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2024-07-14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共15篇)

1.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一

试析中国传统美学与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论文

论文关键词:美学 教育技术 人文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学,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当代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出现了偏重技术开发而轻人文理论研究的倾向,这带来的后果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人文精神淡化。本文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教育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颇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技术至上主义盛行。技术至上主义崇拜技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战胜一切,改造一切,无法辩证地看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片面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危机。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目前技术至上主义还很有市场。笔者从我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及传统美学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如何科学地看待技术对教育的支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当代教育技术的人文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从而导致科学万能论和科学主义盛行,这在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深入人心,及其对技术、工具手段的追捧,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对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技术凸显、人文凹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科学主义过分夸大技术的决定性,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人的教育主体地位,导致教育对人的琉离

无论教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的主体永远都是人,如果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话,其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崇拜技术、工具手段的运用,忽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其误区在于忽视人的教育活动主体地位。何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川即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而不是技术的具体实现手段。

2.2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功利主义倾向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成为可能,但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容易犯迷信技术、模式化、功利主义等错误。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并且都有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这些课程体系大都“体现了对学生技能性和应用性的重视,这大致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办学思想的‘急功性’和‘应急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教育术价值规律目前只能限于熟练操作,使用技术手段这一层次上难以在教育教过程中综合性、开拓性地应用技术手段。”这种重技而轻人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倾向于从技术哲学的单维角度去考虑如何使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知识增长的压力。这就相当于把充满个性化的教育对象当成教技术的“原料”,只关注其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其内心的完善则漠不关心,这样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人才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能称之为教育家。

2.3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使得教育不似原来充满人文关怀,不利于师生人格的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张,既便利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容易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械化。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注重彼此间情感和人格的互染,而当代推崇的“人一机”交往模式使教育中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无法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

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教育技术人文缺失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关注人的存在,重视提高人的学一贯强调社会关怀和道德义务的境界,道家美学则推崇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境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又相辅相成,共同标举一种人文精神的善美境界。在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盛行的今天,我国传统美学中关于“人”的学说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中国传统美学立足于人,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和人的生活意义,其中贯穿着一条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文主义主旋律。无论是儒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都非常重视人的问题,体现了强烈怀,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紧张关系,但二者在以人为本这一方面是一致的。孔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强调以人为目的,表现出对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创造的尊重。老子则把人和道、天、地共同看作宇宙中的四大,把人作为根本关怀的对象,表现出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于教育技术中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倾向,无疑可以起到一种纠的作用。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教育技术追求的终极标。站在人文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受教育者营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不让技术取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育技术上升到人本化的高度。

3.2擂家的“乐教”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都主张通过审美和艺术来促进人的精神发展,而不追求某种欲望的单纯满足,即以一种朴素、平淡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对物欲的扩张持克制的态度。古人认为的“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乐记・乐情》),就是说音乐是不能单靠技术来完成的,其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才是音乐的精华。老子认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也就是说要给人充分的自由,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

教育技术已经上长升到由技术、教育、美学等多维构成的复合形态,单靠技术显然无法实现其教育功能。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如演奏音乐一样,教育技术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靠技术手段,而且要靠先进的教育想和对充满个性化的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教师的主导力量化为一种“无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更和谐的发展。教工作者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纠正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等错误倾向,实现教育技术的艺术化。教育技术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3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我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认识到教育是在一种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过程。《学记》中有“教学半”“教学相长”的论述,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启发。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之美,其育人思想主张重视学生的自然性,认为外物的过多干涉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主张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即把人作为最终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技术对技术的过多使用容易导致教育的机械化、模式化,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育技术应该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宽松的教育情境,使教师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使其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另一方面,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4结语

我国传统美学对人的价值的终极关注,在目前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受西方实证主义、科学主义影响颇深的情况下,未尝不是一种启发。要实现教育技术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恢复其中失落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而我国传统美学中就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品格和人文精神。西方教育家的“启发式教学”和“建构主义”,《学记》早在公元前就已经提出了相关理论,并且其认识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因此,在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注意汲取我国传统美学中的丰富营养,以实现教育技术中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之间的和谐发展。

2.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二

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民族文化

在几千年历史的变迁中, 因为民族的差异所以会存在思想意识以及生活方法等等的差异。而正是因为存在的意识形态以及生活观念等等的要素综合到一起就构成了我们国家历史久远的传统文化。历史久远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无时无刻地不在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精神风貌的形成。无论是世界上哪一个民族, 其形成的传统文化都包含积极和消极的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亦是如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并非各占一半, 不分轻重, 而是精华是主流, 糟粕是分支, 精华是根本, 糟粕是枝叶。

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思想虽然是经历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宗派的创造融合而成, 但需要指出的是, 这种传统文化同时兼具培育人的特点。站在最基础的层面上来分析, 我们接受的教育其实是不断产生并且带来作用的。这点在远古时代就被人们所意识到。比如在《论语》载:孔子尝独立, 其子孔鲤趋而过庭。孔子问鲤有没有学习诗经, 其答没有, 此时孔子告诉他, 如果你不学习就不能和别人有效地交流。所以, 鲤就去学习。然而又过了一天, 孔子问道其有没有学习礼, 鲤说并未学, 孔子告诉他, 假如不懂这方面的知识, 就不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所以, 他又开始学习这项技艺。众所周知, 诗和礼是意义十分关键的文化内容, 孔子明白这两者对人的品行的形成的意义, 所以才会告知其徒学习。所以, 诗虽是古代的诗歌, 儒家却谓之诗教;礼虽是道德规范的汇编, 儒家却称为礼教;易虽是古代占卜的书, 儒家却叫做易教。所以利用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教人育人, 这可以说是孔门道德教育, 也是今天所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征。上述的孔子的这种教育方式也被此后的儒家继承, 于是形成了中华民族重视运用传统文化教人育人的做法。如今在一些国家运用传统文化育人的的做法还很广泛。比如说在新加坡, 政府不仅频频开展“礼貌运动”、“敬老周运动”, 还邀集海外专家编写《儒家伦理》, 用作中学伦理道德的教材。除了上述的案例之外, 像是日韩等的一些国家也对其十分的推崇。从此点内容上,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能够带动当今的社会进步, 在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中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 对大学生的道德提升的重要意义

首先, 形成家国一体的意识, 可以促进该群体形成一种非常深刻的民族情感, 进而挖掘出该群体的爱国思想。《大学》中讲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出, 当今的爱国理念无不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强烈的作用力, 从而挖掘出国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正是在这种“家国一体”的传统思想影响下, 才有了后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脍炙人口的豪言壮志。同时也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存在, 所以我们的同胞们为了祖国的事业而坚持不懈的奋斗,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使得我国能够取得优秀的成就, 同时它还能够影响到该群体, 确保他们可以形成正确合理的思想观念。

其次, 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和谐”思想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形成团结一致, 崇尚和平的意识以及十分谦虚谨慎的人格魅力。我们国家优秀的和谐意识有三项组成内容, 比如崇尚人和人之间, 人和生态之间, 以及人本身的三种层次的和谐。这种思想重点是注重天人协调, 也就是说它不仅重视天地人三者的协调, 同时还看中人的主观意识, 当分析人以及生态的关联时, 看中的是两者的协调共处, 而非单一的去治理生态。在面对人和人的内在关联的时候, 该种思想的具体体现是, 我们常说的一句内容, 换成当今的话语就是, 如果自己不喜欢, 就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正是因为存在此种思想, 所以其非常的注重和谐, 将它当成是人们交往的原则和理念。然而在面对自我的时候, 它看中的是淡化身外物, 交人们用非常平和的心态来了解社会, 进而获取自身的协调。在这方面, 儒家讲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 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其中我国的佛教看中的是教会人们用一种平常心来面对事物, 看待并且了解生命原本的价值, 进而取得精神层面上的发展。然而只有有效的吸收上述文化, 才可以帮助我国的广大的学生群体能够形成正确合理的意识形态。

最后, 该种文化蕴含的注重自强的意识, 对于帮助该群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有非常显著地意义。《易经》中说过“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从这句话语中, 我们可以看出其中蕴含的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精神的高度概括。而针对此类思想, 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颇曾经这样说过, “古者富贵而名磨灭, 不可胜记, 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乃赋《离骚》;左丘矢明, 厥有《国语》;孙子膑脚, 《兵法》修列;不违迁蜀, 世传《吕览》;韩非囚秦, 《说难》、《孤愤》;《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过上文的叙述, 我们发现, 正是因为具有此种坚韧并且勇敢的思想, 我们过啊记得文化才能够得到有序的延伸, 我们整个国家才可以在当今世界上不断的走向强大。目前的广大的大学生群体, 大多都是出生于二十多年以前。由于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的作用, 其中的多数人都是独生, 因而会受到来自父母以及社会等的优待, 进而使的该群体的心理不具备有效地承载力, 而且当他们面对困难的时候, 就会表现出一种非常消极的心态。不具备振兴国家的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困难挫折面前也少了那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顽强意志;通常该群体对待社会以及除自身以外的群体表现出一种非常冷淡的心理。所以, 通过此种文化来对其开展教育互动偶给你, 能够激发出他们的强烈的责任意识, 而且还可以培养该群体形成对待他人热情友好的态度, 同时还可以确保他们能够以一种积极向上, 朝气蓬勃的心态面对生活。

综上所述, 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育人功能, 当代大学生也应该加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借鉴和学习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得以传承, 让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摘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思想精华, 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也有诸多的借鉴意义。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也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思想, 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1]陈戍国点校.论语·季氏[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2]陈戍国点校.论语·述而[M].长沙:岳麓书社, 1998.

3.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三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德育;道德;内在联系

谈及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风气,有一些年岁的人不免会回忆起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认为那时的社会风气很好。同时,对今天的状况则不免感到担忧,并将造成此现状的原因归咎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实际的情况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良好道德状况的基础是政治信念,是人们对执政党的信任、拥护及其对新生政权的热爱,而非文化和道德的自觉。但是,政治教育毕竟不是道德教育,也不可能代替道德教育。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政治教育而无基于中华文化之上的道德教育,那么当现实社会出现严重问题,在人们的政治信念发生动摇时,基于政治信念的“道德”也将随之崩溃。这也就是20世纪80年代后一些人常言的所谓中国社会出现道德“真空”现象的原因。

的确,对当今的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稍有体察的人想必都不会感到满意。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既有政治的、经济的、教育的,乃至制度性的原因,但其中有一点不可回避和否认,即我国的文化和道德建设和我国的文化传统和国民心理结合的不够好,以致部分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缺失,进而是精神空虚、道德沦丧。传统文化的价值在于,它是固化于人们内心的积淀,基于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德实质上是人们恒定的“文化自觉”和“道德自省”,它不易因现实社会的变易而发生根本的动摇。正所谓:世有道则兼济天下,世无道则独善其身。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不可否认,尽管进入到近代社会、由于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着严重危机和进退两难的艰难抉择。但纵观历史发展的历程,在几千年来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长期成功地把千百万以农业为本的中国人稳定的维系在一起,创造出了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世界上最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维系着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另一方面作为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化体系,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凝聚、不屈价值。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其基本价值观和丰富内涵,因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现实的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讲求国家大一统和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数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永恒主题,是民族精神的最集中的体现。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到“见义勇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不屈精神等等,其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得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时,能够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奋起抗争,并成为维护民族和国家统一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2、传播、教育价值。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道德教育,可以这样讲,中国的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德性文化,中国传统社会本身就是一个伦理社会,中国古代教育本身就是一种道德教育。这种道德教育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所以,学习、研究并借鉴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经验对今天我们现代德育构建,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伦理、道德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浓厚的道德色彩。中国自古以来自称为礼仪之邦,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思想与理论中充满了道德观点,道德甚至成了他们全部思想的焦点。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流派,儒学从其整体上说就是一个道德学说。儒家创始人孔子学说的道德学说占居着主导地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心,就是伦理道德学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精神,就是道德精神。这一点,在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五千左右的历史文化中到处可见,而中国也因此常常被称为礼仪之邦。这种把道德看作文化的核心并进行不间断的建设和推广,的确是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体系所罕见的。

二、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主要可归结为儒、佛、道三大流派,而其中以儒家思想对世人的影响最深,特别是儒家伦理思想对炎黄子孙的影响尤为深远。儒家提倡“忠恕之道”,“仁爱”原则;推崇“内省、慎独”的道德修养法,强调“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以及“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方法,这些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但是, 事物都是两方面的,传统文化有其积极正确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粗糙的一面, 如“忠、孝”的观念,过分强调愚忠、愚孝,把对一个人、某个人的忠孝看成唯一的道德准绳而推崇,其实是封建专制在伦理道德上的表现形式,与我们提倡的科学、民主、文明的先进文化是格格不入的。对此, 我们要批判, 要否定。面对中国传统文化, 我们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要让自己既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体系,培养高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又要结合时代特征培养民主意识、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实际上是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因而分析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道德教育的关系,必须首先认识道德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蕴含着独特的道德教育功能。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它伴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人类的进步而发展,是人类文明深层积淀的产物。恩格斯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这表明一切文化活动,都自觉不自觉地指向一定的道德价值。文化在“化人”的过程中,与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是一致的,它隐性地执行着道德教育的功能。因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制约着道德教育的基本活动。

道德教育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由于道德教育与文化具有内在的联系,因而道德教育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优势,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道德教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内涵看,包括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教育;从社会关系看,道德教育内容隐含在人际关系之中,其范围涉及到人类生活和交往的各个方面;从内;容来源看,道德教育信息源多种多样。由此可见,道德教育内容实际上涉及每个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与道德教育内容相互融合,在现代道德教育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古为今用,把它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延续它的价值。

在当前的文化时代中,道德教育应当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即文化自觉。道德教育的文化自觉意味着:面对文化全球化、多元化的冲击和挑战,确立道德文化的本土意识,促进传统道德文化的现代性转换,重新筹划人的道德性,重塑道德理想,培养新的道德人格,引领人们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样,道德教育才能真正地走向文化自觉,真正地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3] 艾菲,文化的价值导向与精神追求.[N].人民日报.2009-06-25.

[4] 张岱年等:《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黄钊:《儒家德育学说论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 李宜威.浅谈德育过程与规律.[J]西安社会科学,2010(3)

4.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四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把道德教育放在中心位置,继承和发扬我国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的迫切要求.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内容丰富,为我们正确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多样,为我们今天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进行积累了有用资源.

作 者:许艳华 Xu Yanhua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马列部,山东,济南,250100刊 名: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AO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4)分类号:B82-051 G651关键词:道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5.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五

近年来兴起的国学热潮,使我深深的感受到国学的宽广,知识的无穷,不是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封建,而是中国上千年文化的精髓,它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国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悄然兴起,并有发展之趋势。

什么是国学?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艺术。国学就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以儒学为主兼有道学、佛学、兵家、先秦诸子百家、易学等为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基本信仰和信念。是中国人的安身立命之道,是家传户诵之学。以孔子儒学思想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轴心时期”,即公元770年~公元220年间,世界出现一大批思想家和哲学家。孔子、孟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等,同是产生了儒学、佛教和圣经。中国孔子提出“仁爱”的思想;孟子提出“忠义”的主张;韩非子提出“权术和法治”的思想;墨子提出的“侠义”;庄子的“无为”;老子的“无为是为有所为”等理念,长期以来影响着中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别是形成了中国人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根基,同时也奠定了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形成它合理的内核。国学是当今人文教育的源头,其影响力不仅仅体现在世界的东方,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也在吸取中国的传统智慧以求发展。孔子学院在全世界已拥有20余个,孔子的思想渗透到世界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政治思想中。国学,不仅仅是中华人文知识之大成,更是中华文明的承载者和推动者。“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优秀中国人伟大心灵的体现。

国学的兴起使我们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学术教育在当今中国公众中的流失和淡化。国学的兴起是在抢救国学在公众中的.精神主宰地位。人类二十一世纪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五百年,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因为那是智慧的源泉,是精神财富的家园,在那里去知晓修身齐家平天下的道理,增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和向往。华夏民族复兴,首先需要我们民族有一种凝聚力、向心力,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就是民族文化的认同。华夏民族从远古走到现在,代代相传,不变的文化便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这个传统就像一条无形的链条,连着你我他的心灵,使我们汇聚到华夏这个大家庭之中。作为民族的成员,不能没有一个共同的信仰,华夏文化必须是遵循华夏的过去、现代和未来。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塑造着我们的民族魂,效法天地之道。敬奉天地祖先,中华民族的历史凝聚着优秀的传统、灿烂的文化、民族的精神。国学的兴起是文化、教育的回归,国学是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基础和来源。每一个民族都有它的文化背景,民族心理沉淀,不同的政治国度会形成不同的文化需求、思想精神。国学已沉淀在民众的人生价值中,沉淀在民俗的追逐和崇尚中,是中国人从古至今的精神支柱。当今要振兴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就要培养和弘扬这种民族精神,就要回归国学的原始精神上来,去了解中华文化的以生命为中心的宇宙观,以价值为中心的人生观的核心儒学。国学教育是从最早的天地人的人文教育开始的,传承到今已深深扎根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之中,但是新时期的义务教育观念或高等教育阶段在国学的学习和普及中还有很大的缺憾,都是缘于应试教育和某些西学的理念,使得国学快成记忆了。应试教育学箍咒的收紧,使得青年一代品德的形成,人生观的树立,价值取向都存在一定困惑,以至诚信都有误区。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好多青年人没有礼仪的思想,不知感恩,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青年人却以我为中心、自私、刻薄、偏执,恃才傲物,使我们的校园教育、素质教育、人文教育大打折扣。当代教育在理念和模式上形成的某种缺憾,如今国学的复兴和回归,在教育的认同上,理念的填充上,教育模式的完善上都给予了有力的补偿。

国学担当着继承民族传统,凝聚民族之心的责任,担当着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政治清明的责任,国学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担当着反对霸道强权,造福人类,天下太平的责任,担当着华夏民族自尊、自信、自爱的责任。人类世界正跨入素质经济时代。在日常生活中,生产工作中,商品经济中,人的各种素质在磨练、诞生、演变、交流、转化,我们不能让国学在现代文明中丢失,在科技文化兴起中殆尽。要珍惜我们民族教育和文化,珍视几千年来积累的巨大精神财富,给国学以真正的定位,这不仅仅关系到教育文化的问题,更主要关系到民族信仰和精神追求的问题。近些年,中国传统文化愈来愈居于“退守”地位,人才需求的市场化、教育的应试模式以及商品经济的全球化,使国学被束之高阁,其实国学正是工商化的社会文化缺乏的最重要那一部分,在现代化工业文明的社会里,文化精神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风俗、习惯、礼仪及思维形式,需要中国人在生活中实现中国文化,影响中国的发展,影响世界的进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文化,同时也是世界的文化。

6.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六

多年来,由于传统文化的淡化,人文教育的不被重视,加上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外来思想道德因素不断涌入,引起了人们价值观的偏颇。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了,金钱多了,但在丰富的物质生活面前,现代人的精神境界降低了,人的精神生活贫乏了,思想道德发生了新的变化,在道德建设上的某些混乱无序现象有所滋长。值得注意的是,对于长期被置于批判地位的我国传统文化连同它的精萃,现代青年了解不多,加之文理偏科、应试教育,使传统文化在相当一部分青年人的脑海里没有扎根,因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滑坡。如何激励起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心,如何培养他们分辨良莠的能力,还有艰巨的文化历史课要补。大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而人文知识相当匮乏。

据笔者的一次调查表明,某高校中文专业的大学生中没有一人通读过仅有五百多字的《朱子治家格言》,有些学生甚至望文生义,把该书的作者猜为朱熹;也没有一个人读过《论语》;绝大多数人不知《十三经》为何书„„这种调查令人感到十分意外。人文教育的淡化,使大学生对人类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我国历史文化缺乏基本了解,因而也就缺乏应有的修养和情操。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观念容易受到负面影响,导致道德观念变更,价值准则失落。一些大学生思想空虚、颓废,政治热情丧失,表现在价值观念中,功利色彩浓厚,过份强调 “自我价值”的实现,这在毕业分配、专业选择、考试态度中无不表现出来。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不尊重教师,不刻苦学习;对人生理想、国家命运缺少兴趣。有些学生连起码的行业规范、道德准则都不懂,随意乱扔脏东西、随地吐痰;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讲粗话;食堂买饭插队,损坏公共财物等等。社会调查也表明,高校毕业生与社会所期望的人才有一定的距离,突出表现在人文素质方面。一些在校高智商的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不一定就是事业的成功者。反过来,智商一般的人成功率却高得多。这是因为智商对是否成功的影响只占20%,而非智力因素等对成功与否的影响却占了80%,它包括敬业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等因素,这些都属于人文素质方面的内容。人文素质决定着人的规范力和激发力。一个大学生如果只懂得专业知识,对“怎样做人,如何做事”都不懂,甚至有的连起码的文化道德素养都较差,是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即使专业成绩再好,也不能得到发展。这样的大学生应变能力较差,也不愿献身高强度的科研攻关,更无法激起创作欲望和创新精神,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都会出现一系列偏差。有鉴于此,当前高校应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热爱祖国、奋发向上、自强拼搏的民族意识和国民精神的“四有”新人。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两方面较高的素质,即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高等学校在培养现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中,应当重视和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应当充分认识到,整理、研究和利用我国优秀文化,是大学生伦理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当然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对前人的论述应赋予新的含义将其注入时代精神,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今天仍然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于构建我国民族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观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长达几千年的教育历程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应加以挖掘、利用,用优秀的传

统文化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传统文化能够流传至今的,都是经过几千年筛选、过滤而积累下来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崇尚。如爱国、正义、礼貌、孝敬、谦让、敬业、奉公、刻苦、自强、天下为公等,都是极其适用和有效的教育材料,容易唤起青年人潜意识中的道德情感,这也与我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的道德体系完全融合。“有理想”,是儒学的人生哲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者,从来重视理想,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们本身也多是具有崇高理想的人。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对国家兴亡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他们希望统治者懂得“民贵、社稷次之,君轻”的道理,实施“仁政”,反对暴政。从“三纲”中派生出来的“忠”、“孝”有其精华可取。“忠”的观念若赋予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诚于四化建设事业的新意,则可以在大学生中大力提倡。还有屈原的“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精忠报国”的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无不是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而具有为国献身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都是当代大学生仿效的榜样。“有道德”,是儒学的显著特色。儒学经典《四书》中的《大学》开宗明义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还指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可以看出,其“明德”、“修身”的学说,要求人们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传统文化中主张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社会公德的基本原则;“敬业”、“慎独”、“见利思义”、“义而后取”等可以引为对现代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对大学生,应要求他们淡泊名利,提倡义利双全。当义利发生冲突时,则舍利取义,甚至舍生取义,坚决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主张发财致富,但讲究“生财有道”。“三从四德”中的“德、言、容、功”,可归纳为培养现代女大学生的四个基本要素,女大学生应成为讲道德、善言辞、仪态端庄大方的现代女性的典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可以视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组成部分。“三纲”中的“孝”可赋以奉侍老人的自觉性,这是人类的美德。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这完全得益于儒学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有文化”,是儒学最根本的标志。在许多儒家名篇中,都有大量记载。著名的《劝学篇》,通篇举有许许多多事例来证明读书的重要性。书中指出“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都是儒家倡导的刻苦学习的著名事例。在学习态度上,孔子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要有“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实事求是的学风,这与现在某些

大学生“60分万岁”的学习态度相去甚远,是极好的正面教材。《三字经》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勤有功,戏无益”等都是大学生们很好的座右铭。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书香门第”、“腹有诗书气自华”之说,这体现了传统文化倡导知识熏陶的重要性。“有纪律”,是儒家学说的核心部分。在传统文化中,主张“修身”、克己奉公、自我约束等道德伦理,可引伸为现代意义上的遵纪守法的要求。《大学》云:“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交,止于信”,是一种双向的自我修养的内在约束,可以赋予新的解释,产生新的意义,体现自律精神。“三纲”中的“节”,去其封建性,也可以作为现代青年要讲“节制”的一种要求,作为现代青年男女互敬互爱、交友、恋爱、节制情欲的一种自律。朱熹主张用道义、理性来节制过分的个人欲望,抑制享乐主义,“纵欲而私于一己者,灭其天也”。儒家学说还提倡“慎独”、“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49而内自省也”。要求人们多做自我批评,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注意发现过失,时时予以纠正,以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和规章法令。道德伦理与法制观念并重,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现象,是人文素质的更高体现。此外,还有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等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精髓。

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强烈的伦理意识,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以孔子及其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强调以完善人的主体道德作为完善社会道德的基础,将个人的修养同国家、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强调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权利义务,在目前的形势下,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理想道德情操无疑具有积极作用。我们强调文化道德教育的意义,在于使包括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内的人文素质教育纳入高校教学体系中去。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要迈上一个新台阶,就必须改革德育内容,推进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整合。促进大学生文化道德素质的养成,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德育内容进行重新界定,改变过去单纯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这也是改革人才培养方向亟待解决的焦点问题。

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德育是照搬前苏联的培养模式,进行简单的“共产主义教育”。文革后,也仅强调“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和基本方针”,思想政治课学习偏重革命史、党史,而学生在德育养成方面还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这样的德育显然不全面。政治信仰固然重要,但毕竟不能代替人的文明修养和文化品位,政治方向与个人修养不能等同。反过来,一个人的品质好了,他的政治方向更大可能是正确的。“四有”人才的培养,其核心是“有理想”。作为个人的理想这是德育中至关重要的方面,它包括把社会主义搞好的理想、使国家富强起来的理想,这些都是属于文化道德素养方面的内容,单靠学革命史和政治理论是无法形成的。以革命史为例,它跨越的时空仅百余年,而文明古国的文化少说也有二千多年,它已经融化在中国人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积淀为一种遗传基因,成为民族心理的一部分,对它没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就很难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胸怀。因此,应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文化道德教育相结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则应把德育摆在首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各类专业人才,同时也需要这类人才具备较高的文化道德素质,这就决定了改革专业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将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任务。目前,大学生本科教育基本上还是属于“专才教育”的模式,愈来愈显示出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不相适应的弊端,其结果是约束了学生专业面的拓展和能力的开发,降低了高校培养人才的质量。因此,必须打破这种格局,将文化素质教育列入教学体系中,使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协调起来,互补共进。

要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学校应切实加强领导,将德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摆上议事日程,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改变现有的课程结构。要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突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和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加强人文教育,强调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传统的教育;要设置人文学科,内容涉及文、史、哲,可以我国历史上的优秀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作为学校人文学科课程的重要部分,并采取措施保证这些学科的学习质量。如举行中国古典文学水平达标测试、设置双学位制并辅以多种形式的选修课;举办有关学术讲座、书评会、辩论会等,以引导学生接触古典原著,逐渐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学生的政治考核也应包括理论知识部分和平时表现两个方面,以促进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建立起文明的行为习惯,真正在内心深处产生追求高尚道德的内心驱动力,最终使道德的主体意识发挥作用,形成健全的道德人格。要建立一支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以保证教学工作落到实处。在文化道德素质教育中,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

7.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七

2015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6.68亿, 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 随着网民规模的增长进入平台期, 互联网对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进一步深化, 从基于信息获取和沟通娱乐需求的个性化应用, 发展到与医疗、教育、交通等公用服务深度融合的民生服务。 与此同时,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台, 互联网将带动传统产业的变革和创新 (1) 。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 正全方位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活方式。 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文化精神是否背道而驰, 传承是否面临了更多挑战? 笔者认为如果用开放的眼光、创新的思维来面对这一新的形势, 或许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并没有那么悲观。 戴维·莫利就提醒人们不要夸大新媒体对于人文传统的冲击力和影响力, “最新的技术也可被用于最传统的目的” (2) 。

一、新媒体及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 “新”与“传统”相对。 目前所说的新媒体是指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 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借助电脑、手机、互动式电视等载体传播互动式信息的媒体, 它“主要包括各种网络媒体 (搜索引擎、网站论坛、微博博客、网络报刊等) 、手机媒体 (手机报刊、短信彩信等) 和具有互动性的数字广播电视等” (3) 。 数字化与互动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新媒体环境是 “相对于传统媒体所形成的新的人际传播环境, 是传播者借助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人际互动所形成的氛围” (4) 。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资源极度丰富, 而且信息呈现可以图文并茂、声相一体, 这种多维立体的呈现方式对受众的感官形成极大的刺激。 同时, 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完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模式, 任何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接受者, 美国Online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进行的传播”正是对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的开放性、活跃性最好的说明。 再者, 在新媒体及信息技术的支撑下, 人际沟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虚拟的网络沟通体系消解了时空、身份、地位、年龄、性别的界限, 参与无限制。

新媒体环境会滋生新的大学生生活方式, 也会改变并造就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生存与传承环境。

其一, 新媒体提供技术支持也造成技术依赖。在中国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被冷落, 而国家大力复兴之际, 新媒体和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无疑为中国传统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载体与机遇。 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之一, 许多高职院校都已开始借助网站、 微信公众号来传播主流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 但高职学生对新媒体及新媒体技术的过分依赖性, 又造成新的困境。 目前在校高职大学生以“95后”为主, 他们深受新媒体技术和氛围的熏染, 了解社会信息、阅读、娱乐、消费基本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完成。 如果离开电脑、离开手机, 很多表达交流可能都无法进行, 甚至大部分学生可能会觉得无所适从, “低头族”在课堂、饭堂、马路无处没有, 沉迷网络的大有人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依然是书籍, 纸质阅读、文学文化、甚至大部分理论课程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二, 新媒体成为连接纽带也带来外部冲击。 新媒体作为当代大学与社会联系的重要纽带, 它打通了大学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连接的通道, 学校不再是远离世俗的象牙塔, 而成为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 新媒体在连接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 校园文化与地方文化方面的作用更是功不可没, 海量的信息为师生了解社会、拓宽视野提供了便利。 但新媒体环境下, 信息的准入门槛不高、信息内容良莠不齐, 加之学生对信息的判断力不足, 一些功利主义、 拜金主义价值观侵蚀了学生年轻的心灵和学校单纯的环境, 也形成了对传统人文精神的冲击。 传统的正道直行、自强不息等优秀精神的传承被削弱, 而主要依靠报纸、杂志、书籍传播的传统文化则直接受到了新媒体文化的冲击。如笔者曾对某高职院校某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全班40多人“四大名著”全部读过的只有1人;谈到《三国演义》很多同学表示只知其名, 但说到《三国杀》大家却津津乐道。 大部分同学表示如果名著改编电视剧并压缩一下长度还可以接受, 但对阅读原著却表示很有压力。

全新的环境与生活方式下, “传统” 的生存与传承该选择什么样的路径?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所谓传统文化, 广义地说就是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一切, 狭义地说, 是指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思想文化。 ” (5) (本文取后者) 它包含非常丰富的内容。 如果就其存在形式来说, 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习俗、节日、民俗、历法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范围。 但是从历时的角度来看, 其实没有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 因为文化必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 每个时代的文化都都会注入一些时代的因素, 每代人传承下去的都是带有这代人精神印记的文化。 黑格尔说:“传统并不仅仅是一个管家婆, 只是把它接受过来的忠实地保存着, 然后毫不改变地保持着并传给后代。 ”“我们自己的民族的过去的事物必须和我们现在的状况、生活和存在密切相关, 他们才算是我们的。 ” (6) 中国传统文化也一样, 它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状态, 在与时代的对话与碰撞中不断进行自我调整, 形成符合时代的文化氛围与形式, 既保持民族性, 又体现时代性。

既然传统文化不是绝对的“传统”而带有时代色彩, 那么它的传承也不可能保证其绝对的“原汁原味”。如果将“传”理解为传授, “承”理解为继承, 笔者认为, 文化形式是可“传”但难“承”的, 后代人需要并可能继承的主要是文化中蕴含的精神, 而非文化的形式。 如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但是对唐诗的形式、规格的继承难度很大, 因为它与现代人的表达方式、写作方式差距太大, 唐诗的写作方式很难被承接, 但是唐诗中蕴含的唐代精神风貌永存, 会被永远流传下去;古琴曲《高山流水》的旋律非专业人士不能解, 但它的内涵———知音难求却是现代人共同的体验。

高等教育 (包含高职教育) 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也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 大学生既承担着传承的重任, 又肩负着创新的使命。 然而, 正如“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样, 如果将“传统文化”置于一个历时的环境中, 在历史的长河中“传统”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传统文化”不断扬弃与更新。 在这一过程中, 变化的是传统文化的形式, 而经扬弃留存下来的更重要的是其精神。 张岱年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 ” (7) 李宗桂先生则把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正道直行、贵和持中、民为邦本、平均平等、求是务实、豁达乐观、以道制欲八个方面 (8) 。 两位先生所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实即传统的人文精神, 如“以人为本”“民为邦本” 正是对人的价值的尊重与肯定;“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对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路径的坚守;“天人合一”“贵和尚 (持) 中”倡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 凡此等等, 无不符合“人文精神”的内涵。 李宗桂先生指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价值的肯定, 是对人之所以为人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回答, 是对人这个族类的精神追求和探讨、提升, 是对民族文化的兴衰存亡的终极关怀和自觉奉献。 ” (9) 社会进步、文化兴盛甚至国家富强都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密切相关。 虽然人文精神的内容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 但以上所提传统人文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高职院校培养的主要是高技能、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其中“高素质”必然包含人文精神。 高职教育在进行技术训练的同时,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关怀、对社会的使命绝对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所以高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较本科要求弱, 重“传”而少“承”, 但是对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却势在必行。

以上讨论, 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分开阐述, 中国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鲜明的传统人文精神, 二者都需要传承, 那么二者可以剥离开来, 分别传承吗?

笔者借用宋俊华先生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生态”与“衍生态”的观点:本生态侧重于生态中时空稳定的、体现本质的生态;衍生态是时空变化的、衍生的部分, 前者是传承中必须坚守的部分, 后者是可以发展的部分 (10) 。 据此, 笔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可看做本生态, 而文化形式却可视为衍生态, 会随着时间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 如果确保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炎黄子孙代代传承, 中华民族也能保持其独特面貌。

的确, 人文学科和人文精神曾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引起过两次大的论争, 并一直以来得到广泛关注。 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价值观念一直并将长远影响着中华民族。 我们呼吁加强传统文化修养, 培育人文精神, 但同时我们必须指出的是, 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厚渊源是大学生应有的基本素养, 但对传统文化进行具体阐释与研究的, 则应该是研究者的使命。 普通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常是通过课程教学及经典阅读来实现的, 但在目前的环境下, 开设传统文化类课程的专业除中文外也所剩无几, 高职教育更甚。 那么, 中国大学生是否已经脱离了“传统”? 当然不是。 笔者认为, 孕育于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一直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国人, 这不仅是学校的师生传授, 更是大的文化环境使然。 陈平原先生认为, 目前应该重视的是“大学精神”而不是“专业训练”, 也在于对精神的强调。 与其要求所有大学生都去传承传统文化, 不如有选择的传承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而人文精神除了传统文化外, 会以各种形式存在。 这并不是说高职教育中不需要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 但是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去传承。 即使在遥远的古代文化系统中, 儒家经典《论语》也不见得人人都必须掌握, 但是论语所传达的精神却被社会广泛认同。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要求人人出口成章, 背诵经典是理想状态, 但是接受经典中的精神确是需要的, 尤其是大学生。

据此, 我们不妨大胆假设:即使传统文化的形式被改变或消解, 传统人文精神依然可以借助其他形式更广泛地传播。 而这个, 比坚守传统文化的形式进行传承显得更重要。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不仅是在过去, 它还必须与现代发生关联, 才有生存下去的可能。 所以, 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时, 不能墨守成规, 而要与时俱进。

1.承认传统文化的小众性, 进行受众的分层与传播模式的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中国人民的生活, 但时代的发展, 新事物的不断涌现, 传统与现代的距离感导致了其必然是小众的文化。而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分层严重, 各层级对于传统文化的接收能力和接受程度各不相同, 传播模式必须个性化。 可以利用新媒体时代大数据分析的优势, 依据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与接受能力将受众进行分层。 对于兴趣不大、接受能力一般的受众, 不妨借用新媒体带来的便利, 以“视觉艺术”的优势, 通过历史剧、动画、网上博物馆、经典改编等方式, 展示传统文化的基本样貌, 达到“传”的目的。 而对于有一定基础, 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的受众, 则可以模仿“学术派”的作风, 从文化艺术作品入手, 对文化产品的原貌进行解读, 以期达成不仅“传”而且能“承”的目标。

2.认可市场选择, 进行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

中国传统文化能否商业化, 这是毋庸置疑的话题, 目前文化创意产业的触角无处不在, 传统文化也未能幸免是对这一问题的实践回答。 问题的关键是, 谁可以将传统文化商业化, 谁必须坚守传统文化之“传统”, 这与传播主体的定位与分层密切相关。 如果传播主体自负盈亏, 虽然他从事的是传统文化的相关行业, 但在市场导向之下, 他所传播的传统文化有迎合观众, 有“俗”化倾向, 这是无可厚非的, 也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 比如粤剧, 为吸引年轻观众, 表演过程中追求舞台效果的酷炫、 唱腔流行歌曲化、 内容喜剧化, 但如果它有市场, 不传播低俗内容就应该允许它的存在, 毕竟粤剧作为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得到了传承的可能。 如果传播主体享受财政支持, 定位是传承传统, 则要求它必须走“雅”的道路, 维持传统文化的本来面貌。其次, 在主体内部, 也可以雅俗分野, 根据受众的不同进行不同版本的传播。 如针对一般读者, 演历史剧、说评书等是否是真实的历史关系不大, 了解历史概貌即可;而对于专业读者, 则必须是尊重历史本来面貌的。 所以, 在国家大力提倡文化复兴的同时, 应该有相应的机制, 给予不同主体各自不同的生存空间, 在评价系统上进行修订。

3.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技术, 利用多种媒介形式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形式以书籍为主, 但目前口传身授、纸面阅读已经不能满足受众需求。 视觉文化时代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已逐渐从读书转向了读图、读屏, 文化传播也开始由以文字和语言为中心的理性形态日益转向以影视为中心的感性形态。 新媒体技术的数字化、互动性为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契机。 古典文学、艺术等传统文化形式数字化、影像化, 借助手机、网络增强阅读、欣赏的可能性是非常必要的途径。 新媒体开启的新时代也同样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 促使其更易为影像所影响, 更倾向于直观感性, 所以在高职院校“依据微信的功能设立传统文化公众平台”, “通过设计娱乐类APP提高社会兴趣, 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11) 是不错的选择。

(二)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

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生存的灵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对保持民族特色, 指导当代人的生活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结合时代传承传统是其必然的选择。

1.提炼总结当今时代需要传承的传统人文精神。

如前所述, 人文精神具有时代内涵, 不同的受众也需要不同的精神支撑, 所以作为传播传统的主体, 应该做好总结工作, 然后将这些精神赋予新的形式中。 《电子竞技》将体育与游戏结合对我们是很好的启示。在高职院校, “笃行”“自强不息”“诚信”等精神各院校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取出来, 然后赋予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之中, 有意识地进行传统人文精神的宣扬与传承。

2.增强“传统”与“现代”的互动。

传统人文精神并不仅仅存在于传统的文学、 音乐、建筑、绘画等艺术中, 也不仅仅属于知识分子所独有, 它其实存在于日常。 如果将传统人文精神提炼出来, 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无意之间的传播效果也会很惊人。 如《牡丹亭》题词“情不知所起, 一往而深”被多位学生列为QQ签名; “ 和为贵”公益广告成为学生口头禅;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国家馆曾以《清明上河图》为原型, 利用新媒体数字技术在近百米长卷上以场景动画的方式再现北宋汴京的繁华景象吸引众多观众……凡此种种, 会发现传统与现代其实有很多可以互动的地方, 也许普通百姓对《牡丹亭》不了解, 但是它所传达的“情”却是能引起普遍共鸣的;也许“和”本身的内涵大众并无兴趣了解, 但简单的“和为贵”却代表了中国人的普遍生活态度;《清明上河图》 的艺术我们也许不关心, 但是宋朝百姓生活的风貌还是能引起好奇。 如若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精神的普及, 从课程入手效果就会更好。 可以先从一些人文类的课程入手, 提取为大学生所需要的传统人文精神, 然后将其应用到应用型课程中, 想必这也是高职课改的重要途径。

3.建立传统人文精神人文教育的新媒体平台, 并重视自媒体的传播。

新媒体语境下, 信息的流向不是单一的由媒介导向受众, 而是人们主动获取与参与信息。 如果学校的微信公众号能有意识地传递人文精神, 并给予学生互动的机会, 这会是一个很好的阵地。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在新媒体时代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但传承下去是保持中华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 在传承过程中, 对传播主体与受众都要进行定位与分层, 将“传”与“承”的对象分清, 必要时候, 还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人文精神剥离开来, 通过不同途径达到传承的目的。

注释

11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_3.shtml.

22 戴维·莫利, 著.张道建, 译.媒介理论、文化消费与技术变化[J].文艺研究, 2011 (4) .

33 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 2008 (6) .

44 陈小雷.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6.

55 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J].学术研究, 2013 (11) .

66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M].商务印书馆, 1997, 第一卷:8.

77 张岱年, 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286.

889 李宗桂.传统文化与人文精神[M].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7:352-368, 157.

910 宋俊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3:114.

8.传统道德与中国古代法律 篇八

关键词 传统道德 中国古代法律 宗法伦理 道德教化 礼教

中图分类号:D929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道德教化,中国自古都有着对百姓实施道德教化的传统。通过对百姓的道德教化,统治者能够有效地统一百姓的思想,从而贯彻了礼治的实施,实行其统治。具体说来,可举出以下几种典型制度:

(1)乡官教化制度在《周礼》既已有所记载,在以后的各朝各代中都有在乡、里中选出德高望重的老人来执掌本地教化的制度,并且皇帝还会经常赏赐这些老人,足可见统治者对百姓道德教化的重视。(2)“礼养高年”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中相当重要的行政活动。尊礼高年老人,尊养年高德昭者,是导正风俗,教民敬老孝顺、安分守己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对于道德教化也是十分有作用的。(3)为了劝导尊老敬贤忠孝悌顺之风尚,中国历代还相当重视“乡饮酒之礼”,这也可以看作是教民正俗之行政的一个重要方式。乡饮酒之礼,就是乡间宴饮之礼,为了教导敬老尊老、礼敬贤能的风尚,防止卑幼者及小民百姓犯上僭上。这种礼仪发展到明清,成为了直接教士教民的教化仪式。(4)除以上三者,中国历代还有奖励孝悌、力田、孝义、节烈的制度和惯例。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百姓的道德素质,对百姓实施道德教化。

统治者为何如此重视对百姓的道德教化,要从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上去看。我们要认识到,宗法伦理原则,是中国古代一切社会组织的最大精神维系纽带。其核心内容是“亲亲”、“尊尊”,也就是对于尊亲属的敬爱义务和对于长上的敬从义务,强调对父母的爱和对兄长的尊敬。这种原则引申用于政治,要求百姓忠于君主、敬从官长。这可以从“国的家化,君的父化”和官民关系的“父子格局”中得到充分体现。

中国古代法律在很多制度方面都体现了对这种宗法伦理原则的维护,譬如,分封制、恩荫制、养老制、存留养亲制等等,从中可以看到宗法原则在中国各代社会的重要地位。中国历代统治者一直都致力于维护这样一种“亲亲尊尊”的社会组织原则。另外,从作用上看,中国古代法律有着“定名分,使人不竞”的极具特色的作用,这也是法律对宗伦理原则维护的体现。法律确定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地位、身份和义务,并以此制止人们之间的相互竞争,特别是以下僭上,这实际上就是对宗法伦理原则的维护。从而,也达到了维持社会秩序,使社会和谐的目的。

统治者如此重视道德教化,足以见道德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维护道德,一直是中国古代法律所致力的一个目的。因此,中国古代法律的很多规定都是以传统道德为原则制定的。立法应符合道德,法律是道德的实现。那么,当法律和道德相冲突时,应如何取舍呢?

中国古代一般的观点都认为,道德重于法律,二者冲突时应屈法律而全道德。这也正是中国古代“德主刑辅”传统观点的思想基础,法律只不过是道德的文字化,法律的目的在于辅助道德的实现。

中国古代思想家多认为道德是“本”“纲”、“体”,而法律不过是“末”、“目”、“用”。道德是法律的法律,是法律之母,比法律更具有权威性。法律在中国传统观点中只是被当作“术”而使用。

中国古人如何看待传统道德与法律,从他们司法审判中的“原心论罪”原则可见一斑。

“原心论罪”是中国古代屈法律而全道德的总原则。这个“心”,有时又称为“情”或“本”,指的是人的行为动机。“原”就是推究,依据;“原心”、“原情”或“原本”,就是“自道德评价出发”而不是仅从行为的结果出发。绝大多数古代思想家主张,任何人的行为,只要动机是道德的,那么即使产生了违反法律、有害社会的后果,也应根据道德减免其罚;如果动机不道德,即便行为本身看来不犯法、也未产生有害的社会后果,仍应给予刑罚。

本着这样的原则,中国古代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经常有法律给道德“让道”的现象。

子孙出于“孝”道,隐匿、包庇父祖的犯罪行为,甚至为了隐匿父祖而犯了新罪,常可能不受到法律追究。同样,父祖隐匿子孙的犯罪,兄弟之间相互隐匿,甚至奴仆为主人隐匿,虽然都有害于法律的尊严和实施,但因符合“慈”、“友”、“悌”、“忠”的道德,而常为司法者所宽宥。这就是所谓“亲亲相隐”的法律规定,是法律所提倡的,是典型的法律规定中的“让道”现象。

在司法实践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让道”现象。子孙出于“孝”心为父祖复仇;弟出于爱敬兄长之心(“悌”)为兄复仇;朋友之间出于“狭义”而代为报仇雪耻,奴仆、妻妾出于忠主、忠夫之心而为之复仇等等,这些都严重危害着国家的秩序,危害着法律,危害着国家的司法主权,但都常受到法庭的宽宥。法律虽屡屡禁止复仇,但法官却屡屡依据道德宽宥复仇而杀人者。甚至有人因依法处罚孝子而受罚。父祖殴杀、杀死子孙,主人殴杀奴仆,丈夫毆杀妻子,师傅殴杀其徒,只要是最初的动机是道德的,是出于“教训”之类的“好心”,那么虽然构成了法律上的伤害、杀人之罪,也多可以得到宽免。卑幼者犯罪如果是迫于尊长的指使和威逼,如果是出于“孝”“悌”“忠”之道德心或不忍也不敢违抗尊长的旨意而去犯罪,也常常能收到司法官的宽宥。

总之,中国古代常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父慈子孝,君礼臣忠,夫和妻顺,兄友弟恭”等正统道德的一般原则应用于司法之中。凡动机符合这些道德的非法行为,都有可能被减免发动处罚;相反,凡动机违背这些道德的行为,即使合法,都有可能被给予刑罚。

中国古代法律中的许多制度,如荫蔽减刑制度,相保与株连制度,村留养亲和承祀制度,亲亲相为隐,复仇原则与制度,准五服以治罪,严惩对尊亲的不敬、侵犯行为等等,都处处体现着对宗法社会中传统道德的维护。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古代社会,道德的地位往往是高于法律的。法律是统治者实施其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而道德则是最根本的原则、制度,也是一种高于法律的对百姓的根本性统治。法律维护传统道德,而传统道德又帮助法律更好地完成其职能,即统治者统治的实施。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使传统道德深入人心,成为中国人骨子之中品性,不可能轻易摒弃。发展到近代,很多传统道德思想与西方思想形成冲突。这也就是中国近代大量引进西方法律制度,而无法有效贯彻实施的原因。

9.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篇九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周易》 3.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 4.道德经、史记 中华传统伦理道德内容

1.仁爱孝悌

“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孔子说“仁者爱人”。既然中国的伦理道德体现的是一种家族宗法关系,这“爱人”主要就体现在“孝”和“悌”两个方面,所以孔子又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孝”是人子对父母、晚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中国古代有“二十四孝图”,为元代郭巨敬辑录古代所传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后来又配上图画,通称《二十四孝图》。注:舜1,孝得天下;陈侃2,五世同堂;子路8,百里负米;王祥10,卧冰得鱼;董永12,卖身葬父;潘岳14,弃官事母;缇萦22,上书救父;沈云英24,忠孝双全。(郭巨埋子,老莱子娱亲)

悌,敬爱兄长。宗法制有嫡长子继承制,决定了兄长的地位。“融四岁,能让梨”。

古代家国一体,孝悌则必能忠君爱国,在人际交往中,也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故《孝经》(儒家经典之一)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2.谦和好礼

礼有两个意思,一,礼是对人身份地位行为的规范,即所谓“礼制”,它是和西方的“法制”相对应的一个概念。《礼记·礼运》认为,上古天下为公,是为大同,这时候是不需要“礼”的;后世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为了确定君君臣臣的关系,这才需要“礼”。制定了礼并且能够执行,天下恢复秩序,这就是小康。

所以制定“礼制”和制定“法制”目的是相同的,区别在于“法制”采用强制的手段,而“礼制”则更强调自觉,由此引申出“礼”的第二层意思,即立身之“礼”。《礼记·冠义》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今天我们所说的“礼貌”“礼节”“礼让”等都属于这层意思。

教材又用“谦和”来解释“礼”。“谦”即谦虚,古人讲谦虚,有在礼制规定的身份地位上再稍稍屈尊一点的意思,比如“将相和”的故事中,蔺相如因完壁归赵以及保护赵王,避免使赵国受辱等功劳,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然而当廉颇寻衅时,却能再三忍让。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中,刘备为拥有一支军队的将军,又有汉家帝胄的身份,但他对于一介书生诸葛亮故意表露出来的无礼行为却能再三忍让。这样的谦虚都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也即所谓“仁者无敌”,最终能够成大事。所以老子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比喻(成语有“虚怀若谷”),为欲成帝王之业者出谋划策。周易“谦卦”云:“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小心谨慎,谦之又谦,君子用这种态度跋涉险川,最终才能无恙。)系辞上释“谦卦”云:“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谦卦”是让君子恭敬谨慎,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地位。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落脚点也在“受益”二字。

这些听起来都有点象今天的“厚黑学”。所以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还需要批判继承。今天我们讲谦虚,不是为了互相利用,而是为了建立一种平等的人际关系,就是“和”。需要强调的是,“和”并不等于不要原则,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同”便是指没有原则的庸俗关系。

3.诚信知报

《大学》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做人要真诚,不要自欺欺人,反复无常;对人要坦诚,不应互相利用,尔虞我诈;对国家对事业要忠诚,不能朝三暮四,心怀二意。

“信”者信用,“仁义礼智信”被称为人生“五常”。“信”也是做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从构字法看为人言,《春秋谷梁传》曰:“言而不信,何以为言”。所以又有“一诺千金”、“一言九鼎”这样的格言。中学语文选《陈太丘与友期》(《世说新语·方正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市场经济活动中尤其需要诚信的品质,一个企业是否诚信,甚至成为一种无形资产。中国入世,最大的问题的是商业信用,中国入世,“狼来了”并不可怕,怕的是国内一些企业像那个撒谎的牧羊人。4.精忠爱国

精忠爱国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大德,大节。杭州就有岳飞,岳母刺字曰“精忠报国”,真所谓“人有慈母而后家有孝子,家有孝子而后国有忠臣”。于谦,杭州人,明英宗时,瓦剌族统一蒙古,进攻明朝,英宗率领50万军亲征,在土木堡遭袭击,全军覆没,英宗被瓦剌所擒。瓦剌兵临北京城下,在危急关头,当时的兵部侍郎于谦请英宗的弟弟出来主持朝政,是为景泰帝。于谦率全城军民保卫北京,打退瓦剌。瓦剌不得已送回英宗,与明朝议和。后英宗复辟,反以“大逆不道”罪加害于谦。于谦诗有著名的《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张苍水……

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民族矛盾,民族英雄,中国和中华民族都是逐渐融合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都可以有自己的爱国英雄和民族英雄;二是忠君与爱国,古代家国一体,不能要求古人超越自己的时代。对“愚忠”要分析。5.克己奉公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家天下”文化,家族是这种文化的基本元素,而家族利益又是和整个“天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我”,从精英文化到大众文化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

(比较:西方的个性中心社会,写信封、署名的顺序。)

这种文化必然要求克己奉公,把天下利益,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背私之谓公”(韩非说:“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 私,背私之谓公,公私相背也,乃苍颉固以知之矣。),极端时(如宋明理学)主张“存天理,灭人欲”,毛泽东号召“大公无私”,邓小平认为不能作为普遍性号召。但是应该也可以做到大公小私、先公后私。

(范仲淹“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对先公后私的最好诠释。)

今天进入现代化社会,“克己奉公”仍然必要,人是文化动物,社会原来就是因为单个个体无法生存,才有原始群、有氏族、有部落、有部落联盟、有国家的。今天西方社会也越来越认识到这一点,也重视国家利益,甚至提出“地球村”概念,这是有人类以来最大的“公”。

今天中国虽然还在建设小康社会,但是不能丢掉“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6.修己慎独

如何才能达到“克己”的境界?途径就是“修身”。《大学》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第一章);《中庸》说“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第二十二章)。

礼记·大学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修身的方法有: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

慎独

就是在自我独处时严于律己。说到”慎独“,很自然地要联想到《后汉书·杨震传》中的一个故事。东汉期间人称”关西孔子“的杨震向朝廷举荐过才华出众的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王密于深夜献金百两为报答,杨震拒收说:”怎么能这样?“王密说:”这深更半夜的没有人知道。“杨震更生气了,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这亦是人们所常说的”慎独“。

注:学术界有争议,认为“慎独”不是说没有人时仍然谨慎自律,而是说要慎于内心修养。内心别人是看不见的,故谓之“独”,心虽然看不见,但是会通过言行表现出来,所以不可不谨慎。也就是《中庸》所说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类文革时的“狠斗私心一闪念”。)

内省

最有代表性的是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自讼

孔子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

资料

启功先生在十年前的《学林漫录》第十三集(中华书局,1991)上发表《自讼二则》一文,谈到自己在同刊第十一期上的《坚净居随笔》(1985)中,误将清人汪容甫墨迹小立轴上所抄录的柳宗元的两段文字当成书者自己的了。他在这篇文章中向发现这个问题的黄永年先生深致谢意,又向读者深致歉意,并且十分诚恳地分析了自己所以致误的原因。

将书者所书当成书者所作,这其实是极容易发生的事情,古代后人所编前人诗文集中常混入他人之作,往往也就是这个原因。但是,这毕竟又是一个错误,这个错误一般人难以发现,能发现的人又未必会注意。黄永年先生也是私下告知的,启功先生完全可以不写这篇文字来自曝其误。但他不仅原原本本地写了,最后还不无幽默但又是绝对真诚地说,他的这段文字,“是自1957年、1966年以来,真有错、最诚心的一次自讼”。7.见利思义

“义”和“利”(概称为“义利观”),集中体现了中国伦理道德的价值取向。孔子说“见利思义”,荀子说:“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的论述最为人们所熟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当然,舍生取义的极端情况不是总会发生的,大多数情况下,要做到的是“见利思义”和“先义后利”。孔子说“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也不是说君子不需要利,而是说对君子而言,谈论“义”更能明白,因为君子是在“义”的前提下谋取“利”,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讨论:商品经济社会要理直气壮地讲“利”。资料:“杭州人形象讨论”中,有人主张用“义”来藐视上海人的“利”。关键是“理直气壮”,亦即取之有道。8.勤俭廉正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略)。传统美德讲“俭”,不是简单的经济考虑,而是从人格修养着眼。诸葛亮《诫子》书曰:“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故后人总结说:治生之道,只须守一“俭”字。一切动用,朴素些,简淡些,安静快活,有什么不好?须知世间罪恶,都从多欲中来。不俭则奢,奢则多欲,做官的必贪,居乡的必盗,非至胡为速祸、败家丧身不止!奢用惯了,在物诱势迫之下,即使心想廉洁,也难自主。因此古人说:“俭是养廉之法”。9.笃实宽厚

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农业经济的社会,笃实宽厚是农民的本色,我们不能因为已进入现代社会就抛弃这种传统美德,现代人追求的“反朴归真”就是要回归这种本色,因为这是最接近自然,最接近人的本性的。

“笃实”是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做老实人,老老实实做学问,老老实实干工作。上升到治国平天下也是如此,空谈丧国,实干兴邦。

“笃实”是对己,“宽厚”是对人,古人概括为一个“恕”字。“恕”是由孔子最早提出的,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回答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论语·卫灵公》)。也就是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现代人常感觉人际关系复杂,彼此缺少理解,正是丢失了这种恕道。(注:武侠中的“冤冤相报何时了”,鲁迅“一个都不宽恕”的社会背景,伦理的范畴与法的范畴。)10.勇毅力行

10.中国优良传统道德调查问卷 篇十

引言: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化底蕴深厚,至今仍让我们惊叹、让我们致力于对它的研究。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今我小组成员就其中的优良传统道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实际价值进行调

查,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传统道德发展现状。问卷合计10题,希望您如实填写,谢谢合作!

1、您的年龄()

A、18岁及以下B、18岁至25岁C、25岁至40岁D、40岁及以上

2、您的学历()

A、高中及以下B、大专C、本科D、硕士及以上

3、对于优良的中国传统道德,您知道的多吗?()

A、基本不知道B、知道几个C、大多数知道D、非常了解

4、中国传统道德强调自身的“德行”修养,您觉得现在社会对这方面注重吗()

A、不注重B、大部分不注重C、少部分注重D、很注重

5、人伦关系方面,你觉得以下()最重要

A、父母B、夫妻C、兄弟姐妹D、朋友E、师生

6、就您的身边而言,浪费现象()

A、很严重B、还好C、极少D、不存在7、传统道德中人们重推己及人,乐善好施,如今社会中您会要求自己乐于助人,保持一颗热心肠吗?()

A、会B、视情况而定C、不会D、不知道

8、您觉得中国的优良传统道德需要传承吗?()

A、都需要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C、不需要,不适应社会发展

9、中国传统就个人与整体的关系看, 重“整体精神”和“公私关系”,面对如今的社会你会选择以下()

A、无论何时,国家集体利益第一,个人利益最后

B、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同时可以注重整体等效益

C、事不关己,无所谓

D、随大流,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

10、您觉得产生社会道德败坏现象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

A、素质教育力度不够

B、个人修养有待提高

C、社会导向不正确

D、极个别现象而已,社会道德总体不错

E、家庭教育不注重

F、其他(可列举说明)

附:大家对于传统道德及社会道德的看法(写在下面)

最后,谢谢大家完成这份问卷调查,我们的调查可能有局限性,毕竟事物

11.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十一

技工院校在校生70%以上来自农村和乡镇,这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往往存在素质不高的问题。而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技工院校又普遍重视对学生技能操作技术的培养,往往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导致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滞后、德育教师队伍力量比较薄弱、教学内容与时代发展严重脱节、校园文化和学生社团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这种现状致使技工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学生失德行为纠治乏力。我国传统伦理思想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智慧宝藏,其思想核心为“忠、孝、仁、义、礼、智、信”。而技工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正是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学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与中国优秀传统伦理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传统国学文化,丰富传统伦理思想教育形式,充分发挥其育人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一、以传统 “报国以忠”的伦理思想对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技工院校学生多数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出身单亲家庭、接受简单粗暴教育的情况较多,形成部分学生玩世不恭、思想偏激、自卑封闭等性格,导致学生对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都缺乏一定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主要表现为爱国爱家意识淡薄、崇洋媚外现象严重、待人接物缺乏忠诚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思想,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南宋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清代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报国故事更是举不胜举,比如汉朝霍去病扫荡匈奴、宋朝岳飞抗金、明朝戚继光抗倭等等。这种“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思想不仅是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支柱,也是评价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学校可利用学生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橱窗、辩论活动、主题团日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宣传我国传统爱国思想和报国故事,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爱国主义的内涵,唤起内心深处由衷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以传统“事亲以孝”的伦理思想对学生进行知恩感恩教育

技工院校学生年龄多在14~19岁间,且独生子女较多,逆反心理和自我中心思想严重,稍不如意便对父母和老师横眉冷对、横加指责,毫无孝悌可言。“事亲以孝”是我国传统伦理的核心思想之一,随着人们长期的道德实践,“百善孝为先”已经成为人们主流的价值取向,以及维系家庭共同体和社会和谐的道德规范。当前技工学校教育的课程中,更多关注于学生技能技术的培养,缺乏“孝悌”伦理思想方面的内容。而“孝悌”的伦理思想对当代技工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只有有了“孝悌”之心,才会有感恩之举。因此,学校应把“孝悌”思想与感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积极营造校园内的感恩氛围,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生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亲身进行道德实践,在不断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内化道德准则,进而形成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道德习惯。

三、以传统“爱人以仁”的伦理思想对学生进行奉献意识教育

技工院校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更易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网络不良信息和社会不良风气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荣誉与利益面前只顾自己、不顾他人,对于他人和社会缺乏应有的爱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淡薄。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从孔子的“仁者爱人”到墨子的“兼相爱”,再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高尚情怀和道德情操,无不体现我国传统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伦理思想。学校应以培养学生仁爱之心作为伦理道德教育的基点,在学校团委主导下,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利用周末和节假日时间,深入到住宅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社会公共场所,开展义工劳动、慰问走访、助残行动、扶贫助困、防艾宣传等主题的志愿公益服务活动。同时不断创新服务内容和活动形式,让志愿者活动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使技工院校学生亲身进行道德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乐于奉献、舍己利人的高尚品德,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校园风尚。

四、以传统“取利以义”的伦理思想对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

在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义”和“利”不能分割,从而形成人们的义利观。所谓义利观,是指人们如何对待伦理道德和物质利益的关系。技工院校的学生受年龄和价值观限制,不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在价值取舍上存在重利轻义、先利后义和自私自利的现象。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张“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和“公义至上”,这里的“义”主要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正义”,指的是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二是“义气”,指的是主持公平公正。这里的“利”,指的是物质利益和功利,包括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学校应充分利用我国传统义利观的经济伦理思想资源,着重对学生进行义利观教育,让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认识到要先义后利、先公利后私利、先集体后个人,帮助当代技工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五、以传统“待人以礼”的伦理思想对学生进行文明禮仪教育

技工院校学生素质受生源质量差的影响,学生的不文明和失礼行为较多。众所周知,我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的思想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孔子认为造成周朝大乱、诸侯争霸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礼”的破坏,因此他一生倡导“克己复礼”。汉代也曾专门为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编纂了一部关于礼学的论著——《礼记》,成为士者必读之书。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认为,“礼”是由“数”与“义”两部分组成的,“数”是指具体的礼仪,制定了一系列繁琐而又具体的封建礼仪制度;“义”是指关于“礼”的哲学理论,形成了一整套系统而又丰富的“礼”的哲学思想。“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人待物处事的道德规范,它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还是一种内心的道德自觉。学校应从学生内心和外在两方面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良好道德规范。一是通过制订校规班规,用制度约束学生行为,让学生从内心上知礼,形成恭敬谦卑之心;二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礼仪,让学生从外在上要行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以传统“诲己以智”的伦理思想对学生进行技能成才教育

选择技工院校的学生多半遭受中考失利的挫折,易产生厌学情绪,在学业上往往不思进取,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我国传统伦理思想认为,“知有所合谓之智”,也就是说“智”不仅仅是人们自身拥有的智慧,还要做到认识和客观相符合,明白自己身处什么样的环境、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用什么方法做事情。学校应结合传统文化“智”的伦理思想和优良传统,深入开展入学教育、职业规划等活动,使学生在正式学习某项专业前,对职业意识中的立业、敬业和创业有一个积极正确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热情,努力学好技能知识,练就过硬技术本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有用之才。

七、以传统“交友以信”的伦理思想对学生进行诚信意识教育

部分技工院校学生存在同学间缺乏信任、学习上考试作弊、社会上简历假冒等失信行为。在我国传统伦理思想中,“信”是人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和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在诚信的重要性方面,孔子认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人要是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在交友方面,孔子认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意思是说交朋友的时候,一定要守信用、讲诚信、重承诺。可见“人无信而不立”。学校应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美德,通过讲述“范式张劭交友重诚信”等生动形象的诚信故事,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诚信意识,进而确立以诚立身、以诚立业的职业道德。

12.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十二

1. 首先, 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与统一相结合的特征。

美国的人口几乎包括了世界上各个民族、种族, 是一个多种族聚居、多元文化交汇的国家, 各个地区、各种形式的文化在这里相遇, 形成了独特的、多元的文化类型。美国之所以形成今日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独特精神与文化传统, 与其外来殖民者以及独立历史是分不开的。多种文明在美国这样一方独特的土地上得以相互融合、相互同化、相互吸收, 当然, 也有一些学者例如亨廷顿认为文化本质的冲突是不可调和的, 但不管怎样, 在当时美国这片广袤土地上, 多种文化共存是不争的事实。直至今天, 仍有多种文明在不断地被吸入美国多元文化中。

其次, 美国道德教育深受宗教传统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美国的历史始于宗教改革, 美国的文化传统始于新教的清教徒的理想。”“美国清教徒们的主要遗产就是清教伦理观念。清教徒们宣扬禁欲苦行, 对天生原罪进行众生的忏悔和洗刷, 笃信宿命论, 对奢华和懒惰风气严加惩戒, 提倡勤奋、诚实、勤俭、前辈和节制等伦理观念。这是一种强调个人动手、个人自律和个人责任的伦理观。”将宗教教育纳入学校日常道德教育领域范围内, 或许这对于宗教信仰者来说, 并不是无宗教信仰的旁观者所想的, 具有特殊的目的或意图, 但最终的效果是相同的。

2. 美国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的三大特点, 深刻影响着美

国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与结果, 现代美国道德教育呈现出学生主体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注重实用性等特点。美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 首先, 德育是将学生看作为独立的个人, 目标就是培养完整的、有道德的人。每个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为学生提供多种可选择的科目,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风格的教学和教师。老师教导学生, 学生也在选择老师, 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性格和生活的价值观。自美国小学开始除了必修课之外, 学校安排了选修课, 年级越高, 选择性越大, 到高中阶段, 选修的分量已达50%左右。同时, 在课程内容的安排上也尽可能地尊重学生, 依照各年龄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安排课程。其次, 提供条件,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在教育教学中, 老师只是起引导作用, 并尽可能地提供条件、运用方法, 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学习, 参与讨论、参与实践, 在实践中得到道德的自我提升。第三, 美国德育给予了学生最大限度的宽容, 美国的课堂学生可以更为轻松地参与讨论、行动。

以理性主义思维方式为传统, 受现代美国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现阶段的美国德育的目标、内容、方式都呈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据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已故主席欧内斯特·L·伯耶对许多所美国高中进行调查总结的观点, 认为高中教育要达到如下四个基本目标: (1) 通过语言教学, 帮助所有学生培养批判性思考能力、有效沟通的能力。 (2) 通过核心课程, 帮助所有学生认识自己、认识人类文化遗产、认识相互依存的世界。 (3) 通过选修课程, 为所有学生参加工作或继续接受教育做好准备, 培养个性特长和兴趣。 (4) 通过学校和社区服务, 帮助所有学生履行社会和公民义务, 即使学生学会“公民生活”、“家庭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 以应用为目的, 满足实际的需要。

3. 了解美国的文化传统以及德育的现状, 对于我国的德育教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 我们必须承认美国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中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与美国不同, 我国德育教育设立了专门的“思想政治”德育课程以显性为主, 同时进行间接道德教育渗透。但目前看来,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并没有完美地达到培养“道德成熟的人”的目标, 没有发挥其维护、建立社会道德体系的作用。笔者认为, 中国学生对于学校道德教育一直漠不关心甚至反感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显性教育与直接灌输, 容易引起学生的叛逆心;二是高考体制的必然后果;三是意识形态宣传脱离实际生活。在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有一个很奇特但是很普遍的现象, 就是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 大多数都有两条思路:一条思路, 学生用于答卷, 老师用于课堂讲课;另一条思路, 是学生和老师真正地对问题的看法。形成这种独特现象的原因就在于, 显性的德育课程过于注重意识形态的宣传, 由于高考制度的限制, 人们不得不“说一套、做一套”, 使得德育与现实脱节。我们可以看到的是, 我们有先进的德育理论作指导, 有着宏大、美好的德育目标, 但是理论归理论、目标归目标, 他们像是一组平行线, 并没有完好地结合。针对这些现象, 我们可以从美国道德教育方式中得到许多有益启示。

13.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诚信思想 篇十三

中国传统道德中的诚信思想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之一,受到高度重视,被认为是立政之基,立身之本,从商之道,人际和谐的根本保障.

作 者:古南永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广东,广州,510270刊 名: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INSTITUTE OF SOCIALISM年,卷(期):1(3)分类号:B822.9关键词:诚信 立政 立身 从商 人际和谐

14.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 篇十四

1、所有人都认为中国社会已经陷入塔西陀陷阱。

错误

2、宰相参与决策,以辅佐天子为己任。

正确

3、《周礼》是周文王姬昌所著。

错误

4、中国古代既注重制度学派的治理模式又注重教化学派的治理模式。

正确

5、董仲舒曾说:“圣人之道,不能独以威势成政,必有教化。”

正确

6、“庶政惟和,万国咸宁。”这句话出自《周礼》。

正确

7、“其难其慎,惟和惟一。”这句话出自《孝经》。

正确

8、《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宋神宗。

错误

9、直言极谏科主要是录取那些敢于批评君主和政府的人,让他们为官,来匡正国家得失。

正确

10、《春秋繁露》的作者是董仲舒。

正确

11、“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出自()。

《论语》

12、宰相制度的目标是()。

制衡皇权

13、御史监察制度的目标是()。

制衡百官

14、谏官言谏制度的目标是()。

制衡相权与皇权

15、()的《宪台格例》是中国第一部较完整的监察法规。元代

16、()的《钦定台规》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一部监察法典。

清代

17、科举制度的主要目标是()。

制约老百姓

18、“尽管有其缺陷,但科举制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帮助它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到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这句话是()说的。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

19、“在我们西方所有的政治学教科书中,当谈到文官制度的时候,都把文官制度的创始者归于中国。”这句话是()说的。

美国前总统卡特

20、()曾说:“复科举便!”

梁启超

21、()曾说:“要通过考试制度来挑国家人才。单凭选举来任命国家公仆,从表面看来似乎公平,其实不然。”

孙中山

22、()是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

《唐六典》

23、“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这句话出自()。

《孟子》

24、“今子或言礼义之不如法令,教化之不如刑罚,人主胡不承殷、周、秦事以观之乎?”这句话出自()。

《大戴礼记》

25、“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这句话出自()。

《中庸》

26、“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这句话出自()。

《荀子》

27、“治国之道,当以用贤为先。致治在得人,不专恃法。”这句话是()说的。

明太祖

28、“为国之道,以教化为本。移风易俗,实为要务。”这句话是()说的。

康熙

29、“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这句话是()说的。

子思 30、下列语句中,出自《国语》的是()。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31、网民对现代官员的批评包括()。

学习古代官德完全无用

学习古代官德已经不够

非不知也,是不行也

32、下列人物中,属于古代名相的有()。

萧何 诸葛亮 房玄龄

杜如晦

33、道义学派的治理模式包括()。

制度学派的治理模式

教化学派的治理模式

刑法学派的治理模式

以上选项都正确

34、下列语句中出自《荀子》的有()。

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

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源也。

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徧矣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35、下列语句中出自《论语》的有()。

舍生取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36、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不包括()。

丁忧制度 仕学院制度

议会制度

三权分立制

37、下列著作中,属于道家的包括()。

《庄子》 《老子》

《列子》

《孟子》

38、中国哲学主要表现在()。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天主教思想

佛家思想

39、孔子的思想包括()。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无为而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40、孟子的思想包括()。

舍生取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仁政

15.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观研究 篇十五

1、“道”、“德”的出现

从词源上考据, “德”字先于“道”字出现, “德”最早出现于殷墟甲骨文中, “道”字的首次出现则是在甲骨文之后的金文里。在先秦文献中, “道”与“德”多分开使用。在古代典籍中, “道”、“德”是分开使用的, “道”最初指的是道路, 同时也隐含了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参与, 将“道”的内涵引申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及人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实践活动范围的扩大和人们思维的提高, “道”包涵了更加具体的内容, 如王道, 皇天之道。对“道”理解上升到哲学层面, 即为世界万物运转所必须遵守的规律。

2、“道”、“德”之间的联系

由于早期的人类社会, 生产力低下, 对自然的膜拜, “德”指“具体行为”。到西周时, 强调内心的参入, 即正直的行为、善行。“德”是对“道”的领悟和运用。

西周早期, “德”字作为一种“行为”或“作为”的意思使用。春秋时期, 孔子认为“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孔子认为道德, 礼制都是可以引导民众的。孟子主张“无恻隐之心, 非人也, 无善恶之心, 非人也。”他认为人要有同情心和善恶分明, 要有道德判断力。老子日:“圣人无常心, 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 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信者吾信之, 不信者吾亦信之, 德信。”此中的“德善”与“德信”便通于“得善”、“得信”。《荀子·解蔽》中“德道之人”亦指“得道的人”。道德既包含一种内化的过程也包含一种外化的过程, “道”是“德”的内在转化, “内化”指个体将外在要求转变为内在需要的过程。道德的内化指道德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德”是“道”的外化, “外化”指将内化形成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用行为表现出来。“外化”指强调要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将被个体内化的“德”还需外推与人 (德行) 并使他人也“得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心理观

中国古代典籍中表明道德既指人们所要遵循的必要的社会规则, 也包括人们遵守规则所表现的品质。道家和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部分, 道家认为道德就是人们对道的把握和理解。不是简单地对规范理解而是要个体参与和体悟为基础的, 侧重于一种认知能力。儒家认为道德应包括仁、义、礼、智、信、忠、勇。这里指儒家的道德心理, 主要是指促成人们将道德认知转化成实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心理动力机制, 即情感上愿意去实践或追求某一道德行为, 意志上有持之以恒的毅力的心理机制。在这个心理动力机制中, 最重要的情感动力是人格培养的自我满足感和人格缺失的耻辱感 (“知耻近乎勇”) 。

三、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观的特点

1、强调模仿学习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古人在对道德的概念理解中采取了注重身教、环境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方法。传统道德概念强调道德就是有高尚品质的人或行为。大多数的学者认为圣人的行为就是道德, “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因此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向受教育者示范, 或者利用榜样人物的行为向受教育者示范之, 引起受教育者情感上的共鸣, 激发受教育者有意无意地接受并模仿示范者, 使受教育者产生于示范者类型的行为。道德概念中的古人所推崇的“圣人”的品德或行为, 就是一种模仿学习。学习是通过模仿过程而产生的, 即一个人通过观察另一个人 (榜样) 的行为反应而学习了某种特殊的反应方式。利用人的无意识心理和模仿学习来转变人的心理过程, 来达到“德”。

2、注重认知提高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中“在明明德”指出要领悟和了解“德”才能获得“大学之道”。中国传统道德心理一直强调贵心悟。心悟是一种认识手段, 在形式上看, 属于直觉思维和整体思维, 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色。古人认识到, 做个有道德的人说起来很容易, 做起来很难, 强调要有心悟, 提高道德认知, 在内心中增加自己的兴趣, 增强内部强化。《大学》中提出“物格而后知致, 知致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它要求个体必须先进行长期的格物致知, 而后经过修习后才能把握“心正”, 直至“天下平”。在中国传统的道德心理中侧重于道德认知的提高, 将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内化, 激发道德行为。

3、增强道德意志

道德意志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 坚持自身认定的行为方式, 形成行为习惯。《礼记.中庸》中“知耻近乎勇”的意思就是要人知道羞耻并勇于改过是一种值得推崇和夸耀的品质。中国传统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耻的文化”。古人十分重视通过羞耻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意志。一个人的羞耻感可以克服个体的不良行为, 增强道德行为。

“君子必慎独也”是传统道德心理理论中所强调的, 它是指个体在独处无人监督之处, 仍能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 按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慎独是一种自律, 自觉地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 培养和造就个人道德行为。

四、传统道德心理观的教育意义

1、培养多维道德观

在传统文化中, 道德的概念不仅仅指行为规范, 而是成为个体的一种内在需要, 是个体行为选择的结果。多维道德观指道德从根本上说更是人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基于道德内涵的多层次性, 依据对道德的理解自下而上逐层提升的特点, 以个人的心灵参与和体悟为基础, 在自身需要发展的推动下自己创造的道德。无论从教育概念本身还是从一个充分发展的主体来看, 都要求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灌输, 由于试图封闭人的思想而与这种要求格格不入。因此, 对道德培养中, 不仅仅对道德规范的灌输, 而应该关注受教育者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内在精神的发展要求为目标, 重点培养个体对道德的领悟与道德思维能力。

2、让道德回归到生活

中国传统道德心理认为道德来自生活, “道”、“德”的最初概念就是从社会实践的总结出来的。老子以“道”为天地万物的本体, 它体现于万物之中, 涵养万物, 促成万物, 使万物得以自然生息。而“德”是体现于具体事物中的“道”, 是道的功能的体现。人的一般品德心理特征, 无论是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习惯, 以及由此而构建的道德信念, 都是因参与道德实践而产生。因此, 道德教育是要和实际联系, 要用现实生活中事例和榜样进行教育。德育是培养人的德性, 德性来自于社会规范, 因此培养道德就要在社会生活中体验和感受。

3、提高道德自律

个人的道德修养是从道德自律阶段进入了道德自由阶段。现在国人的道德教育, 从某种意义上说, 是一种没有主体的教育, 以单纯的灌输为主。科尔伯格说:“灌输既不是一种教授道德的方法, 也不是一种道德的教学方法。”培养道德自律是很有必要的, 个体需要自觉地用“现实的我”与“道德的我”不断斗争的过程, 一旦二者之间趋于融合统一, 品德修养也就达到了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 不逾矩”。道德本身来自于社会生活规范。个体不仅要学习和掌握社会生活规范, 还要在生活中经受磨练, 才能体验生活和感悟生活。提高道德自律, 以便使人们自觉地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

参考文献

[1]于洪燕, 易连云.中西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现代教育意义[D].西南大学, 2006.

[2]杨绍刚.西方道德心理学的新发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3]于洪燕, 易连云.传统“道德”概念的历史演变对学校德育的现代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 (4) .

[4]曾建平, 肖三蓉.儒家与弗洛伊德的道德心理之简略比较[J].心理学探新, 2006 (3) .

[5]张忠华, 于福存.论传统道德心理文化的现代意蕴[J].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2) .

[6]Hare, W. (1987) .Open-mindedness in moral education:Three contemporary approaches.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Vol.16, No.2, p.99.

上一篇:以爱为主题的下一篇:真情写作自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