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历史文化

2024-09-04

德国历史文化(11篇)

1.德国历史文化 篇一

德国文化解读——人类文化苍穹的双子星座

糟乎?美乎?褒贬不一的德语

语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出这一民族的文化特性。在当今世界上,德语虽然不能与汉语、英语等语种的规模相提并论,却是欧洲联盟中最大的母语,全欧洲约有9000万人说着德语长大。在历史上,德语也有过它辉煌的时代。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由于德国人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德语曾一度大量进入科技领域,成为一种国际性的科技交流语言。德语作为一种语言,人们对其褒者有之,贬者有之,其自身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糟糕的德语”

德语属印欧语系中的日耳曼语族,与荷兰语、丹麦语、挪威语、瑞典语、英语等是近亲。因此,学过英语者再学德语,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会比较快。笔者有一次与几位德国朋友聊到中国的方言问题,特别提到汉字在沟通和紧密中国文化方面的极端重要性,说如果中国也使用拼音文字,那么普通话与粤语、闽南话以及吴语的区别决不亚于德语和英语的差别。一个说粤语、闽南语或吴语的中国人学习普通话,就像德国人学英语和荷兰语一样。话虽如此,德语毕竟与英语不一样。初学德语的中国人首先会在三个方面不太适应。一是德语句子结构“反常”。许多句型属于“框式结构,动词常常要放到句子的结尾,听德国人说话时,一定要等到最后句子结束,才能明白其意思。于是,德语成了一种所谓“让人着急的语言”。二是德语名词都有自己的性。凡是名词到了德国人嘴里都有它的性别。于是,桌子成了阳性物品,房屋属于中性物品,而长凳又是阴性物品。总之,一切事务都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是数数时很别扭。无论汉语、英语,数字的表达都是先数十位数再数个位数,到了德国人口中则完全倒过来。中国人说二十八,到德国人那里就成了八和二十。德语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往往使初来乍到的外国人一时无法适应,而闹出一些笑话。

19世纪下半叶,俾斯曼由于以铁血政策统一德国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开创社会保障制度而成为欧洲最伟大政治家,许多人因而慕名而来。其中一位美国女士专门雇了一名翻译陪她去德国国会,聆听这位德国宰相的演讲。俾斯曼的演讲很有气势,也很长,中间不断受到热烈的鼓掌。这位美国女士惟恐漏掉翻译过来的每个字,拼命靠近她身边的译员,但是译员闭口不言。她用胳膊肘推了译员几次,他仍然没有反应。这位美国女士实在忍不住了,只好问道:“他在说些什么?”得到的回答却令这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女士意想不到:“不要着急,夫人,我在等。他的动词还没说呢。”

对德语的框式语法结构感到不满的人不只是这位美国女士。专门研究德国文化的斯泰尔夫人也曾在一篇论文中抱怨,在德国,人们根本就无法进行有意思的会话,因为德语的语法结构总是把句子的意思放到句末,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在说话时,其他人无法中途插话,产生“插话所能起的愉快作用,而这种插话方式在法国就能使讨论活跃起来”。

对德语评价最差的恐怕要数大名鼎鼎的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了。他曾在一篇名为《糟糕的德语》的文章中写道:“德国报纸上一个一般的句子都是无比卓越和印象深刻的珍品。这句子要一个通栏的四分之一;其中包含所有的10个词类——不是按正常的次序而是混杂的;主要是由作者当场构造起来的复合词,这些词在任何词典里都找不到......还涉及14到15个不同的主语,每一个都有它本身的圆括号,加上这里那里一些额外的圆括号,其中再包括3至4个插入语,都再堆在一起插入在一对大括号中间——跟在后面的才是那个动词,然后你才第一次明白那位写作者是在说些什么;在那个动词后面——就我的理解,这仅仅是为了装

饰——写作者堆上‘有、是、曾是、曾有、未成’诸如此类起这个作用的一些词语,然后这个不朽的成品就告成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要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一张德国报纸,永远都是不可能的事。”这位美国大文豪还在它的《欧洲游记》中称德语是一种“可怕的语言”、“死语言”。他夸张地宣称,一位智者“可以在30小时内学会英语,30天内学会法语,而要学会德语,得花30年时间”。看来,在马克·吐温眼中,德语确实很可怕。

其实,对德语没有好感的不只是马克·吐温,列夫·托尔斯泰也曾形象地把德语比作看不到尽头的铁路线。

德语的发音也令人不敢恭维,与其它欧洲语言相比,德语听起来很生硬。一次,笔者与朋友在一起神侃时,聊到德语的发音,才知道欧洲大陆流行一种说法:“法语是贵妇人的语言,意大利语是少女的语言,西班牙语是上帝的语言。德语却成了毛驴的语言。由此可见,德语听起来好比有人把铁钉钉进木板。还好,我小时候虽然不是一个好学生,但还没有坏到被强迫去上德语课。”

魅力德语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像马克·吐温那样,对德语抱以不友好的态度。事实上,德语有着许多语言所不具备的优点。

德语在一定程度上张显着德国人的思辨文化特征。有人说,颠来倒去的德语句型结构非常能够体现出德国人的思辨特性,因此,与其它语言相比,德语更适合作为学者、哲学家和法学家们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德国成了思维的王国。

德语也反映出德国人的个性特点。例如,在大多数国家,人们把祖国比作母亲,因为祖国是养育人们成长的地方,她体现着对子女的一种母亲般的慈祥爱护。而德国人却把祖国比作父亲。在德语中,祖国(Vaterland)是由父亲和国家组成的复合词。这既反映了德国社会男性家长制的浓烈文化印记,也从一个层面说明,在德国人眼里,祖国就像父亲那宽厚的胸膛一样,给人一种安全感,是强有力的保护者。

在德语中,名词都有自己的性别特征。但是,在我们中国人眼里,德国人对一些事务的定性实在令人费解。例如,在中国人的观念中,太阳有一种阳刚之美,月亮则属于阴柔之列。而德国人却不这样认为。在德语中,“太阳”是一个阴性名词,月亮反而是阳性名词。大概德国人自己也感到这一点与其他民族的感知不太一致,一位德国作家因此专门进行了解释:“‘太阳’(die Sonne)是一位女性,与‘欢乐’(die Wonne)同韵。......太阳是一位母亲,她的温暖宛如盖在倍受寒冷煎熬的孩子身上的羽绒被。”仔细想想,德国人的解释也不无道理。在人类的共同感知中,人们从小在母亲的怀抱中长大,母亲的怀抱就是温暖的和快乐的源泉。加之在气候想对寒冷的德国,太阳被视为生命之光,因此,将太阳比作母亲,是最贴切不过了。而月亮的冷峻、严肃,的确带有明显的男性色彩。

文如其人。德国也像德国人一样,极具严谨性。由于名词有性、数、格的限制,各伺其位,不管一句句子有多么冗长,不管其中单词的排列有多么乱,人们总能有条不紊地将句子的意思理清楚,而且决不会像英语那样容易出现歧义。正因为如此,有人认为,用德语签订国际条约就不怕会出现不同的解释,不会出现扯皮现象。

像中国人跨地区交流时要说普通话一样,德国也有自己的“普通话”——高地德语。德国虽然不像中国那么疆域辽阔、民族众多,但“方言”成分很浓。在历史上,德语可划分为三个部分。在北德地区,人们一般说低地德语;在南部地区,人们说巴伐利亚方言、土瓦本方言和阿雷曼方言。这些方言至今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在中部地区,如果一个外国人从东部的德累斯顿经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直到德国西部小城特里尔,他会在一路上听到萨克森方言、黑森方言和法兰克方言等中部方言。正因为如此,一些学过正轨德语的外国人初到德国时,往往会一头雾水,听不懂德国人在说什么。众多的方言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体现和保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性。从这一角度,丰富的德语方言也是当今德国文化多姿多彩的原因之

一。当然,为了沟通的方便,德国人通常都会说高地德语,尤其在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中,在电视和剧场里,高地德语还是大行其道的。

虽然有很多人不喜欢德语,嫌其发音过于生硬,句子过于冗长,但钟情于德语者大有人在。据统计,除了以德语为母语者外,世界上还有5000万人在学德语。德国人喜欢自己的语言自然不必说,外国人钟情于德语,不外乎出三个因素:

其一,是德语本身的魅力。有人认为,根据德国的音乐标准,作为一种美丽的语言应该有许多元音,有圆润的音调。德语在这方面的优势并不突出,但它有一种巨大的美学魅力,强大的组合词功能使它善于表达深沉的思想和浓烈的情感。一位俄国作家曾这样评价德语:“它更像雷格玩具箱里的塑料积木,所有部分都可以互相拼接。想用它拼装什么,都留给每个人自己决定。”

其二,人们钟情于德语,还在于现实的需要。德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和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人们渴望了解它、学习它,而实现这些目标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掌握德语这一交流工具。此外,德国作为欧盟内部最大的经济体,蕴藏着巨大的商计,吸引着周边国家的人们去那里寻找工作机会。因此,德语在波兰、俄罗斯、匈牙利等东、南欧国家以及土耳其都很有市场。

其三,对于一名外国人,也许学习德语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德国文化的巨大魅力以及德国文化在西方文化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自西方进入近代社会以来,德国人无论在文学、哲学、音乐等领域,还是在科学技术领域,都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成就,令世人惊叹不已。于是,通过学习德语探究德国的文化,就成了外国人特别是我们东方人领略西方文化精髓的一条捷径。歌德曾说过:“如果把德语学好,世界上其它语种就不用学了。”这话虽然有些夸张,却也体现了这位大文豪对德语的信心。

2.德国历史文化 篇二

高克是位复杂的人物。二战中,他的父母都是纳粹党员,高克后来当了基督教牧师,从政后参与推翻民主德国,并负责处理民主德国的秘密警察档案。对德国人来说,高克有很好的声誉,但他曾把“反共”挂在嘴边,政治立场仍值得关注。

纳粹家庭出身的反共人物

1940年1月12日,高克出生在德国北部罗斯托克。父亲约阿希姆是一名海员,二战时担任德国海军的舰长。1951年,民主德国以间谍罪将老高克流放到了西伯利亚,3年半后才释放。高克说,这段经历让他终身难忘,从此“对共产党有了刻骨铭心的仇恨”。不过,高克在自传中并没有明确说明自己的纳粹家庭背景,只是称自己来自“反共家庭”。

高克隐晦地表示,父母在家里“塑造了一个神坛”,让自己受到尊敬,而且从不谈纳粹时期的事情。高克学习神学以后,开始意识到犹太人被迫害和屠杀的历史,在情感上同父母疏远了。“他们对我撒了谎,背叛了我,我不想接受他们的任何东西。”

上世纪60年代,高克当了牧师。有一次,他去拜访父母,发现他们坐在电视机前流泪。原来,他们正在看反映犹太人被迫害的《大浩劫》。高克也许看到了父母的忏悔,但他并不认可当时民主德国政府对纳粹暴行的宣传。那时候,他从骨子里已经要开展“人权运动”,“离体系稍远一点,让你感觉到自己有价值。”

1989年东欧剧变。9月,高克和其他一些人共同创办了民主德国第一家反对派团体“新论坛”,并担任发言人。这一组织刚成立便被政府取缔,高克成了“国家的敌人”被起诉。但当时政府已无力控制局势,各种示威游行风起云涌。一个月后,东德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辞职,对“新论坛”的起诉也被撤销。

1990年3月,民主德国首次“民主选举”提前举行,高克当选议员。10月2日,高克被人民议会任命为处理民主德国秘密警察档案的特别代表。没想到,第二天,民主德国政府消亡,原先的领土作为5个州加入了联邦德国。当了一天议员的高克,受德国总理科尔委派,开始处理秘密警察档案,主要职责是“查处共产党罪行”。这一职位他一干就是10年,获得了“秘密警察猎手”的绰号。

掌管秘密警察档案,让高克接触了很多民主德国秘密警察审讯在押政治犯的案卷,这坚定了他一贯主张的“自由”“人权”理念。高克后来巡游全国,去举办讲座、主持节目,都是以谴责“民主德国的罪恶”为内容。

默克尔曾坚决反对他

高克不属于任何党派,一直以来以其主张广受德国舆论支持。2010年,德国总统科勒因为在海外派兵问题上发言不当辞职,社民党和绿党推选高克竞选总统,但执政的基民盟/基社盟看好的是下萨克森州长武尔夫。而总理默克尔则坚决反对提名高克。

高克同默克尔都在民主德国长大,高克做过牧师,默克尔的父亲也是牧师,2010年高克过生日时,默克尔亲自致辞,赞扬他人品高洁,高克则赞扬默克尔颇具乐观精神。英国《贝尔法斯特电讯报》当时分析称,默克尔反对高克纯粹出于政治目的,因为武尔夫在基民盟内声望比她高,会对她构成严重威胁。评论说,默克尔只有让武尔夫当总统,她的总理宝座才能坐稳当。

投票一直进行到第三轮,由东德政党转型而来的左翼党最终抛弃了高克,武尔夫最终取胜。不过,舆论普遍同情高克,《明镜周刊》称他是人民“心中的总统”。今年2月17日,武尔夫辞职后,社民党和绿党则再次提名高克。民调显示,69%的国会议员支持高克出任总统,甚至左翼党内也有55%的人支持他。执政联盟的小党自民党为了提振民意,也突然宣布支持高克担任新总统。默克尔本来想提名前环境部长,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由于“民心所向”,只好屈从。舆论称,提名高克让默克尔大丢面子,相当于承认自己2010年支持武尔夫是个错误。

高克获知成为总统候选人后也有些不知所措。他匆忙赶到总理府对记者说:“我没法给你们一场主题演讲,因为我感觉很乱。我刚下飞机,总理打电话给我的时候我还在出租车上。我还没洗澡呢。”高克说自己不是完人,他的任务是让大家都认识到德国是个“值得热爱的美好国家”。

第一夫人“难产”

高克复杂的感情生活一直都十分令人关注,当总统后,高克的婚姻问题更是成了全德国最关注的话题。高克虽然和他的发妻格希尔德早在20年前就感情破裂分居了,不过两人一直没有正式离婚。如今,高克经常和小自己20岁的女友丹妮尔·夏迪特生活在一起。就在总统大选之前,他还刚刚和夏迪特一起到维也纳度假。公众感兴趣的是,一旦高克入主总统府后,格希尔德和夏迪特两人到底谁才是德国的“第一夫人”?从法律意义上说,高克的发妻格希尔德是名正言顺的未来“第一夫人”,可高克显然不会带分居20年的原配妻子格希尔德搬入总统府,而只可能带自己的女友夏迪特入住总统府。

高克和原配妻子格希尔德本来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情侣,两人在10岁时就认识了。1959年,当时19岁的高克不顾父亲的反对,和恋人格希尔德结了婚,两人婚后生有4名儿女,尽管高克和格希尔德共同生活了将近30年,但到1989年,两人的婚姻还是出现了裂痕,1991年,高克离开了结发妻子,过起了长达20年的分居生活。

12年前,高克在纽伦堡的一次演讲中,认识了德国《纽伦堡人报》的女记者夏迪特,夏迪特毕业于法兰克福大学,大学毕业后就来到《纽伦堡人报》工作,并成了负责国内政治报道的首席记者。尽管夏迪特比高克年轻20岁,但两人很快就擦出了爱情的火花,随后坠入爱河。由于高克常在柏林生活,而夏迪特在纽伦堡工作,经常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夏迪特每逢周末才有时间和高克团聚,所以夏迪特也被德国媒体称作是高克的“周末女友”。

德国总统府一名发言人称,德国历任总统都没有遇到过“类似问题”。然而,即使高克想在德国总统府中和夏迪特举行婚礼,将夏迪特“扶正”,短期内可能也不会如愿。因为他的原配夫人格希尔德最近突然打破沉默,表示自己虽然和高克分居超过20年,但她无意和高克离婚。格希尔德说:“我没有同意离婚,为什么这件事突然变得如此重要?要知道当前社会接受不同形式的婚姻关系。”

此外,夏迪特方面也无意“让路”,夏迪特已经决定辞掉《纽伦堡人报》的记者工作,跟随高克入住柏林总统府。但她能否算得上第一夫人还真是个不好回答的难题。

议员诺伯特·吉斯呼吁高克应该“尽可能快地处理好自己的私人问题”。而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却力挺高克,称高克的“感情生活”只是私人事务,和任何人都没有关系。迄今为止,高克拒绝就此事发表任何评论。

德国民众希望高克能够重建总统的道德威信,可是,这位新总统有老婆却带别的女人上任的局面着实有些尴尬。

有赞美,也有争议

德国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不具实权,但对外代表国家,对内签署法律,拥有崇高声望。德国各党派和媒体对高克获得提名不乏溢美之词。默克尔说他是“民主的老师”,一些媒体也将他称为“德国的曼德拉”,《世界报》称高克为人正直,《柏林早间晨报》则说,民调显示,49%的民众支持他出任总统,没有一个总统候选人在被提名前,就获得如此高的支持率。

但是,另一方面,高克的政治态度受到了质疑,他看似激进,但在很多事情上表态却很保守。德国《每日镜报》说,2011年“占领华尔街”运动轰轰烈烈之时,高克指责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评“无比愚蠢”;在德国决定放弃核能后,高克谴责德国民众的核恐慌“令人恶心”;高克公开支持德国向海外派兵,还声称德国某些地区移民太多、德国人太少。评论说,虽然高克被称为人权活动家,但他有可能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保守的总统。

如今,这位“保守总统”上任后面临的一大难题是,前任总统武尔夫因为“贷款门”丑闻下台后,让总统形象在民众心中大打折扣,甚至有媒体消极地认为“德国再无总统”,高克能否挽救总统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成为一个巨大的问号。

3.亲历德国文化 篇三

德国初印象

去德国之前,我对德国唯一的了解就是人们常常说起的“严谨”二字。曾听人说过一个所谓的“笑话”:如果你在半夜看到街上还有人在看红绿灯过马路,那这个人一定是德国人。在一向有些随意和散漫的我看来,德国人有时几乎已经严谨到了“不知变通”的地步。初到德国仅一个月,我就在很多日常小细节中体会到了德国人严谨认真的生活作风。

由于初来乍到的我德语还不熟练,YFU*便提供了为期一个月的德语短期培训。每天,我都要和住在同一小镇的另一个交换生一起坐公交车去市里上课。在这期间,公交车站也就成了我观察德国的一个窗口。很快我便发现,德国的每条公交车线路都有非常详尽的时刻表,不仅标明了每辆车停经各个公交车站的准确时间(精确到分钟),还根据工作日和节假日公交车需求量的不同分别标出了周一至周日每天的不同班次。这样人性化的安排既为忙于工作或学习的人们节省了时间,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真正可以称得上是严谨的典范。

不仅公交车如此,火车站的站台上也有统一的表格明确标出每列火车停靠时不同车厢所在的位置。凭着这些细致周全的图表和标志,即使德语并不流利,我也可以放心大胆地独自坐火车去其他城市游玩,我的接待家庭也不用担心我会因为德语不好而迷路。正是这样细致周到的交通系统让身在异国他乡的我感到异常踏实和放心。

德国这种严谨的作风不仅体现在其社会机制中,也体现在每个德国人的生活中。我的洋妈就常常随身带着一个记事本,上面写满了家庭成员每天的安排,比如周二下午3点洋爸负责接洋妹放学、周日上午10点洋弟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等等。每次一有了新的计划和安排,洋妈就会先记在记事本上。如此一来,每天翻看这个记事本也成了她的习惯。我认识的很多德国同学也都有这样的记事本,上面不仅写着每天的作业要求,还记着放学后的活动安排(比如打网球或做义工)以及周末、假期的安排等。德国人的计划之长,甚至是以年为单位的。我去德国之前就与接待家庭保持着邮件往来,那时候他们就告诉了我接下来一年他们的旅游计划,着实令我瞠目结舌。所以,若你问一个德国人有没有时间做某事,他的回答多半会是这样:“请等一下,麻烦让我看下自己的时间表。”因此在与德国人打交道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守时。比如和德国朋友约好一起出去,务必要在约定时间前到达,否则就显得有失礼貌。

德国人这种严谨认真的生活态度让我发自内心地信任这个陌生的环境,从而得以安心地享受我的交流生活。令我高兴的是,耳濡目染之下,我也学会了提前做计划,令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变得更有效率。

德国式圣诞节

随着冬天的临近,我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12月。尽管国内这些年也不乏圣诞节气氛,但我还是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德国式圣诞节。不曾想,由于德国与众不同的传统风俗,我从12月1日这天就感受到了圣诞节的节日气息。

在德国过圣诞节,有一样东西必不可少,那就是“圣诞日历”。传统的圣诞日历像一个小房子,上面有24个窗户。从12月1日开始,人们每天早晨起来打开对应日期的那扇小窗户,等到把所有窗户都打开,圣诞节就到了。因此,这样的日历也叫“圣诞倒数日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如今的圣诞日历已经不仅仅拘泥于传统的小房子日历了。当下较为普遍的一种圣诞日历是在小窗户里面放上巧克力,这样人们就可以边享受美食边迎接圣诞的到来。当然,根据人们的不同喜好,生产商也提供了各式各样其他种类的圣诞日历,比如有小窗户里放玩具供小孩子玩的圣诞日历,还有适合拼图爱好者的圣诞日历等等。这样的倒数日历让我更加期盼圣诞的到来,一天一天数着日子等来的节日也显得格外隆重而美好。

在德国过圣诞节,还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那就是圣诞市场。每当圣诞节临近时,德国的大小城市都会临时搭建圣诞市场——其形式有点像中国的春节庙会。夜晚时分,圣诞市场里异常热闹,灯火辉煌的小店鳞次栉比,街边的装饰彩灯闪闪发亮,把整个街道映衬得格外美丽。有的小店卖圣诞树饰品,有的卖各种形状的蜡烛和香薰用的精油,还有地道的德国小吃店和专门供儿童玩耍的游乐场。走在热闹的街头,看着各式各样精致的小店,听着属于圣诞节的欢快乐曲,闻着小吃店飘来的阵阵香气,我的心中既充斥着过节的欢乐和幸福感,又泛着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这种感觉当真难忘。

我的德国式圣诞节是与接待家庭一起度过的。在接待家庭里,我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他们都非常可爱。圣诞节前的那天下午,洋妈洋爸跟洋弟洋妹说,下午圣诞老人要来家里送圣诞礼物,他们要把客厅的门关好,让圣诞老人秘密地进入房间。为了避免洋弟洋妹因为好奇而偷看,洋妈洋爸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带他们出去骑车、滑轮滑。整整一个下午,洋弟洋妹都在猜测自己会得到什么样的礼物,兴奋不已。而此时,扮成圣诞老人的洋爸洋妈正在客厅悄悄给家里的所有人摆放礼物。

当我们尽兴而归,圣诞礼物就已经在客厅等着我们了。两个小家伙推开门看到客厅里的圣诞树和旁边大大小小的彩色礼物盒时,随即大声欢呼,兴奋地冲到圣诞树旁边,迫不及待地找到写着自己名字的礼物盒,撕开包装纸,然后看着盒里自己梦寐以求的玩具乐得合不拢嘴。当然,我也早早把自己给每个人准备的礼物交给了洋爸洋妈去布置,同时也收到了他们送给我的很有纪念意义的圣诞礼物。

正如我们的春节一样,圣诞节在德国是一个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圣诞前夕,洋弟洋妹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也都来了,和我们一起享受美味的圣诞晚餐。一家人互相诉说着各自身边发生的趣事,阵阵欢声笑语让我体会到:即使身在异乡,过着从前不熟悉的节日,也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

nlc202309030723

吃在德国

说到德国的饮食文化,可能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牛排、啤酒或者汉堡、薯条。诚然,由于德国人对肉类的偏爱,在一年的交流生活中,我的确没能像在国内一样享受各式各样的蔬菜宴。但如果说德国人在饮食方面有什么和中国很相似的话,那应该是吃猪肉。相较其他西方国家来说,德国人吃肉还是以猪肉为主,这着实让我的胃满足了许多。当然,啤酒也是德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不仅是因为很多德国人爱喝啤酒,也是因为德国的啤酒业实在有名,每一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啤酒种类和特色。而每年一度的十月啤酒节就是德国最大、最热闹的啤酒盛宴。

从一日三餐上来说,德国人的早餐和晚餐都以面包或吐司为主。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在面包片上抹巧克力酱、果酱或是夹片奶酪、火腿。记得初到德国时,我还不太习惯在晚上吃这样一顿简单的面包餐,所以洋妈也会为我做一些意大利面或者比萨饼。午餐是德国人眼里的正餐,除了慕尼黑很有名的猪蹄和猪肉酸菜,普通人家也会做些千层面或是猪排配土豆这样的饭菜。平时上学时,由于上午的课常常在下午1点多才能结束,我就会在课间去学校的咖啡厅买一小份沙拉填饱肚子。一到周末,洋妈就会在中午做一顿大餐,全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地享受美食。节假日时,我们则会和长辈们一起去希腊餐厅品尝希腊烤肉或者在家里尝试中国式火锅。天气好的时候,我们还会一起在后院烧烤,体味别样的生活意境。

我在德国的第一个星期就学会了一句吃饭时的礼貌用语。通常来说,德国人在吃饭前会说一句“Guten Appetit! (祝你好胃口!)”,然后才开始吃饭。这样的传统让人感到既有礼貌,也不乏温馨。而关于餐桌礼仪,我印象很深的就是吃饭的时候胳膊肘最好不要放到餐桌上,喝汤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特别严格的要求了,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尽情享受美食。

德国的饮食融合了整个欧洲的精华,也吸收了世界各地的特色。在德国,你既能吃到美味的意大利面,还可以品尝现场烤制的类似肉夹馍的土耳其小吃。相信你一定会找到自己喜爱的美食,在体验异国饮食文化的同时得到味觉上的别样享受。

所谓“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上面的这三个方面也只是我自己经历的一些小故事,代表了我心目中的德国印象。其实,德国还有很多迷人的文化魅力等着你去发掘。如果有机会,一定要亲自去体验德国的风土人情,留下你自己的德国印象哦!

作者简介:

冯若晨,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三年级学生,YFU 2011~2012学年度德国交换生,现为YFU志愿者;曾在德国中学组建“中文社团”,教德国高中生汉语及中国文化;曾在本刊2013年9月号上发表《参加交流项目,体验别样生活——我的交换生申请经验谈》一文,以及在本刊2014年1月号上发表《德国,我的第二个家》一文。

4.德国文化讲座报告 篇四

英语116班毛英学号1105020217

很有幸去听了祝青老师您的讲座,是您带我们领略了德国的丰富文化,让我感觉就置身于德国里,有股冲动当初选二外的时候为什么不选德语。

记得老师刚上课的时候就问了我们一个问题,大概是这样:“说到德国反映在脑海里的第一映像是什么?”那时候说真的我第一映像就是德国人做事很谨慎。因为之前很有幸的参加了贵阳国际山地自行车邀请赛的志愿者,而我有很幸运的带了德国队,通过几天的接触下来我发现他们做事真的考虑得很周到,而且能够做的事自己绝不麻烦别人,有时候觉得他们有点冷淡,但是真的很佩服他们这一点。

今天听了老师的讲座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点。首先,就是德国的教育制度,实行12年的义务教育,而且公立学校学费全免。这让我不得不把我国的教育制度与之相比较,我国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除了初中部分免学费外,其他一律不免,收费高不说,而且培养出来的所谓的“人才”竟是些高分低能的只会学习的机器,书呆子。有些大学生学习好可是品德就不见得跟得上他们的知识水平,高傲,自私,失信,这让我不得不感到可悲,不得不让我感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是不一样。其次就是德国的饮食文化:十月啤酒节、猪脚文、千变万化的香肠和不同口味的主食——土豆等,都令人垂涎欲滴。最后就是德国的旅游文化,那些令人敬仰的文化建筑不得不令人向往。不幸的是老师的PPT没能放出照片,不过课后自己在网上搜了

一些,真的很美丽,希望自己以后能够亲自去德国以及其周边的国家旅游,那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此外还讲到了一些德国的科技,文学以及体育上取得的伟大成就都不得不令人钦佩。

5.德国文化史整理 篇五

历史是无情地,十字军东征是东西方的一次空前的大交流。当时伊斯兰文化正处于一个辉煌的时期,其文化和经济的发达程度高于欧洲。十字军东征让西方人对阿拉伯---伊斯兰世界有了更加深入广泛的了解,使西欧人丰富了他们的地理、自然科学和哲学知识,所谓的“阿拉伯数字”正是这个时候传入欧洲的。十字军骑士们及其后裔领教了伊斯兰文明的辉煌,他们扎下根来后,便开始学习读书写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随着交流的深入和扩展,古老的上到重新焕发出活力,西欧的商业、建筑艺术和手工业得到了促进,东方的货物打入了西欧市场,欧洲的经济生活也开始从实物经济向货币经济过渡。阿拉伯人保存下来的古希腊罗马书籍和艺术品传入欧洲,是中世纪的西欧增进了对古典文化的了解,西欧的哲学、神学、文学都受益匪浅。

3,请简要说明宗教改革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背景:

政治:选举制,没有统一的中央集权,皇帝利用教会统治国家,诸侯实力强大,没有国家教会。

军事:十字军东征,发起诗词十字军东征,大大加强教会的地位,基督教的地位牢不可破。

技术:日心说、地理大发现等。

思想:此时西欧游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早期阶段,金钱已经具有向信仰挑战的实力,逐渐显示出其威力。

主要内容:其一:因信称义。

其二:路德认为,无论是教皇还是宗教会议都有可能犯错误,这就否定了教皇宣称自己不会出错的“教皇永无谬误论”。

其三:即“平信徒皆为祭司”。

影响:

宗教:论纲引起轩然大波,对教廷的激励批评使得教廷极度不安。路德在瓦特堡期间,完成了《圣经。新约》的翻译。

政治:宗教改革在德国和北欧迅速传播,对罗马教廷怀有二心的诸侯们纷纷脱离罗马教会,另立教会,1555年在奥格堡召开宗教会议,会上双方缔结了宗教和约,即“奥格斯堡和约”。

民族性格:塑造了德国人对工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德国人对于权力的崇拜、畏惧,即所谓“顺民精神”也与此有关。

文化:宗教改革留下了清楚的印记,对德国人的精神,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促进了后来的工业文明和资本主义发展。

4,纵观巴洛克时期的德国社会、文化各个方面(如政治、艺术、音乐、文学、建筑等),你认为可以概括出什么样的总体特点?

1,动态世界观带来对动的追求,城市的生活不变。

2,二元对立的哲学观所带来的怪诞效果。

3,崇尚感性和感观的人生观。

4,轻模仿,重想象的人生观。

5,德国启蒙运动中哪一位学者对启蒙运动做出了精辟的阐释,他的三部震撼欧洲思想界的哲学巨著是什么?

康德的被称为“三批判”的三部哲学著作分别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在《纯粹理性批判》,康德把行为上学放在“可靠的科学途径上”来考察,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是因为人具有先天的认识能力,他称之为形式。

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探讨上帝、灵魂、不朽、自由等形而上学无法穷究的概念。在《批判力批判》中,康德致力于考察美学问题。

6,德国魏玛古典文学时期的美学理念和追求是什么?请列举一个你学过的文学作品为例。歌德的意大利之行,使他转向古典化,因为古典文化是西方和德国文化的基础,抛弃这个传统,西方文化将不复存在。其追求是达到对人的和谐与教育。如德国学者温克尔曼的《古代艺术史》。

7,请简述浪漫主义运动时期,普鲁士改革的政治背景。

1,1789年,拿破仑的军队打败包括德国诸侯在内的反法联军后,着手在欧洲建立新秩序,在德国也实施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改革,废除了诸侯国家,废除了农民制、等级制度,统一使用民法典。

2,1807年普鲁士战败之后,损失了将近一半国土,还要向法国支付巨额战争赔偿,使普鲁士的国力耗尽,普鲁士丧失了欧洲列强的地位。普鲁士在拿破仑战争中惨遭败绩,使普鲁士国家的种种弊端暴露无遗。军事强国的外衣下面,普鲁士实际上是一个政治、社会、教育、经济诸方面都落后的国家,这使普鲁士的一批政治家发起一系列广泛的 改革运动。

8,简述“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有什么具体方案。

1848年5月18日,所有现任和过去的联邦议会议员均被邀请前往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圣保罗教堂参加全德制宪国民会议。

在三个问题上,产生很大分歧:

(1)帝国的幅员,这个问题派生出所谓的“大德意志方案”和“小德意志方案”。前者主张建立包括奥地利境内的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甚至包括整个哈布斯堡君主国在内的帝国,而后者主张排斥奥地利,建立普鲁士为领导的联邦。

(2)联邦还是邦联,小德意志派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一个强大的帝国政权,这个政权的代表是帝国国会和帝国政府。大德意志则主张建立相对松散的邦联制度,参加邦联的各国保持其大部分独立性。

(3)政府的形式,法兰克福议会的温和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而少数及竞拍主张建立共和国。

经过反反复复的斗争,国民议会最终于1848年3月27日通过了小德意志方案。

9,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诞生,也出现了所谓的“德国问题”,“德国问题”的含义是什么?

1815年举行了维也纳会议,分裂是造成德国问题的主要原因,争取德国统一是德国人的基本权力,当其统一,则会形成侵略性的政权。

10,请简要回答“威廉时代的进步”的内涵。

1,技术发明创造的发展是其实力雄厚的经济原因。

2,工业化的发展,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德国货就代表着优质产品。3,德国的教育事业同样飞速发展,得到极高的评价,尤其是高等教育的水准令人赞叹。4,教育的发达给科学的发达提供了人才的资源和保障,德国的科学事业同样在飞速前进。5,人口迅速增长,社会保障的加强,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卫生事业的发展。

6,铁路网不断向四方延伸,海上航线不断开辟,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1,简析魏玛共和国失败的原因。

一,魏玛共和国是一个妥协的结果,它一直在对立的各党派之间寻求妥协和协调。

二,共和国实行的虽是议会民主制,但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利,这对议会民主制形成很大威胁。

三,魏玛共和国的失败与德国历史上缺乏民主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四,由于德国历史上长期的封建割据,各邦之间差异太大,大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北部与南部之间发展极不平衡。

十二章 一战以后德国民族主义高涨的原因有哪些

1.给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欧洲相对衰落,表现在:经济衰落,交战国经济

受到重创,生产力水平远远低于战前。欧洲工业倒退了8年,失去大量海外投资,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对世界经济控制力不断减弱。政治危机,一战摧毁了四大帝国;战争后期及战后,欧洲发生一系列革命运动;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对民主,自由,平等观念产生怀疑,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国际关系,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动摇,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摧毁的四大帝国是: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历史环境的影响,一战后,虽然战胜国在削弱德国军事力量方面制定了苛刻的条款,但

并没有从根本上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相反这些苛刻的规定引起了广大德国人民的不满。

3.魏玛共和国的失败,魏玛共和国的破裂不是偶然的因素,从其成立之初,共和国存在着

大量的隐患。首先,魏玛共和国本身就是十分脆弱的,它不是在一个全新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民主,自由,和平的共和国。另外,在整个魏玛共和国时期,没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少数派内阁和内部虚弱的大联合一直动摇着稳定的民主政府。

4.1929年经济危机的冲击,当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波及到德国后,德国遭到了

比其他国家更沉重的打击,失业率的直线上升引起了德国人民的强烈不满。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还加剧了德国的政治危机,一方面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空前激化,另一方面资产阶级内部统治方式出现了危机,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国内矛盾。

十三,请简述“废墟文学”的由来、特点并举出一位代表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这是在战后初期出现的,”废墟文学“这一概念形象地再现了造就这一文学的残酷现实,反映的是一片片废墟中赤裸裸的战争死亡、毁灭和苦求生存,他们的作品常以生活的一个片段为内容,以形象地描绘来叙述故事。语言简朴,却并非平淡无味;没有高潮,没有说教,却具有深厚的震撼力,多年之后,人们便把战后初期出现的这一文学称为废墟文学。代表作家有沃尔夫冈的《面包》、《夜晚老鼠也睡觉》。

短篇:流浪人,你若来斯巴中篇:列车正点到达长篇:亚当,你到过哪里

十四,简述德国二战后”经济奇迹“产生的原因。

1,马歇尔计划的推动,自194年至1952年西德从马歇尔计划中得到了14亿美元的援助,这笔款项决定性的推动了西德的复兴建设。

2,经济学家艾哈德创造性提出的“社会市场经济学说”为西德经济的复兴提供了主要动力。艾哈德认为,人们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鉴于早期资本主义因残酷而引发了共产主义运动,而放任型自由经济又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等后果,社会市场经济理论力求把自由竞争带来的经济活力同社会公正结合起来。

6.德国留学习俗文化须知 篇六

饮食

德国人是一个重口味的民族,这点跟中国人还是有点像的,当然我们的食物品类那是丰富得多了。德国人食物偏油,主食以肉类为主。他们烹调肉食的方法,有红烧、煎、煮、清蒸,还有特制的汤等,一天的主餐是午餐,而午餐的主食大抵为炖的或煮的肉类,其肉食品以羊肉、猪肉、鸡、鸭为主。

但他们大多数人不爱吃鱼,只有北部沿海地区少数居民才吃鱼。他们特别爱吃马铃薯、色拉等。德国人吃起马铃薯来简直不厌其多。他们种出来的马铃薯,味道之佳,有口皆碑。德国人之所以把马铃薯当作主食,原因就在这里。

德国人在用餐时禁忌:吃鱼用的刀叉不得用来吃肉或奶酪;若同时饮用啤酒与葡萄酒,宜先饮啤酒,后饮葡萄酒,否则被视为有损健康;食盘中不宜堆积过多的食物;不得用餐巾扇风;喝汤或进食时忌发出声响;忌在咀嚼食物时与旁人讲话。

德国人喝酒有规矩也是世界知名的,他们吃饭时应先喝啤酒,再喝葡萄酒,要是反过来就认为是有损健康的。世界上喝酒最多的是欧洲人,而在欧洲人中又首推德国人。

德国人认为,两个人如果在干杯的时候,不正视对方的眼睛,是一种粗鲁的举止。

应邀到德国人家中作客,千万别带葡萄酒去。因为此举足以显示你认为主人对选酒品味不够好。威士忌酒可以作礼物。

德国特色文化

开学第一天的圆锥礼盒:

开学第一天,德国孩子会收到学校的礼物,每人发一个巨大的纸杯,里面装满各种糖果。一些德国大学最近也开始兴起这种传统,开学时给学生们发纸杯,用来装可乐、红牛等饮料。

需要等20天的圣诞礼物:

12月5日晚上睡觉前,德国的孩子要将鞋子洗干净,放在门口,等着圣尼古拉老人晚上将糖果、小礼品塞进鞋子里。当然,只有平时表现好的孩子才有礼物。圣诞老人要到20天以后才来送礼物呢。

星期日不营业:

你也许不太清楚,在德国,除了教堂,不要想着在休息日或者可以称为“宁静日”的这天出差或是购物,因为没有地方会开门。重新装修一下家里也别想了,因为在星期日挥舞着电钻是违法的行为。即使十分想把祖母的画像挂在墙上,也得等到周一才行。在星期日这天,大家只要尽情欢乐就好了。

德语的“谢谢”等于“不”:

在德国如果有人问你“需要喝点什么吗?”,你回答“谢谢”(Danke),那么实际上相当于是回答“不了,谢谢”,而你应该说“请”(Bitte),就意味着“好的”。千万不要搞错了!

不能提前开生日趴:

如果你生日还没有到,想提前开一个生日Party,在德国,这可是霉运的表现。因为开派对要有蛋糕和饮料,提前开Party,蛋糕饮料吃完喝光,到了你真正生日的那天,家里什么都没有了,这也就意味着,你这一年都会是个穷光蛋。

德国生活主要禁忌

(一)在德国,不宜随意以玫瑰或蔷薇送人,前者表示求爱,后者专用于悼亡。

(二)德国人视数字“13”与“星期五”为不吉利。

(三)德国人对于四个人交叉握手,或在交际场合进行交叉谈话,也比较反感。因为这两种作法,都被他们看作是不礼貌的行为。

(四)与德国人交谈时,不宜涉及纳粹、宗教与党派之争。

7.建筑与文化:德国城市发展的视角 篇七

建筑是艺术的观点, 总是出现在理论之中。但是在中国的大城市 (也包括其它地方) , 近年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将人们 (乡村地区的居民) 吸引到城市中, 所以本身与艺术并没有直接关系。包括开发商、建筑师和建筑企业在内的一部分人是为了利润而行动;而另一些人, 也就是那些大城市之中的政治家和规划师, 则在考虑如何为那些来自乡村、以及原先居住在城市中心 (胡同和城中村) 、但是后来被迫搬离的居民提供或多或少合适的居所。这些活动本身缺乏建筑艺术中所提出的在文化和道德方面的责任, 而且也没有留下多少时间给艺术和文化。当然, 雄心勃勃的市长在城市里给全世界的建筑师分配了大量服务于艺术的建筑任务, 比如歌剧院、音乐厅、或者博物馆等, 这些建设所带来的文化参与吸引了大量公共关注。但是这种通过可见的建筑事件所能够产生的说服力是有限的, 因为其与中国的建筑传统相割裂。因此这些建筑物主要的作用在于显示中国的现代化成就, 以便快速发展大城市并参与全球竞争。在中国的许多地方, 新的文化建筑往往只是巨大的建筑雕塑, 由于没有与城市或者区域的文化传统建立足够的联系, 其内容对于加强社会的认同感作用有限。面对许多文化传统的丧失, 人们目前还没有能够成功地将现代社会的功能要求整合到传统的建筑之中, 往往只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转变功能, 使其作为展示品为国际和国内的旅游服务。

在像德国这样的国家, 通过观察当前中国城市的动态, 能够发现很多自身在100年前曾经历过但是已经不再出现的现象。这涉及到诸多的原因:城市化早已结束, 城市和乡村的差别普遍被取消, 人口的发展也表现出稳定性。如果没有来自欧洲别的区域和世界范围的移民, 这个国家的人口将不断萎缩。大多数的城市不再增长。因此与中国城市面临不断扩张相比, 德国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则必须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 处理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方面的挑战, 通过合理的决策进行权衡并维护社会关系。在这一背景下, 城市对于保护现有的建筑文化有着明确的规定, 公共部门和私人媒体都对建筑文化相关的实践进行严格的监督, 腐败在这种环境下也就没有土壤。此外, 一个特殊的情况是,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许多的城市都被摧毁了, 这使得人们对于维护地方建筑文化的信念非常牢固, 所以今天德国的许多内城地区在体现自身文化的建筑传统方面有着出色的成就。内城地区一般进行了高密度的建设, 建筑高度也受到限制, 通过限制交通等措施, 城市街区及其充满吸引力的公共广场和公园, 成为受居民青睐的生活空间。如果出于经济动机希望改变这种结构的话, 一般都会出现大型的市民活动请愿加以抵制, 并获得成功。此外, 对于德国经济来说, 国际上成功的德国企业知道, 只有通过那些有吸引力的生活空间才能够留住高质量的劳动者。因此, 德国的城市在工作和居住、以及在培训和休闲之间, 实现了必要的平衡。中国的城市也即将面临这些挑战, 对于建筑师和规划师来说, 需要为市民们维护和塑造生活空间的工作, 这些空间将帮助实现文化以及和谐的城市生活。

在新的一期《建筑与文化》杂志中, 将有选择地对德国的城市和建筑实践进行介绍。文章将会展示出, 在不同规模的城市政治和社会环境下, 面临全球化世界中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挑战, 城市所应关注和努力的核心, 在于遵循资源友好的模式, 同时保证并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并保持其自我的文化认同, 同时探索解决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冲突与矛盾的方法, 并将市民引入到决策的过程中。这些经验可能对于中国城市的政治家、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带来启发, 用于探索符合其自身条件的地方战略, 以实现和谐的城市发展。

8.德国:反思历史,一波三折 篇八

众所周知,二战后联邦德国(指1949年~1989年间的西德与1990年后的统一德国)对纳粹德国的罪恶历史做出了深刻的反省。1970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认罪的镜头,已成为德国悔过自新的经典象征。但是,除此之外,国内对德国反思历史的情况了解就很少了。在勃兰特下跪一幕的影响下,人们普遍倾向于过于简单化的结论:二战后,德国人彻底反省了。这一结论虽然没错,但不可忽视的是,二战后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是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的。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

沉默与回避阶段

与我们今天的德国印象形成最大反差的,要数联邦德国建国后15年里的历史态度。在这个阶段的西德,反思与清算纳粹历史只是点滴现象,没有形成规模,更多的是对纳粹历史的无视、沉默与回避。

战后的德国满目疮痍,普通的德国人每日都在为最基本的生存而奔波,对纳粹历史的清算,是战胜国占领当局的事情。恶贯满盈的纳粹头目在纽伦堡受到审判,纳粹官员被驱逐出政府机关。对普通德国人,美军则在美占区以表格登记审查的方式进行“非纳粹化”清洗。但是,因与纳粹政权有关的人太多,德国民众的抵触情绪强烈,不得不交由德国地方政府设立的特别法院处理。而地方法院也敷衍了事,让无数的纳粹分子过关,“非纳粹化”运动因此半途而废。

1949年联邦德国成立后,也没有积极地对纳粹历史进行清算。相反,1949年12月联邦众议院便通过了赦免许多纳粹罪犯的法案(1954年,众议院再一次赦免了一批纳粹罪犯)。1951年,又通过了恢复1945年被撤职的原纳粹官员职位的法律。随着冷战的加剧,西方占领国也对彻底清洗纳粹分子失去了兴趣。它们更关心的是迅速扶持西德成为西方阵营的实力成员。

朝鲜战争爆发后,北约鼓励西德总理阿登纳重建军队。为了借助原纳粹高级军官的专业能力,西方占领国与西德政府提前释放了曼施坦因等纳粹高级将领。阿登纳又亲自前往监狱探望其余纳粹将领,而且还邀请曼施坦因到总理府座谈。阿登纳本人属于保守派,自己也受过纳粹政权的迫害。他主张与西方交战国,特别是与法国和解,也支持与以色列建立友好关系,对犹太人做出赔偿。但他最关心的是如何重建德国,尽快从战胜国手里收回西德的国家主权。为此他需要许多人才,这些人的纳粹历史对他来说无关紧要。由此,大批的原纳粹高级文武官员在阿登纳时期重返政府机关。没有一个纳粹时期的法官受到起诉或丢掉职位。总理府国务秘书戈罗布克就是当年纳粹迫害犹太人的《纽伦堡法》的起草者与评论者。因此,人们称这种现象为“戈罗布克现象”。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

转折与突破阶段

6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爆发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他们的共同反对目标是美国的侵越战争以及本国的保守势力。在西德,纳粹德国的历史及其残余势力是西德学生运动攻击的独特目标。当时在政府、军队与教育机构占据要职的保守分子大都有一段不光彩的纳粹历史。这些人相对安稳地度过了50年代。学生运动爆发后,他们的纳粹历史遭到了年轻一代的无情清算。西德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清算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1968年11月7日,在基民盟党代会上,女记者克拉斯菲尔德给了原纳粹高官、基民盟主席与西德总理基辛格(K.G..Kiesinger)一记响亮的耳光。她说,她是以年轻一代的名义打这个耳光的。在她看来,二战结束后仅二十多年,一位原纳粹高官竟然能当上联邦总理,这是德国的耻辱。1969年初,联邦德国总统吕布克因在纳粹时期在一个曾设计过集中营的建筑公司的工作经历受到舆论的攻击,不得不匆匆下台。

1969年秋天,在学生运动的大力推动下,社会民主党联合自由民主党上台执政。社会民主党主席、当年的反法西斯战士勃兰特任联邦总理,对内实行民主自由改革,对外谋求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和解(“新东方政策”)。1970年12月7日,勃兰特在华沙代表联邦德国与波兰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后,吊唁了华沙的犹太人起义纪念碑。就在那里,他做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举世闻名的谢罪举动。在西德国内,勃兰特因此受到了右翼的攻击与非议,但他伟大的举措感动了世界。1971年底,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授予勃兰特诺贝尔和平奖。勃兰特赢得的不仅是个人的荣誉,也为联邦德国赢得了世界的尊敬。从此以后,世界舆论对德国的评价有了根本性的改变。

应该提及的是,西德学生运动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也出现了极左潮流。少数大学生深信“资本主义导致法西斯主义”,组成了所谓的“红军团”,试图以暴力的方式推翻西德的社会制度,因此走上了恐怖主义的歧途。

但是,学生运动引发的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对原纳粹分子的清洗却在继续进行。1978年,原纳粹海军法官、时任巴登—符腾堡州州长的汉斯·费宾格在舆论的压力下被迫下台。他在二战即将结束的最后日子里还继续判决士兵死刑,而且在战后坚持认为,“如果当年是合法的话,那么现在不可能是非法的”。

80年代:反复与争论阶段

进入8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态度又出现了波动。这与1982年以科尔为首的保守派的再次上台有关系。保守派对60年代中期以来左派对纳粹历史以及德国保守传统的批判一直耿耿于怀。科尔上台之后,宣布要实现“政治与道德上的转折”。尽管他本人并不想给纳粹历史翻案,但一些保守分子却认为重新评论德国历史的时候来到了。

1983年,西德出现了所谓的“希特勒日记丑闻”。著名的《明星》杂志推出了所谓的“被发现的”“希特勒日记”。保守势力欣喜若狂,叫嚣“应该改写纳粹德国历史了”。但“日记”很快被证实是伪造的。“日记”虽然是假的,但保守派因此暴露出来的篡改历史的心愿却是真实的。

198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40周年。联邦德国也因此再次兴起了反思纳粹历史的高潮。但这次反思却变了调。有人认为,“5月8日”对于战胜国来说是一个“胜利与解放的日子”,而对于德国来说却意味着战败与灾难。难道德国人还能与战胜国一起把它作为“胜利与解放的日子”来庆祝吗?5月初,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来到西德,要与科尔总理一起在纪念二战结束的同时,表示德美两国人民的和解。科尔为此安排了到比特堡二战德国阵亡士兵墓地吊唁。但媒体很快披露,该墓地还埋葬着几十个纳粹党核心组织“党卫军”成员。犹太人组织因此呼吁里根与科尔放弃该吊唁计划。但科尔还是坚持与里根一起去了比特堡。联邦德国与纳粹历史一刀两断的光辉形象被抹上了一层阴影。

5月8日,面对西德舆论中对这一历史日子的性质的疑惑,联邦总统魏茨泽克在国会演讲中旗帜鲜明地指出,“5月8日”,对于德国人来说首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解放之日”,因为它把所有德国人都从纳粹的暴力统治中解放出来了。德国人不应该把战争结束时自己承受的灾难与这个日子挂钩,而应该与1933年1月30日,即希特勒上台的日子联系在一起。德国人不应该记恨于当年的战胜国,而应该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结于罪恶的纳粹统治。魏茨泽克的精彩演讲不仅澄清了德国公众的历史疑惑,也受到了西方舆论的一片赞赏,除去了德国国际形象上的阴影。

但是,西德对纳粹历史的争论并没有因此终结。1986年又出现了所谓的“历史学家争论”。右翼历史学家诺尔特在一篇文章中抱怨,纳粹德国已经灭亡40年了,但这段历史却仍然不能“过去”。他认为,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世界历史上不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也发生过的类似的大屠杀事件。而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很有可能是对斯大林“大清洗”以及一种“亚洲式的酷刑”的回应,犹如一种正当防卫。对诺尔特的进攻,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与左翼历史学家一起做出了及时而有力的回击。他们认为,之所以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世界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是因为纳粹国家用现代工厂化的方式对一个种族不分男女老少地进行了整体性、灭绝性的大屠杀,而且这种罪行又发生在属于欧洲文明国家的德国。如果有意寻找,总能找到纳粹大屠杀与其他国家的大屠杀的“可比性”。但这种“可比性”并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德国人降低自我道德标准的理由。关键要看德国人是否因此沾沾自喜、如释重负,是否愿意把自己与落后国家一样看待,逃避良心的谴责。至于诺尔特的第二个观点,则完全属于无稽之谈,是挖空心思为希特勒开脱罪责。

90年代以来:

深入与多面化阶段

1990年,西德统一了东德,统一后的德国沿袭了原西德的国名,也继承了其反思纳粹历史的优良传统,对纳粹历史的反思与清算更加深入。在以前,清算纳粹历史的矛头主要对准前纳粹政权的重要人物与机构组织或者联邦德国政界重要人物的纳粹历史。而现在,进入批判视野的是纳粹时期的普通人与组织。

90年代初期,美国历史学家格德哈根出版了题为《希特勒心甘情愿的刽子手——大屠杀中的普通德国人》的博士论文。通过对纳粹时期参加大屠杀的德国协助警察的研究,格德哈根得出了纳粹时期普通德国人都是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自愿帮凶的结论。该书翻译成德文后,在德国引起了轩然大波,引发了所谓的“格德哈根辩论”。

随着辩论的深入,纳粹德国军队在二战与大屠杀中的角色也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此以前,德国流传着“国防军是干净的”粉饰性说法,认为他们只是“服从命令”,参加了“正常的”战役,没有参加纳粹大屠杀等罪恶行为。对此,属于左翼自由派的德国烟草富豪林茨玛及其社会研究所组织了一个题为《灭绝战争——国防军的罪行1941~1945》的历史摄影展览,展出了成百上千幅照片,戳穿了“国防军是干净的”谎言。展览在德国各大城市巡回展出,引起巨大震撼。

这一时期联邦德国对纳粹历史的反思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了,影视媒体的作用越来越大。美国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在德国引起很大反响,中小学都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并举行讨论。德国影视界也做了十分引人瞩目的工作。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德国影片都是以纳粹历史及其影响为主题的。早在1980年,以著名作家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为脚本的德国同名故事片在好莱坞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非英语故事片奖。2002年,一部叙述一个在纳粹时期流亡非洲的犹太家庭的故事片《情陷非洲》又一次获得了这一殊荣。去年,德国电影界又推出了反映希特勒末日的故事片《灭亡》,在德国引起轰动,今年在好莱坞获得了提名奖。另外,德国国家电视二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推出了一系列有关纳粹历史的纪实性电视片,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与正面的历史教育不同,影视作品能够使战后出生的年轻人更为直觉地接触纳粹历史。以犹太人命运为主题的影片更能使他们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心,以希特勒为主角的影片则能使他们通过“一场与魔鬼的约会”对其幽灵产生更大的免疫力。后一种影片的成功不仅表现了德国电影界的艺术水平,也反映出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成熟。

新旧世纪之交,联邦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努力又取得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经过二三十年的反复讨论,联邦众议院于1999年6月25日通过在柏林建造纪念600万纳粹大屠杀犹太受害者纪念碑的决议。众议院采用了美国建筑师埃森曼的碑林设计。碑林建造在柏林中心位置的波茨坦广场,面积约为150平方米,包括2711个从30厘米至4~5米高低不等的石碑碑林。纪念碑林将告诫世世代代的德国人牢记纳粹时期的罪恶,永远不让黑暗的历史重演。今年5月10日,大屠杀纪念碑林正式揭幕。

?觹 ?觹 ?觹 ?觹 ?觹

不过,进入新世纪后,德国反思纳粹历史的过程仍然充满了波折。2002年,德国历史学家约格·弗里德里希推出了《大火》一书,详细叙述了二战期间战胜国对德国城市的空袭以及德国民众遭受的灾难。作者把战胜国对德国的狂轰滥炸与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相提并论,又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议。新纳粹分子借机挑拨德国与战胜国的关系,他们称战胜国1945年2月13日对德累斯顿的大轰炸为“炸弹大屠杀”,并且扬言要在今年5月8日到柏林的象征性建筑勃兰登堡门示威游行。

那天,全世界人民通过电视看到了来自德国首都的动人一幕:成千上万的德国人手持蜡烛默立在勃兰登堡门周围的街道上。他们在为永久的和平祈祷,同时他们也以此行动阻挡在周边街道上挑衅的新纳粹分子前往勃兰登堡大门,不让他们玷污德国的国际形象。

9.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的由来 篇九

一提起“狂欢节”,人们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以热情四溢的桑巴舞为特色的巴西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实球上,除了南美洲,狂欢节在欧洲国家也十分盛行。今天我们就到德国首都柏林,去看一下在那里举行的“柏林文化狂欢节”。一走进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你就会被街道上盛装游行的各个队伍所吸引。

克罗伊茨贝格区是柏林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这里,每年的柏林文化狂欢节最大的特色就是展示文化的多样性。参加盛装游行的包括不少音乐人及舞蹈爱好者,边走边演奏自制木琴的人们带来加纳质朴天然的非洲风格,吹奏着长长山笛的表演者则体现来自瑞士的北欧特色,当然,狂欢节自然还少不了来自巴西的奔放热情的舞蹈。亚洲、非洲、欧洲和拉美等近80种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都出现在这场盛大的“文化派对”上。

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已经有13年的历史,被称为“全球最富盛名的十大狂欢节”之一。据组织者介绍,参加今年演出的有一百多个团体、4千7百多名艺术家。70多万游客和当地居民加入了今年狂欢的队伍。

相关习俗与活动

柏林文化狂欢节始于,德国柏林文化狂欢节已成为这座城市最出名也最多人参与的大型活动。为庆祝柏林多种多样的文化,狂欢节每年举行一次。这儿有超过45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居住在此。

每年都有超过300万德国人和50万外地游客前往参加,而且这一数字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独具特色的食物和国际化的烹饪方法,加上音乐和舞蹈,一切的一切都让柏林在这个时侯吸引到众人的目光。

狂欢活动在每年春季举行,其中最重要的游行会展示将近80种不同国家的特色文化。柏林克罗伊茨贝格区是柏林最大的多民族聚居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人们生活在这里,每年的柏林文化狂欢节最大的特色就是展示文化的多样性。

10.德国历史文化 篇十

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该法的通过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同时也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医疗保险制度的产生。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通过社会共同筹资、建立风险分摊制度,提高国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德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其中法定医疗保险是德国医疗保险的主干,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社会疾病保险,目的是为国民提供基本的医疗保障。该保险的主要特点是:(1)参保人群覆盖面广;(2)在资金筹集和费用支出方面既体现了团结互助的原则,又体现了自我负责原则。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德国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和针对特定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变迁和改革,下面是按照时间顺序划分的几个时代的医疗社会保险制度变迁过程。

一、纳粹时期

纳粹时期(1933-1945),社会保险制度的基本结构包括扩医疗融资和服务提供均维持不变,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完善。1941年,法定健康保险的范围扩展到了领区退休金的人群;1936年规定,疾病保险基金在法律上有义务为投保人和赡养对象提供住院服务,并且为赡养对象的住院服务支付大部分费用。

尽管社会保险制度的结构保持了连续性,法定健康保险的基本原则——为国民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却被废除了。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希特勒在德国国内煽动反犹太情绪,导致纳粹对犹太人的大规模驱逐、迫害和屠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犹太人从法定健康保险获得服务和现金补助、意外事故保险和老年保险越来越受限制,甚至被拒绝。

并且,在纳粹政权时期,卫生保健的管理和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力量平衡发生了变化。疾病保险基金、社区卫生服务、处理福利或健康卫生教育的非政府组织以及保健专业机构都集权并服从于德国纳粹工人党任命的领导人。之后,权利的重心越来越从基金向医师转移。1933年,疾病保险基金中的社会主义者、犹太人和多数工人代表都依法被开除。门诊医师组织不断壮大,1934年建立了国家医师协会,它们可以自行进行医师注册而不用和疾病保险基金组织谈判。但实际上,医师在在意识形态上得到提高,但1939后它们服务的对象受到限制,实际工作专业受控于公共卫生官员。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45年德国投降,纳粹主义结束,自此卫生保健也和其他所有德国社会结构部门一样,分解成两个独立不同的组织系统。被西方联盟占领的三个区域变成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东德的苏维埃区域变成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1、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时期的国家卫生服务

东德国家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受到了苏联较强的干预作用。其医疗体系是一个受魏玛时期公共卫生服务的社会卫生学传统和苏联、瑞典、英国卫生保健体系的影响的新模型,采取强制的方式来控制传染性疾病,是中央集权的,政府主导的卫生保健制度。

当地社区给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包括卫生健康教育、儿童和孕妇的保健以及糖尿病、精神疾病等慢性病的特殊治疗。这些服务通过各州提供的综合社会支持提供补助。

在这样的制度下,民主德国很快建立起来了令很多国家羡慕的卫生保健制度。但由于经费不足、人员短缺和无法获得现代化设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民主德国的卫生保健制度就逐渐落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了。

2、德意志联邦德国时期社会保险体制

联邦德国的社会保险体制基本上延续了之前的模式。两德分裂后,西德的疾病保险基金、工会和社会民主党开始为建立健康、养老和失业的单一法定保险进行游说,从而为和已经在不同地区享有垄断权的门诊医师的谈判中增加砝码。然而保守的基督教民主党赢得了1949年第一次大选,之后直到1955年,国家层面上基本上恢复到魏玛共和国时期的卫生服务体制。疾病保险的保险费由雇主雇员平摊,工商和残疾的保险由雇主完全支付,工会获得50%的代表权。私人门诊医师被授予与权利、全力和职责相对应的垄断权。

之后的1955-1965年是医师、疾病保险基金、媒体和卫生产品公司联盟意图推翻降低成本结构的改革做斗争的时代。1965-1975,由于卫生服务价格和工资的上涨(包括从宗教命令到时速人员的转变)、人口统计学趋势、对使用更昂贵的设备的补贴以及卫生保健服务和基层组织的现代化更新和扩充,卫生服务费用出现了快速的增加。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面向社会、心理治疗和护理服务扩展的改革,主要是由私人非盈利组织在社区层面实施。另外,农民、残疾人和学生被引入到法定健康保险的保护之下。石油危机后(1975年前期开始),持续的费用增加受到了财政投资的卫生保健提供方的批评。1977年,德国进入了法定健康保险的成本控制时期,健康保险费用限制条理的引入结束了卫生保健支出快速增加的时期,特别是在住院部门。自1977年以来,卫生保健领域成本控制的主要目标都是为疾病保险基金和提供者寻求稳定的筹资,而这也成为了德国之后几十年改革的主旋律。

三、德国统一后的卫生服务改革

两德统一后,医疗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降低两德之间的社会保险体制的差别,通过控制开支、引进疾病保险基金的竞争,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避免逆向选择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支出。

一系列改革的第一个措施是1977年卫生保健成本控制法案的颁布,该法案旨在在保持社会团结和建立工资缴费率的稳定的前提下控制成本。1981-1982年间,政府又颁布了补充的改革,改革包括对牙医的保险减少,医院床位的减少,新生儿允许住院时间的减少等。1986年的联邦医院花费法规介绍了疾病基金和医院可能的预算。四、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改革

近几十年中,在经济增长趋缓、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的提高、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加强、法定医疗保险的覆盖率提高、医务人员数量增加等原因的驱动下,德国医疗保障制度的资金匮乏问题逐渐凸现。根据1960年到2004年的数据显示,德国医疗费用支出处于不断上涨的状态,远远超过了同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其占GDP的比重已经从1960年的4.8%上升到了2004年的近11%。另外,由于资金的筹集跟不上支出的增长,使得德国的医疗体系,尤其是作为主干的法定疾病保障体系收支缺口日益扩大。并且由于德国法定医疗保险是以现收现付方式筹资的,因而直接导致了法定平均缴费率的持续上涨和作为补充来源的政府补贴的同步增长,企业、个人、政府等各级筹资负担越来越重,严重威胁经济发展。为更好控制费用增长,德国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多次改革。1、1989 1970 年代初,由于医疗保险支出增长,只能以不断提高保险缴款、不断地增大保险税课征的基础来获得资金。面对卫生保险体系费用的爆炸性增长,费用控制政策显得软弱无力。从1976~1977 年开始实施的卫生保健体系费用控制政策,使其早期支出和缴款率的快速增长得到有效削减,遏制了其上涨势头。然而,保持医疗保险支出和缴款率的持续长期稳定的目标却未能实现。

德国政党联盟于1987 年提交一份“卫生保健体系结构改革法案”:创建一个对法定医疗保险体系各方(服务提供者、投保人和医疗保险基金)均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提高经济效率、注意节约使用资源,让个人为其健康承担更直接的责任;加强法定医疗保险基金的财政基础;将保险赔偿和支出同卫生保健目标和医疗优先顺序挂钩,同时注意保持缴款率的稳定;保持和发展—个高效率的以社会为导向和结构多样化的法定医疗保险体系,并将互助性原则、风险共担的统一原则以及自我管理性原则触入其中,提供融合了医学进步成果的高质量卫生保健服务;在卫生保健体系和法定医昨保险基金内引入竞争性因素并增强其社会市场经济特点等。

1988 年12 月20 日颁布的《医疗保健体系结构性改革法》自实施后,对1989 年的保险费用节约产生重要影响。医疗保险基金总赔偿支出从1988 年的1280 亿德国马克下降到1989 年的1230 亿德国马克。同时,医疗保险基金平均保险缴款率能暂时保持稳定甚至下降,从1989 年的12.9%下降到1990 年1 月l 日的12.8%,同年后期继续下降,达到12.2%。2、1992 1990 年代中期,降低费用措施的影响开始消失,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又超过了收入增长速度。1991 年,原西德联邦州每位保险成员的支出上升了l0.7%,这一数字比应付缴款收入增长率5%要高两倍多。1992 年,支出增长势头仍在继续,这—年支出达92%,而应付缴款收入增长率仅为5.1%。对于这样一种趋势,只有求助于新的卫生保健政策。

联邦政府起草形成《法定医疗保健改革法案》基础的建议,寻求卫生保健体系的结构改革。1992年《卫生保健法》进行结构改革目标是重新安排医院服务报酬体系。建立门诊病人和住院病人的卫生保健联系,有效限制法定医疗保险基金医师和内科医生的数目增长,重组医药部门,使其结构多样化,并对法定医疗保险体系进行结构性改革。此立法由于反对1988 年卫生保健改革法而设立了一个新的目标。服务提供者首当其冲承担预期的财政负担,支出的3/4 由服务提供者承担,保险成员承担1/4 由州政府对整个法定医疗保险基金体系支出负重要责任,但法定医疗保险基金自我管理性结构的其他各方面的作用完全没变。如果法定任务在要求时间内没有完成,这时要根据法规对这种情况进行处理。报酬和基金体系要为参与各方提供更为有效的刺激以保证资源的节约使用并提高关于服务质量的意识。此法案增强了医疗保险基金之间的竞争,在卫生保健提供者之间引入了竞争机制。

1992 年《卫生保健改革法》生效后的两年,法定医疗保险基金又获得稳健的财政基础。1992 年94 亿德国马克的赤字被随后1993 年l04 亿德国马克的收入盈余所取代,1994 年医疗保险基金又获得盈余大约21亿德国马克,费用爆炸式增长已得到遏制。同时,缴款率水平也稳定下来并有所下降,大体上已能有效治愈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支出过度增长的弊端,从而稳定缴款率。但也不能忽视以下事实:所有医疗保险基金还远未充分削减缴款率,后面的竞争可能会更强。3、2003 在医疗保险所有重要支出项目上的费用预算使一度不可控制的支出得到了有效遏制,但法定医疗保险基金面对未来的挑战。德国的医疗卫生政策,尤其是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是基于社会经济和医疗科学的基本条件上制定的。根据这些条件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是法定医疗保险基金所面临的永久挑战。

德国从2004 年开始实施《法定医疗保险现代化法》,对法定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改革的方案是减少法定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增加参保人责任,要求参保人为医疗诊治支付更多的费用。主要举措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降低缴费率。降低个人法定医疗保险占净收入的比例,从2003 年的14.3%降至2006 年的13%。二是减少法定医疗保险覆盖的项目。包括镶牙、购买非处方药等,并取消了每四年申请一次的为期三个星期的疗养计划。三是取消病假补贴,改革前因病暂时失去劳动能力的投保人可向医疗保险机构领取长达6 个星期的工资,此后可领取18 个月的病假补贴。病假补贴的保险费用是由雇主和雇员共同承担,而改革方案规定到2007 年后,免除雇主所承担的部分,雇员将独立承担全部的保险费用。四是规定参保人必须支付的额外费用。如:挂号费,投保人每次看病需要支付10欧元的挂号费;药费,参保人在药房购买药品时,个人要至少承担药费的10%;住院费,投保人每天支付住院费用由9 欧元增加到10 欧元。

2003 年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在一年后降低3.3%的目标已达到,即实现了在一年内节约99 亿欧元的医疗保险开支的目标。此外,2004 年250 家法定医疗保险公司开始扭亏为盈,大大改善了医疗保险入不敷出的状况 4、2006 由于全球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及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失业率不断增高造成了缴费人数的下降,社会保险融资降低了。疾病谱从急性流行病转向慢性行为方式病,以及医疗器械、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进步均需要医疗的成本的高投入。公众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刺激了医疗消费需求、扩大了医疗费用。德国的社会融资为主、国家财政融资为辅的融资模式遇到挑战。

11.德国人——一个历史之谜 篇十一

列宁好比茫茫大海,而沙皇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

德国历史学家艾米尔·路德维希和斯大林这段对话,给人们留下难忘的印象。可是路德维希是何许人也,知之者大概不多。

路德维希是犹太人,一八八一年生于当时德国的布列斯劳。在他走了半辈子人生旅途后,创作了《歌德》、《拿破仑》、《俾斯麦》、《威廉二世》等一系列出色的传记文学而蜚声欧美文坛。路德维希早年侨居瑞士,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迫害犹太人,他忽然离开欧洲,迁居美国。一九四一年他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写下了生前最后一部巨著——《德国人》。这是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位侨居美国的德国人的反思。这本书在战后湮没了近三十年后,美国又于一九八○年重版发行。时隔十余年,我国也译成中文,将由三联书店出版。

《德国人》这本书是作者在数十年创作无数德国历史伟人传记基础上撰写的。他善于刻划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阐明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梦想主宰世界的卡尔大帝,最先在欧洲发明活版印刷的古腾堡,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路德,发现行星规律,为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奠定基础的天文学家开普勒,狂飙运动中兴起的文学家歌德,愤世嫉俗的天才音乐家贝多芬,一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直到臭名昭著的希特勒,在作者笔下无不栩栩如生。用作者的话来说:“……我从来也没有想找到新的历史材料的野心,更多的是利用众所周知的素材,塑造形象性的人物,使读者读起来,好像在大街上邂逅遇到故人旧友一样。”

路德维希怀着爱恨交织的心情,回顾德国非同异常的历史。他以挚爱的笔触探讨德国人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奥秘。作者创作此书时正是希特勒横行欧洲到处侵略的时候。一个培育了哥德、贝多芬、康德这些伟人的民族,怎么会一再野蛮地杀戮他国人民呢?全世界人民对此都百思而不得其解。作者利用他丰富的历史知识,将德国历史上帝王将相和文学艺术哲学界伟人一一比较,试图通过《德国人》这本书提供一个答案。

路德维希在《德国人》这本书中最为推崇的是哥德笔下的浮士德。这位象征着德国人性格的炼丹士,具有双重性格,内心存在着两种相互对立的力量。他动摇于意志和欲望之间,他时而静坐书房,凝沉于千丝百缕的思绪,时而又和窈窕淑女漫步在满园春色的花园之中。他随着欲望的冲动,会情不自禁地置身于纸醉金迷的现实世界中去,而在同样地的热情驱使下,又会回到自己的书房,继续研读,对他来说,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就是幸福。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特缔结契约,他不断追求丰富的知识,美好的事物和崇高的理想,一旦他满足了,停步不前,不思奋进,就将成为魔鬼靡非斯特的奴隶,永远沉沦。这段故事寓意德国人生活在矛盾之中,孜孜以求,以永不满足的精神,不断战胜自己的弱点,攀登人类文化的高峰。

路德维希以热情笔触刻划了德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强调德国文化是人民创造的,德国的皇室贵族带给世界的不过是暴力而已。他指出,为什么从路德到歌德,从席勒到尼采,这些德国的知识分子,著名的艺术家、改革家和革命家怀着比任何其他国家的知识分子更为痛切的心情来分析自己的国家?就是因为这个国家始终由一群愚昧无知的皇亲国戚和容克地主统治着。

这本书从公元前五十八年的日耳曼历史一直叙述到希特勒上台,大肆对外侵略为止。当时,条顿族通过易北河和奥得河,跨过莱茵河,先于罗马,侵占了高卢。在条顿族领袖阿里欧维斯图斯和罗马大帝恺撒对抗中,尽管佯装无辜,威胁恫吓,不择手段,背信弃义,终于不敌于罗马大帝而败北。两千年来历史没有任何改变。希特勒不过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人民深感屈辱的心理,欺骗人民,发动对外侵略战争。正是这个希特勒与德国历史上的皇帝有着很多重要的相似之处。他和巴巴罗萨一样残酷,像亨利六世一样惯于讹诈,如西格门一样善于撒谎,在以迫害犹太人为乐方面,又和文塞斯劳斯一样不相上下。希特勒和腓特列大帝、威廉皇帝等一样,好大喜功,不学无术,背信弃义。

作者对希特勒的刻划可谓淋漓尽致。希特勒这个人从来不想说服人,也很少对人说好话,他总是威胁人,而且不断地说假话。希特勒有着一双永远保持警觉、滴溜溜的眼睛,不停地在寻找牺牲对象。一撇装模作样的胡须和一绺头发,这些都不过是为了使自己看上去更强壮一些。然而恰恰就是这种病态的性格使他一步登天。他毫无国际知识,也不懂外国语言、文学和风俗习惯。他的热情驱使他行动十分残酷和善于说谎。他以自己的方式,拗执和信心十足地行事,杀害无辜,欺骗朋友,侵略没有防御能力的国家,用一切可能采取的手段,企图主宰世界。

在作者撰写此书的一九四一年,正是希特勒对外侵略,几乎是无往而不胜的时刻,而作者早已预言,“希特勒占领欧洲的结果,很可能很快会出现一个欧洲合众国”。被征服的人民是不会屈服于枷锁之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只能以革命而告终,就像俄国革命给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决定性变化一样。希特勒最终将发现一个自由的欧洲,而不是德国的欧洲。历史将看到,这次战争的后果之一,将是每个公民要求更体面的生活,这将在所有的国家成为很强烈的呼声。

作者对希特勒性格的描绘可以说是维妙维肖,而对这场战争结局在大体上也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作者囿于他的唯心史观,是不可能对法西斯的兴起和崩溃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的。正如作者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的,“历史主要不是经济力量造成的,而是由人的感情因素决定的。”

也许正因为作者关心的是研究人的感情因素,又掌握了浩如烟海的史料,因此很善于将不同时代或同一时代的人物相比较。在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作者将德国历史三位著名的犹太人加以比较。

作者指出,在一八五○年左右,除了俾斯麦和叔本华以外,最聪明的三个德国人都是犹太人——海涅、马克思和拉萨尔。他们是独具一格的灿烂明星,在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三个人相互了解,并且一度相互非常尊重。他们都是中产阶层出身,来自莱茵州和西里西亚。这三个人开始时都是哲学家,同时又都是从事创作的作家。不过和海涅的高水平相比,拉萨尔只不过写过一部可怜的有倾向性的戏剧而已,马克思则在青年时代写过成卷的诗歌。海涅的著作最富有德意志风格,而马克思的文风则是字字斟酌,下笔有千钧之重。在这三个人中,只有拉萨尔能言善辩,单凭这一点看,拉萨尔作为作家是十分危险的。

马克思、海涅和拉萨尔这三位著名的思想家在不同的领域从事对德意志国家的研究。马克思是第一流政治理论家,海涅从巴黎发出警告性批评,拉萨尔既是战士又是领导人。所有这三个人都热爱德国,与其他德国人相比,对德国持较少的批判态度。尽管他们受迫害,受监禁,被逐出,他们仍然热爱德国,也许正因为他们热爱祖国,才一一遭到不幸的下场。

一半是法国血统的海涅早就预感到,有朝一日他一定会成为德国诗人。希特勒上台后,禁止一切出自犹太人笔下的诗歌,可是德国最脍炙人口的歌曲《罗累莱》却是海涅创作的。希特勒禁止不了这首歌,只能禁止署上海涅的姓名。这不啻是最辛辣的嘲弄!

拉萨尔的梦想过于宏伟,在他的家族中,多是浪漫的绅士。尽管他有着雄辩的天才,有着无可比拟的风度,但他对工人来说,始终是局外人。拉萨尔喧嚣一时,最后竟出于神经质的虚荣心,在一场决斗中,被一名小小的男爵打死。

马克思并非出身于劳动人民的家庭,也没有和劳动人民一起生活过,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劳动人民的领导人。马克思从事了整个社会体系的研究。如果马克思追求的是幸福和财富,那末以他惊人的智慧,要想成为家财万贯的富豪,本也是易如反掌的事。但是像马克思这样一位声名显赫的伟人,生活上却潦倒不堪,甚至在自己孩子夭逝后,连买棺材的钱也无法负担。

在这本四十余万字的书中,作者刻划了数以百计的德国伟人。他指出,在十八世纪,正当德国大小诸侯贪婪权势,尔虞我诈,将国家弄得四分五裂,又因利益一致而共同反对新时代到来的时刻,德国文坛人才辈出,思想巨人应运而生,对世界的贡献达到了最高峰。他特别赞誉德国的音乐家,在他笔下,为人类所熟知的德国七位音乐大师,个个是夜幕深沉的天穹中光芒四射的星座。巴哈在音乐中发现了永恒,韩德尔的作品绚丽多采,海顿崇尚自然,格鲁克歌颂英雄,莫扎特是天之娇子。他们的音乐扬帆远航,默默地承受人世间一切苦难。就在世界亿万群众对德国现代暴君希特勒怒不可遏时,德国的这些天才用自己的小提琴、乐队和唱片,请求他们的宽恕。

这七位音乐家都出生于贫苦家庭。海顿和贝多芬的母亲都是烧饭的,海顿的父亲是个铁匠,舒伯特的父亲是位穷教员,格鲁克的父亲是侍候别人打猎的马夫,巴哈、贝多芬、莫扎特的父亲都是穷乐师。只有韩德尔的家庭生活比较安定富裕。

路德维希无情地鞭挞德国统治者,热情讴歌这些来自下层的人民。他说,“德国的统治阶级从来不能代表德国的文化。德国的文化是被统治阶级创造出来的。”

路德维希在谴责德国历史统治者怯懦狠毒,凶残野蛮,背信弃义,野心勃勃,妄想征服世界的同时,也剖析了德国人性格上的弱点。他指出,德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甘心忍受战败的屈辱,听信希特勒的慌言,听任法西斯的驱使。作者在这本出版于战争期间的书中,为德国人误入歧途而惋惜不已,他对德国人的无情鞭挞,用意在于期望追随希特勒的德国人能及早改邪归正,使德国悠久和优秀的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对希特勒发动战争罪责,战后早已由历史做出了公正的结论。路德维希由于爱之深切而对德国人做出的严厉批判,不会抹煞德国人的优秀品质。

上一篇:给朋友的元旦祝福语短信下一篇:话剧与小品大赛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