。
第三,大力推进出版文化与出版精神的型塑。原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曾说,“大学出版理应努力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坚持引领社会文化的批评精神与超然态度,追求大学的社会责任之大,追求大学的学问之新,以大气魄、大气派,引领社会的文化潮流”[13]。寥寥数语重申了大学宗旨,也意味着大学出版精神的塑造工作被提到重要地位。大学出版精神源自大学精神,但不是对大学理念的简单延伸,总结提升大学出版实践经验,特别要注意区分大学理念和出版理念,大学精神和出版精神的异同。笔者赞同肖启明的部分观点,大学出版精神应当是多种精神的复合体,包括文化建设承担精神,求真和超越精神[14]。我们在上文提到,大学出版人有理性化思考的积淀,但是作为系统化的大学出版理念乃至出版精神尚未形成。根据精神建筑的层次和内容来分,出版精神应该是教育精神、文化精神和商业精神的统一体;大学出版精神应该是对大学的育人精神、学术精神、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扬;大学出版精神应该是求真、求实、求美的集合,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密切结合。大学出版精神具有行业的特殊属性,应当在大学出版与引导社会文化的实践中进行提炼,应当在大学精神影响和指导出版行为中进行提炼,应当在实现大学出版的根本宗旨与创新产品和业态结构中进行提炼。我们相信,随着大学精神的发展完善和出版人文化理性的培育,大学出版人的主体性、出版文化的社会化以及出版文化自觉意识会不断增强,各大学出版社会经历实践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精神表现形态,从而使大学出版社以突出的学术、傲然的姿态、卓然的精神,真正成为推动大学发展的“第三方势力”。
注 释
[1]舒童.大学出版社排行榜造货码洋[J].出版经济,2004(11):19
[2] 谢寿光:中国学术出版的现状、问题与机遇[J/OL].http://www.bkpcn.com/Web/ArticleShow.aspx artid=111703&cateid=A21
[3]赵保全,罗承选.论大学权力的知识特质和伦理意蕴[J].理论导刊,2012(9):53-57
[4][5]杨贵山.欧美书业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6]衣俊卿.现代性的维度[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
[7][9]王冀生.大学文化哲学:大学文化既是一种存在更是一种信仰[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2
[8][12]葛晨虹.学术共同体的理论责任和价值自觉[J].中国高教研究,2013(4):21-25
[10][11][13]蔡翔.回归与守望,大学出版的方向[J].现代出版,2012(1):67-69
[12]陈香.大学出版的选择:建一个商业帝国,还是承担文化使命?[N].中华读书报,2012-11-14
[14]肖启明.大学出版精神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中国大学出版发展文化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收稿日期:2013-07-18)
9.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研究 篇九
作者简介:张力力,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辅导员,企业管理硕士,210098;汪俞辰,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学硕士,2012年入学,21110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道德准则,更是每一位公民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和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强调诚信的重要性。高校作为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新的重要阵地,大学生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主体,学术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的重点。随着学术事业取得的较大发展,大学的学术环境并非理想中的一片净土,高校学术界也暴露了学术不端和学术失范等学术问题,所有这些高校学术界的问题和现象直接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于学术研究的认知和态度。只有通过有效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来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水平,才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学术科研人才,实现学术的健康增长,保证高校持续创新的活力。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主要现象
1.大学生课程考试作弊现象。由于受到社会中出现的急功近利、不讲诚信以及学术浮夸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业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是校园中较为普遍且屡禁不止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大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大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将高等教育当成是进入社会的一种“谋生”渠道,导致大学生在课程结课考试中出现考试作弊的不诚信行为。近年来,不少大学生为了获取较好成绩,不惜在考试中不择手段进行作弊,作弊手段层出不穷,从交头接耳、夹带纸条、偷看书本等较“低劣”的手段发展到手机作弊、耳入式耳机等“高超”的作弊手段。这些不诚信行为,不仅欺骗了授课教师,耽误自己的学业,而且不利于大学生的诚信品质的培养,给校风学风的建设带来巨大的负面作用。
2.大学生论文抄袭、剽窃现象。学术论文的抄袭、剽窃,是指非法地将他人所有的智力成果占为己有。近年来,学术界不正之风较为严重,已经波及高校科研道德教育,“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会抄不会抄”甚至成为了一些大学生的“至理箴言”。并且现在学术抄袭、剽窃的手法也很多,如“全篇搬用法”、“隐性剽窃法”、“署名抄袭法”、“拼凑法”等。
3.大学生学术数据造假现象。学术数据造假,就是论文数据的编造,调研数据、实验报告以及研究成果均存在造假行为。有学生为处于评奖评优、完成作业任务等不良动机,随意填写调研数据或实验数据,并依此为据编撰实验报告或调研报告。还有学生为了评奖评优,东拼西凑学术科研成果或论文篇数,或请求老师在发表文章时将自己的名字署上。学术数据的弄虚作假,造成了部分大学生只是重复一些无聊的文字写作,造成了大量低水平的学术重复和学术“泡沫”。
二、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系建设缺失的因素分析
1.高校学术诚信环境不良。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更为前提性的问题是学术环境问题,这是一直以来被忽视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导致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出现,从而影响了大学生在决定自我行为模式时与诚信背离,给大学生的诚信观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尤其体现在学术诚信方面。有些大学生或缺少坐冷板凳的毅力,或在评奖评优时不甘于落后于人,往往受到某种功利因素的驱动,草草浏览几本书,草草撰写学术成果,急就成篇,甚至出现抄袭剽窃,全篇搬用现象,从而造成学术产品泛滥成灾的现象。
2.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的缺失。高校学术诚信教育缺乏系统完整的科学道德和行为规范教育是造成学术诚信教育缺失的重要原因。长期以来,高等教育将学术诚信教育简单化,实效性低下,诚信理论教育被形式主义地对待,甚至抛弃理论的实质内容,彻底地将诚信理论变成空洞的教条。并且诚信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手段和方式枯燥、流于形式,常常与学生和社会生活相脱。这种不分对象、内容、场合的“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引起了学生对学校德育以及学术诚信教育的抵触与反感,严重影响了德育以及学术诚信教育的实效性。
3.大学生学术诚信制度建设的缺失。目前,有许多学校把学术规范和学风建设纳入到制度建设当中,但问题是大部分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内容空泛,缺乏可操作性,致使学术诚信建设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薄弱环节。有些高校学术的规章制度在内容上几乎就是教育部文件的复制,缺乏针对本校实际情况的具体而翔实的内容。并且规章制度缺乏严明的规定而易于产生分歧,影响制度的实效化,造成某些规章制度的形同虚设。此外,高校缺乏硬性的`对学生学术诚信的道德评价量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引起学术失信。对于考试作弊行为,只要不被发现或被揭发就安然无事,这种学术失信行为成本付出的代价非常低廉,也是导致大学生学术行为诚信危机的一个原因。学生管理工作也存在问题,当前高校中的诸多领域和部门存在弊端,特别是一些与学生工作有关的职能部门,还未建立起合理、健全、有效的管理机制,存在着制度缺乏、管理松懈、监督不力的现象,这些现象对学生诚信教育都产生了负面影响。
4.大学生主观上缺乏学术诚信意识。一方面,大学生学术意识淡薄,学术问题意识缺乏。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道德评价能力,缺乏理性思辨和分析选择能力,再加上学术诚信监督机制、学术失信惩戒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大学生的学术意识淡薄,学术积累能力薄弱。另一方面,大学生学术浮躁心态影响着学术诚信问题。由于社会上功利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冲击,部分大学生患有学术“浮躁病”,并没有把心思完全用在学习上,因此学术诚信就成了“浮躁病”的“牺牲品”。
三、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系建设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大学校园是精神文明的先行之区,大学应该率先树立诚信风气,加强对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制度建设的内容和大学生学术诚信主体性建设。
1.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制度建设的内容。(1 )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档案。在高校中,建立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档案,并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管理查询系统。建立大学生学术诚信档案,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如实记录学生在学校的诚信记录,对学生的学术规范实行动态管理,从而能够使学生自我确立学术诚信目标和学术诚信意识。大学生学术诚信信用档案的建立将有助于在校大学生学术诚信意识的培养,推动大学生学术规范常态化、机制化的进一步完善,营造良好的大学学术氛围。(2)采取教师引导、学生自律的双向管理体制。以往的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体制都是以教师为主导,以教育灌输为主要方式,效果不佳。因此,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要以学术诚信教育为基础,更加注重大学生主体学术诚信意识培育。用理论教育与学生主体自我培育相结合,主动地建立一套学术诚信道德观来指导学习和生活,使学术诚信确实地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3)建立学术诚信的监督机制。建立学术失信网上公示制度,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度的监督。同时,建立专门的学术监督结构,专门宣传和执行有关学术规范,监督检查各种学术失信行为及防治情况,加强监督的作用和力量。还可以进一步发动校园媒体舆论对学术诚信的监督,在有关通告栏、网站定期公布学术失信等行为。(4)健全学术诚信的奖惩制度。对在学术诚信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进行表彰和奖励,形成学术诚信至上、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同时必须遵循从严治校方针,加大对有诚信缺失学生的查处、惩戒力度。对违法学术道德的行为,要视具体情况给以批评教育。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影响极其恶劣的行为,在充分了解事实真相的基础上,进行严厉的惩罚。
2.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学术主体自律建设。大学学术研究人员要制定自己的道德准则,完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机制。大学生要在学术上做到学术自律,高校的学术道德建设才会健康发展。遵循学术诚信,坚守道德底线,是一个大学生之所以能够从事学术研究的道义基础,我们每一个负责任的大学生应当有一种“以诚信为本”的内在精神追求,坚决反对抄袭剽窃、弄虚作假等行为,尊重他人学术成果。我们每一个以学术为业的大学生都必须认真对待,身体力行,从学术自律做起,坚守学术伦理,承担学术责任。
加强和推进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制度体系建设,既要靠大学生自觉的学术自律,也要靠外在制度规范的他律,构建全方位诚信制度体系,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只有不断地改进学术研究的方式、丰富学术规范教育的内容,才能适应大学生学术规范发展的环境,才能把握大学生学术道德发展的方向,促进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宇航。当代大学生学术诚信缺失的原因和对策探析[J].教育求索,2011,(12):191-193.
[2]黄核成,陈晨。缺失的“契约精神”:大学生学术不端原因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94.
★ 制度体系建设
★ 体系建设专员岗位职责
★ 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 如何建设电子商务的信用体系
★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自查报告
★ 电力企业会计内控体系研究
★ 惩防体系建设工作鉴定
★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座谈会发言材料
★ 全方位推进党内制度体系建设
【剑桥大学学术研究】推荐阅读:
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的演讲08-03
剑桥少儿英语新版剑桥二级上册教案06-14
英国剑桥医院经验09-08
剑桥英语入门10-24
剑桥儿童英语展示课08-19
剑桥少儿英语优势12-15
剑桥少儿英语一级上07-24
剑桥少儿英语三级试题09-22
剑桥预备级下教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