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12篇)
1.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一
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马亚翠
(中共眉县县委党校 陕西眉县 722300)
【摘 要】 本文分析了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在创新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在规范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上实现突破;在推进旅游区开发建设上实现突破;在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效应上实现突破;强化队伍,在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
上实现突破。
【关键词】 旅游业;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旅游业是眉县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为了强力推进“旅游兴眉”战略,为突破旅游发展尽智出力,近期,我们对眉县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努力地方向等进行了专题调研,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地对策和建议,供各部门在工作中参考。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1、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旅游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眉县旅游业快速壮大,2001年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景区,2007年成功创建成为陕西省旅游强县,目前眉县已初步形成了以太白山旅游为龙头,张载祠文化游、扶眉战役纪念馆红色游、西部兰花园观光游等多种旅游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大旅游格局。太白山旅游区目前由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和汤峪旅游服务区三部分组成。汤峪旅游服务区目前拥有宾馆、饭店30余家,其中三星级3家,二星级5家,区内从业人员2万多人。从经营状况看:近五年,眉县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亿多元,上交税金2000多万元。近十年间,每年入园总人数一直徘徊在20万人次左右,两园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景区门票。从客源市场看:客源市场主要以本省西安、宝鸡、咸阳旅客为主,省外游客多集中在甘肃天水、山西运城、河南、宁夏一带。客源对象均以中、高收入为主,多为周边行政、事业、企业单位组团游玩,兼顾学生。年龄多以15—45岁为主。综合分析眉县旅游业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效,总体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规划编制超前到位。2009年,县委、县政府重新编制了《秦岭·太白山国际生态旅游度假产业新区总体规划》和《起步区控制性详规》,为太白山旅游突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景区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太白山旅游区的基础设施、服务设施、景点建设等已初具规模,基本实现了“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
———客源市场稳定延伸。目前,已形成了以关中地区为基础市场,陕北地区、西北地区为近程辐射的一级客源市场,以西南地区、华中地区为远程辐射层次的二级客源市场和以及以沿海地区、海外市场为主的三级客源市场。
———产业效益日趋凸显。通过发展旅游业,眉县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员近3千余人,间接从事旅游从业人员近2万余人,使眉县人的市场经济意识远远超前于周边县区,太白山、红河谷森林动植物资源、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切实有效保护。
2、发展优势
一是旅游资源丰富独特。眉县山青水秀,风景名胜颇多,特别是太白山,形成了不同于其它名山大川的独特魅力,“太白积雪六月天”是“关中八景”之一,第四纪冰川遗址世界罕见。二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眉县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城,是西周部落发祥地之一。历史名人众多,人才辈出。2003年在杨家村出土的27件西周青铜器,被考古界称为“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之一”。三是气候适宜物产富饶。素有“水果之乡”之称,是全国猕猴桃基地县和名优杂果县,提子葡萄、草莓、大樱桃、辣椒、核桃、甜柿子以及“太白酒”远销省内外,丰富的物产为发展旅游购物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眉县东距古城西安120
公里,西距宝鸡50公里,陇海铁路、西宝高速、310国道、法汤高速、关中旅游环线穿境 而过,西宝高铁已正在筹建之中,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仅9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3、发展机遇
一是休闲旅游大众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新机遇。从现实看,我国休闲消费已步入大众化阶段,连续十年的“黄金周”使人们逐步养成了休闲消费的习惯,连续三年全国人均出游率超过1次。二是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已正式颁布实施,眉县处于关天经济区的核心地带,特别是关天规划提出要建设五大文化产业园区、五条精品旅游走廊、六大旅游精品区。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突破太白山旅游业可谓正当其时,大有作为。三是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央高度重视旅游经济发展,省上也制定了《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市委、市政府将太白山列为建设文化旅游名市的四大品牌之一,加快建设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这些都是我们突破旅游发展的重大机遇。
二、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突破发展的氛围不够浓厚,整体合力不足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二是旅游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和创业精神亟待提高。眉县旅游工作者的思想观念还不够超前,尤其缺乏敢拼敢创,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三是干部群众对突破旅游发展的参与意识不强。
2、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一是旅游区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太白山森林公园开发初期由于处在创业阶段,许多宾馆、饭店随意建造,规划布局不尽合理,加之服务区内宾馆、饭店大都是在90年代前后建设的,多年来很少进行装修改造,设施老化陈旧,与4A级景区的要求差距较大。二是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缺乏深度挖掘,产品组合度低。从眉县旅游业发展实际看,缺乏攀岩、蹦极、水上娱乐、演艺、民间文化展示等互动性的体验项目,缺乏对温泉资源的深度挖掘,从战略上没有把太白山的景区与温泉的娱乐开发项目很好地组合起来,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独 有的品牌效应,限制了产业的整体发展。三是旅游资源开发整合不够。太白山森林公园和红河谷森林公园门票收费没有实现“一卡通”、“一票制”,从而无法形成整体经营的合力
和规模,在与外地网络、旅行社联络以及宣传推介上,还存在各自为政,散兵作战的现象。同时,全县有价值的旅游资源缺乏统一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完善的整体旅游网络。
3、宣传促销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一是人力财力投入不足。眉县的旅游市场营销资金和人力资源投入相对不足,导致旅游宣传营销达不到预期的目标,难以实现“蝴蝶效应”。二是对主客源市场的潜力挖掘不够。对客源市场中现实的、潜在的客户群重视不够,如果能将本县的农村游客市场、甚至全市、全省的农村市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经济效益也是十分可观的。
4、管理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激活
一是管委会的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未能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整合和管理。二是企事不分也束缚着两个公园的健康发展。三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运行机制。
三、突破旅游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举县一致,在创新发展理念上实现突破
一是形成举县一致抓旅游的生动局面。二是找准发展重点,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在开发眉县特色自然资源、特色地方文化、特色旅游产品方面下功夫,使旅游业成为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2、激发活力,在规范管理体制机制运行上实现突破
一是健全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加快建立“政府主导、高端发力、书记县长一齐抓”的工作机制。建议成立眉县旅游局,对全县的旅游进行统一开发和管理。二是强化太白山旅游
区管委会的行政管理权。三是树立大太白山观念。建议把营头镇———汤峪镇沿山(现环线 以南)地区划入旅游区范围,扩大太白山旅游区的规模和容量,按县级市的规模进行规划设计建设,为太白山旅游区未来发展打好基础。四是要解决好企事不分的问题。形成“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干事热潮。
3、规划引领,在推进旅游区开发建设上实现突破
一是设立突破太白山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议县财政每年安排300—500万元,加大对太白山服务区的宾馆、饭店、游乐、交通、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改造。二是加大温泉旅游开发建设力度。通过开发休闲、度假、康体健身、观光娱乐、疾病疗养等产品,使“温泉”成为太白山新的卖点。三是抓好太白山景区景点包装。要精心策划包装世外桃源、四嘴 山、七女峰、泼墨山等景点,完成三国古栈道修复。同时,要通过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历史记载给太白山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以现场情景歌舞戏剧、历史经典故事影视作品展演、社火、篝火晚会等文化快餐,增添文化底蕴,做到“天天有活动、月月有看点、季季有亮点、年年有主题”,全方位打造体现特色文化内涵的旅游精品。四是加快张载祠的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加大张载祠的建设力度,积极举办张载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挥“名人效应”,增强旅游文化内涵。
4、创新载体,在扩大旅游品牌宣传效应上实现突破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扩大旅游品牌效应。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各企业共打“太白山”品牌,鼓励开发太白牌旅游纪念品和小商品,使企业借太白山的知名度来扩大市场,太白山借成熟企业的市场来提升人气,通过借势发展达到双赢的目的。二是加强旅游文化的发掘研究,不断提炼更多形象生动、脍炙人口的宣传词,加强对外宣传,提升宣传效果。三是对外宣传上既要体现整体性,又要强调层次性。建议对县内的旅游资源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由政府统一包装、整体对外宣传;针对游客中的不同人群,有针对性的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大力度的宣传 促销活动。四是以“更高、更快、更强”的理念,创新宣传营销方式。要继续利用电视、网络等多种传媒手段,进行高密度、广覆盖的宣传促销,加大在新闻媒体的宣传力度。加强对特定区域、特殊人群的宣传,重视对学生、文化名人的宣传,通过他们的口碑扩大宣传效应。创新宣传的载体,在搞好“两节一会”的基础上,积极策划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扩大太白山的影响。五是加强旅游精品线路的宣传推介。以建设“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为契机,积极开辟旅游精品线路,形成良好的互动效应,借梯登高,借势发展,借力突破。
5、强化队伍,在提升旅游业服务水平上实现突破
一是切实加强旅游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切实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推进旅游业突破发展。
【参考文献】
[1] 2010.1.12.眉县县委十四届八次全委会报告.[2] 2009.太白山旅游区工作情况汇报.
2.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二
随着生态旅游热的逐渐兴起, 近年来各地开始积极打造生态旅游景观, 形成了大量生态环境良好的保护区, 比如森林、湿地等。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 利用生态自然环境带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 但同时由于游客增多, 也会对自然生态保护区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危害, 尤其是一些素质较低的游客, 在参观游览的过程中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破坏, 比如随手扔垃圾、践踏草坪等现象时有发生, 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
2 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的风险分析
2.1 增加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难度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提升当地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但是由于游客的素质不一, 在旅游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污染环境的行为。同时, 由于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盲目进行开发, 也会导致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出现较大的问题, 增加了自然保护区的开发管理难度。比如在生态旅游区经常会出现游客随地扔垃圾、烟蒂, 或进入不对外开放的区域, 这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有的地区为了方便游客, 在旅游景区内修建了大量的宾馆、道路等基础设施, 使得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被打乱, 土地资源被占用, 对环境的协调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2.2 生态旅游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带来威胁
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也是自然保护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 尤其是在一些以野生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中, 但是由于过度的旅游开发, 使得游客数量猛增, 很多游客在进行参观的时候, 有一些不文明的行为, 比如攀爬树枝导致树枝断裂, 采花摘果, 野外用火, 惊扰、轰赶动物等, 这些现象对动植物的生长活动会带来很大的威胁。
3 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的策略
3.1 科学规划
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 是促进经济和自然双赢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适当地开发和利用, 可以有效地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利用效率, 使得自然保护区发挥其经济效用。在进行旅游开发的时候, 应该要进行科学地规划和论证, 不仅要经过专家的论证, 还要经过环境评估, 然后具体实施, 旅游景区的开发不能与自然保护区的整体规划相悖。在开发的时候, 应该要遵照循序渐进的思路和原则, 科学合理地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空间进行开发, 实现以点带面的滚动开发, 在不增加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压力的前提下一点点加大开发的力度, 从而形成独特的旅游品牌, 通过旅游资源的整合, 打造旅游的精品。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的时候, 应该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放在第一位, 这是一个基本准则, 任何开发活动都不能危害到自然保护区的和谐发展, 要切实保护好生态多样性, 对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进行严格地保护, 防止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进入核心区, 对自然保护区带来毁灭性影响。
3.2 保护第一、旅游第二
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 应该有一个主次关系, 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是自然保护区, 其次才是生态旅游, 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之间的关系, 要深刻地意识到, 在自然保护区内发展旅游不是目的, 而是一种带动自然保护区的手段, 发展旅游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到自然生态保护区, 从而在未来的生活工作过程中能够加强自身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所以, 在开展旅游的时候要做到保护第一, 开发的旅游区域只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 不能在核心区域开展旅游。而且相关部门要对旅游活动进行控制, 比如对旅游线路、旅游的强度、旅游人数等, 都应该要进行规范, 要将其控制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使得游客在游览的时候, 不会造成自然保护区的超负荷运转, 从而能够达到旅游经济水平提升以及景区保护双赢的局面。同时, 要加强对景区的管理, 对于安排进入旅游场地的人数要进行控制, 避免严重的环境污染。
3.3 做好生态保护的宣传工作
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 应该要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 对游客进行宣传教育, 使得进入生态旅游区的游客能够更加自觉地参观游览, 不会出现一些违反规定的行为, 在游山玩水的时候, 也能做好周边环境的保护。比如游客自己在游览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进入禁入地区等, 从自身做起, 保护景区。在生态旅游区的宣传过程中, 应该要对主次关系进行分析, 把握环境保护过程中的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的原则, 对生态旅游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进行统筹, 从而使得生态旅游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可以同时进行。对此要提高生态旅游区的工作人员的意识, 使得他们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能够加深对生态旅游区的发展规划的认识, 能够对国家针对生态旅游区发展制定的各项政策方针进行深入研究, 能够有一种明确的珍稀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意识到珍惜动植物带来的旅游经济效益, 从而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保护, 对各种珍惜动植物加强保护, 为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4 完善生态旅游区的监督管理
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旅游开发, 是促进经济水平提升的一条途径, 在提升了经济水平的过程中, 也应该要做好对生态旅游区的监督管理, 其中旅游景区要积极发挥相应的作用, 根据自然保护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 比如对每天的游客数量进行设定、对游客旅游过程中应该要注意的事项进行确定, 对各种违章行为进行处罚的措施进行确定, 从而使得自然生态保护区的管理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实施严格地监督管理, 加强对生态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问题的解决。在监督管理过程中, 要落实具体的责任, 如果一旦发现任何违规行为, 则要找到相应的责任人, 对问题进行处理, 防止事态严重化。要将责任人的考核与日常工作进行挂钩, 使得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责任可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3.5 增加投入, 完善设施
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应该要逐步完善基础设施, 使得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各种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从而能够有效地预防游客由于一些特殊情况对自然保护区产生的破坏行为。在生态旅游景区应该要配备科普解说系统, 建立自然博物馆, 通过多媒体技术, 向游客介绍更多景区相关的知识点、文化等内容, 从而积极发挥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发生态旅游的目的, 而且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加强对游客的引导, 从传统的文字引导转向电子媒体的引导, 可以使得游客在游览的时候对这些提醒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和兴趣, 从而能够遵守相关的规定, 做好生态旅游。
4 结语
在自然保护区内开展生态旅游, 是提高经济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但是在开展生态旅游的时候, 也会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动植物资源带来威胁。对此, 要积极加强对生态保护区的旅游开发的规划以及管理, 做到合理开发、严格管理, 引导游客在游览的时候以身作则, 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的自然保护区数量逐渐增多, 自然保护区的生态风光趋向良好, 因此很多地区都开始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分析了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潜在威胁, 并且提出了应对策略, 旨在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风险,对策
参考文献
[1]翁锦泅.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行性及风险分析[J].绿色科技, 2013 (12) .
[2]匡霞.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风险及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23) .
[3]文军, 魏美才.我国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生态风险及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3 (29) .
3.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旅游业 SWOT分析 安徽泾县 对策
一、泾县概况
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境西部,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以丘陵低山为主,平原所占面积极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自古素有“汉家旧县,江左名邦”、“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据《后汉书·明帝纪》“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
二、内外部环境分析
1.优势 Strengths
(1)自然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泾县境内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太平湖;一望无垠、涛声阵阵的蔡村竹海;茂密葱郁、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犹同颗颗珍珠点缀在泾川大地。源于黄山北麓的青弋江,在万山丛中左右潆洄,沿途风光无限,四时景色宜人。泾县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是周边城市居民呼吸清新空气,躲避城市环境污染的好去处。
(2)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泾县是光荣的革命老区,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王稼祥故居、茂林激战地遗址等是泾县乃至全国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泾县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
(3)文房四宝之一宣纸与四大名笔之一宣笔的源产地。泾县是“纸中之王”宣纸的发祥地,著名的宣纸之乡,是正宗宣纸,宣笔的生产地。“红星牌”宣纸是“中国名牌产品”,巨幅宣纸“千禧宣”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称号,特别是泾县宣纸制作技艺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节目,让宣纸走上了世界。
(4)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具有徽派建筑风格的査济古民居建筑群、李白留下不朽诗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具有明清建筑风格的赤滩老街、黄田洋船屋、茂林古镇等旅游资源都闻名遐迩。
(5)良好的区位条件。泾县背靠黄山,北通九华山,是旅游者体验徽州文化的一个选择。泾县距离江浙沪地区近,腹地范围广阔。同时,泾县交通便利,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修葺完善,是前往黄山的必经之路,可进入性得到一定的保证。
2.劣势 Weakness
(1)可进入性不是很高。泾县位于皖南山区,从江浙地区前往乘汽车至少三个小时以上,对于更远如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游客来说,前往泾县需要花费时间过长。游人可能会更倾向于别的旅游景点。
(2)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泾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支持旅游发展的财政支出有限,且基础设施依旧不完善,某些地区只有基本的乡村公路。景区的服务设施也有待提高。
(3)知名度不高。泾县虽作为宣纸之乡,但是其知名度在全国范围内依旧不高,只在周边地区有一定的知名度。
(4)缺少专业性的旅游人才。泾县过去长期不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导致专业性的旅游人才缺乏。而人才恰恰是一个产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3.机遇 Opportunity
(1)乡村旅游近年受欢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化问题愈发严重,环境污染如雾霾等问题促进了人们前往乡村旅游的步伐,泾县作为皖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的地区吸引着游客的眼球。
(2)政府政策支持。泾县所属宣城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支柱产业,把宣城市建设成经济强市,旅游强市和生态强市,并努力把宣城打造成苏浙沪的“后花园”。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认真实施向东发展战略和“一主两翼”发展战略,旅游经济呈现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3)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经过大力招商引资,一大批大中型企业纷纷落户泾县,经济实力将会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将不断加快。
4.威胁 Threats
旅游产品具有相似性,竞争压力大。泾县作为徽州古民居聚集地面临着西递宏村的强大威胁,规模及知名度都没有歙县大,可进入性也没有西递宏村高。旅游业发展也较晚,而江浙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红色旅游也面临着其他多处地方的威胁。
三、SWOT策略分析
SO战略WO战略
加大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吸引城市游客。
加大宣传文化旅游,红色旅游等,让游客在欣赏泾县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泾县悠久的历史文化。政府加强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对外宣传泾县旅游形象,吸引更多海内外游客前来游览。
ST战略WT战略
确立泾县旅游形象,突出泾县特色,打造品牌。
加强与周边城市旅行社合作,将泾县放在江浙或黄山游览线上。学习旅游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找到自己不同之处,重点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外宣传,提高知名度。
泾县作为皖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徽州文化等等都是她的重要资源。泾县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结合实际,扬长避短,在政府的引导下,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4.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四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摘 要
临沂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留下了大批革命战争遗址、遗迹和革命历史纪念地,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且相对比较密集,为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市场空间的开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缺乏认识、经济发展不充分等原因,临沂市红色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只着眼于当前利益没有立足于长远发展。
关键词:临沂市; 红色旅游 ;发展现状 ;对策分析
临沂市作为曾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巨大牺牲和贡献的革命老区,拥有众多的革命纪念地和革命政权建设纪念地。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青山革命烈士陵园等,这些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开辟红色旅游热线,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宝贵财富。
二、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赋存介绍
临沂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历史,红色旅游资源多样,分布广泛,内涵丰富,被旅游专家誉为“两战圣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中国现代史上,沂蒙老区与井冈山、延安、太行山、大别山齐名,是全国五大著名的革命老区。临沂的红色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一)以八路军 115 师、新四军、华东野战军转战路线为主线的革命历史遗迹。包括党政军机关旧址、战场遗址、伟人足迹和红色纪念建筑。主要有:
1.以夏蔚镇王庄为中心的沂水红色旅游区域。
2.以马牧池为中心的沂南红色旅游区域。3.以大店镇为中心的莒南红色旅游区域。.以河东区九曲镇新四军军部旧址和华东革命烈士陵园为主体的临沂市内红色旅游区。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5.蒙山红色旅游区。6.孟良崮战役遗址。.以在青山战斗遗址为主体的费县红色旅游区。
(二).以沂蒙精神为主线的红色文化遗产。
沂蒙革命老区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体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涌现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纪念地以及红色歌曲、红色文学、红色影视等文艺作品及其题材等诸多方面。
(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一批红色典型。
建国后,沂蒙人民继续发挥沂蒙精神,艰苦奋斗,创造了新的奇迹,先后有厉家寨、王家坊前、高家柳沟三个单位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表扬,其中以 1957 年 10 月 7 日作出的“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批示最为著名。这三处地方,现在也都建立了毛主席批示纪念馆,而且经济发展情况都不错,也属于红色旅游资源的范畴。
三、当前临沂市红色旅游发展状况分析
(一)在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绩。
早在2004年,临沂市就已启动了红色旅游发展战略,并做了大量工作。时至今日临沂市在红色旅游方面已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首先,逐步开发了一大批富有教育和革命纪念意义的优秀红色旅游景区。从2004年确立了在沂蒙山区高标准的建设好一批红色旅游区,打造出一批在国内具有震撼力的红色旅游精品,把临沂市建成红色旅游强市的发展目标以来,在山东省政府和临沂市政府的共同努力下,老区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了一大批红色旅游区。
其次,红色旅游品牌已叫响全国,旅游业成为沂蒙山区的一大特色经济。
第三,“开发一方红土,致富一方百姓”,红色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临沂市旅游业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临沂市红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2.开发资金缺乏。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3.旅游业发展滞后。
4.各红色旅游景点发展不平衡。
5.红色旅游活动形式较单
一、死板,吸引力不足。
6.景区配套设施不够完善。
7.红色旅游产品在全市旅游产品体系中仍属于:“跟着角色”而不是“领跑产品”。8.尚未形成区域联合的工作机制。
(三)关于临沂市红色旅游业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
1.进一步扩大红色旅游的综合效益,注重整体有效规划。
发展红色旅游应当注重综合效益,把政治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使红色旅游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从而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2.提高认识水平,加强开发管理。
在开发过程中特别要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认识水平和重视程度,只有地方领导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本地区的红色旅游发展才能切实按照国家重点红色旅游区的发展目标,做好旅游线路规划,打造本区鲜明的红色旅游的主题形象.3.深挖资源潜力,加大宣传力度。
抢救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历史文物,深挖红色旅游资源潜力,并大力宣传,让人们充分认识到沂蒙山区红色旅游的价值是搞好沂蒙山区红色旅游的关键。4.广泛争取资金,搞好旅游开发。
发展红色旅游,包括旅游资源的挖掘、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旅游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工作都需要大量资金。5.科学合理规划,促进资源整合。
临沂市搞红色旅游不能只是跟在其它革命老区后面学习,而应该在资源开发的起点上就突出旅游产品的特色,增强吸引力。沂蒙山区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革命遗迹、山东民俗、生态旅游等多种旅游资源、兼备,所以在红色旅游发展中应兼顾传统旅游业发展,在旅游规划中将各种旅游相结合,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突出“绿色沂蒙”一自然风光游、“红色风情”一革命圣地游、“文韬武略”一文化怀古游3 大主题,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将红色旅游做成临沂市的一大特色产业。
6.加强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对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在交通、餐饮、住宿及其它各项配套服务中凸显优势,在方便游客的同时,吸引更多游客的到来,促进红色旅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游的发展,也带动革命老区和红色旅游区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7.搞好职工培训,提升旅游品位。
临沂市发展红色旅游除了要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外,还要注重旅游服务,以提高旅游品位.8.与民俗旅游、健身旅游、劳动休闲旅游相结合,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
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生产活动,吸引旅游者参与其中,加深游客的印象和受教育的效果。
结 论
红色旅游是反映中华民族革命英烈们为保护民族、振兴中华而戮力同心、同仇敌忾的团结奋斗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民俗文化、共产党人的光辉业绩与革命精神,生动地融入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形态。发展“是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一个好形式,是一件利党利国利民的实事好事”。
在红色旅游业的发展道路上,临沂市要立足于长远发展、坚持科学发展,吸取其他各地的经验教训并结合临沂市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打造“沂蒙” 品牌,促进临沂市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路子,保持其持久的生命力,从而推动临沂市旅游业及经济的发展。
济南大学学年论文
参 考 文 献
5.项目实施的风险分析及对策措施 篇五
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一个产品从它的研发到投入市场再到消费者购买使用它,这些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主要包括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融资风险、环保风险、金融风险和经营风险等,面对这些风险我们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提前制定出一套完整的企业风险评估报告并筹划出相关的对策,争取将企业的损失控制到最低。
一、政策风险
经济政策风险是指在建设期货经营期内,由于所处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变化,致使实际的经济效益与预期的经济效益相背离。对经济环境和经济条件,应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宏观经济环境与经济条件的变化,是指国家经济制度的变革、经济法规和经济政策的修改、产业政策的调整及经济发展速度的波动。
从本项目来看,公司面临一般企业共有的政策风险,包括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可能对项目今后的运作产生影响。
对策:
1、公司将在国家各项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汇聚各方信息,提炼最佳方案,统一指挥调度,合理确定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
2、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管理水平,降低营运成本,努力提高经营效率,形成公司的独特优势,增强抵御政策风险的能力。
二、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变动,这些因素来自公司外部,是公司无法控制和回避的。随着潜在进入者与行内现有竞争对手两种竞争力量的逐步加剧,我国温室蔬菜行业具有营运主体多、小、散、乱,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且处于无序状态的特点。因此温室蔬菜企业为了生存及竞争的需要,会采取“价格战”策略打击竞争对手,因而引起公司产品价格波动,进而影响公司收益。生产的产品遇到强有力的对手而竞争不足;原料、燃料供应不足;产品实际价格与预测发生偏离而引起产品滞销待销等。
对策:
1、规范内部管理,固化运作流程,实现对经营流程各环节的优化和控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2、搭建统一的业务应用平台,实现采购、销售、仓储、配送、技术开发、质量、计量集成管理和数据共享,帮助企业科学制定销售、采购、加工和配送计划,提高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
3、财务数据从业务数据自动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财务核算、财务分析和资金周转效率。
4、建立科学、实时、准确的成本核算系统和统计分析系统,满足经营分析、绩效考核和管理决策需要。
5、实现全过程的客户关系管理,密切顾客联系,科学进行顾客需求和行为分析,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6、实现密切联系客户,及时掌握资金和订货动态。
7、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组织能力,确保战略实施。
8、全面收集、整理、分析和展现数据,支持管理决策。在项目初期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比如其需求量和现有供应量,减少项目上马的盲目性。
10、发展长期性稳定性客户,签订具有担保性质的长期购买协议。充分发挥价格优势,选择适当的产品定价策略。
11、前期通过促销的方式进行推广,另外着手在网络上发展与个性化软件上下功夫,做好服务工作,不断拓展业务空间;力争在个别较大的农家乐寻找突破口。
三、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不同的资本结构而对企业投资者的收益产生的不确定影响。财务风险来源于企业资金利润率和接入资金利息率差额上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的比例的大小。借入资金比例越大,风险程度越大;反之则越小。
作为农产品生产制造业,本项目的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在项目实施之前,实施后财务风险较小。
对策:
1、实行严格的资金借贷和运用审批制度,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和资金市场成本变化,调整资本结构;
2、使投资项目尽快产生效益,提高资产盈利能力,降低投资风险;
3、加强对业务收入、业务支出、日常现金等的管理,在保持较高的流动性的基础上,减少资金占用,为公司扩大投资提供现金流;
4、加大资本运营的力度,构筑和拓宽畅通的融资渠道,为企业的资金供应建立稳固的渠道,为公司的发展不断输入资金,同时完善公司自身的“造血”机制;
5、加强对资金运行情况的监控,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施财务预决算制度;
6、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规章制度,把可能发生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7、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风险,包括各种自然灾害、火灾、战争、政策变化、人为事故等。
8、为避免企业在发生意外及其它各种不可抗拒因素给企业造成损失,将在财务预算中拨出专款,购买各种保险以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
四、管理风险
项目的实施有一定的周期,涉及的环节也较多,在这期间如果出现一些人力不可抗拒的意外事件或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的变化,公司组织结构、管理方法可能不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将会大大影响项目的进展或收益。
本项目融资成功后,相应在项目管理、资金运筹等诸多方面对合作公司均提出了高的要求。公司内部管理中存在诸如成本控制、人员变动、资金运营等方面的不确定性,将为公司的运营带来风险。如何减少管理风险是本项目运行过程中必须予以关注的。
对策:
1、项目融资成功后,吸收具有丰富投资管理、运营管理方面经验的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管理层;
2、规范公司治理,制定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保障股东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3、加强对管理人员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内部培训、外部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
4、推行目标成本全面管理,加强成本控制;
5、倡导组织创新、思想创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五.技术风险
大多数成长型企业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自身问题和技术问题,其中技术问题又是根本性的问题。而人才优势技术的关键,如果企业缺少人才就会使公司生产能力和整理竞争力降低,造成施工单位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缺少经验等。最终导致公司产品生命周期短,性能不稳定,不能使顾客满意。公司核心农业技术人员应保持人员的稳定性,还需要不断招聘专业人员,维护并开发温室大棚。对策:
1.拓宽对人才的招聘渠道,主要以网络招聘、招聘会、内部推荐、报纸刊物为主。
2.提高员工职业技能水平和管理水平。
3.向广大客户征求意见,对产品不断进行改进,增强竞争力。
4、引进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团队,保持农业技术团队的稳定性。并以分配股权的方式,共同发展 六.环境风险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在环境风险事件中,污染受害者大多是农民、渔民等个体,受害者范围广不易理赔;另一方面,环境风险事件发生后,企业也将背上沉重的包袱,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严重后果。而本项目正是农业项目
对策:
一、在项目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如:受气候的影响大棚整体结构,采用机械设计原理改变原有的结构。
二、估计项目的环境责任风险。
三、投保环境风险。
七.经营管理风险
经营风险是指公司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
导致公司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或由于汇率的变动而导致未来收益下降和成本增加。管理风险主要包括机构重叠,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各部门职能分配不合理,导致职能部门过于牵制,基层意见不能有效的反应到管理层。管理层对人事的任免不合理,官僚主义,导致人才的外流等。对策:
一、建立储备基金帐户。
二、建立有效的基层向高层反映情况的体制。
6.新疆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篇六
新疆入境旅游市场分析及发展对策
文章把波士顿矩阵法引入旅游市场的分析,在对新疆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期接待境外游客数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波士顿矩阵法的`计算,建立了新疆境外游客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并对来疆旅游境外游客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疆在拓展境外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境外旅游市场的建议.
作 者:周立学 马倩 楚新正 ZHOU Lixue MA Qian CHU Xinzheng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刊 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4(3)分类号:F592关键词:入境旅游市场 旅游市场竞争态模型 新疆
7.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七
1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能力逐步增强,我国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消费观念已深入人心。2013年我国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2.62亿人次, 收入26 276.12亿元。而大连市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港口城市, 经济发展位于全国前列,旅游业也相应地取得了较快发展,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1区位优势明显,旅游资源丰富
大连市地处东北,背靠东北平原,面朝黄渤海,是东北地区最为重要的出海通道。辖区内拥有大连港、旅顺港码头,哈大高铁,交通便利,为中外游客往来大连创造了极为有利的交通条件。海洋资源丰富,海产品品种众多。市郊多丘陵喀斯特地貌,有千山余脉贯穿全市,植被茂盛,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
1.2行业发展迅速,规模逐步扩张
大连市旅游业发展速度快,游客接待总量从2004年的1 652万人次上升到2013年的5 349.9万人次,10年间翻了两番。旅游总收入从2004年的170.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900.8亿元,增长了4.3倍。同时,旅游业增加值占大连市服务业和整个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在2013年分别达到27.5% 和11.8%。
1.3城市知名度高,品牌特色鲜明
大连作为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在经济上取得了较快发展,同时也为其赢得了较高的城市知名度。20世纪90年代末,大连市政府又提出了“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城市宣传口号,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品牌影响力。一个开放、国际化、环境宜人的大连已深入人心。依靠大连市政府的有力支持,大连市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2大连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2.1游客接待量季节性差异大,制约进一步发展
大连市虽属于沿海地区,但地处东北,属温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季较长,不利于一个以滨海游为旅游业主项的城市在整年中的持续性发展。2009-2012年间,大连市各个季度累计接待游客数分别为3 437.3万人次、4 428.9万人次、4 845.3万人次、4 020万人次。可见,大连市的旅游旺季集中在第二、三季度,第一、四季度受天气条件制约,游客人数明显下降。
2.2旅游产品同质化现象出现,品牌效应逐步递减
“浪漫之都,时尚大连”的口号自1999年提出距今已16年。其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近年来,其品牌效应在新近增长的旅游市场群体中影响力较小,在已形成的旅游市场群体中效应也在递减。究其原因,是这一口号并没有在旅游市场中做到持续性强化。因此,其概念在既有市场群体中逐渐被淡忘,又没有在新生市场中站稳脚跟。
3针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开发丰富旅游淡季的旅游资源,形成全年延续性旅游
针对大连的气候特点,滨海游在冬季不适宜开展,大连市可着力开发适当的冬季旅游项目以增加冬季游客人数,缩小旅游淡季和旺季之间的差距。大连属于我国东北部地热田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有较好的温泉资源。市内目前有4家滑雪场,丰富的冰雪资源为大连市提供了良好的冬季旅游条件。大力开发冰雪资源可弥补大连在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旅游收入的损失。大连市应进一步提升滑雪场的质量, 扩大规模,增加滑雪场数量,为大连冰雪旅游创造良好的环境。
3.2规范管理,提升景区质量
乡村游和自然景点游一直是大连旅游行业发展的两项软肋。 乡村游管理不规范,野蛮生长,定价不合理、不统一,使游客不能获得满意的体验。大连地处辽南丘陵地带,气候适宜樱桃、草莓等高附加值水果的生长,可在樱桃、草莓成熟的当季开展草莓采摘节、 樱桃采摘节等形式的旅游节活动,并以此类活动为支点,开发周边的旅游产业。规范定价标准、卫生标准、质量管理标准,使游客享受到标准化的服务。创建具有大连特色的自然景点品牌,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大连自然游升级版。
3.3更新品牌形象,着力打造城市新名片
突出特色,依托大连日照时间长、空气质量好的特点,打造“阳光城市”“小清新城市”等城市名片,推出“防霾游”“清肺游”等旅游新概念。根据环保部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全国旅游旺季的9月,全国74个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大连排名21位,在东北地区排名第2位,其空气质量在东北、华北城市中具有较好的比较优势。近年来,空气质量、PM2.5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空气污染对身体所带来的危害。尤其是华北、东北地区的广大民众正饱受雾霾之苦,大连市可利用雾霾天数少,空气质量高的比较优势,打造“清肺游”等新概念旅游。
摘要:本文依据现有行业数据,介绍近年来大连市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并针对大连市旅游业发展的行业现状和新特点,着重分析大连市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提出围绕更新品牌形象,着力打造城市新名片这一中心点,开发丰富旅游淡季的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游,自然景观旅游等项目,规范管理,提升景区质量等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对大连市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关键词:旅游业,品牌形象,大连市
参考文献
[1]大连市统计局.2014年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大连日报,2015-03-31.
8.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八
关键词: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安全控制措施
引言
机械加工产品是国民经济中的一项重要设备,其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重大的安全隐患,易造成大量工伤事故,通常是由设备运行的不安全性决定的。欧洲一些国家结合冲压机械的危害,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及法规,以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在我国,也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制定了相应安全管理规定。现在国内冲压机械领域内部的一些技术原理、设计以及工艺、安全标准等基本可以满足我国生产实际需要。但在实际加工过程中,始终没有杜绝冲压机械对人身安全的伤害问题。所以,对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评价分析及对策分析的研究,对职工健康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及做好预防措施都是十分必要的。
1.冲压机械伤害风险分析
冲压机械的作业过程中存在着冲压机械伤害风险,深入了解冲压机械作业方式,才能对冲压机械伤害风险进行分析。
1.1. 冲压机械工作方法
冲压作业工作步骤:1.选料、2.定料、3.加工、4出件、5.废料回收、6工作点的布置等工作步骤。这些流程互相关联,相互制约,对人身安全、作业的效率和制件的质量都有直接影响。
1.2. 冲压机械危险分析
冲压机械作业具有事故多发性和较大危险性的特点,并且一旦发生事故,后果较为严重。因此,部分冲压机械作业人员中心往往生产畏惧感,心理压力较大,影响作业安全。对冲压机械作业方式整个过程的分析,冲压机械的危险主要有:
1.2.1.设备构造运行危险,运用刚性离合器的冲压机械装置,当设备运行时,实现离合器分离和接合,当离合器接合时,需要运行一整个工作循环。如果在此工作循环过程中,操作人员双手没能及时从设备中抽离。就会造成事故发生。
1.2.2.设备故障运行危险,在机械作业过程中运用有故障的设备就会发生运行事故。
1.2.3.设备失控危险性,装置失控,将会造成严重后果。
1.2.4.开关失灵危险性,人为或外界因素导致开关控制系统失灵,设备将持续运行,对人身安全有很大隐患。
1.2.5.机械性伤害危险性,机械运行过程时,装置的运转及传动部件极易产生机械性伤害的危险。
1.2.6.模具的危险性 模具的设计有缺陷或不合理,则可能因变形、损坏或磨损等原因,发生意外而导致事故。
1.2.7.作业环境的危险性 包括设备布局不合理、工位器具和材料摆放无序、机台附近物品堆放过多或过乱、座位不稳与高度不当、噪声危害及机械振动动伤害
1.2.8.作业行为的危险性 包括不安全行为及不良的生理、心理状态和性格特点等。
2.冲压机械作业风险评价分析
冲压机械作业风险研究是依据安全检查表的研究理论,并参考《机械工厂安全评价标准》,并结合安全系统管理理论和思路,针对冲压机械作业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和考量。通过分析,不仅仅能够把企业的宏观安全管理方向把握好,也能够为企业微观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保证。
2.1.评价原则
2.1.1. 危险程度的分级标准
通常生产装置的自身危险容量指数分为三个级别:a、低度危险;B、中度危险;C、高度危险。
2.1.2.风险评价的分级标准,借助千分制分级方法,将冲压机械设备安全级别及管理效果可分为:a.在950分以上(含950分)为特别安全级;b.在800-950分之间为安全级;c.在500-800分的称为临界级;d.低于500分的为不合格。
2.2.评价方式
2.2.1. 以《机械工厂安全评价项目表》内容为评价依据,并把需要评价的总体分为三个部分:综合管理评价、设备设施评价及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
2.2.2.运用抽查考核等核对的方法,进行企业的自行评价。并且,各部分的抽样方式为:
a.对人员抽查不少于现场数量10%的考核数量进行综合管理评价。
b.按照设备设施、物品拥有量(H)比例抽样进行设备设施评价:
(1)当H≤10时,全部抽样;
(2)当10 (3)当100 (4)当H>500时,抽5%同时要超过50台。 2.3 .冲压机械作业风险评价分析 通常来说,冲压机械作业风险要依据评价的打分来分析判断的。一般分成三个环节:冲压机械的综合管理评价、冲压机械危险性评价及冲压机械劳动卫生与作业环境评价。 3. 冲压机械作业安全控制分析 通过分析冲压机械作业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影响冲压机械作业伤害因素众多。在保证冲压机械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冲压机械的发生事故的次数,就必须使设备、人员、工作环境等相互配合。使操作人员能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下保证高效、安全的工作,同时机械也适应人员操作和其运行的环境。为此,企业应该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管理方法,包含技术控制方面和管理控制方面。 在技术控制措施方面,主要包含:1.改进冲压机械作业方式、2.改革冲模结构、3.改善模具与设备安全防护装置及4.实现机械自动化等措施,来预防冲压机械危险事故的发生。 在冲压机械作业的安全管理措施方面,主要包含:1.冲压机械运行工艺管理、2.模具加工管理、3.装置安全防护管理、4.危险源标识管理、5.工作人员安全学习管理、6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管理。 4. 结论: 文章通过对冲压机械伤害风险及对策进行针对性研究,研究思路及得出的相应结论:从伤害危险度入手,对冲压机械作业风险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评价,进而对冲压机械作业安全控制对策进行分析。并提出冲压机械作业安全控制措施。为工作人员健康安全、减少经济损失及做好危险预防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金华等.机械安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2] 机械安全标准汇编[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3] 徐斌等.冲压工安全技术[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7. [4] 黎竹勋.冲压模具结构及冲压作业方式对安全的影响[J].安全文化网,2003.12. 摘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经常容易产生不文明旅游行为,这种不文明旅游行为往往成为导致旅游景区环境污染、景观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纠正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成为提高国民素质,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文章分析了国内旅游和国外旅游中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现状表现,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对消除不文明旅游行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明行为给予了高度肯定。然而在各个景点、景区经常看到游客的不文明行为。“对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引导、管理和防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纠正部分游客在出游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不仅关乎公民个人素质,而且成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方面。关键词: 旅游者;旅游行为;不文明行为 一、旅游者出游不文明行为表现: 游客外出旅游,是希望求得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缓解工作疲劳。然而在各个景点景区难免看到很多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是指游客在旅游景区、景点游览过程中所有可能有损景区(点)环境和景观质量的行为。2006年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征集”中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表现“和”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建议“。 通过对国内旅游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游客在旅游中所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主要有如下方面:(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2)在非吸烟区吸烟,打喷嚏不掩口鼻,危害他人健康;(3)坐公交车、乘电梯、购物、买票、参观、就餐时争抢拥挤、插队加塞,不谦让老幼病残孕;(4)在公共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剧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猜拳行令、喧哗吵闹;(5)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木;(6)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危害动物安全;(7)在他人面前打赤膊、袒胸敞怀,在房间外穿睡衣活动,穿着不合时宜;(8)讲黄色段子、宣扬封建迷信、传播胡编乱造的政治笑话,热衷低级趣味;(9)强拉外宾合影,违反规定拍照、录像;(10)吃自助餐时多拿多占,离开宾馆饭店时取走非赠品,贪小便宜。 上述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危害体现在多个方面。从最根本的危害而言, ”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极易造成旅游景区整体吸引力下降、旅游价值降低,严重影响着旅游景区(点)的可持续发展, 甚至还可能给景区带来灾难性影响, “如违章抽烟、燃放爆竹、违章野炊等行为很容易引起火灾。从最直接的影响而言, 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给旅游景区环境管理、景观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其次,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本身往往成为其他游客游览活动中的视觉污染, 影响游兴, 破坏环境气氛, 进而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质量。第三,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往往会给其自己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二、旅游者出游不文明行为的原因: 1.文化传统因素 中国社会的道德文化主要是一种私德文化而非公德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是家庭-家族-国家的结构层次“④,这一结构导致了中国人重视血缘、地缘,而漠视社会公共空间和陌生人,整个社会也是在血缘和地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利己社会。整个社会重视社会资本,即熟人伦理关系,而轻视公共空间。因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只讲私德,不注重公德。这导致旅游者在出游过程中只注重个人以及亲朋好友的感触,而不太顾及他人感受。由此可以看到在旅游过程中,有些旅游者只注重个人的便利,随手丢弃垃圾,而未考虑景区环卫人员的工作负荷等不文明行为。这正是受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影响的行为。 2.道德感弱化因素 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道德感弱化“现象是游客不文明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追求休闲、放松、无拘无束,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随意、懒散、放任、无约束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以旅游者的身份在异地游览时,往往想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约束, 道德的约束力量降低至最低点。此外,旅游是一种暂时性、异地性的活动, 旅游者摆脱了日常生活圈子中众多熟人的监督, 所以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便少了许多顾忌与约束。在这种弱化的道德感之下,平时表现文明的人在景区游览时也未必会表现文明。3.教育传统因素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并向邻国输出礼仪文明,对邻国影响深远。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缺乏公共空间,公共空间的缺失必然造成公共意识的淡薄,也就不可能有专门针对公共空间的教育。而现代教育的也是重视政治教育,轻视公民教育,缺乏对人性的教育。历史教育传统的缺失以及现代教育的不足,共同造成了教育传统上的缺失。 游客的环保意识不强、生态道德素质低下是传统教育缺失的结果之一。文化素养低、环保意识差,游客很少会考虑自己行为的环境影响, 因而容易在不知不觉间产生不文明行为。4.其他因素 (1)环境保护愿望未形成 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跟游览活动中人们难以形成保护环境的愿望的特点有极大关系。环境消费心理学认为, 决定个人产生保护环境的愿望的因素有三个: 一是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的认知,二是对造成环境污染的责任归属的认知,三是对解决环境问题有效性的认知。就旅游活动而言, 游客不文明行为对环境、景观的消极影响往往是潜移默化的, 它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往往是长期累积所形成的, 而游客的游览活动是暂时性、动态性、异地性的, 所以游客并不能看到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严重后果。这就致使游客一方面对旅游景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缺乏认知, 另一方面对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责任归属感缺乏认知。并且由于众多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同时存在, 也使游客个体对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性缺乏认知而去同与其他旅游者。这种种因素决定了游客在游览活动过程中不易形成保护环境的愿望, 因而也不易产生保护环境的行为。 (2)旅游经验不足 中国旅游业真正发展于改革开发以后,到现在尚不到三十年的时间,游客能够全面参与旅游活动的时间更短。1999年实行黄金周以后,旅游才真正普遍起来。正是由于旅游经验不足,很多游客在酒店住宿时会顺手带走酒店物品,在境外旅游过程中会发生不尊重当地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不文明行为。 三、改善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对策: 旅游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者、旅游景区甚至国家形象都会产生危害,必须从多个方面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进行控制。 1. 立法促进公民文明素质教育 我国需要制订一部专门的公民文明素质教育法规,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观念的融合,应当成为我国公民文明素质发展的主流和方向,爱国主义、法治、理想、道德、诚信、科学、人道主义精神、艰苦奋斗思想等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政府要依法支持有利于公民文明素质教育的文化宣传活动,依法奖励文明素质突出的公民和单位,立法提倡文明礼仪。 2.相关部门加强引导和管理 与旅游业有关的部门,如政府环保部门、社会环保组织、旅游管理部门应加强环境保护问题重要性的宣传, 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大力宣传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公众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相关部门还要大力宣传旅游活动可能会给环境造成的损害, 尤其应让公众认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对旅游环境、景观的污染和破坏,政府部门应经常性地向旅游者、旅游地居民公布环境质量信息及污染对健康、经济、环境的损害。通过种种措施使社会大众对旅游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文明出游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出游公民的社会公德、个人美德教育,使旅游业健康持续地发展。 3.旅游景区采取有效措施 景区管理部门要重视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其进行引导和管理。第一, 景区应提供各种设施、设备以防止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生。如合理放置美观有趣的垃圾箱, 使游客便于、乐于负责任地处理废弃物。设置必要的美观醒目的标牌, 配置有亲和力的标志性说明文字及提醒文字, 揭示游客不至于太放任自己。第二, 景区管理工作人员首先应以身作则, 发挥示范作用, 带头爱护环境。景区可组织工作人员与青年志愿者一起开展环保活动, 这既可强化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 又能起到对公众的宣传作用。第三, 景区应制订比较完备的规章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文明行为进行制约,对于有损景区形象的行为加以劝阻或惩罚。第四, 旅游景区在旅游活动项目的安排中应有意识地增加与环境、景观保护有关的内容, 使游客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获得相关知识,对游客进行生态知识、游览规范等的教育和引导,唤醒游客的生态责任意识。通过种种措施和手段在旅游景区内造就一种保护环境和景观、遵守游览规范的良好氛围, 使游客时时意识到旅游景区对其文明行为的期待, 从而能够约束自己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4.导游发挥监督作用 带队导游可对游客的行为起到直接的示范、监督和制约作用。在旅游过程中, 导游不仅要完成组织协调、解说等传统职责, 同时还应负有监督游客不文明行为的职责。在帮助游客了解、欣赏环境和景观的同时, 应鼓励游客表现出对景区环境、景观负责的行为, 预防和制止其不文明行为。与此相适应,旅游管理部门在导游考评、导游词设计等方面可适当增加有关环境特性和景观保护常识等内容,对游客进行文明旅游行为教育。旅行社在组团出游之前,要说明目的地的风俗习惯、礼仪规范、民族禁忌及行为方式,必要时组织出国文明旅游考试,签订”文明旅游承诺书"。参考文献: 【1】 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2.26-28.【2】 魏小安,李劲松.对国人旅游行为与文明旅游的深层次思考[N].中国旅游报.20003.10.13.【3】 郑本法.旅游业的社会弊端及其治理[J].《甘肃社会科学》, 1999 年第5 期.65-66.【4】 惠春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现实意义[J].延安大学学报.2006.12 12-15.【5】 国家旅游局:《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2006 【6】 《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 【7】 李晓霞,刘剑.消费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3)【8】 芦爱英.我国出境旅游者不雅举止的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6,(5):7-12.【9】 郭鲁芳.关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探讨[J].杭州商学院学报,1994,(3):77-80.姜先行.从社会互动规则看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及公民素质提升对策——从“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说起[J].特区经济,2007,(7):156-158.【10】 罗明义,2004《旅游经济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11】 吴丹.导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初探[J].商业经济, 2006,(03).【12】 王立升;彭东华;,和谐社会如何倡导和谐的旅游行为 [J].科技广场 2006年03期 【13】 董旭;, 浅谈文明行为的培养[J].科技创新导报 2007年35期 【14】 蔡雪莉;, 我国公民旅游不文明行为归类归因研究[J].旅游论坛 2008年06期 目前,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存在供需脱节。以昆明市某高校为例,2004-2007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业的比例最高只达到23.38%(见表1),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以在校任教、考研、自主创业等形式就业。 另一方面,旅游人才缺口仍然很大。以云南省昆明市为例,至2004年,到昆明的海外旅游者达49.33万人次。国内旅游者达1707万人次,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27多人,间接从业人员307人,有效职位数达5908个。而从上表可以看出,相对于2004年昆明市旅游行业提供的有效职位数和某高校的毕业总人数(88人)。旅游企业的就业岗位是供大于求,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从事旅游行业的比例明显太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 二、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就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大多数高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多为党政干部,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一般很少。另外,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对学校就业工作的调查中,希望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帮助其顺利就业的,大一的学生占40%,大二的占23.5%,大三的占18.2%,大四的占52.5%。由此可见,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忽视了个人的个性特征。 (二)学校教学方面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比例太多,实践课程较少。在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看法调查中,10%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满意,35%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满意,27%的学生选择了很不满意。由此看出,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是不太满意的:同时与逐年增开的旅游管理专业的院校相比。师资力量比较薄弱。旅游教师普遍较少旅游实际工作的经验。而从行业中聘请兼职教师,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但同时又存在教学方法不科学等问题。 (三)学生对自身专业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如果对其所从事的活动有着极大的兴趣,则其就会积极主动地做好这件事情,反之亦然。问卷结果显示:在对所学专业感兴趣的程度问题上,有效问卷中38%的学生选择比较感兴趣,48%的学生选择不太感兴趣,8%的学生选择完全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很多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不大。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他们选择从事服务行业的态度,在对你是否愿意从事服务行业的调查中,31%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愿意,4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19%的学生选择了不太愿意,3%的学生选择了完全不愿意。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对其所学专业的兴趣,直接影响其择业的态度。 (四)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 目前,很多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对于选择到旅游企业就业存在很大的顾虑。究其原因有;一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毕业生认为从事服务行业就觉得低人一等,在自尊心上过不去:二是旅游行业的通则是管理员要从服务员做起,因此往往刚进这些旅游行业时待遇不高,与学生预期收入不匹配:再加上社会、家长对旅游行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造成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观念出现偏差,导致其不愿在旅游行业就业。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对策 (一)强化就业指导,合理规划职业 对企业来说,品德、责任心是选人的关键标准。因此,在学校期间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很有必要。第一,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和指导,加强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第二,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尽早了解所从事职业的特性及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品质;此外,就业指导的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除了开展就业讲座等形式外。还可以举办面向家长的就业说明会,请有关企业来校介绍其情况等帮助学生从多方面研究感兴趣的企业。 (二)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 一是要细化专业方向。目前,我国的旅游高等教育基本上有酒店管理、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等专业方向。根据旅游业发展的需要还会出现更多的专业方向。因此,专业细化将是一个趋势。各个院校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来设置适应时代要求的专业,做到实用性,超前性,结构的合理性;二是要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时。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实际动手能力也得到相应的锻炼和提高;三是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师资队伍,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三)强化实践环节,提升操作能力 为了增强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大学教育应有针对性地调整教育内容。在课堂设置上,要适当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数的比例,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这方面,国外院校有许多的经验可供我们参考。例如美国康奈尔大学旅馆管理学院,校内就设有实习酒店,充分满足学生动手实践的需要;还可通过辅助性环节完善和补充教学内容,培养旅游专业素质;此外,要科学安排毕业实习,提高学生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这方面学校可与一些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联系,使之成为毕业生的实习基地。 (四)加强职业教育,培养专业热情 关键词:骨科护理;风险因素;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650-02 骨科护理风险事件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所有风险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贯穿在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而且发生风险事件的后果往往不堪设想[1]?在骨科住院的患者通 常是由于意外伤害导致,其临床特点:患者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通常病情较为严重,而且多为复合伤,患者由于病情的因素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和进行康复训练,因此对于患者的生活护理较为繁琐?所以在护理的过程中不断排除风险因素是骨科护理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实践将骨科临床的护理风险因素和防范措施分析如下? 1.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1.1 护理人员的因素 1.1.1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 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完善增加了很多新的条款,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的需要通常忙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对于法律的了解和学习远远不够,且这种现象在年轻护士中更为多见,导致其风险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比如在骨科护理过程中,由于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向患者告知风险,因此在出现风险事件后显得十分被动? 1.1.2 专科护理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护理人员的自身知识和技能熟练度是其最基本的素质,在临床上有一些护理技能较差的人员,由于专业知识不熟练对患者的病情不能很好地把握,导致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操作不够熟练?例如在石膏未干燥的情况下搬动患者容易造成石膏变形和折断,在观察创伤患者时被一些易于观察出的伤情所左右,而对更严重的创伤却没有注意到[2]?这些由于护理技术水平低而导致的错误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痛苦而且有可能延误治疗时机,从而直接导致骨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1.1.3 文件记录不规范 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期间对患者病情进行记录的文件非常重要,一些护理人员因忙于工作而忽视了记录文件的重要性,仅仅进行简单的记录,有时还会发生记录错误的现象?这些不规范现象非常容易导致风险事件的发生,而在发生医疗纠纷时这些材料将会作为重要的证据送交法院,如果记录不规范很可能会使院方败诉? 1.2 护理管理制度不健全 护理制度是护理安全的基本保证,如果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不到位,忙碌的工作经常会使医护人员疏于对制度的执行,導致骨科护理中不规范和不科学的操作发生,增加骨科护理风险的系数?例如在进行重大骨科手术之后,在交班时没有交代清楚,非常容易发生风险事件,一些患者因为翻身不便而发生压疮,或者一级护理未按规定巡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治疗抢救等? 1.3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效果不佳 由于骨科创伤意外事故所致者较多,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因此患者和家属情绪容易激动,在手术之前他们并不了解诊疗程序,通常认为受伤后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手术,不明白准备工作的重要性,而且有的患者必须在生命体征稳定后才能进行手术?在手术之后,患者对骨折等知识知之甚少,又因疼痛普遍存在急躁?恐惧?忧虑心理,而骨科护理人员任务较重压力大,一旦护理人员缺乏耐心的沟通或态度冷淡极易与患者及其家属发生纠纷加大护理风险? 1.4 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 健康教育工作是骨科护理中的重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常由于工作繁忙,导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到位而引发医疗纠纷,例如患者在不了解自身病情的时候过早下地活动而发生钢板断裂,股骨头置换的患者在活动时发生脱臼的情况,术前患者没有提前禁食往往会导致手术时间的推迟? 2.骨科护理风险的管理对策 2.1 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增加护理人员教育的时间?首先,要分阶段?分层次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升护理人员在骨科方面的理论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其次,要增加法律培训的时间,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并结合骨科护理有关潜在法律问题加以仔细分析,增强护理工作的可预见性;再次,要对护理记录方面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掌握规范的文件记录方式;最后,要注意对新护士的教育,经过正规临床实习和上岗前培训后,持资质审核通过才能进入工作岗位? 2.2 完善护理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 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提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进行分析,做好风险事件的评估工作,尤其是高风险事件的评估,通过对以往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和分析,不断改进目前的应急预案[3]?如护理人员在床边交接时对危重患者的病情进行床边评估,再进行分析和讨论,分析存在的护理风险因素,找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都在护士的监控和预料之中?另外还要加强护理人员对风险事件应急处理的流程演练,进一步提高其操作水平和心理素质?当风险发生时能够从容应对,采取正确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使患者远离危险? 2.3 增强护理人员服务和沟通水平 骨科患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患者大多由意外事故急诊入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及相关的健康知识[4]?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改变以往的态度与患者进行细致的沟通,制定责任护士制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同时要观察患者心理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了不良情绪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进一步稳定患者的情绪,从而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使其在治疗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从而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2.4 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打消其疑虑,具体包括术前指导?术后教育?康复训练和出院指导从而降低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在健康教育结束后为了保证教育效果,要让患者及时给予满意度评价,以此来监督健康教育工作? 3.总结 骨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其核心因素与护理人员有关,所以护理人员要进一步强化护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骨科护理实践中要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骨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晓惠.部晓清.骨科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377. [2] 金莉英.韦小花.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2.29(3):49. [3] 张君玲.护理风险相关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24):37. 近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李世宏在贵州兴义市举行的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上透露,2015年中国国内旅游市场超过40亿人次,旅游业对GDP的贡献达10%,旅游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各地市在本地区经济发展方面都在进行着布局,提出了各种区域发展战略。信阳市作为河南省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较薄弱,欠缺发展潜力,第二产业在省内也不具有比较优势,唯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有赶超经济强市的可能性,在第三产业中信阳市的旅游业在省内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资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众多,具有其他地市不可比的优势。 信阳市地处淮河流域,山地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75.4%,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96%,森林覆盖率达32%,新县、商城等山区县更是高达60%以上。气候带属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位于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这种地理位置以及过渡气候造就了信阳市不同于河南省其他地区的独特自然景观,因此信阳市的旅游资源以山、水、林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数量众多。信阳是国家“生态旅游”和“红色旅游”共同发展的典范城市,是国家重点培育的十二个精品红色旅游区之一,是省规划发展的10个重点旅游城市之一,相继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全国休闲城市三十强”、“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绿色竞争力城市”等称号。 二、信阳市生态旅游资源调查分析 (一)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种类丰富 信阳市具有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生态旅游资源,山川、湖泊、河流、温泉、森林、绿地随处可见。按照景区的发展规模,以及景区的影响力,我们选取了信阳市具有代表性的23家A级旅游景点进行分析。国家质监局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GB/T18972-2003)将旅游资源分为八个主类: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我们对信阳市的主要景点进行了归类整理发现,在国家标准的八个旅游资源主类中,信阳市的旅游资源占到六个,其中四个与生态景观相关,分别是地文景观3个,水域风光5个,生物景观3个,人文活动4个,如表1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信阳市旅游局门户网站景点资源整理所得) 我们进一步进行分析计算,得到如下数据,在国家标准的八个主类景观中,生态景观占65.22%,其中地文景观13.04%,水域风光21.74%,生物景观13.04%,人文活动17.4%(由于我们在统计信阳市的景区数量时选取的是23个A级景区,对于近年开发的生态旅游景点没有考虑,因此,如果考虑其他景点因素,比例会有所变动),遗迹红色革命景观占34.78%,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信阳市的旅游资源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占旅游资源的三分之二以上,如图1所示。 (二)生态旅游资源各具特色 信阳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体现为奇峰、秀水、林密、鸟鸣、茶香、温泉、美食七个方面。如信阳市鸡公山名胜旅游区奇峰怪石千姿百态,嶙峋耸峙,造化精灵,有独具特色的八大自然景观,“佛光、云海、雾淞、雨淞、霞光、异国花草、奇峰怪石、瀑布流泉”。信阳市南湾湖风景区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湖中茶岛、鸟岛、猴岛等60余座岛屿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茶岛之上有茶园千亩有余,园中植以信阳毛尖茶,春季可采绿茶,秋季可采红茶,配以南湾湖生态有机水资源,为游客构建出一个以茶为主题,集观茶、采茶、品茶、购茶和茶艺表演为一体的茶文化旅游景区。商城县汤泉池风景区的地下温泉是宝贵的地热资源,据地质考察,该温泉约形成于一亿年前,有历史文字记载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固始县西九华山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景区以茶园、竹海、森林、湖泊和峡谷瀑布群为主体景观。光山县董寨自然保护区内生物物种资源丰富,分布有高等植物1879种,兽类37种,两栖爬行类44种,鸟类31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49种。 三、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信阳市旅游收入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5.6%以上,对地区经济的增长形成有效激励作用,旅游收入成为影响信阳市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信阳市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到6.61%,旅游业对信阳市GDP的影响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信阳市统计局网站发布的2010-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整理所得) (二)旅游业对多个行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资料显示,旅游业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行业一共有59个,其中能够直接影响的行业有12个,这些行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商务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业、公共设施服务业、餐饮业、住宿业、轻纺工业等。 近年来,来信阳旅游的人数不断攀升,年均增长率都在10%以上,2014年来信阳旅游人数2046.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入境游客1.3万人次,增长7.2%;国内游客人数2045万人次,增长12.8%。如图3所示。游客人数比5年前翻了一番,游客人均消费567.85元/人次,比5年前提高47.5%。2014年,全市在建旅游项目53个,竣工项目3个,新增在建项目6个,累计完成投资12.1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信阳市旅游局门户网站旅游统计公报数据整理所得) (三)与旅游资源品质相近地市的比较分析 在此我们选择了和信阳市旅游资源品质相近的两个地市进行比较分析,一个是焦作市,一个是南阳市,三个城市同属于我国优秀旅游城市,鸡公山、云台山与桐柏山资源属性相近,品质相差不大,都是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我们分析2014年的数据,焦作市当年的旅游收入占GDP的13.7%,南阳市当年的旅游收入占GDP的8.17%,信阳市当年的旅游收入占GDP的6.61%,对比旅游收入的绝对数更是有很大的差距,由此我们看到信阳市发展挖掘生态旅游业还有很大的空间。如图4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GDP及旅游数据整理所得) (四)信阳市旅游客源市场分析 当前,旅游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增长极,然而与旅游经济的日趋蓬勃不相适应的是旅游市场的粗放发展,一些地区盲目上马旅游项目,新建旅游景点知名度不高,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导致这些旅游区客源不足、效益低下,另一些知名旅游区则人满爆棚,超负荷经营,这与游客的旅游方式、兴趣偏好有关,也与施政者旅游发展规划理念相关。通过对来信阳旅游游客抽样调查,我们对信阳市旅游客源市场进行了市场细分,信阳市目前的旅游客源主要表现出以下特征:省内游客和武汉游客是信阳市的主要客源,其中驻马店、漯河、周口、平顶山、许昌、郑州、湖北广水、随州的旅游者占旅游总人数的70%左右,信阳市旅游景点的游客主要来自周边地市,游客旅行路途车程在3小时之内居多,在近期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短途游客市场仍将是信阳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客源市场,这与信阳市旅游景观属性有很大关系。由于信阳市旅游景观以自然生态景观为主,多为近年来开发,知名度不高,缺少高知名度的历史人文景观。与旅游资源属性相似的焦作、南阳等市相比较,吸引游客的数量还有很大差距,对有一定知名度景区的建设及宣传也有待进一步加强,总体来说信阳市的生态旅游资源缺乏核心竞争力,卖点少,知名度低,同质化是吸引游客较少的主要原因。如图5所示。 四、信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SWOT分析 (一)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 近些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在一个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的意识越来越强,人们逐渐认识到优良的自然环境和谐的生态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信阳市地处山区工农业发展受到掣肘,与其他地市相比较基础较为薄弱,但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工业污染指数较低,PMI指数较低,水清林密、鸟语花香、植被茂盛,为发展生态旅游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优良条件,迄今信阳市已经发展成为一座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采茶垂钓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城市。信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主要体现如下: 1. 自然基础得天独厚,区位优势明显。 信阳处于我国南北气候地理分界线,气候带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气候温和,四季宜人,素有“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之美称,境内植被茂盛,森林、湿地、湖泊众多,动植物种类丰富,有3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9处国家和省级森林公园、6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处省级湿地,22处国家3A级以上旅游风景区;信阳森林覆盖率高达34.44%,比全国和河南省平均水平分别高出14.04%和14.28%,商城、新县等几个县区更是高达70%以上,是我国中东部最大的一块生态绿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基础为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从区位优势看,信阳处于中原经济区、武汉经济圈、皖江城市带的结合部和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的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信阳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发达,过境铁路有京广线、京九线、宁西线、京广高铁,过境高速有京港澳高速、沪陕高速、大广高速,过境国道有106国道、107国道、312国道,铁路、高速、国道“六纵三横”在境内形成多个黄金十字交叉,组成了发达便捷的交通网,武汉天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南阳机场、全程高速均可3小时内直达,便利的交通对吸引中远途游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信阳成为游客集散中心的作用愈加明显。 2. 城市知名度较高,城市名片发展效果较好。 凭借宜人的气候、优美的城市环境,使信阳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快速提升,信阳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连续七年荣获“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称号,三次入选“中国特色休闲城市”。信阳市作为革命老区,中国茶都,在推动城市形象塑造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城市品牌的建设,其中“信阳毛尖”、“鸡公山”、“信阳炖菜”、“鄂豫皖苏区首府”等城市名片在全省、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 3. 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备,旅游产品数量多品种全。 近年来,信阳市不断促进旅游宾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酒店方面高、中、低档齐全,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求。截至2014年,全市共有星级酒店(三星级以上)34家,新设立旅行社1家、门市部6家,共有国际和国内旅行社44家。从全省十七个地级市星级酒店的情况看,信阳市星级酒店拥有量位居前列,居第六位,如图6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旅游数据整理所得) 信阳市旅游产品建设呈现多样化发展格局,总体来看,信阳市的旅游资源以自然资源、生态资源为主。全市已形成以鸡公山景区———奇峰异石为特色的登山健身游,南湾湖景区———品茶垂钓为特色的水上度假游,黄柏山景区———天然氧吧为特色的森林生态游等多种生态旅游产品。截止2014年底,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23家,其中4A级景区6家(鸡公山、南湾湖、灵山风景区、西九华山风景区、黄柏山国家森林公园、鄂豫皖苏区首府景区),3A级景区16家,如表2所示。 (资料来源:根据信阳市旅游局门户网站景点资源整理所得) (二)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劣势 1. 生态旅游产品区域发展不均衡。 从信阳市已建成的生态旅游产品区域分布情况看,全市生态旅游景点形成以市区为原点向东南东北延伸的“U”型带状区域(各县区景点)和信阳市中心集聚区(浉河区、平桥区),北部几个县(息县、淮滨县、潢川县)生态景观较少。鸡公山、南湾湖、金刚台等旅游景区主要代表着信阳的自然景观;灵山风景名胜区、九华山风景名胜区、将军墓景区是人文景观的代表。 (图片来源:自信阳市旅游局门户网站截取) 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深度看,信阳市生态旅游产品的南北开发仍处于较不均衡的态势。3A级以上的景区(点)以及旅行社推广的产品主要以信阳市区、市内景点以及灵山寺景点为重点。北部三县景区(点)的发展相对不足,A级生态景观较少,这也与三县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如图7所示。 2. 景区知名度低,游客客源单一。 目前信阳市尚没有5A级景区,这与旅游资源大市的现状严重不符,在6家4A级景区中,除了鸡公山景区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外,其他景区的知名度较低,这与自然景观开发时间较短有关,也与职能部门的宣传力度不够有关。2014年,全国国内游客接待量与入境游客接待量分别占游客接待总量的96.56%和3.44%,信阳市接待入境游客仅为1.3万人,占游客接待总量的比例可以忽略不计,更无法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国内游客客源构成以本市及周边地区为主,短途游客占比较大。 3. 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低。 据统计,2015年旅游业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外出旅游在国民生活支出方面所占比重逐年提升,外出旅游观光、购物、娱乐已经成为国民新的生活消费方式。但是,就信阳市而言,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景区布局等方面依然停留在传统的视角,仅注重观光游览、景区建设,缺乏创新,没有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忽视了游客对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旅游产品的需求,没能很好地解决让游客有地方玩、玩的开心、玩的有内涵等深层次问题,景区的建设缺乏长远规划,重复建设严重,景区间缺少联动,各自为政、行动消极现象普遍存在。 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业的科技含量、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就管理而言,人才是关键,而目前信阳市从事旅游业管理和服务的人员却明显不足,一些宾馆和旅游景区(点),无论是高级管理人员,还是一般导游、服务人员,接受过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的很少。另外,信阳市的旅游业呈多头管理、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了景观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按照现代企业化去规范,没有按市场规则去运作,没有形成市场经济的思维方式和发展理念。 (三)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机遇 1. 旅游休闲度假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随着我国即将进入小康社会,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居民的生活观念也在发生转变,外出旅游度假已经成为居民的生活常态。城乡居民旅游人次数不断攀升,用于旅游的支出逐年增长。 从2014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看,全年国内游客36.1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国内旅游收入30312亿元,增长15.4%。入境游客12849万人次,下降0.5%。其中,外国人2636万人次,增长0.3%;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213万人次,下降0.6%。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562万人次,与上年基本持平。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69亿美元,增长10.2%。国内居民出境11659万人次,增长18.7%,其中因私出境11003万人次,增长19.6%。 2. 中部崛起战略所带来的机遇。 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出台了诸多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利好政策,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对中西部地区、革命老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信阳作为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改革“红利”。2015年10月26日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十三五”的重要任务。2011年《中原经济区规划》全面实施,信阳有30多项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列入规划,其中在发展沿淮经济带、建设大别山生态红色旅游区等方面都为信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信阳市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信阳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办法》、《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文件。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对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信阳市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四)发展生态旅游业面临的挑战 1. 行业竞争及区域竞争日趋激烈。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高,许多地区都把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重要的经济增长方式。据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0个省区把旅游作为重点发展产业,资金投入增多,市场培育力度加大,对客源的争夺也更加激烈,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不仅要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而且在管理和开发方面需要深层次的提高。河南旅游客源地主要集中在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北部地区,河南旅游资源以历史、古迹、人文资源为主;信阳距离省会郑州较远,吸引中北部游客方面与郑州、洛阳、焦作、开封等城市有很大差距;又由于信阳以生态资源为主的旅游资源属性,在河南省以历史人文为主的旅游名片中处于次要地位;与旅游资源属性相同的焦作、南阳相比较,在资源的开发、宣传及影响力方面还有不足;同时信阳还面临湖北孝感、安徽六安等毗邻城市的地区竞争,信阳市生态旅游业生存于各种旅游发展的夹缝中多层旅游竞争环境中,行业竞争区域竞争异常激烈。如图8所示。 2. 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 如今人们对旅游目的地、旅游项目、旅游方式的选择日益多元化,旅游形式不再局限于“扫荡型”(走马观花式的参观景物)、“掠影型”(忙于景点摄影)、“赶马型”(随团旅游,一切听从导游安排)等传统形式。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仍以观光游为主,而世界各国的旅游正在由观光游逐渐向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转变,个人游、家庭游、驱车游、活动游已成时尚,度假休闲旅游趋势明显。这就要求旅游市场提供的旅游产品必须多样化,以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的需求。 五、信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在线旅游 2015年10月底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当前,信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提高信阳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必须注重借助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尽快将信阳市各景点通过互联网接入国家旅游资源数据库,通过网络让全国任何地区的旅客都能在线查询到信阳市各景点相关信息。将各旅游景点的视频影像资料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让全国各地区的旅客能够在线欣赏到信阳市旅游景点的美丽,以真实场景的呈现,吸引外地游客。通过互联网,建立游客信息查询、产品预定及服务评价网上旅游管理体系,为游客提供包括交通、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旅行社、信阳市旅游局等全方位保姆式旅游服务。旅游、工商、交通、景区、消协等各部门形成联动,通过互联网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回应游客的诉求,切实保障游客的权益,解决游客的旅游难题,维护信阳市的旅游形象。 (二)以城市旅游的发展带动生态旅游的繁荣 城市旅游主要是指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态,城市旅游的主要景观在城市建成区,旅游的着眼点主要是欣赏城市,体验城市和品味城市,城市旅游以休闲度假、文化娱乐、消费购物等活动为主,这种旅游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旅游发展新的趋势。 城市旅游以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对于游客来说,城市是旅游的目的地,是尽情享受生活、放松心情的休闲空间和消费天堂,而传统的景区旅游主要是观光旅游,游客匆匆而来,主要是游览几个景区而已。在城市旅游中,对于游客来说,具有个性特色的城市风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及迎合时代消费潮流的大型商业综合体皆为景观,给人以深刻印象。城市旅游为游客提供的活动空间更大,停留的时间将会更长,城市旅游能够更加有力地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信阳市在发展城市旅游方面是具有优势的,连续七年上榜“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城市,中国十大美丽城市等桂冠证明了信阳是一座环境优美、宜居宜游的城市,近几年信阳市空气优良天数一直排名河南省前列,在建及已建成的信阳新城区繁华而美丽,百花园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成为人们城市休闲的新场所。城市的美丽能够吸引游客前来休闲度假,也为信阳市各旅游景点带来源源不断的游客资源,对信阳市生态旅游业的繁荣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发展以茶叶为主导的生态有机游 信阳是我国有名的茶乡,信阳毛尖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营养价值,被誉为“绿茶之王”。主要产地在信阳市区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恰好信阳市的主要生态旅游景区也分布于这些产茶区,信阳市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可以考虑将茶叶与生态休闲相结合,例如可以在春天规划采茶休闲游,让游客身临其境,亲自动手,推出采茶、炒茶、品茶活动,同时向游客推介信阳市的休闲旅游景点,这样既能提高茶农的收入,促进茶产业的发展,带动信阳市生态旅游景区的发展,也能使游客的体验猎奇心理得到满足 (四)加强区域间旅游资源整合与协作 信阳市的旅游资源属性与省内的焦作市、南阳市、驻马店市,与信阳市相邻的湖北孝感、安徽六安都有很大的相似性,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因此信阳在发展生态旅游时,要注重和其他地市的合作共赢,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与周边地市形成联动,建立战略合作协议,打破区域间的恶性竞争,可以借鉴游客旅游年票的经验,将更多的旅游景点纳入旅游年票的游览范围,取消较多不合理的不适用于年票游览的限制,通过与周边地市的合作,将各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一个整体资源库,使游客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从而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也有助于提高信阳市旅游资源的竞争力。 (五)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目前乡村旅游业在信阳市已经得到蓬勃的发展,信阳市通过打造特色乡镇、特色村庄,已经建立起来部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景点,例如平桥区的郝堂村,在对乡村旅游景点开发过程中不能仅注重于景点的观光、休闲功能,还应当对乡村旅游景点的乡土文化、人文特色、历史积淀、农耕文明等方面进行发掘。如德国就非常重视和珍惜本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各地乡村都把有当地特色的人文历史资源妥善地保护起来,在乡村旅游休闲中发挥着他的作用。乡村旅游景点可以通过“农产品展销会”、“田园风光摄影节”、“农产品采摘节”等多种文化特色活动来吸引游客,让游客“玩得高兴、住得经济、吃得实惠、品得深刻”。 摘要:信阳市的旅游资源以自然景观生态景观为主,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对提升信阳市的经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业在信阳市GDP中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通过SWOT分析,信阳市发展生态旅游业具有自然基础得天独厚、城市知名度较高、旅游基础设施较完备等优势,也有生态旅游产品区域发展不均衡、景区知名度低、缺乏统一规划、管理水平低等劣势。面临行业竞争及区域竞争日趋激烈、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挑战,信阳市应利用中部崛起战略所带来的机遇,采取大力发展在线旅游、以城市旅游的发展带动生态旅游的繁荣、发展以茶叶为主导的生态有机游、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等对策,促进信阳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推荐阅读: 我国旅游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08-27 惠州市滨海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08-19 长沙市农家乐旅游SWOT分析及其营销对策08-26 浅谈南通散客旅游发展状况及研究对策09-18 我国旅游地产行业政策环境及运行状况分析10-21 成都市“农家乐”旅游的发展与对策研究-旅游管理论文07-07 2018-2022年甘肃旅游行业发展预测及投资机会分析报告06-24 成都市旅游业发展分析10-22 对我市旅游业发展思考分析11-049.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九
10.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十
11.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 篇十一
12.旅游业风险分析及对策 篇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