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2024-07-07

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共7篇)(共7篇)

1.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篇一

教材最后讲述地质灾害的防御。教材中讲了三方面的问题,其核心为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减轻灾害的基本途径。对第一点和第三点比较好理解。在防灾、抗灾、减灾的诸多领域中,首先需要对地球系统的整体性有更多的认识,寻找各种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及其灾害间的相互联系,这一切都要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一些具体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也要有科学技术的支持。对第二点则可以作进一步的解释。加强灾害管理法制建设和健全减灾规划管理制度是灾害管理的重要方面。国家要制定减灾总体规划,各有关部门、各级政府在其指导下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减灾规划;要制定各级政府重大灾害的应急行动计划,用于指导政府、有关部门、厂矿企业及居民在重大灾害发生后做出紧急反应,协调行动,减轻灾害损失。有了这些法规和措施,减灾工作才有可能纳入法制的轨道,一旦灾害发生,就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我国在长期的减灾实践中形成了由政府内灾害管理职能部门、辅助救灾部门、救灾决策指挥机构和临时性协调机构所构成的灾害管理组织体系。在重大灾害发生地区,各级政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接受救灾决策指挥机构的领导,实行岗位责任制。我们在有关灾害的报道中可以看到,凡遇到地震等重大灾害,当地政府首长都要亲临现场,指挥抗灾减灾工作,正体现了这种灾害管理组织体系。

关于地质灾害关联性的教材分析

在前面分别讲述地质灾害的`基础上,本课从各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上进一步做了分析。这段内容在以往的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没有的,它从一个比较新的角度说明了地质灾害就其个体而言,有着偶然性和地域的限制,但从总体上看,它们之间以及与其他自然因素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这种动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不仅对深入分析地质灾害的成灾原因是必要的,而且符合教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的要求。

教材通过具体例子介绍了地质灾害三方面的关联性。第一方面说明了同一地域地质灾害生成的关联性。第二方面说明了一次地质灾害中原发灾害和诱发灾害的成灾关联性,教材例子中提出的由地震诱发的其他灾害,不局限于地质灾害,这更说明了灾害之间的联系十分广泛。第三方面说明了人类活动与灾害的关联性。现在由于人类活动而引发或诱发地质灾害的事件越来越多。有资料表明,全世界的滑坡灾害中,70%以上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关于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材分析

地质灾害的种类很多,例如地震、地裂缝、构造断裂、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课时容量考虑,我们选择讲述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四种地质灾害。教材对这四种灾害的表述方法基本相同:一讲成灾原因;二讲灾害本身的一些基本知识,如“地震”一段介绍了震级,“火山”一段介绍了火山的类型;三讲危害,这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教材中虽然没有总结地质灾害的基本特点,但是通过对每种灾害的讲述可以归纳出来,即地质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多,突发性强等基本特点。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滑坡和泥石流虽然诱发的原因不同,但主导因素都是斜坡重力作用,分布的地区也基本相同,为了减少重复,教材把这两者放在一起讲述。

关于四类主要地质灾害的教法建议

本节主要介绍了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四类地质灾害。考虑到学生一般很少直接接触到这几类灾害现象,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获得最初的感性认识。教师应注意在教学中把握各类灾害的成因、危害,但也不能忽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

在理解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总结这些灾害在空间的分布有和特点,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为什么那些地区会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地质灾害大部分都不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例如大部分的地震都是构造地震),而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自然现象,有其自身的发生规律。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这是无法回避的。但我们可以加强对这些灾害的研究,并积极防御,减少由于人为原因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介绍火山喷发产生的灾害时,应该引导学生从正负两方面来考虑。即火山是强烈地质作用的表现,火山既摧毁了旧的土地,也创造了新的土地,火山活动的研究是了解地球内部运动规律的窗口。许多火山本身就是十分独特的旅游景点。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四种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和滑坡)的成因及危害;

2.了解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

3.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了解关于地质灾害方面的科学研究的进展。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能正确评价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2.增强学生面临地质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3.读图获取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

强化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防灾、减灾意识。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将学生分组,使搜集与地质灾害相关的各类资料。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唐山地震图片,有配音。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看了有关唐山大地震的一些图片和文字资料,我们发现,陆地环境的变化有时异常激烈,这些自然现象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它们常常给人类环境造成极大的损害和威胁,我们称为地质灾害。请同学们思考,你所了解的地质灾害有哪些,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主要地质灾害目录

【观看录像】地震基础知识

【提问】地球为什么会有地震呢?

【学生回答】(板块边缘,地壳不稳)

【观看录像】地震发生的原因

【教师总结】知道了地震发生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世界地震的分布。

【观看图片】展示“世界地震分布图”和“六大板块的分布图”

【提问】虽然我们很少亲临地震,但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地震实际上是地球内能在地壳的断层带以地震波形式迅速释放的过程,请大家发挥想像,地震会产生哪些危害呢?

【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略

【教师补充】我们很容易看到地震带来的直接危害,而实际上,地震常常会带来其它一些间接危害,这些间接的危害往往造成更为惨重的损失。例如地震引起的火灾,引发的瘟疫等等。

【过渡】刚才我们看了世界地震分布图,事实上世界火山的分布和地震分布基本上是一致的。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些火山的基础知识。

【播放录像】“火山的基础知识”

【教师引导并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我们了解了关于火山的一些知识,请你回忆一下,火山的分类有哪些?你觉得这样的分类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思考回答】略

【教师总结】科学家们之所以提出休眠火山,正好说明了我们对于火山喷发规律的不甚了解。要确切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更多更深入的科学研究。

【过渡提问】为什么意大利,日本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国家?火山喷发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略

【课件演示】展示板块碰撞的动画。

【分组讨论】火山喷发也是破坏性很大的地质灾害,但是,除了危害之外,火山喷发有没有有利的方面呢?请举例说明。

【课件演示】对火山喷发这种地质灾害应该有正确的评价。(1)从灾害的角度看(2)从资源的角度看。

【承接过渡】地震和火山喷发是危害非常大的地质灾害。它们分别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和岩浆活动在地表的体现,而另外两种地质灾害同样不容忽视。这就是滑坡和泥石流。

【课件演示】请大家看下面的这组图,思考后面的问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应该积极的防御,尽量减少这些危害造成的损失。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地质灾害的发生也十分普遍。

【动画演示】请大家观看我国的地质灾害图。

【提问】这么多的地质灾害似乎有些耸人听闻,但这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我们应该如何进行防御呢?请大家观看下面的录像,看看日本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播放录像】日本地震灾害的防御

【分组讨论】在地震多发地区的人们,应该如何防御地震?(分地震前,地震来临时和地震发生后三个阶段各应该做些什么事?)

【教师总结】请参考扩展资料“地震发生时的应变”,接着总结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三方面)。

【动画游戏】让学生回答,地震发生时在不同场景应该如何自我保护。

【课件演示】思考并回答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总结出地质灾害的关联性特点的三个方面。结束授课。

探究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题目】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活动目的】

1.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

3.使学生通过总结探究活动的成果,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尤其是了解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产生的间接和直接影响,以及如何对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防御。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以便大家可以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2.搜集典型的四类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给人类造成的影响。例如比较典型的地震灾害,典型的火山喷发灾害等等。

3.整理筛选搜集的资料,挑选最典型和深刻的资料,其中这样几个方面值得重视:

(1)应该区分哪些灾害是人类活动影响的结果,哪些不是;

(2)应该从正负两个方面来对地质灾害进行评价,尤其是火山喷发;

(3)应该尊重客观事实,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以及对灾害所进行的研究,并对如何积极防御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建议。

【成果展示】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展示探究活动成果的方式:

1.论文方式,要求资料准确,引用得当,观点明确;

2.制作成板报,要求精简内容,条理清楚,形式美观,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用计算机完成演示(适合条件较好的学校)。

2.小学防御山洪与地质灾害应急预案 篇二

为高效、有序地做好防御山洪灾害工作,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时有效的处置山洪灾害,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稳定,根据《关于抓紧实施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项目的紧急通知》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及部门主要职责

(一)高桥小学防御山洪灾害抢险救灾指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为组员。

(二)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1、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根据山洪灾害险情或灾情,决定是否启动本预案;统一指挥和组织防御山洪灾害工作;执行上级下达的其他有关防灾救灾的任务。

二、应急准备

(一)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应根据本预案和职责,制定具体的抢险救灾应急方案,并备案。

(二)领导小组各成员,应根据应急预案和行动方案的要求,保证应急设施、设备、救灾物品、器械等物质储备。

(三)各班主任,应根据各自的职责,切实做好防御山洪灾害工作,健全防灾方案,落实隐患点监测、险情巡查、汛期值班、灾害预警、灾情速报及工作督查等制度。在主汛期,要对学校所有可能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的隐患点和校舍进行一次实地检查,对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室要停止使用,必要时可以临时停课。要立即无条件停止使用已经确认的危房,密切注意并指派专人定期观察使用中的破旧校舍。要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落实校舍的防雷措施,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校舍因强暴雨造成破坏。

(四)领导小组要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制定详细的师生避险工作预案,预案要明确责任人,并根据学校实际,确定预警方法、避险转移路线、临时安置点,把防御措施落实到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要设置临灾预警信号,要将涉及山洪与地质灾害防治内容的“防灾明白卡”,发到存在灾害隐患的学校师生手中,做好具体的防范工作,提出可行的防灾措施。

(五)学校通过各种有效形式在师生中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应急预案和自救措施的宣传和教育,及时开展预案的演练,以保证预案应急正常启动;要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洪水、泥石流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训练,增强师生的防范意识,提高师生应对事故和自救自护的能力。学校必要时要落实教师或家长接送学生上学、放学。

三、临灾应急

(一)接到山洪与地质灾害临灾险情报告后,领导小组应迅速组织应急调查组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险情,提出应急抢险措施建议,并向领导小组提出是否启动临灾应急预案建议。

(二)领导小组接到启动临灾应急预案的建议后,应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险情会商,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并根据实际情况宣布启动本预案。

(三)启动本预案后,有序地组织抢险救灾工作:

1、调查险情,组织专家会商,提出应急抢险救灾措施建议,确定抢险避灾方案。

2、根据灾害成因、类型、规模、影响范围和发展趋势,划定山洪与地质灾害危险区,设置危险区警示标志;确定预警信号和撤离路线;组织危险区内师生和重要财产撤离,情况危急时,强制组织避灾疏散。

3、对灾害隐患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预测其发展趋势,根据险情变化及时提出应急对策,并做好灾害突发的报警工作。

4、组织专业技术和施工队伍,实施应急避险工程,减轻和排除灾害险情发展。

(四)及时向市、镇报告险情和抢险避灾情况,取得指导和支援。

(五)灾害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应当根据调查组的建议,宣布结束临灾应急期,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四、灾害应急

(一)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后,领导小组应立即派出应急调查组或工作组,赶赴灾区调查、核实灾情,指导有关采取有效应急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并向领导小组提交启动灾害应急预案的建议。

(二)领导小组接到启动预案的建议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进行灾情会商,宣布启动灾情应急预案,研究部署抢险救灾各项工作。

(三)发生山洪与地质灾害后,应先行组织自救、互救工作,并采取紧急避让和抢险救灾措施。

(四)灾情、险情已经消除或者得到有效控制,应当根据调查组的建议,宣布结束灾害应急期,撤消抢险救灾特别管制区,提出下一步防灾、搬迁避让或工程治理方案措施,移交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防御山洪灾害应急预案

3.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篇三

澄江镇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澄江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的

各村委会、镇属各单位:

现将《澄江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澄江镇人民政府 2010年 月 日

主题词:山洪 地质灾害 防御预案 通知

抄 送:县政府办 县防汛抗旱指挥部 澄江镇党政办公 2010年 月 日

(共印30份)

澄江镇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应急预案

总则 1.1 目的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此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为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避免群死群伤事件的发生,特编制我镇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制定依据有:《中华人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江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办法》、《江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中共江西省纪委、省监察厅关于在防汛抗洪工作中加强监督严肃纪律的规定(试行)》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全镇范围内山洪灾害及其引发的山塘及水库垮坝、堤防决口、水闸倒塌等次生衍生灾害。

1.4 工作原则

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首要目标。

贯彻“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

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责任制、分部门责任制、岗位责任制、技术责任制和值班责任制。

概况 2.1 自然状况 2.1.1 地理位臵

我镇位于寻乌县东北部,西邻福建省武平县城,北接会昌县城。

2.1.2地形地貌土壤植被

我镇地处东江源中上游的丘陵山区,总土地面积191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河流纵

横交错,植被较差,水土流失较严重,具有雨水汇流时间短,河水易涨易退的特点。一旦遇到暴雨,易引起山洪暴发,尤其是山区村,傍山建房的农户较多,随时都有发生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可能。

2.1.3气象水文

我镇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暴雨类型一般有锋面气旋雨和台风雨等。全年各月均有出现。3—6月以锋面气旋雨为主,7—9月受台风影响,暴雨历时短,强度大。

区域内河半蓄能力低,常常因暴雨导致山洪突发。洪水过程陡涨陡落,洪水最时出现在三月份,大洪水大部出现在四至六月。

2.2社会经济

澄江镇是寻乌县北部重镇,206国道横贯该镇,正建的济广高速公路也经过该镇,距寻乌县城仅半个小时车程,西邻福建省武平县城,北距会昌县城,4

中心位臵突出。总面积191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1.8万亩,山地20万亩,下设14个行政村,1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84万人。

澄江是果业大镇,全镇已有果业面积9万余亩,人均超过3亩。2009年果业总产量达8万吨,产值达2.2亿,农民人均收入超过3800元。同时,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间投资,全镇已有果品加工企业24家。

2.3水利工程

我镇境内水利工程众多,有水电站2座,水库1座,山塘3座,河堤15公里。

2.4山洪灾害防御现状

基于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从我们近几年来进行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来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的地理位臵,防灾信传递困难。区域内山高坡陡,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村与村之间有的未通公路,如斗晏村含塘小组。且大多数公路与通信通电线路均靠近山沟溪河边,每次

遇山洪灾害发生,公路补冲毁中断、通信及输电杆线被倾倒毁坏,对信息传递造成相当大的困难。

汛期暴雨信息全靠县防汛办与县气象局电话通知我镇,再由镇电话通知到各村书记或村长家里,再由村里电话通知各组长家里,最后由组长或组上信号员步行通知到各农户。对没有通电话的村,每次暴雨信息传递靠镇政府专人去通知村民。目前这种靠电话或派人通知群众的信息传递后的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山洪灾害紧急避险的需要。

2、防御工程措施较少非工程措施薄弱,防御工作难度大。经实地调查,我镇区域内真正能防御山洪灾害的工程措施比较少,即使有防护堤,在山洪灾害发生时河堤防洪能力相当差,不能抵御洪水侵袭,同时,由于没有建筑挡砂坝,排洪渠山塘等水利工程设施,致使每次发生山洪灾害时,只能听天由命,任山洪泛滥成灾。

非工程措施相当薄弱,我镇区域内仅有1处雨量观测站点。

3、违章建筑也是导致山洪灾害的原因之一。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山区人民也不断在改变自己的衣食住行条件。由于山区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不少群众不经过水行政主管部门、国土部门等单位的批准,随意将房子修建在溪河边上乱建、乱采、乱挖、乱倒等“四乱”现象严重,造成溪河行洪能力降低。

总之,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是社会全民性工作,是一项较为复杂的防御系纺工作是社会全民性工作则一项较为复杂的防御系统工程,要搞好山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使洪水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必须对村小组的群众进行群策群防的知识宣传,加强现代化通讯网络建设,做到能随时掌握区域内的雨情 水情 灾情,传递山洪避险信息。

3、山洪灾害区域划分

危险区是指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区域,一旦发生山洪暴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情况,将直接造成区内人员伤亡以及房屋、设施的破坏。危险区

一般处于河谷、沟口、河滩、陂坡下、低洼处和不稳定的山体下。安全区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威胁,地质结构相对缥缈较稳定,可安全居住和从事生产活动的区域,安全区是危险区人员的避灾场所。安全区一般应选在地势较高、平坦或坡度平缓的地方,避开河道、河口、陡坡、低洼地带。

4组织指挥系统 4.1组织指挥机构

为了建立我镇防汛快速反应机制,切实贯彻中央、省、市、县的有关防汛文件精神,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组织和领导山洪灾害防御工作,成立澄江镇防汛指挥部。领导和组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山洪灾害防御实行统一领导,各村、各部门单位协作配合的原则,共同做好防山洪和抢险救灾工作。

镇长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没信息监测、转移、调度、保障4个工作

小组和1个应急抢险队。各行政村成立以村主任为责任人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组。同时,各村成立以基干民兵为主体的应急抢险队每队不少于20人。每个村、组均要落实降雨和水位、工程险情、泥石流、滑坡监测人员,确定一名或几名信号发送员,并造花名册报送镇防办及县防办备查。信号发送员向相应工作组报送有关情况。

4.2职责和分工

在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全镇的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其职责如下:

指挥长:由林石泉镇长担任,负责全镇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与指挥。检查督促山洪灾害预害及各级职责的落实,并根据山洪预警汛情的需要,指挥、调度 命令、调集抢险物资器材和人员。

副指挥长:由人武部部长潘其樟、分管水利副镇长张俊波担任,协助指挥工作。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镇山洪灾害防御日常工作。负责拟订全镇山洪灾害防治的发展规划并贯彻实施;制定全镇防御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洪水调度方案;指导推动各行政村制定和实施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督促指导境内河道 渠道内阻碍物清除;负责抗洪抢险技术指导和水毁工程的修复值班,确保防灾避灾信息及时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镇人武部:具休负责民兵参加抗洪抢险工作。镇民政所:负责灾民生活救济工作,及时向县防汛办和县民政局上报洪涝灾情统计资料。

镇土管所:负责监测预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并制订好预防防治方案。

镇水管站:全力配合防办做好各项工作。镇卫生院:负责做好灾区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

镇电信所:负责电信通讯设施防洪安全,保证雨水情和抗洪抢险调度命令传递及时准确,保证防洪指挥联络畅通。

镇供电所:负责所辖电力工程的运行安全,保证抗洪救灾的电力供应。

信息监测组;负责对县、镇防指、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与传递。掌握本镇(镇(区域各村组信号发送员反馈的山体开裂 降雨等信息,及时为指挥长决策提供依据。

澄江镇信息监测组人员名单: 组 长:潘 建

成 员:钟亦鉴 凌艺莎 谢孙华 转移组:负责按照指挥长和县、镇防指的命令,组织群众按预定路线转移,一人不漏地动员到户到人。

澄江镇转移组人员名单: 组 长:钟伟民

成 员:袁燕珍 袁忠武 陈群忠 谢 君 调度组:负责与交通、农机、林业、粮食、民政、水电、电信、物资等部门与单位的联系,调度并管理所有抢险救灾物料 车辆等,且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同时,在抢险中经指挥长同意,有权紧急征用抢险所需的一切物料及车辆,确保灾民的生活生产。

澄江镇调度组人员名单: 组 长:林石泉

副组长:潘雪梅 张俊波

保障组:负责转移人员的安臵,逐户逐人落实,确保灾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的水喝、有病能得到医治。

澄江镇保障组人员名单: 组 长:刘永斌

成 员:刘军生 汪承浩 王 雄 应急抢险队:由镇政府组织成立一支以基干民兵和乡镇政府机关干部等组成的约30人的抢险队。每个村也建立一支20人的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各抢险队员自备电筒 雨衣等工具,听从命令进行有序有抢险救灾工作。

澄江镇应急抢险队人员名单: 总 指 挥:林石泉 副总指挥:潘其樟 张俊波

分队长:黄育连

一班:古小青(班长)凌佛明(副班长)

王星辉 王宏刚 袁燕征 温林浩 刘建生 袁忠武

二班:谢承龙(班长)蓝群圣(副班长)

廖福康 王永贵 凌 华 凌 峰 凌琼浩 凌桂明 蓝彩斌

三班:王奇荣(班长)王佳京(副班长)

王扬帆 王世平凌宏辉 戴 林 凌宏治 王昌富 王庚林 安全转移方案

第一条转移线路206国道沿线群众往高山上转移,第一条转移线路东门街群众向圩镇高地和牛坪岽转移,第一条转移线路汶口坝子街群众向国道旁山上和粮管所转移。

5.1监测预警

在一般情况下,按县——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紧急情况下按县——村——组的次序进行预警。县防指在接到水文、气象

部门的雨情、水情信息之后,电话通知乡镇防办,乡镇压防办应立即报告指挥长并通过电话通知至各村、组,各村在预警期内二十四小时连续监测,发现险情应立即 发出警报信号,通知到各户,并将各有信息反馈给乡镇防汛办,乡镇防汛办立即 报告县防办,如遇紧急情况(大面积滑坡 水库山塘溃坝等村组可直接报告县防汛办,由县防指统一指挥。部门在救灾款中解决一部分,镇政府和村委会给予适当的补贴,除特殊灾民外,不足部分由灾民自行负担。

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体建筑物等,指挥部要安排专有监测、防御。

如有人畜伤亡,及时抢救受伤人员,及时处理人畜尸体。

洪灾发生后,镇卫生院和相关村医疗站必须迅速组织防疫医疗队带足医疗器械及防病药品到灾区,对灾区人民进行防病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医疗病工作,防止疾病的流行漫延,确保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

有关单位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 电 路 通信等基础实施。

6保障措施 6.1汛前检查

鉴于各应急组人员每年可能有变动,规定每年汛前将新的应急抢险队伍组建好,并登记造册。

对所辖区域进行全面普查,发现问题做好登记并及时处理,同时对可能引发山洪灾害的工程 区域等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发现新问题,要建立好明白卡工作,同时采取整改措施,该搬迁,该治理的令其治理。

水利、国土、规划部门严禁审批沿河、切坡建房。

6.2宣传培训及演练

对本预案内的主要内容,将利用会议、墙报 标语等多种形式向辖区内群众进行宣传。

各村组织危险区内有群众熟悉转移路线及安臵方案。

乡镇防汛指挥部每年汛前要组织乡镇应急抢险队,村应急分队开展至少一次的实战演练工作,为在抢险救灾工作中提高效率和增强抢险救灾过程有适应能力。

6.3纪律

1、在汛期内,安排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岗,并做好值班记录,主要领导24小时不关机,确保防汛信息畅通。

2。在山洪防御和抢险救灾过程中,任何单位 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离岗,并且要服从防汛指挥部的安排做好各自的工作。

3。我镇与各村签订防汛责任制,把具体的责任人落实到村、到组、到人,实行层层责任包干制,形成责任网络。

4,汛期过后,乡镇政府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进行总结 评比、表彰。对山洪灾害防御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表现突出而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追认烈士;对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有,依

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7附则 7.1预案管理

预案一般为每2年修订一次,情况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

7.2实施时间

4.寒潮灾害防御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篇四

冶河镇中学 八年级5班

一、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流行性感冒(与普通感冒的区别),学会如何预防流感,关爱自己的生命健康。

2、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并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班会过程:

(一)、交通安全

1、交通安全,一个永恒的话题;交通安全,一个关系人生质量、家庭幸福的话题。自从1886年德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做燃料的机动车以来,它使人类进一步向现代文明迈进,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事故这一灰色阴影,当一个鲜活的生灵瞬间成为车轮下的亡灵时,当一个好端端的家庭因为惨痛的车祸而支离破碎时,怎么不让我们警醒?

2、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5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的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3、同学们议论,各抒己见。

4、请再看具体的血淋淋的交通事故场面。(显示课件)

5、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亲身经历过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6、谈起交通事故,大家无不感到形式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震撼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它代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学生可以各抒己见)

7、同学们,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交通事故,你将会对人们(如司机、行人、亲人、交通管理部门等)说些什么?(学生思考并讲述)

(二)、什么是流感?

1、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发病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一般从每年12月开始,到来年3-5月结束。流感病毒可以借助空气传播,如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甚至大声说话时,会将病毒扩散到周围的空气中,形成的细小飞沫传播。另外,患者接触过的物体表面也会附着病毒,而人在接触这些物体表面后,再用手触摸鼻子、眼睛、嘴也会造成感染。可见,它传染性是比较强的。

2、流感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病突然、高烧(39度以上)、畏寒、头痛、无力、喉咙发炎、肌肉酸痛、干咳、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这些症状在医学上被称为“流感样”症状,因为普通感冒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少数病人还会出现胃肠道为主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想一想,我们有时也患感冒,感冒时总觉得很不舒服,请部分同学来谈谈。(可以从患感冒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喷嚏、口干等方面进行交流,也可以从交流患感冒后的想法,如寂寞、孤独、无聊,还有看到父母的忙碌,体会到父母的关爱等方面)…………

4、如何预防流感。

(1)注意荤素搭配,营养全面合理,多吃蔬菜、水果;

(2)平时做好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头、勤洗澡等;

(3)教室、家里经常开窗通风,下课后常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

(4)少到空气不流通的或杂乱的公共场合活动;

(5)常备板蓝根等冲剂预防;

(6)经常开展体育运动,以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增进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

(7)注意气温变化而增减衣服;

(8)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9)保持良好的心情;

(10)接种流感疫苗是基本措施,每年入秋后到防疫部门接种流感疫苗,大多数人可有效预防流感。但对鸡蛋过敏和正患流感的人禁用疫苗。

三、小结

1、同学们小结: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班主任小结: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流感给我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威胁,破坏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增强校园“预防流感”意识,关爱生命健康。

四、反思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交通知识竞赛、看新闻、讨论等,让他们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及交通标志,提高了安全意识,并指导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逐步形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活动使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得到充分发挥,安全责任感得到了增强,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具体表现在:

1、由于活动是孩子们感兴趣的问题,因此,在活动中同学们都能积极参与。从学生的汇报过程中可看出,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都能树立了自信心,都充分地展示了自我。

2、在活动中,学生能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学习,学习热情高涨,并体会到合作学习、互助提高的乐趣。

3、在活动中,学生重视了收集信息并形成初步地处理信息的能力。

4、如果有同学患了流感,那怎么办?

(1)戴上口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避免传染他人;

(2)碗筷单独消毒,吃饭与别班或别人(家里)分开,以免交叉传染;

(3)发现感冒及时到医院治疗,在家恢复后再来校上课,以免再次传染。

5.防地质灾害教案 篇五

《防地质灾害》

小一班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防汛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及危害。2.了解监测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性。3.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面临地震灾害时的应变能力。

5.强化学生的科学的人生观,使学生具有环境保护意识和减灾意识。

二、活动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重点:

(1)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比较、归纳主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形成综合分析总是的能力。

(2)地质灾害的防御。2.难点:

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3.解决方法

充分利用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片及录像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活动准备:

1.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 2.景观图片:地震后的废墟 3.录像:《地震》、《洪水来临》

四、活动过程:

(一)明确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震、洪水的危害,并培养运用旧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地质灾害之间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地震防御措施的讨论,增强学生临灾的应变能力。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关于地质灾害的概念

可与前面学过的气象灾害作对比,引导学生分析出气象灾害是由于大气运动造成的,而地质灾害则是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即它们是内力和外力作用形成的。2.关于地震 [播放录像]《地震》 [投影片]地震构造示意图。

[提问,启发讨论](1)什么是地震?它是怎样产生的?(2)什么是震源、震中和震中距?(3)地震的大小用什么来表示? “世界主要地震带的分布”图。[提问]指出世界两大地震带分布在哪里?与我国的关系如何?学生回答。

[提示]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景观图]地震后的废墟。[展示资料]地震所造成的损失。[归纳]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

[教师引导讨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在了解到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以及危害的基础上,也初步掌握了部分防御灾害的措施。

(三)防汛

1、出示洪水来了的场景图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教师:“图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洪水对我们的生活会带来哪些危害?”

2、幼儿自由讨论、交谈:洪水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把防洪小知识编成儿歌教给小朋友)洪水来了莫惊吓,迅速求救往高爬。切断煤气和电阀,寻找木板做舟伐。

3、播放“防洪小知识”的课件给幼儿观看,让幼儿了解一些防洪知识。(往高处跑、关水电门、不能在水沟边走、不能随便喝洪水、找游泳圈或者木盆当船)

4、与幼儿讨论哪些地方是能躲避洪水的高地? 幼儿先自由谈论。教师小结:(能躲避洪水的地点:高楼顶、房顶、山顶)

5、请幼儿说说在我们幼儿园哪里是能躲避洪水的高地?

6、防洪安全演练。(幼儿能有序的听指挥撤离到高处。)活动总结:

陆地环境所产生的给人类活动带来不利影响的一些现象,我们统称为地质灾害。这些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等,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而地质作用过程一般极其缓慢,并且由量变到质变。即使地质灾害这些突发现象,也是经过长期能量积累后突变的。各种地质作用过程都有一定的规律,只要我们认识自然,掌握其发展规律,就能利用其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为人类造福。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预报工作在世界上还是比较先进的,但是还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第二幼儿园

6.高中地理《气象灾害》教案 篇六

一、素质教育目标

了解我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危害以及监测防御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分析、/Article/Index.html>总结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有些气象灾害既有自然的因素,也与人类活动有关,并不断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气象灾害的危害和预报。

2.难点:台风的形成。

3.疑点:无。

4.解决办法:结合录像、图片讲述。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启发式;

2.分析讨论法;

3.讲述法。

五、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台风、暴雨、寒潮和干旱等气象灾害的危害。

(2)认识到监测防御灾害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概括/Article/Index.html>总结的能力。

(2)能学生联系实际,了解当地常发性的气象灾害及应采取的预防措施。

3.德育目标

(1)知道应在认识自然的基础上,探讨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趋利避害。扬长避短的实际行动。

(2)提醒人们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会导致或加剧气象灾害的产生。

(二)整体感知

气象灾害是全球各类自然灾害中最严重的灾害,在学习了前面气候资源之后,本节课将气候灾害列为专题讲述,便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客观地认识我国的气候资源。同时,清楚地阐述了大气环境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使学生了解人类活动与大气环境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引入:通过对气候资源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气候作为一种资源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但同时,大气也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了直接或间接的损害,我们称之为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种类很多,本节课重点学习几种对我国影响较大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洪涝和干旱。

过渡:联合国曾经把台风列为气象灾害之首,而寒潮又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气象灾害,下面,我们先了解台风和寒潮。

看录像,回答问题:

1.什么是台风和寒潮?

2.台风和飓风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

1.台风是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是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见下图)。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在南半球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台风可以说是大气长河的中的一个旋涡,一边旋转一边前进。而寒潮是指: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

2.读表4.5,台风和飓风都属于热带气旋中强度最强的一级,只是因所在海域不同而名称各异。西北太平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台风;东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称为飓风。

读下图提问:台风的结构有什么特点?海上船只遇到台风时,是否可以躲进台风眼里避难?

台风在水平方向上有三个明显的不同部位。从中心向外,依次是台风眼区、云墙区和旋转雨带。台风眼呈圆形或椭圆形,该处气压最低,温度最高,天气晴朗。其直径平均为25千米,大的可达60~70千米。身临其境的海员把台风眼称为台风中的“世外桃源”。台风眼的周围是宽十几米的云墙区,是台风中天气最恶劣的地区,凡摧毁性的大风、暴雨均集中于此。云墙外是旋转雨带,由几条雨带呈反时针方向、螺旋状向云墙四周辐合。雨带宽约几十千米或几百千米,长约几千千米。螺旋而带所经之处降阵雨。

不可以。因为台风是一边旋转一边前进的,也就是说台风眼不是固定在一个地方,要想使船只始终保持在台风眼区是很难办到的。更何况,台风眼四周有巨大的云墙和狂风恶浪,破坏力最强,船只很难安全进入台风眼。所以,若遇台风,最好设法避开它,千万不要盲目往台风眼里闯。

继续观看录像,回答――台风和寒潮的危害是什么?

教师补充:

台风的危害:损坏地面建筑物和通信设施;淹没农田;毁坏水利工程等。

寒潮的危害:强烈降温造成冻害,危及农作物生长;大风会摧毁建筑物、使通信和交通受阻。

读图提问:(读课本第60页2.43图)

回答:世界台风的多发地带在哪里?影响我国的台风的活动路径是什么?

教师小结: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全世界大概每年要发生80个台风,一半以上在北太平洋,而西北太平洋又占了多数。

图中所示,台风的活动路径有:一是向西北方向移动,趋近华南、东南沿海、台湾、华东沿海,在沿海一带登陆;一是向偏北或东北方向移动,在日本登陆或向日本以东方向移去。而我国正好位于西北太平洋的西北方向,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学生讨论:如何减轻台风和寒潮灾害?

教师小结:减轻灾害的措施:

台风:应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工作。利用气象卫星资料,可以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估计台风强度,监测台风移动的方向和速度,以及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等,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并加强国际间的合作。

寒潮:加强天气预报,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列表归纳:比较台风和寒潮在发生时间、影响范围、造成的灾害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异同点。

教师小结:

引入:台风和寒潮灾害是短时间内发生的,而长时间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就是我们常见的水旱灾害。

资料:1.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使我们记忆犹新,其中,嫩江特大洪水是超百年一遇的,给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区)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是空前的。仅齐齐哈尔市农田受灾面积达79万多公顷,冲毁房屋60多万间,转移灾民72万多人。许多工厂被迫停产,全市经济损失达61亿多。而整个嫩江流域及由嫩江洪水形成的松花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更是以数百亿计。

2.干旱是非洲近代最大的灾难,近二十年来,非洲有2/3的国家遭受大旱,国民经济遭受巨大的损失。全非洲严重缺粮的灾民达1.5亿人以上。

讨论:为什么我国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回答(略)

教师补充: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分配极不均匀,且年际变化大,所以经常发生水旱灾害,有时南涝北旱,有时则北涝南旱。

我国洪涝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自然方面:气候异常,降水集中、量大:我国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季节 变化大,一般年份雨季集中在七、八两个月,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这是产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资料:齐齐哈尔在19七、八两个月,就降了500多毫米,创历史最高记录!从6月中旬至8月中旬,嫩江共发生四次大洪水,前次未退尽,后次又叠加。8月14日嫩江第四次洪水,使齐齐哈尔水位高达149.30米,超警戒水位2.30米,流量达14800米/秒,成为超三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2.人为方面:植被破坏严重

资料:(1)森林过度砍伐。大兴安岭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森林宝库。原有木材蓄积量为6亿多立方米,长期以来,由于管理不善,重采不育,使今日的木材蓄积量已不足1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日益加速退化衰竭。

(2)森林火灾严重。仅1987年大兴安岭地区的森林大火,横扫百里林场,吞噬县城一座,毁掉39万公顷原始森林。

(3)毁林垦荒严重。由于森林的过度砍伐,使6万多公顷林地化为乌有。

(4)林区生活烧柴量大。一个林场一年要烧掉一万立方米的好木材。

转折引入:而每年给我国带来的损失居各种气象灾害第一位的是干旱。

看书提问:什么是干旱灾害?它有什么危害?(读书第115页)

学生回答:略。

教师小结:干旱是因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严重的干旱会造成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学生讨论:人们应如何防御旱涝灾害、减少损失呢?

教师补充:

1.修建各种水利工程,提高防洪能力

我国正在建设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黄河小浪底工程,建成后将发挥五大效益:防洪、发电、灌溉、排沙和减淤。如小浪底工程竣工,可使黄河防洪标准由防御60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10一遇,且通过滞浑排清可保下游不淤,使千年黄河水患得到有效治理。

2.植树造林,水旱兼治

森林是“绿色水库”,林地的树冠能截留20%的雨水,7%的水分能被树干、落叶吸收。

3.利用气象卫星加强监测和预报

总结提问:以上我们讲述了几种主要气象灾害的形成、分布、危害及防治等内容,归纳起来,气象灾害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

气象灾害的特点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灾情重;持续时间长;群发性;连锁反应。

(四)总结扩展

气象灾害影响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的许多方面,“减少气象灾害”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我国于1993年第一次把减灾列入到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规划中,建立了相应的减灾管理系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年我们还战胜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希望也能够做到成功地防御气象灾害,将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为最少。

六、板书设计

4.5 气象灾害

一、气象灾害的特点

7.地质灾害及其防御地理教案 篇七

1. 关于GPS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GPS能为全球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全天候、连续、高精度的三维位置 B.GPS在扑灭林火减灾领域发挥不了作用 C.利用GPS可以提高减灾效率

D.救灾物资空投,利用GPS可以提高精确度

2. 据报道,全国农业区划办公室对黑龙江的三江平原、内蒙古和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哈密地区共53个县级单位的1986年和1996年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判读比较,发现上述四省区10年中被开垦的草地和荒地总面积近200万公顷(其中开垦草地约120万公顷,开垦荒地约80万公顷),而实际新增的耕地总面积仅为100万公顷。当地群众看到开垦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说:“一年开草场,二年打点粮,三年五年变沙梁”。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时采用了先进的________技术手段,发现上述地区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达开垦总面积的________%。

(2)从气候的干湿状况分析,上述地区除三江平原属________区外,其他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区与________区,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________。

(3)上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现象对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考虑,上述土地被撂荒地区应采取的合理的针对性措施主要有()(填一个或一个以上字母)A.禁止刨草毁林,杜绝滥垦 B.精耕细作,提高粮食产量 C.筑沟开渠、进行合理灌溉 D.引进耐碱作物,改良盐碱土 E.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F.采用机械化耕作,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G.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

3. 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4. 对台风和暴雨洪涝进行实时监测的最重要的手段是()A.利用气象雷达 B.利用专用飞机 C.利用气象卫星 D.气象台的人工监测

5. 海地(18.5N,72.5w)当地时问2009年12月12日16时56分,发生里氏7.O级地震。该国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地震发生后,联合国要及时获取地震对当地破坏程度的信息。其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 “数字地球”系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遥感技术 0

0 1 6. 减灾防灾的核心是“减”,即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损失。为此,就必须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防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有()①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②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 ③在高山陡坡修筑梯田 ④大力发展水稻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的水灾1 029次,旱灾1 056次。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20世纪70年代全国受旱面积1 133万公顷,到20世纪90年代增加到2 067万公顷,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

(1)华北地区发生的旱灾和长江中下游发生的旱灾在季节上有什么差异?为什么?(2)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原因是什么?(3)20世纪70年代以来,受旱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4)简述目前我国防御和减轻旱灾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8.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BDS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BDS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 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

④提供短文联络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 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评估中共有的作用是()A.动态监测 B.成因分析 C.动态模拟 D.灾害评价

10. 利用遥感技术监测洪涝灾害与人工监测相比,其优点是()

①获取资料快,可及时地进行动态分析 ②受地面的限制小,可避免人员的伤亡 ③获取信息量大 ④探测的范围广,可在客观上进行监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1. 答案: B 解析:

2. 答案:(1)遥感 50(2)湿润 干旱 半干旱 滥垦草场造成土地沙化

(3)易产生沙尘暴天气,使空气悬浮颗粒增加,空气质量下降(4)A、E、G 解析:

3. 答案: A 解析: 遥感技术可以利用飞机、卫星等拍摄火山灰的扩散情况,并及时传输到地面接收站。4. 答案: C

解析: 对天气的监测主要是利用气象卫星。5. 答案: D 6. 答案: A 解析: 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如修建水库、打机井可以防御干旱。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林地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有效防御干旱。高山陡坡修筑梯田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植被,从而加剧干旱。水稻需水量大,发展水稻种植业不属于防御干旱的措施。

7. 答案:(1)华北地区旱灾主要发生在春季(春旱)。原因是:春季锋面雨带停留在长江以南,北方少雨;而且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形成春旱。长江中下游旱灾主要发生在夏季(伏旱)。原因是:夏季锋面雨带北移至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加上太阳辐射强,高温少雨,易形成伏旱。

(2)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夏季风的强弱、迟早都会造成水旱灾害;另外,西北内陆地区深受大陆气候的影响,降水较少,易造成干旱。(3)降水减少;人口增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消耗量剧增;污染严重;浪费严重。(4)兴建水库和引水工程,实现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护水体环境,加强科学监测,实施人工降水等。

上一篇:警察转正申请书党员下一篇:营业员九月份个人工作总结