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2024-07-10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19篇)

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置

新课程下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要求在目标设置时必须体现的,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尤其是教龄低的教师往往会犯整堂课上了教学目标未达成或达成效果不理想的错误。这是因为他的教学目标设置出现了问题:

第一,教学目标设置太大。如教师为了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常常设置“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对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教学目标。但是这种目标范围太广,概念模糊。课堂上目标达成与否教师无法体现,那么这一目标的设置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第二,对本册教材研读不够,对本册学生掌握的重难点不清楚,对本学段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不明确。如二年级下册要求学生需具备默读的水平,但默读能力究竟是全部学生都必须会默读还是允许少部分不会,教师必须认真研读教材,把握整册教材的重难点才能知晓。对教材把握好,从而在目标设置的时候才不会把三年级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目标设置到二年级里去了。

第三,课堂教学忽略了设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成了摆设。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上没有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忽略了自己设置目标的意义所在。

第四,忽略了单元目标和单元主题。在设置目标时候,教师往往忽略课文与单元的关联性,对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也模糊不清,因此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并没有体现出来。

第五,课时划分不明确,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区别不大,或者混淆不清。如在低段一年级课文中,一节课又讲字词又朗读又要对课文内容有所体会,一二课时的内容混在一起了。

教学目标的设置关系着整节课的课堂效率,怎样有效地设置教学目标是我们需要在实践中经常摸索和思考的问题。在这里,我提出一些我的建议和看法。

首先,教师需要整体把握教材,研读教材。明确整册教材知识要点(重点难点),学生在本册教材学习完后应该具备的能力有哪些。同时明确该册教材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能力、目标。教学目标依据单元目标进行,单元目标依据整册目标进行,整册目标依据学段目标进行,学段目标依据大纲目标进行,几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置要细化,如“培养学生丰富想象力”这一目标可以更改为“通过学生完成续写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将目标细化,提出可操作性,这样目标达成也比较容易。

再次,课时划分要清楚,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内容既要有关联更要有区分,不能混淆,如第一课时重点解决字词读音问题,那么在第二课时应该和它有关联,如复习巩固,同时不能本节课又继续解决字词读音问题,复习巩固时间也不能过长。

第四,课堂教学内容要围绕自己设置的教学目标来开展。课堂每个环节都是有目的性的,甚至教师说的每句话都是有目的性的。因此,课堂教学都应该适时围绕着完成你的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师的随意性要注意,不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要对每一个环节以及这一环节的目的做到心中有数。

最后,要在实践和反思中探索自己的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在一堂课结束后,教师应该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效果进行反思,思考这节课的目标达成没有、怎样达成的、运用了哪些方法、达成效果怎样以及如何改进。

只有在反思中不断进步,才能让你的每堂课成为一堂高品质高效率的课堂。

2.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二

一、问题的价值性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本来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因此,问题的提出一定要有价值性,要围绕本节内容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提出。核心问题反映了主要矛盾,我们应找到一个统领全局的知识点,再根据这个知识点展开相应的问题讨论,把知识建立联系使知识不再零散无章。例如,在“功”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核心问题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做功这个问题进行深化。如在学习了恒力对物体做功问题后,教师可以提出在公式W=Flcosα中cosα有正负,功也有正负,使学生加强对功的理解;在物体受到多个力时,讨论两种计算合力的功的方法。

二、问题的逻辑性

所谓问题的逻辑性,指的是问题与问题之间能互为支持,它们之间的作用具有系统性和严谨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有序的,具有逻辑性的。教师应设置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教师应为学生分析问题的这种逻辑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在教授推导力对物体做的功的公式时提出问题:合力和分力的关系,能否利用求分力F1和分力F2的功来代替力F的功?教师还要为“怎样求合力的功,求功公式的两种理解”做好铺垫,并且强调该公式在力F为恒力的限定下才成立,并不是所有的力都可以利用此公式来计算力对物体做的功。这个过程就充分体现了问题设置的逻辑性。

三、问题的层次性

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角度来说,教师应先要让其了解学习的任务与意义。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任何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都是与元认知结合后产生的,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参与的积极性。学习阶段的不同及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同,核心问题的定位、灵活性问题的提出,主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层次。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要避免过于简单和平淡而对学生缺乏挑战性;在预习作业中要避免问题过难而使学生失去信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层层推进。预习作业尽量复习原有知识,对新授课中的知识以了解为主。例如,在“功”这节课中,预习作业主要为初中力与位移方向一致时计算力对物体做功问题,当力与位移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时,对于怎么计算力对物体做功,什么是正功和负功,怎么计算合力的功,教师在课堂之上就要围绕怎样推导力F对物体做功的一般公式、物体在什么情况做正功和负功、正功和负功的物理意义、求合力的功两种方法的等效性展开讨论。

四、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可设置小组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走动、多观察、多倾听。当小组讨论无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应从旁指导,提供必要的信息。教师要对疑难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必要时对讨论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并把讨论引向深入。教师要教育学生尊重其他学生,对别人的精彩见解和独特观点要进行表扬;当别人发表见解时,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碰到分歧时,要心平气和,同时据理力争,形成合作意识。

总之,高中物理的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大学生参与学习的力度,提高学生的思维力度,教师必须注意作业问题设置的逻辑性、层次性,设置课堂问题要针对课堂教学重点内容,具有目的性,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提高。

摘要:生本教育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学生主要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完成课前作业和课堂讨论设置的问题完成学习进度。这样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效率和不同层面的学生的课堂思维量,打造高效课堂。生本课堂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问题的设置能否激活学生的热情,使学生高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本文通过对“功”这节课对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的设置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生本教育,高中物理教学,问题设置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康浩,潘文平,石贵玉.问题讨论式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问题设置[J].教学研究,2013.

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三

一、趣味性与成就感的统一

爱迪生曾说过:“兴趣可以创造出人间奇迹。”任务的设计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出发点,以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原则,以完成教学任务为最终目标。

以浙江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一课《网络教室》为例。这节课技能目标中有一项是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单击和右击。针对这一目标,笔者设计的任务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扫雷任务。利用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来驱动学生学习,学生兴致很高,每个同学都积极去完成任务,一节课下来班上所有学生的鼠标操作技能基本掌握。

二、任务要有层次性

知识有难有易,在任务的设置过程中应该以层次的形式进行突出。做任务的整个过程应该是知识点由易到难的推进过程,这让学生一层层、一级级地去掌握知识。一个任务要能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子任务之间要有层次性,子任务的顺序要先易后难,层层推进,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以设置个性化桌面这节课为例。上这节课时,笔者设置的任务是给桌面添加动感图片。学生在做这个任务的时候感觉吃力,无处着手。分析原因是任务太笼统,应该将任务分成几个子任务,由易到难。笔者把任务分成两个子任务,第一个任务是给桌面添加静止的墙纸,第二任务是在桌面上添加动态的图片。学生很快完成了第一个任务,体验到成就感,信心充足并迫不及待的要去完成第二个任务,整节课下来学生顺利完成两个任务。

三、任务要具有可行性

在设置任务的过程中难度要适中,如果太难,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还是无法完成任务,这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如果任务太容易,学生会觉的缺乏挑战性,失去兴趣,不愿意动手尝试。在上八年级《信息技术》上第二十一课综合实践——制作班级网站一课时,设置任务是要同学们在一节课给班级制作一个网站,这个任务重,时间短,牵涉的知识点多,难度性大,学生在做这个任务时愁眉苦脸,不敢动手操作。

四、任务要有明确的目标

在设计任务的时候,目标一定要明确,即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将会掌握何种知识和技能要明确。笔者以“浙江名胜”这一节教学为例。这节课要求学生会保存网页及网页的图片以及进一步理解搜索引擎的知识。笔者设置的任务是利用百度搜索浙江乌镇的主页并保存到“D:网页”,在这个網站中找到有关乌镇的图片并保存到“D:图片”。这个任务包含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五、设置的任务要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来

真实的任务能够将学生引入生活的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例如,在上电子邮件这节课时,任务是给教师发送一封电子邮件,邮件内容是给教师提问题。这个任务能很好地将学生带入生活的情境中,满足了学生的实际需要。这节课学生积极地围绕这个任务,进行探索研究,下课时每个学生都顺利的完成任务。

六、任务要具有整合性

设置的任务最好要和相关学科的知识、技巧结合起来。例如在给学生布置打字任务时最好能和英语单词练习、语文课中的美文赏析相结合,学生既练习打字又熟读美文。这样的任务就融入到学习生活和娱乐当中。

七、任务要具有拓展性

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不要面面俱到,只规定些基本的要求,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发挥的空间。例如有的教师在布置网站制作过程中对网页的素材、网站的布局、色彩的搭配、网站网页的数量都作统一的规定。这样的任务留给学生自主权太少,学生被禁锢在狭窄的思维空间中,做起任务就会索然无味。如果放开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学生根据个人的喜好决定素材、布局、色彩搭配,学生积极性就会迅速的被调动起来。

八、每节课都要设置具有可考核性的基本任务

基本任务的设置是为了保证基本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师要及时的进行跟踪和检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是否完成任务教师要一眼能够认出,以便及时进行记录,为下次课教学提供参考和依据。因此基本任务一定要具有可考核性。例如,在《介绍我自己》教学中,如果在介绍汉字和特殊字符的输入后就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记事本中输入自我介绍,那么学生输入的自我介绍是五花八门的,有些学生可能根本就不会输入特输字符,教师也就无法根据任务判断学生是否掌握知识。

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

4.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四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指的是教师、学生以及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已成为重要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为充分摆脱传统独白式的阅读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应加大对话式教学方法的推行力度,将学生在对话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发挥出来。本文就教师、学生同阅读文本之间的相关“对话”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话教学

我国新颁布实行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Z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语文教学与学习应当在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对话关系既不是平常简单的问答,也不是形式与表象的交流,而是在认识活动中,主体之间能发生心灵上的沟通与升华。在以平等对话为基础的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与教材编写者及阅读文本、学生与阅读文本、教师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学生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等多种对话关系。教师弄清这些对话关系,则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1教师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师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本质上指的是教师认真研究阅读教材,做好备课工作。教师应强调“对话”,首先要以一个读者的心态去感受阅读文本。在新颁布的语文课标中,就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思维情感活动,在加深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上,得到思考与感悟,获得美的感受。为使学生有所思考感悟,得到情感上的升华,教师首先就应当有自己的感悟,在心灵上得到震撼。

2学生与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

在现代阅读理论中,指出文本的意义需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进行构建,这也说明文本的意义应当由读者自己进行构建与生成,不可复制。中国清代文学家王国维曾提出“有我之境”的观点,其指的是以我观物,所观之物赋予了我的色彩。语文阅读为走进文章美妙世界中的一项过程,教师应当让学生成功进入有我之境中,同阅读文本进行直接对话。例如,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让学生反复朗读,使其对文章进行感知与质疑,进而将学生思维创新能力充分激发出来,使其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然而,由于课时有限,学生经常还未能进行充分感悟,教师便让其进行情感交流,同阅读文本之间的对话常被教师与学生之间反复的问答所代替,学生难以自主获得文本的意义与感悟。在此种形势下,教师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文本对话时间,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切实体会到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正确的文本解读;其次,学生在经过认真阅读后,会将相关的各种知识及经验激活,从而产生深刻的感悟;最后,不同的学生在对文本进行深入阅读时,会产生不同的解读,这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阅读文本的自主积极性。学生阅读文本这一过程不可省略,只有学生与文本进行了倾心对话,才可确保语文阅读教学的顺利、有效进行。

3教师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的对话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充当好对话者这个角色,平等介入有关阅读文本的对话中,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传递给学生,在对其产生影响的同时,促进整个对话过程的互动化。

3.1对学生进行认真倾听

当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感悟进行交流时,教师应认真倾听并欣赏学生的表达,将学生文本理解的深度及偏差准确判断出来,并决定需要补充哪些内容等。例如,莫泊桑的《项链》这一堂课,教师首先可以给学生20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在此过程中,认真去倾听学生的理解,并做好记录。完成讨论后,教师再将自己与学生对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认识及理解做好小结,这样既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也能使学生与教师、阅读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为缩短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审美差距,教师就应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认真倾听。

3.2确保教学相长

由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还比较稚嫩,因而教师需做好帮助与引导工作。同时,教师应以宽容、平等的形态同学生进行对话,在启发学生的同时,也得到学生给予的精神方面的馈赠。例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时,笔者采用分组讨论问题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对翻译关注的同时,注重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完成阅读后,有的同学学会了举一反三,对邹忌的劝说及齐王的做法表达自己独特的理解,一些笔者备课时未注意得到的细节也被学生发现。在对话式阅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促进,共同得到了提高。

4学生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的对话

学生与学生关于阅读文本的对话指的是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并共同获得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以及合作学习、互相探讨的乐趣。在关于文本的对话中,学生对文本进行不断的质疑与解疑,在将自我真诚展现出来的同时,虚心接纳别人的意见,从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在讲授《项链》这一课时,对于持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性格是虚荣的学生,另外一些学生提出了质疑,马蒂尔德为了得到社会及他人的认可,从而作出众多的努力,能简单评价为虚荣吗?学生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对话,充分丰富了自己的视界及对事物的看法,实现了共同进步。

5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话为其本质所在,同时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能有效促进教师、学生、阅读文本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全面弄清与文本之间的多种对话关系,对学生的表达进行认真倾听,大力推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在促进阅读教学效果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学生语文能力及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5.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五

通过这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我有很多教学感想,下面我想谈谈自己在作文中碰到的一些教学问题。首先通过了解学生在二年级时,一般写的都是看图写话,而现在是要将话转化成一篇文章,那么学生就会出现很多问题。

第一:错别字多。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上都有错别字,有些有一两个而已,而有些却有很多很多!对于这些错别字我都一一用红笔给他们圈出来了,并在评讲时把大错误给他们指正了。

第二:缺少标点符号。学生经常在该停顿的地方没有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有些学生写作时一段话从头到尾就一个句号,缺少标点符号,我在批阅时非常艰难地才知道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特别是在说话引用时经常没有加上冒号或双引号。

第三:内容少,不充实。有些学生的作文,就寥寥几句,100字都不到,内容少的可怜。心中无话可说,或者是有话说但写不出来。有些语言基础差的同学整片作文就只有那么几句原话。

第四:审题不清。比如作文题目要求是以“秋天的景色”为题写一篇作文的,但班上有很多的学生还是没有按要求写。但是讲解时引导学生们可以从天空、田野、果园等各方面去写,但最后好多同学写出来的都是跟爸爸、妈妈去那个地方观察景物去了,写着写着都写一家人干了一些事去了,都没有写到秋天的风景了!

6.浅谈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篇六

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性学习的能力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手段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设计合适的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手段之一。笔者现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问题浅谈一些看法。

一、问题设计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不要脱离实际

1.设计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而定。学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师在备课时必须要掌握的,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因此设计的问题要依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而定。对于我们职教中心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素质普遍不是太高,所以,设计的问题不要太难,当然也不能太容易,要难度适中,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太简单的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学生根本不屑于回答,自然没有回答的热情;太难的问题,学生不知从何下手,自然也就无法回答。还有,学生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也有不同的反应。如对于文言文,学生的理解度比较低,问题的设置就要相对简单一些;对于故事、寓言等文章,学生的接受度较高,问题就可以相对深刻一些;对于诗歌、散文等,教师就可以情感为突破口,多提情感性的问题。

2.设计问题要具有层次性,不能搞“一刀切”。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对待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也要有不同的评定标准,不能搞“一刀切”,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不然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如对待优等生,问题要有发散性,以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待中等生,问题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解决,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对待学困生,问题设计的要比较简单,让学生能够顺利、正确地作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问题设计要有高度,也要选好角度

首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高度,即要总览文章,居高临下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比如,学习《雨霖铃》这首词时,教师可精心设计以下问题:作者在写离别前、离别时、想象离别后的时候,分别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就是一个总览式的问题,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可对整首词有整体的感知,并能从中悟出作者感情的转变:离别前,作者表达的是恋恋不舍却不得不分开的愁绪,用的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手法;离别时,表达了两个人之间相爱太深,从而离别太苦、太难的情感,采用的是神态描写的手法;离别后的情境是作者想象的,主要表达的是一种孤寂、清冷之情,采用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

其次,问题的设计要选好角度,不能盲目乱问。掌握好问题的角度,就是找到了文章的突破口,从而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内容。比如,学习《苏武传》一文时,怎样总结苏武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呢?教师就可以从文章中的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上提出问题:苏武面对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是怎样的?苏武面对这些有何反应?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得在冰天雪地、廪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连基本的生活需求都不能保证;社会环境也很残酷,周围的人或冷酷无情,或阴险狡诈,或贪生怕死,或卖国求荣。但是苏武始终不改其志。这样的问题既让学生掌握了文章的重点,也让学生受到了精神上的洗礼。

三、问题设计要注意时机,有的放矢

提问要注意时机,不能满堂都是问题,从头提到尾,这样就发挥不了问题的作用,所以教师要抓住有利时机,在合适的时候提出合适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思维。

1.在课文关键处设问。在一篇文章中,总有一些词句能够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抓住关键点。比如,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教师可提问:“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七组叠字分别写出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了,这首词的整个内涵、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词的艺术手法、语言特点等问题也就都明白了。所以在课文关键处设问,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在起承转合处设问。在文章的起承转合处设问,就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结构,感受文章的内涵。比如,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著名的词时,教师可以对“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句进行设问:这一句在上下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就会积极思考:上片写了什么内容,下片要表达什么感情?这句放到这里,为什么?最后得出了这句的作用是过渡,由上片状景过渡到下片述人,为下文具体写周瑜作渲染铺垫。

四、问题设计要简洁、明了、具体

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简洁、明了并且具体,也就是“小切口”的问题,让学生知道怎么回答,从哪些方面入手。切忌问题过大、抽象、含糊、笼统,让学生不知所措,根本找不到回答的点。比如,学习《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时,如果教师问学生:作者在地坛是怎样感悟生命的?鉴于学生的学习水平是很难回答的,因为问题涉及范围太大了,学生根本不知道从何处下手进行回答。所以,教师要把这个问题进行分解,形成一系列的有针对性的小问题,让学生在这些小问题中思维得到层层递进,得到升华、提高,在循序渐进、一环扣着一环的问题中,了解作者的思想内涵。

7.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置 篇七

一、创设问题情景, 诱发思维激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对问题的惊讶开始”.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原动力.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问题情景.在数学问题的情景中新的需要与学生原有的数学水平之间存在着认知冲突, 这种冲突很容易激发学生数学思维的积极性.

在讲授九年级 (下)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 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演示生活中的日食景象及日食发生的全过程, 然后要求学生用两个圆来画出刚才演示的日食过程.这样做不仅锻炼了学生把生活实例转变为几何图形的化归能力, 而且通过一个生活背景, 激发了学生探索圆与圆位置关系的积极性, 活跃了数学思维.

二、注重问题引导, 保持思维持续

1. 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 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 而思考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空间的.但这一点往往被我们教师所忽视.教师们为了完成教学进度, 常会出现提出问题后立刻要求学生回答.当学生不能回答时, 便提出另一些问题来弥补这个“冷场”, 或者干脆教师自问自答.其实, 这都是对学生思维的干扰, 根本失去了设问的作用.我认为, “冷场”往往是学生正在思考, 表面冷静, 实际上思维很活跃.教师提出问题后, 就一定要求学生思考和解答.当然, 值得研究的是, 问题提出后应该留给学生多少思考的时间?我觉得, 思考时间的长与短与两个方面因素有关, 一是问题的难易程度, 二是被问学生的实际水平.

2. 启发要与学生的思维同步

教师提出问题后, 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 必要时可做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 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切不可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 喧宾夺主.

九年级下册中, 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是一个重要内容,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可是二次函数的配方方法和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方法是有区别的.我记得在学习完类似y=x2-3x+5这样的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函数配方法之后, 有这样一道例题:用配方法求二次函数y=-2x2+4x-6的顶点坐标.我没有直接讲解解题方法, 就请一位学生到黑板板演, 其他学生练习.结果我发现, 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愣了好半天才动笔, 方法也与我想的不同:

y+6=-2x2+4x,

-y=2 (x-1) 2+4,

y=-2 (x-1) 2-4故顶点坐标为 (1, -4) .教室里转了一圈后我才发现, 班里有一半的学生是用这种方法做的.我知道, 这是由于受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的影响.我表扬了这位学生的聪明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且问道:“还有其他方法吗?”……课后我觉得, 如果我脱离学生而没有和学生的思维同步, 直接告诉教材上的解法, 学生肯定会用我的做法解题, 但不一定理解为什么这样做, 更不会体会教材上解法的优越性了.

三、突破问题定势, 注入思维活力

课堂问题的设置不是千篇一律的一问一答.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若能对数学教材巧安排, 对问题妙引导, 创设一个良好的思维情景, 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非常有益的.体现创新教育, 不仅课堂问题的内容需要教师精心准备, 而且设问方式也需要我们巧妙安排.不能让学生总是照某一特定的模式来思考问题.那么, 我们教师是否应该在设问方式上下一翻功夫呢?比如,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可以设置“有奖”抢答比赛;在一段知识内容告一段落的时候.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经常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或者请一部分学生提出问题, 另一部分学生来回答.出问题和答对问题的学生都给予一定形式的表扬和奖励……, 这样做不仅突破了课堂设问的定势, 给学生注入思维活力, 而且对促进学生反思, 培养学生能力都有积极作用.

四、提倡问题反思, 升华思维品质

不少学生在解题或回答问题时, 易犯就事论事、就题论题, “铁路巡警, 各管一段”的毛病.知识支离破碎, 脑海一片空白.一个学生由于单位换算错误, 竟在黑板上计算出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距离地球最远距离是3厘米, 还大摇大摆地回到座位, 不以为然, 结论荒唐, 引为笑柄.因此, 我们提倡在课堂问题设置时要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反思, 反思在一堂课结束时你有什么体会和收获.这对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升华思维品质, 乃至综合所学知识都有莫大的好处.

8.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八

一、主问题具体设计策略

1.从课文的标题入手设计“主问题”。标题被称为文章的眼睛,不少文章的标题往往能简明、扼要地概括一篇文章的内容,抓住文章的标题往往能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问题。《山中访友》一文针对标题可设计以下问题:作者在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一个问题让学生迅速展开活动,对课文内容进行全面地研讨并不断地筛选信息,很有利于对全文内容的整体感知。第二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2.可以从文章的人物形象及文章的主题入手,设计“主问题”。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写作意图:或抒发作者的某种情怀;或鞭挞、讽刺某种社会现象;或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某种感悟;或赞扬人性的美好品格;或对生活中人情冷暖的关注等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针对文章的主旨可设计出以下问题:“菲利普夫妇对待于勒的态度,前后为什么会形成巨大的反差?决定他们态度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非常鲜明地感受到“金钱”在其中的支配作用,让学生深刻理解到,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情的冷漠及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3.从学生生活体验深的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落点入手设计。现在初中课文篇目的选择,很注重知识和生活的有机融合,可以抓住学生的生活体验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让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皇帝的新装》一文可设计以下问题:“如果你当时也在游行大典的现场,你会说真话吗?为什么?”据此,引出学生对“说假话”这一社会现象的讨论、理解,进一步理解童话的主旨。

4.可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方面入手设计。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般的思维分析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这部分的问题尤其要加以重视,并设计恰当的“主问题”予以引导。

二、课堂教学模式运用“主问题”具体做法

1.自主探索、梳理“主问题”。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学生的预习、了解大概内容,是下一学习环节的基础,更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教师设置“主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让学生自己理清文章的结构,扫除学习障碍,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理解,从文本中搜集信息实现“常识反馈”,对文本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2.互助交流、解决“主问题”。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交流,组内每个成员把总结出的结论说出来,把所得结论进一步归纳。一切学习必须从“主问题”开始,突破一点,带动全局,在处理分析“主问题”过程中发展,步步深入,循序渐进,让学生在矛盾中发展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能力,激发智慧的火花,引起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交流展示、精讲点拨“主问题”。各组把“主问题”归纳总结出来的结论,派中心发言人在班内交流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完善。教师对于“主问题”存在的问题,及时地引导、点拨,进行拓展与变化,要在课堂中引起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精讲点拨可以由教师讲,也可以由学生讲,它是一个归纳、发展与提升的过程。

4.把握“主问题”、有效训练。有效训练的目的是夯实双基,及时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以确保目标达成。设计训练题时要做到:训练题设计要有层次,体现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训练设计要围绕教学重点;训练设计要注意疑点、难点和易错点;题目要有代表性和可拓展性,这是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三、课内外结合,有效开展“主问题”语文实践活动

1.利用各大节日,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坚持“一节日一主题”,通过活动让学生知识得到内化,能力得到提高。在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的过程中,教师采取了“收集资料—动手体验—激情释放—品写感受—总结评价”等“主问题”形式,节日的活动根据不同的主题,提出相应目标要求,活动的开展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认知规律。

2.亲近自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大自然中收获知识,结合“一季节一主题”,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学习的乐趣。

3.利用当地资源,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各个地区都蕴涵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作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四、多元化、开放性语文“主问题”作业布置与评价

9.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九

当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误区及应对策略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力戒过去的政治化、形式化倾向,追求创新,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教学目标的设置更加合理,也更加规范。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误区。下面例举的有关教学目标设置的“案例”,是本人在我省各类教学大赛及各校听课中摘录下来的,通过诊断,我们发现,这些教学目标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认真地反思和分析,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能与各位同行共勉。

一、误区诊断(一)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案例】一位老师上《祝福》,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2.准确把握祥林嫂这一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学习本文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造成人物悲剧的社会根源,从而认识旧社会封建礼教的罪恶本质;2.理解小说主题,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反思】上述案例把三维目标割裂开来了。“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不需要“过程与方法”吗?“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没有“知识和技能”成分?“思考小说的现实意义”又何尝不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体现?新课程下的三维目标是一个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它们相互渗透,缺一不可,不能人为地把三者割裂开来。(二)情感目标过于政治化【案例】《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目标为:1.培养学生以大局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2.体会廉颇、蔺相如的人格魅力;3.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形象的高超手法。【反思】以上教学目标思想教育痕迹过大,过于政治化和品德教育,将语文本身的内涵窄化了。对一篇文言文来说,常用字词、重点语句以及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上述教学目标却把它完全忽视了。三个目标中,没有一项文言基础知识目标,这样的目标设置显然背离了语文教学的根本。《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多年以来,一直是语文教学的经典课文,“爱国主义”当然是它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空洞的说教,贴标签式的教学,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涵养。

(三)教学目标过于宽泛【案例】《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1.能概括说出文章的思想内容;2.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反思】以上教学目标都过于宽泛,而且空洞无物,难以量化。如“能概括说出文章的思想内容”、“掌握文章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等都像万能公式一样,放在任何一篇文章都行,这些目标与本课的内容联系不很紧密,明显是游离于本课教学之外,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学生能不能达到要求也不好测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从谈起。

(四)教学目标多而繁杂【案例】《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目标:1.学习和借鉴小说中人物出场的精心安排、独特的环境描写;2.对作品中精彩片断进行创作表演,提高分析鉴赏古典小说能力;3.分析人物形象,掌握古代小说的欣赏方法;4.品味小说中的语言,鉴赏小说中个性化的人物语言;5.学习和领会小说的现实意义,认识小说借写宝黛爱情悲剧来揭示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的深刻主题。【反思】上述教学目标几乎包括了高中小说单元需要学习的全部知识,把一个单元甚至整个高中阶段需要学习的所有小说知识,都放到一篇课文来学习,造成同类题材各课知识点的重复,失去了单元总体目标的层次感和系统性。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立足整体,关注整个单元和全册课本的总体目标。要通览全册教材甚至整个高中阶段的教材,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再把整个单元的目标细化到每一课当中,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艺术性的处理教材。

(五)教学目标不符合实际【案例】某农村高中《雨巷》的一个教学目标:通过对诗歌的品味,体会诗歌不同的情感内涵。【反思】《雨巷》本就是一首朦胧诗,在教师的讲解和引导下,学生能体会一层意思已不太容易了,对于一所农村高中来说,让学生体会本诗不同的情感内涵要求太高了。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学内容,也要备学生。在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学目标不能过高,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也不能太低,学生不用思考就能学会。试想在一所农村高中,教师抛出上述这样的教学目标,学生怎能“动起来、活起来”呢?(六)教学目标空洞术语过多【案例】《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为:1.赏析课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感知细、清、真的写景手法;2.体会作者笔下故都之秋的“清”、“静”和“悲凉”的特点;3.体悟郁达夫的爱国情怀;4.了解“芦花、杨柳、秋月、钟声、秋蝉、秋风和秋雨“等意象的意蕴。【反思】以上教学目标与中学语文教学和散文学习关系不大,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散文教学重在朗读,教师应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品悟情感,赏析重点语句。而上述教学目标却不从这些方面下功夫,却设置了一大推空洞的术语,如“以情驭景、情景交融”、“艺术风格”、“清”、“静”、“悲凉”、“爱国情怀”、“意象的意蕴”等等,这些是典型的文学批评的语言,而不是中学语文教学需要实现的目标。这么多不着边际的空洞术语,对一名中学生来说,实在难以理解。(七)教学目标存在语法或表达错误1.逻辑顺序混乱【案例】《拿来主义》的教学目标:1.把握文中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2.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3.能够明确文章的主题;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特点;4.学习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反思】以上目标设置给人一种东一榔头西一斧头的感觉,结构比较混乱,逻辑顺序颠三倒四。就这篇杂文而言,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论证方法和语言特点上,将“把握文中讽刺、反语和特定语境中词语的含义”放在首要一条,显然是不合理的。再看“目标2”和“目标4”,“学习课文的论证方法”与“学习因果论证和比喻论证的写作方法”属于同一个范畴,不应该分属两个教学目标。

2.先后顺序颠倒【案例】《赤壁赋》的教学目标:1.把握作者感情的变化,体会本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2.扫除语言障碍,疏通文意,积累重要文言知识。【反思】文言文教学首先要扫除语言障碍,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才能学习艺术手法和写作方法。如果不考虑知识积累的因素,光说写作方法的教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就中学生而言,将文言文的写作方法放在首要位置进行教学,这样的目标设计欠缺深入的考虑。【案例】《荷塘月色》的教学目标为:1.整体感知课文,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反思】把“分析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放在“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前面,先后顺序颠倒了。人们思维的一般模式是从局部理解到整体理解,学生的学习也应遵循这个思维规律。3.动宾搭配不当【案例】《琵琶行》教学目标之一:通过朗读体会诗歌,解读诗歌形象与情感。【反思】“解读”与“情感”搭配不当。4.语法存在错误【案例】《滕王阁序》的教学目标:1.扫除语言障碍,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2.通过想象,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其语言特征。【反思】 “扫除语言障碍”和“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并不是关联的一个行为;“通过想象”与“体会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也存在明显的语意不相关。

10.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所以,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就显得极其重要。问题设得实,设得巧,不仅能“传道、受业、解惑”,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有效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

一、当前语文教学中无效的问题设计

1、提问“面面俱到”。老师在课上问题设计过多,过于琐碎。学生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思考,导致“碎问碎答”。这样一堂课下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课堂教学中心,学生盲目地被牵着鼻子走,在云里雾里中疲惫不堪,不仅思维受到压抑,而且收获甚少,仅走过场而已。

2、提问“泛泛而谈”。要么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仅以单纯的判断性提问形式:“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等。或是以学生完全不假思索,不费力气的就可以回答的问题问学生,这种做法只图课堂表面热闹,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收不到什么教学效果。要么问题过难,对学生只启不发。如一开篇老师就问学生“课文写的是什么”,“写作特色是什么”。试想他们对课文内容还没有任何的感性认识,怎么能回答得上来呢?这样,不但使教学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

3、提问“步步为营”。单一的“预设”限制了种种的“生成”。一个个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教师的“教案”设计靠近的阶梯,“提问群”的接连出现成为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桥梁,“随口而至”的问与答没有丝毫的美感和激发力,使之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学生的求知欲无法得到扩张与满足,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就此止步与抹杀,发散性提问、开拓性提问也就无从谈起。

二、提高教学中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学生思维的聚焦点

教学问题是教学目标的转换,是教学目标的具体表述。有效的问题应该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提纲挈领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做到一“问”立骨。最大限度地调动尽可能多的学生来参与思考讨论探究 整体、集中的提问取代了那种琐碎、繁复的一个个小问题的不厌其烦地发问,能充分体现学生的思维效度,同时,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在一定的空间中、在一定的“磨砺”中得到了提高。

2、“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

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讲,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其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而富有价值的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同时,富有价值的问题还在于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抓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所以说,“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池水,那么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池水中的一粒石子,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启迪学生的心扉,开拓学生的思维,调动学

生的自主性、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

3、“条条大路通罗马”,开启学生思维的发散点

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促使学生全面的观察问题,深入的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解决问题。

11.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串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门艺术,而“问题串”则为这一艺术增添了生命活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识到问题串的教学意义,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紧扣重难点,精心预设,优化“问题串”设计,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探知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问题串教学的概念及其优点

问题串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授课内容,老师将课本知识转化为一个一个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老师得到反馈,再继续提出新的问题,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都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和扩展。

问题串教学法的优点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师生双方可以互动,不再是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学生通过自己的回答、老师的提问更容易记住所学的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课本的知识,再不用回家死记硬背了。这样一来,使学生不易产生厌学情绪等。由此可见,问题串教学法的优点很多,不管是对学生的学习还是老师的教学都大有益处,那么,问题串教学法可以随意实施吗?又有什么注意事项呢?让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二、问题串教学的具体做法

1.通过“问题串”,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

科学地设置问题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进行深入地探究,使学生跟随着老师的教学步伐,通过自主思考,寻求到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我在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这样的问题串,引导学生思考、探究。

比如,我在进行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夜莺的歌声》一文的教学时,便设置了这样的几个问题串。

第1串:看课题,你想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内容?在学生说出了各自的想象以及最想知道的内容后,紧接着我再给出另一个问题。

第2串:初读课文,看看你想的和课文中的内容一样吗?课文告诉了你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这个小夜莺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当学生通过阅读、寻找,有了初步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我再进行引导,最后得出一个大家认可的结论:课文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前苏联的一个小男孩儿,用自己的机智与勇敢和德国侵略者作斗争的故事。小夜莺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勇敢、机智。

第3串: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句子中读出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能在课文中画出这些句子吗?请画出来。学生们在我这一串问题的指引下,开始寻找这些句子。比如,表现勇敢的有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表现机智的有: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你说的是一种蘑菇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第4串:通过学习,你能否体会一下作者对小夜莺是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读了课文,对小夜莺怀着怎么样的感情?你应该学习小夜莺的什么精神?通过这样一串问题,提升学生的认识,深化对课文的主题的理解,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问题串”,引发学生思考并发问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由此可见,提问有多么的重要。老师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传授方法,让学生在老师的问题串引导下,学会思考,学会发问。

3.通过“问题串”,明确学生探究的方向

问题串的设置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以上两种设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给学生一个大方向的指引。比如,我在进行人教版三年級语文《端午节》一课的教学时,就是通过问题串:端午节的由来是什么?各地有哪些风俗?你知道哪些与端午节有关的诗词?除了端午节,你们还知道有哪些重要的节日?知道是哪个民族的吗?通过这样的问题串,引导学生去寻找、去探究、去总结、去发现。他们知道端午节与屈原有关,还有挂艾叶、香囊以及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究、学习了解到: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端午节之外,还有寒食节、中元节、重阳节、腊八节等,除此之外,各民族还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回族的肉孜节,宰牲节;朝鲜族的回甲节、回婚节;侗族的花炮节;蒙族的“白节”、祭敖包、那达慕、打鬃节等。

问题串法教学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自然,不再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的关键在于老师要教会学生“提问”。只会回答问题是不足够的,重要的是要自己设计问题。学会设计问题,便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思考,学习的深度就会增加,这样,教学效果就得到了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陈建尧.“问题串”设计及学校概念的有效生成[J].学校教学研究,2008.

12.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二

一、设置的问题要有贴切的目标性

教师在备课和课中给学生制造的“障碍、鸿沟”, 一定要联系课文本身, 紧扣教学目标, 服从教学活动的需要, 并结合它在所处单元中的“位置”进行设置, 也就是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指向性和目标性。这“三性”要紧扣“三维”目标, 促进学生认知、能力、情感的和谐协调的共同提升。如, 在教学《有趣的发现》中, 我是这样引导下学生的:

师: (揭示课题并板书) 我们一起读课题。 (齐读、指名读)

师: (评价学生的读法) 你把“有趣”读得很好, 你把“有趣”读得很重, 你把“有趣”读得很长。

师:读了这个题目, 你聪明的小脑袋里会冒出哪些问题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 让学生相互交流一次;这样一问, 紧扣主题, 目标明确, 看到题目想到什么)

生:发现是什么?

生:这个发现有趣在哪儿呢?

生:是谁发现的?

……

就这样, 我在指导学生读题后, 评价并强调本文要注意“有趣”这个词语, 这不仅是一种朗读指导, 而且为学生的提问作了一种思想上的导向, 防止学生的提问漫无边际。学生的问题正是本课要探讨的问题, 解读课文的突破口由此形成。

再如《大禹治水》中的“治”, 就可以分解成小目标:1.大禹为什么要治水?2.大禹治水时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他先干什么, 后干什么?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很辛苦?3.大禹在治水后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4.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的英雄?老百姓是怎么感谢他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 用“心理视线”去读书, 使他们得到情的激发, 智的启迪, 美的熏陶。同时, 学生结合这些问题在探究中认识到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为民造福的英雄, 培养学生为别人造福的观念。

二、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生活性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最新修订版) 》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应以促使学生自我探究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实践为契机, 设置有效的问题, 调拨他们的知识内存和生活经验进行组合来解决语文问题, 体验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把知识返璞归真, 利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同时, 积累他们的生活经验, 理解“人”的生活意义, 提升自身的精神境界。如教学《狼和小羊》时, 我们可以结合社会中部分不良现象和学生们在平时遇到的突发情况, 设计问题, 启发想象:如果你是小羊, 你怎么与狼斗争?在上学或放学的途中, 遇到坏人, 你怎么办?促使学生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生活经历深入探究问题, 寻求解决的方法;使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 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同时, 又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抒发了内心的情感, 丰富并重组了他们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

三、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 再由新的已知到新的未知的探究过程。所以, 我们要抓住教材的重难点、联结点和关键点设问, 组成逻辑关系紧密的且有实用性和一定梯度的问题或题组, 将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从矛盾冲突中揭示出来, 并作为新信息传递给学生, 驱使他们进行合作探究, 让他们参与讨论和辩论, 使学生思维的触角在一个个问题解决中, 由表及里地触及事物的本质, 同时滋生出“新问题”。如教学《朱德的扁担》第二课时, 设计这样的问题:“既然挑粮食上山这么重要, 为什么战士们还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呢?”“一个藏字, 让你体会到什么?”, 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 发展了情感, 又体现了价值观, 也使学生萌生出新问题:朱德的一个“做”, 又能表现了什么?进而投入到更加深层次的探究中。

四、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

为提高学生的现实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开放性问题教学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 我们要根据语文课程及教学特点多设置“没有固定的答案”或解答方法多元的问题, 或者设计一些综合性、包容性较大的, 需要通过收集大量的相关材料才能解决的问题。这样, 才能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拓展思维, 发散迁移,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思维品质。当然设计开放性问题时, 要考虑到全体学生, 尊重学习体之间的差异, 设置问题要有选择性, 设置由简到繁, 由浅入深的阶梯式问题, 使学困生也能参与积极思考, 给他们以攀登的勇气。如教学《秋姑娘的信》时, 学完课文后可以进行提升拓展, 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发挥想象, 秋姑娘除了给这四位好朋友写信, 还会给谁写呢?会在信中说些什么呢?”让他们独立思考或与学习伙伴互动交流、协作探究, 使他们不受约束, 畅所欲言, 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 完善自我, 发展思维。

1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三

【摘 要】 语文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要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人的发展,就要求各个阶段的语文教育符合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实现语文教育阶段之间的合理衔接,本文主要从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来构想实现各阶段之间合理衔接的对策。

【关键词】阶段衔接问题与对策习惯

一、从习惯养成谈中小学衔接

有人曾说,一个人的学习过程是这样的:小学教学重在“扶”,中学重在“半扶半放”,高中重在“始放”,大学重在“全放”。由此可见,这个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初中语文教学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甚至更为详细地提到“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大识字量”、“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这说明了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与衔接。学生由小学进到中学学习,一般都要经过学习环境、人际关系、学习方法等方面的适应,适应得快,学业上一马平川,突飞猛进。反之则学业陷入低谷,一蹶不振。因此,抓好中小学的衔接工作十分必要。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一生受益。

1、应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自发转为自觉。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二)、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础。

(三)、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的主要因素。

在小学高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改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衔接”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一言说之,即听说读写能力,即培养有语文素养的人。这就需要一个培养过程,即学习过程。这里谈谈对“衔接”在三个方面的认识:

(一)、研究大纲是做好衔接工作的保证。

新大纲分明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就背诵篇目而言,大纲规定小学不少于150篇,以绝句为主;初中背诵不少于80篇;高中背诵古文20篇,诗词、曲50首。这些无不说明从小学到初中,乃至高中的连贯性和层次性已尤为突出了。作为教师认识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对此,我采用每天一诗,先诵再背再懂,至于有些诗词懂与否,我认为随着孩子长大或年龄的增长会懂的。或在起始年段不提,在初

二、初三再继续训练也不迟。这既能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与序列性,也符合人的认识与发展规律。

(二)、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明确教法学法。

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进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高中加强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使学生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读中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教学侧重有所分清,再也不会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学,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不大正常的现象。

三、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近年来,随着高中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许多在初中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学生也进入到各个高中学习,使高中教师越来越感到“高中新生一届不如一届”。部分教师对“双基”在语文素养中的地位认识不到位,从而淡化、弱化了“双基”,从而使学生无法适应高中的学习。这些都凸显了高初中教学衔接研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两个系统的封闭性

高中和初中是两个区别比较大的学段,它们几乎各自成为两个封闭的系统。现在高中语文教育和初中语文教育之间未能很好地衔接起来,有人形象地称之为“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许多在初中基础并不是很扎实的学生也进入到各个高中学习,使大家深感“学生素质越来越差”。高初中教师各自为政、互不理解,甚至相互埋怨。

(二)、教学内容的差异性

初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综合了“阅读训练”、“写作训练”和“口语交际训练”。由于对这些知识的层次安排合理有序,学生学起来觉得实在、易接受。而高中教材的课文不仅长,而且课后练习和单元练习题相对少多了,但这些少而精、容量大的题目,它是在初中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拓宽加深,迁移性强、知识容量大,体现了语文知识和其它学科的交叉性、渗透性。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一般将语法和修辞等知识列入附录。高初中语文教学要求不衔接。特别是语法等基础知识以及一些基本能力不扎实。虽然教学要求是要教学,不考试。实际上,下边学校是不考试就不教学。

(三)、教法学法的差别性

比如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采用的主要教学环节是:导入新课——初读感知——研读探究(独立探究,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因很多学生不愿意或者是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这个环境很少见,初中语文课堂上那种生动活泼的局面很难见到。再比如有些高中老师形象地将初中学生的学习方法概括为“读读背背写写”,有部分学生主要采用机械记忆识记学习的内容等等。

(四)、教师衔接的单向性

初高中教师之间不沟通。高中语文教师和初中语文教师在工作上的联系、沟通、衔接一般都比较少;他们在教学思想、尤其是教育教学方法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别。高中教师有与初中教师衔接、与初中教学内容衔接的愿望,他不衔接不行——可能高中的教学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但是初中教师不一定有此愿望。

针对以上原因,现提出几项对策:

1、开放两个教育系统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放性。要使高中语文教育和初中语文教育这两个封闭的系统相互开放。系统的相互开放主要是指高中语文教育和初中语文教育两个系统要主动联系、互通有无,要开放优质的教学设施设备、共享教学信息资源。

2、掌握两个课程标准

高初中语文教师都要掌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熟悉7——9年级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目标要求。

比如课程的基本理念:初中语文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素养:热爱祖国语文情感,理解运用祖国语文能力(四大能力: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积累、语感培养、思维发展;品德修养,审美情趣。高中语文课程除了培养学生一般的语文素养外,还应着重培养“三大能力”:应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3、了解两段教学内容

高中语文教师要了解并尽量熟悉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初中语文教师也要了解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以便融会贯通,达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高一教师必须制定新课前的复习计划,注意教学内容的衔接和渗透。做到对高初中语文教材“心中有数”,特别是教材上已经安排,但未列入考试范围的部分也必须使学生保质保量地学好,为主动衔接、渗透打下基础。

为解决初高中的教材存在着较大的脱节的问题,对中考不再涉及相关的语法知识时,比如词语分类、短语结构、复句类型等语法知识,比如文言文中诸如通假现象、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知识,初中阶段要将基础夯扎实,为高中阶段熟练运用打下基础。高中语文教师要排查初中知识“盲区”,强化高初中知识衔接的针对性。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摸底考试,排查知识“盲区”——初中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高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知识或方法。对可能是初高中知识衔接中的漏洞进行摸底,让授课教师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水平,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底子,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

担任高初中语文教师,双方要互阅教材,熟悉课文,争取在平时的讲课中,某些知识点的渗透、穿插、交叉、衔接。

初中教学:有意识地抛一两句与高中语文有关的话出来,激发兴趣,激发求知。高中教学:有意识地点拨、复习初中学过的内容。

高中语文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兴趣,大胆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创设情景,营造氛围,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激情互动,提高教学效率,既落实基础知识,又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发展语感和辩正思维能力。高初中语文教师都要培养学生受益终身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可持续发展学力。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如下良好学习习惯:养成书写规范的习惯;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养成经常练笔的习惯。

5、开展衔接教研。

适当组织一些高初中教师都参加的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和初中语文教研活动。如请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等现身说法,做讲座、举行示范课;高一和初三教师互相听课、讲课者说课、全体评课、请高一教师给初三教师做讲座,初三教师给高一教师做讲座等,从教法、学法、知识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衔接。

14.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四

一、“文本语境”的内涵

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在语言的世界里习得语文能力并获得生命体验的活动, 这一活动所依凭的最重要的语境就是文本语境。文本语境的内涵是什么呢?文本解读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一种对话过程和输纳系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师生与文本对话是最基本的活动, 因为作品独立于接受主体的存在, 具有自身潜在的信息和意义。师生的解读活动应以“文”为本, 倾听作者的言说, 并与文本进行互动交流。依赖这样的语境, 师生得以走进作品, 深入解读课文, 准确领会文义, 而不是浅尝辄止或曲解误读。而文本的语言也是向读者开放的, 它可容纳各种解释, 这就为启发式教学带来可能,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视野和理解置入文本, 在吸纳文本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内化整合, 扩展自我理解, 创生意义。1

二、文本语境有效设置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 文本语境的设置过程应当是教师精心建构的, 而不是粗放的, 文本语境的教学结构应当是多层面地引导学生把握文本整体, 而不是掰开文本繁说细讲, 降低学生的思维价值;文本语境的设置方法应当是开放地指导学生阅读实践, 在阅读实践中体验、品味、交流, 只有读出语文味, 才能生成自己的体验收获。教师的作用是引领学生读入文本, 并参与其中示范、交流、点评, 帮助学生循“文”索“道”, 理解、内化、吸收。从而产生“质”的收获, 领悟作者蕴涵在文本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 从而促进语文能力的发展。2

(一) 细读字词, 有效生成

随着“文本语境”的深入, 我们越来越发现字词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处理得当, 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课堂中, 教师带领学生沉入文字, 站在整体把握文本的高度, 可以到达一条通向文本内涵的道路, 实现有效生成。

(二) 细读细节, 有效生成

文本语境的设置, 除了对语言进行玩味、推敲, 文本中的一些细节也是师生进入文本值得发掘的点, 那么, 什么是细节呢?它是对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细小无意的地方作较为突出的描写, 它能够突出人物性格, 展示环境, 起着间接或直接的深化文章主题的作用。细节是与人物个性、命运密切相关的, 它可以突出人物个性鲜明, 起到独特的渗透作用, 能够平中见奇, 以小见大。培根说过:“书籍好比食品, 有些只需浅尝, 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 慢慢品味。所以, 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 有的书只需知其中梗概, 而对于少数好书, 则要通读, 细读, 反复读。”文中的细节就是文中耐读的地方, 不少细节就是充满思想性、情味性的地方。阅读教学的课堂中若能抓住细节进行细读, 定能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3

(三) 细读矛盾处, 有效生成

阅读教学中,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语的前后矛盾处, 进行细读, 往往能发现文本这片风景的绝美之境, 甚至发前人之所未发, 达到有效的生成效果。

例如笔者执教鲁迅小说《孔乙己》, 在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结尾时, 有个学生发现了问题:文章的最后一句“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 为什么用“大约”又用“的确”?是不是用错了词?顿时, 全班学生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经过细读后学生们茅塞顿开, 有的回答:“孔乙己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 以他的做事原则是必死的, 因此说‘的确’, 而作者又并不确实知道这一点, 所以说‘大约’。”有的说:“因为大家都把孔乙己当作是笑料, 都不关心他, 所以说‘大约’, 体现了人情冷漠, 世态炎凉;而用‘的确’是因为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来喝酒的情形及世态, 暗示了孔乙己的死的必然性。所以说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我非常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经过细读文本的矛盾处有效生成了对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准确理解。

三、文本语境有效设置的注意点

1.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语境的设置, 主张以文本为核心, 以多元姿态亲近文本, 沉入言语之中, 品味分析, 从而开掘言语的多侧面内涵。但是, 这种细读并不是漫无目的、毫无重点的散步式逐字逐句细读, 相反, 处处精细就是扼杀精细。

2.关注学生差异。

教师在文本语境设置的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不能虚化, 教师的精读精讲、示范、点拨作用更不能泛化。“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 是有差异的。这就需要教师切实“尽到相当的关注义务”。阅读教学中进行文本语境的设置, 教师要设计好“问题”, 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读入文本, 创设“合作”情境, 让学生在交流中读议、读悟, 达到读得、读透的境地, 不单纯是关注后进生, 或是阅读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关注学生阅读的差异, 立足点是关注学生不同的阅读效果, 要关注学生读入文本的程度, 对于学生读入文本有困难的地方, 要给以讲解、示范、点拨, 推动学生细读文本, 把全体学生引向自主阅读、交流探究的境界之中。

参考文献

[1]刘晓伟《语文阅读教学的语境设置》, 《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2期

[2]王崧舟《文本语境设置策略》, 《福建教育》2006年第2期。

15.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五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设置课堂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在课堂上设置问题呢?以往据教材预设问题的做法,在经过多年的运用后,课堂效果也大打折扣。因此,笔者认为课堂问题的设置仅仅从教材出发是不科学的。因为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同,学习方式也各异,所以,科学的设问方法还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课堂问题应该分为以下两种问题:

一、客观知识问题

1.直接问题法

针对教材的客观内容,直接发问。例“鸦片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这样的问题能够有力地检验学生对客观基础知识的记忆情况。

2.归纳总结法

强调让学生根据相关内容、相关事件,归纳总结并结合周边知识得出几个事件的共同点或者几个朝代的共同点,从而更好地强化记忆。

记忆和总结性的知识多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在历史教材中容易找到,这样的问题适合那些对历史学科学习差一点的学生。而这类问题也有利提高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

二、主观性的问题

主观性问题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类问题在创设时,要考虑诸多问题,如当前的史学观点、史学研究动态、历史高考等因素。在了解了相关观点部分的基础上,教师才能使问题本身的质量得到保证,思路才能进一步明了、清晰。

1.由表及里法

对于历史问题,教师和学生都需要经过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通过深入地研究历史事件或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事件或问题的本质。如“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对日军发动了一系列大规模战役,史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的起因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其意义是什么?”从起因到后果,从意义到影响,这样从表象开始深入的探讨和提问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在不斷探究学习中,提高历史学习兴趣。

2.结合现实法

中日两国在近现代史中无数次的交锋,结合当前钓鱼岛争端下的中日关系,引导学生如何理性看待中日关系。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体验了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从而使历史知识具备了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以上课堂问题设置方法是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心得,今天写出来,希望与各位同仁共勉。

参考文献:

[1]梁励.论历史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J].课程·教材·教法, 2005(05).

[2]齐萌.问题教学法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6(08).

(作者单位 山西省汾阳中学)

16.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六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较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未能够解决。因此,本文在充分理清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字:小学语文;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

引言

语文是学生在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时所使用的一种工具,对其学习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重视对语文的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多数语文教师对有效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很多有效的教学方法。但对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当,不适应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都还很小,正处于能力和思维形成的启蒙阶段,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还不能达到正常学生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而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语言知识,还要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依然沿用传统的“识字一课文分段一归纳总结”教学步骤,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再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要求,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只能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致使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忽略了教学侧重点

每个学科都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人纲中的教学要求,进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课时的安排,也没有教学的侧重点“扫荡式”的从前向后教学,往往因为在一些非重要部分浪费过多时间,照成后而的课程无法按时完成。此外,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侧重点,经常出现离题、跑题的教学现象,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还不能将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致使教学效率人人降低。

3、形式化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丧失了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依然存在教学死板僵硬的问题外,还存在着教学过于自由放任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影响下,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空有热闹的形式而没有充实的内容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并没有学得知识,并没有使得自身的素质得以提高,从而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资源的浪费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分析

1、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小学语文的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转变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学会优美的语言表达方法,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例如,在讲解《秋天来了》这一课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只能通

过对文章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文中的生词及文章表达的意识,根本不能培养学生描写景色的能力。为此,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用多媒体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形象地展示秋天的美景,创设“秋天来了”的美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美的最求,让学生在情境之中感受秋天的美好,体会秋天的与众不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生活中对秋天的感受,借助诗句中对秋天的描述,学习和掌握描写美景的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课堂教学,避免教育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现象出现。为此,教师首先应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的进行教学预设,思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根据学生需要,探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理解、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从而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促使学生各方而能力快速发展。

3、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制止教学活动的形式主义之风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新课程改革最关键就是要实现两个方面的转变: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即是教师由传统课堂的主讲者和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要实现这两个转变就要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也不能被学生牵着鼻子走。同时,教师要尽量避兔课堂上出现各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活动。如在组织学生讨论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时,教师可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综合、筛选,选取一些关键的、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讨论;在进行“情景再现”这一环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并适当地加予调控;在让学生搜集、汇报资料时,教师可事先给出范围,并要求学生汇报前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和提取,有必要时要先把资料理解内化后再进行汇报等。这样既尊重了学生的多元理解和个性感受,又不违背文本原义和正确价值导向,既防止了教学活动的有形无神,又让师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人的母语启蒙教育,在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每一个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应认清自己身上肩负的重要责任,认真反思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提高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发挥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7.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七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应该注意的问题

隆回县司门前镇孙家陇完小 陈明华

导入就是导入新授的过程,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课堂行为方式。导入也就是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开始,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的一种方式。导入艺术就是指这种行为方式所运用的艺术,虽然导入在一个课时中所占的比例很少,但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项须要精心设计,并且实行起来难度颇高的教学艺术。因此,我们更有必要研究一下课程导入的技巧和艺术,但是,在日常的语文课堂导入教学中,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弊病:

一、认为导入环节是可有可无的,有了导入,课堂也不会活跃多少,没有导入,也不影响课堂教学,所以不设导入,使课堂枯燥无味。

二、导入过于简单,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导入方式。致使形式呆板,缺少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导入的问题过于浅白,导入的内容过于平淡,大众化,甚至忽视导入的作用,不易诱发学生产生新问题,难以促成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性学习。

四、导入过度幽默,导致学生情绪一直保持兴奋状态,上新课时就不能集中精力去听教师的讲解。

五、担心导入缺乏新意,所以在导入时或转弯抹角,或过分渲染,看似形式新颖,作用却不突出,往往收不到很好的效果,有时还会破坏课堂和谐。

六、在新课的导入上用时过多,导致新课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完成。

七、机械模式化的导入,局限于组织教学的起始环节,不考虑时间、地点、内容、对象,千篇一律。

以上所述课堂导入常见的弊病存在比较普遍,也影响了教学效果。导入是艺术也是科学,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敏锐的眼光,灵活的思维,创造的头脑,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艺术处理课堂导入的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是导入要有针对性,突出一个“准”字。导入方式的选择,最根本的还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因为教学内容的差别制约着导入方式的选择。导入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特点设计。

第二是导入要有概括性,突出一个“精”字。教师应在很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地集中注意力,激发求知欲望和思维活动,引起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去。所以导入要精心设计,做到短小精练、简洁,尽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导入还应抓住最实质、最主要的内容,做到少而精,以少胜多,以简驭繁。切忌词不达意,南腔北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第三是导入要有艺术性,突出 一个“巧”字。导入要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的导入不仅要新颖独特,引人入胜,使其以鲜活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令学生耳目一新,而且要有艺术,有趣味,通过充满情趣的导入,调剂课堂教学的气氛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是导入要有直观性,突出一个“形”字,直观的东西一定比文字,语言更有吸引力,它会马上引起学生的兴趣,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即可使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给学生留下清晰的表象,为学生感知、理解知识创造了条件,又可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第五是导入要有启发性,突出一个“奇”字。导入要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浅显而简明的事例,使学生得到启发,以富有启发性的导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新教材。启发的关键在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而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学生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去解决,导入要尽量以生动、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引入新知识。

第六是导入要有趣味性,突出一个“乐”字。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是很难保留在记忆里的。如果学生对所学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主动,积极和自觉,学习时也轻松愉快。因此,导入应使学生把渴望学习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若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入也就失去了它的意义。

18.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置 篇十八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 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要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一些初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教学过程中,仍以自我为中心,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一些固定的阅读理念和知识灌输给学生,未能让学生亲身细细品读和品味,囫囵吞枣,再好的文章也尝不出味道,学习的积极性得不到有效提高。

2. 内容单一

初中生年纪小,阅读面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大部分内容均来自课本,内容较为单一。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当中,主观性较强,主要以口头讲授为主,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自己阅读[1]。对文章的鉴赏普遍为分层次、说大意、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单纯地把文章分解成几个大部分,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在学生身上。学生只能大概了解文章的结构,未能对其有独特的感悟,未能进行独立思考,阅读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学习兴趣明显降低。

3. 教学手段单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也得到广泛的运用,越来越多的课堂都使用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然而由于初中教学存在着许多实际困难,很多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教案缺乏创新

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在使用网络进行备教案时,对网络过于依赖,直接把别人的教案拿过来稍稍改动,就用到了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学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教师可以借鉴,但是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见解并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备课[2]。网络上的教案质量参差不齐,盲目地运用只会让教学陷入僵局。备教案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二、应对策略

1. 拓展阅读内容的广度

教师可以在运用教材内容进行教学的基础上,适当地拓展阅读内容的广度。所选择的阅读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兴趣爱好,结合教学目标,挑选课外一些较有感染力的文章,和大家一起分享。可以让学生推荐值得阅读的文章,在课堂上和大家一起阅读和鉴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

2.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口传心授,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神,学习兴趣不高。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文章中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具象化,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同身受。

3. 丰富教学手段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手段必须符合初中语文教学目标,并且符合学生发展的要求。教师可以把传统呆板的语文阅读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既注重课堂的形式,又要注重教学的内容。如果教学内容为散文、诗歌等美文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变为朗读和欣赏课;当教学内容为小说、戏剧时,教师可以将课堂变为舞台,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其中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变化。教师所创新的教学手段,必须立足于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 鼓励学生课外阅读

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时间有限,在课堂上学生阅读的能动性和阅读内容都有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教师可以推荐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刊物和书籍,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一些学生在课外时间不受束缚,没有进行适当的阅读,教师可以安排一些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例如,每周的“美文一篇”,让学生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喜欢的美文,并把感受说出来。

1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问题教学法” 篇十九

一、“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1.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让学生自主地、主动地去理解和应用的过程。我国当前的语文教育现状让人很不乐观,处于长期耕耘而收效甚微的状态,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一般是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语文教学要优质高效,语文教师应注重学生主体作用,注重学生智力、能力、创造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享受到自己思考的价值被认可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学得“自由”,学得“主动”,促进他们主动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应是让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和再生疑、再解疑的过程。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发现问题是创新的起点和开端,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新课改环境下语文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及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授予学生更多的知识,而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教学的终极目的,教学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的过程和技能,因而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学生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上,而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过程正是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不断明朗的过程。

二、“问题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培养,都是在教师所提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从自己的学习操作活动中完成的,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所设计的问题须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十课《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中,笔者就文题设计了两个问题:(1)新闻的标题不仅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报纸的眼睛,你觉得《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吸引力体现在哪里?提出这个问题是想让学生认识到题目对文章的重要意义,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文章题目对阅读接受的影响。这个题目的特殊之处是形式上的倒装与借代的巧妙运用,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场景;更深层的含义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开,象征着英国的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这个问题是为了引入全文、贯穿全文设计的,有了前一个问题的铺垫,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答出“日落仪式”的象征意义和讽刺意义。所提的两个问题,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前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后一个问题的提出作铺垫,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必然延伸和深化。但是,两个问题又各有自己的侧重点:第一个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经验;第二个问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有问题就意味对现状的不满,就意味着有自己的思考。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人很难想象会打破现状,超越常规。早在20世纪3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关键。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和气氛。在教学中,实施教学民主,创设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在教学中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劳动,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和表现欲望。

第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知识的掌握需要有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提问,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动机和兴趣,这种探究问题的动机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活动的最有力的驱动力。如在教学《失街亭》一课时,笔者让学生先把课文中所存“疑点”都尽数找出:刘备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诸葛亮为什么还让他守街亭?诸葛亮既然知道马谡布阵不当,为何不及时纠正?诸葛亮料事如神,为什么在任用马谡上失算?……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思维在讨论中一旦被触发,就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探究问题,产生一个又一个新问题。

上一篇:财务经理总结心得下一篇:杂曲歌辞?妾薄命,杂曲歌辞?妾薄命卢纶,杂曲歌辞?妾薄命的意思,杂曲歌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