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共8篇)(共8篇)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一
网络交往新空间
1.网络交往──一把锋利的双刃剑
(1)网络的正面作用:了解时事、学习知识、与人沟通、休闲娱乐等。
(2)网络的负面作用:沉迷于网络荒废学业、以及诱惑欺诈、网络成瘾症。
(3)如何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①要以健康的心态把网络作为生活的补充。
②要学会“信息节食”,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诱惑。
③要利用网络解决工作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④要帮助别人解决一些困难,实现人生价值。
二、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
2.如何学会自我保护
(1)网络交往对象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意泄漏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上当受骗。
(2)提高辨别觉察能力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遵守网络规则
(1)网络交往要遵守道德。要语言文明,不辱骂他人;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
(2)上网更要遵守法律。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进行诈骗活动等。
2.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二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 其前身是仪征化纤公司于1981 年创办的职工子弟中学, 1987 年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 学校坚持“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 谨遵“立志、博识、超越”的校训, 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舞台, 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学校的作文教学注重序列化训练, 明确作文的学段目标与训练重点, 避免了随意性;注重学生的互帮互助, 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自改与互批;注重读写结合,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刚性阅读”制度, 强调读书笔记的撰写, 引进“源头活水”。 学校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 近年来, 李泽健、高雅儿、陈静溪等学生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 (初中组) 特等奖或一等奖。
【习作巡诊】
人生剪枝
大家都知道, 果园里的园丁有个重要的工作, 那就是“剪枝”。 剪去过密的、枯黄的枝条, 果树们都显得格外精神干练, 它们不会再过多地把养料浪费在枝条上了。如此一来, 它们便可以一心一意地结果了。
果树需要剪枝, 我们当然也需要。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常常会滋生一些坏习惯和坏毛病, 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于是, 老师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就像园丁一样, 教育着、感染着、熏陶着我们, 帮助我们剪去多余的、长着蛀虫的枝条。经过剪枝的我们才不会浪费养料做无用功, 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所以, 我们要把自己“剪”干净了。
列夫·托尔斯泰是19 世纪伟大的文学家。 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 他曾经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 被学校强制退学。 不过, 他并未因此消沉, 而是不断反思。 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 就会立即改正, 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可是, 有些人的心里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可能都实现的梦想。 为了达到两个目标, 他必须摒除杂念, 艰苦地奋斗, 却总达不到更好的层次。 为什么呢? 世界上没有完美, 你想定要做这一件事情, 就不应该想另一件, 因为西瓜和芝麻不会都给你。如果你想要果树多长些果子, 就得适当剪去妨碍果子生长的枝条。 否则, 果子就会又小又酸。 既想多长好果子, 又想要枝繁叶茂, 这是不可能的。
也有些人没有及时为自己剪枝, 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和遗憾。 秦始皇统一六国, 理应是造福百姓, 却给黎民百姓和华夏文化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增加赋税、焚书坑儒……他听信了奸人之言, 却不听好言劝告, 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秦始皇的下场和托尔斯泰的成功令我们深思。 我明白了, 我们要懂得“剪枝”的学问, 认真地为自己找出不足, 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不自负, 不贪心, 专心致志, 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
我们的人生需要“剪枝”, 保证主干的发展, 不走“歪门邪道”, 不旁逸斜出, 用正确的“姿势”奔向理想。
课前导学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题目出自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部分。 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去, 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 他拿起一根枝条, 说:‘爷爷, 它们长得好好的, 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 ’爷爷说:‘傻孩子, 剪掉它们, 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 确定一个议论中心, 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 写一篇议论文, 题目自拟。
请大家阅读上面的习作, 看一看命题有哪些要求?该习作是否符合写作的要求?同时想一想, 本文存在哪些问题? 哪些地方需要再加工?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交流对材料的理解, 以及课前“初诊”的意见
洪老师:这则作文命题有哪几个要求?小作者的文章做到了吗?
生1:材料中有四大要求:一是根据故事的启示确定写作的中心, 二是联系实际, 三是写一篇议论文, 四是题目自拟, 这篇作文都做到了。
洪老师:不错, 从基本要求来看, 本文没有大的偏差。 作为一篇材料作文, 我们必须首先仔细品读材料, 在对材料的斟酌中找到写作的突破口, 品文悟理, 缘理而发。 对材料主旨的把握往往决定了你的写作思路。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则材料的呢?材料可不可以给我们其他启示?
生2:小作者的文章表达了她的见解:文中的果树象征着人生, 而结出硕大香甜的果实就是人生目标。 为了实现目标, 必须学会 “剪枝”———剪掉那些影响我们成长的坏习惯、 坏毛病或是各种杂念。 不过我以为还可以有更丰富的理解。 比如果子象征远大的理想, 枝条则是为了理想不得不舍弃的东西。 那些枝条可能就象征着分散精力的不良的兴趣爱好。
洪老师:很好, 正如材料所说的“剪掉它们, 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为了实现目标, 我们也应该学会放弃。 不过, 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既不能脱离材料, 又不应完全被材料束缚。 大家认为这篇习作做得如何呢?
生3:我认为材料作文应该能“推而广之”, 小作者主要以托尔斯泰改正错误终成文豪, 以及秦始皇不愿放弃贪念以致国破家亡的悲剧这两个事例, 论证了“人生需要剪枝”的观点。 我认为补充的材料比较得当, 论证有力。
生4: 文章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 更严密, 更有说服力。
洪老师:看来大家已经充分发扬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精神 (生笑) 。 下面, 我们还是来个“批评与自我批评”吧。
生5: 我觉得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我会将文章的论点确定为“学会选择”。果树放弃了多余的枝条, 选择了果树的责任———结果。 好比农民工选择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到都市打拼, 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感动中国” 十大人物之一的藏族人格桑德吉主动申请去大山脚下给门巴族孩子上课, 十三年如一日, 他选择了清贫与奉献…… (掌声)
生6:小作者的论点正确, 但未必是唯一的, 我们在品读材料的时候可以多角度立意。 品文悟理, 每个人的感悟未必相同。我以为果子可以象征一种精神, 如“坚守”, 那么枝条就可能象征“惰性”。
洪老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未必能说服我们, 但这种求异的思维值得赞赏。 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果树真的就是为了结果子吗? 看起来简单的问题, 其实不简单。 从果农的角度看, 结果子固然是目标。 但公园里的桃树每到春天繁花似锦, 不同样是一种美吗? 果农为了让果树多结果子, 选择剪去多余的枝条;公园管理者为了风景, 通过科技手段选择了“精神的繁花”, 放弃了“物质的果实”。 这就像是我们为了学业也许放弃了很多……被放弃的枝条或许也有话说, 当然这未必正确…… (学生沉思) 这些其实是对材料的反思甚至是否定, 可以作为打开思路的另一种尝试, 仅供同学们参考。
2.医学档案:经典文段阅读, 范例分析与对比
语段一: 古代有一个穷人, 饿得快死了, 有人丢给他一碗饭, 说:“嗟, 来食! ” (喂, 来吃! ) 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 不吃这碗饭, 后来就饿死了。 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 传说了千百年, 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 吆喝一声“喂, 来吃! ”, 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 第二步怎样呢?显然, 他不会白白施舍, 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 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 宁可饿死, 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 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摘自吴晗《谈骨气》)
语段二:一个人的脑子, 容量总是有限的。 这方面想得多, 那方面就想得少了。 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好表、 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 (我说的是过多, 并非根本要不得) , 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 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 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 你看我的棉被, 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 我不愿意换。 你再看我的铺板, 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 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 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 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 当然更不是。 鲁迅对青年, 对革命, 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摘自马铁丁《俭以养德》)
洪老师:“品文悟理, 缘理而发”, 从材料中品出的“理”是议论的基础。 为了证明这个“理” (论点) , 就必须利用有效的材料 (论据) 进行严密的论证。 这两段文字给我们哪些启迪呢?
生7:语段一的故事语言精练, 处处突出穷人的“骨气”, 从而有效地论证了观点。叙说故事之后加以分析, 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
生8:语段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有事理有实例, 始终从人的精力的角度, 论述节俭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十分有说服力。
洪老师:对于这篇习作, 在“论据”与“论证”方面有可以再斟酌的地方吗?
生9:我认为秦始皇的例子与“剪枝”没有太大关系。
洪老师:如何修改才能贴近材料、贴近论点呢?
生9: 秦始皇不能及时剪去贪念、权欲, 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生10:也可以换一个材料, 比如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 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情怀。
洪老师: 习作中的托尔斯泰的例子存在不足吗?
生11: 托尔斯泰为何失败又为何成功, 似乎都与“剪枝”无关。 可以联系我们身边的人好高骛远, 目标过多导致失败的例子。
洪老师:“目标过多”说得很准确。一个人有两个目标算多吗? 不一定, 如果能实现的话, 一百个都不多。 反之, 我想“摘下星星” 这样的目标一个也嫌多。 托尔斯泰的例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议论语言不够准确、严密, 而且未能抓住要点。 议论文要求叙述语言言简意赅, 议论语言切中要害。当然, 大家众说纷纭, 可不能迷失自我。我笔写我心, 材料作文重在品文悟理。 自己悟出来的“理”, 表达清楚, 论证精当, 才不是人云亦云, 也更容易说服读者。
【诊疗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 决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立意一般, 但无大错, 个人可以有不同见解;
2. 文章的几则论据未能紧密联系论点, 需要强调“剪枝”———必须剪去的具体内容;
3.论据比较单薄, 可以再充实;
4.着眼细节, 推敲叙述与议论语言, 力求简洁而严谨。
【手到病除】
针对会诊方案, 合作小组交流研究。随后, 师生共同研讨修改。 以下是修改后的习作。
剪枝·人生
也许大家都知道, 果农有个重要的工作, 那就是“剪枝”。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把养料浪费在枝条上。
果树需要剪枝, 我们当然也需要。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 常常会滋生一些坏习惯和坏毛病, 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 于是, 老师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他们就像园丁一样, 教育着、感染着、熏陶着我们, 帮助我们剪去多余的、长着蛀虫的枝条。经过剪枝的我们才不会迷失目标, 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茁壮地成长。 所以, 我们要把自己“剪”干净了。
列夫·托尔斯泰是19 世纪伟大的文学家。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他曾经梦想做军事家、哲学家、外交家, 他热心研究法律, 却又流连于贵族交际圈, 不能自已。 他曾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 被学校强制退学。 不过, 他并未因此消沉, 而是不断反思, 自我“修剪”。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 就立即改正, 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莫泊桑在投到福楼拜门下的时候, 曾自豪地说自己足球、篮球、厨艺、插花无一不精。 福楼拜却告诉他, 必须集中精力, 才能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 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是啊,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心里同时存在着过多的追求, 就必须摒除杂念, 勇敢地剪去不切实际的梦想。 为什么呢?世界上没有完美, 你想要做这一件事情, 就不应该想另一件, 因为西瓜和芝麻不会都给你。 如果你想要果树多长些果子, 就得适当剪去妨碍果子生长的枝条。 否则, 果子则会又小又酸。 既想多长好果子, 又想要枝繁叶茂, 这是不可能的, 正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个道理。
也有些人没有及时为自己剪枝, 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和遗憾。 秦始皇统一六国, 应该算是功在千秋了。 可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 刚刚遭受战火蹂躏的百姓正渴望休养生息, 秦始皇却做起了“千秋万代, 一家天下”的迷梦, 他好大喜功修建阿房宫, 为了蒙昧天下焚书坑儒……他不能及时剪去贪念、权欲, 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托尔斯泰改正缺点、 莫泊桑削减爱好获得成功的故事和秦王朝的悲剧结局令我们深思。 我明白了, 我们要懂得“剪枝”的学问, 明晰目标, 认真地为自己找出不足, 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 不自负, 不贪心, 专心致志, 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
现实生活中那些贪图享乐的人, 一边做“啃老”“月光”族, 一边妄图一步登天, 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 同学们, 人生需要有剪枝的勇气, 这样, 才能保证主干的发展, 不走“歪门邪道”。 让我们用正确的姿态奔向理想吧!
师生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能够从材料出发, 所引材料言简意赅, 得出的结论明确而又能使人信服。 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 尤其是正反对比, 使观点更加鲜明。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 也使得文章的议论有的放矢, 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杏林春暖】
下面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 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 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
品味舍得
刘奕羚
“智慧人生, 品味舍得。 ”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如是说。 这应了一句老话: 有舍才有得。
果农剪枝正是这个道理, 他们剪下一些枝条, 即使于心不忍, 也要为了减少养分的分散而忍痛割爱。最后香甜饱满的果实, 莫不是用部分枝条的舍弃换来的。 果树如此, 人生亦是如此。
人的一生正是一个品味“舍”与“得”的过程。 它像是一棵果树, 会生出优枝, 也会生出劣枝。 它需要修剪, 需要除去无用、多余的枝杈, 需要聚集精华结出丰硕的果实。若是一味地追求数量的多, 做出不理智的怜惜, 一根枝条也不舍抛下, 最后只能结出小而青、酸而涩的果子, 到底是白忙一场。
人的一生需要面对无数的选择。 你得到财富, 或许会牺牲健康。 你收获事业, 或许需放弃爱情。 在一时的安逸和未来的精彩中你将如何抉择? 在个人利益和集体荣誉中你又会放弃哪个?在人生的分岔路口, 谁能总是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分清轻重, 做出正确的选择, 这才是舍弃的智慧。
“我放不下, 舍不得啊! ”这是影视作品中常有的悲伤台词。 然而生命中又有何放不下? 若你犹豫再三, 终究是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若你不肯放弃, 最后负担越来越重, 只能止步不前;也许你双手紧攥的, 末了竟是一把流沙, 从指缝泻去, 终将一无所有。
热气球抛了沙袋才能飞得更高, 船减少负重才能行得更快, 人卸下包袱才能走得更远。 只有学会“剪枝”, 才能真正得到, 才能欣赏这世间的旖旎风光。
我爱每一片绿叶
洪国成
据说果农为了防止果树过多的枝条分散营养和水分, 为了让果树多结果实, 常常会剪除冗枝。 我不是农民, 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但想来是正确的。 果农种植果树, 其目的就是为了结出既大又多的甜美果实, 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从这点出发, 果农的做法不仅无可厚非, 甚至还是一种智慧, 有那么一点壮士断腕的味道。
然而, 细细想来, 道理似乎并非如此简单。 这中间还包含目标定位, 以及价值取向的问题。
果树真的就是为了结果实吗? 被剪去的枝条真的一无是处吗? 请看公园里的桃树, 花枝摇曳, 娇柔艳丽, 引得游客或拍照留念, 或徜徉流连。 那里的桃树可曾见过硕果累累? 果农为了结果子可以放弃多余的枝条;公园管理者为了风景, 通过科技手段选择了“精神的繁花”, 放弃了“物质的果实”。 这就是不同的目标定位而产生的不同的取舍。
再举国人熟知的银杏树为例。 它不仅可以结出富有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的果实, 还会因为满枝金黄的秋叶而蔚为风景。 同时, 也许你不知道, 银杏树还是造纸的上等原料, 抗风沙、减噪音的功臣。 不同的价值取向或许会使人们对同一棵果树产生不同的态度。 这样看来, 剪枝也并非必做的功课。
枝条或许原本想着花枝招展, 供人赏鉴;或许渴望叶茂成荫, 方便路人;又或者它也曾做过硕果累累的梦———谁能说它注定不能结果呢? 然而一剪之下, 枝条原有的芳香梦、绿荫梦、硕果梦就此魂断! 多么可悲的弃枝啊! 只是因为人们对目标定位的单一、对成功内涵理解的狭隘, 就丧失了存在的权利、奋斗的机会。
由此, 我想到了人, 想到了教育。 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丰富多样的, 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千差万别的, 然而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的“尺子”, 却往往是单一的。 学业成绩成了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判断标准。 果农为了果实, 剪去了看似“没有前途”的枝条;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为了升学率, “剪去”“没有前途”的学生吗?
有一幅很有趣的漫画:幼儿园入学时, 校门口的孩子的脑袋有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中学毕业后走出校门的孩子, 头全是圆形的了。 是什么力量让孩子由各具特色到整齐划一的呢? 原因不说自明:依然是园丁 (更有社会) 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的问题。
一个班级想来有人学业优秀, 有人擅长音乐, 有人体育突出, 也许还有虽没有特长, 但品德高尚、劳动积极的学生。 如果只有一把衡量的尺子, 那么, 优秀的只是少数人;但如果多一些尺子, 就会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认可和发展的机会。 正如果树的使命未必是结果子, 学生也未必都要成为学者。社会还需要音乐、体育人才, 还需要勤勉踏实的普通劳动者。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准则。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 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 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如果你爱教育, 就请爱每一个学生;如果你爱绿树, 请谨慎地举起你手中的“剪刀”, 多给“枝条”一点成功的机会!
3.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三
通过合作学习《绿叶的声音》,掌握本专题所选诗文鉴赏的一般方法。
重点预设:
1.感悟诗歌情感之美;
2.想象诗歌画面之美;
3.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一、导入
师:在走进课文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两幅图画。
师:(出示两幅图片——火红的枫叶和热情的白杨树叶)请大家任选两幅图画中的一幅,扣住枫叶和白杨树的特点,为它配上贴切的标题,可以用一个词、一个短语、一句诗、一句话。
生活动1分钟。
师选择两三位同学说答案。
生交流(老师适当鼓励性点评:很有想象力、情商挺高、抓住了叶子颜色之美、发现了叶子的形状特征等)。
师:老师也为两幅画面配了题目,点击(“晓来谁染霜林醉”,“掌声”)。请大家揣摩一下:老师选配的两个标题跟同学们的有什么不一样?
生适当讨论。
师:谢谢大家的理解。老师配的这两个题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除了抓住枫叶和白杨树叶的颜色和形状特征,还附着上了情感和想象,这就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师: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刚才我们从图画中欣赏到了诗情,下面我们一起随诗人青勃去倾听《绿叶的声音》,在诗歌中寻找图画美。
二、过程
(一)初读“叶”之美
师:请大家齐声朗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再请大家选择《绿叶的声音》中的一两个片段,仔细揣摩,共同探讨,怎样才能读好这首诗。
生合作后,推荐代表交流朗读,师生共评。
师范读。
(二)感悟“叶”之美
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请大家交流讨论:从《绿叶的声音》这首诗的不同片段中,你感悟到诗人心中的情了吗?选择一两段说说(请学生写理解片段)。
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点)
师总结:我们从月夜的叶笛里,听出了思念,听出了幽远;从梧桐叶上的诗句里解读出清静或寂寞哀愁;从白杨树的掌声里,听出了生活的激情……这些不就是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美吗?
(三)想像“叶”之美
师: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说过:“诗歌就像图画。”现在请大家自己创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
教师结合《绿叶的声音》指导想象方法。
1.咀嚼文字,展开想象
举“白天她捻拨阳光的金丝”的例子,学生先说,老师示范。
2.调动生活、知识积累,展开想象
教师示范“青冢上对于美的思念”这一句由知识积累到想象的过程。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将头脑中想象到的画面用文字描绘出来,完成后小组交流,将小组内写得最好的推荐给大家。
师:刚才,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我们从情感和想象两个角度去感受“叶”之美。其实,“叶”的情感和想象之美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再读“叶”之美
生大声激情自由朗读。
师生合作朗读。
师总结:读到这里,大家已经很清楚了,这首诗借助叶的形象,融入自己的情感、发挥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美的感悟。
(点击课件,显示本专题选文共同特征)
本专题其他诗文也都是借助叶的形象,抒发了情感,生发想象,表达了古今中外文学家们心中的美。
(五)合作探究:读出美、感悟美、想象美
古诗《红叶题诗》
围绕话题:
1.读出情感。
2.借“红叶”表达什么情感?
3.根据诗句写一个简短的想象片段。
(六)布置作业
课后多方面收集资料,合作学习本专题其他几篇诗文。
三、结束语
罗丹曾经说:“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大家从这普通的叶子里发现更多的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倾听《绿叶的声音》教后记:
《叶》是苏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个专题,这个专题选编了8篇古今中外写叶的诗文,都是用文学的笔法写叶,通过“叶”抒发情感、传达哲思,从不同角度,表达了对生活中“美”的理解和感悟。
笔者希望通过教读其中一首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和一首古体诗《红叶题诗》让学生了解本专题的选文特点,进而掌握学习这一专题的方法。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感悟诗歌的情感之美;与自我心灵对话,调动生活积累,想象诗歌画面之美;通过朗读表达诗歌所蕴涵的美。
在整体构思和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以下理念:
(一)与学生平等对话
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彰显。在“感悟”和“美读”这两个主题环节中,给出示范,让学生在朗读和理解时有章可循,而不是泛泛而谈导致课堂的无序和低效。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参与到其中去,倾听学生、激励学生,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激情。
(二)合作探究
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资源,教者引导组织得当,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启发、激励,摩擦并迸发出耀眼的思维火花。课前预习时,鼓励学生自由组合,组建学习小组;课堂上,围绕各小组组长展开讨论,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调动学生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真正走进诗歌
诗歌很美,但是理解相对较难。要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联系学生的生活、调动积累就显得尤其重要。这节课,主体构思是由画入诗、再由诗到画,紧扣“美”,引导学生去感受、想象、表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联想自己学过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体验,进而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吟咏美读
对诗歌之“美”的感悟,离不开美读。由初读,到范读,到品读,到再读,到合作朗读,笔者希望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提升,在读中想象,构成课堂的亮点。从实施看,学生从初读到再读,进步明显,但因为对现场设备和氛围估计不足,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效果。
作为一堂观摩课,在备课的过程中,笔者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落实预期目标,展示教学效果,对教学中的生成效应没有作过多期待,说明笔者对课堂驾驭能力还没有充分的信心,这将是笔者以后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努力的方向。
点评:
关于“叶”的话题,纷繁复杂,《叶》专题选择了古今中外诗文达8篇之多,或抒情、或议论、或叙事,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本专题的教学,难度很大。本教案巧妙地选择了突破口——用文艺性笔调扣“叶”写生活中的“美”,发现并利用了文本的最大价值,为学生学习开辟了一条捷径。
从构思看,本教案选择一古一今两首诗歌作引子,教给学生学法,是“授人以渔”之举,并将学习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整节课紧扣“叶”之美,激发学生感受、发现、创造生活中的美,是语文学习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教学环节由画入诗、由诗到画,过渡圆润自如;对诗歌的赏析由诵读、到感受、到想象、到创造,符合诗歌解读基本规律,引导学生与作者、与作品、与自己心灵对话。
从学法看,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并保持积极思考,这一点与新课标的精神是吻合的。
从教法看,教师朗读和解读示范,是积极有效的,不流于形式,将教师在课堂引导组织上的主体性充分彰显出来。
4.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全解 篇四
1.七律·长征·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等闲:平常、寻常。
腾细浪:像小波浪一样地翻腾。云崖(yá):高耸入云的山崖。崖,山石的陡立的侧面。
颜:脸,脸上的表情。
2.作家作品
毛泽东,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3.背景链接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七律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二、文章脉络
首联:高度概括长征精神。颔联:表现红军的高大形象。
颈联:抒发红军战士的豪情状态。尾联:写长征的最后历程。
三、写作方法
1.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①正确处理个别与一般的关系,再现红军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史实。②正确处理叙事和抒情的关系,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夸张手法的巧用,也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
四、问题探究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性?这首诗的形象性体现在哪里?
诗要用形象思维。形象是一种饱含着某种思想感情的极富感染力的具象和境界,能够使读者沉浸其中,不由自主地喜爱它、欣赏它,从而获得感情上的熏陶、精神上的滋养成及美的享受。
《七律 长征》中作者用一系列形象化的诗句,勾勒了一幅幅画面,表现了长征的艰难困苦。使人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既渲染了长征途中极端的艰难险阴阻,也表现了 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大无畏的壮志豪情。
2.试分析“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中体现的艺术手法。
这一联既是写山,也是写红军对山的征服。五岭、乌蒙本是客观的存在物,但当它们进入诗人的视野,也就成
了审美的对象。所以它们不再是单纯的山,而是被感情化了的对象。“逶迤”、“磅礴”极言山之高大绵亘,这是红军也是诗人心中的山,极大和极小正是诗人对山的感知,这里重在小而不在大,愈大则愈显红军长征之难;愈大则愈显红军之勇敢,重在小则突出了红军对困难的藐视。通过两组极大与极小的对立关系,诗人充分
地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从艺术手法上说,这是夸张和对比。写山是明线,写红军是暗线,动静结合,明暗结合,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3.怎样理解这首诗中的中心句?
中心句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句话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意思,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这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灵魂。“不怕”二字是全诗的诗眼,“只等闲”强化、重申了“不怕”;“远征难”包举了这一段非凡的历史过程,“万水千山”则概写了“难”的内外蕴涵。这一联如高山坠石,滚滚而下,牵动着全篇,也笼罩着全诗。“只”加强了坚定的语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对红军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作了突出和强调,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首联是全诗的总领,以下三联则紧扣首联展开,所以本诗的中心句也应是此句。
【练习解答】
一 《七律 长征》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在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请你各用一句话把每幅图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并选其中最喜欢的一幅说说感受。
解答:关于这首诗展示的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威武雄壮的“画图”有哪几幅,可以有多种答案,“课文简析”中在分析“这首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时,提供了两种答案,关键要能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对这首诗叙述的典型场景和史实进行恰当的概括,具体文字的表述可以多样化。
谈自己最喜欢的一幅图,可以结合具体的诗句,从对典型场院景和事例(史实)的描述,对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藐视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感情等方面来谈自己的体会。
二 朗读诗句,讨论问题。
1.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的“逶迤”、乌蒙的“磅礴”和“腾细浪”、“走泥丸”合在一起说,你觉得相矛盾吗?为什么?
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5年10月,红军第二方面军、第四方面军正在行军途中,还没有越过岷山,这是历史事实。那作者又为什么要在诗中把它说成是“三军过后”?
解答:1.把它们合在一起说看似矛盾,其实是一种反衬手法,作者把绵延不断的五岭和巍峨高大的乌蒙分别比做“细浪”和“泥丸”,极言其小,是为了突出表现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高大形象和伟大气魄。
2.这是因为作者坚信红
二、红四方面军能战胜天险、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粉碎张国焘 的阴谋分裂活动,完成长征的任务,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从而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红
二、红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无比信任。
三 课外查找毛泽不评述长征的文章和描绘长征的诗词不达意,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短文,在班内进行交流。
解答:可参阅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的报告》、《毛以东诗词集》等,在此基础上,拓宽阅读面,浏览分析、评价、鉴赏毛泽东诗词的论集、专著,如《毛泽东诗词鉴赏》、《毛泽东诗词探索》、《毛泽东和诗》、《毛泽东的诗词艺术》等。在博览的基础上选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选题角度可以小一些),写一篇短文。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要人云亦云;要有理有据,不要泛泛而谈。
四 背诵并用规范的正楷钢笔字抄写这首诗。解答:背诵时要去掉“背书腔”,要有感情,要抑扬顿挫。用正楷抄写这首诗,不可潦草马虎。
2.《长征组歌》二首·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重兵:力量雄厚的军队。压(yā):逼近。境:边境。
天险:天然的险要地方。弃甲:义同“丢盔弃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茫茫:没有边际看不清楚。炊:烧火煮熟食物。
千锤百炼:这里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毯(tǎn):毯子。
扎营盘:即扎营,军队安营驻扎。扎,驻扎。营盘,军营。于:比
2.作家作品
萧华(1916—1985),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四军的团政委、总政治部青年部长、少共国际师政委。长征中任第一军团组织部长、第二师政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共第八、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
1965年,他抱病写作完成了12首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同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择其10首谱成《长征组歌》。为了写好这部作品,曲作者们重走长征路,采集长征沿途的民间音乐和红军传统歌曲,以通俗的音乐语言和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而生动地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图景,展示了人民军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四渡赤水出奇兵》这首领唱合唱歌曲采用云南民歌的音调,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表现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乐观自豪情绪。《过雪山草地》这首由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四部合唱曲,它的音乐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音调较为低沉,具有描绘性质;第二部分激昂慷慨,音调上扬,抒发了红军官兵的革命豪情。
3.背景链接
《长征组歌》创作于1964年10月。长征时被誉为“红小鬼”的萧华将军,选取了12个 最有代表性的经典事件,以意境深刻而又通俗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由12段诗融合的长征组诗《红军不怕远征难》。1965年8月1日,由战友歌舞团作曲家晨耕、生茂、唐轲、遇秋等谱曲,著名指挥家唐江指挥的《长征组歌》,在北京民族宫礼堂首演后,立刻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长征组歌》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一时间《长征组歌》成了全国人民竞相学唱的对象,《四渡赤水出奇兵》、《过雪山草地》等唱段在民间迅速流行开来。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四渡赤水出奇兵》
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表现了红军战士在艰难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赞扬了毛主席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过雪山草地》
这首歌词描写了红军战士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惊世壮举,表现了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二、文章脉络(略)
三、写作方法
《四渡赤水出奇兵》
1.歌词长短相间,适当反复,语言高度概括,巧用“解”、“出”、“临”、“逼”、“赶”、“袭”等动词,富有气势,饱含深情,充分表现了红军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2.运用贴切的比喻,生动地表现了红军克敌制胜的原因。
《过雪山草地》
歌词句式相对整齐,结构层次分明,内容由表及里,恰当运用拟人、对偶修辞方法,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高尚的革命情操。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长征组歌》所歌颂的主题?
《长征组歌》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和指挥下,历尽艰险、不屈不挠、英勇作战、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颂扬了中国革命史中具有传奇性的壮丽史诗,气势磅礴,感人肺腑。
2.《长征组歌》的艺术魅力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长征组歌》以深刻凝炼的词汇,清新动人的优美曲调,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艺术形式,打动了一代革命者的心。
《长征组歌》将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场面紧紧相扣,把红军走过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激荡人心的音乐旋律将红军长征的壮阔场景表现出来,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练习解答】
一 这两首歌词对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叙述十分简练。课后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向家人描绘红军四渡赤水或过雪山草地的精彩片段。
解答:课后收集红军四渡赤水、过雪山草地的资料,可以是长征回忆录,如《红旗飘飘》、《星火燎原》,可以是毛泽东的传记、评介,如《毛泽东故事100则》(卢弘主编,安微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三产业版)、《回忆毛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9月北京第1版),可以是影像资料,如中央电视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而播出的电视连续剧《长征》(重点收视第11—15集),收看音乐艺术片《长征组歌》。
在描绘精彩片段时,要求同学尊重原作,尊重历史真实,不要任意发挥夸大;结合对歌词内容的理解,体会歌词表现形式的特点。
二 歌词为了凸现主题,往往有中心句。你能看出这两首歌词的中心句吗?说说你的理由。解答:《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是“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过雪山草地》的中心句是“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或“革命理想高于天”)。
可以从中心句一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它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结句)、它在表达中心意思方面的作用以及这首歌词与《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的主旨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
三 人们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你对这话怎么理解?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呢?各人谈谈自己的看法。
解答:说改革开放是一次新长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处于历史转折时期,二是气势宏伟壮丽,三是任重道远,四是影响深广。
当前应怎样发扬长征精神,可以从大处着眼,面对强敌时,必须发扬长征精神,审时度势,正确决策,一往无前,也可以联系本地经济文化建设实际来谈,还可以联系本人实际来谈体会。
四 背诵课文,学唱《长征组歌》。
3.老山界·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越城岭:“五岭”之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和湖南省边境。满望:十分希望。
纵队:军队编制单位之一。相当于军。惊惶:惊慌。
苛(kē)捐杂税:指繁重的捐税。生平:有生以来;平生。
简直:副词。表示完全如此。峭壁:陡直的山崖。打颤(zhàn):同“打战”,发抖。矗(chù)立:耸立,高高地直立。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句,若表示反复思考,则用“琢磨”)细切:细微,细小。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
无论如何:不管怎么样,表示不管条件怎样变化,其结果始终不变。所谓:所说的。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匹(pǐ):量词。用于马、骡等。索性:副词。表示直截了当;干脆。落(là):因为跟不上而被丢在后面。
军团:我国红军时期相当于集团军的编制单位。某些国家的军团相当于我国的军。灌输:输送,传授。景致:风景。
2.作家作品
陆定一(1906—1996),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江苏无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27年起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后任红军部政治部宣传部长。建国后,是中共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十二、十三届中顾委常委。
3.背景链接
中央红军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到1935年10月结束,是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争取北上抗日而进行战略大转移。这篇课文写的是红军于1934年冬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老山界,位于广西东北和湖南新宁边境。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文章脉络
本文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一天半内所发生的事情。第一部分(1):点题。第二部分(2—33):课文的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和地点的变化又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2—11):从当天下午写到天黑之际,从山沟写到山脚,记叙“我们”同瑶民的攀谈交往,表现红军纪律的严明和瑶民对红军的支持帮助。
第二层(12—23):从天黑以后写到黎明之前,从山脚下写到半山腰,记叙陡山峭壁的高、险和红军在雷公岩前露宿,表现登山的艰苦和红军的乐观精神。
第三层(24—31):从次日黎明写到下午两点多钟,从雷公岩写到老山界山顶,记叙山路的崎岖难走和红军的坚强意志,点明红军翻山长征是为了北上抗日。
第四层(32—33):在山顶休息以后,从山顶写到山下,记述了红军下山的情景,表达了胜利到达营地的喜悦。
三、写作方法
1.课文采取顺叙的方法,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层次。这样写的好处,一是材料按时间变化和地点的转移来安排,十分顺当,文章脉络十分清晰。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
2.作者以生动的描写具体而形象地表达中心意思。如,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深地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无高不可攀的英雄部队。
3.本文语言朴实而优美,凝练而细腻,字里行间流露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例如,“天色晚了,肚子饿了,许多为烦得叫起来,骂起来”,语言异常朴实,富于口语色彩。有些地方,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方式,增添了语言的美感。如“半夜里,忽然醒来”以后的所见所闻的描写,绘形绘声绘色,着力渲染,四个比喻,刻一入微。
四、问题探究
1.红军翻山遇到的许多艰难险阻,可分为哪几个方面?
基本上有两上方面的困难。一方面是登山的艰难险阻。老山界很高,上山30里,山势又陡,特别是雷公岩,几乎是九十度的垂直石梯,只有一尺多宽,非常艰难。部队负载笨重,还有马匹,还有战士受伤。加上敌人追击,形势非常急迫,夜里也非行军不可。
另一方面是征途生活的艰难。作军紧急,不能及时开饭,开饭也不能吃饱,体力消耗大,以致忍饥挨饿。睡觉只能随露宿,山势陡险,山路又窄,路面不平,时已冬季,寒冷刺骨。
2.这篇文章是按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安排层次的,这样写有何作用?
一是材料按时间十分顺当,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事情,一层一层说下去,一清二楚,文章脉络十分清楚。
二是逐层写明时间的变化和地点的转移,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例如,假设不写天黑的时间,那么火把的描写也就显得奇怪了。
三是有些事情起初不明白,后来才明白,按时间顺序写,前设悬念,后面解释,有扣人心弦的效果。沿着山沟向上走的时候,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使人疑惑不解,猜想这老山界一定非同一般,特别难爬,读到后面证实了,这座山是特别的陡峭。
3.举例说明本文生动的描写对表达中心意思的作用。
本文作了许多生动的描写,具体而有力地表达了中心意思。举例来说,星夜爬山的场面描写得有声有色,十分生动,把红军战士那种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渲染得极为感人,使人深感到红军确实是一支英雄部队。
先后两次描写火把,给人鲜明的印象。前一处描写,“从山脚向下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可见山势的陡峭,山路的艰险,爬山的艰难了。描写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显示了山势的险峻,也显示了红军的凌云壮志,画面壮丽、神奇、美丽。后一处描写,作者已置身于山路上,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队列中,于是细致地的描写了这种奇观的细部:“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天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山路的艰险,通过这样生动的描写,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惊心动魄,红军的壮举也令人无限敬佩。
【练习解答】
一 课文里一处写“照着习惯”,一处写“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各反映了什么现实?把两处联系起来,你有什么想法?
解答:“照着习惯”说明反动军阀长期欺侮瑶民,看出了反动军阀政府留下的恶劣影响。“照我们一路上的经验”显示了红军政治工作者从事群众工作的好作风。两处联系起来,起到了很好的对比作用,鲜明地突出了红军的本质。
二 体会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作用。
1.她的房子和篱笆都是枯竹编成的,我们生怕有人拆下来当火把点,就写了几条标语,用米汤贴在外面显眼的地方,告知我们的部队不准拆篱笆当火把。
2.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3.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
解答: 1.“生怕”是“很怕”的意思,表达了红军对群众利益深切爱护的心情。“显得”是突出、醒目的意思,说明红军考虑得周到,也体现了对群众的关心。
2.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表明老山界山势的陡峭,山路的险峻,爬山的艰难;火把一直“连到天上”,显示了老山界的高峻,也显示了红军指战员壮志凌云的英雄气概。
3.这里说的“一个坚强的意志”,指红军指战员为北上抗日,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而争取胜利的坚强意志。用在这里,点明了红军进行长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
三 有些看似普通的词语,仅仅从字面上望文生义,常会出错。阅读时除了要查字典、词典外,还要仔细推敲上下文的意思。试试看:你能不能概括语境,推导出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准确意思。
1.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2.不知道前面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
3.专家经过一番考察后,对办好这个厂提出了建议:要加强软环境建设。
解答: 1.“30里高”这里指山的高度,也就是山脚到山顶的路程。2.这里的“走不动”,是指因为山路难走,队伍被堵住了。这从接下来的“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可知。课文第20段“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中的“走不动”也是这个意思。但第29段“累得走不动的时候,索性在地上躺一会儿”中的“走不动”,则是因为又饿又累、极度疲乏而无力再走的意思。
3.“软环境”指物质条件以外的环境,如政策、法规、管理、服务、人员素质等方面的状况。这句中的“软环境”指发展经济所需的提高人员素质的措施以及相关的各种服务(法律、电讯等)。
四 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一段。
解答:这一片断写得非常精彩,值得记忆。背之前,要充分理解段落中的几个比喻及几处对比,深入体会后便于记忆。
4.草·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欠:身体一部分稍微向上移动。四下里(sìxiàli):四处。也说四下。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宿营:军队在行军或战斗后住宿。捂(wǔ):用手盖住或封闭起来。燎(liáo):烧。山包:小山。
徒手:空手(不拿器械)。关切:亲切,关心。僵:僵持,相持不下。立时:立刻。
会理:在四川省,靠近云南。救治:医治使脱离危险。惶惑:疑惑畏惧。涩:念sâ。拽(zhuài):拉。扶持:搀扶。端详(duānxiang):仔细地看。蒜苗(suànmiáo):(方言)青蒜。
互生:叶序的一种,茎的每个节上只长一个叶子,相邻的两个叶子长在相对的两侧,如杨柳、桃树等的叶子。
背阴: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切勿(wù):务必不要。
通报:上级机关通告下级机关的文件。标本:这里指保持原样的实物。荒漠:荒凉而又无边无际。抽噎(yē):抽搭,一吸一顿地哭泣。光火:(方言)发怒,恼怒。沉雷:声音大而低沉的雷。一霎(shà):一会儿;短时间。顿时:立刻。
一气:不间断地(做某件事)。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花,指妓女。宽慰:宽解安慰。这是放心、舒畅的意思。
2.作家作品
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1944年7月到抗日根据地参加革命工作,次年1月参加八路军,先后在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任文化团分队长、报社编辑、新华社支社记者、编辑室主任等职。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随部队行军、作战,看到和听到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给他深刻的感染和教育。这期间为配合部队政治教育曾写过一些小戏和演唱材料。1952年至1966年,参加了“解放军30年征文”
——革命回忆录选集《星火燎原》的编辑工作,有机会系统地学习了党和军队的历史,接触到更多老一辈革命者,激发了创作热情,丰富了创作题材。于是,他在1954年6月写出了处作《党费》,立即轰动了文坛,并得到广大群众的赞赏。从此,他开始了写作生涯,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写出了《粮食的故事》、《支队政委》、《七根火柴》、《三人行》、《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1974年根据李心田的同名小说与陆柱国合写了《闪闪的红星》电影文学剧本。1976打倒“四人帮”以后,又发表了《足迹》、《标准》、《路标》等十篇短篇小说,其中《足迹》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已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有《党费》、《粮食的故事》、《后代》、《普通的劳动者》、《王愿坚小说选》。他还同别人合作创作了《四渡赤水》的电影文学剧本。
3.背景链接
1935年8月红军征服了雪山以后,党中央在毛儿盖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红军第一、第四方面军分别在毛儿盖和卓克基两地集中,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在中共中央统一指挥下,继续北上过草地。右路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叶剑英等率领下,从毛儿盖出发,绕过松潘穿过草地向班佑前进。左路军在朱德、张国焘、刘伯承等率领下,由马塘、卓克基出发过草地向阿坝地区开进。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塑造了以周副主度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二、文章脉络 全文共44段
第一部分(1—5):故事的开端。写战士误食有毒的野草,班长杨光摸黑向上级报告。第二部分(6—16):故事的发展。杨光恳求医生前往救人,医生却有紧急任务在身。第三部分(17—36):故事的讲一步发展和高潮。杨光惊醒了昏迷中的周副主席,周逼主席地中毒一事提出处理意见。
第四部分(37—44):故事的结局。杨光和其他战士从周副主席的讲话中获得巨大的力量,立即执行命令。
三、写作方法
1.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课文综合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特别是周副主席亲口尝毒草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表现了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敬仰之情以及他们从周副主席身上感受 到的巨大力量,突出表现了周副主席高尚的人格魅力、高超的领导艺术和高屋建瓴的领袖风范。
2.紧扣线索安排情节。全文以“草”为线索安排故事情节。篇首以红军战士误食毒草而中毒打开帷幕,接着以周副主席辨毒草、尝毒草把情节逐步推向高潮,最后以周副主席议吃草、红军战士悟真理结束全文。这样写,结构紧凑,脉络分明,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形象,表现了小说的中心意思。
3.语言生动、准确,富有表现力。例如,“他摸黑冲进了烂草地;开始是跑,然后是走,最后体力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在地上爬。爬着,爬着,不知什么时候昏过去了。”其中的“冲进”“跑”“走”“爬”“昏过去”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二班长杨光救人心切、一往无前的优秀品质和顽强意志。又如,“杨光激动地听着。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其中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崇敬心情和他从周事主席的教导中获得的伟力。再如,全文结尾写道:“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
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这个特写镜头中运用了神态的词语,与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神态动作的词语形成鲜明的对照,传神地表现了周副主席心系战士生命安危的高尚人格和指挥若定、高瞻远瞩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袖风范。
四、问题探究
1.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题记”?
在文章的开头用一两句话或一段简短的文字作为“题记”是文学作品中常常采用的手法,因为它往往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选作“题记”的文字要么是富有哲理的话,要么是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话,要么是能引人深思或受启发的话,且这段文字都是和文章紧密相连的。
本文借用了藏族同志的一段话作为“题记”,含义颇深。在红军走过的地方,建一座糖石且是最甜的地方,既说明了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感人的事迹,也隐含着我们今天甜蜜的生 活就是他们换来的,还让我们体会到藏族同胞对他们深深的怀念与感激。读了“题记”,使读者顿生敬意,会以一种崇敬的心情去读完全文。
2.本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特色?
本篇文章从一个普通红军战士的角度赞颂了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光辉形象。全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周恩来在整个长征中担负着艰巨的重任,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致体力不支而倒下,自己已处于昏迷状态,却不顾个人安危,坚持要尝试有毒的野草,并迅速布置了处理措施,还让照顾自己的医生去为普通战士治疗,从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中看出了周恩来令人敬佩的精神境界。
3.杨光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杨光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人物。以他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又以他的眼睛及他的所感向我们展示了老一辈无产阶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从普通人的角度来反映红军长征中感人肺腑的事迹,更令人信服,更显得亲切感人。同时,杨光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优点也正是千千万万红军战士身上所共有的优点,也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战士、这样的队伍,我们的革命事业才会成功。
【练习解答】
一 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解答:
1.由于是谈个人的感受,也可以从“不忘过去苦,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辜负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对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等方面来品味语句的多样化内涵。
2.可以联系平时对周恩来感人事迹的理解来谈感受,但不能离开课文的特定内容、特定语境而随意发挥。
二 杨光发现担架上的躺的是周副主席后,心理活动怎样?把描写杨光心理活动的词语圈出来。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如何?把描写周副主席动作、神态的词语圈出来。细细品味作者用词的精妙。
解答:
杨光发现担架上躺的是周副主席后,立刻“惊住”了,“惶惑”地望着担架,“不知如何是好”,他“不安”地走过去,看到首长被疾病折磨的面容,觉得“心头像刀在绞”。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和神态是:周副主席“接过”野草,“仔细端详”着„„看着“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草“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这些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变得生动起来。
三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解答:
本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关键在于要抓住“说吃草”这个话题,谈自己的真实感受,并且学会与同学交流。一般说来,可以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为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中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四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解答:要做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关键在于了解人物的身份、说话意图,理解说话的思想内容。然后才能恰当地、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可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自己确定读哪部分内容;也可以一人读多个人物的对话。要组织学生评议朗读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再次朗读。
5.《长征》节选 ·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泥泞(nìng):因有烂泥而不好走。指战员:指挥员和战斗员的合称。遗容:人死后的容貌。
猝(cù)然:突然;出乎意外。遂:就,于是。
惨然:形容心里悲伤。
炒面:这里指炒熟的面粉,做干粮,通常用开水冲了吃。愕(â)然:形容吃惊。怔(zhâng):(方言)发愣,发呆。蓦地(mîdì):出乎意料地;突然。
何止:用反问的语气表示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迟疑不决,低声自主。有顷:一会儿;片刻。务必:必须;一定要。剩:念shâng。
痴痴地看着:呆看着;注视着。毅然:坚决地毫不犹疑地。
本能:有机体对外界刺激不知不觉地、无意识地(作出反应)。举目:抬起眼睛(看)。趴:念pā。
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依然:依旧,照旧。吓:念xià。旋即:不久,很快地。致哀:表示哀悼。俯首:低下头。
扳(bān)机:枪上的机件,射击时用手扳动它使枪弹射出。溢(yì):充满而流出来。哽咽(gěngyâ):哭时不能痛快地出声。
篝(gōu)火:原指用笼子罩着的火,现借指空旷处或野外架木柴、树枝燃烧的火堆。篝,笼(lïng)。
万籁(lài)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万籁,各种声响。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情不由己:义同“情不自禁”。疲惫(bâi):非常疲乏。驻步:停步。义同“驻足”。倾(qīng)听:细心地听。
异口同声: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同盟会:即“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1905年8月由孙中山倡导在日本东京成立。
先驱:先行者。
创举:从来没有过的举动或事业。哇(wa):助词,“啊”受到前一字收音影响而发生的变音。奇缺:非常缺乏。钊:念zhāo。
提议:商议问题时提出的主张。欢快:欢乐轻快。和(hâ):应和。精干:精明强干。朝(zhāo):阳:初升的太阳。绚(xuàn)丽:灿烂美丽。急骤(zhîu):急速。
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先遣: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人员或组织)。班佑:在四川省北部靠近甘肃省。
战利品:作战时从敌方缴获的武器、装备等。
牦(máo)牛:牛的一种,全身有长毛,黑褐色、棕色或白色,腿短。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牲畜。
2.作家作品
已经60多岁的王朝柱,笑言自己是“退而不休”。从小习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的他,当了半辈子音乐人;从40岁起,却弃乐从文,开始了文学创作。这些年来,王朝柱连年有大部头推出,著有史传文学作品《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周因来在上海》、《女囚徒》等,还创作了《决战淮海》话剧剧本,《开国领袖毛泽东》、《张学良将军》《巨人的握手》等电视剧本以及《长征》、《龙云与蒋介石》等电影剧本。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充分渲染了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 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文章脉络
课文就是从电视文学剧本《长征》中截取了四个场景,根据时空画面的转换与由人物对话推进的作品情节的发展。
“泥泞的草地”(场景一),由于断粮,许多战士饿死在过草地途中,尽管如此,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渝;面临困境,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草地水塘旁边”(场景二),眼见两个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
“泥泞的草地”(场景三),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
“草地之夜”(场景四),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胜利的喜悦中。
三、写作方法
1.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作品中场景为内容服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剧情的展开提供相应的空间舞台;二是以自然环境来表示某种寓意。
2.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刘少奇面对彭军团长饿极而栽倒在草地上的情景,先是命令警卫员弄炒面,继而生气地批评警卫员,当得知是自己冤枉了警卫员后,又“抚摸着警卫员的身体”,并向他赔礼道歉,这些富有个性的言行,充分展现了刘少奇急人之难、官兵一致、虚怀若谷的人格魅力和领袖风范。
3.特写镜头的恰当运用。作品根据表达的需要,成功地运用推、拉、摇、跟、移等运动拍摄的多种方法,为观众展现了近景、中景、远景和特写等景别。尤其是两个特写镜头,十分到位,具有震撼人心的感染力。
四、问题探究
1.电影(电视)文学剧本是一种怎样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何特点? 电影剧本有两种:一种叫“电影文学剧本”,一种叫“电影分镜头剧本”。电影文学剧本是以文学形式编写的供拍摄电影用的剧本。文字简练,富有形象性。然而,用电影文字剧本还不能拍摄电影,还必须写出电影分镜头剧本。如果说,电影文学剧本是造房子的设计图,那分镜头剧本就是更加详细、具体的房屋施工图。电影分镜头剧本,就是在电影文学剧本的基础上把未来的影片分为一个个镜头,以便着手进行拍摄。
“电影文学剧本”是一种运用电影思维创造银幕形象的文学样式。是电影剧作者根据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和理解进行艺术构思,并按照电影表现手法(包括场景、环境、人物形象、行为、动作、说白、音响及其他细节)通过文字描述以表达自己对未来影片设想的作品。电影文学剧本主要为拍摄影片而写作,因此它必然受到电影特性的制约,必须符合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和要求;它所创造的形象虽然以文字为媒介,介必须能够通过影片的摄制,以电影的各种艺术技术手段在银幕上体现出来。它的独特的美学特征首先是由电影艺术本性所决定的,这就是:富于造型表现力和鲜明的动作性;形象的画面感和声音元素的有机结合;时空自由转换中体现的蒙太奇效果。
同时,电影文学剧本必须具备文学价值,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思想内容的表达以及语言文字的运用方面,可以作为独立的文学作品为读者阅读和欣赏。电影文学剧本是影片摄制的基础,其审美价值是未来影片总的艺术价值的重要前提,是影片导演和摄制组进行再创作的依据。电影文学剧本的类别就来源而言,可分为根据生活素材直接创作的和根据其他文艺形式(小说、戏剧等)改编的;就结构形式而言,可分为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哲理式、心理式等。
2.本篇文章在写作手法上有何特色?
因为是电视文学剧本,所以为了便于拍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变来作为内容上层次的变化,每一部分也都是以地名作为小标题。同时全文几乎是以对话贯穿全文,借富有人物个性的语言来展示人物的性格特色。读者读来,眼前似乎浮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3.本篇文章中塑造了过草地时红军的众生相,从中可以读出什么?
本篇文章中展示的人物既有像毛泽东、彭德怀、刘少奇这一类的老一辈革命家,又有像周团长这样为了大部队的前进而甘愿牺牲自己的英雄,还有像无名小战士那样的默默奉献的普通士兵,从他们对待困难、对待生死的态度上,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为什么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非常人所能通过的路途却被红军战士征服了。我们读出了红军顽强、乐观的精神,也深深被他们的事例所感动。
【练习解答】
一 课文节选了电视剧《长征》的四个场景。你感到这些场景中哪些情节是使你感动?读了剧中下面两段文字,你是否觉得心头一亮?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1.刘少奇俯身拿起那袋所剩不多的炒面,自语地:“多好的同志,都把生的权利让给了别人„„”
2.蔡畅:“主席,你有办法驱散大家的疲劳和饥寒吗?” 毛泽东:“我哪里有哇!不过,我从《马赛曲》中感悟出了一条真理:在物质条件奇缺的情况下,那就用精神来填补它!”
解答:前一问,课文节选的四个场景中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由于各人感受不同,答案不可能也不要求完全一致。应鼓励各言所感,各抒己见。后一问,参见“课文简析”,鼓励说出真切感受。
二 课文中多外用了“猝然”这个词,表示事物虽说出乎意料,但又参情理之中。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猝然”所含的情理。
1.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2.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3.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4.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解答:1.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
2.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3.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望“无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
4.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
三 有些观众看了电视剧《长征》后,对一些情节不太理解。例如,攻占娄山关的英雄周团长,为什么不勇往直前,却要爬进水塘赴死?又如,一副铮铮硬骨的彭德怀,既然下决心枪杀了自己的战马,又为何要“溢出串串泪水”?你能帮助这些观众正确认识这一类问题吗?
解答: 这些情节看似矛盾,让人不可理解,事实上却反映了红军将士无私、崇高的精神面貌。周团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志能得到生的机会,不让自己成为大家的负担。彭德怀为了大家的生命才结束的战马的生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他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人,面对与自己出生入死的战马死去,怎么能不伤感呢?
四 分角色朗读课文。解答:略。
6.枣核·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同窗:在一起读书的人;同学。
掐(qiā)指一算:用拇指掐着别的指头来算。殷切:深厚而急切。玛瑙(mǎnǎo):矿物,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有各种颜色,多呈层状或环状,质地坚硬耐磨,可用做磨具、仪表轴等,也可做贵重的装饰品。
山坳(ào):山间的平地。喏(nuî):叹词,表示让人注意自己所指的事物。安顿:安排妥当。劈头:开头。小子(xiǎozi):男孩子。心境:心情(指苦乐)。
论:按照某种单位或类别说。径(jìng):狭窄的道路;小路。尊:量词。常用于神佛塑像和炮。佳色:美丽的景色。
2.作家作品
萧乾(1910—1999),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和记者。原名萧秉乾,曾用名萧若萍。1910年1月27日出生在北京。1929年进燕京国文专修班学习,一年后考入辅仁大学。1933年转入燕京大学新闻系,选修“特写一旅行通讯”课程,1935年6月毕业。1939年赴英讲学,开始了7年的欧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曾作为《大公报》的记者,奔波在西欧的反法西斯战场上。1945年,他从莱茵河前线返回伦敦,经加拿大东岸转旧金山,采访了联合国成立大会。在那些年代里,他先后写出了《矛盾交响乐》、《血红的九月》、《伦敦一周间》、《南德的暮秋》及《美国之行》等优秀特写。他的《美国之行》,是20世纪40年代对美国认识的真实记录。1949年任英文《人民中国》副总编辑,后调任《译文》编委及编辑部副主任、《文艺报》副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等职。1957年,萧乾被错划为“资产阶级右派分子”,1979年2月,中国作家协会正式为萧乾平反。1979年8月,已近古稀之年的萧乾,应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作家创作计划”主持人聂华苓夫妇的邀请,踏上赴美旅途,参加30年来大陆与台湾及中美作家 之间的首次文学交流活动,并应邀到一些大学作巡回讲学,历时4个月。1980年写作《美国点滴》。1999年2月11日卒于北京医院。著作选编为《萧乾选集》(六卷本,台湾商务版)、《萧乾短篇小说选》、《萧乾散文诗特写选》、《萧乾书信集》等。所译文学名芊有《好兵帅克》、《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培尔·金特》等。
3.背景链接 1979年8月,萧乾应邀赴美进行访问交流,回国后将自己在美的见闻,写成系列文章——《美国点滴》。这篇长篇特写介绍了美国现代生活及一些海外华人的心态。
《枣核》写于1980年4月,据作者介绍,文中提到的友人是高君纯女士,是20世纪30年代作者燕京大学的同学。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记叙了作者在访友中解开友人珍爱生枣核的疑团的过程,反映了同窗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设置悬念。第二部分(2—4):加深悬念。第三部分(5—10):解开悬念。第四部分(11):点明主题。
三、写作方法
1.文章结构精巧。结构精巧首先表现在用“枣核”设置悬念。结构精巧还表现在用“枣核”做贯串全文的线索。
2.本文语言简洁质朴而又富于抒情色彩。“那真是座美丽的山城,汽车开去,一路坡上坡下满是一片嫣红”,这是叙述语言,兼具概括性,形象性、抒情性;“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我想石甸,想隆福寺。
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近来,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这是人物语言,语句简短,一连串的“想”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近于排比而又富于变化;“她告诉我,时常在月夜,她同老伴儿并肩坐在这长凳上,追忆起当年在北海泛舟的日子。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这是由作者概述的人物的语言,月夜之景与人物之情交融,句子长短适中,简笔勾勒而具有诗情画意。
四、问题探究 1.“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中的“什么”具体指什么?
指朋友心中的难以弥补的远离故土的缺撼。虽然现在朋友的物质生活条件很好,但这些无未能替代故乡的温暖,这里不是心的归宿。
2.如何理解“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句中所提到的“游子心境”? 身在异国,心系故土,这就是“游子心境”。3.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
首先用“枣核”来设置悬念。作者由朋友索要枣核起笔,开篇就设个悬念:用余蹊跷。朋友得到枣核如获至宝,用途仍秘而不宣,使悬念更加吸引读者关注。直到踏访后花园谈话中才说明了索要枣核的原因,解开悬念。
用“枣核”设置悬念,使文章有张有弛,摇曳多姿。其次,“枣核”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又是一条凝聚着乡情的感情线索。枣核,把相距万里的人连在一起,把朋友的心和故土连在一起。几枚生枣核种在异国的土地上,故国的一切出现在朋友眼前,给游子的心增添了一点慰藉——在朋友的心中,这几枚枣核的“分量”简直等于故乡故土了。
【练习解答】 一 生活在异国“美丽的山城”,“家庭和事业都如意”,可是“心上总像是缺点什么”,“我老是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读了课文,你能体会出这样的“游子的心境”吗?你能想像出“她同老伴儿”月夜并肩坐在“北海”长凳上,追忆当年北海泛舟情景时的心理状态吗?
解答:第一问,宣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先说出“游子”的一般含义:“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再联系思乡诗句来加深对“游子心境”的理解,如“狐死归首丘,故乡安可忘。”(曹操《却东西门行》),“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欧阳修《送惠勒归余杭》),“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崔涤《望韩公堆》),“游子悲其故乡,心怆悢以伤情。”(班彪《北征赋》),“一时今夕会,万里故乡情。”(杜甫《季秋苏五弟缨江楼夜宴崔十三评事韦少府侄三首》),“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进而联系课文中旧时同窗思乡的情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在异国他乡,心系故土乡土。
第二问,可联系课文第三部分的有关语句来体会旧时同窗与老伴儿“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的怀念故国风物的痴情。
二 讨论讨论下列句中的“就”字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1.拥抱之后,她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
2.她把我安顿在二楼临湖的一个房间后,就领我去踏访她的后花园。3.这里一过圣诞,我就想旧历年。
4.睡莲的清香迎风扑来,眼前仿佛就闪出一片荷塘佳色。
解答:1.“就字用在“拥抱”与“殷切地问我”之间,表示“问我”是紧接着“拥抱”之后发生的事,表现了旧时同窗急不可耐地想拿到那几颗生枣核的心态。
2.久别重逢,旧时同窗把“我”安顿好后,按理应畅叙别情,但现在却不谈这些,以一个“就”字引出“后花园”,而这个“后花园”又是充满了“家乡味”的得意之作。由此可见,用“就”字,仍是为了向来自祖国的老同学表露并倾诉思乡心切之情。
3.过旧历年是炎黄子孙的文化传统,“一”过圣诞,“就”想旧历年,用“一„„就„„”的句式强调了旧时同窗游子思乡之情的浓烈和深沉。
4.这里用“就”表示前后事情紧接着,把“仿佛”这本来是联想到的虚景变成了亲眼看到的实景,表明“她同老伴儿”已经心驰神往沉醉于当年北海泛舟的佳景中,从而凸现了海外游子强烈思恋故土之情。
三 有人说:“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种枣人已是风烛残年,到哪一年才能见到枣树长大?有种枣的必要吗?”你对这样的说法,是怎样看的?
解答:对第一种说法,可围绕是“小题大做”还是“因小见大”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本文以几颗小小的枣核、一片深情的话语和一番堆叠“北海”的安置举措来表达一个重大主题的特色,从而启发学生: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作深入的思考;反映生活,要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加以表现,有时不妨用一个小小的物件。
对第二种说法,可抓住“风烛残年”这个关键词语,围绕是“种枣吃枣”还是“种枣寄情”的问题来进行讨论,使学生感受到已届风烛残年的种枣人,“年纪越大,思乡越切”,简直到了痴迷的地步,试种枣树完全是为了寄托她对故土的深切思念。
讨论中可能会有多种不同的看法,应该鼓励学生各抒己见,但最终必须扣住课文内容和形式,联系作者的观点和感情来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
四 熟读课文。解答:略。
7.最后一课·课文精讲
【基础知识】 1.字词积累
郝(hǎo)人的姓。
叟(sǒ u)年老的男人。
操练(cāo liàn)以队列形式学习和练习军事或体育等方面的技能。踱(duî)慢步行走。
诧异(chà yì)觉得十分奇怪。
祈祷(qí dǎo)原意是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宛转(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悔不该这样。
2.作家作品
都德(1867—1942),法国作家,小说家阿尔封斯·都德的儿子,龚古尔学院院士。与著名排犹主义者和民族沙文主义者德吕蒙友善,在德雷福斯案件中站在极右的一方。他自己也拥护民族沙文主义。1904年与莫拉斯认识。1908年与莫拉斯合编保王派的《法兰西行动》报,发表了无数激烈的极右派言论。1920年一度当选为议会议员。曾以诋毁法国政府罪入狱,越狱流亡到比利时。两年后获赦回到巴黎。
莱昂·都德年轻时认识很多文学界和政治界的知名人物,后来写了《我所认识的巴黎》(1930)和《回忆录》多卷。他拥护君主政体,拥护极右的政治主张,但他的友谊和文艺观点有的不受他的政治立场所影响,他与极端排犹的德吕蒙和犹太族作家施沃布交往;与右派文学评论家马西斯友善,但是为马西斯所猛烈攻击的个人主义的作家纪德辩护;他为小说家普鲁斯特争得龚古尔文学奖;发现了小说家和散文家贝尔纳诺斯和塞利纳的才华;写过一部著名的文学评论《愚蠢的十九世纪》(1922),猛烈攻击19世纪法国文学和思想潮流,但对雨果、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却极为推崇。
3.背景链接
普法战争是1870年7月19日至1871年5月10日法国同普鲁士王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小说以普法战争为题材。
这次战争虽然是从普皇与法皇争夺势力范围引起的,但战争的后期,普军入侵法国,对法国人民来说,战争就属于反侵略的性质。在祖国危急的关头,爱国主义热潮高涨。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以在普法战争中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故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朗士的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对祖国语言和祖国领土的深厚感情。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6节):写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7—23)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和小弗朗士对平时不用功的悔过。第三部分(24—完):写“最后一课”结束时,韩麦尔先生的异常表现,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
三、写作方法
一是巧妙的叙述视角。作品的主题十分严肃,但对这一主题的表现却选用了一个巧妙的角度。作品原来还有一个副标题是“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孩子的自述”。作者选择一个淘气调皮的男孩作为主人公,通过他带着些无知而稚气的口吻,以他心理的变化,间接地写阿尔萨斯地区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小主人公在这堂课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教育,读者也受到了感动。
二是生动的人物、场景、细节、心理描写。小说精心运用了大量描写,表现人们在最后一课上的种种反应,其中着墨最重的是韩麦尔先生。
例如细节描写。这篇小说的许多细节描写是十分耐人寻味的。就拿作者描写屋顶上鸽子咕咕低叫这一细节来说,它使小弗郎士提出一个幽默的问题:“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旋即文笔骤收,戛然而止。答案,就留给读者去思索、补充。又如韩麦尔的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郝叟老头的那本“初级读本”,和那副横放在书上面的大眼镜,不待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有作品中前后两次出现的普鲁士军队的操练和军号声,教室里飞进的几个金龟子,黑板上书写的“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这些细节看来是信手拈来,实际上却并非可有可无,它们起着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每一细节都蕴含深意,发人深思。
又如对韩麦尔先生的描写。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观察、描写韩麦尔先生这一形象的。由于角度的限制,作者不能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只能借助外貌、语言、行动描写来表现他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征。作品首先写出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韩麦尔先生出现在读者面前时却非常温和,而且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让小弗郎士大感诧异。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的祖国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的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的形象,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就像一个特写镜头充分表现出人物的强烈情感,给人极深的印象。平时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关键时候表现出庄重、无畏、深情,以自己的言行给孩子们心灵深刻的影响,这就是作者塑造的韩麦尔先生的形象。这一形象,起初模糊,继而清晰,最后便如雕像般活生生地立在每一个读者的面前,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这个人物外在的力度和内心的激情.四、问题探究
1.小弗郎士在小说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首先,小弗郎士在小说中有贯串故事情节的作用。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一篇有机的作品。
其次,小弗郎士还起到了深化小说主题的重要作用。阿尔萨斯被割让给普鲁士,阿尔萨斯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还将失去自己朝夕使用的母语。这样惨痛的情感该如何表达?作者选择了小弗郎士这样一个平时不爱学法语的调皮男孩,用他的内心感受来反映整个民族的沉痛的感受。这种写法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心灵的作用。
2.作者是怎样塑造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的? 小说是从小弗郎士的视角来叙述的。因此,韩麦尔先生这一人物始终是在儿童幼稚目光的轻纱之后隐隐约约散发着动人的光辉。由于叙述角度的限制,作者没能够直接将笔触深入到韩麦尔先生的内心去。我们只能通过他的外在装束、他的语言、他的行动来认识他,并体会揣摩他的内心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韩麦尔先生是一个十分严厉的老师,所以小弗郎士对老师的主要印象就是“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当他走进教室后还特地注意到老师“胳膊底下夹着那怕人的铁戒尺”。但是,在今天,小弗郎士早已迟到了,韩麦尔先生居然还如此温和,这实在让人感到惊异!况且,老师今天还穿戴着不寻常的衣帽,也让小弗郎士大觉诧异。作者没有直接写韩麦尔先生的内心,但是读者可以和小弗郎士一样体会得到:只有在重大的事情、对学校产生重大影响的事发生时,先生才会有如此打扮。那么,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原来,韩麦尔先生就要离开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了,他和自己的学生就要对自己祖国的伟大语言做最后的告别了!况且,韩麦尔先生是在万分悲痛之际、在强大压力之下保持着自己的镇定,维持着自己完美形象的,这是多么高贵的气度!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时对大家的批评以及深深的自责,还有对孩子们的谆谆告诫,都是那么令人感动。这一番话,使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师的形象鲜明地凸现了出来。
当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时,他的内心深处在翻腾着什么呢?自己服务了四十年的学校,突然要离它而去;一生与之相伴的母语,突然要从此放弃:其间的惨痛,连孩子都强烈地感受到了,我们难道体会不出吗?
最后,韩麦尔先生奋笔写下了“法兰西万岁”时,作者实际上就已经完成了对这一人物的塑造。这最后一个动作,使他真正成为一个爱国志士。
3.小说的情节是怎样安排组织的? 小说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组织安排情节的。
从纵向看,作者以一个孩子逃学上学的小事把一个巨大的事件完整有机地组织起来。小弗郎士的行踪,串起了故事的起因和结果。
从横向看,教室是一个绾起故事各条人物线索的总枢纽。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小镇上的居民们,都在同一时间汇聚到了同一个地点。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就在一间小小的教室里完完全全地展现出来了。
4.如何理解小说第四段中“又出了什么事啦”这句话?
注意这句话中的“又”字。一个“又”字,写出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里战乱频仍,变故迭起,人心惶惶。“最近两年来,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来的”。阿尔萨斯地区的百姓在这两年里,经历了太多的事情:法国战败、征发人员、调集物资„„一切的坏消息都是在这块布告牌上发布的。这块布告牌简直成了一张法国社会状况的记录表!因此,小弗郎士一见到有许多人围在布告牌前,就立刻意识到“又出了什么事”了。
“又出了什么事啦”这一句,还通过孩子的疑惑的眼光,在小说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预示着将要发生的一件大事。因此,后来的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情节才显得水到渠成。
【练习解答】
一、课文中的小弗郎士是个贪玩的小学生“最后一堂法语课”,使他对学习、对老师、对祖国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根本的变化?说给同学听听。
解答:最后一堂法语课,使小弗郎士从不爱学习、贪玩到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例如,“我想就别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到“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也使小弗郎士从怕老师到理 解、同情、敬爱和钦佩老师,例如,“那天早晨上学,我去得很晚,心里很怕韩麦尔先生骂我”到“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忘了我挨的戒尺”“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全教给我们”“可怜的人啊„„叫他怎么不伤心呢?”“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还使小弗郎士从幼稚不懂事到爱祖国、恨敌人。上课前在小弗郎士眼里,普鲁士军队在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操练,“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到他听老师说“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他“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对于作为小学生的小弗郎士来说,热爱法语就是他热爱祖国的具体表现,他对老师的同情和理解是他们之间在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这一基点上的默契。
回答这一题,重在通过对课文中有关语句的品赏感受小弗郎士思想感情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又离不开韩麦尔先生爱国思想的教育、爱国精神的感染和爱国行为的影响。
二、下面几句话是从课文中摘出来的,语意蕴含深刻,感情表达丰富。每人选其中的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1.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2.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3.我每次抬起头来,总看见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在眼睛里带走似的。
解答: 1.略。
2.这是一处细节描写,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专心画“杠子”,表现了孩子们习字的专心,由此刻画出孩子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
3.这几句通过小弗郎士的眼睛,描绘了韩麦尔先生的神态,生动地表现了小弗郎士对韩麦尔先生在告别家园时那种依依不舍的心境的理解和同情,使人感到小弗郎士已经由贪玩、不懂事变得成熟懂事了。
三、课文中,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相互都感到对方“可怜”。试根据上下文,领悟“可怜”表达的不同感情。
1.他就要离开了,我再也不能看见他了!想起这些,我忘了他给我的惩罚,忘了我挨的戒尺。可怜的人!
2.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3.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
4.不过,可怜的小弗郎士,也并不是你一个人的过错,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解答:
1.参见“课文简析”,在感受小弗郎士的感情的基础上,应进一步讨论,领会“可怜的人!”这句感叹不是一般的同情老师、理解老师、可怜老师,而是一种爱国主义思想火花的迸发。第2、3、4小题,参见“课文简析”。
四、在熟读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分小组进行角色表演,一人扮演小弗郎士,一人扮演韩麦尔先生,另一人扮演郝叟老头儿。每个角色分别做一种最有代表性的动作,说几句最能表达内心感情的话,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解答
分小组角色表演,必须先熟读课文,知晓并把握小弗郎士、韩麦尔先生和郝叟老头儿的言行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然后根据个人的理解模仿他们的言行,最后适当有所创造并能说出自己的想法。评议时要根据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原句。
五、背诵“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你们走吧。” 解答:略。
8.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深造:进一步学习以达到更高的程度。
门下:指可以传授知识或技艺的人的跟前。摇篮:比喻发源地。
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
课题:研究或讨论的主要问题或亟(jí)待解决的重大事项。
专栏作家:就某种专门问题(如军事、经济、文艺等)经常在报刊上撰写文章的作者,因其文章往往发表于报刊的特定位置并有固定的专栏名目,故称。
遨(áo)游:漫游,游历。流:品类,等级。肩负:担负。
权威: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威望、地位的人或事物。呆:同“待”。眷(juàn)恋:(对自己喜欢的人物或地方)深切地留恋。生涯(yá):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萌(mãng)发:开始发生。大为(wãi):副词,表示程度深、范围大。宁肯:宁可。矶(jī):本指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多用于地名。如燕子矶(在江苏)、采石矶(在安徽)。
启运:起运,开始运出。
诬(wū)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触怒:惹人发怒。
募(mù)集:广泛征集。
保释:请求释放被拘押者,并担保其随时接受传讯或不再重新犯罪。变相:内容不变,形式和原来不同(多指坏事)。软禁:不关进牢狱,但是不许自由行动。饱受:充分经受。
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2.关于钱学森
钱学森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1934年,钱学森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1939年在美国获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在美学习研究期间,钱学森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5年,钱学森回到祖国的怀抱。四个月后,他向国务院呈交了《关于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1956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钱学森被任命为委员。1956年,钱学森受命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我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通讯记述了钱学森在取得学术上的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二、文章脉络 课文共18段。
第1—5段中,前四段的叙述是“蓄势”,第5段点题,突出钱学森思乡心切。第6—18段,详写钱学森的艰苦斗争。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第一层(第6—14段),写钱学森夫妇决定返回并报效新生的祖国,为此遭到美国当局的种种迫害,但这更加坚定了钱学森夫妇返回祖国的意志。
第二层(第15—18段),写钱学森向祖国发出求救信,周恩来总理亲自过问此事,促成钱学森一家胜利返回祖国。
三、写作方法
1.这篇通讯线索清楚,脉络分明。课文以时间先后为序,这是明线。从钱学森出生的1911年写起,着重记叙了从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20年间的经历:拜师求学,创业辉煌,决心回国,饱受折磨,胜利归来。文章运用了大量表示时间的词语,一类直接标明年、月、日,一类间接指明时间,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就在这时”“那时”等。课文以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一以贯之,这是暗线。第5段中“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是全文的关键句,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他事业、学术上的辉煌,才萌发了他报效新生的祖国的强烈愿望,才最终战胜了美国当局强加给他的种种折磨。抓住这两根线索,就理清了课文的结构层次和情感变化。
2.课文选材精当,有详有略。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太多了,但作者紧紧扣住他对祖国执著的爱来选材。组织材料又注意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如文章开头“钱学森1911年生于上海”,这一句看似简洁平常,实际上决非闲笔,它既和第5段的关键句“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照应,与“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候的房子”照应,也同第14段中教育孩子的话语照应。课文用较多篇幅详述了钱学森为回到祖国所进行的不屈不挠的斗争事迹,这些叙述简明扼要,其中不乏精彩的镜头,使人物形象显得比较生动,增强了感染力。
四、问题探究
文中为什么提及美国要员对钱学森的愤愤之词?
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钱学森在美国的地位,尤其是军事上的地位,从中我们可以看 到钱学森在美国的社会地位很高、生活状况很好,这为他将来毅然放弃这一切、坚决回到祖国的怀抱作了有力的铺垫。
【练习解答】
一 读读句子,讨论问题。
1.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他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两个“不止一次”起了怎样的表达作用?你能用贴切的成语来形容钱学森流露的眷恋情思吗?
2.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对文章内容和感情的表达起着什么作用?如果把引用的话改成客观叙述,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3.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亲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试说说看。
解答:
1.两个“不止一次”起了强调作用,说明钱学森虽然身居海外,但心中时常惦念着自己的祖国。成语有魂牵梦萦、朝思暮想等。
2.这些话表现了美国方面对钱学森回国举动的惊讶程度。从侧面反映了钱学森回国态度的坚决,也体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一往情深。如果改为客观叙述,就不如直接引用来得生动,不如直接引用有说服力。
3.他把祖国当成自己的母亲,身居海外的游子面临困境时,向祖**亲求救,表现了钱学森对祖国的信任。
二 课文说:“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在学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生活上拥用丰厚的待遇。然而,他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下面提供的诗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这几句话的意思?说说理由。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4.他在海外曾深情地说过:“我的根在中国。”(余玮《展示华夏文化魅力》)5.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就算身在他乡/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
(黄《我的中国心》)
解答:第3句话。这句话说的是:繁华快乐的地方虽然好,但不是长久留恋之外。(梁园,即兔园,汉代梁孝王刘武修建的一座名园,也叫“梁苑”;这里比喻游乐之地。)说它十分贴切,是因为从内容上看,前句讲的是条件待遇好,后句说的是(尽管这样仍)并不留恋(即别有所恋),前后之间是转折关系,重在强调后面一句的意思。第5句也强调了身在异国他乡的爱国之心,但人不一定非回归并报效祖国不可。
三 20世纪50年代,海外学子不顾美、英等国政府的阴挠政策,义无反顾地掀起了回归新中国的浪潮;今天,又有许多海外学子纷纷归来报效祖国。课外查阅这方面的资料,将感 受最深地做成卡片或输入电脑信息库,并讲给同学和亲人听听。
解答:可参阅有关资料,如《新华文摘》2001年第3期,李安平的《中国科技百年》一文提到李四光、赵忠尧等科学家。又如,《新华月报》1999年第6期,张劲夫的《请历史记住他们——关于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回忆》一文,提到郭永怀等。
四 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读完后,用一两句话概括地说出你对钱学森的印象。解答:略。
9.古诗四首·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破:被攻破。
感时:为时事而感伤。抵:抵得上;值。簪:念。笼(lǒng):笼罩。冰河:冰封的河流。
周星:岁星,即木星。古人认识到木星约十二年运行一周天,因将周天分为十二分,称十二次。木星每年行经一次,即以其所在星次来记年。
身世:人生的经历、遭遇(多指不幸的)。
2.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著名诗人杜审言的孙子。唐玄宗开元年间,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官。安史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贬为华州的司功参军,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达四川,定居在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四川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官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社会面貌,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各阶层的动态、思想和他们之间的矛盾。诗歌的政治倾向异常鲜明,鲜明地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大胆地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和鞭挞,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歌富于变化,体裁丰富,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艺术造诣极高,其诗歌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杜牧(803—约853),字牧之,京兆万年(今属陕西省西安市)人。文宗人和时中进士后,曾经做过黄州、池州、睦州、湖州等地的刺史,也在朝中做过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官。有《樊川文集》。杜牧诗、赋、古文都极知名,而以诗歌的成就最高,诗歌题材广泛,不少作品涉及政治及社会生活,是晚唐杰出的诗人。世称“小杜”,以别于杜甫。诗歌风格俊爽豪健,明快有力。七言绝句情致绵密、意境深远,最具特色。同时诗人中只有李商隐和他并比,所以有“小李杜”之称。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阴山(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礼部试,被主考官录为第一,而秦桧孙埚为第二,桧怒,被黜落。孝宗初,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隆兴、夔州通判。乾道八年(1172)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力 主抗金而为投降派所阻,报国无门,其爱国忧民的激情一发于诗,雄放豪迈,前无古人。其抒写日常生活之作则清新圆润,别有韵味,今存诗近万首。陆游也擅长写词,散文、书法成就都很高,尤其长于史学。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放翁词》《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文天祥(1236—128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宝 四年(1256)进士第一,历任刑部郎官、赣州知州。德 元年(1275)闻元兵东下,在赣州组织上万义军,捐家财做军费,入卫临字(今浙江杭州)。次年任右丞相兼枢密使,赴敌营谈判,被扣留。后于镇江脱险,流亡至通州(今江苏南通),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1277)领兵攻入江西,收复宁都、雩都等地。不久为元重兵所败,退入广东。次年十二月,文天祥在与元将张弘范的战斗中失败,被俘于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招张世杰投降,他坚决拒绝,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以明志。后被押至大都(今北京),囚禁四年,始终不屈。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就义于大都柴市口(今北京宽街附近),时年47岁。
文天祥诗歌中动人的作品,是德 二年以后所作的《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这些诗不仅记录了他后期种种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过零丁洋》《正气歌》等都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在我国文学史上永远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后人编有《文山先生集》。
3.背景链接 《春望》:本篇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三月。当时安史叛军已占领长安,杜甫被俘,羁居长安。诗人眼前是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目荒凉,触景生情,引起无限感慨与伤怀,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歌是诗人在光宗绍熙三年(1192)冬天写的,当时陆游已经68岁。
《过零丁洋》:这首诗是文天祥第二次被俘过零丁洋(在今广东省珠江口)时所作。文天祥于德祐二年(1276)到元营谈判,被拘留,押往北方。他中途逃脱,往福建三山(今福州)辅佐宋恭帝之子赵昰即位。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攻入江西,初获大捷,后因腹背受敌,归于失败。元军追到空坑(在今江西省兴国县),他仅以身免、妻、子都被俘。景炎三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移屯海丰,元军至,他退入南岭,又被俘,自杀,未遂,元军把他押往厓山。祥兴二年(1279)正月十三日,船到厓山,这一带系零丁洋地面。文天祥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万古流芳的悲歌,表达了自己以死报国的决心。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春望》描写了诗人眺望长安沦陷,城池残破,山河依旧的感触,抒发了忧国思家的感情。
《泊秦淮》诗人泊舟于秦淮河,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首悲愤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首诗从两个截然不同的侧面塑造了一个丰满的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爱国者形象,表达了际游的爱国激情和杀敌雄心。
《过零丁洋》在这首诗中,文天祥以饱含血泪的语言,悲愤壮烈的情怀,述说了国家和个人的悲惨遭遇。抒发了为国家献身的豪情壮志。
二、文章脉络
《春望》全诗八句分两层: 第一层(前四句):写目睹国都的破败景象,饱含感叹。(重点写春望之景)首联写望中所见。颔联通过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第二层(后四句):写思念亲人的愁苦之深,充溢离情。(重点抒春望之情)
颈联写战事紧张,家信珍贵。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刻画了一个典型的艺术形象。《泊秦淮》
第一、二句:写景抒情,暗点哀愁。
第三、四句:叙事议论,貌似斥商女,实则讽听曲之人。《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现实—僵卧孤村,尚思戍边 强烈的爱国热情 梦境—风雨之夜,梦中杀敌 《过零丁洋》
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
颔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
颈联: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怀念国家的心情;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三、写作方法 《春望》
①全诗写得字字含恨,句句怀痛,沉着蕴藉,自然深挚。②用词自然;表现力极强。邀越与奔放之情,突出表现在遣词用语上。作者把重要的词语都写在每句的上面:“国破”、“城春”、“感时”、“恨别”、“烽火”、“家书”、“白头”,而这一切思绪皆从“国破”而来。
《泊秦淮》 ①情景交融。
②巧妙用典《后庭花》。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语言精炼。2.先取两个不同侧面塑造人物形象。
《过零丁洋》
①笔走龙蛇,纵横驰骋。诗只八句,但却概括了作者的一生的重大事件。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③直抒胸臆,毫无矫饰;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四、问题探究 1.《泊秦淮》诗歌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句采用了一种曲笔。商女,是伺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曲子是由听者的趣味而确定的。所以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些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后庭花》指的是《玉树后庭花》,这是靡靡之音、亡国之音,早已使得陈朝寿终正寝了。可是在如今衰世中,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沉迷于这亡国之音中寻欢作乐,这使诗人产生了历史又将重演的隐痛。“犹唱”二字巧妙而自然在把历史与现实绾合在一起,串成一线,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感慨,增强了诗歌的批判力。另外“隔江”二字,表现了对岸歌榭酒楼中喧嚣的景象,这种景象和“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凄清形成了对比,一则是较为清醒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的隐忧、孤寂之情的写照,一则是达官贵人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来填 补空虚的灵魂,这也正是晚唐社会生活两个不同侧面的折光。
2.在陆游的诗歌中,诗人为什么会“僵卧孤村不自哀”?
这句话表露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诗人虽然因为主战而遭到投降派的排挤打击,退居在家乡孤村,但诗人却时刻挂念着风雨中的祖国,希望祖国强大起来,能够收复失去的河山,所以尽管自己身处逆境,却不把个人得失放在心上,并不为自己的处境悲哀,而是希望有朝一日继续为国效力,为国“戍轮台”。
【练习解答】
一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一般解释为:花鸟本是娱人之物,但因为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另一种解释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对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解答:两种说法都讲得通。按第一种说法,诗人因为感时伤怀,加之思念家人,面对花香鸟语的春景,不但无心赏玩,反而泪落心惊。按第二种说法,诗人把花鸟作为一种人格化的象征,似乎花也如人一样因感时而迸出了泪珠(花上的露珠),鸟也如人一样因恨别而惊恐地鸣叫。考虑到这首诗的主旨是忧乱伤春,把“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的主语理解为作者自己更加自然,更加符合作者当时的心理,因此我们选择第一种说法。
二 《泊秦淮》这首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解答:作者的真实用意是讥讽只顾贪图个人享乐而不顾国家安危的晚唐统治者,商女唱什么歌曲,主要取决于座中点歌、听歌的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这帮有权势的人。他们不以国事为怀,每天聚集在酒楼中欣赏靡靡之音,寻欢作乐,这是在走南朝亡国的老路。因此我们认为作者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矛头是指向高层的。
三 诗人陆游因风雨大作而想到卫国战争,他在诗中是如何将二者联系起来的? 解答:“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两句,将风雨与战争联系起来。二者之间本来并无必然的联系,但因为实现祖国统一是陆游梦寐以求的强烈愿望,所以一场突然而起的暴风雨触动了他的情思,那窗外呼啸的风声,劈啪的雨声,在他听来就好像当年战场上铁骑奔突之声,若不是作者曾在战场搏杀过,若不是作者怀有强烈的爱国热忱,是不可能写出如此具有感染力的诗句的。
四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震撼人心的千古名言,使我们对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肃然起敬。谈谈你读了《过零丁洋》一诗后的感受。
解答:对一位爱国者来说,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的。南宋朝廷行将覆亡,文天祥的人生之路也到了尽头。但他在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之后,得出的结论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字里行间透出的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文天祥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建功立业。
五 背诵这四首诗。10.晏子使楚·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对:应答,回答。
臣:古人自称,这里是臣对君的自称。缚(fù):捆绑。
而:连词,表顺承,不译。吏:古代对官员的通称。视:看着。耶(yã):语气助词,表示反问,可译为“吗”。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寡人者,言已是寡德之人。”(孔颖达)
2.作家作品
晏子(?—公元前500),名婴,字仲平,春秋时齐国夷维(今山东高密)人。是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三世,景公时为相,以节俭力行,危行危言显名于诸侯。
今本《晏子春秋》共8篇,分为215章,每章记述一件事。以晏子即事劝谏景公治国利民,贤明为政的内容为主。晏子或犯颜直谏,析义明理,或婉言讽刺劝,发人自省,表现了晏子忠心耿耿地辅弼君主的思想。文章以记言为主,略于记事。书中较有文学意味的,是记述有关晏子行事的一些传说故事,这些故事突出表现了晏子临危不惧、忧国忧民、廉洁奉公、善于辞令的品格和特点。章末多有“君子曰”,或者标举“仲尼”“墨翟”的言论,以表明编者对晏子言行的评赞。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则故事通过晏子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阴谋的故事,表现了晏子机智善辩的才能和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写晏子与楚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表现了晏子过人的机智和卓越的辩才。
二、文章脉络 第一层:(„„曰,坐盗。)写楚王与左右定计侮辱晏子。第二层:(第二段)写晏子用巧妙的辞令给楚王以反击,使楚王屈服。
三、写作方法
1.本文人物形象刻画鲜明。寥寥数语,楚王的自作聪明、仗势欺人,晏子的机智善辩,政治家、外交家的风度跃然纸上。
2.本文展示了高度的语言艺术。晏子既要反驳楚王的诬陷,又不能激怒楚王,因此在反驳时,他“避席”以对,显示其庄严的态度,但在说话时,又非常注意掌握分寸,寓刚于柔,把十分确定的反击对方的语言,用模棱两可的、揣度、疑问的形式表达出来,用“婴闻之”留有余地,用“得无”“耶”等一类虚词,使语气变得委婉,既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又不至于使对方过于难堪,以致损害两国关系。他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义正辞严而不卑不亢地折服了楚王,显示了睿智的思维和高超的语言艺术。
四、问题探究
“缚者曷为是也?”“圣人非所与熙也”,这两句话中的“曷”“熙”两字均为通假字,那么什么是通假现象?
通假就是指古书上同音字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甲种意义已经有一个字却不用,反而借用另一种意义的同音字或音近字来表示,这个借用的字便叫做通假字,被代替的字叫做正字或本字。如“圣人非所与熙也”句中的“熙”通“嬉”,其中的“嬉”就是本字。
五、课文翻译
晏子将要出使到楚国去。
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手下的人说:“晏婴是齐国的善于辞令的人,现在将要来了,我想侮辱他一下,用什么办法呢?”
手下的人回答说:“当他到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上一人你面前走过。大王就问,这是做什么的人?我们就说,是齐国人。大王再问,犯了什么罪?我们就说,犯了偷窃罪。”
晏子来了,楚王请晏子喝酒。“赐晏子酒”,意思是设宴招待晏子。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小官吏)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事,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了,只是叶子的形状很相像,它们果实的味道完全不同。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水土不同。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莫非楚国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吗?”
楚王笑着说:“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练习解答】
一 讨论:楚王和臣下的谋划,是针对晏子的,还是针对齐国的?各人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从课文中找出根据。
解答: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讨论,关键是要说出理由。
应该说,楚王的初衷是针对晏子的,可以从“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一句可以看出。
但从另一方面看,晏子是齐国的使者,侮辱了晏子,也就是侮辱了齐国。而且,楚国的谋划,“齐人固善盗乎”一句,矛头直指整个“齐人”,就是针对齐国了。
学生言之有理都应该肯定。或者可以说,既是针对晏子的,也针对了齐国。
二 把课文叙述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小学生听,问问他们还能用什么话来回答楚王。比较一下,他们的回答和晏子的回答,哪一种好?为什么?
解答:这一题意在培养学生复述的能力以及和他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进行,但检查,可以在课堂上抽点时间让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讲的,如可以先不讲晏子反击的话,让对方先设想,然后再告诉对方答案;还要交流对方是怎样设想反击的话的,看看有没有其他可以反击话,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三 解释“之”字在下列句子中的意思。1.楚王闻之 2.吾欲辱之 3.婴闻之
4.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解答:1.之,代词,指晏子将要出使楚国这个消息。2.之,代词,指晏婴。
3.之,代词,这样的事,指下文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4.之,助词,的。
四 你觉得课文中哪些词和现在的用法不同或难以理解,画上圈,把解释写在下面,并与同学讨论。
解答:古今词义明显不同的有:“为(其来也)”“坐(盗)”“诣”“避席”“其实”“得无”“熙”“病”,等等。
建议本题可以作为预习题布置。
五 背诵课文
解答:本题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应该指导学生在背诵时根据课文的情节,读出人物的语气、感情。
11.背影·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祸不单行 指各种灾难同时到来。
交卸(xiâ)从前官员卸职,向后任交代。
奔丧(sîng)从外地急忙赶回去料理长辈亲属的丧事。光景(gōungjǐng)境况;状况;情景。游逛(guîng)游览;为消遣而闲走。
嘱咐 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
踌躇(chïuchú)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得意的样子。拣(jiǒn)定 挑选。“拣”与“练”“栋”字有别。橘(jú)子 橘子树的果实。
惦记(对人或事物)心里老想着,放不下心。勾留:短时间停留。
琐屑:细小而繁多(的事)。变卖典质:(把财产、衣物)出卖和典当出去。典,当。质,抵押。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里感到悲伤。怀,心。情郁于中:感情聚积在心里不得发泄。中,内心。
2.作家作品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的散文以文笔洗炼、语言秀丽著称。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3.背景链接
朱自清1916年暑假考上北京大学预科班,1917年暑假,提前一年,考入哲学系。这一年冬天,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父亲办完丧事后,为了谋生,又匆匆前往南京谋职,朱自清也要回北京大学读书,因而同行至南京。本文就是记叙他们在浦口火车站分别的情景。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用倒叙方式,记叙八年前自己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文章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讴歌了亲子之爱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一支对父爱的颂歌。
二、文章脉络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点题,写最难忘父亲的背影。第二部分(第2—6段):回忆往事,追述当年父亲车站送别“我”的情形,表现父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第7段):写别后思念父亲,泪光中再现背影。
三、写作方法
1.结构精巧、严谨。
本文采用双线结构法。一条是以时间的先后、地点的转换为顺序记事写人的明线: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送行、北平读信,这四件事按时间先后依次写来。前两件事写得简略,南京送行写得详细,诸如决定亲自送子、过江、进站、买票、讲价、登车、拣座、买橘、话别,每个细节都未放过,特别是买橘一事,犹如电影中的慢镜头似的,把背影的全部过程叙述了出来;然后又转入略写,几句话就概括了父亲的大半生。
另一条是以“背影”为标志的、作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的暗线。如开头点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父子分手——找背影,篇末再扣背影。全文四次写背影,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感情的变化,反复照应了标题,使文章浑然一体,天衣无缝。“背影”则是贯串始终的一条内在的主线。
2.语言简朴自然,通篇采用白描手法,使文章具有自然美、质朴美。如文章中四次重复祖母的亡故和父亲的亏空,语言都很平实,但都言浅而意深,使作者的感情从朴素的语言中自然真切的流露出来。又如父亲的语言中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是几句家常话,“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平淡的话语里却有着不平静的心情,它比千言万语更真挚感人,把父亲对“我”的体贴、劝慰、挚爱、担心、不舍等等感情都一一表现出来。可见父亲已经为儿子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安排和考虑,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着力描写背影?又是怎样突出背影的?这篇散文突出背影的写法对我们写作有什么启示?
父亲买橘爬月台的背影,作者印象最深。那一回送行,整个过程,这一刻是父亲最费劲的,也是父爱表现得最强烈的一刻。在父亲的许多好处中,这次送行是最突出的,在这次送行过程中,过铁道买橘子是最突出的,在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中,爬那边月台的背影是最突出的,背影可以说是重中之重。着力描写背影,可以强烈地表现父爱,可以给人最深刻的印象。重中之重,也是精彩瞬间,形象的定格。突出这一瞬间形象,提起父亲,头脑里就出现这一形象,由这一形象又会想起前前后后的种种事情。再则,背影这种视角也新。背影引人想像正面形象,开拓了想像空间,无尽的想像更能引起感情的激荡。总之,将背影作为全文的焦点,可以凝聚作者对父爱的独特发现和深刻体认,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者为突出背影,多处作了独具匠心的布置。朱自清用“背影”作为题目,非常显豁地
突出了背影。开头一段就说:“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显出“背影”非同寻常的意义,悬念驱使读者集中注意力探寻这个背影的意义。
快要写到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先作铺垫,一处说,“父亲是一个胖子”,让人想见他的身材;一处写的衣帽——“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棉袍”。两处肖像描写安排在背影之前,就是要让读者把它们跟背影的特写镜头整合起来。背影的特写镜头,写了手的动作,脚的动作,整个形体的动作,刻画得十分精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处动作描写只写攀爬的起始动作,不再写下去,在强光聚集中,成了形象的定格。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感情的强烈表现将这个背影烘托得格外感人。
作者又捕捉到另一个背影,分手后,伫望着离去的父亲:“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此刻作者心中,从来没有像现在的这样感受到父子情深,想到父亲的至亲至爱,想到自己先前的自以为是,想到父亲的命运,想到父亲的前程,真是百感交集。这一次对背影逝去的追忆,包含无尽的牵挂。
末段回顾父亲这些年来的境遇,回顾这些年来的父子关系,最后又落脚到背影上来,与开头呼应:“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像一尊塑像似的矗立起来,完成了形象的定格,永存在读者心中。
突出背影,是这篇散文成功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可以得到一个启示,写人记事,应该选择最动情的一件事,写最动情的一件事又要突出最动情的瞬间。
2.本文以什么为线索?回忆了父亲哪些往事?试简要概括。
本文表面上是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即徐州见父、回家奔丧、南京分别、望父买橘、回忆读信、北京思父等,然而贯穿始终、时隐时现的一条内在的主线则是“背影”,全文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
⑴惦记背影:我最不能忘记的是父亲的背影。是全文的引子,开门见山。⑵祸不单行:祖母死了,还亏空变卖典质;父亲赋闲,去南京谋事。追叙惨淡的家境。⑶浦口送别:到南京——再三嘱咐,两次踌躇,亲自送“我”;进车站——雇请脚夫,拣定座位,叮嘱再三;买橘子——穿着臃肿,体态肥胖,行动费事(详写背影);离开我——走几步,回头看(略写背影)。⑷老境地颓唐:家境是一日不如一日;父亲 离去之期不远。可谓贫病交加,凄凉冷落。
3.阅读这篇散文,体会作者是怎样深切感受父爱的。我们读后受到怎样的启发?
文中的父亲形象,是慈父的形象,看看父亲爱子的行为方式,想想父亲当时困厄,对父爱的感知会更深一层。当时,父亲遭遇双重的灾祸。祖母死了,差使也交卸了,丧母的悲痛加上生存危机,父亲陷入了困境,养家重担压在父亲一人肩上。但他刚强地面对双重灾难,急于谋事。父亲在谋事与送行二者之间再三踌躇,天平的一头是那么沉重,他却把天平的另一头——儿子路途平安看得更重,这种爱子之心,真是情深似海!父亲亲自送行,照顾得无微不至,不光顾到眼前,还为儿子一路着想,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讲价钱要自己讲,拣座位要自己拣,临别还给儿子买橘子。买橘子要过铁道,那时月台很高,爬起来非常费劲,父亲是看在眼里的,为了儿子,再难的事情他也心甘情愿。爱子之心是多么强烈,父爱的力量是多么大,这样的父爱催人泪下。
读罢本文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激。这是人间至情。这也是家庭美德,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几十岁的孩子还是孩子,朱自清的父亲也是这样。“背影”,为了儿子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形象的定格。中国的慈父总是甘为孺子牛,自己能省则省,最好的东西让儿子享受,请注意,父亲是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我们应当将这种传统美德继承并发扬光大。
4.如何理解作者对父爱的前后不同感受以及渗透其中的淡淡的哀愁?
作者对父爱的感受当年与写作这篇文章时迥然不同,因为作者那一年20岁,北京大学学生,写《背影》那一年28岁,清华大学讲师,这是心智成熟程度不同的两个年龄。文中一再写当时怎样自以为是,体会不到父爱,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一方面,因为中国父母不太理解孩子的独立意识,孩子长大了有很强的自立自强的要求,总是替孩子包办一切,无论孩子多大总要“抱”在手里,实在是吃力不讨好,两代人之间容易起冲突;另一方面20岁时,既懂事又不懂事,容易自以为是,对父爱不容易体察到,对父亲的行为方式往往以为陈旧而反感。
待到真正成熟了,方理解父辈的行为方式是他那个时代养成的。应当透过这种行为体察父亲的爱心。望着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作者的心受到触动,顿悟父亲的爱心。
作者的家境和心境二者密切关系。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他的心境不好,作者的心境也不好。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引得读者都联想起父爱,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引起普遍的共鸣。
5.作品是怎样用铺垫和衬托的手法来着力突出背影的?
文章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为整个作品设置了暗淡的气氛、悲凉的环境,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出现的,这与父亲对儿子满腔的温情形成对照,显示出父爱的崇高。父亲当时正处于奔丧、失业、典卖、借钱这样“祸不单行”的境遇,然而即使在这惨淡的光景中,父亲并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爱护着自己的儿子,为儿子做了一件又一件的事情。这种情况下出现的父亲的背影便不同于随处可遇的普通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
父亲送儿子上火车站一段,从父子两方面着笔。父亲这一面,考虑再三,觉得非亲自送儿子不可;儿子那一面却不尽然,对父亲的送行并不怎么在意,并没有懂得父亲的心思。所以,父亲和脚夫讲价钱,总觉他说话“不太漂亮”;父亲嘱托车上的茶房,儿子又暗笑他的“迂”。这自然并非儿子不爱父亲,而是做儿子的毕竟不理解父亲。后来背影出现,儿子清楚地看父亲竟为自己做着力不胜任的事时,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对自己的那颗仁爱的心,以致流下泪来。这是交织着感激、悔恨、惭愧的泪。父子在这个过程中内心感情的差异及变化,使文章起伏有致,也显示出父亲背影的感人力量。
最后一段,写父亲近年老境颓唐的苦况。这是对背影描写的深化。它一方面起到和开头的气氛、情调相呼应的作用,反映出父亲生活道路的坎坷,透露出当时社会的阴冷,另一方面继续加强背影的形象。父亲晚年境况不好,年老体衰,也不能像过去那样为儿子奔走操劳,但他那颗疼爱、关心儿子的心并没有变,“只是惦记”。
儿子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了父亲的背影,应该说,儿子这时意念中的背影,并不单单是父亲往日背影的再现,而且还包含着老年父亲的影子,这个背影,寄托了儿子对父亲深沉的思念,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
【练习解答】
一 课文三次写见到父亲的背影,三次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止不住流下了眼泪?请你根据课文的描写,想像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
解答:
第一次见背影是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境衰败这样惨淡的特殊环境中出现的。这种特定情景、环境下的父亲的“背影”便完全不同于平时的背影,而是充满感情,饱含深意的背影。父亲在这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儿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比在顺境中所做的不知要可贵多少倍。所以“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流泪,是因为感动。
第二次见的背影是在父亲与儿子告别后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出现的。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使“我的眼泪又来了”。这次流泪,是因为舍不得父亲离去。
第三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这次流泪,是因为思念
之情不能自已。所流之泪,是伤心之泪。
二 阅读下面几句话,联系课文中有关的上下文,仔细体味父亲对儿子的关切爱护之情。1.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2.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3.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4.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解答
1.这个“再三”说明父亲完全可以不去。但经过两次“踌躇”后还是决定自己去送,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放心不下,爱子情切。
2.这表示父亲为儿子想得十分周到,怕他旅程辛苦,口渴,故想到去买几个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谆谆嘱咐,放心不下,生怕有什么闪失,眷眷深情见于简短的话中。
3.父亲买回橘子后,“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细节描写似乎毫无惊人之笔,但细细体味,则父亲买橘之艰难,装出轻松样子来安慰儿子的用心,为儿子做了一件事后的心安理得,轻松愉快,全都表现了出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是临别时的谆谆嘱咐,惦念儿子旅途的平安之心跃然纸上。
4.“进去吧,里边没人。”是细心的关照,是对儿子不谙世情的担心。
总之,这些简短的话,含义很丰富。父亲的爱子之情在这些简短的话中体现得很具体有离别的愁苦,有对儿子不谙世情险恶的担心,有对未来的忧虑,也有经济拮据的难言之隐。
三 课文从背影描写父亲的外貌、动作,运用了哪些准确生动而又饱含父子深情的词语?你能揣摩出当时儿子看到父亲背影的感受和心情吗?假如从父亲的正面看,你能否想像并运用恰当的词语描绘父亲的面容、神态、动作?从中你又能否体悟出父亲对儿子怎样的感情呢?
解答 “蹒跚”“探”“攀”“缩”“倾”等词语的使用最生动。作者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先写看见父亲的衣着,勾画了一个大体的外貌。写他平地走路,就用“蹒跚”,可见他肥胖体衰,步履艰难。从月台下去,只写了“慢慢探身下去”,用“探”字极其准确地写出了下去的过程。“攀”是写手的动作,月台的高、陡,攀的吃力可以想像;“缩”是写脚的动作,把怎样爬法写得更细致了;“向左微倾”是写身子的动作,“向左微倾”有两个原因,一是右手支撑比较有力,二是要把右脚跨上月台有困难,要借助身子的倾斜。这里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写出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调动了读者的想像力。儿子看到父亲这一情景,想到他这样做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当然要感动得流下眼泪了。
这段人物描写是远距离描写,目送父亲去,目迎父亲来;是以写逐渐远去的背影为主,而不是近距离描写人物的正面。这样就可以回避对于人物面部、表情、眼神等描写,如果采取正面的近距离的角度去描写上述内容,那就很不符合父子之间特定的位置关系。我国古代画论中常说:“远人无目,远水无波”。这里的观察点是写远距离中的父亲,怎么能去刻画他的面部表情呢?
假如从父亲正面看,对他进行近距离描写,就只能凭借想像。下面是示例,仅借参考。
一个身体胖胖的中年人,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穿过铁道,想爬上那边月台。月台又高又陡,一个胖子要爬上去真不容易。只见他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拼命用力,眼睛瞪得大大的,嘴紧闭,屏住气,几经努力终于爬上了月台。他咻咻地喘气,脸上的汗珠在寒风中闪闪发亮„„
父亲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花出了如此艰巨的劳动,又见父亲的爱子之情深如海。他的儿子目睹此情此景,当然要激动得流下了眼泪。
四 背诵“我说道„„望回走了”。
12.甜甜的泥土·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宛如:正像;好像。愠色:恼怒的脸色。踉跄(liàngqiàng):走路不稳。蹭(câng):磨擦。消融:融化。
情不自禁:抑制不止自己的感情。黯淡(àndàn)暗淡。
晕眩(yūnxuàn)感觉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呆滞(dāizhì)迟钝,不活泛。蓦地(mîdì)出乎意料地。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
二、文章脉络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把这篇小说分成五部分。第一部分(第1—5段),交代了矛盾和冲突发生前的社会环境和人物关系等。第二部分(第6—18段),通过对“她”的行动和语言描写,表现她内心的震撼与悲痛。第三部分(第19段),写王小亮得到奶糖后的欢乐情景。第四部分(第20—21段),写王小亮在家里受后妈虐待的情况。第五部分(第22—24段),写矛盾冲突的结果。
三、写作方法
1.立意新奇,结尾惊奇。
写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至情至爱,这是非常普通的立意,但《甜甜的泥土》却打破这一旧窠,另辟蹊径,把主题放在“人间的至亲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样能得到人类的关爱,获得生活的勇气和动力。这样的立意高人一筹,给人新鲜独特之感。
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部分可以说是不足为奇的,奇就奇在结尾部分。奶糖融入泥土,变成了“甜甜的泥土”的这一新奇的构想,这一新奇的结尾,不仅使读者拍案惊奇,而且富
有诗情画意,含义无穷,从而大提高了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妨可以这样认为,这一结尾也许是作者由“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一古典名句获得启发而构思出来的。所以,惊奇的结尾也中源于生活的真实的。
2.结构严谨,妙用对比手法。
这篇小小说以一包奶糖为线索,开头是送奶糖,中间是吃奶糖、埋奶糖,结尾是化奶糖,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小说还妙用对比手法。王小亮“过去的妈妈”在学校放学前后的对比;前后两个妈妈对王小亮截然不同的态度的对比;王小亮埋糖、挖糖前后的对比;学校传达室老头对王小亮“对去的妈妈”前后不同态度的对比等等。
这些对比,不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而且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王小亮“过去妈妈”的慈爱,“现在妈妈”的冷酷,王小亮的坚强、机智和可爱,传达室老头的通情达理,都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四、问题探究
1.课文在人物写上有什么特色?
文章运用了大量人物表情的变化来烘托人物复杂的心理变化,并且描写手法非常细腻,尤其是小亮妈妈在校门外等候小亮放学时,先是宛如一座雪雕,一动不动,表现出母亲执著的爱,继而当放学铃响起时,黯淡的眼神里射出热切的光,突出此时母亲心里急切的企盼,当得知无法与孩子见面后,目光一下子变得呆滞起来,这些都生动地反映出一个母亲无法与自己孩子见面时,失望悲伤的心情,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深厚母爱。
2.为什么只是一包糖能够让小亮如此高兴?
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看到小亮生活在一个不幸的家庭里,爸爸和后妈对他很刻薄,小小年龄,每天要做很多事,并且连饭都吃不好,所以吃糖对他来讲是非常奢侈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当突然有一包糖出现在他面前时,难怪他要惊喜极了;另一方面,在这种生活环境下的小亮对于母爱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这时出现在他面前的不仅仅是一包糖,而是久违了的母亲对他的关怀,在某种程度上,这一方面的欢喜已经远远地超过了一包糖带给他的快乐。
3.小亮对现在的爸爸妈妈的那段想像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起到反衬的作用。小亮现在的父母对他的态度与他亲生母亲对他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是反映小亮所处的生活环境非常不好,从而突出失去母爱的孩子是多么不幸,二是从另一侧面更好地衬托出小亮妈妈对孩子的爱,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无法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但一颗心还是完全牵挂在孩子的身上。
【练习解答】
一 这篇课文以优美的文字、细腻的笔法表达了一个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这种爱?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解答:该题意在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读、品、演、议、思,了解作品内容,深入角色内心,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分享成功的欢乐,感受母爱亲情和人间友情的熏陶。
二 研读句子,讨论问题。1.“都放学了。”
“知„„道„„”她目光呆滞地低声喃喃着,无力地垂下脑袋,慢慢松开手,从大襟棉袄口袋里,掏出一包裹得很紧的、还带着体温的糖:“大伯,麻烦„„给孩子。”
课文中有些故意省略的内容需要仔细品读才能弄明白。你能联系上下文,说出“她”知道些什么吗?
2.下午,这包糖终于传到二年级二班王小亮手中。孩子惊喜极了,这最喜欢吃的奶糖好久没尝过了。王小亮知道这包糖是谁给他吃的吗?说说你的理由。
解答: 1.“她”(过去的妈妈)知道中午放学后儿子王小亮没有出校门回家,她更知道王小亮因为得不到现在的爸爸妈妈的爱抚而过着艰难的日子,如中午不能回家吃热饭,只能在学校里啃冷馍。(注意课文倒数第3段“然后才背上书包拿块冷馍悄悄溜出门”句)
2.知道。因为这包糖是他“最喜欢吃的奶糖”,也只有王小亮“过去的妈妈”才知道儿子最喜欢吃奶糖。王小亮吃了奶糖后,当晚“睡得特别香,特别甜”,原来“他梦见过去的妈妈笑着回来了,现在的妈妈垂着头走了,真高兴”。(课文倒数第4段)
三 “他,又笑了:那泥土,甜丝丝的。”课文结尾的这句话还有没有其他含义?把你的理解说给同学听听。
解答:结句蕴含的意思大致有:那甜甜的泥土寄托着“过去的妈妈”对儿子王小亮的至爱亲情,滋润了小亮伤痛的心田;那甜丝丝的泥土,不仅包含着“过去的妈妈”的母爱,也包含着学校老师、传达室老头对小亮的爱心,让这些父母离异后的孩子也产生生活的渴望和动力;人间的至爱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等等。
四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有表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读出叙述、描写、对话的不同语调语气。
解答:略。
13.人琴俱亡·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了(liǎo):全,完全。俱(jù):全,都。笃(dǔ):(病)重。何以(hãyǐ):为什么。都(dōu):总,竟。了(liǎo):完全。舆(yú):轿子。奔丧(bēngsāng):奔赴死者所在处服丧。素(sù):向来,一向。径(jìng):直接。调(tiáo):协调。掷(zhì):投掷,抛掷。绝(juã):极,非常。卒(zú):死。
人琴俱亡(rãnqíngjùwáng):指人和琴都一起完了,后以“人琴俱亡”为睹物思人、痛悼亡友之典。
2.作家作品
编著者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江州刺史等职。《宋书·宗室传》说他“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著有《徐州先贤传赞》九卷及《典叙》、志怪小说《幽明灵》等。刘义庆以前的志人(轶事)小说有晋裴启的《语林》、郭澄之的《郭子》等,均已散佚。《世说新语》虽被保存了下来,但近代学者根据唐写本残卷考证,亦经后人删改,与原貌已有很大出入。
《世说新语》通行本为6卷,36篇。分德行、语言、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等36门。
3.背景链接
《世说新语》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事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相当多的篇幅系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前人的记载。一些晋宋间人物的故事,如《语言篇》记谢灵动和孔淳之的对话等,则因这些人物与刘义庆同时或稍早,可能采自当时的传闻。
从《世说新语》的某些分篇中,可以看出刘义庆编著此书时的倾向性。如《德行》、《政事》、《方正》、《雅量》等篇,作者对其中的人与事大抵采取肯定的态度;《任诞》、《简傲》、《汰侈》、《尤悔》、《惑溺》等篇,则对所写人与事多持否定态度。其他各篇,虽然从题目中看不出明显的态度,但行文中仍有其倾向性。大体来说,刘义庆对汉末一些名士,都是歌颂或赞赏的;对魏晋的清谈家则有所肯定,也有所否定。如他比较欣赏的晋代乐广等人,尚清谈而不违背“名教”;至于像阮籍等蔑视“名教”的人,则被斥之为“狂诞”。
对有些历史人物,他虽然并不赞成,但对他们某些行动,却又持欣赏的态度。如对西晋末年“清谈误国”的王衍,有时也赞赏他不和人计较的“雅量”;对桓玄则称其早慧。总的来说,他还是依据世族士大夫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物的。但也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由于作者的阶级地位和生活、思想的局限,以及当时士族文人风尚的影响,它不但没有接触到广大人民与统治阶级的尖锐矛盾,而且对统治阶级生活的记载也缺乏批判的态度,这不能不大大降低了本书的思想性,并给后世读者带来消极的影响。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这则故事写了王子猷对弟弟子敬独物的悼念方式,表现了他对弟弟深厚的情谊。
二、文章脉络
第1段:写奔丧。第2段:写恸绝。
三、写作方法
1.本文的人物形象刻画得很有个性。子猷的“了不悲”“都不哭”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表现了子猷的独特形象。
2.课文的语言十分简洁。全文寥寥数十字,把事情的经过写得波澜起伏,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四、问题探究
1.文章记叙了什么事情?在选材上有何特点?
文章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特征。文章中心是表现子猷和子敬之间深切的兄弟之爱,从这个中心出发,选择了两个典型事例:一是两人同时得病后,子敬先亡,子猷悲痛之情郁积心中,无法发之于外。二是子猷奔丧时,睹琴思人,哀伤过度,不久去世。
2.文章的语言有何特色?试结合文章语句来具体说明。
善于运用简洁含蓄、精炼传神的笔墨,生动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尤其是一些字词的运用准确而恰当,如一个“掷”字把子猷对子敬的哀痛表现到了极点。隽永凝炼,生动地表现了兄弟之间的感情。
五、课文翻译
王子猷、王子敬都病得很重,子敬先死了。王子猷问手下的人说:“为什么部听不到(子敬的)消息?这(一定)是他已经死了。”说话时完全不悲伤。就要轿子来去看望丧事,一路上都没有哭。
子敬一向喜欢弹琴,(子猷)一直走进去坐在灵床上,拿过子敬的琴来弹,几根弦的声音已经不协调了,(子猷)把琴扔在地上说:“子敬啊,子敬啊,你人和琴都死了。”
于是痛哭了很久,几乎要昏过去。过了一个多月,(子猷)也死了。
【练习解答】
一 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子猷“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说明了什么?
解答:本题应该让学生好好体会课文语言中所包含的感情。“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了不悲”“都不哭”“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和“恸绝良久”“月余亦卒”,都表现了子猷对弟弟的兄弟之情。
“不调”既是写实际情况,也包含了“人琴俱亡”的凄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说,言之成理均可。
二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王子猷、子敬俱病笃。2.子敬素好琴。
3.便径入坐灵床上。4.月余亦卒。
解答:1.俱,都。2.素,向来,一向。3.径,直往。4.卒,死。
三 背诵课文。
解答:本题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加以背诵。特别是应该指导学生在背诵时读出人物语言和叙事语言的不同感情。
14.我的母亲·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惺忪(xīngsōng):因刚醒而眼睛模糊不清。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说明。莫名其妙,也可作“莫明其妙”。
憧憧(chōngchōng)往来不定的样子。巡阅(xúnyuâ)巡行观看。
蹑手蹑脚(niâshǒuniâjiǎo)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循循善诱(xúnxúnshànyîu)善于有步骤地引导、教育人,也泛指教导有方。循循,有步骤的样子。诱,诱导,教导。
唏唏嘘嘘(xīxīxūxū)唏嘘,同“欷歔”,哭泣后不由自主地急促呼吸发出的抽咽声。饮泣吞声(yǐnqìtūnshēng)泪流入口,哭不出声。形容十分悲痛而不能公开发泄。辗转反侧(zhǎnzhuǎnfǎncâ)形容心中有事,翻来覆去不能入睡。
万籁俱寂(wànlàijùjì)形容一点声音也没有。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中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
歉疚(qiànjiù)感到对不起别人,内心痛苦不安。才具(cáijù)才能。具,才干,才能。
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名(yīng),惠是他的谥号。在他即位最初二十多年之内,魏在战国诸雄中最为强大。
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思想家、文学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作《孟子》七篇。
2.作家作品
急韬奋(1895—1944),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先后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的领导工作。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先后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1938年被遴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复刊《大众生活》。香港沦陷后辗转赴广东东江游击区,于1942年到苏中、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次年秘密赴上海治癌症。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接受他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他为中共正式党员。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这些作品文笔质朴、情文并茂。政论计砭时弊,简短有力,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几个片段,表现了母亲的可爱性格和能干才具,表现了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二、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2):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痛悼,暗含着对旧社会吞没女性的揭露。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第一个片段:元宵夜的“巡阅”。第二个片段:涌流的泪珠。
第三个片段:丰富的内心世界。第四个片段:劳碌的身影。第三部分(7—8):文章的结尾,呼应开头,收束全文,耐人寻味。
三、写作方法
1.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来表现人物。
《背影》是截取人物状态中阳鲜明、最动人的瞬间——背影来构建文章的,而本文是截取人物表现中最典型的经历——四个片段,来表现人物的。这种写法同样属于截取法。
由于母亲在作者十三岁时就去世的,母亲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只留下了几个闪光的片段。作者正是摄取这几个闪光的片段来塑造母亲形象的。
这四个片段,其实也是四件事。第一件事,写的是“我”二三岁的事情,元宵节母亲背“我”观灯,表现母亲“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和爱了之殷勤与细心。第二件事,写母亲爱看小说,讲故事到动情处会“热泪盈眶”,表现母亲有文学修养,感情丰富,富有同情心。第三件事,写母亲希望“我”上进,见“我”背书挨打,陪着“我”一同流泪,又勉强说“打得好”,表现母亲的矛盾心理和对子女的无限怜惜和疼爱的感情。第四件事,写“我”看母亲做针线活,表现母亲的勤劳辛苦能干,也表现“我”对母亲的感激、歉疚、回报之情。这四件事,虽然很普通,但它们是最闪光的四个片段,作者摄取过来,集中表现了母亲普通而伟大的形象,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2.穿插必要的议论深化思想内容。
本文在记叙描写的过程中穿插了一定的议论,有的分析人物的言行和内心世界,如“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有的评价叙写的内容,如“这是我对母爱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有的扩展文章的主题,如“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 个循循善诱的良师”,揭露了封建社会埋没妇女才能的罪恶。文章结尾部分全用议论,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表现对封建社会的憎恶和谴责。本文的议论一般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进行,并与记叙描写水乳交融,成为文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语言细腻、真挚、深沉。
本文的句式一般较长,多用修饰,注重描摹,细腻刻画,如“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母亲”前用“坐在旁边缝纫着的”限定,“哭着”前用“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修饰,“声音”前用“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修饰,绘声绘色,描写细腻,结构严密。这句话如果改成短句,似可说成:“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母亲也哭着,她坐在旁边,唏唏嘘嘘,泪如泉涌„„声音呜呜咽咽,断断续续,时时勉强说着‘打得好’。”意思虽没有增多或减少,但似不能表明“唏唏嘘嘘,泪如泉涌”与“哭着”等的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描写的细腻程度上似有了一定的差别。
四、问题探究
1.作者通过哪几件事反映出母亲对自己的爱?
通过三件事:幼儿时母亲在元宵节抱着“我”去看别的孩子玩灯;在父亲罚“我”时,母亲既怜惜“我”责罚,又希望“我”能上进以致含泪叫“打得好”;亲手为“我”做布鞋,不惜劳累到深夜。
2.怎么理解文中作者的那种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其实是作者心中的愧疚心情,当时他年龄尚小,眼见母亲非常辛苦却无法分担,只能坐着陪陪母亲借以减轻心里的不安。
3.在作者眼里,“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
勤劳淳朴,承担着家庭日常生活的事务,感情丰富,可以被小说的情节感染得流泪,疼爱孩子,文章用大量的篇幅描述母亲是怎样关心爱护自己孩子的。但是受到封建礼教的影响,母亲无法将自己的才干更多地贡献给社会。
4.本文的结构是如何安排的?
开篇点题,说明我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接着通过对四件童年往事的回忆从不同方面描写母亲的为人:元宵节抱儿看灯将母亲体现在细微之处;读小说泪流满面说明母亲感情丰富细腻;对待孩子读书上,既怜惜他被责罚,又希望他上进以致含泪叫“打得好”;为了让孩子及穿上新衣、新鞋,不惜劳累到深夜,爱子之心,可见一斑。
【练习解答】
一 作者深情地回忆了关于母亲的4个片段,哪些话语、哪些事例、哪些细节最让你动情?你还记得自己母亲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吗?对同学说一说。
解答:这道题是开放型探究题,答案不求统一。下面只是提示,供教者参考。第一片段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栩栩如生。
第二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同时也表现对孩子的教育注重“以情动人”,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片段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此外“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这一细节描写同样十分感人。
第四个片段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势动人。怪不得使作者感到“歉疚”和“不安”的感情油然而生。
二 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2.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
3.当时一肚子里充满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
解答:加点的词不能去掉。第1、2句中的“就”和“才”,表现了对母亲不幸早逝的无限的痛惜之情。第3句中的“敢”如果删去,就成了“不对母亲说出一句”,和原来的意思大相径庭。“不敢”是心里想说,但又怕说出来后母亲不允许“我”再陪下去,越是“不敢说出”,就越是显得真诚、执著。如果改成“不说出来”,就无法把这种矛盾的真实的“心理状态”表达出来了。
三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你认为邹韬奋成长的家庭环境哪些方面是好的,哪些方面是不可取的?
解答:这个家庭环境重教育、重文化,对子女要求严格,这是好的;有母爱的温暖,有母亲努力劳作的榜样,有文学熏陶,这些也是好的。但是体罚是不可取的。这个家庭仍是一个封建家庭,妇女在家庭里没有地位,母亲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母亲早逝也说明当时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极差。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不可能有一个完美的家庭。(这一点务必向学生讲清楚)
四 熟读全文。背诵“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不知道什么叫母爱”。解答:略。
15.父母的心·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风度:美好的举止或姿态。褴褛(lǎnlǚ):(衣服)破烂。
寒酸:形容简陋或过于俭朴而显得不体面。酬谢: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
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也说没精打采。
2.作家作品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以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帝国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亲朋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作品富有印象主义色彩,语言洗练质朴,意境新颖,注重抒情和主观感觉的描写。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思想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成名作)(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的少男少女》(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羽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康成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8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二、文章脉络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座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第二部分(第3—6段),故事的开端。贵妇人叫女佣去做穷人的工作,表达自己想领养一个孩子的心愿。
第三部分(第7—12段),故事的发展。穷男人和他的妻子把七岁的大儿子给财主太太,事情非常顺利,但父母和儿子分手时,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又为第二次换儿伏笔。
第四部分(第13—16段),故事的高潮。上面三次送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第17段),故事的结局。故事到此戛然而止,但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将永远回荡在每个读者的心头。
三、写作方法
1.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简单平淡,读者就会生厌。而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就会产生无穷的魅力。这就是情节的曲折性。情节是叙事性文艺作品中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的一系列生活事件和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高尔基说: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
本文的故事比较简单,但作者却能组织曲折的情节,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展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表现了深刻的主题。
2.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
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川端康成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特征。这也许和川端康成本身的经历有关。他1899年出生,1901年父逝,1902年母逝,不久抚养他的祖父母又相继逝世。所以,他特别渴望父爱和母爱。这篇小说,正是他这种内心渴望的产物。我们读这篇小说,总觉得有一种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故事最后尽管写“那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似乎是一个喜剧的结尾,但仍然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呢?读者担心着主人公的命运,这就是小说的艺术魅力所在;
读者也会祝愿父母浓浓的爱心,能克服生活上的千难万险,让全家六口健康而幸福地活着,这就是哀怨的力量。
四、问题探究
1.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
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的心理变化展开的;父母最后的决定可以真切地反映天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心。
“心”指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眷爱之心,是这篇文章的主题,也是导线,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2.贫穷父母的心理变化通过哪些话表现出来?这些话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开始当财主夫人的女佣向父母提及要个孩子的时候,父母就说:“这可得谢谢啦„„”(心里是多么复杂和犹豫,一面是可以减轻生活负担,一面却要和亲生的儿女分开)。接着在给大儿子时说:“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终于决定忍痛将儿子送人以减轻负担)。后来又用二儿子换回了大儿子:“昨晚仔细地想了又想„„”(仔细想的结果是无法割舍对大儿子的牵挂)。再后来用女儿换回了二儿子:“简直没法跟您说„„”(二儿子也不舍得,算了,给女儿吧,也许这样会好些)。最后,他们把女儿也要回来时,“实在太难为情了,”(终于无法欺骗自己,无未能克制对儿女深深的爱,没有什么比一家团聚更重要的了。)
3.本文故事情节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文章围绕“送子”一事,按父母二人心态的变化,一层一层地展开。一开场通过财主夫与父亲衣着上强烈的对比映衬出双方家庭背景的极大差距。通过女佣与父亲的对话让读者清楚两个家庭有很好的互补性,给之后故事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接着,理所当然的,财主夫人得到了孩子而贫穷的家庭得到了他们最需要的钱。这时,故事情节峰回路转,一系列的调换让大家疑惑这对父母亲究竟想怎样。最后,贫穷的父母作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一个孩子也不能送,同时也感动了财主夫人,故事也达到了高潮。几次“换子”的变化,都显得合情合理,情节虽然一波三折,但读起来十分顺畅自然。
【练习解答】
一 课文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解答:不能。因为父母总是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的好处是:①符合生活的真实;②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③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二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妻子的心理。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2.送走长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解答: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那位父亲犹豫不决,要和孩子妈妈商量后才决定。2.送走长子时:贫穷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让他过好日子,自己的负担也可减轻一些。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实在舍不得长子,要把他要回来。怎么要?用老二去换老大吧,就说长子是接班人,不论怎么穷,也不能把长子给人。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次子也舍不得,也要去把他要回来。怎么要?用女儿去换他吧,就说老二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扔了他就扔了婆婆,这是不孝啊。
5.要回女儿时:女儿太小了,也舍不得。现在拿了她的钱怎么办?如数奉还,我们宁愿全家六口饿死在一起。
三 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以“父母心”为话题组织一次交流会。可以请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参加。
解答: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日本谚语)
一父对于十子之至情,较十子对于一父之至情为深。(德国谚语)一父养十子,十子养一父。(西班牙谚语)娘想儿,长江水;儿想娘,扁担长。(中国谚语)
据说爱是下倾的,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于子女对父母之爱。(墨尔)乌鸦认为自己的孩子最优秀。(英国谚语)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
造化把一切安排得那么美妙,婴儿一到了这个世界上来,就发现有一位母亲随时爱顾他。(米西兰)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塞尚)母亲是儿童最好的教师,她给孩子的教育比所有的学校教育加起来还多。(克鲁普斯卡娅)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母亲有如光辉灿烂的朝阳。(佚名)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父母的美德是子女最大的财富。(法国谚语)
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加莉娜)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华兹华斯)
四 熟读课文。解答:略。
16.小石潭记·课文精讲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清洌(qīngliâ)清澈。
蒙络摇缀(mãngluîyáozhuì)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披拂(cēncīpīfú)参差不齐,随风飘荡。佁然(yírán)愣住的的样子。俶尔(chù’ěr)忽然。翕忽(xīhū)轻快敏捷。
斗折蛇行(dǒuzhãshãxíng)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犬牙差互(quǎnyácīhù)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悄怆幽邃(qiāochuàngyōusuì)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作家作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xiâ,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世称柳河东。从小聪明好学,13岁时已经能写出好文章。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又考取博学鸿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字、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见习御史)。因参加王叔文的革新集团被贬为永州司马。
永州的州治在今湖南零陵,当时是相当荒僻落后的地区。司马是刺史的助手,实际上不职无权。柳宗元在永州整整过了10年的放逐生活,虽然被肃夺了从事政治活动的权利,但却使他有机会直接了解人民的痛苦生活,进一步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潜心致力于文学创作。它的主要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被贬后,特别是在永州时期产生的。
元和十年(815)43岁的柳宗元被召回长安,但很快又被派到柳州(今属广西)当刺史,官职是提高了一些,但地方却更僻远了。刺史是地方长官,有实权。柳宗元在柳州引导当地人民发展生产,释放奴隶,兴办学校,政绩显著。但因长期心情抑郁,健康状况恶化,终于病逝在柳州,年仅47岁。因他在柳州做过三年刺史,后人又称他为“柳柳州”。至今柳州还有侯祠、柳宗元衣冠冢等遗迹。
柳宗元和韩愈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并称“韩柳”。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说理透彻,结构谨严,语言精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柳宗元的散文成就表现在很多方面,山水游记是其中的主要部分。他的山水游记历来为广大读者所传诵。他继承郦道元《水经注》的优良传统,结合他自己的经历和遭遇,写出了
精美的山水游记。它的特点是在文字上洁净有力,很精细地刻画出山水的鲜明形象。因他长期在政治上受迫害,就寄情山水之间,用简洁清隽的语言,刻画荒远地区秀丽奇特的自然风景,叹息它的被埋没,寄托自己愤懑不平的苦闷心情,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其中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 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古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更是山水散文中的珍品。这些作品,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的一幅幅山水胜景,继承了郦道元《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
柳宗元的诗文遗稿由他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刘禹锡编为《河东先生集》,有明蒋之翘的辑注本《唐柳河东集》。
3.背景链接
柳宗元在永州九年,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疾苦,游历当地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诗文名篇。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其中最著名的,是他被贬谪到永州以后写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就是为人称道的《永州八记》。这些作品,既画廊式地展现了湘桂之交一幅幅山水胜景,还将自己的身世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倾诉怒怨愤懑的心情。
本文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保持了《永州八记》一贯的行文风格,观察入微,描摹细致。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了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二、文章脉络
全文分作五段,层次清楚。
第一段系引言的性质。开头从小丘写起,接着写小石潭,先不写近见而写远闻,这样景物若隐若现,就能引人入胜。
第二段写潭的本身,着重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但写法又有不同,前者是暗写的,后者是明写的。
第三段写潭外的水流,着重显示其曲折深远,使人感到山重水复的意味。
第四段变换了写法,以上是写形态,这里深入一层,改为写意境。这样写,读者由环境的凄清可以体会到作者身世的悲凉。
第五段是补叙性质,追记一下游历的同伴,作为游记的结束。
三、写作方法
本文写作上最突出的特色,是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细致地加以描画。如第一段,整段文字全都是围绕着“石”的特点来写潭的。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洌,正由于它是个“石”潭。接着从正面落墨,写出石潭中石头的种种形状和姿态。然后又就树木的长势从旁描绘“石”:“蒙”——覆盖着,“络”——缠绕着,“摇”——晃动着,“缀”——连结着,树木的种种姿态,正说明它们是长在石上的。
四、问题探究
1.本文的结构是怎样的?
全文作五段,层次清楚。第一段系引言的性质。开头从小丘写起,接着写小石潭,先不写近见而写闻,这样景物若隐若现,就能引人入胜。第二段写潭的本身,着重写潭水清澈,49 游鱼活泼。但写法又有不同,前者是暗写的,后者是明写的。第三段写潭外的水流,着重显示其曲折深远,使人感到山重水复的意味。第四段变换了写法,以上是写形态,这里深入一层,改为写意境。这样写,读者由环境的凄清可以体会到作者身世的悲凉。最后一段是补叙性质,追记一下游历的同伴,作为游记的结束。
2.本文的景物描写有何特色?
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景物描写逼真。柳宗元描画景物,总是用千锤百炼的语言轻轻点染几笔,构成鲜明的图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例如,这篇文章写潭边和岸上的景象,“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口,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只用二十几个字,就把潭中怪石交错、岸上枝蔓交融的景物概括而形象地表现出来。描写潭水中游鱼的部分尤其精彩。作者要表现潭水的清流,却不直接写潭水,而写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鱼在水中,仿佛在空中没有依托,阳光下射,一直穿到潭底,这就形象地写出了潭水的清流、透明。描写游鱼,从静止和活动两个方面来表现,静止是呆呆地不动,活动时是忽儿窜向这边,忽儿窜向那边,寥寥十二字就抓住游鱼的特点,构成了一幅鱼影的图画。
3.本文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这篇文章有不少地方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如写最初发现小石潭时,说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写游鱼的活泼,说“似与游者相乐”,写坐潭上时候的感受,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样写,景物染上人们的感情色彩,文章所创造的境界就更为鲜明切实。本文写小石潭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当时前后变化的两种心情契合地交融在一起,这又说明作者善于融情于景。前一篇写小丘,作者在叙事写景之外,加上几句议论抒发感情;本篇则不用议论,全篇作者把感情倾注于笔端,深深地糅合进景物描写中去。比如本篇前两段的景物描写,笔致开朗明净,与作者当时的喜悦心情完全和谐一致;第四段的景物写得幽深凄清,也与作者贬官后那种孤寂、凄怆、抑郁的心情完全和谐一致。从写作上看,如果笔底没有感情,便写不出神似的景致来,所以作者的手笔确实卓绝非凡。但孤寂、凄怆、抑郁的心情毕竟带有浓重的伤感色彩。正由于此,连作者自己也觉得“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而要离开了。
五、课文翻译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石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由整块的石头形成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小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阳光向下一直照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览的人逗乐。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过去,(溪身)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有的地方露出来,有的地方被掩没了,隐隐约约可以看得出。
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在石潭上,四下里竹子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其他人,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了,不能呆得太久,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同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奉壹。
5.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五
, 。
12、《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具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气概的诗句是: , 。
13、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用 , 两句诗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深意。(常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特别是培养国家人才献身的志士。)
1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现“春行”的语句是: ,
。
15、《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植物迎春的诗句是: , 。
1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这两句诗是: , 。
17、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
18、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19、《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 。
6.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六
贫瘠(jí) 募(mù)集 卫戍(shù)区 戊戌(wù xū)变法 凋(diāo)零
祈(qí)祷 捂(wǔ) 挟(xié)持 惩(chéng)罚 眷(juàn)恋
卓(zhuō)越 萌(méng)发 诬(wū)陷 月笼l?ng沙 寂寥(liáo)
造诣(yì) 倔(jué)强
二、成语
1)风烛残年:比喻老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2)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3)得意门生:感到非常满意的学生。
4)据理力争:根据道理尽力争辩或争取。
5)无言以对: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话也回答不出来。
6)壁垒森严:古代军营四周的防御建筑;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7)安居乐业:表示生活美满、安定
8)镜花水月: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9)灰飞烟灭:比喻事物消失净尽。
10)民怨沸腾:人民的怨恨达到极点,就像水沸腾了一样.
11)无与伦比: 伦比:类比,匹敌。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跟它相比的。
三、课文知识
1、《枣核》选自《美国点滴》,作者萧乾,现代作家、翻译家、记者。本文通过一位“旧时同窗”,现在的“美籍华人”异常想念旧时院里子的枣树,想在后花园试种几棵的叙写,表现了广大海外华人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赞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高度向心性和凝聚力的伟大民族。枣核是全文的线索,思恋故土,思恋祖国是全文的感情线索。
2、《最后一课》体裁小说,作者都德,法国小说家。本文采用第一人称,以“我”(小弗郎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真实地反映了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表现了法国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始终眷恋着祖国》节选自人物通讯,《钱学森――中国人民的骄傲》,本文以时间为顺序,记叙了钱学森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成就后,毅然放弃国外优裕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他眷恋祖国的赤子之心。
4、《春望》选自仇兆鳌《杜诗详注》,作者唐代诗人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该诗表现诗人目睹破碎衰败的祖国,黯然神伤,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心情。
5、《泊秦淮》选自冯集梧《樊川诗集注》,作者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诗人夜泊秦淮,听到酒店歌女在唱陈后主所作的流行歌曲,不禁触景生情,抒发了诗人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6、《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选自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诗人。该诗表现诗人雨夜追忆往昔军旅生涯,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也饱含了壮志难酬的痛切愁思。
7、《过零丁洋》选自《文山集》,作者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大臣、文学家。诗人将个人的经历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定决心。
8、《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杂下》。《晏子春秋》是后人搜集齐国大夫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这则故事通过晏子出使楚国,挫败楚王诬齐人为盗的故事,表现了晏子的机智善辩和对祖国的热爱。
7.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篇七
关键词:苏教版教材,知识体系,人文性,工具性
韩雪屏先生认为, 广义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主要反映事物的状态、内容及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 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如字、词、句子的知识, 段与篇的知识, 语法、修辞、逻辑的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凭借理解或记忆获得的, 因而也可称为记忆性知识或语义知识。
“程序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 用来说明学习者‘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 主要用于对外办事实际操作, 因此也称为操作性知识、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从一定意义来说, 这些知识就是言语的技能或者有助于形成言语技能。程序性知识的掌握, 必将促进学生养成多种言语技能。
“学习策略, 指的是在学习情境中, 学生对学习任务的认识、对学习方法的调用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如果对比于先前魏书生提出的“知识树”, 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树”尽管也呈现一定的体系, 但是仍然属于静态的、记忆型的知识, 也即韩雪屏先生提出的陈述性知识。而韩雪屏先生提出的知识系统不仅包含静态的知识, 还有动态的操作方法/操作系统, 应该说更为全面, 更为系统。我们以此来研究苏教版的知识体系构成。
苏教版教材没有采用粤教版、人教版知识链接的方式, 而是在练习题中以问题的形式和课下注释来强化知识体系。课下注释主要是文化常识和作家简介。而其他的关于字、词、句、修辞、表达技巧等知识借助练习题来传授的。
如果我们根据韩雪屏先生的知识体系进行分类统计的话, 可以统计出:
从上文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苏教版并不是不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 而是以一种另类的方式呈现———内化在习题中, 而不是像粤教版、人教版, 采用资料链接的方式。
2.苏教版选文呈现的知识体系并不是单单的静态知识结构, 还包括程序化的知识———操作技能的训练。但是苏教版缺乏构建策略性的知识。这也是其他几套教材欠缺的。
如果我们具体结合相应的习题内容:
例一必修一P44: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普遍, 如《劝学 (节选) 》中的“劝”、“绝”、“假”, 《师说》中的“说”、“相”、“传”、“贻”等。利用工具书, 了解这些词的义项, 看看本书的注释是否有道理。类似的词, 两篇文言文中还有一些, 请你再找几个出来。
本专题的文章都是谈读书学习, 论述的方法却大不相同。请你想一想, 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是如何有创意地表达各自见解的?课外选读名家名篇, 和本专题的文章作比较, 了解说理方法的多样性。
例二必修二P63
掌握一定的读图方法, 对理解图片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很有帮助。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两组图片取材、画面构成的认识, 归纳读图要领。
例三必修四P75:
在本专题的文体研习中, 我们接触了一些与古典诗文欣赏相关的词语, 如“起伏”、“才思”、“语次”、“意象”、“点染”、“叠字”等。还可举出一些, 如: (1) 衬托, 即通过描写景物来陪衬烘托情感。 (2) 缘情体物, 即本着自己的真实情感, 对景物细致地体察, 写出景物的特点。 (3) 婉转, 即通过转折、对比的手法含蓄地抒发情感。 (4) 理趣, 即在形象生动的景物描写中蕴含哲理和智慧。 (5) 典丽, 即在行文中注意运用典故, 修饰词藻。请从我们学过的诗文中, 找出能用上述词语鉴赏或品味的地方, 并注意在今后的学习中留心积累, 加以灵活运用。
…………
根据以上习题, 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出:
1.苏教版对知识的定义并不特别注重, 而是着重于对知识的理解。如例一中对说理方法, 并不局限于其定义, 而是能够说出“多样性”。
2.苏教版教材对知识掌握的要求是希望通过学生的自主归纳, 得出相应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并且要求能够灵活运用。
而且, 这种自主归纳是一种充分的信任状态———相信学生能够完全掌握或完全实现习题所要求的任务, 完成相应的目标。唯有如此, 才能灵活运用此前的程序性知识, 进而更深层地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如果此间学生出现一定的懈怠或失误, 那么学生的知识体系必定是不完善的, 甚至有部分是不正确的。
3.由于苏教版编排是话题单元的性质, 打乱文体顺序, 首重于作品的人文性、思想性等。那么, 由附着于此后的习题呈现出来的知识体系则必然是混乱无序的, 如例一所示。那么, 身陷于庐山中也必将不能识别出苏教版知识系统的真面目。如此, 反而不如人教版、粤教版知识链接的方式来得更为直观简洁、井然有序。
我们比照一下《美国高中第三册语文教材》 (《普能提斯厅文学教程》) 、《一个男孩和一个男人的故事》的课后习题。教材介绍了悬念的创作手法———描写既不确定而又危险性的细节, 既要回顾原文的创作手法, 又要求进行再运用———创作“悬念”。这样的知识体系循序渐进, 学生的学习也然扎实。
“学生的认知结构总是与教材的知识结构密切相连的。这种相互联系表现在, 一方面认知结构会对知识的摄取产生直接的影响:学生可以凭借良好的认知结构和这种结构的迁移不断获得新知识;而认知结构不完善则容易产生负迁移, 导致难以接受新知识。另一方面, 教材的知识结构可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好的教材结构可以简化知识, 生成新知识, 有利于知识的运用, 使学生建立精确的、高度分化的认知结构;差的教材结构则恰恰相反, 容易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趋于模糊、混乱。”
综合各国母语课程, 在基础教育中, 总体取向是以语言知识为主, 以文学知识为辅。“考察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母语课程, 语言知识一般包括语法知识 (如词类、词组、词语功能、句子成分和句型) 、词语识别、拼写、语言组织、语言的变化更替、交际语言的背景知识等;文学知识则包括文本的类型、作品流派、文学风格等。”
谷公胜先生在谈及《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基础性问题, 解释到:“教科书必须面向全体学习者, 从为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高度出发, 为所有的受教育者铺设发展的阶梯。教科书要确立学科知识为本位的倾向, 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为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科书不能以少数精英为对象而忽视全体使用者的共同需求。”我们可以看出, 必修教材的基础性体现为几个方面
1.全面性———面向全体的学生, 是全体使用者的共同需求;关注学科知识本位, 面向学生的全面素养。
2.可持续性。通过必修课程的学习,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苏教版八(上)第二单元拓展阅读 篇八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其实一个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嗨,小伙伴们,我是初初。爱国情怀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学作品其呈现形式和表现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萧乾的散文《枣核》用以小见大、托物抒怀的手法,表现了海外华人眷恋祖国、依恋故土的赤子之心;法国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刘敬智的人物通讯《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中国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火箭之王钱学森放弃海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报效祖国的艰辛历程,赞扬了老一辈科学家科学报国的爱国魂;古诗《春望》《泊秦淮》《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过零丁洋》,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诗人们忠贞不二、忧国忧民的爱国心;而春秋时代的晏子,则通过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辩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最终不辱使命……
篇篇爱国文,拳拳爱国情。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哪一个人不跳动着一颗虔诚而火热的中国心呢?为了配合本单元的语文学习,初初为大家精心筛选了多篇经典的爱国诗文和大家分享,让我们一起来享受这饕餮盛宴吧!
【延伸文本】
——《枣核》延伸文本
故乡的水土
林清玄
第一次出国,妈妈帮我整行李,在行李整得差不多的时候,她突然拿出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装着黑色的东西。
“把这个带在行李箱里,保佑旅行平安。”妈妈说。
“这是什么密件?”
妈妈说:“这是我们门口庭抓的泥土和家里的水。你没听说旅行如果会生病,就是因为水士不服,带着一瓶水土,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就不会水土不服了。”
妈妈还告诉我,这是我们闽南人的传统,祖先从唐山过台湾时,人人都带着一些故乡的泥土,一点随身携带、一点放在祖厅、一点撒在田里,因为故乡水土的保佑才使先人在蛮荒之地开垦出富庶之乡。
此后,我每次出门旅行,总会随身携带一瓶故乡的水土,有时候在客域的旅店,把那瓶
水土拿出来端详,就觉得那灰黑色的水土非常美丽,充满了力量。
故乡的水土生养我们,使我们长成顶天立地的男儿,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
那一瓶水土中不仅有着故乡之爱,还有妈妈的祝福,这祝福绵长悠远,一直照护着我。
(选自《林清玄散文集》,林清玄著,中国文学出版社2014年4月版)
[鉴赏空间]
萧乾的《枣核》采用以小见大、托物抒怀的手法,借助一枚小小的枣核,表达了海外华人眷恋祖国、依恋故土的赤子之心。台湾作家林清玄的散文《故乡的水土》采用类似的手法,将浓浓乡愁寄托于一瓶故乡的水土。剜一捧家乡的泥土,掬一汪家里的清泉,即使漂流万里,在寂寞的异国之夜,也能充满柔情与壮怀。本文文笔流畅清新,情感醇厚深沉,在平易中蕴含着感人的力量。
[读有所思]
1.文中母亲“拿出一个透明的小瓶子,里面装着黑色的东西”,这黑色的东西是什么?寄托了什么情感?这里采用的是什么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任意写出两句寄托对家乡思念之情的古诗句,并分析一下诗人是借助哪些意象来寄托爱国思乡之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后一课》延伸文本
《四世同堂》节选
老舍
铃声,对于一个做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定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赴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直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味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嗽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但是怎么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他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的追着他。极快的,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坎,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个什么鬼追着似的。
(选自《四世同堂》,老舍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版)
[鉴赏空间]
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借助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的见闻和感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等法国人民在国土沦丧时的悲愤心情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告诉我们:“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类似的情境出现我国的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最后一课》和《四世同堂》,虽然两篇小说所反映的时代不同、国家不同、人民不同,但在课堂气氛、人物的描写手法却又有类似之处,正是因为小说所要反映的主题是相同的:两篇文章都反映沦陷区人民在敌人铁蹄下屈辱悲愤的生活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读有所思]
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里,“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他告诉学生“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而本文中的祁瑞宣老师在“第一堂课”上,只“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你如何看待这两个人截然不同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阅读]
【本文】:
他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四世同堂》节选
【链接文】:
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
“法兰西万岁!”
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最后一课》节选
阅读以上两段文字,说说人物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始终眷恋着祖国》延伸文本
中国文脉之屈原
余秋雨
屈原,是整个先秦时期的文学冠军。
不仅如此,作为中国第一个大诗人,他以《离骚》和其他作品,为中国文脉输入了强健的诗魂。对于这种输入,连李白、杜甫也顶礼膜拜。因此,戴在他头上的,已不应该仅仅是先秦的桂冠。
前面说到,中国文脉是从《诗经》开始的,所以对诗已不陌生。然而,对诗人还深感陌生,何况是这么伟岸的诗人。
《诗经》中也署了一些作者的名字,但那些诗大多是朝野礼仪风俗中的集体创作,那些名字很可能只是采集者、整理者。从内容看,《诗经》还不具备强烈而孤独的主体性。按照我给北京大学学生讲述中国文化史时的说法,《诗经》是“平原小合唱”,《离骚》是“悬崖独吟曲”。
这个悬崖独吟者,出身贵族,但在文化姿态上,比庄子还要“傻”。诸子百家都在大声地宣讲各种问题,连庄子也用寓言在启迪世人,屈原却不。他不回答,不宣讲,也不启迪他人, 只是提问,没完没了地提问,而且似乎永远无解。
从宣讲到提问,从解答到无解,这就是诸子与屈原的区别。说大了,也是学者和诗人的区别、教师和诗人的区别、谋士与诗人的区别。划出了这么多区别,也就有了诗人。
从此,中国文脉出现了重大变化。不再合唱,不再聚众,不再宣讲。在主脉的地位,出现了行吟在江风草泽边那个衣饰奇特的身影,孤傲而天真,凄楚而高贵,离群而悯人。他不太像执掌文脉的人,但他执掌了;他被官场放逐,却被文学请回;他似乎无处可去,却终于无处不在。
屈原自己没有想到,他给两千多年的中国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玩笑的项目有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大家都习惯于称他“爱国诗人”,但他明明把“离”国作为他的主题。他曾经为楚抗秦,但正是这个秦国,在他身后统一了中国,成了后世“爱国主义”概念中真正的“国”。
第二,他写的楚辞,艰深而华赡,民众几乎都不能读懂,但他却具备了最高的普及性,每年端午节出现的全民欢庆,不分秦楚,不分雅俗。
这两大玩笑也可以说是两大误会,却对文脉意义重大。第一个误会说明,中国官场的政治权脉试图拉拢文脉,为自己加持;第二个误会说明,世俗的神祇崇拜也试图借文脉,来自我提升。总之,到了屈原,文脉已经健壮,被“政脉”和“世脉”深深觊觎,并频频拉扯。说“绑架”太重,就说“强邀”吧。
雅静的文脉,从此经常会被“政脉”、“世脉”频频强邀,衍生出一个个庞大的政治仪式和世俗仪式。这种“静脉扩张”,对文脉而言有利有弊,弊大利小;但在屈原身上发生的事,对文脉尚无大害,因为再扩大、再热闹,屈原的作品并无损伤。在围绕着他的繁多“政脉”、“世脉”中间,文脉仍然能够清晰找到,并保持着主干地位。
记得几年前有台湾大学学生问我,大陆民众在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游戏,是否肢解了屈原?我回答:没有。屈原本人就重视民俗巫风中的祭祀仪式,后来,民众也把他当做了祭祀对象。屈原已经不仅仅是你们书房里的那个屈原。但是如果你们要找书房里的屈原也不难,《离骚》、《九章》、《九歌》、《招魂》、《天问》自可细细去读。一动一静,一祭一读,都是屈原。
如此文脉,出入于文字内外,游弋于山河之间,已经很成气象。
(选自《余秋雨散文》,余秋雨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版)
[鉴赏空间]
钱学森被评为2007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组委会给出了这样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刘敬智的《始终眷恋着祖国》,记述了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航天之父、中国火箭之王钱学森放弃海外的优厚待遇、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报效祖国的艰辛历程。而屈原,大家都习惯于称他为“爱国诗人”的典范,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之屈原》一文则提出了:屈原“明明把‘离’国作为他的主题。他曾经为楚抗秦,但正是这个秦国,在他身后统一了中国,成了后世‘爱国主义’概念中真正的‘国’”,“中国官场的政治权脉试图拉拢文脉,为自己加持”而推崇屈原的爱国主义。观点一出,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读有所思]
1.大家都习惯于称屈原为“爱国诗人”的典范,而余秋雨先生的《中国文脉之屈原》一文,则对屈原的爱国者形象提出了怎样的质疑?对此你有什么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认为“屈原写的楚辞,艰深而华赡,民众几乎都不能读懂,但他却具备了最高的普及性”,对此你怎么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四首》延伸文本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①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②金甲③,不破楼兰④终不还!
[注释] ①青海:指青海湖。 ②穿:磨破。 ③金甲:铠甲的美称。 ④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
[鉴赏空间]
本诗是一首气魄恢弘的边塞诗。前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苍茫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既表现将士们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激烈,又抒发戍边戍边将士驻守边关、舍生忘死、立志报国的豪迈气概。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①,死亦为鬼雄②。
至今思③项羽④,不肯过江东⑤。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②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③思:怀念。④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⑤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
[鉴赏空间]
本诗是李清照的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直抒胸臆,提出人“生当作人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也应该做“鬼雄”,方才不愧于顶天立地的好男儿。后两句,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凛然正气,诗人深深的爱国之情喷涌而出,震撼人心。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①东入海,五千仞岳②上摩天。
遗民③泪尽胡尘④里,南望王师⑤又一年。
[注释]①三万里河:形容黄河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②五千仞岳:形容山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岳:指西岳华山。③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④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⑤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鉴赏空间]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虽值初秋,暑威仍厉,天气的热闷与心头的煎熬使他不能安睡。将晓之际,他步出篱门,以舒烦热。念祖国大好河山,尽遭胡人的铁蹄践踏,“遗民”年年岁岁盼望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岁岁年年心愿落空。诗人的感慨由虚景生发,明明是诗人北望而有感,却出以遗民“泪尽”“南望”来表达,悲慨之情便更深一层了。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①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②,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③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④。
[注释] ①凭:倚靠。②靖康耻:靖康是宋钦宗年号。靖康元年(1126),金后攻破汴京,掳徽钦二帝北去。③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④朝天阕:朝见皇帝,天阕,皇帝的宫殿。
[鉴赏空间]
岳飞是南宋初年的抗金名将。因坚持抗敌,反对议和,被奸相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谋害。本词的上片抒发作者舍生忘死、以死报国的忠义豪气,下片抒写了作者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感情慷慨悲凉,音调激越高亢,充满着爱国激情。
(以上四首古诗均选自《唐诗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8月版)
[读有所思]
1.这四首爱国诗歌从不同角度表现了诗人们忠贞不二、忧国忧民、以死报国的爱国情怀。通过比较,试着说说唐朝的爱国诗和南宋的爱国诗所表现诗人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以下诗句中加点字的妙处。
(1)黄沙百战穿金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踏破贺兰山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晏子使楚》延伸文本
晏子谏杀烛邹
齐景公①好弋②,使烛邹③主④鸟而亡之。公怒,召吏欲杀之。晏子曰: “烛邹有罪三⑤,请数⑥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⑦ ,是罪三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 。”公曰:“勿杀,寡人⑧闻命矣。”
(节选自《晏子春秋》,西汉刘向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注释] ①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齐灵公之子,齐庄公之弟。 ②弋:(yì)带有绳子的箭,用来射鸟;系着绳的箭,此处名词作动词,指用弋射。 ③烛邹:齐景公的一个臣仆。 ④主:掌管,主管,负责管理。 ⑤罪三:三条罪状。古代汉语中数词作定语常常放在中心词后。下文的“罪一”“罪二”用法相同。 ⑥数(shǔ):历数;列举。 ⑦士:商、西周、春秋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指读书人。 ⑧寡人:古代君主自称。
[鉴赏空间]
晏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于诸侯。《晏子使楚》中,晏子面对楚王的挑衅,通过不卑不亢、有礼有节的辩驳,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最终不辱使命。《晏子谏杀烛邹》中,齐景公因烛邹没有管好鸟而要杀他,晏子向齐景公委婉地列举了烛邹的三条罪状,本意并不是让齐景公杀了他,而是婉转地提醒他,杀了烛邹会影响他的声誉,齐景公听了晏子的话后改变了主意,没有杀烛邹。文章体现了晏子的说服技巧和高超的语言才能,展现出他机智镇定、能言善辩的高超语言才能。
[读有所思]
1.结合本文和《晏子使楚》的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晏子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本文中晏子劝谏时的语言高明之处,并说说学了此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推荐阅读:
苏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10-07
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苏教版08-25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古诗词10-23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复习知识点07-11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知识点整理10-08
明天不封阳 说课稿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07-26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总复习教案07-27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