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如何计算

2024-08-31

养老金如何计算(精选13篇)

1.养老金如何计算 篇一

关键词:云计算,社区养老,公共服务

1 引言

老龄化的快速发展, 给我国社会发 展带来了 严峻挑战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1.78亿, 占总人口的13.26%; 预计到2015年, 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 , 约占总人口的16%。如何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 让老年人得到适宜的照料, 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上述背景下, 利用新兴的云计算技术搭建高效的养老服务平台, 实现养老需求和个人用户、居民社区、服务机构相结合, 以此有助实现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社区服务为基础的居家养老新模式。

在各地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建设中, 有以下几个方面函待解决:(1) 要平台建设与其他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的衔接不够。社区为老服务信息平台大部分建成了封闭式的“信息孤岛”, 需要为各类养老服务信息系统的协调整合留下空间;(2) 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很少 , 服务人群、服务资源 、服务记录等数据的互联和共享缺乏, 如何实现养老服务信息化一盘棋, 节约资源, 提高效率是目前重要问题。(3) 没有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延伸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需要促进城乡养老服务统筹发展。

2 基于云计算的社区养老平台

2.1 基本功能

为了为信息化社区养老探索一种新思路, 本文试图以社区为依托, 利用先进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终端及集成技术, 有效集成老龄、民政、卫生、 妇联、社 保、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 第三方老年健康医疗服务、生活服务、志愿者服务等社会服务资源, 通过线上信息线下服务结合模式, 建立老年虚拟养老院, 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医疗服务平台、养老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 培训服务平台及智能终端, 为老年人提供慢病管理、个人健康数据管理、健康咨询、紧急救助、电子商务及其他生活服务, 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老有所为。

基于云计算的社区养老平台重点突出养老过程中的疾病医疗和日常照护两个方面适合中国区域特征的服务模式和新业态, 并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提供。这种新的服务平台将区别于传统的生活照料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不仅包括日常 起居、文化娱乐、精神心理等服务, 还需包括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健康检查、疾病诊治、临终关怀等专业医疗保 健服务模 式。项目要重点汇聚多方专业资源研究成果, 侧重老年医疗健康和市场短缺的老年护工的培养培训系统研究, 提出符合中国当今养老服务现状, 适应未来养老服务不断扩张趋势的服务新模式和新业态。

此外, 基于云计算的社区养老平台其服务的运营模式将由3个层面的内容组成:(1) 个人层面 : 适合对象 范围创新, 养老服务设计可以面向所有老年人群体, 但基于服务能力需要逐步的考虑, 前期的对象主要为需要中长期专业医疗服务的老年人,“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老人为补充, 并逐步扩大到整个老年人群体。(2) 机构层面: 服务主体分类化繁为简: 一是高级医疗护理机构, 提供24小时专业医疗照护服务, 必要时, 可以直接联系入住医院接受医院治疗 服务 ;二是中级医疗护理机构, 提供24小时医疗照护服务, 但技术性不如第一类; 三是生活协助护理机构, 提供非24小时照护、简单医疗服务。(3) 体系层面: 传统养老服务主要依靠国家财政, 资金支持方式包括税收、费用减免、一次性建设财政补贴、入住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发生的医疗费用医保报销。 基于云计算的社区养老平台课在政府主导资源的整合和平台的推广, 迅速构建平台的核心服务能力以及品牌认知度。

2.2 体系结构

本课题通过对养老服务行业政策发展 趋势、业 务需求、关键技术需求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 结合现代国际信息化主流技术发展情况及当前养老服务领域技术现状, 最终形成的技术路线, 如图1所示。

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主要包括云端基础设施层、云端感知层、云端数据中心、云端服务层、 展示层和用户层。云端基础设施层: 对云端服务器、云存储设备等硬件设施进行配置与管理, 并使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设备抽象为多台逻辑独立的虚拟设备, 建立虚拟资源池。云端感知层: 通过物联网感知技术 (如: 传感器、摄像头、智能终端等) 获取对象生理、地理位置等信息, 经智能终端信息传输技术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云端数据中心: 通过数据仓库总线技术构建养老服务信息资源数据仓库, 以支持相关应用, 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将来应用和数据的扩展提供支持。云端服务层:通过构件化应用集成技术, 将政务服务平台、养老服务平台、生活服务平台、医疗服务平台、培训服务平台、 技术集成平台、大数据分析处理平台整合为云端服务。

3 结语

2.社保缴费与养老金计算 篇二

缴费标准:北京作参照

社保缴费有两个重要概念,分别是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区域间的缴费标准大同小异。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在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社保的缴纳与领取情况并不一致,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当前上海、北京、深圳的单位缴纳比例分别为21%、20%和13%。为什么出现这样的情况?这是因为,在我国社保制度统筹建立的过程中,并没有实现全国统筹,而是从区域统筹开始,在发展初期表现出高碎片化特征。

⊙ 统筹地区也叫统筹单位。根据国发[1998]44号文件规定,原则上确定地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市、州、盟)为统筹单位,达到一定人口数的县(市)也可以作为统筹单位。这样一来,县(县级市)、设区的市、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都可以成为统筹地区,致使其数量一度高达2000多个。以苏州为例,苏州市区统筹范围包括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高新区,而同属苏州管辖的相城区、吴中区、园区与苏州市区分别是独立的统筹区。

⊙ 区域间的统筹情况存在差异。目前,确定已实现省级统筹的省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陕西等。五险的统筹程度也不相同,基础养老保险已基本实现省级统筹,但基础医疗保险等的统筹层次大多局限在市级。

缴费基数

社保缴纳应以职工的税前工资为基础,但职工的工资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水平,高的可以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几十上百倍。为了减小差异,规定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3000元。

⊙ 在通常情况下,职工缴费工资的确定并不采用当月实发工资额,而是采用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额。以北京为例,每年4月1日前,单位人力部门会确认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缴费基数。

⊙ 职工工资统计口径应严格按照1990年1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计算,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出差补贴、误餐补贴、独生子女补贴除外)、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部分组成。劳动者的以下劳动收入不属于工资范围:(1)单位支付给劳动者个人的社会保险福利费用;(2)劳动保护方面的费用,如工作服、解毒剂、取暖、清凉饮料费用等;(3)按规定未列入工资总额的各种劳动报酬及其他劳动收入。

缴费比例

虽然区域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多数统筹地区的缴费比例与北京市差别不大(北京市2014年的五险缴费比例见图1)。以天津市为例,最新缴费比例为养老28%、医疗12%,失业3%、生育0.8%、工伤0.5%,五险合计占缴费基数的44.3%,与北京市极其接近。

表1列示了深圳市当前的五险缴费比例,可以看出总体低于代表全国水平的北京市,这与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历史负担较低以及全市工资水平较高有关。

表2~4反映了北京市、上海市和深圳市历年来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变动情况。

社保我来算:基本养老金

算或不算,养老金就在那里,不增不减——这是很多人对于基本养老保险(金)的看法。诚然,养老金深奥的计算公式加之让人看来难以触及的规则条款,让人们不得不敬而远之。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城市工薪阶层尤其是企业职工来说,养老保险每个月都确实地和他们发生着关系,而在面临难以逃避的退休时,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更是扮演着难以替代的角色。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由3个部分(层次)组成,见图2。第一部分是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第二部分是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第三部分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其中第一部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社保养老金,企业职工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和这一部分直接相关。被称为社会基本养老金的这一部分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3部分共同构成。影响养老金多少的因素见图3。

⊙ 这里的基本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不是一个概念,基础养老金只是社会基本养老金的一部分。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也称社会性养老金,它是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新的计发办法,基础养老金是以职工退休时上年度地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即两个数之和的一半)作为计发基数,缴费每满1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发给1%。

简言之,决定基础养老金多少的因素有: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地区职工月平均工资,及个人月平均缴费工资。这2项标准的水平越高,基础养老金也就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是退休人员历史缴纳的养老保险转到个人账户上的金额的本息合计。计发月数指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时根据退休职工的年龄来计算发放养老金的月数。

通俗地讲,人们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将在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内完全发放。退休年龄与计发月数的对应情况见表5。如某人55岁退休且退休前达到了规定的缴费年限,那么他个人账户内的养老金将分170个月(14年零2个月)全部发放。目前,我国的养老金计发月数是由平均寿命与退休年龄的差决定的。

随着退休年龄的推后,养老金计发月数呈现递减。在个人养老金账户内金额一定的情况下,退休越晚,计发月数越少,每月相应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水平越高。可以看出,68岁退休所对应的计发月数几乎为58岁退休的一半,这意味着,一个人68岁退休比其58岁退休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多一倍。

但68岁这个数字不免让人唏嘘,年近古稀才开始享受退休的晚年生活就为了每个月多拿一倍、本就属于自己的养老金,实在有些得不偿失。可以理解成:早退休意味着少缴几年养老保险,早领几年养老金,每个月少领一些;晚退休则意味着多缴几年养老保险,晚领几年养老金,每个月多领一些。

⊙ 如果生存年限长于平均寿命,超出计发月数的养老金会由社保局从统筹基金里划拨出来进行补贴,因此不必担心个人账户“领光”后无钱可领的情况。

过渡性养老金

对新制度(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期间没有养老金个人账户,因此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期间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解决了一部分人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过渡性养老金包含2部分,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和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类似,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基数与月平均缴费工资相关,此外,还和享受比例(缴纳养老金个人账户前的缴费年限)相关。

算算你的养老替代率

人们可以通过退休后养老金的数额与退休前工资数额的比率,看出养老水平的高低,这一比率就是业内用来衡量一个人养老品质的关键数据——养老金替代率。比如,一个人在职时的月薪为1万元,退休后每月领取养老金4000元,那么他的养老金替代率就是40%。据测算,以一个“标准人”(以职工平均工资为平均缴费水平,缴费满35年),退休时拿到的退休金为其在职工资的59.2%。

国际劳工组织制定的《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提出,养老金替代率最低目标为55%。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金替代率进行了测算。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养老金替代率为72.9%,2005年降至57.7%,此后则更是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11年,这一数字降至50.3%。社科院专家表示,近年我国的养老金替代率已经低于50%,这意味着,人们退休后领到的养老金,连在职时工资的一半都不到。

关于养老金替代率高低反映出的退休对生活水平的影响,国际上有公认的区间:养老金替代率高于70%,即可维持退休前生活水平;在60%~70%,即可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如低于50%,则生活水平较退休前会有大幅下降。这一衡量标准适用于大多数工薪人士。

研读国家对于我国界定的养老金的3项组成部分不难发现,和社保相关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只是退休金组成部分之一,而养老品质的大半壁江山还要靠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来保障。

可以确定的是,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的给付水平是人们难以控制的,因此个人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养老性储蓄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应该及早开始。

3.如何计算养老保险数额 篇三

基本养老保险费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负担:企业按本企业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的20%缴纳(部分省市略有调整),职工个人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的8%缴纳;城镇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以个人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20%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由自己负担。

基数

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省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个人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的一定比例作为个人缴费基数,可选择的档级为60%、80%、100%,基于如今社平工资逐年提高,考虑到个人承受能力,部分省市增加40%的档级。

申请条件

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已办理退休手续;

2. 所在单位和个人依法参加养老保险并履行了养老保险缴费义务;

3. 个人缴费至少满(过渡期内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如今,中国的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为:男职工60岁;从事管理和科研工作的女职工55岁;从事生产和工勤辅助工作的女职工50岁,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女年满55周岁;

4. 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5.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6. 以上两项A+B之和为每月领取额;

余额继承

5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征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的公众

养老保险

意见。草案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人员的待遇,并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

草案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至满15年。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满15年。

对于未继续缴费或者延长缴费后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人员,可以申请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对于不愿意延长缴费至满15年,也不愿意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可以申请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草案明确规定,退休人员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的缴费年限按照各地现有规定执行。

为了规范管理,草案明确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和个人账户余额继承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离境定居的,其个人账户予以保留;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同时,明确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继承。

草案还明确了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具体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跨省流动就业的,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

知道了养老保险数额的计算方式,可以提前算算自己所缴纳的保险费在退休之后每月能领取多少的退休金,根据这样一种数字来评估自己的投资情况,更合理的规划以后的缴纳情况。

1.养老保险数额计算公式

2.养老保险缴费数额计算方法

3.养老保险的缴费数额怎么计算?

4.养老保险是什么怎么计算养老保险缴费数额

5.养老保险中企业缴费数额怎么计算?

6.佛山养老保险金如何计算?

7.退休后养老保险如何计算?

8.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如何计算?

9.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金如何计算?

4.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 篇四

P=P1+P2+P3

P1 =(W+Y)/2×N×1%

P2=Q/计发月数

P3=Y×N×X

参数含义及解释:

P—基本养老金P1—基础养老金P2—个人账户养老金P3—过渡性养老金

Q—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

W—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到月,累计12个月为1年)

Y—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与本人退休时上一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乘积

5.中国养老地产如何魅力重生 篇五

—养老地产在中国的现状—

养老地产, 简单讲就是地产商打造从建筑设计、园林规划到装饰标准都融入适老化设计的产品, 即在满足居住的基本要求后进一步从护理、医疗、康复、健康管理、文体活动、餐饮服务等日常起居的多个方面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 其意义在于力求使居民达到老有所依的目标, 以此来适应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

目前国内很多开发商在研究养老地产, 但由于开发养老地产面临的困难太多, 鲜有开发商采取实际行动。现在养老地产在我国大部分省份还是空白, 国内纯粹作为养老地产项目来发展的楼盘屈指可数, 做得比较好的仅有北京的太阳城、广州的友好老年公寓、台湾的长庚养生文化村等。可以说, 现阶段我国在养老地产的理念和行动方面均处在一个较为混乱而盲目的起步阶段, 对于养老产业的认识也停留在较为片面的层次, 开发商往往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在养老地产开发方面的经验, 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我国的国情, 这也导致了养老地产目前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地。

现阶段中国的养老产业, 无疑是水平很低的产业, 不论是养老床位数量还是养老人群的收入水平以及养老项目的低水平软硬件配置问题一直很突出。高端养老的产业受到养老观念的束缚, 培养起来尚需要时日, 毕竟高端人群还习惯于居家养老。缺乏国家政策支持也是一方面。对于养老产业的支持政策, 目前仍然仅仅停留在研究阶段。这对于急速发展的行业来说, 政策支持的缺乏导致从拿地、建设与经营阶段开发建设企业都是云里雾里。然而, 最艰难的却还是在经营阶段。

—国外养老地产的经典样本—

国际上很多发达国家早已步入老龄化社区, 并有着丰富、成熟的养老地产开发模式, 国外的一些经典项目也成了中国养老地产的样本, 通过这些“样本”, 也许能探到中国养老地产的未来走向。

经典样本一:美国太阳城

说起太阳城, 很多北京人都不陌生。在北京就有两个:北京太阳城和东方太阳城。但多数人不知道, 太阳城的“鼻祖”在美国, 美国太阳城是世界知名的养老地产项目。毫不夸张地说, 各个国家做养老地产的开发商, 几乎都去美国参观过太阳城。

在美国, 人们不把老年人称做“夕阳”, 而是叫做“太阳”。太阳城中心因此而得名。太阳城是美国较大的老年社区之一。该中心始建于1961年, 坐落在佛罗里达西海岸, 现有来自全美以及世界各地的住户1.6万户, 并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

美国太阳城整个社区由包括“太阳城中心” (独立家庭别墅) 、“国王之殿” (连体别墅) 、“湖中之塔” (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 、“庭院”和“阿斯顿花园” (出租的独立居住公寓) 以及“自由广场” (辅助照料式住宅和家庭护理机构) 六大居住社区。以上各社区共同享用一个邮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和教堂。

在太阳城, 无论哪种年龄段的老人, 选择哪种住宅, 都会享受到积极活跃的老年生活方式。每人每年缴纳一定费用, 就能享受室内和室外游泳池、网球、推圆盘游戏场、草地保龄球、健身和娱乐中心等设施。另外, 在社区内, 还有各种各样的俱乐部, 是老年大学的组成部分, 开设的课程和组织的活动超过80种, 包括木匠活、缝纫坊等, 甚至还有中国画。太阳城的建筑、管理、经营一切以老人为中心。这里还有个规定:居民必须是55岁以上的老人, 18岁以下的陪同人士一年居住时间不能超过30天。

经典样本二:日本港北新城

日本港北新城把老年人住宅产品与其他租售性质的住宅产品混合设计在一个生活社区内, 使老年人的生活更加活泼多彩。

港北新城把老少户住宅 (二代居) 、老人专用住宅、养老公寓等镶嵌在普通住宅中。老少户住宅指同一楼层中相邻或相近的两套住宅, 或者同一单元内上下层相邻的两套住宅, 其中一套为老人居住, 另一套为子女家庭住。老人专用住宅套型是指将普通住宅楼栋中的一部分套型进行适老化设计, 例如增加扶手、满足轮椅通行需求、考虑护理人员陪住等。养老公寓通常为社区中专门的楼栋, 其居住对象既可以是自理老人也可以是需要护理的老人。在规划设计时, 建议将养老公寓靠近小区出入口或社区边沿布置, 一方面人员、车辆, 如救护车出入方便, 另一方面便于对养老公寓进行单独管理。

另外, 在日本, 现在并不主张盖大型养老院, 而是强调老人们在自己的家中养老, 加强与社区的互动。目前, 日本的养老服务已在主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在小规模、多技能的社区养老院中, 床位在20至30张之间, 包括24小时的入住照顾服务、白天的日托服务和居家上门服务。

经典样本三:美国The Terraces

The Terraces是亚利桑那州唯一一个满足900多项护理标准的社区, 护理是它的特色。这里的护士都是最高级别的注册护士, 差一步就变成医院。

前身为建于1964年的老旧社区, 过去五年中分两期进行改建。其中98%的建筑推倒重建, 但保留了花园和绿地。Terrace由美国浸信会兴建, 属于“保障型”老年住区。入住率达到82%, 每月约有四户需要更高级别的护理从而升级到更高级别的公寓。

特色样本四:美国大学村

近年来, 美国的养老地产开始走另类化趋势, 比如有人把养老社区搬进了大学。婴儿潮出生的一代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针对这个特点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参与养老, 掀起一股“返回母校度晚年”的热潮。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校园里就有一个名为“大学村”的退休社区, 招收本学校的校友, 目前住户平均年龄77岁, 老人们住在自己的公寓里, 每天在酒水减价的时间里和年轻时代的校友们一起聊天, 偶尔还去看球赛、听课。在“大学村”里生活, 让老人们觉得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周围都是同龄人, 没有压力, 每天都是开心的欢聚。

—中国养老地产的蝶变与重生—

从被动养老到主动享老的转变

不知从何时起, 在一些有意无意的误导和推动下, 公众印象中似乎老年公寓大有代表未来养老地产发展的趋势。实际上, 候鸟型养老也的确成为当前一种潮流, 同时滋生了以养老为卖点的产开发项目, 特别在南中国沿海旅游城市表现集中, 如三亚、厦门, 但这种印象未必经得起时间考验。从国际经验看, 居住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般会维持在老年人口总数的5%~7%。从心理、社会、市场等层面讲, 多数人仍选择居家养老, 然而这并不是说养老地产就没有市场。与此相反, 待我国进入老年人口高峰时, 老年人的主要构成群体是目前40—60岁间正在掌握社会主导权并历经社会发展洗礼的群体, 他们对待老年生活的态度相比以往已开始出现质的变化, 表现为从传统的受经济条件限制而被动养老, 转变为拥有一定经济能力主动享受养老生活的过程。老年人在自己身体尚且健康之时, 因由家庭关系的琐碎而并不一定希望与子女同处一套居室, 而更希望享受退休生活、完成人生理想、延续自身价值。这不仅是生命时间的延长, 而是—种生活方式、人生理念的革新, 这—趋势在上海的部分调查中已有所显现。这—群体将成为引领养老地产的主要客户群, 也成为养老地产发展的诉求标杆。

从地产商到服务商的蝶变

目前市场上已有相当数量的养老地产项目, 但至今在总结国内养老地产经验时, 仍无法列举出较成功的项目。从其开发历史角度究其原因可以发现, 现有养老地产开发多由房地产开发商主导, 不可避免地会被认为是开发商在地产市场冷淡期采取的换汤不换药的把戏, 然而即使开发商确实转战养老地产领域, 也会明显延续传统地产开发的思维方式, 即以地产开发商的角度审视整个养老地产项目。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是养老地产项目的重心是户型建设, 在有了各式各样以符合老年人行动习惯为设计思路的建筑体后, 再在其中注入软元素以求丰富社区生活、提升项目品质。这一模式的症结在于客群定位不清或错误, 开发过程重前期建设轻后期运营, 建筑建设过于死板无法满足未来服务环节灵活多变的需求, 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更妄谈树立品牌。

一系列问题演绎到更为直观的层面, 便导致各大地产商在攀结医疗机构、争夺优势区位等硬性资源上越陷越深, 给人们造成了这样的错觉, 即只要有了无障碍通道、大型医院便可以称之为养老地产, 便自然会吸引客户的目光并且门庭若市, 但事实并不如此。殊不知从地产区位论来讲, 毗邻医院开发房地产是极为不科学的, 而且在无形中就将养老地产的客户群定位为需要经常去医院的群体, 继而陷入社会公益与市场盈利之间的矛盾不能自拔。调查显示, 老年人大多是慢性疾病, 只有5%~7%的老年人会选择养老机构养老, 这其中又只有不到20%的人生活自理能力欠缺需要陪护, 因此常规的医疗服务便可满足居民需求, 一味攀结医疗机构并不是良方妙药。基于这一逻辑, 地产商要首先转变开发思维, 以养老服务供应商的角色定位, 按照市场定位规划服务内容, 最后根据服务内容分析建筑开发的要求, 以建筑内的服务取胜, 以完成整个地产项目。这一模式本质上是以服务供应为核心, 以建筑实体为辅助支撑的服务商开发管理过程, 而非地产商地产开发过程, 这一理念的转变昭示了开发模式的蝶变过程。

从养老地产模式到度假养老模式的演进

养老地产开发过程中问题要得到有效解决, 首先是专业化与综合化的矛盾。把养老地产出售给已经年老并准备养老的人, 据此思维, 养老地产必然要面对专业化导致的风险, 于是为保证项目盈利, 开发商往往不得不注入综合化功能, 最后问题的核心变成如何把握专业化与综合化之间的平衡关系。然事实如前文所述, 我国大部分老年人并没有迁居养老的需求, 多选择居家养老, 对此日本最先出现了关联家庭就近居住的趋势, 即同一家庭的年轻人与老年人分别居住在两套居室, 既相互独立, 又方便沟通和照顾, 多表现为居住在同一社区的不同楼层或单元。

养老地产新的思路是, 专业化地设计与老年人相关的设施、服务, 在户型上偏重三代居户型、两套关联户型搭配销售或就近居住的模式, 让老年人因人性化的设施、优质多样的社区服务而向往迁居, 晚年生活得以充实, 让年轻人希望跟老年人同处一套居所的愿望得以满足, 对晚年生活有所希冀进而愿意举家搬迁到养老地产项目。在做好了老年人专业化市场的前提下, 因中青年人的到来使得综合化市场也得以建立。与此相关的还有公益与市场的关系。做养老地产便会涉及社会公益的层面, 即要服务老年人市场则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部分经济利益, 如社区服务、托老服务等。倘若养老地产项目达到综合化的发展目标, 则社区客户群本身已经扩大, 其他综合性、市场化的服务项目随之获得较为充足的生存和盈利空间。

最后是地产开发与运算模式的问题。根据新的定位以及当前地产发展现状, 养老地产宜采用旅游地产的开发与运营模式, 采用多样化的经营策略。精细化设计建筑形式、内部构造、细节设施等, 满足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生理上的基本需求。结合基本的保健医疗机构、复健设施服务等, 满足身体依然健康并希望持续保持健康的需求。设计多样化且不断创新性的服务内容, 如旅游探索、娱乐交流、艺术欣赏、学习发展、运动休闲等类别的享乐型服务, 满足精力充沛的老年人对于享受生活、自我发展的心理需求。积极探索与养老机构之外的公共机构合作的发展模式, 如与大学合作, 让有精力的老年人在大学自由学习, 为高校学生讲授人生经历、工作经验, 满足老年人满腹经纶希望持续展示人生魅力、体现人生价值的心理欲求。针对候鸟型养老、临时旅游度假型养老、居家养老等不同的养老诉求, 分别设计特色活动集约式和活动内容均散式服务项目。根据中国居民对产权诉求以及经济能力的差异化, 推出一次性购买型、分时度假型、酒店型等不同时段不同形式的养老产品。由这些设置地产开发的模式也会发现, 开发重点落在了服务供应上, 地产开发成为养老地产的一个支撑环节, 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需要转向养老服务产业而不是养老地产业。

6.养老金入市如何操盘? 篇六

如何操盘养老金入市,似乎更受市场关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游钧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态,据《投资办法》对受托机构界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成为唯一符合标准的受托机构,而且养老金入市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养老金入市规模有多大?

放开养老金对资本市场的投资,是此次《投资办法》的一大亮点。

《办法》明确规定: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参与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易,只能以套期保值为目的。

养老金入市开闸究竟会为资本市场带来多少活水?

游钧在吹风会上介绍,到2014年底,养老基金的累计结余是35万亿元。另外,要留足当期的支付准备金,不能够全部用来投资,大致测算能够用于投资的资金量是2万亿元左右。按照30%入市资金上限计算,最高将有6000亿元养老金入市。

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教授胡继晔分析称,养老金入市的资金量是一个动态数额,由于各省养老金分布在不同的社保中心,有的在市里,有的在县里,各个省不同地区差距悬殊,所以各省调结这笔资金可能需要较长时间,而且大部分养老金投资于银行定期存款,可能要等到期后逐步入市,预测全国养老基金入市资金区间为3000亿—7000亿元,而且是一个变动的数字。

这与新华社瞭望智库研究员孙博的测算大体一致,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规模3845亿元,这部分资金还处于县级统筹,实现省级归集委托难度较大。能够进行投资的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此外,各地需要留存部分资金以备日常养老金支付,假定各地社保机构必须留存的支付资金期限为三个月,根据财政部社保预算,2015年养老金支出22581.54亿元,三个月的资金规模为5564亿元。因此,基本养老金真正需要进行投资不会超过2.5万亿,而且运营中实际投资股市资金不会轻易逼近30%的上限,据此测算实际入市资金也不会超过7000亿元。

数千亿的新增长期资金无疑是市场渴望的“生力军”,但这支“生力军”何时能够正式入场却未有定论。有分析称,以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入市经验看,公布办法到确定基金管理机构要一年左右,之后从确定基金管理机构签署委托协议等,到实际开展投资还要3—6个月。海通证券苟玉根团队则指出,现阶段蛰伏等待,未来的变化需等9—10个月。

民生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也认为,以企业年金和社保基金入市经验看,公布办法到确定基金管理机构要一年左右,之后还要与基金管理机构签署委托协议等,预计养老金年内难以入市。

社保基金理事会获唯一执掌权

据《投资办法》对受托机构界定。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将成为唯一符合标准的受托机构。

而养老金投资股市借助信托模式,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作为养老基金委托投资的委托人,委托给受托机构,受托机构可以自行投资,同时也可以委托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投资;整个流程中还包括托管机构,主要是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托管经验的商业银行,负责安全管理基金资产。

经济学家吴晓求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采用信托方式,有助于保障养老金的安全,各个省养老金都将成立一个独立的信托账户。而信托财产具有独立性,这使信托财产免于委托人或受托人的债权人追索,保证了广大受益人的利益。《投资办法》也指出,养老基金资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机构、托管机构、投资管理机构的固有财产及其管理的其他财产。

“从顶层设计来看,将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来受托管理养老金投资。”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代为管理了部分省市做实个人账户的资金,以及广东、山东的千亿养老金,这部分基本养老金与社保基金本身持有的储备养老金分别在两个资金池中,即使将来成立新的受托人,这部分养老金也可以很快分离出来。

对于未来是否还会成立另外一个受托机构,游钧则表示,这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社保基金理事会目前运营的资金规模很大,未来养老基金的规模也很大,而且必须是单独管理、集中运营、独立核算。所以,“我们是否要成立新的机构,需要等社保基金理事会经营养老保险基金一段时间以后,几个部门再进一步研究论证。”

据了解,全国社保基金近几年投资的年均收益达到8.36%,胡继晔认为,成立一个专业受托机构时间成本很高,可行性很小,而且目前大多数省、市、直辖市并不具备建立这类专业受托机构的能力。

谁来操刀养老金入市?

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受托人,可以直接对养老基金进行投资,同时也可以委托给投资管理机构进行打理。

“根据以往经验。对于债券投资等一级市场买入,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通常自行投资,而对于二级市场投资主要委托给专业机构。”胡继晔告诉记者,《投资办法》中的投资管理机构,是指接受受托机构委托,具有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经验,或者具有良好资产管理业绩、财务状况和社会信誉,负责养老基金资产投资运营的专业机构。

吴晓求也解释称,最终负责投资的是具有资产管理资格的机构,主要包括基金管理公司、养老保险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证券公司这几类。

记者查询到一份企业年金管理机构资格名单发现,其中投资管理人包括南方基金、博时基金等13家基金公司,国寿资管、华泰资管、太平养老、平安养老、人保资管、长江养老,以及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中信证券。

上述具有企业年金管理资格的机构,或更容易获得养老金入市操刀权。

据了解,企业年金管理资格需要人社部的批准,目前市场上的资产管理公司能否有资格管理养老金投资,则需要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的认可与授权。此外,养老金获准入市,对于专业养老保险公司而言,将迎来重大利好。目前,国内已有6家专业养老保险公司,分别是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安邦养老以及泰康养老。

国寿养老一位负责人坦言,对于养老金入市,各个养老保险公司都在摩拳擦掌,希望能够介入。

(文据《时代周报》)

7.浙江养老金怎样计算? 篇七

普遍调整基本养老金,实行“双挂钩”办法。具体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退休人员按月人均120元的额度,根据各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水平、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平均养老金水平确定调整标准。具体调整标准如下:杭州市123元,宁波市123元,温州市119元,湖州市119元,嘉兴市119元,绍兴市119元,金华市119元,衢州市115元,舟山市119元,台州市119元,丽水市115元。

在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参保的企业退休人员按123元标准执行。

退职人员全省统一按每人每月100元标准调整。

第二部分,退休(退职)人员按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下同)长短确定调整标准。具体标准为:缴费年限每满1年(不满1年按1年计算),月基本养老金增加5元。

(二)适当提高部分退休(退职)人员基本养老金

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下列退休(退职)人员再适当增发基本养老金:

1.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退休(退职)人员,缴费年限满30年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发70元;缴费年限满20年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发60元;缴费年限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发50元。

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的退休(退职)人员,是指1953年12月31日前参加革命工作或按国家和省规定计算连续工龄的起点时间在1953年12月31日前的退休(退职)人员。

2.月31日前,男年满70周岁、女年满65周岁及以上的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发30元。

同时符合上述增发基本养老金条件的,可以重复享受。

8.退休人员养老金怎么计算 篇八

31个省市区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具体办法各不相同,一般采取普遍调整和适当倾斜两种方式。以湖南省为例,普遍调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10元,再按本人缴费年限,每满1年,月基本养老金增加2元。适当倾斜,年满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增加50元;年满80周岁的退休人员, 每月增加70元。 在调整幅度上,各地基本按照国务院要求,上调幅度均为10%左右。以河南省为例,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1764元,调整后月人均增加176元,增幅约为10%。

年退休人员涨工资最新政策

一、2016年12月31日前,经批准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含机关、财政全额供款和差额供款事业单位中执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计发办法和调整政策的劳动合同制工人),自2016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二、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2.5元。

三、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低于统筹范围内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2513元/月的退休人员(不包括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军队转业干部、原工商业者),在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基础上,再按下述办法调整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30年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缴费年限满不满3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缴费年限满10年不满20年的,每人每月增加35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

上述人员调整后的基本养老金不超过2773元/月。

9.准退休族如何分段筹措养老金 篇九

“我的父母亲都已经年过半百,离退休年龄步步逼近,作为晚辈,我想给他们买些健康类保险产品,可是问了几家公司,不是年龄已经超出就是保费极其昂贵,难道没有别的方法让他们对风险有所防范吗?”

“我离退休只有5年了,收入即将大幅下降,我该如何保持现在的生活水平呢?到底是存银行、买债券还是投资股票、基金呢?”

“利率下降、投资受挫,我原先计划好的退休金缩水好多,在退休前的2年时间里,我该怎么办呢?”

在各类读者来信来电中,但凡退休筹划的问题总是让人忧心忡忡,有些准退休族缺乏未来花销的合理计划,有些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支出例如医疗费用等心里没底,还有些觉得需要调整当下的投资方式总之,“备战”退休的问题相当严峻。

退休准备因人而异

其实,并非人人都需要为退休担忧,有些岗位的退休后收入与工作时收入基本持平,有的甚至超过后者。对这些人来说,退休就不那么“可怕”了,反而在经济有保障的情况下过起了无忧无虑的生活。

而真正需要为退休提前“备战”的,是那些收入落差巨大的人群,比如原本月收入可以达到一二万元的,退休后只有三四千元;原本年终奖金可以领到四五万元,退休后突然失去这笔收入……对这些人来说,退休无形中加大了生活的压力、打破原本收支平衡的状态,挪用积蓄成了无奈的唯一选择。

另外,随着寿命的延长,那些想要在较短时间内留出晚年生活花销的准退休族面临难题。由于退休后的岁月远不止10年20年,如果一个60岁退休的人需要为未来三四十年留足积蓄,他将不可避免地在保守的储蓄方式与积极投资的方式中产生徘徊。前者是较为传统的保留方式,例如定期存款、债券等等,拥有风险小的优势,能够满足人们求稳的心态,但积累的回报率并不乐观,一味存款连通胀都难以抵挡;而后者虽然有着较高的回报预期,但伴随着不小的风险,特别足短期的投资风险较高,很可能得不到收益却亏了本金,似乎哪种方式都不太合适。

准退休族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倒不妨采用组合投资的方式,根据划分年龄段来计算预期需求,再分别选择合适的投资方式。

按照年龄段需要“倒计”预算

通常情况下男性60岁、女性50岁退休,我们不妨以“10年”为一个阶段,根据阶段性的花费需求,来“倒计”预留金,同时选择合理的投资方式。

70岁以前旅行花销大

这一阶段的退休族们大多身体健康,这样一来,每年最大的花销就并非医疗而是旅行了。可以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制定旅行方案,假如老两口计划从61岁到70岁每年国内游一次、国外游一次,那这笔花销大概是每人每年1万至1.5万元,家庭的旅行支出2万~3万元。其中,前几年的费用可以通过较为保守的投资方式获取。

举例来说,假如先生和太太都是58岁,那么距离60岁还有2年时间,考虑到证券、基金等投资的风险系数较大,为保障61岁至63岁的三年中足够的旅行花销,可以选择存款、债券等稳健型投资方式。如果年收益按照3%来计算,3年中每年2万~3万元的花费,需要在60岁时留出5.7万~8.5万元,这笔费用可以通过58岁时一次性投入5.4万~8万元实现(年收益依然为3%的前提下),计算采用一般的贴现方式即可(方法见贴士)。

因此,该家庭可以从现在起配置8万元左右的存款、债券,用于退休前三年的“旅行基金”,而70岁前另外7年的旅行基金则可以通过较为积极的投资方式取得。

可能有人会疑问,退休无忧的生活不就是“稳”字当头吗?为什么要冒风险呢?

其实,这话只是说对的了一半,求稳当然是必须的,但从长期来看,股市、基金的风险虽然较大,收益也很乐观。中国证券市场成立18年来,共经历了6次牛熊转换,平均每3年一个轮回。其中最长的一次熊市也只有4年而已,如果上例中的58岁夫妻坚持投资,相信可以取得不错的收益。我们同样用贴现的方式计算,如果预期平均年收益率达到10%,那他们58岁时只需要投入6万至9万元的资金就能解决70岁前7年的旅游费用。

这样来看,投入的成本并不是很高,只是利用了时间效应,获取了不错的收益。

预留71~80岁医疗花费

年纪大了,身体的抵抗力难免下降,各类疾病总是不期而遇,特别在70岁以后,患上重大疾病的概率较年轻时翻了几番。正所谓有备无患,有了“健康基金”的储备,方可退休无忧。

这笔资金的产生同样可以通过较为积极的方式,因为使用这笔资金可能是在退休后10年甚至更远,即使是在70岁以前突发重疾,也可以用“旅游基金”逐步填补,毕竟,医疗费用的支出并非一次性的,太过保守的投资方式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本金、耗费更多的时间。

延用上例中58岁夫妻的例子,假如他们需要在71岁时留足20万元的“健康基金”,用10%的年平均收益率计算,那么在58岁时需要投入5.79万元,如果降低年平均收益率至5%,那么投入的资金就需要增加到10.6万元。

可以发现,预期收益率的差异对投入本金的影响不小,个人可以根据以往的投资经验,算算自己的年平均收益率,再做“倒算”。

筹划81岁以后机构养老金

80岁以上老人的子女大多也年过半百了吧,身为“夹心族”的他们可能没有精力照顾父母周全,机构养老成了越来越多老年人的选择。特别是没有伴侣的老年人、空巢老人等等,可以在敬老院与“新朋友”谈天说地,排遣寂寞。

根据上海一中高档敬老院的报价,每月的托管费、护理费、伙食费相加从1000元至2000元不等,这样,一年的费用约12000元至24000元。

如果选择81岁时入住敬老院,首先可以将80岁前各类“基金”的结余拿出部分,支付入院手续费、体检费等一次性费用,再逐年使用“机构养老基金”的投资本息。在计算投入时,同样可以使用贴现的方式,对年龄、投资收益率来个预计,“倒算”即可。

我们可以发现,原本令人忧心的养老储备金其实并不那么可怕,即使离退休只有2年的夫妇,同样可以通过合理配置建立“旅行基金”、“健康基金”与“机构养老基金”,而关键在于利用时间价值,做到长期投入。

贴现

一种“倒计”投入成本的方式。

假如第二年初需要本息合共10万元,预计年收益为5%,那么第一年初需要投入10/(1+5%)=9.52万元。如果第二年初、第三年初各需要10万元,那么第一年初就需要投入10/(1+5%)+10/(1+5%)=18.6万元。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根据自己的预期花销和预期收益率,算算需要投入多少本金吧。计算时要特别留意投资的年数。

特别提示

对子女“自私”一点

准退休族最大的问题就是对子女过于“慷慨”,一切都为子女着想,即使在他们工作后还要资助他们买房、买车;而对自己却过于“吝啬”,省下的每一元钱都为了让子女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这样,准退休族的养老金自然难以保障,他们既难以依靠子女养老、又无法积累足够的养老金,所以,准退休族现在就应该“自私”一点,先安排好自己的养老金,再去帮助子女解决困难。

10.养老金如何计算 篇十

一、当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1.“新农保”支付标准低, 农民不重视。

“新农保”计划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而且, 目前已经有很多地区提前实现了“新农保”全覆盖。这本应该是令人欣喜的事情, 然而, 由于支付标准低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养老”的作用。很多人领到了“养老保险”金, 可还是为“养老”问题一筹莫展。这也使得农民对“新农保”很不重视, 一项本应利民的好政策反而遭冷遇。

特别是年轻人, 他们参与新农保的积极性最低。原因在于, 他们认为新农保缴费低, 缴费时间过长一般到60岁, 将来保障待遇也不高。现在年轻力壮, 参不参保关系不大。

此外, 大多数农民最关心的是个人参保缴费的比例多少和缴费方式。到底是一年一缴还是一次性缴齐?超过60岁的还缴不缴?因为这涉及到农民的承受能力。另外, 农民对中央财政补贴设立基础养老金非常放心, 只是担心地方财政补助的资金如果到不了位, 将来养老金兑现困难或者发放不及时。还有就是现在收入水平普遍不高, 农民特别希望能缩小个人缴费比例。如果这些问题解决不好, 农民对“新农保”则无法提起兴趣。

2. 在“新农保”上投资少, 资金严重缺位。

众所周知, 我国新农保筹资机制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地方财政补贴三方共同分担, 且以个人缴费为主。试想想, 农民本来就难以解决经济问题, 又去哪里拿钱来上保险呢?其实, 新农保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地方政府财政支持, 可是很多地区总是以发展地方经济无力投注其他为缘由, 而忽视农村养老保障问题。殊不知, 解决好养老问题, 就是为经济发展解除后顾之忧。

温家宝曾同志两度提速“新农保”, 他强调“建立新农保制度, 关键是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 地方政府对农民个人缴费的补助必须到位。”其中关键则在于对于地方的制度安排。一方面是资金筹集, 地方政府对个人缴费的补贴必须到位。因为大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际上没有什么能力对参保农民进行补助, 而农村参保的积极性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地方政府补助的调动。另一方面是资金管理, 地方财政补助的基础养老金必须到位。因为按确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 中央财政已经对中西部地区给予全额补助, 对东部地区给予50%的补助。中央已经对该承担的责任充分承担, 剩下的地方责任自然是关键。

3.“新农保”几乎无法产生附加值。

如今市场上都追求一个“增值”, 就像买菜, 我投资1元钱, 至少想赚5毛钱, 这是一个资本积累过程。但是, “新农保”的升值空间几乎是没有的。主要表现为投资渠道单一、基金管理运营层次低、现行基金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规范的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等方面。那么, 老百姓为什么投资呢?花原来的钱不就行了吗?这也是制约“新农保”发展的潜在原因之一。

曾经有政协委员认为, 2009年10月实施的新《保险法》为保险资金增加了不动产投资这一新渠道, 未来保险资金将逐步对不动产展开投资, 其中与保险业联系紧密、近年来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养老产业备受保险业界关注与倾向。而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养老机构却数量少、质量差、增速慢。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建各级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床位数仅占老年人总数的1%左右, 较之于国际社会通行的5%~7%的比率相差甚远。

同时, 这位委员建议保监会对险资不动产投资比例给予了限定, 鉴于养老产业的需求、投资优势和其社会效益, 建议可将养老产业列为独立投资项或单独划分投资比例, 以鼓励和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相关部门明确用于养老产业的土地性质归属问题, 目前各地养老产业用地基本为住宅、旅游和综合用地, 因为不同性质土地成本、使用年限、政策等等区别较大, 建议可单独列为养老类产业用地, 这样可单独对该类产业推出政策以促进养老产业的发展;保险资金投资养老产业是社会公益事业, 需长期持有经营, 其社会效益占主要方面, 经营收入偏低且保险资金监管力度较大, 如通过竞价获得投资土地基本上很难拿到地, 因此建议用于养老产业的土地取得或可采取非招拍挂形式, 以确保险资的有效投资;目前一些地方政府依靠土地出让的收入来维持地方财政支出, 较为公益性质的养老产业土地的出让、投资、建设等给政府带来的收益不高, 因此政府对养老产业的发展关注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老产业的发展, 建议国家统一给予养老产业合理的优惠和扶植政策, 鼓励地方政府发展养老产业, 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也可通过各种途径和政策鼓励保险资金积极介入, 大力推进养老产业发展;鉴于发展养老产业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建议或可将养老产业用地列入未来城市规划中, 合理界定区位、建设比例等, 以规划促进养老产业的快速发展。

笔者认为, 这些建议仍然值得借鉴。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议

1. 适当提高“新农保”支付标准, 提升吸引力。

如果农民领到养老保险金多了, 能够保障其基本生活需求了, 那么自然就会对“新农保”重视起来, 也愿意去积极缴纳投入。

据卫生部消息称, 2013年,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重点将向大病转移。肺癌、胃癌等20种疾病全部纳入大病保障范畴, 报销比例不低于90%, 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将达到340元左右, 新农合资金总额增加到2700亿。尽管得肺癌、胃癌这样恶性病的人毕竟在少数。但它的影响是巨大的, 在“看病贵”的背景下, 一场大病至少都要花上几万元, 相对于几千元的农民人均纯收入, 一场大病很容易就会拖垮一个家庭。因而那些经济条件 (下转第80页) (上接第78页) 一般的家庭, 很可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现实中, 因为难以承受大病费用, 很多患者是小病治、大病扛, 能不去医院尽量不去医院。

如此, 向大病转移, 提高肺癌、胃癌等20种大病的保障水平政策是值得称赞的。但是, 新农保的投入还应更多些, 涉猎项目范围更广些。

2. 地方财政加大对养老保险的投入。

其实, 很多地区都有加大力度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条件, 只是还有一部分地区吝啬于财政支持。只有政府足够重视起来, 才能加大对“新农保”的投资力度。如此一来, 政府必须承担责任, 将“新农保”提高到新的认知程度。

因为国家十分重视新农保的实施程度, 所以很多地方都积极召开了关于加强新农保工作的会议。但是, 实际工作并没有像大会召开时强调的那样一点一点地去认真落实。因此, 地方政府在制定财政支持“新农保”政策的同时, 还要建立监督考核制度, 层层分解任务指标, 明确考核和奖惩标准, 责任到人, 签订责任状, 将“新农保”工作做实。

3. 开拓“新农保”市场渠道, 提升“新农保”升值空间。

适当开放“新农保”市场, 吸引成熟的保险公司或其他金融机构参与其中, 为农民开辟绿色通道, 培养农民理财养老意识, 基金专管理, 多渠道投资, 让自己的晚年生活富足幸福。

说白了, 就是让“新农保”走市场化道路。只依靠财政拨款为农民“养老”, 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也不是长久之计。如何让“钱生钱”, 同样是实现农民自己“养老”的好办法。这个时候, 就需要金融机构介入。比如, 保险公司可以专门研制农民负担得起、符合农民朋友经济收入状况的产品。专门服务“三农”的银行, 同样可以针对农民的实际需求制定业务产品。

例如, 银行方面可以加强基金管理, 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引入投资人才, 加快新型农保基金存银行活期转定期、买股票债券等投资步伐, 在保障基金安全的前提下, 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在条件具备时, 也可考虑参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投资运营管理办法”运营管理, 委托国家法定的社保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和投资, 确保农民个人账户资金的安全和较高的投资回报, 使新型农保基金不断滚存积累, 良性循环, 使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兑付的实力不断增强, 真正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变成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同时, 完善网络, 规范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金融部门要指导县农保部门加强内部建设, 规范运作程序, 完善新型农保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县乡联网, 业务网上运作, 提高工作效率。指导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村劳动保障服务站确定新型农保专职人员, 落实人员工资, 提高工资标准, 保证人员稳定, 逐步构建起全县统一、规范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服务体系。

健全农村商业银行基层网络, 理顺代收代发渠道。代收保费和代发养老金, 是新型农保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金融部门要进一步健全网络, 确保保费收缴和养老金领取工作顺利进行, 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洋, 李文龙, 杨洋, 谷秀军, 谢利.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金融时报, 2010.3.10

[2].冯娟, 吴玥, 张文绩, 徐静.聚焦金融界代表委员提案、建议.上海金融报, 2010.3.5

[3].李军慧.险资投资不动产或收紧占比从6%降至5%以下.华夏时报, 2010.3.6

11.北京市养老金计算方法 篇十一

案例:老赵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今年52周岁,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累计达到了30年。他最近患上了严重的肾病,无法继续工作,打算向单位申请办理因病提前退休。他听说办理因病提前退休要扣减养老金,是这样吗?

答:的确,办理因病提前退休是要减发基本养老金的。根据(京劳社养发[2001]51号)文件规定,从2001年4月1日起,1998年6月底以前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满10年(含视同缴费年限)的职工,19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且缴费年限满15年的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经市、区、县劳动鉴定机构确认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按本人距正常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年限(计算到月,保留一位小数),每提前一年减发基本养老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

12.辽宁退休的职工养老金计算方法 篇十二

本次调整的范围和时间是:12月31日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职)手续的企业退休(职)人员(包括已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的“五七家属工”,不含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范围内的建国前参军的退休老工人),从年1月1日起调整基本养老金。

高龄退休人员每月再增65元

通知要求,符合原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国人部发[]61号)规定范围内的艰苦边远地区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5元。

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65元。与去年的调整幅度相比,每月增加金额再次提高了5元和15元。

“五七家属工”每月增加养老金110元

在与去年调整金额对比中,“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从65元提高至110元。本次调整规定:“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养老金110元。“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以本人年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养老金。“五七家属工”符合下列条件的,分别再按以下标准增加养老金:其中2014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年满80周岁以上(含80周岁)的,每人每月再增加65元。

同时,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增加基本养老金,在和其他条件相同的退休人员同办法、同标准调整后,统筹项目内养老金总额低于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水平的,补足到省辖市统筹区域企业退休人员统筹项目内月人均养老金标准。

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

缴费年限和超出部分的涨幅标准,与去年相同。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下同)每满1年(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下同),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2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变化 调整办法新增0.5%的基本养老金

按照国家要求,我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涨幅应达10%。我省在今年的调整办法中新增了一条。退休(职)人员每人每月以本人2014年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如张某2014年12月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为元,那么,在本次调整时,他将额外增加10元。(2000×0.5%=10元)大多数人领取到手的养老金均为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统筹项目外的基本养老金为军转补贴等多项补贴。

高级职称人员养老金调整不再倾斜

在辽宁2014年的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中,就未见之前多年都出现过的养老金调整向高级职称人员倾斜的字眼。在今年的调整通知中,高级职称人群依然没有特殊规定。

至的调整通知中,都有对具有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含高级技师)的退休科技人员,每人每月增加相应金额的条目。如的调整通知中,有这样一条:“退休前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高级技师)的退休科技人员,按符合上述各项规定条件增加基本养老金后,其本人月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与统筹项目外养老金之和低于本地区事业单位同期同条件人员退休费数额的,以补足差额为上限再增加基本养老金,担任正高级技术专业职务的,每人每月最高再增加550元,担任副高级技术专业职务(含高级技师)的,每人每月最高再增加400元,对差额不足550元、400元的,按其实际差额增加基本养老金。 ”

的调整通知中除了以上类似内容外,还增加了“本人月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与统筹项目外养老金之和达到或超过本地区事业单位同期同条件人员退休费数额的,不再倾斜。 ”从去年开始,关于高级职称人员退休金倾斜调整政策就退出了辽宁的历史舞台。今年依旧如此,并未见倾斜。

对此,辽宁大学的宋丽敏博士表示,暂停倾斜政策也是为了公平,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相关,但倾斜政策与缴费没有关系,如果一直执行倾斜政策,也是有失公平的,会导致养老金待遇差距过大。另外,如果执行了延迟退休后,高级职称的人员在政策之内,他们在职的工资要比退休时高,这样也可以弥补暂停倾斜政策的损失。养老金的调整也是要做到公平合理。 记者王莹

算账

1.张女士,1981年2月参加工作,2月退休,工龄30年,期间缴费未间断。 2014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后,她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为2000元,均为统筹内基本养老金。本次她的养老金将这样调整:

她符合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2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30×2+1×(30-15)=75元

退休(职)人员每人每月以本人2014年12月份应领取的统筹项目内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0.5%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2000Z0.5%=10元

她符合1954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20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8元。

所以,本次调整她的养老金将涨203元。(75+10+118=203元)调整完为2203元。

2.李先生,1980年2月参加工作,2014年6月退休,期间缴费未间断,共34年零4个月,不足1年按1年计算,为35年。 2014年领取的退休工资为2500元,统筹内基本养老金为2400元。本次养老金将这样调整。

缴费年限部分:35×2+1×(35-15)=90元

新增的基本养老金部分:2400×0.5%=12元

他符合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5元。

所以,本次调整他的养老金将上涨137元。 (90+12+35=137元)调整完为2637元。

3.于阿姨,1943年出生,1963年5月参加工作,5月退休,工龄35年,期间缴费未间断。2014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后,她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为1970元,均为统筹内基本养老金。本次她的养老金将这样调整:

缴费年限部分:35+2+1×(35-15)=90元

新增的基本养老金部分:1970×0.5%=9.85元

她符合1954年1月1日后参加工作、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118元。

她符合2014年12月31日前,年满70周岁(含70周岁)、不满80周岁的人员,每人每月再增加30元。

所以,本次调整她的养老金将上涨247.85元。(90+9.85+118+30=247.85元)。调整完为2217.85元。

13.养老金如何计算 篇十三

保值增值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的一个持之以恒的目标, 其中保值是基础。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保险事业的迅速发展, 社会保险基金规模迅速扩大, 但基金的总体收益却不尽如人意, 出现了基金增值乏力甚至减值的问题。其中养老基金是关乎由于人民养老生存保障问题, 因此, 确保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尤为重要。

由于养老保险基金的特性决定了其投资的原则按照排列顺序应该是: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社会性。养老金对风险的防范尤其重要, 即要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基础上提高基金的收益率, 保证其流动性需要。由于历史, 现实和客观的一些原因, 使得我国的养老保险基金不仅在收支上存在巨大缺口, 而且在保值增值上存在巨大的风险。在中国如果养老保险基金不能保值增值, 就不可能有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 养老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就成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命脉。

二、养老保险基金增值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一) 投资风险

为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 其中一条途径就是投资。但是在投资过程中, 会遇到一下投资风险:

1. 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供求不平衡引起市场价格变化造成投资收益变化形成的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一般是由于商业周期造成的。在商业循环中, 大多数证券资产价格共同变化。当然, 单个证券的价格也会因为自身的原因而发生变动。另外, 泡沫经济和市场崩溃、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等原因亦可导致市场风险。

2. 流动性风险, 投资者由于某种原因急于抛售手中持有的

某项资产, 采取价格打折、代理销售等方式造成投资收益的损失而形成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强的资产具有完善的二级市场, 可以在不降低价格的情况下随时出售;流动性差的资产由于没有完善的二级市场, 不太容易进行交易转让, 要降低价格或委托代理商进行交易, 从而造成资本损失。中国的证券市场上, 流动性风险较为突出。一方面, 证券市场不发达, 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弹性都还有限, 流动性不足;另一方面, 证券的期限品种单一, 流动性风险难以分散。

3. 货膨胀风险, 在实际投资收益的变化中, 由于一般价格水

平的变化而引起的收益变化造成的购买力风险, 将导致养老基金债务负担的相对增加。通货膨胀是引起一般价格水平变化的最基本原因, 所以有人将通货膨胀风险又称为购买力风险。

4. 汇率风险, 由于利率上升所引起的金融资产价格下降, 致使养老基金面临的资产缩水而造成的利率风险。

利率上升时, 养老基金所持有的股票、证券等金融资产的价格会下降, 导致资产缩水。汇率风险又称货币风险, 是指在国际投资中由于汇率变动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变化。外汇汇率由于受各国政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以及外汇供求的影响而频繁波动, 当投资者投资于以外币所表示的资产时, 除了要承担资本市场的其他风险外, 还要承担货币兑换的风险。

(二) 委托—代理风险

养老保险基金在投资管理过程中, 社会保障机构会委托有实力并符合法定条件的金融投资机构负责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 由此产生委托代理关系。在委托代理关系下,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责任不对等以及委托代理契约本身不完全等问题。在委托人无法完全监控代理人的行为时。代理人既有动机又有条件损害所有者利益, 产生委托代理风险。这种风险表现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社保基金在进行投资运营过程中发生委托代理风险, 只要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三个原则中有一个被破坏, 投资保值增值的初衷就会落空, 而且有可能造成社会保障基金的偿付风险, 使得参保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如果国家承担了最后担保人的角色, 则会加大政府的负担, 严重时可能导致社会的动荡。

(三) 政府干预的风险

随着养老保险基金规模的日益增长, 养老保险基金对一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世界各国政府都会根据本国的经济、政治发展状况不断调整对养老保险基金运作的管理.所以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的保值增值依赖于有效的政府监管。但是政府对养老保险投资基金的介入如果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会造成政府干预的政治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政府对基金的投资范围进行严格限制。在有些国家, 政府指定养老保险基金将资金储蓄在银行, 而这些储蓄的收益率远低于市场的收益率, 基金的保值增值效果不明显。

(2) 政府动用资金用于某些特别的项目。

(3) 政府干预养老保险基金的个人支付收益率。

(四) 操作风险

由于缺乏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没有建立起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管理费挥霍浪费较严重;地区间苦乐不均, 有的地方提得多用不完, 有的地方提得少不够用;各部门争设保险机构和增加人员, 不仅增加了基金的支出负担, 而且造成政出多门。

(五) 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

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指在某一时点养老基金的资产现金流与负债现金流的不匹配而造成养老基金收益损失的可能性。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 是养老基金投资运营面临的主要风险。养老基金的资产和负债匹配不当, 会区接影响偿付能力。养老基金投资是一种典型的现金流运作业务。养老基金是资产和负债的集合体。养老基金资产和负债不匹配风险, 本质上是某个时点资产的净现金流人和负债的净现金流出的不匹配, 或者说资产的净现金流入小于或大于负债的流出从而导致养老基金资产损失的风险。资产和负债匹配风险的程度不同, 风险损失的程度也不一样。资产和负债暂时的流动性不匹配只会影响养老基金日常的给付、投资收益和财务的稳定性。而资产和负债的严重不匹配则可能导致养老基金给付危机, 导致社会的不稳定。

三、养老保险基金保值风险规避途径

(一) 加强养老保险制度立法与监管

由于养老保险制度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并且其经营管理的期限长达数十年, 因此, 应当针对已经出现的问题, 分别完善两个层次的立法, 如社会保险 (障) 法、养老保险管理办法等, 规范筹资方式, 明确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 规范资金的运用与投资, 加大处理违规行为的力度, 统一监管标准, 保障资金的安全, 促进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的发展。要加强养老保险监管, 完善的法制环境和规范的市场秩序是促进养老保险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 使用技术手段防范投资风险

对于系统性风险, 如市场风险、购买力风险、利率风险、货币风险、政策风险等, 不能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 但可以通过卖空交易、金融期货期权等衍生金融工具以及国外投资等方式加以防范。

对于非系统性风险, 如流动性风险, 可以通过组合投资来规避。对于流动性风险的防范, 除了通过不同品种的金融资产的组合投资外, 还应当给予养老基金一定的短期融资便利, 如允许养老基金进入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和参与国债市场回购交易, 这样, 既可以增强资产的流动性, 又可以进行积极的资产管理。这也是中国证券市场现状下, 降低流动性风险的可行之道。

(三) 加强制度建设, 规避管理风险

1. 委托—代理风险, 委托人要设计一个最优的激励机制, 使

代理人能够按照委托人的利益目标进行投资, 同时在合理设定市场准入标准和资本 (准备金) 要求的基础上, 加强对代理人的监管, 从外部强制信息公开, 提高代理人隐瞒信息的机会成本。另外, 还应当要求养老基金管理人为养老基金购买保险, 以防止养老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或破产而带来的风险。

2. 和发展公正、独立和权威的信用和风险评估机构以及精算、会计、审计事务所。

3. 规范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组织章程, 对机构的性质、权利、责任和义务做出详细而严格的规定。

同时, 应当从法律上确定和保护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的法人资格, 保持养老基金管理机构的独立性, 防止其他部门或地方政府干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挤占或挪用养老基金。

参考文献

【1】刘翠霄论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36

【2】陈灵等养老金如何突破瓶颈 (一) 养老金投资风险防范证券日报20042

上一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产实习下一篇:别了误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