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社教学质量

2024-07-03

品社教学质量(精选14篇)

1.品社教学质量 篇一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

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试题为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试题,满分为50 分,时间为30分钟,该试题由我会判断、我会选择、我会连线、我会简答等五大部分组成。题型新颖,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出题,试题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是否能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感悟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以及品德习惯的好与否,试题中还处处渗透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1、题型丰富,难易适当。

本试题重点检测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比较合理,难易适中,层次性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同时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在题型上,出题人精心设计,能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如“ 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等,体现了各单元中的主要内容,设计格式合理,兼顾了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同时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的养成,让学生在试卷上尽情抒发情感,这是以往试卷中所不常有的,出题人的这种生活性的关怀让学生们个个都写得生动感人。

2、超越课本,贴近生活

本试题改变了试以往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试题的考查内容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案例去反映所学知识。联系生活热点焦点问题,鼓励学生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关注常识问题,参与到生活。

二、试卷分析

学生能够把生活积累和学到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用有条理的语言把思考的过程反映在卷面上。这与平时我们课堂上的理论联系实践的反复训练密不可分。

试题得失分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判断题。失分较多的是第8小题,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审题的能力和对课本内容理解不透。

第二大题是选择题,本题题量不大,但关注面较广,课本知识较多。失分原因,基础不扎实,课本内容记不清。

第四大题,简答题。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大部分学生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只是少数部分学生原来基础太差,无法理解,而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缺乏生活经验。

三、存在问题:

1、选择题多数能做出正确选择,失分较少。

2、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的知识点混淆。基础知识不扎实。

3、绝大部分同学对判断题能做出准确的判定,得分率高。

4、存在问题:有些学生对知识的运用不灵活。有些学生对课本内的知识掌握不扎实,因此无法正确做出判断。所以这些方面我们在教学的时候更应该注意。

5、简答题正确率较高,学生能根据题目结合自己平时的言行举止和所学的知识灵活做答,检验出每个学生的知识与应用。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各不相同,所以答案呈现多元化。

6、存在问题:部分学生对简答题中的题目不理解,因此不能做出恰当的回答。另外教师对学生上课的课堂学习习惯也没有培养好,很多测试内容在复习时都涉及到了,但此次仍出错。

7、对后进生的辅导欠缺,本学期基本没有对后进生加以辅导,使得他们不能灵活应用知识。

8、学生课外阅读的量和内容相对较少和单一,阅读量太窄,在本次测试中这方面的尤为突出,所以导致对很多题目意思都很不理解。

四、改进措施

1、必须把学生的书写基本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2、我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学生的观念。有些学生认为品德与社会是副科,不认真学没关系。其实教品德与社会不仅是我们的必学科目,增长知识,还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指导我们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做人?我要明确这门学科的重要性,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品社学科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始终贯穿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督促和学习效果的检查。

3、根据本学科生活性、社会性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学以致用”,对学生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注重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4、我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注重与现实生活联系。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切实地解决实际问题。

6、教师要从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上去分析,加强业务学习,注重课堂教学,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教学,及时反思,及时总结。

总之,我们要通过这次考试来检查我们的日常教学,反思我们的教学工作,通过分析与反思,找到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多下工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快乐学习。从而使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蒋庄社区学校 杨博

2016年7月04日

2.品社教学质量 篇二

教学中, 我以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特点以及心理、生理特征为依托, 以他们的现实生活为基点, 进行开拓型研究、探索性实践, 并总结出了如下几条提高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精设“开篇”, 激发兴趣

一篇文章的开头如果能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就能极大地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 我们教师要以“新颖、自然、形象、多样”等原则精心设计好每一节课的开头。如教学“我心中的那颗‘星’”一课时, 我对学生说:“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们崇拜英雄, 敬佩名人, 追逐明星, 你能告诉我你心中的那颗‘星’是谁吗?”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 小手林立, 我则根据学生的回答将“明星”们的名字一一写在黑板上那颗大大的☆内, 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追逐、敬仰的理由和自己所知道的这位明星的相关事迹。

这一教学环节中, 学生说出的名人故事或许还不够生动、典型、活泼, 但是他们是事件的述说者, 而不是倾听者,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也为后面的学习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二、优选情境, 增强情趣

伟大导师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 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情感, 是一个人道德行为的重要精神支柱, 而情境教学法也正是通过情感的渲染, 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步入情境, 接受情感的陶冶, 从而完成从情到理的逐步深化。因此, 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 我们应该优选情境, 把枯燥的道德知识形象化、直观化, 以境激情, 以境动人。如在教学“心中有‘规则’”一课时, 我对学生说:“同学们, 2003年4月我国经历了一场没有硝烟但又令人惊心动魄的战争!在这场非同寻常的战争中, 战斗的主力成员是广大的医护人员以及医学研究工作者。下面,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时的一些场景。”接着我向学生播放了一段非典时期的视频材料, 让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了战胜非典不能忘记“规则的力量”。又如在教学“我们和诚信在一起”一课时, 我通过向学生展示了《曾子杀猪》的故事情境, 让学生从中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的言而有信, 更让学生从这个故事情境中明白了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鼓励讨论, 激发自学

自主讨论、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它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讨论交流的效率, 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我一般对讨论题的设计努力做到“三结合”, 即结合教材实际, 结合学生实际和结合社会实际。同时, 也注意做到以下三点:其一, 课前将课题宣布给学生, 让他们“打有备之战”;其二, 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 鼓励学生勇于发言、善于表达,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思维的“跑马场”;其三, 在讨论中不仅要做一名积极的发言者, 更要做一名耐心的倾听者, 以“绅士”般的姿态参与讨论活动。如在教学“男生女生不一样”一课时, 我通过让学生聆听《凯凯日记》后组织讨论, 列举出男生和女生在体能上有什么差别, 并通过男女生差别的游戏练习, 使学生明白男女生的种种差异。

四、多样活动, 促进提升

好奇、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因此, 在思想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中我们如果能够利用好孩子的这一天性, 将会收获到别样的精彩。如在教学“心中有规则”一课时, 我通过让学生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规则或者是大家都不遵守这些规则的话, 情况将是怎样的呢?接着又通过让孩子聆听刘世震老人的故事等活动, 让孩子认识到生活中有许多不想发生、不该发生的事儿都是在没有遵守规则的情况下发生的, 我们应该警钟长鸣, 深刻反省。

3.品社教学质量 篇三

一、领悟教材,挖掘情感——“最是一年春好处”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教学中的“情”从何而来?“最是一年春好处”——应该从教材中来。离开了教材,课堂教学之“情”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教材突出时代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活泼,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每一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渗透着丰富的情感。教师应反复钻研教材,钻深、吃透,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

如,在教学《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这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林则徐、邓世昌等许多民族英雄和其他许多反抗外来侵略者的故事,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探索并了解中国遭受外国列强欺凌的原因,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基本道理,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可见,全面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是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开端。

二、情感示范,以情明理——“春风化雨润无声”

教学活动中的情感包括:教师的情感、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其中,教师的情感是联结教材和学生的纽带和桥梁。课堂教学的大舞台,只有教师进入角色,全身心投入艺术创造,才能成功地塑造有感染力的形象,才能发挥出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春风化雨润无声”——教师学生心相通,教师、教材、学生情共鸣,从而情动而理达。

如,在教学《站起来的中国人》中的“从1984~2008年奥运会中国奖牌数”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可以通过说唱体验,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先请小记者汇报新中国参加历届奥运会的情况。然后,教师播放歌曲《红旗飘飘》,并与学生齐唱。唱完歌曲,请学生用一句发自肺腑的语言来赞扬伟大的祖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声地喊出:“我骄傲,我是中国人。”“我自豪,我是中国人。”“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五星红旗,你的名字比我生命还重要。”……学生的爱国热情迅速被调动起来,爱国情感得到充分体验。

三、创设情境,以景生情——“百般红紫斗芳菲”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要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教学中应创设一定的情景,带领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使学生进入情感“共振”的境界。如,恰当地运用录音、图片、摄影、幻灯、录像、音乐、动作演示、角色表演、实验操作等,创设与渲染情境,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与作者思想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动情,体验“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情景——最终实现晓之以理。

如,在教学《不能忘记的屈辱》中的“日本屠刀下的血泪史”这一教学环节时,教师播放电影片段(日军在入侵中国以后的所作所为,给当时的国人所带来的伤害),而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谈谈看法和感受。接着,联系时事,即“日本篡改教科书”一事,请学生谈看法。学生畅所欲言,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样,师生共议的双边交流淋漓尽致,情感得到升华。

四、辨析矫正,知行相融——“柳暗花明又一村”

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提高道德认识,而且,要将道德认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辨析正误,矫正不良行为。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议论,归纳出应采取的道德行为。让学生对自身行为辨析,提高自我评价能力,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如,在教学《学会拒绝》中的“不和烟酒交朋友”这一教学环节时,可以这样设计:课前,教师布置“调查本地区人们吸烟、酗酒的情况”,课上,请学生结合调查材料,围绕“如果总认为‘吸两口没关系’,久而久之会怎样?吸烟喝酒会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两个问题,在小组展开讨论。然后,请每个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样,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指导学生辨析、澄清模糊认识,明确做什么,该怎样做,使他们在明理中形成的认识得到验证、巩固和运用。

五、内外结合,拓展延伸——“守得云开见月明”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空间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从课堂向学校、家庭和社区扩展。”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小课堂大社会教学情境,课内促主动,课外促自主。通过参观、访问、参加公益活动、社会调查等实践,在多种途径和方式上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所学内容和知识的理解,真正做到——“守得云开见月明”,促进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和品德情感质的飞跃。

如,在教学《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这课时,课内主要是让孩子懂得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课外则要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这样联系实际,课内学习,课外延伸,使学生的知与行逐步统一。

总之,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情感因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和心理素质,并利用情感因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氛围,激发学生形成道德情感,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4.品社教学反思 篇四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品德与社会》学科,传统的课程中,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只有教师讲学生听,没有学生的天地,而如今课程的改革也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主人,在活动中体验,在动手操作的环境中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教学活动应是一种相互交往,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的动态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正好符合新课程中的探究思想——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探究和领悟。

课堂中的活动应是教师在指导或参与下的学生的自主活动,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情感,指导其行为,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间,教师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课程改革后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内的教与学,而是体现在课前任务、课堂的活动目的在于提升学生在集体中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品德与社会》作为人们综合性的学科,主要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同时形成良好的习惯品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它更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认识祖国辉煌历史的基础上,了解祖国遭受屈辱和人民顽强抗争,进一步增进爱国主义情感。

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反思把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加以总结,变成自己的教学经验,这是十分珍贵的财富。让孩子们在娱乐中学到知识,在轻松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从“教书匠”变成“教育家”。

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我们知道,品社课的实质是让学生通过“搜集资料、现场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获取事实材料,同时培养学生的收集信息及整理信息的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做好物质和知识的准备。

在教学中,我尽管也在尝试运用新理念、新模式打造有效课堂,但总觉得是力不从心。尽管每天把转换角色、注重学生生活体验挂在口头。但由于自己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能很好的把三维目标体现出来。比如课前搜集资料这一关,我还没能真正落到实处,没能放手让学生去体验生活,多数时候是自己搜集,所以无形当中,增加了学生的惰性,使自主学习流于形式,主持人小伟老师和马月红老师针对这一点谈了自己的做法,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运用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行为能力。所以,我应该让学生多参与生活,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

教学中我也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依托儿童现实生活,搭建生活平台,创设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注重课堂的实效性。

我相信只要我们真正参透教育理念,围绕县提出的十六字教学法,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开发各种资源,关注学生生活体验,运用不同教学方式,理解和内化知识技能,一定会使课堂真正做到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

新课程下的品社课堂教学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教学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同行们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在教学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提高,现结合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它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四大特点。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遵循四个原则: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强调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同时新课程标准确立了思想品德课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但是,通过听课活动发现广大教师对教育改革紧迫性、必要性的认识不足,缺乏新的教育理念。不少教师甚至于对新课程三维目标的关系都不能准确把握。

因此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要体现出五性: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合作性。毋庸置疑,活动课在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凸现学生能力、彰显学生个性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对活动课进行了尝试,然而一些教师由于理解偏差、不当操作等,使活动课更多地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用“满堂动”代替了“满堂灌”,不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

有效提高品社课堂教学效果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我认为要提高小学“品社”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导入的心理任务在于激发兴趣和情感,产生学习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因此,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导入的方法有: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实例导入法、小品表演、游艺活动、启发谈话、设置悬念等等。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项融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工作。在新课改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可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我一般是这样组织课堂的每当我走进教室并不急着上课,我总会用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每次安排活动之前都会提出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留意全体同学的表现,同时采用许多组织教学的方法。

让课堂更加有序高率

——课改教研专题反思

曹云霞

课堂教学组织是一项融科学性、艺术性和创造性于一体的工作。在新课改中,新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养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时,《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活动型”的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可见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只有教师具备了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

评价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评价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与激励的作用,它们帮助学生定义“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由此可见,评价是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完善课程的依据,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我们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引入评价机制,可以评出方向、评出动力。

5.品社教学设计 篇五

大部分学生对外国人的生活习俗了解不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的能力较弱。所以本主题活动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学目标

1、了解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与现象。

3、培养学生搜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4、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世界各国人民的风俗和习惯。

教学设计思路

本主题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是从以下两点去把握的:一是从创设情境入手,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习俗的兴致,引导学生从课件、自己搜集的资料中,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欣赏、交流外国人的日常习俗。二是根据学生实际,因势利导,让学生认识到由于文化背景及地域的差异,世界各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学生去搜集外国人的日常习俗的有关资料,了解外国人的习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日本人身穿和服在樱花盛开的时节,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畅饮美酒边欣赏樱花的情景。提问:谁知道这是哪国人在欣赏樱花?他们是怎样做的?

学生观察、交流,从饮食、服装方面来谈。

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人们的生活习俗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了解有关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板书课题:日常习俗)

(设计意图:创设日本人欣赏樱花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探究问题:了解外国人的生活习俗。)

二、了解欣赏

1、课件出示:阿拉伯人身着白色长袍行走在沙漠中的情景。

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

2、让学生通过课本交流、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并由学生谈谈课本上的资料自己是由什么方式搜集到的?(如上网搜集资料、查阅课外书等)

3、课件出示泰国人见面时的情景,学生交流泰国人见面时有哪些礼节?小组内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国家的人的见面礼节?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展示情景,让学生在充分观察、交流中,了解阿拉伯人的生活习俗及泰国人的见面礼节。并让学生通过课本了解美国人的饮食习俗,引领学生掌握搜集资料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三、汇报交流

1、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外国人的日常习俗?是用什么方法搜集到的?

学生展示交流:学生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或图片展示给同学们(包括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礼节)等生活方面,介绍世界其他国家的习俗文化,教师进行激励性评价。

2、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补充一些日常习俗,如: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每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以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美国人在拜访朋友的时候,敲门经主人允许进屋后,首先要脱帽,并询问是否方便,当对方回答“无妨”时,方可说明来意……

3、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搜集资料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不同方面的异国习俗资料及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去了解外国人的日常习俗。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游戏活动

1、猜一猜

课件播放异国风情录像片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判断是哪个国家的什么习俗?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师生共同评价。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习俗,能进一步了解世界,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

2、演一演

各小组表演节目,包括异国服饰表演、舞蹈、小品等。由评委小组打分,评出表演优胜奖。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演一演”的游戏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熟知、明确世界各国的风情。)

五、深化认识

1、说一说,本地的哪些生活习俗是从外国“引进”的?(在隆重场合人们要穿西服;现在,人们还经常吃西餐;英国人普遍流行戴婚纱的习俗,最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年轻人在举行结婚典礼、拍摄结婚照时,新娘喜欢穿婚纱礼服……)你觉得外国人的生活习俗有没有意义?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组织分小组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明白,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只要是有积极意义的事物,无论是本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可以学习并接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问题的交流、辩论,引导学生要尊重外国人们的风俗和习惯,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六、谈谈收获

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喜欢哪国的日常习俗?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学生畅谈。

(设计意图: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进一步感受异国文化的魅力,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形成尊重异国风俗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6.小学品社教学计划 篇六

一、课程目标

3-6年级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学校、家庭、班级、个人、国家、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生物科技、生态环保等相关知识都有涉及。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使学生既学会做事,更学会做人,在做事中学做人,在做人的指导下学做事。

二、现状分析

3-6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与老师呼应。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并且掌握。教学实践活动中,有学困生,他们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感受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与其他学生相比有一定距离。我将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帮助他们,使他们与全体同学共同进步。

三、教学措施

(一)自觉提高自身素质。

“打铁先要自身硬”,要想确实上好品社课,还需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学习。作为品社老师就要养成看新闻关注时事的习惯,还有多看看历史文学方面的书,让自己知识面扩大这样能教给学生的知识也就广泛。相信学生也更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

2.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教师要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才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3.勇于反思。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经验+反思=成长。由此看出小学品社教师的自身发展,离不开品社教师自身的教学反思。只有通过反思,才可以不断超越自我——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同时形成自己对品社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4.为人师表。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做到,如:不迟到,不早退等。《品德与社会》学科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工具。老师都不重视,上课没精神,学生怎能喜欢?因此,对品社这门课程一定要提高认识,就要从思想上重视,加强这门学科的教学工作,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让品德与社会触及儿童的内心世界,影响他们的心灵。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逐步完善“读、议、讲、演、评”的有效教学方法,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教学中,我将努力做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利用好社会大课堂,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追求教学的有效性,打好做人的基础。

教材中蕴含的道理都是要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的,单纯枯燥的说教,强行学生接受,效果是不好的。结合实际、回归生活、亲近社会,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小学品社教学计划

许 婷

7.品社教学质量 篇七

一、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

“生活德育论”告诉我们,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 没有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生活”。在小学担任品德课的老师大多是班主任,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 共同的学习生活完全可以作为课外活动延伸的资源来开发。

1.让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成为学生实践活动的载体。整个学校好的德育宣传环境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 作为班主任, 我充分利用这个优势, 调整《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内容, 让学校德育主题活动成为学生实践道德认识的载体, 在大环境中开展课外延伸活动, 培养他们的行为习惯, 夯实他们的道德基石。

2.让班队活动成为学生道德成长的阵地。道德是在个体生命的经历、经验、感悟和体验中不断生成的, 不是先验预设的, 也不是任何外界灌输的。因此, 我们把“品生”、“品社”的课外延伸与班队活动拧成一股绳;在设计活动时, 我们把学生的直接经验、感知体验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通过创设一些具体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产生“心灵感应”, 从而生成道德认识。

二、让家长参与活动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他们的言行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品德与生活课程在教学目标上把“情感与态度”放在了第一位, 因此, 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 达到家长孩子心理相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为此, 我们学校一直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每年一次的“百名老师访千家”活动正是我们详细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情况的好契机。但在家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两种情况非常严重:第一, 家长出现两级分化, 主要体现在对孩子的要求“过严”或“过松”;第二, 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处于薄弱地位。

根据以上两种突出现象, 我觉得要想把“品生”、“品社”的课外延伸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必须把家长带入到我们的活动中。主要通过以下途径———

1.通过宣传, 让家长理解品德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儿童热爱生活, 学习做人”是品德课程的核心。因此, 我利用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 真诚地与家长沟通, 向他们明确品德教育在孩子一生中的重要作用, 让家长明白:“立业”先得“立人”。

2.通过各种活动引领家长亲身体验延伸活动给孩子带来的变化。充分挖掘教材与生活的结合点, 设计切实可行的课外延伸活动, 并且让家长在参与中一起感受孩子的品德成长, 体验好的行为习惯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欢乐。如二年级教学“成长乐园”这个单元时, 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需要家长参与的延伸活动:一是“让平凡的日子闪光”。学生根据自己自理能力还存在的问题制订整改方案, 并且设计父母监督表格。二是“说说心里话”。根据孩子惧怕父母或者对父母有逆反心理而不愿与父母说心里话的现象, 我鼓励孩子和父母互相写纸条、磁带录音等方式, 把面对面无法实现的情感沟通通过间接的方式向对方倾诉。让父母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

3.利用多向评价使我们的延伸活动进入良性循环。评价是保障活动效果的有效手段。评价具有反馈、诊断、改进和激励的功能。在活动中, 家长、教师、学生都成了活动的评价者。相互的评价都源于日常生活, 每个人都觉得实在可感, 学生的变化、家长的作用都能显现出来。我们甚至还设立了“好爸爸”、“好妈妈”奖, 进一步激发家长参与延伸活动的热情。

三、社会活动来充实

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缺一不可。我们的“品生”、“品社”课该放眼于孩子的社会表现, 让他们在社会活动中进一步提高认识, 巩固行为习惯。如学习了“尊敬长辈”的话题, 我就联系了敬老院, 组织学生定期去为那里的孤寡老人服务, 并开展“我村 (小区) 孝敬老人光荣榜”的调查;学习了“诚信”的主题, 我又让学生积极搜集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格言等办成手抄报, 并且在校门外展出, 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关注“诚信”的话题。

“品生”、“品社”的课外延伸活动是夯实学生品德基石的必要途径。在这条路上, 我们必须关注“童心”、“童趣”, 让孩子们在拓展到生活的活动中去感悟、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成长的快乐, 只有这样, 才能让学生在课外延伸活动中夯实道德的基石。

摘要:小学的“品生”、“品社”不能只注重课堂上“明理、激情、导行”这样的教学环节的实施, 更要让学生作为一个生动的主体参与到课外的实践活动中, 让学生在解决课外遇到的实际问题中夯实自己的道德基石, 更加健康地生活。

8.如何在品社教学中开展综合性评价 篇八

【关键词】新课程评价  问题的提出  实施效果分析  问题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0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62-02

小学阶段,除了教给学生应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特别关注终结性评价,成绩往往是学校、家庭关注的焦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往往流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多元智慧潜能的开发。

教师们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入认识,以及主动的反思与实践,为学校教育教学充入了新鲜的气息,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学习成绩作为自我评价的标准已深入孩子们的内心,并且已经根深蒂固,如何才能改变学生对评价的认识,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呢?

一、开展课堂综合性评价,培养孩子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品德与社会》在孩子和家长看来无足轻重,但是课程作为学校德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发展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其评价的作用更加重要,评价的内容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

1.不同侧面激励语言的及时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需要教师有一个明确的态度,针对孩子们表现告诉学生,他们在哪些方面表现得好,而不是简单的说对与错,甚至没有反馈。

2.多种方式相结合的过程评价。例如某些课堂采取的评价表方式。

(1)学生学习效果评价:

?誗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各阶段的表现,给予及时评价。在每阶段的小结时,评价学生的发言,针对不同的学生的表现,分为给以赞赏性评价,肯定性评价,鼓励性评价。

?誗学生自评:在一节课的总结环节中,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上的表现和评价量规填图个人表现记录。

?誗小组长评价:小组长根据组员的整体表现,给予组员客观公正的评价。

(2)教师教学效果评价:

学生的反饋是对教师教学效果最直接、最有效的评价,针对教学目标的实施效果、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处理、对学生活动的关注度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3.展示自我的成果评价。我发现一些特长生在课堂上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因此,我会根据教学内容寻契机,在很多课堂上给与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

二、与班主任建立密切联系,帮助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

小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作为学校生活中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的综合性评价是不同的学生在不同层面得到肯定,在多种活动中展示自己的才能,激励学生多方面发展自己,而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从而,有助于孩子们逐渐转变旧有的评价意识,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自我,逐渐学会正确而客观的自我评价。

教学中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总认为只是班主任的学业评语,因而学科教师的淡化,削弱了教育评价的作用。教师综合性评价方式教育思想统一认识,能够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作为科任教师,我主动地与班主任建立密切的联系,将自己的学科活动和对学生的评价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并且寻求班主任的建议对活动和评价方式进行修改,了解个别孩子的特点以及家长的情况,为其设置特殊的评价内容,给予适当的评价语言,并且班主任能够在自己的教学评价中,将品社课的评价内容纳入班级德育评价,班主任也根据科任课教师的意见来全面评价学生,有助学生提高自身价值的认可。

三、转变家长的评价意识,形成有效的家庭教育基础。

与家长及时的沟通十分必要的,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情况,知道孩子成长与进步,使家长知道孩子的点滴进步都是需要被肯定的,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促进其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而不是要他们一定成为谁一样的人。

我们通过家长会不断宣传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教育功能,以及评价的发展趋势,指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家校联系短信平台和电话联系,及时传送孩子变化的信息,逐渐淡化家长对分数的过分关注,让家长们感受到充满自信的学习生活能够极大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鼓励与帮助是孩子逐渐走上健康道路的基础。我还结合孩子特点进行各种比赛,发挥孩子们的特长,使他们在不同层面获得成功,进行隆重的颁奖活动,这引起了学生及家长的极大重视,家长对孩子综合评价的关心是我们的最大收获。

教育教学最需要的是家长的理解与配合,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在倡导综合素质评价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当主动携手家长共同走进孩子的心灵,关注孩子的成长。通过近一个学期的的实践与思考,也感觉到了教学中这种评价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每一节课的设计都有侧重点,教学中教师及时评价语言的科学性、学生互评的可靠性的把握,总结评价的提升是否到位,评价统计时如何节约时间,作为品社学科的教师,需要广泛的学习各方面的知识,完善教学。深刻反思后也要懂得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光是为了上好课,完善教学过程,更多的是要看到我们的教学是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是否为了孩子进入社会做铺垫,那么更为科学的综合性评价,将会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3]劳凯声:《中国教师》,中国教师杂志社

[4]陈家麟:《学校心理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9.四下品社教学设计 篇九

教材分析:

新课程、新理念、新目标,为处在基础教育最前沿的小学教师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大舞台,尤其是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品德教育课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说教为主要形式和以书本为主要内容的封闭模式。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中的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强调了三个重点:让学生学会看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地形的异同,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本课将相关的地理常识的学习与热爱家乡的教育相结合,将地理常识的学习融合在热爱家乡的教育内容之中,努力让这些知识为学生的品德教育服务。使知识成为学生认识家乡,了解家乡的拐杖和载体。同时也让学生在认识家乡的同时,能够掌握相关的地图知识,知道地图上的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课由四个活动版块组成:看地图找家乡、画家乡、认识家乡的地形、找老家。结合学生实际,我设计了《我的家乡在哪里——重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初次接触地图,初次涉及地理知识的学习,不能将学习要求提得过高,因此学生只要知道“图例、比例尺、方向”是地图特有的语言,能借助地图找到家乡——重庆,了解与重庆相邻的省份就行了。教法设计:

在本课的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的要求,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互动教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具有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意义的活动构建过程。在教学设计中创设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活动,使社会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交往,多维互动,师生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交流、沟通、启发、补充。

2、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所有教学方式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方式,更是广大教师最擅长的一种方式。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主要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地图知识的教学变得直观,辅助教学。

3、创设情景教学,关注学生通过一个个主题活动让儿童或的情感体验,培养行为习惯,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主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目标:

1、学会看地图,知道“图例、比例尺、方向”是地图特有的语言,能借助地图找到家乡——重庆,了解与重庆相邻的省份。

2、了解重庆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3、培养学生收集、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准备:

1、课前学生自己去了解地图的相关知识。

2、学生收集家乡重庆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孩子们,玩过闯关游戏吧,今天我们就来一个闯关比赛。将全班分成8组,每组答对一题,即可得到一面小红旗,最后得到红旗最多组就是优胜队,有信心闯关成功吗?)

一、认识地图

1、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孩子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吗?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五千年的璀璨文明让它屹立于东方民族之林。今天我们就要从认识地图开始,认识我们的家乡。(板书:地图上看家乡——)

2、认识地图上的图例、比例尺、方向

(1)地图像一幅画,它用自己独特的语言向我们传递着信息。比例尺、图例、方向就是地图特有的语言,是读懂地图的关键。我们一起来了解有关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知识吧!(学生看屏幕读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介绍)

(2)出示图片,认识图例、比例尺、方向,让在地图上找找首都和几个省级行政中心。

二、在地图上认识家乡

1、寻找家乡

(1)就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在滔滔长江的上游,有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山水城市,它是我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这就是我们的家乡——重庆。(板书课题:重庆)

(2)你能在地图上找出家乡——重庆吗?(一个学生上台在地图上找到重庆,其余学生在自己的地图上找并涂上颜色)

2、描画家乡

(1)人们都说中国的版图像一只雄鸡,重庆的版图又像什么呢?(师画重庆轮廓图,生谈)

(2)看来每个人对家乡都有自己的看法。让我们一起进入第一关:精描细画。游戏规则:参照地图,用彩笔画出重庆轮廓图,并涂上颜色。[课件](3)(学生画图,展示)大家画得很认真,同桌看看,画得像不像。不像也没关系,把家乡的模样牢牢地记在心里才是最重要的。

3、了解与重庆相邻的省份

(1)与重庆相邻的共有五个省份,西面:四川;北面:陕西;东面:湖北、湖南;南面:贵州。(学生找,师课件出示与重庆相邻的省份)

(2)给你们一分钟,记住它们的名字,记住它们的位置,一起进入第二关:眼疾手快。游戏规则:在拼图板上正确拼出与重庆相邻的省份。[课件](学生拼图、展示)

三、了解家乡

1、一起进入第三关:快问快答。游戏规则:屏幕上出现文字介绍,请快速记忆,然后进入快问快答环节。[课件] 文字介绍:重庆简称“渝”,地处四川盆地,土地宽广,幅员辽阔,面积8.24万平方千米。重庆境内有两条江:长江和嘉陵江,著名的朝天门码头地处两江汇合处。重庆辖15个区、4个县级市、21个县(自治县),是中国目前行

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位最多的特大型城市。重庆人口有3100多万。“023”是重庆的区号。

快问快答:(1)重庆简称。

(2)重庆的土地面积是 万平方千米。

(3)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位最多的特大型城市是。

(4)重庆拥有 万人口。

(5)重庆的区号是。

(6)重庆境内的两条江是 和。

(7)重庆地处 盆地。

(8)重庆的 码头地处两江汇合处。

2、欣赏重庆

山是一座城,城是一座山。美丽的重庆,浮在两江上,耸立大山间。让我们随着一段短片走进重庆、走进生我们养我们的家乡。(播放短片)

3、我当小导游介绍重庆

如果老师是一名初次来到重庆的外地游客,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请你当当小导游,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重庆吧!(学生交流、介绍)

4、总结:重庆不愧为一座大气磅礴的“山水之城”,时尚韵律的“动感之城”,热情奔放的“激情之城”,朝气勃勃的“青春之城”。直辖后的重庆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一个重庆人都为之振奋,为之骄傲。但这仅仅是起步,重庆的明天是美好的,而美好的明天不是等来的,作为明天家乡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孩子们,你准备好了吗?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

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

1、我知道,在课余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夸夸咱们柘荣美。同学们,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吧!

2、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交流。教师梳理、归纳。(家乡风光美 家乡人也美)

3、齐读课题。

4、课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的确,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同时教学面向学生实际,加强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课堂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二、展家乡美、酝酿情感

(一)展示作品

1.师:同学们,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展示,每个同学都介绍介绍自己的作品,然后组内推荐一件你们认为最棒的作品,向全班同学展示。

2、小组内展示、交流,师巡视,相机指导。

3、请各组展示评选出的作品,小作者介绍,感受家乡的美。

(注重与学生生活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教学内容扩展到学生的生活空间并结合本地区实际,及时丰富、充实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二)猜景点,加深学生对家乡景点的了解和认识

1、师:孩子们,你们用自己的方式展现了你眼中的家乡美景。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来你们能不能快速答出这是家乡的哪些景点。(师点击逐一播放图片,生抢答)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

3、把这四处景点根据你的喜爱程度来排排序,并说说你的原因。(生把图片排序,抽生回答各自排序的理由,并为自己喜爱的地方在自制地图上贴小红旗)

4、学生介绍其他自己喜爱的景点。(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认为家乡美的地方,生每说一处景,就在自制地图上贴一面小红旗)

5.师:同学们,你们可个个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呀!不说不知道,一说可吓一跳(看自制地图)。看你们贴的小红旗,就知道我们家乡处处有美景,处处是美景。正因为这样,我们县近日就正在创建(生答:全国文明县城)。

6、教师小结:说到这儿,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少年,为家乡的创优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到柘荣来欣赏我们家乡美丽的山山水水。

7、当小导游按顺序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点。

(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获取对家乡美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得到有价值的结论。)

(三)欣赏风光片,进一步感受家乡的美

1、播放剪辑的一段家乡风光片,让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说感受。

3、为自己喜欢的景点或家乡全景说句广告词。

(活 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因此,在课程实施中,重视指导学生活动,让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知道家乡的美不仅构建在了解家乡风光秀丽、景色迷人,更要进一步挖掘家乡的风土人情、文化底蕴、地域特色。唯有如此,才能升华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说家乡人、迸发情感

1、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古今家乡名人的资料。

2、分组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学生简单分类如:艺术名人、文化名人、劳动名人等。

4、教师补充家乡名人。

5、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教师相机板书:硕果累累 默默耕耘 人杰地灵)

6、制作家乡名人“光荣簿”。

(学生是具有情感、个性的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把思品课“明理”、“导行”的重要任务贯穿到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四、家乡更好、升华情感

1、想一想:我是柘荣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请你为家乡的未来描绘美好蓝图,可以写一写、画一画,也可以唱一唱。)

2、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3、教师小结:昨天,家乡历尽苦难,饱经风霜;今天,人们用勤劳的双手!

建设美丽的家乡;明天,你们是建设的主力军,相信你们会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

10.品社《我上学了》教学案例 篇十

一、说课

1、教材

《我当小学生》是本册教材的起始单元,《我上学了》又是这一单元中的首篇课文,这篇课文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认识与喜爱程度。为了帮助刚踏进校门的新生,从幼儿园小朋友至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从以玩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到以学习为主的小学生活的平稳过渡,教材从参观校园,熟悉学校环境和设施入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了,已经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小学生了。

2、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刚踏进校门,对他们来说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对老师、对同学、对校园、对这门课程都充满了好奇。老师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创造一个轻松、愉快、和谐、开放的课程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教学目标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各种教学手段、方法来完成教学目标:

一、采用比较的方法,感受到长大的喜悦;

二、采用参观介绍的形式,来熟悉校园环境和设施;

三、采用制作卡片的方法,知道自己所在学校的方位、地址、联系电话;

四、采用汇报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领会父母对自己当好小学生的期望;

六、采用读、编儿歌的形式,体会到上学的快乐;

七、采用看照片,听介绍的形式,初步知道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从而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

4、教法

由于新生年龄较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在选择教法时,我们贯彻了直观性教学原则,注重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谈谈、看看、说说、想想、做做中主动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习得新知,明白道理。

5、学法

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各种活动中,通过看、听、说、做,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并升华自己的情感,为自己成为一名小学生而自豪。

6、过程(实施)

这一课我设计了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设计了五个版块,主要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通过对比照片、参观校园、制作标签等教学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一:开门见山直接了地引出课题,让学生齐声喊一喊“我上学了”即节省教学时间,又能让学生感受到上学的快乐与自豪。

活动二:对比照片这个活动,主要让学生比较上学前与上学后的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人的模样、衣着的变化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三方面入手进行观察,从而感受到长大的喜悦,从课一开始就树立“我是小学生”的概念。

活动三:参观校园这一环节,教师可先让学生说一说你已经看到了哪些地方?交流好以后,再明确地提出参观要求,如保持安静,记住我们常去的地方等,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参观。在介绍学校设施、设备时教师可提醒学生要爱护公物,文明使用,做学校的小主人。

活动四:互相介绍是在学生参观好校园以后进行的,可全班交流也可小组进行。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参观的效果,加深了学生对校园的了解,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为下一个环节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学校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在制作树形标签时,考虑到刚入学的学生还不会正确书写,所以我事先打印好了校名、地址,学生只要把它贴在正确的位置上就可以了,降低了制作难度。

活动五:是课后作业,既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学校,实际上还是在复习和巩固学生对学校的认识,然后由父母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再反馈给老师。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聆听故事,表演儿歌等教学活动中感受老师的亲切,学校的可爱,上学的快乐。同时通过观看照片来了解不同地区的学校,激发学生珍惜现在的生活。

二、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长大的喜悦;

(2)领会父母对自己当好小学生的期望。

(3)知道自己所在学校的方位、地址、联系电话,初步熟悉学校的环境和设施。

(4)感受老师的亲切,学校的可受,上学的快乐。

(5)初步知道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

2、教学重点:

熟悉学校环境,体会上学的快乐。

3、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粘贴自己刚进幼儿园时拍的照片和最近拍的照片

4、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活动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背上了新书包,来到了崭新的校园,心里高兴吗?

让我们一起来自豪地说一声:我上学了

2、齐读课题:

1、我上学了

活动二:比较照片,体会长大

1、出示教材中的两张照片,比较这两张照片的不同;

2、学生交流,从模样、衣着、生活环境等方面;

3、今天,小朋友也带来了自己刚进幼儿园时和最近拍的照片,我们把它们贴在纸上。

4、小组交流,找找自己的变化,说说伙伴的变化。

5、看了照片你觉得高兴吗?为什么?

6、小结:看了你们的照片,听了你们的介绍,老师确实觉得你们长大了,真为你们高兴。

活动三:参观校园,熟悉环境

1、师:幼儿园的生活和我们小学的生活有很大的区别,校园环境也完全不一样,现在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熟悉我们的校园。

2、老师带学生参观校园,并作相应的介绍。

要求:(1)参观时保持安静,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

(2)记住我们经常要去的地方,如:办公室、大队部、电脑房、操场、图书室等。

活动四:巩固认识

1、逐幅出示图,让学生交流:这是什么地方?在哪儿能找到它?它有什么用?

2、你还过去哪些地方?请你说一说。

3、你能说出我们学校的校名、地址和电话号码吗?

出示:校名:六师二附小

地址:浦东大道1797号

电话:58851733

4、学生填写树形标签,制作卡片

活动五:课后活动,延伸教学

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课时

活动一:聆听故事,领会期望

1、教师讲述丁丁上学的故事,边讲边提问:

(1)上学前,丁丁会有什么问题问爸爸妈妈?

(2)妈妈为丁丁准备了什么学习用品?

(3)爸爸又是怎么嘱咐丁丁的?

2、丁丁的爸爸、妈妈希望丁丁好好学知识,学本领。那么你的爸爸、妈妈在上学前为你准备了什么?对你说了些什么呢?

3、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进行交流

活动二:表演儿歌,抒发情感

1、出示教材中的儿歌,全体朗读;

2、小组合作,续编儿歌,写几句自己想说的话;

3、展示各小组补充改写的儿歌,并交流朗读。

活动三:拓展视野,珍惜学习

1、我们这所学校经过近几年的改善,我们的教学设施越来越完善,有美丽的校园,有漂亮的教学大楼,有崭新的操场、电脑房,可是还有些小朋友生活在山区、牧区,他们的学校又是怎样的呢?

2、看图片,听介绍,了解各种各样的小学

城市小学,山区小学,帐篷小学,水上小学

3、山区小学、水上小学的小朋友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这么好的学习条件,好好学习。

三、教学反思:

11.品社教学质量 篇十一

一、学生作品引入品社课教学的必要性

第一,学生作品是把儿童生活转化成课程内容的桥梁。“回归生活世界”是品社课的课程理念之一,它具有双重内涵。内涵一,鲁洁教授指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理念确立之初,主要从出发点的角度去思考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即课程内容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世界,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更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内涵二,使学生通过课程学到的一切能回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李季湄教授的《生活的课程成就成长》一文中说,课程与教材是由儿童生活世界转化而来,课程和教材又要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学生作品便是通往儿童世界,使儿童世界与课程内容相互转化的桥梁。

第二,学生作品是连接或^世界与儿童世界的纽带。回归儿童生活,并不是儿童生活原原本本地再现,而是要通过筛选,撷取一些具有教育价值的部分作为提升学生认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资源,这些素材便来源于学生各种作品中。当学生通过调查、访问、探究、体验、感悟等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获得生活需要的技能并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他们就会从内心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这样基于儿童生活经验和学习需要的课堂教学资源才能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

第三,学生作品是训练学科能力的载体。首先,以单元为单位的作品设计有利于保持完整性,让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学习经验,形成看问题的整体视野,有利于学生将单元内容形成科学的知识框架,提炼核心概念。更重要的是,能全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其次,作为单元进行设计,往上能够较好地关照课程整体目标和知识结构,往下可以合理协调课时之间的教学逻辑,教师获得操控教学时空资源的较大自由度和优化教学方法的可能性。通过利用各种学习工具,持续不断地培养学科某一能力点的提升。

二、学生作品在品社课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是把学生作品用在创设隋境上,生活再现,产生共鸣。通常学生在进行新事物学习时,脑中会产生学与不学的矛盾。如果能找到与原来所学知识的联系,他会选择学,否则就会不愿意学。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因此,我把学生平时各个学科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作品进行收集,并在上课初始呈现出来,使学生感受到“我是在研究我自己的生活”。

例如,执教《我会学了》一课时,我就收集了学生语文课学习过程中呈现的作品。有的是学生的预习本,有的是语文书的课文学习中留下的圈点批画,还有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留下的各种痕迹。这些自然形成的材料也是学生学习的成果,是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不经意地保留下来的,特别是在保留学习过程的同时,作品更不带任何成人色彩。这些平时司空见惯的事物,在学生看来是那么有亲切感,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其产生愿意学的强烈愿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是将学生作品用在能力训练点上,工具参与,提升生活。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教师应以形象思维为支撑,帮助学生度过这段特殊时期。

利用活动材料形成的作品应用。学生的说、画、写都是思维外化的表现,那么利用贴一贴、剪一剪的方式呈现的学生作品就能较为全面地展现学生思维的过程。这对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考虑问题的思维过程都起到促进作用。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的学习圈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是尊重“学习风格”的差异。他认为,由于每个人的内在性格、气质的差异性,以及生活经验、教育知识背景的差异性,导致了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风格不一致。这些不同的学习风格之间有一定的互补性。我在《我会学了》一课中,在解决学习方法要相互借鉴的论述时,借助智慧树方式,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常用的有效学习方法写在一种颜色的树叶上,并把叶子贴在智慧树上。在与伙伴交流之后,把伙伴的好方法和自己愿意尝试的方法也写在一种颜色的叶子上,贴到智慧树上。这样,整个智慧树呈现出的是学生脑海中存有的学习方法的外化呈现,将思维外化,使得学生能够很清楚、直观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思。

利用思维工具形成的作品应用。品社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社会环境、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家庭、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等不同社会领域中的因素。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需要通过与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实现。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感悟到:学生的能力提升需要必要的思维工具参与其中;另外,如果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存在联系,那么学习起来就不困难。因此,我在帮助学生理解一些不容易建立起联系的内容时,就会采用思维导图工具。思维导图能有效影响思维抽象活动,延伸思维深度,把抽象思维过程具体可视化。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如我执教《大家庭中你我他》一课时,三年级小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品社课。因此在解决“你我他相互联系”的问题时,我使用思维导图工具呈现作品。首先,我发给学生每个小组多张电子图片,每一张图片上用图示的方式呈现了行业特点,以及行业生产的原材料和产品。其次,每个小组在讨论他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时,学生会利用笔记本电脑的电子白板软件,将图片进行拖拽、组合、连线。最后,组成一副思维导图,学生从中看到他们之间相互的联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学习圈理论认为,要重视学习者相互启发、分享知识的过程。新课标也倡导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合作。学生对同一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在思想碰撞中知识便得以增长;同时,思想的汲取与交换也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并使之产生更丰富的思想。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既建立在当今社会对个体发展需求的重视上,也建立在对当今少年儿童内心世界所存在的期待、愿望的关注上。

此外,作品任务的设计非常重要,因为作品的内容、呈现方式、制作的时段等都会影响课堂上使用的效果。如有时会出现问题单一、作品单一的情况,很显然是任务中问题提出的准确性、开放性出现了问题。在今后进一步的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会继续探索和完善。

12.五年级品社教学计划 篇十二

一.指导思想

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纲要”的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追求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的经验、体验、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二.基本情况概述

我班共有学生29人,学生来自农村务农家庭,家庭条件不均衡,有的属于低保收入家庭,因此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均较差,许多孩子的身上有不讲卫生、说粗话脏话甚至打架的陋习。家长的文明习惯和文明程度也较低。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每月定期召开教研组活动,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

四.方法和措施

1.教师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对课程标准进行“温故知新”,及时将教改精神与教学

实践相结合,并做好摘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网上学习,及时了解最新教学动态和信息。

2、能按计划备课,按时完成授课任务。认真学习教材,分析各班学生的情况,根据各课教材的教育要点,结合教学建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好教学目标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备好课,授好课。

3.重视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能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课堂中新生成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课堂练习的指导,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益。

4.善于走进学生当中,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相统一。

5.定期对学生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整改。同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的督促教育。

6.结合教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中、生活中体验,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培养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创意生活的乐趣,勇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13.六年级品社教学模式 篇十三

一、质疑定标(2-3分钟)

根据课题明确学习主题与内容,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

二、观看视频(3-5分钟)

每一篇教材的第一课时,尽可能提供一些与教学主题和内容有关的视频,丰富学生的形象化体验,唤起学生的相关经验,为新课学习提供一些感性素材。

三、自主学习(5-8分钟)

根据学习目标和质疑问题自学课文,圈圈、划划、填填、写写,将自己的思考和收获标注和记录下来,尽量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四、小组合作(5-8分钟)

按照四人小组开展自学收获的交流与讨论,教师随机参与讨论或咨询,掌握进展。学生的交流不能仅仅是朗读书本上的内容,还要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谈出自己的感想和思考。

五、小组汇报(5分钟)

依次请两个四人小组上台,分别围绕不同的学习目标或问题,对刚才小组内交流和讨论的成果进行汇报和展示,教师与学生进行灵活互动与评价。根据四人小组学生展示的成效基于等级评定,照本宣读的只能“B”,要得“A”的必须要有自己的感想、思考和语言。(汇报形式:读、说、演;汇报层次:了解、感想、思考)

六、轮号发言(5分钟)

每个四人小组的4名学生都有1~4中的某个学号。针对课文提出的重点的情境式问题,教师请每个四人小组的相同学号的学生来回答,对回答的结果进行比较性评价。

七、朗读巩固(3分钟)

对课文中精辟的论述或总结性的语言集体朗读巩固,提高理性认识水平

八、教师总结(2分钟)

围绕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问题,对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九、完成作业(8分钟)

14.舌尖上的品社课 篇十四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体验;课程内容

《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是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三的第二课。这一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感受“土地养育着我们”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精神。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笔者以学生为主体,借助有效媒介开放教材,让“舌尖上的中国”走进品德与社会课,让学生在趣味中感知,在回味中升华,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积累素材,激发趣味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当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过程就是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丰富,各种能力不断提高,知识积累不断增加,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念的过程”。

所以,笔者在上课前,建议学生通过网络等手段收集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本地区的资料,并且启发学生发现和思考自己生活中已有的相关资料,比如,本地春节等传统节日的习俗、本地的居住、饮食习惯和特色等,做好了资料的积累和整理,在家长的协助下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这样,既开放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本章节的学习做好了知识和情绪等方面的良好储备,有利于学生兴致盎然地走进预期的课堂。

二、指导欣赏,初识鲜味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师成为道德认识环境的创设者,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努力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策划的大型系列节目,它火爆银屏,不仅仅是因为展示了中华大地上的饮食文化,具有强烈的震撼效果,更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味觉,以及对美食的无限向往。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的饮食文化,笔者特意精选了《舌尖上的中国》片段,和学生共同欣赏、感受饮食文化的魅力。那是一个欢乐的课堂,孩子们先是惊奇地睁大眼睛,而后是赞不绝口,那激烈的交流宣扬着孩子们对传统饮食的浓厚兴趣,有效地推进了本节课的教学。

三、参与体验,仔细品味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反复提醒教师:“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体验学习正是通过学习者自身的活动获得直接经验的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正确观察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时,继“观赏美食”之后,设计了另一个环节——制作美食。根据教材的安排,笔者也选取了人见人爱的豆腐作为制作对象。首先,让大家畅谈对豆腐这一食品的认识,明白豆腐的原材料、营养价值等;其次,学习教材,把握制作豆腐的工序,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尝试制作豆腐;最后,把各自制作的豆腐带回学校和大家分享。经过这样的体验,学生收获的不仅是知识的经验,更有合作的快乐和浓浓的亲情,效果远在教材本身之外。

四、有效拓展,用心回味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决定了拓展必不可少。在教学中,有效拓展会打开学生的思路,使课本知识得以及时补充,所学知识得以有效巩固。在教学《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这个内容的最后,笔者将该学科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拓展中用心回味,感受“舌尖上的魅力”。具体做法是:(1)回味过程,分享收获。课堂上笔者鼓励学生针对“制作美食”环节进行回味,提炼本次体验式学习的深刻感受,小组内分享收获。由于活动时落实到位,学生体验真切,所以,教室里呈现出畅所欲言的勃勃生机。这个环节,既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又提高了他们小组合作的能力。(2)书写体验,情感升华。如果说“口语交际”打开了学生回味美食的话匣子,而书写体验就是让本次拓展水到渠成。趁着学生高涨的热情,笔者引导学生通过练笔对本章节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他们选取本课学习中感触最深的一个环节写下来。孩子们兴趣盎然,交上来的文章充满尝试的快乐与灵性的光彩,以及对祖国节日文化和饮食文化的热爱和赞美。其中阿×同学写的《我和家人做豆腐》不仅体现了做豆腐的制作工序,而且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被同学们推荐为本次拓展学习的佳作。

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亲近感,回顾《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这一内容的教学,笔者很欣喜地感受到,舌尖上的品德与社会课不仅唤醒了孩子们的味蕾,更打动了他们的心灵。笔者自己在对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深刻体会的同时,还收获了色香味俱全的美妙体验,值得回味。

参考文献:

谭苗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北师大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体现[J].基础教育课程,2015(4).

上一篇:中学美术写生课教学初探下一篇:雾凇优秀教学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