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教师精神(精选13篇)
1.弘扬教师精神 篇一
弘扬“三平”精神争当“三型”教师
----李新店镇李新店小学大讨论纪实
11月2日,李新店镇李新店小学为深化实践大讨论活动,开展了关于“如何弘扬‘三平’精神争当‘三型’教师”的大讨论,学校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讨论大会。
讨论会上,陈付胜校长首先对“三平”精神和“三型”教师做了进一步的阐述,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对“三平”精神和“三型”在教学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提出了要求。他要求全体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对学校和学生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要求全体教师要不断研究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业务水平,使自己始终走在教研教改的前列,人人成为“三型”教师。
结合有关学习材料和陈校长校长讲话要求,全体教师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纷纷表示通过今天的学习,自己的思想进一步提高,视野更开阔,对“三平”精神和“三型”教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今后将认清形势,端正态度,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为祖国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李新店镇李新店小学:袁园
2011.11.2
2.弘扬教师精神 篇二
在阿尔及利亚, 参战将士为了一套套设备的清关、一项项国际惯例的精通、一个个项目开工, 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海外市场接轨、政治体制、社会形态以及文化理念不同所带来的一系列困难, 特别是面对世界级难题和挑战, 牢记使命、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不负众望, 倾力打造国际一流工程, 实现了“三个新突破”, 创造了“五项新记录”, 建成了缔结中阿友谊的宏伟工程。
但随着沙特SWCC、肯尼亚地热、加纳天然气等项目的中标, 海外事业不断扩大,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 要想进一步把海外事业做优做强、做稳做大, 就必须大力弘扬“大漠雄鹰”精神, 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着力把企业打造成为一流的国际EPC总包商。
实践的过程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进性, 强化引领示范。江苏油建海外项目大都分布在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 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加之施工队伍成份多元化, 党员来自四面八方, 又高度分散流动, 队伍管理难度加大等。
为此, 我们坚持以大力弘扬“大漠雄鹰”精神为指引, 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为海外项目顺利实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持。一是筑牢堡垒, 做到党员教育管理全覆盖。根据海外工程项目规模的大小, 我们在组织建设上做到三个同步:在成立海外工程项目时, 同步成立党的组织, 明确其工作职责和活动方式;同步配齐配强海外项目党组织的负责人;海外项目经理和书记同步实行交叉任职。二是完善制度, 形成良好的工作运行机制。在处党委的督导下, 我们认真贯彻《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和《涉外保密和维护国家安全制度》等制度, 通过明确了海外项目党组织的工作职责和内容, 不断推进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在海外项目的落实。三是因地制宜, 扎实开展各项基础工作。以注重实效、小型多样、分散灵活、符合所在国国情为出发点, 利用项目部各种会议和互联网、移动通讯设备等现代信息交流工具, 及时传递、下达党建工作任务和具体要求。
同时, 积极组织党员积极参与创先争优、劳动竞赛、技术攻关、青年突击队、职工之家建设以及开展“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等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 全体党员坚定政治信念, 为祖国争光, 为企业创效, 以弘扬“大漠雄鹰”精神的实际行动带领职工为实现打造一流的国际EPC总包商建功立业。
提升油建品牌的国际性, 抓实三个教育。在异国他乡, 面对陌生的环境, 有些人想在国际市场锻炼自己、增长才干、建功立业, 有些人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到国外来开眼界来的。针对这些复杂的现象, 我们坚持抓好三项教育, 为打造油建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基础。一是坚持抓好涉外规范教育。“涉外无小事”。在海外项目中, 员工的行为不仅仅是代表自己, 更是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职工的行为一旦不慎, 极易引发纠纷, 甚至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影响。为此, 我们始终把所在国的法律法规、宗教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以及涉外纪律、涉外行为规范教育作为重点, 常抓不懈。二是坚持抓好“四爱”教育。针对项目人员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等特点, 认真抓好“爱国、爱党、爱企、爱岗”教育, 经常组织升国旗仪式、唱国歌比赛以及有关的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把员工“四爱”热情转化到热爱项目、发展项目、奉献项目的实际行动中。三是坚持抓好形势任务教育。针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刻影响和海外市场的激烈竞争, 广泛开展形势任务教育, 向参战将士讲透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讲明日益增强的市场压力, 讲清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讲足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我们能在强手如林的竞争态势下拓展海外业务, 本来就是“虎口夺食”, 项目争来不易, 做好更为艰巨, 信念必须坚定。围绕处职代会的决策部署, 在党员干部中唱响主旋律, 使党员干部在海外项目中掀起了你追我赶、奋勇争先的热潮。
把握员工思想的复杂性, 筑牢三层屏障。安全和稳定工作在海外项目施工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出现严重事件, 不但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运行, 还会造成国际影响。我们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 安全第一”的理念, 为员工营建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
一是通畅信息, 确保职工生命安全保障。由于海外项目所在国社会动荡, 治安事件时有发生。一旦发生职工伤亡, 必将对职工本人、家庭和企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为此, 我们始终以员工的人身安全为最大的安全, 给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让员工工作舒心更安心。二是竭尽所能, 提高职工生活质量保障。由于海外项目所在地生活条件艰苦、医疗设施匮乏, 我们因地制宜抓好生活线、文化线和卫生线建设, 力求在海外为职工建设一个温馨的大家庭。目前, 沙特、肯尼亚、加纳等项目都参照阿尔及利亚水管道项目的模式, 为员工建设安全舒适的营地。三是丰富文化, 职工心理健康得到保障。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最难排解的就是对“家”的思念。面对环境恶劣、生活艰苦、施工任务艰巨等, 更容易导致人的思想波动。对此, 项目党总支主动想办法、出实招, 通过举办篮球联谊赛、卡拉OK、包饺子和粽子以及种植绿色蔬菜等形式, 丰富员工生活, 让荒漠不再寂寞, 让生活更有滋味。
注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 实现和谐共融。在国际化经营中, 企业文化只有与当地文化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时候, 海外市场才算真正有了生命力、有了支撑力、有了发展力。
因此, 我们始终以博大的胸怀、开放的心态、宽阔的视野来吸收和包容当地的民情、民俗和民风, 形成了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合作、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 为项目高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在增近友谊、共同发展中求同存异。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改善民生, 是我们的共同愿望, 和平与发展是共同的主题。我们注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强化发展的共同责任, 筑牢友好合作的坚实基础。在阿国开工仪式上, 在加纳施工典礼上, 都能看到这些国家元首和高官的身影。二是相互尊重, 营造相融共事的和谐环境。积极借鉴阿国项目在中外文化相互融合的先进典型经验, 尊重所在国的民族风俗, 并辟出专门场地作为雇员的朝圣、礼拜场所, 并在中国聘请了资深的宗教人士在现场参与对不同国籍雇员的管理, 受到业主、当地政府和百姓的欢迎。三是因势利导, 提高外籍劳务工作积极性。坚持“人才国际化、用工当地化”的原则, 积极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学习当地劳动法, 强化与政府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针对当地所在国雇员技术水平低的状况, 对当地雇员进行驾驶、修理、焊接等技术培训。
同时, 聘用当地法律顾问, 研究分析外籍雇员在雇佣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取得的成效
“大漠雄鹰”精神的进一步弘扬, 海外参战将士为江苏油建打造“一流的国际EPC总包商”的信心更足、热情更高、势头更猛。加纳项目大力开展“百日会战阶段总结暨动员会”, 参战人员以一往无前的勇气、开拓创新的锐气、攻坚克难的豪气, 带领职工队伍克服重重困难, 完成了扫线104公里、焊接90.8公里的任务。
得到了加纳能源部长、加纳国家天然气公司主席的高度赞扬, 称与中国石化的合作非常愉快;沙特项目克服高温酷暑天气的艰难施工环境, 全力以赴开展“全面启动100天管理竞赛”活动, 受到了中国驻吉达总领事馆副总领事王奇敏的高度好评;肯尼亚项目在建设好工程的同时, 不断强化营地建设, 为员工营造出安全和谐的工作生活环境。
3.教师育人亦需弘扬工匠精神 篇三
关键词:教师 技工院校 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工匠精神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气质,被赋予精益求精、专注、专业等诸多内涵。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急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需要顺应时代要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外部环境、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师资更重要。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教师更要弘扬工匠精神,其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弘扬、践行工匠精神。
一、立足学生实际培养职业理想
就读技工院校的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的概念比较模糊,对专业缺乏全面的了解,学习动力不足,更谈不上职业理想了。教师要落实党中央“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信念。
1.发挥身边榜样作用,培养学生学习自信心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对学生的刺激作用会更明显,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按照学生心理、学习特点,适时宣传学生技能成才的典型事例。剖析从新手到技术能手的心路历程,逐步提高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知度。使其合理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激发其自信心和学习原动力。
2.举办优秀毕业生事迹报告会,激发学生职业荣誉感
到技工院校学习的学生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找一份好的工作。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其实要找一份好工作并不难,关键是个人如何对待工作。教师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到校与学生进行座谈、交流,分享他的职业成长体会。让学生感受到目标并不遥远,只要努力就会实现,让他们感到我也能行,激发起他们的前进动力。
二、以专业为载体强化职业素养
技工院校的学生虽然学习基础比较薄弱,但是他们具有较强动手能力,教师可发挥技工院校技能培养优势,以专业教学为载体,深入挖掘技能培养与职业素养培养的结合点,着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1.深化一体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职业能力
技工院校在推进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改革时,教师要以专业课程教学为载体。将爱岗敬业、竞争合作、精益求精等职业素养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施“6S”管理,以企业标准衡量学生作品质量,从学生着装、工具摆放、设备操作等细节入手,严格要求学生,将其学习态度、表现均纳入学习评价。培养学生文明生产、工作习惯;培养学生严谨、耐心、专业的态度,最终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2.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增强学生职业竞争意识
当前,技能竞赛已然成为展示学校办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各校纷纷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赛,以打造学校的专业品牌。但是,参加人数毕竟有限,很多学生感觉不到大赛的刺激。
笔者认为专业教师可以立足课程教学举办灵活多样的技能比赛,激发学生的斗志。例如,将专业项目考核改成平行班竞赛的形式,即每班随机抽取5名学生,代表班级参赛,每人负责比赛项目的一道工序,得分为小组成绩的一部分。每次比赛要抽取不同的同学,扩大参与面,这样可以不断增强学生责任感、集体荣誉感。
三、言传身教与学生共同成长
技工院校的学生正处于“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定型期,自我意识和模仿心理較强,教师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引领者,其言行对学生起着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
1.与学生交朋友,真心换真情
技工院校的学生以初中生居多,他们尚处于青春期,既有叛逆心理,也对教师、家长有依赖感,需要教师们的关心与支持。
例如,教师可以关注学生的成长变化,协助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困难。收集学生成长的亮点,制成电子相册送给每位同学,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赢得学生的认可,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师生以伙伴的方式共同成长。
2.树立品牌意识,践行工匠精神
当前职业教育竞争日趋激烈,技工院校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弘扬工匠精神是教育工作者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的现实要求。教师们要做践行工匠精神的模范,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把品牌做成信仰,让自己成为“名师”“严师”。教师以自己的行动带动学生成长,让学生成为我们的品牌代言人。
4.弘扬教师精神 篇四
演绎教师风采
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
大家好!我为你们演讲的的题目是《弘扬教师精神,演绎教师风采》。
朋友们:你们听过这样一则寓言吗?说的是古时候,有个国王举行了一次最隆重的授奖典礼,全国所有的能工巧匠、英雄豪杰、诗人学者都云集到京城等待国王授奖。画家呈上比阿尔卑斯山的春天还要美丽的画册;医术高明的医生亲手治好了王妃的病;伟大的诗人朗诵的诗歌让国王听得如痴如醉„„即便如此,他们却都空手而归。最后,在一片金色的霞光里,一个小姑娘搀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教师来到了国王的面前,说:“陛下,祖国遍地都开满了桃花„„”国王走下宝座,满面春风地来到老教师跟前,满怀敬意地向他鞠了一躬,然后把一只从阿尔卑斯山采下的艳红的桃花别在老教师的胸前,说:“没有您的辛勤劳动,既不会有诗人学者,也不会有画家和园艺师,您才是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人„„”顿时,广场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是呀,教师才是对人类最有贡献的人。教师的奉献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是一枚果!教师的热情似星辰,远望像一盏灯,靠近是一团火!教师的辛勤如蜜蜂,博采百花之粉,酿成一家之蜜。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听到这样的评价,我内心深深震撼,同时也陷入了沉思:我要怎样做才对得起这么高的评价?我要怎样做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教师呢?
我要在脑海中采撷如花的词汇,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深深的思索,推演我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动人的颂歌——爱我的学生,爱我的事业。
“大音希声,大爱无痕。”教师的爱,就是这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大爱”。这种爱与众不同,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母爱容易出现溺宠,友爱重在礼尚往来,情爱则少了几分严谨,而师爱是严与爱的巧妙结合,是理智科学的爱,是主动积极的爱。这种爱是教育的桥梁,这种爱是教育的推动力,这种爱是后进生转变的催化剂,这种爱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博大无私的爱,她包涵了崇高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从十八年前第一次踏上讲台,我就知道自己会一直站下去。因为在这里,我可以把所有的才情肆意地挥洒;在这里,我不会因滔滔不绝而招来异样的目光;在这里,我会因每次与学生的思想碰撞而兴奋不已。放眼物欲横流的世界,三尺讲台承载了多少薪火相传的道德与责任,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都已尝遍,我早已知道,那间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那块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下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虽然我们还很清贫,但站在三尺讲台上,教师就成为了一种永久的伟岸。跋涉于文字之间,我领悟了风清月白的宁静和旷远,疲惫忙碌的日子里,我只想着用道德和智慧的甘泉浇灌出一片片如茵的芳草地,用坚实的脚步,书写一篇篇壮丽的青春诗行。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当我挑灯苦熬,精心备课,辛辛苦苦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时,有时却发现他们的热情并不高,眼神也不够渴望;当我认真投入到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时,却发现有些调皮的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我的心曾经一点点冷却下去,甚至有种说不出的恼火、灰心,但几乎与此同时,这些孩子又能表现出让人欲罢不能的欣慰和感动,一次次温暖着我的心田,身为人师的这颗心告诉我:不要放弃!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颗草都有泛绿的时候,用爱去宽容他们,呵护她们,赋予他们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丽的春天。
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长为教坛的一棵长青之树。一代名师魏书生那诙谐幽默的谈吐、那渊博的学识,让我崇拜不已。大灾面前,谭千秋老师那无悔的抉择,用男儿的血肉之躯托起人间最美丽的彩虹,他是我们挥之不去的记忆。一个是生者永无止境的燃烧,一个是死者舍己的大爱,他们共同谱写了对人民教育的无限忠诚,更凑响了新时代教育嘹亮的凯歌。我们从事的不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正是在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小事中,成就了教师这个职业的不平凡之处。在我的身边,有一心只为学生,延误儿子治病、差点痛失爱子的杨红霞老师;有刚做完手术、依然坚守岗位的胡雪梅老师;还有难以细数的普普通通的老师,他们认真做好每一份工作,不邀功、不浮夸,凭着自己的良知,践行着“教师”这两个字神圣的涵义!他们的精神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我,鞭策着我。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尊敬的各位领导,朋友们,全县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正在轰轰烈烈开展“学习十八大,争创新业绩”活动,把办人民满意教育作为第一追求,在这里,请允许我代表全县五千余名教师发起青春的誓言:任凭岁月更迭,世事沧桑,任凭青春流逝,红颜憔悴,让我们永守心中这盏希望之灯;树万世之师表,铸不朽之师魂!用我们的爱心、诚心、细心、耐心去换取学生的开心,家长的放心,罗田教育的振兴。
5.弘扬教师精神 篇五
学郑琦精神 弘扬人民教师高尚师德
郑琦老师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却有着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的先进事迹,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显崇高,细微中有真情。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的!”我们的郑琦老师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郑琦老师的事迹都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些事情看起来人人都能做,但郑琦老师的不同凡响之处,他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他把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小事,坚持不懈地做了47年,还将继续做下去,成就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成的大事。郑琦同志的事迹是广大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集中写照。中国有一千多万教师,大家每天在做着一件又一件平凡的事情,但正是我们这些平凡的工作,积累在一起,就构筑了教育这个崇高的事业,连系着亿万青少年的成长,连系着千万个家庭的幸福,连系着祖国的明天和民族的未来,我们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光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
6.弘扬教师精神 篇六
陈
昌
二○一○年七月十七日
弘扬延安精神,做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 陈昌
学习了学院中专部关于“创先争优”活动的安排意见后,我感到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推动新一轮创业创新的今天,如何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顺应时代发展,在解放思想、创先争优中有所作为,为学院和中专部又好又快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是摆在我们每一名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认真解决好这一课题,还需继续弘扬延安精神,结合时代特征,转变观念,坚持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具体说包括以下几点:
一要在结合实际中转变观念创先争优。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要转变惟书惟上的思维定势,树立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观念。把思想观念建立在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视野。也就是说要结合学院的实际;结合中专部的实际;结合五年高职生的年龄和成长特点;结合教育教学规律,搞好教学及学生管理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还要摆脱经验习惯的束缚禁锢,树立勇于改革、大胆实践的观念。要正确看待经验和习惯,不能一味地把过去的成功经验当做灵丹妙药,自缚手脚,要勇于跳出经验的束缚,树立锐意进取、改革创新的思想,用新眼光看待新事物,用新观念分析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不断在实践中创造出超越前人的新办法、新措施,进而总结出新经验。
二要坚持学习,用新的好的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教师,肩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在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下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高职教
师,如何把学生教育好呢?这是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的问题。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就得坚持学习,用新的好的理论和知识武装自己,才能教好学,育好人。一名终身合格的教师,就需要终身坚持学习,这样才能与时俱进,在思想上和知识上“永葆青春”。过去是“不进则退”,现在是“慢进则退”,不进则更快地被淘汰。昨天合格的教师,并不意味着今天也合格,更不意味着永远的合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替日新月异,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我们每一名高职教师必须坚持广览博学,多方涉猎,才能“授人以渔”,当好一名合格的教师。另外,要虚心向其他富有工作经验的同志学习。在具体的工作中往往遇到一些情况,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或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很难解决,而用别人的方式方法去解决,问题马上就会迎刃而解。由此引申,我们可以大胆引进和借鉴他人的智慧,巧借“他山之石”来“攻玉”,追求工作成效的卓越,在借鉴中创先争优。
三要加强师德修养,爱岗敬业,立足本职工作,创先争优。职业院校的高职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高技能,还需要具备完善健康的人格,勇于面对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顽强拼搏的精神,良好心态,情绪稳定,行为适度,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除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所从事的职业特殊,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一言一行,都会这样或那样的,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道德情操的修养,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标准要求自己,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意识,善于动脑,勤于思考,开拓进取,站在时代的
潮头,断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充实完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渗透做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并完善人格,学会做人,学会处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教师博学多才才能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偶像,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谓的博学多才,包括两个方面,即:精通与知新。精通,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历史、现状、发展趋势、社会作用、重点和难点,要知其理论。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到知其然。知新,要学习新知识,讲课要有新意。当代科学知识分化急剧,新陈代谢迅速,应用期越来越短,知识的创新性越来越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充实并完善知识结构,保证站在知识的前沿。只有这样,才能立足本职岗位,教好书,育好才,才能实现创先争优,否则,只能是说空话,办虑事。
7.弘扬胜利精神创造百年辉煌 篇七
继承优良传统, 培育胜利精神, 铸就石油职工队伍的根和魂
上世纪60年代会战初期, 胜利油田在“青天一顶、碱滩一片”的恶劣环境中, 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三老四严, 四个一样”优良作风, 人拉肩扛, 战天斗地, 形成了不怕艰难困苦、敢打硬仗恶仗的会战传统, 逐步形成了胜利人的“五种精神”。即:立志改革、开拓前进的创新精神;自觉加压、勇挑重担的进取精神;滚石上山、逆水行舟的拼搏精神;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求实精神;同心同德、团结战斗的协作精神。上世纪90年代, 油田党委进一步凝炼形成了以“坚定不移的政治信念, 以国为重的主人意识, 以苦为荣的奉献精神, 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为主要内容的胜利精神。它以“闻油则喜、为油而战”, “以苦为乐、野战为荣”, “精雕细刻、滚石上山”, “大干了再大干, 超产了再超产, 奉献了再奉献”等生动鲜明的石油语言, 诠释了胜利人的政治理念和价值追求。进入新世纪以后, 适应从艰苦创业走向全面创新的时代需要, 油田党委从奠定常青基业、打造百年油田的战略高度, 确立了“从创业走向创新,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 并以胜利精神为核心, 创建独具特色的胜利文化。
近50年来, 胜利精神薪火相传、代代相承, 胜利石油职工始终坚守“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 把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以及石油石化工业的优良传统等多种精神元素融汇起来, 使之“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特别是“从创业走向创新,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 作为胜利油田全体员工一致的信念追求和共同的价值目标, 不仅集中反映了胜利油田过去几十年的辉煌成就, 而且突出展示了胜利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负重奋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 以及创造新业绩、做出大贡献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
“从创业走向创新, 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时期胜利精神, 是中国石化“爱我中华, 振兴石化”企业精神的具体体现, 并成为黄河三角洲区域文化的重要内容, 既是我们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独特贡献, 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烙上了明显的石油文化标记。近年来, 胜利油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全国最佳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 被专家们赞誉“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乃至国有企业树起了一面精神的旗帜, 创造了一个文化的范例”。
创新胜利文化, 开发胜利心田, 始终保持胜利精神的先进性
胜利精神是胜利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也是胜利油田的传家宝。我们坚持把胜利精神的传承发展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持续创新升华, 狠抓教育实践, 在开发油田的同时开发职工心田。
一是创新文化理念, 不断丰富胜利精神的内涵。近年来, 我们总结提出了胜利文化建设的“四个要素”, 即“共同的愿景目标、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制度规范、共同的行为习惯”, 提出了“百年创新, 百年胜利”的共同愿景和“共创百年胜利, 共建和谐油田, 共享美好生活”的共享价值观, 培育“人人遵章守纪、事事讲求精细、时时注重创新、处处体现和谐”的共同行为规范。同时, 把基层职工总结提炼的文化语言上升为引领油田发展的文化思想, 形成了震撼力大、感召力强的胜利“格言”文化, “咱们工人有技术才更有力量”、“党员干部有正气才更有力量”、“开发油田必先开发心田”、“多采知识才能多采油”等, 从而不断赋予胜利精神新的内涵, 使胜利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时代感。特别是2010年以来, 为深入宣贯《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纲要》, 我们创新提出了“油田与心田共建, 文化与文明共创”的新理念, 大力实施“胜利心田”工程, 把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融为一体, 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积淀丰富发展胜利文化。
二是完善载体阵地, 促进胜利精神内化于心。在企业报纸、电视、局域网等内部媒体上常年开辟专栏专版, 编辑《胜利油田》月刊和“胜利文化丛书”, 传播胜利故事, 弘扬胜利精神;每年都分层次举办企业文化培训班, 召开胜利文化建设年会, 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建成华八井、孤东海堤等一大批爱国家爱油田教育基地, 经常性组织开展“社区大舞台, 亲情大联欢”等群众文化活动, 让职工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特别是近年来, 围绕“优良传统再传承, 胜利精神再教育”, 广泛开展“爱我油田, 忠诚胜利”、“做胜利人, 传石油魂”等教育实践活动, 创作巡演《红布绳》、《血与火的嘱托》等剧目, 规范推进机关文明礼仪, 拓展胜利手机报、公寓文化、车厢文化、餐厅文化等新阵地, 引导职工群众把胜利精神融化到血液中, 落实到行动上。
三是培育团队精神, 推动胜利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针对油田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 我们大力培育弘扬独具特色的团队精神, 逐级把胜利精神具体化, 沉到底、入人心、见实效。在70多个二级单位, 大力发展特色子文化, 胜利采油厂“用创新成就胜利, 让明天胜过今天”的“采油树文化”、现河采油厂“家为根, 油为业, 人为本, 和为魂”的“家和”文化和黄河钻井五公司“选准目标、遵从规矩、攻坚啃硬、科学进取、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钻头精神等, 体现了胜利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在3400多个基层单位, 以“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心和家、聚智兴家”共同理念为指导, 积极创建以油为业、以队为家的“家文化”, 培育形成了一大批基层文化品牌和特色团队精神, 如河口采油四矿的“以大气概战胜大困难, 以大家爱建设大家庭”, 孤岛作业519队的“为油井负责一辈子”, 井下作业队“修井先修身, 作业先做人”和电力运行8队的“让家更温馨, 让成员更幸福”等, 都营造出富有亲情的文化氛围, 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是注重加强对外交流, 持续扩大胜利精神的影响力。油田充分发挥“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的品牌效应, 不断扩大对外合作交流, 使胜利精神、胜利文化在更广阔的平台上进行传播和展示。每年都在《人民日报》、《求是》等全国知名媒体上刊发文章, 推介胜利经验, 宣传胜利精神;每年都参加中外企业文化峰会等高层论坛, 学习交流经验, 展示文化成果;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央党校等紧密合作, 借助外脑和专家学者的作用, 促进胜利文化研究与建设。2006年油田领导应邀到中央党校宣讲胜利文化案例, 胜利精神进入中央党校课堂。最近, 胜利文化案例入编国资委《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报告》、《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年鉴》, 进一步提高了胜利文化的美誉度和胜利精神的影响力。
发扬胜利精神, 践行国企使命, 朝着“百年创新, 百年胜利”愿景目标胜利前进
2009年10月18日, 胡锦涛同志视察胜利油田, 他寄语广大员工要发扬铁人精神, 学习先进典型, 朝着“百年创新, 百年胜利”的愿景目标胜利前进。在当前大变革、大调整、大转变的格局下, 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 进一步发扬胜利精神, 自觉践行正确的国企领导观, 把胜利人“坚守胜利、永不言败”的心劲、干劲激发出来, 更加自觉地承担国企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打造中国石化上游长板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等重大战略中发挥好顶梁柱和主力军的作用。
一是以胜利精神激励胜利, 创造了老油田持续高效开发、科学发展的奇迹。胜利油田素有“石油地质大观园”之称, 地下构造十分复杂;九五以来, 又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递减的“三高”阶段, 找油、采油的难度非常大。正是在胜利精神的激励下, 我们牢固树立“地下所有资源都能找到”、“找到的储量都可动用”的理念, 在勘探上精查细找, 在开发上精雕细刻, 在经营上精打细算, 在操作上精益求精, 截止2009年底, 连续27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亿吨以上, 连续15年原油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以上, 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特别是近年来,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极端灾害天气增多等重重困难, 胜利人“咬紧牙关挺住, 高举红旗向前”, 在危机中捕捉机遇, 在挑战中攻坚破难, 确保油气产量硬稳定、科学发展上水平。
二是以胜利精神书写胜利, 打响了国内外知名的胜利铁军品牌。胜利油田坚持文化聚才、人才兴企, 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 畅通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操作技能“三支队伍”的人才建设发展通道, 培养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胜利铁军之师。广大干部职工苦练技能, 创新创效, 努力做到“想干有责任、会干有技术、巧干有绝活、实干有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顾心怿、“铁人式的好工人”王为民、“新时期胜利人的楷模”代旭升等, 就是胜利铁军的典型代表, 也是胜利精神的人格化身。近年来, 胜利石油工程铁军依靠“独有的技术优势, 独有的攻坚能力, 独有的质量信誉”, 在国内外市场上干一项工程, 树一块丰碑, 拓一方市场, 打出了胜利人的威风, 擦亮了“胜利铁军”的品牌, 使“胜利井下”、“胜利油建”等行业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
三是以胜利精神凝聚胜利, 营造形成了“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局面。胜利人来自五湖四海, 职工队伍构成复杂, 在职职工、离退休职工、家属、改制企业员工等共计50万人。在当前价值多元化、信息多样化的形势下, 胜利精神如同“黏合剂”和“一根栓心的红线”, 把50万胜利人凝聚成一个整体。我们牢记中国石化“发展企业、贡献国家、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的企业宗旨, 坚持油田发展与职工利益相统一, 持续推进职工住房建设、子女就业援助、基层硬件改造、困难群体帮扶等民生民心工程, 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扶残助残、希望工程等公益性活动, 让职工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和谐油田建设。
8.大力弘扬沂蒙精神 篇八
《走向世界》: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并在社会主义車命、建设、改車中不断发展。请简单评价一下沂蒙精神?
孙守刚:沂蒙精神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在沂蒙老区的一种具体展现和升华,她不只是仅限于临沂的地域精神的概念,是与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伟大革命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反映。
沂蒙精神产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它是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420万沂蒙老区人有20万人参军,120万人参战支前,10万先烈血洒疆场。在血与火的熔炼中形成的沂蒙精神集中体现为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军队无比热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无比坚定的思想品格和为祖国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涌现出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的厉家寨、三家坊前、高家柳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集中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人民坚持艰苦创业,奋力开拓,率先在全国老区中实现整体脱贫,走上了加快发展的道路,开创了革命老区向大临沂、新临沂的转变,充分体现了既继承艰苦奋斗、埋头苦干的优良传统,又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
沂蒙精神被浓缩概括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十六个字。其中,“爱党爱军”是沂蒙精神的灵魂,表达了沂蒙人民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舍生取义、追求执著的崇高政治信仰;“开拓奋进”是沂蒙精神的主题,概括了沂蒙人民追求进步、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自强不息的先进思想意识;“艰苦创业”是沂蒙精神的体现,展示了沂蒙人民自力更生、坚韧不拔、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精神品格:“无私奉献”是沂蒙精神的核心,明确了沂蒙人民顾全大局、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甘于奉献的价值取向。
沂蒙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精神财富,又是在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的。沂蒙精神的产生发展,始终与时代同步伐,既是沂蒙人民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又是整个时代发展所需要的精神财富。它秉承齐鲁优秀思想文化和革命传统,根植沂蒙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沃土,经过战争年代的洗礼,建设时期的陶冶,改革时期的考验,始终保持着与时俱进的鲜明品格。所以它不仅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沂蒙精神产生发展于沂蒙大地,无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但沂蒙精神不是一种单纯地域性的精神文化形态,它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表现出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精神的高度一致性。沂蒙精神不仅仅属于临沂,也是山东的、中国的。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赋予她新的使命和时代内涵,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精神力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走向世界》:对于我们目前的社会主义建设而言,弘扬沂蒙精神的重要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孙守刚:沂蒙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展现和升华,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的光辉精神财富,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局面的真谛所在。
沂蒙精神“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丰富内涵,表现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植根人民,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为夺取革命胜利而奋斗;人民群众信任党、热爱党、紧跟党,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自身利益而斗争,这些特质在今天更具现实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讲到党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都用了“党紧紧依靠人民”这个前提语。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学习沂蒙精神、更加自觉地弘扬沂蒙精神,为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积极努力。最近,山东省宣传文化系统部署开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群众路线主题教育活动,目的就是把深入基层、走进群众作为一种理念,无论想问题、做决策,还是做工作,都要心中有群众。
当今时代,继续弘扬并提升沂蒙精神,对于解决信仰、信念和信任问题,树立群众观念,加强群众王作,密切党群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历史充分证明,这种精神,用在抗日战争,我们能够赢得民族的独立;用在解放战争,能够使人民当家做主人;用在脱贫致富,能够很快地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可以说,沂蒙精神战争年代需要,和平致富年代需要,全面奔小康更需要。
《走向世界》:沂蒙精神的时代性决定了其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內容,新时期应该如何弘扬沂蒙精神?
孙守刚:沂蒙精神一直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弘扬沂蒙精神给予充分肯定,提出明确要求。1999年1月,胡锦涛总书记到临沂视察时指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的胜利创立了光辉的业绩,做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临沂人民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以来,把发扬革命传统同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沂蒙精神。”李长春同志今年6月到山东考察时,专程参观沂蒙精神展,他指出:“沂蒙精神是伟大民族精神在革命战争时期的体现和升华,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要进一步加强沂蒙精神的宣传,把沂蒙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对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吸引力,使之代代传承、发扬光大,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些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学习研究宣传沂蒙精神指明了方向,为我们进一步弘扬沂蒙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
新形势下,我们弘扬沂蒙精神,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充分发挥沂蒙精神的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弘扬沂蒙精神,要坚持两个基本“支点”和一个“落脚点”。两个支点:一是信仰,即人民群众对党和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的一种坚定追求和无比信赖。人民群众信赖党、热爱党、紧跟党:二是群众观,即我们党植根群众,为了群众,依靠群众。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一个落脚点:即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结合,与“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的新时期山东精神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
弘扬沂蒙精神,要立足山东,放眼全国,突破时间和地域界限,赋予沂蒙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升华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山东精神、民族精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力量,成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注重加强沂蒙精神的学习宣传和研究,注重内涵的挖掘、理论的概括、高度的提升。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积极解答一些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活跃载体,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上讲坛、网络行、巡回展等活动,扩大社会效果。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积极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多种形式形成学习宣传热潮,在更高层面上把沂蒙精神学习宣传研究引向深入。
9.弘扬教师精神 篇九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25
收藏此文到VIVI| 收藏此文到365KEY| 收藏此文到YOUNOTE
第二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课标要求]
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非典”精神等,显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点和伟大力量。¨ 讨论或撰文:“我看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 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理解: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分析: 结合当今世界思想文化发展的实际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分析说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
能力目标:
联系历史和现实,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及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提高对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中华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点、难点]: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及意义
[课时]: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及中华文化之所以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千锤百炼而半志更坚的原因。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正是由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凝聚、支撑和推动作用,中华民族才显示出其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民族活力,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那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如何形成的呢?她是不是一成不变的呢?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板书)
第一目“薪火相传,越燃越旺”
学生看书,完成学案中的问题。
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1、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其形成和发展是长期历史积淀的过程,也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的过程。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垂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向学生展示各时代的民族精神:
井岗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西柏坡精神: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
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同舟其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
抗震救灾精神:万众一心、不畏难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奉献、敢于胜利
女排精神:团结拼搏、勇攀高峰、为国争光
“两弹一星”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第二目“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
让学生结合学案,明确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的原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④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铸造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在学生明确原因的基础上,用一道练习巩固.材料一:据统计,在全球最大的300家传媒企业中,144家是美国企业,80家是欧洲企业,49家是日本企业,美国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控制了便于媒体的90%.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而在美国,外国节目仅占1%~2%.美国电影的总产量仅占世界电影产量的6%,而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80%.材料二: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培育民族精神,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土不二”,培育“韩国精神”。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结合材料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什么现象?
②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你认为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
①材料一说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材料二、三共同说明了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②A、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③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作用。有了“主心骨”,才有了民族精神之魂,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既要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才、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概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作用。
B、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课堂小结:①明确重点、难点
10.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篇十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在大庆油田长期开发建设实践中培育形成的,根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典型体现和生动展示。其核心是爱国,精髓是艰苦奋斗,本质是“我为祖国献石油”。长期以来,中石油始终高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旗帜,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筑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提供了强大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坚定不移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员工思想教育的主脉。中石油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能源安全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责任,是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必须大力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之始终引领时代价值取向、道德风尚、精神追求,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有力支撑。多年来,中石油党组坚持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融入工作部署、融入发展规划、融入战略目标,先后在大庆、延安等地召开领导干部会议,有力推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再深入活动,广大员工始终保持了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始终不渝地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打造铁人式员工队伍的主旋律。中石油始终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全体员工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和核心价值观,筑牢共同的思想基础。编发《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教材》,颁发《企业文化建设纲要》,构建实施《思想政治保障体系》,设立铁人奖,每4年评选表彰10名特等劳模并授予铁人奖章,持续开展“中国石油榜样”系列典型宣传,努力打造铁人式的员工队伍。铁人王进喜、“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当代青年的榜样”秦文贵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2010年“七一”授予大庆油田李新民“大庆新铁人”荣誉称号,选出了大庆第三代铁人。石油英模群体不断壮大,形成引人注目的“石油英模现象”。
坚持不懈地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频道。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不仅属于中国石油人,更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高度重视,中央曾专门下发文件充分肯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公司党组始终把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作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和历史责任,不断转化为广大员工群众的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注重抓好传承弘扬的关键环节,努力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注重丰富传承弘扬的载体,编写《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简明学习手册》、《企业文化辞典》等数百种学习资料,组织开展“千万图书送基层、百万员工品书香”工程,大力实施创建金字品牌、树立典型人物、提炼理念格言、建设教育基地、创作精神产品的“五个一”工程。
11.弘扬优秀企业精神 篇十一
中国企业此前虽然没有使用企业文化这一概念,但对企业精神的培育与实践却十分重视。在新中国60多年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中国企业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可以彪炳史册、光照现实与未来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开拓创新精神等等十分宝贵的企业精神。当企业文化理论传入以后,便与新中国60年业已产生的伟大企业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并由此形成了中国企业文化的重要优势和显著特点。因此可以说新中国60多年来,我国企业精神形成发展、继承创新的歷史,就是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形成发展、继承创新的历史。
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需要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相互支撑才能持续。当前,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科学制订“十二五”规划,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总结回顾、传承创新新中国60年培育起来的优秀企业精神,对于进一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化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科学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本刊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中外企业2010年北京峰会《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传承创新》”主题交流中撷取出下面这组文章,供广大企业和读者学习借鉴。
□ 弘扬优秀企业精神 推动央企科学发展
□弘扬大庆精神是中国石油的神圣使命
□伟业创造精神 精神铸就伟业
□努力超越 追求卓越
□改革开放与海尔创新精神
□新中国企业精神的历史价值与未来发展
12.弘扬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匠 篇十二
合肥公交集团一直致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树立脚踏实地、攻坚克难的青年标杆, 通过举办技能竞赛、开展技能培训、学习先进典型, 为青年员工提供展示自我才华的平台, 营造努力争先的氛围。本文结合企业在技师评聘、技能人才培养、技师工作室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 探讨如何在公交企业打造满足企业发展要求、适应车辆技术进步的能人巧匠, 同时创造有利于青年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
1 大力推进技师培养, 发挥技师引领和带动作用
近年来, 为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 选拔培养优秀维修人才, 发挥技师在解决企业维修技术难题、提升维修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合肥公交集团大力推进技师的培养, 组织开展技师评聘, 每年度有30余位汽车维修工被聘为技师。为体现对专门人才的培养和促进, 创新进行了首席技师评聘, 取得较好的带动效应, 进一步调动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在技师评聘的条件设置、聘用考核等方面提出了可操作、有实效的办法。对聘任技师每年进行一次考核, 同时规定了日常工作的能力要求、对学员的培养及授课要求等。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导师带徒、外出培训与自培相结合等方式, 广泛开展岗位技术练兵, 提高职工的技能和操作水平。
借助企业技校和城市客车技能鉴定站, 集团公司连续3年组织对汽车维修技师和高级工的培训, 共有近100人通过全国技能鉴定考试, 扩大了持证技师队伍和技师选拔范围, 放大激励效果。利用技师讲堂和“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开展职工培训, 激发革新动力和钻研业务的干劲, 培养更多热爱企业、热爱维修的工匠。集团公司每两年分别组织一次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和驾驶员技能大赛, 做到年年有赛事。营运单位和维修单位认真开展劳动竞赛, 形成良好的学技术氛围。通过基层的选拔, 成功举办合肥市第十五届汽车修理工职业技能大赛暨公交集团第六届汽车修理工技能大赛和第二届合肥公交驾驶员节能大赛, 分别选派代表参加了“第三届 (2015) ‘宇通杯’全国公交驾驶员节能技术大赛”, 并代表安徽省参加第七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宇通杯”城市公交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 均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2 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 凝聚企业技能专家和能手
近年来, 合肥公交深入开展了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 为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建设创新工作室的实践中, 努力倡导耐心专注、精益求精、务实敬业的精神, 勤奋练就精致“匠人心”。我们创建的“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员从最初5人发展到现有主要成员51名, 既有一线岗位的技师, 也有专业技术人员, 相互结合, 优势互补。紧紧围绕企业生产实际, 注重推广创新思维理念, 立足于降低成本、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技术革新、安全生产、技能人才培养与实践等主题, 组织开展技术攻关、技能培训、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学习交流等活动。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创建一年来开展理论和实际操作培训25次, 培训近1000人次, 导师带徒数十对, 维修机具改良5件, 车辆设备改良攻关12例, 车辆维修工具制作8件, 疑难故障攻关37例, 各项技术革新为企业生产经营节约成本近300万元。工作室对燃料消耗超定额的车辆进行节能减排攻关, 2015年天然气平均标台百公里消耗31.48立方米,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79立方米/百公里, 燃油消耗24.64升/百公里, 比上级主管单位考核指标低0.02升/百公里。
我们以创新工作室的建设为抓手, 弘扬“工匠精神”, 打造精品工匠。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查道勇同志刻苦钻研、耐心攻关、严谨务实, 将摸索出切实有效的疑难故障排除方法提炼成文字并形成图解, 在集团内部推广使用, 取得很好的效果, 一举解决了故障难确定、难排除, 车辆不能正常使用的难题。青工刘忠果针对新能源车换挡电磁阀故障造成车辆不能使用、厂家要求必须更换电磁阀的问题 (1只换挡电磁阀价格2800元) , 认真揣摩, 反复比对试验, 终于找到了电磁阀维修办法, 不花一分钱, 调整装配修复即可。直流电工能手项震凭着扎实的电工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维修经验, 结合客车维保的实际, 制作了移动照明电源和便携式车辆充电电源, 方便维修和各类车辆正常早出场。年青的钣金工陶乔伟针对车用天然气钢瓶拆装困难、费时、不安全的问题, 认真钻研, 自制专用支架, 与铲车配套使用取得了成功, 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提高了工效, 提高了安全系数, 降低了更换钢瓶的成本。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查道勇创新工作室”已成为集团的维修服务品牌, 2016年7月15日以“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名义参加“世界青年技能日”活动, 广为宣传推广。2016年7月26日, “查道勇汽车维修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合肥市认定为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纵观创新工作室的创建发展过程, 离不开能人志士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和创新相互联系, 贯通融合, 是维修服务的灵魂, 品牌的基石。查道勇先后获得合肥市“青年五四奖章”、合肥市“金牌职工”和“技术能手”、合肥市“最美公交人”和“最美交通人”等荣誉称号。我们将通过不断培养和引导, 鼓励更多、更优异的年轻人加入到这个队伍, 从中发现和推荐优秀人才, 力争用3-5年时间培养1-2名省级高技能人才。
3 以技师工作室建设, 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精神内核。近年来, 随着车辆技术的不断提升, LNG车、新能源公交车的加大推广使用, 给公交企业维修、使用带来了新的课题, 对技术管理也提出新的挑战。要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和优质的运力, 必须立足于企业维修队伍的现状, 培养专门人才和特殊人才。大力开展技术攻关、技术交流、技术培训、技能比武、技术创新、带徒传技等活动, 以点带线、以线带面, 以“创新工作室”为平台, 积极发挥技术、理论、团队优势, 最大限度激活创新创效内生动力, 为企业降本增效。
当前和未来, 我国都将坚持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必须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作为企业技术管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 不断创新, 充分发挥技师工作室的创新优势, 以创新成果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让更多的一线员工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 实现员工与企业双赢。
技术创新需要“工匠精神”, 技术进步离不开“工匠精神”。锲而不舍, 滴水穿石, 只要务实笃行, 让“工匠精神”发扬光大, 定能让精品工匠、企业工匠蓬勃涌现, 企业也因为有了众多工匠而不断发展。
“查道勇创新工作室”成立一年来, 着力在五个方面为企业服务, 即着力于人才培养和发展, 着力于技改与发明, 着力于疑难问题攻关, 着力于节能降耗, 着力于导师带徒, 为员工、为企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以创新成果、“工匠精神”精制的产品和服务不断推进企业的进步和发展。
我们相信, 随着“创新工作室”建设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 “工匠精神”的大力弘扬, 定有更多的能人志士不断加入, 创新工作室必将不断发展壮大, 企业定能培育出大师级的精品工匠, 更好地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精品工匠的过程就是弘扬“工匠精神”, 让每个有志职工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为企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积力之所举, 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 则无不成”, 凝聚智慧力量, 成就更好人生, 让企业发展壮大。
4 以建设创新工作室为抓手, 努力打造企业工匠
13.弘扬教师精神 篇十三
---------国旗下讲话讲话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铁人精神曾激励了整整一代中国人。如今,飞速发展的中国处于一个与铁人生前完全不同的时代背景,产生于特殊年代的铁人精神到底离我们这一代有多远?对于我们80年代出生的青年人它又蕴含着怎样的内涵?
铁人精神是一种为国争光,为国分忧的高度觉悟的爱国主义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奉献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忘我拼搏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对技术精益求精,为事业练就一身硬工夫、真本领的科学求实精神;
铁人精神是一种不安于现状,不拘于常规,奋发思变的创新精神。
看完视频回来后,通过互联网我又阅读了一些关于弘扬铁人精神的文章,记得有一篇文章提到过,大庆在创业之初曾提出,“人就是要有一股气,对一个国家来讲,就是要有民气;对一个集体来讲,就是要有士气;对一个人来讲,就是要有志气。”细细品位这段话的含义,对我触动很大。是呀,人总得有一种精神,为什么说一些人死了可他们还活着,而另一些人虽然活着可在人们的心中已经死了,这其中的原委就是有的人有一种精神,他虽死犹生,而有的人确如同行尸走肉,虽生犹死。可以说,铁人精神就是这种令人虽死犹生的精神,它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集体实现自己崇高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势不可挡的意志。这种精神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是一种奋发进取的力量:有了它就会前进;失去了它,也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
如果说发自肺腑地感受到铁人精神的伟大是学习王进喜的一个“初级阶段”,那么如何将铁人精神转化为我们立足本岗、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实际行动,则是学铁人的“高级阶段”和最终目标。
作为石油系统员工,学习铁人精神,查找自己的不足,我认为自己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加强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机遇去和书本学,和老同志学,和实践学。要在自己的内心形成一种压力,让这种压力敦促自己,成为一个有上进心的新时代青年。今天在社会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环境下,我走上了如愿以偿的岗位,仍然不要忘记给自己施压,要拿出我们在学生时代学习的那种韧劲、那种不怕吃苦的精神,踏踏实实、认认真真沉下来,学进去。因为“人不读书,不能成才;人不学习,不能生存”。因为只有学习,才能启迪心智,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升华境界;只有学习才能总结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更是因为只有学习我们才不会被快速发展的时代所遗弃,才能永远做时代的宠儿。
二是要慎独慎行,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终身追求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三是要经常自我反省。一个人如果不经常的自我反省,就很难有很大的进步。要经常在工作中从人格上、从道德上、从灵魂深处反省检讨自己,发现不足,及时修正,努力做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是要求认真务实,扎实工作。要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奋发进取,做业务上的尖子,实践中的实干家,工作中要讲究细、讲究实、讲究准,讲究严,讲究精,讲究新,讲究快,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铁人这个神奇的人物,他为我们的前辈、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渲染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铁人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科技情报事业美好的明天,储备学识,储备能量。
铁人,我心中的一座丰碑
——弘扬铁人精神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一九七零年十一月十五日,一个星星陨落了„„
看,数万群众含泪相送,送的是一位人民的好儿女;听,神州大地上响彻着同一种追忆的声音,忆的是一位人民的好公仆。他,就是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铁人王进喜。
铁人王进喜是玉门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当我们观看一系列有关铁人的影片时,当我们手捧书卷解读“大庆精神“的内涵时,当我们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王进喜的苦乐人生就像一曲跌宕起伏的旋律,回响在我们的耳际。铁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业绩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铁人的血脉始终在石油人的血管中流淌,铁人的风骨始终在一代代的石油人中传承。
翻开尘封的历史,让我们回到历史的47年前,在东北的松辽平原上,当王进喜带领工人打第一口油井时,日夜不离土地。打井前后一二十天,它一次没有回家吃饭休息;房东大娘十分感动,对回去的工人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铁人那!“从此王进喜就被叫铁人了,正是这句话,发自于中国普通人众者的声音,涵盖了对铁人王进喜的尊称。这声音像春雷,在中国大地奏响了”摘掉中国贫油的帽子“的有力呐喊!从此,大庆会战成为中国人骨气和正气的代名词而永垂青史。
是责任和使命的驱使,让王进喜超越自我、透支生命,用47岁的年轮践行了他”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47岁啊,正值人生的壮年,47岁的他,还没来得及盘点自己光辉的业绩,就被无情的病魔iduozoule鲜活的生命。他像一颗明星璀璨了一片天空,她像一株奇葩唤醒了整个春天。
于是,有一种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传扬——那就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一个声音在每个人耳边回响,那就是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无悔誓言。有一种感动汇聚成无边的力量,那就是有条件上、没条件创作条件也要上的冲天干劲。
曾几何时,王进喜从普通的钻工成为全国闻名的铁人,从朴素的报恩思想发展形成了铁人精神,铸就了石油之魂,他的思想在不断的升华,他倒下去了,但是,他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当我走进铁人纪念馆时,被一幅图片深深吸引:那就是铁人王进喜当年为了制服井喷,用身体搅拌泥浆的画面,冰天雪地的四十多年前,王进喜在这里纵身一跳,用身体完成了那至今仍令人感动不已的搅拌,那惊世骇俗的一跃,注定他成为了一个英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他为我们解读了什么是责任,是么是使命——那就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书里的公仆丰碑;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生命交响曲》,是保尔顽强拼搏“热爱生命铸造的烈火金刚。
活着,是一面旗帜,逝去,是一座丰碑!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臧克家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王进喜就是用辛勤的汗水为人民筑起了一座战天斗地的丰碑;用生命与智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一个具体的诠释;用赤诚和热血给世人留下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铁人形象;用燃烧的激情为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旗帜,有添上了一抹耀眼的亮色。
“英雄风范塞苍冥,一代铁人石油魂。铮铮铁骨昭青史,国强莫忘开拓人。”
铁人王进喜,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人让石油人引以为豪的名字,一个让不同肤色和信仰的人赞叹佩服的典范,他,是一面旗帜,鲜红夺目,催人奋进!他是一座丰碑,昂然耸立,催人向上!
让我们用行动一起回答:铁人,我们跟上来了!
大庆魂、铁人情。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同学们,当我们手捧书卷解读大庆精神的内涵时,王进喜的苦乐人生像一曲跌宕起伏的旋律回响在我们的耳际。铁人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业绩和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时光如何流转,铁人的血脉始终在石油人的血管中流淌,铁人的风骨始终在一代代的石油人中传承。所以,我要说:大庆精神的灵魂便是铁人“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铁骨柔情。
是责任和使命的驱使,让王进喜超越自我、透支生命,用47岁的年轮践行了他“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铮铮誓言。47岁啊,正值人生的壮年,47岁的他,还没来得及盘点自己光辉的业绩,就被无情的病魔夺走了他鲜活的生命。他像一颗明星璀璨了一片天空,他像一株奇葩唤醒了整个春天,于是,有一种精神在中华大地上传扬,----那就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一个声音回响在每个人的耳旁,-----那就是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无悔誓言;有一种感动汇聚成无边的力量-----那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条件也要上的冲天干劲;有一批人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榜样,-----那就是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苦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老一辈石油人。曾几何时,王进喜从普通钻工成长为全国闻名的铁人;从朴素的报恩思想发展形成了铁人精神,铸就了石油之魂,他的思想在不断升华。他倒下去了,但是,他却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祖国的石油事业。
秉承铁人精神,“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奋力攻关,突破了低贫油层开采禁区,相当于为国家增加了一个地质储量7.4亿吨的大油田。
胸怀铁人夙愿,“大庆新铁人”李新民,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他带领1205钻井队,在国内创造了多项打井纪录,并坚持把井打到国外去,在海外打出了中国速度,叫响了中国品牌。
正是因为有了一代代铁人的的无私奉献,祖**亲贲张的血管里,“黑色”的血液才能滔滔流淌,社会主义的大厦才能坚如磐石,稳如泰山。
同学们,你们去过铁人纪念馆吗?如果去过,你是否对两个物件有所感动。一件是铁人王进喜当年为制伏井喷,用身体搅拌泥浆时穿的那件四十八道杠棉工作服,量一件就是现在用栏杆圈起来保护的那个泥浆池-----冰天雪地的四十多年前,王铁人在这里纵身一跃,用身体完成了那至今仍让人感动不已的“搅拌”。也许让我们现代人评价铁人那惊世骇俗的一跃,很多人都会说,他很傻。而我却要说,他这一跃,注定他成为了一个英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个榜样、一曲壮歌,他为我们解读了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使命。那就是诸葛孔明“躯躬尽瘁、死而后已”写就的《出师表》;是孔繁森离家别母、血洒高原,树立的公仆丰碑;是贝多芬挑战人生、超越自我谱写的《生命交响曲》;是保尔.柯察金顽强拼搏、热爱生命铸造的烈火金刚。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大庆的历史,让我们铭记代代铁人的功勋,告诉自己:有一种东西它不会因事物表象的演变而褪色,也不会因为时代的演进而落伍,那就是跨越时空,永葆青春的大庆精神。
精神永恒,大庆不老。大庆魂、铁人情让我们代代传承,高歌猛进。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伴我成长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好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这是我们一名石油前辈说过的一句话,他就是——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所有石油行业人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才叫爱国,什么才叫爱国主义,什么才叫爱国精神;“创业”,不是简单的创造一项事业,完成一项工程,建设一个企业,而是把创业文化变成了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享受,一种成就。创业既有艰苦创业的要求,更有不断创新的内涵;“求实”,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正是这种求实态度,才使广大石油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贡献;“奉献”,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也是人格魅力、人文精神的象征。大庆人创造的“大庆精神”,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而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展现,是这个时代所有为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而努力的人们的集体精神的展现!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我们现在还小,不能马上为祖国作贡献,但我们应从小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锻炼自我,为今后做一名合格的祖国建设接班人打好基础。
我是一个独生女,养成了许许多多不良习惯,比如说:比较懒惰、总半途而废、依赖性很强„„当我学习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后,我羞愧万分,因为我生活的太自由、太幸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我去操心,什么我都不用多管„„。可王进喜呢?铁人们在那么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永不服输,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举“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了。在看《铁人王进喜》的电影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就往下落,尤其是他在腿部受伤后看到井喷,就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来鞭策自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多帮助家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孝顺长辈,在学习上克服没有毅力和缺乏耐心的毛病,努力攻克难关,铁人他们连那样的困难都能战胜,我也一定能行!
一个英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个个榜样,一曲曲壮歌,一代代相传!我们身边就是油田!我们更加爱华北!我们为华北油田而骄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伴我成长!
让不朽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敖林西伯蒙古族学校四年二班的参赛选手包慧婷。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不朽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同学们,是谁打破了荒原千年沉寂?是谁,肩拉背扛让高高的井架成为了荒原上的奇迹?是谁,纵身一跃,用血肉之躯搅拌泥浆,成为一个经典的佳话传奇?是谁,将生命之根扎进地心,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是谁,将青春之火融入岩浆,磨砺生命的历程填写了贫油的空白,成为了人们心中闪光的记忆。是他------铁人,是王进喜和他的1205钻井队。是他们头顶雄性的太阳,脚踏炽热的土地;是他们使荒原变成了油城,是他们使黑土地绽出芬芳;是他们用坚实的跫音摇醒沉睡的土地。是他们让爱国主义精神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吗?讲台上数不清的足迹,黑板上抹不去的记忆,这就是铁人精神-------无私奉献精神;运动场上拭不尽的汗水,奥运赛场上顽强的拼博,这也是铁人精神-------爱国主义精神;试验室里呕心沥血,工厂厂房内挑灯夜战,这还是铁人精神---------忘我奋斗精神。这一幕幕的平凡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切的一切令我们感动!铁人的精神成为了我们精神上的营养剂,行动上的指明灯。它在我们心中撒下了爱国、拼博、奋斗、奉献的种子,相信这种子将会长成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深深地根植于我们精神的沃土。装点我们永恒的精神家园!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追随铁人的足迹,秉承铁人的精神,牢记铁人的意志,踏着铁人的脚步走下去。相信长大后的我们一定能用智慧和双手撑起祖国的未来!让铁人的精神像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朵,芬芳地绽放在你我的心头;让铁人精神像一颗耀眼的明星,永远点缀我们璀璨心空!
同学们,续写光荣历史、创造中华民族辉煌未来,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那么,就让不朽的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吧!谢谢大家!
铁人精神伴我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来自的,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铁人精神伴我成长》。
一座朴素庄严的主席台、一万多名热血石油人、一位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一场石油大会战---《铁人》《铁人》。毛主席画像高高悬挂,“石油大会战誓师大会”会标鲜红耀眼,一面面彩旗迎风招展,催人奋进的捷报、彩画、标语熠熠生辉。影片中的情景是那样遥远,却又那末熟悉。作为石油子弟,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禁不住泪落襟裳。
从我落地的那一刻起,我的身上就弥漫着石油人的气息。我认识的第一个字是人,我听人们谈起最多的是铁人,我学习的第一个词语是石油。是呀,铁人,石油。听,那声音还在耳畔:“为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去”,“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天当房屋地当床,棉衣当被草当墙,五两三餐保会战,一杯盐水分外香。”„„就凭这铮铮铁骨,铁人和他的队伍把一个天苍苍、野茫茫的大荒原变成了一个油气奔流的聚宝盆,创造了人间奇迹;创造了一个不用翻阅任何工具书就明晓的词;创造了一个子孙后代坚定秉承的信仰——铁人精神。
学铁人做铁人,一代代铁人在一穷二白上白手起家,建厂房建工地建社区,向贫穷要财富,向荒凉要繁茂。钢铁般的铁人精神,在二次创业里成为一艘鼓满风帆的舟舸,无坚不摧!“为了油田稳产,愿把心血熬干”,新时期铁人王启民几十年如一日忘我钻研,刻苦攻关,又一次创造了世界石油开发史的奇迹。
沐浴着铁人的精神,我成长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石油人工作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过去这里是片寸草不生的盐碱滩,上面安扎着在风中摇摆不定的帐篷,现在这里绿树红花,鸟语花香;一座座楼宇高耸挺拔:体育馆,游泳池,文化娱乐休闲场所一应俱全。过去一排排低矮的家属瓦房灰暗凌乱拥挤不堪,吵架喝斥骂人摔砸东西声不绝于耳;现在一幢幢住宅楼安静幽谧一片安乐祥和景象。职工安居乐业,精神饱满,干群邻里亲如一家。
我们的事业高歌猛进,我们的公司不断发展壮大,更可喜的是公司在发展生产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抓安全生产更关注安全生产文化。连续三年的“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尽显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从HSE(健康安全环保)三个维度系统抓安全,把员工的健康放到首位。特别是今年,企业把职工的健康工作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配备业务精英专门负责搞好职工健康工作。让我们更深体会到了新时期石油人创造的文明并得到的更文明的回馈。
我自豪我是一名石油子弟,我骄傲我是新世纪的石油人。我生长在优裕的环境,住着温暖舒适的现代化办公大楼,生活在鸟语花香的现代化小区,没有吃过老一辈石油人的苦,却享受到了他们创造的却没有享受到的甜蜜生活,我惭愧,我心焦,前辈不愧于我们,我们怎样不愧于后人呢?对,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做新时代的铁人。
铁人石油会战艰苦创业谱写壮丽华章,我要热爱油田、感恩油田、回报油田续写新篇章。与铁人精神同行,让我们石油人的理想飞舞在苍穹之下。无论多么大艰难险阻,还是荆棘重生,我们都要迈步前进。我们不仅要嬴得国内市场,也要开拓国际市场,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
铁人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让我高举着它,去追随铁人坚实而有力的脚步。
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世间什么才是永恒的?有人说是亲情,因为它血浓于水;有人说是希望,因为它代表着美好的明天。而我要说是精神,一种能影响每一代人的精神。精神是一个国家的支撑,是一个民族的脊梁,它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黯淡。
没有重晶石,没有搅拌机,负脚伤的铁人扔掉拐棍在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中,毫不犹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充当搅拌机,随后大家一个一个的跳下去••这是电影《铁人》里感人的一幕,很多人看了后都潸然泪下,我们也许会问,他们靠的是什么?他们靠的就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因为他们深知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也知道要面临的困难有多大,这就是一种为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正是因为有这种精神的支撑,一座座井架才能从冰天雪地里拔地而起。时光荏苒,铁人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但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却始终鼓舞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
一部艰难创业史,百万翻天覆地人。生在油田,长在油田,如今我也成为石油战线上的一员新兵。2009年9月,我来到了素有“油愁人不愁,奉献争一流“美誉的欢喜岭采油厂采油作业三区,从那个时刻起,我真正的走进了我的家乡辽河油田。在辽阔的大地上我看到了永不疲倦的抽油机,也看到了不分酷暑严寒始终奋斗在第一线的采油工人,一幕幕真实感人的画面印在我脑海里。“今天夜班的同志辛苦点,下午10-31刚刚作业完,晚上12点准时开井”下班前站长在交代夜班工作,夜班师傅十分憨厚的应和着“放心吧站长,开井的事情不用您操心,保证完成任务!”为了争取产量,即使是半夜开井大家也没有丝毫的怨言。“站长,7-K331的掺油表坏了”泵工姐姐面带焦急的跟站长汇报,站长看了看表,说:“下班你们先走吧,我和大班留下来修理”,第二天,7-K331的仪表又恢复了工作。在一线,只要您留心,像这样默默奉献的事情随处可见,皮带断了、盘根坏了,在雨里雪中奋力抢修的是我们石油工人;炎炎夏日,在计量间里挥汗工作的是我们的石油工人。整洁干净的采油站、整齐划一的采油树与苇田、稻田交相辉映,俨然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这些都是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小事情,却每天都在上演,如果有人问我什么是榜样,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说这就是榜样。伟大源于平凡,平凡的奉献孕育着伟大。石油人就是这样凭借着对油田的爱恋和执着的信念,用开拓者的激情,叩响了深邃的地层;用建设者的步伐,踏出了奉献的足迹。
自1970年3月22日,石油工业部正式决定在辽河盆地进行石油勘探会战到今天,辽河油田历经近40年的风雨洗礼,已经跻身成为年原油生产能力1500万吨以上,年天然气生产能力17亿立方米的全国第三大油田。我们的父辈在这条石油路上呕心沥血,如今接力棒已经传到了我们的手中,我们要做的事是绝不能辜负这份重托。经过前辈们的奉献和牺牲,今天的辽河油田已经进入了市场化、标准化、数字化建设的新时代,这需要我们用更多的文化知识来充实自己,用更高的科学技术来武装自己。亲爱的前辈们,请你们放心,做为80后的我们不在是稚嫩和自我的代名词,我们带着知识,带着青春,带着对油田的无限眷恋穿上了这身火红的工作服,我们会本着自觉、自强、合作的先进理念,展现中国青年爱岗敬业,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百折不挠,勤于奉献的精神风貌;我们会把自己在校园里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为企业服务中来,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树立起石油工人的现代形象,应对来自国外国内竞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