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鹧鸪天诗词鉴赏(精选8篇)
1.李清照鹧鸪天诗词鉴赏 篇一
【年代】:宋
【作者】:李清照——《鹧鸪天》
【内容】: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作者】: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以词著称,有较高的艺术造诣。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辞海》1989年版)
【注释】:
寒日:晚秋的霜晨,气温甚低,人们感觉不到阳光的热量,故称寒日。
琐窗:窗棂作连锁形的图案,名琐窗。琐,即连环,亦儿锁。
团茶:即压紧茶之一种。宋朝多制茶团。
瑞脑:一种熏香的名字,也叫龙脑,即冰片。
仲宣怀远: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建安七子之一。曾写《登楼赋》,以抒怀乡的情思。其中有“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悲旧乡之壅隔分,涕横坠而弗禁”之句。
随分:照例。
【赏析】:
此词当为清照南渡后所作。李清照南渡之后,陷入了国破家亡、夫死流离的悲惨境地,心绪落寞,乡情殷切,写一些怀乡词。这词写晚愁霜晨庭院中凄寒肃杀的景象及女主人一醉解千愁的浓重家国之思。两词结句,如直抒胸臆,僵直枯燥,便缺乏了艺术的生机。宕开一笔,别出远神,境界全出,更引起读者冥想遐思。获得特殊的美感享受。
2.《鹧鸪天》古诗词鉴赏 篇二
●鹧鸪天
晏几道
斗鸭池南夜不归,酒阑纨扇有新诗。
云随碧玉歌声转,雪绕红琼舞袖回。
今感旧,欲沾衣。
可怜人似水东西。
回头满眼凄凉事,秋月春风岂得知!
此为感旧词。作者词中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深沉悲凉的伤时感逝情怀和身世之慨。
词的上片写当年斗鸡池边征歌逐舞、饮酒赋诗的盛况。首两句写昼夜相继的游赏欢宴。酒阑之后,兴犹未尽,还歌女的.纨扇上题遍绮丽的新诗,可以想见词人的情意气。这两句用淡墨浅染,略点宴乐,然后用浓墨重彩钩勒。“云随”两句写的是天上的云,也像随着碧玉的歌声而飘转;红琼的舞袖回旋,仿佛裹着一身飞雪。“碧玉”、“红琼”,是歌儿舞女的代称。本词中所指的或许是小晏最眷恋的小莲。《小山词》中尚有一首《鹧鸪天》,特为小莲而作,亦有“云随绿水歌声转,雪绕红绡舞袖垂”之句,语意与本词相仿。小晏写歌声高亢,不说“响遏行云”,而是易“遏”为“随”为“转”,赋予歌声更大的感染力,可谓点铁成金;写舞态婆娑,如流风回雪,亦极生动形象。活色生香,酣歌畅舞,可知小晏此时之乐,自不免要纨扇题诗了。近世论者,尝举此联与大晏的“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相比,认为两联意同而小晏造语尤胜。
3.苏轼《鹧鸪天》诗意鉴赏 篇三
(2)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境,也有人认为本词表现了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请结合下片中刻画的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夏末(秋初),幽狭淡雅(清新)
(2)①苦闷、抑郁的心境下片写太阳在即将落山的时候,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最后两句画龙点睛,词句的表面是说:天公饶有情意似的,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运用拟人手法,说天公殷勤送来凉雨,却含有自嘲的酸辛,隐藏着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中,“凉”,双关,既指天气凉爽,又指生活无聊,“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刻画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4.为君十赋鹧鸪天-诗词 篇四
生日酬答挚情绵,为君一赋鹧鸪天。兰亭幸逢知心友,网海相逢俊帅贤。
诗万首,曲千般,捻词抚键寄婵娟,眷思脉脉涟漪意,地久天长梦绕牵。
凝眸嫣然绕指间,为君二赋鹧鸪天。梅开化雪携新月,绣口锦心丽日天。
和弦奏,互相怜,添香红袖已三年。低吟浅唱同欢醉,心有灵犀不慕仙。
风雨兼程道世艰,为君三赋鹧鸪天。一瓯茶馥洁尘后,万世铅华夜月前。
倾心梦,笑开颜,灯花烛影不绝寒。蔷薇绽放芬芳蕊,共度红尘三世缘。
如似天籁声不单,为君四赋鹧鸪天。流年有梦垂新月,玉指丹心描柳烟。
诗作证,曲还阑,如花笑靥锦屏前。虽然未见珍惜怜,一诺千金思绪绵。
眷念心香倚案前,为君五赋鹧鸪天。些些执念因君起,缕缕情思汝亦怜。
天不老,月长圆,红尘邂逅锁心间。个中滋味相知解,一如初见眷念言。
花自芬芳水自潺,为君六赋鹧鸪天。红笺为汝三千句,锦瑟因君五十弦。
思往事,念漪涟,红尘无悔俏容颜。人生情意千千种,相惜相知年复年。
不寐寒更倦倚栏,为君七赋鹧鸪天。窗前斜月痴心锁,腼腆幽思捻字诠。
思百转,夜无眠,红尘如梦伫云端。不知何处能言尽,念念心心浅笑莞。
生辰丽日词相赠,为君八赋鹧鸪天。一眸相遇永不忘,三世情缘道不完。
文隽永,烙心间,今生知己赧红颜。弯眉不敛君屏见,千缕衷肠知未言。
吾把祝福集笔端,为君九赋鹧鸪天。花开香馥流年度,云卷霞飞蝶梦翩。
朝与暮,吾凭栏,情思契守共婵娟。和风许吾柔情缕,邂逅红尘醉此间。
锁定二零一二年,为君十赋鹧鸪天。泰康平安无忧虑,淡雅温和岁月牵。
5.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古诗词 篇五
古诗原文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风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北宋徽宗崇宁大观间,即公元十二世纪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阳节前,当时的权相蔡京派人请小晏填写新词,作为应节歌唱之用,小晏于是欣然为作此篇。
诗文赏析
北宋徽宗崇宁。大观间,即公元十二世纪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阳节前,当时的权相蔡京派人请小晏填写新词,作为应节歌唱之用,小晏于是欣然为作此篇。
6.李清照鹧鸪天诗词鉴赏 篇六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夏景。开头两句,视线由远而近,描绘自己居处的环境:远处有隐隐的高山,近处有丛生的翠竹及长满衰草的池塘。蝉声聒噪,令人烦躁不安。这两句短短十四字却包含林、山、竹、墙、蝉、草、池塘七种景色,容量庞大,呈现出一副杂乱无章、衰败萎靡的景象。紧接着两句写得比较优美,有广袤的天空,还有飞掠而过的白鸟,亦有绿水池塘,有满池幽香的荷花。意境清新淡雅。
下片前三句是词人自我形象的写照:夕阳西下时,词人拄着藜杖在村边小道上徐徐漫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两句,是全词的画龙点睛之笔,饱含着作者的无限感慨。词人说,昨天天公殷勤下了一场好雨,使得我又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包含着极为复杂的情感。作者此时被贬黄州,处境十分艰难,才能无从施展,心情苦闷,精神不振。本以为整个世界都跟自己过不去,不曾想还有天公想到自己,为他降下“三更雨”,作者心中有些许的惊喜与感激。但这殷勤的雨给作者带来清凉的同时,也反衬出作者凄凉的处境,反衬出人世冷暖。“又得浮生一日凉”之“又”字,下笔很重,它表现出词人得过且过,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这与“浮生”所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苏轼受老庄思想影响较深,在他失意落寞的时候,这种思想占主导地位,可以说,他的人生越不幸,就表现得越超然、旷达。
扩展阅读:苏轼的评价
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苏轼在当时文坛上享有巨大的声誉,他继承了欧阳修的精神,十分重视发现和培养文学人才。当时就有许多青年作家众星拱月似的围绕在他周围,其中成就较大的有黄庭坚、张耒、晁错之、秦观四人,合称“苏门四学士”。再加上陈师道和李廌,又合称“苏门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仪、唐庚、张舜民、孔平仲、贺铸等人,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苏轼影响。由于苏轼的成就包括各种文学样式,他本人的创作又没有固定不变的规范可循,所以苏门的作家在创作上各具面目。黄庭坚、陈师道长于诗,秦观长于词,李廌以古文名世,张、晁则诗文并擅。同时,他们的艺术风貌也各具个性,例如黄诗生新,陈诗朴拙,风格都不类苏轼,后来黄、陈还另外开宗立派。
7.李清照鹧鸪天诗词鉴赏 篇七
梅似雪,柳如丝。试听别语慰相思。短篷炊饭鲈鱼熟,除却松江枉费诗。
【注释】:
①此闲居瓢泉之作。欧阳国瑞:江西铅山人,朱熹《跋欧阳国瑞母氏锡诰》谓其“器识开爽,陈义甚高”。 送友吴中词。上片“人情”一联,体验深切,非屡历其境者不能言。下片“短篷”两句,信手拈来,贴切吴中风物,堪谓善用事。
②“莫避”两句:初春必阴,上马莫迟。杜甫《人日》诗:“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
8.辛弃疾的鹧鸪天宋词鉴赏 篇八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 这首《鹧鸪天》,题下注明“代人赋”,说明词中抒情主人公并非作者自己。细玩词意,这首词是作者代一位妇女赋的,那位妇女的意中人刚离开她走了,她正处于无限思念、无限悲伤的境地。 “晚日寒鸦”,这是送人归来后的眼中景。
“晚日”的余辉染红天际,也染红长亭古道和目之所极的一切,这是空间。夕阳愈来愈淡,夜幕即将降落,这是时间。而她送走的那位意中人,就在这空间、这时间中愈走愈远了。“寒鸦”当“晚日”之时,自然应该寻找栖息之处,大约在绕树啼叫吧!可是那位行人,他此刻孤孤零零地走向何处,又向谁家投宿呢?正因为这样,那本来没有感情的“晚日”和“寒鸦”,在那位女主人公的.眼中,就变成“一片愁”了。
这首词,是写别愁离恨的。“愁”与“恨”,乃是全篇的基调。按照一般的构思,接下去仍然要写愁写恨,但作者却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跳出窠臼,不再写哀景,而是用清新愉悦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乐景:“柳塘新绿却温柔。”把读者引入春意萌动、春情荡漾、温馨柔美的境界。唐人严维诗云:“柳塘春水漫,花塘夕阳迟。”北宋诗人梅尧臣称其“天容时态,融和骀荡”,“如在目前”(《六一诗话》)。
辛弃疾的“柳塘新绿却温柔”,也有类似的艺术奥秘。“柳塘”一词,使人想见塘周遍植垂柳;但目前处于什么季节,却无从得知。联系前面的“寒鸦”,便会想到时值严冬,柳叶黄落,塘水冰封乃至完全枯竭,那景象,自然是萧条的。然而诗人却别出心裁,于“柳塘”之后缀以“新绿”,便立刻为我们唤来了春天:塘周柳丝摇金,塘中春波涨绿,已够赏心悦目了;那料到在此基础上,又加上“温柔”一词。相对于严冬而言,初春的水显得“温”,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但说它“温柔”,这就不仅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感觉,而且表现了她的感情。这感情异常微妙,耐人寻味。凭借我们的经验:那一塘春水,既倒映着天光云影和四周的垂柳,又浮游着对对鸳鸯或其他水禽。抒情主人公看到这一切,就自然感到“温柔”,从而也联想到她与意中人欢聚之时是何等的“温柔”了。 “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是送走行人之后相继入目的两种景象。不难想见,这是乍暖还寒的初春。
前者就离别说,故“日”而曰“晚”,“鸦”而曰“寒”,引起的内心感受是“一片愁”。后者就相聚的回忆与展望说,故春景宛然,春意盎然,引起的内心感受是无限“温柔”。 这首词真可谓“工于发端”。开头两句展现的两种景象、两种感受、两种感情所体现的复杂的心理活动,使抒情主人公神态毕现,因而以下文字,即从她的肺腑中流出。“柳塘新绿”,春光明丽,倘能与意中人象鸳鸯那样双双戏水,永不分离,便青春永驻,不会白头。
而事实上,意中人却在“晚日”将沉、“寒鸦”归巢之时走向天涯!如果信手拈来,“相思令人老”那句古诗,正可以作为此时心情的写照。然而文学是一种创作,贵在独创。请看诗人是如何创新的:“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心绪何等低回宛转,笔致何等摇曳生姿!“无离恨”是假设,不“白头”是假设变成事实之后希望出现的结果。可如今呢?假设未能成立,“白头”已是必然,于是下片紧承“离恨”、“白头”,以“肠已断,泪难收”开头,尽情吐露,略无含蓄。当感情如洪水暴发,冲决一切堤防的时候,是不可能含蓄、因为也用不着含蓄的。 “相思重上小红楼”一句,妙在一个“重”字。女主人公送走意中人之后,一次又一次地爬上小楼遥望。开始是望得见的,后来就只见“晚日寒鸦”,望不见人影了。由于十分相思的缘故,望不见人影,还要望,因而“重上小红楼”。结句“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栏干不自由”中的“频”字,正与“重”字呼应。
【李清照鹧鸪天诗词鉴赏】推荐阅读:
李清照的爱国诗词06-16
李清照渔家傲诗词赏析06-29
浅谈李清照诗词赏析10-14
李清照诗词中的“花”意象09-20
李清照诗词的婉约词风的形成11-20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李清照古诗鉴赏11-06
李清照人物09-17
李清照的诗06-28
李清照大雪的古诗11-27
永遇乐李清照评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